时间:2023-03-24 15:47: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教育误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误区即错误的理念和错误的思维方式。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也因而主要指家长在家庭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上和偏差与失误,它往往是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问题的根源。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私有性心理
私有性心理的具体表现就是家长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这种支配不仅表现为生理上的支配,而且还表现为心理上的支配,孩子成为父母的附属品。由于家庭教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前喻文化”的产物,孩子就很容易成为父母的私有财产。于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愿望或意见,而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应有的正当要求与合理愿望,这样就遇到了对孩子全面占有(身体、情感、时间、时间、权利、义务)和孩子作为独立意义上的社会人的矛盾冲突。在这对矛盾中,父母一方总是占有主导地位,而孩子一方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意志办事,从而导致家庭教育中一系列的“过度现象”,如过分溺爱、过度保护、过度替代、过度期望、过度教育等不协调的现象。当孩子不愿接受这类过分的要求,并以不同的形式对各种“过度现象”表示反抗时,父母就又会产生一种难以言状的“失落感”,感到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精神支柱。而为了避免这种“失落”,反过来又强化这一系列的“过度现象”的矛盾斗争。由于幼儿在年龄与能力上的局限性,他们也就特别容易受到家长全权的、随意的支配,从而丧失独立性,养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个性。由家长私有心理所导致的这些教育问题会影响到幼儿今后一生的道路。而且家长的私有性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其他心理误区产生的基础。
二、情绪性心理
情绪性心理是由父母情绪、心理波动而导致对幼儿教育的不良影响。情绪作为一种心理活动,人人皆有。人的活动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受到某种情绪的支配,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越是同主体密切的人与事,受情绪因素的支配性也就越大。这就决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情绪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家庭教育中的某些问题。父母的情绪有高有低,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父母有节制的情绪流露,会使孩子从中感悟或学习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并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父母自由的情感宣泄,则会产生许多教育问题。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幼儿,由于父母情绪的影响对象只有一个孩子,因而比多子女家庭更为集中,产生的影响也就更为深刻。
三、主观性心理
主观性心理具体表现在家长不能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客观地评价孩子和要求孩子。家长完全以其主观的意志选择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种种非理智。例如,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无视孩子的兴趣特点,不切实际地把孩子看成是音乐家、文学家、演员的料子,盲目地进行智力投资,进行强制性的灌输教育,使孩子苦不堪言。早在我国古代,明代的教育家王守仁就指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子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主张重视儿童兴趣。根据现代心理学统计资料表明,儿童持续书写的时间明显地受到年龄的限制。6岁儿童仅为5分钟,7岁为10分钟,10岁为12分钟,12岁为20分钟。而家长往往按其主观意愿对儿童提出过高的、不理智的要求,这种过度的教育要求很容易造成儿童某种心理障碍。此外,家长不能客观地评价孩子,则是家长主观性心理的另一种表现。这种表现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孩子,放大优点,无视缺点,经常放弃教育,惯宠孩子,养成孩子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二是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孩子,总是指责,批评孩子,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旦发现孩子有了缺点,就无限夸大,甚至用威吓、体罚的方法对待孩子,结果造成孩子极大的心理压力。
四、虚荣性心理
虚荣心理主要表现在把孩子作为一种炫耀的工具,从而满足自己虚荣性的心理需求。应该说爱子之情,人皆有之,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各方面都表现得突出,成为人人夸奖的好孩子,这种心理非常正常。如果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对孩子热情和科学的教育,从而帮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发展,那么这种舔犊之情无疑会成为家长更理智,更科学,更富有情感地培养孩子的动力。但是,如果这种爱子之情是基于一种炫耀心理和虚荣心理的满足,就往往会走向反面,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虚荣心,是追求表面光彩,表面炫耀的一种心理活动。虽然虚荣心也可谓人皆有之,但如果把它作为培养孩子的指导思想,那就有害无益。家长的虚荣性心理,对幼儿说,影响更大,首先,容易造成孩子不诚实的行为,从而形成了与他人正常交往的诸多困难。其次,破坏了幼儿的心理平衡,因为他所期望的东西和一个年幼儿童的实际不相符,这样又会使幼儿经常处于一种掩饰的状态,当被戳穿后,又会造成幼儿的自卑感,甚至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五、补偿性心理
补偿心理在家庭教育中主要表现为许多家长自己感觉失去的太多东西,千方百计地要在孩子身上加以补偿,因而很容易使家长失去教育的理智。例如现在的年轻父母,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历的坎坷,感觉自己失去太多了。一旦当(下转第106页)(上接第69页)了父母,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并希望他们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享受得好,接受教育好,将来工作好等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以此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一味地给予孩子过度的溺爱,即用这种补偿心理来代替家庭教育,必然会导致儿童强烈的物质欲望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变得更为严重。而在幼儿一旦形成了这些教育问题,不仅会对他们现期的发展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六、侥幸性心理
侥幸心理在家庭教育中表现为不能理智而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不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甚至对孩子放弃教育。明明看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行为,却会侥幸地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会好的。岂不知人的性格、品德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否则就会贻误孩子。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里曾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主张及早施教。侥幸心理经常使家长对孩子的现实行为及其发展趋势缺乏客观的把握,从而形成一种非客观心理态度,并且不能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实事求是的教育。
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社会文化的根源,也有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既受到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受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文化根源使幼儿家庭教育确立的是道德取向而非心理取向;(2)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使幼儿家庭教育忽视儿童天性;(3)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幼儿家庭教育带上功利色彩;(4)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使幼儿家庭教育带上非理性色彩。全面了解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的真正原因,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走出误区。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一、课题研究背景
留守少年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有效的教育引导,产生了许多教育盲区。我们通过收集整理案例,加以分析总结,探索了一套家校合作的教学方式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研究小组,立题论证,通过调研形成教学设计基本方案。第二阶段: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各课题承担人积极参加实践研究,推广实验研究成果,收集实验工程中的原始材料和撰写实验论文。第三阶段:进行课题总结,召开课题总结会,报告研究成果,申请课题验收,结题。
(二)研究方法
调查报告,查阅资料,寻找理论依据。了解新的教研动向。阅读成功案例,寻找名师指点,召开家长会,总结家校合作成果。
三、课题研究成果
教学成绩大幅提升,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学生厌学少了,分化少了,学生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教师花在管纪律的时间少了,教学效果显著。主要成果如下:
(一)调查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的原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所在学校的初一学生80%来自农村,20%是青云镇本地的。农村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少年,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有如下原因:
1.家长观念不正确。家长在外打工,认为自己的收入还不错,也没什么文化照样可以在社会上生存得很好,所以在教育子女时总认为读书也没什么出息,大学生也是打工,还不如少读点书,早点挣钱,小学毕业的也照样做老板。他们的子女从小灌输这样的思想自然在学习上没有动力,学习上无所谓,没有目标当然考不出好成绩。
2.监护人监管不到位。我校学生监护人文化程度偏低,他们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放任孩子自由发展。对孩子的监管仅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只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上的需要,根本想不到学习成绩如何,在校表现情况如何。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是老师的责任,使个别学生成了无拘无束的“小野马”。
3.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有误区。误区一是孩子学习不好是老师的问题,不是我孩子问题;误区二是只要孩子说读书就读,不读就带出去打工;误区三是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学好,不会读书做别的可能也行,不会读书没关系,会挣钱就行;误区四是只要不出现比较大的事故,一般不主动找老师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
(二)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课题组通过对初一学生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我们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1.建立学生档案
首先建立详细的资料档案。比如: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父母外出情况、外出地点、外出所从事的职业、家庭生活状况、监护人姓名及住址、联系电话、是否为住校生等等。
其次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这不仅为教师进行有目的、有针对的“帮”“教”“引”及时提供有效信息与客观依据,还能帮助教师对自身的教育行为与经验进行积累与提炼,批评与反思,同时也为家校沟通与合作开辟全新的渠道。
