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30 11:37: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价值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娱乐休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内容,是紧张的工作之余精神放松的方式。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工作生活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到一定时候,这种心理压力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宣泄出来,使压力得到缓解,否则不利于身体健康。调查显示,人们在休闲时,不仅使精神得到放松,同时会获取很多社会信息。电视节目、读报、上网就成了主流的休闲方法,其中电视节目尤其重要,电视节目从视觉、听觉、感受、节目主持人的引导等多方面给受众传播信息,使受众全方位了解社会众多元素。尤其是其中一些互动环节或者访谈类节目,可以使受众更好地参与到思考某些问题和社会现象中来,导向作用更加明显。
重庆电视时尚频道将社会的众多元素进行融合,集时尚资讯、休闲娱乐、都市文化为一体。该频道是全国独家播出全自办栏目的频道,频道健康综合指数排名重庆第二位,收视率始终稳居重庆电视台各大频道前三位,是重庆地区颇具特色的频道。
重庆影视频道正面引导的形式多样,比如大型、公益性主题晚会、专题报道、名师解读等。通过对亲情、友情、爱情等进行阐释,使受众更好地认清社会价值观,不断规范、提高自己,对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崇高的社会主义荣誉感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在引导中注意采取特殊方式
由于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的认识不够,对主流价值的宣传过于简单化、教条化,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当,致使主流价值边缘化。甚至部分大众传媒自身的价值观就存在问题,也就不能促进良好社会价值观的构建。有的媒体表达的中心思想不统一,相互存在着矛盾,不能形成清晰合理的哲学思想。一些电影、电视剧,一些低俗化的商业炒作,对受众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反而助长了错误的社会价值观。因此,要对受众进行更好的引导,就要反思大众传媒的低俗化、过度娱乐化等负面行为。大众传媒要采取健康、规范的方法,与受众建立更好的关系,正确引导受众积极向上。
重庆电视不但以歌舞、评书、脱口秀、小品等娱乐表现形式丰富大众精神生活,还采取其他较为严肃、深入的节目影响受众社会价值观。比如以“都市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主线,通过小演播室内的访谈和外景穿插讲述当事人双方的冲突,加入心理、社会等学科的深入分析和讨论,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为观众提供现实生活的指导,引导人们面对生活困境和心理疾患做出智慧的选择,做了一档探讨都市人心理问题、解开生活中种种郁结的专业谈话节目。此外,还提出了本土帮忙类民生节目,帮老百姓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消费投诉、情感援助、生活帮忙、公益服务等。通过这些节目,从社会、精神多方面向受众宣扬、传播社会主流元素,积极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
提升自身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同志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当前的历史机遇期,弘扬社会主义文化,释放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电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渠道。重庆电视也应该提升自身建设,顺应时代潮流,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总之,“寓教于乐”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原则之一,重庆电视的发展也是如此。重庆电视在娱乐化背景下进行节目创新,在具有娱乐性、知识性的同时也让观众参与进来。同时,重庆电视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土化、民族化,以平民化、日常化为发展重点,结合重庆的具体特点、时代特色,借鉴海外节目的成功经验,从而打造出既能反映重庆特点,又有世界胸怀和时代特色的节目来。
【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SKZ1106】
参考文献:
①孔令顺:《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张力伟 孔峥:《本土化中国电视产业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③李岚:《中国电视产业评估体系与方法》,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④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中国电视市场报告》,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内容提要]我国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体制逐渐转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对外交往不断扩大,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生产活动、经济政治制度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亦发生了重大转变。我国开始进入一个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主线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也相应地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总体特征。
[关 键 词]社会转型;社会价值观;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4―0079―02
一、从传统向现代的价值观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在本质上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的价值观转型过程,是随着我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时期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而逐渐展开的,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主线,以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为主要内容,表现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封闭状态向对外开放、从传统的不发达国家向现代化国家等一系列转变。这既是历史演变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价值选择,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在这一重大社会变迁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体制的转轨、交往的扩大、利益结构的分化重组、新阶层的不断出现等,使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也对我国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冲击。
为了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人们也开始相应调整自己的生活步伐,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选择,改进和完善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态度和行为,与时俱进地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从而导致人们对以往思想观念的适时扬弃和全新价值理念的产生,人们的价值观念开始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转变。这种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和现代价值观的“生成”之间的交错作用构成了价值观转型的本质内容。一方面,传统的价值秩序和规则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它的威信和说服力,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迫切希望摆脱阻碍社会发展的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在现代文明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交流与合作带动了文化的沟通与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传入和影响,西方社会一直倡导的个人主义、自由、理性等观念,与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内在要求相契合,激发了人们张扬个性的欲望,使得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在无形中促使我国社会价值体系进一步产生分化。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社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人的现代化,就是价值观的现代化。现代价值理念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生成,代表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目标,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规范要求和价值标准,唤起了人们对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以及对自觉价值意识的迫切追求,使人们逐渐了解到价值观的转型扬弃是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必然结果和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愈加认识到确立价值主体地位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加快社会价值观的现代化进程。
在新旧时代交错、传统与现代思想汇集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碰撞引发了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生活之间产生有益于彼此发展的双向互动,一方面社会转型给价值观提供得以生存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促使现代社会价值体系迅速成熟和完善起来;另一方面价值观的转型也激发了价值主体的创造活力,有力地推动了价值主体改造社会的热情,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社会转型是漫长的、有阶段性的。其中,物质层面的发展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文化领域内的思想观念转变却是潜在的、不易发觉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价值观的转型也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磨练,一方面原有的社会价值观还没有彻底脱离历史舞台,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我国当代社会还不完全具备孕育发展现代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基础,人的现代化的实践条件尚未形成和完善,要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总体价值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状所决定的。
