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47: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碳金融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选择完全以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为主的时期
(1995年-2005年)1995年到2005年间,在全球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推行了若干制度,自上而下地开启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之路。1995年,由人民银行的《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及《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起到了最初的引导作用,引导信贷资源流向低碳环保领域。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又进一步制定了企业的环保标准和要求,明确规定了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企业不予贷款。在这一阶段,我国政府一方面受到国际上低碳经济革命和发展低碳金融大趋势的影响,另一方面出于解决国内各种环境问题的需要,发起了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由于经验不足、国内金融体系不完善、低碳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较为缓慢,碳金融市场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二)选择以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为主
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为辅的时期(2006年至今)2005年以后,我国政府继续加大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绿色信贷宏观政策以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政策。2008年,国内三家碳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成立。在第二阶段,强制性制度变迁仍然是主导,但与第一阶段有所不同的是,各金融机构也开始加入到该轮“绿色革命”的浪潮之中,并陆续推出了“绿色信贷”、“低碳基金”等业务。有履约义务的企业开始寻求降低成本的路径,比如通过碳交易、碳抵消、CDM项目等方式来降低履约成本。2014年7月,北京首个碳排放交易抵消项目———顺义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在北京环交所正式挂牌,这意味着重点排放单位有了更多碳交易履约的方式。因此,在这一发展阶段,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是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的。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特点及其导致的不足
(一)以强制性变迁方式为主
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在两个阶段都表现出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的特征。首先,这会导致碳金融市场对政策有很强的依赖性,政策变化很容易引起市场波动,尤其是碳价的波动。而且,各政策之间若缺乏协调,反而会导致减排成本相对提高。其次,其他各方,包括履约企业、金融机构、环保机构和个人等民间团体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政策,他们的需求在制度上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最后,政策具有移植性。我国在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试点时借鉴了EUETS的运行机制,但由于当时金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金融生态也跟西方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的路径选择以强制性变迁为主的原因在于:在开始阶段,政府较民间团体更早认识到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成本。面临着减排承诺以及气候变化的压力,政府不得不强制进行二氧化碳控制。制定低碳政策、建立碳金融市场能够使减排成本最小化。政府的最大收益在于通过制度变迁使宏观资源配置的效率得到增进。此外,也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二)民间团体缺乏制度变迁积极性强制性变迁路径
在碳金融市场建立初期是比较高效的,但过于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会导致民间团体的主体地位缺失。政府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把碳金融市场作为其履行国家职能及减排承诺的工具和手段,很容易导致碳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僵化,缺乏应有的活力。履约企业则更多是出于规避行政处罚,被动地参与到碳排放权交易。金融中介机构普遍存在对碳金融工具的价值、碳金融产品项目开发、操作模式和交易规则等不熟悉的问题,市场上无论是产品数量、功能还是多样性方面都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民间团体制度变迁收益无法弥补成本,导致诱致性变迁缺乏发动力。对于民间团体而言,其获取的收益是指在新的制度安排下获得的碳排放权,或通过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实现利润。但在获得这些收益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生产成本(包括购买排放权的成本)的增加。金融机构方面,用于开发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前期投入成本也比较大。因此,民间团体缺乏制度变迁动力。
(三)缺乏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EnvironmentalCulture)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在一个环境文化水平较高的社会里,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科学的理解,他们认为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种意识会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去,表现为在衡量生产生活优劣的标准中,有环境标准这一项。如果人们更愿意购买环保产品,投资环保型企业,则会提升环境资产在企业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那些低碳环保型企业在碳金融市场上更具有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边污染、边治理”的方法已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然而,环保在更多时候只是喊喊口号,流于形式,大部分人仍未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如果仅在制度层面规定了碳排放权的价值,而这一价值却未被大部分人接受,那么这一制度将失去有力的支撑。
三、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政策建议
自1995年提出“低碳政策”以来,我国碳金融市场就逐步走向完善。一个好的制度能让我国碳金融市场早日完善,并起到降低减排成本及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的双重作用。反之,将导致已经建立起来的碳金融体系陷入无序与停滞状态。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碳金融市场当下发展的路径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注重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适时转换
在我国碳金融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过程中,政府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民间团体则处于被动地位,进入了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制度性变迁为辅的路径依赖。然而,任何一项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适时促进这两者之间的转换。2005年之后,由于之前政府对政策制定存在预期偏差,导致对国内碳金融市场产生“后发性”成本预期不足,致使新的制度安排偏离预期方向。在碳交易试点建立起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碳价不稳定,交易量也寥寥可数。原因在于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诱致性变迁主体的需求,使得诱致性变迁进度缓慢,二者之间没有实现很好的衔接。另一方面,当履约企业、商业银行等诱致性变迁主体发起诱致性制度变迁时,由于部分法律法规不完善、碳产品不明晰、监管落实不到位等原因,使得诱致性变迁成本加大,进而延缓了诱致性变迁的进度。因此,政府要保证规则透明、信息公开,使市场参与各方对市场运行有清晰认识;还应在政策颁布之后给予市场参与者一段时间让其消化政策带来的变化。在新时期,我国应注重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适时转换,通过发挥二者的优势,达到良性互补之效。
(二)培育诱致性变迁主体金融中介机构以及履约
企业等诱致性变迁主体的需求才是碳金融市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政府要逐渐退出市场主导地位,让位于机构和企业。具体措施是:政府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通过税收政策优惠、财政担保、风险补偿、专业人员培训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领域的投资,引导资金流向节能减排项目和环保型企业。鼓励国内金融中介机构同国外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碳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对碳金融市场的风险进行分析,建立起专门的监管体系,从而保障诱致性变迁主体发起制度变迁的顺利进行。
(三)构建低碳理念
【摘 要】这篇论文讨论了低碳经济的背景、意义、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手段,论文集中分析了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重点讨论了金融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措施,就在后哥本哈根时代中国金融业应如何作为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并说明了低碳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碳交易
一、金融机构与传统手段对绿色经济的支持
金融机构如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在于贷款融资、观念引导、信息中介,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为产生原始碳排放权的项目开发企业提供担保、在次级市场为碳交易提供流动性、为碳排放权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具体说来:1.绿色融资。在建立融资平台前,相应的风险、收益评估机制必不可少。这一点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已有所成效:(1)“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南”(赤道原则)。该原则是在IFC(国际金融集团)的社会和环境政策基础上改进、制定的项目融资评估原则。主要适用于“全球各行业项目资金总成本超过1000万美元的所有新项目融资,以及因扩充、改建对环境或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原有项目”。金融机构依据此原则只有在融资人出具有效证明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情况下才可以对其进行融资。通过这项原则,金融机构有了一整套规范的风险审查评估体系,便利了流程的操作和业务的开展。(2)除了“赤道原则”,一些自律组织的出现也对绿色融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们主要由一些大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以督促各成员开展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为主要目标。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2.观念引导和信息中介。通过银行等机构的“示范效应”和“窗口引导”,在促进企业、家庭的生活、消费模式转变方面金融机构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碳排放权的净出口国,难免会受制于外国机构。诸如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或者由于交易经验匮乏而蒙受损失之类的问题都需要金融机构予以必要的信息支持。3.提供担保。对于一些节能环保项目,中介机构可以对其贷款提供担保,方便其以优惠的利率获得资金。具体说来:对于节能减排项目,银行可以向贷款方保证:客户出售所获得的资金只能进入指定的帐户,并在客户不能偿还贷款时,银行有权处置其资产用以归还贷款。4.提高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如同二级市场对股票、债券等产品流动性的巨大贡献一样,券商等中介也极大推动着碳交易金融产品的流动性。5.风险管理。前文中提到过碳交易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法律风险),金融机构在这方面也必然可以提供套期保值和对冲服务以转移或减少交易者的风险。就银行本身来说:面对信用风险,银行首先应选择现金流充足、担保强的企业,通过组成贷款集团,分期投资进行贷款;面对汇率风险,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购买外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面对政策风险,银行可通过合同创新,将难以承担的风险转移给外国投资者;面对法律风险,在谈判时可以咨询擅长国际法律的律师事务所,“实现对商业银行有利的法律适用和法律管辖”;面对操作风险,银行则可以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责任保险”等新品种的保险来转移风险。
二、“碳金融”的创新
基于配额的碳交易平台就像股票债券的交易一样,自然会派生出期权、期货这样的标准化合约。如今的二级CDM市场便是碳排放交易的衍生品市场。CDM交易实质上是一种远期合约,买卖双方根据需要签订合约,约定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购买特定数量的碳排放交易权。而作为二级CDM市场上主要的交易品种,期货合约则更具标准化。它与远期合约的区别主要有:1.交易场所不同。期货合约在交易所内交易,而远期合约在场外进行交易。2.合约的规范性不同。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除了价格,合约的品种、规格、质量、交货地点、结算方式等内容者有统一规定。远期合约的所有事项都要由交易双方一一协商确定,谈判复杂,但适应性强。3.交易风险不同。期货合约的结算通过专门的结算公司,这是独立于买卖双方的第三方,投资者无须对对方负责,不存在信用风险,而只有价格变动的风险。远期合约须到期才交割实物、货款早就谈妥不再变动,故无价格风险,它的风险来自届时对方是否真的前来履约,实物交割后是否有能力付款等,即存在信用风险。4.保证金制度不同。期货合约交易双方按规定比例缴纳保证金,而远期合约因不是标准化,存在信用风险,保证金或称定金是否要付,付多少,也都由交易双方确定,无统一性。二级CDM市场中的另一个主要品种期权合约由于以期货合约为标的物,它的价格与期货的价格相关性很高。二者的区别主要有:1.标的物不同。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商品或期货合约,而期权交易的标的物则是一种商品或期货合约选择权的买卖权利。2.投资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期权的投资者在购买后有权行权,也可以放弃行权;期货的购买者则没有此权力。3.履约保证不同。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得交纳保证金;期权交易中则只有卖方缴纳保证金。4.盈亏的特点不同。期货双方都面临着无限的盈利和亏损;期权买方则面临有限的亏损或无限的盈利,卖方则面临无限的亏损或有限的收益。通过期权与期货的交易,广大投资者可以进行套期保值,同时一些投机者也进行着套利活动。这都极大促进了碳交易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三、中国的“碳金融”
中国在“十一五”计划中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积极参与展开CDM项目。由于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减排空间,碳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然而,目前中国发展碳金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1.认识不足,经验匮乏。对于碳金融这一新兴领域,国际尚处于起始发展阶段,中国国内对于机制的建立、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都不甚熟悉,理论研究更是基础薄弱。2.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开展大规模的项目交易缺乏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持和基建能力。3.CDM本身要求高,风险集中,审批复杂。4.政策法律支持力度不足。
面对诸多不利因素,中国应在积极努力,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交易平台,为碳金融发展提供好的环境。2.培育一批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中介机构,加强对碳交易的中介服务。3.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4.控制碳交易风险,保证碳交易业务稳定开展。5.推动金融创新,开展碳期权、期货、基金、证券等金融品种。
论文关键词:企业财务视角,浙江,低碳社会,技术层面,政治层面,法律层面
建设低碳社会是浙江省应对能源短缺及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浙江作为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对促进转型升级、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使浙江低碳社会建设取得更为积极的成效,笔者试从企业财务的视角对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做深入和全面的探析。
一、企业视角的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基本做法
浙江省在探索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企业视角看,目前浙江省低碳社会建设的基本做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能耗中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
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企业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减少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浙江省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前景,对促进全省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另外,浙江省的生物质能、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强化其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2、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
“十五”以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虽然近年来全省能耗强度有了大幅度降低,但能源总消费也随之快速增长。从产业用能情况看,工业用能的比例虽在下降低碳生活论文,但仍然是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交通和建筑物用能则是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部门。因此,浙江省把工业、交通和建筑等三大部门作为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目前的基本做法主要有:通过加强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交通能耗,提高道路机动交通工具的出行效率和控制汽车的尾气排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方便居民出行的重要途径;节约建筑物能耗,通过节流,即提高采暖(制冷)、照明及其他电器使用的效率,减少建筑物本身所散失的能源,通过开源,即在建筑中开发利用太阳能、余热能等自然资源。
