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选型设计论文

选型设计论文

时间:2023-03-24 15:5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选型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选型设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工程硕士论文;评价体系

如今,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信息中心,承担着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这些部门急需大批具有网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在培养面向应用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郑州大学是河南省第一个设立网络工程方向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至今已经招收了7届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郑州大学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都碰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适用于工程硕士培养的论文评价体系。

在论文写作阶段,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毕业论文评审标准方面缺乏相应的规范支持,一直以来都在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评审机制,过于强调研究的深度、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技术创新,忽视了工程硕士的专业特点,因为工程硕士偏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毕业课题主要是利用成熟的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创新点。如果沿用科学学位的论文撰写办法和评价体系,并不适用。因此,急需一套适用于工程硕士的论文评价体系。

一、国内外论文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国外就非常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硕士层次,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在毕业阶段申请学位的形式也多样,撰写学位论文并不是获取工程硕士学位的唯一途径。有些大学只是要求修满学分即可获得学位,有些大学是以提交技术报告或研究报告的形式来代替学位论文,涉及具体的论文评价标准,各学校也都不尽相同,这类信息大多由学校各自掌握,完全发表的文献较少。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要求学生修满课程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方可获取工程硕士学位,在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标准上尚未统一,大多数还在套用工学硕士的评价标准和模式。从某种层面来说,这已经偏离了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向。由于在论文评价方面,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指导性文件,学生在选题、研究工作开展以及论文写作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论文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针对目前论文评价体系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郑州大学经过对国内部分大学的调研及对本单位培养经验的总结,制定了一套适合网络工程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评价体系。该体系将课题类型分为产品研发型、工程设计型和应用研究型三类,针对每一类课题,明确提出了研究内容要求、论文撰写要求以及论文评价量化标准,并依此来指导学生的选题、论文工作及论文撰写。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课题类型的详细情况。

1.产品研发型。这类课题是指实际工作中涉及的新产品,核心部件的软、硬件开发设计或者对现有产品的优化再研发。

在内容要求方面,应针对实际工作中涉及的新产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目标,然后制订合理的设计方案,采用科学规范的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对产品进行性能分析和测试。研究要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撰写要求方面,产品研发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应以附件形式提供图纸、实物照片等必要的技术文件。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论文结构及内容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所研发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关技术:对于产品研发中使用到的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总体设计: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确定性能技术指标,给出设计思路。

具体实现:依据总体设计,描述详细设计内容及实现过程,说明如何解决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测试: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测试,说明测试目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过程、测试结果、结果分析及结论。

总结:系统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展望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及改进前景。

在论文评审标准方面的要求如表1所示。(见表1)

2.工程设计型。这类课题是指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工程项目给出一个完整、合理、先进的设计方案。

在内容要求方面,应来源于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研究难度,给出项目的整体设计方案及主要设备的选型依据,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设计方案要科学合理,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

在撰写要求方面,工程设计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设计报告作为正文主体,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作为必需的附件。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重点阐述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设计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方案:描述项目需求、总体设计方案及设计细节,说明设计方案选择的主要解决方案或者软硬件产品。

选型分析:针对方案中的主要方案或者软硬件产品,对比分析市场上主要的技术和产品,分析其特点和优劣,说明选型依据。

实施情况:说明设计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总结:概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说明设计的新思路或新见解;论述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思路。

在论文评审标准方面的要求如表2所示。(见表2)

3.应用研究型。这类课题是指针对网络工程领域的具体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在内容要求方面,应来源于自己工作单位或者导师承担的应用型研究项目。针对研究问题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仿真或试验研究。研究工作要具有创新性和一定的深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在撰写要求方面,应用研究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应用研究问题的背景及必要性,对应用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现状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关工作:说明所研究问题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研究中使用到的技术或者已有方案进行简要的说明。

解决方案:提出针对所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

实验与分析:对解决方案进行仿真或者实验研究,说明实验环境、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实验结论,并对方案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局限性等进行分析。

总结:系统地概括应用研究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研究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描述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改进研究进行展望或提出建议。

在论文评审标准方面的要求如表3所示。(见表3)

这三类论文的评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层次,其中,优秀为总分≥85,良好为84≥总分≥70,合格为69≥总分≥60,不合格为总分≤59。

三、论文评价体系应用效果

上述的论文评价体系,可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阶段发挥以下作用:一是在论文选题阶段,依此来指导研究生进行选题;二是在论文写作阶段,通过撰写要求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三是在论文答辩阶段,通过评审标准来指导论文的评审工作。培养单位出台了相关管理细则,并应用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经过网络工程方向2009级、2010级和2011级三届研究生的试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选题多样化。传统论文主要是基于理论创新的学术型论文,这对于工程硕士来说,不但难度太大而且不够实用。三种基本论文类型的确定,明确了网络工程方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选题范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条件和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论文类型。

2.导师指导更有针对性。论文分类和指导细则出台后,导师会根据研究生的论文类型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一方面提高师生的沟通效率,另一方面也更加充分地发挥导师的专业水平,进而提升论文质量。

3.实用性更强。由于论文选题贴合实际,既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实现了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

4.答辩通过率提高。通过应用新的论文评价体系,工程硕士的论文答辩通过率由原来的80%上升到95%,这主要是因为课题分类合理,选题更加贴近研究生的实际工作,保证了论文撰写质量和答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永红.解读美国工程硕士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4).

[2]尹敏.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5,(2).

[3]李杰.国外工程类硕士教育外部质量保障评估机制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C].2011.

[4]黄秋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第2篇

关键词:配电线路,同期使用率,漏电保护断路器,泄漏电流,漏电动作电流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计算机使用率越来越高,在计算机用量较多的房间,如学校计算机教室、网吧、计算机绘图工作室等,机房电气设计非常重要,如何设计安全可靠的配电线路保护,是电气设计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按照《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4.1.1条规定,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作用于切断供电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根据此条规定,一般电气设计人员在设计配电线路保护时,习惯作法是在配电回路上装设漏电保护断路器,负荷计算和设备选型时一般注意到了配电线路的过负荷及短路保护,但有的设计人员忽略了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存在的泄漏电流对保护电器的影响,其结果是当某一配电回路用电设备同期使用率较高时,该回路漏电保护断路器跳闸,直接影响工作。而引起配电线路的漏电保护断路器动作跳闸,原因是泄漏电流大于漏电断路器漏电动作电流。论文格式。

1.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

根据规范当漏电保护器用于插座回路和末端线路,并侧重防间接电击时,则应选择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高灵敏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如果需要作为上一级保护,其动作电流不小于300mA,对配电干线不大于50mA,其动作应有延时。

2.配电线路和常用用电设备正常时的泄漏电流

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在正常工作时,都存在一定的泄漏电流,其泄漏电流估算见表1、表2、表3。论文格式。

表1 220/380V单相及三相线路埋地、沿墙敷设穿管每公里泄漏电流(mA/km)

第3篇

【Abstract】Improv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priority road project in Southern Sri Lanka, the total road length of 102km, road width 8.2m, dense graded aggregate base is not less than 150mm, bituminous surfacing is asphalt concrete in wearing course 50mm compacted thickness. Using self-built asphalt concrete mixing plant (Mixer model JS1500) mixing, dump truck transport, segmented paving asphalt pavement. introduce how to selection of asphalt concrete mixer, mixing plant location, layout,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advanc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论文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 选型; 布置; 建筑; 安装

