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政治责任论文

政治责任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8: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政治责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政治责任论文

第1篇

    笔者认为,要较好地完成林业生态建设相持阶段的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任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森林资源监督队伍

    搞好森林资源监督工作,关键在人。“打铁先需自身硬”,由于林业生态建设相持阶段具有不确定性和艰巨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森林资源监督队伍。使这支队伍在这一阶段,能从容面对各种困难的挑战。

    1、抓好政治素质建设。作为一个森林资源监督人员,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有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算得上一个政治合格的森林资源监督人员,才能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抓好道德素质建设。道德素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

    一个森林资源监督人员仅有才能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德,人就驾驭不了自己的才能。森林资源监督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作为一个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要大力提倡无私奉献,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使森林资源监督人员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3、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尽快提高森林资源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水平。我们应下大力气抓好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拓宽森林资源监督人员的知识面,并积极鼓励个人采取各种方式自学。

    二、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理念要更新

    理念是人们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是统一思想的凝核,是激发内在活力的动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念,在大力推进以木材生产为主以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全力打好相持阶段攻坚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打破旧观念,树立新理念。一是把森林资源监督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森林资源监督组织建设,把政治责任感强,业务精通,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员充实到基层森林资源监督队伍中去。着力提升基层森林资源监督队伍的监督业务水平和监督能力。二是调整森林资源监督方向,实现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从木材生产型监督向生态建设型监督的转变。三是调整森林资源监督方式,把事后监督核查转移到事前建议、审核、事中监察与服务上来,大力推进超前监督,监督前移。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预见性很重要,工作超前,监督工作才能主动,才能未雨绸缪。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信息网络平台,及时汇总、掌握和反馈各种信息。其次,要综合分析所掌握的情况和信息,在各种信息和情况中抓住关键、抓住苗头、抓注重点,提前警示,及时提出监督建议,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四是不但要搞好宏观监督,而且还要做好微观监督。为保证相持阶段的林业生态建设确实取得实效,森林资源监督工作要把握关键环节,要密切监督林业用地的使用情况,严格控制住木材采伐限额,对木材生产、销售、运输和加工等环节,加强监督监察力度。对超限额采伐、超证采伐、无证采伐、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要严肃查处。同时,要加强伐区调查设计、伐区上报审批、伐区拨交、采伐作业现场管理、伐区验收、木材缴库、木材销售运输等各个过程的监督。中国论文服务网专注于为广大经济职称评定客户、经济论文快速写作客户,提供优良的范文格式下载,管理论文快速写作指导资源,欢迎各位老师参考指导。

    三、创新森林资源监督的体制和机制

    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目前的森林资源监督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满足不了林业生态建设相持阶段的发展要求。一是现有的森林资源监督机构的体制与其所承担的任务极不适应,目前这种分级派驻,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束缚了森林资源监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形成森林资源监督的整体合力。二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现行森林资源监督机构的干部在业务上对上一级森林资源监督部门负责,但其组织关系、工资福利待遇却由驻在单位管理,从而造成了森林资源监督人员在工作中往往“投鼠忌器”,在一些问题面前不能理直气壮,挺不直“腰杆”,有时会出现顶不住的现象。三是由于现行的森林资源监督机构的人、财、物都靠驻在局支撑,一方面森林资源监督机构要按派出单位的要求对驻在局的林木采伐管理和森林资源管理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森林资源监督机构的交通、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上要依赖于驻在单位,使得监督工作的力度大大受到削弱,工作起来理虽直,但气不壮。由于体制的不顺畅,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大力进行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从体制上解决机制不活的问题。

    四、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的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合理和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笔者认为,要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是建立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大执行力,定期不定期检查基层站的各方面工作落实情况,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一,对森林资源监督人员有重大事项不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追究。第二,对被监督者造成森林资源破坏和损失的彻底追究。三是森林资源监督的上级部门应尽快制定权威性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条例》,彻底明确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便基层森林资源监督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法可依,使监督者更好地开展工作。

    五、全力坚守监督阵地,齐抓共管,打好林业发展相持阶段攻坚战

第2篇

2013年3月下旬开始,湖北省新闻界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我是建设者”大讨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讨论缘起一份调查,省内媒体不同程度地存在四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市场和网络压力下“腿子发软”“方向迷失”;自认为是“无冕之王”,出现“自我迷失”;受西方新闻理论影响,新闻观存在偏差;受自身认识局限,存在“怀疑一切、质疑一切、指点一切、主宰一切”的心态。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致信湖北日报,指出当前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追问“在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姿态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指出:“我是建设者”大讨论,就是要进一步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时代记录者、优秀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意识。

我是谁?要解决的是角色定位问题。新闻工作者不是“无冕之王”,而是群众的学生、群众的公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角色定位端正了,才能发挥正效应,汇聚正能量。不仅新闻工作,其他一切工作包括出版工作都有角色定位问题,都要追问“我是谁?”弄清“我是谁”是根本立场问题,就是要摆正“我”与群众的位置,要认清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是高居于群众之上,不能站在群众的对立面,而要求当群众的学生和公仆,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融合在群众之中。

最近报纸披露的少儿读物低俗问题,也就是一个没有认清“我是谁”的问题。出版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优秀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不允许也不应该制造精神垃圾。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要求出版者“给全国少儿一个承诺,向天下父母有个交待”,实际上是要向人民群众有个交待。同志曾经指出:“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群众的就干,不利于群众的就不干,绝不能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出版低俗少儿读物,就是做了群众不赞成、不高兴的事,既违背了群众的意愿,也损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

弄清了“我是谁”,还要弄清“为了谁”和“依靠谁”,前者是要摆正“我”与群众的位置,后者是要摆正“我”与群众的关系。“我”是群众的学生和公仆,就要为民、靠民,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然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版者为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忘记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的大方向,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一家名为《经济生活文摘》的期刊,从2009年10月到2012年12月,与北京前沿时尚文化发展中心签订协议,名义上是广告协议,实际上是整体让出出版经营权,每年收取30万元费用,致使大量未合法出版的“学术论文”,以《经济生活文摘》名义上传到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和万方数据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出版者眼中只有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不顾群众利益,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转让出版权,放弃社会责任,背离职业道德,给劣质论文开放绿灯,这不仅违反国家行政管理规定,同时违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违背了群众利益。

还有一个例子。翻译小说《哈利·波特》的知名译者马爱农,近日将两家出版社告上法庭。中国妇女出版社及署名周黎的译者2012年出版的译作《绿山墙的安妮》与马爱农1999年的译本相似度达90%以上。新世界出版社从6种语言翻译的《外国少年儿童译丛》都署上了“马爱侬”这个“李鬼”式的笔名。这类速成的译本,不少是赤祼祼的抄袭,有的是对既有译本进行同义词替换或者句式调整的“汉译汉”,这种译本不会外语也能“翻译”。如此“翻译”闻所未闻。出版者不仅是单纯的盗版,而且是忘记了“我是谁”,迷失了“为了谁”和“依靠谁”。作为出版者,如果忘记自己是优秀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来推进出版繁荣发展,是什么不该做的事也能做出来的。

“我是建设者”的大讨论,实际上是一次生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只有提高了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新闻出版工作者才能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摆正自己与群众的位置和关系,正确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才能以建设者的姿态服务和引领社会,履行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3篇

1 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

高校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内涵。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必须以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学生垂范。所谓思想素质,是指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体表现为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目的和理想,能正确看待人生的价值,求真务实,笃信科学,能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和分析当今社会。道德素质,是指高校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2 目前我国高校师德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从总体上看是一支政治上可靠、思想上先进、业务上过硬的好队伍,他们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耘耕着,默默无闻地献身社国的教育事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上的各种价值观、各种思潮、各种道德观念,直接影响一些高校教师,使他们在政治思想水平、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学术道德等方面出现下滑,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1 政治思想观念淡薄。高校教师是广大人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工作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要把党在新时期的政治任务作为已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高校教师政治信念不强,对政治漠不关心,重智力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有些教师没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甚至在课堂上发表一些错误的政治观点,发泄个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看不到社会的主流和积极的一面,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导致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