3、发展碳交易市场
通过碳交易机制,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可以低成本完成在本国原来需要高成本才能完成的减排温室气体任务,同时也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而言还能同样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的。所以,浙江省相关机构与企业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活动。
二、企业视角的浙江低碳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上述企业视角的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实践,事实上其措施主要还停留在发展“低碳经济”这一层面,而低碳经济并不等于低碳社会论文服务。而且,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策略也仅仅浮于事物表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政策策略过于宏观、没有真正涉及问题的本质,其结果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就事论事,也很难落实到浙江发展和建设低碳社会的实践中去。从各地发展和建设低碳经济的效果来看,其成效也并不明显,或者说投入与产出不相符。
“低碳经济”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即将全球环境变化问题聚焦在气候变化,又将气候变化问题聚焦在温室气体排放,继而将应对全体气候变化问题还原为一个技术问题,即主要是改进能源使用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所以,仿佛只要改变现有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可以成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生活论文,而且可以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继续保持高速经济增长,享受建立在新工业技术文明基础上的“美好生活”。低碳经济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直接说出了具体“症结所在”,似乎给人们的行动指明了方向,更具有操作性,以至于有人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但是,就理念的合理性而言,低碳经济主张强调局部的社会变革,主要是经济系统的变革。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经济系统只是大的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政治系统、司法系统、宗教系统、教育系统等其他系统是密切相关的。在很大程度上,经济系统只是一个基础性系统,其功能在于满足其他系统的资源需求。由此,如果没有其他系统的变革,经济系统的导向机制就不会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经济系统内部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可能提高单位经济产品的能效,降低单位经济产品的能耗和排放,但是其总能耗、总排放的趋势仍将是持续增加的。
因此,笔者认为,浙江省在建设与发展低碳经济时应与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真正创建浙江“低碳社会”。如果我们把浙江低碳社会的建设仅仅局限在表面的某些宏观技术层面,那么,我们将既很难看清浙江低碳经济建设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发现推动浙江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路径,最终也将无法实现社会的低碳排放,结局很可能是在单位效率更高的经济基础上的高碳排放。浙江发展的不仅是低碳经济,更是要着眼于推动整个社会变革,建设真正的“低碳社会”。当然,下文主要是从企业财务的视角相关的技术层面、政策层面和法律层面做进一步深入的探析。
三、从企业财务视角探索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思路与对策
笔者认为,从企业财务视角提出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思路与对策,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意义,也必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实现浙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措施
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可以在原有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发展碳交易市场等对策基础上,在企业财务微观技术层面低碳生活论文,即在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中体现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内容,这是加强节能减排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节能减排实质就是处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传统企业会计核算仅仅把环境成本在发生当期全部“费用化”,这不仅不符合配比原则,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且这种核算方法也会导致企业无视政府对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加强节能减排等的要求,对自己什么有利就怎么做,缺乏很强的约束性,往往会导致企业管理当局对环境的破坏变本加厉,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技术层面,利用哲学中的“两点论”来处理环境成本的核算问题,尽可能兼顾国家和企业两者的利益,即采用环境成本核算的“双重模式”,建设浙江低碳社会。具体的核算模式如下:(1)为在保护环境等方面起积极作用而发生的环境成本(主要包括环境成本支出和环境管理成本)予以费用化,因为这些成本是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面向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费用化的结果是这些环境成本的消耗可以从税前扣除,目的是鼓励企业单位加大对环境资源的投资力度。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发生多少就全额计入当期损益,而是分期转入当期损益,这里的分期要看其对环境资源投资的受益期限的长短。发生时,借记“待转环境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在本期和以后各受益期限分月转销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待转环境成本”。(2)为在利用或破坏了环境等方面起负面影响而发生的环境成本(主要有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破坏成本两部分),应予以资本化,即计入当期及以后若干会计期间完工产品的成本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从成本上降低其市场竞争力,使管理当局意识到其破坏环境结果的严重性。其资本化的期限可以根据破坏成本的影响程度来确定,分期摊销。如果发生的是消耗的环境资源成本,则在发生时可以视同原材料的采购处理,借记“原材料”,贷记“银行存款”等,而当耗用这些环境资源进行产品的生产时,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如果发生的是环境破坏成本,则在发生时,借记“待摊环境成本”低碳生活论文,贷记“银行存款”等,根据影响程度确定的时间长短分期计入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中,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待摊环境成本”。
如此双重核算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加大对环境资源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管理当局保护环境的意思,为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
2、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步伐
上述企业财务视角技术层面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措施与设想,本身还局限在理论上,要在浙江企业中落实,实现浙江低碳社会的建设,还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具体进行有关政策的制定,把这一设想上升到政策高度,以制度、文件的形式加以,要求浙江各企业单位具体实施,具有很强的约束性,才能发挥技术层面的设想预期的效果论文服务。这是其中一个方面。
其二,从企业财务视角看,浙江省可以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刺激措施,在建设低碳社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例如,在财税政策上,浙江省可以对有关的低碳经济项目,从政府政治的角度给予税收上减税政策的支持,或在财政上给予担保,体现政府在建设低碳社会中的作用和决心。当前,现实中出现了很多“便利消费”、“面子消费”,这些消费往往都是以多耗能源,多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因此,政府应该从政策层面要求企业形成自身的低碳文化,倡导企业把建设低碳社会作为自身的一种社会责任。另外,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应大力推动环境金融建设。各级政府必须在政策层面上构建相应的激励性机制,推动环境金融理念的建立及相关金融企业的培训。
第三,从企业财务视角看,浙江省各级政府可以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加快节能服务市场体系建设,如发展从事企业能源审计、检测及清洁生产审核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节能减排改造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开展灵活务实的国际合作低碳生活论文,提高全省企业的节能技术水平等。
3、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
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浙江省首先可以考虑进行税制调整的“绿色化”,开征碳税。以煤为燃料的火电成本比较低,使得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发电成本显得过高,使之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浙江省可以把碳税作为一种地方税及时开征,提高火电价格,使清洁能源与火电处于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开征碳税,提高电价,使发展清洁能源不再是赔钱的买卖,可以极大地提高发展清洁能源的积极性;可以促使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各方面都注意节能、节电。
另外,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实施新建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等从严的节能减排准入门槛,严把新上项目用能关;对年耗能巨大的新建项目,严格执行节能审查和评估制度,等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企业财务视角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措施,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步伐,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浙江低碳社会的建设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①CharlesSokol Bednar,Transforming the Dream—Ecologism and Shaping of anAlternative American Vis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NY.2003,21
②朱勤丰.环境成本核算的新构想[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39-41
③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3): 14-18
④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04),153—160
⑤金乐琴等.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01),84—87
⑥张春华.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展之路[J],WTO经济导刊,2009(01).22-27
⑦郭万达等.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9(04),5-9
⑧潘家华.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J],绿叶,2009(05).20-27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电力企业;碳会计体系
中D分类号:F275;X19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前言
近年来,世界气候变暖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过程中,温室气体的大量产生使得温室效应更加显著,这已经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鉴于此,“低碳经济”的概念随之而产生,在财务会计方面,“碳会计”理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这种大环境下,“低碳经济”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一、低碳经济对电力企业会计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方式,尽最大努力降低高碳能源的消耗,以此大大降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排放,从而达到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形态。在各个国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各国开始将低碳经济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将低碳经济理念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次,通过开展实施各种战略来促进经济以低消耗低污染的方式发展。
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生计的支柱性产业,特别是火电为主的发电企业,其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均可谓体量惊人,由此决定了电力行业与低碳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飞速发展,碳交易的日益活跃,伴随低碳经济所产生的会计问题也日益增多,电力企业碳会计理念亟待普及,碳会计体系的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力企业碳会计体系建设
“碳会计” 一词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作为会计分支进行研究的。我国的低碳经济起步较晚,在最近十几年,我国才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碳会计的发展史不过十几年时间,加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研究手段特殊复杂,所以除了政府和国际机构之外,鲜有电力企业研究碳会计体系建设方面的话题。对此,本文按碳财务会计体系及碳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分别进行阐述。
1.碳财务会计体系
碳财务会计体系主要围绕“碳排放权”的确认和计量来构造,辅助以碳会计信息的披露。
(1)碳“排放权”的确认与计量
“碳排放权”对电力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了限制。“碳排放权”不仅是电力企业拥有的权利,而且预计可以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流入。因此“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一项资产,这种认识得到了国际上的一致认可。具体地,“碳排放权”通常可确认为金融资产、无形资产和存货三种资产,其中:一是金融资产。“碳排放权”之所以具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是由“碳排放权”在交易市场中可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自由交易决定的。二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指不具备物质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碳排放权”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可以被出售,也可以自身使用,是一种没有物质形态的权利。因此,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也是合理的。三是存货。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存货在一般情况下需具有物质形态,但“碳排放权”作为一项权利,不具备这样的特征。
(2)碳会计信息的披露
在国外,专门从事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机构将碳会计信息的披露称之为“碳披露项目”。笔者通过分析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框架结构,发现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碳资产、碳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表现。电力企业只要进行碳排放,就存在与碳排放相关的资产和负债信息的改变。第二,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机遇与挑战。即相关报表信息要对气候变化下电力企业承担的碳排放风险进行反映。经研究发现,碳排放对电力企业的生产活动影响较大,因此应将电力企业所面临的真实风险与机遇披露出来以供利益相关人决策。第三,碳减排的核算以及核算方法。在低碳经济盛行的今天,电力企业报表中碳会计信息的披露已经越来越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对碳披露项目的分析,有助于利益相关各方判断气候变化为电力企业带来的风险,从而为决策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依据。
2.碳管理会计体系
上述碳财务会计体系仅考虑了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在当前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对碳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亦不容忽视。旧有的根据成本、费用进行决策的方式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碳管理会计要求对成本管理有更深层次的剖析及细致研究。例如,碳管理会计可将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碳因素提取,对由此产生的成本费用分解并分析,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对企业碳会计成本的影响一目了然,最终形成可供电力企业高层进行决策的依据。由此可见,碳管理会计是适应可持续经营发展需求所产生的一项管理手段,它可促使电力企业不再盲目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保护环境,从而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动态平衡,这样发展的电力企业才能长久,才会有前途。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碳会计体系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相关课题的论文研究还是实务会计处理均不够成熟。与发达国家比较而言,差距还是巨大的。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建议从碳会计体系建设角度出发,国家不仅需要完善会相关企业会计制度,尽快出台碳会计核算、披露相关的制度依据,还需制定一系列税收法规,对企业进行政策引导,例如,对于排放温室气体量一直处于标准以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碳排放收益给予一定的所得税减免等。
参考文献:
[1]李萍.浅谈央行强化会计核算内部控科与风险防范的方法[J].听中国总会计师,2009(3).
