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姓氏文化论文

姓氏文化论文

时间:2023-03-24 15:5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姓氏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姓氏文化论文

第1篇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实践性、主体性、回归生活世界。这不仅要求教育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求师生角色发生相应的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常州,从见于史籍算起已有2500多年历史,涌现出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正因为如此,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历史组确立了“常州姓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课题。

二、实施过程

1.编写校本教材,体现地方特色

我校历史教研组从2010年12月份开始启动,经过调查、分析,充分了解了中国姓氏文化特别是常州姓氏文化与历史,决定正式确立常州姓氏文化校本课程并开发和实施这一课题研究,2011年3月份,资料汇总,经过几次修改,最终完成了常州姓氏文化校本教材的编写。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手段

我们课题组在完成校本教材编写以后,从2010年12月份起,制订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主要包括课时安排、组织形式、活动地点等。我们改变单一口授模式,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尽可能做到新颖、多样、形象、直观、生动,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教学的创新和活力在于它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课题组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查阅资料和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4.尝试开放性评价,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

校本课程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评价需要多元化,有一定的弹性,尤其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评价。通过谈话、观察,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对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发现、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

三、实施效果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我们的学生在社会调查中表现出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教师不再只是书本知识的灌输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有些地方还要向学生学习,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又因为社会实践基于教材,但又脱离教材,教师也不再一味地依赖教材,而成为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使历史教师也融入这个课程的学习中,教师的教研水平也提高了一个层次。

2.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题实践表明,学生课外利用网络、图书、访谈收集的资料,以及通过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表、社会调查报告,以及各种小论文,能正确认识姓氏文化的产生、变化、发展等,并提出有见地的想法,这样,使学生对校本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把课堂所学知识与本地实际相联系,从而提出质疑,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

3.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

常州姓氏文化校本课程向学生介绍了姓氏文化的由来、变化、发展及自己与名人的关系,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祖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对家乡产生自豪感。此外,校本课程还对学生进行人文修养的熏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4.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具有了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师开出参考书目,列出相关网址等,让学生学会使用图书馆和应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相关学习内容的资料;同时,根据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学生通过调查、收集的资料,设计的问卷等,显示出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2)有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自己姓氏的起源,从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思维品质。

(3)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课题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学生如果没有较深刻的思维和较强的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的。

(4)培养了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校本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重视教师的指导,重视学生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间形成并发展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了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动物词,鱼,国俗语义,对比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受到了不同语言社会群体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地域生态、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王德春教授认为不同语言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存在以下几种差异模式:(1)国俗语义一语独有;(2)国俗语义截然相反;(3)国俗语义大相径庭;(4)国俗语义部分相同;(5)国俗语义基本相同。这五种类型构成了国俗语义差异的基本模式。各类型之间的不同之处,仅是差异程度而已。本文根据国俗语义差异的基本模式对动物词“ 鱼”的国俗语义异同进行探讨。

一、英汉国俗语义基本相同

1.均有表明水是鱼生活的最佳环境的习语

英语有短语“like a fish out of water”,意思是鱼离开了水就会感到浑身不自在,喻指“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得其所、局促不安、不自在”。 反其道而行之,汉语有成语“如鱼得水”,说的是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这些习语均表明了水是鱼最适合让鱼自在生活的最佳环境。

2.均可用来喻指“利益”

源自《圣经?约翰福音》第六章“loaves and fishes”(五饼二鱼) 故事中的鱼就代表了物质利益。而中国古代圣人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的名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在原文代表生命对比,但后来常常指两个不同利益,两个不同目的,或两件喜欢的事情等。成语“浑水摸鱼”说的也是乘混乱的时候捞取利益。“放长线钓大鱼”中的鱼指的是长远的利益。

二、英汉国俗语义部分相同

1.“鱼”在英汉文化里都可作为姓氏

在英语文化里,以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为姓在英语姓名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而且这些姓氏至今仍在使用论文格式。比如 Tailor(裁缝) 泰勒、Carpenter(木匠)卡朋特、Fish(捕鱼或卖鱼者)菲什、Fisher(渔夫)菲希尔等。追根溯源,鱼姓作为姓氏和英国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有关。英国漫长的海岸线和岛上的多条河流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工业革命以前的英国还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社会,人们食以“鱼”为天,所以以捕鱼为生的人口占了很大比例,出现了和渔业相关的很多行业,姓氏为Fish也就出现了。

汉语文化里的鱼姓据说出自子姓,春秋时,宋襄公的弟弟为“司马子鱼”(司马是官职,子鱼为其字),其后人以其字中的“鱼”作为了姓氏。鱼姓在英语文化中至今仍在使用,但鱼姓在现在的中国已经很罕见,也就没有被列入百家姓的前一百位。

2.“鱼”在英汉文化中均可用来指贬义的人或物

英语文化中的fish用来泛指人,含有贬义。比如:

poor fish 愚笨易欺的人

loose fish 放荡的人

dull fish 枯燥无味的人

cool fish 无耻之徒/厚脸皮的人

fresh fish 新囚犯

strange/queer/oddfish 古怪的/莫名其妙的人

英国是捕鱼大国,所以英国人对于鱼的形状、特点、习性等观察入微,所以常把有些鱼的特点用来比做人或物。比如:

Whale (鲸鱼)喻指“巨大的人或物”

Octopus (章鱼)喻指“深入各方面的强有力的组织”

Sardine (沙丁鱼)喻指“拥挤”

在汉语文化中也有把鱼用来指贬义的人或物的现象。比如:

鱼龙混杂 “鱼”喻指“坏人”

鱼目混珠 “鱼目”喻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似贵事贱的人或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鱼肉”喻指“任人宰割或欺凌的对象”

3.在英汉文化中均有关捕鱼经验的意思类似的习语

英语里有fish in troubled water,意思是浑水好摸鱼,它也可以用来表示“干预或接入某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汉语里有“浑水摸鱼”,本来说的是浑水好摸鱼的捕鱼经验,后来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

英语里有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表意是好鱼居住在水底,喻指“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汉语里有“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要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4.在英汉文化中均出现了人鱼传说

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曾有过关于人鱼的传说或记载,无论是从欧洲大陆的古希腊神话还是到亚洲大陆的中国古代传说对比,关于人鱼的记载真是比比皆是。人们最为熟知的西方人鱼传说要数丹麦作家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了。

关于人鱼的传说的来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是这样解释的:“美人鱼(mermaid)雄性称人鱼(merman)。传说中的半人半鱼,栖息在大海或其他内陆水域。在欧洲民间传说中,美人鱼和人鱼都是自然界生物,但像神仙意义,有法术,能预言。它们爱音乐,常唱歌,虽然长寿但不免一死,并且没有灵魂。从外表上看,胸部以上是人,胸部以下是鱼。许多民间故事记述美人鱼(能变成人形)与人婚配。美人鱼和人鱼尽管有时是友善的,通常却对人类非常危险。它们的礼物带来厄运,如果冒犯他们,就会造成洪水或其他灾害。航行中见到人鱼是船翻的预兆。它们有时引诱人,把人淹死,或诱使年轻人和他们一块儿在水下生活。一些水生哺乳动物,诸如儒艮和海牛,在水上给幼仔哺乳,有些人认为这就是人鱼传说的来源。”

但在中国文化里,鱼是一种通灵善化的神物,我国的民间传说或人文笔记中有就很多鱼变男变女,变龙变物的很多故事。变人的如:

“人鱼,长四尺许,体具牝牡,人也;惟被有短鬣,微红。”(《山海经广注》)

“横公鱼,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神异经》)

“莱阳县东北有芦塘八九顷,其深不可测对比,中有鲛鱼,五日一化,或为美妇人,或为美男子。”(《灵异记》)

还有很多民间故事,比如《三秦记》的武帝放鱼得珠,《酉阳杂俎》中的叶限养鱼得报,《宣室志》的刘成放鱼得钱等等,和英语文化中的人鱼“尽管有时是友善的,通常却对人类非常危险”不同,这些中国故事中的鱼不是报恩献宝就是报善惩恶,故事的派生主要来源于原始思维。鱼代表着繁殖,代表着丰稔物阜,代表着通有灵性,代表着长生善化,所以使得自古以来的信仰与崇拜催生了这些神话故事的产生与流传。

三、国俗语义一语独有

1.英语中的“fish”还有宗教意义

在罗马帝国中期,基督教徒由于受到执政者的迫害,私下相见时常常画两条方向相反的弯月形线条组成一条鱼的轮廓,以表示彼此为信仰相同的人。后来,“鱼”(fish)就成了基督教的象征论文格式。到中世纪,就出现了用三条“鱼”表现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性图像。

2.汉语中的“鱼水”用来形容极其亲密的情谊,就像鱼和水不能分离一样。

这一用法既可以用来比喻夫妻之间和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如“鱼水相投”。也可以用来说明军民之间相依相存,不能分离的情谊,如“军民鱼水情”、“军民鱼水一家亲”等。

3.古汉语中,“鱼”、“雁”指书信,也可以用来指“传信人”。

例如成语“鱼传尺素”、“鱼沉雁杳”、“ 鱼封雁帖”等。

4.汉语中的“鱼”寓意吉利

中国人常说“吉庆有余”、“双鱼吉庆”。无论婚嫁还是节日,红色的双鱼中国结随处可见。

5.汉语中的“鱼”象征着丰稔物阜

从中国人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年年有鱼(余)”到贴在墙上的年画“(莲)连年有余(鱼)”,均表现了人们对丰稔,富足生活的追求。

6.汉语中的“鱼”在民间文化中代表着亨通兴隆、升迁腾达之意无论是古代传说“鲤鱼跳龙门”,还是现代人在自己公司、商店里养上几只鱼,多为锦鲤对比,表“进利”之意。每缸锦鲤里,必然有一条或数条全身乌黑、肚皮金黄被称为“铁包金”的鱼,寓意“肚里有黄金”,即发财。

7.汉语中的“鱼”有生殖信仰象征意义

鱼的繁殖能力强,在母系社会,人们的寿命普遍较短,而大量繁衍是人类得以延续的重要方式,所以人们渴望人丁兴旺、多子多孙。

8.汉语中的“鱼”为图腾崇拜物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盆以及人面鱼盆,证明了鱼的图腾崇拜在原始社会就存在。对于原始社会的人来说,鱼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他们临水而居,鱼是他们的食物和生活的保障,没有鱼就意味着死亡,所以就产生了对鱼的崇拜,认为它是美的象征。

四、结语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民族的语言或多或少地折射出该民族的个性及其文化特性。透过“fish”和“鱼”的国俗语义,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居住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对语言发展的影响,而且能够感受到不同民族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在民族文化背景之下研究“鱼”在英汉语中的国俗语义,有助于理解该词在不同文本中的涵义,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潘红.英汉国俗词语例话[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戴卫平,裴文斌.英汉文化词语研究[M]. 科学出版社,2008.