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旧秩序,否定了计划经济价值观的严重缺陷。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行政指令。在这种经济制度下,人们严格执行政府的统一计划和行政部署,行业和地区垄断盛行,造成集体利益的过分膨胀,压抑了个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价值主体地位的缺少和失落;过度强调结果的绝对平等性,削弱经济关系中分工和交换的调节作用,导致盲目追求公平而无视经济效率的存在;经济交往以人情关系优先,而忽视民主法治的主导机制。这种封闭的经营管理和政府的经济包办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人们缺乏竞争观念和冒险精神,而满足于平均主义“大锅饭”,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市场经济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整体主义理念和“一刀切”的经济制度,它承认人们追求物质利益、满足个人私欲等内在需要的合理性,培养并强化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为人们带来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新型主体理念,这使人们的价值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出来,最大限度地激活个体潜能、满足个体需要、促进个体发展,使参与经济运行的每个人真正成为市场活动的独立主体和责任承担者,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种个体精神的觉醒和发扬并不是对集体利益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坚持以大局为重的前提下,强调对个体合法权益的尊重。市场经济以商品实力作为经济活动的内在评价标准,注重价值主体个人能力的培养和经济活动程序的公正性,为人们的经济交往提供了公平合理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保证了商品活动的有序进行,激发了人的创造活力,使个人的价值、地位和作用不再通过特权和人情关系,而是通过商品价值体现出来,加深了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和内化,从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贸易往来,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当然,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决定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社会物质资料相对匮乏,资源和财富的分配不公现象大量存在,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这就更加刺激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贪念和私欲。此外,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思潮、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中的世俗价值观等,与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意识全面迎合与渗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分化。虽然我国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广大的社会民众已经普遍具有相对完备的市场经济理念,但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出现现实性和功利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开始习惯于以是否具有经济利益和实用性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并有削弱其他领域价值的倾向,集中表现为:重经济价值,轻文化价值;重物质利益,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重等价交换,轻无私奉献;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重生活享受,轻艰苦奋斗等一系列价值偏颇现象,并极端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观念,导致人们的价值困惑和信仰危机,对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关键词】风险社会 价值观 变化 影响
风险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现象,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含义。不过,不论人们如何定义风险,都离不开一个共同要素:区分现实和概率。风险是一个预期性的概念,包含三个要素:不确定性、损害性和实践性。即最终的现实结果与受主体观念主导的实践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主体的价值观对现实的结果有极大的影响。风险社会的到来,导致了社会理念基础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一系列变化。
风险价值观的变化及原因
对风险的关注度发生变化。在传统社会,风险只局限于狭隘的地域范围,成因比较简单,影响程度具有单面性,造成的损失也很有限,当事人比较容易找到应对的有效办法,一般不会波及他人,因而人们对风险的关注和研究较少。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社会风险不仅数量、种类增加,而且程度、规模、范围也在扩张。多重的风险成因、多重的风险后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多重因果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往往会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整个人类社会生活面临根本性的威胁。比如,今年日本地震引起的核危机,其影响几乎波及全球。
对风险的关注角度发生变化。随着对风险研究的深入,当前社会对风险的认识跳出了把风险看作是纯粹坏东西的思维定势,认为面对风险,如果主动采取措施加以利用,使其在未来不再发生、甚至向着对人有利的方向发展都是有可能的。这意味着人们的决策及实践活动的结果获得了预期的成功,并取得超出一般状态下的收益。所以现代人更认为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机遇,从强调风险的损害性转变为强调风险的机遇性。甚至认为,风险与创新共生,风险与发展并存。
对风险的处理态度发生变化。传统社会认为风险会带来损失,所以绝大部分人对风险比较厌恶,在决策和实践活动中,总是力图回避风险,期望追求稳健,宁愿放弃较大的发展或较大的收益。由于对风险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当前很多人不再象过去那样担心遇到风险,而是强调面对风险社会,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竞争图存意识,要主动迎接风险的挑战,甚至认为“积极地接受风险是现代经济中创造财富的精神源泉”。
对风险价值观变化的评价
在风险条件下,主体的价值观的变化,促使主体的行为选择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系列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注风险,促使人们增强了防范意识。由于关注到风险的问题,人们加强了对风险的研究,增强了风险意识。由于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预先做好谋划,当风险出现时,人们有了充分的准备,可以将不特定的高昂的风险成本降低为特定的低廉的防范成本,以此来对抗可能遇到的、无法承受或成本过高的风险。
重视风险,促使人们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随着对风险的关注和对风险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风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风险的防范做了一定的准备,对风险的预测、评估、控制能力逐步加强,在与风险的抗争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积极主动迎接风险,增强了创新的机会,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主动地接受风险、迎接风险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潮流,风险观念的这一改变,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风险是激发创新的重要因素,在抵御风险的过程中,人们不得不打破常规,寻求新的途径、方法;正是要面对风险破坏后的状况,面对风险带来的混乱,产生了重建的可能、需要,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遇。如果没有敢于冒险的精神,循规蹈矩,总是按原来的方式、方法、规范进行生产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机会。
努力抵御风险,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张扬。面对新的、陌生的、不确定的情况,人们必须正视自己的局限性,走出旧我,重塑新我。为此,需要主体勇敢地融入社会,积极地汲取资源,唤醒并激发生命中的潜能,以自己的改变应对各种挑战。风险作为一种机遇、挑战,可以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并定位自己,通过积极地反思,寻求发现展示自己的机会,实现对自己的自我超越;风险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可能性,可以促使人们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生活,形成一种面向未来的责任意识;面对风险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可以促使人们超越传统的思维,在突破成规中,创新自己的人生,使创新成为积极的人生状态。
风险价值观的变化给主体的个人及社会的进步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然而,风险价值观的变化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消极作用。
强调追求风险中的机遇,使人类陷入更大的危机。由于现代人对风险的认识更偏重其机遇性,认为没有不冒险的发展,要创新就必然会有风险。因此,现代人更强调敢于冒险。为了抵御巨大的风险,人们试图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认为只要掌握更好的技术、更多的知识,就可以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为改造,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物种濒临灭绝,资源枯竭。生态系统的恶化,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全球风险社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对风险的关注和对风险中机遇追求,增强了人的紧张程度,促使人产生忧郁感、不安全感,降低人的幸福感。由于具备了较强的风险意识,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常常先设想最坏的结果,随时做好迎接最坏情况的准备,这促使人们长期生存在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下。人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呼吸、心跳加速,血压增高,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若这一过程是适度、短暂的,也是一种锻炼、激发,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人的心理负荷和精神刺激不断增大。容易产生愤怒、忧虑等极端的情绪。而人与人之间相互竞争的风险和矛盾又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紧张。为了保护自己,人们不得不处处设防,丧失相互间的信任感,以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许多极端的情绪无法排解而产生孤独感,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使人的幸福感降低。
面对抵御风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部分人产生畏惧心理,选择回避困难、走向迷信,甚至出现及时行乐的思想。对不可知的领域,人的潜意识里一般会交替萌动着两种对立的情绪:恐惧和希望。面对风险中的机遇人们本是充满希冀的,但不是每一个风险都能防范,不是每一次损失都能避免。在抵御风险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人类技术无法认识、解释、解决的问题,这时人们的希望便破灭了,留下的可能只有恐惧。特别是电影《后天》、《2012》等对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灾难的描绘,使部分社会民众对风险的后果更是恐惧,甚至认为不管人类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也是完全无用的,也难以确保绝对安全。于是有人便选择了逃避现实,回避问题,或者利用宗教、迷信来迷惑自我,寻求精神的慰藉,甚至产生及时行乐的思想,不再相信或企盼未来。
正确风险价值取向分析
