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电一体化就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就业论文

时间:2023-03-27 16:36: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电一体化就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电一体化就业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应用,并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进行了分析。

0 引言

作为全国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到贵州主政不到一年的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指出,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十二五”时期贵州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名教师,深感机电一体化专业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但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这些问题成了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想要了解的问题。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1.1 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传统机械制造业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靠企业规模、生产批量、产品结构和重复性来获得竞争优势的,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其生产盈利是靠机器取代人力,靠复杂的专业加工取代人的技能来获取的。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是以信息为主导,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形式的全新的机械制造业,其特征是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现代制造业集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近年来,制造工程领域的新技术相继诞生,如计算机数字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技术、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并行工程等。

1.2 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食品、饮料包装机械的开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使单机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而且使整条包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使其竞争能力远远超过传统的机械控制的同类设备。可以大大改善食品饮料包装生产设备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国内、国际竞争能力。

1.3 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在钢铁企业中,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把微机、工控机、数据通讯、显示装置、仪表等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组装合并方式,为实现工程大系统的综合一体化创造有力条件,增强系统控制精度、质量和可靠性。

2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

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机电一体化”一词最早是日本提出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名古屋大学最早设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而“十二五”时期贵州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因此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立足贵州,放眼全国,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往届毕业生普遍反应待遇较好。毕业生主要在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电气工程、常用电器的维修、安装与调试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具体就业方向有:

2.1 机电一体化专业

从事机电一体化液体灌装生产线及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可在大型啤酒、饮料、食品及商品包装生产企业从事现代化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的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生产厂家或设计部门、营销单位从事技术工作。

2.2 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

从事机电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并熟练使用和维修数控加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模具设计及制造、机械加工、塑料、五金、电子产品、计算机生产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数控机床的调试、维护及加工操作,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国内外数控设备的营销工作。

2.3 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CAD/CAM方向)

从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模具、机械、五金、塑料、家电等生产企业从事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工作。

2.4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CAD技术方向)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管理、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装备行业、模具制造业,轻工、家用电器、电子制造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改造、产品营销、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我校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维修电工,PLC程序设计师,CAD制图员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学生必须考取相应的技能证书后才能取得毕业证,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历届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

(一)定位与培养目标不同根据人才培养分类,可分为学术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峰论坛表示,我国将实行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即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两种高考模式。技术技能型人才又分为工程师、高级技工,以及高素质劳动者三种。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高职专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为机电行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即高级技工和高素质劳动者,包括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工作。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生产服务第一线岗位技术含量的革新和提高,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鲁昕指出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作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就是应该在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水平发展对就业岗位所带来的各种变化。目前,应用本科作为职业本科教育,其定位比较模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关系上,过分强调科研研究,强调理论教学,没有突出社会服务的方向,更多地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大学,许多应用本科院校一心向往建成“一流本科院校”。应用本科目前的定位主要是受当今社会“重学术轻技能”思想观念和等级观念的约束和束缚,也是社会对大学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所造成的。由于应用本科的定位模糊,因此,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定位也相应的比较模糊,造成了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偏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则表现为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和考核,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定位和培养目标上,与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是有很大差距的,这是制约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实现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应用本科本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使得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的衔接,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衔接,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应用本科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组装、调试、维护维修等能力。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以学科为导向,主要通过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效果考核往往以笔试为主,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灌输理论知识来实现。由于应用本科院校的定位以及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及应用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使得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不重视,实践条件不足,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不强。这是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妨碍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课程体系衔接存在问题课程体系是高职专科、应用本科各自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定位为机电行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用为主,必需、够用为度,主要培养机电行业的技能型人才,即高级机电维修维护技工和高素质机电设备操作者。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应该在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机电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时,应该对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使其满足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生进入应用本科相应专业后,能够继续有效地进行学习。目前,专接本模式,课程基本与高职专科相同,不同的是教材不一样,一个是高职高专的教材,一个是本科教材而已,基本上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专转本模式,应用本科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前两年基本上是机械方面课程,后面两年是电方面的课程,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进入本科后,主要就是进行电方面课程的学习。无论是专接本,还是专转本模式,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完成三年专科学业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课程衔接得不是很好,这是进行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素质由于许多应用本科院校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大学,许多教师科研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许多教师都是直接引进博士毕业生,这些教师是在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缺乏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经验,没有在企业经历过职业锻炼,因此造成部分教师职业应用能力不强的缺点。高职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与一般学术型本科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同,高职教育强调教师的双师素质,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职业背景,具有职业应用能力,否则怎么来教育、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许多应用本科院校由于定位教学科研型,在人才引进和教师素质培养方面,注重教师人才的学术能力、科研能力。许多应用本科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明确要求引进博士,强调引进人才的学术能力,同时,应用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都是强调学术能力,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以及一定的科研项目,而几乎没有对教师的职业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定。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应用本科院校的教师们更愿意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形成了“重学术轻应用”的风气。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应用本科教师科研能力、学术能力强,而职业应用能力欠缺的原因。这是应用本科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存在的不足。机电一体化作为一名综合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多门技术的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包括机械图纸绘制;机械设备的安装、维护维修;电气线路的设计、检修;程序的设计、编写等能力。因此从事机电一体化高职教育的教师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目前应用本科从事机电相关专业教学的教师应用能力的缺乏,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的障碍之一。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将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的机电专业进行衔接是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对机电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我国机电行业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相应专业进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应用本科应定位职业教育要想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进行有效衔接,关键就是要将应用本科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许多应用本科定位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甚至希望向一流本科学术型大学转型,这同现在社会普遍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关,同时也与当前对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有关。由于历史等一些原因,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思想,特别是本科院校,认为重视实践,进行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事情。这种思想不清除,应用本科就不可能真正向高等职业教育靠拢。应用本科的定位也与目前大学的评价机制有关。目前对大学的评价考核以及排名,主要关注的是学术成果,例如论文数量与质量,科研经费量,博士点、硕士点数量等。这就造成了许多应用型本科将学术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将学术论文、科研课题数量作为考核教师标准。要想应用本科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除了扭转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还必须对应用本科建立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投入,可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一些应用本科在资金、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倾斜。对应用本科教师,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与职称评定标准,加大对教师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减少学术研究方面的考核,让学校和教师的重心向应用能力培养,向技术技能教育转移,使应用本科真正地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使应用本科机电相关行业真正向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挺进。

(二)加大实践教学量、改善实践条件由于高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能只靠理论传授,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验、实训、企业实习、校企合作等多种实践方式,达到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目的。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都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手段和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还有所不足,主要也是受“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应用本科院校机电相关专业作为机电行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必须转变思想,将定位转移到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上来,加强实践实验条件的建设,同时,通过实验、实训、企业实习、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调突出过程考核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量,对机电设备的设计、操作、维护维修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同时也应改善实践条件,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课程体系衔接由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作为机电行业高职教育的两个阶段,应该从整体上对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使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能在原来基础上继续提高。针对专接本模式,应该设置好课程体系,而不是简单采用相同的课程,不同教材,应该在满足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理论知识更高要求和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课程体系设计。针对专转本模式,应用本科机电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从重视理论知识,向理论和实践并重方向发展。由于应用本科机电相关专业的机械方面课程,以及电气方面的一些基础课程被安排在前两年进行,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对进入本科学习阶段的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提供机械、电气方面的选修课程,让他们能补上这些课程。

第3篇

【论文摘要】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一现状,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阐述了机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思路和方法,提出在实践环节深化改革,在专业培养方案上努力突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性,淡化了原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界限,对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体现了机电教学的特色。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由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机电专业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理论体系以学科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把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和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设计产品是有利的。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被分配在生产第一线,所从事的工作不是研究、设计、开发、决策等,而是操作设备、制定工艺、筹划工装卡具、调整试车、查找故障和排除故障,在学校学的知识相当一部分用不上,而现场工作所必需的工作能力又不具备。

