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30 15:0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核心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经典战略理论阶段,二是波特开创的产业结构分析阶段,三是企业核心能力理论阶段。今天,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在于核心能力,国际化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什么是企业核心能力呢?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所谓核心能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核心能力由洞察预见能力和前线执行能力构成。洞察预见能力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知识、独有的数据、产品的创造性、卓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等;前线执行能力产生于这样一种情形: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会因前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而发生改变。
核心能力是企业的特殊能力,具有如下一些特征:①价值优越性: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同时,它也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②异质性: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该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即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至少暂时不具备),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性。③难模仿性:核心能力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深深打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它企业难以模仿。④不可交易性:核心能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以为人们感受到,但无法像其它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⑤难替代性:由于核心能力具有难以模仿的特点,因而依靠这种能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包括服务)在市场上也不会轻易被其它产品所替代。
今天,培育并提升企业核心能力,逐渐为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所重视。核心能力是一个过程,能够把企业的许多创新构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如今核心能力受到企业重视,是因为企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基本战略。为了评价并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主要应该把握四个方面:确定企业到底具有何种真正出众的独特技能;确定企业产品优势的核心能力能维持多久;正确估计企业核心能力可能创造出的实际价值;实现核心能力的整合。
企业核心能力必须浓缩,集中到最关键的核心。核心能力既能反映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又能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没有形成企业能与将来竞争对手相抗衡的核心竞争力,自然而然也就会在市场竞争当中失去优势,最终被淘汰,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我国有少数优秀的企业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正在依靠自己逐步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在稳步茁壮成长,海尔正是极好的例子。“真诚到永远”、“海尔,中国造”的广告语,以及走向哈佛讲台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张瑞敏,已使海尔集团的形象高高矗立于国人心中。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2 海尔核心能力的造就
海尔的创业之路,历经了品牌化――多元化――国际化――全球化品牌四个战略阶段,但是,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海尔如何才能形成核心能力,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市场优势,即竞争优势呢? 一般来说,要经过三个阶段:①定位:企业应对现有资源和竞争力及其在市场中的价值,加以系统考察,进而确认企业的核心能力。定位的标准有三:一是具备顾客可认可的价值,如海尔冰箱的无氟制冷技术,可使顾客感受到产品的效用;二是具备专业性,核心能力是企业差异化的有效来源,具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独特性;三是具有潜在的拓展性,核心能力应当能够覆盖多个部门或产品,可以提供潜在的进人市场的多种途径。② 造就 :核心能力一旦得到定位,企业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加以培育。培育过程是核心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最复杂、最关键的过程。首先是开发、获取构成核心能力的技巧、技术等各种要素,为核心能力的形成打下物质基础。这一阶段的核心是获取最关键的技术和人才,并争取时间先声夺人。实现这一目标的模式既可以是“内部发展型”,即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积累逐步实现;也可以是“外部扩张型”,即通过吸收“外来”资源来实现,如有吸引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与拥有核心专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者直接将这些公司通过某种方式纳入本企业的阵营等。其次是整合技巧、技术等各种竞争力要素。核心能力是由不同要素有机联系而成的整体的竞争实力,一组分散的技能、专长和竞争力要素都不称其为竞争力。核心能力要素的整合,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几乎各个具体问题。例如,要使企业在某核心技术方面的专长成为核心能力,其一,需要企业在该技术领域不断进取提高,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做到这一点要求企业不仅能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还要建立有效的科研开发激励制度,以保证研究人员充分的研究热情;其二,需要在产品的试制和试销方面对新产品开发予以支持,并很好地协调科研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其三,在产品营销阶段,需要建立营销部门与科研部门之间密切的信息联系,以及时将市场信息反馈到研究部门,使研究开发更好地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等等。几乎每一项竞争力的实现都需要类似的涉及多方面内容的管理整合工作。③拓展: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将核心能力应用在最终产品或市场的开发上,二是利用核心能力开发中间产品。三是发展和更新核心能力,因为核心能力并不是一种固化的竞争力,而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原有的核心能力可能会演化成一般的能力而逐渐丧失竞争优势,因而企业必须时时关注核心能力的发展演变,并不断推进、丰富,直至更新。
3 海尔的核心能力是高质量+优质服务
1986年,张瑞敏带领员工们亲手砸毁了76台不合格的冰箱,沉重的锤声敲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是海尔人的观念,使海尔在质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生产出了亚洲第一台四星级冰箱,海尔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顺利通过了IS09001国际认证,而且拿下了国际具权威的英国wL、德国G5、加拿大C5A、澳大利亚5AA等质量认证。海尔人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追求产品的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行使“质量否决权”。生产中海尔人提出了“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要求,产品向下游流转,就相当于出厂销售,必须达到100%的合格。
海尔人并没有满足于高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把服务作为二次创业的基点,作为创建海尔与众不同品牌的核心。因此,海尔提出二次创业的立体思想,即“靠服务要市场”,“靠服务创国际名牌”,“靠服务驱动产品创新”等。海尔人建立了国内最大、最先进、最完善的服务体系,确立了先进、完整、严密的“售前、售中、售后”海尔国际服务体系。海尔推出服务的“一、二、三、四模式”,即一个结果:服务圆满;二个理念:带走用户的烦恼,留下海尔的真诚;三个控制:服务投诉率小于10PPM,服务遗漏率小于10PPM,服务不满意率小于10PPM5四个不漏:一个不得地记录用户反映的问题,一个不得地处理用户反映的问题,一个不得地复查处理的结果,一个不得地将处理结果反映到设计、生产、经营部门。海尔的努力,使其成为亚洲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五星钻石奖”获得者。海尔集团认为:必须以销售及服务密切联系市场,获得需求信息,售后服务的完结就是新产品开发的起点,好的服务才能指出生产的正确方向。这充分体现销售与服务在海尔经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海尔人把核心能力的定位紧紧围绕高质量+优质服务,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反复调整、强化。他们始终坚持这样一个观念:“符合标准的产品不一定是好产品,只有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真正合格的产品”。因此,他们不断将用户的标准、用户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为此,海尔设计了一个三角结构:一个角是市场需求,一个角是创新,一个角是质量保证和服务体系。通过市场随时搜集市场的各种需求,确定创新的课题,开发、生产新产品。
4 海尔核心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核心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环境变迁下的核心能力刚性问题。未来环境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面对多个地域、多元文化、多种技能设置以及多种经营前景,新经济环境的跳跃性使大多数企业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技术专长可能会被模仿者或创新者迅速超过,甚至有人指出,大多数核心能力都只有有限的生命周期,只能获得一时的收益,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升级旧的核心能力,塑造新的核心能力,才能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经济学家在研究产品市场时发现如下现象:即使在很偏僻的地方,用户依然喜欢售后服务好的产品,而并不一定购买本地产品。因此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少数明星产品吸引了大部分的用户资源。他们称这种现象为“胜者通吃。”谁能赢得用户的心,谁能赢得这种忠诚度,谁就能赢得市场。现在的问题不是企业想不想赢得用户的心,而是如何才能赢得用户的心,这就要看哪个企业把心交给用户,哪个企业对用户比用户对你有更高的忠诚度。只有赢得用户忠诚度的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才能在无序竞争状态到有序竞争状态这一残酷的淘汰赛中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市场美誉度取决于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而要顾客对你忠诚,你必须先得对顾客忠诚。正是缘于海尔对顾客无微不至的服务,才换来了顾客对海尔品牌的高度忠诚,也换来了海尔的市场美誉度。
参考文献
[1] 黄群慧.核心能力理论的历史走向,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
[2] 海尔网省略
[3] ,应瑛.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
[4] 韩乘明,于淑莲.提高企业竞争核心能力标准谈,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
根据教育部门的解读,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如何选择和应用。它可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核心能力(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拓展核心能力(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延伸核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训练、五常管理、心理平衡等)。当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也必将成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
二、对酒店员工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对酒店来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酒店员工的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就直接决定了酒店本身在整个酒店行业的竞争地位。而酒店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就纳入到酒店的培训职能当中。而培训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最有价值的双赢投资。有效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酒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提高酒店的市场竞争力。目前,酒店员工培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比较注重业务培训,而对酒店文化培训及对员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训较少,同时培训的方法和形式陈旧单一,创新性较差,这样就会导致员工对培训的认识不到位,造成被动培训,效果不理想。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差,对酒店的忠诚度、归属感和责任感不强。事实上,不少的酒店在招聘员工时,十分注重应聘者的职业道德和核心能力的素质。但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很难通过招聘来获得比较满意的员工。所以,要想使酒店拥有此类员工的话,需要通过自己的培养。因此,在酒店的内训中,除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素质外,还应该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以此来提升员工的核心能力,也是增强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三、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在酒店员工培训中的运用
