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师晋级论文

工程师晋级论文

时间:2023-03-27 16:3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师晋级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师晋级论文

第1篇

很多人觉得车间行政事务员的工作是琐碎的机械的,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的。我觉得其实未必,这份工作是个与人打交道的活,做好了也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我所面对的员工大体分为三类:刚进厂的以及入厂没几年的新员工,正在奋斗路上日见成熟的中青年,还有离岗退养的老同志。

新进厂的员工来自全国不同大中专学校,家乡有远有近,有来自城市的有来自农村的,来自农村的我首先提醒他们公司有一项政策,那就是可以给没有养老保险的父母一方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如果他们身体有恙可以报销发生费用总和的40%多,而且不妨碍农村新农合医疗保险,告诉他们每年比较小的付出会得到比较大的保障,对于一个没有多少保障的农民这应该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员工的经济负担不管是眼前和以后都会因为这个政策减轻许多。我总记得他们在听我叙述后向我打听细节的那种意外的表情。

新员工进入岗位有条件的话应该给他们配备一些基本的办公用品,比如纸、笔、本、信封、订书机、裁纸刀等等,尽可能的齐全一些,我记得当我把准备好的这些交给他们时,他们起先一愣,既而就是微笑。

走过了新入职前几年的懵懂青春,无论从工作上、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他们都逐渐走向了成熟,工作中他们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技术职称的晋级,这个时候我所能做的也很简单,比如提供一些单位的内部刊物,以便他们了解论文的格式,了解一下同专业的高水平,以便于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去找寻自己的积淀与突破点,最后就一定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再者需要提醒一下他们职称计算机和英语考试的报名时间。其实我觉得这么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年轻人的鼓励与鞭策,也许你的提醒对他来讲是很高兴的事,他会觉得你对他的工作是很认可的,对他的能力是很肯定的,由此他们会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更有追求。

过去就有一个成功案例,10多年前车间里有一个女孩,中专毕业进厂,不间断地自学了专科,接着又上夜校学习了本科,现场活干的又勤快又钻研。我查看了她的个人简历发现她是小中专毕业分配来的,按说评工程师职称她的硬件还不靠前,但是我看好她,报名英语职称考试的时候催了她几次,她总说算了,还说评中级职称轮到她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结果几乎被我推进考场的她第二年凭借出众的工作业绩打败了同年分来的本科生成功晋级,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个人发展很棒,如今已成为行业内的翘楚,女汉子般的人物。还记得当年评上工程师时她很高兴地送了一个小纪念品给我,我也毫不客气的欣然笑纳,由衷的为她高兴。

可是日常工作也有让我犯难的时候。记得有一年,作为福利厂里给我们安排了接种预防乙肝疫苗,肝功能正常的员工分阶段接种三次,不太正常的接种一次,按计划我要把他们每个人每次的接种时间排定并在车间公告栏中张贴。这下麻烦了,有一个女员工是只需要接种一次,如果名单贴出去不就告诉所有人她肝功能不正常吗,不行,我想了想,决定这么做:先把接种说明贴出去,然后把第一次接种人员时间安排公布,再加一句话:第二次接种和第三次皆按这个顺序。

当然基层行政事务工作对于我来讲也不全是做对的,印象中也犯过很离谱很低级的错。有一次登记发劳保用品,是伞和雨披,每人只能选择一种,统计完了以后上报给了HSE科,等到发放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出问题了,我把上报的伞的数量和雨披的数量搞反了,要知道现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骑车上班的人越来越少了,订雨披的人很少,怎么办?和上面沟通调换也无果,太晚了来不及了,硬着头皮主动在车间调度会上做自我检讨,请求原谅,我的同事们给了我极大的理解和支持,许多人主动要求领雨披,不好意思的我把深深的感激一直留存至今,同时告诫自己不能再出这样的错误了。

对于离岗退休的老同志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尽量减少他们的麻烦,发放和订购的福利请离得近的同志捎带一下,需要交付的费用垫付一下,举手之劳,记挂一下留心一点即好。

2013年是中石化扬子石化公司成立30周年,2014年是我进入扬子公司工作整整30周年。《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是我小时候看的一本小说,是位女作家写的,几十年了这本小说的具体内容已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这本书的名字却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永不磨灭。因为工作来到了扬子,这辈子就这样和扬子走到了一起,和中石化走到了一起。

第2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而身处其中的民办教师们长期处于各种各样的道德冲突之中,这些冲突既有心理冲突,也有角色冲突,更有义与利的行为冲突。

【关键词】高职民办教师 道德冲突

我国高等教育快速的发展,民办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其中的民办教师功不可没。然而由于社会对民办高职教育的认知定位和政策支持不足,民办高职教师的社会认可度较低,职业声望低,相对于公办教师的“铁饭碗”来说,民办高职教师思想上有“二流教师”、“打工者”之感;这种边缘职业的尴尬导致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不断滑坡。并且由于民办学院重招生,轻生源质量,导致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难度很大,而实际报酬、住房状况、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差,学院忽视教师的培训和进修,科研机制不健全,课题项目数量很少导致教师的成长进步愿望得不到满足,从而长期处于一种道德冲突状态。

一、教师的道德冲突

教师的道德冲突,是指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必须要做出某种选择,该选择一方面符合某一道德准则,但同时有违背了另一道德准则;一方面能实现某种社会的道德价值,但同时又牺牲另一道德价值,从而使教师陷入到左右为难的矛盾状态。教师的道德冲突是由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不可避免性所造成的,随着我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设,教师的道德冲突因为不断增加的各种社会矛盾而变得更加广泛。首先表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教育产业性、商品性增加而导致的新旧教育观和道德观的冲突;其次表现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在知识面前的权威性和领先优势丧失、使得学生心理异化等双重冲突;再次表现为新技术革命造成的高职教师职业竞争加剧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造成教师面临这传统继承与现代革新的冲突;最后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跨越式发展造成的师资队伍素质减低和低职高聘、低职高晋现状对教师造成的道德冲突。

二、巨大压力和竞争之下的严重的心理冲突

巨大压力和竞争之下的民办高职教师首先表现为严重的心理冲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传统角色定势使得教师只能实现精神价值而被“神化”、“圣化”,而高职民办教师心理上却更加愿意把自己定位为“社会人”,他们把教师职业看成是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都能实现的一般职业:首先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其次是价值实现的载体。尽管教育对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劳动价值,理应为教师带来较高的报酬和待遇,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教师却沦为了“无权、无钱、无用”的三无阶层,而处于这一阶层中的最底层的高职的民办教师更加没有地位和尊严可言。他们的工资收入甚至远远低于农民工,那付出的却无法计量。这种巨大的落差造成他们严重的心理冲突;其次民办高职教师为了与学生维持一种良师益友的关系所能投入的全身心的持久的精力不一定能被用来证明是他们所取得的的成效,劳动成果不但难以被认可,甚至可能被误解,严重的还会成为校方的替罪羊,因而他们存在着严重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冲突:第三,竞争压力的加大,经济时代教育教学工作量的不断加大,自我知识学识的提升,论文、课题、职称的要求,网络空间建设、双师素质要求下的实践培训,招生工作等等,这些事情难度比公办院校更大,好像学院所有的事情都不能落下他们,事情一个接着一个,持续不断地耗用了高职民办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仍而却总是难以适应学院和社会对他们全面发展的要求,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被解职。这些严重的心理冲突还不能公开得到调试。

