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4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顶层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合成塔,更换第一层催化剂,效果评介
赤天化集团公司30万吨合成氨装置合成塔于1988年大修期间,采用瑞士卡萨利公司的专利技术,对塔内件进行了较大的改造。由轴向塔改为轴径向塔,催化剂采用1.5---3.0mm的小颗粒型,到1998年其上层催化剂有衰老和失活的现象。因此,我们利用99年大修的机会对其进行了更换,通过两年的运行情况来看,达到预期效果。为同类型合成氨装置合成塔触媒的使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 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合成塔催化剂,受热后衰老和毒物中毒是造成失活的主要因素。(1)热衰老:主要是由于活性组份的金属晶粒受热后迁移,聚集长大烧结使其表面结构及物相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活性哀退。在实际生产中,合成塔顶层催化剂床温始终处在最高,而且也较容易超温,因此,顶层催化剂中铁晶粒受热衰老,甚至失活就不可避免了。在99年卸触媒时就发现有结块现象。免费论文参考网。(2)毒物中毒:合成氨催化剂的毒物主要是工艺气中的氧化物(如H2O、CO、CO2等) 、油等等。一般来说氧化物的中毒是暂时性的中毒,它们的主要来源是从补充气(新鲜气)中带来,积聚在合成塔入口,使其催化剂暂时性中毒,经过长久累积,也会变成永久性中毒,再者就是油对触媒的活性的影响,油进入触媒层后,首先造成部分催化剂微孔堵塞,或覆盖其表面而降低触媒活性,还有就是油中的硫也会毒害触媒,使其永久性中毒。免费论文参考网。
2实际使用情况
合成气进入合成塔后,首先在顶层触媒中进行激烈的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顶层催化剂最先与工艺气接触,而且是温度最高的地方,并且有超温的历史。因此,它是最先受热衰老及中毒失活的敏感区域。免费论文参考网。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触媒的使用时间的推移,各工艺参数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我公司96年6月对合成氨装置进行了节能增产大改造后,合成回路由塔前分氨改为塔后分氨。工艺气经103-J增压后,通过油分离器再进入合成塔。因油分器在设备设计和制作上存在的缺陷(投用时压差达0.3MPa以上),一直无法正常投用,工艺气中的油不可避免的带入合成塔,使其顶层触媒活性逐渐降低。到98年底热点温度下移至第二层。因此,公司决定利用1999年6月大修时,将其第一层触媒更换,触媒型号为南化公司生产的A110-1-H。
88年6月-99年6月合成塔参数 表1
3 效果评价
3.1从这两年情况来看,更换顶层触媒后,各项技术指标较佳见表2。通过只更换顶层催化剂,提高了氨净值,延长了整炉触媒的使用周期,降低了合成氨的综合能耗。
3.2实现了合成塔只更换顶层触媒后,使整炉触媒活性得到恢复。目前热点温度在第一层,并控制在480℃左右.MC0013开度在75%以上.氨净值13.6%。从各项技术指标来看,更换第一层催化剂后,整个合成塔反应良好,系统运行稳定。
3.3顶层触媒更换后,整个合成回路工艺状况,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回路的差压由1.05MPa降到了现在的0.85MPa,氨净值达到了13.6%以上,为合成氨装置99年—2001年超负荷(110%)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合成回路工艺参数表2
论文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多层建筑基本上采用砖混结构较多,而砖混结构易出现窗台八字裂缝、混凝土楼面裂缝及顶层墙体裂缝等现象,既影响美观又造成墙面渗漏影响使用,本文主要针对砖混结构墙体、楼面裂缝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论文关键词:砖混结构;墙体;混凝土楼面;裂缝;措施。
砖混结构通常出现窗台八字裂缝、楼面裂缝及顶层墙体裂缝等现象现分述有关质量通病如下:
1 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的裂缝
1.1原因分析
引起窗台下墙体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1.1 由于混凝土本身收缩引起裂缝:因为混凝土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时体积缩小,当其四周固结不能自由收缩时,会产生拉应力而引起裂缝。
1.1.2 由于墙体风度相对较大,而楼层现浇面厚度一般在8-10cm之间,尽管强度满足要求,但楼面对于墙体的刚度减小,因此一些薄弱部位,如截面突变处、施工缝处、穿线管处往往首先表现出来,在那里发生裂缝。
1.1.3 窗台下墙体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其次由于纵墙门窗洞口开洞较大(有的工程洞口超过2M以上也不设过梁,基础也未做相应处理),该部位刚度明显削弱,在窗洞口四角产生应力集中,引起墙体开裂。另外窗台下八字裂缝往往是朝阳面(南墙)多于背阴面(北墙),因此,也不能排除温度变化应力的影响。
1.1.4 由于目前住宅楼结构形式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强度而忽视了变形,在该设伸缩缝的地方不设缝,地基处理也不细致,往往使住宅工程沉降变形过大,引起墙体及楼面开裂。
1.1.5 因为施工周期太短,在地基、主体结构尚未沉实的情况下工程就交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地基、地体变形继续变形,致使一些工程在交付时无裂缝,而使用一段时间后,裂缝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常发生地基经过人工处理的工程中。
1.1.6 有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在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要求时就拆模,施工荷载也加的过早、过大,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就发生内部裂缝,也是造成楼面裂缝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1.2 防治措施
1.2.1 设计人员在进行住宅工程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原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上部主体开裂。
1.2.2 外墙窗台下可以考虑增加一道腰梁,梁截面高120mm,宽同墙厚,内配4Φ12纵筋,6@250箍筋。
1.2.3 对超过5层的砖混结构(含越层不超过7层),2层以下墙厚改为370mm。外墙及楼地面外形设计应尽量减少突变,在突变处应适当加强。
1.2.4 伸缩缝长度可适当缩短,规范规定50M一道伸缩缝,能否改为40-45M。
1.2.5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应严格按规范;墙宽、墙高厚比及窗间墙宽度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计算。
1.2.6 现浇楼面施工缝应留设在分户墙上,不设置于房间跨中1/3处。
1.2.7 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不能盲目求快,尤其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以防上部主体结构完成后出现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1.2.8 主体工程施工时应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尤其现浇楼面在施工时混凝土必须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拆模,上部施工荷载也不加得过早、过大和过于集中,并严禁吊装物件的冲击;浇筑混凝土时管线预埋应深浅适当,当板厚≤80mm,管径≥25jf,可在板底及板面加一层宽500mm与管同长的钢丝网。
2 顶层墙体裂缝
2.1 墙体裂缝的原因
2.1.1 温度影响
屋面由于受太阳长时间的照射,与墙体获得的热量相差较大,且在相同温度情况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墙大1倍,屋盖变形比砖墙大得多,因此,墙体与屋盖的接触面处便产生了剪力,当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组成的主拉应力大于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剪应力沿建筑物墙体的分布情况是两端大于中部,故在墙体端部有最大剪应力,引起墙体水平裂缝和竖向裂缝。
2.1.2 施工方面的问题
砖砌体的砖、砂浆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规定,砌体灰浆不饱满,混凝土圈梁在丁字墙处接槎较差,圈梁与砖墙的整体约束大削弱,墙体的拉结筋漏放或少放,构造柱伸入墙体的钢筋不按规定埋放,使墙体抗剪力减小,屋面保温层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厚度不足或湿度过大,直接影响保温隔热的效果。
2.1.3 设计方面的的问题
屋顶混凝土挑檐过去多为预制,目前多为现浇,与顶层屋面圈梁组成L形刚度很大的梁,而现浇挑檐板上无保温层,易受温度变化影响产生变形,屋面保温层厚度较薄,且有时用保温层找坡,故难以抵抗较大的剪力,易在此处产生裂缝。
⒉2 墙体裂缝的防治
2.2.1 屋顶以设女儿墙为宜,如顶层为外挑檐,应尽可能采用预制。如为现浇,应沿纵墙长度方向每隔一单元在挑檐板上设温度缝。顶层如为连续现浇板,也应每隔一单元设温度缝,缝内嵌入防水油膏或麻丝沥青。
2.2.2 混凝土顶圈梁,如有条件四周应做成暗圈梁,如370mm墙,圈梁可设计为240mm宽,外120mm砖,这样可使圈梁免受阳光直接照射。
2.2.3 为使屋面保温层厚度均匀,一般应采用石灰焦渣找坡,在找坡层再做保温层,保温层宜适当加厚。
2.2.4 建议顶层墙体采用的砖不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5。