(二)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增长,社会对人才特别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旧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上受到很大的制约,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安排,都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模式,呈现出本科教育的“压缩版”,使毕业生在理论研究的领域里“缺乏理论”,在技术应用领域内“缺乏应用”。有的专业由于课时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等诸多原因,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不扎实,又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与动手能力,以至于课程结束后,了解的只是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当前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学时太少。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机电专业课程和其它的专业课一样,教学课时被明显的缩减,存在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2.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在电机知识的介绍中,概念抽象,理论繁琐,跟数学、物理及电路等相关课程的联系很紧密。在电气控制电路的原理分析、基本控制环节的设计、设计思想的叙述一般都较清楚。但由于原理图多、文字叙述较抽象,学生又无实物接触,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有关安装位置图、面板开孔图、电气接线图及安装、调试等工艺设计方面几乎均未涉足,理论教学与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制造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3.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近年来PLC技术的迅速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场合,基于PLC的实验系统无论其运行过程还是运行结果只能通过对控制对象的观察得以了解,因此PLC教学的实践环节更应强调对象模型的实例化与控制流程的动态演示。但受控对象往往由于其体积大、重量重、价格高、维护难等因素,难以大量装备于实验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法感受到工程实践中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验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4.生源整体素质下降。由于连年大幅扩招,生源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在接受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比过去的相对降低,许多基础课的学习不够扎实,给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改革的思路

1.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教学内容。制定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遵循国家、省教委的有关文件精神,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综合安排,力求整体优化,培养实用的职业技术人才。(1)关于“机电一体化”内涵的认识。机电一体化技术从学科角度来看,它是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体,而不是机械技术、电气技术的简单组合体;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成果或最终体现来看,它则是在计算机控制下由机械本体、电、气、液压以及光电器件组成的产品或设备,是一个自动化的工作系统。(2)培养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岗位,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踏实苦干的精神,掌握基本文化科学知识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现代机电一体化产品结构调整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员、技艺型操作维护人员。

2.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课程中的原理图、梯形图、程序及电路图较多,利用Authorware、Powerpiont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不仅仅大大减少了老师课堂上画图的时间,而且学生兴趣倍加,容易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2)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思维。课堂教学重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既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如在讲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时,结合变频空调原理和特点,来分析变频空调与普通空调之间的区别,从而阐述变频调速的优点,学生增加了生活知识和学习的趣味性。(3)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了解课程最新的技术动态,并把它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把课教好。如在介绍直流电机中,运用高速磁悬浮列车的例子给学生进行了讲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学习的动力。

3.改革优化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专业教育教学的重点。为了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实验技能训练。实验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数据的测量、采集和基本实验方法的运用。(2)单项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数控实训等,学生进行基本技能(钳工、机加工、电工)、职业基本素质(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的编程和操作)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参加职业资格考核取得数控工艺员或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等级职业资格证书。(3)综合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学在实训中,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零件数控加工案例引导教学设计,针对实际零件数控加工任务讨论工艺解决方案,并在加工现场实施,形成不同零件加工效果的直观比较和认识,以合作完成实训教学过程。融“理论、示范、练习、反馈”于一体,将“教、学、做”合而为一。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生根据实际生产任务,在不同的岗位上完成实践任务,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建设特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员共同论证,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确立与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密切相关,在与企业的深度耦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和与职业岗位群有关的人员及专家进行调查,通过对在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的描述,经过分析、归纳、整理、综合,确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通过对工作过程各阶段的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进行分析,确定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

(五)总结

机电专业教学中必须坚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针,从实际出发,确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深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专业人才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要做到:1.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学生能根据一般的设计要求和动作流程完成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2.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实验和设计中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从一个目的、两个原则的教改思想出发,抓好课程理论、实践、考核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而且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教改的积极性,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教学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使高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张超,刘爱云,王娜,叶婷.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02-204.

[2]李巧萍.生本教育理念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2002(5):6-20.

[3]魏增菊.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7,24(5):93-95.

第4篇

【论文摘 要】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常被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它代表着机械工程技术革命的前沿方向。其发展基础是要有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要求

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总称。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其特有的要求。

1.1培养目标要求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2专业设置要求

按照“厚基础、宽专业”的要求,厚实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设置大学科、宽口径的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专业面过窄的局面。

1.3课程体系要求

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增强实践”的要求,辩证地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要增开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1.4教学方法要求

着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2.机械电子工程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看,参加创新活动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刚开始参与时一哄而上,人数众多,且热情高涨,但往往善始者繁,克终者寡,五分钟热血的情况屡见不鲜。也有很多机电类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粗枝大叶的多,小打小闹的多,起点较低。大多数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仅是靠短时间的突击来完成,追求短、平、快,缺少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态度,达不到知识的积累和实践 经验总结的目的。这显示了我国创新教育的差距。创新理念远未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学生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说明高校在创新理念的贯彻与培养上还是欠缺力度,做得还是不够。

其次,从参与创新活动的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上看,当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有下降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设计与绘图能力不足。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盲目,导致基本功底不扎实,同时对传统机械方面的知识有排斥心理,一味地崇尚电子、控制、软件等所谓的流行专业;二是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应用不够。学生往往只知道那些教科书或老师讲授过经典的设计方法与案例,相关领域新的思想与理念很淡薄;三是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实验能力较差。

还有,教师和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两个主体,而教育体制是创新教育的基础。近些年老师压力陡增,大都面临着科研、教学双重任务,面对教学评估、项目经费任务等已经焦头烂额,而指导学生的工作量评价较低,这导致指导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老师的负担;对学生而言,旧有的教学模式,重书本重理论,轻实践轻动手,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浮躁,基本功和实践能力差;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和就业的压力,也显得无所适从。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是创新教育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土壤。

3.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近年来,通过广泛调研就业岗位群工作范围和技术领域,分析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社会人才市场现实与未来发展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为依据,从而确定毕业生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结构和应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了“四层两段一贯穿”的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了“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了“核心技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四层两段一贯穿”的课程结构机械电子学科是基于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所以加强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课程结构体系分为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专长教学、毕业设计与专业实习四个层面;基础学习和主体学习两个阶段。在整个三年教学时问内,专业技能实践培训模块贯穿始终。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四层两段一贯穿”的课程结构的基础学习阶段为第一、二两个学期,学生除进行公共课学习之外,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长学习是专业能力培养的深化,学生将学习到该专业中最新、最具特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学习和专长学习中,学生将利用相关的实训设备进行专门化技能实训模块的培训,这些模块包含了机电一体化领域内的最新应用技术,大量采用“实例”和“真实环境”方式培训。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专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相结合,独立思考、独立探索能力培养同集体协作、共同交流能力培养相结合。

(2)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开展课外制作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实践活动之一,特别是对机电专业学生来说,是开展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最佳平台。"。将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教学体系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把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相互平行,是指两套体系的教学计划相互平行,课程流程相互平行;相互融合,是指课程知识内容与技术、技能培养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相互交叉,是指两套体系的功能相互交叉,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的落脚点相互交叉。

(3)“核心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核心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将理论与实验、实训相结合,以课堂与实验(实训)室、实习车间、工厂车间四点为交叉网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尝试构建“可编程控制技术”、“驱动技术”、“传感技术”等核心技术。为了突出对学生在这些反映工业自动化技术最具代表性和先进性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我们构建了针对这些核心技术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学生上机编程、调试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较完整地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程序编制、程序操作和故障诊断技术。该课程设置使学生既掌握了PLC基本知识和程序操作,同时在相关专业课中又涉及到PLC在不同场合的应用,而在相关实训模块课中学生将PLC技术综合应用到各种不同的生产环境中去。在每个实训室都有一种主要技术单元,同时,还有其它技术单元出现,宾主相拥,多次重复,但角度不同,强调的应用领域和水平不同。

4.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优势学科方向。要紧紧抓住人才需求变化的大趋势,准确定位,严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使教学紧跟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变化的趋势,为培养出符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岗位实际需要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合格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刚毅,李国平.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机电模具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105.

[2]邱自学,姚兴田,王君泽.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群建设[J].机电工程,2005,22(12):60.