1.转变观念
首先,要让酒店高层管理者参加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使他们认识到,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及其在酒店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加大对酒店员工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的力度,使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成为酒店培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使员工认识到掌握好职业核心能力,可帮助其适应工作需要,在每项工作中调整自我、处理难题,并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同时,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帮助员工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有较好的职业核心能力,能帮助其更好地发展自己,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要让员工认识到职业核心能力是每个人成功的有效能力、基础能力,这些能力对其自身发展及酒店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保证员工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加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视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为工作福利而不是工作负担。
2.选择适当模块,纳入培训系统
由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由不同模块组成,不同的模块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培训,以训练其不同的能力。如基层员工应该选择基础核心能力模块里的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及延伸核心能力模块里的礼仪训练、五常管理、心理平衡,而对于管理层,则应该根据职位高低来选择拓展核心能力模块里的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和延伸核心能力模块里的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五常管理、心理平衡等,并且要把这些内容与酒店文化及业务培训结合在一起纳入到酒店考核体系,形成一个更完善的系统。根据酒店经营特点,可以把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的方式分为集中训练与日常短训两种,根据酒店营业的工作安排,以日常短训为主要训练方式,集中训练为辅。日常短训可以采用与班前例会紧密结合,每天正式上班之前,用30分钟以内的时间进行训练,也可分解为每个部门独立进行训练,由几名员工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导师(经过培训后的管理人员)进行点评。集训可以与酒店的短期项目活动相结合,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以项目启动为契机,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集中训练。训练过程要经过精心设计,提取工作中的实际任务作为训练重点,可以使企业员工在短训之后,能够迅速将训练收获转化为工作行动。
3.与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现代酒店员工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而职业核心能力则是员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基本能力。给予员工这样的培训机会,可以让员工主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而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率,从而促进员工个人和酒店的发展,降低员工的流动率。
4.形成酒店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队伍
对酒店员工进行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主要解决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内核的价值观,以使其达到酒店用人的标准。这是一个培训系统,内容繁多,要求较高,要想向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要效果,对于酒店而言,必须配备一支有激情,有一定学历,具备一定的演讲功底,具有感染力而且敬业的团队。这支团队成立,势必为酒店带来更佳的效益。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团队成员可以从社会招聘,但大部分人还是应该从酒店内容进行选拔。对于选的人员,先通过社会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以具备一定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素质,再回到酒店进行训练,进而达到成为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讲师的条件。
四、结语
1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我院是地处西北地区的一所三级乙等医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总分为(180.5±27.5)分,说明我院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护士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本次调查的领导能力包括认同他人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绩,促进同事间的合作和信任并坦率交换个人意见,根据对他人能力的评估而委任相应的任务,了解他人的优缺点,重要行动前获得集体赞同,为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与其他人员协调合作,乐意分担他人工作负担,认可个人或群体信仰和文化习俗的差异,根据他人行动适当调整个人行动,信守诺言、敢于承担责任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10个条目。调查显示领导能力评分最高,为(33.0±4.8)分,说明基层医院护士对领导能力的关注程度较高,可能与医院多年的企业化管理有关。
我院护士在专业发展和教育、咨询方面评分较低,分别为(18.6±3.7)分和(20.9±4.8)分。经过对这两方面共13个条目的内容分析发现,基层医院护士在专业发展维度表现出明确的学习需求、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局限性、了解医疗卫生系统的新动态和新信息、展现个人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在教育、咨询维度为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新入职护士适应工作环境,确定他人的学习需求(病人、家属及新入职护士),拟定适当的新入职护士职前培训计划,采用适合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策略,帮助新入职护士满足个人及其专业发展需求等方面的能力较差。提示我们在今后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应加强护士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个人专业发展,帮助新入职护士适应工作环境,确定他人的学习需求(病人、家属及新入职护士),满足护士个人及专业发展需求方面的培养。
2护士核心能力影响因素
2.1年龄、护龄、学历、职称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本研究显示,护士核心能力与年龄、护龄、学历、职称呈显著正相关,这与护士的业务水平、工作经验和应变能力等随护龄增加逐步提高有关[3],职称、学历越高,护士的核心能力越强,这与护士的学历及职称是构成其素质的主要因素有关[4]。
2.2岗位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核心能力与岗位无相关性,表明护士核心能力受岗位因素的影响不大。核心能力是完成工作所需的关键能力,虽然可能只占个人能力的20%,但却影响着80%的工作绩效[5]。护士核心能力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护理实践环境和护理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管理者应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实行分层级培训。由于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本地一家基层医院,对其他层次医院护士核心能力需进一步研究、比较,以便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段丽琴刘艳秋王惠兰王秀芝于金环单位:嘉峪关酒钢医院
一、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热情一直很高。如2005年1月到4月,通过增发新股方式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宝钢股份,增发A股50亿股;浦发银行,增发A股7亿股;申能股份,增发A股2亿股;新兴铸管,增发A股12亿股等。通过发行可转债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招商地产,发行可转债165亿元;韶钢松山,发行可转债1538亿元。仅上述6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额就突破了200亿元。
理论上,大量的再融资资金流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企业应愈来愈强盛。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并未将再融资资金用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是滥用再融资资金,致使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造成闲置浪费,企业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2001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实施过再融资的645家上市公司中,先后有59家戴上ST帽子,有55家年底出现亏损;而且,融资金额在前3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14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再融资后出现显著下滑,有的甚至出现负值。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再融资目的不明确。我国上市公司非常“珍惜”再融资资格,只要具备了再融资条件就绝不舍弃,即使在资金用途不明确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如有的上市公司事先并未确定投资计划,有的虽已确立拟投资项目,但并未对项目所需资金进行充分论证。为了充分利用再融资资格,上市公司会为只需投入1000万的项目募集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等再融资资金到位后,大量资金因缺乏有利的投资机会而被闲置,有的成为长期银行存款,有的被投资于国债,有的用于委托理财,有的被匆忙投资于市场前景并不乐观的项目。如电广传媒的国际会展中心累计投资达7亿元之多,每年亏损数千万元,并逐年增长,短期内很难扭转巨额亏损的局面。上市公司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还大举融资,说明公司资金运作能力差。这种为了圈钱而圈钱的畸形再融资行为不仅滥用了投资者的信任,也扭曲了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
(二)投资项目选择不当。投资项目的选取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投资项目能为企业培育新的核心能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差的投资项目则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一些上市公司只看到产品眼前旺盛的市场需求,一味追求生产规模扩张,将再融资资金投资于原有产业上的原有产品。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当新项目投入运营时,所生产的产品已面临被淘汰的境地,巨额投资带给企业的是长久难以弥补的亏损。如四川长虹于1997年配股募集资金229892万元,用于扩大大屏幕彩电生产和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其中,主要项目“红太阳一号”工程投入资金达127468万元,目标是到1999年彩电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台,成为世界第三大彩电生产基地。这次纯规模扩张性投资使四川长虹很快陷入财务困境,大量彩电库存积压,公司被迫于1998年4月、1999年4月、2000年5月、2001年2月四次大幅度降价倾销,使彩电行业迅速进入微利时代,全行业的平均利润降至2%~3%。显然,除了行业竞争因素的影响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选择失当,加速企业业绩下滑,也是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上市公司投资项目选择应倾向于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和技术改造项目,注重企业核心技术的培育,以实现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使企业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
(三)再融资资金转移。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是通过母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后,将剩余优良资产包装上市的。只拥有不良资产的母公司经营艰难,财务状况每况愈下,而被母公司精心包装出来的上市公司自然有责任“资助”母公司。于是,上市公司便成了母公司在证券市场圈钱的工具。再融资资金到账后,上市公司并未按照融资说明中所承诺的,将资金投入到所谓的项目中去,而是将资金有计划地转移到母公司名下,以弥补母公司巨大的亏空。这样,再融资募集到的资金自然无法产生实质性经济效益。
二、上市公司再融资与核心能力的培育