2.2.5 内外纵横墙交接处加设构造柱,可有效地控制山墙内第一间墙体的裂缝。
2.3 墙体裂缝的处理
对于顶层墙体裂缝,首先要查清原因。有些裂缝经过一段时间可逐渐趋于稳定,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只需嵌缝即可。小缝可刮腻子,重新刷浆;对于较大的裂缝和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2.3.1 在墙体裂缝范围内,根据裂缝严重程度,采取在墙内外侧加双面钢筋网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分层抹实。
关键词:砼小型空心砌块墙体,裂缝
砼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的墙体普遍会发生开裂现象,再加上外墙面渗水和隔热效果差,也影响到这些墙体材料的应用,本文归纳各种裂缝状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几项主要了防裂措施与大家讨纶。
1.裂缝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小型砌块的干缩变形问题
一般生产小型号砌块的厂家,规模小,管理制度不健全,虽存在产品强度偏低的质量问题,但墙体开裂很少发生在砌块本身。为了加快推放的周转场地,提高产量,砌块在厂内仅静置几天就售出,施工单位缺乏材料管理把关,使砌块砌筑后易发生很大的干缩变形.
1.2屋面温差应力问题
平屋面保温隔热层性能差,或是屋面隔热层放到最后施工,层顶温度高,而屋面下墙保温度低,上下温度差到20-30゜C,使屋面系统产生了剧裂的温度变形,加上屋顶墙体轻,墙体自重产生的正应力小,使之引起的砌块的摩擦力也就小,而在门窗四角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所以在产生较大的约束力的部位如接近房屋顶端1-2个开间的屋檐下墙面或在窗口角出现斜裂缝,或在屋顶梁底与墙体梁面处出现水平裂缝。
1.3施工问题
砂浆饱满度不够,厚度不足。
1.4砌体的构造措施问题
如房屋结构设计和施工中,没有按相应规范要求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就削弱小型砌块的抗裂性,易造成裂缝。
2.对照有关技术要求,提出如下治理措施
2.1设计和施工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建筑设计平面布置应规正,布置均匀对称,应采用合理结构措施,加强地基及圈梁的强度,增强基础对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协调能力,用以提高建筑物整体性的抗侧力能力。
2.2提高砂浆的粘结性能
宜采用较大灰膏比的混合砂浆,可优先采用聚物砂浆,提高砂浆和粘结强度,增强其弹性模量降低砂浆的收缩性,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2.3要严把材料关
小型砌块生产后养护龄期不足28d的不得使用小型块严禁浇水砌筑或先温润再砌筑,天气干燥时可稍喷水湿润,不得使用饱和水的小型砌块,雨天砌块和已砌墙体应遮盖防雨。砌体施工中砌筑工艺应合理,做到灰缝饱满,错缝搭接,小型砌块孔肋相对,对于承重墙小型砌块,粘土砖等不同品种不得同层混砌。论文格式。论文格式。
2.4减少屋面温度变形的影响
在屋面板施工完毕后,应抓紧做好屋面保温隔热层。对现浇屋面,要加强顶层屋面圈梁,并在屋面板或圈梁与支承墙体之间采用隔离滑动或缓冲层做法。论文格式。对预应力多孔板屋面,要注意,做好屋面板与女儿墙之间的温度伸缩缝。在平屋面的适当部位,要设分格缝。
1月17日,全国第九届医药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承办,医药科工委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教授、教育部唐继卫处长、卫生部陈昕煜处长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100余所高等医学(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研究所近300位专家学者和教师参加了会议。我校上海医学院汪玲副院长以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医院管理处,药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上海市计生所,华山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肿瘤医院、金山医院、华东医院等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关负责人员参会。
大会围绕“促进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就“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和“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等专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专题中,“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工作”工作小组组长、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汪玲教授以“适应医药卫生体制发展需求 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为题,全面回顾了上海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的历程,尤其分享了2010年以来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的经验体会,同时重点就今后上海市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内容作了介绍。
本次会议还在参会的近百篇论文中评出优秀论文19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0篇。上海医学院有2篇选送论文分获一、二等奖,大会还对优秀论文的获奖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上述成绩充分反映了我校医学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教改的战略需求,密切联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校地合作,紧密教卫协同;同时也高度肯定了我校在内的整个上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这是本项改革继2012年“全国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座谈会”之后,又一次在全国性会议上获得肯定。
我研究的是具有建构精神的木构建筑的设计手法及理论。建构视野其实就是让建造本身产生意义,让形式、结构与空间统一为一个高度契合的整体和系统。作为论文研究的延伸和理论实践,我设计了观景塔、冥想台和滨水环廊三个木构建筑,尝试对现代木构建筑创作中材料、结构、形式、空间之间辩证统一的建构精神进行阐释。
滨水环廊位于场地中心位置,濒临核心水面,一半凌于水面,一半于坡地之上,与道路相连,环间有俏木丛生,环外近水远山。屋顶与地板限定出与传统意象相似的水平空间,屋顶根据环境产生细微的起伏变化,由此丰富其空间体验,使结构、形式、空间、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冥想台为一个木材层层叠架构成的巨大空间屋架。阳光之下,厚重的混凝土矮墙之间光影阑珊,时空推移、光影变换,可静思可观心。在此结构即空间,空间即功能。观景塔,可远观,可休憩,可思己,在这里我追求的是建筑功能之外精神层面的延伸。顶层观景平台视野良好,豁然开朗。塔间设置了四个供休息和观景的箱形空间,通过控制空间尺度以及开窗的大小与朝向来塑造不同的空间氛围,以此形成与顶层所不同的或凝重或疏朗的观景体验。
我对木结构非常感兴趣,它是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和建造体系,具有独特的自然与环保属性。而让这种建筑结构在现展起来的反而是欧洲,我觉得很遗憾。欧洲木结构建筑在材料与加工、结构与建造技术、设计与创作思维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诞生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我认为欧洲的城市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但在中国,仍然处于一个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城市化存在一种自更新的过程,在政府或建筑师大的规划和引导之后,它会不断地更新、衍生,这其实是具有生命力的,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研究生的课程更偏重研究方法的训练,特别是建筑学院,更偏重于学术训练。每个工作室又有各自的特点和方向。另外,我觉得建筑设计还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包括工程技术类的知识,以及管理与沟通等方面的技能,这些其实在校园里面的训练得比较少,这方面还需要完善吧。
一构建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综合型教学新体系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我院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创新;适应国际化、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体现先进教育理念,保持“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教学传统和特色;发挥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省级示范性实验中心的辐射作用,提高我国师范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中心的改革思路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部分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以及营造校园学术创新氛围方面,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课外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