第5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尤其是如何使得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确立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培养”的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了中高职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了“创新+技能”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创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和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省高职院校逐年扩大对中职学生的对口单独招生规模。同时中高职教育衔接一体化建设成为当前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近30年来,国家及教育部了关于职业教育的1部法律、2个纲要、3个规划(计划)、3份文件和4个决定等政策文件。比如教育部〔2011〕12号文《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2011〕1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反复强调了“协调发展”和“中高职专业衔接”。足见中高职专业衔接成了职业教育政策中的现实紧迫的诉求,也成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不可以逾越的最大障碍。2012年6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到了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明确中、高等职业学校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培养机制尚不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涉及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考核方案等。但是现有资料表明中高职衔接的探索很少涉及这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育现状基于毕业生就业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培养目标定位为行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应用型人才。这需要做好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体系还有待提升,尤其针对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如何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因此,必须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建设贯穿于中高职衔接体系中。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本文探讨了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2001年,“3+2”分段制高职教育开始开展,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浙江省最早进行“3+2”招生和开展教学的专业之一,探索了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标准的衔接、考核方案的实施等核心问题。目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10所中职学校开展了五年一贯制、“2+3”和“3+2”的中高职合作教学,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五年制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力度不足根据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中高职衔接的五年一贯制、“2+3”和“3+2”培养模式要求课程体系五年贯通,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一体化。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侧重基础和应用,学生初步建立创新创业概念;高职课程侧重实践和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但是在落实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中职学校执行力度不足,甚至采用一贯的培养模式,侧重学生的技能考证而对理论讲解不足,同时忽略了学生中职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还不完善中高职课程注重两个阶段的有机融合,以满足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需求。专业课程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目前中职与高职在教学内容上没有考虑系统性,递进关系不清,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知识点讲授不全等现象。例如,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在中职阶段学习后到高职阶段需要进一步教学,主要原因是中职阶段这门课教学深度和广度达不到高职要求。

(三)中高职教学模式的不一中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灌输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了解知识即可。这种方式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很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相对系统性,它要求不仅“会什么”,而且做到“怎么用”“为什么”。

(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考核机制的缺少中职学校侧重技能训练和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还停留在口头上。而高职院校有各类学科竞赛支撑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中高职衔接的这批学生进入高职后学习时间有限,很难再融入高职的创新能力实践平台。

二、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体系探索与实践

(一)确立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中高职衔接的基础和构建课程体系的起始点。结合机电专业的市场需求和中高职学校的优势,制定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机械制造企业及行业,培养机电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管理与维护的人才,从事机电设备操作、管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机电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的设计,机电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企业生产和品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进一步明确中高职两阶段的培养目标,确定学生在中职阶段为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等生产一线工作,同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中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确定学生在高职阶段为能够从事机电产品的研发、设备安装调试、检测与管理、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工作,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形成了“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培养”的中高职课程体系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课程系统要有机衔接,做好专业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衔接的贯通,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形成“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教学”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分层递进”的教学体系。按照教学设计分层递进,教学组织梯度推进,教学内容编排由简到繁的总体思路,构建中高职衔接的分层递进课程体系。分层递进的设计思路为中高职衔接的学生需要经过基础层—主干层—拓展层—升华层,每一层涉及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如图1所示。这四个层次属于递进关系随着层次的递进,技术和知识的融合度、综合性和创新性要求越高。在中高职衔接的五年时间内需要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侧重理论与实践相互协调和相互渗透,同步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要求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级在师资、实践条件等方面的区别。在理论教学体系中,中职阶段必须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和部分主干课程的学习,高职阶段需要完成剩余部分的主干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在中职、高职都能获得相同或相近工作范围的职业能力,但高职获得的职业能力水平应明显高于中职。通过中高职有效衔接,使中职专业人才经过高职层次教育和培养,实现技能与素质的全面提升、发展和深化。2.构建“纵横延伸”的课程体系。按照中高职衔接的总体要求,明确中职和高职的培养分工和培养周期的总学时以及学年学时,形成内容完善、对接紧密、特色鲜明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按纵向和横向开展,说明如下:在纵向课程设置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平台是中高职衔接的桥梁,中高职共同开发8门职业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中高职对接紧密的专业课核心课程(如图2所示),它们贯穿于整个五年中高职课程体系中。全面构建中高职联合开发、校企共同开发的课程开发机制,实现核心课程建设中高职衔接和共建共享。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做、工”合一,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目前经过共同探讨确定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电工与电子、机电设备PLC控制与调试和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等课程由中职学校完成并保证课时量,剩余4门课在高职阶段完成。在横向课程设置方面,由于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各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实训条件,在保证纵向课程基础上延伸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选取可依据当地企业结构组成,也可依据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比如与我校合作的新昌职业技术学校可设置一些课程与轴承行业接轨,涉及轴承质量管理、检测技术等课程,这为了后学生回当地就业创造条件。高职阶段设置公共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和创新创业课程作为横向拓展课程。3.构建“分类培养”的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学生就业范围宽。与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合作的10所学校各有特色,同时学生水平和特长差异较大,为强化教育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制定分类培养的方案。目前中高职五年制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设置3个方向,分别为工业机器人、机电设备维修和检测与管理。每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限选和任选课程。学生在进入高职前根据各方向的课程设置及自己的特长做出相应选择,高职阶段根据学生的选择做好分类培养。

(三)构建了中高职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目前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构建了包括Dr.Robot工作室、机械创新工作室等在内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了拥有100多名学生的大型社团“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协会”,由于它具有自主性、广泛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有助于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目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自2010年开始累计获得108个奖项。这些活动都有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参与。具体内容如下:1.共同参与创新活动。每年的学校技能文化节期间邀请学生来学校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包括参观学生工作室、参与比赛活动、共同聆听企业或学校专家的讲座等。各中职阶段的学生通过绘制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参与专业所在的电气电子工程分院组织的中高职衔接机械创新比赛,对获奖学生给予奖励和升学成绩的加分。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得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进一步了解高职阶段的学习活动,拉近了他们与高职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明确个人目标,尽早适应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2.提高学生对外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创业能力。中高职学生完成创新设计与制作后将作品展示给不同群体,以绍兴市科技馆和中小学校等为通道加快了社会服务能力。比如在绍兴市科技馆“携手志愿•对话科技———2015年暑期绍台大学生义工科技交流活动”中,学生拿着作品与台湾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学生开发的机器人舞蹈、机器人擂台使台湾学生目不转睛,而发明和改进的自动盖章机、多功能淘米机、自动压瓶机更是让台湾大学生惊叹不已,纷纷上台体验。这些让学生增长了自信,有助于创业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将自己开发的作品积极推荐给中职生甚至幼儿园学生,让他们了解创新设计过程。3.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展。通过中高职学校和企业的联动,高职学校加强了与中职学校紧密合作的当地企业,增加了校外实习场地。在联系好当地企业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学生在假期参观企业、引导学生到企业挂职锻炼,真正走上社会、走进企业。

三、建立了“创新+技能”考核体系

第6篇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及外语基础,掌握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和信息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的工程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从知识结构上来看,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由于是多学科的综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学课程都来自于以上几个学科,希望利用几个学科的知识交叉、渗透培养出知识面较全面、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

1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办学现状

从人才培养层次上划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在本科层次上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是学校独立设置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由于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专业,申请较难.目前在全国本科高等院校中设置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的只有三十多所,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另一种是学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下开设的机械电子或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这种学校数量众多[M.

2旧版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通过与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相关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各年级学生(含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座谈交流后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2.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专业学习内容齐全,宽口径实现较好,但宽而不精,掌握的深度和力度不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不深入,在某种程度上理论性教学占据更主导的位置.

2.2与各年级同学座谈时,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科目较多,同类同性质科目存在,有重复之嫌疑,跟专业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课程较多,应当做适当精简.

2.3在与任课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04版培养方案的某些课程的设置纯粹照顾了教学,与教师的科研关系不够紧密,兼顾不到科研.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教学激情得不到最彻底、最完全的释放和发挥;学生的钻研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通过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发现如何能够做到在宽口径的同时能够有所精,确实是一个难题.综合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应该尽快明确一条贯穿专业学习的主线,主干课程的设置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该主线,同时,该主线与任课教师的科研工作还能够紧密相连,不出现脱节和不相关现象.这样可以保证在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参与研究的能力.