三、严重心理冲突下的角色冲突

高职民办教师由于受时间、精力和价值倾向及其心理等方面的制约不能够同时满足社会对他们的各色各样的角色期望时,他们就会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力来适应社会环境,形成不同的角色矛盾,造成角色冲突。高职民办教师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角色扮演者,由于社会对他们的多重期望,教师职业行为的复杂性,教师责任的弥散性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高职民办教师通常会在依稀几个方面发生角色冲突。一是教师角色社会期望的冲突。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与“能力培养者”的角色冲突,“学业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冲突,使得教师无法决断应该去迎合哪一种要求。二是超常奉献时间、精力、爱心的工作角色与社会成员、家庭角色的难于兼顾,让教师顾此失彼,身心疲惫。三是有效影响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权威角色与热情、同情、关爱,真诚、平等对待学生的朋友角色之间的冲突:教育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是一个权威的管理者,要不失教师的身份和理智,又要求他们是一个像朋友一样为学生所喜爱,取得其信任和真情对待。这何尝又不是一件苦恼的事情。四是有效的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学生的理解者、宽容者的角色的冲突。五是教育教学的“教书匠”角色与科研论文课题等“研究者”的角色冲突。

四、心理冲突和角色冲突下的利与义的行为冲突

我国传统的义利观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追求利益。至于是否有“道”,则不在于利益的形式而不在于其内容。义利冲突的核心实质上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特别在社会政治经济转型期间,民办高等职院的教师义利冲突在一下的行为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一是教育教学在“产学研一体化”和“科研先导”的指挥下,在“重学术成果,轻教学质量”的市场氛围下,“教学,尽管是教师的职业,却似乎鬼使神差般从我们职业话题中消失”,义利冲突的行为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应付了事,一门心思去“跑”项目,“争”课题,“买”成果。二是师生关系变质变味。“一切为了学生”人本思想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面前蜕变成了“为了学生的一切”信条下的利欲旨归主义。因此在师生权益的博弈中,如教学考评、人生指导、入党晋级、就业推荐、证书考试、论文撰写等机会面前收受贿赂;有的民办院校乱收费,大肆榨取学生钱财,而民办教师或迫于压力,或为蝇头小利,助纣为虐。三是学术腐败下的义利行为表现:学术泡沫下的利益获得者的示范作用导致他们加入到泡沫的制造之中;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中的论文著作的量化而非质量的考核标准导致部分教师成为学术领域的“学术文抄公”和“学术扒手”;权钱交易下的学术职称的泛滥也使得他们参与到其中进行交易;职称评定、学术评审、成果评定等各个环节下的金钱公共也在改变着他们的道德观,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义利冲突行为。

第3篇

一、土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与指标

2003年建设部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及专业评估委员会适时地给出了大土木框架下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专业评估标准及其指标体系。[4]该标准从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三个方面制定了全面的指标,主要特点如下:

1.要求按照宽口径专业规格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细分为四个方向: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岩土与矿山工程。要求办学院校同时开设不少于其中两个方向的专业,除了应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外,还要为各方向设置基础课程通用平台。这点是基础要求。

2.人才的基础知识把握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并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应具有鲜明的“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职业特点,这是核心要求。土木工程是一门对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基础课,还要掌握土木工程制图、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基础课;同时,土木工程还是一门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所以从工程制图实习、建筑结构设计实习、建筑认识实习等等到毕业实习,包括各种工程实验科目贯穿教育过程始终。

3.毕业生进入工程领域的准入程度高低是检验培养质量的最终标准强调学生为日后的技术职业生涯在知识上进行准备;毕业生是否具备了从事工程活动的必备知识和能力,是否能适应工程实践的需要,是否能适应我国建筑行业推行的执业资格注册制度。

二、西部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

1.师资队伍与专业认证体系不配套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在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诸多教学资源和要素中是起绝对主导作用的。因为如果没有配套的教师队伍,哪怕课程体系再合理、实验室再先进,教育还是无法达成既定目标,或者是形成特色。比如,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学生毕业后就应该是具有高度实践能力的“一张文凭、多张证书”的准工程师,不难想象:如果专业教师中的注册执业工程师都没有或者很少,如果专业课教师都没有直接从事过生产实践,又如何指导学生适应毕业后将面对的设计、施工等工作?其后果是学生毕业后往往要从头学起。而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建筑市场上注册执业工程师本就稀缺,更何况教师的晋级只与论文、科研项目挂钩的高校中?

2.课程教学设置欠完备,实践环节与工程实际脱钩据笔者了解,目前广西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几乎都是由三个方面组成,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而认证委员会的评估标准要求毕业生应具有团队精神,能适应学科的发展,可以独立编写科学报告等等。这些能力不是仅靠课程能够培养出来的,而是要依赖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形成。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西部地区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相当有限,导致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针对性不强,与工程实际脱钩,效果不佳。

三、人才培养体系探讨

1.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显然,在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对从事土木工程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有教学、科研能力,更要有从事实际工程的能力和经验;要求其不仅要提高职称,更要具有执业资格证书。要做到这点,首先学校或学院要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学院这个层面制定的政策其实对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向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适应专业认证体系,政策上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支持,比如:规定专业课教师一定要定期在第一线从事一定的工程实践,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充实自身的工程经验;在引进教师的时候,除了考虑其教学和科研能力,也要考察其实际工程能力,刚毕业就走上教师岗位的新老师要安排其到工程第一线从事一段时间的设计或施工管理工作;鼓励教师参加执业资格注册考试,对于设计类、施工类课程原则上要求取得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建造师资格的老师来承担,并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津贴评定中给予适当倾斜。通过完善教师引进和进修机制,可以克服西部高校对人才吸引力不足的困难,迅速建立和认证制度相适应的教师队伍,而教师在实际工程中学习或是复习参加考试也能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2.建立配套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要以《基本规格》为指导[4],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方面。理论课程——特别是专业课——可以针对某个特定工作岗位甚至是某一特定执业资格设置大的框架,比如“建筑施工管理”、“建筑设计”、“结构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等等。在大框架下再有针对性地设置各门课程,使学生在学校就适应未来的执业资格考试。实践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尽早实现人才与生产企业接轨。首先,通过让学生在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实习或实践中得到的亲身体验。并结合我国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的具体情况,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根据国家对各行业、各专业建设的要求,研究工程建设需要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特点,合理配置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其次,增设开放性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除了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外,还辅以各类课外活动对其进行补充,包括系列讲座、开放实验、科技活动等。例如,积极组织开展校级结构大赛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结构大赛。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第4篇

