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07:21: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银行营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个人;高端客户;营销策略;商业银行
按照WTO规定,中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过渡时间已于2006年12月11日期满,中国金融行业已全面对外开放,金融业务竞争将更加激烈。在以营销导向为主的竞争时代,二八法则也已被广大管理人员所认同和接受,竞争的焦点也集中在个人高端客户上。
一、我国商业银行业个人高端客户的定位
关于什么是个人高端客户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而言是指占客户总量20%,但提供的利润却占总利润80%的客户。以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为例,观察定位情况。
通过传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个人高端客户的定位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高端客户的门槛最低起点为拥有个人金融资产20万元。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高端客户现状
据BCG《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二十大财富市场之一,而且也是全球财富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目前中国内地是亚洲地区第二大财富市场,中国的百万富翁总数更是排名全球第六,中国企业及个人财富成几何级数不断增长。据统计,金融资产在10万美元以上的中国家庭大约有300万户,中国持有流动性资产超过100万美元以上的人群大约为30万人,预计到2009年中国富裕家庭的流动资产总额将增长至万亿美元。另据麦肯锡公司的一份报告,目前中国有120万个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这部分富裕户占中国个人存款总额的50%,为中国银行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利润。因此,个人金融业务已成为众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对象和激烈争夺的焦点。各家商业银行都十分清楚地知道拓展高端客户对业务经营的重要意义所在,纷纷调整攻关策略,加大营销力度,致使高端客户的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利用自身条件,积累客户储备,制订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前现实的任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银行业个人高端客户同业竞争情况
(一)客家银行高端客户群体发展战略比较
(二)部分银行理财服务渠道比较
(三)同业个人理财服务品牌比较
(四)增值服务一览表
经调查,各家银行逐步加大了对个人汇总高端客户的营销力度,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成为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问题。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高端客户营销策略选择探讨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营销理论在经历了经典的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4C: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4S:满意(satisfaction)、服务微笑服务待客,速度(speed)、诚意(sincerity)营销策略后,最近由美国DonE.Schultz提出了4R:Relevance(关联)、Reaction(反应)、Relationship(关系)、Reward(回报)营销新理论。4P、4C、4S、4R市场营销策略之间不是取代关系,而是完善、发展的关系。在了解、学习和掌握以上理论的同时,根据我国客户情况及同业竞争情况,把四者结合起来指导营销实践,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1.在进一步市场细分基础上的差别化和个性化策略。针对已拓展的富裕客户,再进行细分规划,确定营销和维护的方式策略。可将其分为富足型(个人金融资产富裕,同时在建行的资产充足)、潜力型(个人金融资产富裕,在建行资产中等,对建行而言,有很大潜力)、游离型(个人金融资产高,在任何银行的资产都比较低,游离于各银行之间,同时游离于各种投资方式之间)、小康型(有一定的个人金融资产,在建行富裕客户中属于中等水平。)、起步型(个人金融资产和在建行的资产较低,在富裕客户中还属于刚起步阶段)。在考虑我们的客户的同时,外部大量的客户群体还没有进行有效拓展,我们可以称之为“非客户”。非客户群体大致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即将转化的客户,位于现有市场边缘,随时准备改变选择;第二层:拒绝性的非客户,心存疑惑、选择了你的对立市场;第三层:未经开发的非客户,处于遥远的其他市场。
正如我们主攻的非客户群体,该类非客户大都处在第二层,选择了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还不十分清楚该群体数量有多大,分布在何处,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进行营销拓展。客户进一步细分后,可以采取差别化服务战略。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低端客户,不用配备专门的客户经理;对于中、高端客户需要配备客户经理。中端客户一般我们提供组合理财方案,而高端客户有时需要提供创新理财方案。组合理财方案仅仅将现有的产品根据客户特征进行组合,而创新理财方案则需要设计新产品提高客户的服务能力。目前的OCRM系统为进行有效的客户甄别和市场细分提供了技术支持,专职销售经理要通过OCRM系统建立客户档案,搜集产品信息,定期向客户通知产品情况,接受客户咨询等等,实现从“一次性销售”转向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进而完成客户细分,进而转由专职理财经理实施个性化、差别化服务。结论:准确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是赢得市场的基础。
2.产品管理基础上的品牌化策略是制胜的关键。随着个人金融产品多元化,在做好客户关系管理(OCRM)的同时,还必须做好产品管理。产品管理包括产品经理制、产品组合管理和产品创新管理,为了适应竞争需要,传统产品、组合产品以及创新产品都必须实施品牌化策略。(1)产品经理制:实施产品经理制,进一步完善服务组织体系,是商业银行开展顾问式营销的重要一环。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联动,将更好地利用银行的金融产品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2)产品组合管理:就是将传统的存款、贷款、代收代付等个人银行产品与投资基金、保险、债券、信托、外汇等新兴产品有机组合,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特征,设计不同的产品组合。(3)产品创新管理:就是根据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创造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4)产品品牌管理:就是将商业银行产品进行品牌化,使其具有良好的市场认知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产品的价格弹性越来越小,而品牌能有效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商业银行带来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新的利润来源,所以品牌营销在商业银行营销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结论:在各大银行产品严重同质化的前提下,谁能够领先形成品牌效应,谁就占领了市场主动权。
3.推行顾问式营销策略。所谓顾问式营销,是指在客户营销过程中,通过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在解决方案中将银行的产品销售出去,在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同时,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顾问式营销是银行从粗放式经营走向集约式经营的重大步骤。建立起顾问式营销的业务发展平台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适应公司客户的投资、融资、日常管理需求的公司客户理财平台;第二,适应个人客户理财服务需求的个人理财平台;第三,在不确定性成为银行外部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背景下,要求商业银行建立起更为科学规范的风险控制平台。其中个人理财业务平台是商业银行个人高端客户营销的重要渠道,它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组织结构的调整、个人客户维护模式理念的转变、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等内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平台的建立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区域服务
渠道。建立个人理财中心、个人理财网点、VIP窗口三个层次的物理服务渠道,整合和优化通用类产品面向高端客户的作业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重新梳理存款、贷款、银行卡、代收代付等业务的作业流程,进行合理优化,为高端客户提供一站式银行综合服务。同时,积极引导客户使用电子银行渠道。(2)分层次服务策略。建立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理财经理(金融理财师)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将VIP客户通过OCRM系统分配到不同层次的客户经理进行分层维护,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服务。(3)引导客户经理与网点相互配合,发挥合力作用。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和营业网点的联动作用,及时收集客户信息。同时,通过考核激励时双着陆的机制进行引导,促使客户经理和网点主动相互配合做好对高端客户服务(下转第17页)(上接第30页)和理财产品营销。结论:构建营销型网点势在必行,如不采取果断措施,我国商业银行将失去竞争的先机。
个人高端客户的市场营销战场硝烟已起,营销策略的选择与实施需要我国商业银行以经营理念转变、机制的转变、科技力量的支持等为基础,最终目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光忠.世界营销比较[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营销 金融创新
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银行间的竞争逐步加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准入制度的放宽和世界大型跨国银行的进入,我国的商业银行面对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各商业银行纷纷结合自身优势,革新和提升营销理念,推进CI 建设,重塑公众形象,营销层次迅速提升,国内银行业开始迈入了营销时代,而经济活动又是基于经济理论的指导。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争夺客户的重要手段-营销,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商业银行营销理论主要涉及金融营销理论、金融创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客户经理制度。
1 金融营销理论
金融营销或商业银行营销是市场营销理论的分支。相对于其它行业,金融行业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比较晚。这和商业银行的政策管制和金融业的产业结构相关。因为在以前,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受国家金融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只能被动提供国家规定的产品,商业银行分工非常明确,例如中国农业银行的客户是广大农村。而现在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原来的市场划分已经不存在,如何争取更多的客户是商业银行工作的重点。
事实上,金融营销是市场营销理论在金融业的移植,同时根据金融行业的特点进行理论行业化。金融营销是商业银行运用一定的公关技术(关系营销),通过服务手段(服务营销),有目的、有选择地筹措资金,开展信用往来,实现资金增值。其过程包括营销体制的构造,营销机制的确立,营销目标的制定,营销信息的收集,营销方案的决策,营销策略的谋划、营销预算的实施和营销绩效的评价。
金融营销理论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由服务营销理论、关系营销理论和网络营销理论三大理论组成。商业银行营销的设计就是三者的整合运用。
2 金融创新理论
对于金融创新的表述比较复杂。商业银行作为比较特殊的产业,其创新只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创新。由于各国对银行管制的差异,所以,对银行创新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经济学家陈岱孙和厉以宁借鉴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的概念,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创新组合,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进行的市场改革。其涵盖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方式以及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内容。美国的银行词典把金融创新定义为支付制度促进银行和其他金融结构作为资金供求中介作用的削弱或改变。其创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技术创新;风险转移创新;信用创造的创新和产生股权的创新。创新理论主要分为以下学派:
2.1 西尔伯的约束诱致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W.西尔伯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寻求利润最大化,减轻外部对其压制而产生的自卫行动。商业银行通过创新来规避约束。约束来自于外部的政府约束和内部的自身约束。为了规避约束,银行从机会成本和金融机构的影子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异中进行最大限度的金融创新。微观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行为的逻辑是与约束相对应的影子价格在一定时期的持续上升导致金融创新。西尔伯认为美国60%的金融创新可以用该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金融抑制的结果。其观点是片面的,不能解释基于市场变化和经济环境变化的金融创新活动。
2.2 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
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学派主张从经济发展历史的角度研究金融创新,认为金融创新是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创新活动。他们认为在计划经济和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没有金融创新存在的空间和必要。制度学派认为全方位的金融创新只能在受管制的市场经济中才会存在。即政府的管制本身就是金融制度领域的创新。在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管制妨碍金融活动时,银行会试图进行金融创新来规避管制。
2.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金融创新