2.2 敬业意识淡薄。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原因,导致部分教师敬业精神的缺失。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优化还缺乏体制的保障和支持,高校和社会还是相对封闭的两个独立体。高校人员难以被社会吸纳、使用,导致高校教师队伍流动的单向性以及思想封闭、观念滞后,同时,在高校内部,由于一些政策导向的偏颇,学校在衡量教师的劳动过程中。注重追求显性的硬指标,例如科研立项、论文的层次与数量等,导致教师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重个人发展、轻学校团队的进步,一味追求个人主义,从而使敬业精神缺失。

2.3 学术道德观念淡薄。由于当前高校学术界学术道德的重视不够,导致学术腐败现象愈来愈突出,庄严的学术殿堂被沾污。少数教师缺少实事求是的思想品德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受利益的驱动,学术造假越来越多,论文敢抄、数据敢伪造,甚至将别人的整篇文章或整本书都据为已有;在专家评选,科研评奖等方面搞裙带关系、拉关系、走后门,收贿送礼、近水楼台先得月等等,使科研论文的质量愈来愈差,一些真正的专家不能脱颖而出。

有些教师急功近利,法治观念淡漠。为了评职称,论文抄袭,外语考试作弊,计算机考试请人代考,他们过分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和利益,严重地败坏了高校教师的形象。

3 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途径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仅仅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也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客观的、不可回避的,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们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热爱与追求,体现在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因此,我们在构建师德建设的实践方案时,必须针对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各种因素,把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3.1 狠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高校要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法》、《教师法》等文件规定,使广大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使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政治责任感和镜意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与人合作、诚实守信的品质;能够爱岗敬业、严谨笃学、传授知识,为祖国培养优秀的建设者。

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岗前培训,教师礼仪培训,使教师能迅速进入角色,掌握好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2 将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高校要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教师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师德,抵制消极现象,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风气。在高校的建章立制中,要充分体现师德的要求。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要根据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制定明确的教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使广大教师有章可循。所制定的师德规范必须具备规定性、导向性和实际操作性。同时,高校也要逐步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想方设法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才有利于良好的师德的形成。

3.3 严格考核管理,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要有效地促进教师师德建设,就必须建立健全教师的考核制度,把对教师的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要定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广泛听取学生对每位教师的评价,督促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考核结果的使用过程中,学校应该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以此促进高校教师良好师德的形成。

3.4 加强宣传工作,培育教师良好师德。高校教师是高知识结构的群体,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领路人,他们的师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积极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不断培育教师良好的师德。

3.4.1 要发挥师德典型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对评选出来的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十佳教师等进行宣传。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汲取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形成一个良好的师德风范和育人环境,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

第4篇

【论文摘要】:危机事件时常都在发生,不论我们做多少事前预防措施也不能完全避免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政府相关部门为应对各种危机事件采取了各种措施,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危机管理机制。文章对危机事件的事前预防以及事后的应急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建立相应的危机结束后的善后处理机制也能减少今后危机事件的爆发。

全球化的今天,危机将不可避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任何组织形态在经历危机状态的过程中,都可能面临着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一是由于无法承受危机的沉重打击或没有对付危机的准备和能力,组织在危机中全面崩溃,不复存在;二是组织在危机中虽然存活下来,但是由于没有及时采取适当、有效的危机管理对策。在危机后,组织的形象严重下降,极度损害了它在社会中原有的威信和地位;三是在危机中由于组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和危机问题解决对策,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竞争优势,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大幅度提高了。因此,如何有效进行危机管理,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危机中重塑自己,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门课题。

1. 危机的含义

关于"危机"一词的含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和阐述,虽然对于危机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意思相近。总的来说,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它强调以下几点:

(1) 危机是对社会组织构成重大威胁的事件,并妨碍社会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

(2) 危机是一种突发性事件,是社会组织不能或难以预料而突然发生的;

(3) 危机给予社会组织进行有效决策和回应的时间极短,这就要求社会组织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并控制局面。

从时间系列的角度分析,危机事件遵循一个特定的进程或是发展周期。危机事件和其他事件一样从最初的发生发展到危机爆发、持续直至结束,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对于危机管理通常是结合时间因素进行的,即根据危机自身的生命周期,将危机管理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危机的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处置措施。

2. 建立完善危机机制的必要性

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住、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危机发生的最初几小时(或危机持续时间很长时的最初几天),管理者应同步采取一系列关键的行动。这些行动是"甄别事实、深度分析、控制损失、加强沟通"。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事务的管理。在危机到来之前,应当尽量地避免危机。一旦危机发生,则要迅速采取措施阻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尽量减少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当危机结束后,要迅速进行恢复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并且进行总结学习。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是必需的。首先我们要知道危机环境并非绝对的坏事,它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契机。"危机"是"危"与"机"这两个不同词义的组合。"危"具有困难、危险的含义,"机"具有机会、契机的含义,是事情变化的关键环节。熊彼特就认为危机是"创造性的毁灭"。古今中外历史上不乏一些国家经历危机,超越危机,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例子。人类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不断解决危机,战胜危机的历史。危机是一种常态,任何社会系统的整合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危机虽然有破坏性、消极性,但我们不可忽视或否认其积极的一面,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危机甚至还具有很大的建设力。比如能起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促进社会组织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增强社会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促进群体内部的团结,推进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加速社会变迁等等。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危机是利多于弊,相反危机对社会的破坏性是非常巨大的。从发展的角度看,危机往往是对现存体制和权威关系的挑战,势必严重阻碍破坏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加强对危机的管理,尽量把危机扼制在萌芽阶段,或把危机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防止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我们知道事前预防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是危机管理中两项最基本的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公共紧急状态给民众生命和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和给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的巨大破坏。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往往是不可预见的,危机的发生往往是出乎人们意料的。同时,危机事件又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危机事件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范围等在事前均是未知的。比如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其发展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另外,对于危机采取的处置措施不同,也会对危机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为应对危机,应当在平时进行主动监测,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若发现可能引起危机的征兆则应尽快采取措施,以避免危机的发生。而当危机一旦发生,则应当尽快采取措施、隔离、控制危机,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建立应急管理机制,以便预防和控制危机。

危机管理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应当包括危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危机事件也和其他事件一样,其形成有一定的过程,只是该过程长短不同,危机状态也是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危机发生前,一般会有一些先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可能导致危机的先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则可能防止危机的发生。因此,要建立危机事前预防机制,将对危机的事前预测、控制纳入日常管理中。危机发生前的准备阶段对于危机管理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阶段。通过收集到的大量信息,根据科学的依据进行分析,能够对可能引发危机的事件的前兆进行防范、加以疏导,争取将危机的前兆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危机的发生。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建立了事前预防机制,也并非所有的危机都能完全避免。当危机一旦真的发生了,就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对危机进行处置,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将危机造成的损失最小化。对危机的处置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需要大量的药品、医疗设施、运输工具,需要医疗、公安、运输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具有良好的危机应急反应机制,保证危机一旦发生,能够尽快正确处置,尽可能地控制事态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所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3. 政府部门对于危机的处理

由于危机事件现实的或潜在的突发性和危害性,政府必须将危机管理纳入日常的管理和运作中,使之成为政府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仅仅当作是临时性的应急任务。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必须建立危机事件的事先预防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 政府要树立危机意识

作为危机处理的主要指挥者和组织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时刻树立"忧患意识",在社会正常运行时期就预先考虑和预测社会可能面临的各种危机情况,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充分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以防止在危机发生时不知所措。

(2) 建立危机监测预警机制

危机监测预警机制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危机的发生。因此,政府要建立一整套符合实际的,能够及时化解或阻止危机事件发生的防范预警机制。要认真研究制定应对各种危机的防范措施,建立起应对危机事件的预警机构,同时还要建立危机信息网,保证信息的传递能够快捷、通畅、及时、准确、确保信息及时公开、透明、翔实。

(3) 建立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处理机制和善后处理机制

危机应急处理机制是政府应对危机爆发后的关键环节。危机一旦发生,政府要迅速启动应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应急反应队伍、组织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调好各相关部门,避免相互推托,及时向全社会和广大公众通报危机发展及其处理情况,避免产生社会恐慌,把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危机消除后,政府要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一要认真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条件、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二要科学地评估各种应对危机的预案和危机处理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加以完善。