面对风险社会的到来,对如何看待风险、怎样解决风险,人类迫切需要建构一些公认的价值理念,作为人类的价值原则和活动准则,这不仅关系到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更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关注风险,但不惧怕风险。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一个人没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就不可能做到未雨绸缪,也就无法从容地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风险。一旦风险事件爆发,要么猝不及防、仓促上阵,要么反应迟钝、酿成严重后果。在关注风险、加强风险意识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风险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风险是可以战胜的,人类社会正是在抵御风险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发展起来的。
积极应对风险,但不刻意追求高风险。规避和应对风险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对风险,我们要加强管理,建立一套包括风险预测、评估、控制的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不能刻意追求高风险,要充分考虑自我的承受能力,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使健康受到伤害。更何况,每一次战胜风险后,都会增加暴露在更大风险面前的可能性。
上世纪末,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较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一方面使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向于市场化经济,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我国的全球化发展速度。社会价值观念一般是指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一些观念,这些观念是多元共存的,可以通过文学创作反映出来。文学创作与社会价值观念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当代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我国的文学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当代文学创作受到了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内涵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在文学创作中主要体现为作家对自己的文学创作的价值观和美学观念等呈现出多样化,而具体到每一位作家的个性创作来看又会表现出某种相同的特性。随着我国的改革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接触不同的新鲜事物,思想和行为上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变现在文学创作上则是能顾结合当代的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念,创作出一些具有更高品质的文学作品。
二、文学创作与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关系
(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属于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反映,同时对文学创作产生反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在文学价值观念主要表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现代文化呈现包容并存的状态;在思想观念上,不仅有积极向上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同时又存在着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必须承认的是在多元化背景下,我国实现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的目标,但是其中也参杂着一些糟粕,而这些糟粕是我们需要抛弃的。
(二)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属于文学作品的一种主观能动反映,同时又对文学作品产生妨碍作用。从主观意识与物质层面分析,文学作品属于一种物质,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则属于一种主观意识,主观能够反映客观。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对文学创作的反作用主要体现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创作的一种冲击。由于网络文学创作的门槛低,许多的网络文学作品良莠不齐。因此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又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反作用。
三、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当代文学创作中对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
文学作品能够直接反应作家的思想价值观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中的思想潮流与个人价值取向等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从而使文学创作风格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能够促使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促进文学创作的进步与发展。在社会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学创作为了与其相适应而逐渐呈现多元化,并且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然后再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与发展的。
当代文学创作中对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用简单的语言时无法概括的,在此举例子说明,在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如何体现出多样化。比如当代的一些文学创作着重于反映社会中的某一些社会团体的利益诉求,作家积极创作出社和这一部分群体的文学作品。
(二)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由于文学创作作家在价值观念与美学观念等方面具有多样化,因此文学创作作品的风格呈现多元化特点。多元化文学创作出现的背景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新思潮和观念涌入国内,人们吸收的这些新的观念和思潮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性,促使不同的文学创作呈现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与文学理论相结合,更加能够使个人的价值得到肯定和认可,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风格。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文学创作与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形成自身的独特创作风格,从而促使其满足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到了20世纪80年代,逐渐出现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出现标志着新的创作方式和文学机制的产生,更体现了当代文学新的价值取向。网络文学目前的发展还是不健全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文学将代表着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浙江宁波宝韵音乐幼儿园,宁波 315012)
[摘 要] 人发展的核心是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建构幼儿园文化,就是为找回不断缺失的社会价值,为此要调整长期偏离的培养目标,把平等、尊重、自律、宽容、互助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儿童根基品质的发展。
[
关键词 ] 社会价值;价值观教育;园所文化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教育环境,并将社会价值观融含其中,从而将教育活动的目标指向人的价值观的确立与人的发展,已成为中外众多教育机构采纳的办学治校理念、策略与途径。幼儿园也不例外,如笔者所在幼儿园早在10年前就开始从多元文化的角度探索幼儿教育,力图将幼儿园文化建设与儿童社会价值观教育融合起来。
一、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意义
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当前社会的发展,皆因社会价值观的缺失而陷入困境,表现为各种危机的出现,其直接原因是社会关系中多种矛盾的激化,为此必须把社会价值观教育置于文化建设的核心。社会价值观是构建社会思想道德的基础,其生命力、凝聚力与感召力是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形态,强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源泉。无论何时何代,杜会都需要一定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当前,我国社会急需建立“平等、尊重、自律、宽容、互助”的个体关系,急需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观。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以“和”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寓意深远,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美、人与人的和美、人与自我的和美。近期,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所在幼儿园力图构建和美文化,正是从重塑社会形象、重释价值观内涵、重立社会价值的角度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人的终生发展,因此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把平等、民主、自由、宽容、自律、服务、和谐、协作等作为园所文化精髓,倡导教师顺天性、尊差异、求和美、常宽容,用真情、真知、真爱促进幼儿和美人生的发展,同时引导幼儿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引导家长尊重幼儿的生命特质、挖掘孩子的生命潜能、关注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这在根本上使得幼儿教育回到了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正轨上来,保证了教育目标始终指向儿童的品质发展与心灵成长,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相符。长期以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韩国、新西兰、菲律宾、韩国等众多国家均十分注重社会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情感教育,致力于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建立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如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品格教育运动,其核心就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由于价值观不是显性知识,而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很难用言语、文字等符号来表达。在个人自由主义与价值相对主义引发社会价值混乱无序的情况下,美国学校非常注重用明确的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儿童的发展,注重给予学生判断的能力和思考的土壤。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基,把教育目标从“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转移到“以发展人的品质为主”,其核心就是应通过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为儿童终生发展奠定正确的、积极的、正面的基本价值观念。
二、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落实社会价值观教育