自从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被广泛应用到一切经济活动领域,金融自然也不例外。希克斯和尼汉斯1976年提出的金融创新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决定了基于金融创新的产品服务创新是否具有实际价值;金融创新实质是技术进步导致交易成本下降的反映。希克斯认为交易成本和货币需求与金融创新的逻辑关系是: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需求会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的高低使微观主体对需求的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的降低使货币向更为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产生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交易成本的不断降低刺激金融创新的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寻求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的特点是国家严格的政策管制下有限的创新。由于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作为金融创新的主体的商业银行的创新产品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计划经济遗留下的商业银行产品或服务的同质化,迫使商业银行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推出基于自己资源优势的创新产品或服务,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竞争创建竞争优势。
3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商业银行营销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自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以旧汽车市场交易模型为基础分析“逆向选择”开始,阿罗(Arrow)、赫什雷弗(Hirshleifer)、斯彭斯(Spence)、格罗斯曼(Grossman)、斯蒂格利茨(Stigliz)等经济学家在许多领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拓展性研究,并提出了“逆向选择”理论、“市场信号”理论以及“委托———”理论等基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被西方学者称为是最近二十年微观经济理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
信息不对称性的概念来自信息经济学,是指交易双方不能同等地具备或掌握做出实现交易决策所需的全部必要的信息,而是处于信息在主体间的不对称分布状态。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中的主体具有完全的信息。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信息是不对称,从而在经济活动中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商业银行营销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难以避免的。在商业银行营销中,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商业银行方面,由于客户的知识和信息的有限性
,客户对于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基本的存贷款业务,而对于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缺乏必要的了解,同时由于商业银行间的激烈竞争,不同商业银行的产品服务创新过多,作为客户没有时间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深入的了解,为扩大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针对目标客户开展营销是商业银行推广产品和服务的必要手段。同时,作为客户而言,由于潜在客户数量比较多,如何更多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是商业银行营销的重要目的,通过商业银行营销,促进彼此间了解,更大程度降低客户与商业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现代营销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营销的过程实际上不断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建议不断进行产品服务创新,改进现有产品服务的过程。从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营销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客户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信息交流是降低彼此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营销只是尽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不是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用可以忍受成本最大的消除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营销的原则。同时信息不对称的与信用密切相关。现在通行的信用评级就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一个规范化设计。
4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商业银行营销
Michael E.Porter(1985)首次提出价值链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价值,而是要重新创造价值。在价值链系统中,不同的经济活动单元通过协作共同创造价值,价值的定义也由传统的产品本身的物质转换扩展为产品与服务之间的动态转换。彼得·海恩斯(Peter.Hines)从价值实现的最终目标出发对价值链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价值链是“集成物资价值的运输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Jef?鄄fereyF.Rayport和JohnJ.Sviokla(1995)提出了“虚拟价值链”(Virtual Value Chain)的观点。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都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进行竞争,一个是管理人员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资源世界,称之为“市场场所”(Market Place);另一个则是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这一虚拟世界的出现导致电子商务这样一个新的价值创造场所,他们将这一新的信息世界称之为“市场空间”(Market space)。它们通过不同的价值链开展价值创造活动,前者通过“有形价值链”(Practical Value Chain),即采购、生产与销售,后者通过“虚拟价值链”,即信息的收集、组织、筛选与分配。两条价值链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同,前者是由一系列线形连续的活动构成,后者则是非线形的,有潜在的输入输出点,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和分布的矩阵。
利用价值链对商业银行营销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所谓“业务流程”,是指“为特定顾客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在商业银行营销过程中,一个业务流程就是以一组以顾客为中心的从开始到结束的连续活动。顾客可以是外部的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户,也可以是业务流程内部的产品的使用者。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是顾客满意,即通过降低顾客成本,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这一点与价值链理论中的顾客价值相一致。事实上,整个价值链就是一个创造的价值工作流程,在这一总流程基础上,可把商业银行具体的活动细分为生产指挥流程、计划决策流程、营销流程、信息搜集与控制流程、资金筹措流程等。其中有些流程是特别重要的,决定和影响着形成商业银行独特性或竞争力的因素,称之为“基本业务流程”,对应于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其他业务流程是对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的,称之为“辅助业务流程”,对应于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业务流程重组,就是通过重新审视商业银行的价值链,从功能成本的比较分析中,确定商业银行在那些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以顾客满意为出发点进行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改造原有流程的路径、工作环节和步骤划分,最终实现业务流程的最优化。
5 基于关系的客户经理制度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是商业银行综合服务体系的主体,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经理为先导,以所有业务操作柜员化为保障,以后台支持系统和全过程风险监控为依托,为客户提供集成式、全方位服务的服务体系,其核心是客户经理。
客户经理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营销代表,他能够熟练掌握并组合运用商业银行产品,积极拓展市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多功能、多层次金融服务,是积极发掘、采集、评估并满足客户需求的客户服务业务主办,是商业银行与客户沟通的桥梁,客户通过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就能得到全部的金融服务。客户经理的基本职能是为商业银行和客户双方创造商机,把握商机,商业银行与客户是一对利益共同体,为客户负责,同时也是最大的为商业银行负责;第二是要巩固银企关系,维持和发展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不停地发掘优良客户资源;第三是管理客户,掌握客户的所有信息,建立客户档案,不断地进行评价,从而提出商业银行对策;第四是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特别是要开发客户的需求;第五是控制风险,当客户情况变化,对商业银行产生不利影响时,应及时调整商业银行策略,规避风险;第六是促进创新,因为客户经理不停地在客户那里进行需求的开发、挖掘,对商业银行的创新起到促进作用。总的来讲,客户经理要对商业银行、客户双方负责,而且是把这两种职责相统一、相结合、既负责采购又要负责营销,既要拓展市场,又要控制风险,这就对客户经理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朱子龙.城市化中的商业银行营销[J].农村金融研究,2003年5月
2 刘旦.商业银行的营销现状及发展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3年6月
3 李学民.重新构建国有商业银行营销组织[J].中国城市金融,2003年6月
4 四川省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银行营销能力的基础[J].农村金融研究,2003年7月
5 马蔚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03年4月
6 马莉,李洪元.提高银行营销水平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12月
关键词:营销环境;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商业银行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效率的高低决定了金融体系能否正常运行,也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商业银行是国家货币政策实施的组织上的传导机构,其经营管理是否得当以及经营效率的高低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有着重大影响。银行营销的目的,是在遵循“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之间协调统一的基础上通过营销策略充分利用银行资源形成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更多、更高的收入。
一、商业银行营销的特征
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商业银行为消费者提供的不仅是有形的金融产品,还为其提供无形的金融服务,而且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又具有特殊的地位,这些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有其独特性。
(一)营销产品相互联动
普通企业的产品的关键因素是质量和价格;而商业银行产品的关键因素则是所能提供的配套服务内容。商业银行产品的这种联动性的特点使银行机构的总体协调显得更加重要,使得实行全能银行产品策略更加重要。
(二)营销环境比较严格
普通企业营销活动只要避免不正当竞争,不触犯法律,所受到的其他限制相对较少,宏观环境比较宽松;而商业银行营销活动则受到货币信贷政策、金融业务制度以及金融监管等的限制,宏观环境比较严格,商业银行在产品定价上受到许多限制。
(三)营销渠道短而直接
普通企业产品渠道的环节一般比较多,与中间商联系较多,不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而商业银行产品的营销渠道短而直接,一般都直接面向客户。因此,设立直接的经营机构、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扩大业务、占领市场通常采用的分销渠道策略。这一特点,也使得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银行的企业形象。不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银行的服务渠道正在迅速向网络化、电子化方向扩展。
(四)营销对象地位特殊
普通企业的营销对象(客户)一般是单一的买方,而商业银行的营销对象有可能是双重的,某一客户即可以作为资金的买方,同时又可能成为资金和信用服务的买方。基于这种关系的特殊性,商业银行应注重促销策略的运用,努力建立与顾客长期稳定的关系。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由于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与心理共性,国内各商业银行对国内金融市场已经十分了解。在多年的经营运作过程中,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基本掌握了国内客户的需求,较容易针对客户需求开发出相应的金融产品,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提供了进一步的服务。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产品策略方面仍有局限。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当前严格的分业经营管制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还不能较多地进入保险、信托、证券等领域经营,而且银行的资金来源仍以存款为主,资金运用主要集中在货款上,银行的营销活动无法全面开展,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其次,在我国各家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中,模仿多而创新少,从而使得银行顾客感受到的银行服务差异化程度很小。
相对而言,外资银行不会在机构设置等劣势方面和中资银行竞争,而会借助其产品、服务等策略方面的优势扩大业务,向顾客提供全能化的产品,一些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中间业务,更是他们竞争的重点,如银行卡、代收代付、信用证、金融衍生业务、基金托管业务、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业务。我国银行在产品策略上可以在模仿外资银行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新,实现产品的最优化。
(二)定价策略