2.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⑴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对学生学习习惯好的给予表扬与肯定,树立榜样。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自己子女在校学习情况,提出要求,共同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
⑵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降低问题难度。在课堂上多给他们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的小进步,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提高后进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⑶在课堂上开展小竞赛,如回答问题答对了有奖励,答错了有小小的惩罚(不是体罚)或者分小组比赛,增加课堂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洛克,绅士教育,家庭德育
1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
洛克所生活的17世纪的英国,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有的封建王室贵族阶级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处于动荡与变革之中。一次产业革命和不断的海外殖民扩张迅速造就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阶级,以其自身奋斗的经历向社会展示了新一想的道德形象,并逐步为世人确立起新兴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价值标准,“有德行的人应该是敢于大胆追求物质财富,善用知识与智慧开拓海内外市场,善用理智与法律保护自身的财产与安全,并具有勤俭节制美德的人。”
社会的变革和这些新思潮迫使人们对于以往的教育重新审视和思考,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观念的革新。这就是那一时期占主流地位的绅士教育思想。洛克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但是,洛克与自己同时代的教育家们不同的是他主张绅士教育应由父母筵请“导师”在家中对儿童予以施行而非在学校。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洛克看到,“在当时,学校教育的内容依然充斥着以往的那些陈旧的文法、修辞、道德哲学等传统课程”,这些东西既了无趣味,又不为当时社会生存所需,洛克对此极为厌恶;另一方面,洛克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认为社会和学校“到处流行着粗野与邪恶”,让青少年儿童到学校去就会学坏,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倒在家庭,由于父母导师都是儿童的良师益友,这样的环境就有利于儿童的教育培养和“个别教导”。由此,洛克坚决主张把学校教育移植到家庭中来。因此,他所主张的在家庭中施行的绅士教育就明显地具备了家庭教育的特色,其全部绅士教育思想体系实质上就成了一整套家庭教育的方案。
2 洛克的绅士教育与我国的家庭教育
诚然,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当时截然不同。但是,现在的情形与当时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居民的生活条件一日比一日好。人们手中有了资金对教育进行投资。家庭教育的环境越来越好,现在很多家庭都为子女请家教。这种情况与当时的大资产阶级能够在家中聘请家庭教师对子女进行教育有雷同之处。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提倡每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万千宠爱都倾注在这惟一身上,家长对他们的要求是有求必应,这就不免会出现娇生惯养的子女。这与当时大资产阶级的纨绔子弟有些类似。而洛克的教育思想是为当时英国的大资产阶级服务,他的一切教育理论都是为了培育富有时代特色的资产阶级接班者人。正是这些相似,才有理由来借鉴洛克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服务。
3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德育的启示
洛克十分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道德的影响作用。他始终认为,每个孩子都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家庭环境中,家庭是孩子道德发展的第一摇篮, 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行政管理本科论文因此,在德育中,我们要加强家庭德育环境的建设。下面谈一下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德育的具体借鉴与启示。
3.1 树立正确的家庭德育观
道德教育是洛克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就都得不到幸福”。洛克用新兴道德论来代替过去完全以宗教和“先天思想”为基础的道德观念。从而使过去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道德教育学说前进了一大步。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洛克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他认为家长首先必了解儿童,然后才能针对每一个儿童的兴趣、个性、气质、过失、体力、认识能力的不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道德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心性和年龄特点,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使儿童学会专心、努力、思考和节俭等品质。道德判断能力对于儿童也极为重要。导师与父母可以通过说服的方法教育儿童识别美丑善恶,以明辨是非。洛克还十分注重道德练习在儿童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要求通过实际道德行为的锻炼来培养德行,反对让儿童死记道德规则与口头说教。
3.2 重视早期教育
洛克尤其强调早期教育,提出“白板说”,他认为幼儿的心灵好似“一张白纸或一块蜡”通过教育的作用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他声称:“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弱,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早期的教育能够使子女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早期教育存在误区。往往认为六、七岁的时候是教育的黄金时期,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将他们送到各种培训机构学习。在此之前往往都认为应该让子女好好游戏,尽情玩耍。其实,当子女降生的那一刻起,教育就应该始终伴随他们。要知道在一张白纸上滴下的第一滴墨水是最明显的。通过借鉴洛克的思想可知,对待子女的教育宜早不宜迟。
3.3 给予孩子合适的爱
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家长,转变家长观念,只有教育观念现代化了,才能谈得上教育行为的现代化;只有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性,他们才能积极主动的想方设法去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我们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家长家庭美德建设观念的转变、提升:
1、举办美德知识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来园作有关家庭美德建设方面的讲座。使其认识到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性,了解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理解家庭美德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增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意识和自觉性。讲座后再与家长做进一步的沟通,帮助其进一步认识到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性,让家长意识到家长在家庭美德建设中的榜样作用,以期转变有的家长言行粗鲁,不重视文明举止行为,让家长自觉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2、充分利用家教宣传栏进行家教知识的宣传。结合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典型事例,适时推出每期的家教宣传栏,使宣传栏成为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阵地。
3、加强集中学习,使家长能够较为系统地接受家庭教育培训。把家庭美德教育纳入家长学校的必修课程,结合省编家长学校教材,定期开展活动,使更多的家庭能够了解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家庭美德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自身言行,合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不定期的推出重点讨论话题。针对家庭美德建设中存在的普遍误区,及时推出讨论话题,让家长带着自己的美德建设心得和困惑参加,在讨论中明确事理,在经验交流中,学人之长,纠正错误做法。
理解源自于沟通,沟通工作做好了,才能使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幼儿园相互了解,相互支持。
1、在原有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间隙、上门家访、电话家访、家园联系册等沟通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完善网络沟通渠道,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工作群、各班建立了qq群,建立了幼儿园网站,通过这些有效的沟通渠道,家园共同探讨培养孩子传统美德的必要性和方法,让教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生活情况,清楚家教方式和家长的教养态度;让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在园表现,双方对幼儿的情况都心中有数,消除误解,达成教育一致。
2、办好家园通讯,为家长及时提供信息,输送养料。与移动公司合办的家校通使与家长的沟通变得更加快捷,通过家园通讯向家长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先进的家教理念以及幼儿园新风尚等,以此逐渐渗透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寻求家长教育观念和幼儿园教育观念的协同发展,有效避免教育观念的分歧,更好地形成家园合力。
(一)家庭互助,榜样示范
1、发挥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榜样作用。开展家长工作时往往都是老师讲,家长被动的接受,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老师既不是家庭教育的权威,也不可能了解所有家庭的特性。所以,开展家长工作时,应该避免老师一言堂的做法,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而且说服教育的效果,远不如现身说法更深入人心。定期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在家长中树立典型,成立优秀家长讲师团,让家长来引领家长、帮助家长,鼓励家长把自己的好经验、好做法讲出来,发挥家长互相学习、相互影响、共同提高的作用,也帮助家长及时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教训。
2、 发挥家长对幼儿的榜样作用。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很多时候,孩子的不良品质正是在家长的娇纵下形成的,可以说家长的模范作用不容忽视,有些家长行为不文明,对家中的老人不够尊重,不孝敬,,在一定程度上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还能指望日后孩子能孝敬你?!要想孩子做的好,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
(二)利用文学作品,学做道德典范
1、充分挖掘利用传统美德故事。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美德故事、传说、儿歌等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孔融三岁让梨、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等等,都是老幼耳熟能详的经典教材,通过这些教材的挖掘利用,促进家庭美德建设。例如:开展尊老敬老美德教育,要求家长和幼儿共同搜集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一来可以让幼儿在搜集的过程中学习古人的敬老美德,二来也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突破现有资源的局限性,让更多幼儿分享古代尊老敬老故事的精华。通过搜集故事,一些典型的教育小故事也让大家受到深刻的教育。历史上许许多多展现美德、令人感动的小故事,件件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从伟人、名人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正是他们以及许许多多平凡人的闪耀着美德之光的平凡小事,汇集成了传承中华美德的巨大洪流。
2、鼓励幼儿创编美德故事、儿歌。要求幼儿和家长一起尝试创编有关文
明美德的故事、儿歌,小朋友和家长也都乐此不疲,相继创作出了许多有趣又有意义的儿歌。例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创编的《回家歌》:妈妈下班回到家,
进家门,问声好,
拿拖鞋,歇歇脚,
搬椅子,快坐下,
端水杯,把水倒,
妈妈妈妈辛苦了!
