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

时间:2022-10-20 12:39: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能大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技能大赛

第1篇

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由世界技能组织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水平。

我国在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2011年在英国伦敦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数控车床、焊接等6个项目的比赛,取得焊接项目银牌。2013年在德国莱比锡,我国派出26名选手参加其中22个项目的竞赛,最终收获1银3铜及13个项目的优秀奖。2015年8月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我国代表团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取得5金6银3铜的好成绩。

对于这样的成绩,我国职教界怎么庆祝、怎么宣传都不过分。它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定位“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次真正的成果检验。

在欢庆之余,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以供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的、包括国内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内的类似活动参与和举办的参考与反思。

一是扩大参与项目。我国近邻韩国一直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占据领先地位,在任务完成质量、比赛方法经验、掌握比赛规则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在本次世界技能大赛中,韩国代表团参加了全部50个项目的角逐。而我国只参与了其中焊接、制造团队挑战赛、美发、汽车喷漆等29个项目的比赛,前两届则参与得更少。这显然与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在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的地位是严重不相称的。

二是扩大参与机构。代表我国参加世界技能组织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参加近三届世界大赛的中国代表团都是由人社部组织,而参加的院校则全部来自人社部管理的技工院校和少部分民办职业院校。教育系统所辖院校无一纳入。目前,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882所,在校生386.6万人。而职业院校总体规模1.3万所,在校生2761.91万人。也就是说,近年来参与到这项技能界奥林匹克项目的,仅是少部分院校的少部分人群。这是人社部门与教育部门在职业教育领域长期不协调所导致的结果,即使在代表中国形象的时候,仍然是从部门本位出发。换言之,假如举办职业教育的院校都有参与机会的话,是否奖牌数会多一点呢?

三是提升人人技能水平。正如各类体育竞技活动,我们既重视金牌数,更重视奖牌数,尤为重视一个国家和地区民众整体的身体素质。无论是世界技能大赛也好,还是国内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好,都不能唯金牌论、奖牌论。要注意防止,不能把一个国际大赛、国家大赛,最终变成一个系统、一个地区、一个学校或者几个选手的事。这是背离比赛初衷的。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呼声很高,一些地方的做法也值得借鉴。比如,浙江省推出中等职业学校“面向人人”学生技能竞赛项目,要求所有专业都开展,所有学生都参与,采取抽测制;湖南省则在高职学校教育的出口处,实行包括职业技能、毕业设计在内的抽查测试制度,抽测不合格一票否决,试图建立专门针对学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而陕西省早在2007年就启动人人技能工程。这些做法,显然是符合职业教育“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目的,也应在国家层面予以推广。

第2篇

关键词 数控技能大赛 学生选拔 技能培训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10-02

数控技能大赛的举办是职业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是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熟练技能的一次大展示,对于进一步宣传职业教育,营造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各省、市的数控技能竞赛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那么,我想通过我这几年分别作为选手和指导教师参加数控技能大赛的情况浅谈一下数控技能大赛。

一、数控技能大赛在不断地进步发展

首先,从几届的数控技能大赛出题命题特点来看:

1. 2004年第一届数控大赛:只有一件简单的零件,主要考察选手的数控加工技能;

2. 2006年第二届数控大赛:两件公母配合件加工,不但考察选手们的基本数控加工技能,还要考察选手们的综合能力;

3. 2008年第三届数控大赛:多件零件加工和自动编程(CAD/CAM软件应用),要求选手们具有高度数控加工工艺积累、精度控制能力和熟练的自动编程能力;

4. 2010年第四届数控大赛:不但会应用传统的数控机床,还要会应用更先进的多轴数控机床;不但是一个选手操作,还要多个选手配合团体操作;不但会传统的加工工艺,还要具备更先进的复合数控技术加工工艺。

5. 2012年第五届数控大赛:比赛试题不但注重创新概念的考核,还关注细节,重视过程;同时还新增设了数控装调与维修的赛项(团队比赛)。

从2004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开始,数控技术大赛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件到多件,从手工编程到电脑自动编程,从单项到多项配合加工不断发展的趋势,也充分体现了数控技术在我国快速应用发展。

其次,从2012年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情况来看: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大赛现代制造技术比赛,于6月26日至28日在天津机电学院新校园区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6个省市(计划单列市)518名优秀选手参加了七个项目的角逐。本届比赛是自2004年以来数控大赛项目最多、参赛选手最多、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次比赛。技能大赛得到了职业院校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同时示范、引领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操作技能。经过赛前训练和比赛锻炼,选手技能水平、指导教师综合素质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受到中职学校的欢迎和认可。

另外,本届大赛在组织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创新。在各赛区选拔赛期间,组委会组织专家到赛区做技术培训;在全国开展全国决赛试题及方案征集活动。在各赛区选拔赛结束后,组委会针对各赛区参赛选手,组织了免费的“数控多轴加工技术及工艺”培训班、“数控多轴加工软件应用”培训班;将实操试题提前公布,以便参赛选手学习及训练;在实操赛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便于场外领队、教练、选手观摩学习;在实操现场组织配套展览,加强宣传及交流工作等。除了以上这些创新工作外,组委会还组织了数控技术发展及数控技能人才培养论坛;还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点评活动等。

从几届的数控技能大赛出题命题特点以及2012年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情况看,数控技能大赛不管是在技术要求,还是在选手的综合能力、人数以及大赛的组织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作为职业教育者要不断地努力,为数控技能大赛做更高要求的准备。

二、数控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与培训

选手的选拔和培训是数控技能比赛前期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我根据自身参赛和培训竞赛选手的体会,对职业学校数控技能比赛学生的选拔和培训做了以下探讨。

(一)选拔学生是基础

俗话说“强扭的瓜果不甜”,挑选的时候应该体现一种自愿原则,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再对其进行筛选。有些老师可能把听话、学习认真的同学当作首选,这种做法似乎过于片面。我们在挑选时首先需要参照的应该是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切削原理等,这些专业知识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对数控培训接受能力的好坏。其次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这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掉。最后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实训中对各种工量具的使用。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想要提高是很难的。

确切地说,选拔是一个促进与提高的过程。培训期间老师可根据日常表现及考核采取淘汰制,做到优胜劣汰。起初挑选的人数可以是正式比赛的3至4倍,随后逐轮淘汰,这样一来学生有了竞争意识,学习的劲头将会大大提高。当然,有些技能不错的学生在培训期间会觉得培训过于枯燥,出现严重失误后会产生后怕心理,打退堂鼓,这就少不了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

(二)技能培训是关键

1.操作技能的培训

技能培训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指导老师应准备详细的进程安排,方能做到有条不紊。初步筛选的学生可能已学过数控方面的知识,但对编程和操作掌握的还不够全面,在培训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由浅入深再对每个指令进行系统的讲解、分析和演示,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以后培训的安排。有些指导老师或许存在着这样的心态,怕自己在演示中出错,我认为没这种必要,老师跟学生应该以探讨交流的形式进行培训,万一出错可以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比纸上谈兵效果更好,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时候也更直观。

数控技能比赛培训不同于一般的技能培训,培训的内容不能面面俱到。一般比赛都会使用指定的机床设备,教师可以根据比赛难度和比赛所用的机床来大概确定题目的类型。比如数控车床比赛,高级工难度,选用的机床大多是FANUC、GSK980TD或者华中系统等等,再根据比赛刀具清单,我们就可以大概确定是外圆台阶、凹凸圆弧、内/外螺纹、车槽、内孔等。这样培训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与比赛内容更接近。

2.三个“度”的把握

数控比赛讲究三个“度”――速度、精度、粗糙度。在日常培训中,指导老师应时刻检查学生的工艺编排、程序编辑、切削用量选择及操作规范性等,因为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三个“度”。怎样更好地保证这三个“度”呢?首先,一定要提高学生手工编程的能力,确保万无一失。在正式比赛中由于心理等因素,程序出错再去修改往往很难找到错误的地方,既浪费时间、加剧紧张又影响到速度。其次,对工艺的分析,有些学生一拿到图纸就盲目加工,对工艺细节考虑不够周到,加工到一半时发现工艺出错,不能继续加工,前功尽弃。在培训时一定要使学生养成习惯,宁可花十分钟认真分析工艺而不为图一时之快乱了大局。最后,切削用量的选择,加工不同材料,使用不同刀具都有不同的切削用量。有些学生为了抓紧时间而不断提高切削用量,这样精度难以保证而且会引起严重后果。当然切削用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学会及时调整。机床主轴的电机功率往往会被一些老师忽视掉,不同的主轴电机功率所选用的切削用量也是不一样的,选择不当会出现崩刀,甚至断刀等现象,在正式比赛前指导老师一定要及时提醒。