所谓能力,是指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竞争力则是企业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能力,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诸多能力。竞争力和能力代表了企业不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1980年,普劳哈拉德(prahalad)和哈梅尔(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首次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笔者认为,核心能力是使企业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能反映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的特殊能力,独特性和价值优越性是其突出特征。如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其产品创新能力,特别是产品小型化能力;微软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不断开发更新更强操作平台;海尔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广告销售和售后服务。核心能力能使企业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持续拥有竞争优势的源泉。
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兼并、收购、分拆上市、联营等资本运营方式,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对企业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品牌打造、价值链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行为,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这些都需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再融资从以下几方面培育其核心能力:
(一)资产重组。资产重组已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捷径。企业的发展不能单靠自身的积累,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资本运营形式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和超常规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再融资也就成为企业资产重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J·斯蒂格勒在研究美国著名大企业发展的特点后发现,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应用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如l998年7月3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以43亿马克(约合246亿美元)的价格签约收购英国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实现了强弱联合。这笔交易使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拥有了劳斯莱斯公司创造的、同行难以企及的汽车制造核心技术,特别是在汽车的驱动力、减噪和安全舒适性方面,大大缩短了大众汽车公司的开发周期,压缩了核心能力的培养时间,而且轻松赢得了劳斯莱斯的声誉,企业竞争力迅速得到提升。国内企业资产重组的成功案例也举不胜举,如从2006年1月开始,中国铝业紧紧围绕其“一体化”和“大有色”战略目标展开一系列并购活动,先后共出资54亿元收购包括上海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在内的铜业企业,斥资约20亿元收购或参股河南中迈、抚顺铝业、焦作万方、遵义铝业、华宇铝电、华西铝业、华鹭铝业、连城铝业等8家铝业企业。通过并购,中国铝业强化了主业,形成较为完整的铝业生产链,并向铝业之外的有色金属行业进行大规模扩张,使其整体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又如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于2006年1月以4亿欧元全资收购世界第二大蛋氨酸企业——法国安迪苏集团;2006年10月,又全资收购法国罗地亚公司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取得罗地亚公司有机硅业务的专利技术、生产装置和销售渠道等。并购之后,蓝星集团有机硅单体年生产能力达到42万吨,跻身为世界第三。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是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重要条件。但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为科技创新要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前期技术或产品开发,开发成功后,还需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短期内难以收回投资。企业如果缺乏资金,开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如2004年在中关村引发热议的“胡晖现象”,就证明了科技创新对资金的强烈需求。留美博士胡晖于2002年6月回国创业,在中关村投资15万美元创办海纳维盛公司,开发出国际领先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之后多方寻求投资者开拓国内市场却无人问津,公司因资金短缺而举步维艰、濒临倒闭。2004年2月,胡晖的海纳维盛公司被美国威泰尔公司以1800万美元收购。由此,海纳维盛公司起死回生,拥有了继续发展的资金,同时也使该项新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胡晖创办的海纳维盛公司两年内增值120倍,创造了国内企业高增长的奇迹。应该说,这个奇迹是科技创新和企业成功再融资共同创造的。再融资资金挽救了胡晖的公司和他的新技术。如果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投资项目选择上,能选择像胡晖公司这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不仅内部提高上市公司本身的资金使用效益,而且能使我国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避免我国的优势技术流失海外。
1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
一直以来,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其生源、财政补贴和办学体制的特点,在学生就业工作上都呈现着与公办院校截然不同的情况。目前,90后民办高职学生普遍生活无忧,个性张扬,不能吃苦耐劳,存在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为了在思政教学中“看到丛林中的那棵树”,也就是尊重并支持学生的个体发展和长远发展,应该把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辨证法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以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历史观、政治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中心,充分开发课堂互动、小组活动等教学形式的强大功能,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沟通技能、团队合作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和创新技能等。
2优化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根基
民办高职学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需求,把教材丰富的理论内容化繁为简,融情入理,密切联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加强思政类课程的实践性,为学生提供锻炼平台,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竞争力,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1)沟通技能的培养。
在岗位核心能力中,沟通技能显得尤为基础和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学生都普遍知晓,人脉在职场中的重要性,但甚少有学生会在学生阶段对此进行积累。大多数学生在大学阶段,都不善言辞,不懂得人际交往,沟通技巧严重缺乏。思政课所宣扬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人生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诚信、友善、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等内容,无一不是提升沟通技能的重要法宝。相关调查显示,在大学阶段形成的持久友谊往往构成毕业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内容,也更有可能为个人职业发展助力。
(2)团队合作的技能的培养。
一个人处于社会之中,不仅需要良好的沟通技能,而且需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优良品质的人才足以博得他人或者团队的认可,不管是身居领导要职还是普通岗位,任何团队都需要这样的人才。思政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技能,可以利用小组模式,利用选题让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课堂演讲展示,选题可以覆盖时事热点或基于教材的内容。通过思政课教学,可以让民办高职学生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摒弃不良的观念,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迈出提升团队合作技能坚实的第一步,同时也为未来的顺利就业和创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问题解决技能的培养。
问题解决技能是指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发生问题的关键,利用有效资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能。不以具体专业为局限的可以迁移的问题基本解决技能的培养,也为民办高职思政教学指明了重要的方向。思政教学可以着力于把理论密切联系各种实际问题,包括国家的、城市的、学校的和社会的、群体的、个人的等实际问题。有意识地消除学生面对问题时害怕失败、害怕不理解的恐惧感,鼓励和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辨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在合乎道德和法律要求的范围内,勇于寻根究底,利用发散性思维,大胆地假设、分析、尝试、调整,为解决问题提供最佳方案。例如,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学生课堂上的手机管理问题?以学生的视角来解决手机控的问题,更有利于实现自我监督、自我验证调整的效果。
(4)创新技能的培养。
创新技能是指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技能,它是岗位核心能力中最难立竿见影的一种技能,因为它需要具备创新的理念、态度、方向和方法等,时刻保持蓄势待发的姿态,最终实现厚积薄发的成功境界。思政课的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正确的道德方向,端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勇敢拼搏、不怕挫折的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等必备的技能素质。
3创新教学形式,以岗位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
民办高职学生的素质特点和职业技能特点,决定了纯粹的理论性思政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真正的岗位需求。思政教师敌不过学生手机的魅力,已经成为思政课堂尴尬的一幕。通过创新思政教学形式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以厦门市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举行为期一个月的“亲情帐、两地书、话人生”的感恩系列活动已经有六年的历史,在此活动进行期间,学校领导、管理学生的部门、思政老师和辅导员齐心协力做好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感谢父母之恩,感谢师恩等;思政教研室所在的教育学院举行“经典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教师先行,以身作则,继而推广至全院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国学礼仪。这两个活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沟通和团队合作技能显著提升。民办高职学校每年都会为学生安排实训周或者实习月,思政课老师可以参与学生的专业实训和实习指导,特别从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引导和纠偏,适时指导学生已经出现的人际沟通问题、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同时举行各类专业课程创新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升民办高职学生的岗位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充分挖掘思政课小组活动的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功能,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相关典型事例导向,结合时事热点。例如“摔倒老人扶不扶?”的小组讨论活动,校外参观厦门集美“陈嘉庚纪念馆”和大嶝岛“战地观光园”爱国教育实践活动,以“社会公德”为主题的宿舍自拍微电影活动等,这些这小组活动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不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取长补短的重要性,在达到有效沟通的同时互帮互助,促成良好合作,培养创新技能,最终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4改革考核方式,以专业为依托,以素质为重点
为了提升基于民办高职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改革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鉴于民办高职学校的特点,除了传统的考勤情况、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要纳入总评成绩外,可以加入针对岗位核心能力考核的项目内容,例如“亲情帐、两地书、话人生”的感恩比赛征文、小品节目和宿舍微电影作品等作为实践成绩,再如模拟本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表现的情景剧表演等,让学生提前学以致用,对未雨绸缪的体验更加深刻。综上所述,民办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职教育的半壁江山,通过思政课教学提升民办高职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教师作为思政课的主导者,更应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备岗位核心能力的民办高职毕业生人才。
参考文献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2014.