【Key words】: Asphalt Plant; Selection; Layout;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中图分类号:0 319.56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

工程简介

斯里兰卡南方公路重建工程位于南亚斯里兰卡国中部地区,有三条道路,两条路在M镇交汇,另一条距M镇18公里,三条路总长102km,双向行车道2×3.1m,左右各有1m的硬路肩,沥青路面宽8.2m,基层为厚度不小于150mm的密级配碎石,面层为50mm的沥青混凝土。道路重建包括重新设计,路堤、路肩、底基层、基层、沥青面层,道路排水沟、管涵、箱涵、桥涵、挡土墙,道路标识、标牌等重新修建,合同额7,082万美元,合同工期24个月。

项目开工前,通过实地考察,附近有3个商品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但供应能力均不能满足施工强度需要,成品沥青混凝土价格偏高,故决定采用自建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拌制沥青混凝土。

沥青搅拌机选型

2.1 沥青混凝土需求强度

总工期24个月,开工准备2个月,路面移交2个月,每年雨季4个月不进行路面摊铺,沥青摊铺实际总工期12个月,故沥青混凝土需求强度为:

Q需总=102×1000×8.2×0.05×2.4

=100368(t)

Q需月平均=100368/12=8364(t/月)

Q需最大=8364×1.5=12546 (t/月)

2.2 搅拌机选型

搅拌强度计算

Q拌= Q月max/(每月有效工作天数×

每天有效工作小时数)

式中:Q月max=12546(t/月)

月有效工作天数,取25天;

每天有效工作小时数,取6小时(考虑预热和清洗时间)。

计算得:

Q拌= 12546/(25×6)=84(t/h)

2.2.2 厂家选择

依据质优价廉,有海外经验优先,就近采购等原则,设备采购招标后,由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中标。

2.2.3 搅拌机选型

根据西筑厂不同型号搅拌机的铭牌参数,对实际生产能力进行计算,比较后选定该厂JS1500型沥青搅拌机。

该型号搅拌机铭牌生产能力120t/h。

实际生产能力:C实=kC铭 ;

式中:C实为实际生产能力;

K为系数,取0.60~0.75;

C铭为铭牌生产能力。

C实=kC铭=0.7×120=84(t/h)

JS1500型沥青混凝土搅拌机实际生产能力最接近月强度最高需求,即能满足强度要求,又不浪费,故选择用该型号。

经验总结:(1)设备实际生产能力与铭牌能力有一定出入,在进行设备选型时,要考虑足够的余量; (2)要充分考虑特殊环境,以防止设备不能适应长期低温、高温和灰尘过大的环境;(3)对不需要的部件要精简,以降低设备的采购价格。

作者简介:李玉凡(1971-),男,河南登封人,高级工程师,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从事土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工作

3.拌和站位置选择

3.1 道路位置与参数

三条路(道路编号分别为A26、AB44、B36)的位置见图1,三条路位置示意图,图中实线所示道路为本工程重建的公路。

图1三条路位置示意图

三条路的具体参数见表1三条路参数表。

表1三条路参数表

3.2 搅拌站经济最优位置

3.2.1搅拌站经济最优位置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沥青混凝土原材料采购、运输和仓储成本,成品沥青混凝土运输成本,搅拌站满足环境保护投入成本等3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

3.2.2根据三条路位置示意图可以初步判断出搅拌站应该布置在三条路的附近比较经济。现场实地考察后,发现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和存储成本基本相同。区别较大的是成品料的运输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

3.2.3 成品料运输成本计算:

根据三条路的相对位置和沥青混凝土的设计参数,则成品料运输最优经济点应该在A26公路(距离M镇3公里的位置)到B36公路(距离A镇24公里)之间。假定该点在距离A镇x公里的位置(确定由A镇到B镇为正方向,由A镇到P镇为负方向),则 x的取值范围为(-21,24),则成品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数值F(t.km)为:

F=f(x)

=(29520+23616)×(21+x)+47232×(24-x))

=2249424+5904x(1)

因x∈(-21,24),

则Fmin=2249424+5904×(-21)

=2125440(t.km)

故成品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成本最优经济位置在A26公路距离M镇3公里的位置。

3.2.4 环保投入成本最小位置

在M镇及附近人口稠密,环境评估要求高,很难通过环保认证,土地租赁价格很高。在B36公路附近人口稀少,即由A镇到B镇之间,场地开阔,通风效果好,环保评估容易通过,土地租赁价格低。故环保投入成本最低位置在A镇到B镇之间的B36公路。

第4篇

断路器“跳跃”是指由于合闸接点粘连等原因,当系统发生故障(特别是永久性故障)时,断路器跳闸后又合闸,如此连续发生多次重复跳合的现象。断路器发生“跳跃”现象时,断路器灭弧室多次发生燃弧、熄弧,同时机械构造部分多次动作造成整体机械部分损伤等情况均会对断路器自身造成严重的伤害,由于故障设备遭受多次冲击会增加故障设备的损坏程度,另外,系统多次遭受故障冲击,容易造成系统失稳进而发生越级或解列等问题,所以,在电力系统中要严格防止发生断路器“跳跃”现象。断路器控制回路中,防止断路器故障时发生“跳跃”现象的回路简称为防跳回路。采用“防跳”回路就是解决断路器跳闸后非正常再次合闸的问题,进而解决断路器“跳跃”的问题。目前通常使用的防跳回路有两种:

①采用二次设备厂家断路器操作箱或操作板件上设计的“防跳”回路。

②采用一次设备厂家断路器机构箱内设计的二次“防跳”回路。

按照继电保护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优先选用一次设备厂家断路器机构箱内设计的二次“防跳”回路。

在工程实践中,验证防跳回路的可靠性是一项重要的试验项目,不同地区的试验方法也不尽相同。

本文结合两种防跳回路的设计原理,分析比较工程中常用的检验防跳回路方法,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并为配合断路器参数完成防跳继电器选型提供相关参考。

2 两种防跳回路的原理介绍

断路器发生“跳跃”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合闸接点发生粘连。

②保护动作发出跳闸命令。

因此,只要这两个条件中任意一个发生时,使防跳继电器启动,用其接点将合闸回路切断,就可以达到防止跳跃发生的目的。

具体实现方式有2种:

①由合闸接点粘连启动防跳继电器的并联防跳回路,一般由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实现。

②由保护动作启动防跳继电器的串联防跳回路,一般由保护屏内的断路器操作箱实现。

2.1 并联防跳回路的原理

利用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实现防跳功能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中,QFZJ是合闸接点,QFHC是断路器的合闸线圈(以下相同),QFi是断路器的辅助触点,KTJ是防跳继电器。

本回路的设计原理如下:当合闸命令发出后,合闸接点QFZJ闭合,断路器由分位变为合位,同时QF1打开、QF3闭合,QF3闭合后启动防跳继电器KTJ,KTJ动作后KTJ,1接点闭合,使继电器KTJ自保持,KTJ的触点KTJ,2打开,切断合闸回路。如果合闸命令一直存在,则会持续启动,合闸回路一直处于开路状态,保护动作跳闸后断路器不会再次合闸。