通过创编,琅琅上口的儿歌不仅让幼儿在传诵的同时深受教育,也激发了大家的文学创造力,增强了家庭成员的文学修养。
1、开展书香型家庭评比活动。重视书香型家庭建设,每学期开展一次书香型家庭评比活动,倡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在全园开展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书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和家长之间互相推荐好的篇目进行分享阅读,促进教师和家长共同提高。“倡议每个家庭读一本美德故事书,讲一个美德故事,每天做一件文明美德事”的三个一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大家的家庭美德建设意识明显增强,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2、开展优秀家庭美德建设论文评选活动。向广大家集家庭美德建设论文,组织有家长代表、教师、专家组成的评比小组进行评审,评选出的优秀家教论文,予以表彰。作为每学期评选优秀家长的条件之一,激励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庭美德建设工作。
论文摘要:随著全球范围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信息高速会路的建设,一个薪断的时代已呼喻而来一一“网络社会”。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借助电脑的高智能化、信息交换与传播的快捷、跨越时空子优势,时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把社会成员带入了一个度拟的世界,形成了网络对道德的冲击,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如何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的同时,抵制其消极作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
1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凸显
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幸福、享乐、希翼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忧愁、痛苦、危机和失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饮食、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环境中人的生存面临种种尴尬和矛盾。网络正撞击着人类苦苦营造的传统伦理壁垒。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的冲击尤其严重。由于他们正处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而辨别能力较差,容易被“绚丽多彩”的网络世界所迷惑。大体说来,青少年受网络影响导致的问题主要有道德情感冷漠化;学习方向迷失化;失犯现象严重化。
2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形成原因
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学校教育自身的原因,又有家庭和社会网络环境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2.1学校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
面对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诸多难题,许多老师对学生上网采取的不是主动出击、科学引导的做法,而是采取消极防范,盲目禁止的做法。在观念上,片面强调网络的弊端,排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利的一面。一部分教师以“上网荒废学业,日益使人学坏”为由竭力阻止学生“触网”。
2,2家庭原因
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中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心,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地纠正,从而导致孩子缺少安全感而变得压抑、孤僻等。孩子体会不到家的温暖,找不到归宿感,这是问题儿童、不良少年产生的主要原因。
3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虚拟的网络世界诱惑着少男少女,“沉溺网吧、厌学逃学、夜不归宿”,甚至欺诈、斗殴、抢劫等现象并不少见。青少年“触网”需要引导和帮助。只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才能让他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青少年主体自我教育的合力作用,多管齐一下,有机协调,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挺立与培塑。
3,1规范网络.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
互联网作为网络时代影响青少年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要担负起净化社会环境的责任。
3.2学校道德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应转变观念,辩证地认识网络之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深入分析青少年迷恋上网的原因,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使用网络、驾驭网络的能力,构建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道德教育模式。学校教育要发挥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就要探索适合网络特征和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教育措施,以回应网络对既有道德教育的挑战。
转变现有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变单向教授为双向互动传授,利用网络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引一导学生辨别信息之良荞,增加思想免疫力。要把传统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把青少年带入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神圣殿堂,让他们阅读有益的书刊,促进其道德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最后,要注重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培养,力求成为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楷模。 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优势,开辟学校虚拟德育阵地。
利用网络媒体,改革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教育方法。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转变为参与式或交互式德育。教师进行教育时,应将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置于平等地位,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促使青少年自觉践行网络道德规范。
强化青少年心理调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校教育要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针对日益凸显的青少年心理向题,进行心理素质的强化训练。要把青少年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将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融人德育之中,改善其个性品质及心理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还要加强有意义的网上思想交流,开设网上咨询热线,利用媒体优势,及时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
3 .3家庭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一育的重要补充
家庭承担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启蒙教育的任务。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人格培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开发亲子互动的活动项目和各类家庭培训项目,发挥在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一导、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他们合格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将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未酬理想的人。一味强调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表现为理想目标追求的短期庸俗性,急功进利,忽略了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3.4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能进行自醒,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只有那些在人类财富中找到自己榜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这个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网络道德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最终必须落实到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发展和自我教育上来,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3.5社会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营造社会文明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人格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科研成果;转化
说明:本课题是2011年秦皇岛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编号:qhd125kt2011242。
一、教科研课题在中职卫生学校转化的必要性
当前,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一大热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据统计,至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质量也应相应提高,因此要利用各种教科研成果,在中职学校中实施成果转化,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从而使中职教育既有数量,又有质量。
二、转化过程
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教科研成果也是方方面面,类别较多。根据这种情况课题组确定以调查问卷形式找到影响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因素,并就具体影响因素找到相应科研成果,用科研成果干预制约影响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而达到提高教科研成果利用率、提升教学品质的目的。
(一)拟定调查问卷查找问题
1.影响中职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因素
影响中职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很多,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课题组成员经过讨论与研究,从学生个人因素分析了影响中职生学习质量提高的一些因素:①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淡漠,没有学习动机,不能回答“我为什么要来这所学校学习这个专业?”的问题。中职生年龄结构偏小,知识结构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缺乏对所学专业和将来岗位的正确认识,普遍存在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学习的现象。②不良媒体的诱导,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学生依靠网络媒体所获取的信息日益增多。网络的发展,对成长中的中职学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③家庭教育的失衡,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缺乏母爱、父爱的情况。家庭教育严重失衡,逆反心理严重。
2.问卷调查是找到问题的好方法
针对影响中职学生学习质量的多种因素,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学生的心理因素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而找到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问卷发现问题,根据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课题组成员拟定了一份问卷,进行调查。
3.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对我校中专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进入中专前对他们影响最多的是家长,进入学校后遇到困难后首先找同学。这说明初中毕业后,学生的思想由家庭转入社会,逐渐转化成社会中的人,有问题找周围的人寻找答案,而不是父母。
4.筛选教科研成果
根据问卷分析结果,与我校现有科研成果共同分析,课题组成员决定选择校级课题成果《功能小组在中专班班级工作中作用的研究》解决问卷中总结出的问题。
5.转化对接
课题组经过研究,决定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实践。同时确定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进行一个学期的研究。结果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学生个人获得的各项荣誉也较对照班多。
三、讨论
任何一个教科研成果都应具有普遍性,在任何适合的对象群体中都可以得到验证并收到一定的效果。有了科研成果,如何寻找到最适合的实践对象;学生中有了问题,如何寻找到对应的科研成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课题通过找问题-找答案-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科研成果的转化研究,通过我们的实践发现找问题-找答案-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个教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而课题组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制约教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现总结如下。