[3]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陶思炎.中国鱼文化[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5]赵屹,莫秀秀.吉祥图案[M].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6]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Z].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第3篇

论文关键词:称谓,语境,权势同聚关系

 

一.引言

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国外的一门将语言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80年代传人国内。它将语言这一社会的交际工具更紧密地与社会联系起来,集中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目标是揭示千变万化的语言用法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

本文主要从称谓语说起:称谓语指言语交际中,说话人用来指称说话对象的词语。人际间的相互称呼语(也叫称谓语)是日常交往最经常发生的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音符号,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综合体现,暗含着一个民族历史的、文化的积淀。普遍的观点是将称谓语二分,即亲属称渭和社会称谓(或社交称谓),亲属称谓的概念比较固定,我们通常根据普通成人的交往关系和使用习惯及语义特征将人际称谓分为四类,即亲属称谓、社会称谓、姓名称谓及指代称谓。各语言的称谓体系,从一个侧面体现着该社会群体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会语言学称代系统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社会文化背景中不同称谓形式的社会意义语境,并揭示日常言语交际中人们是如何通过具有社会意义的称代形式的选用和认可,来体现各自在社会结构中的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宗教信仰、语体差异乃至个人风格的”(杨永林,2004:75)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一下语言称谓系统在社会语境中的表现,并试图通过这种讨论,提示语言形式同社会意义之间的联系,从理论层面上说明抽象的语言形式是如何通过社会因素与语境条件的透析,实现词语社会语义生成和再现过程的。

二.英语称谓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

称谓系统是整个语言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为人类语言交际活动的开展发挥了导人作用;同时也为确定交际对象的角色、身份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认知条件。和语言使用的特点一样,称谓的使用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

“语境因素既社交双方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具体场合。它是由一系列同言语表达与理解密切相关的主客观因素构成的系统。”“语境”这一概念的外延极其广泛,但总的看来,语境因素可分为两大类”言辞语境和言辞外语境。前者即通常所说的上下文;后者则包括主观语境因素(如交际者的年龄、身份、职业、性格、经历、心情等和客观语境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等)。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交际双方会转换称谓,即使是同一称呼在不同的语境中所预设的语用目的也不尽相同。

特殊情况下:

“Mydear Mr.Bennet”said his lady to him one day.“have you heard thatNether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 ?”Mr.Bennet replied that he had not.“But it is”returned she;‘'for Mrs.Long has just been here,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Mr.Bennet no answer “Do you not want to know who has taken it?” cried his wifeimpatiently.“Youwant to tell me.andI have no objection

to hearing it.’’Thit Was invitation enough.“Why.my dear,you must know? ”

在《傲慢与偏见》中,贝内特夫妇可谓是耳鬓厮磨,朝夕相处的夫妻。一日,贝内特夫人向丈夫询问他是否知道Netherfield Park开放一事,由此想让他去拜访新来的、富有的邻居。贝内特夫人有求于丈夫,所以称呼格外亲切,相敬如宾。而贝内特先生佯装不知,态度冷淡,故作姿态。对话中要么闭口不答,要么以第二人称代词“you”直呼其妻。由此我们可看到特殊的

一般语境下:

(1)Excuse me(在街上或者商店里)。在英国人们同陌生人讲话时不使用gentleman语境,lady,sir,madam,Mr,Mrs,Miss,ms等称呼。

(2)Mr.,Mrs.,Miss(ortitle)+a surname这种非常正式的称呼只用于认识的人或某个职业人士,在英语中正式场合都用其称呼对方,不论上下、长幼、亲疏关系;在非正式场合甚至直呼其名。但其不用于朋友。如:Thank you,Mr.Smith.

军衔可单独使用,而无需加上姓氏。如:Good evening,Captalr1.

(3)对中小学教师:a,对男教师:Mr.+surname/or Sir;b,对女教师:Miss.+surname/or Miss(在英国无论女教师婚否,都这样称呼。这种传统可追溯到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当时只有未婚女子才能当老师。

对大学教师可用Professor+surname/or Professor;(Dr. +surname:Mr.+ surname

Miss +surname)

总的说来,称谓语的使用有两种模式,即对称性模式(reciprocalpattern)和不对称性模式(nonreciprocalpattern)。美国的社会语言学家Brown和Ford曾经收集了不同职业的人在工作场合交谈的大量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说话双方都采取对称性模式,即双方都使用名字(first name)或者都使用称谓加姓氏(title +last name)来称呼对方。通常朋友之间、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之间使用名字,而对刚刚认识的人或关系比较疏远的人使用称谓加姓氏。不对称性模式是指谈话中一方用名字称呼另一方,而另一方却用称谓加姓氏来称呼自己。采取何种称谓取决于两个因素:权力(社会地位)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社会距离的远近)。谈话中社会地位或级别较低者对上级所使用的称呼是不对称的,体现了对上级的尊敬。同样的称呼如果用于地位相近的人,则体现彼此之间关系比较疏远语境,并且显得非常正式。

从称谓的各种变体中选择适合即时语境的称谓形式,以满际的需要。在这一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相互实施着对语境的操纵和语境要素的选择。语境要素的选择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角色身份的更替,受话人须对发话人选择称谓的形式进行合理的、符合语境的推断。

三、称谓语的社会意义探究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称谓语,如尊称、谦称、爱称和贬称等可以反映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在此着重分析运用典型的社会语言学方法对称谓语所进行的研究。就以中国古代的一些称谓为例来体现不同时代社会结构及其社会关系的变化:

1. 古代中国称谓问题

古代中国社会中,诸如“寡人”“朕”之类的字眼只能用于帝王的自称,绝对不许他人僭用;“老爷”“大人”既是达官显贵的代名词,也是等级社会中权势的象征;“草民”“小人”是普通老百姓在以下对上语境中的常用自称形式。妇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社会地位更是低下,所以在称代形式的使用上,礼节更多,等级更严:不但对官府要使用敬词,自称“小女子”或“民女”,称官吏为“老爷”“大人”,就是面对自己的丈夫,也须尊纲守常,恪守礼教,“抑己尊夫”,自称为“妾身”,尊夫为“郎君”。更有甚者,中国古代妇女就是连一个“卿”字,也不敢擅自乱用,其原因在于——妇称夫为“卿”语境,于礼不合;夫任妇称己为“卿”,即有“惑溺”之嫌。诸如此类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代词对称形式所具有的这种“非互换性”(nonreciprocality)是具有明显的社会特征和属性的。

2.称谓的内涵

社会语言学称谓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社会文化背景中不同称谓形式的社会意义,揭示日常言语交际交际中人们是如何通过具有社会意义的称谓形式的选用和认可,来体现各自在社会结构中的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习俗,意识形态,宗教信仰,语体差异,乃至个人风格的。从这里说开去,社会语言学语言称代系统的研究,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语言指称意义上的指示词研究,另一个则是社会功能意义上的指示词研究。前者旨在说明自然语言系统作为人类认识世界,表述世界的一种工具,是如何确定,体现和表达行为者自身同外部客观世界诸事物的关系的——语言称代系统在这里起到逻辑语义上的“定位导航”作用。后者旨在解释在社会语境中,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交际性质的不同,话语场合的不同,传播手段的不同,个人背景的不同。

四.、“权势’’和“同聚关系”在社交称谓的构成中的体现

不同语言中称呼交际对方的手段各异,但大多数语言都普遍存在尊称和通称两种称代形式的对立根据(Fasold,1990:1)。“权势”和“同聚关系”这两个术语是由Brown和Gilman(1972:259)通过考察数种欧洲主要语言称代系统的研究中提出的,概括出代词的两种对立的语义关系语境,分别用V(thepolite form)和T(thefamiliar form)表示,以此来概括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欧洲语言中,第二人称单数有两个称呼代词,它们起源于拉丁文的tu(T)和vos(V)。T—V 开始时具有“权势”语义,即用T 还是用V 取决于双方的地位、体力、年龄、财富、出身、性别、职业上的高低不同。所谓权势指的是:“如果一个人能控制另一个人的行动,他对后者就具有权势。Brown和Ford(1964:237)指出美国英语的称谓语系统中也存在类似的对立,即“名”(FirstName,简写为FN)与“头衔+姓”(Title+Last Name,简写为TLN)两种。汉语普通话第二人称也存在“你”和“您”两种形式。Brown和Gilman,Brown和F0rd的研究重点在于非对称性使用情况,认为“话语双方通过这种非对称性形式的选用,表明各自在等级社会中身份地位的异同,以及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角色的认定”(杨永林,2000:F20)。布朗和福德的研究表明,在美国社会中,其称谓系统存在着下列三种主义模式可供选择:

1) 彼此直呼其名(the mutual exchange of FN);

2) 彼此采用头衔加姓氏的方法(the mutual exchangeof TLN)

3) 非对称性选择方式(the nonreciprocalpattern)

布朗和福德的研究所揭示出一些有趣的现象,可以简述如下:美国英语称谓系统中的语义关系选择和一般意义上的对称形式选择之间有着十分相似之处,都是受权势与同等关系制约的。因受文化的影响,支配非对称性的因素可以是年龄的大小,职位的高低,性别的不同等等。称谓系统中的主义关系选择呈现出一种权势,亦即一方拥有首选权利的互动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卡罗尔·迈耶斯—斯考藤同北京大学祝畹瑾教授,针对汉语中“同志”这一词语的一些用法分析了那一段时期内语境,中国人是如何通过采用“同志”一词与姓氏,头衔等修饰语的搭配组合,表示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的,充分展示了不同称谓形式的选用与社会生活变化之间的关系。

五.结语

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关系往往是错综复杂,而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称谓语的选用因此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称谓语是社会的镜像,它能折射出丰富的社会、文化、情景内涵,如权势差距、亲疏程度、民族心理、交际语境等。要想正确理解和选择称谓语我们不仅要了解该社会约定俗成的角色规范,把握称谓形式的得体性,更要把握住对话的使用语境及潜在的社会语用含义,把握称谓形式的关联性,只要这样才能使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

第4篇

工、建数据库,为读者提供服务方面作了详尽的论述。

客家先民和客家人通过迁徙得到更生和发展,在我国的南方和海外广大地域,站住脚,开辟新生

活,从事经济文化建设,继而产生了记载他们生活、思想轨迹的文献资料,久而久之,形成积淀丰厚的人文资源,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脚步声,提醒我们去重新认识这一资源的重要价值,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这一文献资源,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 文献资源的产生

客家源于中原,几经迁徙,侨居,形成于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复播于国内18个省、区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分布极广,人口较多、影响甚大的一个民系。它是汉民族民系中一个优秀的支脉。