3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改的几个思路

3.1面向市场,培养合格人才.为了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较强的工程创新能力,能在机电工程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和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工程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机械电子工程培养方案必须进行改革,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具有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3)具有机电一体化系统和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检测与诊断、控制与仿真的基本能力;(4)具有新型机、电、液、气等一体化产品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5)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技能;(6)具有机电产品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56.

3.2厚基础,重实验,强能力.工程实际要求我们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又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动手能力.加强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数理基础、工程基础十分必要和迫切.机械电子工程这个学科是一个工程应用型学科,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形成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是本次修改培养方案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和前提,加强设计型实验的比重,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我们的课程设置为两大模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1学分,516学时),外国语言文化(3学分,256学时),艺术与人文学科(2学分,36学时),哲学与社会科学(5学分,232学时),科学技术与社会(2学分,32学时),基本技能训练(学分,72学时).在总学分和总学时都有较大幅度压缩的情况下,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模块得到加强.

专业教育分为:相关学科基础(2学分,240学时),机械工程基础(25学分,460学时),计算机与控制基础(7学分,312学时),专业课(9学分,160学时),集中实践环节(4学分,58周).

专业教育部分总学分由04版的81学分调整为88学分(不包括毕业设计环节).其中理论课学分由04版的54学分调整为62学分,増加8学分;集中实践学分由04版的27学分调整为26学分,减少1学分.专业教育部分总学时由04版的1072学时调整为882学时.其中必修课学时由04版的700学时调整为680学时,减少20学时;选修课学时由04版的372学时调整为202学时,减少170学时;集中实践环节由04版的27周调整为26周,减少1周.

3.3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实践教学环节的技能训练应由浅入深,理论课与实践课交互安排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分层次进行,形成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集中实践环节安排上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基础专业知识的认识.对于初学者而言,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十分必要,它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第2—4学期安排了工程训练A、计算机绘图实习、工程训练B、认识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让学生能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有一个初步认识,并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实践技能.

2)资料查阅和提炼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期间各种专业论文写作,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以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第5学期安排科学研究训练,重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方法.

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专门知识的掌握.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第6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能让学生在实习企业的工作岗位上体会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作用,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机械电子工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当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达到一定的程度,在第7学期安排基于工程棚专、麟合训练—数控技术专业综合训练和机器人技术专业综合训练.通过专业综合训练,使学生全面、深入、综合地将所学各科理论和技能融会贯通,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基于以上认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主要有:工程训练A、计算机绘图实习、工程训练B、认识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科学研究训练、创新设计、专业实习、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论文等环节.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主要采取如下方式进行:

1)建立校内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进行实训.在校内实习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好专业技能,我们重点在校内专业实验室、工程实践部、计算机实验中心开展实践,为学生实训提供的实习环境,并指定教师进行实践课程的计划制定、实践动员、过程指导、总结、成绩评定等工作.

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校内实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业务感性认识,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仍不能取代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只有到企业实习,才能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接触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因此,我们将逐步建立机械电子工程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3)进行定期讲座、辅导等方式完成研究性实习.如科学研究训练,主要采取讲座、调研、撰写文献综述等形式进行,主要采取导师指导的形式.

综上所述,实践性教学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各环节、各方面应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补充、有机结合的,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育人的目标,满足社会对机械电子工程人才的需要[783.

4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解决的主要问题

培养方案修订总体思路是完善教学内容与体系,体现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机械与电子跨学科之间的结合的特色,加强在机械制造、控制工程基础和工业控制技术的研究、学习.

课程体系设置时加大了基础课程和工程技术基础课程以及专业方向主修课程量.以机械制造基础和控制工程的内容设置为主线,通过设置专门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技术知识(如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PLC等),使学生既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及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和外语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机和外语等基本技能.

新版机械电子工程培养方案解决的主要问题:

4.1专业方向进一步明确,并与教师科研方向结合

为了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控制工程基础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明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并将其具有代表性的数控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在培养方案得到落实和强化;同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部分教师的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技术方向和数控技术方向,将相关课教师科研工作与专业方向主线紧密相连,不出现脱节和不相关现象.结合教师相关科学研究方向的成果开设实践课程,这样可以保证在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同时也在专业相关实践教学活动中锻炼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4.2突出体现专业方向的基础课和方向课核心地位

专业基础课中核心课程为:控制工程基础A、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电系统设计;专业方向课中的核心课程为: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A.

4.3必要课程整合

根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的设置,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主要包括04版培养方案中的机电传动与控制(2/40)和机电系统设计(2/50)整合为机电系统设计(3/56)等.

4.4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为増强本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在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系统仿真技术、专业综合训练等教学课程,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机电工程中的运动学仿真、动力学仿真、机电系统控制等问题的能力.

4.5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第7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 机电专业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35-04

机械电子工程是科技高速发展以及学科相互链接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分类,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于一体,又不断通过学科交叉、技术融合和创新,使其本身得到持续地发展,是多技术融合与集成而面向应用的综合性学科。机械电子工程的本质是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是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装备产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应用广泛。因此,机械电子工程的学科特点是该学科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学科知识面广,交叉性强。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的一种办学类型,是一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为办学定位的,具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以及办学规律的本科大学,其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应该强于研究型大学,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又强于高职院校。所以,应用技术型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将机械电子工程的学科特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三者有机结合,培养能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应用创新能力),兼具良好职业道德和学习发展能力的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本文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为例,就该专业人才模式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突出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

目前,广东不少高校开设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其教学计划的制订大多依据传统的机电工程教学,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同小异,课程设置过于追求大而全,一些课程相对陈旧,没能很好的跟上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和结合地方最新产业布局及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光电信息产业(涵盖太阳能电池、半导体LED照明、激光3D打印、手机、数码照相机、激光扫描仪、激光打印机,各类光盘驱动器、液晶显示器,高清晰度电视等等)迅猛发展,并成为广东省的新兴支柱产业。纯光学专业和传统的机电工程专业都不能很好的满足该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企业需要的是同时熟悉机械结构设计、光学系统设计、激光技术应用、传感技术、光电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硬件接口和软件设计等方面综合知识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我们基于原有专业,进行教学计划优化设置,通过加强光电技术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建设“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培养方向,以凸显专业特色和提高学生竞争力。

其次,现代装备制造业是广东的传统支柱产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则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和最终目标。随着人口红利的持续消退,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呈现高低充分发展中间断层的不合理局面:大专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已初具规模,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则还很少见。广东省必将实现由传统装备制造业(数控技术)向智能装备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下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培养方向,有利于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迅速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热爱教育工作、教学和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是进行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结合专业特色与学科建设需要,需进一步优化和充实师资队伍,加大引进高层次中青年人才的工作力度。同时对现有师资不断培养,通过到国内外进修、联合培养、定向培养来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积极聘请校外相关单位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家来校兼职授课。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学督导制,加强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教学评比、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鼓励青年教师以项目合作、技术开发和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到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锻炼,以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

以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所谓“双师结构”是指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由校内专任教师和合作企业兼职导师共同组成结构合理、相互协作、能力互补的教学队伍,团队成员中既有学术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突出的专任教师实施理论教学,又有实践经验丰富、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和开发能力的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导师提供强有力的实验技能实训,形成良好的学缘、年龄、知识结构和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师资队伍,为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师资保障。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演变,对机电专业的工程人才的需求和用人机制等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强化专业理论基础、增强实践创新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面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在保障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增大选修课比例,压缩选修课的课时数,增设具有先进性、综合应用性强的课程。实现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两个培养方向之间大部分选修课可以互通,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突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学生创新能力体系

为致力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制订系统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学校的开放性实验、科研能力较强教师的纵横向科研项目研究(以定期举办助研岗位招聘的形式选拔)和机电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的智能车开发、机器人设计和开发等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对优秀生、特长生实行导师制等,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整合优势资源,积极申报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科普基地,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开创新的实体平台。通过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大学生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主要是与国家、省级科研院所和相关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共建基地”、“科技联合攻关”、“双向兼职”、“专业综合实习”等多种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与校外合作教育基地联合培养,强化实践教学。进行基地的合作共建,硬件上的建设可以改善学生实习基地条件,提升实习培养质量,软件上的建设是通过协议的签订明确合作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使实习基地固定化、实习指导制度化、实习流程规范化。采用“全程双师制”,即机械电子工程系和实习单位分别指派老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以及毕业设计的研究工作。实现指导老师双向互动式交流,即外面的导师能进来里面的教师能出去的灵活模式。