2.2 串联防跳回路的原理

利用保护屏中的保护装置或者专用操作箱实现防跳功能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中,QFTQ是断路器的跳闸线圈,KTBJ为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双线圈继电器,KHBJ是合闸自保持继电器,保证断路器合闸。

本回路的设计原理如下:

当发出跳闸命令时,串联在跳闸回路中的电流线圈KTBJI启动,其常开触点KTBJI,2起跳闸自保持作用,保证断路器跳闸,另一副常开触点KTBJI,1与电压线圈KTBJV串联,如果在发出跳闸命令的同时存在合闸命令,则电压线圈KTBJV启动,其常闭触点KTBJV,2打开,切断合闸回路,达到防跳的目的。

3 防跳继电器的试验方法

由于断路器的防跳非常必要,因此防跳回路的正确性必须通过适当的试验来检验,以下是常用的试验方法。

3.1 模拟故障前“粘连”的试验方法

将断路器就地操作箱处的方式手柄置于“远方”位置,短接断路器远方合闸操作命令接点,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后,模拟故障或者短接保护跳闸接点,断路器应跳闸后不再合闸。这种方法模拟了在故障之前合闸接点已经发生粘连,再发生故障时可以有效防止断路器发生跳跃。

3.2 模拟故障时刻“粘连”的试验方法

将断路器就地操作箱处的方式手柄置于“远方”位置,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同时短接合闸接点和保护跳闸接点,断路器 发生故障的同时合闸接点发生粘连,即向断路器同时发出合闸和跳闸的命令,防跳功能仍然可以发挥作用的情况。

4 防跳继电器试验方法和选型

4.1 两种试验方法的选择

①对于并联防跳回路,使用模拟故障前“粘连”的方法时,防跳继电器提前处于启动状态,合闸回路已经被防跳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切断,因此发生保护跳闸后可以实现防跳功能;使用模拟故障时刻“粘连”的方法时,防跳继电器必须在断路器常开辅助触点打开之前启动,才能可靠实现防跳功能。可见,对于并联防跳回路,应该采用模拟故障时刻“粘连”的试验方法,同时验证防跳回路的完整性和防跳继电器的启动时间是否满足要求。

②对于串联防跳回路,使用两种试验方法其实都是模拟了故障时刻“粘连”的情况,所以使用两种试验方法都是正确的。

4.2 防跳继电器的选型

从两种原理的防跳回路中可以看出,防跳功能能否可靠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防跳继电器是否可以启动。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防跳继电器的启动线圈与断路器的辅助常开触点串联,防跳继电器的启动时间用T1表示,断路器接到跳闸命令由合位到分位的动作时间为T2,断路器由合到分之后其辅助触点的变位时间为T3。

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即发生故障时同时发生合闸接点粘连,此时可以用于防跳继电器励磁的时间最短,即为T2[第一论文 网专业提供毕业论文写作和写作毕业论文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与T3之和(简称为断路器触点综合变位时间,下同),只有当T1时间比这个和值短,防跳继电器才能够启动。因此在选择防跳继电器时,应结合断路器的动作时间参数。

5 结 语

在对不同原理的防跳回路进行检验时,应该注意选取正确的试验方法。

通过分析可知:对使用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实现防跳的并联防跳回路,应该使用同时短接合闸接点和保护跳闸接点的模拟故障时刻“粘连”的试验方法;对使用保护装置或者专用操作箱实现防跳的串联防跳回路,使用模拟故障前“粘连”的试验方法和模拟故障时刻“粘连”的试验方法都是正确的。并且在提出选择防跳继电器时,应选择启动时间小于断路器触点综合变位时间的防跳继电器。

参考文献:

[1] 郭占伟,原爱芳,张长彦,等.断路器操作回路详述[J].继电器,2004,(19).

第5篇

毕业论文致谢词一

衷心感谢我的老师吴雪副教授,在做毕业论文斯间对我的学习、生活给予关怀指导,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见解让我深受启发,每一次龄听老师的教诲都给我带来新的动力。从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完成每件事情要有清晰的思路,并要善于发现归纳总结,要抓住机会和别人进行交流与探讨,在分享与接受批判的过程中提高与成长。

同样由衷的感谢校外导师尚志红高级工程师对我工作上的悉心指导,在我从事科研工作中为我指明方向,答疑解惑。老师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敏锐的思维,渊博的学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树立了目标和典范。同时感谢杜文婧同学、赵亮同事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给予我的巨大支持和帮助,感谢与我一起学习、工作的各位同学、同事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中给予我很多的帮助与勉励。还有,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我的工作学业上的鼓励和关爱。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评审本论文的专家、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

毕业论文致谢词二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一转眼在燕大已经生活和学习了7年之久,回想7年来经历的一切,一切仿如昨日。我会记得在燕大的7年美好时光,我会记得在这里伴我生活和学习的伙伴、老师们,在这里衷心的感谢你们建筑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建筑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研究生期间,在导师赵铁石教授的细心指导下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从方案论证,系统软硬件选型到控制策略等方面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在每一个细节的问题上,都从全局的眼光为我解答疑惑,论文的每一项成果都包含着导师的心血。赵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学识,以及执着的敬业精神令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特别感谢导师赵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细心关怀。

同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了赵延治、边辉、唐启敬、刘晓、苑飞虎、耿明超、陈伟伟、陈宇航、崔潇、陈冠宇师兄以及潘秋月师姐的热心帮助,感谢他们让我学到了更广更细的专业知识和乐观向上的处事态度。感谢同窗好友黄志影、王唱、邵新光、李二伟、李龙智、赵飞、鲁超、李贵涛、白学刚和室友黄汉辉、户鹏飞、王少强三年来与我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给予我帮助;感谢何勇、杨建涛、高佳伟、王晓倩等师弟、师妹们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家人多年来无私的付出和教导,感谢女友多年的陪伴和支持,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奋力前行。感谢多年来一直陪伴我的朋友,是你们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感谢在百忙中评阅本论文的专家学者和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

最后衷心的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毕业论文致谢词三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盛小明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工作是在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饰,都凝聚了她大量的心血。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盛小明老师不辞辛劳,多次与我就论文中许多核心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给我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并细心全面地修改了我的论文

盛老师这种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使我深受感动建筑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论文。更重要的是盛老师在指导我的论文的过程中,始终践行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她常教导我要志存高远,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此,请允许我向尊敬的盛小明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

第6篇

关键词:自选项目;生物化学实验;创新;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49-03

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有着很强的实验性和应用性,因此生物化学实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物化学实验更新速度较快,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生物化学实验项目,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以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创新性的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引入学生自选型创新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