在客家民系发展的历程中,曾遭遇过各种自然环境的严峻考验,接受过恶劣生存条件的洗礼,客

家人善于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创立新的谋生方式。每到一地,都能与当地族群和睦相处,吸纳其所长,并与之融通,以顺应环境,相谐发展,繁衍生息,同时,他们又善于群体自保,精心护卫中原文

化传统,保持自身习俗,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语言、文化和精神,孕育出大批震古铄今的精英人物,他

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这长期、曲折、复杂、多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记载他们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生活,思想轨迹以及命运抗争历程的文献。客家民系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文献资料积淀十分丰厚。粗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代客属或非客属官吏、名人、学者对客家民系考察、研究的有关该民系的奏章、论著、文

章等。

(2)分布在南方各省的客家各县市、各年代的府志、县志、年鉴和乡土读物等。

(3)客家民系各姓氏的族谱、传记、年谱和记载庙宇、宗祠、碑文的文献,客家民系姓氏中的堂号、堂联、对联以及名胜古迹、文物的记载等文献资料。

(4)有关客家民系的民俗、风情、山歌和民间故事传说等文献资料。

(5)海内外客家人聚居区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团,在各个时期的公开出版物和内部资

料,特别是各地会馆的期刊和纪念特刊。

(6)古今客家人在各地创办的公开或内部出版的报纸、刊物和文学艺术作品。

(7)国内,海外有关客家民系和客家学研讨会的学术论文和专辑。

(8)其它有关客家民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在收集文献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上述文献资料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生产和文化活动

的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信息时代即将到来的今天,这一文献

群落无论对客家民系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宝贵的重要资源。中华民族有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

献工作经验,我们应该继承这一光荣传统,把它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献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使之得到科学的处理,在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 文献资源的特征

深究起来,客家人的迁徙,演变与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世界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客家先民

与后来的客家人善于以新的视野和思路分析,判断各种社会历史背景,在国内海外进行迁徙,开辟新

的活动区域、谋生方式和交往对象,又能顺应环境、落地生根、繁衍生息,播撒中华文明,吸纳当

地所长,使之融通,用于成家立业。由此可见,客家民系确是中华民族中极具特色的一员,与此相适

应,其文献资源也有以下明显特征:

2.1迁徙历史的文献特征

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壮大和精神、文化、经济上的升华,都与其迁徙活动紧密相连。长达千

年的悲壮迁徙历史,使客家人引以为豪,写入各姓氏谱碟,浓笔重彩于史册,使之永世难忘,因此,

迁徙的历史文化成为客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客家文献资源的始终,散见于文献资源的各个

领域。构成客家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2.2根在中原的文献特征

客家人根在中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无论从历史、习俗、文化、语言和精神各方面

看,客家人与中原的枝与根、流与源的关系都是显而易见的。这在客家的历史、文学和研究专著中,

都有丰富、确切的记载。就是在他们的文化、艺术、习俗、方言和谚语里也都保留着中原文明的特

色,体现了客家人对中原文明的传承和发扬。尤其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在客家文献资源中得到高度

重视和展现,形成丰厚的文献资源积淀,构成客家人文资源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2.3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因素特征

客家人的主体是中原汉人,中原又是中国古文化发源地。早在秦汉以前,就在此产生了河洛文

化,唐宋时代更得到发展而成为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的中原文化。客家先民携带着中原文

化在赣、闽、粤交界地区与当地的畲瑶等少数民族杂居,在文化上发生双向式的影响与融合。汉人以

其中原文化去融合、征服原居民文化,畲瑶民族也以其固有文化来迎接外来文化。两种文化的撞击、

磨合和交融,孕育出客家文化。因此,客家文化在形成中受到当地舍瑶民族文化的影响,不仅有中原

的主体文化,还含有畲瑶文化以及其他地域的文化因素。

这种多元文化因素现象,在客家的历史文化典籍中早有大量记载。历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宏

篇巨著里都有详细论证。就是在客家方言、民俗、民间艺术以及山歌中也有不可胜数的展现。这又是

客家文献资源独有的特征。

2.4善于同自然、社会环境沟通的文献特征

客家民系经千余年的辗转迁徙,把数千万人撒播于国内海外广大地域,在这中间,常遇到各种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勇于改造,善于顺应: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能及时调整自身,吸纳当地人民之所长,与之融通,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寻求新的谋生方式。在异国他乡,既保持中华文化传统和客家习俗,又努力吸纳其他优秀文化的精华以充实和发展自己。在与他族共处中,团结和睦、相谐发展、不卑不亢、礼尚往来,这是客家民系特有的优势,他们以此为依托,迁离中原。开发山区、走向世界,成为日不落民系。各个时期的文献,不仅反映这一发展过程,还有更多文献源源不断地来自客家分布的广大地域。这是汉民族中其他民系的文献不多有的文献特征。

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古籍;搜集;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7-0137-04

1、对深入发掘保护地方古籍的认识

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古代典籍,它是我们汲取营养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地方古籍。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及地方色彩。既是翔实的历史记录,又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时过境迁,很多的地方古籍失散遗落,因此拯救保护乃当务之急。作为一个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说,从收藏古籍的数量和拥有的技术力量显然不能与大型国家级图书馆相比,从资金和条件更不能与一些重点大学及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相比,但是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愈是具有地方性的文化,愈是具有民族性,愈是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愈是具有世界性。地方高校通过对地方古籍的保护整理,使其内容得以保存,地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加外界对本地的了解、有利于特色教学和学术研究、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品牌、有利于提升图书馆和学校的品位及知名度。

2、重点发展地方古籍,走特色立馆之路

2007年我们图书馆特藏部成立之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及形势的发展需求,确定了发展思路:整理保护原有旧藏,查缺择优补配新藏,重点发展地方古籍,特色资源立馆,优质服务树馆。从此,我馆古籍整理、保护工作次第展开,古籍工作迈开了新的步伐。

2.1 整理保护原有旧藏

我们一是建立了适用的古籍特藏管理制度。二是古籍文献专室存放,改善了保存条件。三是完成了全部古籍线装书的编目、建账、回溯建库。四是澄清了我馆古籍特藏的家底。我馆古籍室现藏各种古代典籍、民国文献2.6万余册。其中古籍线装书1800余种9500,较珍贵的明清善本有25种300余册;民国文献、非线装新版古籍16000余册。

2.2 查缺择优补配新藏

古籍丛书系统性强,一旦缺册影响使用。我们对所有馆藏新版古籍丛书,如《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等进行查漏补缺。补充了馆藏,方便了读者。同时密切关注出版动态,有针对性地采购新版古籍与新版民国文献,先后购进了《晚清名儒年谱》、《宋代传记资料丛刊》、《历代三十四家文集》、《(民国)大事史料长编》等,及时满足了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

2.3 地方古籍的发展和利用

2.3.1 确定搜集的标准与重点

根据教学科研的需求及商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地方古籍的搜集标准:收录的地域范围,以现行的行政区划为重要依据,兼顾人文地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沿革等因素,即以今商丘所辖1市、2区、6县为主,涉及开封的兰考和周口的鹿邑,兼带与商丘比邻的鲁西南的菏泽、定陶、单县、曹县,皖北的亳州、砀山、萧县,苏北的徐州、丰县、沛县等。

在内容上,凡涉及本地方的古籍,均在收集之列。凡乡人著作,不论其内容是否涉及乡土史地,也在收集之列;在品种上,重点搜集方志、史载、别集、谱牒、舆图、金石碑刻类文献;在版本上,不管是刻本、活字本、写本、石印、影印等任何版本;在载体上,不管是纸本、光盘或电子版,都在搜集之列;在人物上,首选各个历史时期较有影响的重要名人和代表作家;在姓氏上,重点选择根在商丘的姓氏,如宋、汤、戴、庄、牛、边等;在家族上。重点选择古代商丘境内名门望族或较有影响家族,如明清时代商丘家(沈、宋、侯、叶、余、刘、高、杨)、七大户(陈、蔡、穆、柴、尚、盂、胡)等。

2.3.2 对当地古籍进行排查梳理

按照我国地方古籍文献的三大分类,对于世传古籍文献的收集,关键在于理清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哪些作者及其有关著述内容、流传和收藏线索。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旧志传记、艺文书目、古籍联合目录等工具书,还充分利用网络,对本省以及国内一些大中型图书馆,进行了重点检索;对于近年考古挖掘的出土文献,除查阅考古类工具书之外,还深入到本地各旅游景点和博物馆考察该类文献的收藏情况;对于民间文献的流传和收藏,我们则通过各县文物局、方志办和一些文史工作者,掌握一部分线索,还经常深入到田野祠堂、百姓家中查访民间古籍文献的藏存情况。经过认真细致的爬梳和调查,基本上捋清了世传商丘历代哲人先贤的著述以及有关乡土文献的存佚和收藏著录情况,初步掌握了各县出土文献、部分民间文献的收藏概况。据初步梳理,从先秦到清代,商丘各地文人著述有记载者共计569人、作品1200余种。值得一提的是,商丘是西汉梁国的故地,汉画像石、石刻文献特别丰厚,已出土的汉画像石有300余方,仅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墓带有文字的刻石就有3 000多块。另有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明清碑刻和名人墓志铭,如清康熙帝御书赐予重臣宋荦劝勉为官廉政的《督抚箴碑》,记录清乾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开、归、陈、汝四属二十八州县与水患作斗争,开挖沟渠,兴修水利的《水利图碑》,记录同治七年晚清政府调整豫东战略要地永城军事防务的《移设永城营碑记》;明清理学大家汤斌、沈鲤及文学世家宋氏、侯氏家族的墓志铭等。

2.3.3 迎难而上,创造条件搜集地方古籍

地方古籍文献具有散藏性、隐藏性和私密性等特点,散藏性主要表现在其文献资源分布于各种藏书、博物、档案机构及基层社会;隐藏性主要表现在多为非公开出版或深藏于各类古籍文献中及村民中间;私密性主要是指家族资料和家谱不仅印量小非公开,还多秘藏于宗室族长之手不轻易外露阅传,特别是那些家传数代的老谱更是密不示人。因此,地方古籍的搜集是比较费时费力而又困难重重的,不是说有钱就能买到。在实践中,我们想方设法,迎难而上,探索了一套自己的途经与方法。

(1)通过相关单位搜集

我们与各县市图书馆、方志办、档案局等相关单位及地方文化团体或个人建立联系,通过他们获得线索或委托他们代为搜集地方古籍。如我们通过宁陵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搜集到近30部宁陵县境内的家谱。再如民权县方志办的退休干部王春德先生,他不仅捐赠了自己家族的族谱,还为我们借到了多部民权县的家谱,并提供了许多家谱线索。

