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6: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孝道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 孝行 调查与研究
一、研究源起
中国讲究孝道由来已久。古代的圣贤如尧、舜、禹、周公、孔孟等,没有一个不教人孝敬父母,没有一个不是亲自实践孝道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也常有表达对父母的爱戴、思念和赞颂孝行的文字。《说文》上说:“孝,善事父母者。”意思是:孝,就是要善待父母。而《孝经》上也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些无疑都是对孝道意义的最高诠释。中华文化发展至今,社会变迁,朝代更迭,人类进步,但是唯一不变的仍然是文化的精髓,思想的光辉,而孝文化无疑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保证我们不断前进的根源之所在。有了孝,则家庭和睦,上贤下孝;有了孝,则礼尚往来,笑语盈盈;有了孝,则学校稳定,师生融洽;有了孝,则社会如沐春风,温暖如家……可见,社会发展需要孝文化,现代文明需要孝道教育,民族兴旺需要孝行教育,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接班人,就更需要接受孝道文化熏陶,践行孝道思想。
何为真正的“孝”?孝”文化历数千年,提倡孝亲、敬老、尊老,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准则。“孝”之本就是以“仁义”为核心,而“孝”也成了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和知仁行义”的起点和归宿。而孝行即“孝观指导下的孝道行为,践行孝义,用实际行动行孝”,现代社会的孝行意义已经变得丰富而广泛了,主要包括用自己的实际行为表达孝顺父母、感恩学校、回报社会、振兴民族、热爱祖国的心意等。我们常讲“孝顺”,但是关于“孝”,我们作为大学生究竟知道多少呢?我们是不是也真正懂得孝的重要性?我们又应该怎么表达孝心呢?我们自己在道德品质上应达到哪些孝的要求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课题组走访了四川大学、西南财大、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始了历时一年的“大学生孝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这次问卷调查组总共发出了525份调查问卷,成功收回有效问卷473份,回收率为90.10%。下面表格显示为问卷内容及调查数据:
以上问题都是基于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孝观和孝行设计的,虽然调查结果还比较令人满意,但是其中的数据也反映出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孝行认识有局限性
中国从古至今,孝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当今社会,无论是社会制度,家庭结构,还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孝行是否重要?有没有必要提倡?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问到“你认为当代是否应当提倡尽孝道?”时,选择“很应该”的同学占92.8%。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在应该提倡孝道的观点上达成了一致。在问到“如果你认为我们应该尽孝道,那么原因是――”中,选“对父母的爱”占55.6%、“选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占42.9%,前两个选项都是发自内心的想法,这表明大学生对父母为他们的付出和奉献的关注,普遍都能对父母心存感恩,这样的结果是很有助于在大学校园形成倡孝感恩的道德风尚的。在选择“你最赞成的孝顺行为是――”中,选择“赡养照顾父母,尽儿女责任”、“尊重父母,爱父母”、“与父母多交流”分别占36.1%、34%、0.10%、显然大部分学生认为最大的孝顺就是让父母衣食有保障,心底尊重和爱父母;选“努力进步,让父母以自己为骄傲”的只占29.8%,显然,大学生眼里的孝顺行为还没能上升到让父母精神感到愉悦的程度。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进取心强的一个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活力,看问题尖锐、敏感,但同时受阅历成长环境的影响,以致对孝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当然落实在孝行上就各有不同。从调查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孝行的知晓程度较高,但对孝及孝行的具体含义和相关的知识了解的不够,在对待孝的态度上持肯定态度的大学生占大部分,这部分同学认同在当代社会提倡孝行的观点,同时又有他们自身独特的见解。
(二)“自我中心观”让孝行缺失
在了解大学生对孝行的态度之后,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孝行状况究竟如何?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很好的行孝吗?
调查发现:(见表格)在问到“你会帮父母做家务吗?”中选“经常”的占64%、选“偶尔”占34.9%、选“从不”占1.1%。在问到“父母生病时,你主动关心照顾过他们吗?”中选“经常”占74%、选“偶尔”占25.6%、选“从不”占0.4%,可见,仍然有近30%的学生对父母的关心是很不到位的,也许太过于自我了。在问“你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你会选?”中,选“完全听从父母意见”占25.3%、选“与父母沟通商量”占71%、选“坚持自己意见”占3.7%,可见,许多学生都把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建议作为孝敬的途径,也有少数学生表示从不听从父母建议。
在问“是否记得父母亲的生日”选项中父母的生日都记清楚的只占64.4%,问“父母的生日,你送过礼物吗?”中,选“经常送的”占37.2%、从没送过的占16.8%,可见,过生日这样一些最基本的礼节对部分学生来说都淡忘了。在问“在外求学,你会主动打电话给父母吗?”中,“经常”占59.1%、“从不打电话与父母联系的”只占1.4%。在问“你常常跟父母谈心吗?”中,选“经常”的占44.6%、选“从不”占9.6%,虽然父母与子女之间谈心情况不能完全表现出孝行,但从这点我们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代沟,结果显然是存在的。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过于宠爱他们,也难免出现代沟。其实,跟父母多沟通本身就是让父母放心,替父母分忧的孝敬方式。在问“每年节日你会跟爸妈过吗?”中,选“每年都跟父母过”的占47.1%、选“从不和父母过”的只占0.5%,在问“以后你是否希望一直跟父母一起生活?”中,选“希望”的同学占69.3%、选“不希望”的占14.1%、选“从不考虑过”的占16.6%,显然大部分大学生以后还是希望与父母一起生活。在问“父母养育了你,你觉得是否应该感恩父母?”中,选“很应该”的同学占88.8%。
可见,当代大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总体趋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大学生大多能够听从父母意见,经常与父母沟通,关心孝敬父母,但还是存在一部分同学孝行观念薄弱的状况。有一些同学对父母漠不关心,生活上自理能力低下,凡是以自我为中心,更别说去照顾别人,许多大学生形成了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应当,而不知回报的心理,在调查中显示选“父母养育理所应当”仍占11%。有的大学生甚至还嫌弃自己的父母,对父母不够孝敬的事情时有发生,折射出部分大学生孝行缺失的现状。这些可能都与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过于受到溺爱有关。另外,当代大学生认为孝行的主流表现应是照顾父母、尊敬长辈、好好学习等,关注点较多的在自己和家庭身上,还未能把孝推己及人,上升到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高度,这也是问题所在。
(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孝观有差别
我们把收集的调查问卷又分不同地区(主要是新疆,四川)、不同民族(少数民族和汉族)进行分析调查(问卷内容同前),结果如下:
在调查中问:“关于是否应当提倡孝道?”回答为“很应该”的四川学生占84%,新疆的占94.1%,在回答如何行孝的问题中(2―13题是关于行孝的题),四川和新疆大学生比,相对来说新疆地区的大学生行孝比较突出。在问:“毕业后是否想回家乡建设”中,四川和新疆地区的大学生比较,新疆地区的大学生想回新疆发展的比率较高,大部分“很想”,而四川的相对来说,选择的答案比率较低,可见,新疆学生的家乡回归意识要浓于非新疆学生,他们深受自己家庭观念和地区特点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表示要回去建设新疆,发展新疆,他们认为这也是爱家乡,爱民族的表现,也是孝观念的广义化。
按民族不同来分析调查数据时,我们发现,在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中关于“是否应当提倡尽孝道”回答为“很应该”的少数民族占94%,汉族占95.5%,同样是行孝的问题,少数民族比汉族大学生更为支持。对“在毕业后想不想回家乡建设”的问题,“想回家乡建设”的少数民族比汉族比率要高,他们认为回家乡建设本身就是贡献于家乡的良好方式,既是对家乡的热爱又能在父母身边不远行同时尽到孝心,一举两得。
综上,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同学对孝行的看法以及行孝方式也不一致。我们分析,以四川为代表的高校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疼爱有加,有的甚至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过强,很难感受到父母的含辛茹苦。而新疆地区情况却相反。
(四)高校孝行教育培养建议
1.开展感恩教育[1]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让学生在教育中学会对父母感恩、对家庭感恩、对学校感恩、对社会感恩。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2]
我们常说,“大孝”为国,“小孝"为家。“大孝”其实指的就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爱国心与孝德是联系在一起的,是由对祖宗的敬拜、故乡土地的热恋、对父母的孝敬、对同胞的友爱而升华的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学生的孝行得到提升,对国曰“忠”,对家曰“孝”,两者可以一脉相承。
3.节约教育
现代大学生有不少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躺在父母怀里衣食无忧的过活,如果能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从缩减自己生活费的开支着手,把钱用在刀刃上,教育他们节约用钱就是在减轻父母的辛劳,减少父母的压力,就是最现实的孝顺,最有意义的孝行,那么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自己挣钱的时候就对父母更懂得珍惜,更懂得体谅了。
4.开设孝德教育课程