3.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操作竞赛中,由于选手对场地和机床性能的不熟悉,加上心理紧张和疏忽大意等因素,往往会出现程序编好后不能运行,加工中切削用量选择不当刀具突然断裂等现象。所以日常培训中不能一味追求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的培养。竞赛的题目都有一定的难度,里面都有一些难点的设置,用常规的编程模式或许加工不出来,培训中不能限制学生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思路去编程,可以尝试不同的编程方法来加工同一个工序。有些老师忌讳学生在平时训练时断刀或发生刀具干涉等现象,我认为这些情况的发生不一定就意味着学生差,反而可以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当出现问题后,指导老师不要忙于解决,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问题出现的原由。不过一定要在保证学生和机床安全的前提下。

(三)培训时注意事项

1.劳逸结合:不要为了出成绩而搞得学生身心疲惫,合理的时间安排更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训内容尽量少而精:有些老师采取“题海战术”,但里面很多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更应注重培训质量而不是题目的多少,学生的技能不是老师“教”进去的,而是学生“学”进去的,也就是说学生必须愿意学,能够将学到的东西进行内化才是最主要的。

3.安全问题:必须时刻提醒学生做到胆大心细,程序里一个数字的错误或者操作失误都会酿成大祸,轻者零件报废,重者造成机床受损或人生伤害。

4.及时总结、提高:不但指导老师要及时总结,选手也要及时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从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更多的经验,快速的提高。

总之,通过数控技能大赛,数控技术向着高速、高精、高效、高复合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作为数控技术职业教育者的我们具备更高、更强的综合能力,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第3篇

摘 要:2014年11月30日,由省教育厅、卫生厅、财政厅等部门筹办的山东省中职院校“人卫杯”护理技能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笔者学校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有的同学凭借个人扎实的基本功在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本文对此次比赛的全程进行了客观分析,以便广大同仁汲取相关经验。

关键词 :山东省中职院校 人卫杯 护理技能大赛 体会 经验

由省教育厅、卫生厅、财政厅等部门筹办的山东省中职院校“人卫杯”护理技能大赛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此次比赛对提升护校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护校学生综合素质均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将对此次比赛做如下分析。

一、全省护理技能大赛概述

本次比赛成功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支持与团队的努力。今年的护理技能比赛分理论和操作两个环节。理论技能比赛考试重点是针对内外妇儿的临床案例提出首优护理问题并制定护理措施,在操作上包括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密闭式静脉输液两项等内容。为了能够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从选手选拔环节就开始亲自参与,并组织校内外专家给学生予以指导。教务处精心组织协调各相关学科组长出病例并给选手讲题,专家组和护理组其他老师加班加点研究操作流程,给大赛做出很大支持。正是这种充分的保障,才成就了我们比赛的成绩。

二、全省护理技能大赛经验探究

1.仔细研究比赛评分标准

比赛考核标准的项目均针对操作中的重点。抓住了评分标准,也就抓住了操作重点。在此次训练中,老师们将评分标准一项项拆分,逐条推敲,明确训练重点和难点,如在静脉输液消毒棉签操作中,可以细致到棉签转动几圈合适,抬高到什么角度保证无菌操作,在实践中往往还需根据选手的实际运用,调整几遍。

2.重视护理技能理论的学习

在比赛中,理论知识考试占比较小,但由于涉及面广,内容枯燥,选手很难取得好成绩。为此,我们首先给选手制订复习计划,并监督严格执行;第二遍复习中,主任亲自辅导,每天晚上领着选手复习;最后一遍我们划出难点和重点,确保选手掌握无误。通过努力,笔者学校选手在理论知识上取得了满分。

3.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高低影响着选手操作技能的发挥。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一是要加强人文关怀,从生活上关心选手,培养其自信心,训练时可让其换位思考,自己体会病人心理,来改进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在平时操作中强化训练,如到上课班级巡演,组织学生到实训室观摩,邀请各大医院护理部主任观看点评等,并录制整个操作过程,明确问题所在,及时改进。特别是在后期模拟比赛中,制造干扰气氛,切实使选手在各种场合操作时“旁若无人”。三是要努力克服训练的“瓶颈现象”。训练久了,选手在思想上往往会产生倦怠。特别是今年集训时间较长,比赛项目由4项改为2项后,压力骤减,笔者和选手都感到操作提高有限。为此,我们在细节和综合素质上予以突破,适当放慢节奏,增加理论学习实践,稳中求进。

4.注重技能操作训练的总结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此次技能训练期间,笔者和选手均备有差错记录本,每天在训练中、训练结束后都会记录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方法,及时改正。校领导还给选手推荐了“意念”训练法,在每次操作有问题后强化正确操作步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全省护理技能大赛对护校教学的借鉴意义

1.培养学生提高对护理技能的爱好

南丁格尔在她的《护理札记》中写道:“护理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对护理操作不仅要求“真”“善”,更重要的是要求“美”,即护理操作处理应使操作的执行者和接受者都能获得美感而带来心灵愉悦。因此,在以后要把这一理念灌输给学生,让他们意识到,护理艺术的美存在于护理实践的全过程。比如静脉输液三段式对光检查气泡时,对手拿输液器的高度和动作如何能达到要求并且美观,就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美感。

2.积极借鉴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做法

要以开放的心态,走出去,请进来。主任积极带领我们和其他护士院校相互沟通,互通有无,开阔眼界。

3.统一护理技能操作流程

护理技能比赛的宗旨在于“以赛促教”,凡与比赛相关的操作(比如静脉输液),学校都可以按照比赛操作流程进行讲解,普及练习,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讲解最新标准,还可以为大赛储备后备力量。

4.重视培养选手的综合素质

此次比赛,是对选手操作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理论知识的一项综合评比。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对理论成绩过硬,主动学习意识,口齿发音的清晰度也需综合考虑。

四、小结

第4篇

劳动竞赛是基层工会组织按照上级工会要求充分发挥建设职能作用的重要载体。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公司劳动技能大赛总结范文材料,欢迎阅读!

公司劳动技能大赛总结范文材料一

为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乘势而上,集中力量,加快节奏,全面完成xxxx年管道建设任务”的要求,进一步调动广大参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圆满完成管道工程建设任务和目标,经集团公司研究决定,在国内战略能源通道和骨干油气管网建设中开展以“建精品工程,铸能源国脉”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

****开展“抓三提,促五赛”劳动竞赛以来,监理部及EPC项目部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结合****工程实际,确保集团公司“建精品工程,铸能源国脉”劳动竞赛工作落到实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积极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经过全体参战单位的积极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下达计划的完成,现将劳动竞赛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在监理部的带领下各参建单位都能够认真组织“三提、四抓、五赛”劳动竞赛,成立竞赛组织机构确保对竞赛的领导,要求项目经理必须担任竞赛领导小组组长。使竞赛活动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竞赛方案有人管,各项指标有落实,形成上下互动、横向联动的工作格局,为劳动竞赛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求细化竞赛方案,制定主要措施和考核激励办法,加强对竞赛活动的指导、检查和监督。按照*****下达的进度计划确定阶段性目标、指标,并将目标指标层层分解,量化到施工机组,量化到具体人头,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竞赛动力机制,确保劳动竞赛有序开展、确保质量安全上新台阶、确保竞赛总体目标实现。