(2)通过宗亲会及研究会搜集

我们与姓氏宗亲会及研究会合作,搜集宗族资料和族谱。近20年来。各地姓氏宗亲会或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纷纷成立,他们拥有本姓氏一部分家谱,有的为了续修家谱,要搜集更多的本姓氏家谱及宗族资料,我们双方合作搜集家谱及宗谱资料,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我们与商丘陈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合作,将已搜集到的几种陈氏家谱复制给他们,他们也将搜集到的31种陈氏家谱借给我们复制。

(3)通过亲朋好友、访学师生搜集

我们发动亲朋好友和在外进修访学的师生等进行搜集,这样搜集的面广、品种多、过程简单,节省人力、物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清人文集和名人家谱。

(4)通过古旧书店搜集

我们常逛书摊、旧书店、古玩店和网上书店,和店主、摊主建立了固定的联系,一有线索,他们就会电话、短信通知我们。有时还委托他们下乡时顺便代为搜集。

(5)到各大图书馆搜集

我们多次赴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拍照、扫描或复印地方古籍,虽然复制文献失去了原有的版本价值,但却依然保留着地方古籍的文献价值。

(6)深入百姓家中搜集

我们经常置身田间祠堂,深入百姓家中搜求察访。向保存者说明来意。通常情况下,他们多数乐意让我们翻阅、抄录或拍照。有时通过他们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线索。

(7)广发家谱资料征集函

我们在《商宋特藏网》上《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家谱资料征集函》等,在每年新生入馆教育和讲授文献检索课时向同学们宣传馆藏特色文献和家谱知识,鼓励捐赠本族家谱或者提供信息线索。

(8)利用因特网免费资源

随着网络的发展,因特网上出现了许多可以免费使用的数字资源,比如新浪爱问知识网、国学数典网等网站,经常有各种免费的古籍文献,我们共下载了200余部商丘、及相关地区的古方志,这样既节省了经费,也有了数字资源。

(9)购买新版地方古籍

我们时刻关注出版信息,经常阅读古籍新书报,上网浏览各古籍出版社的出版信息,及时购进一些公开出版的影印或校点整理的新版地方古籍。

(10)从大型丛书中析出地方古籍

近年来我们尝试从多卷本、大部头的丛书、总集中发掘析出地方古籍史料,取得了可喜的收获。例如去年我们从大量的世传金石文献及近年新出考古、古文字文献中,析出了商周时期古宋国及汉代西汉梁国所有带铭文的青铜器文献,为研究周朝古宋国和西汉梁国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11)与文物系统合作搜集

我们还与文物系统合作,共同搜集出土的金石文献及民间文献。例如我们与睢阳区、永城市博物馆、文物队等联手协作,对两区域的墓志铭、碑刻、画像石、带有铭文的青铜器进行了重点的捶拓,入藏了部分拓片。

2.3.4 多种措施保护地方古籍

(1)保护原生文献

对于收集来的原生文献,我们遵循古籍保护原则,都要进行低温灭菌,有的进行简单修补,加装套具,专柜存放,尽量减少读者阅读原始文献次数。

(2)普查保护民间古籍

我们着力做好民间古籍的普查保护工作,一是向其宣传保护古籍的重要性,增强其保护意识,并对每部文献拍照留影。二是捐赠或代为保藏。民间家谱大多没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如收藏者愿意,我们可免费代为保藏,并尊重其提出的家谱开放权限;捐赠者的家谱可以得到妥善保管,还可以免费优先使用我馆一切资源。三是免费修补。对于提供古旧文献和家谱底本者,我们可为其免费装订修补,并回赠电子版和防霉防蛀药物、装具等。四是通过免费进行古籍鉴定与数十位收藏人建立了联系,还建立了民间收藏古籍档案。这有利于掌握民间收藏情况,也有利于古籍普查及我们日后的收集。

2.3.5 地方古籍初具规模

五年的艰辛汗水,改变了我馆地方古籍一穷二白的面貌。如今,这里已入藏了一批史料价值高、学术性强、内容丰富、载体多样、独具特色的地方古籍,一个以商丘文献为主、中原文献为辅、重点突出商(梁)宋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文献资源体系已初步形成:商丘、河南地方史志较为齐全,古代方志共计700余种,另有电子版古代方志近200种;商丘区域家谱较为可观,目前入藏家谱共计325种、1042册,其中清代以来古旧版本家谱60种、313册。归德府世家望族的家谱多有收藏,例如各种版本的

2.3.6 边搜集整理、边开放服务

商丘师院每年立项的科研项目,都有一部分关于商丘或中原的选题,以前这类地方古籍一无所有,广大教师感叹“做这类课题难”。为此,我们一边加快收集的力度,快速扩充地方古籍的品种和数量,一边整理、开放,使有限的文献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我们还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提供内阅、代查检、代复制、电脑打印、专题咨询、研究性情报服务和定题跟踪服务等。

(1)制定细则,分类著录

为了方便读者利用和更好的揭示馆藏,我们将搜集来的古籍文献分为古本方志、文集、谱牒、金石拓片、舆图等几个大类,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开展了对上述文献的整理。我们参照国家关于古籍著录的标准并结合本馆工作实际,制定了我馆古籍分类、著录的细则,对古籍、家谱进行了系统、规范的分类、著录。

(2)编制专题工具书

我们根据读者的需求,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地编制各种不同的专题书目、索引。在较短的时间内加班加点编制了《商丘师院图书馆馆藏古籍目录》、《商丘师院图书馆馆藏方志目录》、《商丘师院图书馆馆藏金石拓片·舆图目录》、《汉梁文化研究专题文献目录》。目前我们正在着手编写《商丘师院馆藏家谱简目》,并对上述目录及时进行增补修订,建立完整科学的目录体系,使其更好的发挥效用。

(3)古籍数字化的再生保护和利用

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对古籍进行再生性保护,是保护和利用古籍的良好途径。因而,我们把从各处借来复制。的文献和巳入藏的重要版本家谱,都进行了扫描、整理,依照原版制作3~4套纸本供读者使用,再以电子版形式永久保存。这不仅令珍稀的地方古籍化身千万,使读者在不翻阅原书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和使用。还彻底颠覆了古籍保护“重藏轻用”的习惯,真正体现了古籍为用而藏的原则。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揭示自己的馆藏,建立各种专题的地方古籍书目及全文数据库,通过与公共馆联合,实现资源共享。

(4)整理地方古籍,开展学术研究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为学校提供文献资源保障的服务性机构,同时也是学术研究机构。几年来。特藏部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余,就地方古籍资源开展了一些学术研究活动,除发表了10余篇有关地方古籍整理和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外,还尝试着整理了一些古籍,收到了显著成效。我们选择明清时期商丘文人著述为方向,以宋氏家族为突破口,申请了教育部古委会2007年重点研究项目“宋荦全集校点”、河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宋荦文学研究”;2011年申请到河南省教育厅项目“宋荦年谱长编”。目前3部书稿均已成型。只待完善出版。其中,《宋荦集辑校》95万字、《宋荦年谱》30万字、《宋荦文学研究》25万字。在此基础上,还编纂了近百万字的《商丘宋氏家族研究资料汇编》。去年,从各种金石文献中析出、辑佚了《商丘古代青铜文献》。另外,我们还已着手编纂《商丘古代文献叙录》、《商丘师院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等。我们还应邀为商丘陈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田氏宗亲会等姓氏文化团体标点注释古本家谱,挖掘族人先贤的事迹,开展姓氏文化研究。上述工作,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研究,丰富了区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科研能力,打造了学术团队,提升了图书馆乃至学校的形象地位。

(5)努力助推教学和科研

我院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在申请硕士点的过程中,依托我们的特色资源及整理成果,设置了商丘古代地方文献整理专业方向。我校申报河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商丘师院汉梁文化研究中心,将我馆特藏部人员整体纳入,还依托我们设立了一个独立的研究所——商丘姓氏家族文化与汉梁文献整理研究所,并把我馆的地方文献室作为学校汉梁文化研究中心的资料室。汉粱文化研究中心的整体筹建方案、汉梁文化展室的装修布置、文本材料都是我馆特藏部人员完成的。校外商丘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多个学术文化团体,也热情邀请我们为团体会员,聘请我们为文史顾问、研究员等。我们的服务,还在教师中催生了一批高层次项目和有价值的课题,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近年来,文科每年都有不少毕业论文选择地方文史经济等方面的论题,我们也总是想方设法,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6)主动服务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几年来,每逢商丘市政府举行重大活动如“国际庄子文化节”、“全国十运会华夏文明之火采火仪式”、“火文化研讨会”、“国际华商节”等,都要派专人来馆查检大量资料。去年,为配合市政府构建人文商丘的构想,我们从清代商丘名人宋荦的别集《西陂类稿》中,析出了关于西陂六景的记述,并撰写了《宋荦与商丘》书稿提纲,交市委有关领导参考。市委市政府有关单位要编纂一些著作和刊物,本市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也都经常来馆查阅资料。此外,我们还多次接待了来自郑州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河南省建筑设计院等一批高层次、研究型读者,使他们都有收获,解决了他们在外地无法解决的问题。

(7)助修家谱,促进社会和谐文明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民间续修家谱之风兴盛,前来图书馆查阅本族家谱及相关文史资料、咨询家谱编修体例,或者要求帮助整理旧谱资料的读者很多,我们都认真做好服务,尽力满足需求,尽量提供便利。

3、发展地方古籍的感悟

实践证明:地方高校图书馆古籍工作突出地方性是一条利国利民利校的优选之路。

3.1 大有作为

地方古籍是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最大的特色资源,也是本地读者关注度较高的文献之一。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准则,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地方古籍的搜集整理,深入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与交际能力的内容、目的和意义,以及产生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原因,笔者还阐述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跨文化教学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言(native language)与非本族语言间的交际,也是指任何在语言或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或信仰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习惯不尽相同。communication ability,交际能力是指一个运用语言手段(口语,书面语)和非语言手段(体势语,面部表情)来表达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它包括理解和表达两方面。亦可根据为语言能力、社会语言或社会能力,语言策略(应付)能力和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课程,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越来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使许多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师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了这门语言、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的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学会了这门语言,能够流利地、顺利地进行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很容易产生不解和误解,从而使之交际失败。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目前的新教材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文化教育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列入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拉开有趣的序幕、营造兴奋的课堂导入

作为课堂教学的序幕,如何使之生动有趣,将学生引入课堂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用流利的语言讲一段短小的英语故事、笑话或幽默,或者让学生齐唱英语歌曲,或是要求值日生用英语报告或对话,这样就可以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使他们精神振奋,盼望着上英语课。

2 敲响欢快乐的前奏,营造最佳的课前气氛

师生问好(用英语)完毕,老师适当地寒喧几句,有利于增添课堂和谐的英语交际氛围,使之注意力集中,增强学生求知欲。如:①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with your friends last weekend?②did you have some delicious food at home?③w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studies?