一、学生自选型创新实验与传统实验的区别

传统生物化学实验项目,主要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三大类。其中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所研究的项目都是教师首先教授学生实验原理,不需要学生去发现,只要按简单的方式去重复实验,以验证事实和提供实验结果,而不是重复这些实验的发现路径,走的是获取知识的捷径。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整个实验过程中,从实验项目的确定、实验试剂和仪器的准备和实验步骤的制定等都是教师完成的,实验时学生只需要机械地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即可。而且实验前一般经过教师的详细讲解,甚至是操作示范,学生不需要主动思维和创新,依样画葫芦就可以了。学生自选型创新实验是对传统型实验的革新,通过引入现代化、主动化教学模式,统一、融合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三大类实验,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实验项目分类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辅助手段,打破原有的实验教学思维模式。其总体思路是通过对生物化学实验整合、分类后,选择同类实验,每类实验设计项目8~10项,在网上教学平台实验项目,每班学生自行分组,每组2~4人,进行网上自选,学生设计出实验路线,由教师指导论证,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获得实验结果,提交实验报告。整个流程由于通过网络平台辅助完成,具有快捷、高效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学生推到实验的主体地位,在实验的过程中,由学生自行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等,教师只在提供实验资料和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一方面摆脱了原有固定实验项目的束缚,由一变多,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另一方面通过教师辅助指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探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学生自选型创新实验具体突施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实验自选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实施。

1.实验项目、方案的自选。首先的实验项目要使学生选择面宽广些,项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不必担心学生做错或者做得不好,重要的是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作风和创新的科研意识。比如可以开设从不同材料中DNA、RNA提取及鉴定的实验项目,由于实验材料不限,自选型项目题目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动植物中的猪肝、鸡血、洋葱等,微生物中的酵母、细菌,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由学生来定,比如提取方法可以是浓盐法、蛋白酶K法、CTAB法等,鉴定方法可以是琼脂糖凝胶电泳、核酸分析仪自动检测、苔黑酚法、定磷试剂等,只要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即可。再比如关于多糖的提取、分离与检测的实验项目,可以从植物中的银杏叶、牛蒡、山药,食用菌中的香菇、灵芝、金针菇等材料选择,范围也很广泛,提取方法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路线,如醇沉水提法,酶解法,超声法等,检测方法可以是蒽酮比色法、苯酚硫酸法,也可以是层析法、色谱法等。从实验方案确定,讨论实验方法,预实验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团队共同努力完成。这实际上是模拟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为学生今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讲解实验要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2.“线上线下”实验仪器、材料的自选。通过“线上”实验项目、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后,学生自由组成团队进行选择,根据网络平台统计出的选题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可以包括多个学生团队,即多个相似实验项目同时开设。“线下”将实验室划分为实验材料准备区、仪器设备区两大部分。其中实验材料准备区可以划分为称量区、预处理区,实验设备区可以再根据仪器种类进行划分,使得选择不同实验项目的学生在实验中能有序的进行实验而不混乱。

3.结果提交方式的自选。自选型实验结果递交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给学生划定几种提交形式,如小论文、大实验报告、小型产品等,来检验学生的实验结果。比如给定一些材料让学生自选,如各种蛋类、各种动物血液、各种奶制品等,要求学生在已掌握的蛋白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础上,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面开展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不同材料的营养价值从蛋白质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这样从实验项目选址、实验材料准备到实验仪器操作、结果记录、书写实验报告均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

三、学生自选型实验的开设效果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自选型实验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及查阅参考文献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自选型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极力于让学生思考,把教师放在从属的地位。培养、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异向思维、侧向思维、联想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发现和探索问题,使学生真正进入知识世界去求知。学生自选型实验具有学生主导性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梳理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挖掘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互帮助的协作精神。由于影响实验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学生主体因素外,还会受到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影响,有时对发现的问题教师也往往措手不及,但在发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析疑,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样,学生自选型实验就克服了学生受传统教学限制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开拓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富有新意、与众不同的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采用开放式自选实验预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实验项目,自己预约实验进行操作。虽然现场有实验教师指导,但是实验操作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己完成,因此迫使学生必须经过严格的实验预习才能进行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实验准备和实际动手能力。

3.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学生为了完成好自选型实验,需要亲身投入精力去进行文献研究、方案设计和实验准备,运用专业技能完成实验内容,并进行实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应用到文献检索、科研方法、专业课程等前期相关课程知识。学生只有将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加以整合并综合应用,才能取得圆满的实验效果。例如,以往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实验报告多是照搬照抄教师课堂上已经讲过的实验目的、方法、实验步骤,学生相互抄袭的现象十分普遍,实验结果也是简单描述,或照抄其他学生报告。开展自选型实验教学法,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实验项目完成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可以得到提高。

4.有助于新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通常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的评价侧重于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验报告等方面。在自选型实验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是主体,教师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评价每一位学生,同时需要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在实验中的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创新精神等素质因素纳入实验成绩评价体系,体现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例如,通过考察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综合性、创新性,评价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学生在具体实验中的操作,评价学生真实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考核实验总结中的分析讨论、逻辑推理和总结报告,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归纳能力。

5.节约、高效利用实验室条件。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实验室一般为一学期集中开设使用2个月左右,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实验室的利用率较低,实验设备浪费极大。自选型实验的开设,提高了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通过采用集成式管理、集约化运行模式,使实验室一年之中一直处于很高的利用状态,而且实验开设期间,中午、晚上以及节假日,实验室均对学生开放,使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节省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设备的投资,减少了实验室面积,为现代化实验室建设、管理与运作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总之,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引入学生自选型创新实验,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学习的束缚,树立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法,准备实验条件,完成实验研究,运用科学思维进行分析总结。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达到整合生物化学实验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华忠,杨捷.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91(1).

[2]周晓慧,王文勇,李素婷,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24(2).

[3]吴慧平.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6(8).

[4]杨红,刘国安,曾家豫.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78(2).

[5]朱正伟,刘东燕,何敏.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8(1).

[6]关怀,王地,马晗,等.“自选―自主―自助”互动教学法在中药制药学实验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12(2).

[7]彭忠民,胡先明,丁高涛.学生自选课题型基础医学创新实验的组织过程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52).

[8]曾绍海.实验自选法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09,25(5).

第7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安全是天,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加快了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施工企业提供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硕士论文,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是企业开展生产活动,创造经济效益的工具,随着机械化施工程度的提高,由于安全管理方面的种种原因以及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率进一步增大,轻则发生机械损坏或报废,重则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直接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的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如何避免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危机高发?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就行阐述。

一、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难点

1、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力度日趋弱化。现在大多数企业内并未真正的重视设备管理,在经营压力过大的形势下,机械设备安全工作成了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辅助工作。再就是现在很多有资质且管理能力高的大型企业,往往以总承包商的身份出现,客观上退出了机械设备现场直接管理,导致了管理漏洞的出现。

2、专业机械管理人员的缺乏。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现在的机械设备也在往智能化,大型化,数字化发展。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如此多的专业操作和安装人员。为此会引进更多的劳务工,他们本身就缺乏专业知识,安全意识淡薄,施工任务重的情况下,很多人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上岗操作了。这样在机械设备使用上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抢工期,抢进度造成机械超负荷运转,忽视了日常保养和维护。硕士论文,机械设备。工程一旦开工,为了降低成本,往往投入的机械力量不够,而在工期压力下,管理层面上就只会看到机械设备带来的高效率,无限制要求加班,造成了机械的超负荷运转。工期紧,机械设备只注重使用,只要能用就不能停下来,操作人员根本没时间对机械进行保养和检查,造成机械带病运行。不但降低了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还增加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4、施工现场工作环境恶劣,也对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有很大影响。

二、如何采取措施来规避上述原因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

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工作,从选型、采购、安装、使用、拆除、维护、改造直至报废,都需要进行专业的管理。针对以上几个环节,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