关键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60-03

一、实施“三大策略”,

切实推动名师工作室有效建设

(一)机制保障策略

一是舆论导向机制。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张家港中专”)领导一贯倡导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强调“不准看的人笑干的人”, 在全校营造“以实绩论英雄”的舆论导向,鼓励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力。二是学校实行动态聘任、活化分配的用人机制。学校实行以块为主、分部管理制度,各部拥有相应的聘任权、考核权,推行全员动态聘任和中层干部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的职务聘任制,做到优者上、劣者下、平者让。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凡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教师,其荣誉称号将被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在年终评优及今后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级、外出考察学习等方面都优先考虑,并在学年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这些机制的推行,激发了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争当名师的内驱力。

(二)制度建设策略

学校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设立“名师工作室”的相关规定,确定了名师及成员的条件、工作室的组建办法、管理与考核办法以及名师的权利与义务,为工作室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三)强化过程策略

为激励督促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完成各项任务,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切实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过程管理。一是健全工作室建设组织机构;二是聘请名师指点,聘请校内外专家作专题讲座,并引进企业人员加入名师工作室;三是硬件支持,精心挑选实习实训场所为工作室提供活动地点,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四是考核到位,每年对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终结性考核,以工作室为单位,每学年按考核得分享受相应比例的考核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成员劝其退出,同时按程序补充新成员。

二、推进“三大工程”,

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

(一)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师培养工程

一是制订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选拔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针对性地在培训进修、公开课开设、成果呈现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教师进入骨干教师行列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近三年来,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优秀教师群体覆盖了各专业。二是不断落实和完善“青篮工程”。通过骨干教师帮思想、带业务、传作风,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有效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四是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不定期在校内展示苏州市级以上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五是注重团队建设。由一个名师引领一个团队,形成了如朱劲松引领的机械专业团队、李兴莲引领的机电专业技能团队、方琴引领的服装专业团队、顾关胜引领的财会专业团队、秦宇飞引领的化工专业团队、高龙军引领的数控专业团队、陶静悦引领的外教中心团队、常鹤辉引领的汽修中心团队。通过以上举措,师资队伍得以整体优化和提升,在专任教师343人中,有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3名、省中心教研组成员5名,苏州市名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9名,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73人;有技师及高级技师95人,“双师型”教师181人。许靖老师获全国信息化大赛一等奖,6位教师在江苏省“两课”评比中获示范课,李兴莲、张海碓、潘辰扬、方琴、陈宏伟等为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教练。还涌现了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岗、苏州市先进巾帼文明示范岗,苏州市十佳师德标兵、张家港市美丽教师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学校的名师工作室是一批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壮大使张家港中专的教师队伍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二)以教学改革为主题的专业建设工程

1.名师工作室是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实验室。借助名师工作室平台,通过校本探索、校际交流、总结推广等活动,促进课改成果从逐步积累到集成推广。朱劲松工作室团队参编、主编教材8部,主编《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机械基础》《数控编程与加工》已在学校广泛使用,朱劲松校长还领衔了7项课题的研究。李兴莲工作室的教师参与了10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和《传感器与PLC应用技术》属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改革示范教材。《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学习手册》《空调制冷技术学习手册》由人民教育电子影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方琴工作室成员有多人次参与省大赛试题库建设,参与江苏省服装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开发,参与江苏省职业教育纺织服装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编写了《服装项目教学》校本教材,工作室成员中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省、市、校级课题10余项,在各级各类刊物上20余篇,在省、市级开展专业学术讲座10余人次。

2.名师工作室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车间。学校名师工作室成员充分利用自身既熟悉职业教育规律又熟悉企业生产的优势,凭借自身在企业中的人脉资源,外向开拓,从承揽生产性实习任务、“订单式”培养开始,首先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朱劲松工作室从来料加工开始,率先提出“七合一”的教改模式,并被教育厅在全省推广。李兴莲工作室将技能大赛的项目搬进车间,搬进课堂;方琴工作室将服装专业的相关课程放到缝纫教室完成。他们率先在自己的专业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并将成功之星火迅速转变为在学校乃至全省燎原之势。可以说,他们是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智囊团。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名师工作室,各个专业得以迅速发展,为学校成功申报并通过验收首批国示范校奠定了基础。

3.名师工作室是技能大赛及创新设计的工作间。名师工作室与学生创新活动室进行了部分功能融通,并结合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开展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近三年来,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20枚金牌、7枚银牌、1枚铜牌。在省创新大赛中获3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朱劲松作为学校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的主要负责人,为学校连续5年获省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本人也被评为江苏省技能大赛先进个人,并有多件作品在省创新大赛中获奖,同时获江苏省创新大赛最佳伯乐奖。李兴莲工作室自2008年以来,辅导的学生有10人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牌、6人获银牌,并且其中5人是第一名,有45人次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参加全国大赛的项目也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5个。团队中有4位老师获省创新大赛伯乐奖,指导学生创新作品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12人次。方琴工作室团队中有市级大赛教练5名,其中国家级教练3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辅导学生获得金奖9人次,银奖2人次;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教师个人参赛获金奖4人次,辅导学生参赛获金奖10余人次;团队中,辅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获全国金奖1人次,省金奖1人次,银奖3人次,铜奖3人次,其中有3件创新作品获得了全国专利,1人被评为创新大赛伯乐奖。

(三)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校企共建工程

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吸收了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参与,可以充分利用名师对企业技术熟悉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及推广工作,提升名师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促进校企顺畅沟通,为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实现校企的互惠双赢。朱劲松工作室成员与企业工程师合作,研发了《3D虚拟仿真教学软件》。该项目软件前期开发工作已完成,在学校教学中进行了试用,效果显著,即将投入市场运营。李兴莲工作室团队完成了张家港海陆环形锻件有限公司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项目改造及织网机上钩架专用钻床数控系统的设计、制作和生产。方琴工作室团队帮助企业开展品牌设计开发。施婕老师担任上海赛晖服装有限公司童装品牌设计总监,为企业成功策划并运作开发了“小乖猴”、“唯路易”童装品牌,实现唯路易2011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产品同时还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方琴老师针对困扰张家港市盾威纺织品有限公司多年的“夹克衫门襟起吊”问题,提出了“增大原有样板肩斜量”修改方案,成功地解决了企业技术上的难题。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已成为教师产学研的平台,校企合作的窗口。