1教学改革顶层设计
我院对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确定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体系,即实施“一个目标、二个梯队、三大活动平台”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模式,科技创新活动在三个层面上展开,每个层面都蕴含了创新的元素,实践教学改革顶层设计关系图(如图1所示)。
(1)目标层面―――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依托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物理实验中心和学院四个创新实验基地(物理创新实验室、家用电器维修小组、网络建设与维护活动小组和物理教育兴趣小组),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消化专业知识和接触科学研究前沿;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利于促进重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优化研究生生源。
(2)团队建设层面―――建设相对稳定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教师梯队。依托重点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和前沿性的科研方向,鼓励指导教师将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与日常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即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研究生培养及大学生实践资助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结合起来,实现课外科技活动有基地、有指导、有经费的有序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团队由四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协作组成的创新平台(如图2所示):
四个团队,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半导体团队和热电团队,科技创新性较强,依托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费充足,集中进行材料制备和性能表征等工作;电修团队和多媒体团队,科技实践性较强,电修团队集中于器件性能测试和产品设计与仪器维护,多媒体团队针对先进材料与器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制作论文图表、晶体生长动态过程、微观机制等多媒体课件、科技讲座视频,并为重点实验室网站提供服务。
(3)活动平台建设层面―――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三大平台”。科技普及活动平台:以学术报告(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的原理与使用、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方向与进展、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热点问题等)、重点实验室参观、科技知识普及培训、国家中学物理教师培训为主要形式。
科技实验活动平台:结合省级重点物理学学科优势和特点,打造实验教具与维修、多媒体课件制作、家用电器维修等课外科技活动,主要任务是维修与维护实验仪器设备,参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申请专利,宣传科普知识,培养中学物理科技活动辅导员。
科技竞赛活动平台:以学科竞赛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的师资、设备、项目等资源优势,择优指导学生深入重点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公开,学生自主组队、自主选题、大多以项目或各类学科竞赛的形式进入实验基地,很多学生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教育,为日后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
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动力来源,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认真、规范地完成所有环节,即使没有获得任何奖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必将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学院以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为基础,大力开展大学生的日常科技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层次的科技创新以及技能竞赛。在实践过程中,提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组队协助完成,特别是突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院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自立、协作等综合素质。学生、获奖等取得成绩的可以折合成学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逐步形成了以“挑战杯”、“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等赛事为基础,电子设计、教学设计、软件设计、创业计划等系列赛事构成的科技竞赛体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们的专长和特色。学院拥有历史悠久的电修小组、多媒体课件、网络建设与维护活动室等大学生创新项目实验室,今年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又组织了半导体和热电材料团队两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3大力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
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是国家大力提倡,同时也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组织教师和学生实施校级和国家级创新项目,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大学生实验基地,带领广大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活动,形成了团队合作创新浓厚氛围。2005年以来,我院学生实施校级实践创新计划项目60项,参与学生100多人,项目支持经费3000-5000元。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梯队,校级计划训练项目学生参与面广,受益学生多,通过实践创新项目的历练,学生积累了初步实践创新的经验,也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成果
我院在日常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所获成绩显著,成果喜人。以“大学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主要载体,为了推动这项基础性活动的开展,强化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学院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各种实验设备,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学生的“科技三下乡”活动坚持了20多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学生又受到了锻炼。近几年,我院教师10人次先后获得哈尔滨师范大学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6年以来,我院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超过100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宽厚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实验创新成果显著,20多篇。2006年-2012年,我院学生连续多年在教育部举办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计31项全国性大赛奖励,有31人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3项,今年我院学生获得“挑战杯”黑龙江赛区三等奖一项。物理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模拟大赛上连续五年取得了团体奖和一等奖等近50项奖的优异成绩。