[2]郭晓莉.国有电力企业内部控科存在的问题与时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宋美鲜.关于电力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探讨[J].电子世界,2014,141(12):254.
内容提要随着气候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关于碳排放的讨论也日益升温,“碳币”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12月19日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草案)是各国对碳排放问题讨论的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是“碳币时代”的原始规则。而规则的制定者,在日后的低碳经济中,毋庸置疑地掌控着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如何兼顾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合理地降低碳排放,为“碳币时代”的到来打下基础,成了世界各国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碳币碳排放权交易低碳经济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散去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在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碳排放问题的争论不但没有暂时放缓,更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减排计划似乎有着空前的热情——在制定自己国家减排目标的同时,更是“积极”地制定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这似乎可以看作是发达国家为经济复苏和经济转型所做出的努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金融市场上对美国制定的减排计划的高调反映,一些金融机构对此计划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支持,这样的态度不仅仅是因为减排计划在给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盈利和创新空间;更是因为按照发达国家意志制定的减排计划一旦实施,碳排放权的交易将会推动碳币时代的到来。这样一来,这些所谓的游戏规则制定者将会以碳币为工具,迎接属于他们的碳币时代。因此,我们要看到减排计划背后所酝酿的碳币,在碳币时代到来之前掌握先机。
一、碳币及其生成的历史条件
(一)碳币
首先要明确的是,碳币并不是一种像金属币、纸币、电子货币等那样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形态,它是一个意想中的货币体系,也可以说是一个衡量世界上各种货币币值的新标准。甚至有人将其理解为一种货币本位,像金本位和虚金本位制那样,使信用货币和“碳”关联起来,进而影响到某一种货币在世界市场上的信用地位和币值。目前我国对碳币的定义为:碳额度与黄金额度可以互换并作为国际货币的基础(戴星,2009),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准确定义和衡量标准还没形成,不过很明显的是,在“碳币体系”下,除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碳排放额度将会成为影响该国货币地位和币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二)碳币生成的历史条件
促成碳币诞生的最直接因素是国家之间碳排放权的交易(CDM)。1997年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努力降低碳排放以达到该协议所规定的减排目标。但是短时间内降低碳排放量不仅需要大量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资源,更有可能由此引发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失衡。即便不会给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严重的冲击,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这当然是发达国家不愿意面对的结果。《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在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这个时间差便成了国家之间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条件之一。
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后,世界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就要在2012年之前完成该协议规定的减排目标(与1990年的碳排放量相比)。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家地区之间的减排任务差距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各国的历史排放量、经济和技术实力不同,所要承担的减排任务也不尽相同。从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举动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目标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并不是很轻松就能实现的,或者说要实现该目标势必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而美国这样的国家是不愿意用放松经济发展的步伐来换得该目标的实现的。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要么通过采用新技术或者转变能耗模式来实现这一减排目标,要么就向率先完成减排目标的国家或者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购买碳排放权力,即以付出货币的形式将自己的减排任务转移出去。如果购买碳排放权的实际成本要小于该国在短时间内实行本土减排而付出的成本,那么碳排放权的交易无疑就成了这些发达国家的首选。
以欧盟为例,1990年欧盟的碳排放量约为4.57亿吨,我们假设欧盟每年按1%的速度降低碳排放量,则2008年其减排任务在300万吨左右。在欧洲市场上2008年的碳排放交易价格约为30欧元/吨,而在中国市场上大约为10欧元/吨,这就意味着如果欧盟将减排任务完全转移到中国要比完全转移到欧洲市场上节省6000万欧元,而同样完成了减排目标。对于中国来说,欧盟所支付的减排价格则可以转化成中国的外汇储备。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假设的例子,不过足以说明在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碳排放交易空间。
随着《哥本哈根协议》(草案)的制定,国际市场上的碳排放交易会越来越多,而碳排放的交易价格也会逐渐上涨。很明显的,碳排放权的交易已经开始影响到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货币关系,但是这样以碳排放权交易为纽带的货币关系还不是“碳币体系”。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和碳金融产品的出现,碳排放权交易将会逐步在金融市场上显示出其对世界货币体系的影响力。
二、“碳币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迫于缓解气候问题和《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等国际规则的压力,世界各国将会逐步降低碳排放量。但是如前所说,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或者愿意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减排目标。这样一来,世界市场上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越来越繁荣,碳排放权也会逐渐成为各国货币之间的一条纽带。目前世界金融市场上的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提议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来适应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比如碳排放权期货和现货。这些金融产品使得各国在金融市场上可以直接进行碳排放权的交易。如我们所知,目前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影响各国货币的主要金融产品有黄金和石油,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的日益繁荣,如果碳排放权也进入到金融市场,将会成为和黄金、石油并列的影响货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个时候,碳币便基本上形成了雏形。
可见,在2012年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肩负起减排责任,碳排放权货币化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即便是碳排放权拥有了货币职能,碳币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一)碳币体系下的货币本位问题
之前已提到,目前一些人将碳币理解为一种新的货币本位,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对碳币的片面理解。因为随着金属货币退出历史舞台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信用货币逐步占领了市场并且适应着经济的发展,但是信用货币背后依然有着国家黄金储备和国家信用的支撑,这也是信用货币的基础。碳币不同于黄金和国家信用,它最初是一种由部分国家制定出的规则而促成的交易,这种交易在未来的金融市场中又变成了一种金融产品,而最终这种金融产品被赋予了货币的职能。所以我们可以说,支撑碳币的是由人为规定的碳排放目标和在碳排放权交易中形成的“交易信用关系”。更何况碳排放目标的制定和类似于《哥本哈根协议》之类的国际规则不可能代表所有国家的利益,所以这种信用关系本身就带有着比国家信用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平等性。如果这种碳排放权交易的信用关系也充当了信用货币的货币本位,那么它在给世界金融市场带来更大风险的同时,势必也会给国际货币体系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使世界货币体系变得更加脆弱。在未来的碳币时代,究竟什么会充当碳币的货币本位——依旧是黄金,还是带有碳排放权交易信用的参考一揽子货币币值的多重本位制?这将是世界各国努力的方向之一。
(二)碳币的发行权问题
无可厚非的,碳排放权的制定者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出更有利于该国的减排目标。以美国为例,假如《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到期以后,美国在2032年新的减排目标是比2012年降低10%。如果以其自身的实力来看,到2022年美国就有可能实现该减排目标,那么美国就可以将剩下十年的减排能力通过金融市场交易出去,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拥有了十年的碳币发行权,而其究竟有多少的碳币发行量,就要看他自身的减排能力了,我们可以简单的计算一下:
如果美国拥有着到2032年可以实现比2012年降低30%的减排能力,那么他额外拥有的碳排放权就是:2012年碳排放量×(30%-10%)=A;假设2022年到2032年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均价为P,那么A×P=Q,Q就是美国可以控制的碳币发行数量。至于何时发放,发放多少,就要由其自己说了算了。
可见,碳币的发行权问题主要在于减排目标的制定方面。谁在减排目标的制定上拥有着更多的主动权,谁就在碳币体系下拥有着更多的选择权,这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是很不平衡的。所以碳币的发行权问题也将会是未来各国争论的焦点。
(三)碳币体系的影响
在碳币体系下,各国的贸易商品、关税和汇率水平都会受到碳排放量的影响。对于贸易商品来说,如果以碳币衡量各国的货币币值,那么世界市场上的贸易商品价格的形成除了受到目前已有的因素影响之外,还要受到该国减排目标的影响。对于拥有着较轻减排负担的国家来说,在实现减排目标之后,可以通过卖出碳排放权来获得额外的外汇储备,并且节省购买碳排放权的货币,这样就保障了这些国家的正常流动性和币值稳定,也维持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即不会因为国内缺乏资金而导致商品生产萎缩或者落后,其产品可以用更低单位的碳币价格表示出来,在国际市场上就有了更强的竞争优势。相反,对于有着较重减排任务的国家来说,一方面需要支出额外的货币来购买碳排放权,另一方面也要在减排技术和设备方面花费资金,这将会影响到国内正常的经济秩序,使这些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碳币标价较高,从而降低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给经济发展带来恶性循环。
碳币体系对关税的影响类似于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拥有碳币发行权的国家在制定关税方面有着更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其可以借用碳币工具,对那些没有碳币发行权国家的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而对于没有碳币发行权或者较少碳币发行权的国家来说,只能在关税的制定方面处于被动的地位。至于各国关税的变动水平,其中主要依据就是碳币发行权的多少。
在外汇市场上,碳币发行权所属国的货币和碳币之间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因此其货币的币值在碳币体系之下会有着更加强势的地位,币值稳定且剧烈变动的风险较小;没有碳币发行权的国家的货币币值就会由于缺少了碳交易信用而变得相对弱势,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强势货币币值的影响,缺少了变动的主动性就意味着存在着较大的汇率风险。
三、碳币体系下规则的制定和作用途径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拥有着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因此要实现他们自己制定的减排目标困难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完成发达国家为其制定的减排目标就比较困难了。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若要完成减排目标,途径有三个:
一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投入大量的社会资源发展低碳技术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能耗模式。不过如之前所述,这势必会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大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样即使完成了减排目标,在新一轮的减排计划制定当中,发达国家又会重新针对这些没有参与权的国家制定出新的减排目标,如此循环下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二是向发达国家购买先进的减排技术和设备。虽然说发达国家有义务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但是在未来的碳币体系之下,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发达国家不会无偿无尽地向发展中国家伸出援助之手。而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向发达国家购买技术和设备来完成自己的减排任务。
三是向提前完成减排任务的国家购买碳排放权。采取这条途径就意味着正式的将本国货币纳入到了碳币体系之下,也就是说该国货币在碳币体系中的地位受到“碳币”的左右,被左右的程度就取决于所购买的碳排放权的多少,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购买碳排放权的国家的货币将受控于碳币体系规则的制定者。
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看,碳币体系规则的制定者都拥有着绝对的主动权,碳币将是这些规则制定者的工具,而不能参与制定规则的国家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将财富以“碳币”的形式转移到规则制定者的囊中。
因此,碳币体系的规则制定势必会成为各国争取碳币主动权的焦点。不过由于综合国力不同,减排计划的制定不可能顾及到所有国家的利益,这种规则最终也会向制定者的利益靠拢,维持着制定者的意愿。所以,发展中国家应该及早的认清减排计划背后所掩盖着的“碳币”,在规则的制定中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
四、目前中国面临的碳交易状况和建议
作为一个碳排放大国,我们一贯坚持的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不过《京都议定书》并没有规定2012年之前中国的减排目标,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却积极的为中国制定着2050年的减排目标,甚至要中国和印度承担全球减排总量的20%。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那么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来实现这个减排目标。显然,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出来的减排标准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未来减排计划的制定,在碳币时代到来之前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掌握主动权。
从目前的碳排放权交易情况来看,我国签订的碳排放权交易项目已经超过了印度,居于世界第一位(如图1)。
目前我国拥有着数量众多的碳排放交易项目,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拥有着潜在的减排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正在努力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资金和活力,又发展了我国新兴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使我们逐步熟悉该市场上的交易规则,为以后碳币时代的到来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从目前我国的碳交易市场来看,国内市场上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要远远低于世界市场价格。虽然这样可以为我国带来更多的交易项目,但是并不能很好的为我国带来应有的收益。因此,我们还应该合理的对碳排放权进行定价,使国内的交易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打造碳交易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