二、抓好过程控制环节,不做无用之功,保证活动有序开展。

我们把劳动竞赛作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四抓两统一”管理。一抓建立竞赛组织,使竞赛活动有人抓有人管。二抓制订竞赛措施,结合业主提出的工程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施工方案订立竞赛措施。三抓合理配置资源,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做到资源不闲置、不浪费,充分发挥作用。四抓竞赛服务到位,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深入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根据所分管工作建立分工包保服务,使现场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把竞赛与日常施工“两统一”:日常施工与“组织竞赛”统一安排,做到目标明确,落实到位;施工管理与劳动竞赛机构统一办公,做到协调配合,指挥灵敏。

三、抓好竞赛总结表彰奖励环节,发挥激励作用,促进活动持久深入。

人都有物质的精神的内在需要。吃、穿、住等是基本的物质需求,成就感和荣誉感是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与此相对应的是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对劳动竞赛的奖励恰是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结合。分阶段劳动竞赛活动开始时,项目部就与外协队伍签订“责任状”,制定相关管理人员“工期、质量、安全包保书”,明确施工生产目标,明确奖罚金额。分阶段劳动竞赛活动完成后,项目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考核,由项目部工会、技术、安质、财务、劳资等主管部门,从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指标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大张旗鼓对取得的成绩外协队伍和竞赛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重奖。同时通过各种会议对先进队伍、人物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利用宣传橱窗设立“光荣榜”栏目进行展示,增强荣誉感。把劳动竞赛的激励机制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向精神物质奖励并重转变。xx年以来,项目部在施工生产的实施过程中,运用劳动竞赛的杠杆作用,激励作用,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施工,涌现出一批好的生产积极分子和队伍,带动了项目部整体工作不断上台阶。

公司劳动技能大赛总结范文材料二

本季度项目部按照公司工作指导思想,结合任务重、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的实际情况,组织带领全体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积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劳动竞赛活动,以“创优质、创高效、保安全”为目标,充分发挥劳动竞赛的作用,把过去单纯的生产型、体力型劳动竞赛转变为智力型、管理型上来,不断掀起了竞赛。

按照业主劳动竞赛的主题,我项目部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抓了以下三个环节的工作:

一、抓好本季度赛前准备和动员环节,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活动奠定基础

为了确保重点工程阶段劳动竞赛,我们根据阶段工程的特点,抓好赛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一是项目部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认真学习领会业主劳动竞赛委员会下发的文件,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竞赛活动”的宗旨、方法以及“竞赛活动”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了“进度保证、安全保障、质量保优、效益保佳”的竞赛总体思路。二是围绕施工难点,精心策划劳动竞赛方案。我们按照劳动竞赛的要求,在快速、优质、安全、低耗的前提下,全面完成业主计划为目标。三是加强舆论宣传,抓好赛前动员。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动员,使参战人员充分了解劳动竞赛的目的、意义、要求。同时利用会议、宣传橱窗、宣传条幅等,营造全方位劳动竞赛氛围。

二、抓好过程控制环节,不做无用之功,保证活动有序开展

我们把劳动竞赛作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四抓两统一”管理。一抓建立竞赛组织,使竞赛活动有人抓有人管。二抓制订竞赛措施,结合业主提出的工程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施工方案订立竞赛措施。三抓合理配置资源,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做到资源不闲置、不浪费,充分发挥作用。四抓竞赛服务到位,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深入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根据所分管工作建立分工包保服务,使现场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把竞赛与日常施工“两统一”:日常施工与“组织竞赛”统一安排,做到目标明确,落实到位;施工管理与劳动竞赛机构统一办公,做到协调配合,指挥灵敏。

x月,我们顺利开展了样板工程活动,参加竞赛的一、二、三工区积极应战,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组织得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此次样板工程劳动竞赛,我们比出了精神、比出了差异,发现了不足,特别是一工区的洞身开挖施工项目,至今都没有达到满意的光面爆破效果,通过此次样板工程劳动竞赛,各个工区要迅速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真正做到:会干、能干,最终达到干得好、干得快、效益佳的目的。

x月,组织开展了多次安全知识竞赛,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采取了安全知识抢答形势,比赛气氛异常活跃,参赛队员踊跃竞技,达到了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的目的。

三、抓好竞赛总结表彰奖励环节,发挥激励作用,促进活动持久深入

分阶段劳动竞赛活动开始时,项目部就与协队伍签订“责任状”,制定相关施工生产目标,明确奖罚金额。分阶段劳动竞赛活动完成后,项目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考核,由项目部技术、安质、财务、物装等主管部门,从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指标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大张旗鼓对取得的成绩协队伍和竞赛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重奖。同时通过各种会议对先进队伍、人物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利用宣传橱窗设立“光荣榜”栏目进行展示,增强荣誉感。把劳动竞赛的激励机制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向精神物质奖励并重转变。项目部在施工生产的实施过程中,运用劳动竞赛的杠杆作用,激励作用,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施工,涌现出一批好的生产积极分子和队伍,带动了项目部整体工作不断上台阶。

公司劳动技能大赛总结范文材料三

为了提高车间女职工的思想、文化、技术的整体素质,为女职工搭建起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她们“学知识、练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情,为十一五建设和生产经营服务,根据公司工会的文件精神的要求,我车间在广大的女职工中开展了技能技法劳动竞赛活动,在车间全体女职工的用心配合下,我车间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劳动竞赛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为了搞好这次女职工技能技法劳动竞赛活动,我车间成立了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学习公司女职工技能技法劳动竞赛实施方案,提高领导小组成员对此次活动的认识,明确各自的职责,进而使活动的顺利开展得到了保障。

车间根据实际状况,制订出了棚膜车间女职工技能技法劳动竞赛方案,并召开了车间女职工大会,明晰了此次竞赛活动的目标及措施,深入落实好了竞赛方案,我车间女职工全部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参赛率100%。

车间在竞赛活动中,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了岗位实际操作考试、岗位理论知识考试和平时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综合平定的方法。构成了技术比武于日常的生产相结合,相互促进,两不误,两提高,以技术比武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以生产的良好形势烘托技术比武氛围。车间在开展活动时,根据生产实际状况,在车间女职工中开展了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对车间女职工岗位实际操作进行了考核,对岗位理论知识进行了考试,对女职工平时工作状况进行了考评;在竞赛活动中我们还把此次活动于公司开展的“发展、效益”杯职工技术比武大赛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做到了同步进行。活动中车间依据职工技术比武大赛评比标准及考核办法,评出了一名女职工操作能手。

第5篇

商务技能大赛活动总结

这次比赛是商学会开办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大型比赛,也是第一次集中考验了我们团队的团结合作能力、机动应急能力、公关招待能力、策划组织能力等等综合能力。从寒假的比赛性质、主要内容的定型,到开学之后的策划、到进入四月份的组织、宣传,我们都各展其能,特别是在宣传方面,为了加强宣传效果,我们想尽各种办法,绞尽脑汁。

比赛基本达到起初效果,不仅为对比赛本身做了很好的包装,更重要的是为商学会注入新的思想和内涵,让学本质在比赛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在比赛中得到升华。

显然,这些有些是无法避免的,是本身比较难以控制,但把他列出来主要用于提醒明年组织的时候对自己的警示。

对于我自己,我认为我在这次比赛组织过程中得到一句最重要的话,我觉得这句话将影响我一生,即是师姐提醒我的“你只会发现问题,你不会解决问题。”我第一次看到企划人员的重要性和最主要的职责。在组织过程中我能发现不少问题,但是却没有及时去解决它,特别是在比赛组织开始阶段。起初没能做好跟进工作,与师兄的沟通也出现问题,不断的暴露出自己的稚嫩和不成熟。慢慢地我有所进步,每次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会先问自己怎么解决先,实在没办法就去找人帮忙,也许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实践,但是最起码我认识到问题,我想这对我以后 的进步会有很大的帮助!