在物理实验项目设计上,我们设计了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完成一些小论文。如利用引进的传感器实验仪,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扩展性实验研究并写出毕业论文。近几年,利用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的学生有300多人。对于设计性实验教学,对万用表的设计与制作实验、电学黑盒子实验、凹透镜焦距的测定、LED伏安特性曲线、铜丝电阻温度系数的测定等若干个实验一直坚持设计性实验教学,并且每学期考试都包含设计性实验的内容,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总之,在我国应试教育现象依然严重、高校扩招造成的人力、物力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长效性运行机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依托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用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改变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和方式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原动力,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创新,深入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师生共建精英科研团队,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为载体,为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创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郑南宁.改革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
1.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中应当确立的科学发展观
2.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
3.“足球梦”与“中国梦”——《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足球改革与社会变革”论坛综述
4.当代中国发展足球运动的新型社会文化建设意义
5.中国足球改革诠释——对《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思考
6.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需要理念引领
7.增长模式:从“校园足球”开展看“全国学校足球运动联盟”建设态势
8.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
9.论中国足球崛起之道——美国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王晋教授访谈录
10.中、日、韩三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11.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
12.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
13.巴西足球运动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
15.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研究范式与体能训练研究
16.对校园足球的“八路突破”的理解与深入——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之三
17.校园足球运动县域推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临颍县校园足球发展工程为例
18.国外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
19.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20.校园足球热的审思——兼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21.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中英足球球迷文化的比较研究
22.英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演进及启示
23.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策略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24.荷兰足球历史崛起与持续发展探究
25.再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从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看中国的校园足球
26.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产品属性研究
27.欧洲国家职业足球产业政策研究——以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例
28.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29.校园足球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30.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传球方式特征研究
31.世界足球区域格局及其文化背景探析
32.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3.日本职业足球发展战略
34.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5.基于校园足球视角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
36.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其启示
37.日本文明的现代转型与日本足球的成功对中国足球改革的启示
38.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
39.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历程回顾及策略分析
40.影响青少年足球兴趣的校园环境因素的调查研究
41.中国足球项目的价值目标、现实差距与路径设计
42.我国校园足球的异化现象
43.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
44.从阶级与社会控制视角解读英国足球演进历程
45.中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的研究
46.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
47.青年足球运动员结合球有氧耐力训练实证研究
48.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49.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50.中国青少年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的实践特征
51.基于实地调研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之理性思考
52.论完善中国足球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问题
53.中国足球体制改革与监管体系建设——概念、问题与方向
54.足球机器人小车总体设计思想及其单片机选型
55.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道路的规模设计
56.我国足球价值的解构与建构
57.中日足球青少年培养比较
58.英国足球文化的特征
59.关于中国足球彩票发展的对策研究
60.中国足球生态系统的构建
61.多维视野中的中国足球文化特征
62.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63.中国职业足球“共同体”之殇——对中国足球“坦塔罗斯之痛”的社会学视域分析
64.男子足球与女子足球比赛攻守转换时空特征对比分析
65.中国足球文化与欧洲足球文化的比较
66.德国足球成功崛起的因素及启示
67.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8.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代价及其控制
69.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足球训练研究现状与前沿分析
70.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夺冠中超职业联赛的思考
71.足球比赛核心制胜技战术指标的探讨分析
72.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
73.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74.长沙市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75.职业足球运动员转会的法律适用
76.我国足球球迷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建设路径研究
77.足球中的国民性
78.解析中国足球文化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影响
79.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注意问题——以我国首批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学校足球发展情况为借鉴
80.中国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整体概况及发展策略思考