(4) 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长期设置的处理紧急状态的机构,而我国各级政府却没有一个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危机爆发后才设立临时性质的机构,使得政府应对危机显得被动。因此在我国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就显得极其必要和紧迫。政府要依法组建一个由公安、卫生、司法、消防、交通、军队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具有足够权力有效动员、指挥、协调、调度地区资源应对危机的中枢指挥系统。

(5) 制定完善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制定了《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仅针对某一领域或某一类危机,这些法律部门特征明显,不利于跨部门协调和全国总动员。因此有必要建立完整、统一的应对危机的法律体系,对危机管理机构的权力,义务及其运作等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有了法律的保障,政府才能及时高效地处理突发危机事件。从而将社会动员、危机管理、各部门的协调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危机管理有法可依,增强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6) 严格规范政府危机事件的责任追究制度

政府要建立政府官员承担与其职权相应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制度。政府各部门从主要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都要负相应的责任,并要签订责任制。在应对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对隐瞒、缓报、谎报危机事件的领导要追究其政治责任,对应对危机过程中出现的、失职、渎职等行为,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危机结束后,政府要在危机处理方案和对策的指导下有序有步骤地迅速,全面开展工作并尽最大努力做好善后处理工作。一方面政府需要通过一系列决策稳定社会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评价机制,从危机处理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尽可能化危机为转机。

政府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评价机制,这也是管理者特别要注意的方面。这是因为危机管理评价能够帮助政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评价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政府危机管理的治理机构和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如果评价工作做得认真、客观,它就会产生积极效果,促进政府危机管理绩效。因此,政府应在危机处理方案和对策的指导下有序,有步骤地迅速,全面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而丝毫不能懈怠。

参考文献

[1] 王茂涛. 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三维主线探析[J]. 探索. 2005(5).

[2] 付跃强. 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系统结构及研究现状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1).

[3] 张友国. 试论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治责任[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7(2).

[4] 莫于川. 公共危机管理与行政指导措施[M]. 政治与法律. 2004(6).

第5篇

论文摘要: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片大学生进行权利意识教育应从转变观念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法治观念和人权观念,让学生学会正确行使自已的权利,也切实尊重他人的权利,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合格的公民。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精神基础,而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教育要构筑完整的人,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就丝毫不能忽视对学生权利意识的教育。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年龄阶段,对他们进行权利意识教育,让他们学会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切实尊重他人的权利,显得尤为迫切。笔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权利意识教育必须从转变观念人手,切实注意以下环节。

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权利与权力的相互关系

权利是什么?权利是为社会和法律所承认和支持的自主行为和控制他人行为的能力,表现为权利人可以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作为、不作为,其目的是保障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权利意味着人的自由及其自主性、地位的确定性和不可侵犯性,其他社会主体对它有承认保障的义务。一定的权利总是与一定的义务相联系的,因为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义务的履行,当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权利即无法实现。所以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权利人有权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甚至追究相关人的法律责任。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必须履行。义务强调的是受约束。康德认为:“义务是对这样一类行为的称呼:这类行为能够使任何人都受到一种责任的约束”。义务表现为必须付出某行为或抑制某行为。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它方便不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只要是权利主体就必然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例如:学生在享受受教育权的同时,也必须承担遵守学校纪律的义务;在享有休息权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按时就寝的义务。可是有的同学在晚上学校统一熄灯就寝以后却大声抗议,大喊大叫,其实这就是因为没有理顺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

权利与权力读音虽然相同,区别却很明显。权力是合法确认和改变人际关系或处理他人财产或自身的能力。权力是一种社会力量,是法律上合法设定关系利改变关系的力量,其特点如下:(l)权力以合法性为前提。也就是说,权力要有合法的来源,并且权力行使的程序和实体内容也都要符合法律。(2)权力的设定与行使以社会公益为目标,不得以权力设定者和行使者的私利为目标。(3)权力具有合法侵害能力和处分公共产品的能力。同此,学校为了生存及完成培养目标,必须有对权利合法侵害的能力(例如收费、制定校纪校规约束学生的自由)和对公共产品的处分能力(例如为学生提供公共服务、发放学生困难补助)。(4)权力不可放弃。这是权力与权利的主要区别之一。权力行为的目的不在于权力主体的利益,而在于公共利益。放弃权力必然使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有违设立权力的初衷,所以权力不可放弃。放弃权力即为废弃.职守,要承担法律责任或政治责任。‘”中华人民共利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力。若是学校放弃自己的权力,必将使学校秩序混乱,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损。权力的行使应以保障权利的实现为最终目的。

二.加强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就其本质来讲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因而是培养学生权利意识的一种重要途径。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将法治与法制混为一谈。法治(ruleof law)的字面意义为法律的统治。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有两层含义: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即普遍守法与良法。这是对法治的经典解释。而法制(legal sys-tem)就是法律制度。二者虽有密切联系但决不可混同。法治以法制为基础,没有法制的法治是不存在的;但有法制却未必有法治,如秦始皇、希特勒时代均有法制而无法治。法治是对法制的价值追求,它要求法制贯彻自由、平等、人权等基本价值,同时要求法制在程序上和形式上也应当是公正的。二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从法理的角度讲,法是明确了公民权利利义务的社会规范。法律保障公民充分地行使权利,同时又要求公民切实履行义务,自觉遵纪守法,使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切实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要让学生从《准则》规定的“什么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中真正理解为什么“可以做、应该做、禁止做”,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使“行为模式教育”上升到“意识教育”,并逐步内化于学生的行动之中。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权意识和人权观念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校由原来的管理职能逐步转变为服务职能,就业指导部门和人员应该努力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动态,转变就业观念,分析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技巧,发展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服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的困难和压力也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此,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人员,要认清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正确看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探索毕业生就业新思路,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讲教育,是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方法。

一、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质量

努力增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增强从业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完成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的重要保证。

(一)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必须站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度认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念,严格的政治纪律,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来对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具备熟知就业政策的能力

熟悉大学生就业政策是指导大学生就业的有利保证,同时能够较好地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法律支持。要想开展好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和大学生就业政策,只有掌握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就业指导服务,满足学生择业过程中的要求。通过就业政策指导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协调,有效地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使毕业生择业更加合理,克服就业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从而使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三)具备组织管理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一般性的日常事务工作,也是一门管理科学。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努力学习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人才学、公关学、法学等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就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组织管理方面,要求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具备信息处理和运用的能力、人才需求的预测能力和与社会及用人单位较强的交际能力。

(四)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适应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思想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具有爱岗敬业、熟悉法规、公正办事、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

二、加强就业价值观念教育,培养毕业生的定位意识

面临择业的毕业生,最关心的莫过于怎样才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目前许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择业观和“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逐步模糊和淡化,许多人都把“自我完善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了人生理想的首位。当前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供需总量失衡,而许多需要人才的地区和岗位却少有人问津,从而导致了就业结构性矛盾极为明显。因此,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定位意识尤为重要。

(一)加强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

要教育毕业生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困难和机遇的关系,挫折和成功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要克服悲观急躁情绪,正确把握自己,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择业观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讲清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充分估计就业的难度,正确为自己定位,认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方向,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应向毕业生讲清国家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具体政策措施,使毕业生做好应对就业难的思想准备,从而调动他们主动通过各种渠道,采取有效方式积极“推销自己”。

(二)加强对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教育

大多数毕业生往往对即将到来的就业岗位“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和竞争的激烈程度估计不足,一旦进入择业的现实中,很可能面对用人单位一次又一次的拒收,在缺乏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常常会有沉重的心理和精神压力,难免产生悲观失望,意志消沉甚至心灰意冷的失衡状态。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着重对毕业生进行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抵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引导毕业生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正确把握形势,客观面对现实,寻找受挫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调整好自我择业期望,以良好的心态主动选择既适合自己又为社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

(三)教育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找准自身定位

择业问题是毕业生个人的价值取向,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件大事。对于面对人生重要抉择的毕业生来说,求职的成功固然要靠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离不开充足的信息和成功的机遇。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对于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毕业生的定位意识,就是要教育毕业生能够把自己放在最适合于自己的位置上,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地评价自我,树立一种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择业意识,到祖国最需要和最能施展自身才华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大学毕业生要摒弃传统陋习,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在就业时,对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切勿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看到,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如果都盯着东部沿海城市和大中城市,势必竞争更为激烈,就业空间会更小,就业会更加困难。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后,西部的地位日趋突出,国家在政策方面向西部大力倾斜,给西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对处于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来讲,去西部创业是难得机遇。作为当代大学毕业生,应抛弃自己的优越感,努力强化自身素质,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谋求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必须正视高校扩招后所产生的变化,采取积极的措施勇敢地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优越的自身条件适应社会的需要,为自己的事业谋求更好的发展。