虽然现在有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中有一定的孝德孝行教育知识讲解,但是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来说,还应在各高校开设专门的孝德教育课程,让大学生从进校第一天起就接受系统的孝德孝行教育,认真阅读《礼记》、《孝经》、《论语》等国学经典,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近到学会关怀父母,远到热爱学校,报效祖国等。而且,对大学生的孝德教育应贯穿大学四年课程的始终,通过考核孝德理论知识、鼓励学生进行生存社会实践,撰写实践报告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孝德水平,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以唤醒学生的尊重意识、感恩意识、独立自主意识为终极目标。
当然孝德孝行教育的培养还应从课内走向课外,在大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孝行活动,比如定期举办孝行教育讲座,播放孝德主题影片,开展孝德知识竞赛等,营造高校校园浓厚的孝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孝观真正深入人心,让孝行无处不在。
三、结论
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未来的接班人,大学生有无“孝”意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孝心的表达形式即孝行的有无,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大学生孝德状况如何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孝德状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孝行实施除了受到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外,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则学生懂,学校不教,则学生迷茫。试问,一个连基本孝顺都不懂的学生,又怎能成为关心他人,关注学校,关怀祖国的栋梁之材呢?因此,表达孝心,应从孝行做起,实施孝行,又得从孝顺父母做起,孝顺父母,学校是最好的教育基地,因此,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随着大学生不孝事件的不断发生,针对部分大学生孝行缺失的现状,加强大学生孝德培养,提高大学生孝德水平,成为了改进当前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一个新的突破。
我们真诚希望,此次调查数据能引起更多大学生、高校教育者和整个社会的重视,让我们都一起为孝行的推广、孝文明的传播、社会和谐等关注不停,奋斗不止。
该论文为2012年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之创新训练项目成果,项目批准编号:X201210656054。
[参考文献]
[1]蒋长富《大学生孝德培育研究》,2009年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孝;生命意识;关爱型校园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孝之品质也是传统优秀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型校园建设。要求“培养学生敬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衣俊卿教授指出建设关爱型校园“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化和人性化的重要载体”,并且指出“爱是一种人生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伟大力量,越是在世俗化的社会条件下,越是要重视关爱、感恩、善良等传统美德,要坚信大爱无疆、善行天下”。《论语》中充满了爱的思想,而“孝”这一人类最本真的爱,在《论语》中更是多有记载。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并且把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德行放在了学业之前,要求“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通过研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恰恰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个体主体性的尊重。由此观之,孝道伦理思想不但与当今大学生张扬个性、凸显个体主体性并不冲突,而且是个体主体性完善的必要部分。是构建和谐的人伦关系和关爱型校园的重要因素。
一、孝之生命意识根源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孔子那里,孝源自于对生命的敬重和对时间的敬畏。源自于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出生与死亡构成了个体生命的两个端点。现世生存(生命之过程)构成了个体生命的线段,而父母与子女是两截生命线段的交集。生命线段在历史长河中原本就是十分短的,而这一段交集又是短而又短的。孔予清晰地看到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现世生存法则;孔子深刻的感受到了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真切的体悟到了生命消逝的痛楚,提出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事亲态度。
(一)对生命的敬重。孔子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只用一个钩的绳竿而不用多钩的绳竿,更不用渔网去大量地捕鱼,也绝不会射杀归巢之鸟,绝不轻易伤害太多性命,或妨碍动物的成长。孔子更敬重人的生命。《论语-乡党》篇中所记载的孔子马厩失火,是孔子对人生命的敬重最直观的体现。“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胜过财产,在他眼里,马或者马厩,作为财产来说都无法与人的生命相提并论。
对生命的敬重.还体现在对自己和父母身体、生命的爱惜。孔子认为维持自己的健康,保全自己的性命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虽然作为个体的人来自于偶然,然而作为类存在的人却不能随意处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盂武伯曾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孝,一方面,对于父母来说是唯恐子女生病;另一方面,对于子女来说就是只让父母仅仅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仅让父母为自己是否健康而担忧,而不要让父母在其他方面操心。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孝了。孔子认为常常记起父母的年龄,亦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对父母的担忧,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养亲之情,又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关切。《孔子·里仁》记载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就是说,孝,一方面,要常常将父母的年龄记在心中;另一方面,知道了父母的年龄,就有一种又喜又忧的情感:为父母添了年岁、高寿而高兴;又为父母年龄增长、临近生命之大限而感到恐惧,忧虑不能与父母相处的更久,尽孝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予死于生、而依然无法逃避生命之终结,对生命之敬重的真情流露。
(二)对时间的感慨。孔子,深刻的感受到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站在河边,望着滔滔流水,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论语·子罕》)从这我们看得出孔子对时间无情流逝的一种慨叹。时间的流逝无法改变,正如东去的流水连绵不断;生命的逝去也是无法改变,正如日夜交替之不可改变。
时间在人类个体生命上体现为年龄,犹如在树木上体现为年轮。年龄,在孔子看来,绝不是一个机械的数字概念。也绝不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概念。而是一种载有人生感慨记录的年轮。有时他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有时又感慨“吾老矣,不能用也”(《论语·微子》)。出于对生命意识的觉知,对时间飞逝的敬畏,对人类历史的崇敬,孔子对老者十分敬重。他参加乡人饮酒聚会的场合——“乡人饮酒”,离席之际,总是“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等到年长于自己的人都走了出去.才离开。
生命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只有一次的,时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自我的繁衍生息,消解了生命的一次性和时问的有限性。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类的历史而具有了积淀人类情感的意义;而在这延续不断的情感积淀中.生命被赋予以新的认识,个体被赋予以责任感和历史感。孝的思想也在这其中得以生发、扩充和传承。
(三)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的孝思想深人质朴的现实生活,深人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从普通的时间、年龄、生老、病死却道出了实实在在的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在孔子看来,孝是人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一种规范,而是一种天生的事亲反哺之情,是自然而然的、天经地义的、由衷而发的感情。父母对年幼的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孩子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孝养双亲。《孔子·阳货》篇记载,宰我向孔子提出了对“三年之期”的质疑,认为三年守丧期间不兴礼乐,礼乐必坏:三年不事耕作,民必无所生;自然界以一年为循环之期,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不跟宰我讨论这些外在的东西,把问题的焦点直指人心,问宰我只守丧一年是否心安。在孔子看来,礼只是心中感受的外在表现,三年才能心安:“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解释说小孩子要在父母怀中待满三年才能完全离开,替父母守孝三年,才是合于感情、合于自然之道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洞察了人的本性,对父母的情感是源自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心安源自于对父母的那种真挚感情的充分流露。或许在孔子看来,三年之期也不能达到心安的状态.因为父母之怀岂是三年就能离开了?