三、开展“五个一”活动,

着力壮大名师工作室团队

(一)选好一名工作室主持人

用3-5年的时间,打造3个以上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专家型教师、专家型管理人才。同时在全校各专业中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专业负责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学校的各个主干专业均成立相应的名师工作室。

(二)培养一群优秀骨干教师

制订工作室3年发展规划和工作室成员的成长规划,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完成50名左右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努力提高其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产生一批科研成果

学校的各个名师工作室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要以一个科研成果或社会服务效益来形成自己的特色。以专利、教学设计、作品、课件、论文、课题、专著、教材等多种成果形式破解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四)建设一支骨干队伍

在建好现有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名师、名师工作室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全校各专业构建一支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扎实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使名师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培养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

(五)探索一条名师培育路径

凝聚工作室各方资源,探索名师、骨干教师成长规律,总结出一条规律性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切实可行的名师、骨干教师成长培育路径,促进学校知名教师自我发展和快速成长,为学校的内涵提升、高速发展夯实基础。

Innovating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Promoting Connotation Quality:

A Case Study

LIU Xiu-ping

(Jiangsu Zhang Jiaga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Zhang Jiagang 215000, Jiangsu Province)

第5篇

关键词:数控加工技术;项目化教学;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各类实用型技术人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其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近年来,为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锐意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其中项目化教学方法得到了普遍认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中实施的项目化教学取得了良好成效,笔者简要阐述“项目化”教学法在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成果。

一、“项目化”教学法概述

“项目化”教学法是借助于项目(或课题)的实施来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或任务,是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内容,将必要的知识点融于实践技能培养进程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融合、专业技术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相渗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得任何东西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的建构、内化完成的。”技能学习更是这样,技能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它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项目化”教学法充分发挥了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

“项目化”教学法促使学生在教学中进行探究,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取得以下成果: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学生自主参与发现和探究性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某个典型零件的加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收集资料,讨论分析,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加工制作,表述和交流,制作物化成果,锻炼学生操作能力,提高综合逻辑思维素质。

(3)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探究分析,实事求是地获得成果,养成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

(4)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项目化”教学中,利用仿真教学,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每一个工艺、编程、成果和工厂中一样,都是一件产品,要本着对客户负责、对公司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一丝不苟地制作,交一份满意的产品。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人文素养。

二、数控加工技术“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1.科学规划项目

“项目化”教学是教师以企业典型项目为载体,事先给每个学生或每个团队安排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项目,将项目的具体实施贯穿在授课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应用项的过程中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在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中,将数控加工技术这门课程根据典型零件的制作分成若干项目;每一项目又分为三个环节:“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程序编制、数控加工”工作过程环节;每一环节又分为六个步骤:讨论(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定、实施计划、监控实施、评定反馈。每个项目、环节由教师和学生讨论,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制作出物化成果。前两个环节工艺分析和工艺卡片、编程方案和程序清单,要求学生以项目成果报告的形式、密码提交综合性强的项目成果报告。三个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前提条件和工作依据,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目的和必然结果,最后制作出物化成果―零件产品。这样,项目化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无形到有形、从技术到技能环环相扣,系统地学习,由过程助长能力,用物化成果证明过程,从根本上提高了高职项目课程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认真组织教学

(1)创新数控加工实训2312组合模式。在数控加工技术“项目化”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数控加工实训2312组合模式。

2-数控仿真加工与在线数控加工同时进行。一部分学生在机房人手一机数控仿真加工,另一部分学生用仿真过的正确程序在线操练,能有效提高设备的加工率。3-每台数控设备始终维持三人使用,一名做“老师傅”指导,一名“学徒工”主练,还有一名“观摩者”边学习边协助工作。三人组合,看得清、听得清、环境不拥挤,十分便于学生交流,有助于取长补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能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量。1-加工一次后,由一名“仿真加工者”顶替“观摩者”,原“学徒工”、“观摩者”依次晋级,直至“1”个组(6~7人)循环结束为止。这样同一个零件,包括教师演示在内,每个学生至少做交流4次,有利于技能水平的提高。2-两个班为一个轮番大组,便于整体教学安排。

(2)数控仿真加工与在线操作加工并举,锤炼学生技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控仿真加工与在线操作加工,锤炼学生技能。数控仿真加工机房布置在数控实训车间的一角类似于车间技术组,一部分学生在机房人手一机数控仿真加工,学习研究项目的技术问题,特别注重工艺过程的合理性,确保程序格式和工件轮廓的正确性。同时每台设备至少三人使用,反映速度快、手脚快的学生先做,其它两位做辅助工作和观摩学习;加工一次后,观摩的学生分别操作加工,练过的学生回机房订正完善技术文件,尚未操练的同学出来接替观摩、加工,每台设备始终维持三人,有“老师傅”帮带,有“学徒工”学习,用仿真过的正确程序进行操作加工技能练习,重手感、重切削用量、重精度控制,有效提高了设备开机加工率,缓解了昂贵数控加工设备台套数相对较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

3.客观实施考核

对学生成绩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每个项目都有物化成果,由教师和学生按评价标准考核评价,单一的促成成果由学生互评考核。每个过程都有记录,由学生和教师依据记录,填写“过程考核卡”进行评价。对物化成果,要求每组加工出来的零件在小组内统一展示、鉴赏;然后,每组挑出一件最好作品,附带项目成果报告,在班集体上展示,供老师和同学们浏览鉴赏和点评;最后,将最好的工件上缴系部,定期在系部橱窗或科技节中展出。

三、数控加工技术“项目化”教学的成效

通过实施数控加工技术“项目化”教学,学校、教师、学生、课程、教材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1.学生、教师、企业对项目课程的总体评价较高

调查统计表明,数控专业的学生对项目课程8个指标总体评价持肯定态度的均在89.7%以上,学生项目教学课程的合格率、技能证书获得率均为100%。授课教师对项目课程9个指标总体评价持肯定态度均在90.4%以上。企业认为学生的顶岗工作能力、系统化的工作过程能力和创造性的工作能力都很强。

2.学生在各级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身手不凡,屡屡摘金夺银。2008年,在第三届全国数控大赛中,黄可获第二名;2009年,在首届全国数控维修大赛中,曹磊、王安银、李海兵获一等奖。

3.师资队伍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普遍提高了教师素质和能力。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本土培养”三结合的措施,培养教师、工程师、技师“三师”素质,发挥团队整体优势,形成高水平的教学资料,开发高水平的教学资源,组织高水平的教学,传承高水平的教学文化和物化资料,提高了教学做一体化项目课程总体运作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不少教师成为国家、省级拔尖人才,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

4.教学成果丰富

我们一边实施项目化教学实践,一边进行科学研究,主持市级、省级重点课题;并编写教材,撰写论文。公开发表核心论文25篇;数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2010年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被确定为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

项目化教学无疑是一种创新,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在实践中,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加快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晓慧.“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会计月刊(综合),2007,(9).