(一)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凡是走向工作单位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到器重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只有学习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当珍惜时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掌握好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除了学好本专业知识外,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要求。在校期间如果放松学习,不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倘若找到了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只能是“废才”而已。

(二)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我们不能让社会适应自己,只能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去积极适应社会,主动迎接挑战。社会不仅挑选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而且更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社会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业成绩好,而且要求毕业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好学生、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普遍受用人单位欢迎。在校期间受过表彰的,有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也成为一些地区和单位招聘基本条件之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它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大学生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搞好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三)树立诚信第一的意识

人无诚信,无以立身,诚信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前提。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人民满怀期望培育出来的宝贵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诚信的品质。选择岗位时,大学生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是择业中的基本要求,只有取得用人单位对你的信任,才能有进一步洽谈、签约的资格。毕业生一旦与用人单位签约后,更应信守约定,履行自己签下的诺言,做遵守协议的模范。我们应教育毕业生签订协议一定要慎重,使他们懂得乱签协议是对用人单位的不负责,其后果是不仅使个人受到影响,用人单位也会对学校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会影响到其他毕业生的正常就业。大学生找工作诚信是第一位的,如果发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有作弊行为,有关部门应严惩不怠。

四、加强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工作

(一)帮助毕业生搞好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指的是“以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社会的生存结构,领略现实社会各种各样的职业,积累社会工作经验,是高等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面。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根据毕业生各自的不同的就业需求,尝试从多个角度帮助他们搞好职业生涯设计,具体做法是:首先在毕业生群体中根据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和各方面的能力情况,划分不同的群体模块,如文化、专业知识学习特别优秀,多次获得优秀奖学金者为一群体模块,针对这一群体模块的学业优势,创造条件加强教学和服务方面的投入,引导他们瞄准考研方向,进行深化知识,提高层次的生涯设计;为文化、专业知识学习较好,文字、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具备从教品相的毕业生,锁定从师群体模块,这种将强从师德能的培养;为文化知识学习相对欠缺,但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较强的毕业生,设计高级技术人才模块,瞄准公司企业服务方向。不同群体模块的职业生涯设计工作,不宜过早亦不能过迟,最好在毕业前一年左右完成。摸索职业生涯设计是新生事物,要加大开展此类工作的可行性研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早地从尝试转向普遍推广,尽早地对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运用先进的理论和高科技手段,并注重“个性化”的指导,对学生的心理、能力、爱好和基本素质进行综合测评,帮助他们不断调试心理,调整发展目标,为其初步规划将来的职业范畴,可以使学生理性的,全面的认识自我,尽早地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积极准备,减少择业过程的盲目性,从而可以做到毕业生合理而充分的就业。

(二)加强就业信息指导

信息指导是就业指导的基础,通过信息指导,加大就业信息的开发力度,实行多方联动,信息共享,让毕业生尽可能更多的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以便主动投身到择业过程中,避免茫目性。做好就业信息指导工作的首要前提是收集信息,为毕业生收集相关的就业信息当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者的重要的工作任务。近几年我们主要通过收集媒体信息、市场信息以及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加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沟通、选择。实行信息收集、指导工作责任制,明确系主管学生的领导、学生工作办公室、班级辅导员的信息收集、传递、指导责任,层层抓落实、抓效果,将信息收集、指导质量与本人工作绩效挂钩,与考核年度工作挂钩。

加强毕业生接受就业信息的指导工作非常重要。要教育、指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求职过程中接受到的各种信息,结合本人实际,认真进行筛选,客观冷静地分析处理各种就业信息,认清形势;根据市场晴雨表来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择业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做好择业技巧指导

第7篇

关键词:安全质量,诚信体系,建筑市场

 

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建筑市场和谐运转是建筑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工程建设节约能源、保护国家和群众利益、构建和谐行业的重大举措。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诚信考评体系,加强安全质量信用管理,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推进建筑业社会信用建设的有益尝试和大胆创新,也是建筑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树立行业形象的客观需要。

一、充分认识推进建筑业安全质量诚信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我国历年来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目标和措施。。“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点,这既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牵扯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十五”以来,尤其是我市实施“一创六建”活动以来,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建设速度迅猛加快,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高、大、难、新为特征的各类建筑工程急剧增加。这给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工程质量一点都不能差”,“安全管理丝毫不能马虎”,这是市建设局党委确定的工作原则。经过全市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近几年,我市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取得了历史性的好成绩,一直位居全省前列。但是,由于有些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意识差、管理松懈、技术规范落实不到位,甚至偷工减料等,安全质量事故、投诉仍时有发生。这些问题虽然都得到了及时处理,但是,由于现有管理制度的局限性和处罚措施的一次性,对企业只能“就事论事”,处理结果不涉及其他,没有连锁放大效应。因而,这样的结果有时不足以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很小的违法成本不可能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这是个别企业忽视安全质量管理,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鉴于这一现状,把社会信用建设引入到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中,进一步丰富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使问题的处理结果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与企业的切身利益挂钩,产生连带效应,显得尤为重要且非常紧迫。这样才能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时刻警醒企业坚守安全质量防线,不敢越失信的雷池半步。

在安全质量诚信制度的引领和规范下,使我市的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更加坚实可靠,更加保障有力。

二、创新方式,科学监管,把安全质量诚信建设推向深入

为切实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质量诚信管理,市建设局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和研究,根据《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部《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临沂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诚信考评管理办法》(临建发〔2009〕157号),与2009年7月27日下发实施。。本考评办法适用于在临沂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本市及外地进临沂施工企业。本市施工企业在市外承建工程中的安全质量行为也纳入本企业诚信记录管理范围。考评管理办法制定了详细的施工企业安全诚信评分标准和质量诚信评分标准,起评分为零分,凡有行为优良记录的予以加分;有行为不良记录的予以减分。如同一情况受重复奖励或处罚的,其评价加减分以最高分计算,不重复计分。安全质量诚信记录评价每年度一次,结果每年公布一次,对有安全质量严重不良行为记录的施工企业每季度公布一次。市建设局根据年度安全质量诚信记录评价结果,从最高分依次向下排列,前若干名为安全质量诚信记录优秀企业;从末位第一名起依次向上排列,倒数若干名为安全质量诚信记录差劣企业。评价结果在全市通报,并在有关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公布,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资质管理、市场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等单位将依据公布的结果分别对企业做出相应的奖励或处罚。这样,就使企业不仅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受到奖励或处罚,而且其结果将成为建筑行业其他管理制度对该企业进行考核管理的重要依据,从而使安全质量诚信考评的结果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关联效应,增强和延展安全质量诚信管理的力度与广度。从整个管理程序上来看,较好的体现了社会信用管理的联动效应,形成了安全质量诚信考评管理的联合奖惩机制。真正使企业一处失信违法,多处被动受罚;时刻诚信守法,信誉质量双佳。

三、加强组织领导,创造有利环境

建筑企业安全质量诚信考核工作在我市是第一次,既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希望各县区建设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从建设工作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建筑施工企业诚信考评工作做好、做扎实。

一要明确责任。各县区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作为具体负责诚信考评管理的有效责任主体,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安全质量工作的领导,要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职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二要严格标准。各级监督机构要在认真学习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不折不扣地把各项评分标准落实到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始终。要认真做好日常监督考核数据的的统计管理工作,确保每项考核数字公正、真实。要深入调查研究,对贯彻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与市里沟通交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使诚信考评制度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三要加强宣传。各县区建设主管部门要大力宣传开展施工企业安全质量诚信考评的作用和意义,充分调动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舆论引导和典型带动,在全行业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营造起“重质量、保安全、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第8篇