[2]林金辉.大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和教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3]杜玉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15.5.
1.1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关于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说法不一,但基本有4个方面:(1)直接提供临床护理的能力;(2)领导与决策能力;(3)教育与指导能力;(4)科研能力。其中直接提供临床护理是核心能力的核心[8]。护士核心能力于21世纪被引入我国护理领域,逐渐引起护理研究者、管理者的重视[9]。
1.1.1直接提供临床护理的能力专科护士利用其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专长和技术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尤其是在指导、管理、咨询、协调、教育和专科评估方面的实践相对稳定和成熟,并通过各方协调保证各项治疗和护理方案的落实[10]。
1.1.2领导与决策能力专科护士作为管理者,应具备领导和变革能力,改革不合理的护理方式,参与护理人员配备等,并能提出人才使用的合理化建议,参与护理效果等的考核评价,参与监测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1.3教育与指导能力专科护士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同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其提高护理质量。例如,为临床护理人员、护生、社区护理人员等提供适当的教育,指导和教育病人、家属及其他看护者。
1.1.4科研能力护理研究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基础。专科护士能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知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丰富自己的理论。专科护士的研究也应注重对边缘学科的探索,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专业领域。
1.2核心能力培养的内容
1.2.1根据专业进行培养专科护士的工作领域很多,如老年科专科护理、伤口及造口专科护理、糖尿病专科护理、肾病专科护理、心脏病专科护理、神经科专科护理、ICU专科护理、骨科专科护理、妇产科专科护理、儿科专科护理、精神科专科护理、肿瘤及临终关怀专科护理等[11]。《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12]中明确提出,2005—2010年,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等)开展专科护士培训。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3]于2008年全面启动ICU、手术室、急诊、血液透析和助产5个领域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计划,制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细则,围绕核心能力,即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和培训能力、管理与应急能力5个模块,确定相应课程。
1.2.2根据护士资质进行培养护士按工作年限可以分为低年资护士、高年资护士、护士长。针对低年资护士着重加强职业探索阶段和职业建立阶段的教育与培养,重点培养其临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专科理论技能等。针对护士长,主要进行管理能力培养。总之,对初级护士应侧重管理与应急能力训练。
1.3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以ICU为例
1.3.1制订培训方案由医院ICU专科护理管理小组制订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培训内容、考核标准和《ICU专科护士临床实习手册》《ICU护理人员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标准》《ICU护理质控检查标准》等相关培训方案,编写ICU护士培训讲义,设置理论教学课程。培训内容[14]:(1)重症监护学相关理论;(2)各种基本监护技术与病情评估;(3)各系统的监护要点与技能;(4)ICU感染控制;(5)ICU心理护理。
1.3.2理论授课带教教师采用集中授课示教的方式对专业知识进行全面讲解,应用多媒体课件,辅以提问、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调动学员积极性。利用跟班实践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且根据学员层次不同安排相应的跟班教师,因材施教。比如高年资的学员或已经从事过ICU工作的学员,对于新知识、新信息的需求更多,应安排经验丰富、查新能力强的跟班教师带教。
1.3.3临床实践临床实践培训时间为6个月,学员挑选适合自己的两个ICU分别进行3个月的临床实践,可采取1个月脱产学习,2个月临床学习,但要以临床学习为主。临床实践培训内容包括临床监护技术与临床技能操作两方面。临床监测技术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及动态观察,临床技能操作包括各种监护及抢救仪器的使用及专科技能操作[15]。
2专科护士的认定
目前,国际上普遍将专科护士的培养定位于硕士及以上水平的教育。专科护士课程内容包括护理硕士课程基本的核心知识、高级临床护理实践的核心知识、特殊专业施行高级护理行为所需的知识和技能3部分,学制一般为1~2年[16]。其教育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专科疑难问题能力、科研能力、护理结果评价能力及临床教学能力,以发挥专科护士的多种职能。然而,美国专科护士的培训是由有关专业机构/团体评审认定的专科证书课程逐渐发展到硕士学位课程的,学员一般先完成专科证书课程,取得执业资格,再攻读硕士学位。现阶段,我国同时满足高学历和具有丰富专科临床工作经验要求的护士数量不多,且要求我国专科护士都具有硕士学位有一定难度。因此,有学者提出:对我国专科护士课程层次的要求应逐步提高,对于专科护士的学历要求应放宽,允许其先完成专科证书课程,取得专科护士执业资格,再在3~4年内完成高层次的学习。2007年卫生部组织专家针对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器官移植、肿瘤5个专科护理领域,研究制定了专科护士培训大纲,就培训对象、目标、时间、内容、考核要点等进行规范,以指导各地开展专科护理领域的培训工作。从培养目标和培训内容上看,目前我国大多数培训项目都属于专科证书课程,只有少数培训项目属于硕士水平教育,这种培训层次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然而,专科层次的培训缺乏护理教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属于专业护士(SCN)培训。我国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才刚刚起步,尽管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在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发展、评教评学制度建设以及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17]。在大力开展专科护士培训的同时,应逐步扩大专科护士硕士学位课程培训的试点及规模,对培训项目充分论证,逐步完善,以保证专科护士培训质量。
3我国专科护士现状、面临的问题与展望
关键词:赛博作战力量;建设要素;核心能力;生产力;生产关系
从作战手段和作战目的角度来看,赛博作战力量就是指在赛博作战中,综合运用信息窃取、信息拒绝和信息中断等手段,控制对手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从而夺取赛博空间控制权的作战力量。从其构成角度来看,赛博作战力量是由赛博侦察、进攻和防御等各种作战力量,按照一定的指挥关系、组织关系和运行机制构成的有机整体。赛博作战力量建设是指以提高赛博作战力量的作战能力为根本目标而开展的各项工作的总称,形成赛博优势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终极目标和主要标志。在美军成立赛博作战司令部的刺激下,各国(地区)关于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加快了步伐,并进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阶段。研究赛博作战力量的核心能力及其建设要素,对于科学划分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内容和类别、加速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视角的赛博作战力量及其建设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军队、政府和民间等各方赛博作战力量以及各种武器装备都通过一体化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网络卷入其中。基于军事需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形成对赛博作战力量的基本认识,对于探讨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要素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从哲学的层次看,赛博作战力量是由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赛博人才和赛博装备是赛博作战力量的物质基础,是赛博作战力量的生产力要素;赛博作战力量的体制编制、多元赛博作战力量的指挥控制关系,以及综合保障等是赛博作战力量的生产关系要素。生产力要素中赛博人才的技术水平、赛博攻击装备的攻击能力、赛博防御装备的防御能力、赛博侦察装备的侦察能力等是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效能的静态分量;生产关系要素中体制编制、指挥控制能力是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效能的动态分量。赛博人才处于不同的技术水平阶段、赛博装备位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赛博作战力量也就处于相适应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体制编制、指挥控制关系以及综合保障水平等体现出不同的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效能。赛博装备等生产力要素对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效能的贡献程度依赖于运行机制等生产关系要素,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赛博作战力量,其体制编制、指挥控制关系等生产关系要素就成为其作战效能的牵引和推动因素,生产关系要素又会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发展。(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赛博人才和装备处于一定的技术水平发展阶段,体制编制、指挥控制关系等生产关系要素必须适应赛博人才和装备的发展水平,但是实践中又往往会出现生产关系要素滞后于生产力要素的现象,生产关系要素的滞后会直接导致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效能的有效发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关键之一。根据发展的基本观念,新的体制编制、运行机制等生产关系要素是在现有作战力量的组织关系、运行机制等生产关系要素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而来。赛博作战力量建设过程中,赛博人才的素质、赛博装备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体制编制、组织关系及运行机制等,必须遵循赛博装备等生产力诸要素之间、体制编制及指挥控制关系等生产关系诸要素之间,以及生产力要素与生产关系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基本规律,不能简单套用陆上、海上等常规作战力量的建设理念、模式和方法,这也是赛博作战力量发挥最优作战效能的客观要求。(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的螺旋式提升过程。从作战领域和作战方法角度来看,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通常包括建立赛博空间、利用赛博空间和控制赛博空间等3个方面,其中建立赛博空间就是根据不同层次的赛博优势需求而构建完整的、可随时使用、安全保密、独立生存的赛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生产力要素,例如敌我双方赛博态势感知系统等,从而建设和保持灵活的赛博作战能力;利用赛博空间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赛博装备等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为己方行动提供便利,反击敌人的任何赛博活动;控制赛博空间就是以赛博防御反击作战(包括主动和被动作战)为手段,确保己方行动自由和阻止敌人拥有这种自由。可见赛博作战力量首先是一个体系架构的搭建过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赛博装备、体制编制、指挥控制等诸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素的形成过程,这是赛博作战力量的基础架构和最基本要求。夺取赛博优势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根本目标,上述建设任务都是包括生产力要素建设和生产关系要素建设的有机整体,并且都是围绕赛博作战力量夺取赛博优势这个根本目标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式的建设发展过程。在形成赛博作战力量基础架构的前提下,体系内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需要经历不断完善和协调发展,期间不乏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式的动态特征,才能推动赛博作战力量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