[2] 毕蓉.高职项目课程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3] 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7).

[4] 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3).

第6篇

实践育人是目前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尽管多年来大学教育一直强调教学实践,但是如何完善实验环境,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新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体系,从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人和事,使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突出计算机技术在相关专业和交叉学科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自我学习空间,构造多层次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渗透力,面对未来敢于挑战。基于新模式构建的课程体系突出公共基础课程的特点,从单纯的技能培养上升到强调通识知识、文化的学习和对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新模式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构建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实践训练平台。

2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新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新体系以学分制为基础实施目标管理,设定总体学分要求,学生可据此自主构筑知识结构。新的课程体系内容包括如下3层:

(1)素质培养层。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文化基本素质,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方面打基础,为后继课程作准备。

(2)思维训练层。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基本方法和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为目标。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的一门重头课,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领域,覆盖面向对象的C++、Java、VB、Web等不同的实践环境,支持实现分类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3)拓展创新层。该层目标是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创新意识。通过一组选修课程(如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课程、前沿技术的计算机课程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专业需求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以培养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3.1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

按照新的教学体系,以文化修养熏陶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计算思维素质培养为核心,以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的实践课程体系(以下简称“新体系”)。新体系横向划分为4个层次,重视操作型和技能验证型实验,普及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鼓励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第1层次为文化修养熏陶。学生通过计算机认知学习平台了解和认识计算机,注重计算机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作用和新的发展趋势,加深对计算机的学习与理解。该层次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如文字处理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检索。学生可通过立体化学习资源以及课外辅导自行完成。第2层次为基本技能实验。以操作型和技能验证型实验为主,注重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以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为主,如掌握信息获取、数据处理、信息展示等相应软件的使用。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实训等方式在开放的软件实验环境完成。第3层次为计算思维素质实验。以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为主,训练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重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主要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和网站与网页设计等课程。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根据专业需求进行选择。本层实验强调提高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第4层次为综合应用与创新实验。本层次包括计算机硬件、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课程,以创新型、新技术和高层次应用实验为主,重在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本层次的教学结合大学生创新项目,强调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科研项目实验项目内容。学生选择相应实验项目后,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对实验项目进行分析和设计,以小论文或软件形式给出结果。

3.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

堂上不曾讲授过的知识和问题,由于不能尽快获得教师的指导,使得一些疑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此,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对教师工作进行重新配置,保证线上和线下都能参与辅导。同时,安排高年级研究生进行实时线上辅导,安排教师在实验室值班,承担起学生课外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辅导。我们构建以能力为主导的课程考试机制,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即学生如何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考试机制将提高计算机实测比例,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客观评判。总成绩为“基础知识+综合实验+教学参与”,占比为5:4:1。建立学习奖励机制,即成绩结构中的教学参与成绩,对学习拓展模块和参与创新型实验的同学,综合其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演示、答辩等环节,对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行评价。在课程的总成绩中,实验成绩所占比例由20%提高到40%,对其别优秀的,经过答辩组老师的评议,其成绩可直接作为该课程的成绩,免予期末考试。3.3“惠及大众,培育冒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ACM-ICPC(ACMInternationalCollegiateProgrammingContest)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当代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展示其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平台。为此,我们构建了以ACM程序设计竞赛为基础的拓展创新训练平台,坚持“惠及大众,培育冒尖”的主导思想,践行“赛课结合,赛练互动”的执教方法,重视“训练平台,管理机制”的建设环节,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ACM程序设计竞赛是少数精英型学生参与的活动,但是也不能曲高和寡、脱离大众。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国内、国际不同层次的计算机竞赛要求,在重点培养拔尖人才的同时,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面向全校开设讲座以及校内竞赛,达到鼓励一般、重点培养的目的。

4差异化教学实践模式

4.1基于学科差异的分类教学

好的教学体系需要一个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来支持。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每个专业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差异较大。在对北京交通大学各学院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专业需求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根据“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层次”构建如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层和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学科专业分为3个大类:理工类、人文/外语类、经济/管理类。知识结构分为3个模块: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培养层次分为2个层次:基本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4.2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构建“强基础,重技能,鼓励创新”的层次教学结构,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分为基础知识、专项应用和综合应用3层;实践能力分为基本技能、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新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考虑学生的个体和专业差异,培养方案面向全体学生。如图2所示,基础教学强调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目标定位在使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该课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各自的基础选择学习或免修。个体培养面向优秀学生(如思源班、卓越工程师计划班、国际班等),该部分教学与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进一步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4.3基于过程的模块化课程教学

在分类、分层次教学体系中,每门课程采取“重基础、强实践、过程考核”的模块化教学。每门课程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和研究拓展模块。基础知识模块为本课程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模块为根据授课对象构建的该课程的专项应用知识和技能。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状况不均衡,为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求知欲望,考试采用阶段性过关考核方式,每学期安排至少2次考试,对于已学习过相关内容的学生可以参加第一次考核,通过后进入优秀学生培养过程的学习,进行拓展模块知识的学习。拓展模块由任课教师根据所在教学班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体现个性化教育。

4.4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与理论教学并行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新体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新体系压缩了课内教学时数,增加实验时数,同时精选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师在课堂上讲出内容的精髓后,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练习实验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教学和实验时数一般达到1:1甚至1:2,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24学时上课,24学时实验教学,再加上24学时的课外实践。

5教学实践与成果

5.1新课程体系应用

2012北京交通大学新教学计划规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选修学分为4学分。根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理念,大学本科学生入学后先学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然后选修1门程序设计课及相应的课程设计。

5.2教学实践成果

新课程体系经历了“研究—实践—调研—修改”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我们从教学实践中找问题,发现新方法,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1)开展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利用自制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突出实验教学中的分类、分层的分级实践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新课程体系在2010年选择了3个学院、4个课堂进行试点,2011年开始在新生范围内试运行,2012年在全校范围内试行新课程体系。2)突出过程考核与理论考试相结合的能力检查机制。利用自主研制开发的在线考试系统和试题库构建灵活的考核机制。自2008年以来每届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全部采用“实验作业+课程设计”方式,强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采用笔试和上机编程相结合的模式,其他系列课程则分别采用开卷、半开卷等模式进行考核。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践教学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社会急需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却反映出报到率低,就业率低。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是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没有实用型、技能型的特色,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支过硬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创造者,高职院校要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培养面向施工、建设、服务及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稳固的业务技能和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讲师以上资格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即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担任专业技术指导的教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要精通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技术,还要了解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如下:

一、“双师型”教师对专业建设的作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和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生,就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可以加强专业建设,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调整新增专业,这样可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紧贴社会的发展需求,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二、“双师型”教师对高职院校教材环节的作用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根本性标志,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现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较多,有认识实习、生产实训、毕业实训,这需要“双师型”教师进行指导,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不可能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是“闭门造车”;只有实践经验没有扎实理论的“工人师傅”不能从原理上阐述清楚。唯有“双师型”教师才能实实在在指导学生,对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重要的锻炼机会。

