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7: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监管体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证券投资 问题 对策
我国的证券投资市场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问题,如何对这些出现的问题给于科学的分析及提出合理的建议,是改善我国证券投资市场发展不景气的关键。
一、我国证券投资的发展状况
经过多年来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证券投资逐步壮大和成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运作与监管体系。证券投资已经成为投资者重要的投资渠道和方式。证券投资已经成为投资领域重要的投资力量,已经成为稳定证券市场的生力军。证券投资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越来越被市场认同和接受,对投资市场的影响日益扩大。我国证券投资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创新也十分活跃,投资新品种不断涌现。在原有证券品种的基础上,债券基金、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应运而生。另外,在销售方式、费用结构等方面,也推出了不少创新举措。便捷的证券销售渠道初步建立。
二、我国证券投资发展的社会环境
证券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大前提。我国证券投资发展的政治环境就是国家政局比较稳定,社会制度变革加速发展,有关投资领域的立法逐步完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和稳步提高,为证券投资市场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大概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那时候的国家经济还不够景气,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屡屡受阻。经过近30年来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资产证券化已经作为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融资手段登上金融领域的舞台。我国证券投资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跟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密切相关。创新发展初期,我国经济处于低俗前进阶段,根本没有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去做证券投资的事情,更多的精力和自己是用在了发展国家民生事业上,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为主,金融市场发展相对受到忽视。
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迅速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逐渐走出阴影,向世界发达国家看齐。政府对于金融市场发展的关注和倾注的心血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证券投资市场实现质的飞跃,但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和潜在的风险。如果让证券投资市场朝着健康的发展方向前进,是金融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我国证券投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行业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建设明显滞后于基金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以《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各类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基金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基金立法缺乏必要的延续性, 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较差。
(二)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证券投资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治理结构上暴漏出来许多问题。首先,证券市场在治理结构的设计上不够科学,往往是应该管理的忽略了,不该管的地方却大做文章;其次,治理人员执行效率不高,在治理过程中,不能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的消除其带来的不利影响。结构上的不合理,影响和制约了治理工作应该发挥的作用。
(三)监管体系的问题
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手段存在的问题,我国证券法制建设从20世纪80年展至今,证券法律体系日渐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法》、《公司法》为主,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证券监管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
四、改善我国证券投资环境的建议
(一)改善证券市场环境
证监会应当采取相关措施,改善市场环境,提振市场信心。首先,进一步减免相关税费。税费的减免可以减轻证券投资者的费用支出,增加他们对证券投资市场的信心;其次,从制度上鼓励增持回购。这对于稳定市场情绪,重树市场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促进作用。再次,严打违法违规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是对守法证券投资者的负,也是证券投资市场法制化的标志。最后,为了保证证券市场运作资金的充足,应该增加对长期资金注入的鼓励措施和鼓励政策。
(二)完善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保证证券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完善的治理结构能够为证券公司提供有力的结构保障,通过结构上的优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获取竞争优势。证券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有效的内部治理是证券公司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因而,针对证券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设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三)完善监管体系,规范投资运作
一套成熟的监管体制是实现监管体系建设的前提,只有具备了建立监管体制的思路,才能为完成监管体系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法律法规建设作为制度保障,可以为监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规范,保证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市场规范运行建设,作为监管体系作用的直接对象,则是为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提供数据参考;证券监管的制度建设则是实施体系建设的内容建设,是体系建设最终要形成的一套制度方案和具体措施。
五、结束语
证券投资环境的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解决我国证券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必须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保证和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有最理想的环境,以促进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本植.两岸投资环境及产业升级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
[2]张一博.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1)
[3]马国强,张晓曦.我国区域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海南与发达省市投资环境简要比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论文关健词:自律监管证券监管证券交易所
论文摘要:目前,在我国对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作用越来越重视,本文在分析自律监管的优势,以及我国证券交所自律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对我国完善证券交所的自律监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10多年来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现行证券监管模式是以政府监管为主导,市场自律监管为补充的监管制度。但由于现在政府监管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致使出现政府监管失灵的现象,同时自律监管的作用发挥很小,所以大力加强自律监管在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中的作用。我国自律监管体系主要有三方面组成,即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以及其他相关的行业协会和各种证券市场参与机构。笔者认为我国的自律监管应以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为主要力量,本文将主要对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必要性和优势
