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4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管理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 志愿者 绩效反馈
一、相关情况介绍与相关定义
(一)相关情况介绍
1.当前全国高校志愿活动开展情况
在当前高校志愿活动的研究中,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志愿工作的开端是1993年春运服务工作,在参考各种资料后,认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发起阶段(1978-1986)。这一阶段适值改革开放,在每年的3月5日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但是志愿服务意识还没有形成,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志愿服务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自发探索阶段(1987-1992)。一些青年人在“自由、灵活、人性化、国际化”的志愿者理念的影响下,成立了我国首个正式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团体。
第三阶段:推动兴起阶段(1993-2000)。改革开放近20年之后,人们愿意为社会提供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第四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01-2007)。我国的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加强了对志愿工作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企业甚至包括民间组织也激发起对于志愿者工作的热情。
2.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管理制度简介
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管理制度主要分为对会长、副会长、机构成员、志愿者的管理。对会长、副会长、机构成员主要参造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管理制度主要管理对象为协会志愿者。该制度有五大原则,分别为公平原则、客观原则、公开原则、反馈原则、差别原则。
(二)相关定义
1.高校志愿者
高校志愿者是指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向他人学校和社会自愿无偿提供服务。
2.高校志愿组织
高校志愿者组织是“一种合法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非党派性质的、实行自主管理的校园志愿性组织”,其主要目标是致力于高校内部志愿事务或者是社会公益事业,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
二、绩效反馈在志愿活动中的应用情况
(一)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中的应用情况
1.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14年年会
在此次活动后,协会全体成员对所承担工作进行了总结,在总结中,将每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应到了相关责任人身上,让每个人在经历活动后可以及时调整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式。
在此次活动后,协会全体机构成员通过总结了解到此次活动的经验与教训。
2.第Ⅳ期“壹拾佰仟”公益项目
在此次活动中,除最后的总结外,对志愿者工作还进行了随时的反馈,让每个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随时了解自己的改进方向。
3.考核结果反馈
在学期末,协会将本学期的考核结果公布,让每位志愿者了解自己在志愿者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工作中的疏漏。
(二)制度中绩效反馈带来的实际效果
在不断的反馈以及不断的改进中,公管青协会不断发展。全部成员都通过随时随地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有效促进了接下来志愿者工作的开展。
三、绩效反馈在志愿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原因
(一)由高校志愿者组织成员特点决定
1.高校志愿者成员特点
(1)成员的特定性
高校志愿组织的成员不同于其他志愿组织的成员,其来源单一,全部来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2)成员的素质高
高校志愿组织的成员高素质性是由其成员的特定性决定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正在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品质。
(3)成员的流动性强
志愿者参加服务与其自身的条件息息相关,容易受其空暇时间、精神状态、心情、专业知识、特长、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成员的流动。
2.成员特点决定绩效反馈十分重要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志愿活动,让大学生活动更多的成长经历,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较高,因此乐于接受活动组织方在工作中提出的相关建议,这就让绩效反馈在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绩效反馈可以让志愿者充分提升自身能力,使高校志愿者工作达到开展的目的。
(二)高校志愿组织特点增强了绩效反馈的重要性
1.志愿组织特点
(1)志愿者组织是靠志愿服务精神凝聚在一起的;(2)志愿者组织从事各类志愿服务;(3)志愿者组织是非赢利性的以社会公益为主要目的;(4)志愿者组织成员相对松散,但是仍然在定的组织框架里形成组织。
2.绩效反馈对志愿者组织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正是由于以上特点,高校志愿者组织十分需要通过绩效反馈来让志愿者们更好的进行工作。此外,让志愿者感受到奉献的愉快,了解到奉献过后对其进行的客观评价对志愿者的成长十分有利。有利于高年级大学生志愿者向低年级大学生志愿者直接传授技艺,让他们直接得到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和教训,更有利于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四、结语
绩效反馈作为公司考核员工的重要一环,在志愿者工作中十分重要。由于志愿者工作的非功利性,绩效反馈不会直接反映在报酬中,但对志愿者能力的提升、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志愿组织的长期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眉.德育视角下的高校志愿者工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10.
论文摘要:“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西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经济的全球化直接推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用全球化的视角分析教育领域是全球化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高教研究的一种新兴学术研究范式。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旨在通过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为经济组织运行达到最佳状态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方案,必须也必然确立“全球化”教育理念。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整个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人才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不仅表现在人才定义与观念、使用与流动、竞争与评价、环境与待遇的国际化,更突出地表现在人才素质与培养的国际化。本文着重探究全球化理念在管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理论与实践。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管理能力与国际视野的新型管理人才。人类社会需要管理,管理需要科学,管理科学业已成为信息社会促进经济优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定量研究组织的决策、运营与管理模式规律,其研究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工具性两个特点,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标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是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是院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观念。经济全球化亚需革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确立全球化教育理念:其一人才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必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条件;其二树立全球化教育理念是高教领域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现实选择;其三全球化管理理念是适应管理革命和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和培养价值由均衡、渐进、学术型向复合、应用、创新型转变的客观需要。
人才队伍靠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素质由培养模式决定。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培塑全球化战略理念、革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略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意义重大。
二、全球化视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的特征与面临实际
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给该专业的受教育者制定一个培养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培养方案。这一培养模式集中体现了该专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且规定了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特征,其实质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一)全球化背景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特征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为管理型人才。具有综合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相比专业型人才,要求具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具有更高的管理、组织、执行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拓展能力。
二是人才素质要求与国际社会趋同。应该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高信息敏感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学习能力、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国际化的运作水平与能力等,这业已成为国际通行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的衡量标准。
三是人才培养方式要求走向国际化。具体体现在:目标认同国际化,能否适应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体制的多样化,例如方兴未艾的国内外联合办学模式正成为拔尖人才的成才渠道;课程设置综合化,更着眼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手段现代化。另外,还有学生来源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人才培训的国际化等。
(二)管理型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根源