1、正确选型,合理购置调配。工程中标后,机械管理部门就要组织专业人员参与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根据工程大小,工期计划以及特殊部件的吊装方案,选择相应的机械规格型号和数量,以及确定进出场的时间,确保机械设备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硕士论文,机械设备。其次,起重机械使用时,要本着“先调剂,后外租”的原则。将企业内部的闲置设备充分利用,不足部分和缺口设备通过外部租用。对要求租用的设备应选择整机性能好,安全装置齐全有效,承租单位资质齐全,信誉度高。

2、增强机械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机械的安拆及使用中存在的各个危险因素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这些危险因素的辨识及排除就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具备机械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技术人员必须参与到机械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包括:机械施工方案的编审及组织;机械设备改造方案的技术鉴定;新装机械的技术试验和技术交底;机械使用中安全技术状况的检查及整改方案的制定;全程参与机械管理的各个技术环节。

3、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三定制度:定人、定机、定岗。就是把机械和设备主人固定下来,把机械使用、保养和维护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人,同时有利于操作人员更加熟悉设备的性能,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感。交接班制度,能使多班作业人员都能互相了解情况,充分掌握机械的运转状况和技术状况,同时对分析事故原因,考核操作人员提供了有利的证据。硕士论文,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及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督促操作人员加强日常维护与保养,发现故障及时修理。

4、强化人员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人员的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及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及真实性。不要只是敷衍应付。对各次培训都要进行考核,确保培训的效果。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不仅要进行安全技术理论方面的培训,还要确保其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落到实处,重点是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同时提高处理事故的能力,有效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5、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硕士论文,机械设备。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经过安全检验。施工企业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当要办理注册登记,并通过安全检验;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和事故应急处理知识,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硕士论文,机械设备。

结束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记录清晰、有人操作、有人监督、奖惩分明,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并注重强化机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用、维护、保养严格按规程办事;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

第8篇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倒立摆系统的最初分析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控制方法和思路在处理一般工业过程中有广泛的用途,此外,其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在航天科技和机器人学习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如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平衡控制,火箭发射中的垂直度控制和卫星飞行中的姿态控制等,因此对倒立摆控制机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同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不稳定,多变量,带有强耦合特性的高阶机械系统。倒立摆系统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系统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倒立摆系统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参数和结构易于调整的优点。作为控制理论研究中一种比较理想的实验手段,倒立摆系统为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实验和科研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以用来检验某控制理论或方法的典型案例,促进了控制系统新理论和新思想的发展。为解决倒立摆控制系统的超调和快速性之间的矛盾,各种干扰对其的影响,进而对控制器进行了设计,自抗扰控制方法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因此要用ADRC来控制直线倒立摆系统。

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鉴于倒立摆的稳定控制研究的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对此给予了广泛关注。国外在60年代就开始了对一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在60年代后期,作为一个典型的不稳定、严重非线性例证提出了倒立摆的概念,并用其检验控制方法对不稳定、非线性和快速性系统的控制能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拟人智能控制、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等越来越多的智能控制算法应用到倒立摆动系统的控制上。Charies W.Andorson在1988年应用自学习模糊神经网络成功控制一级摆;周建波等用基于B网络的规则控制也解决了单摆的稳定性控制问题;徐红兵等提出了基于变结构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实现了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稳定性控制;1995年,张明廉等人应用拟人智能控制理论成功的解决了三级倒立摆这一控制界的世界性难题;2001年9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李洪兴教授领导的复杂系统实时智能控制实验室采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成功地实现了三级倒立摆实物系统控制,又于2002年8月11日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四级倒立摆实物控制系统。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基于ADRC的倒立摆控制系统研究,并针对其动态响应和运行稳定性,主要。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1)建立倒立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包括:TD,NLSEF,ESO。然后对各部分的参数进行设计和调整;

在Simulink 环境下建立系统仿真模型,验证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倒立摆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包括相关规范等),了解与该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当前相关设计的优秀方案,在学习的基础上添加在自己的创新元素。

(2)建立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步骤的完成各项设计任务,在工作计划内按时完成相应的工作,包括自动配料系统的硬件框图、程序框图、设计仿真等。

(3)各元器件的选型及设计内容的整理,开始进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4)完成对设计内容的进一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整理、打印、装订设计说明书。完成答辩的准备工作。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倒立摆系统本身为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不稳定系统,由于以上特性,其精确控制对实现工业生产中复杂对象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的控制方法有线性控制、预测和变结构控制、智能控制等。智能控制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控制方法,研究的热点,其主要理论来自于人的实践经验,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模糊控制有两种典型算法,其Mamdani算法最为常用,Sugeno型适合应用在动态非线性系统中。Mamdani算法中,分别对小车位置和摆杆角度进行控制,两个控制器形成串联结构,每个控制器只有二维,避开了四输入变量,这样免去了多输入变量时模糊规则爆炸的问题。这样免去了多输入变量时模糊规则爆炸的问题中PID控制的单级直线倒立摆,虽然能很好控制摆杆角度,但是对于小车位置控制存在一定的偏差,文中模糊控制的倒立摆系统虽然具有一定的抗扰能力,但是加入稍强的干扰就无法达到稳定的控制效果,而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的主动抗扰特性可以削减和解决这些外扰因素,而达到稳定的控制效果。但是传统的自抗扰控制器只能稳定控制摆杆角度,并不能兼顾小车位置的控制,这就使倒立摆控制在现实中的运用上受到限制。

目前ADRC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纸幅张力控制,硬盘驱动控制,DC-DC变换器。它也可以解决执行机构的非线性问题,如压电陶瓷执行器的滞环问题。基于ADRC算法,一些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可以获得解耦控制,如微型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和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ADRC的应用不只局限于控制领域,他也可以用来执行健康监视和故障诊断等任务。当下的ADRC理论基础相对完善,理论上所需要的仅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稳定性证明。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简化ADRC算法,完善单参数ADRC算法调节策略,将ADRC算法逐步替代PID算法,应用到工业界的各个领域,提高控制性能和效率。由于ADRC算法是一种基于控制的控制算法,因此其应用时也应遵循下图所示的过程,即理论>技术>应用>理论三者的循环补充。

五、研究方案及工作计划

1、研究方案

(1)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包括相关规范等),了解与该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当前相关设计的优秀方案,在学习的基础上添加在自己的创新元素。

(2)建立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步骤的完成各项设计任务,在工作计划内按时完成相应的工作,包括自动配料系统的设计框图、程序框图、仿真设计等。

(3)各元器件的选型及设计内容的整理,开始进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4)完成对设计内容的进一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整理、打印、装订设计说明书。完成答辩的准备工作。

2、工作计划

第1周: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选择合适合理的方案设计直线倒立摆控制系统系统的课题。

第2周:根据确定方案,比较、选择设计适合的研究方案等。

第3周:根据题目要求,设计软件框图,并进一步优化改进。

第4-5周:完成整体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并验证其可行性。

第6-8周:根据课题要求和电路原理图编写程序。

第9周:对软件进行仿真调试,优化软件设计使之符合要求。

第10周:结合软件进行调试、修改,并使最终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第11-12周:撰写毕业论文。

第13周:修订毕业设计论文、完善毕业设计。

第14周:提交正式设计论文。

第15周:准备参加毕业答辩。

第16周:参加答辩,整理毕业设计材料提交。

六、参考文献

[1]黄坚.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孙德宝.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周伯敏.自动控制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夏德钤,翁贻芳.自动控制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刘时鹏. MATLAB环境下直线单级倒立摆系统实时控制实验的研究与设计[D].重庆大学,2004.

