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免疫学论文

医学免疫学论文

时间:2023-03-24 15:51: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免疫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免疫学论文

第1篇

免疫学是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学科,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到20世纪中期,医学免疫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学科和免疫技术的发展,免疫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开始从基因活化的分子水平,理解抗原刺激与淋巴细胞应答类型的内在联系与机制。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免疫学正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从功能基因入手,研究免疫应答与耐受的分子机理及新型疫苗的设计研制。现代免疫学已超越狭义“免疫”的范围,以分子、细胞、器官及整体调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免疫学,研究生命中的生、老、病、死等基本问题,是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之一,推动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全面发展。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医学生最难透彻理解的学科。该课程具有基础概念繁多、内容枯燥且抽象、与其他学科结合紧密、知识发展迅速的特点。

2基于建构主义的医学免疫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应用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在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尝试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细化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开展探究式学习—解答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拓展提高这几个步骤来实施教学。

2.1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般具有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问题性和情感性这几个特点。情境的选择常常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旧知识、临床病例、实验数据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文字、影像、图片、表格等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在免疫应答基本过程的讲授中,用PPT展示免疫应答的基本框架,让学生根据旧知识填充框架,再补充新知识完善框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免疫性疾病和免疫学应用的讲授中,我们主要通过图片、影像展现临床病例来创设情境。

2.2细化教学目标提出问题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我们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如在学生感冒后没有吃药而感冒自愈这个情境下,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吃药感冒也会好?这种抵抗力是免疫力吗?免疫力是怎么产生的?由此引发学生对免疫概念的探究式学习。如在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概念的讲解中,我们根据骨髓移植的案例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谁可能给病人捐骨髓?谁最有可能给病人捐骨髓?为什么?如果一直不能配型成功,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病人吗?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围绕问题开展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有时也被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因此问题往往被视为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讲授、书本、网络、实验数据等的分析讨论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完成探究协作学习。如在过敏反应的讲授中我们创设了荨麻疹、支气管哮喘、吃海鲜后肚子痛且有皮疹、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等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过敏?新生儿和儿童初次注射青霉素是否需要进行皮试?青霉素皮试有风险吗?皮试阴性是不是表示注射青霉素很安全?怎样预防和治疗过敏?发生过敏性休克怎么办?通过教师讲授,学生查找相关书本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我们还留下课后讨论病例:某医院注射室有病人在等候注射时突然晕倒,抬至急诊室未来得及采取抢救措施病人已经死亡。经尸体解剖,病人全身毛细血管扩张,有较多渗出液。提出问题:该病人可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供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协作探究。

2.4解答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化教学强调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对问题的解答过程是检验学生知识建构是否成功的依据,也是衡量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的点评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的评价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2.5拓展提高

我们尝试让有学习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实验准备工作、指导其他学生编辑健康教育资料及查阅文献等,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拓展提高的目的。

3医学免疫学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

第2篇

英文名称:Immunological Journal

主管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主办单位: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免疫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重庆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8861

国内刊号:51-1332/R

邮发代号:78-3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免疫学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和第三军医大学主办,本刊坚持以交流学术信息、开展学术争鸣、繁荣学术园地为其办刊办刊宗旨;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读者充实理论、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服务为其目的。主要栏目有免疫学进展、专家论坛、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短篇报道等。

第3篇

    1.通过案例分析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免疫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如果单独介绍书本知识,而没有医院、病例和医药公司等方面的案例分析,学生就会感觉学习起来干巴巴的,没有实际意义,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甚微。我们在课堂上导入为当今社会所熟知的艾滋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让学生思考如何针对这些疾病的病理机制进行药物设计。也可以针对免疫学技术在临床医学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中的运用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例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用于乙肝病毒HBsAg诊断的原理和过程,以启发学生思维。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寓教于乐,漫画、主题游戏体验式教学

    传统的免疫学课堂教学,多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大量枯燥的免疫学知识,不但让学生无所适从,还会对本科程产生“厌学”心理[3]。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拟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选用大量图片、漫画、视频等教学工具,采用图片启示法能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形象地掌握所教内容。例如,讲B淋巴细胞时,我们选择“B细胞的一生”这组漫画,使得学生的课堂气氛骤升,课后学生也对这组漫画记忆犹新,明显加强了对B淋巴细胞的认识和记忆。此外,针对免疫学名词概念多且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设计了免疫学名词猜猜看游戏,即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背对黑板,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免疫学名词,下面同学给他描述这个名词的功能和行为,讲台上的同学根据大家的描述来猜,在热烈的游戏气氛中,大家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显着加深,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了学习的过程,通过体验将老师讲授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

    3.通过论文导读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的兴趣

    在工科院校,免疫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独立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免疫相关问题。基于此目的,我们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免疫学论文导读,例如讲授完树突状细胞后,教师以题为“DC-CIK细胞体外抗淋巴瘤细胞的免疫效应研究[4]”进行导读,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种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形式,有如剥笋般层层深入阅读文献,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DC、CIK细胞、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等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造力。

    4.以专题讲座和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演示免疫学新技术

    建立伊始,我院就成立了本科生导师制这种“2+2”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免疫学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如果不了解这些技术和方法,学生在阅读文献时会遇到很多障碍,也很难建立自己的科研思路。针对这些问题,利用本院现有资源,我们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现场演示免疫学新技术,例如流式细胞仪技术、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等,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可激发对免疫学有兴趣的学生成立科研小组。这样一种教学实践,不但加深了师生之间的联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我们成立的科研小组曾以“抗LDL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题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并取得三等奖。