从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将孝之思想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娓娓道来。人人可以接受。如同一位邻家智慧的老者与自己的交谈。朴实却一点儿一点儿的引起内心的激荡与自我的反思。
二、孝之对生命的敬养
(一)孝之有所养。孔子认为孝首先要有所养,要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子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父母衣食无忧。《论语·为政》子游问孝一段“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以及子夏问孝一段“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孔子讲的孝道,首先就是一种最普通的“乌鸦反哺”回报之情。父母对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辛苦把子女养大;孩子成人后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保障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孝养双亲,使其安度晚年。
(二)孝之敬其心。孔子认为,除了要对父母尽各种赡养的义务.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外.更重要的是对父母要有诚敬之心,要有毕恭毕敬之神态,和颜悦色之态度。《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来问孝,孔子说,有事的时候要替父母办好,有好吃的要拿给父母享用。但这不一定就是孝。因为还有一个态度问题:“色难。”即只有对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怀有敬爱之心才是真正的“孝”,而这是最难做到的。只养不敬,孔子认为与禽兽无别,不能称之为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明确提出,只有对父母怀有孝敬之情,物质上的供养才能真正与饲养动物区别开来。
敬其心要忧其思。子女应该心里怀有父母,关心他们。《论语·为政》记载盂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或是解释为忧虑父母年老患病,或是解释为只让父母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两者都体现了子女要体谅父母的心思.要使父母精神愉悦,心情畅快,减少对子女的担心和忧虑。《论语·里仁》中孔子还认为要为父母的高寿而高兴,为父母的年高体衰而忧虑,体现出一种忧思之情。
敬其心要“无违”。无违于生命大道的流转,无违于礼,无违于心。《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继而问什么是无违,孔子对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指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侍奉父母的含义。活着要按规定的礼节侍奉父母;死后,也要按照礼节安葬、祭祀他们。《论语·里仁》则记载着要对父母无违于心:“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尽可能顺从和满足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当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要用婉转的语气委婉地加以劝谏,若自己的意见终不被父母接纳,也不要怀有忿恨之心,对父母恶言相向,而仍然要恭敬顺从,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为父母营造一个舒心的家庭环境,以颐养天年。
(三)孝之竭其力。《论语·学而》记载子夏的一句话,其中说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南怀瑾先生解读这段话时就认为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只要发自内心尽心、竭力即可。不必强求物质的富足。尽孝,只要“竭其力”,量力而行,力所不能及也无须强求。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尽孝在一定程度上只要尽心竭力就可,如果一定要表现在物质上,那么穷人家里就不会有孝子了。尽到自己的心力.就可以称为孝了。
(四)孝之观其行。孔子认为做子女的要竭其力敬养父母,要有孝之心。还要有孝之行。要将内心的诚敬落实到具体的日常行为上。子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这就是说,是否是孝子,需要观察子女的言行,只有在父母不在了,仍然无改于父之光明正道,感情没有淡化,才是最大的孝。孔子还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是说为了避免父母的担忧以及很好的侍奉双亲,就不要随便远游。而如果非要远行。则必须是“游必有方”,走正途办正事行正道,减少父母的担忧,并且要时常挂记着父母双亲。
三、孔子孝伦理思想与关爱型校园建设
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完善大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促进关爱型校园的建设。
(一)孝养双亲,培育感恩之心。孔子讲的孝悌,是一种最普通的回报之情。子女对父母的孝养首先就是一种感恩。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充满了挑战和竞争.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更好的对待人生环境。
(二)孝养双亲,培育爱国之心。爱家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始于爱家、孝亲,爱国主义教育从孝养双亲人手,可以避免抽象的、空洞的宏观说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孔子的孝道伦理,从孝养双亲开始,扩展到整个宗族血亲,继而延伸到整个宗族国家,为整个宗族的发展、国家的安定提供了一套可以依托的理论。《论语》中记载有子的一句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宗族家庭观念淡化,但是最基本的家庭结构单元存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应着眼于大学生的家庭生活.从大学生的孝养双亲开始。由个人的孝养父母。推广至爱众人、爱祖国。或许可以称为孝的当代精神。
一、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专著研究
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都可见到感恩思想之光。但对于感恩及感恩教育的专门论述却非常零散,专著稀少。在我国古代,感恩与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的表现形式散见于《四书》《五经》、古代诗词、名人家训等中,孝的意义与孝德的培养是主要内容。在当代出现了一些从伦理学方面对感恩进行论述的专著。到目前为止,笔者主要收集了《中学生感恩故事全集》《学会感恩》和《感恩》,主要以伦理故事、哲理小品的形式来诠释感恩;2006年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感恩教育与德育管理手册》一书,详细介绍了感恩教育。
在国外,早期感恩研究主要体现在宗教当中,因为感恩是信教徒宗教活动的主题和宗教生活形式之一。到了近代,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论》中涉及到了感恩,这是对感恩的世俗研究的开始。他主要分析了感恩的社会意义和感恩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在现代,感恩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感恩的认知情绪理论、情感体验理论、道德情感理论等,阐述了对感恩心理的认识,包括感恩的实质、感恩产生所依赖的条件、感恩的作用等。这些内容在刘建岭的硕士学位论文《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中也有所体现。
二、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论文研究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专门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是:华中师范大学何莉的《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西南大学郝大勇的《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河南大学李秋娟的《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华东师范大学范志英的《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德州中学为例》,哈尔滨工程大学吴殿峰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陈秀兰的《感恩的缺失与感恩教育的策略》,山东师范大学戚哲民的《当前感恩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期刊论文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是:烟台大学任现品博士的《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该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河南大学的杜建政教授发表了《感戴的道德情感理论》、《感戴研究综述》,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喻文德的《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8期)、胡虹霞的《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第5期)、丰根凤和刘家桂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6期)、梁勤儒等的《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青年研究》2006年第2期)等。这些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研究者对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内容主要聚焦于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的宏观操作部分,对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部分探讨不多。同时实践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全面、系统,侧重于对宏观策略的研究且表述很笼统,对具体操作的研究较少,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不够明朗,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的探讨不够深入。
三、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实践研究
在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的前提下,济南大学信息学院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寄一张明信片,打一个问候电话,发一个祝福短信,做一件报恩事,表一份感恩情”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师生参与以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借助校园环境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等手段,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教育活动切实将知恩、感恩、报恩内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和人生品格,自觉做到常惜知恩之遇,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报恩之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也发起“一封家书”活动,让学生家长用最传统的书信方式,提笔给孩子写一封家书,算一笔求学账,诉一段人生经历,寄一份殷切希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投入到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知恩言谢,对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同时要让教师也深深地体会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还进行了《在学校集体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感恩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该课题以班级生活和集体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会感恩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学校、社区、家庭为三大环境背景,开展相应的探讨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
四、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以上对感恩教育的研究、实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的良好习惯。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但仍存在许多不足:
1.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虽有所认识,但重视程度不够
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分数、升学率和就业率。中学教育沦为考试工具,大学教育沦为就业工具,社会教育沦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高校的功能包括教育、科研与服务社会,其中教育是基础,而德育在教育中又处于首要地位。但是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导致情感冷漠,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的现象对于“学校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感恩教育活动化,缺乏系统性
感恩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但是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盲目地顺应潮流、“追赶时髦”,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的作秀表演,如许多学校不约而同地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以给父母洗一次脚作为家庭作业等等。教育者在没有讲清感恩活动的精神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让学生“活动”,收不到应有的成效。许多家长甚至感到莫名其妙,认为不过是学校一时心血来潮,使活动的真正意义消解。而学校管理者在总结、评价学校的德育工作时,往往罗列学校搞了哪些感恩教育的活动,这暴露出感恩教育中的短视行为。举办活动不是目的,而应成为教育的手段和渠道之一。在实际情形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长期规划的,这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3.感恩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备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致使感恩教育难以落到实处。有的学生本来有较高的道德内省意识,在思想上认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当他们看到忘恩负义的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时,原有的道德意识就会发生动摇,进而放弃了对他人感恩。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失范状态,使感恩教育很难在大学生的心灵中引起震撼。