(一)教育科研观念存在误区
目前,一些教师教育科研观念存在问题,认为教育科研课题只要在自己工作任务的范围内,具有理论上或实践上的突破和创新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研究结束获得成果证书就结束了整个研究过程。甚至有些教师是为了晋升职称加分而进行课题研究。这种教育科研观念的误区直接限制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过程,必然会导致成果的转化率低。
(二)各方面成果转化意识淡薄
一些科研管理部门本身对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就很薄弱,管理过程只局限于课题立项到结项,忽视成果转化,缺乏成果转化机制。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的主体,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淡薄。教师是教育科研过程的参与者,也是教育科研成果的直接践行者,同时也应该是成果转化的实施者。教师缺乏对教育科研成果的理解、掌握,自然就会降低对成果的转化意识。
(三)没有完善的教科研成果转化制度
目前对于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保障制度并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没有转化的激励机制。很少有教师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从事成果转化工作,大多数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奖都以获奖情况、学术论文、课题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而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为教学资源根本不予以考虑,而科研的管理部门也缺少转化的机制建设。②没有配套保障措施。首先,没有经费的投入。各学校对科研课题研究都给予支持,但经费不足是普遍存在问题。成果转化没有专项资金。缺少资金的支持自然会影响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积极性。③缺乏教育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平台。目前,很多学校与教科研管理部门忽视了成果转化应用场所的建设、应用环境的营造,使得教育科研成果无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许芳奎.构建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的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
关键词:青年农民工;农民工家长;子女;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G400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3.030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5卷 第3期 章淼榕: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与行动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上海城市流动人口呈现出新的特点,最明显的是大规模化和常住化。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结果,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897.7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增加了591.96万人,增长率为193.6%;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占上海常住人口比重由“五普”的18.6%提高到39%\[1\]。其次是家庭化。到2011学年,上海市共有50.17万名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其中36.89万余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占总数的73.53%;另有13.2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158所政府购买服务的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免费就读,占总数的26.45%\[2\]。由此引发了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普遍关注与深入思考,而家庭教育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无疑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在人口流动中家庭取代个体成员而成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发轫,还因为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基础条件\[3\]。
到目前为止,相对于“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现状”方面的调查研究而言,关于“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行动研究较为欠缺。本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探索政府、教育机构、群众组织及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如何为青年农民工提供家庭教育有效帮助和指导的方法、途径、方案及机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在青年农民工聚集的上海近郊青浦区开展的,根据子女性别对等、年级平均分布的原则向其辖区内10个街镇随机抽取了800户家有小学生且父母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家庭(每个街镇平均抽取80户)为样本,进行《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问卷调查,从总体上了解家庭的基本特征及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特点,共回收有效问卷760份,有效回收率95%。在此基础上面向随迁子女占到生源98%的当地学校二、三、四三个年级部分来沪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行动研究。
本研究采取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问卷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胡菲菲的硕士论文《东西部两城市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比较研究》,共4个维度:成才观(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教子观(对教育的作用、家长角色、教育方法的看法),儿童观(对儿童的权利、地位及发展规律的认识),亲子观(对自己同子女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的看法,集中反映了教育动机),采取5级评分,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入户访谈选择11户具有代表性家庭,在访谈中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困惑及需要的帮助,同时实地观察家庭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关系。访谈提纲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后自编,分为6个维度:居住环境、基本情况、子女学习、未来期望、亲子关系以及奖惩子女等具体教育问题,共82个条目。行动研究以入户访谈的发现为主题进行设计,拟定干预计划并予以实施,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最后进行综合评估。
三、调查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青年农民工社会经济状况堪忧,但心态显乐观
从来沪情况看,81.1%的家长来沪时间超过5年,73%的随迁子女来沪时间超过3年。其中,57.4%是父母和孩子组织的核心家庭,38.3%为三代同堂,单亲等特殊类型占4.3%。家庭平均拥有子女量为1.79个,独生子女家庭占36.9%。89.5%的父母是中学及以下学历,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仅10.5%;69.4%做兼职或者合同工,甚至处于无业状态。83.6%的家庭住房或租,或临时搭建,或老板提供。41.3%的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62.2%认为来城市之后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而有81.2%预估五年之后经济状况会比现在“好一些”或“好很多”。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青年农民工家庭的五大社会经济特征: 第一,常住化和家庭化;第二,多子女;第三,低学历和就业不稳;第四,整体生存状况堪忧;第五,心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误区,有望更开明
从成才观来看,青年农民工“对成才途径的看法”比较片面和传统,依然把“上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因而对子女学历有着高期望和高要求,希望他们读到研究生程度的占22.4%,读到本科的占66.9%。当然农民工家长也重视孩子社会能力的培养,约81%表示赞同(包括“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下同)孩子担任班干部以及多了解社会新闻。
从教子观来看,青年农民工容易将家长与老师的角色相混淆,将管好孩子的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对于“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协助学校抓好学习”这一观点,92.7%的农民工家长持赞同意见。在对其他教育任务的看法上,“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分别占70.8%、13.5%,而“个性”仅占6.9%。然而,青年农民工十分认同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78.6%的人赞同“父母的行为与孩子的成就有直接关系”,97.1%的人认为“无论多忙多累,都要抽出时间管教孩子”。在教育方式上,农民工家长中虽有45.2%的人赞同或不反对“严厉管教”,但他们也显得较为开明,有89.8%的人赞同“做父母的要学会倾听”。
从儿童观来看,64.3%的农民工家长赞同或不反对“不能允许孩子做超越身份和年龄的任何事情”,72.5%的人赞成或不反对“小孩子不懂事,逼他(她)学习是我的责任”,印证了家庭管教比较严格,子女的主观探索行为极有可能受到压抑。尽管如此,他们也表现出教育的开放性:84.5%的人赞同“管教孩子,要考虑到孩子当时的心情和情绪”,93%的人赞同“允许孩子给家长提意见”。
从亲子观来看,88.5%的农民工家长赞同“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家长再苦再累也值得”;92.2%的人赞同“孩子有出息比自己事业成功更高兴”。显然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也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爱,容易给子女造成精神压力。在与子女沟通相处方面,90%以上的农民工家长认同“民主、平等、尊重”等现代亲子关系准则,74.7%的人对子女评价正面。但是81.7%的人赞同或不反对“爱孩子应爱在心里,不应表露在脸上”。然而这种爱的方式不一定能够被子女正确理解和接受。
综上所述,青年农民工在家庭教育上表现为“高期望低水平”的基本特点,存在“重学业轻人格”,“强管控弱教导”,“多付出少表达”等误区。青年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生存压力较大,这些导致他们特别信奉“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观念;另一方面他们无力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创造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而父母对学业成绩的苛求,以及责罚等不当教育方式极易导致子女内心的沉重、压抑和无奈。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本身就面临着教育、健康、贫穷、社会边缘化等诸多挑战。家庭如果起不到子女精神压力缓冲器的作用,反而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容易引发子女自卑、退缩、攻击性强等诸多心理行为问题。所幸的是,农民工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意识比较强烈,并对现代家庭教育观念表现出接纳的态度,这为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三)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观念与社会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为了揭示影响农民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本研究采取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作进一步的分析。以家长的教育观念为因变量。自变量选取了两类:一类是家长因素,包括家长角色、文化程度、家长年龄、职业状况、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另一类是子女因素,包括子女年级、子女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子女学业水平。共选取10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从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对来沪人员教育观念有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以P≤0.05标准)的因素有5个,按影响力排序分别为:家长学历、子女的学习成绩,子女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家长年龄。这五个变量一共可以解释青浦区来沪人员家庭教育观念的19.8%,具有一定的综合解释力。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学历较高,收入较高,比较年轻,子女为独生子女,并且学习成绩较优秀,那么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就较为科学先进,反之亦然。
然而,农民工家长中89.5%是中学及以下学历,41.3%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独生子女仅占36.9%,学习成绩优秀者占45.5%,因而他们的家庭观念很难达到科学先进的水平。可见,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必须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从改善其经济状况,提高其社会地位,加强其社会融合等多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间接、稳步地提升其家庭教育的水平。
四、行动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发现并界定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中的重点问题