三、“双师型”教师对高职院校教材编写的作用

现在有些高职院校仍在使用本科教材,这类教材理论内容颇多,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教材作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企业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如何实现职业教育特点,不依赖本科教材,编写适宜高职特色教材,规范教学的考核办法,高等职业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显然只有“双师型”教师才能编写这样的教材。

四、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双师型”师资队伍来源比较单一,多数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直接分配到高职院的大学毕业生。本科学历约占60%,近几年情况有一定变化,研究生毕业的教师有一定比例的增加,但这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具有较强的理论,但实践能力较弱,这部分教师多数承担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另一部分是从企业调入学校的教师,他们既有理论知识有实践经验,但这部分教师的数量较少。还有一部分是企业聘请的专职教师,占的比例极低,大部分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匮乏。职称结构不合理,讲师占的比例大,高级职称比例偏小。

(二)教师参与实践的场所较少和教师培训层次偏低

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不完善,高职院校大多由中职院校合并升格而成,许多教师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教学质量平平,难以适应高职院校教育需求,有些企业、科研单位不愿意接受教师顶岗实习的生产实践,使得教师参与实践的场所极少,一部分高职院校经费紧张,使得教师受培训的机会少层次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多数停留在理论上,真正应该提供给教师的实践培训的机会更少,还有的学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生的数量增加两倍,而教师的人数增加的幅度较低,教师工作量增加,课堂教学学时增加,更很难有机会到一线去锻炼。

(三)教师的自身水平难以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由于受原有中专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课后认真备课,课上认真授课,作业,把学生教好就可以。完全忽视科研,认为科研课题的研究与自己无关,学生的实训环节不能认真指导学生,不能胜任“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有些教师创新意识不强,不愿吃苦,不愿到基层培训,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观念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保守,不与生产企业、不与其他高职院校常联系,参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极少,这些实际上都限制了教师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职称、业绩,参与编书、撰写论文、申报课题,而其中真正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内容却很少,科研与教学严重分离,毫无价值不能应用与实践教学中。

五、针对我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加强专职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在培养教师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师资来源以高校毕业为主的传统观念,采用激励政策吸引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秀人才到学校中来,充实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队伍,发挥兼职教师实践能力强的优势,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从企业选聘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引进具有工程系列技术支撑多年从事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专职教师,因为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采用这种引进企业精英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又可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提高在校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机构和培训基地建设

加大现有青年教师研究生培养力度,争取几年时间,从中选拔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从而确保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专职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是关键的。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单位,同时也为教师参与实践、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提供专业的培训场所。通过校企业合作,使教师拓宽知识面,掌握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并及时的补充到教学中。聘请专家,成立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到校为教师进行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自觉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教师到教育部批准的职业培训基地进行培训,不能只做表面,要认真落实到位,通过实践技能的考核颁发证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这一方法时间短见效快。并没有从本质上提高专业技能。应该使教师真正做到去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深入实践,学校分批送派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及参加培训,进去脱产学习,学成之后,新老教师进行互动、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促进专业建设从带动整个师资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激励机制,进行改革创新,稳定“双师”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双师型”教师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又要进行课题研究,“双师素质”教师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学校的性很难,有人员流失的风险,有些行业的收入水平远高于教师的收入水平,有些能力强的教师有机会就会脱离原有的岗位,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激励政策,稳定“双师”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可创造优越的条件吸引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到校任教,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学术水平能够从事高职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在评职称、年中考核,教学成果评定中因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对于在企业进行实习的教师给与经济补贴,在职务、职称晋级上可以优先等,鼓励教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第一线开展科研项目,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如学校可规定专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必需具备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有科研课题,对于“双师型”教师享有科研项目有补贴,优先取得项目的申报权等,建立激励机制,提高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教师的待遇,不断改善“双师型”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没人配备一部笔记本电脑,对在读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到硕士学位的保证读书期间正常的工资,资金的待遇,报销学费,书费,往返路费,住宿费等。对于利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给予一定的补助。女里营造适合“双师型”教师工作环境,学校环境,健康成长的良好制度环境。对于“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工作认真的系(部)学院给予不同数额的奖励。这样高职院校就会形成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搞科研,积极创造条件,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使“双师型”教师得到进一步锻炼与提高。具有“双师型”的教师了解相关高技能人才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他们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应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有效对策,办出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谭红翔.关于高职教育特征的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报,2003年第1期.

[2] 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构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培养;业务教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21-02

新的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校的竞争,就是高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竞争。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著名高等教育学家科南特先生曾说过:“高校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又一代素质优良的教师,一所学校要站得住脚,教师一定要出色。”我国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也有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高校必需打牢师资建设这一根本,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迎接时展和国家进步赋予的新挑战。

一、加强师德培养

师德,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道德水准、职业情操、敬业精神等属于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教师应该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深深影响学生,师德优秀教师的言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师德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但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应与时俱进,具有新世纪所推崇的新思维、新理念、创新的道德意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其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要为人师表,不能仅仅做到授业―即单纯的知识传授,还要传道和解惑―即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高校教师应当比其他职业从业人员更应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因为他们的言行影响到下一代,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当前第一要务。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着力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爱护学生,教学上要精益求精,要看淡名利,要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切实培养具有思想先进、学业有成、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制订师德建设培养计划和方案。高校要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制订中长期师德培养计划,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师德培养方案。通过对全体教师进行长期的、不间断培养,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才能真正树立起良好的师德风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才能逐步形成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2.建立健全师德制度。围绕教师应尽的师德义务和要求,高校要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如何做、怎样做。比如可制订出《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条例》、《高校师德建设实施细则》、《高校教师道德文明规范》等等,建立了师德制度后,还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促使教师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3.建立健全奖罚机制。通过学校领导、学生、督导组的考评,高校对师德优秀的教师应给予表彰和奖励,以增强其荣誉感。高校要明确教师的评聘、职称评聘、晋级等与师德挂钩。对违反师德要求的人和事,学校要进行理直气壮批评教育,要有具体的惩罚措施。

4.建立学校、社会监督机制,形成督促师德建设的良好环境。高校应设置师德督导组(可由领导、教师、退休教师组成),设立师德投诉信箱,通过网络、信件方式鼓励学生和各方人士参与教师师德评价。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真正形成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

二、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1.重视教师业务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是长期渐进的,各高校一定要重视教师业务培训,特别要注重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基本素质培训这两方面。教学基本功训练要以教育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为重要内容,基本素质培训以关系教学效果的人际沟通、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为重要内容。