    5.结果与分析

    通过体验式教学的课堂实践,我们随机抽取了2010级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两个专业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体验式课堂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也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总之,免疫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尤其当面对生物专业的学生时,教学更是困难,因此我们调整教学模式,使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当然,这些措施尚在探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符合现代生物科技的高速发展,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完善。

第4篇

关键词:教研结合;免疫学;研究性教学;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43-02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该学科发展迅速、交互性广、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已经广泛渗透到生物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1]。免疫学理论比较抽象难懂,各章节知识点前后联系紧密,系统性强,并且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免疫学又是密切联系实际的应用学科,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不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就会普遍感觉难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教学与科学研究是高校学术、学科发展的两翼[2]。将教师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笔者根据讲授生物学本科专业“免疫学”课程的实际经验,探讨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探讨如何强化免疫学课程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以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精选教学内容、适时补充最新科研成果

随着免疫学相关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新兴的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为免疫学教学提供了更多、更新的知识内容,同时也使免疫学的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抽象复杂。以往的教学内容包括抗原、抗体、免疫系统、补体系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抗体反应、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免疫调节、感染免疫与疫苗、超敏反应、异常免疫应答、免疫系统的进化等内容。教学内容多,但是学时却有限。因此,我们把握住免疫学的重难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删减整合,融合一些章节的知识点,做到“少而精”。如将内容相关的抗原章节与感染免疫与疫苗章节整合,将免疫调节与免疫系统的进化章节简讲,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及教学效果与教师授课的趣味性、条理性有很大关系[3]。免疫学作为一门理论和技术更新很快的学科,与其他生命和医学学科的交叉已经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教师要上好这门课,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应经常阅读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文献,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并且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促进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在强调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我们适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及免疫学的发展前沿融人到免疫学的教学内容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的实例

以讲解“免疫标记”为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亲和标记的免疫分析、免疫荧光定位分析、免疫酶标定位分析等不仅是病理诊断常用的技术,也是科研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学生往往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知道书本上的这些免疫标记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科学研究中是怎样使用的。在此引入教师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中对这些实验技术的具体应用,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免疫标记有什么用,怎么用。在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中,采用笔者所在科研课题组发表的最新科研成果“东亚三角涡虫肌球蛋白必需轻链与神经再生过程中脑侧枝的形成有关”[4]为案例,该科研涉及这些免疫标记,同时还涵盖以前学习的“生物化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和正在学习的“分子生物学”,以及后续课程“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发展前沿。教师先讲解小分子药物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用于核酸杂交的“亲和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的相关知识,涉及“分子生物学”中关于核酸转录和核酸杂交的知识点及免疫学中抗体制备和酶标抗体的知识点,再启发学生理解该科研论文中采用Northern blot检测DjElc基因在涡虫体中是否存在的原理:首先以线性化的带有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为模板,通过体外转录的方法用地高辛标记的核苷酸合成核酸探针,然后将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与转到膜上的涡虫RNA进行杂交,杂交后将杂交膜与抗地高辛的酶标抗体进行孵育,然后加入显色液显色,通过显色条带的有无来确定涡虫体内DjElc基因存在的情况。再引导学生理解该科研中应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和抗地高辛的酶标抗体通过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来检测DjElc基因在涡虫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和在涡虫再生不同阶段的时空表达的原理,提问学生思考讨论“涡虫整体原位杂交后显色的阳性信号区域为什么是目的基因在涡虫体内表达的区域?”“为什么通过阳性信号的多少就可以判断目的基因表达量的多少?”

接下来启发学生比较免疫荧光定位分析与免疫酶标定位分析在原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异同点,再引导学生理解该科研论文中通过荧光素标记的抗神经突触的抗体进行荧光免疫组化来检测涡虫DjElc基因干扰后神经发育情况的原理,以及笔者发表的另一科研论文“PFOS对东亚三角涡虫HSP70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5]中使用酶标抗体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环境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对涡虫HSP70蛋白表达影响的原理,这些科研成果涉及“生物化学”中关于蛋白表达、SDS-PAGE电泳的知识点及免疫学中荧光抗体、酶标抗体、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对免疫荧光定位分析与免疫酶标定位分析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这些科研成果的介绍,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教研结合的启发式教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互动性也得到加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相关免疫学理论知识和免疫学技术原理,增加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深刻理解免疫学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意识,为他们以后加入科研队伍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让学生参与科研的实践教学

科学研究是对课本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它涉及的内容比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更深更广[6]。笔者所在免疫学课程组成员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适时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及成果图片融人到免疫学课程教学中,而且还从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整理出一批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和毕业设计题目,鼓励和吸引对相关项目感兴趣的学生积极申报,每年都有很多学生申报国家和学校的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从而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与课题组的研究生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实验,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需要查阅文献,制订出合理的实验方案;需要对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时间流程等做出周密翔实的安排;需要自己准备实验所需的一切材料、器皿和试剂;需要熟练操作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合作;遇到问题时需要思考,需要对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需要与课题组研究生和指导教师讨论;创新训练项目结题时,需要撰写结题报告,需要制作PPT参加项目结题答辩。因此,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得到了全方面的锻炼,不仅了解了更多的学科前沿知识,接触到更多的科研技术,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亲身感受到与免疫学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激发了科研兴趣和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教研结合,并非教学与科研的简单相加。真正的教研结合,实际上就是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融通:教学基于研究,教学本身也是一种研究;研究反哺教学,研究过程也是师生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协同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积极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在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思考问题,使学生对相关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能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了教学效果;教研结合的启发式教学反过来也督促了教师主动学习,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吃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不断了解学科的最新前沿动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将课本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从而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钱莉,龚卫娟,潘兴元,等.医学免疫学PBL教学模式下的集体备课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46-47.