当前,在管理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矛盾问题。总体而言,一是专业设置与分类不规范,二是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三是培养模式“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具体而言:一是以学术标准设置的课程模式应对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矛盾。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目前,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多是“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模式。片面强调专业知识传授,对学生毕业后的多元社会工作环境和角色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应坚持以下原则和方向: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二是工科主导的培养取向与管理型研究生实用价值要求的矛盾。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横跨经济、管理、数学、系统、信息、计算机、工程技术等多学科门类的交叉学科专业。但诸多院校把它截然列为工科专业或文科专业,而不是回归管理学这一社会科学的学科本质,单方面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实践平台和浓厚的管理实践环境氛围。管理实践、实习环节少,实施困难.管理型人才对研究生能力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有较多的管理实践活动,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课时、经费、场所等因素的限制,造成管理人才以课程式的学习和考试型的评价为主,造成与管理实践相脱离、理论学习多、管理实践少甚至缺乏的局面,管理学硕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科化,忽视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本科教育某种程度上只是时间上的延续和理论层次的简单提升。
四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师资要求高与院校符合要求的导师少的矛盾。管理型人才需要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双重核心素质,其培养对导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导师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也要求导师具有丰富的社会管理经历和经验,但现实中这种学、管兼修的“双师型”导师十分匾乏。 三、全球化视野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的战略实施
(一)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针对国际化视野下现代化建设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把培养目标定位为专业管理型应用人才。具体要求是;一是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素养;二是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在本领域内有较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工程学理论基础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三是要具有综合的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可从事专门管理工作,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或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运作、评价和咨询等工作;四是具有扎实的创新能力.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不仅要求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更需要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二)模式选择
一是确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创新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构成当前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体系。“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把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注重能力”主要体现了培养人才的内容和重点。在培养对象上,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在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尤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以应用性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创新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上。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相适应的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两主三多”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多种互动方式、多种导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是构建“综合性、学习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平台.注重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专业、专业大类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构建“平台-模块”式的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在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上,设置若干个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坚持学术标准和应用标准的统一。“综合性”是指知识结构的综合性、能力与素质构成的综合性,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与分析能力,掌握系统思维与分析能力。“学习型”指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意识与技能.综合性、学习型、开放式、国际化的是辨证统一的,倡导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变化中的管理实践的进行互动。
三是实施“学习+管理+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借鉴“双元制”模式,即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由社会和院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这种模式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亦可借鉴CBE模式,即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管理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四是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优化。首先是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是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为核心,重点突出信息社会管理特色。要用全新的观点重新审视课堂理论、具体实践与人员素质的关系,对培训教材按照社会实际需要进行结构和内容上的调整。其次是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探索,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研究生培养统一标准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系统理论学习与科研并重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实现从“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向“以学生为中心、导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方法的转变。再次是学习方式改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应改变被动式接受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建立以发现和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同时积极参与到各种部队管理实践中,实现学与用的互动。
多年来,周珍始终致力于运用数学工具,特别是用不确定性理论和模糊决策方法来解决管理学问题,特别是在社会治理领域,周珍开展了多个重点课题的研究,其中针对中国雾霾联防联控机制、网络舆情与社会事件监管等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建性的前沿理论和解决方案,这些均被政府和决策机构应用到社会治理实践当中。如今,她的研究领域已经涉及社会治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多个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就,在国际及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参与、承担了10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科研项目。
为了能与周珍有一次亲密的接触,笔者特别对她进行了一次专访。
淡泊治学―成就专家之路
“和一些成熟的自然科学学科相比,管理学的涉及面更广、更加复杂,更难定量分析,也很有挑战性,所以,当我投身到这一学科领域后,我就想尽力发挥我的特长,争取取得一些研究成果。”朴实的话语,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诚如周珍所言,只有执着求索,才能更有力地服务于社会。
回忆从求学到工作的这段经历时,周珍颇有感慨,她说:“由于我是数学专业毕业的,毕业时摆在面前的工作有很多,那时很多朋友都劝我去做基础教育,教书育人,可以将所学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然而我却不满足于现状,觉得我所学的数学知识完全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于是,我选择了进一步深造,希望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在一些前沿学科,特别是交叉学科上,最后我到北京理工大学攻读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这一次周珍找到了人生的坐标,开始了最前沿的社会治理研究。
周珍谈到了选择这一研究方向的原因。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可以说有目共睹,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了,亟须有效的社会建设管理经验。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较为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这些问题都亟待完善解决。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提高决策水平,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不断面向重大社会治理课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和决策参考是管理学学者的主要工作和重要责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加强探索实践和调查研究,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投身科研工作后,周珍每天工作都很紧张,参与科研项目、撰写研究论文、出席学术活动、为学生上课……她认为,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众多领域,不仅包括社会治理,还有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未来管理学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更多,但这同时也给这一学科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现在,周珍致力于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某些社会问题,她所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地利用好自己有数学基础这一优势,在管理学方面更上一层楼,取得一些新的成就。“无论是数学还是管理学,其实都是和社会发展、民生密切相关的,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和工具,它可以让我更深入地开展管理学的研究,而我要把这个基础打好并且利用好。我知道,在中国,很多管理学研究学者之所以无法在其研究领域更进一步,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自己的数学水平,而我本身就是学数学的,在基础工具的运用方面,相对更有优势,我不想放弃自己的这个优势。同时,在平时的研究中,我也时刻加强自己在其他学科方面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近年来,周珍所做的课题很多都是为了解决社会治理当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大都是政府和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有关雾霾防治方面的研究,准备利用模糊决策与对策等智能非经典数学模型对雾霾治理联防联控中的成本分摊问题展开分析,并初步总结出雾霾联防联控过程中的关键对策。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周珍发现雾霾天气频繁地袭扰我国北方地区,已经成为制约北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她认为治理雾霾要加强不同区域的联防联控,而这已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最迫切的需求。