2.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措施。①定期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做新理论、新知识讲座,使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教育和专业发展动态。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水平。比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授课等。③建立领导、同行相互听课制度,组织观摩教学,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方法探讨与交流教研活动。④不定期安排教师到其他高校进修取经。⑤推荐、资助优秀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

三、大力营造科学研究氛围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这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校要重视科学研究,要为教师创造更好的条件,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动力,既要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又要鼓励教师多出科研成果,多出优秀科研成果。

1.营造宽松科研学术氛围。高校要真正改变“行政本位”的现状,不断“去官僚化”,树立“学术本位”的思想,提倡真正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主,营造宽松科研学术氛围。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出创造力和想象力。

2.建立健全科研团队、注重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根据教师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组建不同的学术科研团队,明确学术科研领头人,明确各科研团队研究方向,科研必须结合实际,要突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要密切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加强应用研究。各科研团队要健全制度,要有明确的规划,学术交流要及时经常,不断加强各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高校既要引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和学科领军人物,还要善于发现具有创造性的年轻博士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硕士,将他们吸收进来,给予他们较为自由发展空间,着力培养。

3.加强对外交流。科研不能闭门造车。高校教师搞科研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涉猎新的观念,需要吸收前人研究成果,需要调查研究,需要深入企业事业单位,需要参加不同层次学术交流。因此,要鼓励教师多出科研成果,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就需要学校的科研经费大力投入。学校要为搞科研的教师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多层次的学术交流,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做调查研究,既能为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做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参考文献:

[1]肖刚,洪晓军,周国君.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5,(2):42-46.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3]张富良.关于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9,(2):25-26.

第9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困难及对策

一、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一)职业院校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

一是招生机制带来负面影响。招生难是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集中反映。由于大多数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的招生资源未列入统招范畴,各职业技工院校的招生工作各自为战,招生秩序混乱,使得招生成本增加,也加深了广大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误解;而已成定势的一点是,职业院校的生源大多是中考、高考失利的毕业生,或是已有工作经历的历届学生,使得社会大众固然地轻视职业教育,继而使职业院校处于恶性循环的境地,生存发展环境愈趋恶劣。二是职业教育有被边缘化现象。如:虽然政府将技校毕业生纳入公务员考试对象范围之内,但社会各界还是普遍认为普通教育优于职业教育,看低职教系统的学历和资质。三是就业门槛低。由于欠发达区域产业经济不够活跃,粗放型经济企业较多。而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不高、就业门槛低,与其他来源的劳动力相比,学生“学”与“不学”一个样,“有技”与“无技”一个样,故职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的环境不佳,学生及学生家长都有前往“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观念。

(二)职业教育质量不高

1、职教人才培养方式与企业需要脱节。其一,大部分教师常年待在校园内,缺少到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授课知识陈旧,更新缓慢,所培养的技能知识与企业所需的知识脱节,不能无缝对接;其二,在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的落实中,以三年制的专业教学计划为例,大多数学校都采取前两年由校内教师教授理论知识,第三年则组织学生前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割裂,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其三,各学校由于办学经费的制约,实训设施设备始终滞后于当下的企业技术,普遍存在实训、实验设备不足、陈旧、落后等问题,致使学校的教学教研质量难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受到了严重制约。同时,各专业学科都有严格的教学大纲,若不灵活变通、更新,则其培养方向将与时刻变化的人才岗位需求脱节。我们现行的职业教育教材虽然在尝试进行“一体化”改革,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还开发了“一体化”教材,但大多数学校仍然是建立在学科教育体系上,结果培养出来的职教人才或是有理论、无技能,或是理论技能都不强,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差距,需要企业再培训、再“回炉”,这就造成了职业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2、师资力量不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虽然不少职业或技工院校意识到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人事制度、管理考核等方面缺少强有力的保障,职业院校教师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一直达不到职业教育应有的要求。尽管有规定要求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在企业的实习期,但平台建立难度较大,政策执行也不严格。造成了现有教师对企业用工需求不熟悉,教学与生产一线需求脱节。3、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在国外,资格的认定主要由行业协会等少数几个组织负责,而我国的职业资格认定分散在11个部门,考试时间、证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等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不唯学历,凭能力!”除技能证书的认定外,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认定,尤其是实践技能的认定、评价,也存在不合理的方面:本应该是“谁用人谁考核”,企业最有发言权,但事实上,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水平都是由学校自行认定的,企业或行业很少参与,很难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权威性,这也是社会对职业院校培养质量认同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清晰。当前,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递增,特别是我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以及“工匠精神”的提出,使得职业教育逐步获得大众的认可。但是社会传统观念依然“积重难返”,普通教育和学历教育仍然是家长、学生的首选,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也仍是重视学历教育,忽视或否认职业教育。真正以学习职业技能或发展个人特长为目的而报读职业院校的人少之又少。二是政府、企业与学校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尚不明确。当前,职业院校大多侧重于学校的教育,忽视了企业的介入。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才培养、储备意识不强,有些有规定但缺乏强制性的约束,比如《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应按2.5%提取职业教育培训经费,实际执行却流于形式。

二、相关建议

(一)努力营造对职业教育重视的社会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改革落实,统筹好初中生升入高中和职校的招生计划任务,切实改变先考虑升高中接受普通教育,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再接受职业教育的传统做法,切实提高中职院校在初中生升学时的招生比例,推行“平行录取”。建立普通高中与中职院校学分互认、学历互通机制,打通中职到高职、本科职业教育的升学“快车道”。(二)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以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为例,把职业院校作为“一轨”,把企业作为另“一轨”参与到职业教育培训中来,既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问题,又能缓解政府投入不足、职业院校实训设施不足的矛盾。为此,建议政府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积极统筹与协调,进一步分清职能部门、用人单位、学校三者在各自职业教育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一是建议各级政府要落实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性和扶持性政策。如对参与职业院校教育工作或提供教学设施设备的企业,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表彰与奖励;支持企业组织职工到职业院校培训,所需费用从职工工资总额中提取的教育培训费予以支付;支付给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等,以提高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积极性。二是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就业的角度,牵头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搭建企业和学校沟通的桥梁纽带,并监督执行。三是建议各职业院校应主动采取行动,积极对接市场,大力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一体化”教学深入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毕业生。(三)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职业院校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应有的培训条件,并不代表职业院校不需要实训设施、场地;相反,职业院校更需要加强硬件,改善办学条件。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需要最基本的岗位操作技能,如果由企业现教现做,那么企业承担的成本和风险将加大,也将挫伤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要实现由学校到企业、由教室到岗位的平稳过渡,学生必须在职业院校内部先行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岗位操作规范和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进企业、上岗位,这就需要学校配置相应的实训设备,而且设备必须与企业的相一致,甚至更先进,还需不断更新。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对职教所需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严格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四)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培养出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一体化”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教师首先要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掌握岗位要求、熟悉一线技术。但这方面,恰恰是我们职业培训的“软肋”。为此,我们必须尽快采取积极措施,从上级要求和具体制度入手,逐步改善和优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是建议要建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准入门槛,明确担任职业院校老师的硬性要求。要建立师资队伍继续教育的硬性规定,比如,切实落实“教师每3年至少有3~6个月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开展跟班培训和社会实践”的规定;要明确有关部门和企业对教师培训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建议要建立一套较完善的组织、考核、监督机制,真正将职业院校教师的管理与培训纳入其中,并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按不同的专业确定一批重点企业作为接受教师实习与培训的基地,分期分批地组织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并将轮训形成制度化,将赴企业培训情况列入教师培训考核当中,将其作为教师聘任、晋级的必要条件;为教师参加专业进修提供良好环境,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提高“双师素质”和“一体化”教师的比例。三是建议要积极拓宽职业院校专兼职聘任教师的渠道和平台,方便学校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担任专兼职教师,比如教育部门现在每年的七月都会要求各职业院校,特别是各中职学校,上报所需专业的“特聘教师”,从企业和社会上聘请该专业紧缺的企业人才来弥补学校的师资不足,所需工资和经费由政府相关部门按一定的比例补足,就是将解决职业院校师资问题的进人渠道进一步拓宽。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仕民.德国职业教育思考与启示———赴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培训的报告[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7.5.