[2]杨英,鲁明波,朱敏,等.基于教研结合的细胞生物学启发式教学研究[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4,4(3):8-11.

[3]牛秀珑,王越,孙奕,等.免疫学PBL授课模式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1,13(1):12-13.

[4]Yu SY,Chen XH,Yuan ZQ,et al. Planarian myosin essential light chain i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brain lateral branches during regeneration[J]. Mol Genet Genomics,2015,290(4):1277-1285.

第5篇

针对上述问题,王福生教授带领课题组密切结合临床,对123例慢性乙肝合并肝癌的病人开展了深入的临床实验研究。通过与21例肝硬化患者和47例健康人比较,发现肝癌患者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数量异常增加,分别是健康人的2~10倍和肝硬化患者的1.5倍以上,并且随着肝癌的发展,调节性T细胞增加的程度也越高。值得关注的是,课题组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增加的调节性T细胞可以显著影响肝癌病人的存活时间,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低,病人的存活期较长;反之,调节性T细胞水平越高,病人的存活期则越短。此外,通过进一步临床实验研究,他们证实病人体内异常增加的调节性T细胞可以与自身的CD8T淋巴细胞直接接触,从而破坏CD8T淋巴细胞,使之失去有效的抗肿瘤效应,从而促进了肝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国内外专家认为,王教授所带领研究的课题设计严密,密切结合了国际前沿的免疫学最新进展,对大量临床病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阐明了调节性T细胞在肝癌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而且发现了调节性T细胞还可用作评价肝癌患者疾病进展的一种临床指标,同时,该成果还为肝癌的免疫细胞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孜孜以求

发表多篇重要学术论文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王福生教授第一次发表令医学界关注的论文了,王教授近几年来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16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38篇,影响因子总分大于180(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影响因子总和为150分),特别是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Gastroenterology》、《Blood》、《Journal of Immunology》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同时,王教授还分别担任着中华肝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973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担任《中华医学杂志》、《诊断学杂志》、《中华肝脏病学杂志》、《肝脏》以及四种英文杂志编委、《传染病信息》副主编、同时担任《中华实验与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流行病杂志》、《中国性病艾滋病杂志》、《Human Immunology》、《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J Immunolg》、《Gastroenterology》等国内外知名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堪当大任

承担众多国家重点课题

近5年来,王福生教授还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分别担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负责人、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和军队“十五”攻关重点课题和国际合作研究课题等总共10余项。目前,王教授所在的实验室分别与国内外多个第一流的实验室和专家开展艾滋病和肝炎的合作研究。

近年来,王教授还多次参与病人会诊,应邀参加国、内外病毒性肝炎和生命科学领域大会,2003年“非典”在我国肆虐之际,王教授挺身而出,承担了首都抗击“非典”的重要任务,而其后在广东和香港的考察中,王教授与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陈竺部长等著名专家一起赴香港特别行政区交流传授经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领导的一致肯定。此外,王教授4年来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报告80多次,并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分别荣立全军三等功2次、总后勤部优秀党员、总后勤部“科技银星”等各种荣誉。

锐意进取

率领团队勇攀医学高峰

现在,王福生教授直接负责的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病毒性肝炎、肝癌及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临床免疫学特点研究及新型免疫治疗方案的研发。目前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已拥有一支具备很强的科研攻关能力、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复合型科技人才队伍。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生物治疗研究中心拥有着非常完善的仪器设备,并且构建了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先进的综合性科技平台。

在科研方面,生物治疗研究中心的实力是非常雄厚的,中心的实验室面积达1200平米。同时,该实验室还有GMP中试车间和生物安全实验室,据王教授介绍,该实验室目前有科技人员达40余人,其中高职研究人员6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人,同时该实验室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进修生10余名,特别是为临床培养了大批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研究中心始终以提高病毒性肝炎、肝癌及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临床诊治水平为目的;坚持科学问题来源于临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也依赖于临床的科研方针,以肝病、艾滋病为导向的研究发展模式,密切联系临床难题开展攻关。研究中心与第三0二医院临床六科合作,走出了科研与临床治疗一体化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免疫细胞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构建了完善的免疫细胞治疗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平台。目前已完成CIK细胞免疫治疗肝癌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300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乙肝和肝癌的治疗性树突状细胞疫苗的临床前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在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重大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关领域创新性的发现和应用成果。

不懈努力取得国际声誉

第6篇

医学科学部

2011年度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包含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和“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医学科学部根据优先资助领域,经专家研讨确定重点项目立项领域。“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主要鼓励已取得重要创新性研究进展而当年的重点项目立项领域未能覆盖其研究领域或方向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围绕医学科学前沿开展的基础研究,这类申请可不受重点项目立项领域的限制,申请人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基础和学科前沿,直接申请重点项目。

有关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请参看本《指南》中重点项目总论部分及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部分。特别要求申请人在提交的纸质申请书后附5篇代表性论著的首页复印件。对于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申请人根据下列重点项目立项领域,自主确定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准确填写立项领域后面所标出的申请代码;附注说明应写明项目申请所属的重点项目立项领域名称。