2.依托对口(重点)企业的定向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就和对口(重点)企业签订双向选择的协议,实施定向定位的订单培养模式。对口(重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和完善,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方面适当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企业选派科研技术人员参与相关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择优在合作企业中就业,充实企业研发力量,提升企业工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和保证。积极鼓励企业在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有志献身现代制造业、学习优异、表现优良的学生。

四、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一)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坚持拓宽基础、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办出专业特色的基本原则,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特点,紧紧围绕“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这条主线,构建起重基础理论、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一重两强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切入点首先应调整教学培养计划,反映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在精选内容、提高起点、避免重复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三个层次。

(二)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

在现有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基础上,加强现有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争取将其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同时开展相关主要课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争取有1-2门尽快建设成为校级资源共享课程。

教材建设也是专业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课程教材的选用上,鼓励选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面向21 世纪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以及原版外文教材等优秀教材。同时,组织教师立项编写或参编高质量教材,如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或精品教材,将行业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反映到教材中,提高教材的新颖性、实用性、针对性;积极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CAI课件。

五、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一)以科研促教学

科学研究既是独立于教学和社会服务之外的大学基本功能,同时又是大学教学和社会服务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科学研究对大学的学科结构、师资水平、生源质量、培养质量、毕业生去向和层次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专业的专任教师科研基础扎实,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工业机器人”特色研究领域为核心,整合本专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及合作单位的科研力量,发挥本专业在经济发展主潮流的优势与潜力,在现代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高端装备制造研究、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等方向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并且在项目级别和研究成果方面稳步发展,积极将科研成果和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联系起来。

(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培养学习能力,鼓励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明确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尤其是对于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教学来说,可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形式。如有些内容教师给出思路,学生自行学习,或者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给予点评的形式,或者也可由教师布置相关的一些思考题,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发其求知欲,使他们自主地去深入探讨一些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营造一种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允许并鼓励学生在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提出并实践一些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2.推广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模式

理论授课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验室教学不局限教材,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多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实用的、应用现场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让学生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产生浓厚的求知渴望,再经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一个学时的理论学习,紧跟着一个学时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拿做来教”,学生“用做来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

3.建设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来,建设网络学习平台,以更好地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既减少教师的板书量,又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并且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也更容易调动学生听课学习的积极性。采用模拟现场的动画课件,由此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后,建设课程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实习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学习之余鼓励师生灵活运用微信、QQ等互联网技术,让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更加便捷,从而更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沟通、协调,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一)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

制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改革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与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整合专业实践(实验)教学资源,构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实验实训室(基地)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注重实践教材和实验讲义的建设。利用综合实习、科创设计竞赛、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种形式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实践能力、职业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建设完备的实践教学条件

充分挖掘和利用包括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在内的各种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研究性实验项目,逐步完善实验项目库建设,提高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申请学校经费购置新设备和组建新的实验平台,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提高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构建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三)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广东省光电信息行业和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并积极申报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这个平台,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教学与培训,开展产学研活动。通过加强教师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掌握企业对相关技术技能的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四)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力度

积极探索良好有效的考评体系,对实验实习的各个环节实行良好的管理,以保证实验实习达到预期效果。对每一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都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办法、操作流程,如各类实习均有相应的实纲、实习任务书和实习计划,和相关企业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定点进行实习等。

七、教学管理改革

(一)建立教师考评机制

在专业建设中,大力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以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评价、同行互评和学校督导专家评价的内容,使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更加公正和科学。制订团队建设规划、评价体系,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使团队成员的交流制度化;制订互动交流制度,实现校内的教师走出去、校外的导师请进来;发挥团队的辐射作用,服务区域性地方经济。

(二)学生实习评价体系

继续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实现学校与合作教育单位的双赢。改革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建立学校、实习基地、用人单位及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机制。除教师对在校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外,本专业将更加注重合作培养单位和社会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并以此作为调整教学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的方式,收集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反映,通过分析研究后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据。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殿君,焦向东,王伟,陈亚,申爱明.新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39-42.

[2] 胡天翔.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102-105.

[3] 范红刚,杜林娟.应用型本科工科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教育创新,2010(24):198-203.

[4] 倪娟.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13(5):224-226.

[5] 阮谢永,蒋胜永,朱敏杰.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2):135-137.

[6] 洪华杰,柯冠岩.关于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新教育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4):64-66.

[7] 萧泽新,黄美发,陈宁,莫秋云,刘惠娟.光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作实践[J].光学技术,2008(S):317-320.

[8] 朱永江.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9] 王福元,倪骁骅.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办学现状与分析[J].内江科技,2007(11):26-27.

[10] 李孝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集成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44-45.

第8篇

1促进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模式创新的措施

1.1对实习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设置结合机电专业的具体知识要求,按照毕业实纲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和设置机电专业毕业实习内容。众所周知,在教育过程中,对于任何一类教学内容的安排,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和内容,按照大纲内容的要求才能对教学人员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并按照实习教学的具体内容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整体行程进行制定,所以从这一层面来看,对实习内容的安排是确保整个实习过程的首要工作,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的整体轮廓和标准要求。同时,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实习通常需要了解和掌握机械加工的内容,比如机械电气设备的液压与气动系统及元件,电气及自动化控制等,所以针对每一部分毕业实习中涉及的内容都应该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相应的内容得到合理安排,确保能够在学生的毕业实习中得到实现。这些实践内容的安排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加强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模式由单一的自我实施模式向多元化的实践模式转变,促进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毕业实习计划,同时通过对实习过程的合理安排,可以进一步对学生的整体专业状况进行了解,促进学生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状况的合理的职业规划。另外,在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中,有的在实践工作中确定了自身的未来职业规划,他们很有可能的将毕业实习单位和他们未来的工作单位联系在一起,但是仍然也有一些学生尚未形成自身的职业规划。对于那些不确定的工作单位的学生,其就业意向不够清晰,可以通过毕业实习让他们对职业规划形成合理清晰的认知,所以需要加强对实习内容的科学合理设置。

1.2按照机电一体化要求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在旧有的毕业实习模式中,对于实习教师的安排,一些学校往往会比较随意并且缺乏合理的研究,没有考虑到毕业实习的具体要求就配置实习指导教师,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实践不足和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全面的教师被选入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之中,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会导致在现场实习过程中,就不能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深入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导致实习效果的大大降低。在毕业实习过程中,一般学校的做法往往会配备至少两名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为了确保教师能够合理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教师应侧重于机械知识方面,至少应该对机械专业知识有所理解,而且教师应熟悉电气控制方面的知识,确保可以对机械和电气方面的技术实践知识进行综合详细解释,也便于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以全面提高实习质量。同时对于机电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还可以促进教师责任的实现。按照机电一体化要求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可以指导教师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合理分配给每个教师,有助于安排学生实习和实践课题,结合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毕业设计与专业实践,这样做的好处是针对数量相对分散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安排毕业内容,也可以更好的提高从实践到设计过程中每个教师的责任。

1.3科学合理选择毕业实习单位目前,许多企业都是私有制和股份制的性质企业,由于生产任务紧张及技术保密等因素,一些企业并不愿意接收毕业实习的学生,这对于机电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同时许多企业的领导在主观上也怕学生的毕业实习会影响企业的日常业务生产,故而也不愿意安排学生毕业实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尽可能建立更多的实践基地,可以根据不同毕业任务,有选择地对一些实践单位进行合理选择,比如对于已经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尽量安排他们到签约单位实习。安排学生在签约单位实习可以使他们尽快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生产实践,进而获得更多的锻炼和提高。同时还可以采取更灵活,更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模式,解决机电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对机电专业学生要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毕业实习单位。但这只靠学生个人的努力不能很好完成,还需要学校统一制定解决方案,其中最好的办法是建立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另外,要精心组织好毕业实习前的相关工作,包括教师选择,实习任务书拟定等环节都不能忽视。并且每一项任务都应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促进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生产性质和主要技术,然后有针对性开展机电专业的毕业实习工作,让学生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并带着问题去实践,才能收到较好的实习效果,同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增长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2结语