“雾霾治理和防控是这些年老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联手治污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首要任务。经过我们课题组的初步调查研究发现,跨区域雾霾治理过程中的跨区域产业转移互补,以及自控与联防背后的利益调整才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联合治霾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于是我就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在这个方面,这也能比较好地发挥我在这种交叉领域方面的特长。在这些调查研究基础上,我和课题小组综合考虑了雾霾治理各方成员的偏好、信任、公平等情感因素,引入Shapley稳定匹配理论,研究在不确定环境下形成合作的方式,并能提出公平的效益分配规则及结构稳定性评价方法……”听着周珍侃侃而谈,可以感觉得出她本人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和所付出的心血,也体会到一名学者为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研究成果的愿望。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研究公共管理理论对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使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科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对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坛开幕式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核成主持,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首席咨询科学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总编辑、本届大会主席刘人怀教授首先热情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教授代表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致辞,并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马庆国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刘人怀院士在致辞中讲到,中国管理科学论坛是中国管理学领域高层次、高规格的综合性学术会议,旨在探讨中国管理的科学问题与发展规律。
他认为,国家通过“供给侧改革”去落后产能,通过“一带一路”让先进产能走出去,通过“互联网+”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路,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中国制造2025将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全方位的布局意在从根本上调节中国产业结构,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其中“互联网+”给中国的工商业带来重大的变革,企业的生态环境已经今非昔比。谁能在这一波大潮中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谁又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引领行业发展,迈向产业链的高端?企业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刻,而如何变、怎么变,这都是我们管理科学的重大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硬一软,硬的是技术、产品、质量,软的是文化、创新、制度、品牌,这些软的东西如何去衡量、控制、提升,这就是管理科学的问题。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管理理论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管理科学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到现代管理科学等三个重要里程碑,已经成为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列的第三类科学。在现代管理理论中,百花争艳、百家争鸣,人们用“管理理论丛林”来形容现代管理学说群峰并峙的状况,包括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而国家对于我们管理科学研究非常重视,中国的管理科学要提高水平,走向世界;既要适应全球化,又要实现本土化;在管理科学界中要提倡实干、鼓励创新、加强合作、促进交流。
本次论坛的目标是为所有致力于中国管理研究的学者提供学术成果交流与展现的平台。许多学者已经为中国管理科学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瞬间万变的大环境下我们的研究必须跟上时代,在时代的前沿研究中国本土企业的新问题,得出新思路、新方法。而“互联网+”生态下的中国管理科学尚有许多领域值得深入探讨,包括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与发展、中国本土企业成长之路、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智慧以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管理问题研究等领域。
正如本届大会主席刘人怀院士在致辞中所期望的,在本届论坛上能够分享观点、热烈交流、思维碰撞,形成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
开幕式现场近300多位专家和学者听取了主题报告,报告聚焦于战略与创新、互联网与产业发展、工程管理领域,就当今管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从新情境下的物联网应用、社会化风险、供应链风险规避等角度出发,研究物联网应用、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献计献策。
开幕式后,各位专家学者分三个分论坛,就“互联网+”生态下的中国企业创新与发展、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和新情景下的中国管理问题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取得了丰硕的讨论成果。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中国管理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学术成果交流和展现的平台,同时为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科学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
比如中国从一个制造业弱国,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进而成为制造业强国,三步走的路线图非常清晰,也离不开管理。我们有必要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在管理学上的成就进行总结提升,以便进一步推进今后的各项工作,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而且,我们现在形成了一个品牌,一年比一年的会议规模大,参加的代表日益增加,讨论的话题也更集中,这次选的是“互联网+”。“互联网+”实际上也是应对当前的“三化”,一个是数字化,一个是网络化,一个是智能化,体现了我们生产方式、生产理念、管理模式、组织方式等层面的变化。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这次论坛选择这个主题,我认为非常切合当前国家的重大需求,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把握它的客观规律,通过管理学的研究,在指导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上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兴杰在论坛开幕式上代表学校讲话。他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第三届中国管理科学论坛在我校举办,该论坛是我国管理学领域高层次、高规格的综合性的学术会议。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我们感到十分荣幸。
首先我代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向论坛顺利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关心学校发展的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以及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更加开放、包容、互利和不确定的外部生态,中国的管理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本次会议围绕着“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管理科学这个主题,共同就“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企业创新与发展、本土企业的成长、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智慧、全球视野下的管理问题等开展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学术研讨,可谓是一次难得的学术盛会。我相信这次论坛将促进创新的思想火花,在“互联网+”时代管理创新方面,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方面取得丰富的学术成果,对我国的管理学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济管理学科优秀的学校,现在有在校生28000余人,教职员工2000余人。建校以来我校在众多领域参与完成了一大批国家高科技攻关项目,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国家发明奖。学校被誉为社会IT企业家的摇篮,许多校友已经成为了中国一流IT 企业的领军人物和高端管理人才,如京东方、长虹集团、海信、熊猫电子以及阿里巴巴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的掌门人都有杭电的校友。我们也做了一个统计,近十年来,我们每年的研究生到华为工作的将近100名左右。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的办学水平,质量与效率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2015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首批入选的五所建设大学之一。
关键词: 团队研究型教学 大学管理学课程教学 新模式
管理学在性质上既属于一门介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性学科,又是一门必须充分将管理学的抽象原理知识付诸具体实际管理活动的实证科学。基于这样的课程特质,大学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自然应该是丰富多样的,能实施的教学手段与学习模式也应是不拘一格且灵活多变的。放眼国内外大学管理学教学方法的现状,目前已基本上实现了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与团队创新教学法相结合的多重组合型教学模式。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日益推广,一些新型的多媒体工具极大地丰富了管理学教学模式。然而,随着当今大学生择业模式的新变化,一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其自身管理能力的内在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上诸多与管理学相关的行业也越来越注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所具实际管理能力的经验考核,这些均已对那种传统的仅注重单纯讲授书本知识的大学教学模式构成了冲击。同时,随着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对大学教师科研能力要求的提高,实现一种既能紧扣现实生活又能高瞻理论前沿的科研型教学,是提高当今大学教师扎实科研能力的一项基本素质。如何在大学管理学教学实践中既促进学生对管理学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满意,又实现大学管理学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与教学业绩的双赢格局,一种基于团队协作精神的研究型教学不仅是切实有效的,还是值得大学教育工作的同仁努力推广的。
一、概念辨析:研究型学习、研究型教学与团队研究型教学
团队研究型教学既与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型学习、研究型教学密不可分,又是在整合了二者共同优势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大学研究型学习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前提下的一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它主要是针对高等院校中某些特定的研究型课程而言的。其研究型课程的共同特征就是综合性与开放性,即既具有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性综合特征,又具有不断地立足实践、面向实践的理论开放性。如前所述,管理学在性质上可归属于这种研究型课程,所以,这也是研究型学习在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普及的重要原因。其次,大学研究型教学是倡导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它是指学习者在导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1]大学研究型教学的实质是旨在强调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正是有鉴于这种师生间“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这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者”既包括学生,又包括老师。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研究型教学模式主要涵盖了研究型课程体系的实施、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和对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的塑造这三大方面。