行动研究是实践者为提高新的行为的效果而对其进行的系统性的研究\[4\]。行动研究与其他形式的科研很重要的一点区别是:行动研究从研究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入手,最终寻求问题的解决,它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因此发现问题是行动研究的起点\[5\]。本课题选取98%的生源为农民工子女的青浦区毓华学校小学二、三、四年级的110位农民工家长为行动研究对象。按照子女年级和性别均等的原则,随机选取了11户家庭进行入户访谈,以期发现并界定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中的重点问题。
访谈中,了解了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的现状,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存生活环境较差。农民工居住地社区环境不理想,存在脏、乱、差现象。住房一般狭小拥挤,物品杂乱堆放。子女普遍缺乏安静、独立、采光较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有一户整日充斥着刺耳的大理石切割声),更谈不上良好的学习氛围,除了孩子上学的课本外,其他书籍、期刊、报纸等寥寥无几。
第二,担忧子女营养不良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显得面黄肌瘦,生长发育不达标,吃不洁零食的现象较为普遍。父母对子女的营养问题颇为忧心,但又无计可施。
第三,关注的焦点是学习成绩。父母虽然认可子女在生活中的乖巧、懂事(比如承担部分家务),但认为“没用”,“因为学习不上进”;他们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焦虑情绪,经常谈及“希望孩子学习更努力一些”。
第四,因对子女学习指导无力而深感困扰。父母对子女的学历要求可以用“越高越好”来概括,而且严格要求子女“做完功课才能玩”。但是由于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工作时间较长,缺乏指导能力,对子女的学习监管普遍反映“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在英语辅导方面,有着强烈的求助意愿。
第五,亲子互动仅局限于监督学习。父母与子女较多的互动在于监督学习或者教育子女要好好学习,缺乏交谈、出游等更为积极丰富的互动形式,特别是身体接触比较少,有的家长反映很爱孩子,但是拥抱他们觉得别扭。
第六,对子女的兴趣爱好不予支持。子女一般兴趣爱好广泛(比如绘画、唱歌、跳舞、打篮球),而且希望能够课余参加培训。但是父母普遍认为“学这些没用,还会影响功课”,只有在作业完成的情况下允许孩子稍稍消遣一下。
第七,教育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父母所谓的教育以说教和打骂为主,很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奖励子女一般只善于运用物质层面的,比如“吃东西”、“买衣服”,缺乏更高明的方法。
第八,教育缺乏一致性。父母二人往往一方(多为母亲)为主导者,另一方(多为父亲)为赚钱养家者,参与不多。夫妻双方就家庭教育方面的沟通交流也比较少,缺乏一致性。
由于农民工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容易对子女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子女在情绪和行为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沉重和压抑。由于家庭缺乏民主氛围,子女往往担心惹父母生气,不敢在父母面前自由发言。亲子间沟通不畅,子女往往陷入爱父母,依赖父母,感恩父母,但不被父母理解的矛盾纠结之中。其次,子女产生负面情绪之后,一般采用压抑和发脾气两种处理方式,缺乏积极有效的情绪自我调控技巧。这与父母的言传身教不当以及正确引导缺失有关。最后,子女的上学动机不外乎这样几个——“长大了可以做老板,不用工作”;“老师说,没有知识就是废人”;“找个好工作可以报答父母”,等等。显然,这些动机多来自于外部,子女的内部自我激励不足。
综合以上发现,我们围绕青年农民工家长最为关心的子女营养问题和学习问题,存在最大误区的科学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健康亲子关系的基本要素,以及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情绪调节和兴趣培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制定了行动计划。
(二)制定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系统干预方案并予以实施
我们将“提升亲子关系”视为系统干预方案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首先设计以沟通与默契为主题的亲子参与式活动,引导青年农民工父母与子女体验亲密的身体接触和直接的情感表达。这种考虑基于三点:一是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二是农民工家庭普遍缺乏亲子情感互动;三是亲子关系最容易激发父母的情绪感受,从而持更开放的态度参与后续干预活动。其次我们整合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儿童医院、上海教科院各相关单位的专家资源,组织了四次互动式专业讲座,主题包括“小学生饮食营养与膳食平衡”,“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当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重视孩子情绪处理习惯的培养”。在“小学生饮食营养与膳食平衡”讲座中,引用大量丰富的实例提出了组织家庭平衡膳食的四把尺子:食物多样化原则,食物均衡性原则,适量原则,个体化原则;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讲座中,将高深的理论寓意于通俗易懂的故事中,澄清内部动机的决定性作用,帮助父母走出依赖外部奖惩的误区;在“当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讲座中,引导父母超越对学习成绩的单一重视,阐明学习习惯、个性发展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强调“夫妻和谐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重视孩子情绪处理习惯的培养”讲座中,要求家长正视自己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培育、表达正面情绪,并掌握积极行为训练方法。最后我们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安排了“讲故事”、“创意绘画”和“音乐体验”三种类型的亲子参与式活动,使得家庭在全新的互动中体验亲子情感交融,并使得农民工家长理解“兴趣是激发孩子内部动力和快乐情绪的源泉”这一道理。整个行动方案的实施以毓华学校为主体进行组织发动(包括家校通短信平系)。
(三)对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干预行动进行反思评估
我们采用了反馈问卷和随机抽取12户家庭开展团体访谈两种方式,进行了干预行动的效果评估。从反馈问卷来看,家长从讲师的专业素养,活动的形式,能够被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对实际生活的帮助共四个方面对干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好评率(其中选择“优秀”和“良好”的作为“好评”)分别为98.9%、96.4%、94.9%、99.4%。
从团体访谈的现场记录来看,干预对农民工家庭教育的具体帮助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家长开始认识到“成绩不是判断孩子的重要标准”,“孩子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家长自己存在很多问题,要经常静下心来反思”,“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则,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要平等,要有耐心”。第二,教育知识得到扩充,知道了“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怎样更好地教育孩子”。第三,教育方法得到提升,对“爱要说出来”,“天天抱一下”,“多夸奖、多安慰、多鼓励”,“孩子情绪不好,先冷静下来,再沟通教育”等方法有认同。参加团体访谈的子女普遍反映家长在参加干预活动后有所改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方式更恰当——“不太凶了,最多骂几句,打很少了”;二是对兴趣爱好的支持——“肯让我打篮球了”,“妈妈说我可以去外面学画画了”;三是亲子关系更紧密——“更关心我了”,“烧得菜更好吃,花样更多”,“聊天时间比原来多了”。
通过此次行动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专业的、有的放矢的行动干预,对于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扩充教育知识,提升教育方法具有比较显著的短期效果。同时也证明了一种有效的行动研究模式:第一步,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的现状和真实需求;第二步,以其需求为导向,厘清问题,建立目标,根据目标维度设计并执行一套科学的行动方案,并且在过程中随着服务对象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第三步,对照干预目标,进行干预效果的综合评估,进而对原来的行动方案进行修正和提升。
此外,我们也反思了两个问题:对农民工家长而言,一般他们文化程度较低,工作繁忙且休息时间没有规律,因而如何采用他们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开展讲座、培训,并保持服务的连续性?对农民工子女而言,传统教育体系,特别是应试教育占据的时间更长,份量更重,如何协调这一矛盾,安排合适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心理健康援助,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充分避免负面“标签”效应,保护子女的自尊心?我们认为讲座中更适宜采用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干预则可以建立小规模的父母自助团体,这样更容易统一时间。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包括家长会、班会,将服务项目融入到学校特色工作中。在干预过程中要进一步把握去标签效应原则,做到平等对待和鼓励自我价值的实现。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一,妇联等部门牵头,以学校为基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青年农民工家庭教育支持网络或系统,将短期效果向长期效果延伸。理想状态是:家长在课堂上受到触动后回家应用新的教育方法,得到子女的好评后,其科学的教育行为得到强化,逐渐形成一些好习惯。但实际上,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容易受到很多消极因素的干扰,比如子女学习成绩下降,家长自己的工作压力增大或者工作收入减少等。要保持干预的长期效果,需要持续的跟进服务。青年农民工家庭居住地的流动性较大,居住环境不佳,因而社区的影响较弱。应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平台,由妇联等部门牵头,对家长和子女开展分层次、多维度和可持续的帮助。比如在新生入学之际组织来沪家长参加“亲子共同成长讲座”或亲子参与式活动,统一的培训结束后成立多个农民工家长互助组织(以20人左右为单位,人数较少便于统一时间,不致造成成员的大量流失),将有着同质家庭教育问题的家长组织起来,定期开展主题沙龙活动,定期请专家指点。同时,在青年农民工家庭聚集居住区周边招募志愿者(退休教师、大学生等),对他们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然后由这些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上门为农民工子女辅导功课,在此过程中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家长参加专家讲座的时候,也不妨组织那些培训过的志愿者面向子女开展一些情感支持性的团体活动,既支持了家长(很多家庭无人代看孩子),也帮助了孩子,一举两得。毕竟只有保持亲子双方同步发展,才有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崭新的家庭教育模式。
第二,在具体干预过程中注重“以需求为导向”,“以对象为本”,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出发,渗透式影响他们的观念与方法。在行动研究中,我们发现,相较于那些说教式的条框式的家庭教育原则的方法和宣传,通过讨论“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等家长所关心的,与子女的学习成绩相关的具体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宣传普及科学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更为有效。说到底,来沪人员需要的是“联系实际情况,贴近生活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智力开发”。其实讲什么主题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吸引家长来。等他们参与了之后,形成了一定的群体意识,再慢慢地通过讲课互动,影响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比如阐述“夫妻教育分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父母自我消极情绪调节”等重要主题,分析讨论“孩子做作业磨蹭”,“‘孩子迷恋网络’,‘孩子性格逆反’”等具体个案。
第三,整合多方资源,夯实社会支持系统,为青年农民工家庭争取优质、微利甚至无偿的社会教育资源,弥补他们在不利处境下的资源缺失,形成“亲子共同成长”的良好家庭氛围。小学阶段正是子女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而来沪人员家庭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给子女提供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机会。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企事业单位、公益性的社会组织或者公益项目可以用微利甚至无偿的方式提供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大众媒体等手段寻求相关单位或组织的帮助。另外一些本市儿童的公共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也可以向农民工家庭免费开放。关键还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农民工家庭对这些资源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在此过程中,提倡和鼓励亲子一起参与一起活动。通过提供更多亲子良好互动的优质、微利甚至无偿载体,逐渐培育“亲子共同成长”的积极家庭氛围。
总之,只有政府、学校、社会三种资源进一步凝聚与整合,才能真正落实《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对“流动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意见:鼓励家长勇敢面对陌生环境和生活困难,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多与儿童交流,多了解儿童的思想动态,加强自身学习,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与学校加强联系,共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上海统计局.上海人口发展特征及趋势\[EB/OL\].(20110923)\[20120109\],2011.
\[2\] 俞 菀,黄安琪.上海: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逐步“同城化”\[EB/OL\].(20111111)\[20120110\]http:∥sh.省略/201111/11/c_13124181
9.htm,2011.
\[3\] 李伟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16.