首先,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具有更高的监管效率。证券交易所直接贴近市场,熟知市场变化,能够及时的了解证券市场中的股票的交易信息、股价的波动,发现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可以强制上市公司进行持续信息披露,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可以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结合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对自律监管及时作出调整、改变规则和措施。
其次,自律监管在作用空间上更为宽泛。法律具有刚性,政府监管必须依赖法律规范对市场进行管理,而法律不能完全调整到市场中的全部间题,由于这种性质就决定了政府监管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市场中的每个角落,肯定会存在政府监管的灰色区域。所以在这些政府监管与法律规范无法调整的领域内,政府监管的效果不言而喻。而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优点之一就在于它可以在政府的刚性管理之外,施加道德、行业和伦理标准的约束。
再次,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专业性。证券市场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证券交易所处于市场的前线,要有效迅速的处理市场的各种情况,就决定了自律组织必须储备着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的证券市场操作经验,同时要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对市场中瞬息万变的具体情况,能够熟练的运用证券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这些都决定了自律组织相对于政府监管更具有专业性。
最后,自律监管还更符合成本一收益原则。证券交易所处于市场的第一线,可以迅速及时地随市场作出反应,采取行动,从而降低监管的成本,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应具体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充分发挥证券交易所的独有的自律监管,把证券交易所作为我国证券自律监管的主导力量。然而现实中的证交所的自律监管职能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而且存在很多阻碍其有效发挥的障碍:
(l)由十证监会与证交所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明确,而法律对证交所的性质、地位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证交所很多职能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证监会的授权,证监会也代替证交所行使了一部分自律监管职权,致使证交所看起来像一个证监会的“派出机构”。
(2)由于股市的发展能给当地政府带来巨额的税收,可以大力推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沪深两地交易所之间竞争激烈,相互抢夺上市公司的现象相当严重。
(3)证交所本身在组织形式即会员制上存在很大缺陷,实行会员制不利于证券交易的公正性、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随之加大,容易形成市场垄断,这些都导致证交所的很多自律监管职能到不到有效的发挥。
(4)上市协议不是由证交所和上市公司商议决定,而是政府部门硬性规定的产物,不能体现为市场参与主体相互竞争和相互妥协的产物,而是游离于利益关系之外的产物,也就不能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职能。
三、关于加强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作用的思考
正如由上所阐明,加强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职能,使之成其为我国证券市场自律监管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将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和谐构建。具体来说可以作以下方面的尝试:
(1)要强化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地位,必须从监管理念上人手,从根本上消除证监会把证交所作为自己的“派出机构”的监管理念,树立证交所是我国自律监管体系中的主要力量。
(2)完善证券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规定证券交易所自律机构的性质、法律地位、组织形式,对证交所的权利实行法定授权,进一步明确证监会与证券交易所之间的职能分工,明确证交所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真正将证交所作为一层独立的监管主体。
(3)赋予证券交易所更多的权力。证券交易所自主决定其人事安排,比如证券交易所的总经理,由其理事会选择后再报证监会批准;给与证交所更多收益方面的自。
(4)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充分借鉴境外的先进经验,改革我国证券交易所现行的组织形式,由会员制改为公司制。
(5)为了消除地方政府对证交所的控制和干预,建议考虑在合适的时机逐步取消地方政府的税收分成,切断地方政府对证交所干预的根本源泉。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期货监管体系及监管系统的现状,提出建设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的具体内容和过程,包括系统功能和架构设计、确定决策指标体系、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和监管报告体系,以及建设联席监管系统,以期对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期货 监管 决策支持系统
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期货监管体系是由证监会、期货业协会和期货交易所构成的三级监管体系。近年来,我国期货交易所已在事前防范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如上海期货交易所制定《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修正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制定《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一些期货交易所已经运用信息化手段初步建立起交易过程中的动态风险监控体系,并实现制度化和程序化运转。
但是,由于我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晚,期货监管体系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如缺乏对交易整体风险的评估;没有直观的、量化的实时反映风险程度的图形和指标;缺乏对大户资金、持仓情况的有效跟踪;缺乏与风险监控适应的数据统计、分类及报表生成系统;缺乏在风险发生初期可以有效化解风险的手段和措施。此外,尚缺乏跨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的跨市场联席风险监控体系。
当前,我国期货市场迅猛发展,期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新品种接连上市,商品期货品种日益活跃,加之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在这种背景下,亟需建设和完善期货监管系统,以推进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功能分析
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应能通过价格、持仓和资金的变化,从各个单方面和整体上监控市场,从中发现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通过其他系统查找风险产生的根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化解风险。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第一, 通过对资金、持仓和价格的单项指标非正常因素的反映和综合分析,来界定风险程度,判断是处在正常运行区域,还是已出现市场风险,或是市场风险很大。
第二, 跟踪、监控期货市场的运转,判断其运行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市场风险隐患,及早警示投资者人为操纵市场的迹象,有效防范期货价格非理性波动以及非正常大幅波动,控制市场风险。
第三,检测和监控有风险迹象的某合约或某客户,研判风险转移的可能,以控制信用风险的发生和转嫁。
除上述基本功能外,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还应具有为国家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调控部门提供预警信息咨询、监管决策支持的功能。
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体系架构和运行机制
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架构,应与我国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相对应,应能提供期货交易所可控制范围内的监管决策支持,为国家监管和调控部门提供重大的行业或市场监管决策支持信息。国家有关部门可基于期货交易所的预警信息通报,进行深层次的风险预警分析。
我国资本市场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衍生品交易密切关联,部分资本会在股票市场、衍生品市场和外汇市场有计划地协同操作,而单个交易所、单个市场的监控系统,根本无法满足整个资本市场稳定的监管需求。因此,我国资本市场应建立证券、期货、外汇市场联席监控决策支持系统,而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则是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我国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应包含三个层次:其一,交易所层面的监管决策支持;其二,证监会和期货业协会层面的监管决策支持;其三,证券、期货、外汇市场的联席监控决策支持系统。在上述期货监管体系架构下,整个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由以下六方面内容构成:
(一)期货监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功能模块应包括如下部分:交易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实时监控;合理科学的监管预警方法与多种相辅相成的监管预警模型;合理的风险分级与发现风险后的处理建议;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高效的监管信息处理机制和畅通的报告系统;监管决策支持知识库或者专家系统模块。
(二)期货监管系统建设过程
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应该由上述模块有机的组织和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期货交易监管决策支持系统。经过实践和动态的调整,最终形成合理可行的监管决策支持机制,其形成过程见图2。
(三)确定监管决策指标体系
期货监管决策支持需要选择适当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统计指标和风险分析指标。统计指标,主要指可直接由交易系统获取的数据内容,包括基础指标(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结算价、成交量、涨跌幅和持仓量等)、套期保值指标(套期保值占总交易者的比例等)、大户信息披露指标(大户交易持仓数量、交易金额等)、交割指标(仓单数量、实物交割量、实物交割违约率等)、财务指标(资金规模、成交金额、持仓保证金水平等)与监控指标(换手率、套保比率等)。风险分析指标,主要包括资金指标、持仓指标、价格指标和会员指标。建立联席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则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相关监控指标,参考国外发达市场的联席监控系统的指标体系,我国联系监管决策支持系统的相关监管指标,需要建立涉及股票、权证、买空、卖空、股指期货指标等的指标体系。
(四)建立风险预警模型
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机制,不能仅着眼于进行局部的、单独的、静止的数据市场风险监控,同时,更应注重建立整体的、实时的、动态的风险判别机制。对市场风险的判别和预警应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全面提高事前分析、实时监控能力,加强风险预防。为了实现此目标,期货交易所可根据已有的风险监管系统,逐步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和模型对市场风险进行判断和预警,如采取多因素观察法、基于密度方法的异常数据发掘、基于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信息系统评估方法等等。此外,更重要的问题是,在建立预警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要充分将数学模型和专家评判结合起来,防止过多依靠某一模型造成的预警偏差,将预警模型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五)建立监管决策的报告体系
期货交易所,不仅应将监管指标体系输入证券监管部门信息系统,同时应建立起完备的市场交易监管预警报告制度。这个报告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交易所面临的紧急风险抄送报告。如果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可将此作为备案。第二,行业或市场预警报告。这是交易所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对重大市场风险、行业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的特别报告制度,期货监管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以此作为管控市场的依据。
(六)建设联席监控决策机制系统
由于我国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和衍生品交易所是分开的,系统各自独立,单靠单个交易所的监控系统是无法满足整个资本市场稳定的要求。期货交易所分别有针对自身的风险监控系统,但交易所之间缺少监管合作机制,缺乏数据而没有监控手段,更没有对证券、期货、衍生品交易市场进行的整体监控。虽然,交易所之间有三方联席会议的定期交流方式,但并无信息共享,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只能事后探讨。
联席风险监控系统可定位为防范整个市场(尤其是交叉市场)的系统风险,而日常监管仍由各个交易所负责,同时,应该建立各个交易所信息共享、实时配合的联管联动机制。证监会利用联席风险监控系统对各个市场进行整体的实时监控,发现重大问题时,及时提请各交易所采取相应措施。
我国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应该成为联席监控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席监管决策支持系统,应该搭建在证监会、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及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系统,并且应该提供与联席监管决策支持系统的接入。联席监管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需要制定数据接入方案,搭建运行平台,并且深入研究监控指标体系,进行测试,最终制定监控系统的功能和方案。除此之外,还要开发监控软件,建立实时智能监控系统。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监控人才的综合风险控制能力的培养,提高监管能力,并且需要制定监控系统的保密方案。
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要求,更为高效、完善的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以应对期货市场风险,因此,本文给出了期货监管决策支持系统的具体建设方案和过程。
参考文献:
1.佟德床.期货市场风险及其监管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论文摘要】 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因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发展演变中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形成的“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既不利于入世后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顺利接轨,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市场公平的原则,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本文立足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阐述了股改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并对今后中国如何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提出建议。
1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2005年4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使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长期以来利益分割的局面得以纠正,理顺了市场定价机制,从制度上消除了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对恢复资本市场功能并由此推动资本市场全方位改革具有历史性意义。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按融资方式和特点,可分为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和中期信贷市场;交易品种从单一的股票逐渐发展为以股票交易为主,包括债券、投资基金、可转换债券以及权证等多种金融工具。但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仍相对落后,与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差距还很大,特别是企业通过股市所筹措到的资金比例还较低,与庞大的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相比尚微不足道,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2.1 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将得以恢复和完善
资产的定价功能是资本市场推动存量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重组、并购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在股权分置时代,人们常说,中国资本市场是个“投机市”、“炒作市”,人们重视运用“净资产”这样的则务指标来评判资产价值的高低,因而有资产转让不能低于净资产这样的规定。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资产估值的核心理念将从“账面”转向“市场”,从“过去”转向“未来”。可以预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双向交易机制的建立,我国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2 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将得以改善
在股权分置条件下, 由于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导致了两类股东的收益函数的不同的,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被严重扭曲。股改将从根本上消除两种股票之间的差别,实现“同股同价同权”,进而使两类股东有共同的利益平台和收益函数,共同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获取由公司良好业绩所带来的分红派息和二级市场收益。这将使资本市场正常的投融资功能得以恢复,同时改变现有股东的利益格局,从根本上减少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公司治理问题。