第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经济转型,努力将减排压力转化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如何将这个特殊的经济时期同节能减排联系起来,实现经济发展和降低排放的双重目标,将是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既有利于我国在未来的碳币时代拥有着更多的主动权,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碳币时代到来之前,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将会稳步推动我国经济向碳币时代平稳地过渡。
第二,参与国际减排计划的制定,维护自己的权益。碳币体系的关键之一就是减排规则的制定,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掌握规则的制定权就意味着碳币的发行权。若要在碳币时代拥有更多的碳币发行权,使我国在碳币体系之下处于主动的地位,就必须参与到减排计划的规则制定中来,通过参与规则的制定维护本国在碳币发行方面的权益。
第三,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打好碳金融产品发展的基础。碳币一旦开始生成,必然首先出现在宏观条件良好的金融市场上。所以我国应该从现在的碳排放权交易开始,努力熟悉碳交易的交易规则和发展趋势,并且及时地改善宏观金融市场环境,做到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相协调,这样才能在碳币时代到来的时候,使碳币在第一时间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论文摘要:随着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蔓延,及其对各国实体经济影响的日渐深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渐加强,形成了主动性反倾销反补贴壁垒,以及隐性绿色壁垒等本质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新型贸易壁垒,本文研究新贸易壁垒对于我国经济市场的影响,并对我国企业应时国际贸易壁垒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长期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强大拉力,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贸易形势的日趋严峻,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各国为保障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或者实现某些特定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贸易保护政策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全面。
一、金融危机下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形式
细数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所遭遇的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两种新形式:
(一)主动性反倾销反补贴壁垒。
实践中,随着出口国为了销售多余产品、扩大出口或争夺国外市场,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将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对进口国某一产业的建立和发展造成实质性损害、威胁或阻碍,就会招致进口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惩罚。有鉴于此,为了限制倾销而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程度超过了其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就会演变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对正常国际贸易形成阻碍。而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卖体经济的破坏日趋严重,为了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进一步发展和强化反倾销手段,使得反倾销反补贴手段正逐步由传统单一、被动的对倾销造成损失所采取的弥补性贸易措施,向主动保护本国脆弱产业不受侵害的保护性贸易措施发展。
(二)隐性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口国为了维护本国工业的经济利益,凭借自身先进的环保技术,利用国际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觉醒,通过刻意提高贸易关税,如“碳关税”和非关税如环境标准、环境技术等手段,阻碍他国产品进人本国市场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为了保护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本国制造业,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纷纷表示计划征收进口商品的“碳关税”,迫使发展中国家采纳超出其资源偿付能力的环保标准,弱化其国际贸易的优势。可以看出,以“碳关税”为代表的隐性绿色壁垒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壁垒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措施
1.规范企业出口行为,防止恶性竟争
多年来,中国进出口领域经营秩序混乱,专业外贸公司和自营进出口企业各自为战,为了争夺出口市场竞相削价,造成出口价格一降再降。再加上产品知名度低,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必然偏低,从而为别国实施贸易救济提供了借口。因此,出口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混乱无序的价格战,只会消耗企业自身和行业的竞争力,削弱行业整体的保护力度。为防止恶性竞争,引导外贸企业有序进人国际市场,关键在于建立政府、行业组织以及企业三元化的反倾销机制。中国企业应通过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协调本行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改善企业低价竞销状况。政府有关部门合理调控,规范出口经营秩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国外对中国企业反倾销指控的机率。
2.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
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自集中度的上升说明了中国大部分贸易企业还不适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需要。为此,贸易企业应制订制度,培养人才,同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因地制宜的制订市场开发战略和实施计划,开发美、日、欧以外的市场,提高中国在这些市场的占有率。首先要大力开发有潜力的市场,尤其是东欧市场和拉美市场。开拓这些市场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要讲究方法,要将出口、进口、援外、对外投资和劳务合作等多种经济交往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开发。其次要深度开发传统市场,要从进出口贸易渠道进人这些市场的深层次营销网络,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品种,使出口适销对路,及时跟上这些市场的需求变化。
3.提高产品技术标准,跨越技术贸易壁垒。
从2008年i月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对中国生产的儿童太阳镜发出消费者警告事件,说明了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技术水平,规范市场运作是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根本之策。.方面,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促进基础研究、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激励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像欧盟、美国等一直孜孜不倦地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作为消除产品之间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低碳经济;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引言
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源于1968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首先提出。在1997年,全国多个国家因全球变暖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
而本论文是通过探究碳排放权交易的背景,从它的概念、来源进行调查,从而为下面研究碳交易市场做铺垫。而在要对碳交易的前景与发展规划进行预测之时,我们会先分为整体和部分来对全球进行分析。例如,我们会收集全球整体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我们还会收集每一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再从结论中预测碳交易市场的前景和发展规划。在分析到了碳交易的前景后,我们会从这些部分中,再更深入地分析,并且与低碳经济进行接轨,从而发掘低碳经济在新能源上开发上的应用。
一、碳交易的背景
碳排放权,是指能源消费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而碳排放权交易就是把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看作一种商品,建立合法的排放权利,将其通过排放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碳交易的概念被提出后,它就成为了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相应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以中国为例,我国之前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的,现在我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努力地恢复我们的环境,在我国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中也要求经济发展要和环境相协调。另外在美国,其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但是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由此可见,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都会对环境带来影响。但是对于这个环境的影响程度的深与浅主要是看各个国家的发展。1997年,多个国家在日本签订《京都协定书》,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但美国政府拒绝签订。所以并非所有的国家和企业都愿意实行排放权。因为当一个国家或企业的排放量被限制时,它就必须降低自己的生产,当生产降低了,它的经济收益也随之降低。如果国家或企业不愿降低自己的生产,当超出限制时就必须向其他国家或企业购买排放权,这样将会增加生产成本从而导致收益的降低。
不过低碳经济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主流,因为温室效益的现实情况让国家和企业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碳排放权交易对低碳经济企业是最有利的,因为低碳企业是利用新能源或者节能的方式来获利,例如:中原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节能环保的公司,其主营业务为城市污水处理和集中供热,他们可以将自己多出的排放权份额,转让给其他企业并且从中获利,这推动更多的企业家走向低碳发展。在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提出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和在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了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的重要策略。而我国在“十六大”和“十七大”一系列政策都表现出了我国政府对环境、气候、能源的高度关注,以及表明了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志和决心。由此可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以兴旺起来。
二、碳交易的前景与发展规划
从碳交易的现状来看,根据《京都议定书》我国在碳交易市场主要表现为卖方将减排额卖给负有减排责任的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更多的是指依托清洁发展机制(CDM)产生的交易,即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我国合作,在我国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即以“资金+技术”换取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下面,我们将通过我国和世界还有我国的电力行业对碳排放权的发展进行分析。
1.碳交易在我国和世界上的发展
由在2006-2013年我国获签发CDM项目数量的数据得出,我们可看出中国每年的签发量都不断上升。2006-2009年间,虽然我国CDM项目的签发量在上升中,但其实数量非常少,2006年只有十几个,到2009年只有100个左右。在2010-2013年间,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从2010年开始,我国获签发CDM项目的数量首次突破200个,2012年达到了1000个,而到2013年就已经快要达到1400个了。因此可以看出,碳排放交易给中国带来了不少的利益。
在世界各国获得CERs的签发量中,中国占的比例最大,达40%,其次是印度,占24%,韩国获得的签发量排第三,巴西第四,分别是15%和12%,墨西哥、越南都各占2%,而剩余的5%是由其他国家组成的。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的获签量是世界上最大的。而获签量居于前面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反倒是发达国家在获签量后面。由此发展的特点看,排放权交易不仅仅是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更重要的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易。因为大部分发达国家无法独立地完成《京都协定书》中规定的任务,并且由于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碳排放量在大幅度递增,从而需要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碳交易。
虽然我国CDM项目开发工作进展迅速,但与我国所拥有的减排潜力相比,仍相去甚远,并且在我国所鼓励的温室气体减排领域,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方面CDM项目并不多,这些问题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国际碳交易市场共有的原因,也有我国特有的原因。比如,因为CDM这个项目的复杂性和未知性令许多企业家望之却步。而且这个项目的的投入资金太大,这个让小企业负担过重。另外,国际政策的不稳定性,使《京都协定书》的签订的前景变得非常的模糊。
既然我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兴起,我国作为碳排放权的主要售卖方,碳减排市场的潜力在全球首屈一指。长远看来,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形式,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开发好碳交易的市场,既能给我国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提高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调整我国能源利用结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以低价出售,也可能给我国带来风险。如前文所述,一旦中国开始承担减排义务,需要从国际市场购买CER的时候, 所出的价格可能要比今天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现在出售碳排放权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在透支未来。因此,国家在制定碳交易整体战略时应当把握适度原则,合理调整碳交易的领域和规模,防止过量出售碳排放权。
作为国内的碳交易参与者,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培养自己的碳交易专门人才,建立和健全本土的中介咨询、金融服务机构。要尽快完善国内碳交易政策,建立本土的碳交易所,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中取得话语权和碳排放交易的定价权。
在当前金融危机阴霾笼罩全球的背景下,随着作为碳交易市场主要参与者之一的金融机构和组织在金融危机中效益急剧下滑,碳市场的交易在短期内前景堪忧。但放眼未来,只要国际碳减排的总体意愿不变,金融机构在经济复苏之后,肯定不会放过碳交易市场这块大蛋糕。长期而言,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碳交易市场,都还是大有可为的。
现在我国在逐渐地完善与碳交易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就是为了继续发展我们的碳交易市场,让我们的碳交易市场不仅仅在国际上发展还在我们国内、企业和企业之间发展。
即使我国在碳交易市场的前景较好,但是我国也还需要发展新能源。新能源能够帮助我们降低碳排放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我们经济的增长。在温室效应的不断严重的情况下,碳排放权交易只是国际抑制温室效应的手段的第一步,它并不能完全起到一个治本的作用,换句话说碳排放权交易只是目前的一个中段目标,当这个目标完成时,就会出现第二步。因此我们除了要抓住碳排放权交易这个时机,还要发展我们的新能源,抓住最近的潮流。新能源是清洁的,又是可再生的,既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又能给企业或者国家带来收益,如此的一石二鸟之法相信将会成为主流。