3 采取灵活的教法,营造交际的教学环境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教学的二重性,无科学的教学缺少根基,无艺术的教学缺少活力。它须以科学内容为基础,以多维形象教学手段,达到震撼心灵移情启智全面育人的目的,笔者认为除了这些教学方法外,还要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录像,还须请外籍教师到校进行讲座,鼓励学生与native speaker面对面的交谈。同时让外籍教师把自己在中国亲自体会到跨文化交际中障碍告诉学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学生形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现行教材中有如下一些常跨文化交际内容列举如下:

3.1 称呼(addressings)称呼习惯方面中西习惯大不一样英语国家称为mr加姓氏,女士称为miss或ms加姓氏。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在中国,习惯上有“李同志、黄主任、张经理、林老师”等称呼。在英语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等外,一般是直呼其名倒觉得亲切、自然!如教材中出现:good morning,doctor,但如果搬用来称呼教师则不符合英美人士的习惯:good-morning,teacher。用good morning,mr…来地道。

3.2 介绍(introduction)学习介绍自己和别人,有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之分,在会场上介绍一位来访嘉宾或重要人物时,主持人说:“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duce to you professor wang,presid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这样的介绍既郑重又得体。在非正式场合介绍方式,则随便了。带朋友到家里可这样介绍“mum,this is jack,my classmate jack,i’d like you to meet my family,this is my father”等。在介绍两人相识时,一般要注意以下顺序,先男后女、先少后老、先低后高、先客后主、先小姐后太太、先近后远等。

3.3 关心(showing concern)一些在中国人看来是关心的问题是在英语国家中却属于隐私问题: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what’s your religion?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so you’re disordered,what was the reason?对这对“关心”式问题对中国人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对英语国家人士来说,这些却是“个人隐私”问题,因为他们非常重视privacy,不喜欢被问,否则会被认为失礼之举。

3.4 谦虚(modest),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英美人与我们交往时,常常会怀疑他们的判断欠佳,而这种跨文化交流,往往产生不解或误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在听到英美人士赞扬时,用“thank you”回答。

3.5 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电话对话规则。比方说英语国家人打电话的模式一般为:①电话铃响;②接电话者自己电话号码;③打电话者大多属于“绅士阶层”或“文明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要用以下常用语。may i speak to ……?who is that speaking,please?this is ……speaking。而不能说:“i am …. 同时,说is that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speaking”等。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以活求实,达到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4 编写不同的尾声,留下余韵待求知

一堂课结束时,话别的语言可以灵活多变,增加交际实践的真实性,增强情感交流的内容,可以这样说:such as: see you tommorrow or it’s time for lunch (supper),good appetite or enjoy yourselves on the weekend or good luck or see you next time.

or there goes the bell. let’s go to the dining-room, ok?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英语的丰富多采,灵活多变,留下余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5 完成课堂的延伸,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上完课后,应加强课后辅导,包括课间辅导和下班辅导,这是教学延伸,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及时释难解疑。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了解,具体措施,开辟一些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如english corner,role play,culture board。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交际能力是现代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作为21世纪的语言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与交际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

[2]黄昌金.《培养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1995年.

[3]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1998年广西出版社.

第7篇

宜兰县主管地方文献机构主要为宜兰县文化局,文化局为使地方文献受到保护与推展,分别成立了宜兰县史馆、台湾戏剧馆、兰阳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文献收藏服务单位,希望透过专业组识及人员、设备,让地方文献的保存更臻完备,目前这些单位也针对其业务范围做一系列的收集建档及推广服务工作。

而今日网际网路己渐渐成为主要出版及发行、传播工具,因此有效的保存及推广地方文献、展现地方特色,应藉助於网际网路相关环境与设备,故本县目前部份地方文献资料已著手数位化,期能达到资源共享进而长久保存珍贵资产的目的。

壹、宜兰县文化局地方文献收藏单位简介

一、宜兰县史馆

宜兰县史馆筹备处成立於1992年元旦,以成为地方的文献史料中心为目标,展开各项搜集、记录、典藏、研究、推广等工作计划,经过近2年的筹设,於1993年10月16日正式开馆,为全台首创的地方史料馆。

目前暂以宜兰县文化局三楼为馆室,随著来馆的民众和学者日多,所搜集的图书及资料日益累积,原有馆室逐渐不敷使用,将於2001年迁移到县政中心的新馆。

馆藏资料是宜兰县史馆的基石。县史馆所搜藏的资料极为丰富,可分为一般资料、特藏资料及公文档案三类。

一般资料指阅览区可供外借的开架书册等,包括以宜兰为主题的图书、学位论文、外文资料及相关的台湾史志、期刊、图表、视听资料等等,计约二万多册。均以中国图书分类法编目,并纳入本县图书自动化系统的连线作业。

特藏资料为县史馆的馆藏特色,凡与宜兰有关的第一手资料,珍贵原件或复本等,皆为特藏内容,包括文献手稿、古文书、教育史料、谱系讣文、私家档案、影音资料、图表拓本,文宣品等等,是研究宜兰独一无二的史料。

公文档案为公务活动所形成的文件,依性质分为永久保存及定期保存两种。 除供办理公务参考外,兼具史料价值。县史馆所搜藏为宜兰县政府、公立文教机构等自1981年起、逾保存年限的“拟毁档案”,约有30余万件。

而县史馆也经常办理文献专题展、编印出版品及举办“宜兰研究”学术研讨会与研习营等,成为县史馆在文献史料运用、推广上另一个重要课题。

面对如此繁多的资料,无论是一般资料或特藏资料,皆需利用电脑储存、管理,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因此馆藏资料的数位化,成为本馆未来努力的工作重点。

目前馆藏资料情形:

1、古文书:1,100件,已出版《宜兰古文书》五辑。

2、图像资料:40,000张,含照片、底片、正片等型式。

3、族谱讣文:族谱已收有440种、60多种姓氏,宜兰人讣文亦有15,000件、170种姓氏。部分族谱已有DOS作业平台下进行电脑建档扫描,亟待转档、更新。

4、视听资料:930卷,含录音带、录影带、光碟片等。

5、私家档案:4家,包含家族内个人日记、信札、手稿、证状等。

6、教育史料:70,000页,含日治时期成绩簿、学籍簿、职员履历书、卒业写真帖等,已在DOS作业平台下进行电脑建档扫描,亟待转档、更新。

7、图表拓本:400幅,含新旧地图、手绘图及石碑、木雕拓本等。

8、日文剪报:34,000笔,日治时斯台湾新报、日日新报有关宜兰新闻剪辑,其中标题、出处等已以电脑建档,可作全文检索。

9、公文档案:100,000件,从1950年代前文献会到1980年代起宜兰县政府移交公文书。

10、文宣广告品:2,000件,含本县选举文宣、广告传单及活动文宣等。

二、台湾戏剧馆

宜兰县为戏剧之乡且为歌仔戏的发源地,故於1990年4月21日成立台湾第一座公立地方戏剧博物馆——台湾戏剧馆,主要以歌仔戏、傀儡戏、北管戏及布袋戏四剧种为维护与推展的目标,目前为占地约四百余坪之三层楼建筑物,置有三间展览室、一间戏剧影片放映室、一间戏剧视听图书室,以及典藏、行政等区。并积极筹办各项保存与推广台湾地方戏曲工作,如展览、表演、研习、咨询、研究、典藏及出版等,目前出版品计有兰阳戏剧丛书九册、台湾戏剧音乐集录音带五辑、CD二套、台湾戏剧集粹录影带五辑等。

戏剧馆藏资料类型可分为戏剧文物、戏剧视听、戏剧图书、戏剧剧本、艺人社团档案、戏剧剪报及戏剧照片等。戏剧视听、图书、剧本均以中国图书分类编目,并纳入本县图书自动化系统的连线作业,而戏剧文物、艺人社团档案及剪报资料则另行开发软体建档。

早期因数位化系统未统一,致使许多资料无法转档,目前戏剧馆留声机唱片资料正进行数位化,采用国科会博物馆专案资讯系统,来处理诠释资料的输入/ 出及资料库管理,未来希望藉由此系统来完成戏剧馆藏资料数位化工作,建立一座“台湾戏剧网路博物馆”。

目前馆藏资料情形:

1.戏剧文物:约计3,000件,己完威电脑建档扫描。

2.戏剧视听:约计5,000件,完成中国图书分类编目电脑系统,目前唱片部份正进行数位化中。

3.戏剧图书:约计2,000本,完威中国图书分类编目电脑系统。

4.戏剧剧本:约计1,000本,完成中国图书分类编目电脑系统,预计下年度进行数位化

5.艺人社团档案:约计1,000余笔,完成基本资料电脑建档工作。

6.戏剧剪报:约计10,000余笔,自民国72年至今的戏剧剪报资料,己完成电脑建档扫瞄,可作全文检索。

7.戏剧照片:约计30,000张,完成映样资料。

三、宜兰县立兰阳博物馆

宜兰县立兰阳博物馆是以展现宜兰的风土民情为主要目标,为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其功能兼及调查研究、收藏维护及展示教育,鼓励居民参与,公开民众利用,为县民共有的博物馆。并积极参与本县自然与文化资产之保存维护、民俗活动之提倡,并推动全县整合性动态教育活动计划。

第8篇

摘要:方言研究一直以来都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着重点展开,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段深入、系统、具体,方言研究在汉语语言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地位就变得更加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耒阳方言语言事实的采集,对耒阳方言的方言背景、学术争议、系统研究等几个方面情况的分析,初步描摹出耒阳方言不同于其它方言的语言特色,尝试在整体角度上把握耒阳方言,并且加深对耒阳方言的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方言;语音;词汇;语法

一、耒阳方言背景概述

耒阳地处湖南省东南部,衡阳盆地南端,五岭山脉北边,位于耒水中游。东北邻近安仁县,西滨春陵河,与常宁市隔江相望,东南及南边连着永兴县,北靠衡南县,西南与桂阳县接壤。耒阳地势南高北低,雨量充足,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的故乡。

耒阳在地理和行政区域上都属于衡阳市管辖。在历史沿革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耒阳与衡阳的关系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性因素的。历史性的行政规划对现在两者的关系产生了深远而具体的影响。

二、耒阳方言归属问题的学术争议

有关于耒阳方言方言区隶属的问题,语言学家对此提出的划分和归类依据争议是十分巨大的。主要有下列三种不同的意见:

在鲍厚星、颜森先生的论文《湖南方言的分区》中指出,湖南省的汉语方言分为六大区,即:湘语区、赣语区、客家话区、江淮官话区、西南官话区和乡话区。在研究湖南方言赣语区时,文章通过进行对湖南境内地方语言与赣语语言的对比研究,以及对其语言特点的归纳总结,分析指出,耒阳方言在其中属于赣语区的耒资片,具有赣语语言的特点。而在《湘语的分区》(稿)一文中,鲍厚星、陈晖先生又整合和重新思考了湘语的分区问题,进一步肯定了耒阳方言属于湖南方言赣语区的耒资片区这一理论。同样,罗兰英在《湘南学报》上发表的论文《耒阳方言音系》中强调,根据作者本身作为耒阳方言母语习得者以及对自身方言的研究经验调查分析,认为耒阳方言属于赣语区耒资片是无可厚非的语言事实。但对支持耒阳方言属于客家话的钟隆林先生关于耒阳方言入声消失的理论提出了置疑。由此可见,耒阳方言有无入声可能是耒阳方言属类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此外,按《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区,耒阳方言也属于赣方言耒资片。这样看来,耒阳方言属于赣方言的语言渊源似乎在学术界有着多方位的肯定和较有力学术支撑,这也是目前耒阳方言归类最常见且流行性最广的一种说法;

关于耒阳方言的第二种方言归属流向,主要体现在以钟隆林、王箕裘先生为代表的学术理论中。在《耒阳方言词本字考》一文中,钟隆林先生通过对耒阳方言的反复调查,以及对《耒阳方言志》编写过程中的实地考察情况的总结,明确说明了耒阳方言属于客家话区。这无疑是对耒阳方言归属问题的另一种探究与表达。而后,在钟隆林、王箕裘先生编写的《耒阳方言研究》一书中,更进一步从语音、词汇、语法、语料记音等方面对耒阳方言的研究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而在语言特征和文化渊源方面则详细阐述了耒阳方言与客家话的密切关系。从而明晰了耒阳方言属于客家话区并不仅仅是语言学上的推断,更是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内涵的,这是站在另一个维度上来把握耒阳方言属性的体现,而地方史料的记载为我们了解客家人的迁徙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耒阳县志》便是对耒阳方言语言历史源的最有力的阐述和语言证明;

不同于上述两派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李蓝先生在有关湖南方言分区的问题上独辟蹊径地采用了声韵调系统三重投影法,对有关湖南方言的分区做出了划时代性的整合,并且别具一格地运用了湖南花鼓戏的流行区域示例做出了相关的验证。逻辑严密,理据鲜明地对各方言分支的隶属度做出了计量分析,通过准确的统计,摆明了耒阳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方言的立场。并且根据声韵调系统三重投影法中的音系表指出,湖南省内部不存在真正的赣方言点,但赣语的影响可从湘赣交界的混杂性、独立型方言点中可以看出来。这无疑就果断地否定了以鲍厚星先生为代表的关于湖南方言分区中耒阳方言的划分问题。李蓝先生还指出,他的分区不同于各家,不仅仅是在方法论上的不同,也是语言学观点方面的差异。他强调从语言事实出发,结合使用者的心理活动、价值观念、不同方言的交际功能等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且否定了历史上的移民和现代方言面貌一因一果的直线决定关系,对“移民决定说”的理论提出了置疑,主张方言分区必须考虑当下语言事实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钟隆林先生等学者的观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些研究成果在他的《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一文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三、耒阳方言系统研究

对耒阳方言的分区的不同学术观点,与其说是对语言研究参照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不如说是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动态趋向而导致了语言学家对于语言研究的不同表达。而确定分区,不是简单地对方言进行人为的归类和方言模板的分割,而是通过归类有效地完善整个方言体系的构建,深化具体方言的研究。对于耒阳方言究竟是隶属于赣语,客家方言,还是西南官话,不能只是单纯地对照三派学术观点从而条件地选择一方进行研究,而应该试图针对有效的语言材料,尊重客观的语言事实,采取科学的语言分析方法去重新审视耒阳方言的归向问题。

而在这里,我们试图从背景文化、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展示耒阳方言,至于关于其中的隶属问题就唯有之后的对比研究才能得出相关的结论了。

(一)背景文化研究

宏观上来看耒阳方言,它与客家方言以及客家人的迁徙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客家人的祖先是古代中原地区躲避战乱而南迁的汉族居民。客家人由江南赣南地区大批迁徙到耒阳,时间主要集中在元末明初之际,由战乱引起。《耒阳县志》中记载:“洪武元年,常遇春下湘潭辰永诸州。指挥使丁德兴定湘南衡诸郡,四月耒阳始遣人降。”元末明初的战乱,使耒阳人口锐减,大量土地闲置。这时,大量江西客家人陆续迁徙至耒阳县境。而有关《耒阳县志》中《姓氏源流》整理出来的地方史料也进一步证实了耒阳人和客家人的关系。翻开《钟氏族谱》、《王氏族谱》等各姓氏的族谱,大都记录了关于这些姓氏迁入耒阳境内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的历史渊源。而其中,与客家人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所以,不难看出,推断耒阳方言属于客家方言,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凭空臆测,而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从这个层面看,耒阳方言应当被划分在客家话区。

(二)耒阳方言语音研究

下面试着从声韵调三个层面做出详细的分析:

在声母方面,耒阳方言所具有的语音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时,无论平仄,一般都读送气清音。比如:“大”、“在”、“谢”等汉字;②没有舌尖中、浊、鼻音n,普通话中一般出现舌尖中、浊、鼻音n的地方,在耒阳方言中都读成舌尖中、浊、边音l,个别字“女”、“年”、“娘”失去声母;③舌面后、浊、鼻音ng在耒阳方言中能作为声母与韵母合拼,如汉字“我”;④耒阳方言中没有翘舌音;⑤无合口零声母字,存在较多的v声母字,如:“文”、“为”等;⑥不存在舌尖后、浊、擦音r,以舌尖后、浊、擦音r为声母的汉字以零声母规则拼合;

在韵母方面,耒阳方言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无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er;②复韵母单音化,如ai、ei、au、ou、iau、iou、uai;③鼻音韵尾消失,而只有鼻化韵,如“方”等汉字;④耒阳方言有自成音节的鼻音韵母n,如“唔”;⑤没有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i;

在声调方面,耒阳方言也存在着其自己的方言特色,具体可以作如下分析:①全浊上声归去不定,部分归于上声,部分归于阴平,另一部分仍保留上声;②去声消失,归入其他声调(存在争议);③轻声现象显著,耒阳方言中的轻声词初步统计有九百多个;④存在着连续变调的情况,双音节变调中,当去声与其他声调相连,调值由213变为21,如材料中的“地方”,当阳平位于阴平后时,阳平的调值由35变为55,如材料中的“生活”;⑤在耒阳方言里,口语中的常用词读重音,新词、科技术语、文言词不读重音,另外,实词大多能读重音,虚词不能读重音;⑥耒阳方言有鼻辅音使元音变为鼻化元音的同化现象,如,汉字“米”由于声母m,韵母i就相应会发生鼻化。

除此之外,耒阳方言还大量存在着文白异读的现象。也就是说,同一个字,在意义相同的情况下,读书音和说话音很不相同。比如“谢”、“造”两个字就存在着很明显的文白异读情况。文白异读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今语音演化的历史,具有极其丰富的研究价值。

(三)耒阳方言语法研究

语法不同于逻辑和修辞,它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对语言进行语法研究时探寻语言规则的体现。它也不同于语音和词汇,相比而言,语法的规则性和系统性更强,组织性也更为紧密。每一种语言都会通过它固有的语法事实来展现其本身的语言特色。耒阳方言也是如此。

接下来就从以下几个点来试着整理一下耒阳方言的语法特点。

我们都清楚,在普通话话中,我们把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称为“把”字句。“把”字句的出现和运用标志着处置式的产生。而黄伯荣、廖序东先生《现代汉语》教材中也明确归纳了有关“把”字句的四个特点:①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至少也要用动词的重叠式;②“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的修饰语;③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④“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

对比分析耒阳方言中的“把”字句形式,基本上满足上述普通话中“把”字句存在的四个特点,但是又存在着严格意义上的不同:

首先,在耒阳方言中,存在“把”字句这一类处置形式的句子,也就是说存在“把”字形式,但是不存在“把”这个独立的汉字。所有跟普通话“把”字句中“把”相关的字眼全部由另一个字“”来替代,而“”属于方言中的特殊词汇;

第二,普通话中,“把”字句的“把”,和耒阳方言中的“”,虽然在耒阳方言“”字句(姑且把耒阳方言中的“把”字句称为“”字句)中,是等同的,但是,两者的词汇范畴不一样。“”不仅能等同于“把”,它还有“拿”、“用”的意思。这是“把”字所不具有的。话句话说,“”字在耒阳方言中意思更多元,用法更广阔;

第三,耒阳方言中的“”字句比普通话中的“把”字句使用频率更高,口语化色彩更强。比方说,“以英语为专业”在普通话中可以换作“把”字句来表达:“把英语当做专业”。在文章中,虽然语言表达仍然正确,但是这样表达显得生硬,在语境中语感弱、不自然,与一般普通话的语言表达习惯不一致。而如果在耒阳方言里,“以英语为专业”必须换做“”字句进行表达才符合语言习惯,不这样表达甚至会让人听不懂,影响交流。

据研究,耒阳方言中对“”字句的使用远远高于普通话中对“把”字句的使用,一方面可能与耒阳方言中当地人喜好使用处置式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字无论口语程度和词汇丰富性都比“把”更强;

第四,根据,黄廖本的《现代汉语》对“把”字句特点分析的第一点,其中说到“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至少也要用动词的重叠式。”例如,“小明把作业做完了。”普通话中最后的“了”,一方面是表示完成,是句子完整的标志,另一方面,也是满足普通话中“把”字句后面通常带有补语或动态助词的前提。这一点在耒阳方言中虽然一样,但是,耒阳方言中没有“了”这个汉字表达,与此相对地,换做“得”或者“哒”;

第五,普通话中“把”字句的第二个特点:“‘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的修饰语”,这一点在耒阳方言中也相差无几,但是耒阳方言中“这”字的表达不用“这”而用“个”,这也是耒阳方言中“”字句的不同之处。

有关耒阳方言的语法特点还有很多,这里只是根据材料试着从“把”字句的角度进行分析。

四、结论

耒阳方言,无论从隶属问题、文化背景、语音特点、词汇特征还是语法规律上,都具有相当大的语言研究价值。由于历史沿革、文化传承、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原因,耒阳方言良好地保存了其独特的方言特色,对方言学、音韵学的深入研究发展也能够提供必要的参照。(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钟隆林,王箕裘.耒阳方言研究.巴蜀书社.2008