(一)在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之上确立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我们提倡的和美教育以平等、民主、自由、宽容、自律等基本理念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价值,把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等作为教育实践的基本指南,这就使得和美教育活动与社会价值观教育在本质上相袭相承,为价值观教育在幼儿园的开展奠定了理念根基。具体来说,在“平等、民主”的价值理念下,我们生成了“尊重”的实践指向,由此在行为上要求教师表现出“人和”的价值追求,即以发展儿童品质为根本目的,关注儿童发展需要;在“自由、宽容”的价值理念下,我们生成了“理解”的实践指向,由此在行为上要求教师表现出“事和”的价值追求,即以发展儿童能力为具体目标,促进儿童积极参与;在“自律、服务”的价值理念下,我们生成了“赏识”的实践指向,由此在行为上要求教师表现出“亲和”的价值追求,即以改善师生互动为直接目标,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在“和谐、协作”的价值理念下,我们生成了“激励”的实践指向,由此在行为上要求教师表现出“融和”的价值追求,即以改善环境为动力,实现内外多方协作,共同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二)以儿童品质发展为根本目的建构教育目标
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是儿童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合群性等品质,是实现一切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前提保证。幼儿园教育应把这些儿童发展所需的根基品质作为教育目标构建的基本依据,以使教育活动在目标上摆脱功利化的倾向,而向教育本真回归。为此,我们建立了包括“三自六会、四言五行”在内的教育目标体系,其中“三自”即自信、自主、自律,重在发展幼儿的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品质,特别是促进儿童主动、独立、合群等根基性品质的发展;“六会”是在“三自”基础上演绎出来的具体行为要求,包括表达、交往、生活、运动、学习、审美等各个方面,都要致力于儿童主动性态度和相对熟练的操作能力的发展;“四言”是基于幼儿表达与情感态度方面的具体内容,力求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的问候、答谢、宽容或请求等情境下,学会主动表达,认同礼貌与尊重;“五行”即是从情感态度(礼貌)、能力(自理、守约)、兴趣(好学、乐玩)等方面将教育目标具体化、明确化。我们极力从简单的易懂易行的日常生活行为中诠释其主要内容的具体要求,同时不忘突显社会价值观念、促进幼儿品质与能力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围绕社会核心价值观设计教育策略
我们紧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从管理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维度建构了整套教育策略体系。首先,在管理文化维度上,我们突出了“民主、服务、赏识与激励”管理理念的制度与机制建设,建构了“重点不在证明而是为了发展”的、突出“公平与质量”的评价体系。其次,在课程文化维度上,我们以“情意课程”为基础,以“礼仪课程”为重点,致力于发展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合群性以及平等、尊重、自信、大方等品质,培养“三自六会、四语五行”的和儿。再次,在行为文化维度上,我们注重以“班级文化”为核心阵地,通过广泛开展园内外的生命教育和关怀教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发展。第四,在环境文化维度上,我们注重幼儿情感与态度的正面教育与隐性培养。通过标识形象建设,将正面的、抽象的价值理念形象化、具体化,引导幼儿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与态度。此外,我们还让师生参与环境创设的全过程,开发环境的隐性教育价值,培养师生的荣誉感、归属感与创造力。总体来看,我们注重教育活动的社会实践性,注重通过“和美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
1、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的价值标准。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价值的实现方式
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是为他人、为社会多作贡献、多尽责任。
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拥有幸福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社会所提供的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等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个人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来阐述了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人们美好的价值向往,同时也是人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而人的最终追求与目的不过是谋求和实现更好的生活。马克思强调人的最终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对更好生活的追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正好作出了具体的阐释,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与马克思也是契合的。从人的价值及实现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从以下几点来作分析的。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什么是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不仅仅是道德价值,“人的价值是价值世界的中心”[1],人的存在、发展对于人自身的满足和对他人、社会的影响都是人的价值。人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正是因为人具有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人能够创造价值,富强也只能是在人的不断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而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都需要人发挥其价值作用,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中才能实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价值,按照人的价值的发展规律去创造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其次,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我们都知道,它是分为五个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几个层次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实现,同时也体现了精神财富的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即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产生依赖于前面四个层次需要的实现。需要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为了能够生后,满足人的衣、食、住、行及其它的要求,就需要物质生产劳动,而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人便开始寻求新的满足,比如安全感、爱,以及他人给予的尊重。这些需求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有一个和谐、公正、友爱的社会作为保障的。综合来说,人的需要和利益是人的价值追求的动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动力。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思想内化为人的精神养分之后,不仅满足了人自身的精神需要,并外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以此指导实践活动,这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三,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来讨论。理解“以人为本”要坚持从具体的人出发来探讨。“所谓‘以人为本’,就应该是以人的解放为本,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本。”[2]所有的价值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代表的也是人的根本利益,为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有的成果,最终也是由人所共享的。康德说人是目的,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也要尊重每个人的目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它所体现的就是为人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分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可以说,人的价值也就是衡量其它事物价值的一把标尺,“以人为本”,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合理的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为了实现以人为本,让每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从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和现实价值关怀来考虑。人的终极价值关怀是人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和终极理想,这是对人的本质的追求,从人的本性出发,自由、真、善、美的实现就成为了人的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从长远意义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人的终极价值的追求和实现,所以它能够为大众所接受,保持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一致性。而人的现实价值,体现了人的现实关怀,现实价值关怀的重点就是对人的利益的满足,国家富强无疑也是对人们利益的一种保障。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需要国家的引导,更需要个人的努力。诚信、友善作为一种基本的德性,如果每个人都能秉有,社会将会呈现一派和谐之象,这样,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人的价值都得以满足。事实上,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和现实价值关怀虽然有所区别,但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人是既有既定性又具有超越性的,因此,人的价值追求也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在一定的时期,人们追求的价值、形成的价值观都是既定的,也是合理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不断成熟和完善的,根据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反映了人们在国内外局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的一种价值追求,为了寻求人的价值实现,必须将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从这一方面来看,人的价值追求也就是具有超越性的,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超越以满足现时的需要。