由于银行业会对一国金融、经济甚至政治产生相当大的作用和影响,各国政府对该行业实施严格管制,其中价格,如利率往往是管制的主要对象之一。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银行定价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以单一的基准利率为标准的、有管理的浮动定价方式。就管理的浮动定价方式本身而言,是符合我国金融开放条件下银行定价的目标取向的,即该种定价方式能较好的实行浮动性目标和稳定性目标的统一,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了较为灵活的政策调控空间。但是,通过对我国银行定价的综合分析,我国银行定价不能反映资金供求状况,不能带动资金的高效流动。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竞争中表现较为激烈的是价格竞争,如相互攀比的高息揽储,在政府部门的招标中以较高成本取得代收代付权.中间业务少收费或不收费等。我国商业银行片面追求短期内的存款额和市场份额的增长,有时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而不计成本,盲目定价。
根据价格理论,影响银行定价的因素有成本、需求和竞争3个方面。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外国定价策略的角度看,银行产品定价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
1、成本定价策略。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依赖于银行提供的固定场所、网络、金融技术。银行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必须补偿支出的成本,并获得预期的利润。如果采用成本定价策略,产品价格将根据预期收入(或利润),成本、产品销售数量的影响,定价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成本需要得到全额补偿;在销量一定的情况下争取收入最大化。
2、竞争定价策略。如果银行以谋求更高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采用竞争定价策略,其业务产品定价需要考虑到银行的竞争地位。银行需要对自己提供的某种业务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行判断,是处于绝对优势,还是处于平均水平或劣势;根据不同的地位确定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并配合以相应的定价策略。如果在市场份额上处于绝对优势,就将掌握市场定价的主导权,可以采取利润最大化策略,赚取一定的超额利润。如果处于平均竞争水平,则只能采取追随定价的策略,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如果处于竞争劣势,进取性的银行可以低于市价一定幅度来定价,同时努力降低成本,而保守的银行则接受市价,设法改善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质量。
3、渠道策略。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建立起庞大的分销渠道,但渠道成本高昂。在直接营销渠道上,相比外资银行在中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分支机构而言,国内各大银行通过在各城市广设分支机构形成了庞大的直接营销网络具有绝对的优势。在间接分销渠道上,自国内银行于1987年发行第一张信用卡、1994年设立第一台ATM以来,至1999年末,国内各家银行发卡量己达2亿多张,银行系统拥有ATM近3万台、POS近22万台,银行的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95%以上。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拥有庞大的分销渠道,但国内银行的渠道是以大量的营业网点、冗余的员工、巨大的开支为支撑的。虽然我国四大商业银行己经在全球银行排名中位居前列,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人均创造的利润十分低下,银行的效益普遍欠佳。总而言之,银行在分支行网点设置中应认识到环境的动态性与选址模型中数里的静态性的不同:还应将市场营销组合的分销手段产品、价格、促销及总营销计划结合起来。随着使用者对市场性质的了解和各种技术的进步,各种模型将进一步得到修改和完善,得出的结果也将更精确。另外只有对商业银行现有实力和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才是适当选择、发展和改进选点技术的唯一基础。
4、促销策略。随着金融服务业竞争的加剧,价格变得越来越透明,价格竞争也越来越鲜明,促销这种方式也逐渐被使用。商业银行也越来越把促销列为推动市场、拓展业务的重要手段。银行促销包括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等方式。商业银行的促销,是以扩大商业银行在客户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培养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忠诚度为前提。我国商业银行在促销策略上的运用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国商业银行大做广告是近几年的事情,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宣传产品塑造自身的整体形象。继1998年建行在上海推出住房贷款品牌“乐得家”以后的短短几年内,各家银行纷纷聘请营销专家对具有本行特色的金融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相继推出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如工行的“信贷置家”和以员工姓名为品牌的“个人理财工作室”、中行的“一本通”、上海银行的“好当家”、农行的“金钥匙”等,国内金融市场品牌营销的序幕开始拉开。我国商业银行较多的采用媒体、广告牌、标语等广告形式,但是这些广告都是以告知为目标,以理性述求为主,而以说服购买和强化提醒为目标和感性述求的广告内容短缺,同时由于缺乏市场调研,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不强,给人一种注重“外包装”而忽视经营内涵的感觉。推销内容单调,覆盖的客户面小,相对成本高,而且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在商业银行的营销活动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商业银行也通过媒体做些有利报道,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但是这距离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还相差甚远。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使用的各种促销手段大多流于形式,层次不高。而且缺乏总体策划与创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各种促销方式的优化结合、综合运用方面更显缺失,不能体现整体的促销决策。商业银行对金融服务的促销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人员促销;非人员促销,包括广告促销、营业推广、服务促销和公共关系四种具体形式。
三、总结和展望
随着商业银行乃至金融行业之间竞争的全面开展,今后商业银行营销的研究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策略研究必将是重中之重。如何在新的营销环境下把握新的营销理念,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应是今后商业银行营销策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奚君羊.银行营销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2、陆剑清.金融营销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3、(美)玛丽・安娜・佩苏略.银行家市场营销[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4、龙灿.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问题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0(2).
5、Naughton.Tired of Smile-Free[J].Service,2000(6).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概念在1958 年第一次被“全美银行业协会”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应对美国金融业所面临的银行业本身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变得激烈的竞争而被提倡的一种银行业经营的新理念。从这以后,市场营销被商业银行不断的运用到商业银行的运行和经营中。近年来,针对银行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融资脱媒化趋势明显、客户自由选择银行服务空间不断扩大的发展环境,国内各商业银行主动适应市场,加快营销体系建设步伐,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银行间的竞争也变的超乎寻常的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不仅是商业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法,也慢慢变成了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部分。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现状
目前,我国业银行的营销工作在整体上还处于一种初级发展阶段。虽然当前商业银行与众多优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以及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均发展迅速,尤其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利于依托资产业务的强势地位,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提升了客户综合贡献度。并且其业银行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产品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同时也为银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了产品支持。其营销策略不断走向成熟,多部门协同配合的营销体系不断得到认同并初步建立。同时,客户经理制度不断完善,客户经理队伍走向专业化,对营销人员的专门考核激励机制初具雏形,为商业银行更加深入地推进营销提供了良好条件。
市场营销的观念需要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效益为目标,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营销观念与服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些银行只是机械的将传统的竞争手法和垄断运行的方法结合起来,营销的力度非常小;有些银行更加是将营销错误的理解为公关、人情推销和酒精营销;有些银行把营销等同于推销,“顾客中心论“的概念含糊不清,甚至把营销视为是外勤工作部门的责任,因为这样使得银行的前台和后台的关系失调;还有些银行把营销视为市场部门的任务,这也使得银行各部门没有紧密的联通起来,使银行的沟通成本变高。
金融创新是银行运行的强大动力,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地研发各种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推出新的服务类型,但是从金融市场各方面的反应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因为早期的计划经济的负面影响,它们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自我创新的观念较弱,商业银行实际上创新的金融产品很少, 大部分金融产品是相互模仿,而且科技含量比较低,没有形成自主品牌,没有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拳头产品, 因此开发出的创新金融产品并没有被广泛接受,而且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比较的短。另外,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新产品被推广到市场的时间一般很长,这样导致产品销售和产品研发脱节,以致新服务和新金融工具不能在最佳的时机迅速占领市场。而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以网上银行为代表的产品研发领域仍然比较的落后。
二、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应对策略
(一)培养营销管理理念,转变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正确的营销管理理念是市场营销学最新的理论成果,对我国商业银行更敏锐的把握当今市场营销环境的需要从而改善其商业化经营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发挥后发制人的优势,能够最大可能的拉近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之间的距离。为了让我国商业银行跻身世界一流的银行,它们需革新先前遗留的旧理念,紧紧把握市场的变化,依据市场的最新变化来不断改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审视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实践,让前后台的组织构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前台的责任是获取客户服务的具体需求,紧紧把握客户的需求细节,然后让有关部门最大限度地设计出符合客户和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
(二)确定营销职能,改善营销组织。
市场营销活动的具体载体是组织机构,健全合理的机构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发挥特色优势的一个基本条件。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很多都会建立不同的部门来服务不同的顾客群体,通过这种方式来实行银行的具体营销。对于银行的产品开发,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客户信息和市场的反应来研发产品,先预先测算可能的成本,然后让客户经理大力向客户推销,客户经理再将推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产品经理,这样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就能够相互支持,相互制约,也能够更加明确自身的职能。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要全面的把握自身特点,要努力以客户为中心,大力改善银行的运行模式和组织构架,要根据不同的顾客群体设立不同的部门,从而更科学地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洞悉竞争对手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策略。
(三)构建有效的分销渠道,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益。
为了达到建立科学有效的分销渠道的目的,要通过降低成本努力精简管理机构运用规模效益的方法进行。要按照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开设网点和机构,对于那些入不敷出而且没有发展前景的分支机构一定要有具体的处理办法,比如关闭或者迁移。同时要好好的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理性的调整布置分销网络,比如说在有资格的商场设置POS 机,大力去开发电视银行手机银行等全新的分销渠道,同时科学的开设全自动化分行,将眼光转向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
(四)推行品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
商业银行的实际运作告诉我们,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竞争至关重要,说到底经营情况胜出其他商业银行的银行大部分都是注重品牌塑造的银行。在具体实施品牌战略时,银行一定要将任务细化到每个职工,确保战略的贯彻实施。
(作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春季班,营销策略方向)
参考文献:
[1]廖家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探讨[J].中国金融,2002,(09).
[2]李欣.城市商业银行营销发展与创新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03).