论文关键词 农村 政治冷漠 原因 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改善了农民的精神面貌。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也随之有了更大的进步,他们以多种方式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大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农村的经济组织和经济成分日益多元化,农民的就业形势、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农民的政治参与也变得更为复杂,与此同时,背离积极政治参与的政治冷漠也在逐渐滋生。政治冷漠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消极的政治参与方式,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公民不参与政治生活或对政治活动和政治问题表现冷漠、不关注。这种政治冷漠情绪不仅表现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不关心,甚至对自身的各种切身利益都持无所谓态度。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在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政治占据重要地位。从群众自身各种权益的主张与保护到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民众的政治热情和政治参与意识的产生通常有两方面:一是来自外部的被动灌输,二是内心自发产生。本文将从政治意识、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及组织因素等方面来具体地分析政治冷漠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农村政治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政治意识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熏陶下,不问政治以求苟全性命的思想根深蒂固,农村社会及村民们更是对政治知之甚少,绝大多数村民只是一味地遵从政府,有着逆来顺受的心理,在政治领域鲜有发言权,缺乏政治参与的内在动力。以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如“官本位思想”、“臣民意识”等根植于农民的内心深处,至今仍影响着当代村民的心理行为。村民政治心理存在问题,这必然会妨碍村民主体意识的产生和提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村民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削弱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形成村民的政治冷漠心理。许多村民在遇到自己的合法政治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会因为“民不与官斗”“胳膊拧不过大腿”等固有思想的作祟而选择忍气吞声,不敢言政、不敢涉政。村民为保自己的利益而选择自己不出头坐等别人出头的“搭便车”行为,根据公共选择理论中“理性而无知”的观念,即人人想要“搭便车”,但最终定会造成人人无便车可搭的后果,因此村民的个人冷漠容易进一步发展成为农村整体的政治冷漠。

(二)经济因素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很多地方经济仍很落后,人均收入低,经济利益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焦点和奋斗的目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高层次需求,才会去追求进一步的满足,而政治显然不属于低层次需求。因而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民主政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一种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奢侈品,而并不是他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东西。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对大多数人来说,政治参与只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个人能够通过移居城市,获得地位较高的职业或者改善他们的经济福利等方式实现这些目标,那么这些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参与政治的替代物”。村民在低层次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政治,政治参与的热情低迷,最终形成政治冷漠的氛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和金钱至上观念侵蚀了许多人的灵魂,毒化了部分人的思想,削弱了这部分人的政治积极性。他们唯金钱是瞻,忽视政治或为了谋利而自动放弃自己应有的政治参与权,对政治抱持观望及冷漠以对的态度。

(三)文化因素

一个人能够理性处理一般问题的前提在于他拥有相当程度的知识文化,这就表明,民主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与文化为基础,而文化水平通常决定了公民的民主能力。列宁认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飞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

我国农村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政治不了解,政治参与及民主意识淡薄,这无疑成为制约村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此外,现在农村中众多男性村民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女性成为农村政治生活的实际主体,女性潜意识的妥协意识、主体意识薄弱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民的政治参与程度,这些无疑成为村民集体政治冷漠的诱因。

(四)组织因素

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体制还不健全,农村地区情况尤甚。就目前而言,农村地区政治参与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和适用性;且信息渠道及设备落后,多依靠宣传栏及村广播来传达。农村缺乏健全的基层信息机制,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政府的政务公开。政务不公开、政府透明度低,基层政府与村民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村民成为弱势群体。

民意表达渠道不通畅,村民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就必须主动去找干部,而很少有干部会主动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的。基层政府人员与村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村民声音只听不管或不闻不问,导致村民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另外,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现象也很普遍,虽然涉及金额一般不大,活动范围和涉及面也较小,但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会使得广大农民丧失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而且会使得干部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成尖锐对立化,从而挫伤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导致村民的集体政治冷漠。

二、对农村政治冷漠现象的思考及应对措施

(一)推进政治文化建设,培养村民的法治观念

要改变农民政治冷漠现象,必须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着手,加强农民的法治教育,树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观念,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村民的政治自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使得当代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都有所提升,部分人能够摒弃消极政治参与的传统,逐渐形成民主意识、法治观念。但就整个村民阶层而言,政治意识薄弱,民主活动参与理性不足,政治价值观不正确的情况仍很严重,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较低。需要政府对民主思想、公民享有的权利进行大力的宣扬,来激发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引导村民正确认识自己的政治地位,了解自己应有的权利,摒弃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此外,加强农村留守女性的教育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应确保村委会干部中的女性比例,争取多设置一些实职、正职让妇女担任,少设副职、虚职。同时,应发挥各级妇联的作用,完善妇女权益保护机制,鼓励妇女走出纯粹的家务,多关注政治,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政治活动中去。只有在广大农村地区不断推进民主文化宣传,普及民主文化教育,培养大众政治参与技能,构建起农村民主政治体系,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使农民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二)大力发展经济,为政治参与奠定物质基础

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政治青春的保持离不开经济。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各地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失衡现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还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一直为生计疲于奔命,在贫困线上艰难挣扎,这严重制约了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

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知,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因而,只有生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人们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和物力去关注政治、参与政治,而不是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为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让村民不必依靠单一的外出打工来满足物质追求,使村民能够安心从事一些体力以外的事情,改变其政治冷漠的心理。

(三)完善村民政治参与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目前的村民自治制度在其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足都会对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起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政府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村民政治参与制度和配套的保障制度,以保证村民政治参与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村民政治参与制度,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各项规定,明确划分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权力,减少双方工作中的职责交叉现象,真正做到党支部管组织、思想和政治,而村委会负责具体的经济发展及公共事务,完善村民自治法规,落实村民自治制度。

其次,完善相应的民意表达渠道,更新信息设备,多方面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有效。提升政务透明度,保证民情能上通下达。建立多种沟通途径,让村民的想法与要求有处可诉;让村委会领导端正态度,主动深入群众体察民意,倾听群众的心声。

最后,完善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为民谋利,取信于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村委会及村党支部都应该时刻牢记为民谋利,把村民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经常主动了解民众的困难,进行合理的协调与处理,为村民的合法利益提供有效的保护。

(四)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杜绝不良的人为现象

基层干部的言行时刻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推进村民政治参与、消除村民政治冷漠的关键在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这就需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正确处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乡镇政府不能过度干预村委会的工作,要对村民意愿给予充分的尊重。在农村基层选举过程中,有时村干部都是内定好的,村民觉得选举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而不想参加选举。正因为这样,政府在选举过程中必须要想方设法避免“暗箱操作”的情况,要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只有正确处理好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关系,村民才能感到自己选举出来的村干部确实是有职有权、能代表民意的,从而激发他们政治参与的热情,转变政治冷漠现象。

第9篇

关键词:新时期;档案管理;档案意识;档案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156-02

档案一方面发挥具有通常意义上的文献引介功用,另一方面也潜在的具有“公正”历史的能力,档案作为信息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想保持并发挥档案应有价值功用,应该树立最基本的档案意识、档案保密意识、档案法律意识、档案责任意识和档案服务意识,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尽自己应有之力。

一、档案意识

档案客观且生动地印记了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实践活动,比如政治活动、经济商业活动、军事行动、文化发展、教育改革、科学研究成果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地把机关的公文档案、人事档案以及涉及国家和企业的商业秘密的成文文献作为我们意识中的档案,虽然没有错误,但是亦非全部的正确,因为真正的档案涉及面十分的广泛。举个学校的档案例子,在学校里,学校的档案涉及行政人员、教学(这是比较大的一块儿)、学校的调查研究、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财政预算、学生学籍、图书资料、学校外向交流及其学报编辑与出版等等。

毫无疑问,增强档案意识,有利于搞好档案工作,较强的档案意识,不仅能够树立相关人员的历史担当意识,而且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都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的教师会在编写教案(讲义)时不自觉地就会头脑清醒,认真负责;我们的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就会严谨、细致地搞好文献搜集、开题报告及论文的创作;我们的图书管理人员就会认真归类整理图书、报刊资料,不致使其破损或丢失;我们的会计工作人员就会认真地做好账目报表,保证不会有什么纰漏;我们的工程规划人员就会精益求精,多方验证,而使规划图纸科学、完整;我们的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的活动中就会秉公办事,不,不贪赃枉法,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决心,认真、廉明地做好本职工作。社会各阶层档案人员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任务,就会做到保质、保量、保时,不唯上、不唯亲,只为历史的纯洁、客观。在工作中,认真地对待各种矛盾和困难,集思广益;在执行过程中,认真组织和开展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在检查考核时,坚持依法、依规考对,进而保证相关人员坚强的档案意识。