比赛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这次比赛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在于我这个月以来的生活的变化所带给我的压力和动力,他们让我得到反思和进步。

第6篇

摘要:2014年全国烹饪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各省职业教育的实力,有以下特点:参赛者其本功过硬;选手多,水平高,创历年之最;比赛公平、公正,金牌含量高,新增仲裁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赛总结、点评,让参赛选手和各所在单位受益匪浅。通过技能大赛平台,由此可预见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学校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2014年烹饪技能大赛;专业技能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姚庆功,男,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烹饪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37-03

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烹饪协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等共同承办的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天煌杯”烹饪技能比赛,6月12~14日在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6支代表队的212名选手参加了中餐热菜、面点、冷拼、果蔬雕四个项目的比赛。而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对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深化“校企合作、工作结合、顶岗实习”改革,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新的人才评价与培养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烹饪技能大赛的特点

(一)参赛者基本功过硬

2014年烹饪技能大赛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在热菜的烹调和面点制作中考察厨师的基本功。在热菜烹调中新增内容:花刀(即兰花刀)。比赛中,现场提供每位参赛选手小黄瓜两根,每根长度约10厘米,切成蓑衣花刀(即兰花刀)。在面点方面,新设了水调面团、分剂子、擀皮。比赛中,现场提供500克干粉,选手完成和面、搓条、做20个剂子、并将其中10个剂子擀成圆形面皮(中间略厚于周边)四个步骤。从新设的比赛项目我们不难看出,此次比赛对于选手是否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一个明确量化的考察。

(二)选手多、水平高,创历年之最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技能大赛。36个代表队的212名选手圆满地完成大赛光荣任务,充分地展示了各省职业教育的实力,同时也展示了新时代烹饪专业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精良的教练员队伍风采。

(三)比赛公平、公正,金牌含金量高,新增仲裁组

一年一届的全国烹饪大赛是全国烹饪专业人士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顶级赛事。企业与选手一次参赛,两级奖励。

此次的奖项设置为:竞赛项目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一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10%设置,二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20%设置,三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30%设置,三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30%设置,优秀奖若干名。

对于每位参赛选手成绩,本届大赛有着高水准的裁判组进行严格认真的评定。裁判员均由中国烹饪协会调用,20多个省、市国家级45位裁判员负责大赛评判。江苏省30多位裁判员参与赛事的辅导、协助工作。这样,大赛的权威性、公平性、公正性充分体现。

本次大赛新设仲裁组,其主要职能为释疑,检查、督促以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仲裁组成为联系选手和裁判委员会的纽带,解决了比赛中诸多实际问题。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赛新增理论考试科目,目的是培养选手对于烹饪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参加60分钟的烹饪基础理论测试。试题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餐烹饪中级工考核要求设定范围,适当增加营养学及营养配餐知识的考核。为了体现公正性,考试方式为机考,共计100道题目,全部是客观题。考生登陆后系统将随机生成试卷,考生提交试卷后系统自动判卷并给出成绩。

新增的烹饪理论知识考试,有利于选手在烹调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正确处理,有利于强化选手正确的烹饪意识,有利于增强选手的烹饪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这样的比赛设置赋予纯操作性的烹饪技术以理论知识,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也提高了烹饪专业的文化品位。[1]

(五)比赛总结、点评,使参赛选手和各参赛单位受益匪浅

本届比赛总裁判长孙应武对本次大赛的4个项目进行了逐一的总结点评,200多名选手现场聆听,深受教益。

热菜成品总体不错,较去年水平有所提高,许多选手运用现场原料,在传统的制作方式上有所创新,展示了选手们高超的技能水平。赛场上涌现了不少精品,无论从色、香、味、形、器和口感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准。

冷拼作品注重了器皿选择、色彩搭配,营养合理,原料卫生保鲜,特别是食用价值上有了很大突破和进步。

雕刻作品选料多样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食雕技艺在饮食文化品位上的提升。作品惟妙惟肖,让人赏心悦目、联想丰富。

面点作品以传统的折酥方法在成型上大胆地设计制作,标新立异、逼真可爱,如“酒坛酥”、“伸面”、“丰收玉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赛促进了各类职业院校进一步“练内功、抓课改、创品牌、树形象”;在全行业形成了大学习、大交流、大练兵、大比武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业务素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提升了参赛院校的社会美誉度,同时,也为烹饪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资借鉴的参考。

二、烹饪技能大赛对专业技能教学的启示

(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调到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事烹饪专业教学30多年,笔者深有感触,要想让学生好专业首先有两个条件:(1)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不再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会立志当一名出色的厨师,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积极地、努力的学习;(2)适时开展各种技能比赛。如定期进行翻、刀工,热炒、面点制作、雕刻等大比武,让学生在比赛中比一比、学一学、练一练,互相找缺点、差距,激发学生学技能的欲望。技能大赛在此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技能大赛凸显了教育思想观念的7个转变,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师、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教师由以往的“讲三练二考一”向“讲一练二考三”转变;[2]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教师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向校外吸收众家之长、包容并蓄转变。这样才能实现烹饪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

(三)将基本功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推广和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强化学生的技能特点和动手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建立校际信息和教学菜品研制网站,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教学品种,丰富教学内容;改善实习环境,增加新型设备,创建模拟场景;增加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程序,改变教学体系,如采用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双语教学法、任务单导学法等,如此才能有效推进教学改革。大赛对选手基本功的考察正体力教学改革的要求。

(四)有效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技能大赛上学生竞技才能,令人赞叹不已,这根植于他们平时得到的有效训练。

1.适度、适当进行理论教学。在对每个课题进行训练之前,教师首先必须讲解本课题需要的有关知识。学生懂的可以略讲,不懂的需花时间讲解,直到学生具备本课题的有关知识并了解训练原理,做到心中有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为止。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注重动作技能目标的设置。特别是动作技能目标需要通过足够数量的实际操作训练,才能达到熟练而准确的程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对一些抽象的、不易观察的标准件转化成形象化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加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程序化的意识。

2.重视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加深专业理论的理解,同时,获得职业技能、技巧,促进职业道德发展,提升职业从业能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实习教学。

(五)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工学结合是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由学校与经济效益较好、管理规范、与学校专业相近的企业联合,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方式。[3]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工学结合实习,这样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和提高操作技能。学生要牢固树立起“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节约”和正确运用“7S”企业管理方法训练自己,进一步强化自己职业素养的形成。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区别操作技能之间的细微差别,他们的操作技能就会臻于熟练。当然,还要摸清企业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状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用得上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以后工作之忧。

(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技能大赛上学子的高超技艺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独立思考是他们获得知识的“引擎”,教师的指导艺术就在于善于帮助学生开启这台“引擎”。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尤显重要,以下方式可尝试。

1.分组教学,发挥好尖子生作用。建组时,要针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才能,通过各种活动及额外的辅导使他们在动手技能方面脱颖而出,成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气氛。

2.采取圆桌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组间都进行知识点提问,互相出题、解决问题,既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充分发挥实习场地的优势,加强学生动手能力锻炼。这是提高烹饪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的实训基地必须全天候开放,让学生随学随练,同时,在实践中也可以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操作中碰到的困难,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一步加强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是培养提高学生技能的又一个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动手技能的提高,需要经常练习、操作、多看多想。学校在时间安排上尚不能满足提高学生技能的要求,所以应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寒假去实习单位锻炼,增强感性认识。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学习,就会掌握一定的技术,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落施技能教学的“六大结合”

行家指出,技能大赛要求做到“六大结合”:技能教学与学生的品德培养相结合;技能教学与标注化生产相结合;技能教学与现代化市场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岗位训练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工艺改革创新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杨建良.关于五年制高职办学原则的思考[J].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2008:21-23.

[2]庄永全,王振才.中式热菜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5.