2.3 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市场化趋势更加明显
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的资产价值变动与实体经济变动基本上没有什么正相关性,改革完成后,市场对实体经济反映的敏感度会有所提高“,政策市”的烙印会随着市场功能的完善而慢慢淡去。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会得到改善,中国资本市场会呈成长状态。
2.4 市场投资理念会发生重大转变,股票投资价值得到提升
在股权分置条件下,由于流通盘较小及投资者获利渠道单一,股价较容易受到投机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有效地反映实体经济运行情况。股改后,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对市场的预期和股票市值的影响将逐步加大,“价值投资”、“以市场预期为导向”等投资理念将越来越多被市场所采用。且随着优质企业的大量上市,市场将发挥“良币驱逐劣币”的功能,淘汰大量的弄虚作假的劣质上市公司,提升整体上市公司的质量,从而使我们的证券市场更具有投资价值。此外,股改还将催生重组机遇,扩大并购规模,使市场迈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3 股权分置改革后如何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3.1 有针对性地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强化市场监管
首先,必须积极研究和适应市场环境的改变,不断改进监管理念、监管模式和监管内容,为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有机结合信息披露和行政审批的监管方式,并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深入,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加入信息披露监管,探索推进信息披露监管创新,增强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透明度。同时,逐步建立立体化、多层次的监管体系来强化市场监督。
3.2 加强前瞻性研究,探索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
我国资本市场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以市场化改革为契机调动市场各个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市场发展的道路。应在总结和探索的基础上加强前瞻性研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逐步,使我们有条件和有可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进行战略性规划。
3.3 进一步简化各种行政审批程序,大力推动市场创新
积极营造公平、竞争和有效的创新环境,在风险可控、可测、可承受的前提下,培育市场创新体,丰富投资产品和交易方式,不断推出适应市场发展、满足投资者不同需求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性产品、固定收益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从而调动市场积极性,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活力。
3.4 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建设
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加强投资者金融知识的学习和风险识别能力的提高,并逐步强化风险自担的意识,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形成真正成熟的投资者群体,进步促进健康的股权文化的形成。要始终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强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诚信义务和责任,将诚信作为资本市场的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 功能监管 有效性监管 银行业监管体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世界银行监管理论在近些年出现了新的发展,以对抗银行与存款者之间,银行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信息披露制度在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正式确立。同时,监管合同理论出现,该理论认为,监管是一种存在与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一系列合同关系,这是一种隐形关系,包括银行和存款者,银行与监管者,监管者与社会三种关系,合理的合同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系统性风险,完善银行监管,反之,则会加重或者产生系统性风险,破坏银行监管。银行监管的经济利益问题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有效监管成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实践中,这些理论问题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世界银行业监管理论的发展
(一)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再到目标监管的转化
即从对不同金融机构的块状监管到对不同金融机构相同业务的条状监管再到对经营结果的目标性监管。这个过程也是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的转变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银行监管真空地带,防止风险监管部门推诿责任,减少银行业潜在风险。
(二)安全性监管向有效性监管的转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各国银行监管的重点在于建立安全的金融体系,各国纷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构建本国的安全网,七十年代末,各国开始进行金融改革,将安全性监管转向以有效性监管为重点,兼顾安全性监管。如,日本的金融“大爆炸”改革。依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7年制定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相关规定,银行业有效性监管的前提是:监管机构设定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具有履行其责任与目标的独立性和充足的人、财、物、信息保证、法律支持等。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外部监管的力量、作用、影响、监管的程度远不如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同时,银行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也逐渐受到各国普遍重视。
(三)监管全球化的趋势
“由于全球一体化的速度加快,世界各国之间金融市场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增强。在这种形势下,西方金融监管理论逐渐注重金融监管的国家化,注重国与国之间在金融监管上的合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技术的更新与广泛应用,在促进金融创新,加速资本自由化,推动国际银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危机更容易在各国之间蔓延与转嫁,比如,墨西哥金融危机、BCCI事件等,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要防范金融危机,仅从一个国家的银行业监管入手是远远不够的,监管全球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地位的加强,会员国的增多就是最好的证明,国际间的银行业监管规则也成为各国制定本国监管政策的重要依据与基本标准。
(四)监管市场化的趋势
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加速使得银行业综合业务不断发展,出现了跨国市场的融合,这就使得原来由一国政府对本国银行业实施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金融风险,提高了监管的成本,势必从整体上加大兼容监管的难度,使得市场监管变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市场监管正在帮助并部分替代政府监管,监管市场化成为世界监管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事实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许多国家便纷纷取消政府的严格监管制度,越来越重视发挥市场力量,例如,美、日、韩等国相继进行了包括利率自由化、放宽业务范围限制等在内的放松管制的改革,以增强市场在实现监管目标中的作用。但是,这并非是完全弱化政府的作用,而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思路下,平衡市场与政府的监管作用,银行监管不是替代市场监管,而是强化市场机制的宏观手段,同时,市场监管也不是取代政府监管,而是市场监管的微观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即实现政府监管制度的优化,又加强市场的导向性,最终提高监管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实现监管的有效性。
(五)监管体制统一化趋势