对于“非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申请人可自主确定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自主选择与研究内容相对应的申请代码;基本信息表附注说明栏应选择“非领域申请”字样。此外,“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除了按常规要求撰写申请书外,还需要在申请书正文部分的最后增加一项800字左右的“关于已取得重要创新性研究进展的情况说明”,在此说明中着重阐述与本次申请密切相关的重要创新性进展的实质性内容、相关研究结果以及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情况等。对于本次申请所依据的“已取得重要创新性研究进展”的代表性论文,要求必须是申请人近期发表的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论文。

未按照上述要求撰写重点项目申请书的项目申请,本科学部将不予受理。

医学科学部2011年度计划资助重点项目80项,其中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拟占资助计划的80%,“非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拟占资助计划的20%。资助强度约为200万~400万元/项(如特别需要增加资助强度应加以说明,但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项,平均约300万元/项),研究期限为5年。请申请人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合理申请项目经费,除了填写经费预算表之外,还需要写出尽可能详细的预算说明。

2011年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立项领域

1.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H01呼吸系统)

2.出凝血调控异常及血栓形成的机制及干预(H08血液系统)

3.血管损伤、修复的机制及干预的基础研究(H02循环系统)

4.胃肠道粘膜损伤相关性疾病的机制研究(H03消化系统)

5.肾脏进行性纤维化的发生机制(H05泌尿系统)

6.宫内微环境改变与子代重要疾病发生的关联机制(H04生殖系统)

7.胰岛细胞功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H07内分泌系统)

8.重要致盲眼病的发病机制及眼损伤修复与视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H12眼科学)

9.精神疾病遗传易感性及发病机理研究(H09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10.神经电活动异常与发作类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H09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11.多功能造影剂与分子探针的基础研究(H18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12.小动物活体成像的理论方法及基础研究(H18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13.重要人体寄生虫病原学及致病机理研究(H19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14.炎症性及免疫性皮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H11皮肤及其附属器)

15.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H06运动系统)

16.脓毒症致多脏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H15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

17.蛋白质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H16肿瘤学)

18.细胞自噬与肿瘤发生发展(H16肿瘤学)

19.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H16肿瘤学)

20.性激素与肿瘤发生发展(H16肿瘤学)

21.营养素及食物中生物活性物质与慢性病防治的基础研究(H26预防医学)

22.环境与职业暴露人群早期健康损害防治的基础研究(H26预防医学)

23.免疫生物治疗的细胞与分子机制(H10医学免疫学)

24.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排异及免疫耐受的基础研究(H24医学免疫学)

25.药物高效传递系统基础研究(H30药物学)

26.胰岛素抵抗与药物干预新靶点研究(H31药理学)

27.重大疑难疾病中医治则治法的基础研究(H27中医学)

28.穴位效应与穴位配伍的生物学基础(H27中医学)

第7篇

摘要:有效的教学与课堂凝聚力关系极大,有凝聚力的课堂也一定是学生认同感很强的课堂。对于那些内容貌似枯燥乏味的专业选修课而言,增强课堂凝聚力尤为重要。影响课堂凝聚力的因素很多,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1]不少,笔者在多年承担免疫学、生物技术等选修课的实践中体会到,人格魅力、课外功夫和有效切入等因素对增强专业选修课堂的凝聚力是重要和必须的。

关键词:课堂;凝聚力;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00-02

高等教育中,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开眼界,长见识,扩充知识面,为其日后发展拓宽空间,因而深受一些对某领域有兴趣且有潜质的学生的欢迎。但在部分学生心目中其地位和分量毕竟不如必修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其原因在于选修课学时少、学分少、刚性要求少。如果课堂教学缺乏凝聚力,即使教师备课认真,讲课卖力,效果也不尽人意。这样不但不会提振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会使少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选而不修”,甚至出现逃课挂科现象。以免疫学选修课为例,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分支学科众多、交叉渗透复杂、知识体系庞大;内容抽象,名词术语概念缩写新颖繁多。如何使这种貌似枯燥乏味的选修课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产生凝聚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笔者的主要做法是:

1.用人格魅力增强教师的感染力。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更要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对于刚刚走进免疫学选修课堂的学生来说,思绪还处于忐忑纷乱之中,对教师也不太知根知底,自己能否适应老师的教学思路和风格学好这门课,心里还完全没底。针对这种傍徨心理,笔者首先从人格形象和心理情感上贴近学生。比如首次开讲时,仪容整洁大方,衣着时尚得体,精神饱满抖擞,声调洪亮、微笑可亲、字正腔圆,给人感觉赏心悦目,符合多数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容易引起共鸣。又比如在“开场白“中,除了简短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要求外,通常首先把现实生活中的“我”介绍给学生: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生命科学专业,又为什么对免疫学或生物技术感兴趣,在这个领域自己做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有哪些经历和经验教训,目前正在做什么等等,并欢迎同学们随时参观自己的实验室等,同时还轻松聊些诸如个人经历、考研读博、留学花絮、业余爱好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另外,主动提供手机号、QQ号和电邮地址,请同学群添加自己为微信好友等。这些似乎常情常理的做法既能给人亲切、平等、坦诚的感觉,又能使人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从而为师生融合打下基础。