第7篇

2013年12月18—19日,“第二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暨“‘海格杯’客车驾驶技能比赛”南通赛区选拔赛的举办,拉开了本次大赛的序幕,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此大范围举办选拔赛,目的就是鼓励、引导驾驶员提高驾驶技能,助力节能减排。

本次“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客车驾驶员南通赛区选拔赛由南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冠名“海格杯”。经过层层甄选,南通市的55名选手参加本次比赛。

比赛由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单位行车距离燃油消耗三部分组成,各项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20%、20%、60%。其中,操作规范考核选手的规范驾驶、文明驾驶行为,燃油消耗按单位公里内实际折合百公里燃油消耗计算,由海格G-BOS智慧运营系统(车载)精准测量数据。本次比赛选用海格KLQ6125B型大客车3辆(空车),比赛全程约46.6公里,均为高速路况。

在比赛现场,南通汽运实业集团飞鹤旅游客运分公司机务经理孙洪军告诉记者:“我们从两个月前接到举办‘海格杯’比赛的通知开始,就组织了精心的准备。”孙洪军特别提到,这次比赛中有一段高速路,上一次高速就要收50元,驾驶员为了备战比赛,主动在比赛线路上练习,上高速的费用都是自己承担。公司得知后,决定对比赛成绩优异者报销这笔高速费用。

让孙洪军更感动的是,6名选拔出的选手每天在刻苦训练之后还互相交流切磋,通过G-BOS科学检测的数据来相互对比,找出最节能的操作技巧。相信通过这次历练,他们的驾驶技术会提升得非常快。

这次比赛不仅要上路测试,更是要考驾驶理论知识、安全、节油等常识。孙洪军认为,新时期的驾驶员应有与时俱进的综合素质,不能只会开车,还要熟悉理论知识,让科学武装头脑。

张奋进是飞鹤快客集团的节能标兵,抽到第二天比赛,但他第一天一大早就到达比赛现场“观战”。“多熟悉熟悉赛道、看看人家是怎么比赛、评分的,自己心里有底,明天会发挥得更好。”张奋进说。

“比赛最主要的还是要放平心态。真实路况不是理想状态,比如前面一辆车在慢慢开,是超呢还是不超呢?超车的话油门一踩油耗就高,但不超车的话时间又长了,这样的实际路况是很考验人的。”张奋进风趣地对记者说:“其他比赛你都能看到有啦啦队在喊‘加油’,但是我们这比赛可不好喊,我们比的是节油,一‘加油’油耗高了可就拿不到名次喽!”

“海格杯”第二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通过以赛促技,提高了驾驶员们认真钻研驾驶技能的主动精神,带动了江苏省道路运输企业节能降耗。据悉,常州等地的大赛也已陆续开展。

第8篇

Abstract: Taking skills competition as the them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kills competition, proposes the competition concept of "full participation, focusing on learning procedure". Aiming at connecting of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and teaching,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view tha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s the guarante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raining and overall quality enhancing is the key; standard combination is the emphasis and competition teaching combination needs reform.

关键词: 技能大赛;综合能力;航天精神;大赛标准

Key words: skills competition;comprehensive ability;aerospace spirit;competition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277-02

0 引言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专业技能大赛作为一种专业技能教学手段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技能训练与素质提高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高职教育发展方向。近年来,我系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人数超过40人次。其中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与升级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013年我系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和模具专业学生以全国第一的好成绩荣获“注塑模具CAD与主要零部件加工”赛项一等奖,选手们熟练的技术、提交的材料和加工的零件与大赛标准和企业标准吻合,得到主办方和大赛评委的一致好评。下面将分析技能大赛与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院技能大赛取得的成功经验,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技能竞赛观念,如何进行专业建设、改革,如何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如何进行学生培训选拔,以赛促教、赛教结合,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1 技能大赛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以来,得到了全国多所职业院校的追捧,也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技能的师资,但是,在竞赛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①有的学校对技能大赛并不重视,没有认识到技能竞赛对于学生的锻炼价值,资金、师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注重单门课程的学习,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③有的学校并没有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竞赛并没有引领教学改革,没有起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④有的学校参加竞赛的目的不正确,眼光短浅,为了暂时扩大学校知名度,保证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夺冠,倾全校之力,重点培养几个参赛选手,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为竞赛而重个体轻全体的不良现象。

2 教学与技能大赛衔接对策

笔者在指导技能大赛的几年中,深有体会,为了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现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2.1 树立全员参与,重在学习的竞赛观 针对个别学校在竞赛中出现的为竞赛而重个体轻全体的不良现象,职业院校必须树立全员参与,重在学习的竞赛观念。为此可以在院校之间、院校内部、专业之间、班级之间,甚至在日常教学环节的小组之间,举办多种多样、规模大小不同的技能竞赛,使竞赛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常态。这样既可以顾及到每个学生,使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高,真正营造“技能至上,能力第一”的氛围,又可以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高级别的竞赛[2]。

2.2 专业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 专业建设是技能大赛成功的基础。随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推进,我系数控技术专业是市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之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建设专业之一,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市级教改试点专业,这三大专业在示范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等实训条件建成,完善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师通过国内外培训、交流访问、挂职锻炼、参与教科研项目建设、编写特色教材等,提升了社会服务功能;校企合作,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标准和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编写“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材。通过三年的专业建设,为技能大赛取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工作,推动了相关的制度建设。学院成立了“技能大赛办公室”,并由专人负责,组织协调相关人员,商定参与的项目,联系和接洽相关事宜;学院出台了“技能大赛奖励办法”,并由技能大赛办公室统一协调负责每年学院技能大赛奖励经费的发放;学生参与技能大赛以及教师指导技能大赛的相关事项有了依据;成立了“产学合作处”,负责校企合作等各方面事情。系部规定,参加技能大赛培训的学生,通过正规的流程办理手续,经系部主任批准,培训期间以技能大赛为重,准许请假停课到比赛结束,期末考试可以申请缓考;考查和考核科目,在完成任课老师布置任务的前提下,成绩为良或优。通过这些措施解决了竞赛与日常课程学习的矛盾,他们就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培训和比赛当中,为技能大赛取得成功提供了先决条件。

对参赛选手的培训,指定专任的指导老师,分工协作,全程指导。机械类专业的比赛,大多以小组参赛,成员各有分工。比如:有负责三维造型及建模的,有操作车床加工回转零件的,有操作铣床的加工型腔零件的,有负责工艺设计与工艺文件报表的等等,指导老师也相对应。但是不管是选手还是指导老师都不是独立的,他们之间是协作关系,而且必须配合默契。

学院领导的重视、学院、系部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技能大赛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 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是关键 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技能大赛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系尤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系统的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系部成立了学习实践部,有技能大赛经验的高年级学生任部长,负责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调学习场地和设备、招收新学员等。学习内容包括二维绘图、三维造型、编程与加工、机床操作、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自主学习。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老师引导,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优生带差生,能者为师的模式。在学习实践部,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讨论学习中的任何问题,有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请教专业教师辅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不管是技能大赛培训还是学生的日常训练,我们都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航天精神的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贯穿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始终。在赛前的紧张集训期间,航天精神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指导老师陪着选手们夜以继日的训练,动不动就六个小时紧张的模拟比赛,任何时候都严格按照6s管理,机床开动时,必须有人在场,加工结束时,必须清扫现场等等,需要选手们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每天指导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开总结会,找出问题的原因,共同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第二天再继续。如此反复,让各种问题都尽可能的在赛前暴露出来。长期的辛苦是必然的,但我们的老师和选手从来没有抱怨过。正是这样的训练,培养了选手们优良的心理素质。

参赛选手的选拔上,我们采取了层层选拔,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方式。选拔时,指导老师会根据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推荐,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分模块培训、考核、淘汰进行层层选拔。同时,系部也不定期举办技能大赛、选拔参加院级和市级的技能大赛的学生,最终从通过市级大赛获奖的学生中,选拔表现优异的学生组队参加国家级大赛。通过层层选拔的方式,不仅选拔的学生可行,同时在层层考核、选拔、淘汰过程中,不断的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选手在紧张而激烈的比赛中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打下了基础。

2.4 标准结合是重点,赛教结合需改革 大赛不过是手段,促进教学,提升素质,培养的学生为企业所用才是目的。因此,在学生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上,我们都会考虑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指导,融入企业标准,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按照企业加工产品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因为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加工出来的零件仅有其形,而要到达企业真正的可用产品还需要完善各项精度指标。因此,将企业标准、大赛标准和课程标准三结合是培训内容的重点,也是技能大赛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

大家都知道“赛教结合”的重要性,对于如何实施也各有自己的认识。经过实践,笔者认为,赛教结合需要在改革中才能真正的实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走的长远。几年来,通过技能大赛,不断总结经验,并将有用的经验固化下来,融合到各个教学过程。校企合作,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标准和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编写“项目导向,任务驱动”[3]的一体化教材,以企业真实零件和技能大赛典型零件为载体,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编写每一个项目,将职业资格考核典型案例和技能大赛典型案例按项目正式编入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技能大赛和企业以及职业资格的相关内容,并不断强化。以企业标准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实训基地内涵,开发新的实训项目,也为技能大赛和实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还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并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再创新高。