团队研究型教学则在借鉴了目前各大学研究型学习与研究型教学的优势的基础上,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更深入地强调一种师生间互动协作的团队精神。像这种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恰恰又是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关于组织价值观的核心。因此,将这种突出团队精神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到大学管理学课程中,对于实现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均有相得益彰的“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团队研究型教学的构成
团队研究型教学的构成主要体现为三大团队即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及教师与学生组合的互动团队。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主导,作为研究型教学的教师团队,它必须是一群能够体现出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所谓“高素质”的基本内涵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基本素质、业务素质和交往素质。其中基本素质可体现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内容;业务素质又体现为教学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科研素质等内容;交往素质可表现为交际素质、审美素质和个性素质等方面。[2]除此之外,高素质还可体现为其他的诸如转换观念的素质、发现问题的素质、创设情境的素质和科学评价的素质等。因此,上述高素质教师团队的培养,是保障研究型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鉴于大学管理学课程的社会实践性特征,在上述教师队伍的团队构成上,除了高等院校那些执教管理学课程的专职教师之外,还要适当地聘请一些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社会专业人士加入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团队。同时,为避免管理学理论教学的枯燥以流入“纸上谈兵”的空洞,从事管理学理论教学的专业教师还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带领学生从事一些社会管理的实习工作,以亲身的社会实践领悟理论的生动与活力。
在传统的接受型学习中,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一种处于被动地位的学习主体。可是,在研究型教学中,同样是教学活动对象的学生,却已转换为主动的学习主体。传统的接受型学习,单纯强调知识的灌输,而研究型教学则偏重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主体而言的,若从学生角度来看,那么这个研究型教学首先仍是一种研究型学习,不过,与那种传统的接受型学习不同的是,研究型学习则不仅超越了纯粹的知识灌输,还要实现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即知识本身并不是第一位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根本。尤其是管理学这样一门来源于实践而又理论性很强的研究型课程,枯燥的管理学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脱节肯定不是管理学这门课程所追求的教学效果,而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管理学知识以培养学生独特的管理能力,才算真正地实现了管理学课程的终极教学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管理学教学对象的学生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群个性鲜明的学习团队。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团队,是团队研究型教学的一种特殊优化组合。在传统的接受型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易于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团队研究型教学中,大学教师的责任已不再停留于以一种填鸭式的“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是从事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以深入指导学生研究,才是研究型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考虑到不同学生研究兴趣的多样性,以及管理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不对称性,管理学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一对一的解决方式,而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解决思路。这种问题解决思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多样性与随机性。同时,由于管理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一切管理理论皆来自实践,并将随着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的互动也是日新月异的。
三、团队研究型教学的实施
既然团队研究型教学是在脱胎于一般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一种师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关系,因此,这种团队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就不可避免地既要兼蓄一般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优点,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教学理念和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思路,又要充分凸显师生间“教”与“学”的团队互动意识。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教学理念
如前所述,大学研究型教学的核心教学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鉴于管理学课程实践性与开放性特征,其教学理念中的“学习者”包括教师与学生这两大平等主体。师生间这种平等的“学习者”角色意识将有利于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以及培养师生间共同参与课程学习的责任意识。在这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样,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成员而存在的,其教师参与的课堂讨论也仅是在各成员平等立场上的发言,而不是充当权威的理论说教者干涉学生的观点。当然,唯一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必须为课堂教学的效果负责。
2.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的教学思路
由于研究型教学并不一味地崇尚对知识本身的传授过程,而是突出问题意识,即通过形成一系列问题意识,并通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这是研究型教学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根本区别。传统的接受型学习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甚至想方设法地回避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不能为社会输送创造型人才。因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而分析问题首先在于发现问题。可见,要实现从传统的接受型学习到研究型学习的根本转变,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师生间“教学相长”的团队互动意识
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交流过程。由于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即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这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通常已不是一对一的结构式存在,而是表现为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解决方式,其解决的结论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团队或集体的意志倾向。这里的团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普通意义上的相互帮助单元,更确切地讲,更意味着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各司其职的协作关系。例如,虽然同属管理学课程的教师团队,不同老师对管理学的研究往往各有所长,有的侧重于管理决策的分析,有的擅长做具体的管理计划,还有些从事过实际管理工作的兼职老师于对管理过程中的组织、领导或控制等环节具备实战经验,如果能妥善地将教师团队的研究专长合理编排,采取集体授课或者专题研究的灵活方式组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则这种教师团队优势的整体释放,无疑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知识及其应用的系统而全面的掌握。
总之,由于大学管理学课程本身的跨学科性特征,再加上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需要,在大学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团队研究型教学的新模式,这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创新,还是教师的研究探索,都能轻易地实现“教学相长”的双赢格局。
参考文献:
[1]李迟.浅析研究型学习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8)下:101.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早在1860年杜蒙就指出“电影这项发明可使一切知识的传授, 如自然科学、工业、机械、美术和技术、军事战略等等, 获得一个迅速、普遍而有效的工具”[1]。电影问世后,虽然其科研目的逐渐被娱乐功能挤占、取代,但在教育家的眼里,它一直未曾失去教育的意义[2]。电影具有重要的教学功能,能够补充学科文本,充当启发性的角色[3],此外,电影教学法增进了学生的参与,并使学生更深入地进入学科问题的探讨[4]。在浩瀚的电影资料库中,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料素材,电影作为教辅工具,在语言、艺术等人文教育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但在高校管理学科中的教育功能与教辅作用却一直未得到重视。在当前高等教育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学生认知习惯多元化的形势下,有必要对电影在高校管理学科中的教辅作用与应用进行探索研究,挖掘并发挥电影应有的教育作用。
1电影在高校管理学科中的教育功能
1.1电影具有史料作用
电影具有史料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影特别是记录片保存了大量的事件、人物、风俗民情、科学发明等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影像;二是每一部电影本身都有时代的烙印,电影记录、描摹、反映时代,不论是故事片还是记录片,不论是写实还是科幻,都有彼时彼地的痕迹,因此电影具有时代的特征,具有历史资料的功能。管理学科作为发展中的科学,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讲授,都有大量的学者、理论、时代背景、社会特征需要回顾,以反映学科的脉络与发展。电影为这种历史回顾的形象表达提供了可能。比如:在讲授“工具人”时,《摩登时代》这部电影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描述,如果加以挖掘,还可以在“流水线”、“动作研究”等概念对学生加以引导阐述;《超级工厂》这部记录片,介绍美国UPS公司自动化、机械化的包裹分拣系统,具有美国企业追求效率的时代特征,学生观看后,马上就能理解企业为什么、如何追求工作效率;如果学生对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感兴趣,进而想对理论创立者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生平有所了解,教师就可以推荐《美丽心灵》这部电影。
1.2电影具有案例功能