2赛博作战力量的核心能力建设
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赛博空间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赛博作战力量是维护赛博空间安全的主体力量。针对赛博作战力量,应对未来的赛博作战,需要具备赛博侦察、指挥控制、赛博攻击、精确摧毁、和赛博防御等五种核心能力。(1)赛博侦察能力。赛博侦察行动,是指获取对手或潜在对手赛博行动和赛博资源信息的任务行为,侦察的赛博信息用于验证当前的情报或预测。赛博侦察手法主要包括对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处理器与控制器等软硬件所受的赛博攻击行为的感知、检测、识别与评估等,检测的方法通常包括异常行为检测、误用检测、基于规范的检测等三种类型,还包括对己方、友方、第三方赛博空间的感知。赛博侦察作战力量同样在作战前领受任务,但一般不参加作战行动。积极的赛博侦察可以对对手造成误导,使其相信行动已经开始、促使其尽早暴露,从而达到更好的侦察效果。因此,赛博侦察能力也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核心能力之一。(2)指挥控制能力。赛博作战力量不仅分布在赛博空间的各个角落,也分散在各军兵种、各个作战部队之中,在地域上比较分散;而且赛博作战的攻防目标不同,敌我双方的进攻作战力量并非作战对手关系,要夺取和保持赛博优势,从攻击对象的选择到作战手段的使用等方面,使各种赛博作战力量在横向和纵向上实现高效顺畅的统一指挥、统一控制和统一协调都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指挥控制能力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核心能力之一。赛博作战指挥控制能力主要实现赛博作战力量的作战筹划、指挥决策、控制与管理等职能,具体体现为赛博情报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保障能力,赛博信息的通信传输、显示、辅助决策能力,赛博作战指令与命令的分发能力,以及指挥控制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等。(3)赛博攻击能力。赛博攻击行动,就是绕开对手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机制,针对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处理器与控制器等资源的完整性、可用性或机密性进行攻击,以达到阻止、削弱、破坏、摧毁或欺骗对手的赛博空间行动权,确保己方赛博空间行动权的目的。赛博攻击手法多种多样,包括发送进行信息窃取或篡改信息目的的恶意软件、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造成系统瘫痪或故障、非法进入各种系统等。赛博攻击的特点是攻击来源不易确定,随着敌方对赛博空间依赖性的增大,赛博攻击行动的效果更大,因此,赛博攻击能力成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核心能力之一。(4)精确摧毁能力。赛博作战精确摧毁,是指对赛博空间、赛博作战等相关的目标运用武力打击,其目标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嵌入式处理器与控制器等硬件,以及赛博指挥控制系统等。精确摧毁是一种高精度的物理摧毁,具有远程控制、机动灵活、毁伤力强、附带损伤小的特点,也是赛博作战的基本手段,提高精确摧毁能力成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提高赛博作战能力的一项重要要求。(5)赛博防御能力。赛博防御,是指针对作战对手发起的赛博攻击,而采取的所有有助于或旨在确保赛博空间安全的对计算机网络和其它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部件的防护、恢复等行动,以确保己方对赛博空间的态势监控、受攻击后快速恢复等利用能力。赛博防御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加固、电磁加固、信息保证等技术,以及强化网络安全体制和威胁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能力、强化计算机网络和关键设施的监控处置能力等。赛博防御是赛博作战的一种主要作战样式,赛博防御能力是赛博作战力量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3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要素
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要素,是赛博作战力量的必要组成部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体现生产力的部分主要是赛博人才和包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在内赛博装备等“硬”要素,体现生产关系的部分主要是体制编制、指挥控制关系、作战保障等“软”要素。(1)赛博装备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基础要素。赛博装备体系主要是指围绕赛博作战,包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在内的赛博侦察装备、赛博攻击装备、赛博防御装备、指挥控制系统、综合保障系统等各类赛博装备构成的整体。其中赛博侦察装备旨在获取赛博信息,具有突破对手赛博防御系统获取敌赛博信息的能力;赛博攻击装备是能攻击对手赛博设施和信息的电磁攻击技术和设备,包括潜入对手计算机系统且在日后激活并实施破坏的病毒等;赛博防御装备是指具备网络监测告警、网络系统恢复再生等能力的各种网络防御系统,如防火墙等;指挥控制系统,在赛博作战力量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实现各种赛博作战力量资源的组织筹划以及人员、装备、资源和作战过程的协调控制;综合保障系统,包括作战勤务、装备勤务和后方勤务等各类保障装备。(2)体制编制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组织要素。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随着赛博装备和赛博作战理论的发展,体制编制通过作战力量的编成结构、指挥控制关系来实现对赛博作战力量其它要素的总体约束与运行规范,从而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体制编制应从国家赛博安全战略、夺取国家赛博优势的大局出发,对赛博作战力量的组织编制、指挥控制关系做顶层设计,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组织要素。赛博作战力量的体制编制必须适应赛博作战的不对称、时效性强、攻防双方不对面、易攻难守等突出特点,如果体制编制不适应赛博安全战略、不符合赛博作战规律,再先进的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也不能及时形成实际赛博作战能力。(3)赛博人才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核心要素。“人是战争中最活跃、最生动的因素”,赛博人才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核心要素。赛博作战涉及到网络安全、加密解密、网络互联等高精尖技术,要求赛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充分发挥赛博装备的作战效能以及对整个作战体系的贡献率。是否能夺取赛博优势,取决于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而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成败,则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赛博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等素质水平。由于赛博空间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军民通用性和计算机网络的相互关联性,使得赛博人才的内涵也趋向大众化,不管是军人、还是平民,只要具备赛博侦察、攻击等能力即可。因此,必须培养大众的赛博文化意识,培养既懂军事、又懂人文,既懂战术、又懂技术,既会指挥、又会管理的赛博人才,才能适应未来赛博作战需求。(4)演练训练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驱动要素。演练训练是赛博作战力量进行的赛博攻防培训、作战技能训练和军事行动演示的活动,通过贴近实战的体系对抗为牵引的演练训练模式构建与实践运用,检验评估网络安全性能、未来实战适应性和探索赛博作战的基本方法与途径等作战规律,同时也寻找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为赛博作战力量作战能力的形成提供内在驱动。近年来,美军十分重视赛博空间的经常性演练,在演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高赛博空间的作战能力,以确保其赛博领域的绝对优势。美国组织“防御壁垒”、“赛博风暴”等系列赛博攻防演习,全面检验美国赛博空间安全和应急能力以及重要部门遭大规模赛博攻击时的协同应对能力。除此之外,美军还在“红旗”、“施里弗”等传统演习加入关于赛博空间作战问题的演习内容,检验赛博部队在跨域联合作战中的效能,提高了美军赛博空间的实战能力。不断进行赛博作战力量的演练训练,一是可以发现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在实时互联、互通、互操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短板,二是充分掌握生产力要素之间、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的协调发展及相互适应情况,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诸要素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实现赛博作战力量作战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演练训练可以为赛博作战力量提供全面、真实的实战能力数据和战法驱动,确保其能适应未来实战需要。(5)综合保障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支撑要素。综合保障主要是指赛博攻击、防御理论与技术保障、赛博作战评估技术保障、装备保障、赛博空间运行与维护保障、相关条令条例等,通过一定的运行机制实现对赛博作战、演练训练等活动的有效支撑。为了保证赛博空间以及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演练训练等活动的高效运行,综合保障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其实施主体就是赛博作战力量,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支撑要素。赛博作战理论与技术、作战评估技术等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提供智力、技术与条件支持保障;装备保障主要针对赛博装备中标准化、模块化技术普遍应用的特点,主动适应由这些新技术发展带来的装备维护、保障方式的变化,对赛博装备保障力量配备、维护体制、运行机制等进行科学优化;赛博空间运行与维护保障体制重点关注赛博空间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和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互联性、互补性、互操作性、远程可控性以及整体协调性,形成赛博空间的综合运行与维持支撑能力。
4结束语
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赛博空间形势,我们要立足国情,加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顶层设计,创新赛博作战力量建设工作。本文研究赛博作战力量的核心能力及其建设要素,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内容和类别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下一步需要对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径等进行深入研究,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乃至赛博作战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COLARKA,JANCZEWSKIL.EstablishingCyberWarfareDoctrine[J].JournalofStrategicSecurity,2012,5(1):31-48.