毕业实习是机电专业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独立工作的重要开始,毕业实习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践能力,也同时反映出机电专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因此,高校应重视抓好毕业实习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不断创新毕业实习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管理工作,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只有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毕业毕业实习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及时调整毕业实习管理规范,使学生真正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可以提高机电学生毕业实习的社会效益质量。

作者:黄浩金晓宏蒋林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第9篇

关键词 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训练模块;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0-0032-03

工程训练是高校理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许多高校不仅设置了工程训练课程,而且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建设高质量工程训练中心,开展工程训练模式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十分重视理工科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从2007级开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在已有《金工实习》课程的基础上,增设1学分《工程训练》课程(必修)。工程训练是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素质为目标、以适应现代社会工程技术发展需求而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既无成熟经验可借鉴,也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创新。

一、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适应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要求

每个专业都有培养计划,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必须区分理工科专业类型,构建与此相适应的工程训练体系。

按专业特点,理工科专业类型可以划分为机械类、电气类和非机非电应用型工程类。其中,机械类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工作,其工程训练课程是以数控加工训练为主体[1];电气类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各种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工作,其工程训练课程主要内容是电工电气实训[2],安排电子、电工、过程控制、机电一体化等实训项目。目前一些高校的工程训练体系还不尽合理,偏向性明显,导致机械类专业学生没有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技能,电气类专业学生不懂得机械设备方面知识。这会造成学生部分能力缺失,限制学生今后发展。

非机非电应用型工程类专业较多,如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毕业生虽然不在机电设备设计和制造岗位就业,但他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机电、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机电基础知识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技能,以胜任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测试分析等工作。因此,该类专业的工程训练,应安排机电、自动化等方面的技能训练。目前部分高校走折中路线,按机械、电气等模块[3][4] 构建课程体系。

(二)满足学生各阶段能力培养需求

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工程实践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应贯穿始终,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安排相应的训练内容,使其获得不同层次的工程能力。工程训练可以分为工程基础训练与工程专业训练两个阶段。低年级阶段适合安排工程基础训练,尽管他们不熟悉或不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但通过公共基础或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可获得一些工程基本知识,如果再安排相应的基本技能训练,既能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工程观念,又可以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储备工程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所以应单独设课进行全方位训练。高年级阶段可以安排工程专业训练,通过专业课程、专业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环节使学生获得综合锻炼,一般不需要单独开设实训课程,部分训练内容可安排课余时间、节假日进行。

(三)突出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构建工程训练体系时,训练项目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其能多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尽量安排一些能明显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项目;在训练项目实施上,应精心制定训练项目教学大纲和具体实施计划,探索如何改进项目以增加能力培养的机会,最大限度发挥训练项目的作用。

(四)贯穿工程创新理念

工科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观念、创新兴趣、创新毅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洞察能力,但他们大都具有创新潜能,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其创新能力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工程训练课程应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主渠道。为此,要将工程创新理念贯穿于工程训练体系中,在设计训练项目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一些创意性、设计性、综合性训练。

二、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为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机械类专业的工程训练体系应以先进机械加工训练为主体,适当增加一些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工程训练;电气类专业的工程训练体系,除电气类训练外,增加机械加工方面的训练。

非机非电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可以构建以机械、电气、自动化训练为主体、多个训练模块集成的工程训练体系,包括传统机械加工训练、先进机械加工训练、手工制作拆装训练、电气与自动化训练、工程仿真模拟训练、工程创新设计训练、工程创新综合训练和工程专业训练等,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训练模块的增删调整。

传统机械加工训练模块。教学要求:了解传统机械加工手段,完成规定零件加工。可在金工实习课程中完成。教学内容:现场训练(钳工训练、车工训练、刨工训练、焊接训练)、观摩训练(铣磨训练、铸锻训练)。

先进机械加工训练模块。教学要求:了解先进加工理念,熟悉数控加工编程指令,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教学内容:数控车削加工训练、数控铣削加工训练、其他先进加工训练。

手工制作拆装训练模块。教学要求:熟悉手工制作、手工拆装过程,掌握工具、设备的使用,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利用简单设备与工具进行制作、拆装模型、认识结构等训练。

电气与自动化训练模块。教学要求:掌握用电基本常识、电工电子基本操作和自动化装置基本使用方法。教学内容:安排电路安装、连接、焊接训练、自动控制、光机电一体化训练。

工程仿真模拟训练模块。教学要求:掌握仿真软件的使用。教学内容:通过电脑仿真软件进行工程实验、设计与制造。

工程创新设计训练模块。教学要求:了解工程创新设计方法,熟悉食品工厂、化工厂的工程设计过程。教学内容:安排创新设计类训练项目。

工程创新综合训练模块。教学要求:通过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学内容:安排创意性、创新性、综合性训练项目。

工程专业训练。教学要求: 通过训练培养工程专业能力与素质。安排在高年级进行。教学内容:安排专业实验、专业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研锻炼等教学环节。

三、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积极开发工程训练项目

优质训练项目的开发是工程训练课程教学的基础。根据训练模块集成的要求,开发数控车削加工操作、数控铣加工操作、飞机模型制作、空竹制作、工业管道设备拆装、电工基本技能综合、电子基本技能综合、光机电一体化生产线调试、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仿真、板式塔设计仿真、吸收仿真实验、流体仿真实验、数控车削加工仿真、数控铣削加工仿真、工程创新设计、机械运动创新设计与机构拼装、创意性手工小制作、换热器模拟创新等训练项目。

在训练项目的具体设计上,除了让学生得到较多的实践机会外,还强调创新性和综合性,将工程创新理念灌输给学生,在训练中要求学生有所创新。比如,数控铣加工操作训练,要求学生除完成教师指定零件加工外,还要自行设计一个创意零件,绘制CAD加工图,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最后完成创意件的数控加工。再如机械运动创新设计与机构拼装训练,学生除要完成给定机构的拼装外,还要根据机构组成原理,自行创新设计传动机构,完成机构拼装,实现预期的机构运动。

(二)精心编制工程训练教学文件

规范完善的教学文件是进行工程训练课程教学的依据。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先后编制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各训练模块教学大纲、各工程训练项目训练指导书和详细授课计划,建设工程训练选课与管理的网站。

(三)改善工程训练教学条件

完备的工程训练硬件设施是进行工程训练课程教学的保证。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购置训练设备。

参考文献:

[1]张金玲.以工程素质为导向的工程训练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197-199.

[2]李晓宁,骆德渊,黄洪钟,等.电子类高校大学生工程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278-280.

[3]郭健禹,陈晓梅.模块化创新型工程训练体系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36-38.

[4]吴文江,高占凤,张建超,等.工程训练中心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1):127-129.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System for Engineering Training Course in Higher Polytechnic College

HE Yang-chu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Engineering, Zhejiang Business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5, China)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教学改革,能力评价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传统全日制专科的教育观点就是按照国家教学的要求,重在理论教学而且理论知识实际上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压缩版,实际操作则被分开来进行,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然后再推销到各个企业。这种教学所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不高,专业技能也不符合企业的要求。最终导致学生就业很困难,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学校的发展也得不到进一步发展。

新的职业教育观点认为,职业能力开发不是训练人的机械性的技艺,而是为个体未来的工作生活做准备;职业能力开发不是针对某一项具体工作进行的培训能力评价,而是“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其任务是在个体和他未来的工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职业能力开发的核心是让学习者获得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而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技能竞赛的意义

技能竞赛的很多方面是和企业生产相通的,技能竞赛正是体现参赛选手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个舞台,是衡量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标杆。通过多次技能竞赛我们看到了目前我们学生的不足(1)解决能力差,交给他的项目完成不了,需要长期练习;(2)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不强,遇到新问题解决能力差;(3)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不强,协调工作能力不强;(4)知识面广,但专业能力不突出、不精专,特别是不懂生产流程、工艺要求;(5)眼高手低,不能从基层做起,很多时候觉得简单,真正做的时候又不行核心期刊。同时还存在大多数学校参加比赛只是为了拿奖。赛前仅仅是召集几个比较优秀的学生集中训练,指导教师也就根据比赛的内容进行专门训练。不参加技能比赛的学生则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专业技能比参赛的同学相差甚远。