论文摘要: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大银行、外资银行因为有着本质不同的特性,因而它在营销策略上也应同国有大银行、外资银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必须采取一些适合自身 发展 的创新性营销策略。
1 中小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
(1)营销网点设置的盲目跟风,单网点效益差。目前中小商业银行极少考虑整体 经济 效率问题,通常只是仅仅考察绝对市场占有率、资产规模、网点分布多寡等较为直观的数量指标,没有足够注重自己的运作成本——效益比的提升。而且通常的考核也只是依据总量考核,所以中小商业银行尤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扩建自己的网点,盲目跟风建设,实行粗放式的扩张,在诸多银行已经进入的城市竟相设置网点。
(2)管理架构设置传统,机构运行效率低下。中小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上要么依据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方法进行设置,要么根据临时需要设置机构尔后重叠运作,由于不能很好的解决机构设置中的内部沟通问题,致使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3)人才引进和运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例如不顾市场需求片面增加一些“国外专家”的引进,忽视对本土文化精通人才的引进等,这都将严重影响经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产品创新动力不足并与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有些脱离。
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中小商业银行尚未达到真正的商业化,只经历了不长的市场竞争风险期,其内部经营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所有权人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还很不完善,致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普遍存长远目标与责任不明确,经营行为短期化。因而,不关心市场营销和经营业绩也就 自然 了。目前中小商业银行业务量占的比例不大,其营销意识的缓慢发展大大影响了其他商业银行体系营销观念的树立与策略的实施。
(2)西方营销管理观念和策略在国内经济生活中尚未得到广泛地重视和运用。工商业市场营销观念和策略主要还只是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受到一定重视,广大中西部地区市场基本处于卖方市场,市场营销观念淡薄,即使有,也只是浅层次的广告、公关、削价等策略。 历史 上,服务业在应用营销管理方面要落后于工商业,因而,在国内经济生活中尚未树立完整的营销理念时,银行业营销观念自然受,到限制。但是,这一点又是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可以主动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可以从国孙同业引进先进的营销技术与理念,形成适合自身的银行营销策略。
(3)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规范的市场竞争,抑制了营销观念的应用。这主要因为,国家对银行业务活动的行政管理仍然比较严格, 金融 活动的市场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金融业、银行业的竞争规则和秩序也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致使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多以不规范、不正当的形式进行,业务的正常创新和营销策略的应用自然受到抑制。
(4)在经济政策开放条件下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应该是特色化经营,中小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其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慎重选择市场营销战略。根据
3.3 制定价格策略
虽然目前我国仍然实行固定价格或允许在固定价格上下浮动一定比例的 金融 产品定价模式,如: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等。但人民币利率自由化是长期趋势,因此适当的根据自身的特点调整某些项目的价格,上下浮动一定比例来利于本银行的业务。
3.4 有利的促销策略
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市场影响力较小,极大地束缚了市场拓展工作,因此进行必要的促销策略是很有效果的拓展方式。如在节假日里或国家的某项政策出台时立刻进行有效的促销宣传活动,主要在新闻媒体广告或室外视觉广告上陪合一定的商业活动。各中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高对促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实际上促销过程也是 企业 无形资产的积累过程,与银行现实的资产、负债业务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从可持续 发展 的角度看前者的意义还甚于后者。因此,此项工作务必要做到高水准、高起点、立意新、创意好。
4 中小商业银行的新性营销策略
(1)加强本银行的企业文化。一个前进的民族,必然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改革的时代,必然有一种积极健康、开拓奋进的推动力;一个发展的企业,必然有一种团结拼搏、不断创新的文化。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规范企业的行为,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贯穿到银行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的全过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银行企业整体素质和 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实施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途径与基本手段。每个企业都有属于自身的企业文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强大压力下生存的中小商业银行要想企业的发展好,员工们能上下一心的去工作,文化是不得不提到的东西。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地域优势或是政策优势来挖掘文化的潜质服务于自身,这样文化的作用才能够显现出来。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对策
中国商业银行是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发展而来的,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改革相对落后。随着中国加入WTO,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营销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完善过程中,市场份额重新作了分配,金融业逐步成为“买方市场”,这使得各银行纷纷将市场营销作为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战略加以探索研究,以期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市场营销战略是银行未来发展的方向、大致目标以及银行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时是银行用来与竞争对手抗衡、吸引消费者以及有效利用资源的大方针、大原则。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营销战略出发,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SWOT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营销战略的发展趋势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1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
1.1 粗放型的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策略上还属于一种粗放型的管理,主要表现为还缺乏一套完整的Probe市场调查——Partition市场细分——Prefer市场选择——Position市场定位管理机制,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开发和利用远不能令人满意,同时也使得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出现偏差。例如最近新推出的产品:商业银行跨行存取业务,由于缺乏市场调查,导致业务费用远远高于客户的期待,导致产品使用率不高。
1.2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组合(4P)策略过于单一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价格策略与促销策略上。价格策略方面,衍生金融产品、个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软肋,所以目前收费项目较少。但是在收费项目上,显然缺乏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导致针对性差,没能体现出“二八定律”。在促销策略上,目前商业银行采用较多的是广告促销策略,但是在销售促进、公共关系等促销手段的利用上,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
1.3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营销程度相对较低
以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中的中国银行为例,它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2004年中行资产和利润分布分别为:中国内地为78.06%、74.62%;港澳地区为24.47%、23.79%;其他境外地区为5.5%、1.59%,尽管中国银行在港澳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数十家海外机构,但是总体业务占比较低,而其他三大商业银行该比率则更低。
1.4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观念相对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观念相对落后。例如,部分银行营销过程中,片面追求“关系”忽略真正意义上的关系营销;一些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采取一系列不正当的做法,“拉关系”甚至违规操作。忽视客户在服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服务提供与客户要求脱节;银行更多地市关注员工是否严格按规定办理每一项业务,缺乏与客户的沟通与互动。
2 我国营销环境战略的SWOT分析与外部经验借鉴
2.1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的SWOT分析
(1)SWOT分析原理。
SWOT分析理论是企业战略分析的常用方法,它是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en)的分析,从而形成企业的发展战略(详细见图1)。
(2)我国商业营销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根据我国实际环境,可以得出以下商业银行环境分析矩阵。
通过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环境分析不难发现:①我国银行的外部机遇大于威胁;这直接告诉我们,加入WTO后,尽管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机会大于挑战,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②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劣势大于内部优势,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手段、营销战略、营销配套管理组织方面均处于绝对的落后地位。仅有的优势根本不足以弥补大面积的技术落后,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应采取WO争取型战略,以抓市场机遇为主,通过不断弥补自己的先天缺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2.2 国外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借鉴
(1)美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模式。美国商业银行的专家认为,银行经营的危险就在于只埋头办理传统的银行业务,而放弃对银行的监测工作,银行只有通过后者才能鉴定当前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客户的需要。为此,市场营销活动应主要致力于:①一揽子的服务方式,即系列化业务服务。为了适应客户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不同情况,美国商业银行将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进行配套,以从整体上满足和解决客户的各种需要。②针对性的服务方式。围绕客户需要,同时,这种服务还向客户提供集业务员、咨询员、情报员为一体的“个人银行家”,负责对客户的财务状况提供咨询,并对客户所需的金融服务项目作出安排,帮助客户处理遇到的困难。 ③关系营销。就是建立起跨越多层次的职能、业务项目和地区、待业界限的人际关系。“关系经理”不仅推销银行传统业务,而且还为客户提供并办理新的业务,使潜在的客户变成现实的“用户”,成功地实现账户渗透和业务的发展。 此外,美国商业银行还注重加强公共关系,这是赢得公众好评是银行服务的基础。
(2)日本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模式。日本国内的学者认为,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日益推广和普及、市场准入障碍的消除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加入,金融服务业将不可避免地沿着制造业和零售业的路子发展。大型集成化金融机构并不总是处在有利的盈利地位,对于专门从事某个领域的小金融机构和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银行业来说,依然有大量的商业机会。因此,商业银行为了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经营理念必须转向用户导向,建立“耳目商店”掌握顾客喜好的最新变化,开拓潜在的市场,重组面向用户的分支网点,建立有效的推销渠道。通过重组业务结构,发挥银行的内部潜力。金融机构要引入研究和开发的概念,加强业务领域中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发展以信息系统能力为基础的“内部办公室业务”,企业可以通过委托银行办理事务性工作,降低其劳动力成本和信息领域的投资支出,从而使经营活动更趋合理化。
3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转型的对策建议
3.1 在营销竞争战略上,以WO战略为主
通过SWOT分析,已经知道我国银行的外部机遇大于威胁,内部劣势大于内部优势,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商业运营过程中应采取WO争取型战略,以抓市场机遇为主,通过不断弥补自己的先天缺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3.2 市场细分基础上,注重营销组合策略的灵活选择
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以业务品种为载体,进行个性营销。银行面对的是众多的客户,它们对产品的需求存在着差异,不仅仅体现在金融产品的类型和档次上,而且体现在对利率、费率和销售方式的不同需求上。因此,没有一个银行能通过一种营销组合策略能够满足所有客户的所有需求。因此,只有将市场区分为更细小的市场或客户群体,或区分为具有不特征的目标市场,实施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而且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判定和选择相应的市场组合,才能做到银行营销的市场定位准确,从而达到营销的预期效果。
3.3 加强金融品牌营销,强化银行品牌形象
金融品牌营销就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对金融产品的品牌的创立、塑造,树立品牌形象,以利于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也如一般流通行业一样,具有服务需求弹性大、提品的同一性和易模仿性等特点。我国商业银行想要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形象与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
3.4 注重营销策略的选择
我国商业营销要在营销策略上逐渐寻求突破:例如关系营销、绿色营销、文化营销等手段。例如花旗银行的营销除了突出服务意识之外,还特别突出塑造成功的形象,这对年轻顾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因素的注入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营销潮:一是有助于传递金融企业的差别优势。金融产品的趋同现象当前非常普遍,在众多模式化的宣传中,脱颖而出形成差别优势已成为金融营销的共同追求。而文化因素的注入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金融广告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可有效地区别于竞争对手。
3.5 注重目标市场的细分
任何一家商业银行,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的整体需求,不可能为某一市场的全体顾客服务。相反的,商业银行必须确认市场中最具有吸引力,且最能有效提供服务的市场区划,满足一部分人的某种需要。一般把这种商业银行选定的服务活动的对象称为“目标市场”。商业银行在目标市场战略中应分为两步:(1)通过金融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2)市场定位,拟定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位置。
参考文献
[1]刘永章等.银行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1.