最后,从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即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价值首先包括生存价值和创造价值,只有通过劳动,通过创造活动才能实现。其次,自我价值还包括享乐价值。“人的行动是自由的,人可以而且应当追求和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3]最后,自我价值还包括发展价值,人存在于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要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来获得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它所要构建的不过就是一个适合人生存、发展、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使人享受幸福、乐于生活的这样一个社会,这样的社会使人充分的解放个性,自觉地实现自我,最终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另一方面是社会价值。社会价值体现的是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甚至是对人类的价值,当人真正的意识到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性,才能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人的社会价值所倡导的是一种共生共存、互助共赢、和平和谐的意识,只有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人在社会中才能发展,社会和国家才会稳定。人的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仅相互包含、相互转化,而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总的来说,从人的价值及实现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人的价值以及人的价值追求与实现方面来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原因和现实意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不仅体现了人的价值,也极大的促进了人的价值的实现,同时,它也依赖于人的价值和实践活动才得以完成。
【关键词】教育 社会价值 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
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几乎没有未曾接受过这样那样的教育的人。正是因为教育与人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至于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和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也正是由于这种密切的联系,才使人们开始愈来愈更加重视和关注教育的价值问题。
一、教育的价值及其特征
1.价值及其特征
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类一切的对象性生活中,价值都是一个基本的内容。人们在解决客体本身“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问题的时候,总是要进一步解决他们对人有什么意义,即他们“是好是坏,是利是弊,事性应该如何,人应该怎样”的问题,才能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后面的问题就是价值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总是离不开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也只有这样的认识才是有意义的。那末,什么是价值呢?从一般的主客体关系中来理解价值,可以把价值看作主客体关系的特定性质和状态,看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特定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把价值理解成为“主体需要+客体属性”,即“客体为主体所用”,客体同主体的结构、需要、能力、生存和发展相一致、相符合和相接近。
2.教育价值及其特征
由一般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出发,我们可以把教育价值称为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的人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是主体的教育需要通过教育客体得到满足的主客体之间的以教育为纽带的现实关系。
因为教育价值同样具有价值的主体性特征,教育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就具有不同的价值,其性质和程度都与主体本身的特性有关。同时,教育价值也会随着主体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具有时间性和社会历史性。教育价值的时间性和社会历史性来自主体的需要和能力不断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需要说明的是,教育价值具有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教育价值是主观的,主体性和主观性并不是同一概念,主体性并不等于人们对教育价值的主观评价。
二、教育价值中人的价值
所谓教育,就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对教育
的一般性定义或对广义教育的定义。这说明教育首先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目的始终是追求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因此,教育价值也应该以人的价值为归宿和出发点,重视教育的人的价值。人通过接受教育,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尚的精神生活情操,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个体,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的同时,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使自己成为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合格的劳动者、建设者,这才是教育的本体价值。但是,在教育发展的时间中,人们习惯的仅仅看到教育的社会价值,把教育看作是阶级的工具,或视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力的工具,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片面地强调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往往以教育的社会价值取代教育的个体价值,这种教育价值观上的偏差,不能不说是教育价值上的一种本末倒置。
从人自身发展的历程来看,在人类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接下来产生就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当社会发展到了能够基本满足人们这些需要之后,最后产生的才是人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它表现为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当人们用这一视角来观察教育时,就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应该是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教育的其他价值是只不过是教育的人的价值在不同领域的不同表现而已。若把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理解为人自身逐渐成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发展过程的话,这一过程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形式则是人们从对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关注,逐渐转向对教育人的价值的关注的过程。
从认识一切价值关系的主体方面来说,所有价值都体现着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同样是一种脱离人这一主体需要就不存在的价值。因此,全部教育价值的实现,就不得不以实现人的价值为基础。由于人的需要永远不能满足,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价值创造也永远不会停止,这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可见,人的价值是一种创造价值,它也是一切价值中的最高价值。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
从大的方面来划分,教育价值可分为两类:教育的人的价值和教育的社会价值。既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价值的本位价值是教育的人的价值,那么,我们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念理所当然地应当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在教育价值观上具有截然不同的取向。传统教育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现代教育价值观则开始向个人本位发展;西方选择的是个人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体系,而东方提倡整体主义的价值观体系,这表明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是有所区别的。这在我国教育实践中亦是如此,需要看到的是,我们所倡导的整体价值,更容易导致对于人的个性的忽视。片面强调社会利益第一,个人利益第二,当个体与社会发展矛盾的时候,牺牲个体以促使整体利益,已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反之,主张个体利益则会倍受谴责,于是,个性便在这种强烈的求同趋势中被消灭掉。然而,当今时代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恰恰是人的个性,人的创造性,没有创造能力的人,将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并为时代所抛弃,以至于不少的人面对一个如此多变的世界,深深为自己的过去所造就的现状而叹息。同样,被整体主义抹杀个性的东方国家,也只能靠输入观念,模仿西方,照搬别人的东西,缺乏创新精神,不但人的主体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展,长期积累下来,连社会经济发展也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走,更别说超越他们。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不少,而是中国籍的人没有,其中道理值得深思。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时展的进程,已经向我们提出超越整体主义和发展个性创新的要求。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价值 本土化 情境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70
Professional Value Judgment and Situational Dilemma in the
Loc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WANG Ju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Dongguan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Dongguan, Guangdong 523083)
Abstract From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must be locally to the west is used, values as the cornerstone of social work, its localiz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value system of the loc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in the framework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but in the overall localization while ignoring the values with western social values have its own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ignores the social work as a profession, its value mus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other professional. At the same time,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value system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the existence of the plight of the situation.