这也是金融监管模式由分业化向部分混业化及完全混业化转变的趋势,但是这并非是否认分业模式,在一些国家里,分业的监管模式依然存在并适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英国的大卫T·卢埃林教授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3种形式,并且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指定专业监管机构即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在数目上呈现出减少趋势,各国金融监管的组织机构正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又一次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监管体制统一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六)注重风险性监管
风险性监管是相对于合规性监管而言的,从监管内容看,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监管正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合规性监管是一种事后补偿与处罚的监管方式,是指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风险性监管则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是指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资产集中、流动性、内部控制等所实施的监管,是一种持续性银行监管。“国际银行监管组织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规则,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二、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转变
“银行业监管体制,是指国家对银行业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分的方式和组织制度,与本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宏观调控手段、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各国确立了各自不同的银行业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结构的变迁是个急剧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国银行战略研究部副总经理宗良在2010年2月27日举行的“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优化设计研究”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危机中的损失最小,不代表监管水平最高;被我国长期以来效法的英、美等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也值得反思,西班牙、新加坡等国的经验值得借鉴;金融危机是层级递进的,银行监管要努力跟上金融产品的发展。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的监管体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和结构领域有很多问题尚无透彻的理论研究,比如说,监管制度的事前评价体系;政府监管和市场自律的关系;监管的边界问题;多头监管、过度监管、监管真空、监管合作以及监管制度优化问题;对银行监管机构的再监管问题;银行监管的适用性;银行监管的测度问题;监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关系;金融创新的监管问题等。因此,专家学者对于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提出了诸多质疑,同时,针对目前整体的金融监管体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学派,要求通过对金融监管体制的修改,促使银行监管体制的转变。这些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一统监管制度,忽略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之间的差别,即典型的单一监管模式,该模式是不同的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均由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单一监管在监管目标和手段上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投入,有利于取得规模效益,防止监管真空和交叉监管现象,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使监管机构更有效地行使监管职责。但是,单一监管模式下,金融机构缺乏竞争,不能体现不同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之间的差别。监管机构难以形成集中明确的监管目标和采取正确合理的监管方法,且易导致,这也是我国取消单一监管模式的原因。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维持我国法律目前所确定的监管模式即仍以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为宜。这种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业务领域内分别设立一个专职的监管机构,负责各行业的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的模式符合目前我国目前金融业发展的情况。虽然金融全球一体化、混业监管和经营成为一种趋势,而且我国现在的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实际上已经出现交叉,但是,一定程度上混业经营不仅表现为“混”、更表现为“乱”。同时,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市场条件还不成熟,出于金融稳定和防范风险的考虑,应该维持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格局。
[论文关键词]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如货币资金借贷场所,股票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场所,黄金外汇买卖场所等等。它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依托,是以市场为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资本资源,提高资本,资金使用效益的制度前提,同时也是发挥资本存量蓄水池作用,以迅速和灵活的融资方式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和场所。国家和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发出的信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同时,金融机构和企业也可依据金融市场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
一、金融市场的现状
金融市场按使用期限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作为短期资金融通场所,满足了参与者的流动性需求;资本市场作为长期资金的融通场所,为参与者提供了安全性和盈利性保障;各个市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金融市场体系。发育完善、健康的金融市场体系,能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迅速、有效、顺畅传导,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要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朝市场化方向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日趋广泛,基本形成了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市场体系,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已有创新产品发展迅速;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涵盖面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金融市场改革进展顺利,市场功能日趋深化;金融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正在向以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和运行安全的目标迈进。
二、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金融市场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金融结构失衡。我国的金融机构虽然呈现不断优化趋势,但现存结构状态仍然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甚至严重制约了金融效率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二)金融创新乏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很落后,且存在金融创新过于依赖政府,在有限的金融创新中,各领域进展失衡的状况。这些都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削弱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创新竞争力。(三)金融监管存在突出问题。从内部看,金融机构面临着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困境,即如何真正解决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从外部监管看,首先表现为金融法规建设滞后,中国现行有关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经过多年修改,已经较为系统,较为完善。但由于我国的整体法律基础不牢固,金融监管经验不足,法律的涵盖面并不广泛,法律的局限性严重,特别是一些临时性的管理条件、实施办法,缺乏一致性、连续性、权威性,对金融市场发展极为不利。(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塞不通,人为割裂,迫使资金变相暗通,阻碍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阻滞货币政策的传导,减弱了货币政策效力,使货币市场的发展能有效地带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且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一些监管真空。