4.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波及面积广、涉及范围多的人文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将重点放在文学理论知识上,因而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欠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就需要其专业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对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的培养。在此,本文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做以下论述。
一.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人文学科,不仅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同时还是我国传统精神文明的根本体现。而作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各科知识的过程中,除了体会其中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习其中的精神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健全自己的人格体系,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
随着当前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用人单位的“刁难”。面对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也逐渐趋向于复合型人才。而这些则使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改革,将学习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首要难题。此外,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我们应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价值,即所谓的社会效益,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思想、社会公德等。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及应用价值。
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新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汉语言文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已无法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在其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汉语源远流长,承载着整个国家的辉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中对汉语语言文字的应用总有偏差,由于历史、文化、区域差异,错字别字、不规范用语的现象屡见不鲜。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二)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实践应用能力,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优势。而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其核心在于“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强化。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在于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模拟招聘情境,锻炼学生口才:自我介绍、面试问答……。因为口才并非单纯的能说会道,它是一个人德、才、学、识的综合体现,是用人单位在较短时间内最快获取对应聘者的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手段。教师在模拟招聘或面试结束后对学生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完善。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单纯的诗词鉴赏等理论教学就与学生的才思泉涌、妙语连连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起来了。
(三)理论与德育实践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若一味的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则违背了我国“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导。由此就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力争“实践、创新、应用”还要遵从我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将汉语言文学推向更广的社会层面,尤其是发挥“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例如:2011年4月1日,上海浦东机场一名留学生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就拿出行李中水果刀刺伤母亲。这虽是个案,但也要引起重视。教师教授先秦诸子散文孔子的《大学》:“为人子,止于孝”时可将“孝”作为一个专题。让学生认识到符合孝道,是为人子女的最基本的要求。不爱父母焉能爱他人?不爱家庭焉能爱祖国?以此类推,将“爱国”、“礼仪”等美德也作为专题,既学前人文才,又品思想,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本科院校以及大专院校中不可缺少的专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承载的核心专业,同时也是国家或民族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主流专业。汉语文文学专业教育,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同时还关系着我国民族道德素养以及思想品质的形成。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理论教师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才能为其今后的就业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春. 关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的建议——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实践为例. 民族教育研究, 2010, (5): 43-46.
[2]苏晓芳. 汉语言文学专业双语教学初探.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 (1): 144-147.
论文摘要:高校道德生活的直接目的在于能以此形成受教育者健康的道德价值体系,以及内化为个人品德规范的道德人格。本文从高校道德生活的解析出发,探讨了高校道德生活中大学生各种伦理表现,以此提出在此视域下的高校大学生道德价值的内涵以及建构途径。
高校道德生活的最终目的是着力于学生道德理性因素与道德非理性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培养出现实道德生活的真正主人,这样的人必定具备以社会道德底线为基础、以大学美德伦理为主要内容、有正确道德价值取向的、并经过道德实践检验的现时代道德人格。而我们所倡导的就是这种健康的道德品德规范,也是大学生在各自道德生活中理性道德行为存在的内在基础。
一、道德生活:高校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形成的环境因素
人作为道德的存在,其最鲜明、最生动的意义就在于他有属于自己的现实的道德生活。其道德的存在也无非是他的实际道德生活的过程。从根本意义上说,把道德视为调节社会关系,完善主体自身的手段,就决定了道德生活是有关人们利益关系的实践理性生活,是追求人格完善,社会和谐与公正的创造性的生活,显现了人自身从能动,实践的角度,把握社会道德现象的特征①。把实践道德生活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其实质在于把道德的发展作为主体生活的一部分,因而把道德教育的过程转变为一个主动的,实践的,流动的过程,使其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道德责任②。
(一)道德与生活的伦理关系
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约翰·杜威就曾主张在实际的道德生活中,就是要承认一种积极主动的道德。道德不再是默想的静止物,而变成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行动和实践。iii同样的,理性的道德生活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从现代社会道德人的培育角度来看,在道德生活中,为了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和要求来调节。这些规范和要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经过筛选和积淀,形成一定的社会生活道德标准,并通过舆论形式、评价样式以及人的内心体验去规约人的所想所行。同时,在道德认知的内在固化过程中,道德主体对其外在的道德要求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积极体认、主动领悟、有目的地选择,逐步达到自律的境界。道德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因素,它是融入、渗透于生活的,它存在于与生活的整体联系之中。在道德生活这一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者也才能能动的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
(二)高校道德生活的伦理表述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的发展与进步根源于经济,又反作用于经济。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的现实状况来看,他们的道德价值已深深烙上市场经济的痕迹,需要我们用伦理思想来审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这才有益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③主义道德观,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iv。
可以说,大学生所接收的外在生活道德以他律性特征为主,大学道德生活以自律性为主,前者为行为范式,后者为行为境界,他律与自律相互关连,相互作用,使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与生活道德中逐步涵养成有独立行为准则的道德人④。所以,高校道德生活的特定环境,不仅对生活道德所设定的规范要求要尽量人性化、开放性,还要为道德主体的自律考虑,尽可能多方位影响和渗透,使大学生“应然”道德标准在可行性、可接受性中与“实然”道德行为尽可能的趋同,接受过道德生活熏陶的学生在道德生活中选择行为时,会考虑道德行为实施理由中的“应然”暗示,让自己的道德约束在生活世界中的意识或行为做出正确的反映,将知识教育在人文和科学的交融中,具体到生活中的人的教育中,使其在社会生活中赋予知识更丰富的意义,以实现受教育者自身的生存价值。
因此,受教育者要求在这种道德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受教育者的行为,不仅要合于道德要求,更要出于社会主流道德价值体系的要求。这意味着道德主体的行为必须是经过思考后自觉自愿自主选择的行为,而且这种选择必须同道德要求相一致,他的任何道德行为都应该是自觉自愿自主的自由选择。只有当人在道德中构成人的主体性的种种人类本质特征得以充分表现和发挥时,道德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才是一种自我约束的方式,才是受教育者掌握世界的方式,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道德领域具体化为道德活动的主体性。
二、高校道德生活环境中的大学生伦理价值表现
当前,在能动的现实道德生活中,所有人极其强烈地统一着自己的智慧,情感,意志,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的实践,改造中去,使自身的一切潜能和可能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一方面确证着自己的本质力量,诱使人不断地投入到生活的过程中去;另一方面,从中体验履行道德生活的愉悦和道德之于人自身发展的价值⑤。然而,我们一直以来对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的虚空、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直接后果则是导致了道德教育实效的低下,青年大学生错位的道德价值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淡化,善良的“本心”缺失
我们常说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就在于它以一种能使人与人之间安乐,祥和,有利于人的自由独立和人格的完善,作为人内心深处的一种道德责任感和起码的道德界限,我们做善良的事会让我们的内心安定,这是善良的起缘,这是人们就自身的关怀的一种延伸,是形成独立的自我人格和道德准则的伦理基础。从湖北襄樊文五名受助贫困大学生因不思感恩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到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规定将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⑥,再到流传于网络上的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火灾视频中出现的幸灾乐祸甚至嬉笑的声音,警示我们强调主流道德观念的紧迫性。而从以上事例中我们看到的是由于善良的“本心”缺失,凸显出一些大学生道德质地的脆弱,更谈不上说养成“足够的善良”了。
(二)道德伦理意识呈现出发展的矛盾性,时常处于道德选择的模糊状态
在道德观念判断与选择上。在缺乏对道德受教育者足够尊重的道德生活体验中,由于忽视引导和提供机会与情景使学生对个体的人格尊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予以体认,个性差异、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没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长久的生活在这样的状态里,就会丧失生活的意义感,迷失自我,而且一味地服从会影响个人的道德意识和内在力量的发展,失去真正进行道德选择的权力,就不能形成对社会成熟的责任感⑦,一旦需要运用内化的道德习惯来决定道德行为时,青年学生在道德伦理取向上的迷茫与矛盾也就出现了。