[2]张秦洞.作战力量建设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3]韩震,李珺.网络战进展及对我军的启示[J].炮兵防空兵装备技术研究,2010(2):60-70.
[4]ROBERML.TheInterimYearsofCyberspace[J].Air&SpacePowerJournal,2013,7(1):8-19.
[5]贾晓炜.推进我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军事科学,2013(3):92-98.
[6]徐国兴.我军信息作战力量建设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
[7]曹雪峰.直面间谍威胁捍卫网络安全[N].中国国防报,2014-10-21.
1举例说明在教学设计上如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
如在讲授双向板的概念中,很多教师讲授到这个内容时,一般都引用规范:根据《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9.1.1的规定给其定义,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L1/L2即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等于3.0时,按单向板计算。这样的讲解会让初入门的学生,认为土建专业是一个毫无魅力的学科。
实际上,如果究其本质,我们发现这个内容所涉及的课程非常多,这个概念在《建筑构造》以及《建筑结构》等课程都会涉及到。单、双向板的本质是因为力的传递,如图一所示,力的传递具有就近原则,即力会选择离自己最近的一个支座点进行传递。按照这个力学原则,根据几何学知识,可以在四角处做45度斜线,并将其相交,可以证明,四个几何部分的面积内的力到达支座的距离是最近的选择。
这样,做两个极端的举例(如图二所示),很容易的发现,当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越来越大的时候,即长方形的特征愈加明显的时候,两端三角形的面积也会逐步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度,符合土建专业当中误差5%范围内时,可忽略。也就是所谓的单向传力的概念。将两端三角形的面积上的力进行忽略,而只关注梯形内的力的传力。即单向板。同理,将板进行极端化,当长边与短边之比为1时,即板为方形板。四个支座处的受力面积几乎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则无法忽略其任何部分,即朝两个方向传力,这就是双向板的概念。而根据实验所得,规范便将单、双向板的分类点设置在比例为2、3之处。当明白单、双板的实质以后,在学习中很多东西都可以迎刃而解。如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经常要求记忆单向板的受力筋是延短边布置的,双向板则是两边均为受力筋(如图三所示)。
很多学生在学这个内容的时候完全搞不清楚状况。如果明白这个本质以后,就很容易理解了,沿着梯形方向的力(即荷载)则为受力筋方向,而沿着三角型方向则为分布筋方向,双向板则两个方向都为受力筋(如图所示)。由以上分析可知单、双向板知识点其理论知识涵盖《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评法识图》、《建筑力学》等一系列的课程。其分析过程有很多思维的乐趣,以及土建专业处理问题的思路,简单的概念讲述根本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如果不开设一门课程来教授引导学生如何融会贯通,这些课程就如散落的珍珠。
2结论
综上,笔者认为想要挖掘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应积极开设新的一门专业课程,即专业融汇课程,这门课程应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不仅如此,开设课程的形式,可以以专业讲座的形式,进行系列讲座。开设学期应陆续开设,大二开始就可以开设。教师应在课程中传达专业热情和培养专业感情,以专业知识为着陆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独立思考等核心能力为教学目的。
作者:罗献燕盛丽梅白颖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数学教学;四基;教育;素质培养
“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只有透彻理解新课标的“四基”理念,才能处理好知识,技能,能力三者的关系,让课堂效率成倍提升,打破以往重知识,不重能力的局面,让“四基”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新向标。
一、“四基”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探究与教师讲授相融合”的观点,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数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应注意启发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这种观点继承了传统教学精髓,并与探究,合作等理念相结合。
实际上,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相互交融。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双基”的创新发展,是在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形成的注重发展能力,注重思维过程,注重实践的理念。数学思想需要体验和挖掘,在数学知识中总结,这些都要统一于基本的活动经验。
二、把握“四基”,培养“四基”
前两基在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宝贵经验,因此这里着重探讨如何把握好新两基。
对于基本思想,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思想在本质上有三个:抽象、推理、模型。同时下面还有数形结合思想、划归思想、分类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比如对于抽象这个过程:第一次抽象:有背景的抽象,用自然语言表达,具体、直观;第二次抽象的特点是符号化,严谨。我们讲学的特点表现形式是第二次抽象,但必须讲第一次抽象,讲背景,不要遨游于一大堆抽象的符号中,要感性、直观,有直观才能有判断。在对1这个数字的认识过程中就是从数量到数的抽象,从一只鹅,一朵花、一群羊、一个学校等数量中抽象出数字“1”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让学生把握数量的本质,并且用数学语言即数学符号加以表示。当然,抽象也包括数量间关系与数量的抽象,图形与图形的关系抽象。
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复杂的,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可以分为操作经验、探究的经验、应用的经验、思考经验等,把握这个基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因人而异,注重思维过程,适应个性发展
既然是活动经验必然带有学生自己的个性特征,因此要想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经历学习过程,经验的形成并不是紧靠认真听讲就能形成的,需要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观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感悟,进而积累起自己的学习活动经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例如在学完人民币的认识后,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教学理论,设计一节活动课“游乐园”。发给每个学生游乐园游乐币20元,让学生自由选择游乐项目(游乐项目和价格为:碰碰车3元/2人次,自动电车5元/2人次,小火车2元/人次,飞龙5元/人次,急流勇进6元/人次),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有多少种游玩方案?哪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游玩的项目最多?同时申明:探究出合理方案的同学奖励5元游乐币。这样,既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去实践、去解决,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改变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兴趣爱好、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各方面反映出来。通过探究方案的活动,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开阔发展的空间,既达到了“学有用的数学”,又使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实践中出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能力并非凭空而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吧,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生活中折纸是一种美学活动,是一种艺术,那么课堂上折纸是为培养数学感知进行的,让学生去实践,认识图形的大小、特征,图形的对称等等。
3.多样引导,多元教学
在学生个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教学要注意多样化引导,设立群体经验交流,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丰富自己。同时,教学也要多元化,不能枯燥的用一种方式的僵尸模式。小学五年级开始的“确定位置”,我们可以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们模拟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场景,手拿“电影票”确定自己的座位,即确定位置,体验坐标,直到抽象出坐标的概念。
4.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创新
关键词:技工院校 英语职业能力 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应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之为“关键能力(key ability)”;在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也有部分人称它为“关键能力”;在美国称为“基本能力(basic ability)”;在我国香港称之为“基础能力、共同能力(common ability)”。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外语应用能力、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等。
既然“外语应用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之一,那么我们在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就要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加强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变单一的基础英语课程模式为基础英语加专业英语课程模式。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本职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能力,由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组成。技工院校英语教学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一方面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专业课程,开设专业英语课,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一、英语职业能力的构成
关于职业能力及其构成,西方职教界主要有两种看法:德国企业家与职教界认为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组成;英国职教界大多把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作为职业资格标准。受西方教育界的影响,我国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差异,姜大源先生率先提出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组成。无论何种职业观,职业能力都可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活动能力、社会责任能力等。由此可见,与技工院校学生英语相关的职业能力主要有英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英语能
力等。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英语交际能力就是指人们之间运用这一工具进行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交流的能力。而技工院校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运用它来进行国际间科学文化技术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吸收其他各民族的文化和科技精华。因此,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它也是对技工院校学生非专业能力的最基本要求。
但是,技工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对于文化基础课的英语所能安排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岗位、终身学习、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提供保证。
专业英语,即专门用途的英语,它强调以专业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有学者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的四个特征:首先是在需求上能满足特定的学习者;其次是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再次是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特定专业、职业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最后是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技工院校常见的专业英语如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英语、汽车英语、物流英语、机械类英语等。学生学习这些英语的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在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为发展、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服务,它是技工院校学生基本的专业
能力。
二、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技工院校英语的培养方式和内容要让学生和企业用人单位满意,就得从学生就业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职业能力。笔者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尝试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采取分级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技工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因此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笔者在教学中运用此原则就是在口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采用分级教学。
第一级为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语言的环境,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接触英语环境与运用英语。教学内容要具体,不要太抽象,最好采用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这些内容可包括天气、饮食起居、节假日、交友、做客、信件、电影、购物、旅游等。除此之外,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教师重点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通过反复练习,使大部分学生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第二级为中级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表达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校园生活、兴趣爱好、友谊、体育运动、学习方法等。教学方式则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片、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或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初级阶段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连续表达的能力,养成用外语连惯表达的思维习惯。