1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分析
科学教育的资源很广泛,上至宇宙星空、风雨雷电,下至花鸟虫鱼,人类社会以及人们在与自然和谐相处表现的理智和应变等,可以是所见所闻,还可以是吃、穿、住、用、行等,应遵循科学性、趣味性、生活性、践行性等几大原则,在实际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能够贴近孩子的内容来开展科学启蒙活动。根据一般分类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等。
1.1学校教育资源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对于科学启蒙教育来说我们所称学校教育资源,特指学前幼儿(幼稚)园、中小学办学必不可少的人财物等资源。人力资源是指教职员工、学生群体、组织;财力资源是指各项经费;物力资源指财力的物质化,包括周边环境和可运用的物化条件,如学校的小山、池塘、科技场馆等。学校教育资源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和相对有限性等特点。
1.2家庭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是泛指可为孩子家庭生活、邻里游戏、自助教习的物质类、精神性各种资源。现代家庭不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内涵、舒适的可供儿童实践的环境,对儿童科学启蒙来说都是宝贵教育资源。可以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2个方面:主观性家庭教育资源是指家庭文化、家长学识及早教意识、家教经验与教训、家长的职业特长、业余爱好等等;客观性家庭教育资源是指家庭经济、信息条件、生活设施,相关的有教育意义的物品、器具以及的职业场所等等。家庭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丰富性、随机性、整合性等特点。
1.3社会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广义上泛指一切影响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社会生活的全部有机构成;狭义上则指学校、家庭之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及相应的人、财、物、自然环境与社会组织等资源。包括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艺术馆、体育馆、运动场等场馆,戏院、电影院、陈列室、书店、音乐厅等设施,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报刊、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科研院所、实验室、科技专家等科教文卫体社会教育资源;青少年宫、文化宫、社会实践基地、社区各类设施等工(会)青(年团)妇(联)社(区)系统社会教育资源;科技协会、“关工委”等社会教育资源。具有广泛性、开放性、灵活性、公益性等特点。
2优化资源配置践行科学启蒙教育
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得科学启蒙教育异彩纷呈,资源利用需要一定的机制保证。学校要形成完整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高效开发利用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其一,在国家、地方和校本教材的建设中,按照“就近选择,注重体验”原则,有机地融合家庭和社会资源,形成教育特色;其二,研究家庭、社会资源各自特点,积极主动引导带动家长、社区有效开展科学启蒙;其三,发邀请函倡议书、颁导师证辅导员制、教育基地挂牌等,激励倡导家庭、社会科学教育活动长期有效运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方位稳定、发展的合作关系。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也要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杠杆机制”、科学管理“互动机制”,实施活动“安全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高效开发利用资源。形成三方互动、沟通机制,创建科学启蒙教育工程,三方拧成一股绳,使科学启蒙教育资源更丰富、达到最优化。
2.1立足学校教育主阵地,立体开发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校园从来都是教育的主阵地,在科学启蒙教育中也是应有之义,我国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树立科学教育从源头抓起的战略思想。从考试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以及政策法规上赋予中小学科学教育充分的重视,确保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学校应该从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高度出发、担当百年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建设科技教育为主线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板报、壁画、宣传栏在科技教育中的文化氛围作用;必修课、选修课等课程教学中注重科技知识、技能的渗透,体现示范性;活动课、教育实践中注重科技能力的培养。善于设计科学教育活动过程;善于组编和运用科学启蒙教育教材;善于组织学生的兴趣志趣;善于及时吸取与处理来自教育对象的反馈信息,丰富科技启蒙教育教学系统。如在科技小著作教学过程中“明白什么是科技生活”、“深刻感受科技生活”、“淡化作文的难度,强化写作的吸引力”、“激发写作兴趣”。“每门功课都应该这样开始,使它能引起学生真正的爱好,做法是向他们证明,它是如何美好,有用、快意,是如何需要。”兴趣从来使教育事半功倍,我们应增强意识,真正让学生在学校打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争相小发明。
2.2助力家庭教育社区科技大气候,充分挖掘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科学启蒙教育强调家校互动,重视家庭教育资源。革除科学启蒙教育内容广而不深的弊端,从立足实践的角度诠释科学,旨在对科学启蒙教育做清晰的界定,减少教学中的混乱与困惑,在校园资源观落伍的同时,家庭、社会资源观也面临挑战。应该走出思想误区,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启蒙教育对于学校、家庭、社会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单独胜任,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取得功效。应树立共同教育的大教育观,本着“立足校园,放眼社区”的思想,敞开教育之门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密切家校联系,优化了科学启蒙教育同步化。将家长与幼儿的合作成果通过展示栏宣传壁一一展示,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自我、突出成就感与荣誉感,从而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模式。首先,开拓视野,着眼于科学启蒙教育所有领域,充分利用校园家庭、社会教育资源,丰富科学教育内涵及意义;其次,担当主角,教师作为家庭、社会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导者及领航人,对指导协助资源立体化开发利用有不可替代的责任。走进社区深入研究、精心梳理丰富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启动立体化开发利用措施,使之切合教育实际。
2.3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深度开发利用资源学校根据科学启蒙教育的实际需要,鼓励各科教师进行合作,针对同一教育主题,从多学科角度多维度解读。比如对于“运动”,物理老师侧重力与速度;生物老师侧重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的肌肉和骨骼运动机理;化学老师则可以从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分析。多学科背景、各异的思维方式,协同合作进行启蒙将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相得益彰,拓展视野、变换视角、活跃思维。“请进来”——家庭、社会科学启蒙教育资源进校园;“走出去”——学校走出校园,依托社区、家庭全方位、宽领域开展科学启蒙。在家里,学生可充分利用生活用品、废旧品,物尽其用,添置必备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磁铁、锤子、钳子等,在教师适当方式(网络、电话、家访等)的指导下,家长和孩子一起做“零起步、低成本、大智慧、促成长”的科学探究,开展“身边的”、“透明的”、“动手的”、“好玩的”、“探究的”科学实验,使科学教育渗透于家庭生活中,让儿童在生活中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素养,在操作中培养动手能力,同时体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培养环保意识。在社区,则依托科技启蒙教育主题教育资源,组织儿童进行生动活泼的科学探究实验,如自制电铃、风车、望远镜、放大镜,制作标本等小发明创造;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科技实践活动,如走进大自然进行科技采风、观察天象、生物奇趣,举办科普讲座,开展科技小论文、科普小调查活动。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心理;心理困惑;类型;原因;对策建议
大学生谈恋爱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校园现象。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9-23岁之间,从生理上看,他们已开始进入性成熟阶段;从心理上看,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上的成人感更加促使他们对爱情的渴望。这个时期的年轻人追求爱情是正常现象。有学者调查统计,大学生中有55.2%的涉足过恋爱。[1]在安徽某高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22.48%大学生正在谈恋爱,有16.76%的学生正在准备谈恋爱。在对待谈恋爱的态度上,有43.43%的学生支持谈恋爱,有51.99%的学生对谈恋爱无所谓,有4.59%的学生反对谈恋爱。在接待学生来访咨询和网上咨询中,有近40%的问题与恋爱有关。由于恋爱困惑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生活与学习。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对大学恋爱困惑心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教育策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恋爱困惑的类型
1、恋爱中的动机困惑
调查结果中显示有11.9%谈恋爱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和恋爱对象结合,学生恋爱中的动机困惑主要有:(1)内心空虚。大学与中学的学习不同,大学是自主学习,中学则是被动学习。所以,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认为大学生活无聊,成天无事可做,想通过谈恋爱来打发时间。(2)从众心理。看到别的同学都有了对象,觉得很不错,还有的认为“大学不谈恋爱会留下很多遗憾”。(3)攀比心理。同学之间有已经恋爱的,没有谈恋爱同学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看到别人成双成对,心里很羡慕。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条件并不比别人差,如果自己没有,就很没面子。(4)玩乐游戏。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成熟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一些大学生把谈恋爱作为寻求刺激和新鲜感的一种方式,甚至通过频繁换交往对象,来寻求自我满足感。
2、恋爱中的抉择困惑
大学生在谈恋爱过程存在着抉择困惑,主要有:(1)友情与恋情。两人本是异性好朋友,但是由于交往过密等原因,分不清是友情还是恋情。(2)学习与恋情。一些大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谈恋爱后发现,恋情的维护需要时间和精力,担心继续下去会影响学习,耽误学业;如果断绝关系又舍不得。(3)道德与恋情。恋爱中的人,渴望与对方亲密接触,又担心伤害了对方或者被对方伤害。(4)现实与恋情。有的已经有恋爱对象,但是在大学里又遇到感觉不错的,不知道如何选择;异地恋爱的两个人相隔很远,虽有精神寄托,但是距离使他们进退两难。
3、失恋
大学生由于失恋而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大学生失恋后拒绝和任何异性的接触,但是内心深处又渴望被别人关怀,很矛盾。有的在遭受失恋的打击之后,在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通过逃课、上网等方式寻求自我安慰。
二、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困惑是在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下产生的。
1、个人原因
异往有利于大学生的情感稳定和心理补偿。但是,有些同学却分不清异往和恋爱交往。[2]在异往中,缺乏交往技巧,不能正确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有些大学生把恋爱当成一切,一旦恋爱受挫,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如自杀等。究其原因,这些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是在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耐挫力低。
2、家庭教育原因
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一方面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个性强。另一方面,很多是留守儿童长大的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父母关爱,在与异往中我行我素,容易产生矛盾与困惑心理。
3、社会环境原因
首先,学生进入大学后处于半独立状态,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其次,大学追求个性发展,校园环境宽松,使他们对恋爱行为的顾虑减少。第三,大学校园是一个男女生集体群居的地方,是一块容易滋生爱情的水土。第四,同学中恋爱风气相互影响,恋爱心理互动感染,增加了恋爱行为的内驱力,但这种内驱力并非完全建立在理智的层面上。第五,大量的影视和网络信息中有关情爱的宣传,刺激、诱导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萌动。
三、处理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的建议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但是不提倡不反对不代表不教育不引导。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橱窗、心理健康网站、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要让学生认识到恋爱不是摆脱内心空虚与寂寞的手段,也不是同学之间相互攀比条件,更不是游戏。所以要理智对待爱情,不盲目追求,理性对待大学生谈恋爱的利弊,树立健康的爱情观。[3]
2、指导学生与异性相处
异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朋友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与异性间的关系,要做到自然交往、适度交往、真实坦诚、留有余地。[4]特别要正确对待比朋友亲、不及爱情的第四类情感。
3、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业的关系
恋爱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然而学业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大学生在学校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当把学习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只有协调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维持双方的恋爱关系。[5][6]无论是在恋中是已经失恋,都不能以荒废学业为代价。对失恋的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老师或与心理老师联系。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学习生活进行合理规划
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很多学生在学校感到空虚,无事可做,对大学的生活没有积极的规划,总是想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聊之余就想通过恋爱方式来解决,虚耗大学时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应加强学风建设,形成认真学习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 刘志翔,毛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5.142-144.
[2] 张兆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及教育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3-26.
[3] 马V.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53-154.
[4] 向莉.当代大学生恋爱状况及其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朱柱,史红选.大学生的恋爱认识误区及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01.98-100.
[6] 卜望飞.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原因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news/2007-08/07/content_887204.htm,2007-08-07.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福建公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EB/OL]./10026/10032/2007/8/9/10396893.shtml,2007-11-20.