三、在大学道德生活视域中现时代道德价值维度与建构对策
作为道德生活实践领域的价值形态,道德价值是道德生活领域中的事物或行为对于社会或个人的作用和意义,满足主体需要性是道德价值系统中的一种特殊规定。而以善恶观念为基础的道德“价值”是伦理生活和道德思维的根本存在特质,道德价值以“应然”为基本的表达形式。道德价值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主观性、动态性相统一的特征,既体现人们对道德生活的自觉和规范,又体现人们的道德理想和超越精神⑧。道德价值实现要满足四个条件,即认可正确道德价值、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互动、转化形成内在道德素质与外在道德习惯、坚持个体道德价值取向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相统一⑨。
道德价值是道德关系的表现和确证,它通过对特定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肯定和否定,通过对善与至善的规定,来体现人类价值追求的“应当”以及主体性要求。⑩合乎伦理准则的道德价值应能表达对一定的行为准则的取向,并要求受教育者的行为活动与之相适应。从道德“实然”到健康人格的“应然”的过渡来说,自觉主动地出于道德而行动,比消极被动地合于道德而行动,更能体现出道德特有的性质,更具有道德价值。在为高校道德生活内涵进行准确定位的前提下,解决当前大学生伦理道德意识错位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构这种“应然”的道德价值观:
(一)以中华传统美德为道德价值观形成的伦理基础
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青年大学生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二)以追求一种以人格健全发展为本位的德性人才培养的“美德伦理”为实践道德生活的价值内涵
美德伦理的“美德”主要集中表现为人在规则面前的主动性和神圣性。因此也可说,美德伦理本质上属于一种“人格伦理”,即是一种指向更真人生经历、更善人生价值和更美人生境界的人格的自我完善。它不仅规范人生而且旨在导向人生;不仅是人生的他律规则更是人生的自律精神。B11通过促进这一健康道德人格的发展,加强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引导,培养道德理性,形成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的习惯。同时,注重在道德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切实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道德选择,在道德选择中发展其道德人格,鼓励学生在人生的实践中追求自我完善,用发展性的生命去创造社会的进步和实现幸福的人生。
(三)以强调自我立法,自我约束的道德自律为伦理标准
马克思则对道德自律做了准确的概括:“道德自律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B12。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道德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内化道德他律而来,是指道德行为者将道德意识内化于自我意识之中,自觉地、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排除了他人的、社会的等外在约束,并将道德行为的践行看作是一种享受和乐趣。B13一旦道德规则被看作道德生活最小的要求,被认为为社会生活必要的,即同时成为最高的道德要求,不打破具有绝对力量的社会稳定,义务与责任的概念一下子在近代提高到一个首要地位,成为最高的、普遍的。遵守道德规则,服从道德义务具有最高分量,一旦个人生活与之冲突,则要为之让位。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道德不只是一种外在约束力量,它更是一种内在自律性力量,即道德主体——学生,为自己立法,是把这种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心中的道德法则。道德主体为自己立法,一方面把基点建立在对道德他律性的认同上,另一方面又是对这种认同的进一步发展,即不但敬畏和服从道德,而且主动给自己制定具体的行为准则。
注释:
①⑤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李志强,李肖.杜威论道德生活中的三对矛盾.江西社会科学.2007(4).
③叶澜.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教育研究.2001年12月20日.
④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教育研究.2007(10).
⑥北大不招不孝子源于孝道缺失.中国青年网.youth.cn.008-11-25.
⑦许华.高校德育引入心理分析理论的必要性.科教文汇.2007(2).
⑧杨伟涛.道德的价值本性和应然表征.学术论坛.2008(7).
⑨周美玲.关于道德价值及其实现的规定性.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⑩牟永生.道德价值新概念.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B11李兰芬,马唯杰.美德伦理: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5年4月6日.
B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
B13丁雪枫.道德利益探微.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6).
关键词:一流课程建设;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路径
一流课程建设是当下高校教学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大战略契机。2017年8月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决策,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2019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双一流”建设,教育部正式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一流课程建设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其中,教学内容改革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根本与核心,是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改革的基石。以下从立德树人、沟通古今、融汇中西、体用结合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路径创新。
一.强化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与教授专业知识相结合
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多侧重文学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与古代文学课程内容特别多、教学课时比较少有关。古代文学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辽宋金元文学、明清文学,部分高校还会将近代文学纳入其中,可见,古代文学包含了自上古至近代两千多年的历史,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就文学本身而言,囊括了众多的文学作家、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化思潮等。显而易见,古代文学的课程内容具有历时悠长、涉猎广泛、内容繁多、文义多元等特点。因此,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往往以知识讲授为主,而减少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析,从而忽视了古代文学作品蕴含的文化精神,以及对学生人格精神的熏陶与培育。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仅就《论语》而论,即蕴含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入则孝,出则弟”的孝道规范,“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坚毅果敢,以及“学而优则仕”的兼济情怀等文化精神,另有君子品格、学习方法等不必赘述。更遑论先秦诸子、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瀚如烟海的文学经典。这些文化精神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格精神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是立德树人的第一手材料,也是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第一把钥匙。因此,在一流课程建设的战略契机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优化教学内容,强化课程思政。具体来说,既要饱满地完成专业知识的讲授,又要深刻挖掘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时刻以树立学生美好品德、健全学生人格精神为教育目标,并体现在教学实践之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终极教学目的。
二.注重古为今用,将古代经典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距今时日久远,与当今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化社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譬如就语言的读法来说,古代汉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等四声,而如今普通话中已无入声字,而且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古代汉语中的平声、上声、去声并不完全相同,这就造成了古今语言文字理解上的障碍。再如,古代文学中的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玄言诗、盛唐气象、古文运动等文学风格或文学现象,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文化思潮等密不可分,解读古代文学需要知人论世,文化语境的不同又加深了对古代文学理解的难度。又如,律诗和词的创作有严格的规范要求,讲究平仄格律和对仗押韵,这在今天已经很少被创作。另外,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更加剧了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脱离。因而,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古代文学是故纸堆里的“死”学问,不具有时效性和实用价值,从而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古代文学经典也成为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的案头作品。鉴于此,在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亟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具体来说,应增强现代教学意识,第一,吸收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更新教案与课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用新方法、新材料来解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常学常新的学习态度和用现代意识、现代材料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方法。第二,强化实践教学,挖掘古代文学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契合点,用现代方式解读和演绎古代文学,使古代文学“活起来”,以最终达到古为今用、沟通古今的教学目的。第三,在讲授古代文学经典时,除了传统的阅读欣赏、评论鉴赏之外,还可以强化视听体验、经典再创作体验。比如,观看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剧,进行比较研究。再如,化用诗词进行现代广告语的编写,对古代戏剧作品进行改编、续写等剧本创作,拍摄抖音等微视频演绎古代文学经典等。总之,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力求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结合,赋予古代文学新的视野与功能,使学生置身古代文学的情境之中,感受古代文学的时代魅力与现代价值。
三.推进中西融汇,将传统文学与西方先进理论相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烙印,因此,在传统的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一贯采用本民族的传统思维和理论,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亦以彰显民族特色为主。这是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必要手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忽略了古代文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利于学生国际视野的养成。实际上,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无论当时还是今日在国际上都有着比较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三国演义》早在明代隆庆三年(1569)已传播到朝鲜,英国牛津大学收藏了一本崇祯八年(1569)的明代刊本《三国志传》,目前朝鲜、日本、越南、英国、法国、俄国等多国都有《三国演义》的译本,同时也有许多研究论文和专著,《三国演义》的国际影响与地位可见一斑。再如元杂剧《赵氏孤儿》曾被国外多位著名作家改编并且搬上舞台,法国伏尔泰就据此编写了《中国孤儿》,并于1755年出版。《三国演义》《赵氏孤儿》受到国外读者的欢迎并不是个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经典作品,乃至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国外都有着广泛的受众,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必然结果。另外,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中国许多原始文献曾大量流失到国外,比如敦煌学发源于国内,其第一手文献材料却在国外。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不能忽视其在国外的现状。另外,西方学术研究中的先进理论也是打开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钥匙。比如,西方的传播学理论、美学理论、语言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等,与国内教学研究与改革有许多共通之处,我们可以择其善者应用到本学科的建设与改革之中,以拓展研究视野。因此,在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能故步自封、画地为牢,而应该具备国际眼光,主动探索古代文学在国外的研究现状和最新成果,以及国外相关学科的先进研究理论,并存其精华、化为已用,将最新的、客观的文学知识、文学理论传授给学生,以开拓学生视野、培育学生中西结合的先进理念。