81.对欧洲足球四大联赛特征刻板印象的实证探究
82.第1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前场任意球攻守战术分析
83.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下的职业足球俱乐部社会公共服务研究
84.现代足球战术体系的后现代化趋势研究
85.日本足球的发展对中国足球的启示
86.欧洲国家足球队进攻战术方法手段运用特征分析——以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为例
87.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88.德国足球崛起的历程及特征
89.足球运动表现研究进展、问题与趋势
90.FIFA 11+综合热身练习在足球运动中的应用——系统综述
91.中国足球改革的社会文化透视
92.论足球技术训练
93.中国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时空分布(1994—2013):格局和演化
94.我国职业足球去行政化管理方式的研究
95.世界足球起源研究——临淄蹴鞠发展及其传播推阐
96.从第世界杯足球赛看现代足球发展规律
97.现代足球比赛中双后腰打法的分析
98.中国足球产业化的分析与研究
99.上海校园足球发展研究
100.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刍议
101.英国校园足球启示:网络路径整合及多元资源配置
102.“校园足球”文化内涵及其建设路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103.校园足球发展的动力及其耦合机制研究
104.现代足球比赛进球基本特征与规律研究——以第14~20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为例
105.不同颗粒密度人造草坪对足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及损伤的影响
106.中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分析
107.我国足球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108.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
109.我国足球运动管理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110.浅谈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
111.开展高等学校足球运动的新途径──五人制足球
112.近现代中国足球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
113.英国足球球迷文化探讨
114.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模式的构建
115.现代足球的民族精神与中国足球的文化缺失
116.足球运动中的唯象理论实证研究——以国家(地区)经济实力与运动成绩关系为例
117.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
118.足球运动员在急停起跳和侧切动作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119.关于足球运动起源之新论
120.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21.基于文化意义的足球内涵
122.足球比赛表现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3.足球人才全球化的实证研究
124.民间足球竞赛组织的发展阶段特征及主导环境因素
一、重视指导青年教师工作,重点提高“师傅”的能力水平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是中、高级教师的任职条件之一,需要呈报相关支撑材料。实事求是地说,有相当比例的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教师因方方面面的原因,指导青年教师的材料很是单薄,能力也不敢恭维。为此,学校不妨将培养重点转向本年度参加中、高级职评的摸底教师,重点提高他们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怎样操作?要明确牵头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动,印制《指导教师手册》(包含职责、聘书、计划、活动记载、检查评估、指导成效、工作总结等册页),举办师徒结对仪式,期中检查,期末评估,注重实效,让《指导教师手册》成为评委权衡参评教师的鲜活材料。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凸显过程管理,将此作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抓手。
在实施绩效工资的背景下,启动经济杠杆给予指导教师适当的津贴未尝不可,充分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即便单凭行政手段推进也不会有难度,因为提升参加职评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利己、利他,也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二、问卷调查课堂教学满意度,恰当发挥其“指挥棒”作用
有人说,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可见,教师的功力应该彰显在课堂上,教师的价值应当体现在课堂里。江苏省、市、区(县)各级职评文件对学生评教(课堂教学满意度测评)的要求,几乎是一年一个新台阶,满意度要求从无到有,从80%提档到85%。顶层制度设计已体现刚性要求。职评《申报表》还新增了任现职以来“课堂教学满意度”栏目,并要求将近三学年度的满意度对应地填写到过去不被看重的教师《业务考核表》相关栏目,将职评文件具体化为评委评判的工作环节和要点,可谓用心良苦。
课堂教学满意度从何而来?通常的做法是学校,成立满意度测评工作小组,在学期期中、期末各组织一次,问卷调查项目删繁就简,测评后迅速统计、汇总、分析。这不仅仅是为职评工作积累第一手数据情报,也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受岗位设计的限制,人事、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有限的高一级职称指标与学校教师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在职评工作中怎样发挥课堂教学满意度的指挥棒作用?譬如学校可根据校情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设定符合文件规定的下线门槛,对不达标者实行“一票否决”;将教师本年度课堂教学满意度作为基本信息列入《民意测评表》;公开述职须向教职工面对面告知任现职以来的课堂教学满意度等。其实,学生对任课教师知根知底,更有发言权,他们会在综合考量教师的职业态度、课堂效率、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方面的基础上,对教师的工作做出公允的判断。好教师,之所以课堂教学满意度高,因为他们工作认真,备课充分,课堂效率高,作业批改、反馈及时。没有评价诊断,缺少药方,必将害人害己,遗患无穷。
三、组织专业论文评选,择优向认可的教育期刊推荐
职称评审的论文要求遭社会诟病已久,“取消”“铲除”论文条件一说常见诸报端。毋庸讳言,论文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教科研成果。一位教师有了5—10年工作的历练,应该对教育教学工作某几方面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虽不一定是原创性、前瞻性的),整理成文,以期发表,对自己是“凤凰涅槃”,对同行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教育职业本质的回归和论文要求不是“水火不容”,而是相得益彰。教育论文是教育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不能因为存在只會“教书育人”不会写篇文章的极端个案,而全盘抹杀教育论文的普遍价值。所以,在职称评审的论文要求方面,2016年江苏新出台的职评文件除对乡村教师“不作硬性要求”外,对其他教师在论文数量和质量要求方面,仍是不折不扣的。
遗憾的是,个别教师的学历、资历已经符合申报高一级教师职称条件,手头除几篇市、区(县)级三等奖论文外,居然还拥有冠之以“中国×××”机构的多篇高规格等次的论文获奖证书。外行对这样的“高规格”论文肃然起敬,内行人则嗤之以鼻,因为用这样的论文申报高一级职称,无异于买彩票、撞运气。
为满足教师在省级以上有关部门主办的公开出版专业刊物(标注ISSN和CN号)上的迫切要求,学校不妨每年精心组织一次校级专业论文评选,择优向被认可的教育期刊推荐,联系发表。此举不仅能为教师职评添加砝码,也能为今后各级各类骨干教师评选积累丰富的素材,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四、对于女教师群体,需创设条件体现公平竞争
近几年,一些学校符合中、高级职称申报条件的教师呈“井喷”的态势。但受职评指标数的影响,半数以上的教师要经历2—3次的登台述职“机会”,尽管述职内容不断刷新,但“屡战屡败”。其中女教师占比接近60%。可能的原因有二:其一,资历相同的教师中,男教师担任班主任等工作的概率大,工作业绩体现得更全面,导致每年落选的部分女教师积压过多,这是主要的;其二,多数教师在入职的1—3年内,工作还处于适应期,在之后成长的5—8年内,女教师因孕期、产期等特殊原因,教学一般要耽误1—2年,与其他教师相比,教学工作终端显示不那么硬朗。在职评指标偏紧的情况下,部分女教师的民意测评票数略逊一筹。
为此,学校需为女教师群体创设条件,体现公平竞争。譬如,在评审条件的“教育工作”中,有“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或担任团队辅导员、课外活动小组指导教师等其他学生管理工作的年限要求”。学校不妨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师资力量,组织开展学科课外活动,有针对性地选拔来年参加职评的女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严格、细化过程管理。开展类似的活动,既帮助有刚需的女教师具备符合职评文件规定的“硬件”,也能让她们与同学校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在同一起跑线上“类比”。