同时,提议我国必须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第一,要针对现在的国际市场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再结合我国的现状对前景进行预测,做出一个合理的发展规划;第二,要继续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督促每一个试点城市都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实行;第三,企业要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引导,从而提高内部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第四,要对我国的每一个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在税费方面进行调整,并且必须建立合适的激励惩罚机制。
2.碳交易在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
根据2013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中的《中国电力减排研究2013》报告,可知我国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持续提升,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排放量降至0.39克/千瓦时,火电二氧化硫排放绩效降至2.26克/千瓦时,同时,二氧化碳减排成效显著,2006―2012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5.6亿吨。在2009年,央视《新闻联播》就报道了我国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另外,我国实行了碳交易试点发展还有逐渐建立和完善碳交易的制度。这一系列的出现给电力产业带来不少的经济影响,如:增加了电力生产的边际成本但同时由于减少了碳排放增加了他们的利润、提高了就业利率等,同样的,国家发改委能研所研究员姜克隽曾经说过:“我们设计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将仅直接影响化石燃料发电,即煤炭、石油、天然气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根据资料理解到,中国的电力部门有其自身特点,主要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以及存在很多小型低效的发电企业等,这些都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了空间。因此从那时候开始我国的电力发展集团就已经开始加速向低碳转。
据悉,电力行业不断加大节能管理力度,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线损率、厂用电率等指标都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据中电联统计,2011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的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同比下降4克/千瓦时,2012年再下降3克/千瓦时,达到326克/千瓦时,接近“十二五”电力节能减排规划目标。而这些用电节约下来的碳排放量就可以转手出售出去。例如新乡市民营企业天洁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减排的二氧化碳指标被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组织核查认定,在国际碳市场上达成交易,获取外汇149.86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209万元)。另外,国家电网公司与世界银行合作,2009年4月启动了配变提前更换CDM项目工作,项目经国际审定机构审核通过后,于2011年2月12日在联合国成功注册,是中国在联合国成功注册的第一个规划类CDM项目。黑龙江电力公司实施配电变压器提前更换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率先获得核准。该公司将投资2.8亿元,利用2012年3月到2017年6年时间,完成配变提前更换CDM项目,将全省13个电业局在役的5894台10千伏老旧、高耗能S7、S8变压器更换为新型、低能耗、节能型变压器,实现低碳节能发展。初步统计,每年可减少电网供电损失2700万千瓦时,同步减少CO2的排放2.3万吨。
根据调查,我国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是在居于第二的,所以电力集团向低碳转化,可节约不少的碳排放,而企业们就可以将多余的碳排放向其他企业出售而从中获利。因此电力行业在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上是活跃的,且获利的空间也是比较大的。同时,我国政府一直不断的倡导和支持企业家们环保,低碳生产,还不断地完善碳交易的制度,这不仅给碳交易市场也给电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三、低碳经济在新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而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新能源是指正在研发或开发利用时间不长的一些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由于新能源造成的污染少,被誉为“清洁能源”或“绿色能源”。新能源中的太阳能等是取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对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面对大量化石燃烧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严酷现实,新能源的稳定供给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中,它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低能耗、高能效、少污染和能源供给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由此可见,新能源是人类社会未来能源的基石,也是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新能源清洁干净、污染物排放很少,是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清洁能源;是世界不发达国家的20多亿无电人口和特殊用途解决供电问题的现实能源。但是新能源的开发制造过程需要耗散大量资源,太阳能发电转化效率低、成本高,并且太阳能和风力等发电装置是也有一定寿命的,再加上政府补贴是有限的,这就是企业家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百度文库.
[3]南方都市网.
[4]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nights reserved.
[5]曾刚.当代金融家,2009(09).
[6]中国建筑节能网.
[7]SINO―GL0BAL ENERGY第15卷第11期.
[8]中国科技投资,2010,8.
[9]各大经济网.
关键词:低碳经济,CO2,排放,物流,对策
近年来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中国要从根本上降低C02排放,实现节能减排,必须实现节能减排,其途径在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包括低碳经济在内的循环经济和节能经济。本文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物流角度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和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1 低碳经济概念
1.1 低碳经济的由来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低碳经济是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人们日益认识到,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必须全人类共同携手,改变高碳经济模式。。。由此,低碳经济模式被提上日程,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1.2 低碳经济的发展展望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革命,将比以往的工业革命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低碳经济将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规则,碳排放是其新的价值衡量标准,从企业到国家将在新的标准下重新洗牌;低碳经济将催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以低碳经济、生物经济等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技术将改变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低碳经济将创造一个新的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这是一个转型的契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向低碳高增长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领跑者。
2 物流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2.1 物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
在高油价背景下,物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因而铁路这种低能耗、低排放的运输方式无疑将大比例的替代航空和公路客货运。建国以来我国铁路里程数发生了巨大进步,从建国初的2.2万公里到2009年的8万公里,铁路里程世界第二。到202O年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以上,成为世界上一铁路运输是最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最符合当下节能减排的全球趋势。据统计交通运输部门排放的C02约占全球人为排放总量的21.8%。在欧盟27国,公路运输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部交通方式的72%; 而铁路以1.7%的排放量,完成了10%的运输量。同时,航运也被认为是最具碳效率的一种运输方式。据了解,国际海运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7%,集装箱船排放的二氧化碳仅占海运业排放量的25%,但却承担了全球52%货值的货物运输。
2.2 通过优化运输体系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据预测,在全球越来越强调低碳环保的形势下,铁路以及航运的低碳优势将得到凸显,各国将不断加大铁路建设,以及推行加船减速政策,以替代公路、航空运输。甚至,现有交通运输体系也有望在低碳经济的刺激下得到改善。。我国将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准确把握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现状,研究提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总体框架。我国物流目前在运输、管理、配送等方面的成本约占15%一20%, 远远高于国外的7%一8%,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物流迫在眉睫,铁路在运输行业碳减排潜力巨大。
3 以物流设备链的调整和运输方式的变革为契机发展低碳经济
物流运输工具都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燃料,污染也相当高。因此要实现低碳经济,首先就要以改善运输设备作为突破口。据了解,实现我国汽车减排目标的可行途径就有这样5条:利用传统汽车和内燃机减排技术;推广柴油轿车、柴电混合动力;替代能源的使用;汽车的小型化、轻量化、电子化;电动汽车技术。目前,以发展柴油机等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动力系统(包括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正在大力试行。同时,电动汽车产业链也正在悄然兴起,诸多举措无不在显示着运输工具将有重大改革的信号。这样可以减少排放,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并提高作业效率。低碳经济下物流托盘原材料也在得到进一步更新,铁路专用托盘制品已成为铁路装卸运送和存储物资的周转设备。
4 结语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CO2排放量。从长期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CO2排放的完全脱钩。从中期看,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努力实现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 ~45%的目标。从短期看,应该在“十二五”规划中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实现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1]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第二章 物流网络配置 大卫·辛奇—利维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 冯之浚.、周荣 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0年第20卷第4期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金融制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金融发展提出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不断的完善,金融创新应运而生,成为大环境下推动金融发展的内部力量。很多企业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不断出现各种新型理财品种,中小企业板块的建立和完善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金融市场的结构不合理,金融工具品种单一,企业的融资结构不规范,金融产品的发展不完善,法律保护欠缺等问题仍然存在,那么,如何把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如何尽量消除制约金融创新的因素?确立中国未来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在金融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照搬西方的金融创新理论显然是不可取的。只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金融创新之路。
二、金融创新的内涵
所谓金融创新,是指对原有金融工具进行更新换代和改变原有的金融体制,以得到当前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还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它是一个缓慢推进、被盈利动机推动、持续不断的发展进程。
三、金融创新的方式
(一)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制度作为一国经济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受制于基本经济制度,所以金融制度创新也受制于特定的经济制度框架。金融制度创新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调控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它对金融产权、信用制度、各金融主体的行为及金融市场机制等方面的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并决定着各方面的运作质量。
(二)金融机构创新
金融机构创新是指建立新型的金融机构,或者将原有金融机构加以重组或改造,是以金融创新经营的内容和特征为基础,为了创造出新型的经营机构,构建完善的机构体系,以适应当前的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金融工具创新
金融工具创新主要是指金融产品的创新,它们是通过不断的演变和扩展各种信用形式顺应时代潮流产生的,如有价证券、汇票、金融期货等交易对象,它们在支付方式、期限性、安全性、流动性、利率、收益等方面具有新特征。金融创新的主体就是金融工具的创新,所以金融工具的创新至关重要,金融产品的核心是满足金融市场需求的,金融工具的是以客户所要求的产品种类、方式、特色、质量和信誉为形式,旨在客户提供安全、方便、盈利的金融模式。
(四)金融市场创新
金融市场创新指金融业通过金融工具创新而积极扩展金融业务范围所创造新的金融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随着证券交易的国际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业越来越多的从事跨越国境的股票交易和债券交易,甚至也可以在其他国家发行本国的债券与股票,全球性的证券市场从此形成。这种新的金融市场把信贷和债券流动结合起来,具有短期银行信贷和流动性有价证券的双重属性。金融市场创新主要指的是微观经济主体开辟新的金融市场或宏观经济主体建立新型的金融市场。由于金融市场向更高级金融市场的过渡和转化,由封闭型金融市场向开放金融市场的进入和拓展。
(五)金融资源创新
金融资源,主要包括作为资金的货币和能够流通的证券,以及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接受的信用,具体是指人才、资金、财务、信息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的要素,而且能够带来增值。
(六)金融科技新
金融科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追求速度和效率的金融服务,以及在金融领域对科技的应用,对金融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使金融服务多元化、全球化,另一方面又缩小了金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缩。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作为一次波及全球的金融改革浪潮的金融创新,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融造成深远的影响。各国也与时俱进的调整了相关政策和实际操作方法。新市场的产生,以及新的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出现和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对货币政策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金融创新增加了信用的多元化,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一)金融创新为传统的货币政策带来新的挑战