四.提倡体用并重,将文学本位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以文学研究为本位,以历史学和文化学研究为双翼,古代文学的教学同样遵守这一原则。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往往以文学创作为核心,辅以文学传播和文学评论。其中,文学创作又注重分析作者的身世生平,创作的政治、经济环境,文学作品的鉴赏等。这是古代文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却不利于课程特色与学科品牌的建设。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具有地域特色、校园特色的地方高校并不少见,比如郑州西亚斯学院地处中原腹地新郑,而新郑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炎黄故里”之称。从1992年至今,新郑市每年3月都会举行祭祖大典的活动,该校则承办“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撒贝宁、马东、郦波、康震等文化名人都曾云集于此。此外,新郑市的文物名胜众多,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八处,包括郑韩故城、欧阳修陵墓、始祖山风景区、郑风苑景区与郑王陵博物馆等。可见,郑州西亚斯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该校的古代文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就地取材,增加课外参观文物遗存、观摩国际论坛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学在历史长河中流过的痕迹。再如,“中华第一古都”安阳市,曾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也曾发掘出甲骨文在内的殷墟遗址。安阳师范学院则利用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成立了“殷商文化研究所”,同时创办了《殷商学刊》。郑州西亚斯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在特色学科建设方面无疑取得了成功。因此,为打造特色学科品牌,建设一流课程,古代文学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需体用结合,将文学本位与地域文化、学校特色结合起来,使古代文学的教学融入地方特色,将历史拉进现实,将文学融入人生,从而使古代文学的教学生动鲜活起来。
1.学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学校按照“巩固文理,完善管理,发展工学,拓展医农”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完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实施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全力实施学科建设“三五工程”,即打造五大学科高地,建成五大学科集群,培育五大学科新优势,致力于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通过建设,实现微生物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民族学、政治学、生态学、微生物学4个学科进入国家学科评估排名前10。
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振兴计划,加大基础学科建设投入,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在基础学科领域内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全覆盖。继续推进学科区域建设,形成了“生物学―特色资源利用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学―农学”“民族学―社会学―民族文化产业管理学”和“中国史―国际关系―中国边疆学”三大学科区域的建设新格局;启动了国际关系大学科群建设,整合校内现有学科资源,文理并进,构建全国体量最大的国际关系学科体系。
2.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机制,稳步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涵盖11大学科门类、89个本科专业,新增3个小语种专业,形成“校―省―国家”三级试点专业综合改革体系。二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制。三是深化通识教育改革,严控教学质量,引进优质教学资源,保持开课数量稳中有升。四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成立了“云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五是探索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加大了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与改革力度。六是推进了联合培养、协同育人,同国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协同育人。七是探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扩大自主招生规模。2012年,学校被教育部列入内地63所对港免试招生普通高等学校之一。
全面实施“质量工程”。一是加强专业建设,依托现有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着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学科专业群。二是加强课程建设,通过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33门省级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带动课程建设的全面发展,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三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依托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1个省级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四是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现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野外综合实习基地1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269个,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100项。
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长足发展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学位授权体系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位授权体系日益优化。与2010年相比,新增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36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和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0个一级省级立项建设学位授权学科,实现了基础学科领域内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全覆盖、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全面发展。
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扩大。学校现有博士研究生934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 103人、在职硕士研究生6 777人、外国留学生160人,博士生、硕士生的比例趋于0.1∶1,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趋于1∶1。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深入推进。民族学、人类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连续4年入选教育部“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项目,法律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圆满完成。立项建设14部研究生优秀教材、15门研究生精品课程,遴选9名博士生进行优秀博士论文培育。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一是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学科发展需要和研究生能力提升要求设置专业课程。二是完善了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出台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规定,利用区位优势,与红河学院等合作招收留学生。三是制(修)订了一系列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严把奖助学金评审公示关。四是健全了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严把学位授予关。五是完善了导师管理制度,严格导师遴选与招生。
4.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依托重大项目研究,加大了技术创新力度,学校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学校承担了国家“973”、国家基金重大计划及重点科技项目近10项,资助经费1.4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4项,资助经费2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25项,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获各级各类项目865项,立项总经费0.62亿元,其中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8项;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4项。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领域,新建各类科研平台15个。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成立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云南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和肯尼亚非洲经济研究所首批入选“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3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获准设立。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较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出版5种蓝皮书服务于相关部门决策。累计发表研究咨询报告151份,被教育部相关司(局)采纳2份,评优3份,获省部级领导批示4份。另外,滇西发展研究中心系列成果较好地服务于教育部滇西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
5.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学校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重点,抓住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引进、留住、用好”四个重要环节,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在师资规模上,学校现有教职工2 870人,其中在编教学、科研人员1 750人,师生比低于1∶16;在学历结构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75.73%,具有博士学历的比例为54.35%;在职称结构上,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比例的 53.8%;在学缘结构上,在校外完成半年以上进修或完成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已达60%,有国外留学、访问和研究经历的教学科研队伍显著增加。
师资队伍建设内容不断深化。大力实施学术领军人物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培养计划等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成效明显。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科技领军人才计划2人,新增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等;引进包括优秀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内的各类优秀人才35人;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4个团队入选省创新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环境不断改善。把师德建设与“三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了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惩戒制度,加强了教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重视教师发展,加大了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断改善教职工待遇和工作条件,让教师能够潜心治学、专心育人。
6.国际化进程加快
学校发挥多学科优势和区位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地推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了国际化进程。
留学生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继续推进。留学生招收规模在扩大,培养层次在提高,目前有在校留学生1 000余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深化,现有的3所孔子学院(学堂)运行良好,基本实现从汉语教学转向汉语教学与研究并重,多次获得国家汉办表彰。
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国际合作办学进展顺利,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香山大学”项目正在推进,与法国蒙彼利埃高等商学院等数个海外联合培养项目进展顺利。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有长短期海外交流项目35个,每年派出学生人数达150余人。
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利用国家公派出国项目,累计出国境进修学习的教师和管理干部达60余人。做好了引智工作,新增泰语、越南语、缅语外籍专家和教师6人,年均聘请外籍专家70余人次。