[2]陈小宪.全面开放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金融,2006,(23).
[3]范云峰,张长建.银行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6.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核心资源
1引言
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趋势以及互联网金融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国内外银行同台角逐的市场竞争,同时还需要应对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冲击.在多重竞争压力下,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逐渐成为实践界与理论界共同关注的新话题.银行营销渠道作为联结商业银行和银行客户的通道,是金融服务和产品由商业银行转移到银行客户的途径,除了完成产品及服务销售基本功能外,还承担者向潜在消费者宣传银行新产品、为营销部门和广告机构反馈市场信息、提升营销策略实施效果等诸多职能.因此,构建科学完备的营销渠道体系是商业银行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也是商业银行在日益激烈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不断提高的环境下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出路.然而,目前国内文献对商业银行营销渠道体系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在界定清楚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概念内涵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与分类,并分析商业银行不同类别营销渠道的特征,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分析基础,以及为商业银行在不同营销渠道、客户群体和银行业务间实现资源合理布局与协调,整合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优势提供支持.
2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概念内涵
营销渠道作为现代营销理论一个重要分支,是商家产品加工生产完成以后,经过一系列途径或通道使得产品到达消费者手里.简而言之,营销渠道是指产品由供给者流向最终消费者所经过的所有直接或间接路径.营销渠道作为嫁接商家与客户的桥梁,能够实现产品销售、服务提供和信息交流等诸多功能,是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路径.人们在日常消费等方面以及公司在投融资和理财等方面对金融服务和产品具有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同时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机构,需要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和销售金融产品来获取利润,而将两者联结起来的就是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结合营销渠道的概念逻辑,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营销渠道是指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供给者(商业银行)到达消费者(银行零售业和批发业客户)所有方式与路径.
3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分类及其特征依据
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销售理财产品方式的不同,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可划分为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如果商业银行通过自己建立的营销网络将金融服务和产品提供给银行客户,该营销渠道称其为直接营销渠道.如果商业银行利用外部营销网络将金融服务和产品转移给银行客户,该营销渠道则称其为间接营销渠道.
3.1直接营销渠道
商业银行的直接营销渠道主要以物理网点为主,物理网点被称为银行传统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营销渠道,扮演着建立和维护银行与客户直接联系的枢纽角色.商业银行的物理营业网点地点较为固定,为网点周边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银行物理营业网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全方位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主要为批发业务客户和零售业务客户提供全面综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专业化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主要是针对银行业务具体细分后设立的专业营业网点,如为客户方便办理住房贷款而设立住房金融贷款中心等.(3)高端物理营业网点渠道.该营销渠道是为高价值优质客户提供服务,以满足高端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如个人理财中心等.(4)批发型物理营业网点.该营销渠道是针对大中型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如说银行通过批发型物理营业网点为这些公司客户提供代收代付、存贷款等业务服务.(5)零售型物理营业网点.零售型营业网点是专门针对个人和家庭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如银行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现金存储、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从服务功能看,银行直接营销渠道(物理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渠道中服务种类最多、功能最完善的渠道,能够办理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从服务方式上看,物理营业网点是面对面沟通的服务方式,商业银行服务人员与客户直接面对面沟通交流,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客户的需要,并提供相对应的金融服务.从服务时间和空间上看,物理营业网点主要以银行人员服务为主,由于人员服务时间有限,物理营业网点不能像自助渠道一样24小时全天候服务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此外由于物理网点较为固定,银行物理营业网点的服务空间地域存在局限,主要为周边区域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从服务对象上看,物理营业网点可为个人和家庭客户办理零售业务,也可为公司客户办理批发业务.从建设和运营成本上看,银行建立物理网点的成本最高,其单笔业务费用约是自助银行的50多倍.从发展趋势上看,物理营业网点虽不及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办理业务便捷,但是功能上占有绝对优势,未来一段时间内物理营业网点仍是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中坚力量.
3.2间接营销渠道
商业银行间接营销渠道包括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电子银行渠道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商业银行兴起的营销渠道.
3.2.1自助设备渠道
商业银行自助设备是通过整合和利用电子设备技术为银行客户业务受理提供自助服务,可被看作是一种自行操作和无人值守的营业网点.商业银行自助营销渠道包括自动取款机、自动存款机、自动存取款机以及自助其他服务终端.由于银行自助设备的界面功能清晰和使用便捷,其不仅可减轻银行营业网点柜台压力,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提高银行服务的柔性,还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整体形象.依据自助渠道是否依附于商业银行物理营业网点,可将其分为附行式自助设备和离行式自助设备两种,前者是物理营业网点一种扩展形式,依附于营业网点而建立,后者不依附于银行营业网点,是银行单独建立的自助渠道,如自助银行等.
3.2.2电子银行渠道
电子银行渠道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营销服务模式革新的集合产物,指商业银行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电话、手机等通讯载体,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的渠道.商业银行通过搭建这种电子化服务平台,有助于拓宽金融服务时间与空间,满足银行客户足不出户全天候办业务的需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电子服务渠道有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
3.2.3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是目前普及程度最高的电子银行渠道,是商业银行通过借助互联网载体,在线实时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及综合业务服务.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各商业银行陆续开通网上银行渠道,推出网上转账、在线支付、代缴费用及个人理财等一系列功能,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要.
3.2.4电话银行
电话银行是商业银行通过客户服务中心利用语音自动应答和人工话务方式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客户服务中心已从最初集中处理客户来电,逐渐演进可通过电话银行渠道为银行客户办理对公和对私业务以及提供账户挂失、转账等多种金融服务.电话银行可以实现双向服务,既能处理银行客户办理业务的要求,还能主动跟进客户,销售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全方位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3.2.5手机银行
手机银行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信息移动终端化浪潮,以随时随地服务于银行客户的宗旨,创新推出的一项新兴银行营销渠道.手机银行是商业银行通过借助移动电话通讯载体,实时实地为银行客户提供金融业务服务的渠道.手机银行作为网上银行的延伸,整合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优势,使得银行客户可在任何时间和任意地点享受金融服务,客户甚至在旅游、出差中都可高效便捷处理金融业务.从服务功能上看,电子银行渠道除了现金交易外可为客户提供几乎所有银行金融业务,这些业务包括代缴代付、结算查询、网上支付等标准业务,基金、保险、证券等投资业务以及综合全面理财产品和信息服务.从服务方式上看,电子银行渠道和自助银行渠道一样,依托于互联网和电子通讯工具,通过识别和执行客户提交的交易指令来完成其所对应的服务.电子银行渠道更多的是提供以客户需求为依据的单向交易平台,无法实现与客户深层次的沟通互动.从服务时间和空间上看,电子银行渠道所提供的服务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能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且基本不受客户流量影响,能有效突破物理网点服务能力瓶颈,将银行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不断拓展商业银行服务能力和规模效应.从服务对象上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工具普及率提高,电子银行渠道所服务客户群体逐步扩大,从最初只服务少数客户扩展到如今服务大部分客户类群.从建设及运营成本上看,电子银行渠道成本是所有渠道中最低的.电子银行渠道只需支付一次性软件研发和服务器购置等硬件投入费用,不像物理网点和自助银行渠道那样需要固定的营业场所,因而其建设成本最低.电子银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只需要承担服务器运行、软件升级以及日常维护等成本,由于电子银行设备和人员是集中投入和集中管理,相比其他营销渠道分散和持续的投入,其运营成本也是最低的.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随着互联网、手机通讯工具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银行逐渐被社会公众所接纳和使用,其普及率也会越来越高.
4结束语
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和银行客户需求不断提高的复杂变化外部环境下,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是商业银行必须要思考的现实问题,也是值得研究者关注的理论话题.商业银行营销渠道作为银行与客户联结的桥梁,是商业银行吸引和留住银行客户的重要途径,更是商业获得差异化优势、争夺金融市场份额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本文对商业银行营销渠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梳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银行营销渠道的特征,可以为后续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理论研究铺石引路,也可为推进银行商业营业网点转型和网上自助银行等电子金融渠道建设,发挥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整合优势,提升银行营销渠道自身适应能力和竞争力,采用合适的现代化营销渠道来解决客户金融需求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海竣翔 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谢治春.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销渠道的变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48G57.
[2]孙波.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09):35G37.