从理论上,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需求,改变了货币结构和内涵,使得货币的计量更为复杂,更影响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增加了货币供应主体,加大了货币乘数。上述一系列的变化,必然对货币政策中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相应的作用。总而言之,各国货币当局必然对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产生的深远影响予以高度重视。
从世界范围内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产生了许多影响,原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逐渐下降,各国为应对这一变化,相应的调整了货币政策。我国的金融创新,从改革开放起,历经从无到有,稳定成长,加速发展的各个阶段。时至今日,我国的金融创新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也为此调整了货币政策,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政策的具体方面
1.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1)金融创新改变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动机,导致货币需求的结构发生变化,交易性货币需求不断下降,投资性货币需求逐渐上升。由于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人们货币持有量不断减少,人们更愿意把货币作为投资手段,进行间接交易,或者说是由第三方委托交易。另外,支付结算系统也由于金融创新发生了变革,人们更热衷于在线支付,进而大大削弱了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的偏好,导致交易性货币,也就是现金的需求下降。
(2)金融创新导致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下降。一般短期内国民收入是相对稳定的,而人们用来进行交易的货币又是由收入决定的,所以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应该是相对稳定并且可以预测的,但是,投资性货币需求受市场利率、机会成本、投资预期等不稳定因素影响则则呈现相对不稳定表现。再加上,人们的心理预期是无规律的,利率、汇率、股价也是经常变化的,人们的偏好也有一定的波动。投机性货币需求比重的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必然会削弱货币需求稳定性。
(3)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的流通速度。金融创新不断产生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方式等,使得交易更加快速便捷,大大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2.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削弱了货币的可测性。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不但使高能货币不再只有存款和现金,而且使通货存款比例、非交易存款比率以及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变得不稳定,这就大大影响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
(2)增强了货币供应的内生性。货币供应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央银行的控制,越来越受制于经济体系内部因素的支配。
3.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1)限制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机制的作用
一是降低了实际提缴的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为降低融资成本,扩大利润空间,持续更新负债业务种类和方式来规避无息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二是限制了存款准备金机制的作用范围。伴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一些非存款工具如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的产生,使得大量银行资金流入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确保自己的负债规模的同时,又能避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约束。
(2)弱化了再贴现政策的效用
一方面,金融创新减少了再贴现条件的规定约束,削弱了原有真实票据的影响力,使得一些刚产生的票据都能符合货币当局的要求。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使以往的调整再贴现作用力消失。
(3)加强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一是金融工具的创新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更加丰富的工具。首先,金融交易方式的创新使得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买卖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另一方面,也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条件。
二是金融创新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公告作用。通过影响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价格来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调整一般证券的价格和收益率,增减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指引Ч众和金融机构对经济前景的判断,使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刘欣然,碳金融市场的国际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3-44.
[2]牛慧,碳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23.
[3]胡跃飞.供应链金融一极富潜力的全新领域[J].中国金融,2007(22):38-39.
关键词:低碳建筑,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耗能,低碳建材
1.低碳不是环保问题是经济问题
二氧化碳减低,是环保问题,但低碳经济不是环保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最主要的是通过降低碳排放,把整个经济发展的方式重组,通过低碳排放的手段,改变人们所有的生活方式。建筑行业里面的一些做法,改变了交通和社会其他方面,就如同工业革命走过的路程一样,通过低碳把整个经济所有竞争力和增长步伐改变。
在低碳经济整个体系里面最大的挑战,不是在技术,而是在低碳经济迈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体系和技术问题,我们没有把整个低碳经济的能量释放出来。这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把低碳方面的所有的承诺,转化为很具体的控制操作层面。如何落实到目前房地产开发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主体本身的责任在哪里,利益在哪里,这套成本、利益和责任在开发中没有很完整的研究和分析。
其次,必须制定一个大家公认的指标或体系。低碳经济不是一个评估标准就能说明白的,在联合国是清洁发展基金,有关碳排放的交易是存在的,但是建筑这一领域还没有共识,到底在某个地方用哪些碳排放的方式,从减排方面是多少,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
2.实现低碳目标需要全社会协作
开发企业是资源整合型的,自己不动工,也不生产建筑材料,但是把所有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包括土地、资金、建材等方面,便成为它的产品——具体到各个房地产项目。
我认为,现在很多负责任的开发企业都在默默地朝上述方向努力,不一定跟大的产业、经济挂上钩,但实际工作的确在践行着节能低碳的理念。比如开发一些别墅项目,在不能接市政配套的条件下采用什么样的空调,我们会从节能降耗的角度考虑。同时也积极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其实,在房地产行业里,不管是政策的制定者,还是评价者,包括上下游产业链的参与者,在低碳、绿色、环保方面,都要整个社会的团结协作,只有社会当中、产业当中的每一份子都团结协作,才能防止最后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
3.低碳是一把量化的尺子
不管是绿色建筑,还是低碳建筑,绿色应该是比较宏观的,低碳应该是一个具体的指标,即绿色是一个优化的选择,低碳是一把量化的尺子。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如何把低碳和绿色推进下去,就是用这把尺子衡量。最近国家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碳减排40%。这个指标一定会分到各个行业,分到建筑业的时候,指标应更进一步地细化。
4.政府要鼓励责任企业
建筑行业刚开始的时候的瓷砖小厂和玻璃马赛克厂,那时候污染和能耗是无法形容的。现在的产品在能源消耗方面不大,是自然养护成型的,也没什么污水、废气等排放。我认为,企业做环保的理念、做节能的理由有三点:第一是社会责任。看到由于污染导致的生病死亡情景,很悲惨,觉得有些钱是不能赚的。第二是客户导向,客户也有这方面的需求。第三是政府管控和扶植。企业要低碳就需投入更多成本,因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建立一个体系,引导企业去做,要奖励这些坚持正确方向的企业。
5.开发企业应选择低碳产品
尽管一般人不太关注防水材料,但防水对于一家开发企业、对于房屋建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材料。房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漏水,但是国内目前很大一部分生产厂家提供的防水材料,是低劣材料。免费论文。劣质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就是高污染、高能耗的材料。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最开始就考虑改变传统的施工方法,首先在理念上突破,整个防水理念就是皮肤式,施工时改变了原来的热融,不用汽油,只要水泥地面平整,水泥砂浆直接贴上,就像贴膏药一样,而这样的做法不仅对节能也对环保都带来很大的好处。
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如果真真正正做到低碳,需要在追求效益和节能之间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有责任感,应多选择低碳型的材料供应商,环保型的材料供应商;而部品企业,除了本身产品节能环保,也应该更大限度地降低施工生产环节的环境污染和耗能水平。
6.新型低碳技术需要平台做推介
总的来看,目前我们的低碳经济还有许多领域可以开发,大家最不注意的东西其实也能有所发展,无论在制造、施工过程中,还是有节能潜力和低碳的途径可走。在建筑的很多环节,其实越是在小的细节有所改善。
同时,要想使建筑向低碳发展,建筑师、设计师也必须具备同样的意识,除了在自己的领域有所专长,还应该了解认识新型材料,而层出不穷的新型材料要想让设计师熟悉以及开发商敢用,也必须有相应的正规研究机构做推介和示范,只有这样,设计师才会愿意用这些新型的材料。但其实发展低碳建筑,最终都会归属于开发商。开发商本身也有很多苦衷,现在面对那么多的技术、产品,到底哪些东西好,最后试验的,或者是真正承担责任的都在开发商这里,因此,新型低碳技术需要平台做推介把关。造低碳生活,在楼盘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环节,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建设绿色低碳住宅项目,正成为开发商们低碳时代的社会责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股低碳建筑之风正在兴起。免费论文。创建低碳社区成为众多开发商追求的目标,而对于购房者来说,买房瞄准“低碳”也成为一个新趋势。因而,低碳建材的出现为楼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7.低碳建筑需要低碳建材
“现在老百姓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老百姓以前关注的是品牌,现在更多关注这些品牌产品是否真正达到了环保要求。”经营多个品种建材的李先生说,目前他们正在主推节水型阀门、马桶和LED节能灯等节能环保产品。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建材产品需求的逐渐提高,商家也围绕着“低碳”进行了“暗战”。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建材行业来说,发展低碳建材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机遇。首先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新项目又在不断地增加。免费论文。因此,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重复生产,是建材行业走好低碳化路线的最重要一步。
一些建材行业已经开始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比如玻璃行业,一些企业早已把触角伸到了太阳能膜电池、风力发电机叶片等新能源产品领域。随着一大批低碳、节能新型建材企业的诞生,整个建材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给住宅穿上“环保”外套是诸多楼盘的普遍做法。通过在外墙加装导热系数较低的绝热材料,利用新技术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高水平的保温隔热,有效解决了冬夏两季室内外温差而造成的能源损失问题,实现了节能、保温、隔音、装饰于一体的效果。此外,地暖、节能窗、保温门采光,大大降低了空调、电扇、电灯等电器的使用率,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小区环境也在低碳设计的范畴之内。许多楼盘都利用了周边的绿色资源,形成了小型的自然生态循环圈。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创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0. 021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0- 0035- 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以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为特色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中的主体,创新已成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行中间业务创新,已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进行中外比较,选择适合本土的创新有助于商业银行业务的良性发展。
1 国内外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发展综述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具体指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根据银行发展的需要,将新思维运用到实际当中,开发适应客户需求的新型服务类和表外业务的过程。
1.1 国外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发展及现状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信用卡、基金和销售保险等业务为主;80年代以后,由于金融衍生产品迅速发展,商业银行推出了大量期货、期权、信用担保、互换等创新业务;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电子渠道的建设逐渐开展,现金管理等资源整合型业务陆续开展;21世纪以后,得力于混业经营和金融市场的日渐发达,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发展到资产管理、代客理财等领域,实现了证券、保险和信托等领域创新业务的全面推进。目前,主要是发展公司银行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以及资本市场相关业务。处在混业经营的体制下的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中间业务的创新也逐渐变得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系列化,传统中间收入比重逐渐降低。例如,在大型银行集团的中间业务收入中,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和证券经纪收入占比70%左右,而与传统银行业务相关的账户收费、信用卡以及结算等收费业务则占比30%左右(张正华,2011)。
1.2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始于1993年。自有创新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业务领域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突破原先规定的专业界限,每家银行的业务都已覆盖到固定资产、流动资金、个人消费及国际业务等领域,但业务交叉情况严重;在客户对象方面,民营、私有等非公有经济的业务比重快速上升,公有经济的比重在下降;在业务品种方面,新的业务品种不断涌现,其中,贷款及保证类产品所占比重最大,种类较为丰富,涵盖本外币、表内外领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支付结算类业务创新较多,开拓市场较为有利,收益很好;产品的电子渠道正在逐步扩展,网上银行、客户服务中心、手机银行、企业终端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服务的延伸。但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存贷款业务依旧是办理业务的重点,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依然较小:2004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平均收益占总收益的15%左右(姚先霞,2005),2008年、2009年两年,根据各大商业银行年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均处于20%以下。从2010年披露的年报来看,2010上半年所有上市银行实现的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18.11%,较2009年提高了1.23%。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建行达到21.94%,离发达国家45%~50%的标准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 中外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特点分析与业务创新的对比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看,业务创新速度比较快,但与外资金融机构相比,存在较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中间业务规模比较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大发展,银行之间竞争加剧,金融管制放松,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使中间业务迅猛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一个主营业务和重要收入来源。中间业务也成为国外商业银行继存、贷款业务之后的获得高度重视的第三大块经营主业。例如:1983-1986年美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量从9 120亿美元增长到121 880亿美元,从占银行所有资产的78%上升到142.9%,其中7家最大的银行中间业务比贷款业务多出一倍多,居于美国银行业前列的花旗、美洲等五大银行集团其1988年中间业务活动所涉及的资产总和已超过2.2万亿美元,同期这几家银行资产负债项下资产总和为7 800亿美元,资本总和近450亿美元,中间业务3年来平均增速为54.2%,远远高于资产总额年均9%和资本总额年均21.6%的增速(金融时报,戴勇,2005)。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中间业务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同国外银行业相比还存着较大差距。