二、档案保密意识

档案中还有一些是涉及国家、企业及个人的秘密档案,它对维护各方的切身利益承担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及历史责任。当下处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个国家都在为自身的发展而奋勇直追,如果一个国家文档保密工作很到位,那么这个国家就能在全球化过程中占领先机,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档案机密保护得不到位,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步步受制于他国,很难在世界之林立稳脚跟。在相对和平发展的年代与国度,档案的保密实质上就是保一国之安宁、之团结、之兴旺、之和谐。作为接触秘密档案最集中的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其肩负的社会责任和重担,与其自身及国家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他们肩负着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人员所担负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优与劣,因此我们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认真地工作,而且还要增强自己的档案责任心、档案事业心,以此来增强档案的保密意识。同时,在业余之外的闲暇活动中,还时刻对自己知道的档案秘密提高警惕,对套话者做到缄口不提。所以,不管档案人员身居何处,对于机密的文档都要做到守口如瓶,以防纰漏横生,进而避免意外泄密事件发生到自身。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对于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故而他们必须要有较强的保密意识,档案保密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影响了档案保密工作质量的好与差。

鉴于上述,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工作中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首先,从档案的承载设施来看,国家需要根据既有规定加大档案库房设施的新建工作,合理使用档案的库房。当然,库房设施应当居于相对合适的场域,另外要加固库房门窗,提升防腐、防盗等水平。应该将档案存储库房与其他类似场所区别开来,要指派专业、合格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与规范的保存。绝密档案作为特殊的文件,涉及了一个党派、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及个人的核心利益,它决定着党派、国家、企业及个人的全方位的利益,直接关系着其生死存亡,所以严格加强对秘密档案的保存意义甚大。有鉴于此,笔者以为,相关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把绝密的档案作为特级重点保存对象,进行全面的保管;同时,科学严谨的归类不同时期的历史档案,依据相关管理原则,做到弄清管理期限、管理方法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则,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丰富文化,我们还能吸取其宝贵的经验,以鉴后人。另外,还要采取制度化的保密意识。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依据档案自身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保密制度与管理措施,进而达到档案管理保密意识工作的制度化目的。

三、档案法律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指导法律,是社会各级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档案管理事业的根本依据,它为广大的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法律的基础。

社会的急剧发展和变化要求档案管理事业也应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改革。笔者以为,档案管理人员首先应转变传统观念。必须意识到档案管理要实现法制化的历史性改革和转变,所以必须在观念上进行改变。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努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做到用法律指导我们的思想与行动,实际中真正做到依法办事,对于无视法律的人员进行依法处理。当然,依据法律管理档案重点在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所以,培养并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学会运用档案法律。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行政执法部门,它的主要职能是依法管理档案工作。若要发挥好这一职能,必须做到执法必严。所以,档案行政管理工作部门首先要增强法律意识,为其他部门正常的、有序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树立一个典型,发挥示范榜样作用。

笔者认为,培养并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必须集中地组织档案从业者认真地学习《档案法》及相关法规。唯此,才能够做到以法律法规来指导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当然,这也是为了适应国际经济、文化的全球化的新挑战。档案从业人员应该认真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并且运用新法规调整档案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各方面发展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档案责任意识

信息化的发展为档案管理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要求,因为档案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它不仅需要上级主管领导的特别重视。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也需要不断更新理念,认真研究并探索档案管理的基本规律。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面的智慧与力量,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向更广领域进发。

我们要想具备很强的档案责任意识,就应加强基本的理论知识研究,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素养。档案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开拓创新,提前进入管理程序,做到全方位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之中,并将自身有机地融入到其中,使档案管理工作与各工作流程有序、合理的衔接起来,进而实现对各类型文件信息正常运行的适时监控。档案从业人员业要积极地参与到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贯标活动中去,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积极主动地配合操作人员,建立并完善档案信息化系统。同时还应该积极主动地掌握各类相关的信息,及时地设计出合理化的、高水平的分析报告,供决策管理者分析和借鉴。

另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挖掘各种新的档案信息点,转变观念,多渠道开辟档案信息资源渠道。所以,必须对新出现的档案信息要特别予以重视,适当地扩大档案信息的搜索领域,只要是与档案关系密切的各种信息资料,都应当及时的注意收集整理。同时,档案的收集整理也要充分地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进而拓展收集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档案管理核心也要转向自身形成的材料及其有直接关系的信息资料。

五、档案服务意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深入发展,信息网络环境也日趋完善,这必将改变传统的档案服务工作的方式,进而带来服务领域的技术性革命,最终实现了档案价值利用服务内涵的升华,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切实且充分的体现。如何使档案服务工作做到与时俱进,进而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在社会各领域应有的价值,实现档案从业人员自身的价值,确实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问题。

档案从业人员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服务方式,拓展服务价值的意向范围,深入发掘档案信息中所蕴藏的社会多方位的价值,并能够及时地、主动地提供给所需者,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档案从业人员改进既有的服务模式,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中去,为社会各界提供满意的服务。

档案部门拥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这是其一大优势,而相关档案管理部门不仅是资源的管理者,更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整理者、研究者和传扬者。档案从业人员要开发这些资源为社会服务,这是其做好本职工作的最有成果性的证明和见证。对档案进行编辑和研究是高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能够对利用者的需求提供适时且足量的服务,那是编研者的价值的自我实现的最佳途径。另外,档案从业人员也要在服务的质量、层次、水平上加以提升,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相关档案信息进行高效的搜集、整理和创新研究。特别是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各单位、各部门、各阶段的工作中去,利用既有的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界提供准确的、丰富的档案资料及文件汇编,贡献力量。

当然,仅仅加强在档案从业人员、档案管理人员方面的管理工作还是不全面的,作为相关档案领导也应该增强其自身的档案意识,深化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也能够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且真正从思想观念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要在管理经费、培训人员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对档案管理的工作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方案,要肯借助于新兴的科学技术,切实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相信,在领导的重视下,档案管理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会有一个质的突破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这既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目标的迫切要求。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政府公信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行政理念。政府将公共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依法行政就具有公信力。二是政府的行政行为。政府的公信力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政府决策、执行的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是否能够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欺骗隐瞒。三是政府的行政制度。包括公开信息、开放行政程序、建设责任机制、完善监督评估体系、鼓励公众参与等。

一、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原因

1.政府责任意识弱化。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关键在于“责任”,“责任”就是有责任意识和责任心。责任意识和责任心不强、不高,是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高的主要而关键的原因。当前,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其成员,利益观念和部门观念过重,公平公正意识淡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行政心理普遍存在。一些公务员受传统“崇上、唯上、唯书”的行政思维模式影响,在工作中因循守旧、急功近利,使政府信用受到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因责任意识不高,责任心不强,不但使自己由于失职、渎职而受到行政、刑事处罚,也给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造成了严重损害。

2.政府自身的自利性。政府组织的自利性,是指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以组织自身利益为考量,而不是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以往国家的特征是什么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关为首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现代经济学认为,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经济人,也存在自身的利益,因而就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自利性。在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在没有国家法律许可或者行政命令授权的情况下,就擅自介入与自己无关的事务,对社会经济事务进行具体的干预,政府行为存在大量的错位、越位现象,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公众心中的信任度。

3.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即使是民主制度下,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掌握权力的政府也有可能利用人民授予的权力反过来侵害人民的利益。我国现有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是不健全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乏力,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作用;二是司法机关独立难,我国法院、检察院的财权、人权、物权都受同级政府的约束,这严重影响了其监督制约功能的发挥;三是派、人民群众、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监督,其主体的监督意识以及监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待提高,并且其监督行为还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导致监督效力与效果不理想。

二、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建议

1.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有公信力的政府应是全心全意服务于社会公众的政府,这就要求建设好我们的“服务型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表率,社会诚信以政府诚信为标杆,政府讲诚信,就能带动一个地区的社会诚信蔚然成风,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增强外来投资者的信心;政府不讲诚信,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这又要求要建设好我们的“诚信政府”。要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机关及公务员就要强化服务意识和“顾客至上”思想:要坚持情为民所系,深化爱民之心,做到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利为民所谋,力行亲民之举,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以真诚负责的精神,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要坚持权为民所用,不、不,做到廉洁自律、无私奉献,当好人民的公仆。