三、加快金融市场发展
加快金融市场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完善货币市场的发展是资本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鉴于我国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均衡现状,笔者认为,应抓紧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发达的、高流动性、低风险性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其为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制度的改革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
首先,要重新认识货币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同业拆借市场。一是要规范、健全同业拆借市场交易网络系统;二是充分发挥同业拆借市场的融资功能,在有效利用有形拆借市场的前提下,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稳步发展我国的无形拆借市场,提高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融资能力;三是规范拆借市场行为,通过制定有关的交易规则和监管办法,规范市场运作,严格市场管理和监控,使拆借市场运转正常化、良性化;四是加大抵押担保拆借比重,改变我国拆借市场上基本以信用拆借为主要手段的现状,以此达到防范和分散风险的目的;五是加大中央银行的调控力度。
第三,大力发展商业票据市场。
(二)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
首先,应调整非国有经济与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政策,适当扩大它们的投资需求;其次,进一步健全国债市场;第三、适当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第四,逐步使社会保障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第五、着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第六、完善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体系;第七、发展机构投资者。
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一)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对国有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最终使其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健全、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的现代金融企业。同时,也要对股份制银行进行制度创新,真正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建立内控严密、运转规范高效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保险市场运作机制。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对保险业采取的过渡期保护措施2004年年底到期,取消对外资的地域限制,保险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要转变经营模式,彻底改变依靠低赔付率来维持高增长率的现状,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使保险公司的工作重点切实转换到完善内控、强化管理、创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上来,这种转变应该是保险公司自愿、主动适应市场机制的需要。
(三)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的发展一直伴随并推动着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判断一个金融监管体系是否有效的基本原则应为是否能逐步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审批,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要切实把监管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通过行业规划、政策引导、市场监管、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等手段,调控金融市场,防范化解风险,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四)规范证券市场主体行为首先是投资主体。我国的证券市场正经历着从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并存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投资主体的过渡时期。发展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及逐步地允许保险资金等投资证券市场是投资主体深化的主要途径。其次是融资主体。为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创造积极条件,逐步实现资产存量的流动;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扩大国有企业的债券发行规模,完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改变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加大国有企业经营的外在压力,促使其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质量。最后是证券公司。建立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在制度设计上严防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金,同时建立有效的融资融券机制;完善客户保证金的安全保管和受偿制度,确保客户资产安全;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曹龙骥,货币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理财产品市场市场稳定投资者利益监管框架与制度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及监管现状
从2003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问世起,理财产品就以其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成为了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部分。在2003年到2006年的前期发展阶段,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迅速扩大,种类趋于多样化,设计创新性有了明显突破。在次贷危机造成的不利外部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并未减慢:2007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人民币产品发行1302只,外币产品发行1760只,其中以信用、股票产品居主导。2008年56家商业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456款,2773款到期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52%,总体平均收益水平远高于定期存款利率。受2008年下半年理财产品零、负收益事件的影响,2009年银行理财市场经历巨大的萧条,各大银行推出的产品多以稳健为主,如涉股类的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发行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9年共有6824款理财产品到期,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26%,这比起2008年4.52%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来讲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接近三成。
银行理财对于我国的金融市场来说是个新兴领域,一方面,在经历了前期的摸索试探阶段后,银行理财产品飞速发展,特别是在2007年和2008年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凸显出众多问题,如风险控制不到位,市场发展的巨大波动性,财富的流失,产品数量非正常速度的增长,设计不合理、趋同性高、信息披露不足,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等。这些都说明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监管现状是:监管框架模糊,监管制度相对滞后,缺少应对风险的有效机制。
具体而言,首先,我国现行的政府部门监管体制仍旧是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领域的严格分业监管格局,理财市场问题的频发,暴露出来的巨大风险,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我国监管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巨大监管空白;同时政府监管主要放在了事后的监管补救上,缺乏事前监控,市场预见能力不足;在立法方面:虽然银监会在改善健全相应法律法规方面做出了巨大成果,但是由于缺少完善的相关立法,监管尺度时紧时松,导致了市场监管缺乏稳定性以及很多监管漏洞的存在,致使投机和违规操作现象的频发。其次,银行对于风险的控制是保证市场稳定实现整个市场监管目标的关键,需要贯穿产品生命的全过程,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补救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银行在控制风险,以及业务操作中存在相当多不规范和不负责的行为,例如产品设计不严谨,产品信息纰漏不完善,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着不实告知,售后服务缺失等。同时,在整个理财市场上各家商业银行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独立分散的状态,缺乏一个立足于该市场的行业组织来协调市场的发展。