[关键词] 数钱费 商业银行 营销 问题 对策
今年农业银行率先打破沉默,开始面向个人收取“数钱费”。规定从今年4月1日起,无论单位还是个人调换或存取零钞(面额1元及以下的纸币和硬币),200张(枚)以上开始收费,最低每笔5元,每增加100张(枚)加收1元。此后,其他银行纷纷跟进,但收费标准和零钞界定各不相同。这些收费标准被媒体披露后,立即引起各方口诛笔伐。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6月4日,发改委、银监会要求银行暂停收取零钞清点费。本文主要探讨商业银行收取“数钱费”所暴露出的营销问题及对策。
一、商业银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缺乏全员营销意识
国外银行营销理念已发展到市场营销观念阶段,而我国银行虽提出了市场营销观念,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往往言行不一,说得多,而实际行动却与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大相径庭。此外,缺乏全员营销意识。中、高层管理者已经较牢固地树立了营销观念,但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营销意识欠缺。2008年1月3日,某银行分理处,一男子花两小时将7000元分38次存进账户。通常,客户不可能做出这种损人不利已的极端行为。那么,7000元为啥要分38次存呢?原来该男子来银行时排队的人已很多,但只开了一个窗口,他等得不耐烦了,要求银行再开一个窗口,但遭到拒绝。可见,7000元钱分38次存,是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极度不满,其背后是银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缺失。目前许多银行都存在各种服务顽疾:对客户排队熟视无睹;宁愿让窗口闲置,也不愿缓解客户排队问题;甚至正在服务的窗口会不顾眼前的长队,随时挂出“暂停服务”的招牌,让客户空排一场。营业厅负责人稍有一点对客户负责的意识都能通过灵活调度改变这些状况。
2.部分柜台营业员素质低,服务态度差
今年6月2日,王先生带着6岁的女儿到一家银行存硬币,可营业员却拿出一卷透明胶,告诉他:“10个为一摞,粘好后再交来。”王先生反问道:“存硬币要收手续费,为什么要我和孩子数呢?”营业员说:“钱你自己数,手续费还是要收。”“那我都数了,你干什么?”几番争执后,营业员数清硬币共500多枚,41块钱,并按50枚1元钱的规定收了11元手续费。然而,该银行的规定却是:500张(枚)以上开始收费,最低5元,每增加100张(枚)加收1元,由银行人员清点硬币数额。可见,营业员不仅素质低,服务态度差,而且还违反规定多收费,如此服务怎能让客户满意。
3.营销决策随意化
事关广大客户切身利益关系的定价决策过于随意。虽然按相关规定银行有权决定收取“数钱费”,但从营销角度讲,决定收取“数钱费”之前需进行调查,了解客户的可能反应,哪些客户会受影响,影响有多大,能否承受,银行能增加多少收益。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收取“数钱费”只会使银行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为,只有少数个人客户有大量零钞,收取“数钱费”银行收益不大。而且拥有大量零钞的客户往往是老人、孩子、收入水平较低的小商小贩,而他们是弱势群体,对他们银行更应该给予关爱和帮助,以获得社会效益,而不是去追求那点“数钱费”,这也是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所要求的,企业应具有社会责任,要求得消费者需求满足、企业利润和社会利益三者的平衡。况且,客户知道“数钱费”收费标准后,会采取变通办法加以规避。如果200个币以下不收费,那就每次存199个;如果银行调整到100个,那就每次存99个,只要不超过收费下限张(枚)数就行,看谁更狠。这样,一笔钱分多次存将成为必然,银行不仅收不到“数钱费”,而是搬石头砸自己脚,人为增加业务量,使排队时间更长。
4.收费缺乏透明度
对于服务收费,银行往往将收费公告在营业厅一处客户不易看见的位置一贴了事,其目的就是不让你看见,当客户在不知情情况下被收费后,他们也可理直气壮地说公示了的,这样公示岂不是扯淡吗?
二、商业银行改进营销效果的措施
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商业银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银行奉行何种经营理念,在于是否真正树立以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计划经济时代的“官僚意识”和居高临下的傲慢姿态,或多或少表现出垄断行业的霸权思维。于是数零钞费时费力,银行不从自身找原因,改进设备和技术,而是收取“数钱费”将责任转嫁给客户。按此逻辑,如果银行新营业员业务不熟悉,也可向客户收取“延时费”。
以客户为中心,商业银行就不要过多地把眼光盯在为百姓服务的环节上,而是把重点放在开发金融产品,发展增值业务上,着力提高用钱生钱的盈利能力。事实上部分业务免费甚至会提高综合盈利水平,这已在旅游业中得到验证。今年6月重庆武隆仙女山景区全月免门票。结果游客、旅游团蜂拥而至,全月接待游客14万,与往年同比增加10万人。山上宾馆、餐饮、娱乐、游乐生意火爆,不仅弥补了门票收入,利润也增加了,还带动了其他景区的人气,极大地拉动了武隆县旅游产业经济链发展。
以客户为中心,在遇到问题时,银行应首先从自己找原因并寻求改进。如果数零钞怕麻烦,就研制数零钱的机器并在每一个城市选择一个营业网点开避专门的零钱兑取窗口,这才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事实上,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全自动硬币包装机,不但能自动清分从1分至1元6种不同面值的硬币,每分钟能清点近千枚,而且还能识别假币、破损残币,并进行自动包装。
2.培养全员营销意识
营销不仅仅只是营销部门的事情,“再高明的营销人员都不可能长期将存在缺陷的产品销售给顾客”。银行员工在与客户接触沟通,为客户服务过程中,在客户与银行间架起一座桥梁。银行一线员工在生产金融产品的同时直接面对消费者,能直接了解并满足客户各方面需求;二线员工须积极配合一线员工,为一线员工提供方便。可见,为客户服务是银行各部门所有员工协同配合的结果,任何一环无营销意识,提供有缺陷的服务,最终都会使客户不满,银行苦心建立的良好品牌形象也会大打折扣,客户服务部最终也会变成“消防部”,疲于应付顾客投诉。因此,必须培养全员营销意识。
3.服务与国际接轨刻不容缓
“与国际接轨”的口号喊了多年,但我国银行只热衷于硬件、技术和收费与国际接轨,打着国际惯例的幌子增加各种收费项目。须知银行现代化,其核心是服务现代化。因此,服务与国际接轨尤其是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才是商业银行应大力推进的。比如,国外银行一般是开放式的低柜台,而国内银行柜台往往是“高高在上”。因此,国内银行可对服务进行细分,非现金服务可由专门的开放式柜台操作,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同时,“以人为本”还要从细节来体现,比如,改进服务态度;银行工作人员中午轮流吃饭时要保证值班人员数量足以应付客户办理业务的需求;任何时候排队人多时,管理者应及时调度,增开窗口;加强对ATM机的管理,及时维修和补足钞票;对客户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此我们学习一下香港汇丰银行是如何“以人为本”的。大陆女孩小琳与同学到香港旅游,她们到一家香港汇丰银行兑换港币。到柜台询问时服务小姐告诉她们,每兑换一次就要付50港币手续费。她们马上想到大家合起来兑换更划算。当她们站在银行角落里揍钱时,询问台小姐过来请她们坐在沙发上慢慢商量,并示意旁边有自动饮水机、一次性杯子,还善意地提醒她们坐下掏钱,以免遗落。当小琳拿着钱到柜台兑换,女职员微笑着用很不流利的普通话询问:“你们是不是几个朋友一起兑的?”小琳有点脸红,尴尬地问:“不可以吗?”小姐回答说:“没有问题,我只是想知道你们每个人兑多少,顺便帮你们算一下每个人的份额。”结果,她不仅把每个人的份额换算清楚了,而且还数出每一份精确到角的零钱,一份一份地交给女孩。当然,只收了50元手续费。可见汇丰银行是在想方设法地服务好顾客,而大陆的银行却在想方设法收钱,很少考虑顾客的真正需求。所以,银行必须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态度,同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使全体员工努力为客户服务。如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规定:顾客排队问题无明显改善,网点负责人将被撤职。
4.营销决策科学化
银行是通过为客户服务而盈利。因此,任何决策做出前,都要考虑客户的可能反应,通过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客户,看看自己作为客户对此项决策有何评价,而不要想当然。为此,商业银行应规范服务收费行为,开展新的服务项目收费前,应深入论证收费项目的可行性和收费水平的合理性,不要出现客户交纳服务费后还要倒贴钱的笑话。比如,按农行的标准,如果市民存200枚分币,需缴5元“数钱费”,这岂不是还要倒贴3元才行。
5.收费项目透明化
银行很多中间业务收费,客户都是在无话语权、不知情的状态下“被收费”,“霸王条款”成为很多人对银行中间费用的印象。建议商业银行对收费项目“明码标价”:通过营业场所公告、网站公示、媒体公告、宣传材料、对账单、柜台工作人员告知等多种方式向客户充分告知相关免费服务和收费服务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让客户明明白白消费。
参考文献:
[1]黄玫 吴鲁:欢迎层次丰富的“草根金融”[EB/OL],省略 /cac/370058979.htm,2010-6-11
[2]王杰芳:服务营销视角下的国有商业银行策略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09(6),PP46-48
[3]张青果;景区票价不涨或是卖点[N].冀商周刊,2010-8-2(5)
[4]刘长杰:收“数钱费”不如用“数钱机”[EB/OL],省略 /Blog/385159.aspx, 2010-6-11
[5]雷贤君:惹人关注的“数钱费”[N].宜宾晚报, 2010-6-2(3)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营销人员 团队营销
一、背景
目前在国有商业银行营销模式中,个人营销仍占主导地位,体现的是对个人能力的充分肯定,激发个体的工作积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在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团队协作来完成,完全依靠个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合作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发展方向。个体营销模式在市场竞争中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户需求响应的及时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每个客户都希望自己的需求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营销模式中由于缺乏对协作的重视,即使有闲暇的营销人员也不会替其他营销人员去接待客户,造成营销人员的客户满意度不断下降,同时也使整个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滑。
2.客户群体日益复杂
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风险管控是银行不断需要加强的环节,那么对于客户信息的了解则是进行风险管控的前提。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营销人员需要具备各类技能来进行客户信息的筛选和判断,因此对复杂客户的实地调查中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应付,需要有其他人的协助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3.上门服务成为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客户对于上门服务比较青睐,而这种服务模式的转变必然导致营销人员面对客户时间的拉长。由于营销人员之间个人能力及所掌握的资源相差较大,就会出现营销人员忙闲不均,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如何实现银行营销人员的最大化利用,值得去探索和研究。
二、营销人员工作特征
营销人员工作比较灵活,类似于弹性工作制,但每天需按时到所在单位报到,然后就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自己安排时间。营销人员的工作职责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维护客户和市场信息,及时提交分析报告,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调查客户需求,分析市场形势,进行或组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合理运用信贷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三,研究客户的现实情况与未来发展趋势,发掘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并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业务合作方案。
第四,根据银行信贷政策和规定进行信贷业务操作。
第五,清收已形成的不良贷款,核销和置换贷款,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三、团队营销模式
1.客户营销
同一营业网点客户经理3-5人组成营销团队,可命名为营销部,营销部内部可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例如,某个营销人员工作比较忙,可根据客户需求与营销部其他人员协调落实客户营销的具体工作,但在具体操作时需进行客户资源认定,分为责任人和协助人角色。责任人为与客户最初接触的营销人员,主要是从时间角度来划分;协助人指在最初客户营销时与责任人共同进行具体营销操作的人员。责任人与协助人都具有客户后期维护的责任,其中责任人是主体,协助人作为配合角色。在进行单个客户营销时营销人员最多不超过2人,营销部之间可进行竞赛活动,每季公布各营销部的工作业绩,并制订相应的奖励办法进行团队奖励。
2.业绩分配
伴随着营销模式的转变,必须对分配体系也进行相应的变革,基于上述形成的营销部,首先将营销部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其工作业绩进行奖励,营销部内部营销人员进行二次分配。对于每个新增客户根据营销责任划分为责任人与协助人,若没有协助人则无需再进行区分,根据每个不同的角色分别给予不同的业绩分配系数,具体标准如下表:
每个营销人员根据自己所得业绩分配系数参与营销部二次分配,具体分配方式如下:
3.责任分担
在合作营销的客户中,协助人不仅需进行具体的营销工作,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后期维护责任,对于发生不良贷款的客户协助人应该分担营销责任,体现“利益共分享,责任共分担”的理念,具体责任分配系数同业绩分配系数。通过建立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及业绩分配体系,确保营销人员在进行营销时首先以独立营销为主,遇到特殊情况可以采取合作营销方式,提高营销部内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营销人员营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市场客户需求,提出了能更好地提升作业效率的团队营销模式。在进行团队营销时需界定好责任人与协助人角色,进行客户资源认定,这是团队营销模式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同时在业绩分配中也体现了团队一次分配到内部员工的二次分配的思路,使得营销人员在关注个人业绩的同时也能去关注团队整体业绩,提高营销部内部员工的工作的协作意识,真正地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实现银行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参考文献