2.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社会转型向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挑战。在市场经济领域中,政府经济管理行为要与市场发展规律相适应,对经济过程的调控管理必须以不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为前提。政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羁绊,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步伐,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要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机关级公务员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府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各项工作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要求,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领导、决策和施政能力,在管理方式上,政府要从以人治手段为主转变到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不断加大办事的透明度,并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3.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如果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这一原则得以贯彻,即保证政府权力受到限制,政府的行为受到监督,政府的行为结果受到问责机制的制约,那么政府必然能取得公众的信任,政府公信力必然提高。基于政府与公众之间权力的非对等关系,政府权力必须受到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与制约,还必须承担与权力对等的行政责任,既包括法律责任,也包括政治责任和道义责任。这样权力就易于被滥用,要改变这一点就要在考评机制、问责机制上下工夫,把权力与责任有效挂起钩来,使政府部门领导牢牢形成一种习惯性观念:获取权力是为了做事,做事就要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建立有效的政府问责机制,建设责任政府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

4.健全政府的资信制度。政府资信的信任度是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资信公信力是指公众对政府渠道传递资信的信任程度。是否尊重公民知情权、保证政府信息的及时性、公开性和透明度是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首先,修改各种阻碍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建立透明、公开、权威的政府信息披露机制,使公众获得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其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政务,实行政务公开,从而使政府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告知公众。同时,公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向政府传达意见和观点,自由地表达民意,反映民情,做到下情上通,政府依靠获得的信息,采取措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样能使政府的施政措施更有针对性,更能代表人民的呼声,既降低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又得到了公众的拥护,政府行为也就具有了强大的民意基础,自然也就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5.规范政府公职人员的行为。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必将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要把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过程当作规范行政行为的过程,将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融入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岗位的具体工作中,使公信建设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社会的认可度。政府公职人员的形象、作为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政府,所以作为一个公职人员要有很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所有人一律平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把百姓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办,坚持诚实守信、恪尽职守。让群众在“不找人也能办成事”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6.提升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以行政行为的法治化,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要把打造诚信政府的过程,当作推进依法行政,塑造法治政府的过程。要处理好“有求必应”与依法办事的关系,防止因避免矛盾而作出与原则和规章制度相违背的“超权行政行为”,以政府行政行为的法治化,增强广大群众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摒弃不靠法律靠人情的片面认识,真正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张旭霞.构建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途径[D].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博士论文.2004(1)

[2]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和公众的话语权[J].中国行政管理,2006(9):5

[3]曹林.政府应以正确的姿态应对网络舆情[N].检察日报.2009(10):28

[4]许文惠.行政管理学[M].红旗出版社.1992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 专业化 职业化

一、何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本文所指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是指以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目标,以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性为基本要求,以角色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为基本特征,使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逐步走向专门职业和特定专业的发展趋向和过程。

具体而言,职业化指辅导员工作符合职业内涵要求的过程和发展趋势,即辅导员工作能为辅导员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符合社会分工,具有长期稳定性和社会认同性;专业化是指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专门化、专家化,即辅导员工作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规律,其岗位有明确的准入标准和职责要求,其人员应为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二、辅导员队伍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现状

1.辅导员队伍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并多次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系统部署。

我国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队伍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学生日常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扮演着学生政治上的指路人、思想上的引领者、管理上的核心者和心理上的整合者多重角色。他们“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关系到高校能否成为培养人才的主导意识形态的必夺之地的重要因素。

2.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不尽如人意。当前的辅导员队伍无论从职业稳定性还是社会认同性,无论从工作的科学性、专门性、专家性的角度考量,均处于令人担忧的境况。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专职意识淡薄,队伍不够稳定;专业知识缺乏,发展方向不明;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压力较大;职业标准不明确,准入条件弹性大、知识结构不完善,与学生要求不吻合、能力素质不全面,作用发挥不明显、工作地位不明确,社会认同感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专家型辅导员匮乏、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职级职称制度不完善等。

辅导员的既不“专业”也难作为“职业”的现状,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落实,造成了高校培养目标和实际效果间的较大差距。一些地区和部分高校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他们的有益探索表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提升高校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必由之路。

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决策,可以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能力,进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1.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虽然我国高校辅导员和国外高校学生工作者存在差异,但以管理和服务为手段、以育人成才为核心却是共同的目标。从单纯的功能角度看,我国高校辅导员也基本上沿袭了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发展之路。

近代高等教育发轫于西方。19世纪末,随着现代化研究型大学的建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学术事务和学生事务的分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变革,学生事务工作者的辅导领域越来越宽,研究的专业越来越细,直至发展到根据大学生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咨询,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系统,逐渐形成了其工作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其运作效果也更好地适应了大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需求。

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制度具有较长的历史,其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和成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接轨的今天,发达国家的经验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这一核心,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功能也在不断完善。一些高校进行了加强辅导员岗位培训和明朗辅导员发展空间等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些宝贵的经验证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

2.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有力抓手。虽然在新时期高校的教育宗旨有新的外延表达,但以育人成才为本的价值核心却依然是高校建设的根本。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统领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指针,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大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但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却不尽如人意。

互联网的普及使大学生信息获取的距离日益缩短、途径日益广泛;高等教育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学生数量激增、过度强调教学效果和辅导员服务功能等负面影响。这使得辅导员既要面临尽快更新完善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巨大压力,又要处于“管理者或服务者”“学生都是高材生、辅导员‘讲师’过一生”的定位尴尬、前途黯淡境地。长此以往,自然会造成辅导员岗位跳板化局面,其工作效果长期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低水平徘徊。辅导员队伍的这种现状,不仅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更会造成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偏差。

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运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能力,使辅导员成为“政治责任感强、工作倾心投入、素质一专多能”的群体,走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之路。

3.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由于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价值判断的多样化、获取信息的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成长需求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他们一方面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认同,对辅导员以“传令兵和管理员”的身份不满意甚至排斥;另一方面,又希望辅导员“专职化、专家化”,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充当“思想的讲解员、学习的引导员、职业的培训师、心理的疏导员、校园文化的教导员、学生纠纷的协调员”等多重角色,切实对自身的全面发展起引领作用。作为工作对象,大学生的期望和认知评价应成为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方向的最重要研究参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复杂的育人工作。辅导员除了要具有一定的思政教育专业知识外,还应拥有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预测决策等能力,适应培养人才的“KAQ模式”,兼顾“专”“博”两个方面。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必须掌握管理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相关知识。只有成为“复合人才”,才能真正胜任其工作。

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在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时,尽量增强工作的贴心性,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和管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学生多方位需求,也需要辅导员不断自我学习提升,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员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会影响他们在学生心中的认同和地位,都会削弱他们职责和作用,最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辅导员对于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有较清醒的认识,也有较强的提升学历和对外交流的意识,但往往由于日常事务繁杂,没有时间进行自我学习提高,导致被动地“吃老本”。长此以往,辅导员必然无时间也无精力自我提升,甚至倒退为“扶”起别人,自己“倒”下的人员。

只有实现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才能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等各方面情况,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实现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才能有足够精力自我提高,更有效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只有实现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增强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更多地付之于行动。

4.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可有效克服辅导员职业倦怠。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其自身的工作心理和状态决定性地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当前的辅导员多处于“无梯队、无层次、无结构、无积累”“工作负荷大、职业风险大、价值冲突大”“素质要求高、社会期望高”“上升空间小”的工作境地和心理状态。

多数辅导员热爱学生工作并想把辅导员岗位当做终身事业,也希望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希望得到学生、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认同。但由于高校改革的深入,以往的学生工作经验因体制、方法、对象的变化,几乎无可借鉴,辅导员在工作中会碰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某些时候甚至要在“大法”和“小法”的矛盾冲突中开展工作。由于思想工作效果显现的延时性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学生至上”思想的过度宣扬,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感受、问题和意见,在辅导员考评机制中实行“事故”甚至“投诉”的一票否决,辅导员工作难以得到认同和中肯的评价。辅导员只好“磨破嘴跑断腿”“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地充当“各个部门的办事员”和“全天候保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为大部分辅导员对待工作的第一反应。一些高校领导囿于“重教学、轻管理”的陈旧思想,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将辅导员定位于“文件上很重要、待遇上要次要、提拔时可不要”“平时办事员、危难堵枪眼”的角色,从未真正认为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甚至个别高校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贯彻上,以个别辅导员“不争气”和“不安心”为借口,采取“精神传达及时、行动不想落实”的态度,对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做种种限制。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职业倦怠也正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而且呈现加重和蔓延的趋势。但是由于上述“四无、三大、两高、一小”的情况,辅导员只能将这一岗位当做谋生手段,一有机会就转岗或转行。严重的职业倦怠,造成了辅导员工作态度消极冷漠、工作方式程序化,队伍整体的流动过快,已严重影响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受到影响,使高校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群体。