三、以赛促改,推进专业改革

我校原来是普通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为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从2008年开始全面专入职业教育能力评价,由于是刚刚全面专入职业教育,如何设置好专业,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逐步摸索逐步适应。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从2008年开始多次参加了各级技能比赛,通过技能大赛我们增强了和其他职业院校的交流,促进了我校机电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大力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老师、学生上课如上班,老师则严格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要求学生。我们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企业的6S标准,我校把它引入到学生管理过程中,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把技能大赛的内容分拣到课程中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技能竞赛,等学生能做到独立、熟练地操作后,老师则又会设置一些新问题,让学生解决。这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发挥其潜在的创新能力,并锻炼其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技能比赛对于我校机电专业来说是用来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师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能力评价,而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

其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基础,以教学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与交往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启迪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和创新。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过程的引导,包括引导学生自己解读教学文本,体验实践经验。让学生体会到完成工作任务的成就感、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工作任务,积累职业经验,建构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逐渐具备相关职业能力。

再次,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与过去全日制专科以考试作为评价标准不同,新的评价体系更注重过程的考核能力的考核。将学生学习过程加入到考核体系中来,并结合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各项能力考虑进去。例如:①独立学习的能力;②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③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④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自我控制、管理以及工作评价的能力核心期刊。

最后,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校硬件实力。我校专门设立了机电专业实训中心能力评价,购买了一批技能竞赛用设备,并自行设计开发了一批设备用于课程教学。通过实训中心这些以先进的有真实生产性功能,又整合学习功能的实训设备为条件,增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四、今后努力的目标

多次参加技能竞赛后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且通过竞赛促进了我校机电专业的教育改革。在今后的时间里,我校将全面铺开全面参加到技能竞赛中去,争取获得更优良的成绩。同时也在全校师生中形成学技能的热潮,把综合技能的培养深入贯彻到学校生活的各各方面。

技能大赛推动促进了我校机电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如果说技能大赛检验的是参赛学生的技能水平,检验了师资力量。那么我校机电系则通过推进教学改革,通过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检验了整个机电专业所有学生的技能水平,使我们的师资力量、专业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学生除了学到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能学到许多课堂之外的东西,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5.

[2]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J]. 职业技术教育,2005.

第11篇

关键词:煤炭行业;紧缺人才;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背景

能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安全已经成为维护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能源的国情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储量占能源资源储量的90%以上,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我国煤炭工业与世界主要采煤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产业群分散,采掘机械化程度低,用人多,效率低,安全状况不好,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了我国煤炭工业人力资源整体质量偏低,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煤炭主体专业人才极为匮乏。

目前96%的煤炭企业缺机电专业人才,88%的煤炭企业缺采矿专业人才,地质测量、通风与安全、煤化工等专业人才也是异常紧缺,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导致煤炭工业科技水平低、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特别是能源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一直坚持立足行业,办有自己特色的继续教育,通过高校和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的全面合作,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煤炭行业主体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尽职尽力。在煤炭这一艰苦行业,继续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二、合作单位及项目规模

学校成人教育充分发挥煤炭行业龙头高校的优势,与煤炭行业、企业广泛合作,每年不间断地为煤炭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已与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神华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华电集团等;省国资委管理的亿吨级煤炭企业山西焦煤集团、冀中能源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徐州矿务集团等;地方煤炭企业和民营煤炭企业,甚至还有司法系统劳改企业等5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为企业培养煤炭主体专业紧缺人才。

自2004年以来,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煤炭企业逐年增加,这些煤炭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情况,于每年春季或秋季将通过层层选拔的学生分层次、分专业送到学校进行脱产培训,平均每年送培人数约1000人。到目前为止,累计为煤炭企业脱产培养煤炭主体专业紧缺人才达万人,成为煤炭行业重要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为煤炭行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项目运营模式

(一)行业推广

煤炭行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于2004年在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淮北矿业集团和山东里能集团三个煤炭企业试点,开办了专科层次的《测绘工程技术》、《煤矿开采技术》、《矿井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四个专业,共计接收企业委培学员250人。

通过学校和煤炭企业的广泛合作及煤炭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煤炭主体专业紧缺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很快被煤炭企业认可,成为煤炭企业为本企业培养紧缺人才的主渠道。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汾西矿业集团、冀中能源邢台矿务局、冀中能源峰峰矿务局、山西霍州煤电公司等企业几乎每年不间断地将企业优秀青年及专业技术人员送往矿大培养。

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已经从开始的专科层次,拓展到专科、高中起点本科及专科起点本科层次,专业从原来的4个拓展到现在的15个,平均每年新接收“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约1000人,在校规模达3000余人。

(二)生源结构

煤炭行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学员是通过“校企合作”的选拔方式严格筛选的,生源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煤炭企业面向社会招工招生的生源,二是煤炭企业生产一线的优秀青年职工,三是煤炭企业未就业的职工子女以及非煤专业大学生(如医学、会计、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在煤炭企业无法就业,送入学校转专业学习,学完再就业)。

(三)经费来源

在职人员带薪学习,煤炭企业负担学费,学成后调整到煤炭企业相应的技术岗位上工作;职工子女、社会青年和煤炭企业签订用人协议,学费先由个人支付,学成后服务于煤炭企业者报销学费并安排工作。

(四)开设的专业

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机电一体化技术)、测绘工程技术、矿井建设、矿井通风与安全、地质测量、矿物加工工程、热能动力与装置、选煤技术、采矿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地质工程、选矿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本、专科专业。

(五)教学模式

所有煤炭行业“订单式”培养的学员,采用的是“理论+实践”的分段教学模式,一般专科为“2+0.5”、本科为“3+0.5”、专升本为“2+0.5”,“+”号前面表示学员在高校学习理论课程的时间,“+”号后面是学员回送培单位现场实习、论文设计的时间。理论教学时间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专业略有调整,回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均为半年,如冀中能源邢台矿务局专科层次的教学模式执行的是“2.5+0.5”,本科层次的教学模式是“3.5+0.5”;汾西矿业集团专升本层次的教学模式是“1.5+0.5”。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三个方面体现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一是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由高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确定,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专业,根据岗位定课程。相同专业不同企业的专业模块,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各有不同,这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工学结合”的要求。

二是实习、实训的“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是在企业进行的,在企业的工程师现场指导下,通过“顶岗实习”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岗位消化吸收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实习、实训的“工学结合”。

三是毕业设计的“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学员以所在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工程技术要求为背景拟定论文选题,在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论文完成的过程就是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过程,是“工学结合”的过程。

(六)知识结构体系

“平台+模块”的知识结构体系,体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特点,“平台”体现了专业的知识结构层次,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实践环节平台;“模块”就是每一个“平台”具体课程的延伸,每一个课程模块都对应相应的学分,每一个“平台”都规定最低学分要求。不同企业相同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是有区别的,“平台”的搭建是一样的,但“平台”下面的课程“模块”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这就形成了适合企业个性要求的课程“订单”。

(七)师资构成

“订单式”人才培养采用的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理论教学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引进兄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优秀教师、研究人员执教,实现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同时把校外的学术动态、技术发展思路以及管理理念带到学校。

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由学校相关专业学院的教师承担,专业负责人严把主讲教师上岗关,聘请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授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实践环节由学校专业教师布置任务,企业的专家及工程师现场指导,学校教师定期检查学员实践环节的进展情况,把企业专家、工程师吸纳到兼职教师队伍中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八)教学管理

采用学校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联合管理的模式,在校学习理论课程阶段,主要由高校进行管理,企业定期派专人检查指导工作,有的企业还派出专人跟班管理,与学员同吃同住,随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生活情况;实习、论文设计阶段由学校成立实践环节指导小组,学校专业教师任组长,指导教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学员以所在企业的工程技术为背景拟定论文选题,企业工程师在现场指导学员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材料的遴选、现场实际操作等,学校指导教师不定期地到现场检查学员实践环节的进展情况,论文完成的过程就是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过程。