国外学者对电影的案例功能挖掘得比较早,1991年美国迪尔教授在商业道德教学中把纪录片《华尔街》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并发表了相应的电影教学成果论文。电影的案例功能主要由故事片提供。广义地说,每一部故事片都由一个或若干个案例组成,这是由故事片的艺术形式决定的。对有着良好叙事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故事性具有吸引力,因而容易激发人们的兴趣。《唐山大地震》的开头,便有一个关于理性或感性决策的案例藏匿其中,徐帆扮演的母亲做出了一个“救弟弟”的决策,电影对这一决策情境的模拟几可乱真。领导理论中提到“领导的本质是下属义无反顾的追随”,《斯巴达克斯》这部电影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形象表达。美国电影《门口的野蛮人》几乎将课堂上诸如“垃圾债券”、“恶意收购”、“内部人控制”等重要概念全部涵盖在内,简直就是一部《公司金融》的“活教材”[5]。这样的案例情境逼真、形象清晰,加上视听效果震撼人心,学生容易接受理解。
1.3电影构建了一个多模态学习情境
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互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完成,每一种感觉代表一种模态。正常的感知与互动是通过多种模态交织综合完成的[6-8]。在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都缺乏的情况下,要还原文本中以单一模态表现的多模态情境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文本作者也时常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它既要求作者有管理学科的知识背景,又要兼有文学大师的语言能力。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文本阅读经常有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缺点。要使学生学以致用,避免“纸上来纸上去”,多模态认知显得更为重要。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设备,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高达65%[9]。电影运用色彩、声音等技术语言去描摹人物、讲述故事、记录社会,这种多模态的直观表达令学生们能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对研究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容易把握。
1.4电影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第一信号
巴甫洛夫将一切信号分为两大类:第一信号为现实的具体信号,是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具体刺激;第二信号是现实的抽象信号,即语言、文字。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但又反过来影响和支配了第一信号系统,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是这两个信号系统共同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10]。绝大多数管理学科在揭示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同时,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就要求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第一信号,否则理论的建立就是无本之木,对实践的指导也是无源之水。电影为学生管理概念、理论的形成与投射提供了有别于文本形式的来源与对象,电影具有逼真性与可感性,电影案例具有形象性、故事性与情感内涵,除了可以弥补学生的情感、管理经验不足,更主要的是容易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并产生移情或代入,这种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联结,便是意义建构,是桑代克强调的“学习者的最佳途径”[11]。虽然电影提供的第一信号和学生的实习、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相比,信号强度与逼真性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减与失真,但是,它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世界电影库提供了海量电影,通过教师或学生的选择与剪裁,事实上相当于提供了海量的信号。
2电影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几个普遍问题
2.1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习惯于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学生缺乏生活、社会管理经验以及对管理实践的感性认识。尤其是本科生与应届研究生,生活轨迹基本上是从家庭到校园,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也基本上是从书本到课堂,可以说在高校管理学科色彩斑斓、纷繁复杂的新天地中,他们单纯的像张白纸。再加上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带有应试教育铸就的思维模式,习惯于死记硬背,这种能力上的“比较优势”令他们在大学课程学习中依然习惯于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学生们似乎学得很快,但是,这种建立在机械记忆上的对概念、理论的“掌握”十分脆弱,一旦要把它们迁移[12]到新的、现实的情境中去,学生便会无所适从,显示出较弱的理论应用能力与情境适应性。学生们这种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的弊病,本质上在于缺乏概 念、理论与生活情境、切身感受的密切联系。而管理学科的教学,有时是高度依赖情境感知的,比如,对“机械化大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这句话的理解,如果没有对“机械化大生产”的感性认识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学生在现实或在电影看过流水线,对“机械化大生产”和“劳动效率”这两个概念的联结就会相对容易、牢固,从而对原理的学习就越透彻。按照贾德的概括化迁移理论,学生对新情境的适应性越强,迁移就越好。电影为建立这种关联与迁移提供了可能,大量电影有适用各种理论的情境可供提炼,从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2.2学科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目的淡化
高校管理学科具有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但要打下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形成自己的管理观念,能够运用管理理论、模型、工具去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换言之,学生学到知识只完成教学目标的三分之一,学生能学以致用并养成自己的管理素养才算是完成全面的教学目标。电影可以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辅助作用。首先,它比文本、语言更容易促进学生概念、理论的形成。其次,电影的现实模拟使学生形成的概念、理论更容易与现实发生关联。再之,电影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传导链条。在没有运用电影等教辅手段前,学生的知识传导链条是:教师、教材的语言文本知识(输入)学生的语言文本知识(转化)学生的语言文本知识运用(输出);引入电影等教辅手段后,学生的知识传导链条有可能是:电影的现实模拟情境(输入)教师、教材的语言文本知识(输入)学生的多模态知识(转化)学生的多模态知识运用(输出)学生对现实管理情境的敏锐感知与知识运用(输出)。如果这一延展的链条得以实现,那么学科的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就会全面得到强调,不至于偏废,学生的能力也得到升华。
2.3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为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需要讲解的内容较多,教师为赶课时经常以课堂讲授为主,授课过程与方法相对单调。这
种紧凑的、满堂灌式的授课方法似乎能体现教师的责任心,但是也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满意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教育工作者经常说: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建构主义教学观。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来源于老师的灌输,也不是大脑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基于学生主动选
择、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烈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学习活动的首位[13,14]。以上观点对教师的启示是要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屈服”,放下身段“迁就”学生。电影的引入,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方面,电影这种多模态认知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电影的故事性与娱乐性也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更主要的是,电影案例的形象性消除了学生对管理
情境的陌生感,因而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时更容易得心应手,成就感更强、兴趣更大。学生一旦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观影过程中运用管理理论去分析剧中人物故事、或用剧中人物故事来验证管理理论,就已迈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大步,管理学科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也就开始彰显。
2.4文本案例相对缺乏与单调
大部分管理学科引进教材中的文本案例都较为丰富,但都是国外情境,由于情境与文化的高度民族化与本土化特点,学生缺乏对这些案例背景或情境的深刻认识与了解,分析起来难免隔靴搔痒。本土教材书中案例较少,即使是本土案例,由于学生缺乏对管理情境的感性认识,对案例的认识也容易模糊、难以准确把握。此外,文本案例在模态上较为单一,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不易全面准确掌握案例中的综合信息,并且,文本案例在表现纷繁复杂的管理情境时亦有其局限,这也构成文本案例的单调性。电影案例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解读[14],是一个具有良好补充作用的管理案例宝库。
3电影在高校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精选电影资料及其教学片断
发挥电影的教育功能要求教师首先具备“形象表达”的意愿,即要有对某一管理概念与理论如何通过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欲望,其次是要有大量的观影经验、形成自己关于学科的“影视库”,再之要有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情景的技巧。海量的电影提供了海量的案例,关键是如何选择与剪裁。对电影资料的精选存在一些困难,一是要在海量的电影中找到与课程知识点对应的片段无异于大海捞针;二是难以取舍,需要教师反复观看,多番权衡比较,比如,《集结号》与《风声》都可以用作“管理沟通”的教辅资料,前者对“无反馈”单向沟通方式的危害表现得回肠荡气,但是,后者关于沟通的信息量更全面、丰富,更适合用于教学;三是剪裁困难,一般而言,一部电影适合播放的片断是有限的,为控制播放时间需要对其进行剪裁,但是如果过于追求效率,只选择最为关键的内容,可能会忽视前因后果、背景交代,学生看到的是支离破碎的片断。可见,精选过程既要有教师视角,也要有学生视角。
3.2充分准备教案与相关资料
如果没有重视这一环节,高校管理学科课堂就可能沦为电影欣赏课。为此,(1)教师要设计好教案,根据各章节的教学目标来搜寻电影资料,精选到能使教学“
事半功倍”的影视片断,宁缺勿滥;(2)对电影资料在每次教学应用中的定位要清晰,根据电影的史料功能、案例功能来准备教案,包括背景资料、延伸知识、课堂讨论问题设计以及引导技巧等。电影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学生一般沿两条线索进行探索,一是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延伸知识,二是与电影内容相关的发散性问题。教师如果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与课前准备,就不能与学生有效对话、引导学生,既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浪费了电影资料。
3.3学生的作业与任务
对具有史料功能的电影资料,一般可要求学生谈谈观后感想、鼓励学生进行影视内容与课本内容的对应联结、要求学生举例把影视内容、课本内容延伸到现实情境中去。对具备案例功能的电影资料,除了像文本案例一样布置作业与任务外,还可以提一两个延伸或发散的问题,和电影资料的延伸性和发散性相对应,往往学 生对这样的问题有很大兴趣,呈交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时有真知灼见,反映出他们的真实思考。
3.4基于观影过程的教学互动
有的教师喜欢一边观看一边介绍、提问、讨论,这种方式对史料功能的电影资料较为适用,对案例功能的电影资料则值得商榷。大部分在课堂上使用的电影资料,本身就经过剪裁,显得相对碎片化,如果教师在观看过程中经常打断插入讲解,不但加剧电影资料的碎片化,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移情与代入,不利于学生对情境的感性与理性把握。而移情、代入、多模态情境正是电影引入课堂的主要目的。比较合适的方法是教师暂时充当背景资料提供者的角色,在各个片断的连接间隙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补充说明。 参考文献
[1] 章伟民.电影教学与教学电影(上)[J].外语电化教学,1979,(12):24-26.