[2]李蓝.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语言研究.1994

[3]鲍厚星,颜森.湖南方言的分区.方言.1986

[4]钟隆林.湖南省耒阳方言记略.方言.1987

[5]彭巧燕.耒阳方言和普通话.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

[6]罗兰英.耒阳方言音系.湘南学院学报.2005

[7]鲍厚星,陈晖.湘语的分区.方言.2005

[8]王箕裘.耒阳方言的词汇特点.语言研究.2008

第9篇

【关键词】护理语言 护患关系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表现,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也是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目前护患关系紧张的前提下,规范、文明、有效的护理语言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临床调查表明【1】,因护患关系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13.4-17.1%,而80%的护患纠纷和投诉是由于语言沟通不良或表达不准确引起的。章霞、陈嘉妍等报道【2】,沟通前、后患者的心理负担率分别为99.14%与21.57%,这一数据表明,护士的护理语言直接影响着患者心理与疾病的康复。本文通过对我科23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语言培训和实践,分析护理语言在协调护患关系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科参与护理语言培训的23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1-47岁间,平均在30.5±1.2岁;护龄平均在5.4±0.6年;职称:护士为12名,护师为8名,主管护师为2名,副主任护师为1名;文化程度:本科6名,大专13名,中专4名。并随机对来我科就诊或住院的300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2 培训内容 根据科室护理内容不同结合医院的护理任务对我科护理人员进行语言培训:(1)使用得体的称呼,运用礼貌性语言。称呼是护患进行交流的起点,也是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基础。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等使用恰当的称呼,避免直接用床号或姓氏称呼患者,在与患者交流时注意礼貌性语言如“请”、“您” “对不起”“谢谢”等字的使用,使患者感受到尊重、重视;(2)有效的沟通,运用保护性语言。指导护士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变化,在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语气、语调、语序、语体【3】,尤其是对老年人或儿童,要有耐心,态度要温和,避免使用刺激性、命令式的语言,以免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的状态。(3)运用保密性语言。指导护士做好“倾听多于说话”、“保密多于宣传”,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尤其是对于恶性肿瘤、性病、艾滋病的患者,在未经患者允许的情况下绝不向他人透露。(4)沟通的有效性,注意语言技巧。指导护士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科学性、严谨性和艺术性【4】。使护士了解我们的语言在向患者传递疾病的状况、发展、转归等信息,也是影响患者疾病康复的最直接条件。指导护士在语言表达时有主动性、针对性、严谨性,尽量避开患者关注和敏感的话题,对患者的感受和困难做出理解性的正面反应,从而使患者达到身心的平衡和愉快。

1.3 评价 为患者发放《护士语言患者满意度调查表》【5】,内容包括护士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等4个方面10个条目,分为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70-79分)、一般满意(60-69分)、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 培训前和培训后护士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比较

经过培训,我科护士语言和沟通水平均有明显提高,护士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较培训前分别提高3.5%、3.1%、2.7%、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培训前和培训后满意度比较

经过培训,培训前的患者满意度为87%,培训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小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与病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护患关系已成为引发护患矛盾和纠纷的主要原因,而在护患关系协调中,护理语言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6】。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及方式,因势利导,态度和蔼,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争取为患者创造一个信赖的护理环境,达到护患关系的最佳状态。本组资料结果显示,经过培训后护士在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保密性语言、语言沟通技巧等方面分别提升了3.5%、3.1%、2.7%、6.2%;培训前的患者满意度为87%,培训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Bai Yong-qi,Li Dong-mei,SUN Cun-qiong Work-techniques of Head Nurses on the Impact of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J],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2011,31(9):235-236.

【2】张素珍 浅谈护士长在缓解护士压力中的作用[A],全国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暨护理风险、患者安全目标与护理优质服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李沫,张萍 优质化护理服务在维系良好护患关系中的作用[A],吉林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章霞,陈嘉妍,陈爱等,护士长与患方沟通谈话质量对护理服务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1,07,365-366.

第10篇

【关键词】凉山彝族;命名;文化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共同书写出了辉煌的华夏文明,其中彝族为华夏文明的书写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在西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彝族是人数最多,分布最广,支系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这样一个民族背后积淀了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凉山彝族人名命名,则反映了我们彝民族的心理、民族传统观念及民族价值观等方面。凉山彝族的姓氏是一个群体的指称,是用来区分群体的符号,而名字是个人的指称,是用来区分个体的符号。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姓氏代表一群人,而一个名字只代表一个人。

一、彝族子女命名习俗概说

彝族人在给小孩取乳名时举行的礼式是很独特的。彝族人的命名一般在婴孩出生后的第三天举行举行一次“”出门见天日“的仪式,彝语叫‘得波都’,其意为‘出门’。

彝族名字的构成:

凉山彝族人不管男女都有两个名字。一是本名,一是尊名。

(1)尊名

尊名有一定的使用氛围,彝语叫“米卓”,意思为代替名字之名,相当于一种称谓。尊名具有浓厚的敬重感彩,因而有它的使用场合,一般来讲,尊名多为排行名,是同辈和姐弟妹用的呼名。我们凉山彝族尊名多为排行名(从尊名可推知其排行长幼),尤其以甘洛、越西、峨边、马边一代的彝族比较严格。

其它地方的尊名则不那么严格,长子,次子,中子,幼子……等都很随意,没有排行名,比如:

(2)本名

本名对凉山彝族是最重要的名字,彝语叫“咪”,意为名字。使用的场合一是用于父子联名的族谱中;二是用于宗教仪式;三是用于长辈晚辈之间,只有长辈与年长者才有权直呼晚辈和年幼者的本名。

二、彝族命名中表现的民族性的精神寄托

1.纪念意义

纪念意义主要是指对已故父亲的纪念。这种命名方式多为遗腹子所使用,在具体的名字中常用“书”来表达“铭记”、“不忘”、之意,表达对过世父亲的怀念,通常取名如“书哈”、“书古”……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彝族人民重视父亲血缘的传统,以及尊敬孝敬长辈的传统观念。

2.祝愿意义

各民族命名中都有取名以祝愿子孙康健富贵的传统,凉山彝族人民也不例外。在命名中,彝民常为子女取名如“石”,“石古”,“木撒”,“撒坡”……译为安康、幸福、平安……之意。这种命名方式体现出的对平安的向往是彝族对人生幸福的一种寄托与向往,是对子女后辈的祝愿,同时也是体现了彝族人追求平安幸福的人生理想。

三、彝族人的命名中表现出的意义

1.图腾崇拜的表现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包括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合为一体的原始宗教,其中图腾崇拜是多神崇拜,尤其是动植物崇拜与血缘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幻想起自然的力量与超社会的力量相结合的产物。图腾,属先民信仰,盛行远古,遗风沿习至今。彝族的图腾崇拜体系中包括彝族普遍崇拜的竹图腾崇拜,以及非普遍崇拜的虎图腾、鹰图腾、龙图腾等。凉山彝族的这种图腾崇拜在姓名中体现如下:

“拉洛”――译为“黑虎” 长辈为其取此类名字是对虎豹等动物的崇拜,对力量的崇拜,希望子辈如这些动物般勇猛……

“各其”――译为“甜荞” 长辈为其取此类名字是对植物荞麦这类农作物的崇拜,希望孩子能像荞麦一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久惹”――译为“鹰子”长辈为其取此类名字是对鹰等动物的崇拜,希望子孙后代像鹰一样自由,一样的雄鹰展翅,

…………

2.根据“八方位”命名

东 南 西 北 东南 西南 东北 西北

是根据母亲生孩子时的命向来取名。指孩子降生时,根据彝族的历法推算孩子的命宫所在方位给孩子取名。传统上,凉山彝族根据八方图(见八方图表及说明)推算孩子出生时的命宫所在,并可依此给孩子取名。如某男孩的母亲生他时的年龄为21岁(虚岁),则从依木(南方)起计算,一格为一岁,数到21格时为你瑟方向(东北方)。则该男子的名可为你瑟,或头字为你后加达、恰、步、火等构成名。某女孩的母亲生她时的年龄是25岁(虚岁),则从依我(北方)起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数格,一岁一格,数到25为依我(北方),则该女子名可直接为依我,或头字为依后加青、娓、落、张等构成。

凉山彝族首先确定四个正方位,确定了四个正方位之后,再在四个正方位之间设下四个副方位,形成完整的八方观。

四、彝族命名中表现出的民族心理

1.祈求子女健康

在过去,凉山彝族人民生活在卫生条件差的山区,彝区婴儿多有夭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为新生儿取名的时候,长辈会给孩子取一些与惯例矛盾的名字,即一户人家之前所生某一性别的孩子总是夭折,当再生一个相应性别的孩子时,往往会给他取一个相反性别的名字,或者在名字中的性别标志词运用相反的标志词。通过这种方法以求子女的存活健康成长,同时希望从这一胎子女起以后的婴孩也一如健康。

2.家族的整体性心理

在凉山彝族家庭中多不止一个孩子,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给新生儿命名的时候,往往体现出一定的统一性以及差异性。在一个家庭中,长子或长女的名字常常会成为弟弟妹妹们名字的一个方向,如某家的长女在行“出门礼”时候,用羊庆祝,婴孩取名“友果”,此名字与羊有关,后来他的弟弟妹妹虽“出门礼”所用的牲畜非羊,但他们的名字分别“尺呷”“尺哈”

……以延续哥哥的名字而与羊有关,表现在家族中姓名一定的统一性。当然也含有希望子女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而共同健康成长的含义。

五、时代变化的彝族命名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1949年以后,凉山彝族的姓名文化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学名,即汉姓和汉名。也有用彝姓用他民族的名的。如“吉克富华”“海来发财”

第11篇

关键词:《说文解字》 ;“女”部字 ;亲属称谓

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女”部共收字245个,是《说文解字》中收字最多的部首之一,也是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之一。“女”(nǚ)字统领“女”部,许慎解释道:“女,D人也,象形。王育f。凡女之俳呐。”{1}

在这245个字中,有的字表示姓氏名字,有的字表示女性德行。其中有一部分表示亲属称谓的字,共18个,反映出了古代社会中,有关家庭、婚姻、家族等方面的内容。

一、表亲属称谓的字

(1)妻(qī),《说文解字》:“Dc夫R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又,持事,妻也。”一是指妻子与丈夫是齐肩而立的,二是指妻子的职责是操持家务。后来,“妻”被用作专指男子的正式配偶,地位高于其他“妾”。{2}

(2)D(fù),《说文解字》:“服也。从女持帚,咭病!薄D”的右边是一个“帚”字,是一种劳动工具。而许慎对这一字形的意义解释为“服也”,也充分说明当时的女性要服从于他人,并且操持家务。{3}

(3)澹pín),《说文解字》:“服也。从女,e。” “濉庇搿D”意思相同,为古代妇女的通称。“妻、”“D”、“濉倍际怯胝煞蛳嗥ヅ涞呐性角色。

(4)母(mǔ),《说文解字》:“牧也,从女,象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母”指的是母亲。现在我们称 “妈妈”,更加口语化。