2、监管框架设计与制度探讨
建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效的监管框架与制度,应该着眼于维护这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既考虑到国民财富的保护,对相应的风险进行预防、控制和化解,同时还应该实现财富在投资者与商业银行之间分配的公平性,对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由于监管目标的艰巨性与目前理财市场发展的不规范性,一个有效的监管框架和制度的构建显得尤为紧迫。
2.1 三位一体的监管框架
鉴于我国目前理财市场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框架,我们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监管框架。如图所示,立足于整个理财市场的稳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整个监管框架由政府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理财同业协会共同参与构建。其中政府监管部门致力于制定外部的监管法规和制度,而商业银行作为发行机构必须采取健全而有效的风险内控措施对整个市场业务进行管理,同时商业银行理财同业协会则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通过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相应的救助机制为理财市场监管发挥作用。
本文试图通过对政府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理财同业协会三个主体的监管制度探讨,协调统一理财市场主要的三股监管力量,建立起既有政府监管部门的管制和同业协会的协调,又有银行自身风险控制措施保证的全面坚固的监管网,构建一个三位一体的监管框架模式。
2.2 监管制度探讨
在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监管框架下,还需建立起实质有力、对应于各个主体的监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经济生活中理性人假设下,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第一,政府监管部门。
作为这个市场总的调度者和权力的拥有者,政府部门监管制度的制定是站在整个理财市场的高度,来实现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在结合理财产品市场现状对我国理财产品市场的政府监管制度进行分析之后,政府监管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实现功能性监管。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实行的是分业监管制度,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主要由银监会进行监管。但是众多理财产品特别是结构性理财产品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致使理财产品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各个金融市场领域。仅依靠银监会对其进行规范与监管,一个方面,会让其他相关市场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出现重大的监管缺口。另一方面,三部门分业监管也会造成重复监管的出现。由于各个监管部门的独立性,监管的协调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一个独立于三部门而立足于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机构来实现功能性监管,填补部门之间的监管空白,消除不必要的重复监管。同时,鉴于理财市场的特殊性,各个监管部门之间应该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共同采取措施保证理财市场的稳定发展。
其次,完善法律规章制度。
通过搜集和分析近几年来理财市场的监管措施,我们发现,目前立足于整个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只有分散、有限的法令和规范性文件,这就造成了监管随意性和监管漏洞的产生。商业银行由于缺乏可供遵守和衡量的标准,在处理相关业务时易导致市场无序和市场混乱。广大投资者由于法律的不规范,在利益受损时缺乏畅通的权益诉求机制。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制定健全相应的法律规范,其是建立在对整个市场进行调研,构建对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以及风险聚集领域的一个整体认识,在征求各方专业人士建议的基础上迅速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为整个市场中的各个利益主体提供行为的准则。
再次,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
政府监管部门不仅仅需要完善分业监管的制度和制定法律规范,还应该在市场中,从风险的源头做好监管工作,建立完备的风险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相关机制,使监管部门作用的发挥从被动变为主动,减少监管的滞后性,从事后的管理转变为更多的事前的预防。一个方面,建立政府监管部门与各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迅速、全面的信息传达和反馈机制。各商业银行将产品的市场信息迅速、全面地反映给监管机构,作为信息接收终端,政府监管部门在对市场上最及时、全面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处理后,对主要的风险领域和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然后返还给各商业银行,并根据对整个市场环境的判断采取综合的监管措施。另一方面,抽调人力物力对投资者的信息进行搜集,建立基于投资者的信息资料库,使投资者在利益受损时有畅通的申述渠道和寻求保护的机制。
第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在理财市场上的活动是立足于自身的经营范围,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可能发生风险造成巨大损失的业务操作、机构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因此,除了遵守外部监管制度外,构建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制度,实现自我风险的监管和化解是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整个市场监管目标的根本。
首先,规范产品设计,完善信息纰漏制度。
通过实际市场调查,我们发现理财产品的设计不合理,且趋同性高。很多产品的开发和投资组合选择没有充分地考虑资产配置,同时缺乏准确的收益风险计算。特别是有些产品过多的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使其收益实现条件过于苛刻。同时,商业银行的信息纰漏制度还不完善。投资者对在投资前资金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标的,在产品投资期间的实际运行状况等都不太了解。但作为投资主体,投资者有权知道产品的相关信息,要求必要的信息纰漏,以避免产品售后不必要的纠纷产生。
其次,优化机构设置,提高从业门槛。
在目前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网点,理财业务仅仅作为一个服务窗口存在,但是在理财业务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后,需要给与相应的重视:成立独立的理财部门,对于产品从设计发行到实际运作特别是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实现专业化理财。其次就是要提高理财业务的从业门槛,因为一线销售人员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关系到了投资者的利益。一旦放低了理财业务的从业门槛,必然会导致销售过程中的不实告知和误导,投资者无法获得与其各个方面情况相符合的理财服务,造成投资者利益受损,这也为理财市场的混乱埋下了隐患。
最后,建立和完善迅速有效的风险内控体系。
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体系主要是立足于产品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监管。对理财产品在市场实际运行当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对重点领域进行重点防范。风险发生后使风险控制措施能及时地介入,对风险进行化解减少损失。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定期对该管理体系进行效果评价和修正。
第三,商业银行理财同业协会。
除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强制性监管外,要实现市场的有效监管,还需要第三方的力量――商业银行理财同业协会。同业协会是非直接参与者,但是相对于银监会,同业协会更容易直接接触到投资者,为其解忧。同时其在信息获得,专业精通方面的优势,为监管部门措施的制定,监管体系的构建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也有利于商业银行之间经验的交流借鉴,信息沟通,帮助各个银行建立符合自身状况的风险内控体系。但是作为社会服务机构,目前在我国理财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组织机构。即使是已经存在的银行同业协会也由于缺少相应的权力,作用难以得到发挥。所以使广大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意识到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成立一个机构全面,组织完善,执行有效的商业银行同业协会是当务之急。