2.2 中间业务经营范围和品种比较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种类繁多,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客户力量的不断增强,使得国外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非利差业务。为满足客户各种需求,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外资银行所使用过的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万种。范围涉及知识含量较高的管理、担保、融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众多领域,分布均匀,来源广泛,对某一项业务的依赖性小,可有效满足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如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的美国银行业,其中间业务的范围涵括: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等。他们既可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也可从事资本市场业务(张继华、温福东,200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为以下9类:①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②银行卡类业务;③类中间业务;④担保类中间业务;⑤承诺类中间业务;⑥交易类中间业务;⑦基金托管业务;⑧咨询顾问类业务;⑨其他类中间业务。
2011年从16家上市行中间业务的明细科目来看,各行业务比重分布差别很大。工行和深发展主要为结算手续费业务;农行、建行、光大、兴业、中信和北京银行为顾问咨询业务;中行、浦发为信用承诺手续费业务;宁波银行和招行均是银行卡业务;交行是投资银行业务,民生是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华夏是理财业务,南京银行是业务占比高。各具特色,互不重叠。但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主要是传统的中间业务,范围较窄,品种单调,主要集中在代收代付、结算、售汇等筹资功能强、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类等劳动密集型业务。而技术含量高、为市场提供智力服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个人理财、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以及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在我国才起步,有的甚至还没有开展。
2.3 产品开发对比
国外银行开发新产品更多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开发出不同业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而我国商业银行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的创新局限于模仿,缺乏原创,在利用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服务方面相对欠缺。
2.4 创新型业务的品牌定位对比
缺乏特色业务和相关品牌是影响中间业务竞争力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仍以收付和个人金融业务为主,在同业的竞争中很难显示出自身的优势;投资银行业务也没有突出的相关品牌;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品牌,由于服务质量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其品牌形象的折扣。
3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存在不足的原因与对策
3.1 经营管理体制与创新制度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前身均为专业银行,在国内金融界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尤其在其主营的传统存贷业务方面的长期垄断,使得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因规模较小难以对其形成有力的竞争,而国外商业银行因存在“壁垒”的障碍也难以对其形成较大的威胁。其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长期生活在一种市场化程度低、竞争不充分的环境下,缺乏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来拓展新业务的意识,主动创新外在环境动力不足。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总分行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都是靠中央银行自上而下推行,自发进行的很少,在进行业务创新时缺乏对新业务的详细考察和市场定位,大约有85%的创新业务是从国外引进的。创新内在动力的不足。应健全组织管理与经营机制,提高主动创新意识。
3.2 金融市场不成熟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金融业仍然受到分业经营管理制度的约束,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成熟,卖空交易不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业务创新所必须具备的弹性利率空间尚不具备,大量与利率及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的创新业务开办困难。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外汇创新受到抑制。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受到限制,投资渠道和创新空间有限。需加快金融市场的改革步伐,并开发与碳金融相关的碳交易、财务顾问、融资担保、咨询、CDM项目融资等新型业务。
3.3 对创新认识的观念与定位
由于社会公众传统的理财观念制约,目前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依然把传统中间业务视为重点,而且中间业务仅仅被视为发展和吸引存贷款客户的一种手段。商业银行要从实际出发,认识创新业务对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实现收入多元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盈利能力、降低银行风险等重要作用。
3.4 银行整体协调与规范
我国商业银行各部门开展业务合作互助相对较少,新兴业务与传统业务融合难,对中间业务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因此推出的业务新品种不成熟,得不到传统业务的有力支持,难以满足客户的综合性需求。需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整体协调规划。增强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和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综合。
3.5 创新人才与技术
复合型人才匮乏,甚至不断流失,一定程度影响中间业务的创新。同时,银行硬件设施及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开发出的新产品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须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科技收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在开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该重视科技含量较高的业务。加快电子化建设的步伐,便利服务。同时,适应市场情况,要发掘防伪、防盗等技术系统,为客户提供服务技术保证。
3.6 法制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被《商业银行法》严格限制在传统业务的范围内,金融创新由于法律和制度的滞后而难以进行。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和制度规范之间存在时间间隔较长、空间差异较大等问题。往往是产品创新在前,规范制度在后,而且各地区和分行之间方法和进度也不尽相同。
主要参考文献
[1]牛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
[2]刘兴.试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J].经济师,2009(11).
[3]赵清.全球化视角下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J].金融发展研究,2010(12).
[4]黄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J].企业导报,2010(8).
[5]张龙清.碳金融与商业银行[J].武汉金融,2010(5).
[6]郭清马.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J].西南金融,2010(6).
[7]高志新.碳金融发展与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J].上海金融,2011(1).
关键词碳排放配额;碳排放核证减排量;脉冲响应函数;价格管理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1-0064-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1.010
如何通过经济手段以最低成本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缓解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长的形势,是我国目前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逐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形成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已被国家列入重要发展战略。为此,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10月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并计划于2015年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可依据温室气体排放凭证种类的不同,分为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核证碳减排量(以下简称碳配额和核证减排量)两种。碳配额主要由特定政府部门发放,用来记载或标识持有人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允许排放特定数量温室气体权利的凭证,而核证减排量主要特指可用于抵消碳配额的自愿减排量[1]。此外,依据产品交割时间不同,碳配额与核证减排量可细分为相应的期货产品。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日益活跃,以及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不同产品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也日趋紧密。在我国目前推动建设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碳配额和核证减排量、以及围绕两种商品开发的期货产品是市场交易的主要对象。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未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会出现多种产品共同竞争的局面。如何把握产品价格的关联关系、利用不同交易产品之间的价格影响和关联机制、充分发挥期货价格发现的功能,对于及时掌握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信号,合理选择交易产品的类型,稳定和调控市场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对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研究碳配额和核证减排量现货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总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不同产品价格之间的关联机制,以期为我国的市场调控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碳排放权价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价格关系等相关领域。现有关于价格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第一,针对碳配额和核证减排量的现货和期货价格的关系研究;其次,是在前项研究的基础上,对碳配额、核证减排量等几种产品价格之间传导机制的研究。
早期,Daskalakis等一些学者在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第一阶段碳配额现货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第二阶段的期货均衡价格模型,推算碳配额期货价格,并没有对两者的逻辑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随后,Marliese Uhrig-Homburg 通过持有成本解释了碳配额现货和期货价格的关系,即:碳配额的现货价格加上应计利息就是碳配额的期货价格。之后,有学者针对这两种价格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计量分析,并提出两种价格互为因果的关系、碳配额期货价格具有很强的价格发现的功能等结论[2]。
此外,也有学者针对核证减排量现货和期货价格的关系进行研究。Julien Chevallier[3]对碳配额现货和期货价格之间的风险溢价进行了研究。刘亚贞[4]提出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期货自身的特征可使期货价格先于现货价格形成,这样的期货价格可用来预测当日的现货价格。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实践不断开展和完善,针对碳配额和核证减排量价格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许多学者使用自回归分析、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软件,拟合碳交易产品价格间的关系。Mizrach使用2008年碳配额和核证减排量的期货合约,对全球碳排放贸易机制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他提出欧洲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间存在一定的联系;Julien Chevallier通过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欧盟碳交易市场上碳配额价格和核证减排量价格之间的联系[5];洪娟等[6]研究发现碳配额期货的价格已经初步体现了其价格发现的功能,能够引导核证减排量价格发生变化,并且两者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在分析碳配额和核证减排量价格关系的基础上,一些学者还针对其价格间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Maria Mansanet-Bataller[7]发现,碳配额价格和核证减排量期货价格之间的传导作用主要由碳配额的价格和市场的微观结构变量(如核证减排量和碳配额的管理信息、交易活动的等)所决定,影响稍微较弱的因素还有与排放相关的基础驱动因素。
Fatemen Nazifi[8]提出在项目型和配额型两个不同的交易市场中,核证减排量的总量设置会影响到碳配额和核证减排量管理政策的变化,这是影响两者价格传导的因素之一,另外,金融机构的违约行为是影响两者价格传导的潜在因素。在此基础上,Fatemen Nazifi[9]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指出在缺乏竞争条件的市场上,政府必须对核证减排量的获取和使用进行严格的限制,这能使这种不确定性对两种价格传导机制产生的影响得到有效的抑制。国内学者王学超等[10]也曾使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碳配额价格与核证减排量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提出其具有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常凯等[11]通过TARCH模型提出碳排放权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使两种价格的波动性被放大。
综上,现有研究已经逐步关注碳配额与核证减排放量价格之间的关系,并已验证它们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和传导机制,但上述研究并没有对碳配额、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与期货价格进行区分,这就导致无法更准确分析总结商品价格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此,本文在吸取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选取的碳配额与核证减排量的现、期货产品价格进行区分,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产品价格的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研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同交易产品价格的关联机制,总结其相互影响规律,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以及价格调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2碳配额价格关联模型的构建