作者简介:张玉军(1984―),男,山西忻州人,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侯艳霞(1980―),女,湖北襄阳人,南昌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项目简介:本文是南昌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应用性本科院校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研究”(2012,主持人:侯艳霞)的部分研究成果。
doi:10.16083/ki.1671-1580.2015.05.011
(南昌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应用性本科院校文科类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如何构建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等内容进行研究。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发现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监管体系,并长期贯彻下去。
关键词:应用性本科院校;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25―02
本文主要围绕应用性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如何构建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等内容进行研究。
一、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文科类本科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少有实践机会,毕业论文成为他们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机会。但是近年来,文科类毕业论文都有不同程度的被忽视现象,以至于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不高。
影响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就业求职和单位实习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学生忙于找工作和单位实习,无心认真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安排在临近毕业的学期,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无心写论文,而已就业的学生则忙于单位实习。
2.选题缺乏独创性:选题是写好论文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一些院校的选题都是学生自己选择,往往重复老套,论点的提出、论证以及结论往往附和他人的观点,难有突破和创新。
3.毕业论文撰写时间短:虽然大多数文科类毕业生选题时间定于大四上学期,但毕业论文撰写时间只有大四下学期,这段时间与毕业求职基本重合。毕业生因忙于求职和实习而推迟返校,写论文的时间往往不足一个月,因此常出现撰写论文不认真的现象。
4.毕业论文缺乏足够的图书资料支撑:根据抽样调查结果,50%以上的学生撰写论文时身在外地,无法使用学校的数据库和图书资源;在学校的学生也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对自己的论文所涉及的主题进行详尽的国内外文献研读。
5.不能借鉴理工科研究的科学方法和统计软件:文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多数研究课题是有一定主观性意见的,而无法像理工科那样普遍采用公式和算术;某些研究可以采用理工科研究方法,但是文科学生本科学习期间较少涉猎,因此也尽量避免采用。
6.管理环节的不精细:学生论文撰写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需要指导教师、学院、学校参与指导与管理的过程。由于一位指导教师往往带很多学生,加上学校院系日常事务繁多等因素,无法全程严格跟踪每位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1.毕业论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建设
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是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管理的体系,它借助必要的组织,把组织内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行为组织起来。 因此,首先需要建立学校学术委员会的顶层设计和管理系统,主要是教务处本科教学管理委员会;然后,各院系管理委员会要制定更为详细的管理过程和规定;最后便是指导教师的指导。
2.毕业论文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建设
(1)建立严格的选题制度
根据本专业的具体情况,选题时注重课题的专业性和创新性。选题应首先由指导教师商讨提出, 经所有指导教师审核并确定。
应用性本科院校文科类毕业论文的题目应当以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点,结合本专业的市场与实践,注重原创能力的开发,选择理论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题目。
(2)建立毕业论文开题审批制度
毕业论文选题需符合专业的综合培养要求,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确定,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括选题背景、课题研究的现状与研究空间、中文和外文文献、毕业论文的总体框架与研究方法等内容。然后组织开题答辩。
(3)建立毕业论文撰写过程反馈制度
这一制度应该包括实时反馈进度、抽样调查和学术诚信检测,在学校、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不断互动中督促和管理学生的论文写作。
(4)建立指导教师和学生激励制度
质量保证要与激励师生积极性紧密结合,对优秀的指导教师,学院要给予奖励;优秀毕业论文要存入学校数据库,给予这些学生适当的嘉奖。
3.毕业论文质量保证过程组织体系建设
过程组织由教务处、答辩委员会、指导教师负责。毕业论文整个过程可分为前期的任务布置、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四个阶段。
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包括毕业论文撰写的要求、拟解决的问题、方法等。
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给出开题检查意见,由数名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开题进行检查。
中期检查要做好记录,作为评判的根据之一,主要查看论文的进度和质量,以答辩形式组织数名指导教师形成检查小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开题后已完成内容,后期进度计划是否可行。
答辩,毕业论文的最后环节,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全面考量毕业论文的质量,查看论文写作者的学科知识及对所研究领域的认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成立由4~6名指导教师构成的答辩团体,每名答辩者的时间为半小时。答辩教师对毕业论文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
4.毕业论文质量保证评价体系建设
(1)开题评价:包括毕业论文选题来源评价、课题理论深度及应用价值评价、研究方法评价、参考文献评价、中外参考文献的数量与质量评价。
(2)中期检查:包括研究任务评价、阶段性成果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下一步任务。
(3)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的报告评价:包括开题报告评价、任务难度评价、理论应用评价、专业知识认知评价、规范格式评价、文献评价。
(4)答辩小组答辩评分:毕业论文成绩应根据论文本身的质量和答辩表现由指导教师和答辩团体进行评定,指导教师成绩占60%,答辩成绩占40%。这种评定方式客观地反映了学生论文水平和在答辩过程中的表现。 此外,在所有论文中评出优秀论文和不合格论文,比例上应当正态分布,其中优秀占10%、合格与良好占80%、不合格占10%。对不合格论文要求学生再次认真完成各个环节。
三、结语
鉴于应用性本科院校理、工、文专业毕业设计的差异和笔者所从事的专业,本文以应用性本科院校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此类院校毕业论文工作在管理和评价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构建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发现毕业论文工作中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孟梅,范世东,陈永志.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01).
[2]周晓薇,蒋华江.地方高校毕业论文状况分析和对策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09(03).
[3]王丽辉,乐娟.文科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4]潘友仙,过建春.提高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01).