2.用课外功夫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没有交流就没有理解,没有投入就没有收获。课堂凝聚力的培育仅仅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本身是不够的,课外功夫往往也是促进课堂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精心备课、吃透教材、用心批改学生作业,用心对待课外互动,用心线上解难答疑等,毫无疑问是课外功夫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比如每新一轮选修课开讲,笔者尽量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用心熟记班上每个同学的名字,不久即使突然路遇也可叫出某某同学的名字,一个普通同学能被任课不久的老师叫出名字来,那是非常感动的;又比如班上有同学生病,笔者主动问候并看望安抚,无论何时何地遇到班上学生,主动打招呼,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贴近,使学生感觉到你课堂上是老师,课外是朋友。还比如用课外时间不断丰富自己的电子工具包(U盘)。一是借助电子表格加强课堂的视觉效果。比如把生物技术中的一些经典的克隆方法和基因手段、免疫系统的三个部分、三大功能、三道防线、三个层面等概念等制成电子图表,使人一目了然;二是制作课件加强课堂的情境效果。比如将抗原与抗体、过敏与过敏源、免疫与免疫细胞、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与B细胞、球蛋白与免疫球蛋白等抽象名词以及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超敏反应与脱敏反应等初学者难以理解的概念制成示意图,直观易懂;再就是通过网络终端用心留意搜集下载有关影像教学资源加强课堂的人气效果。比如下载以相关内容的知识点、交叉点、疑难概念为背景制作的动画、漫画等进行播放演示。总之,课外投入越多、功夫越深,就越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对选修课的注意力。

3.用有效切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如何使貌似枯燥乏味的免疫学等选修课变得对学生有吸引力,用心寻求切入点,制造兴奋点,将教材讲活、将课堂盘活、将学生激活至关重要。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铺垫引路,增强学生自信心。选修免疫学的学生虽然已有一定的生命科学专业基础,但仍有不少学生感觉它神秘复杂,无从下手。为了从心理上打消和淡化学生的畏难情绪,尽量不要让学生感觉它的精深离自己很高很远,利用“开场白”做些自问自答的铺垫,使学生觉得免疫学现象身边随处可见、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轻松上阵。比如讲,为什么穿着化纤内衣感觉不适、食物单一营养不良、接触新鲜家具头昏脑胀、雾霾天气和春暖花开季节出行感觉皮肤瘙痒、或者身体某处淋巴结肿大等等,本质上都是一种免疫反应或是免疫应答反应;有的人感冒、哮喘、腹泻、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常见病之所以反复发作,根本原因就是人体免疫力下降,使抗原性的病原体或物质暂时占了上风等;还比如,长期熬夜、偏食、不运动、精神忧伤等容易生病,其实质是免疫细胞减少了,接种疫苗就是利用抗原“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注射球蛋白就是补充体内抗体队伍,输入干细胞就是恢复造血系统,重建免疫功能等等;再比如讲,癌症患者实际上就是免疫系统的预防和监控功能出现了问题,出现了“自己人不认识自己人”或者是不能识别和清除自身的突变细胞等;另外,还联系人的“生老病死”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免疫系统对生命的重要性。比如讲,人体好比是一个国家,婴儿的出生相当于国家的建立,免疫系统(国家机器)还有待完善,对病原体(敌对势力)的抵抗力不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免疫系统不断健全,这就是为什么青壮年时期的人很少生病的道理;一旦进入老年时期,人的免疫系统开始弱化,对环境的适应力大为下降,因病或衰老死亡实质上就是免疫系统的全面崩溃,如果用数学模型表示,人生的免疫系统形成的免疫力就像一条抛物线,研究免疫学就是怎样让这条抛物线得到合理调节与延伸等。实践证明,这些看似与深奥的课程关系不大的常识性铺垫其实能增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为顺利进入免疫学殿堂注入了动力。二是激励共勉,增强学生求知欲。免疫学的巨大成就和广阔的诱人前景一直受到生命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所以笔者在讲授有关章节时,总是特别有激情地介绍免疫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很多有待于破解的迷,使学生有热血沸腾、津津乐道的感觉。比如讲,20世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免疫学的褒奖已达20多次[2],首届诺贝尔奖就授予免疫学成就;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免疫学每10年就有三次获奖,今后还必然会有新的免疫学诺贝尔奖得主问世;又比如讲,免疫学根深叶茂,目前分支学科就达20多个,仅向医学各领域的渗透衍生出的交叉学科就达30多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的分支与派生学科的出现;还比如讲,现在每天问世的免疫学论文就有数十篇之多,专利则更多,更令人鼓舞的是,疫苗成果日新月异,仅我国自主研究的疫苗就已覆盖了60多种传染病中的36%,目前人类利用免疫学手段已经有效控制了天花、霍乱、鼠疫和麻疹这些恶性或致命性的传染病等等。针对选修免疫学的学生中不乏有人是为将来的深造、就业或创业打基础的,笔者还特别注重介绍免疫学中还有哪些奥秘和未知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与攻关。比如讲,人类的恶性肿瘤、艾滋病、一些新的传染病和免疫性疾病等还没有得到有效防治和遏制,器官移植、生殖控制、衰老延缓等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所有这些,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免疫学的突破等;又比如讲,如何利用少量的血液、体液、唾液和细胞因子等进行免疫学检测,让分子免疫学手段的快速发展为疾病的快速检测开辟新的天地,实现疾病的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免疫学工作者去发明发现等,从而使学生倍感自己任重道远。同时又以赞美、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比如说,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只要勇于开始,就一定能找到成功的路,只要专心致志,在座的同学们中将来一定有人成为免疫学领域的专家、企业家、科学家甚至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成为一个对人类有特别贡献的专门人才。三是引喻联想,增强学生想象力。免疫学知识体系庞大,交叉渗透复杂、尤其与生物化学、医学联系紧密。如何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遐想和悬念,笔者通常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借助比喻法[2],深入浅出,化繁为简,诱发联想。比如为使学生能深刻理解抗原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将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比喻为钥匙和锁的对应关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种抗原只能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讲免疫应答时,将抗原(细菌、病毒等)又比喻为免疫系统的触发剂,体内一旦有抗原进入即可导致一场战斗;讲补体激活时,将其过程比喻为高速公路“汽车追尾”效应,只要第一辆汽车陡然停下,后续汽车就会依次倒下;讲免疫球蛋白时,将其5种类型[3]称为5兄弟,它们都是浆细胞的儿子、B细胞的孙子,构型各异,在体液免疫中各有分工,有的是常规兵,有的是边防兵,有的是特种兵,还有的是信号兵,都是人体的“保护天使”,它们巡视在人体的各个角落,发现敌情立即作出反应等等。通俗化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过程、事件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性进行类比。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按号入座,容易理解,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杨秀英.课堂凝聚力刍议[J].青岛化工学院高教研究,1994,(4).