[2] 章伟民.电影教学与教学电影(下)[J].外语电化教学,1980,(1):21-22.
[3] Paisley L.Theses on Cinema as Philosophy[J].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2006,(1):15-16.
[4] Ellen M.Making the Most of a Good Story:Effective Use of Film as a Teaching Resource for Ethics[J].Teaching Theology and Religion,2003,(2):93-94.
[5] 郑彦.多媒体案例在高职教学的应用——以财经电影《门口的野蛮人》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5):60-62.
[6] 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1):60-93.
[7] 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论文摘要] 由于诸多原因,民族地区大学生存在明显的缺点。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民族地区大学生有鲜明的特点:老实本分,比较能吃苦,有强烈的发展愿望;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烈,接受新鲜事物快;思想和价值观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多地转向实用实惠,心理相对浮躁,功利性强等。从目前来看,民族地区高校中大部分是本地生源。众所周知,民族地区多在边远山区,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经济欠发达,贫困学生相当多,故民族地区大学生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往往缺乏健康的自我意识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缺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和社会适应能力差[1]。此外,部分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缺乏和子女交流,更谈不上教育子女,子女易出现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等问题[2]。可见,民族地区大学生需要各种帮助以完成学业。所以,在大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如何针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1.民族地区高校当前的学生管理模式和弊端
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仍采用以管理为主、教育为辅,指挥为主、服务为辅,灌输为主、引领为辅[3]的模式,这种教育管理模式是“精英教育”时代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现今教育大众化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适应不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具备了自我管理的条件,高校本应该顺应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从管理上“营造一种导向,创造一种氛围,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在学习中教育自我,在实践中管理自我,在生活中服务自我。然而,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将学生管理得过死,学生没有主动性;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就业竞争力弱、实际工作能力不突出等。所以,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加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培育,提高综合素质,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要。
2.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
2.1 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弊端是将学生管理得过死,学生没有主动性。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以人为本,注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成为高校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民族的希望,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还要学会自我管理。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独立地处理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很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之中。从这点意义上说,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今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4]。
2.2 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我管理模式就是让大学生作自己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务,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更全面的锻炼。大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还能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坚强的意志和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理性地面对现实、冷静地分析问题,不断地激发出自身的潜能,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对问题的心理素质。可见,强化大学生自我管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能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5]。
2.3 自我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量的激增,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数量相对不足,被迫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日常事务中,造成管理质量低下,新招聘的辅导员没有管理经验,管理能力和管理艺术亟待提升。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够使每个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活动中,在不增加辅导员的情况下就能把学生教育好,学生工作者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服务职能和自身的学习提高,为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创造更佳的环境。因此,采用自我管理方法,使民族地区大学生具备在学习中教育自我、在实践中管理自我、在生活中服务自我的基本能力,对于高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育的目标要求
3.1 学会管理目标
理想是个人不断追求进步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人们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大学生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具备终身学习、有效交流、科学研究能力”的职业人。要实现这个理想就要学会管理目标,对目标任务进行有效分解,具体安排到年、月、日,然后每天做好计划内的事情,逐步去实现既定目标。
3.2 学会管理学习
学会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学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空间,大学生自我管理应该从学习开始。在学习当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课外活动与学习相冲突,交友和学业相抵触,需要同学们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在管理好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促进全面发展。管理学习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明确每个学期课程修读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其次要制定学习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然后选择好学习工具,充分利用教科书、图书资料、网络课程等。还要定期检查学习效果,找些综合练习题、网络课程试题、职业资格考试题来练习,发现薄弱环节要注意加强复习,巩固提高。
3.3 学会管理情绪和社交
情绪的好坏不仅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往往还会决定事情的成败。我们共同生活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需要每个成员都学会管理情绪,才能保持家庭和睦。同学之间有矛盾要讲究化解策略,不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吵大闹,甚至打击报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大家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善于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另外,良师益友会深远的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良师的指导和益友的帮助,我们要严格选择良师和益友,保持密切来往,不断吸收良师益友的先进思想、成功经验,转化成自己追求完善和超越自我的内在动力。
3.4 学会管理财物
财物是开展事业不可缺少的,没有财物的支撑就不能顺利开展各项活动,事业很难获得成功。大学生在校花费主要靠父母供给,基本上没有理财观念。另外,民族地区大学生中贫困生占相当大的比例,如何解决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是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学会合理消费与理财,对于民族地区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制定每月支出计划,避免“今朝有酒今朝醉”;争取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适当社会兼职;尝试做低风险的小生意等。 转贴于
4.创造条件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形成后能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支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因此要改变旧的不良习惯,创造条件建立自我管理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4.1 建设自我管理的校园文化
4.1.1 教师和管理者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任课教师要传授自我管理的基本知识,针对不同大学生进行个性化自我管理的指导,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与合作式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管理者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职能要从管理训导向咨询服务转变,积极为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创造条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
4.1.2 大学生要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
大学生既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又是实施自我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自我管理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成败。由于民族地区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等缺陷,并且在学习与生活上有较大的依赖性,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不高,这些影响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实施。因此要加强自我管理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整个学校形成注重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并使自我管理的理念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深处。
4.2 放手让大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实践活动
日常生活与学习是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的主阵地。由于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上,因此要充分发挥出日常学习与生活管理的主阵地作用,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管理。从一日之计在于晨到晚上的枕边三思,从学习、生活、工作到人际关系以及感情的建立,均要实行全天候的自我管理。通过日常管理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积极而自信的人生观。
“学长制”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益补充。学长制是一种在国际上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普遍推行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选择工作责任感强、工作能力突出、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技能扎实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学长,以寝室为单位对口帮扶、指导新生,使新生及时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帮助他们规划奋斗目标。这种“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能起到 “导学、导管、导助”的作用,对学校管理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学生团体是学校管理系统的重要单元,也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训练的重要基地。班级是学校管理最基本的单位,要将管理重心下移至班级,以班级委员会的自治化管理为核心,以寝室长为成员,形成班级事务委员会,对自然班级日常事务进行自治,做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学生党团组织和各种协会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广大学子的踊跃参加,基本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学生不论是在团体的选择上,还是完成某项活动任务方面,都离不开自我管理,是大学生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好平台。
各种实践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自我管理锻炼的机会,也给大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广泛参与。这是认识社会、走入社会的重要形式,更是实现“成长成人成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实践自我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基本途径[6]。
纵观世界,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将是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主流趋势。自我管理是解决民族地区大学生当前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各高校应有序地推进大学生自我管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提高管理育人作用做出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锦鹤, 杨莉苹, 季建华.民族地区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思考.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5-78.
[2] 冯宇,马思放,阳婧.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以广西马山县为例. 世纪桥.2009,182(8):103-104.
[3] 李红艳. 对大学生开展"三自管理"的思考. 科技资讯.2010,(21):215.
[4] 黎鸿雁,邵彩玲,安 涛.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2008,10(1):85-87.