(九)质量保障

对企业送培的学员采取的是成人脱产班的管理办法,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保障教学的正常运行;专门的学生工作部门保障学员的思想工作及开展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专职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确保学员在校期间的安全稳定。教学监控采取随堂听课、期中教学检查、督导指定听课、任课教师例会、学习委员例会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反馈信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实践环节后,主要由送培单位进行管理,送培单位根据学校对学员实践环节的学习要求,组织所属相关单位有关人员分组管理。自始至终保持送培单位与学校的沟通联系。

四、项目创新点

一是生源组织的创新,实现了招生、招工相结合。

二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从确定教学模式并到学校脱产培训,与传统的函授、夜大学教育相比加快了人才培养的进程,真正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

三是创新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企业用人单位及高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

四是创新了“平台+模块”式“订单式”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实现了煤炭行业学历及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学分积累、学分互认及学分转换。

五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真正做到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管理过程的“校企合作”及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的“工学结合”。

六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与岗位”、“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五、项目评价

2006年,《教育部简报》第177期报道了中国矿业大学从五个方面为煤炭行业培养紧缺人才的情况,其中就有学校成人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煤炭企业应用型人才》的报道。

2006年,《中国煤炭报》刊登了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报道:“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脱产批量培养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是解决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当前技术人才短缺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实施发展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需求,是解决企业生产一线人才匮乏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2006年,在教育部召开的成人高校招生统考2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全国普通高校的惟一代表,作了题为《立足行业、面向地方,办有特色的成人教育》的专题发言。

2010年9月,在教育部学生司召开的《2010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工作会议》上,中国矿业大学又一次作为全国高校的唯一代表作了大会典型发言。

2012年,在教育部举办的“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暨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会议上,作为50所“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选出的4所发言高校之一,作了“行业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汇报发言,其中就包含“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电工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14-03

一、引言

学校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学风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风气,它是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风格学习精神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它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本特点。目前大学生学风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及对未来的规划。故有必要抓学风建设,而课堂教学又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任课教师来讲,有效的管理课堂教学,是改善学风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学风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纪律松懈。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我约束能力,对学校颁布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教育措施无动于衷,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以往学风问题多表现在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身上,现在学习懈怠的面更宽了,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了学习纪律松懈的现象,许多学生热衷于游戏、沉溺于网吧,使学生考试不及格率有所提高。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急功近利、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潮已渗透到高校中,导致大学生出现浮躁心理,部分学生无论在课堂、课余还是考场上的表现,都不同程度地带上了强烈的功利、实用和投机取巧色彩。

3.教师工作任务较重。教师承受的科研、教学压力都比较大,对教学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课后无暇与学生多作交流指导,甚至顾不上仔细批阅学生的小论文、大作业,抄袭的作业也能蒙混过关。高水平教师难以走到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前台,学生得不到有力的学业指导和志向激励,内在学习动力得不到升华。

4.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学校各级领导对学风建设的问题不够重视,高校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很少让学生退学。据了解某一高校有近16000名学生,2013年只有165名学生留级,20名学生退学但跟班试读;2014年只有150名学生留级,19名学生退学但跟班、试读。如果为了学生个体或少数学生的利益,损害到管理部门的权威性,进而成为学风逆向转化的制度性原因,那损害的将是整个学校的质量信誉。随着人民群众教育投资意识的增强,要求高等教育有较高的回报率,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业水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使很多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险。

三、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手段

1.课程简介。《电工技术》是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风电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路基础及电力拖动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路基础及电力拖动技术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安排理论教学54学时,实验教学14学时。

(1)教学环节。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

(2)作业要求。根据教材课外习题适当布置作业。

(3)实验环节。通过实验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基本测试手段,准确读取数据和测绘波形曲线,实验后能分析、归纳实验结果,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学会正确使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等测量仪器。学会按照实验电路原理图,选择器件,连接电路,合理读取数据。

(4)考试环节。期末考试形式采用笔试。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期末考试70%。

2.教学改革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以外,主要抓学生的考勤,虽然学生的出勤率很高,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合班课点名会占据大量的课上时间。

(2)许多学生虽然人到了课堂但心不在学习上,玩手机、睡觉或第二堂课旷课。

(3)教师布置作业,从批改结果来看,学生存在抄袭情况,也不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

(4)期末考试前虽然教师给学生进行考前辅导,但学生由于长期不好好学习,日积月累,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导致期末成绩不理想。

(5)高校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很少让学生退学,最终使许多不及格的学生都能毕业,这助长了学生学习的惰性。

该如何既能有效的管理课堂又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搞好学风建设呢?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改抓学生考勤,规定为每堂课最后留5~8分钟的时间进行测验,测验的内容包括贴近生活的实例,对重要理论的分析理解,还有是对理论的延伸。例如: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及各种计算方法进行测验以外,还增加一些分析、思考内容,如:一台按400Hz设计的变压器能否接在50Hz的额定电源上,为什么?若转子卡住,电动机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若U1

3.教学改革后课堂教学解决的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试点,我们认为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大学课堂中一节大课课时长为110分钟,中间仅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教授的都是同一门课程。上课时间长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在后一节课中会感到疲倦,课堂的活跃度降低,此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穿插一些话题,活跃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课件、提问、练习、解答等途径,增加师生互动渠道,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课堂中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上课玩手机、睡觉及课后不复习的现象减少,学习主动性增强。

(2)通过课堂测验,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同时登记测验成绩,解决课堂考勤问题。

(3)注重过程的学习,通过课堂测验,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清楚自己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搞清楚,针对这些没搞清楚的问题,学生之间通过讨论或者由教师解答,最终把问题一一解决。虽然取消了期末辅导,但从结果上看,学生考试成绩和精神面貌都有一些的改善。

四、教学改革后的结果分析

为验证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在教改过程中项目组连续三年针对两门课程三个专业期末试卷卷面成绩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数据如下。

1.电工技术课程成绩分析。本次针对我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22班和机电一体化124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32班和机电一体化方向134班的电工技术课程期末试卷成绩进行统计并分析: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22班的电工技术的平均成绩是50.3,其中不及格的占78%,60~69分的占16%,70~79分的占4.1%,80~89分的占1%;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32班的电工技术的平均成绩是54.7,其中不及格的占68%,60~69分的占16%,70~79分的占11.4%,80~89分的占4.5%;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机电一体化124班的电工技术平均成绩是56.6,其中不及格的占59%,60~69分的占26%,70~79分的占10.9%,80~89分的占4.3%;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机电一体化134班的电工技术成绩的平均成绩是57.12,其中不及格的占55%,60~69分的占18%,70~79分的占20.5%,80~89分的占4.6%,90~100分的占2.3%。由以上统计结果可得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电子技术课程成绩分析。本次针对我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机制122班和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32班的电子技术课程期末试卷成绩进行统计并分析: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机制122班的不及格占比为70.2%,60~69分的占比为23.4%,70~79分的占比为6.4%;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机制132班的不及格占比为58.1%,60~69分的占比为30.2%,70~79分的占比为7%,80~89分的占比为4.7%。可见,实施教学改革后,学生的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以上的对比说明在教学中实施注重过程教学的有效性。这一改革保证了师生双方的教学过程能够实现实时的反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探究教学,在每节课都有问题的提出,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

五、结论

通过有效方法保证学生的上课出勤率,杜绝学生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在抓好日常教学管理的基础上,严把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科理论基础及最新发展动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因材施教,使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融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思维,使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素质,而且人格健全、明礼诚信。为了使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上,建议高校把相关政策向教学型教师倾斜。在新形势下,高校各级领导只有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认真研究学风建设的规律,探索新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考试管理、培养学习兴趣、端正教风、严肃考纪等措施,综合治理,内外兼治,持之以恒,才能推动学风建设的根本转变和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德添.深化考试改革 促进学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49-50.

[2]赵志.试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78-180.

[3]张振平.浅论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7):77-78.

[4]马向阳.关于高校学生工作与学风建设的若干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报,2006,(05):66-68.

[5]郭俊先,夏利宁.永无止境的大学教育和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224-226.

[6]丁为民.大学课程:以自识为目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4.

[7]徐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3,(7):97,107.

[8]吴艳.大学课堂教学的生态困境及其超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