[2]杨晓娟.比喻法在中职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论坛2012,(11).

[3]沈关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第8篇

1 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把握

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由于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应用认识不充分,他们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重复国内外最新研究,表现为对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跟踪性研究很多,①因此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研究内容过分集中和单一,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管理专家们指出:今后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应把预防兽医领域经典的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理论同动物实验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才能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最终把病原落实到易感宿主动物,把病原和构成病的易感宿主动物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阐明病原的致病机理,在弄清病原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才能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防制产品,制定恰当的防制措施,减少动物传染病所带来的损失。

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还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视研究畜(禽)群中宿主动物的易感性、病原对不同易感宿主的感染规律,研究病原生态学,阐明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病原在畜(禽)群中的共同存在以及不同病原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病原的变异及重组等对其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等,②这样不仅能把新技术更好地加以运用,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预防兽医学问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应结合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导向和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研究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细致的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作为预防兽医学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在预防兽医学的病原学、免疫学和疫病预防与控制学研究等方面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与预防兽医学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整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它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预防兽医学在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病原的生物特征、发病规律、致病机理以及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③因此,作为预防兽医学的研究生,广泛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提高其研究水平和拓宽其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开设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将其与其他课程密切联系起来。

3 教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研究生的导师,它还包括了不直接承担指导研究生研究任务只从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和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责任,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导师作为主导指导研究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或实践教学下,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独立选题或完成导师承担的课题,不管是独立自主选题还是完成导师的研究课题,都需要研究生以课题为载体,完成课题的理论或实验研究,发表相应的研究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但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下,以研究生本人在长期学习和训练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全可以获得和不断提高的。从总体上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令人堪忧、导师指导不尽人意、学生素质下降和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教育资源的紧缺、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的不利影响,研究生教育从精品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生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再加上学校对教师和研究生的管理的松懈,教师和研究生都没有充分重视自己的职责,教师没有严把教学质量关和研究生论文质量,学生停留于应付论文,甚至出现大量的论文抄袭现象等,同时研究生和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与国内教师比较,国外教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做法值得提倡,他们在研究生生源上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后,在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上充分发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导师指导方式,促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④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不断加强对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动手能力和接触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4 实验室是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必要的硬件支撑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疫病的群防群治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经济动物来说,预防兽医学对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更是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兽医学实验室特别是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院校培养兽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从事兽医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人才的基础。⑤加强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实现“预防为主”动物疫病防控方针的基础。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应合理规划布局,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准备室、病毒室、细菌室、血清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以及学生教室等功能间。只有实验室功能分区恰当,合理布局,按标准配置实验仪器,这样才能为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综述所述,通过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预防兽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教师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和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等软、硬件方面进行的分析,阐明了这些因素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和其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专业型预防兽医研究人才提出如下建议:准确把握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并为研究生研究课题的完成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导师作为主导,充分发挥其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注释

①②陈越,于振良,杜生明.预防兽医学资助格局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J].中国基础科学:58-61.

③ 景志忠,才学鹏,陈娟.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02.23(4):10-13.

第9篇

关键词:研究生 科研思维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3-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个独具创新潜力的民族无疑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技创新又无疑将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战场。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是为这场全球性竞争作人才储备。因此,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创新人才。我们知道,衡量是否是创新人才的根本标准在于其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以下将结合我所近10多年来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科研工作实践,从几方面来初步实践了如何促进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创新性。

一、注重逻辑思维训练。这应作为创新性思维的必要条件。科研思维创新是一个过程,在创新思维过程中逻辑思维训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生一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直觉和灵感的作用。要培养创造性研究人才,就必须对其进行逻辑训练。但现实中存在一种将创新认为是必须突破逻辑思维的误导,这种错误的认识更是说明了加强逻辑思维训练的紧迫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一次由50个国家500多位教育家列出的16项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中,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列为第二位,可见逻辑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免疫学从整体的器官免疫发展到微观的分子免疫,又从微观认识统一到整体的免疫网络,其第一、第二代网络理论学说中有许多可以用于逻辑训练的素材,免疫学进展较快,一些新思维、新方法可以让研究生结合自己的课题定期举行一些专题报告。目的是从语言思维表达层面来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在其讲解的过程中,随时会有即兴的问题被提出,若问题讨论很激烈,这种训练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制定好科学研究方向。准确的科研定位是创新性思维的孵化器。思维孵化器就是提供的一种良好的科研软环境,一种思维创新的基础平台。如我所近十几年来,形成了从合成肽疫苗、DNA疫苗、噬菌体颗粒疫苗、“模拟病毒”疫苗、免疫组学、反向免疫学等独具特色的创新性研发技术平台。这与始终紧紧围绕细胞毒性T细胞(CTL)免疫研究,立足CTL疫苗的研究准确定位相关。正是在这种正确的科研定位及导向下,研究生的思维创新有了目的性,很快的进入科研创新主体,减少了盲目性,为科研工作的最终胜出赢得了可贵的起跑时间。