第三级为高级阶段,亦可称为创造性阶段。通过初级、中级阶段的学习,学生已有了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强烈欲望,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口头交际的技巧,又具备了连贯说话的能力,这就为学生自由运用语言以及创造性使用语言打下了基础。高级阶段的教学内容可扩展到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讨论与辩论,比如学生的理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对老板的态度、工作的意义、对钱的态度、对时间的看法等等,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等。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就能逐渐地做到运用英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见观点了,也就具备了比较强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具备了良好的英语交际的职业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言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而专业英语词汇量又大,对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学生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用在记忆和理解上,这就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数控、模具专业班的英语教学中,笔者采用结合他们专业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那么如何结合呢?教师可以根据学院的现有资源来实现,如在课前带领学生参观学校从奥地利引进的数控车床、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要求学生给老师做现场介绍和讲解这些机床的名称,各个部件的叫法,及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由于设备从国外进口,全部是英文标识,学生就会碰到不认识、不会读的实际情况。这样,学生会产生迫于了解,急于认识这些国外机器的心态,然后积极地请教老师,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另外,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利用数控机床的说明书及其他材料,与学生一起探讨数控专业的学习内容,或播放与课题有关的口语视频来导入所学英语课程。课后教师也可通过开展一系列适合广大学生参与的校园英语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如:开展英语歌曲大赛、英语广播站、校园英语角,及近期将进行的英语演讲比赛等等,这些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有效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实施基础英语加专业英语的课程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技工院校英语教学应使职业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使课程体系形成职业特色,使课程设置围绕职业教育进行。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使自己所学的专业锦上添花,要达到这一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换句话说,学生学习的英语更加实用,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相配套。学科之间的整合是双方面的。笔者在让学生学习基础英语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把专业英语逐步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只有这样,双方紧密结合就能达到最佳效果,从而达到与专业衔接的目的。例如,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第20单元Job Interview and Work一节,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掌握本课题的词汇、句型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模拟职场的面试现场,进行面试求职的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中面试官会根据其数控或模具专业问一些专业的问题,这时学生就得用英文来回答有关专业的问题,这时教师就把数控专业的知识展示出来,在不知不觉中把专业知识渗透到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乐在其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亦出色完成。把基础英语教学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融入专业学习中,学生就有了学习英语的持久动力,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就可在日后不断提高。
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创新,都要突出职业核心能力,要高度重视实用性,突出应用性的原则,加强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比较自然流畅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专业英语的说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并使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1]蒋乃平.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能力的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2]Stevens P.ESP after twenty years: are-appraisal [C]//in M.Tickoo(ed) ESP:State of the Art.Singapore:Seameo Reqional Language Center,1998:1~13.
论文关键词: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知识
一、引言
最近以来,随着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面临着极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增强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实践证明,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较量,企业缺乏核心能力,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也就无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培育和提升核心能力是我国企业增强竞争能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长期的根本性战略和途径。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好企业脱颖而出,涌现出了一批国内甚至国际有影响的企业群,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总体上都缺乏核心能力。所以,进一步探讨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分析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现状,研究如何培育、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将帮助企业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识别和理清现有核心能力状况竞争优势知识,指导企业培育和提升其核心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和特点
1990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核心能力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从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在本质上表现为企业特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学识)是以企业内部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企业核心能力蕴藏于企业的每个层面、每项职能、每步流程和每个员工之中,你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与作用,可以描述它,但它不是某种具体的东西,不能把它与核心技术或关键产品等同起来。[1]
一般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能使企业为客户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带来价值。(2)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特有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3)可延展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专长,如同一个能量源能够为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提供能量支持,能够使企业进入各个相关市场参与竞争。(4)动态性。在动态环境中任何企业都面临着这样一组矛盾:一方面开发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另一方面核心能力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动态调整能力。
(二)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的制胜之本,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核心能力是企业通过对多种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有效整合,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积累而形成的。它是一种综合能力,而非单一的某种能力论文格式范文。企业的开发创新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历史等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要素。在这些基本要素之中,最能体现核心能力的能力要数开发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其它要素正是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渗透和作用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包括潜在需求)不断开发创新产品(或服务),并且能够有效地(包括质量和数量)生产制造出来和理想的销售出去,使企业处在一种不间断的良性循环之中,那么这个企业就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认为企业核心能力通过对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的多种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有效整合,使企业在开发创新——生产制造——销售的各个环节获得竞争优势。[2]
但是,企业具备核心能力并不是企业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充要条件。企业的核心能力分为基础态、亚态、成熟态。[3]企业拥有核心能力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但要创造持续竞争优势,企业须拥有成熟态核心能力。而且,企业要把成熟态核心能力转化为持续竞争优势,还要以组织整个系统的完善程度为条件。所以,企业为了培育持续竞争优势,就应该考虑如何通过独特资源的持续积累,不断提升、强化和激活核心能力。
三、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的现状是绝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能力,企业间竞争大多数还只停留在简单的价格竞争和资源竞争方面。而这样的竞争技能不足于WTO体制下的全球范围的企业竞争[4]。
(一)企业核心能力整体上严重缺乏。拥有企业核心能力的企业才会具有活力,然而,综观国内众多企业,虽然偶尔也有一些企业闪耀着星光,但绝大多数缺乏企业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知识,从而缺乏活力。亏损企业、不景气的企业比比皆是,也正因如此,才造成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严峻的形势。
(二)传统行业的企业的核心能力表面占优,而新兴行业中企业核心能力明显不足。据调查,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相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还是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业、玩具业等。表面上看,应归结为该领域企业的核心能力相对较强,实际上,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并非是企业培养了超越于竞争对手的核心能力在发挥作用。实践证明,依靠低成本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是不会长久的。新兴行业的核心能力状况更是令人焦虑。中国电信、汽车、航空、金融等长期受政府关爱的垄断性企业,几乎没有核心能力的积累,在入世后,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企业。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很多,但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不多,其成本往往高于国际市场的销售价格,这就谈不上竞争力了。
(三)部分国有大型企业核心能力已经初步发育,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还缺乏培育核心能力的意识。就企业类型而言,我国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已经初步培育了自己的核心能力,且谙知培育核心能力的途径。如春兰、海尔通过技术创新、抓企业文化等来培育核心能力。相比之下,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还缺乏培育核心能力的意识。这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起点低,管理水平差,多数还停留在依靠劳动力成本低、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以次充好、市场投机、拾遗补缺、强力推销等原始方式来维持企业的生存。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品牌意识还很缺乏,人才资源相当匮乏,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基本的经营能力甚至还不具备,核心能力更无从谈起。
(四)入世后的核心能力培育形势更加严峻。中国已经入世七八年,入世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意味着与狼共舞的时代来临。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尤其是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企业列强,早就觊觎中国的巨大市场。在中国入世之前,他们很多已通过合资、合作、独资方式进入到中国市场。入世后的环境更加宽松,行业壁垒大部分拆除,市场透明化,运作法制化,而法制又国际化、标准化。这样的环境更适合外国企业来我国扎根发展,对我国企业的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对还未建立核心能力的企业。因为,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的法宝,缺乏核心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知识,其生存将面临直接的危险,如被收购、破产清算。
四、企业核心能力培育及提升的途径
要想长期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做好核心能力的培育与提升工作。从世界成功企业的成长经验看,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促进制度创新,奠定核心能力的基础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前提。制度为企业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行为框架,预先决定了投入产出的经营行为和效率边界,核心能力是既定产权结构对企业治理结构约束条件下的企业知识、技能的整合与协同。产权主体清晰是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5]。培育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最大阻碍在于和市场运行机制相悖的企业制度,其中居于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严重滞后造成创新主体缺位。因此,中国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第一步,归根结蒂是通过产权的深化改革解决财产责任约束硬化问题,寻求制度上的“强动力激励”。只有解决了企业所有者的财产责任约束问题,才具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前提论文格式范文。