要想有效地克服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除了辅导员要做好心理调适、提高自身抗压能力和高校加大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奖优罚劣的力度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明确岗位职责、避免事务性工作缠身的状况;建立辅导员良好的职业前景,优化辅导员的发展途径,制定专门的职称、职务政策;要根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兴趣、工作能力做专项划分,增加进修和对外交流机会,提高其学历层次和水平。

四、结语

第12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我国电网发生的一般电网事故情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这些一般电网事故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同时对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电网事故具有停电范围大、影响面广,甚至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灾难性影响的显著特征。因此,长期以来电网经营企业一直把防范电网事故,特别是防止大面积停电和电网瓦解事故,作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国各地电网的一般电网事故发生率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降低和减少,极大地影响了电网的运行和地区经济的正常发展。为了探求事故的规律和特点,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地遏制和减少一般电网事故,避免发生重大及以上电网事故,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在此笔者对近年来发生的一般电网事故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自己关于减少一般事故发生的一点意见和对策。

1、近年来一般电网事故类型分析

1.1、按原因分类:从发生电网事故的原因来看,引发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有:继电保护、恶劣天气、外力破坏、误操作、质量不良、人员责任及其他原因。

1.2、按责任分类:一般电网事故按责任分类可分为:自然灾害、制造质量、外力破坏、运行人员、施工设计、人员责任和其他。据统计,自然灾害(雷击、雾闪、覆冰舞动等)、人员责任(运行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外力破坏和制造质量依次是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责任原因。

1.3、按技术分类:一般电网事故按技术分类则可分为:继电保护、雷击、接地短路、恶性误操作、误碰误动、设备故障和其他。其中,接地短路(外力破坏、对地放电)、继电保护(保护误动、保护拒动、二次回路故障等)和雷击是构成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技术原因。

1.4、按设备分类:一般电网事故按设备分类一般可分为: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其他电器、开关、刀闸、组合电器等。实践表明,输电线路、继电保护依次是造成电网事故的主要设备原因。

2、电网一般事故的特点

通过多年来对一般电网事故的成因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结合笔者所在的从南方电网的实际,认为一般电网事故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2.1、人员责任居高不下:例如,2001年至2003年间,整个华中电网149次一般电网事故中,由于人员责任造成的一般电网事故共53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35.57%。统计分析表明,在人员责任中,以运行人员、继保人员、检修人员的责任最为突出,是人员责任的主体。其中,属运行人员责任的一般电网事故共27次,包括误操作9次恶性误操作,3次一般误操作,占全部人员责任的50%。

2.2、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外部运行环境日趋恶化:据统计,在2001年至2003南方电网的149次一般电网事故中,因输电线路故障造成的一般电网事故共70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46.98%,是构成一般电网事故的首要因素。对70次线路故障按技术分类,由于自然灾害(恶劣天气、雷击、污闪、雾闪等)引发的线路故障共30次,占线路故障的42.86%;由于外力破坏造成的输电线路外力短路共21次,占线路故障的30%;由于维护处理不当(维护不当、处理不当、树障、巡视不到位等)造成的故障共11次,占线路故障的16%。线路故障按电压等级分布,220kV线路15次,占21.4%;110kV线路52次,占74.28%;35kV及以下线路3次,占4.28%。

2.3、电网结构薄弱,事故影响面大:长期以来,由于受“重发轻供”的影响,一些电网的电网建设一直相对滞后,电网结构薄弱,不能满足相关安全准则的要求;220kV及以下系统,特别是110kV系统中单电源供电或单回联络线供电方式较多,致使在1条线路或1个变电站故障时造成多个变电站失压。

2.4、继电保护问题突出:据统计,在2001—2003年南方电网一般电网事故中,按技术分类属继电保护因素的共39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26.17%,是造成或扩大为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由继电保护技术分类可以看出,保护误动、误碰误动、保护拒动和二次回路故障是造成或扩大成电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39次继电保护技术分类中,保护误动共19次,占48%,居各类技术原因之首;其次是误碰误动共8次,占21%。对39次继电保护问题进行责任分析,由于制造质量不佳共15次,占38%;继保人员6次,占15.3%;其他人员责任(运行、试验、检修、调试、管理等)共11次,占28.2%。继保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两者合计共17次,占43.59%。可见,保护误(拒)动和人员责任是继电保护造成或扩大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原因。

3、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一般电网事故,应该说我们各电力部门、单位都一直在努力改善。笔者认为,构成一般电网事故原因往往都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因此,要遏制和减少电网事故我认为必须是多管齐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电力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要求。在学习贯彻落实中进一步提高对电网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一般电网事故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克服疏于管理、安全隐患未及时消除、反事故措施执行不力和人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2、加强输变电设备运行管理,针对一般电网事故的特点和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加强运行维护,积极开展专项治理。(1)重点做好220kV及以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防雷、防污闪工作,加强输电线路巡视检查、定期清扫、零值检测、接地电阻摇测和地网检查等工作。对雷害事故较多的线路易击段和污秽严重的重污区应开展专项综合治理,提高输电线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线路跳闸率。(2)根据季节特点,严密关注线路走廊的变化,加强线路“特巡”工作,防止树竹放电和大面积山火造成输电线路跳闸。(3)加强变电设备管理,重点做好变压器类设备的技术监督工作。对变电站、升压站的电气设备在加强电气性能检测的同时,还应做好其机械性能的检查。特别是对运行年久的刀闸及其引线接头要运用红外测温或无损探伤技术检查接触状况和机械强度;对管母开展变形观测;对支柱瓷瓶运用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机械强度;对接地网根据运行时间和土壤情况,开挖检查地网腐蚀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4)针对近年来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件不断上升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宣传、打击盗窃和破坏电力设施的工作。充分发挥业余护线员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护的联防机制。及时掌握临近电力设施或线下施工作业情况,向施工作业单位通报有关安全要求,增设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作业监护,防止施工碰线、车辆撞杆等外力破坏。

3.3、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加快电网结构调整,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电网建设和电网结构调整受资金、通道与站所资源、建设周期以及投入产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短期内不可能见成效。因此,当前应加快单电源供电的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改造,且认真做好其供电线路的运行维护,重点做好线路的防雷、防污闪工作,降低线路的跳闸率;同时,应做好变电站的下一电压等级侧运行方式的管理,安排备用电源,并安装自投装置,以防止供电线路故障时变电站全站失压。

3.4、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1)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入网管理、整定计算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把继电保护“五查”工作作为强化继电保护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常态机制。(2)严格执行二次设备与装置的定期检验、检测、试验标准,重点做好母差、主变、失灵等重要保护的检验工作,严格质量验收标准;重视二次回路管理;严格整组试验和带负荷检查等项目的检验,确保回路接线正确,装置动作可靠,防止一次设备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拒动和误动,扩大事故。(3)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严防继电保护人员“三误”事故发生。

3.5、加强运行管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强化操作中的唱票复诵、核对、监护等过程管理。制定防范违章解锁、带地线合闸、误碰压板、误接线、误整定等电气误操作和误调度事故的措施,并严格执行与考核,杜绝误操作事故。

3.6、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职工教育应面向生产实际,注重职工的岗位技能、异常情况分析判断和缺陷发展的预见评估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要通过实施标准化作业、规范职工的作业程序和作业行为,控制和减少生产作业的随意性、盲目性,杜绝人员责任事故。

结语

电网一般事故的预防和有效遏制对于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确保网内各地区生产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电网经营企业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一般电网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参考文献:

[1]、肖红,绵竹地区电网事故分析及四川电网变压器中性点保护[J],四川电力技术,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