[7]Liu B,Hong J,Wang L.Linear inverted pendulum control based on improved ADRC[J]. Systems Science & Control Engineering An Open Access Journal,2019,7(3):1-12.

[8]刘金琨.先进PID控制及其MATLAB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9]陶永华.新型PID控制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Katsuhiko Ogata,卢伯英等译.现代控制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11]薛定宇.控制系统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张晓华.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3]原菊梅.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数字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40-42.

[14]韩京清.自抗扰控制技术[J].前沿科学,2007(01):25-32.

[15]韩京清.自抗扰控制器及其应用[J].控制与决策,1998(001):19-23.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该论文《基于ADRC的一级直线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选题与专业结合较紧密,选题的范围比较适中。该选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内容安排合理,逻辑关系清晰,紧扣论文主题。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整个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行性较大。该开题报告符合要求,同意该同学开题,并进入下一阶段的论文写作。

指 导 教 师(签名):年 月日

教研室负责人批阅意见

第9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设计报告格式与书写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其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内容摘要(200~400字),目录,报告正文,图纸,测试数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

·报告构思,书写要求是: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简练,文字打印清楚;插图清晰准确;文字字数要求1万字以上例如:(1)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2)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一,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现状

1,A地区概况;人口,地形,发展情况

2,系统现状;现有基站,话务状况

3,现行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①接通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②掉话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③拥塞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4,话务预测分析计算

二,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1,优化网络拓扑图设计

2,硬件配置及参数的优化

3,基站勘测设计及安装

4,交换局容量及基站数量

5,传输线路的设计

三,网络性能及分析对比

1,优化前网络运行情况

2,数据采集与分析

3,拨打测试

四,网络优化方案评价

(3)A市无线市话系统无线侧网络规划设计

一,无线市话网络概述

1,A市通信网络发展情况

2,IPAS网络特点

二,A市本地电活网络现状

1,现有传输网络结构

2,传统无线网络规划

三,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1,A市自然概况介绍

2,总体话务预测计算

3,IPAS网络结构设计及说明

4,覆盖区域划分,基站数量预测计算

(l〉每个覆盖区话务预测计算

(2)基站容量频道设计

5,基站选址,计算覆盖区域内信号覆盖情况

6,寻呼区的划分

(1〉各个网关寻呼区的划分

(2〉各个基站控制器寻呼区的划分

7,网关及CSC的规划

(1)网关到CSC侧2M链路设计

(2)CSC到CS线路设计

四,基站同步规划

(4)A市GSM无线网络优化

一,GSM网络概述

二,A市GSM网络情况介绍

2.1网络结构

2.2网元配置

2.3现网突出问题表现

三,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及流程

3.1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

3.2交换网络优化流程

3.3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1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2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实际应用

四,网络优化的相关技术指标

4.1接通率

4.2掉话率

4.3话务量

4.4长途来话接通率

4.5拥塞率

4.6其它

五,无线网络优化设计及调整

5.1网络运行质量数据收集

5.2网络质量优化及参数调整

第10篇

【关键词】光电旋转编码器;可编程控制器;自动化生产线

1.引言

近年来,工业控制中的定位产品由以往的接近开关、行程开关等慢慢转变为旋转编码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旋转编码器也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性能优良的工业化产品,其价格大幅度下降,主要用于工业控制中的定位、测速等。因此,选用旋转编码器的优点就更加明显了,如信息化、柔性化、方便现场安装等。如今旋转编码器广泛地被应用于各种工控场合,如自动化生产线、数控机床、汽车速度检测等。

2.旋转编码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光电旋转编码器是一种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检测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安装在输入轴上的编码圆盘和光电检测装置(光源与受光元件)组成。输入轴转动时,编码圆盘与其同步旋转,光电检测装置以透光区和不透光区用代码“0”或“1”表示其状态,通过二进制编码将采集的物理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图1 旋转编码器结构图

3.旋转编码器的选型

本文中旋转编码器的选型主要根据如下三个参数:

3.1 分辨率

编码器的分辨率是指每旋转一周所提供的脉冲数,一般在每转5~10000个,根据设计使用精度进行选择。

3.2 电气匹配

编码器的信号输出形式有正弦波、方波、集电极开路等多种形式,应根据信号接收设备接口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编码器。

3.3 单相、正交AB相、绝对型选择

单相旋转编码器仅使用在单方向旋转的场合,其特点是价格低廉,脉冲接受技术简单,精度较高。正交AB相旋转编码器主要用于正反向计数、判断正反向和测速,其特点是价格适中,线路简单,精度较高。绝对型旋转编码器体积重量较大,价格较贵,线路复杂,仅在特殊场合使用。

4.旋转编码器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

本文中所提到的是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传送带分拣单元如图2。该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对传送带上的工件进行颜色、材质等检测,并将不同种类的工件推入相应的通道中,其中工件在传送带上的定位就是通过旋转编码器来完成的。本单元采用了正交AB相增量式旋转编码器,NPN型集电极开路输出,分辨率500线,工作电源DC12~24V。

图2 传送带分拣单元示意图

4.1 PLC与旋转编码器之间的连接

编码器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传送带的主动轴相连,安装时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装置,尽量远离震源,并且选用与该旋转编码器产品匹配的安装夹具和联轴器。本单元采用的增量式旋转编码器一共有五条引线,其中三条为脉冲输出线(A、B、Z相),另外两条为电源线和COM线。如果传送带为单方向运行,则连接的时候选择A相或者B相与PLC的高速计数输入端X0相连;需要正反向运行时,可将A相与B相分别连接与高速计数端X0和X1。编码器的电源线直接连接PLC所提供的直流24V,连接如图3所示。

图3 PLC与旋转编码器接线图

4.2 脉冲计算及调试

工作在传送带上进行定位需先计算出脉冲当量即任意两个脉冲之间传送带所运行的距离。传送带主动轴的直径d为d=64mm,则减速电机每旋转一周,传送带上工件移动距离L=π・d=3.14×64=200.96mm。故脉冲当量μ为μ=L/500≈0.402mm。从而可以通过测量工作从下料口中心线至各个推杆中心点的距离,进行计算出所需脉冲数。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脉冲当量的计算只是理论上的。实际生产现场存在的误差因素较多且无法避免,如传送带的松紧度、各种距离的测量误差等等,都会影响实际运行效果。因此理论计算值只能作为估算值。脉冲当量的误差所引起的累积误差会随着工件在传送带上运动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增加,甚至严重影响分拣结果。因此在对分拣单元进行安装调试时,不仅要求测量计算精准,还需要进行现场脉冲测试。在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现场PLC程序调试以确定精确值,调试程序如图4所示。

图4 调试程序

运行PLC程序,并置于监控状态。在传送带进料口中心处放下工件后,按启动按钮启动运行。当工件到达推杆中心点时,按下停止按钮,并记录计数器C251的值,经多次调试以求得精确值。

5.小结

本文首先对旋转编码器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其次介绍了旋转编码器的结构和原理,再次在对旋转编码器进行选型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文的最后,利用PLC与旋转编码器为核心,设计了一个自动化生产线的传送带工件分拣模块,并编写了PLC调试程序,既可以用于实际生产线的设计也可以用于自动化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常春.光电编码器的研究和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1(6).