区域性国际科学文化交流中心正在形成。承办了教育部援外培训项目,迎接了美国“春晖计划”代表团到校访问,举办了“东盟―中国青年关爱与共享活动”等。
7.优秀大学文化建设持续推进
学校围绕建设优秀大学文化目标,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优良校风,弘扬主旋律,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文化价值建设持续推进。一是传承独具特色的云大文化,出版了《云大老档案》等系列历史文化丛书,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刊登了100余篇云大历史文化主题文章。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当代价值”主题活动,举办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讲坛,弘扬尊师美德和中华孝道。三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
文化载体不断丰富,文化符号建设得到加强。打造老校区为文化精品校园,做好老校区以及老校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护、修缮、改造工作,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2012年,中央电视台把学校评为中国最美的六所大学之一。
营造校园文化环境,规范师生文化行为。加强了老校区、呈贡校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实现建筑形体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舆论阵地建设加强。举办了“东陆高端学术论坛”“西南论坛”等高水平讲座论坛。加强了校报、网络、校园广播等舆论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8.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学校多渠道扩大办学资源,推进校区建设和管理,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校区功能布局,强化优质资源共享,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校区建设不断加快,功能布局日渐合理。目前,呈贡校区已完成一期建设面积60.75万平方米,其中56万平方米的教学生活设施如期投入使用。加快了校本部的改造工作,出售空置公有住房解决部分教职工住宿问题。
筹资能力和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在筹资能力方面,年度办学经费年均增长25%以上,远远高于8%的规划目标,自2012年起即实现年度办学总经费达10亿元的发展目标,保证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资金需求。
“数字云大”建设有序推进。建设新一代校园网,加强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校园网有线无线接入全覆盖和新老校区双核心、双链路,提高了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开展了与复旦跨区域存储系统项目,实现校内软硬件资源共享,提升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加强了应用系统和教学科研资源建设,持续改善了师生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
文献资源建设大幅提升。当前,学校馆藏纸质文献总量288.64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73.82万册,有中外文数据库23个,文献总量合计362.46万册,完成馆藏图书350万册的发展目标,与“十一五”末相比,新增纸质文献29万余册、数据库8个、电子图书近20万种/册,较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和后勤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平安校园”建设取得实效,已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安全工作体系。实施了“师生满意工程”和“质量提升工程”,注重节能和安全,后勤保障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后勤管理效益稳步增长。
9.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日益深化
学校深化了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学院制建设,推进了依法治校,提高了办学绩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实效。
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学校不断深化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学院制建设,改革创新学校的教学、科研、人事分配等制度,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体制与机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有这样一所县级市普通高中学校,她的资历较浅,只有十年校史;她的生源一般,学生基础薄弱。可就是这样一所学校,教育教学成绩却芝麻开花节节高,连续七年被安丘市教育局评为“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她就是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学府。始建于2002年的青云学府就像一只振翅高飞的鸿鹄,从亮丽的市北区凌空而起,在安丘教育历史上画下了优美的一笔。
他们是如何能够在短期内取得如此大的教育教学成果?如何从众多名校中脱颖而出?又是如何办出了让人民满意的学校?秉承“走基层”的指导方针,2012年3月19日,记者走访了这所位于青云山脚下、青云湖畔的现代学府,深入挖掘其特色办学之道。
坐落在风筝之都潍坊市的安丘市青云学府是一所高级中学,成立于2002年,学校占地300余亩,在校生5 000多名。该校建校只有短短10年,且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但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硬是在短短10年间迅速成长为家长和学生高度信赖、上级部门非常认可的优质校。学校已经连续7年被安丘市教育局评为“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还先后获得“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先进单位”“全国第二届语文教改示范校”“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潍坊市规范化学校”“潍坊市实验教学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在办学社会满意度调查中,家长满意率连续三年在99%以上。
究竟是什么因素成就了学校的迅猛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了青云学府,通过多方探查,发现其成功靠的是先进的办学理念,靠的是科学的管理模式,靠的是一流的执行力和润物无声的学校文化。学校既有运筹帷幄、身先士卒的领导,又有甘于奉献、勤于思考的教师,既有先进完善的制度,又有特色鲜明的文化,用坚实的步伐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强校之路。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立校
1.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形象
学校的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形象,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强调以德立校,将“仁智,和谐”确立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师首先要讲师德,尔后才是强师能。学校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和“讲纪律、正教风、强师德、塑形象”的活动,全面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大力提高了教师素养,通过深入开展师德主题培训活动和加强师德日常考核评议,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的专家”。
2.尚德笃学,不坠青云之志
校训“尚德笃学,不坠青云之志”很好地诠释了学校“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学校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走向成功,致力于培养志存高远、身心健康、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的创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建立健全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情会商制度”等12项育人制度,集全校教师之力,根据学生的个人条件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
3.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彰显人性化的理念
学校在教学管理上追求精细化,要求教师以自身过硬的职业素养熏陶学生,育人于润物无声之中。同时,学校在教师管理上高度彰显人性化的理念,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定期召开教代会、座谈会等,积极听取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搞好落实。
4.科学管理强师能,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学校着力深化教研管理,用扎实而广泛的教科研探查真问题,寻找好教法,本着“常态化研究、全员性参与”的原则,让“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理念深入每位教职员工的内心,在全市首开了大教研活动。学校还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制订了《教育创新工作项目实施意见》,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现在,具有学府特色的创新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从根本上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大批教师投入到教育科研热潮中,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劲。建校以来的短短几年里,青云学府先后有30多人荣获“潍坊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有40多人荣获“潍坊市教育局优秀金点子奖”,32人被评为潍坊市教学能手,有120多人被评定为安丘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2012年,孙献良校长主持的教研课题“外驱内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被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课题组列为研究项目。
5.宽松与严格相济,竞争与合作相辅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按照“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的要求,进行“严、细、实、恒”的服务式教学管理,落实了以岗位竞争和双向选择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了教职工队伍的优化组合。学校还研究制定并落实了《关于校级领导包靠年级的规定》和《青云学府学生评教办法》等规章制度。学校在教学上实行年级内平行级部间的竞争加合作的管理模式,同一个教研组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平行级部展开合作前提下的良性竞争,保障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6.校本课程,唱响教师最强音
为充分激发教师才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课程三大类共90多本,成为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优势的亮点。第一类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辅助和深化,针对此类课程编写了符合学生实际的《PSE导学三案》《青云桥》等45本;第二类致力于加强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编写了《养成教育》《心灵驿站》《安全教育》等10余本;第三类致力于满足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兴趣发展需要,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闲暇生活指导系列等20本。在2011年安丘市中小学活动育人精品课程评选中,学校“德育系列教育课程”等4套被评为精品课程,这在安丘市各校中是最多的。最近,王丽萍等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议论文分段限时训练》,在山东省首届优秀课程资源评选中获三等奖。为使校本课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剂,学校加大了校本课程的开设力度。针对各个年级的不同特点,在高一年级开设了“书法”“唱响校园”,在高二开设了“心理驿站”,在高三开设了“辉煌人生”等校本课程,三个年级均开设了“德育系列教育课程”“安全教育”等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会做人”的总体育人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扎实推进德育教育,让每位学生心中有光明,人生有规划
1.实施立体德育,让每位学生心中有光明,人生有计划
学校坚持以德治校,用德育教育引领学生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狠抓德育队伍建设,将德育工作目标明确化,措施具体化,工作规范化,形成科学、系统、立体的德育教育模式。通过在高一年级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高二年级开展诚信教育及成长、感恩、励志教育,在高三年级开展责任心、信心教育和成才教育,做到学年有重点,学期有特点,周周有活动。通过大力开展以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六个教育”和全员育人活动的实施,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得到了各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2.落实德育校本化,提升德育实施水平
学校围绕德育校本化构建,突出德育文化这一重点,以课题研究的方式,从构建校本环境文化、心理文化、活动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入手,将经常开展的一些德育活动加以深化研究,使之科学化、系列化。学校遵循德育工作规律,结合自身的特点,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着力创设德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德育文化气息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道德情感,以自己的特色德育文化彰显校园的文化特色,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