[论文摘要]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教育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德育教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而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我认为,德育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寻求生活的教育途径,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建国 60年来 ,我国的广大青少年在社会的关怀下奋发向上 ,道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现了新一代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良好素质。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的刑事作案人员中 1 4岁至 2 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 6 5 %左右。尤为令人不安的是 ,这些犯罪青少年中 ,1 4岁至 1 7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递增。专家预测 ,今后几年青少年犯罪类型、犯罪手段、犯罪性质等方面可能继续向严重化、复杂化发展。目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变化的国内现实环境,如何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有关资料显示,金钱和享受至上已成为不少未成年人追求的目标,他们无远大理想,缺乏公德和正义感。由此可见,在中学生的文化课上融入道德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语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现状及误区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其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什么国外同龄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会比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生存能力和抗压能力要强呢?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通常都是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不少语文老师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改变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譬如:考试多出现多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多义词的辨识,那老师的作业就让学生多写这些内容甚至要达到默写的程度,繁重的家庭作业使孩子失去了童趣,从而产生了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几乎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由此我们便看到一种新世纪的新现象:一面是巨大的学习压力,一面是孩子的任性,一面是家长的溺爱与无奈!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抗压能力极差,遇到困难容易逃避,事情完不成就强调客观原因,意志不坚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某高校的大学生每到周末都要把脏衣服带回家给母亲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首先是教育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有的人认为在学校里智育是硬指标 ,德育是软任务 ,可有可无 ;有的人认为教书是老师的事 ,育人是家长的事 ,抓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点多管闲事。有的持“树长大了自然直”的观点 ,对青少年放任自流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得不得力不及时。有的认为学校智育工作好做 ,德育工作难做 ,借口社会环境复杂 ,家长配合不力 ,抓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出力不讨好而放弃主观努力。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又沉重的变迁。道德作为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随着经济生活的变革而变革。在社会日益趋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不可避免地卷入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制。升学教育中,智育被抬到无限高的地位,德育则乏人问津。尽管这一做法意味着与教育完整性的背离,但从多方利益出发,这种现象似乎已约定俗成。“德育为首”成为一句喊得很响做得很虚的空话。虽然今天素质教育以不可阻当之势对抗着“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但考试制度不变,德育地位仍难从根本上提高。那么,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得到教育整合的目的呢?
二、对“文”“德”教育的认识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既是统一的,但又是有区别的。不能把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混同起来。语言和思维的职能不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语言的内容是语义,语言的规律是语法。思维是认识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内容就是思想,思维的规律是逻辑。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德育教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而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道德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德育的目的不是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而是要使学生把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我认为,德育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寻求生活的教育途径,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语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曾引起过不少争论。通过争论,大家对语文教学“文”、“德”不可偏废,不应分割的道理,认识逐渐一致。实行德育教育,是按照社会时代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包括学生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叶圣陶根据语言学说,对语言的性质和功能做了简要明确的概括:“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和语言是分不开的,想心思得靠语言来想,不能凭空想。可以说,不凭借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换句话说:语文教育是一切生命成长、人格形成、个性发展的必经之路。(语文教育文化学75页)那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我们就不能推卸我们的责任:语文有责任面对学生道德和人格的陶冶。
三、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
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从而实施创新教育呢?
1、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心理学表明,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哲理是有普遍意义的,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如七年级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从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感悟到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2、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教育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给我国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当前德育工作实效低的情况下,有效率、有质量地进行青少年德育,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方针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青少年学生身上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弱点和不足,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三个方面。针对青少年学生身仁存在的弱点和不足,我们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思想政冶教育呢?笔者认为: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进行努力。
(1)学校
学校教育应当以培养德才兼备、面向新世纪的四有新人为目标。
首先,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育人方向,根据学生实际来制订计划、开展活动。各班级、各年级、学校总体都要积极宣传新人新貌、好人好事;开设事迹展馆,提倡文明礼貌、社会新风尚;强调思想进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好德育基地,配合教学,强化德育效果,学校应建立健全学校、家庭长期联系制度。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品德发展情况,并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确立家庭教育任务,互相弥补不足。
其次,尽快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创建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新时期社会需要自我反思型的教师。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欧美教学界备受重视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养理论。它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反思被认为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师反思能力包括两个视角和两个对象。从反思的对象视角来看,包括教师对自我的反思即内部反思能力和教师对外部情景的反思能力即外部反思能力;从反思内容视角来看,包括教学反思能力和教研反思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包括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两者相互影响 ,彼此促进。反思性教学重视教师思考能力的培养 ,鼓励教师进行实践理论与研究努力之间的多重整合与转化。反思性教学是一个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 ,进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和手段。
(2)家庭
家庭教育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自立及抗压能力。
其一,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每天定时起居、学习、娱乐,让孩子的生活形成一定的规律;培养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文明,讲卫生有爱心,物品轻拿轻放,用后及时归位摆放整齐等等;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完成作业,到时间家长进行检查,完成情况良好可给予奖励,未按要求完成进行一个“小小的惩罚”,逐渐培养孩子守时、目标坚定等信念。
其二,根据家庭教育是互动教育的特点,通过生活影响子女成长的价值观。如七年级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讲到: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护孩子。细读父亲怎样教孩子下来,很有意思。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这个父亲是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的,自己只给予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路要自己走,不能老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让孩子确实从生活中得到难忘的经验。
另外,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甚至于有的家庭四位老人(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带一个孩子,每天吃饭都要盛好,文具书包要帮其整理好,从而导致孩子的自立能力极差。所以我们可以学做一位“懒家长”,适当的让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自己房间的卫生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等,动手的同时,也能带动孩子大脑的开发,从而通过实践达到学习生活经验的目的,也能培养孩子今后走上社会的自我生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再有,青少年学生抗挫折能力弱:1.家长的过分保护和宠爱是主导原因。孩子处于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护理,但过分保护和宠爱,让学生没机会进行独立活动和锻炼。在教育过程中,要大胆创新教法,巧设意境,注意让学生独立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2.要改革家长包办孩子一切的封闭式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家长的素养,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当前我国“二合一”或“四合一”的家庭较多。这些家庭的成年人将自己的全部业余精神都投入到了一个孩子身上,只怕累着孩子,苦着孩子,总是护着孩子,造成孩子处在无挫折的真空环境中成长。据资料显示,某名牌大学的大学生面对社会就业的压力,因毕业找不到工作而跳楼自杀。由此可见,家长要学会适当的给孩子“施压”,从小培养他遇到困难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如:带孩子一起去爬长城,告诉他“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道理。
此外,家庭与学教应积极配合。很多家庭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能及时和老师沟通,针对孩子的特点,适时进行教育方法的调整。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和手机的普及,很多学校都以电脑为平台建立了“校信通”,用短信形式驾驶跟家长报告孩子的动态及学校的相关信息,实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目标。
(3)社会
除学校常规教学外,我们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军民共建、跨学校跨地区互助活动等渠道,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所需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期望值。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的成绩,至少保持中等以上。而现实是,总有一半学生处于中等以下。也就是说,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家长,已经提出了一个不符合现实的期待。至于这份期待,是否与孩子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似乎被忽视了。
要让一半的家长承认,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许就在那中位数以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坦白地说,如果我孩子成绩掉到中等以下,我的小心脏也受不了。所以,为了争取那一半的机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父母焦虑的根源。
因此,许多家长从小就把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以确保学习水平处于中等以上,能考上一本大学,其实说到底,是教育资源与学生发展尚不匹配。
也有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出国,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就反映了这类家长的心态,他们相信国外的教育不会只拿一把尺子,衡量如此多样化的人类。那么,对于正在国内接受教育的孩子来说,成绩分为三六九等是正常的,父母一定要接受这个现实。就比如对于必须要经筛选机过一遭的苹果,果农们怎么办?一定是顺其自然。
对于这个回答,可能至少有一半的家长不喜欢。因为他们正努力将孩子从中位数以下,拉扯到中等以上水平。可是,理性来说,孩子身上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先天发展因素,家长是无法改变的。这些先天因素,不仅包括智商,还包括孩子所继承的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家长必须认识到后天教育的局限性,回归教育常识,回归平常心。既不阻碍孩子发展,也不拔苗助长。
因为关于儿童发展的另一个常识是,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水平没有很大的差别,大家都在某一水平上下浮动。如果家长能回归常识,尊重常识,很多家庭教育中的焦虑,其实可以迎刃而解。
有家长向我诉说,自己孩子如何难养,从来不好好吃饭……孩子果然体型瘦小。仔细观察父母,也是同样的体型。我反问道:你的胃口如何,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家长点头称是,还不忘加一句:所以,要让他多吃呀,不要像我这样。生活中,像这样一定要与常识对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家长,又何止在吃饭这一点上。
有的家长宁愿将孩子交给父母和保姆带,也不愿亲力亲为,不是也在违背常识吗?孩子连话还不会说,就被送去教育培训机构,要培养所谓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导能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家长相信,培训机构更了解你的孩子,更呵护你的孩子。这符合常理吗?