第11篇

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转观念,立标准,调结构,促改革、强保障”15字政策措施。高校工程类专业学生应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在工作中能较好地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具备工程师基本素养。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训练过程,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学分比重最大的、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能综合反映高等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要求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包含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两种类型。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80%以上学生选择做工程设计。根据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规范[1],专业工程方案与施工设计的主要实践单元和知识技能点包含:掌握综合工程方案设计的方法;掌握建筑负荷计算、设备选型、输配管路设计、能源供给量等的计算方法;熟悉工程图纸正确表达工程设计的方法;熟悉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手册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方案论证选定,并做出运行调节方案。

针对毕业设计环节各高校建环专业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改革研究。丁云飞等[2]提出毕业设计环节应该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变校内工程设计为校外工程设计模式,或模拟设计院场景进行多专业综合毕业设计,并以不同类型的重点工程为依托,在设计的不同阶段邀请工程行业专家讲授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强化设计理念,以达到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目的。周义德等[3]针对“如何满足‘一人一题’的要求”和“毕业设计如何与当今技术的发展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寻求有效提升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途径。赵海谦等[4]从六个方面探索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李俊梅等[5]从专业内涵出发,探讨了在系统设?过程的各个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建筑节能工程理念。张健[6]探索在毕业设计阶段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谢东等[7]针对当前暖通空调领域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题多方案、一方案一人,多方案比较”毕业设计新的指导方法。

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规范要求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针对笔者所在学校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对近年来暴露出的典型问题进行系统反思,从毕业设计全过程教学管理角度,探索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建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供相近专业参考。

一、 典型问题分析

(一)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师工程教育能力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生师比普遍较高,按“一人一题”要求教师的指导工作量繁重,教育教学资源不足。从拟定毕业设计选题到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结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周期长,任务重,而且指导教师往往还同时承担了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能实际投入毕业设计指导的时间有限。此外,多数年轻教师虽有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资格,但缺少足够的工程实践现场锻炼经历,对多样化的毕业设计题目指导能力明显不足。

(二)工程设计计算内容雷同,工程创新意识不足

虽然毕业设计题目不同,选用建筑也不同,但设计内容多数套用往届模板,系统方案雷同,缺少对工程领域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案的应用。比如,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对空调方案学生只会就全空气与空气―水系统方案进行简单比较,设计内容限于夏季定风量工况,对冬季和过渡季节缺少分析说明;风管设计只考虑空调送风管路,对新风、回风与排风不作说明;冷热源方案只会传统的电动制冷+热水锅炉,或采用冷热同源的直燃式溴化锂机组、风冷热泵机组,很少结合建筑功能和使用特性进行冷热源配置,鲜见采用可再生能源方案。这表明学生专业知识面过窄,对专业前沿技术缺乏了解,工程创新意识不足。

(三)设计说明文件缺乏分析,工程应用能力提升不足

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方法和手段单一,文献查阅能力不足,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系统观念。建筑环境与建筑能源系统设计方案很少提供施工说明与运行调控策略,仅仅限于典型工况设计和设备选型计算,对设备与建筑如何协调、冷暖设备容量在部分负荷下如何调控、管网输配动力装置如何调节等缺乏系统分析。大多学生虽能套用设计手册和应用工程设计软件,但对参数取值依据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不会用简练的文字和评价指标表达设计内容的合理性。学生最终能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但对设计的优缺点认识不足,缺少团队训练,不能合理评价自己的设计成果;学生能采用专业绘图软件,但对如何应用平面图、系统图、剖面图和大样图等综合表达设计意图缺乏整体认识,设计说明依据不充分。总之,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四)就业压力下学生毕业设计投入精力不足,岗位责任意识不强

毕业设计选题和任务书一般在第七学期下达,实际实施大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一阶段,许多学生忙于找工作,毕业设计被迫为就业让步,学生对毕业设计投入精力不足。有些用人单位还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一些学生主观上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降低对自身的要求,认为能顺利通过答辩就行,有的甚至敷衍抄袭,尤其是图纸照抄的现象非常普遍。多数学生岗位意识不强,缺乏工程责任意识。

(五)缺乏毕业设计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工程质量意识不足

目前,毕业设计指导主要以每周一次集中辅导与分散答疑相结合的方式为主,但集中辅导时间较短,指导教师对学生实际独立完成情况的了解不充分,仅根据所提交成果质量进行评分,缺少有效的检查手段,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督促检查不严,导致部分学生蒙混过关。阶段设计成果没有量化考核标准,过程质量难以控制,不同指导教师评分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学校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工作评价重量轻质,按学生人数计算学时量,对指导过程及教学质量缺乏有效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

二、 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途径

随着学科交叉的发展,以及学生跨专业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建环专业毕业学生可以从事设计、施工、监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制冷空调设备研发、制造、工程造价咨询、物业设备管理等工作。这就要求学生专业知识面宽,基础功底深厚,具备再学习能力[8]。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应培养学生掌握一般的工程应用原理,以“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更应注重授人以 “渔”,教会学生如何将所学工程知识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就需要完善毕业设计指导实施细则和制定毕业设计成果质量标准,规范指导教师和学生行为,确保毕业设计教学质量,以达到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

根据上述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其原因,结合笔者所在专业的实践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毕业设计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

(一)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资源,加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建环专业职业岗位要求的工程素质是综合素质,其中,专业技术知识素质要求学生能全方位了解建筑环境营造和建筑能源设备使用过程,熟悉建筑能源系统的能耗特性,掌握室内环境调控和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专业标准和现行规范。校内外指导教师首先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应工程设计经历,并懂得如何指导学生达成毕业设计教学目标,才能确保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学校通过与多家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提供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岗位,学校邀请企业专家到校授课和参与毕业设计环节指导。比如,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盛世新兴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同时与格力电器销售旗下的十几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专业教师可到企业进行工程锻炼,提升教师的工程教育能力;同时,学生结合实习岗位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并邀请企业暖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过程指导,参与毕业设计答辩,按工程设计标准与规范要求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进行评价等。这就形成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双师型”队伍,有利于促进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教师工程教育能力持续提升。

(二)从源头抓好毕业设计选题申报、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组织管理

毕业设计全过程包括毕业设计选题、任务书下达、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与绘图、成果提交与毕业答辩等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实施情况都直接影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质量。

应从源头质量控制抓好选题申报、任务书下达和开题报告的审核工作。选题申报要确保每个题目所涉及的设计项目对象和范围要明确,避免同一项目简单更换地点重复申报;任务书所涉及内容应符合毕业设计教学要求,具有先修课程基础,体现综合性与应用性,对设计成果的数量和形式要明确,同一专业的设计深度要求应一致,不能超出学生能力范围。