Keywords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value; localization; situation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一个众说纷纭且不断发展的领域,自该专业在国内推广以来,众多的学者专注于研究其本土化的价值观,尤以王思斌教授最为权威。笔者通过反思王思斌教授关于价值观的研究,认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在本土化后同西方该专业r值观都存在其内部矛盾,这些矛盾在具体操作中出现难以调和的情景化困境。
1 中国社会工作体系的本土化建构
社会工作是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工业化、都市化的产物,是对都市文明的一种反映,是工业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制度性解决方式。其价值基础来源于新教伦理精神、人道主义理念和社会福利思想。①新教伦理的核心概念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思想打破了传统的集权思想,树立了个人的权威,诱发了自由、民主和自立观念的产生。②人道主义是以人为中心或本位的哲学价值理念,承认人与生俱来的一切权利,并由基斯―鲁卡斯发展成为“人道主义―实证主义―乌托邦”的信仰体系,成为西方国家公民的第二信仰体系。社会福利观念反映了对人的关怀、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历史实现和观点,是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灵魂。③在这三大文化基础,西方社会工作形成了操作定义、比斯台克和泰彻三种价值体系,其中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比较适中,是直接从个人的立场去论述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最能代表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更能发挥其长远的影响力。④王思斌对西方价值体系进行了总结与反思,阐述了西方社会工作的四个方面的矛盾,分别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讨;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⑤
基于西方价值体系的结构及其内部矛盾,学界通过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借鉴和创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对现代主流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形成了“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操作守则”结构的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2 本土化专业价值与伦理反思与再判定
目前本土化的价值体系架构相对完善,极大促进了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然而在肯定其价值时,也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不足。大多学者在本土化的价值体系建构中,受深植于心的中庸思想影响,过于注重体系的完善,而忽略了社会工作本质的区分于其他专业的独特价值伦理。
2.1 社会价值与专业价值、职业伦理与专业伦理的界限
社会价值,即社会公众都认可的,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由复杂多样的价值观进行长期反复的整合和消解,最终就形成了体现一个社会价值理念的价值体系。而专业价值观则是专业实践中形成的、由专业大多数成员认可的、体现专业自身特点的一系列价值。⑥在社会工作中,其专业价值表现为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和理念,是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着整个专业团体内部对社会正义、服务、个人价值与尊严、人际关系重要性、社会团结等的一般看法以及对专业活动标准的认定,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要素和灵魂。⑦
2.2 本土化专业价值的再判定
根据以上对专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职业伦理与专业伦理的判定,专业价值和专业伦理,必须是本专业与职业特有的、区别于其他专业与职业的价值判断和操作守则。因此,判断是否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伦理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是否具有相对独特性。重思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价值体系,笔者认为专业价值中“敬业”与“尊重”需要重新判定。
专业价值包括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重。敬业在汉语中是合成词,敬乃“恭敬与尊重”,业是事业与工作。两者合之,意味着对事业或工作的敬重,是从业者对其所事的积极态度和行为。维基百科解释,敬业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是基于挚爱基础上的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其本质就是奉献的精神。因此,敬业首先是一个职业道德范畴,不应该列入专业价值之中。其次,敬业并不是某单一个职业特有的态度,而是所有职业共有的准则,因此,笔者认为“敬业”并不能作为一种专有的专业价值列入社会工作之中。罗杰斯(C・R・Rogers)认为,尊重是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彼此平等,把对方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其与信誉、礼貌、孝顺、勤奋等类同,是为所有公众所尊崇的基本社会价值,并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尊重可以作为社会工作方法中的一种态度,但不能成为专业价值。
综述,敬业和尊重更多的作为一种职业伦理和社会价值,不应该归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范畴。
3 本土化专业价值的情境化困境
在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自身矛盾的前提下,借鉴于其建构体系,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价值体系在本土文化的操作中具有情景化的困境。
3.1 个别化和接纳
个别化和接纳具有逻辑关联性,不同人之间呈现各自的个体差异,因此要接纳他者的不同。但是,个别化往往又难以判定。
首先是个别化与标签化的界限问题。社会建构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是受文化影响,因此个体行为是现有文化的阐释。后现代主义理论也认为,人的行为之所以被标签化,是因为现有判断标准是是人在文化背景上的建构。社会工作要尊重和接纳个体的独特性,但社会工作者本身就生存与既定的文化环境,很容易对案主的态度或行为定论或标签化。在现有文化环境和文化体制现,社会工作者能否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和支持亚文化下的同性恋、异装癖?能否在主流世界的背景下进入并了解自闭患者的内心异世界?能否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个别化地理解人格的青少年犯罪?主流文化的根深蒂固和社会心理压力,使社会工作者难以个别化地对待不同类型的对象。⑧
其次是个别化与同质性的问题。社会工作强调个别差异,但人有个别差异的同时,也具有同质性。是强调个别化的异质性能比较帮助人成长,还是强调同质性更能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不同的案主应该以个别化去对待还是找出共性,从共性解决?
最后是关于个别化价值和社会化价值的问题。社会工作重视并接纳个人价值和尊严,但也不能忽视社会其他人的价值,如夫妻要求将轻微精神病的孩子送到精神病院,并声称孩子影响其正常生活。从社会工作过程出发,家庭的陪伴更能激发案主潜能,促进案主自愈。若以家庭作为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首先要考虑家庭的“自决性”,若以孩子为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社会工作者如何个别化并接纳案例中有悖于社会观念的个别化价值观?
3.2 案主自决
案主自决也是一个很难判断的伦理守则,正如蒂姆斯(N.Timms,1983)指出的:“自由的权利,自决的权利是最难理解的人类价值之一。它包含如此多的变项,以至于描述和定义是不稳定的和几乎永远不能满足的。”王思斌对自决加了两个前提:第一,当事人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第二,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这两个前提为伦理判定提供了一些依据,但在部分具体情境中仍难以裁决。首先,怎样算是绝对的清醒?这种“清醒”是理性的“清醒”还是感性的“清醒”?不同的人对事物的判断存在差异,因此,社会工作者对“清醒”的界定仍任重而道远。其次,在事情发生之前,工作者怎样判断决定的方向和后果是“无害”的?任何判断和行为都会对事后的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例如,传统家庭观念“床头吵架床尾和”的家庭沟通方式被众多公众认同,但不能否认这种沟通方式会造成生理上的显性伤害和心理上的隐性伤害。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案主明确其中的利弊,但他们既有清醒的意志和判断的能力,也知道自决的后果,而仍习惯于传统的沟通方式,那么社工在伦理抉择中如何处理案主自决与对当事人无害的问题?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依据现有的架构和借鉴的方法,对价值与知识更进一步确定和对实践伦理的进一步可操作化处理,是未来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重要研究思路。
注释
① 孙健.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在中国本土化的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② 周永新.社会工作学新论[M].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94.
③ 蒋荣华.从社会控制到人道主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转型[J].社,2004(11).
④⑤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4-54.