(5)(yù),《说文解字》:“母也。从女,^。”许慎解释的是“母亲”,在古代“”指的是母亲,而现在“”字通称年长的妇女,不一定是亲属间的称谓。

(6)(ǎo),《说文解字》:“女老也。从女,j。x若奥。”这个字在古代可以是对老年妇女的尊称,也可以指母亲。

(7)(xǔ),《说文解字》:“也。从也,句。”“”字可以解释为老妇人。从许慎的解释可以看出,“”与“”相同,在古代都是指的母亲。

(8)姐(jiě),《说文解字》:“蜀^母曰姐,淮南^之社。从女,且。”“姐”在古代方言中,蜀地称自己的母亲为“姐”。这跟现代汉语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现在“姐” 和“妹”是一对反义词,一般指比自己年长的同辈女子。

(9)姑(gū),《说文解字》:“夫母也。从女,古。”“姑”是丈夫的母亲,还表示父亲的姊妹。这里体现出了古代社会的普遍婚姻模式――近亲婚配。

(10)威(wēi),《说文解字》:“姑也。从女,从戌。《h律》曰:‘D告威姑。’”“威”与“姑”相同,也是指丈夫的母亲,反映了妻子在家中要听命于丈夫的母亲。从字形上看,“从女,从戌。”,“戌”是斧钺之象,代表了一定的权威,这也反映出年长女性在家庭中仍有一定的权威。

(11)妣(bǐ),《说文解字》:“殁母也。从女,比。”“妣”既可以指过世的母亲,也可以作为母亲的通称。现代汉语中仍保留此用法。

(12)姊(zǐ),《说文解字》:“女兄也。从女, �。”“姊”的意思是指姐姐。现在汉语中也有“姊妹”的用法,不过“姐妹”的使用率大大高于前者。

(13)妹(mèi),《说文解字》:“女弟也。从女,未。”“妹”的意思基本未变,古代指同父母而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子。现代汉语中就是指的妹妹。

(14)娣(dì),《说文解字》:“女弟也。从女,从弟,弟亦。”“娣”就是指的女弟,同嫁一夫的女子年幼者。也泛指妹妹。这里反映出古代的一夫多妻制。

(15)y(wèi),《说文解字》:“楚人^女弟曰y。从女,胃。《公羊鳌吩唬骸楚王之妻y。’”楚地方言中,“y”是对妹妹的称呼。这与前面提到的蜀方言中,称母亲为“姐”的现象一样。

(16)㛮(sǎo),《说文解字》:“兄妻也。从女,。”同“嫂”。现代汉语里称哥哥的妻子为“嫂”,“嫂”就是“㛮”的简化字。

(17)(zhí),《说文解字》:“兄之女也。从女,至。”女子称兄弟的子女为。在现代汉语中,“”就是指兄弟的子女,不论儿子或者女儿,都是“侄”,例如现在称“侄子”、“侄女”。这个字与“娣”和“姨”有关。

(18)姨(yí),《说文解字》:“妻之女弟同出橐獭4优,夷。”这个字与前面提到的“娣”字有关。“姨”是指与嫡妻同嫁给一个丈夫,而且年龄较小的女性。嫡妻称之为“娣”,丈夫称之为“姨”,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人。

二、反映出的一些古代文化

(一)对母亲的尊崇

我国的远古时代,是女性占领导地位的母系氏族社会。社会中形成了对女性的尊崇。然而进入父系社会后,女性逐渐变成了男性的附属,在社会中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但是母亲繁衍后代、哺育后代的事实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母亲在家庭、家族和社会中还是受到尊重的。加之儒家提倡孝道,母性的地位在父权社会中得到了保护。《说文解字》“女”部字中的一些字,譬如“母”、“”、“”、“”、“姐”、“姑”、“威”、“妣”,都说明了在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对作为母亲女性还是尊敬的。

(二)近亲婚配

血缘相近的家庭为保存大家族的实力往往实行联姻。这在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近亲婚配,最后往往造成一些复杂的亲属关系,例如丈夫的母亲往往就是自己父亲的姊妹。同样,“舅”字也表示丈夫的母亲,同时也是自己母亲的兄弟。当是的夫妻间存在亲属关系,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表哥娶了表妹,堂哥娶了堂妹。当然,“姑”的称谓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出现的。此时的婚姻不仅具备了生活上了需要,还有了家庭和家族的需要,成为了政治或者经济的手段。这种婚姻以个体的行为,调节了群体间的关系。

(三)媵妾制

所谓的媵妾制,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夫多妻制。媵妾制是指一个女子出嫁,须同姓品侄和奴仆随嫁。

“娣”、“姨”、“”三个字反应了古代这种媵妾婚姻制度。“姨”是指与嫡妻同嫁给一个丈夫,而且年龄较小的女性。嫡妻称之为“娣”,丈夫称之为“姨”,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人。具体来讲就是娣(姨)随姊嫁,娣(姨)姊、┕霉彩乱环颉k翩制的姊、姑出嫁后就是嫡妻,随她们陪嫁的娣(姨)、τ诖邮舻牡匚弧T谝桓黾彝ブ校妾可以有多个,但是正妻只能有一个。许慎解释“妻”用的是“Dc夫R”,这是相对于“妾”而言的。在众多的妻妾中,只有“妻”才能向丈夫看齐,同样,“妻”除了洒扫之类的家庭劳作,还要管理其他婢妾的事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这些“女”部字中表示亲属称谓的字中了解古代家庭、婚姻和家族中的一些内容。在当今社会中,女性早已摆脱了过去“男尊女卑”的偏见,成为了社会中的中坚力量,女性地位正在不断提升。“女”部字的这些价值,不仅是文字方面的,还有文化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价值,反映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

注解:

{1} 以下所引《说文解字》皆为中华书局,2009年版,不再一一注出。

{2}《汉语大字典》缩印本,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435页。

{3}《汉语大字典》缩印本,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446页。

参考文献

1.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9年3月。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3月。

3.《汉语大字典》缩印本,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11月。

4. 朱保安,《〈说文女部〉字所反映的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殷都学刊》,2004年03期。

5. 王燕,《〈说文〉“女部”字与中国传统文化》,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第12篇

第一次见到小柯是在一个演讲论坛上。今年8月4日,《南方周末》与联想ThinkPad联合主办的“Think 2012”演讲论坛在北京进行了首场活动,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八位专业人士担任活动的首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尝试、经历和成果。第七个出场的小柯是其中的“异数”,就像她的红头发一样。独树一帜。

我是一个鸳鸯火锅

小柯名叫柯瑾艺,是一位在中国研究彝族文化十几年的德国学者。一上台,她就介绍了自己的诸多身份,但强调,不管自己有哪些身份,“我还是小柯。”

小柯是那天演讲嘉宾中唯一的外国人,唯一的女性,也是当天唯一一个敢于自述人生故事的人。两天后,坐在三里屯的咖啡厅,小柯摆弄着腕子上的一串手镯说:“也许因为我之前是做性别研究的,所以比较敏感吧。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主办方没有在意演讲者群体的性别失衡。”

“性别和身份”,是小柯自己的人生思考,是她多年研究的学术选题,也是她这次演讲的一个重点。而在来中国之前,小柯并没有那么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性别和身份的压力。“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会看到周围大多是男性,他们之间都会用教授、博士相互称呼。可是一到我,就统称‘美女’了。”在性别身份面前,社会身份反而遭到了忽视,让这个德国女博士有点儿别扭。

在德国,小柯思考更多的是她的文化身份。讲着一口流利汉语的小柯,自称是个“多文化的鸳鸯火锅”。她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来自前南斯拉夫,他们在柏林相识、结合。在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这种姻缘很少见。当时的柏林分别被美国、英国、法国以及苏联划分为4个占领区。小柯一家住在美国区,她从小就读于全英文教学的国际学校,很多老师根本不会讲德文,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有一个来自英国或美国的家长。“只有我,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德国家庭,我的母亲根本不会英语。”这一段成长经历,和现在彝族的年轻一代像极了。“他们家里可能还是传统的彝族氛围,到了学校,都是用普通话了。”

“女性,知识分子,身份”,就构成了小柯硕士论文的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后彝族女性知识分子的身份变迁》。

和其他几位主要介绍自己科研成果、表达自己思想理念的演讲者不同,小柯没有过多地提及自己的课题和成果,倒是在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她的彝族朋友。“演讲的内容是和主办方多次交流后确定的。”一开始,小柯准备的也是中规中矩的学术演讲。但“Think 2012”主办方建议,还是讲故事吧。

凉山和黑山是一样的

小柯的故事和两个“山”分不开。一个是黑山共和国,那是母亲的家乡,“我们以前每年都要回黑山,因为母亲的家族很大,有很多亲人。”小柯的母亲就是她见到的第一位通过知识走出大山的女性。她在德国读了硕士、找到了工作、还建立了家庭。后来研究走出大山的彝族女性时,小柯经常可以在她们身上找到妈妈的影子。

另一个就是位于中国四川省的大凉山,这里是彝族人民的聚居地。在中国的14年,小柯多次出入凉山,在这里做研究、交朋友、还建立了自己的慈善项目,发动在德国的朋友们资助彝族女童读书。“我的姥爷从小就告诉我们。教育很重要。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女孩子知道,人生还有另一种选择。哪怕她们读完初中,还是回家嫁人了。起码她们会写自己的名字。”

和彝族、凉山的缘分,起于学术研究。但现在,小柯已经把凉山认作自己“心灵的故乡”了。因为“它跟黑山一模一样”。这里的草和小时候山上的草是一个味道,这里也有黑山的橄榄树,甚至两个地方的传统,都有相似之处。“在凉山,彝族人见面的第一个问题不会问‘你吃了吗’,而是说‘你叫什么,姓什么’,这跟我们在黑山是一模一样的。因为通过你的姓氏,我就能算出来你是我哪一门子的亲戚。”

小柯又像摆弄玩具一样,摆弄着手上的戒指。“这些都是彝族的首饰。我以前很少在意装饰品的。这几年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戴。这也是彝族女性的传统,她们的服装都是高领的,所以喜欢戴手环和戒指。现在我也离不开它们了。”

为了科研而科研

小柯离不开的还有中国,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一个中国胃。“前两年我去美国玩,最喜欢的地方竟然是那里的中国城。因为在那里,我能吃到中国的面条。”

但是在中国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小柯,学术身份却是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博士。“这可能也是‘Think”请我这个外国人演讲的原因吧。我的研究里没有功利的因子,因为我们德国的学术圈有句话,就是‘为了科研而科研’。”小柯自称是个现实的人,也在努力挣钱,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在申请读博士的时候,她还是选择了要求更为严苛的德国大学。在那儿,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不用考虑其他非学术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