3 小结

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了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当然,各学科各领域技能大赛方式不同,工作经验上也会存在差异,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赛教结合需改革”这一点,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总结经验,在探索中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1]师素文,裴炳文.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

第9篇

制度创新孕育现实生产力

2008年,有关方面决定通过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联合举办”的办赛方针。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也凸显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紧密联系的特点。从2008年的11家主办单位到今年由23家单位共同主办,大赛的联合主办部门数量显著增加。这么多的主办单位绝不是仅仅挂名,而是发挥自身职能,实际参与到大赛的举办活动中。比如,今年的大赛,农业部就主要负责牵头组织中高职院校农业类比赛项目的开展;国家民委则发挥其在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牵头组织了“2012年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演”等大赛同期活动,展现出民族地区职校学生的高超技艺水平和良好精神风貌。

技能大赛一直提倡“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赛原则。经过5年的探索,由教育部门主导比赛设计,职业院校承办比赛;其他部门、行业发挥指导作用;有关企业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大赛运行机制渐趋成熟,技能大赛成为了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对接的重要平台。《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筹备工作要求》明确规定了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的赛项设计与组织原则,要求“校企共同组成赛项专家组,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设计赛项、研制赛题,组织裁判工作和提供技术保障,统筹安排赛项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有关工作”。我们注意到,2012年技能大赛的主办方中首次引入了行业协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表示,今年大赛的96个项目每一个赛项的组委会都由行业部门牵头,起指导作用,有关企业参与实施。行业企业专家全面参与比赛的设计、命题和裁判工作,旨在逐步推动技能大赛走向可控自主运行。

在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方面,今年的技能大赛进行了大幅度改革。从组织架构看,适应大赛功能的扩大,建立起全国赛、分赛区、具体赛项三级组委会和执委会,对应组织实施全国赛事、分赛区赛事和具体赛项。从管理制度看,大赛执委会专门制定并下发了《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筹备工作要求》,明确了各级组织机构的职责。此外,为规范比赛的各项筹办工作,大赛执委会先后研究制定了《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与仲裁工作要求》《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励工作规定》《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企业合作计划》《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安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赛事组织和赛项的筹办工作提供了依据。

另外,今年大赛首次明确了分赛区设置制度。为适应大赛规模和内容的不断发展,自2011年开始,教育部尝试在天津以外设置比赛,如在南京进行的中职护理比赛,在潍坊进行的中职会计比赛都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教育部正式提出以天津作为大赛的主赛场,在其他省份设立分赛区的竞赛制度。经各地申报和筛选,选定河北、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贵州10个分赛区,承担96个赛项中的51个的组织实施工作。其中,江苏是除天津主赛场以外承办赛项最多的分赛区,承办赛项达到24个。

有了制度的规范管理,技能大赛实现了良性发展。比赛项目由2008年的10大类24个增加到18个专业大类96个,内容涵盖测绘勘探、电子技术、交通运输、能源、石油化工、土建、信息技术、护理、数控等与国家重点发展和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参加决赛阶段比赛的学生由3000多人增长到近万人;累计选拔出各项目获奖选手近1.5万人次。更为可喜的是,这些优胜者几乎都被用人单位和相关高校“抢夺一空”。天津旅游职业中专烹饪专业的学生王非就是在2008年的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一跃坐上集贤百悦酒店后厨 “二把交椅”的;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张平在2010、2011年连续获得苏州市、江苏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单片机”项目一等奖,毕业后被保送到南京工程学院本科专业学习,并进入了学院的机器人实验室。教育部袁贵仁部长用“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就是现实生产力”对技能大赛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德技并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今年5月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提出要从经济、公平和改革三个视角全面审视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并在三个视角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其中第三个视角——改革的视角,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关注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

与国际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相适应,近年来我国加大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力度,促进职校生全面发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不断拓展活动内容与形式,以更加灵活生动的方式来努力搭建“全人教育”的平台。

第10篇

关键词:会计教学;技能大赛;高职院校

会计技能大赛通过仿真现实社会用人单位的岗位工作需求设置相关的考核项目,主要涉及财务设备的使用以及财务问题的处理等,会计领域的行业专家以及企业财会人员与参赛院校的师生共同参与体验。技能大赛能够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会计专业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同时也能充分对于院校的教学综合水平进行全面考核,总而言之,会计技能大赛的开设有助于实现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革新,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如下几点:

1技能大赛有助于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

对于高职类院校的教学目标而言主要为培育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会计专业的教学同样如此。高职会计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院校理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优化与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革新就是以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为基本目标,这同会计技能大赛的比赛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实现人才的培育离不开科学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同样会计技能大赛的相关比赛项目正是根据其就业的岗位层次以及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的,这就成为高职类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参考依据,对其实用性、综合性以及交叉性予以全面探究,以便于实现教学课程同信息技术方面的有机整合,在渗透教育与养成教育过程中融入相关职业素质并进一步固化,从而避免专业课程的重复设置以及比例不科学等问题。正是借助于会计技能大赛,高职院校的会计课程体系设置才更为合理完善。

2技能大赛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手段的丰富

通常而言,会计技能大赛主要是依据参赛选手所在的工作岗位需求而设置与之相关的比赛项目与规则,对于比赛的具体内容以及流程也进行较为详实的规范。这就成为会计大赛对于所有参赛选手所设置的评判标准,以此来判断会计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高低,这也符合广大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对于高职类院校中会计专业的教学而言提供了借鉴,一方面会计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鉴规则与标准等进行相关课程标准的制定,充分借鉴实用主义原则实现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的大胆创新。对于传统教学过程中滞留的旧观念以及旧内容予以摒弃,大胆革新,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同时教学手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出现实现了师生与主流媒体的多向即时沟通与交流,大大拓宽了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式。

3技能大赛有助于实现教师素养的综合提升

由于会计技能大赛中会涉及众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且呈现出考核范围广的特点,这就对于所有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导师首先必须具备专业全面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当对于整个赛事具有科学明确的分析。会计技能大赛由于其覆盖面广,指导就不仅仅是一位老师的工作,而应当是所有会计专业教师的工作。就当前高职类院校中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而言,一位会计教师仅仅教授该专业的几门课程,整个会计专业的课程是由多位会计教师共同完成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很难对于所有的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熟练的掌握,从而呈现出缺乏综合应用的不足。这种情况下指导学生参加会计技能大赛无疑是不利的,教师通过搭建会计教师专业交流平台实现相互不断学习,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定期参与到专业实践培训中来,只有这样实现教师会计综合水平的提升才能够在技能大赛中胜出。可见技能大赛对于会计教师团队的积极促进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教研水平的提升也将积极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进而实现教学目的。

4技能大赛有助于实现学生职业水平的培育

当前高职类院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基本知识薄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且存在缺乏自信的现状,对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极为模糊的,具体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放松要求,自主学习能力差。针对于此,所开设的会计技能大赛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到术业有专攻的道理。教师通过积极宣讲会计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全身心参与到会计专业的技能学习中来。就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最为基础的一个方面,技能大赛对于基本知识的考核也是十分广泛的,从而有助于学生投身到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中来,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切实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会计实践教学也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此外,技能大赛也有助于学生之间树立团队协作意识与职业道德。

5技能大赛有助于实现实践教学的优化

通过会计技能大赛能够使得高职类院校的师生更为清晰意识到唯有借助于实践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才能够真正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扎实专业的理论知识是最为基本的,实践教学的培育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大赛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实践学习机会,唯有通过不断实践练习钻研才能够提高专业水平,并且当前伴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应用实践能力更为重视。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对于会计的实践教学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专业实践课程占比明显增加,从而构建出呈现出多环节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如会计单项实训课程、会计分岗实训课程以及综合实训等,实现了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其教学效率也获得了显著提升,对于整个会计专业的教研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卢蓉 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29-03