关键词:工商管理;本科;校企联合;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徐华(1977-),女,江苏扬州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0-0067-01
一、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工商管理这一管理学学科门类的基础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管理的空前重视,已成为中国社会变革中最为持久的热点。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500余所高校设立了该专业,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急需大量懂经济、会管理的专门人才的需要,但是,我们在培养总量提升的同时并未在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上做到适应时代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升级与变化,我们在专业培养模式的发展速度上相对滞后,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实施方案。目前专业在培养模式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两大突出问题:
1.专业定位不明确
现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全国各高校的表述中虽然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大致都表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经济、管理、法律知识;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的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工商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很多高校对自身定位不明确,随大流开设相关专业,没有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趋同,个性不足,缺乏针对性。[1]
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形式大于内容
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是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体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比例过小,并且评价与考核标准被忽略或者虽然存在但是难以操作。这种状况还是沿袭了以往的模式,同时也与目前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招聘与培养管理不无关系。教师的理论知识较深厚,但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机会较少,多数属于理论研究型。新的教育思想提倡基础与核心技能的结合,更注重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践本领和创新性思维。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社会。
二、“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简述及其在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实行的必要性
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学校选择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完成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任务。学校通过设立实践教学委员会等机构对实践教学进行系统详细的规划、指导、监控和考评,并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设置新的课程和调整教学内容,使模式成为一个科学协调的循环系统。
在设有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尤其是以应用型作为定位的高校),实行校企联合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如下:
1.学科特点的需要
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2]管理活动的出现促使一些人对这些活动加以研究和探索,逐渐形成管理思想,进而系统化为各种理论,因而管理学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从研究对象到研究目的都指向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生产实践。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包含企事业单位的决策与计划、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内容。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必须高度重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2.专业定位与服务面向的需要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适应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特别是在目前研究生教育和MBA教育发展迅猛的形势下,企业在选择管理人才时有很大余地,本科毕业生大多只能从基层的管理工作做起。因此,各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等学校都应对所在地区、学校类型、资源状况等进行分析,要通过调研与相关企业积极互动,与企业合作互补,避免闭门造车,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教学资源,做到有所立足、有所面向,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科学的办学策略。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的实践性很强,管理理论与方法不是一对一的解决方式,而是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解决思路,即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具唯一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仍然沿用理论注入比例较大的培养模式,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很多困惑,而且很难进一步提高现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应从学生应有的知识、能力结构来总体优化设计,减少理论课教学课时,充分发挥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作用,加强能力培养和训练,开发应用技能。进行工商管理专业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应突出体验教学,让学生有所体验才能有所感悟甚至创新,这一点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是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关键,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地情、校情现状,通过校企联合,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努力构建接近真实的工商管理环境,强化本科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在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实行校企联合实践教学的尝试
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已基于“管理信息化前沿”等课程平台尝试开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教学活动,并尝试与“盛大在线”等企业合作开设定向培养班,经过系列校企联合实践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在进行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方案的设计时应该系统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应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互补,调查研究并选择相关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将企业设为学校的实验实习基地,寻找校企双方利益平衡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要结合实际对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活动、企业实习教学、模拟实践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和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进行设计,形成可行实施方案。此外要同步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评价体系。[3]需要说明的是实践教学应贯穿本科四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连续观察、体验、分析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现状,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技能。
2.建立实践基地,强化专业训练
通过校企联合建立专业的实践基地,结合教学安排和企业需求安排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专业获得感性认知,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企业对员工知识能力的要求,逐步形成对未来职业角色的塑造,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有针对性地选修本专业的相关课程。
3.共建实验室,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各工商管理专业都纷纷设立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室。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室的建立与维护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验室建设大多显得动态不足,从而导致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而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企业本身需要购买大量硬件与软件来开展运营,校企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合约的方式,将自建实验室经费的部分用作分摊企业运营成本,将其作为共享实验室,安排学生实验和实习,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环境,增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力。
4.师资拓展
目前,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直接来源于高校的硕博士毕业生,教师队伍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为了适应工商管理教育特点,应充分调动教师投入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多与社会、企业深度接触。教师可以开展项目合作、企业培训等活动,通过实践充实教学内容,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更有效的指导学生。此外,还可采用“请进来”[4]的办法,聘请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级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实践导师,指导学生的管理实践活动。
四、结束语
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校企联合对于实践教学的强大推动作用。通过校企联合落实实践教学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子系统,若能顺利开展必须获得学校管理机制的保障,在组织结构设计方面有所体现,根据学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建立相关正式机构如校企合作委员会等,负责企业选择、企业关系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实践模块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活动分析、决策分析和关系分析。同时要建立一系列相关规范、制度等,建立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目前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实施校企联合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实际操作问题有待深入探讨,比如企业管理运作的动态性与学校教学的相对稳定性如何衔接;合作平台如何使校企双方更好的获得各自效益等等。
参考文献:
[1]马云阔.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3):87-89.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5.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经济学家协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曾在《美国经济评论》、《欧洲经济评论》、《比较经济学》、《兰德经济学》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我国存在着复杂且多样性的社会矛盾,并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挑战。