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中,主要涉及的交易产品是碳配额和核证减排量的现期货产品,由此产生的相关商品价格是政府进行价格调控的主要对象。不同的碳排放权交易产品价格存在一定的联系,并且每种产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产品价格的变动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把握不同产品价格间的影响关系和关联程度,是我国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调控管理、促进碳市场稳定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通过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不同碳排放权交易产品价格对碳配额现货价格的影响情况,重点关注碳配额现货价格的影响机制,验证碳配额现货价格受不同交易产品价格变化冲击的反应,基本模型为:
本文将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碳配额现货价格受以上三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冲击影响,总结其关联程度与关联机制。其中,Y可用碳配额的现货价格变量向量代替,X可代表碳配额的期货价格、核证减排量的现期货价格的变量向量。
本文将选取欧盟气候交易所(ECX)和欧盟能源交易所(EEX)2009年3月13日到2010年8月4日时段内354个交易日不同种类的交易价格作为研究对象。
为保证碳交易实施的风险可控性,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实施是分阶段进行的,而不同阶段的配额分配方案、制度设计、市场成熟程度存在差异,这使得交易产品价格间的关联关系也不尽相同。为了具体分析市场发展阶段对产品价格关联的影响,本文在考虑第二阶段到期的(2010,2011,2012年到期)碳配额期货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新引入第三阶段到期的两种期货产品,即:2013年12月到期和2014年12月到期的碳配额期货价格,进一步研究处于市场不同发展阶段的期货产品对碳配额现货价格的影响。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选择的变量主要有:碳配额的现货价格、碳配额期货价格(分别用EUA10、EUA11、EUA12、EUA13、EUA14表示)、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核证减排量的期货价格(分别用CER10、CER11、CER12表示),相关统计变量见表1。
3分析与讨论
3.1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检验
由于进行协整检验和建立自回归模型要先对所有相关产品价格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单位根(ADF)验证来判断数据的平稳性,研究结果发现,数列的平稳性不显著。随后,对序列进行差分,结果发现,差分后的序列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本文通过Johansen检验对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碳配额的现货价格与碳配额的期货价格、核证减排量的现期货价格之间,以及碳配额的期货价格与核证减排量的现期货价格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与之前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6,10]。新引入的变量EUA13与碳配额的现货价格也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之后,本文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验证。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碳配额的现货价格是核证减排量期货价格与碳配额的期货价格的格兰杰因果,第二阶段到期的碳配额期货的价格是核证减排量现、期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碳配额的现货价格与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互为因果;就第三阶段到期的碳配额期货价格而言,它们与碳配额的现货价格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该研究结果表
明,碳配额现、期货交易价格之间已经初步建立一定的联系,第三阶段到期的碳配额期货产品由于交割时间的跨度比较大,这种关系还未显现。由此可以看出在整个交易体系中,碳配额价格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不论是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对核证减排量的价格都具有引导作用。
3.2碳配额现货价格与其他产品价格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通过上面的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确定了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碳配额价格的主导作用,但并没有解决不同交易产品价格对碳配额价格的影响程度等问题。下面内容将通过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具体分析不同产品价格间的关联关系。
3.2.1碳配额现货价格与碳配额期货价格
LNEUA代表碳配额现货价格的序列,LNEUA10、LNEUA11、LNEUA12、LNEUA13、LNEUA14分别代表几种期货产品价格的时间序列,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滞后期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除了LNEUA11(滞后2阶),其他的变量与LNEUA建立的模型滞后4阶比较合理;在对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后发现模型所有根的倒数值都在单位圆内,模型是稳定的,可以对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通过以上模型的检验过程得出的LNEUA与五种期货产品的回归模型系数见表3。
建立自回归(VAR)模型后,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见图1-a、1-b。
从图1-a、1-b可以看出,碳配额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产生正效应,具有拉动作用, 随着时间推移,碳配额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冲击先增加,随后逐渐趋于平稳,该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就不同实施阶段的交易产品而言,2012年到期的期货产品与2013年到期的期货产品处于过渡阶段,对碳配额现货价格的冲击变化幅度不大,但
从第二阶段跨越到第三阶段内时,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冲击开始增加,表现为2014年到期的期货对碳配额现货价格的冲击幅度较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是影响碳配额现货价格波动的潜在因素,之前并没有发现欧盟第一阶段(2005-2007)碳配额价格与第二阶段碳配额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关系,本文认为随着交易实践的不断推进,碳配额的期货交易会逐渐活跃起来,交易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在不同阶段实现交割的产品价格间的关联关系也会日益紧密。
3.2.2碳配额现货价格与核证减排量现货价格
用LNCER代表核证减排量现货价格的时间序列,通过滞后期检验和平稳性检验,建立滞后期为一期的VAR模型。由于碳配额现货价格和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互为因果关系,所以此处采用广义脉冲分析,消除因为将公共影响因素施加给LNEUA,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干扰。结果见图1-c,下式为两者的自回归模型:
从图1-c可以看出,核证减排量现货价格对碳配额的现货价格的冲击有明显的正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越来越小。之前有研究显示,碳配额的价格可驱
动核证减排量的价格形成,但核证减排量价格并不能驱动碳配额价格。但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碳配额和核证减排量价格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深入推进,核证减排量价格与碳配额价格也可相互影响。另外,从上述研究结果也可看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中核证减排量抵消碳配额的灵活履约机制,在实际的操作中,如果控制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是能够缓解企业的减排压力的,尤其在碳交易市场上碳配额数量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增加市场上配额的供给量,实现配额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稳定。
3.2.3碳配额现货价格与核证减排量的期货价格
在建立碳配额现货价格和核证减排量期货价格的关系模型时,系统提供滞后五阶的VAR模型,建成后的回归模型系数见表4,2012年12月到期的核证减排量价格与碳配额现货价格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见图1-d。
首先,从图1-d和表4可以看出,就三种产品的脉冲响应函数来看,核证减排量的期货价格对碳配额的现货价格产生负冲击,并且不同的产品种类对碳配额现货价格带来的冲击没有显著地区别,这一研究结论的潜在含义在于,如果核证减排量的期货交易频繁,将导致流通的核证减排量数量增多,可能会引起碳配额数量的供过于求,碳配额的价格走低。其次,从图1-d还可以看出,碳配额现货价格对核证减排量期货价格的负冲击反应并不稳定,这也反映了现行使用核证减排量抵消碳配额的灵活机制,也可能会给碳配额现货价格带来很多不确定性,需控制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合理使用。
4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构建的思考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的完善,碳配额的现期货价格和核证减排量的现期货价格,以及两种商品价格间的关系日趋紧密,碳配额的期货价格已经初步具备价格发现的功能。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碳配额的价格在整个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碳配额的价格对核证减排量的价格有引导作用;从不同产品价格对碳配额现货价格的冲击影响大小来看,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对碳配额现货价格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核证减排量的期货价格,它对碳配额现货价格产生的是负效应;就不同碳配额期货产品对现货的冲击程度来看,期货产品到期日不同,对碳配额现货价格产生的冲击影响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期货产品到期时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引起的。结合这些结论,本文提出了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以及碳排放权价格管理的几点思考:
第一,我国仍处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初期,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与交易机制的完善,市场上碳配额现货与期货、核证减排量现货与期货等可供交易的产品种类也会日益增多,应将深入全面了解各种产品价格间的关联关系作为碳排放权价格研究和市场调控管理的重要支撑,这对于逐步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机制、充分挖掘相关产品价格发现的功能、制定合理的价格调控政策、健全市场机制、增加交易活跃度和提高政府价格管理职能,稳步推进我国碳市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碳配额现货价格在整个市场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碳配额现货价格的波动、调整、限制会对其他几种产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化产生较大影响。在整个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体系中,要把碳配额价格作为其他几种产品价格定价的重要依据,同时高度重视碳配额现货价格的对其它交易产品价格的引导作用,通过对碳配额现货价格的管控和调整,合理适度调节其他交易产品的价格,充分发挥碳配额现货价格在稳定和引导碳排放权市场价格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碳交易市场的稳定;
第三,核证减排量的供需调节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定价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核证减排量的使用比率,严格限定核证减排量的获取和使用渠道,加强对核证减排量期货价格的管理,避免由于核证减排量供需失衡引发的碳配额价格剧烈震荡,从而给其他产品价格带来较大的冲击;
第四,鉴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在对碳排放权相关产品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考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与成熟度,合理利用不同期货产品对碳配额现货价格产生的拉动和抑制作用,充分发挥不同的碳排放权产品在价格发现和价格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形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内不同产品价格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大连商品交易所.碳配额管理与交易[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26-27.[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Management Center.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 Carbon Allowance: Management and Trading[M].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2010:26-27.]
[2]Wagner M W, Uhrig-Homburg M. Futures Price Dynamics of CO2 Emission Certificates: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Derivatives ,2009,17(2):73-88.
[3]Chevallier J. Modeling Risk Premia in CO2 Allowances Spot and Futures Prices[J].Economic Modelling,2010,27(3):717-729.
[4]刘亚贞.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20-47.[Liu Yazhen. Pricing Mechanism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Rights in Trading Marke[D]. Hangzhou: University of Zhejiang,2012:20-47.]
[5]Chevallier J. Price Relationships in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M]//Luo Zongwei. Green Finance and Sustainability: Environmentally-aware Business Models and Technologies.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usiness Science Reference,2011:212-220.
[6]洪涓,陈静.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10,(1):7-11.[Hong Juan, Chen Jing. The Empirical Study of Inter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Price[J].China Prices,2010,(1):7-11.]
[7]Mansanet-Bataller M, Chevallier J, Alberola E. EUA and CERs Phase II Price Drivers: Unveiling th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EUACERs Spread[J].Energy Policy,2011,39:1056-1069.
[8]Fatemeh Nazifi.The Price Impacts of Linking the 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to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J].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Studies,2010,(12): 164-186.
[9]Fatemeh Nazifi. Modeling the Price Spread between EUA and CER Carbon Prices[J].Energy Policy,2013,56:434-445.
[10]王学超,黄剑.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38-44,66.[Wang Xuechao, Huang Jian.A Study on the Positive Effect of Group Leading on Credit Market EfficiencyBased 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J].The Craduate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2012,(1):38-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