引言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自2002年开始举办,2008年落户天津并开设高职组比赛,《教育部关于举办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教职成函[2008]3号)文件,高职院校开始进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向全国观众展示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果。2008―2011年,初始阶段高职组开设的专业和项目并不多,参赛热情不高。2012年起在天津以外开设分赛区,《关于开展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赛区申报工作的通知》(职成司函[2012]26号)文件,并统一使用“ChinaSkills”五色星大赛标识,《关于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筹备工作要求的通知》(教职赛办[2012]2号)文件,从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竞赛火热起来(见表1)。

现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高等职业院校也将其作为充分展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丰硕成果,集中展现师生风采,努力营造高职教育良好形象,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平台。

一、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的现状

技能大赛根据级别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院级5个级别。西航职院根据实际情况,将技能大赛具体划分为:国际A类、国际B类、国家A类、国家B类、省级A类、省级B类、院级。本文主要研究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来连续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2016年取得历史性突破,“嵌入式产品应用开发”赛项,斩获国赛一等奖,并取得该赛项F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一)参加技能大赛的优势

1.提升学生综合素养。(1)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引导,具有指导意义。职业素养所需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顽强的拼搏精神等在大赛项目中得以充分体现,团队间只有彼此沟通流畅、配合默契、相互支持,个人专业技能娴熟,才能做好工作,完成任务。(2)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技能大赛所涉及的各专业都融入了当前先进的知识与技术,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整合及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尤其是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具备查找、筛选最新技术技能并快速掌握的能力。学生从被动学习课堂知识转变到主动学习和掌握各种相关知识。(3)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参加竞赛的学生,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又经过有组织的强化集训,参加行业企业的培训,参加专家讲座,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掌握了许多新技能。这些学生从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团队合作能力到心理素质等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再经过全国大赛,和兄弟院校选手较量切磋、取长补短、交流学习,他们的水平和没有参加竞赛的同学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在就业竞争时,在同专业或相近专业中占得先机。例如,中国物理研究院等企业单位会在技能大赛成绩公布的当天晚上,到学生入住的房间与学生直接洽谈就业事宜,并可当场达成就业协议。

2.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大赛改变了传统式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了更高要求。

3.改善实践条件建设。在正常的实践条件建设的基础上,专门对技能大赛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条件建设,丰富了学校实践条件的类型。

(二)目前的不足之处

技能大赛选手有强于其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但数量有限。如何能将技能大赛中可以提高学生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可行措施,普及到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并建立起长效机制,使日常的教育教学也能如培训大赛选手一样直奔主题,全面开花,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的经验总结

“吃一堑、长一智。”时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在下一次技能大赛中不犯同类错误,取得进步与发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结后,该院召开由院长牵头,教学副院长主持,教务处处长、主管技能大赛的副处长、科长及工作人员、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历届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选手代表参加的“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人才培养座谈会”。

(一)保证技能大赛长期开展,良性发展,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目的的经验总结

1.创新机制。为技能大赛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

2.高度重视。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如成立西航职院技能大赛委员会,委员会下设技能大赛办公室,专门负责技能大赛的相关事宜。

3.完善制度。出台《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技能竞赛管理办法》;修订《大学生单项奖学金发放办法》;修订《大学生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励标准》;出台《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作的暂行办法》;出台《关于启动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技能竞赛月活动的通知》等系列相关制度,给予技能大赛制度上的保障。

4.等级衔接。加强校内技能大赛,与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对接。2015年起,学院每年开展“技能大赛月活动”,保证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院级技能大赛,做好全员参与。

5.保障与服务。增大经费投入,继续完善实训条件建设,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并为技能大赛设有专项经费,搞好后勤保障工作。

6.探索新途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内容的设置如何与行业技能工种标准对接,与企业的生产岗位对接,探索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融合的新途径。

(二)参加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总结

1.大赛设备。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设备都是技能大赛比赛和训练的坚实基础,并且很多设备是大赛指定专用设备,而学校不可能拥有与大赛完全匹配的设备,导致学生在比赛中失分过多。除了升级、改造现有的设备外,可以采用买、租、借、出去学四个解决方法。

2.大赛团队。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设备固然重要,优秀的团队也是关键。课堂、课下、社团和创新协会等全方位选拔人才;指导教师以本校教师为主,引进、聘请大师级的专家和企业的技术员工进行培训和赛前指导,内外结合保证教师团队的优势。

3.培训工作。包括前期人才选拔、准备省赛的培训及后期确定参加国赛的集训三个部分。培训和集训的时间、地点、形式一直是大家热点讨论的话题。

4.大赛信息。主动参加各赛项的说明会,注意赛前几天各部门的各类信息,时时关注赛项的动态,不能只关注比赛的时间和地点就“万事大吉”。

5.制度保障。对于大赛设备的升级、采购、租赁,学校给予支持,并设有专项经费;指导教师培训、集训期间的收入保障,大赛虽设有奖金,但未获奖的赛项前期的付出是一致的;“教师,我如果不培训,一心学习,按我的学习成绩可以获得奖、助学金,但参加大赛未必会获奖,学习成绩会降低,甚至影响找工作。”这是某个学生的原话。由于课程学习的紧张,参加技能大赛,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大打折扣,如何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是要解决的问题。

6.成功突围。一个特别尖锐但不得不说的问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每个赛项给各省分配的名额多则3个,少则2个。各赛项省赛的承办院校必然占掉一个参赛名额,如何从仅存的名额中成功突围,是大家所担心的问题,参赛选手的能力是主要因素,但不可忽略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省赛突围成功,才能在国赛一展风采,一较高下。

7.宣传报道。加强大赛前期的宣传和后期的报道工作,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技能大赛,更主动地参与到技能大赛当中去。在回收的调查问卷中,甚至有的学生竟然不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三、人才培养的探索

技能大赛的出发点是通过技能大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改善实践办学条件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目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分班分组教学。技能大赛选手的技能水平高,是培训和集训的结果,是指导教师一一辅导的结果。现在40人的班,实践时,一个教师看管不上,真正有几人在学习、在实操。能否抽调一个班级做试点,3―4人成组,多名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负责几组,民航维修基础执照CCAR-147的培训方式值得学习。

第二,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不是利用实验实训室的多媒体设备上理论课,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中锐教育集团的模式值得借鉴。

第三,改革考核评价方法。技能大赛各赛项的成绩评价是按步得分,最终求和,不是一纸试卷定成绩,蓝墨云班课平台的考核方法值得效仿。

第四,引入职业标准。这点,大部分的实践课程做到了。利用行业的职业标准,技术规范,考核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但要杜绝“人情分”。

第五,加强专业技能大赛。每个专业都重点选取一个类别的技能大赛,全员参与,不选拔,与本专业其他学生应掌握的技术技能做对比,得出实践结果。

第六,加强教师培训。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总是那几个人,加强校内、企业、行业的培训、实习与实践,让更多的教师具备指导大赛的能力,让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跨越式的进步。

第七,课程建设。技能大赛是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并不是某一门课程开展好坏的结果。一门国家级课程建设成功,并不能表示这个专业的水平就很高,几门专业核心课程都是精品课程,才是精品。

“做敢吃螃蟹的人。”试点、探索是关键,用实践结果证明改革的成功与否。

结语

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技能大赛,现今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发展、内涵建设及综合评价的风向标,其展示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果。技能大赛对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学生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快专业课程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与认可度,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将技能大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将改革创新的成果应用到专业教学中,为学生的成长、就业打下基础。今后,要切实做好技能大赛工作,争取再创佳绩,并以此为契机,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今天的内涵建设和高职教育明天的美好蓝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举办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教职成函[2008]3号)[Z].2008.

[2] 关于开展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赛区申报工作的通知(职成司函[2012]26号).2012.

[3] 关于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筹备工作要求的通知(教职赛办[2012]2号)[Z].2012.

[4] 教育部关于举办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教职成函[2016]8号)[Z].2016.

[5] 关于举办2016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16]1号)[Z].2016.

[6] 史清卫.高职技能大赛的促进作用剖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251-252.