[5]陆士桢,王玉兰.本科(文科类)毕业论文工作质量标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LackandImprovementofTakingStandardEnglishasTeachingGoalandPriority
DUANNianhua
12006~2012年修缮购置专项实施成效
1.1促进科研项目实现量和质的提升截止2011年底,自2006年以来获得资助项目共计312项,资助经费总额近1.28亿元。纵向项目数较“十五”期间约增加2.5倍,经费较“十五”期间增加1.15亿元。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公益行业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面,获得木薯、香蕉、荔枝、剑麻病虫害防治、蜂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1.2促进科技平台的建设通过修缮购置项目的支持与条件改善,先后获批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新增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监控重点实验室和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促进科技成果、专利、品种和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2006年以来共获得23项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是“十五”期间的7倍;获各类授权专利8项,是“十五”期间的8倍。三大国内索引收录833篇论文,是“十五”期间(206篇)的4倍。1.4促进了人才联合培养通过研究条件的改善,吸引了大量学生来我所开展实验与攻读学位论文,促进了研究生的联合培养。2006年以来我所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160余名,本科生300余名。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进行研究生交换学习,并成为华中农业大学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研究生实践基地之一。1.5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2006~2012年,该所转化科技成果70项,推广应用面积平共处五项原93万hm2,取得社会效益11.08亿元。
2修缮购置专项管理执行过程中的不足
项目管理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立项预见性不足,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方案调整和变更较大。(2)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偏慢,招投标准备过程较长,影响了项目执行进度。(3)与海关沟通不顺,影响免税报关手续,影响了仪器设备的采购进度。(4)项目档案管理不够细致。项目从规划,批准到建设过程,工程资料分散管理,影响验收工作开展[1-3]。
3剖析修缮购置专项管理执行的关键环节
3.1规划阶段修缮购置专项项目管理得好不好,执行得好不好,关键要看一个单位修缮购置规划做得好不好。从环植所的经验来看,2006~2008年度的规划是按当时需求来设置项目编制规划,就没有形成合力,而2009~2012年度做的规划是按照该所五大研究中心来设计项目,紧扣环植所的发展定位,项目执行相对系统,效果也逐渐显现,相对来说,第二期规划要比第一期规划系统。因此,做好顶层设计,才能做好修缮购置规划。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有两点核心:(1)在科研院所,科技是核心,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科学技术研究进行的。修缮购置专项也不例外,也是为科技服务的,是为科技提供硬件支撑。修缮购置规划离不开科技发展规划,规划内容要紧扣单位的科技发展规划[4-5]。(2)利用单位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形成成套、成规模的硬件条件,如在设备购置方面,根据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集中项目,在某一领域,尽可能配齐相关设备。3.2项目申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规划申报项目。申报过程中,没有特殊情况,需要按照规划的内容来进行申报项目。这一阶段,关键要说清楚理由,无论是立项的理由,还是单台设备购置的理由,一定要把必要性说清楚,说明白,让管理部门确认这些项目是急需的,这些设备的购置可以提高科研技术水平。同时,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做好,如房屋修缮和基础设施改造,尽可能完成初步设计。3.3实施方案制定阶段项目的实施方案,就是项目执行的标准和指南。因此,项目的实施方案要全方位考虑,包括如何实施,实施的进度,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因为在项目的实施方案下来后,一般不建议变化,若有变化,要进行上报备案批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实施,这样就会耽误项目执行时间,在很大情况下会影响单位的预算执行进度。3.4项目执行阶段项目执行过程中,关键是要看组织管理上是否得当。从制度上符合法律法规,要严格按规定的执行。程序执行合理合规,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规定程序,一定要执行。人员配备合理,项目执行要有稳定的管理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把项目做好。3.5项目验收阶段这一阶段,一要看总结,二要看效果。要依据实施方案,根据项目执行的实施情况,进行详细的对比和总结,找出优点、不足和差距。另一重要的落脚点是看项目执行完后,产生的效益,使项目完成后发挥最大功能。
4修缮购置专项管理、执行过程中的经验
4.1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环植所的修购项目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和《合同法》及《建筑法》等法规,依法管理。项目严格按照《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农业部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修缮购置专项资金修缮改造项目实施细则》、《农业部农业事业单位修缮购置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农业部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预算单位货物和服务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基本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执行[6]。4.2全力为项目管理执行提供保障为保证修缮项目顺利实施,在农业部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财务处、基建处、审计监察处等院职能部门的指导下,项目实行所长直接负责制,下设领导小组(工程建设或货物和服务采购),监督小组和执行小组,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环节进行管理,保证了本项目顺利实施。每个项目有专人负责,采购的仪器由专人统一管理,定期检修,保障了设备的使用安全、使用寿命和利用效率。
5项目管理执行改进的建议
5.1做好“十一五”专项执行成效总结修缮购置专项启动实施为各研究所“十一五”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7]。在“十二五”开局之际,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做好“十一五”执行成效总结,为“十二五”期间的修购专项建设选方向,谋思路,补足条件建设上的短板,继续加强专项经费的支持。5.2提前做好2013~2017年修购规划修购专项二期规划即将完成,当前各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着眼于2013~2017年修购规划修缮购置专项的规划编制,围绕本单位的学科布局、发展方向、工作重点,未雨绸缪,积极筹划,积极做好修缮购置专项三期规划的编制工作。5.3做好前期基础工作项目执行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项目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如项目招标工作、进口仪器购置审批工作、海关报关免税工作等[8],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梳理,逐项落实,及时组织进行项目审计及总结验收工作。5.4建立项目管理档案近年来承担得修缮购置项目为基础,以项目实施单位为基本单元,建档案资料库及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
本文作者:黄华平崔艳梅李叶石强邹益霖李勤奋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77-0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该计划,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工科专业,属于工程教育范畴,肩负着为食品企业培养食品工程师的重任,是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之一[1]。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许多高校以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目标,对高校工程教育过程中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认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本文围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参照工程教育认证中对课程体系的要求,针对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以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带动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现状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的预备会员。《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国际互认协议,旨在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工程教育标准的互认实现工程学位互认,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奠定基础。目前该协议组织共有15个正式成员、7个预备成员,我国是第21个成员。该协议要求各正式成员采用实质等效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政策和程序,这对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已经有江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昌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10所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认证,其中江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已经完成第二轮认证[3],大连工业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4所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参加2014年度专业认证。因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导向性作用。
二、工程教育认证中对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要求
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规定,对工科人才在课程体系方面的要求包括以下[4]:
(一)课程体系方面
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自然科学类课程包括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基础课程应包括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等。
1.工程基础类课程。各校可自行设置课程,但必须包含以下知识领域: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
2.专业基础类课程。可自行设置专业基础类课程,但必须包含以下知识领域: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组织变化;食品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和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等;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营养特性、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
3.专业类课程。可自行设置专业类课程,但必须包含以下知识领域:食品加工工艺与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食品生产车间与工厂设计、食品产品开发、食品管理、食品法规、食品贸易、食品流通、营养与健康、加工与环境等。
(二)实践环节方面
必须包含的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知实习或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三)毕业设计(论文)方面
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工作量应在12周以上;毕业设计应有反映工业化生产规模与水平的食品工厂、设备、工艺设计图纸;以产品开发为主的毕业设计,应达到工业化生产要求;毕业论文应以解决工业化生产问题需求为目的。
毕业设计内容应包括:资料搜集,技术方案选择,工艺计算,典型设备的选型和计算,工程图纸绘制,设计说明书,结题答辩等。毕业论文内容应包括:资料搜集,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论文撰写,结题答辩等。