[2]李家兵.赴德国学习职业教育后的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6.6.27.

[3]修振竹,唐吉秀,魏引庆.关于加快威海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调查[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8.25.

[4]张向阳,王石磊.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政策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8.15.

[5]贺伟柏.东莞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10.1.

第10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水平;校本研修

随着广大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的渴求、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现今的教师不得不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应当如何走?学校该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笔者将自己的思考草成拙文以期抛砖引玉。

一、倡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中小学教师在其所从事的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岗位上的专业理想与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领域的和谐、持续的发展,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倡导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

(1)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有必要倡导教师专业化。我国现有的千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维持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这支队伍奋发进取,无私奉献,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但要实现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支队伍在教育观念、教育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优质教育的需求。这就迫切需要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2)从教师政治经济地位来看,也有必要倡导教师专业化。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参见袁振国著《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载于《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人们对教师职业意义理解有了提升,才能找准教师的存在价值。教师这一职业虽古老且不可取代,但在现代化加速的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专业化程度都在日益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若跟不上时展的需求,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哪来社会地位?

(3)从教师职业意义来看,也有必要倡导教师专业化。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被赋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教师承担着塑造人类灵魂的重大职责,即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关系着人才的培养、国民的幸福和祖国的未来。

二、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何才能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师发展必然是在教师工作的现场中取得的,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促其成长的办法。教师要获得教育教学的真功夫就必须在课堂上练就,这就需要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1) 可以通过一些名师成长案例,引导教师理解专业化发展的路径,要用心于自己的课堂,捕捉发生在课堂上的点滴变化,反思问题所在,积极寻找解决之道。在尝试改进的基础上积累自己应对课堂的经验和策略。

(2)注意向同事、名师、网络、书本等学习,用他们来帮助自己丰富教学资源库,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优质资源的掌握者和利用者,在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时有相应的资源可以提供,以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发展需求,使自己获得在教育教学中的话语权。

(3)教师要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做出规划,敦促自己主动地将外在的公共资源内化为自有资源,并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策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4)环境的营造也很重要。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与同仁的日常交流以及在职培训,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因此,学校可据此把握和设计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比如:青蓝共进(师徒结对)模式,让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相互交流,一般教师和专家教师之间相互沟通、广泛协作;组织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走出去,到外校、外区、外市甚至外省观摩取经,回来后将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校本化改造和实验;请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来本校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现身交流;结合本校教师的专长和地域文化传统,与专家联手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专家组成课题组,共同开展基于解决教师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行动研究;与师范院校建立教育研究基地,弥补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缺乏理论指导和高校教育研究缺乏实践支撑的不足,开展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双赢合作等模式,推动教师做研究;通过开展各类教学交流,设置教学设计、课件设计、观课感受等具体项目的评比,促使一批教师脱颖而出。用好奖励机制,除了奖励个人,对学校而言还要奖励教研部门甚至是合作伙伴,来营造全校都重视教师专业提升的大环境。同时,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台和每位教师职称晋级、荣誉评定等形成利害关系的决策,真正形成一种有效的外部推动机制,激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提高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含教师专业工作的全领域,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在于研究能力的发展缺陷。笔者是一位农村基层学校的校长,感到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研究学生、研究教育、研究教学等方面是发展的短板,他们特别需要得到帮助以提升研究能力。

1.加强理论培训,促进观念转变

要注重对教师进行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新的课程理念,使广大教师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做什么,成功的课应该具备什么。在教学目标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训练学生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健康个性,体现知识、情感、技能目标的统一。在教学关系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在教学内容上,从知识、能力、品德、方法等方面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从而使教师转变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评价观。

2.建立教研集体,完善规章制度

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校长要亲自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具体抓落实,教研室重在谋划、设计、引领,教研组、备课组是基本研究单位,具体组织教师按计划实施,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为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开展,学校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如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教研论文评选、奖励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教师学习制度等。学校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校长、主任都要具体包抓一个教研组、备课组,参与活动。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强化规章的约束,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被动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3.抓好集体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要求教师以新理念指导教学,采用每位教师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方式,活动时,中心发言人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介绍教学设想,然后,全体成员再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及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参与式讨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然后由一人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次进行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4.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

同一学科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同时,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为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搭建平台。学校要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集体“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

5.组织课例研究,提高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

(1) 做好一课多上,坚持反思改进。根据学校教师梯次结构,选择还未成熟的教师,经常性开展一课多上(一上—组内评改和个人反思改进—二上—再改再上直至满意),这样能够使这一部分教师快速走向成熟,从容设计教学,娴熟驾驭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2)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究。确定同一节课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给教师们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广泛开展课类模式研究。分学科、逐课类展开研究,先建立模式,再追求教师个性化和特色化的风格。

6.课题研究

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制定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实施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其优势在于:①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教学之中,以“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为目标,教师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技巧的把握,强化教育科研的能力。②克服以往个人课题盲目性、随意性的弊端。可以以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三至五人自由组合成“志同道合”的研究组,将零散的研究整合起来,将“单兵作战”变为“集体攻关”,把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培养教师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教科研的实体。③课题组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与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组内成员一个互助、互学、互进的过程。

7.习惯性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例如:“怎样备课”“怎样写教案”“怎样上好一节课”“如何听课、评课”“如何引导学生课堂质疑”“怎样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等,这些问题虽细小、具体,却是教师几乎每天都可能碰到的教学实际问题,应成为校本研修的主旋律。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养成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现象、教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的习惯,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学校要求教师写教后记、案例分析,并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