[7] 张小菊.高职技能大赛的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5-39.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初衷;现状;未来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初衷 

人才强国,我们不仅需要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管理者,而且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一流的服务人员,培养数以万计的技能型劳动者,是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重任。因此,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和源动力所在。 

为了突出职业教育开展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成了检阅职业教育发展的“试金石”,职业技能竞赛应运而生。应该说,几年来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引领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方向,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也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因此,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受到社会日益广泛的关注和广大职教师生的高度重视。技能大赛也成了各类职业院校发展的大检阅,引领和推动着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特别是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理念的驱动下,每年一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2002年的长春大赛到2007年的重庆大赛,再到永久落户天津后至今,参与面、成熟度、影响力等方面一年更比一年高。“国赛”的连环地方效应也蔚为壮观,班级比武、系内竞赛、学校“技能节”、各地市技能竞赛、省级技能大赛,层层选拔,可以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战线的“年度大戏”,确实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波”。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现状 

各类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运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旋律,特别是一味片面追求技能大赛的成绩,技能大赛成为少数人的“锦标竞赛”、“精英竞赛”的倾向愈演愈烈,参赛学校的急功近利使大赛本身的公平公正性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正因为这些不协调的因素,技能大赛有可能偏离初衷,其有效性与质量使人产生了诸多怀疑。 

(一)有“应试教育”的嫌疑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说法,如果将其分别作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人才检验和选拔方式,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有违素质教育思想。考试与比赛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不断被强化,并被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同,导致普教片面追求升学率,职教片面追求金牌选手的现象愈演愈烈,这势必会束缚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制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这种弊端在职业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驱使学生去挤“金牌”的“独木桥”,导致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少数有望获奖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其二,把整个职业教育纳入与职业技能大赛对口的系列训练,学生一进校就成了大赛的预备选手,只重视技能,忽视素质教育。在技能教育中,也只重视大赛项目技能的传授与学习,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死训硬练”,大搞竞赛题海战术,根本谈不上素质提升和能力开发。其三,以单纯的获奖数来评价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导致职业教育评价的片面性。这不仅造成了学生被动和片面的发展,而且把学校工作引上片面追求获奖率的歧途。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职业教育也应该以育人为本。育人首先要培育学生高尚的思想品格,只有培育学生的品德,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就业和创业的梦想与激情,才是职业教育的最好成就。育人还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既具有高尚品格,又具有聪明才干,既具有实践能力,又具有创新精神,既具有鲜明个性,又善于团结合作的一代新人,这是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望。 

教育不仅要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特别满足人作为参与社会生活主体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型教育一样,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这两方面的重任。虽然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主要特征,但这绝不意味着职业教育就是单一内容的教育,也绝不意味着职业院校的教学就是一种纯岗位或工种所需的单一技能训练。片面追求直接指向具体企业、具体岗位的单一技能训练,会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道路上实力不足、机会不多,难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尊严感。所以,职业教育不应只定位在培养具有一般技能的就业者,还应该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 

(二)可能重蹈“精英教育”的覆辙 

目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最明显的一个偏差,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倾向就是为赛而赛。一些学校为了夺金牌、拿冠军而只关注少数学生,忽视或漠视大部分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和锻炼,成了“精英教育”的翻版,未能真正做到“全员提高”。技能大赛另一个危险倾向是竞赛内容与教学要求脱节,甚至一些比赛项目与专业教学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系。 

通过技能大赛选拔并进一步激励和促进技能型精英人才的成长,既对人力资源强国有直接意义,对促进教育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问题在于,技能大赛的少数尖子选手有的已成为大赛的“职业选手”了,选手越来越“精英”,内容越来越“精尖”,技能大赛与整个职业教育基础性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脱节,技能大赛的准备重点放在几个尖子选手的强化培训上,丧失了职业教育的公平性功能,长此以往,应该说是职业教育的悲哀。 

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面向全民的教育,要让人人享受教育的权利,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全体,职业教育更应如此。尽管学生存在差异,有着不同的个性,但教育要坚持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而片面追求技能大赛的成绩,使技能大赛成为“锦标竞赛”、“精英竞赛”,有损大多数人的职业自尊心和荣誉感。少数人的参赛,并未能带动全体或者大多数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也没有得力的措施来保障或者检测这种提高。加之比赛和教学相脱节,为赛而赛导致其内容选择方向和侧重点与实际教学大相径庭,相关性越来越小,那就失去了举办技能大赛促进技能教学的作用,也不利于少数参赛选手个人的全面成长。因为举办大赛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选出一些尖子学生,而是为了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成为职业院校的负担 

参加技能大赛已成为各个学校的一项常年性工作,4月省赛,6月国赛,8月开始技能尖子的假期强化训练,事实上新一轮的备赛从此开始启动。新学期开始就筹备校赛,一年下来,只留下7月份全身心投入招生。为了应对大赛,一些“种子”学校往往要“养一批人”,要“买一堆东西”,要“花一笔钱”。事实上这样的备赛参赛牵扯大量精力,已经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发展进程,学校往往感到“喘不过气来”。同时,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较为复杂,实际效果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组织的严密性、评判的公正性、奖项设置的合理性等都受到严峻的挑战。技能比赛既可能有效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也可能产生各种负面效应。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未来 

技能大赛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上给各学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技能大赛在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出现的漏洞也显而易见,因此,完善技能大赛管理机制,让技能大赛回归本位,刻不容缓。 

(一)不能因噎废食 

已经走过数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出现一些瑕疵属于正常,绝不能因噎废食,必须坚持不懈地搞下去。关键是既然大赛是一个多元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就必须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就应该逐年有所改进,在实施中完善提高。既不能过分夸大大赛的作用,“以赛代考”、“以赛代学”,走向“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的极端,也不能排斥或弱化技能大赛的价值,更不能因噎废食,远离或废止技能大赛。要端正思想,树立“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竞赛观,让大赛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 

如何让技能大赛运行回归本位,克服急功近利的“精英竞赛”倾向,走常态化、普遍化开展之路?如何权衡利弊,让大赛走向公正、公平、公开,真正实现通过大赛制度设计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师生技能,促进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大赛将因源动力不足,缺乏成长土壤,终将会昙花一现,让人惋惜。这应该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要与职业院校日常的技能教学有机结合,将技能大赛有机地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以赛促教。这种有机结合应该是覆盖全方位的,包括教学内容和竞赛内容的匹配,全员参与和层层选拔的真正实施,使大赛真正做到常态化。要使技能大赛的“阳光”普照到所有学生和所有技能教育教学上,要像关注大赛金牌那样关注学生整体的技能水平,把全面提高职业技能教学质量作为最大的备战手段,化技能大赛的“非常”为平时教学的“寻常”,这是技能大赛制度完善的要务,也是我们举办技能大赛的初衷。 

(二)轻装上阵参赛 

在大赛参与层面上,各类职业院校要理性对待,做到丢下包袱、轻装上阵。要从每届技能大赛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并加以科学的梳理与总结,作为今后技能教学策略与方法调整的重要依据。职业院校要将参与技能大赛的目光更多地转移到日常教学中去,平时的教学就是技能竞赛的备战,应在教学中提升整体技能水平,在教学中选好苗子,在教学中强化基本训练。平时的实训教学就是一场场的模拟竞赛,要尽可能营造一种人人都能参赛、个个都是选手的氛围。学校和选手要以平常心参加每一次竞赛,不要视大赛为负担,整体的技能教学水平提高了,技能竞赛成绩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缜密科学谋划 

在大赛组织层面上,要认真总结历届大赛的得与失,科学谋划未来技能大赛的规划,优化大赛设计,让技能大赛常态化;稳定运行机制,让竞赛过程更趋规范;完善大赛的保障体制,让技能大赛健康有序地发展。 

适当制约,减轻学校负担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中职两年一期,高职四年一期,更加合乎不同职业院校的特点。其次,要建立覆盖全体师生的参与制度。 

健全制度,规范大赛过程尽可能减少技能大赛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首先,要明确规定“比什么、怎么比”,让大赛规程更明朗化。其次,要科学组织大赛,要做到公平、公正,确保整个过程流畅、程序良好,在公正、公平、有序的前提下,比赛组织要尽量做到开放。 

校企合作,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形成校企共赢的局面首先,让企业参与确定比赛项目及内容,使技能竞赛更切合市场实际。其次,让企业选手与学校选手同台竞技、相互促进。同时,建立持续投入的专项经费制度,争取行业、企业对技能大赛的赞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