3.整合德育策略与资源,提高德育实效性
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两项创新教育工作:在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做到“四个整合”,即与学科课程整合、与校本课程整合、与传统节日整合、与重大活动整合;在德育题材选材上体现“四个贴近”,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校、贴近学生。学校积极开展了“纪念中国人民胜利65周年”“托起明天的太阳”等大量的符合学生需求的德育活动,从学生的点滴小事开始培养,于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的目的。在德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校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德育活动深入到大部分学生中间,学生的参与率均在95%以上,大大提高了活动对在校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提升了德育教育的效果。此外,学校通过组织开展“文明守纪月”等活动,引导广大同学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自主自律,知行合一,努力营造明礼崇文、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和谐校园新风尚和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德育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发挥学校与家庭的合力。学校在班级、年级以及学校层面,分别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三级家长委员会网络的建立,让学生家长都能充分参与学校的决策、监督、评价等工作,共同解决学校的发展难题。
4.狠抓养成教育,让优秀成为第二天性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小事着手,巧抓养成教育。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帮助学生解析粗心大意的本质和危害性,培养学生为集体负责、为他人负责的意识。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进行以礼让、知耻为核心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遵规、修身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文明礼仪伴我行”和争创“文明班”“示范班”等活动,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学校的生源来自城乡各地,卫生习惯参差不齐,每年学校都把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学校通过开展团队活动以及“卫生优胜班”评比表彰和“美丽青春、文明校园”文明守纪月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良好的卫生意识上升为良好的卫生行为表现。另外,校团委成立共青团文明监督岗负责全校卫生和班级卫生的监督、评比工作,督促全校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学校政教处以日检查为基础,每周一通报,每月一总结,卫生检查的得分情况与文明班级评选挂钩,形成“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养成教育的事例还有很多。学校通过召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为主题的班会、进行个别谈话等形式,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学校语文教研组经过深入研讨,连续多年开展“高一重规范,高二重美观”的学生书写训练活动,促进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设计爱心主题班会、开展团队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如何善待别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5.感恩教育,让校园生长出善良淳朴且善解人意的心灵
学校通过开展“爱我同学、我的责任”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与人为善、友好相处。通过开展“爱我学府、我的责任”教育活动,使学生的爱心由人及物,让节俭的观念深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懂得爱父母,爱老师,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恩之心,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一是开展书写感恩书信活动;二是开发德育校本教程,开展“感恩父母、回报真心”教育活动以及以“谨身节用、明理孝悌”为主题的“孝道”教育活动;三是广泛开展“感恩教师、尊师重教”活动,向老师表达崇高敬意。
三、“双导一育”,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最高追求,为素质教育注入新活力
学校为努力培养志向高远、身心强健、基础扎实、品德优秀、富有个性、自主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围绕育人目标,经过积极地探索、研究,提出了“双导一育”学生培养模式,即“PSE导学模式研究”“全方位导师指导模式研究”“心育系列化课程模式研究”。
1.精心研究,反复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遵循新课改精神,学校引导教师深入研讨自主、合作、优质、高效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创建了富有特色的“PSE课堂导学”模式。“PSE”是指课堂教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P”是Preview(预习),“S”是Studying process(研究探索性学习),“E”是Extension and consolidation(延伸和巩固)。“PSE”意味着预习、研究探索性学习和延伸巩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S”是课堂教学的核心,“P”“E”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保证。
该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能够在未来社会中自尊、自信、自强,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2.从班级到年级,层层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
“全员育人导师制”以班级为落实单位,由年级统一管理。要求班主任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情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自己的导师,填写《全员导师制导师分工班级明细表》。每位导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全面担负起育人职责。各班每月召开一次“全员导师制”主题班会,以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为一个小组,在小组内和各小组之间交流经验,写出班会总结。班主任每月负责主持召开一次导师会,互通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每个年级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观摩课,检查主题班会落实情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政教处配合开展指导、培训与监督工作,定期考核导师落实心理教育的情况,检查评比成绩都要记入班主任的量化分数,与期末班主任的星级评定挂钩,并与教师的师德考核及评先树优挂钩。
3.统筹规划,搭建心育立交桥
学校心理教研室科学规划,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举办各种心理健康指导讲座、专题报告会。除定期请心理专家来学校作报告外,还对高三学生开设考前心理及应试策略讲座、人生规划讲座,对高二学生开设青春期健康成长讲座、信心教育讲座,针对高一学生开设如何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如何适应高中的人际关系等讲座。另外,学校还专门开展了“自尊自爱,做美丽优雅女生”的专题讲座。心理教研室主任负责开设心理辅导讲座,指导教师们如何做好一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老师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进行个别谈话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暗示、换位思考等方式,建立起健康合理的逆境应对机制。教师认真负起导师的责任,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积极性,而且在课下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能够及时化解学生可能出现的焦虑、孤独、脆弱等心理亚健康问题。
(1)逐级设立心理辅导机构,为心育保驾护航
学校在每个班都设有心理委员,负责举办班级“心灵角”。在此基础上,又在心理教师的支持与指导下,由各班爱好心理健康知识、热心为同学服务的近100名学生组成了学校“心语”社团。2012年在“心语”社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阳光心理协会。
(2)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
为推动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阳光心理协会成员定期推出了年级“心理墙”、学校心理广播“心灵的天空”等项目,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推动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遍地开花。
(3)高瞻远瞩,引入心育装备
近年来,在安丘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引进的心理健康教育设备、器材及相关图书的配备标准已经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要求:拥有容量为9 000人的心理测评软件系统,以及各种训练、治疗、咨询等电子软件;配备了近千册心理图书、数百套心理电影及课件光盘;拥有各种团体活动器材;配备了先进的音乐放松及治疗设备,标准的沙盘设备。
(4)心育联盟,学生、家长、社会齐努力
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学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使心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开展名家进校园系列活动。学校邀请资深心理专家、法律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到校做专题心理辅导讲座。二是注重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以及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指导学生家长正确应对学生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
四、超越应试,剑指学生全面发展和超常规发展
1.创新社团管理模式,创设最佳成长环境
学校指导学生自主建立起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学生社团组织共计150多个。学校通过制定《青云学府社团管理规定》等社团管理制度、大力落实星级社团评选表彰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管理。同时,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指导体系,全面推动学生自主管理。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落实活动场地和经费,严格监督活动计划的执行,确保活动效果。让学生在培养兴趣爱好和发展特长的同时,为将来的升学、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积极指导各类学生社团大力开展特色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兴趣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才能。在学校级别的社团中,科技型、兴趣爱好型、志愿服务型较多,通过组织调研探究、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课余生活向健康化、规范化、有序化发展,活跃了校园文化,成为学校落实“自我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提高了组织、策划、交流、合作等重要能力,在高中和大学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为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社团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学校严防社团活动的精英化倾向,力争使社团活动对于丰富每个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其特长的有效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课余辅导,成就孩子的超常发展
为提高广大学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青云学府投资建设机器人实验室,从最基础的计算机编程知识开始学起,刻苦钻研蓝牙机器人的组装和应用技术,悉心研究全球通用FLL机器人比赛规则,并结合竞赛要求开展课题研究。2011年5月,第11届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青岛市城阳区实验小学举行,青云学府代表队从14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山东省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创意和智慧,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自信,提升了能力。
五、齐抓共管,让校园成为最安全的地方
一直以来,学校全面贯彻“教育优先、积极预防、依法管理、全员参与,责任明确”的工作原则,大力加强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学校投资30余万元,在安全防控的各个重点部位,安装了监控设施,购置了警械。通过制定和落实《青云学府安全管理规范》,各处室与学校签订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各处室的安全稳定工作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各处室都成立了以处室主任为组长的安全稳定工作小组,定期分析、研究本处室的安全稳定工作及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办法。通过上述几方面,形成了学校全面负责、校内各处室齐抓共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人防、物防、技防全面实施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学校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