当下,很多家长的教育选择,已经被外在的社会压力裹挟,离教育常识愈行愈远了。
敬畏教育常识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四个常识。
第一,家长对孩子既不要无所作为,也不要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一切。
第二,父母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谁在陪他成长。
第三,家庭教育的重点在于,以家长的自我完善,带动孩子的发展。
第四,不要迷信别人的家庭教育方法,所谓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是结合孩子的个体来实施的,并不具备可复制性。
这四点做到了,你的孩子不一定成龙成凤,却一定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就像今年在里约奥运会火了一把的傅园慧,即使没有金牌,也能招致千百万人的喜爱和尊重。因为她尽力了,并且不断超越自己。对这样的孩子,谁会焦虑呢?
当下,在教育中无所作为的家长大大减少,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大大增加,这是家庭教育的进步。以我的观察,在这一进步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家长转而相信,教育的力量似乎是无穷的。而常识是什么呢?
为了帮助家长理清焦虑的源头,我经常会让咨询的家长先写下他们对孩子的期待。然后夫妻一起回忆过去,写下孩子未出生时心中的期待。再分别写下对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以及工作时的期待……最后让家长写下的是,当你行将入木时对孩子的期待。很容易看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的期待在不断增多。从出生时的身体健康,到幼儿园时的聪明伶俐,再到上学时的名列前茅,工作时的高收入。一直写到最后,家长才意识到,其实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家长就可以放心而去。
是的,家长最终的期待,不过就是孩子出生时那小小的愿望。
是什么使家长的期望值日益膨胀?很多家长谈到了社会环境、竞争压力等。我以为外部因素之所以能起如此巨大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对教育常识没有敬畏之心,以为教育无所不能,以为家长在教育中无所不能,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许多家长为了能陪孩子写作业,一直在培训班跟读。
亲爱的家长,虽然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可是,你也该知道,种下去豆子,是不会变成瓜的。这就是常识。有些家长又要困惑了――这样说,是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干预过多吗?又错了,我只是提醒家长,克服焦虑的第一要务,是敬畏常识,怀有一颗平常心。
回归平常生活
那么,在教育中,家长干预的力度如何把握?我以为有些孩子发展得很好,特别自律,根本不需要干预;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一点,需要干预的力度就大一点。
自从我女儿求学离家,家里变成空巢,就有几个朋友提出要把孩子托在我家来养,但被我拒绝了。朋友们认为,我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教育孩子成果斐然,不接受他们的孩子,明显是资源闲置。
我只是告诉他们,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这样做有违我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我坚信父母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是没人可以替代的。尤其是,父亲角色的缺失将会带来诸多问题。
暑假正是放榜季。碰到我的很多高中同学,都在谈论孩子们的高考。成绩好的几个孩子,父亲的工作相对比较安稳清闲,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多。相反,一些特别能干身居要职的同学,孩子的成绩却不是很好。大家总结下来,能干的同学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沟通也不畅,所以孩子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我深以为然。平常咨询中也经常碰到这样的家长,个个人中龙凤,忙于事业,却把陪伴孩子的机会拱手让给祖辈、保姆、培训机构。等意识到与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时,一般已到了孩子青春期,再来弥补困难重重,悔之已晚。是的,未成年的孩子每一步发展都是关键期,父母岂能错过。
若是我们能敬畏父母陪伴这一重要常识,那么,无论你多忙,你的职位有多高,你的事业有多伟大,你也会重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时光。
国内的研究发现,在家吃早饭的小学生比不在家吃的,学科平均成绩高出5―8分。看到这里,有些家长已经在心中窃喜了。是的,我们很重视家长陪伴,妈妈还专门辞职照顾孩子。先别忙着高兴,请对照我所列的第三个常识,“身教胜于言教”,就会对全职妈妈这个工作有所警惕。因为全职妈妈基本上把孩子当成生活的重心,而过度关注也会对孩子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记得我曾有两年的自由时间,主要在家写论文。我的这种生活状态,让女儿很不习惯。她先是不解:你为什么不去上班?再是担心:你是不是找不到工作?然后是不满:你整天在家盯着我,烦不烦?
是的,当我从职场回归家庭后,由于社会生活面狭窄,所有的聪明才智都不由自主用到了孩子身上。我会关注她书桌很乱,刘海太长,也开始有时间仔细看她的考卷……少不了各种建议、评判以及批评接踵而至。
我开始把家庭当作新职场,以过来人的经验,以为女儿好的名义,指点她这样、那样……一步步地入侵她的私人空间。从小自由自在长大的女儿,哪受得了这等束缚。她的话一针见血:妈妈,你看看自己现在的样子,标准的家庭主妇,我将来可不要像你这样。
全职家长可能在陪伴上具有优势,但如果把孩子当成生活的重心,那就让孩子失去了一个好的榜样。
国内外的各种研究都说明,父母的榜样力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十分强大。英国学者欧文通过问卷的方式,询问年龄在11-16岁之间的中小学生,“在社会中,学生的领导榜样是谁?”79%学生的答案都是“父母”。
可见,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原理,家长的焦虑会让孩子焦虑,甚至在孩子身上起到放大作用,也是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在决定做全职父母之前,需要好好权衡一下得失,家长是否已经做好应对各项教育常识的准备。
接受孩子的独特性
在我接触的家庭教育案例中,比较有挑战的是如何认识“每个孩子是独特的”。不得不说,这是常识更是个技术活,需要家长不断精进,才能逐步成长为优秀家长。
好友住在美国,要了二宝,怀胎10月,正在给老大过生日时,忽然腹部有了动静,赶往医院后,医生和护士都很希望她能再挺一会儿,要给老二一个和老大不一样的日子。但生孩子哪能凭个人意志决定,最后她在23点43分时生下老二,令医生极为遗憾。
而在中国,若两个孩子是同一天生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这折射出了家长一个基本普遍的心理预期:孩子们应该是一样的。反映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就是家长们坚信孩子是可以比较的: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和邻居家的一样好呢?研究也发现,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相比,高居“令孩子们最反感的家长行为调查”榜首。
可见,“每个孩子具有独特性”,可以说是当下家长们最不愿意接受的教育常识。
怎样认识孩子的独特性?很多家长对独特性的理解,一般局限在孩子的个性特征上。事实上,就智力发展方面而言,虽然人的智商是按照正态曲线分布,但即使孩子的智力水平差不多,发展方向也可能截然不同。
从对智力研究的历史看,智力最初被解释为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整合的能力。随着人们对智力认识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家提出了智力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是多元的。
后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七种智力:1.语言智力,即有效地运用词语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力,即有效地运用数字和合理推理的能力;3.人际智力,即快速地领会并评价他人的心境、意图、动机和情感的能力;4.自知智力,即了解自己从而做出适应性行动的能力;5.音乐智力,即音乐知觉、辨别和判断音乐、转换音乐形式以及音乐表达的能力;6.身体运动智力,即运用全身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其中包括运用手敏捷地创造或者转换事物的能力;7.空间智力,即准确地知觉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
后来,加德纳添加了自然主义智力,即能够对自然世界的事物进行理解、联系、分类和解释的能力;存在主义智力,它涉及对自我、人类的本质等一些终极问题的探讨和思考。所以在他的理论中目前共有9种智力形式。
可惜的是,这些在学界比较普及的问题,似乎并不为家长所知。暑假时碰到一位商界大佬,不断地向我诉说着她以前学生时代的不幸,因为那时她成绩不好,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儿童,现在却在商界做得十分成功。
我说,只是因为你的智力发展方向与其他人不同而已,所以不能说学习不好是因为那时你笨,每个人各有特长而已。大佬听完我介绍的多元智能理论,恍然大悟。
如果家长们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相信对孩子独特性的认识也会有所增强,也就不会简单地将两个孩子进行单项比较。要知道,比较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与焦虑,有时可能是致命的。而以我的观察,很多即使各方面都优秀的家长,也难逃拿孩子进行比较的误区。
有个真实的案例。一位计算机博士妈妈有两个孩子,老大从小到大一贯优秀,上的是美国常青藤学校;老二一开始上学,就跟不上班级的课程。这让博士妈妈几近崩溃。
一位管理学教授,女儿聪颖万分,三年级已经精读了古今中外名著,学校课程对她而言味同嚼蜡,因此去学校上课成为孩子的一大负担。妈妈也是焦虑万分,因为她对孩子要求不高,只希望孩子能像同龄人那样简单快乐。
我看到了他们焦虑的根本,是排斥独特性心理在作祟。
所以,当孩子怯怯地又拿着一张不及格的卷子来请你签字时,请你先不要怒发冲冠。
请记得他的独特性;请记得他对你的唯一性;请记得你纵有三头六臂,但常识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