⑥ 刘金良,姚云云.社会工作价值视域中的伦理困境解读[J].绥化学院学报,2011(3).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分析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既是当今社会价值取向的“晴雨表”,又是未来社会价值取向的“风向标”。在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中,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教育因素的持续作用,使大学生在对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含充分理解、认同和接受的基础上树立高度的理论自信,并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最终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梦之队”。这一过程便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基础,是在整个转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环节。分析研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度的理论自信是内化的首要前提
理论自信是指将某种理论作为至死不渝的思想遵循,高度的理论自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首要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后,所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就其理论来源来说,至少包括:价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一切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等。在思想内涵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涵盖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的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又有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需要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还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规范个人思想道德行为的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理论本身“致广大而尽精微”,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时代高度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继承与升华的统一、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的统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
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大学生应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抱有坚定的思想遵循,如果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内含缺少高度的理论自信,就丧失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思想基础,更不会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二、个人价值观的建立是内化的关键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固化为个人的价值观,既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能够被大学生广泛接受的理论科学性,又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自身价值需求的现实契合性。这种现实契合性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符合大学生真实的价值诉求,能否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趋势。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期,在内生外来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价值目标逐步从理想主义转变到关注现实,其价值手段由顺从隐忍转变到开拓勇进,其价值评价从集体主义转变到关注个人。所以,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倡导为根本准绳,把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价值手段、价值评价等关于价值的基本观点,事实上统一到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范畴中,生成符合大学生群体特定年龄阶段道德养成规律、契合行为习惯特点、包容个体性差异的价值观念,逐步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其“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观。
三、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为是落脚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道德修炼的过程。思想道德的真正形成需要实现两个转化:一是社会思想、社会道德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点和道德信念;二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信念外化为行为实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是内化的落脚点,是整个“化”的过程的终结。当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价值遵循后,个体的价值诉求就与社会乃至国家的整体价值追求趋于一致;当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目标的实现,能够满足大学生个体的价值需要,该群体的行为必然自觉地趋向社会和国家的总体价值目标,即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身正面行为的正能量,形成事实上的道德公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弥久而新的价值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曲直是非的价值准绳,昭示着一个公民修齐治平的价值路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最为根本的价值源泉。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大学生自觉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价值观,再将其当作终身奉行的价值遵循和行为准则后,他们就能够把追逐梦想的节奏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中,就能把追求个人事业的成就与应当担负的历史责任结合起来,在实现国家社会总体价值目标的征程中,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文汇报,2014-05-05.
摘要: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研究价值观,我们得出:利益分析是思想研究逻辑的和现实的起点,利益问题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也是现实中影响人们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理性化和世俗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念变化的两大倾向,价值观既要理性化又不能被“理性化”,既要世俗化又不能被“世俗化”。
关键词:社会变迁;价值观;利益;理性化;世俗化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068-03
一、社会变迁理论的研究脉络
国外对社会变迁理论的研究,就社会转型道路而言,大致经历了一元论、怀疑一元论、多元论三个阶段。[1](P40-41)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进入到工业社会,人们开始关注社会转型问题,包括转型的道路、模式和机制等基础理论问题,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塞和摩尔根。他们倾向于类比生物体的进化,认为社会转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集中、从混沌到有序的上升运动;其转型道路是一元的,在不同社会只有快慢之分,没有因果序列之别,具有统一的转型模式;转型因素可以是宗教、道德或技术的,但最终社会发生整体、全方位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以后,斯宾格勒和汤因比认为每种文化类型各不相同,其转型道路也并非是一元的,对欧洲中心主义一元论提出挑战,建立了多元文化史观;另一方面,为了寻求对经典一元论的支持,怀特、斯图尔特、萨斯林和塞维斯试图在承认文化多元的前提下,寻求内在本质上的同一性,研究转向了古人类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和历史编纂学等实证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停滞和东亚新兴工业国家的兴起,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社会转型的本质。史蒂文瓦戈在《社会变迁》一书中指出,变迁意味着某种特征的改变。汉斯·格兹和怀特·米尔斯认为,社会变迁是指一段时间内,角色、制度或组成一个社会结构的秩序的出现、发展和衰落方面所发生的任何事情。[2](P2,6,8-9)
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力量。“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势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3](P32-33)可以看出马克思将社会结构的变动视为社会变迁的根本力量。
在国内,李培林较早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转型问题。[4]他认为,社会转型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型变动,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它是一种全面的结构性过渡;二是指它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阶段性特征;三是指它是一个数量关系的分析概念 [5](P42)陆学艺在总结西方学者有关社会转型理论的基础上,将我国社会转型概括为“六化”。一是经济转型即工业化;二是社会转型即城市化;三是政治转型即民主化;四是文化转型即世俗化;五是组织转型即科层制;六是观念转型即理性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动机受宗教或情感的因素支配转化为遵循普遍的理性原则。
二、价值观意义上的社会变迁
国内针对价值观问题,有两次集中的讨论。第一次在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中国社科院联合在北京召开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座谈会,来自不同学科的40余位学者就目前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变化之现状及意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结构的整合、价值目标的内容及其确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次是在2007年,北京大学举办了一次盘点价值观30年变迁的研讨会,来自海内外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讨论,并出版了《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
在价值观意义上,对社会转型的内涵大致有两种看法。从宏观而言,社会转型可以理解为文化形态的更迭。翟学伟认为,“当某种变化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或价值上的形态时,即使是在失去它之后我们仍然受到它的影响并形成一种文化认同,这就是所谓的传统。”[6](P18)吴家华认为,社会转型从宏观上看是社会结构的变迁,从微观上看是人的行为方式的转变,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价值观念转变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观念反映,是社会转型造成的人们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利益结构变动的表现。[7](P37)哈根认为,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格性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社会以固定的阶层为特征,人格是专制型的、缺乏创造性的、不思改革的;在现代社会中,人格类型以创造性、好奇心、对经验的开放性为特征;当一个特定社会集团中的成员察觉到自己的目的和价值观不被他们所尊重的并对其尊重很看重的社会其他集团所认可的时候,变迁就发生了。[2](P56、58-59)英克尔斯也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尺度和主导因素。他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8](P11)