好的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的良好开端,可以训练学生结合实际项目进行系统方案设计和设备选型,进一步熟悉设计任务和要求,为后续设计计算和绘图奠定基础。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不同于毕业论文,应结合选题和任务书中的实际项目,做建筑环境或建筑能源系统的方案设计论证说明,同一项目不同设计范围的学生要确保系统方案有一定差异性,避免学生开题报告内容空洞、概念堆砌,从而避免后续设计内容因采用相同方案而互相抄袭。在毕业设计初期,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查阅专业标准、规范和设计手册,结合实际项目提出不同的系统方案,绘制系统方案草图,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项目实际进行初步设计与论证。组织学生开展方案设计大讨论,并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充分认识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最后形成文字说明,作为开题报告的主体内容。尤其是针对团队课题,开题报告要组织集中开题,明确学生的分工与设计范围,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做方案的合理性、口头和文字交流表达能力进行实时评价,帮助学生建立工程设计规范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形成工程设计系统方案比较的初步能力。

(三)抓过程质量控制,建立毕业设计成果分级评分标准

在开题方案设计基础上,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负荷计算、空气处理过程计算与设备选型、房间气流组织计算与风口选型、空?庥肜淙人?管路布置与水力计算、冷热源机房系统设计计算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设计参数和指标取值、系统方案类型和设备管路布置方式等,可成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教学团队,共同制定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实施细则,同时确定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分级评分标准。以负荷计算为例,实施细则应明确负荷计算所采取的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明确计算内容深度,若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求房间冷负荷应逐时计算,典型工况设计指标作为设备容量配置的依据;若需要制定全年运行调控策略或冷热源采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还应进行全年动态负荷计算。对负荷计算结果的分析说明,应明确要求对负荷构成特性、日变化特性和全年冷热负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建筑类型和主要房间功能说明负荷指标的合理性。对设计内容的完成数量和质量,实施细则应给出必须完成项、选择完成项和特色加分项,并在任务书下达时充分说明,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形成结果倒逼的工程评价思维。

建立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评分标准,按不同阶段的设计内容提炼知识点,对应不同知识点说明其对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将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程度分为不满足、基本满足、较满足、满足和优秀五个等级,细化评分标准。按学生阶段提交成果对工程能力培养的达成度进行等级评分,有利于指导教师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及时反馈阶段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对毕业设计过程质量的重视,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过程管理,形成工程质量标准意识。

(四)协调学业与就业关系,注重学生工程文化素质培养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成大众化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用人单位对高校工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地方高校受地域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通过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规范学生毕业设计期间的行为,协调好毕业设计与就业的关系,确保学生有效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促进毕业生更好就业。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过程指导尽量考虑学生的就业取向,根据未来可能的岗位工作内容来开展毕业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更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学生申请校外毕业设计应满足专?I对口,并有明确的校外指导老师,否则,学生应在校内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内容。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主体利益、风险与责任的分配等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初步分析工程设计结果应用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风险,会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将设备及系统的初投资与运行费用结合用户需求进行综合考虑,进行系统决策和理性思考。因此,在毕业设计阶段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建立职业使命感和责任心尤为重要。指导教师专题案例教学,可邀请行业专家到校授课,让学生更好地将毕业设计内容与未来工作岗位职责相联系,全面分析不同的设计方案对工程应用带来的影响。通过工程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使建环专业工程人才具备相应的人文精神和情怀,才能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上担当绿色能源工程师的使命。

(五)利用互联网+毕业设计进行教学管理,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随着教育现代化程度的越来越高,计算机和网络在大学教育中已经普及。针对大学生信息时代下的学习特点,合理利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平台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已成为可能。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教师则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现有的雨课堂、课堂派等微信平台和今目标等网络免费共享平台,可以实现手机与计算机信息共享。

在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过程管理,实现考勤点名和设计进度控制,布置阶段任务。学生通过公众平台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指定部分内容,共享项目资源;同时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开展网络讨论,让同学们分享阶段设计成果,交流学习经验;对学生提交的成果可以进行,教师可以实时掌握每个学生每天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这样,手机、笔记本电脑与网络不仅不会干扰学习,反而是必需的学习工具与途径。这种教学方式和途径,既能激发学生热情,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按时完成各阶段设计任务,避免毕业设计前松后紧、复制抄袭等现象,遵守网络规则,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规则意识。

第12篇

一、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传感器的课程内容设置主要有三种:一按工作原理分类讲授,在重点木科高校按照工作原理的讲解居多,这种内容设置系统性好,但传感器种类众多,工作机理复杂,常常涉及物理、机械、电子、材料、化工、环境、地质、核技术等方面知识的交又,对学生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甚高,不适用于学生基础较薄弱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应用性高等院校。二按被测对,这种分类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但内容庞杂,知识点系统化存在难度,同一测量参数涉及多类传感器,从课程角度很难一一涉猎。且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内容容易缺乏时效性,对于新型传感器的应用十分考验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三按项目应用,项目应用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学研究论文都有提及,主要应用于高职高专、应用型木科院校。由以课木理论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训操作为中心,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但容易出现项目实用价值不高、缺乏典型性以及仟务分工与项目实施存在困难等问题。

二、教学改革方式的探索

1.根据物联网专业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

物联网涉及传感、通信与信息处理三个层次,学科交又性强,应用创新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核心,传统的传感器课程内容设置不能满足技术创新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应用出发,将内容模块化。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中,数据的真实可靠有效是关键,担当数据采集功能的传感器在整个系统的构建中要求学生具备根据系统需求选择传感器的能力,及其对所选传感器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以物联网的典型应用智能家居为构建目标为例,确立数据采集对象,如温度、光照、人体监测、气体等,以其中的气体监测对象为例,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不一样,传感器的选型也有极大区别,需对气体传感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特性参数有所了解。例如,在厨房,可燃气体的监测,选用前需弄清可燃气体主要成分和安全浓度;若在客厅,空气质量的监测,考虑门窗常开状态,其测量范围与特性参数与卧室门窗常闭的环境亦有所不同。

课堂教学由实际应用案例引出典型传感器,进而解析其选型原因、工作原理、特性参数与使用注意事项。以点带面,内容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对于应用型木科院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来说,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动手能力强,这种教学内容设计便于学生案例重建,提升学习兴趣,主观上愿意深人了解传感器的相关特性及应用,进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加强课堂教学形式的组织与教学过程的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从案例出发,案例实物演不或者成熟案例视频演不,学生总结案例作品功能,教师从型号、主要参数、工作特性、工作原理、优缺点、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着手剖析案例所用传感器,并找出同类传感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叙述其是否可替换及其缘由。最后由教师总结该类传感器工作原理、工作特J吐及其选型注意事项等。学生可提前准备相关传感器的资料以备课堂讨论需要,从实际应用出发,模拟案例设计中的方案讨论环节让学生参人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多元化考核,促进学生传感器应用能力的提升

考核分为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两大模块。其中理论考核分为平时课前复习提问和期末理论试题考核,平时课前复习提问主要考核学生对上节课重要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期末理论试题考核以书面形式考查学生对传感器工作原理、基木特性等重要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考核分实验考核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实验部分主要针对某一类传感器的应用,例如,霍尔传感器的工作特性测试、霍尔测速等;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指定选题从课题前期资料调研、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到系统构建、系统调试与测试完成一个传感器应用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