如今,我国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均GDP达4000美元。伴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意识的多元化,大范围的争议局面就愈发明显;而国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以及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均导致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同时,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社会上的不满情绪被放大。因此,出现在住房、腐败、收入分配、教育公平等问题上的矛盾成了此阶段的主要矛盾,呈现出多样性、激烈化、全面化的特点,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矛盾被激化。但事实上,社会矛盾的激化正是下一轮改革的推动力。
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我国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金融危机过后,依靠吸引外资以及出口这条路在我国显然已走不通。
由于我国在全球劳动分工中具有特殊地位,因此,当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表现非常突出之时,这就值得全球各类经济体反思: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确实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担忧,因此中国在国际上承受的压力迅速增大。而中国在外贸领域遇到的一系列摩擦和矛盾,都是因依赖于过去吸引投资用于出口所带来的。此模式若继续延续,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国际矛盾。因此,利益的多元化,不仅要求中国妥善解决沿海及内地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还要将产能充分利用,不断满足各类利益诉求,而非单纯考虑出口带来的利益。
30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依靠不断地改革,抓住每个时期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而取得了成就。如今,面对国内社会矛盾和国际压力,中国仍然需要进行改革。改革就是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改革不是革命,不是把整个制度,而是在不改变现有基本格局的前提下,进行制度的改善,这是改革的本质。
当前,国内外形势较30年前有了巨大变化,因此,此轮改革面临新的挑战,呈现新的特点:改革的方向和技术路线不明确、多元化导致社会争议增多、改革机制不同,以及以民生推动为主线。
中国过去改革的经验证明,改革需要经过一系列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方可成功。如今,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不能走回头路,而需要实施新的开放战略,即“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战略包括资本走出去与形而上的走出去。资本走出去就是要在全球范围之内配置资源,谋划解决我国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粮食的难题。当然,这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有国际化管理的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胸怀。其次,形而上学的走出去,就是思想、意识要走出去。在全球规则发生变化的时代,不仅需要人才、生意走出去,还需要让研究走出去。
此外,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远远超过了学术的、理念的和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而我国的教育在国际化上还没有完全转向,如何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评判现行的国际制度,教育年轻人学会辩论,学会去说服别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亟须要做的。
同时,如何能更好地参与国际制度制订过程中的讨论,关系到中国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在国际上站得起来的大国。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订,在国际范围内据理力争,树立中国的理念,这是我国下一步要下大力气做的。
倘若要让国际社会承认中国名副其实的大国地位,就需要做到中国人在国际上具有发言权并具有绝对的说服力,同时,独特的管理方式、改革办法以及社会管理体制也是我们追求大国地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在国家全面复兴的过程当中,总结经验,营造新的理念,并将其上升为在国际上具有感召力的新的价值观、新理念和新的管理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市管理 创新系统 构建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1、创新系统的概述
创新系统是以城市政府为主体的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信息收集与接收子系统、创新方案设计子系统、执行反馈与监控子系统构成完整体系,各子系统分别是负责某一方面职能并且相互的配合,充分的确保管理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因其城市政府内部机构关系的复杂以及管理对象的庞杂,在客观之上,充分的要求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具有一个比较高的权威,从而为城市管理系统与城市管理的总体创新制定了一个战略规划,指挥与协调具体的创新行为。在其组织的形式之上,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应该是以委员会的形式来出现的而不应该是作为职能的部门。
2、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构建的环境分析
2.1、内部环境分析
2.1.1、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模式是由传统的管制型逐渐的转向现代化的服务型,而且还冲击着城市政府的管理基础。假如我们没有系统地开展管理创新,则就很难以真正的保障在其新基础之上的城市管理系统功能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发展战略选择的可靠性,进而通过对规划的评估、监督与实施执行城市管理系统转型的风险以及成本,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2.1.2、治理理念的变革
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此过程之中难免就发生利益之间的冲突,在深层次方面就是文化的冲突。其旧有夫人方式不能够很好地整合到各种文化之中的时候,就会造成社会主流文化和管理文化之间的摩擦、原有落后的管理文化对新兴文化的阻碍等等的问题。
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一方面是可以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而培育其开拓城市管理的思路,吸收其中先进的因素,进而创新管理文化;另一方面正确、和谐的管理观念,进而减少价值取向个体因思想观念的偏差所产生错误行为。
2.1.3、城市管理系统的功能转型与结构调整
机构与部门具有了新的职责权限,也相应的改变着其行为方式。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可以充分的利用其创新的知识优势为机构与部门的改革提供非常有益的参考,从而使得政策的主体与行为权责相互匹配,使政策的产出与预期效果相互匹配,目标群体与政策相互匹配,进而加速城市管理系统的整合。积累具体的政策创新,逐步的实现政策系统的整体创新,并且最终在其新形势之下积极的政策产出的最优化管理。
2.2、外部环境分析
2.2.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突破国家与区域的界限,其允许的要素在更加广阔的范围之内来进行流动。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逐渐的强化,使得作为重要经济主体的城市非常快速的融入到全球的市场之中,城市中各主体的相互作用以及行为方式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城市事件的影响通常是不再局限于城市的内部,在某些情况之下就会迅速的扩散到区域、国家乃至是整个世界范围之内,从而造成严重的现实或者是其潜在的后果。
2.2.2、技术进步的影响
互联网改变了行政生态,使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在社会中流动,冲击着社会结构与公众心理。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传播方式加快了社会管理对象,尤其是社会公众政治人格意识和利益主体意识的迅速觉醒。
2.2.3、知识经济的影响
知识在目前已经逐渐的成为关键性的支配与经济资源的因素,也许是唯一的较为有优势的主要来源。其从根本之上变革着生产方式,直接性的打破了原有的产业的布局与结构,这就得要求城市管理的系统调整执政理念,重视、突出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进而就进一步的加强其强化的服务的意识与职能。
3、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主体对系统创新认识模糊,缺少构建创新系统的明晰思路
系统创新在实践与理论之中均处于的是初步的阶段,我们只有不断地通过摸索以及完善才可以有效的指导行动,其重要性也是有待于人们逐渐的认同与发现。其城市政府主导着其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构建过程,其对创新系统与创新在其构建的进程受到城市管理中作用的认识程度的所决定。因其大部分的领导者从来没有接收过专门的训练,创新系统与管理创新的相关知识是有限的,或者是畏惧风险或者是认识不清,不敢创新或者是想创新却根本就无法创新,延缓而来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构建。
3.2、创新知识储备不足,缺少适用的理论模型与模拟技术
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且系统性较强的工程,期间所涉及到信息工程、组织理论、管理学以及创新学等等多种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无论是在施工阶段、设计阶段,还是在系统运行的阶段,任何一种知识的缺乏均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重则就是限制其功能的充分的发挥,轻则就是打断其建设的进程,而且这还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核心在于知识的解释和挖掘,也就是即使拥有了先进的技术来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假如没有一个强大的知识提取的能力与信息的处理技术,面对数量庞大的信息依旧会束手无策,根本就无法转换为自己所学的知识。
3.3、创新系统的构建缺少高阶位的政策保障,资金投入有限
与创新建设相关的政策规定的大多为部门性的规定,而且还缺少其内在的一致性,政策之间的摩擦与冲突不断的增加政策系统的内耗,减低政策支持的效力。城市政府的制度供给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起更高层级的宏观政策供给非常缺少其可操作的配套政策的支撑。政策的保障是处于最基础的层面,政策体系内部的紊乱,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创新系统建设的无所适从。
4、推进城市管理创新系统构建的策略
4.1、加强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再造核心流程
借大部制改革的契机,完善创新促进委员会与创新咨询委员会的建设,统筹创新和创新系统建设事务,切实发挥综合协调和咨询参谋作用。细化创新岗位责任,落实具体任务。重新识别创新活动的核心流程,打造精简、高效的创新链,通过创新知识的积累、流动、共享和转化实现新的价值。
4.2、推广知识管理,加速创新理论模型和模拟技术的本土化
知识管理有助于城市政府的管理创新,可以增强政府的学习能力,促进知识共享,使政府的知识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建设知识导向型与学习型政府的行政文化,让所有的人员都可以充分的参与到其中,充分的挖掘其系统内部人员的所有潜力并且可以积极的利用系统外部的智力资源。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管理的知识,科学、合理、高效的传递、加工、存储与收集,并且同管理创新相关的信息以及创新系统的构建,提取并且转化为所需知识,构成一个有力的智力支撑。借鉴国外成功的理论模型,然后再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来进行分析,重新的进行验证以及调整其中的关键要素以及变量,进而就形成了本土的有效地理论模式。
4.3、培养创新战略思维,完善创新系统建设规划
城市管理主体应认清时展的形势,通过比较分析有无创新系统统筹管理创新的成效的差异,明确构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积极意义。调整价值理念,重新认识儒家文化在亚洲文化圈中的重要性,吸取精髓构建新型的核心行政文化,促进管理创新。
总之,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从根本上改变着生产方式,还深刻的影响着社会关系。城市政府若固守传统模式中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将难以在变革的社会中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迫切要求以管理创新作为新生动力,改进自身结构与管理方法,培养核心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