在价值观意义上,对社会转型的分期和界定看法不同,按照历史跨度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分期。大分期以翟学伟为代表。他认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五次重大的转变。第一次是有文字记载到春秋战国,为宗教意识取向;第二次是从春秋战国到晚清为伦理取向;第三次是从晚清到建国为文化取向;第四次是在建国后计划经济时代为政治取向;第五次是市场经济时代为经济取向。[6](P17-18)中分期说以武力为代表。他认为,在社会价值观演变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911)为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崩塌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成长时期;第二阶段(1911—1949)是以西方思想为主体的社会价值观不断失败和以马列为理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价值体系成长并最终确立主流地位的时期;第三阶段(1949—1978)为传统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立并完善阶段;第四阶段(1978—)为社会价值体系变化时期。[9](P278-281)小分期说从建国开始,以改革开放为界,主要有“二元论”和“二重论”两种观点。“二元论”者认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价值观的某方面特征出现替代性的变化。其中,戴茂堂指出,整体主义正在逐步转变为个人主义;禁欲主义正在逐步转变为幸福主义;德性主义逐渐为科学主义所取代;人治主义逐渐为法治主义所取代。[10](P34-37)“二重论”者认为,改革开放前后的不同价值观念共存并发挥作用,即从单一状态到共存状态的过渡,以廖小平和辛自强为代表。廖小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有四个方面:从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与多元价值观互动的变化;从整体价值观向整体与个体价值观融合的变化;从理想价值观向理想与世俗价值观共存的变化;从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与物质价值观并重的变化。[11](P12-16)辛自强认为,“传统”和“现代”社会并非完全对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可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当前正处于一种过渡状态,更应该是一种“二重结构” [12](P27)。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及医疗卫生体制等改革的不断推进,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已成其“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如何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进行有效的教育调适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价值标准,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探索。
随着我国大学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及医疗卫生体制等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医疗单位的人事体制、用人制度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医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竞争也愈加激烈。与其他专业比,广东省医学类学生的就业率已连续两年为倒数第一。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广东粤西、粤东、粤北以及珠三角的一些基层医院还有很多医疗岗位空缺,而现在的医学类毕业生不愿去,只想去大城市、去专业对口或条件更好的医院,但由于这些医院人才饱和,竞争激烈,对本科生来说不容易找到工作,因此形成了一种“有业不就”的尴尬局面。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与教育教学方面的深层次问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毕业生的职业观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可见,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已成其“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如何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进行有效的教育调适,已成各高等医学院校所面临的紧迫而至关重要的课题。
1职业价值观的涵义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概念的提出与演变,是伴随着医生职业的发展以及医学生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提出来的,但是,关于职业价值观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职业价值观所下的定义,认为职业价值观属于职业倾向性范畴,主要有两种涵义:广义性职业价值观和狭义性职业价值观。前者又称为“职业发展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动力作用的一套信息系统,也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后者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由职业锚、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等要素构成,其中,职业锚是核心要素。
2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可能出现的偏差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国家对医药卫生体制以及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多元化改革,对医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促使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也相应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总的来说,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是符合时展方向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其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不可否认,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职业活动满足个人需要的角度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主要表现为:①不能正确处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人的各种精神因素(包括科学技术、政治、教育、文化、社会道德等)作为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对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在近几年,随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精神需要的地位也相对的突现出来。但是,有研究(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还有少部分医学生因受拜金主义的影响,认为有钱就有一切,而完全忽略了个人在精神需要方面的追求,甚至有些连医生必需的医德、医风也都忘得一干二净。②不能正确认识个人成长与成才必需因素的关系。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有不少医学生由于对成长以及成才的必需因素和条件认识不足,误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就等同于人才的全面发展,或认为考上大学就肯定能成才等,从而缺乏追求成才的自主性、能动性。因此,他们在毕业时宁可失业也极力避开到生活工作环境艰苦的基层医院和地区去工作。事实上,与大医院比,基层医院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才干,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能为医学生的成才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另外,“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也是有利于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职业服务功能所涉及的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就个人来说,最优价值目标选择,就是按照社会价值目标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不仅取决于人的机遇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在“职业价值取向”调查中发现,有47.8%的学生选择“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24.4%的学生选“能充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职业”,仅有12.5%的学生选“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这说明,与社会价值相比,当前医学生更注重个人的自身价值,甚至,有少部分医学生倘若缺乏引导或引导不当,还可能滑向急功近利或惟利是图这一极端,出现与社会价值游离的现象。
从职业的稳定性来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不能根据国情和人才流动、职业结构的变化来进行自我调整,不能正确处理好理想职业和职业理想的关系。在研究中发现,有部分医学生由于未能审时度势,根据我国医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医疗卫生体制等改革的变化,及时对个人的理想职业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及正确地调整个人的职业理想,因此,常常表现出矛盾的职业心理和随机应变、漂浮不定等职业行为。
3关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3.1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价值标准,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取向,引导医学生端正“职业发展观”
在价值观体系中,价值标准是核心,而价值标准又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一个人的价值观如何,最终都要落实到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上,并通过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体现出来。医学生的“职业发展观”(广义性职业价值观)也一样,必然体现为职业价值标准和职业价值取向。
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则是职业价值观教育调适的价值标准。职业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分工,表现在具体职业上,则是其从业者具体的社会实践和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分工。从社会职业发展史以及社会的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可知,判断某种职业有无价值、有多大价值的标准,主要是看从业者具体的社会实践能否代表着当前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具体的社会关系能否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代表着社会的先进文化等。
另外,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个人的发展也一样,并且这两种发展观的基本点是一致的:“宗旨—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可见,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引导医学生朝着代表当前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代表着广大患者的利益,代表着最崇高的医德、医风,可持续、和谐的成长、成才,已成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中之重。
3.2拓展医学生的就业指导平台,发挥职业测验的教育调适作用,引导医学生处理好四个“统一”
要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有效的教育调适,首先,要通过系统、科学的职业测验来帮助医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及挖掘职业潜能等,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较全面、准确的了解及把握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偏差。
其次,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体系为指导,引导医学生处理好“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个人成长”与“个人成才”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以及“理想职业”与“职业理想”的统一等,形成较为明晰的与医生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狭义性职业价值观,并在实际的职业实践中尽早确定自己长期的职业锚。
另外,由于在我国还有不少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观过于讲究实用性和工具性,只能应对医学毕业生择业一时之需,而忽略了人生规划和长远职业发展,只能培养出缺乏人文情怀的“经济人”和“功利型”的“人体工匠”。因此,有必要借鉴各种先进的理念、体系和机制等来拓展医学生的就业指导平台,充分发挥职业测验的教育调适作用,引导医学生处理好四个“统一”,为社会培养出不仅能看“病”还能看“人”的负有人性关爱的大师。
3.3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做到尽可能用一个声音说话,使各种教育调适力量的组合达到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