三、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因此要求学生掌握食品科学及食品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5],但是很多学校存在重工艺、轻工程,重论文、轻设计,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表现在工程制图、金工实践、工程设计方面的课程和实践环节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专业课教师自身工程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高学历却无工程背景,既有工程背景,学术水平又高的教师严重缺乏。很多学校新进教师多为博士毕业,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缺少食品企业生产技术、工程及工厂设计的实际经验,有的甚至无工程专业教育背景[6]。由于顶层设计的问题,近几年高校注重SCI论文的发表,将教师的职称、评优、考核等与挂钩,重科研,轻教学,青年教师更愿意扎根实验室,而不愿意到企业一线指导。甚至有些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这些都严重影响工程教学质量。
(三)考核体系不健全,难以体现学生工程教育水平
高校大部分课程的成绩均以期末考试为主,实践环节特别是工程相关实践在学生综合考核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学生的课程实践、毕业实践在考核中的比例较低,造成教师和学生对实践环节不重视。
四、以课程体系改革带动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加大工程类相关课程设置
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保留《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程设计基础》、《食品机械与设备》、《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新增工程类课程如《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计算机绘图》、《C语言程序设计》、《化工仪表与自动化》、《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等课程。在实践课程方面,删除课程论文类实践如《食品工艺学》课程论文,新增《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设计,工程训练(金工实习)、《食品新产品开发设计》、《食品工厂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工程类相关的实践环节。
(二)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实践锻炼,聘请企业专家进校讲课
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现今所招聘青年教师学历高,实践经验较为匮乏的问题,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将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锻炼与职称考核、评优等挂钩,要求申报高一级职称晋升的青年教师,至少有半年企业或生产基地实践的经历。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积极引进企业专家进校,除为本科生授课外,实施“双师制”,请企业专家担任本科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三)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学时,加强课程考核的过程管理
将原先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时从4.0学时提高到6.0学时,周数从8周提高到12周。针对之前毕业学生主要以毕业论文为主,规定每位教师所带的学生中必须有50%以上做毕业设计。鼓励专任教师参加课程考试改革,将课程考核从过去的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转变,加大平时作业、课堂练习、课堂小测、实践等环节在总成绩中的比例,最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所占的比例不超过50%。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加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减轻学生期末压力,避免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
五、结语
课程体系改革仅仅是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一项,要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技能,还需要其他多个方面的持续改进,比如师资队伍建设、毕业条件、支持建设、培养目标等方面。今后,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力争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工程领域专业素质,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屠康,马龙.美国和德国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工程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13,(3):49-52,6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49-61.
[3]任海伟,陈晓前,张轶,等.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粮油加工,2014,(8):71-77.
[4]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网站[DB/OL].http:///column.php?cid=18&ccid=36.
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是指高职院校的办学者(办学主体)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是一个时空“跨接概念”。所谓的“跨接概念”是指“办学模式”的概念在时空上跨越和链接了“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两个概念。
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是一个内容“复合概念”。所谓的“复合概念”是指“办学模式”的概念在内容上涵盖了“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两个概念。即:办学模式 = 办学体制 + 培养模式。所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办学体制” 和 “培养模式”两个概念是掌握“办学模式”概念的前提和基础。“办学体制”规定了学校的举办者及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培养模式”规定了培养学生的方式(途径)。“办学模式”规定的是学校举办者培养学生的方式(途径)及其在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
办学模式属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顶层概念,是从学校、专业两个层面对教育现象形成的观念和认识。办学模式并没有涉及到更微观一些的课堂教学层面。办学模式是在概念层面上高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术语。换言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四个术语属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宏观范畴,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个术语属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微观范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在课堂教学层面,直接由教师主导、学生直接参与的微观范畴。高职教育宏观范畴(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办学模式 )主要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设计.高职教育的微观范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主要由直接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进行设计(此处的课堂教学既包括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学,也包括实训室教学、顶岗实习教学。此处的教师既包括学校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也包括企业的指导学生实习的师傅)。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宏观范畴和微观范畴的掌控者不同,这也是区分高职教育概念范畴的重要依据。
二、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地位与作用
在高职教育的概念体系中,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是处于顶层的3个概念。办学模式作为办学体制、培养目标的跨接概念和复合概念,仍然处于高职教育概念体系的顶层。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且从某种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高职教育要素。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在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处于仅次于培养目标的第二要素(办学模式不仅包括办学体制、也包括培养模式)。可以认为,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两个最顶层的概念。也可以认为,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概念体系中的3个最顶层的概念。上述两种认识都正确,并不矛盾,只是从不同的、便利表述的视角诠释教育现象。
三、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决定因素
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决定因素主要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生源的质量结构;三是高职教育的实际状况。所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源的质量结构、高职教育的实际状况是决定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三个基础性决定因素。
四、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特征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符合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具备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的模型形式。需要特别指出,稳定性与可重复性是模式具备的两个最基本的形式特征。符合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律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内涵的本质特征。模式形成的过程性突出体现了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渐趋完善特征。
五、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最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容表述是教职成[2011]12号文指出的3项内容12个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的实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规定了学习的内容必须是职业工作任务;二是规定了学习的途径,即学习过程必须与职业工作过程(职业行动)紧密结合。
“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可以将教职成[2011]12号文中的“校企合作”归纳为“9个合作”,即: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校企合作联合组织学生实训:校企合作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顶岗实习”的实质是学生顶替职场员工走上岗位进行实际工作的学习。处于顶岗实习学业状态的学生可称为“学员”,即兼具“学生”和“员工”双重角色,一般需要配备企业实习“指导师傅”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继而言之,“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失误责任需要“指导师傅”和“指导教师”承担。
六、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地位与作用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要素体系中,位列培养目标、办学体制之后,可称为高职教育概念体系的“第三要素”。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形成了高职教育概念体系顶层的“3w”,即“what”---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who”---由谁来培养---办学体制(办学者);“how”---如何来培养---培养模式。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作用是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即要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来培养专业人才;要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来培养专业人才;要通过“顶岗实习”的途径来培养人才。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隐性作用是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培养”内容,即教学内容必须是职业“工作内容”,换言之,学习任务必须是工作任务。“培养”的内容必须是属于企业的内容,具体言之,“培养”的内容必须是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