[1]王清.薪酬方案设计与操作[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2]奚玉琴.企业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4]刘爱东.全面薪酬体系初探[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
[5]李志,胡静.企业员工的非物质激励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李友忠.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方法的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07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战略;服务体系;产品体系;营销队伍体系;品牌体系
“营销必须成为银行所有业务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美国银行高级分析师汤姆·布朗于19%年提出的观点震动了当时对营销还颇为自得并保持低调的金融服务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应以此为警醒,努力建设适应新形势、符合市场要求的新型营销模式,多方面打造自己独特的比较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一、塑造多功能全方位的营销服务体系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增强服务营销战略意识,扩大服务营销潜能,精心设计一套面向市场、科学合理、高效运作的服务营销体系。
(一)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随着银行金融产品和新业务研究开发的不断深人,其产品设计、服务层次、应用范围及使用方法也在千变万化,此种形势下,金融产品的销售必须以专业化的服务作为依托。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专业化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满足客户日益发展的金融服务需要、拥有竞争优势和提高服务水平的核心目标。鉴于此,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顺势而为,不断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二)推行个性化的营销服务
由于银行经营的是同质对象的差异服务,客观上要求银行的服务营销必须注重市场细分,采用个性化营销策略。面对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个性化金融需求,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适应其发展变化,不断更新营销观念及方式,大力推行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三)建立规范化的服务标准
服务具有易变性或不一致性,这会使得服务会面临质量不易稳定、顾客不易认知、服务品牌较难树立和服务规范较难严格执行等不利情况。服务营销的规范化,旨在商业银行构建服务营销体系的过程中,要确立核心理念,建立规范的量化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并用以规范、引导、约束服务人员的行为。
(四)实施差异化的服务营梢
当前,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应当坚持“客户分层、物理分区”的原则,对高、中、低端客户提供相应的差异化服务,以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一是锁定高端客户,提供贵宾式服务。高端客户和商业银行的利益休戚相关,其数量的多少以及交易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发展,因而商业银行要全力以赴,为之提供全程服务。二是培育中端客户,提供大众化服务。中端客户可以给银行带来一定的利润,是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对象,商业银行可以以结算业务和代收代付为突破口,通过提供业务柜台、电话银行、自助服务和网上银行等多种渠道,深挖其各种金融需求。三是稳定低端客户,提供便民服务。针对低端客户,商业银行要采取单项营销的策略,抓住他们日常最需要、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需求作为突破口,挖掘科技潜力,为之提供自助化、便利化、批量化的服务。
二、打造多类别系列化的营销产品体系
产品是客户接受银行服务的前提,也是银行创造价值的开端,而产品创新能力则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客户需求的进一步转变、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内部创新机制的逐步完善,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拓展金融产品的广度和深度。
(一)细分客户市场,提供差别化产品
在金融市场上,不同的个人客户在年龄、性别、职业、收人、文化以及公司客户在企业规模、产品特性、业务特点、经营状况、风险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对银行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的特点。中国“川渝城市群”的商业银行应当在“客户导向”的营销原则下,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选择适合自己优势的市场和客户作为展业领域,提供差别化产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合理组合现有产品,发挥产品的整体作用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各个产品的不同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分门别类,合理组合,推出系列化产品。如,对于个人贷款,可以推出“轻松地贷(带)”系列,囊括“房屋地贷(带)”、“爱车地贷(带)”、“创业地贷(带)”、“投资地贷(带)”、“诚信地贷(带)”、“综合地贷(带)”等多个产品,进行系列化营销。这样,既通俗易懂,容易被客户接受,又可以发挥产品的整体作用,为商业银行创造效益。
(三)丰富产品种类,拓宽金融服务领域
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抓住金融市场发展的契机,虚心学习同业经验,认真钻研业务,尽快推出具有自有品牌的、符合广大客户尤其是高端客户需求的个人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提高与金融同业合作的主动性,寻求交又销售机会,积极金融同业产品,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四)建立科学的跟踪分析机制,分层次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工作
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科学的跟踪分析机制,时刻追踪国际、国内金融行业的最新动态,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兄弟行和国外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要把产品创新与本行实际情况相结合,把重点放在基础性产品的创新上,特别是增强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
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营销渠道体系
渠道是客户获得银行产品与服务的载体与通道。多层次立体化的渠道体系结构是在传统渠道的基础上,由银行柜台、自助设备、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各种智能终端等具有不同特色的系统和设备共同搭建的营销大平台,使客户随时随地享受银行的服务。
(一)重塑渠道功能体系,推进支行多功能建设进程
在渠道功能方面,自助银行是无人销售平台,主要通过大量的机器设备承担常规业务的操作、交易职能以及部分的宣传咨询功能,配合电话银行、网络银行、自助终端、客服中心、审批处理系统等完成绝大多数操作业务;贵宾俱乐部则主要由理财专业人员组成,为客户提供咨询与理财顾问服务,是基层的营销平台与服务平台;营业网点则是商业银行“面对面”营销的主要营销渠道。当前,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要大力推进支行多功能建设,大力拓展基层网点的业务范围,努力实现“注重网点的单一管理”向“多种综合协调管理”转变。
(二)注重全员营销,扩大营销范围
全员市场营销是银行市场营销的必然内涵。银行各个部门及其岗位都有营销的职能,只是在具体的分工和主要职责的内容与侧重点上有些区别。当前,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要深人贯彻全员营销的理念,构造“行领导亲自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管理部门协同抓,全体员工齐上阵”的大营销网络框架。
(三)加强同业合作,提升渠道功能
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加大银证、银保、银基、银券等同业的各类业务合作及跨行业合作,将网点建设成为各类金融产品展销的金融产品超市。同时,应当充分挖掘和发挥银行渠道的潜在价值,使之不仅成为销售和营销平台,更要成为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和对外合作平台,使渠道在银行价值供应链和利润分配体系中的作用得到更大的体现。
(四)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拓宽新的营销渠道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化成为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与其它营销渠道相比,电子银行营销渠道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特征。今后,在瞬息万变的营运环境中,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对网络银行的投人和开发力度,借助新技术和电子设备不断开发新的营销渠道,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队伍体系
随着营销理论的发展,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对于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对“人”的重新重视导致对内部营销的需要日益增加。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一)加快网点营销队伍综合建设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中国“川渝城市群”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以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理财经理三个递进层次为核心,以网点负责人、柜面员工为补充,对目标客户进行由浅至深维护的营销队伍,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晰、直面市场、拓展力强的业务营销体系,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二)科学界定营梢人员的岗位职责
大堂经理的工作职责应界定为负责分流、疏导、识别客户,收集和整理市场信息,提供基本的业务咨询和产品营销,对营业大厅的客户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加强日常管理;客户经理的工作职责应界定为搜集客户信息,建立完备的客户档案,利用现有内部资源发现潜力客户,主动挖掘外部客户资源,密切关注优质客户的服务需求,不断捕捉潜在销售机会;理财经理应重点对营业网点理财业务提供营销策划、产品培训支持,并负责对VIP客户的深层次服务和增值服务。网点负责人更重要的是承担协调、组织、策划、指导等职能。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对营销队伍考核时,要坚持职责明确、考核公正、奖罚分明、动态调整的原则,建立包括业绩、取得的资格认证、学历、德勤、业务知识和政策理论考试等指标的综合考核机制,并且要把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风险监控机制,防止客户经理为获得激励而片面追求短期利益,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四)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机制
首先,要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分类培训,要采取长期和短期相结合、脱产和在职相结合、系统教学和专题研修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政策法规、经营知识、科技知识、岗位技能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训。其次,员工培训要有针对性,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体系。再次,要建立行外专家与行内人员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双管齐下,提高培训效果。最后,员工培训应当不间断地进行,并且要把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融合其中。
五、创建高品质的营销品牌体系
当今社会已进人品牌经济时代,拥有知名的企业品牌已经成为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共同特点。商业银行品牌不但能够快速向客户传达商业银行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整个商业银行的社会认知度,而且也为商业银行引进优秀人才、进人新兴市场、赢得客户信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提升品牌价值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创建金融品牌要有卓越的品质作保证。在品牌创建过程中,要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从运行质量、服务质量和金融产品的投资质量三个方面开展品牌质量建设。首先,要把商业银行的运行质量和运营安全作为创建品牌的先决条件。其次,要把服务质量作为品牌的灵魂和精髓,敏锐把握市场变化,及时捕捉客户消费心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最后,要将金融产品的投资质量作为品牌质量建设的落脚点,帮助客户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完善品牌识别
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较高价值的金融品牌,需要通过完善品牌识别、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商业银行品牌不仅仅是一个视觉识别的体现,而且还包含服务以及客户对品牌的使用经验等。当然,从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商业银行品牌来看,完善品牌识别的关键在于建立统一、规范、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识别系统,同时又必须注重品牌之间的统一性、连贯性和继承性。