三、讲究研究策略。研究生创新思维应避免求全思想。科研设计只有讲究“巧”,才谈得上思维上的创新。换句话说,我们研究生科研思维创新应能把握“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辩证关系。科研思维是否具创新性最终是要实验去验证的,实验室硬件的差异使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好的思路。可是,如果我们的研究生会充分的利用现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将会有所为,也必有所为。近年来,我所研究生正是以这种“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科研思维创新策略为指导思想,10来年相继在《PNAS》、《Int-J-Cancer》、《Vaccine》、《J-Virology》等国内外SCI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近100篇。在数量上形成了规模,这为在更高层面上的参与国际学术竞争,为力争在国际CNS三大杂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赢取了参与国际学术资本的第一桶“金”。

四、善于发掘问题。善于提问是研究生科研思维创新的催化剂。新的问题不断的提出的确是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一个好的问题的出现往往会给一个学科带来质的飞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关于容器里流水漩涡的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论断,开始就是通过洗澡观察到的现象所引发出的问题。所以说,善于提问、喜欢提问应作为培养免疫学研究生科研思维创新能力的一种催化手段。能发现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一旦在免疫学科研实践中得到验证,就升华到了创新的高度。平时要求研究生经常从一些国外新近发表的科研文章中寻找其存在的问题或缺憾,这已成为研究生发现好问题、提出新思路的一个有效途径。十来年,全军免疫所研究生平均每年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中标充分说明了善于发掘科研新问题在科研中的重要性。

五、科学思维艺术性的培养。免疫学不是一门很严谨的科学吗?又如何与可朔性很强的艺术扯到一块了?其实,免疫学作为一门医学实验性科学,其学科的创新源本于其支撑学科技术的创新。再者,不同的人作为操作主体必将决定其具有可朔性。有侃言道:“在美国人的眼里,中国到处都是艺术;在中国人的眼里,美国到处都是技术。”这其实就是一个以不同人为主体的可朔性的极端的例子。也有人将技术简言为科学的结晶,称艺术是技术的升华。在科研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善于在免疫学科研实践中寻找、发掘艺术性的研究生,他们的免疫学科研思维异常的活跃,他们将自己的完美的实验结果如同艺术品般的加以珍藏,试问,还有什么比用科学加艺术来激发一个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创新更美妙的呢!所以,加强研究生科学与艺术的修养也将成为增强其科研思维创新的手段。总之,待到研究生科研思维插上了艺术的翅膀时,也是其科研思维创新之日。

综上所述,研究生科研思维创新在实际中的确有许多工作要我们去发掘,就免疫学学科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的进程而言,就给免疫学研究生科研思维带来极大的创新空间。在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学术环境下,如何加强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是一个急殆解决的问题。从2001年的《洛桑报告》分析数据看,为何我国在强调科教兴国以来,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科学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青年与科技的投入,反而其竞争力大幅度下降,不能不发人深省。所以高度重视培育适宜科技发展的软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具体到免疫学科来讲,应方方面面加大、促进研究生科研思维创新力度,最终创造出具自我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相信随着全军免疫学研究所领衔的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多肽工程实验室、国家生物制品中试生产中心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全面启动,走出追踪、模仿发达国家科研的阴影指日可待!

*第五届中国科技创新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参考文献

[1]王滨. 寻求独创:创新思考术[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2000。

[2]何传启,张凤. 知识创新——竞争新焦点[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哈佛素质课题组编.走进哈佛 (创新篇).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第10篇

收录世界上150多个国家、56种文字出版的16 000种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资料汇编、技术报告、新书及视听资料,还报道30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的专利文献。收录的文献占世界化学化工文献总量的98%,该数据库是世界化学化工领域最权威的数据库。学科范围包括化学化工、生物、医学、药学、轻工、冶金、天体、物理等。到2004年,CA收录中国(含港台)期刊900多种。

二、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Base(ExcerptaMedical Database/EM)

EM是荷兰Elsevier Science B.V.出版商建立的书目文献数据库。涵盖70个国家、地区出版的5 000多种期刊,覆盖各种疾病和药物的信息,无可匹敌的欧洲文献汇总及更多的亚洲文献。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用英文出版的大型医学文摘,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二次文献之一。EM收集内容广泛,不仅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还包括与医学相关的许多领域(生物医学工程、卫生经济学、医学管理、法医学等)。EM到2003年共收录中国(含港台)期刊64种。

三、俄罗斯《文摘杂志》(简称PЖ/AJ)

于1953年创刊。收录了全世界130多个国家的66种文字的科技文献,包括22 000多种期刊、10 000多种图书、6 000多种连续出版物、15件发明证书和专利以及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等。是目前世界上引用出版物最多、报道量最大的一套文摘刊物。其所收录几乎包括了所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俄罗斯《文摘杂志》2005年收录的中国期刊693种。

四、美国生物科学数据库(BIOSIS Preview简称BP)