企业制度对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产权激励上,因为产权激励仅仅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还在于科学的治理结构及有效运转和内部基本运行机制上。只有产权清晰是不够的,民营企业产权清晰并没有必然形成核心能力。所以,企业制度维度对核心能力的支撑关键在于一个有效、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
(二)确立与核心能力培育、发展方向相适合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及可取得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应该致力于寻找与自身核心能力培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经营领域。事实上,客观环境、市场结构、行业结构是可以通过企业的战略行为而改变的,而且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原来的竞争优势随时可能被竞争对手模仿或被对手以智取之。因而,建立在外部环境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是不可能长久的,只有目光内向,把企业战略建立在核心能力基础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保持并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三)加强知识管理,创建学习型组织
当今时代,知识已日益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利用、整合和创新知识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6]。
从企业内部来说,企业可以建立更能适应企业内部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学习的网络式学习型组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消除内部知识交流的障碍,使企业内部知识交流网络成为一个不断更新的知识网络。进而,通过组织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使企业的运行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这对企业活化内部资源、适应环境的变化、培育核心能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意义。
从企业外部来说,建立知识联盟是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培育核心能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知识联盟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的中心目标,相比产品联盟竞争优势知识,知识联盟的参与者范围更加广泛,企业与员工、工会、经销商、供应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都可以形成知识联盟。在知识联盟中,联盟各方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通过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这对企业扩展和改善其基本能力,并从战略上培育核心能力或是更新、创建新的核心能力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支点,技术创新是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重中之重。企业核心能力内在地蕴含于技术创新全过程中,技术创新过程每一环节的变革,都会直接引起企业原有核心能力的提高,甚至会产生新的核心能力。所以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活动,增强核心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大R&D的投入、引进科技人才、密切产学研合作、建立高效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
(五)企业购并
企业购并是指—企业通过有选择的收购兼并它企业,从被购并企业直接获取所需能力(如核心专长、管理机制等)为我所用的方式。相对其它方式,所需时间最短,可得性也比较强,还有助于快速进入其它事业领域。
五、小结
中国企业培育核心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国际上其他企业的比较来看,其过程会更加曲折、困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考以上所提基本途径,结合现有资源和条件,培育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而保持自身的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综合素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特征
职业核心能力也被称作“关键能力”,1972年第一次在德国被提出,指的是工作者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的基本能力,比如,人际交流、自主创新、与人合作等,这些能力并不是所从事职业的专项能力,而是人们长期拥有的一种能力。从“职业核心能力”的概念一出现,就被人们广泛应用并投入实践当中去。职业能力包含3个方面:专业性技能、职业通用能力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前二者属于所在职位的专业技术能力,而第三者并不局限于一种职业,它是职业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员工的综合素养,适用于所有的职业。在我国1988年定义的概念中,职业核心能力包括8个方面:人际交流、自主学习、处理信息、处理问题、数字应用、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外语应用。在职业岗位上,职业核心能力具有主导性的作用,随着职业人的更换而更换,具有转移性。它并不是为了某一项职业而存在的,不管职业岗位是什么,一个好的职业人离不开较高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也代表着人们学习能力的强弱,在职业人更换工作的时候,具备较高的职业核心能力的人,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而不具备良好职业核心能力的人,就很难在新的岗位做好工作。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比较,职业核心能力丝毫不能被忽视,它才是影响未来工作水平的主要因素。所以,当代的高校学生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
2013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人,到了2014年,人数增长至727万人,差值达到了28万多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而且企业选择员工的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不足,好高骛远,没有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这与高校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我国高校进行改革已经30多年,1977年,高校本科生升学比例为4. 8%,到2010年,达到了69%,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状态,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以及人才综合素养都成为社会中的难题。高校毕业生要想顺利的就业,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才能很快地融入到社会和自己的工作中去。所以,高校的职业教育要偏向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实行具体的措施并落实到实处,不能只讲求理论意义。
二、我国高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还没有正确认识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008年,在全国12个省市60多所普通高校中,随机调查了1200位在校大学生,有55%的学生认为自己并没有得到职业核心能力的专业性培养,只有3%的学生认为自己得到了这方面的教育培训。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出,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这一问题上没有正确的认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向模糊
部分学校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的安排十分不合理,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教学要求,课程的开设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到自己要学习的重点;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没有将专业知识与核心能力知识进行整合,使得二者不能处在一条轨迹上,学生只意识到专业课的重要,感受不到职业核心能力教学的存在,模糊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把握不住学习的重点,分不清轻重缓急,对学生的时间与精力造成浪费。
(二)教师对在校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不足
有一部分教师本身就对职业核心能力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求、目标、形式等认识不清晰,甚至将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混淆,把就业方向简单的理解成就业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不到位等。
(三)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深入
部分高校没有健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方案,教学方式只是简单的停留在表面,没有合理的利用学校的资源,很多资源没有整合好,使得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处于较为浮躁的状态,教学方法、内容等没有联系起来,教学结果不符合社会企业的要求,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正确认识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思想决定行动,进而导致高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深人。
(四)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门学科,需要定期进行评价,部分高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缺少真实的情景,局限在理论方面,教学评价体系也是采用传统的评价体系,评价机制不完善不标准,没有对学生产生约束作用。良好的评价机制具有引导性,对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高校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三、高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校要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努力建设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指的是拥有现代职业理念、拥有现代职业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高校可以对相关教师统一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培训,并检测其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到当地企业亲身实践,积累经验;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将专业课程知识与职业思想教育进行结合;在毕业生实习阶段,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部的教师都要实施教改,提升教学水平,最终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以满足社会企业的要求;高校还要积极聘请企业一线职员来进行教学,增加教师队伍的多样性;紧跟时展,引进先进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思想,加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力度等。
(二)构建全面科学的课程教育体系
高校要加大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对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创新。课程体系的建立,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育方法,符合到当今社会企业的要求,结合当代高校学生的学习特征,考虑到学生在未来的岗位变换,整合学校资源,嵌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理念,构建新型科学的课程体系。举例来说,专业课程安排要与职业核心能力教学课程的安排相互结合,互相补充,让学生感悟二者结合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开发项目与其合作,引导学生感受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设置选修课与必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能更好地提高就业的竞争能力。
(三)走出课堂,扩展教学地点
实践就是最好的学习,在实践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职业核心能力对于一个职业人的意义。根据相关组织的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占他本身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的60%,而在课堂中学习到的仅占40%,因此,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在课堂里,还要走出课堂,多去实践。高校要积极利用自己的资源,努力扩展教学地点,打造第二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企业签订实训合同,让在校生有机会去到企业中,实地学习,对学生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开展创业活动或者勤工俭学的活动,让一部分学生去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活动中,锻炼自身,及时发现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高校还要打造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校园活动,锻炼自己,为未来参加工作积累经验;由老师进行指导,鼓励学生组建兴趣小组,主要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提高小组活动的目的性,保证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四)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高校在校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要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革新教育理念,贯穿长久发展、长久学习的教学方针,围绕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中心,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新时期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要从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下手,在整体上确定培养目标,科学规划培养方案;依靠整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特点,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案融入到专业学习方案中去,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其存在价值;人才培养方案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以现代教学手段为主,对传统职业教育进行评判思考,不断革新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