(三)维护品牌关系
企业的品牌得到客户认同后,就需要良好的品牌关系来维护忠诚客户。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其服务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客户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较低。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大众媒体、户外广告、互联网、公关路演、客户中心和银行内部宣传渠道(账单、用户手册等),迅速传递各种品牌信息,加深目标客户对品牌的认知,提高客户品牌忠诚度。
(四)把银行品牌价值与文化因素紧密联系
关键词 新时期 商业银行 问题 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银行营销指的是商业银行通过市场导向,通过自己资源优势的发挥,使用各种营销手段,把能够盈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出售给顾客,使顾客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实现银行利益最大化的一系列的活动。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营销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更是止步不前,仅停留在基础阶段,不能够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之下对商业银行营销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迫切转变观念,加快自身的发展,利用先进的营销策略来指导商业银行的营销工作。
二、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目标市场的选择。
我国的商业银行为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在各业务领域都投入了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经营种类和经营手段等多个方面参与竞争,而没有从长远的战略角度进行目标市场的分析和定位,更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目标市场,这样就不能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与投入相比没有取得理想中的竞争优势,这就有悖于客户导向的营销管理。比如,当下商业银行关注更多的是数量较少的效益好的大中型的企业,而没有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使得本来广阔的市场变得十分狭隘,这就增加了费用支出,降低了经济效益。
(二)营销资源组合不协调。
营销资源的组合不协调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产品的策略上面。由于顾客的差异性很大,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而商业银行恰恰就是缺乏对顾客需求的特点和变化进行系统分析,使得产品的定位不明确,没有行成品牌。在价格策略方面,尽管利率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市场利率决策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这就大大影响到商业银行价格营销策略的制定和价格组合选择。分销策略方面,我国银行的分销渠道呈现出直接和间接并存的两种格局,但还是不能满足银行业务需要,增设分支网点的分销策略又由于网点成本和布局不合理使得分销渠道相对过剩。促销策略方面,商业银行一味注重新客户开发,而没有注重老顾客忠诚度的维护,对服务质量改善不够重视,促销手段大多都是形式上的,没有高层次、高水平的促销,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使得促销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注重“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是营销活动的核心,关系到企业成败。但是实际运用过程中,商业银行借着“拉关系”的借口,使用不正当手段进行违规操作,为了争夺优质贷款客户,甚至不惜以送礼或者回扣的方式贿赂客户,同客户建立一己私利,互相利用的不正当关系。这样的“拉关系”行为不但没有真正掌握住顾客群,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助长了社会的歪风邪气,为日后的经营埋下隐患。
(四)同行业间恶性竞争。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比如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等等,商业银行数量增加之多、增长速度之快,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为了获得更多优质顾客,银行间的争夺也日趋激烈,通过各种营销关系手段拉拢顾客的情况时有发生。经常会出现几家银行同时拜访一家企业的情况,再加之银行产品的单一、竞争手段单一、只会加剧了银行之间的价格竞争和人际关系竞争,长此下去,非常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
(一)构建好客户导向策略。
企业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客户。商业银行要把“以产品为导向”的观念转变成“以顾客为导向”,并将这种理念灌输给每一位员工,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使员工在与顾客打交道中竭力为顾客服好务,并在开拓新目标客户群体中得到不断锻炼。只有“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在员工中达成共识,才能形成顾客至上的企业文化,才能超越竞争对手,获得竞争的胜利。此外,还要培养员工识别、分析顾客的能力,认清顾客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优势,针对顾客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提供给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二)加强金融品牌营销,强化银行品牌形象。
品牌营销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对金融产品的创立、塑造,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增大在竞争过程中的优势。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的企业,银行的服务需求弹性很大,提供的产品的同一性和模仿性都很高,因此,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品牌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三)注重营销策略的选择。
在营销策略方面,商业银行要打破传统营销模式的限制,可以选择绿色营销、文化营销等多种营销策略。比如花旗银行的营销,不但突出服务,而且重点突出塑造成功形象,这就对年轻顾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化的注入必将成为营销的潮流,有助于提高银行的差别优势。如何在产品趋同的现状中脱颖而出,借助文化的力量是最好的方法,在广告中植入鲜明、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有效区别竞争对手,获得竞争胜利。
(四)注重目标市场的细分。
没有一家商业银行能够满足全部顾客的需要。因此,商业银行要找到最具吸引力、最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市场,以满足一部分人为目标,锁定目标市场,集中精力在目标市场中站稳脚跟,获得顾客的认可。
四、结束语
当前国内和国际的金融环境都更加复杂,竞争也更加激烈,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需要更加努力,尤其在顾客导向、产品创新、品牌营销、目标市场等多个方面做好工作,才能把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秋4班)
参考文献:
[1]李新,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问题[J]金融世界,2010
[2]徐其瑞,关于中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体系的构建[J]经济与管理,2009
[3]李惠萍,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2010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分析
市场营销战略昭示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以及发展的总体规划,商业银行的营销战略更是银行与竞争对手抗衡、吸引消费者以及有效利用资源的智慧图。
一、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大举登陆.银行间的竞争逐步加剧,近年来随着内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关于金融营销的竞争更是趋于白热化。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下,突破“同质化”壁垒,创造自身核心价值,已成为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的唯一出路。各商业银行纷纷结合各自优势,革新和提升营销管理理念,推进自身营销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重塑公众形象,营销层次和水平迅速提升,国内银行业步入金融营销时代。
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
1、营销战略偏于粗放型我国商业银行在营销策略上还属于一种粗放型的管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一套完整的Probe市场调查一一Partition市场细分一一Prefer市场选择一—Positi0n市场定位管理机制,营销战略的确定缺乏长远规划,营销策略的前瞻性和承接性不强,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开发和利用效度大打折扣,同时也使得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出现偏差,营销效果逊色不少。
2、市场营销组合(4P)策略过于单一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价格策略与促销策略上。价格策略方面,衍生金融产品、个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软肋,所以目前收费项目较少。但是在收费项目上,显然缺乏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导致针对性差,没能体现出“二八定律”。在促销策略上,目前商业银行采用较多的是广告促销策略,在销售促进、公共关系等促销手段的利用上,远不如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
3、营销策略观念相对落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观念相对落后,部分银行在营销过程中,片面追求“关系”忽略真正意义上的关系营销,一些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采取一系列不正当的做法,“拉关系甚至违规操作,忽视客户在服务过程中的杨地位,产生服务不到位或脱节现象,银行更多的是关注员工是否严格按规定办理每一项业务,缺乏与客户的沟通与互动。
三、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转型的对策建议
1.学习先进的战略营销理念,进行市场分析和市场定位,确定银行长远发展的营销策略。战略营销理念要求用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管理,强调企业要在选定的市场环境中,通过战略管理创造竞争优势,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最大的利益,为银行和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我国银行在经营实践中,应借鉴西方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由落后的产品推销理念转变为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在寻找市场机会,进行市场分析之后,必须结合自身经营实力、市场环境、产品特性等选择目标市场,相应地确定全面,系统、长远的营销发展战略
2、做好市场细分,注重营销组合策略的灵活选择随着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客户之间需求的同质性将趋于减少、弱化,而异质性会不断增强、扩大。由此,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新时期市场需求的一种常态和主流趋势,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首先要做好市场细分,根据客户的属性特征和需求特征,将其划分为若干同质化的群体以实现有效差异营销。进而逐步完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以业务品种为载体,进行个性营销。银行面对的是众多的客户,它们对产品的需求存在着差异,不仅仅体现在金融产品的类型和档次上,而且体现在对利率、费率和销售方式的不同需求上。因此,只有将市场区分为更细小的市场或客户群体,或区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目标市场,实施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而且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判定和选择相应的市场组合,才能做到银行营销的市场定位准确,从而达到营销的预期效果。
3、加强金融品牌营销,强化银行品牌形象品牌营销将成为重点对策。营销竞争中产品的价格弹性越来越小,而品牌能有效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新的利润来源,所以品牌营销在国内商业银行营销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已从国外银行和国内其他行业的成功的品牌营销实践中,认识到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空间,部分银行还获得了成功,如建设银行的。龙卡”、“利得赢”,招商银行的“一卡通”等。实践证明通过品牌推广开展营销,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另一方面,由于银行机构越来越多、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商业银行需要借助品牌来塑造个性,扩大知名度,增强识别性和消费者的认同性。未来国内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的着力点,一是努力地塑造和提升各自的核心品牌-二是注重品牌发展的科学规划。
4、注重营销策略的选择我国商业营销在营销策略上要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市场竞争策略,对优质特大型客户宜采取集中性目标市场策略,对现有优质大中型客户宜采取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和防御性竞争策略,对新兴行业和新型企业优质客户宜采取拓展性竞争策略逐渐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