是由美国生物科学信息服务社(BIOSIS)生产的世界上最大的有关生命科学的文摘和索引数据库。BP收录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 500多种期刊和1 650多个会议的会议录和报告,每年大约增加28万条记录。报导的学科范围广泛,涵盖所有生命科学内容,其中包括(不局限这些学科):空间生物学、农业、解剖学、细菌学、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s)、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生物物理、生物技术、植物学、细胞生物学、临床医学、环境生物学、实验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

五、《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简称SA)

电子版称为INSPEC,覆盖了全球发表在相关学科领域的4 200种期刊(其中1/5为全摘),2 000种以上会议录、报告、图书等,文献来自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29种语言,收录年代自1969年开始,内容包括:物理、电气工程、电子、通讯、控制工程、计算机和计算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等科技文献。1998年选用我国期刊已达100种。

第11篇

临床毕业生简历模板基本信息

姓 名:xxx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85-1-12

民 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现居住地: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求职意向:

应聘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医生·医师,医疗管理人员,疾病控制·公共卫生

应聘行业:医疗/保健/美容/卫生服务期望工作地区:石家庄市

期望月薪:面议

英语水平:

英语具有优良的听说读写能力,口语一般,能在一般社交环境和职业场景运用英语进行沟通,能独立完成初级学术论文的写作和翻译。

主修课程: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口腔科学等。

实习经历:

20XX.9-20XX.7 XXX医院实习。

实习期间,先后在心内科、消化、儿科、内分泌、呼吸、肾内、普外、脑外、骨外、妇产、血液科及心电图等科室实习。经过近一年的认真实习,积累了很多的临床经验,熟悉和掌握了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及治疗原则,能够正规全面系统的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完成医疗文件书写,了解常用药物的剂量及用法;多次参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进行了专业的“三基”培训,实习期间可独立分管病人,能够与带教老师达成共识,得到了医院领导及老师的肯定。可熟练完成临床基本操作,能够顺利进行一些小手术,如脓肿切开引流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第12篇

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借助医学人才的培养以促进人类健康,但是,医学和医学教育领域“重临床、轻基础”的现象普遍存在。事实上,临床医学为基础医学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而基础医学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分析和科学方法,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的合作是解决临床相关问题的关键,两者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基础研究人员都认识到加强临床与基础结合的重要性,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采取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基础医学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和其他医学院校相似,我校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在招生、培养和就业中存在生源欠佳、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发展薄弱、就业渠道不畅等问题。如果采取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养,将有助于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综合医学研究素质,拓宽学术视野和就业途径。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如何做到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有机融合,以及在基础医学各学科和专业中的具体操作措施,还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近年来,针对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中曾存在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脱节等情况,我们在导师选拔、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课题等方面注重基础与临床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了我校基础医学教师与临床一线医技人员的交流和融合,提高了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增强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技人员的交流,组建联合导师组

为了保证基础医学研究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技能,在师资力量配备上注重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医技人员的交叉与融合。我们利用学校附属医院的资源组建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根据研究方向,由基础医学教师和相关临床医技人员组建联合导师组。例如,联合神经外科、骨科和脑外科等临床科室的教师组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导师组,联合医学检验科、感染科等科室的教师组建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导师组,联合病理科、肿瘤科和ICU等科室的教师组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导师组,联合放射科、核医学等临床科室的教师组建放射医学专业导师组。导师组根据学生入学前的专业基础、研究方向及学生的研究兴趣,制定基于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选题、课题设计及实施,并且保证每个研究生可以在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临床科室调研、实习或实践,充分依托临床医学专业资源为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服务。

2调整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首先,调整了公共课考试方式和授课学时,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自然辩证法等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减少了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授课学时(分别从108学时和54学时缩减为72学时和36学时)。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中的文献检索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新变化,医学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由25学时缩减为18学时。公共课的调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实践的学习时间。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方面,仅保留了高级生物化学、高级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培养技术、医学科研方法学等共同基础课程,其他课程由学生和导师组根据学生入学前所学专业及课程、研究方向等因素共同商定,实现了基于学生个人基础和不同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培养。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加强科研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及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多开设临床问题相关的专题实验,传授更多的技术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基础医学科研能力。

3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的学术交流,鼓励基于临床问题的选题研究

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我们既鼓励基础研究人员深入临床实践一线寻找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也重视临床一线医技人员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此,我们定期组织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临床医技人员、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会,就肝炎、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衰老、感染与免疫等重大疾病及基础与临床研究专题展开经验交流并探讨相关问题,最终实现以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有效沟通和共同攻关。在这种交流中,基础医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可以敏锐地从临床中发现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且可以得到临床实践人员的积极反馈,真正做到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协同发展,并促进医学研究逐渐深入,从而创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

4促进基础医学各学科整合及与临床医学的融合,加强学科建设

基础医学作为医学各学科的重要支撑,加强其学科建设非常必要。为了充分实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交叉融合,我们首先在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进行了整合:将原有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个学科合并,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将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此外,我们还建设了由人体解剖、组织胚胎、病理解剖及病原生物等标本模块组成的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和生命科学教育中心,作为医学人才培养、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基地,有效实现了学科间科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基础医学内部各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学科群组建、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以健康和疾病为基础,以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基础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结合学校相关政策支持,注重基础医学教师和研究生的个人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科研素质,提升基础医学的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协同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表明:尽管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生源类别和质量有各种差异,但通过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在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使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得到基础医学研究人员和临床医技人员的联合指导,并通过所掌握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敏锐发现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好地促进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学生医学科研素质的提高,为适应医疗卫生单位及医学研究等部门的相关工作奠定了职业技能基础,从而培养出一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李小波 王伟章 褚夫江 金小宝 单位: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 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