2.3 动态监管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在建立起整个理财市场的监管框架,对监管制度进行探讨之后,需要对市场的具体风险特征进行分析,综合三股监管力量对理财市场进行具体的监管,将监管措施应用于具体的操作之中。
首先,实现对银行机构与产品的动态监管。
从商业银行发行机构的角度考虑,对其在信用风险水平,产品设计,产品创新,从业人员的素质,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建立一系列简易可操作的指标,从发行机构申请进入到产品运行结束、退出理财市场,对建立的各项指标进行动态地测评,建立相应的评级体系,并根据级别给与不同的监管措施。特别是,对于在实际参与过程中违规违法的发行机构给与不同程度的处罚,对于那些由于相关能力不足而被迫推出市场的商业银行应在事后帮助其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改进,在资金和技术方面都给与相应的支持。
从理财产品的角度出发,基于产品的整个周期建立一个系统的产品风险度与收益指标的评价体系。在产品开发时,根据产品收益的高低对风险范围进行控制,同时对于产品的风险来源进行领域划分,按照不同性质产品的特点对其各种风险进行比例控制。对于不符合评价体系的产品进行重点分析,并给予谨慎发行的通告。比如信托类的理财产品属于收益稳定型,它的风险控制范围就应该很小,而且在各种风险的比例分配上,投资风险就应该分配很小的比重而利率风险则占据很大的比例。当产品投放到市场以后,根据产品已实现的收益率大小,对超过相应风险控制区间的产品进行重点监控,必要时候甚至可以叫停以避免投资者利益的更大损失和市场财富的流失;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产品的性质,对产品的各种风险的权重进行实时观测,对于其风险结构特点与产品性质不相符的产品给与重点关注与防范。
其次,实现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由于银行在产品设计,专业知识,信息获得,以及提前终止权方面都有绝对优势,广大分散的投资者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这种权益分配格局无疑会削弱投资者的利益,影响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理财市场的持续繁荣发展。因此,监管力量应该站在实现整个理财市场稳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实现财富在各主体之间分配的公平性,保护投资者利益。
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让投资者的利益维权有法可依,当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寻求必要的保护。在与投资者进行利益分配时,银行可采取必要让渡措施。例如在产品设计上给与投资者一定的商讨余地,避免收益实现条件的过于苛刻,权益分配的偏向严重;在产品运行过程中,及时的运行公告,对已实现收益率进行及时披露;给与投资者在产品提前终止权上与商业银行的平等权利。同业协会可以建立一个针对于广大投资者救质的共同基金,特别是当发行机构破产倒闭而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时,可以利用该基金对投资者进行救助和必要的补偿。
商业银行理财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层次清晰的监管体系,本文在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一个由政府监管部门,银行,银行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完善理财产品市场的监管框架与制度,对于稳定金融市场的发展,控制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实现国民财富的保护和财富分配的公平性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业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云翔.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盾分析.[J]上海金融2006,(9):72-74
[2] 高娜.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管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论文摘要:本文从股指期货的棍念和功能入手,分析了我国发展股指期货的可行性,并针对目前中国发展本土股指期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正式推出中国股指期货,随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也上市同类产品,目前新加坡交易所正在紧锣密鼓地计划推出中国A股股票指数期货。
一、股指期货的概念及功能
股票指数期货—简称股指期货,是以某一股票指数作为基础产品的金融期货产品。其经济意义是买卖双方约定在将来一定日期,按照事先确定的价格,交割某一股票指数的成份股票而达成的契约。它通过对股票价格趋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来冲抵股票市场的风险。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市场中产生最晚的品种,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最重要、最成功的金融工具之一。与股票现货交易相比,股指期货交易其有交易成本低、杠杆比率较高、市场流动性好、能提供较方便的卖空交易等特征。此外,它还具备远期价值发现、套期保值、资产配置、规避系统风险、保护长期投资者利益等多种功能。
随着国内股票市场对外资开放,那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国内买卖股票的同时,势必通过境外交易所利用A股指数期货进行风险管理。因此,及时推出我国自己的股指期货显得尤为重要。
二、推出我国本土股指期货的可行性分析
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设立股指期货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包括:证券市场初具规模;市场风险较高,投资者避险要求较为强烈;期货和现货两市开市时间大致相同,能提供价值发现功能;投资者人数较多,市场较为活跃等。与此相对照,我国目前已基本其备了开设股指期货的有关条件。
1.我国已经其备了一定的开设股指期货的市场基础和配套条件。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整套较为完备的交易、结算和监管体系逐步形成。市场期待已久的统一指数—沪深300指数也已正式。该指数未来很可能会成为股指期货的指数期货标的,成为股指期货推出的前奏。
2.机构投资者日益成为证券市场的主体力量。随着社保基金的人市,我国股票市场进人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时代。据统计,截至2004年年底,社保基金总资产达到1708亿元,其中股票投资规模约184亿元,占总资产的11%。
3.股权分置改革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扫清了障碍。在股权分置情况下,由于市场本身的诸多限制,导致做空机制、股指期货等难以推出。实现全流通后,随着市场流通规模的扩大,做空机制、股指期货的推出就不会加剧市场投机,反而会成为熨平市场波动的内生机制,且市场的创新空间也将大为拓展。
三、对我国顺利推出本土股指期货的几点理议
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针对现阶段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所面临的法规、市场运行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指数基金等弥补缺乏做空机制对套利交易的影响。从实际运作来看,开放式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事先拥有大量与指数相关性极高的股票头寸,当股指期货价格低于合理水平时,指数基金可以按比例卖出指数成份股,同时买人相应量的股指期货,从而削弱缺乏做空机制对套利交易的影响。从国际市场实践看,香港、韩国等开设股指期货时均没有做空机制。香港1986年5月推出恒生指数期货,1994年允许部分做空,1996年取消做空限制;韩国1996年5月推出股指期货,1996年9月允许做空。所以,在中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初期,没有做空机制不会有太大影响,只要合约设计合理,建立严密的风险监控制度,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偏离。待时机成熟时,再谨慎、稳妥地引人股票做空机制,完善证券市场。
(2)过度投机的防范。股指期货既可被用于避险也可被用于投机,由于股指期货交易中杠杆比率的存在,投资股指期货的风险成倍地高于股票现货。我国引人股指期货必须重视对市场过度投机的防范,尤其是在引人股指期货的初期。从交易规则和市场监管的角度看,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提高保证金比例;对交易部位实行限制,规定持仓限额;实行价格限制;断路措施;限速路障;信息披露;税收政策。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系统中,政府监管部门的作用首先在于构建并维持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完善相关法规法律,修改不适合当前市场状况的有关法律。如修改《证券法》相关条款,逐步引入股票卖空机制;修改《期货市场管理暂行条例》,并且以此为基础制定《股指期货交易管理办法》,并在该办法下制定《股指期货交易规则》。从长期考虑应尽快制定国家统一的《期货法》,对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的监管、交易、结算、风险控制等进行具体法律规定。
(4)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讲,风险的控制包括高层和基层两个层次。投资机构的风险控制意识实际上取决于高层的风险防范意识。高层管理人员在风险控制中发挥核心作用,必须对衍生工其的运作以及整个市场的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开展股指期货的特性与风险研究,建立风险指标预警体系等。
[论文内容摘要] 构建六大和谐关系,即:和谐干群关系、和谐劳动关系、和谐军民关系、和谐邻里关系、和谐医患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提升六项幸福支撑能力,即:百姓安居支撑能力、食品安全支撑能力、医疗保障支撑能力、文化素养支撑能力、教育公平支撑能力、生态环境支撑能力。
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阶段时国民收入与国民幸福水平具有正相关性,而国民收入达到了一定临界阈值后其正相关性就会越来越小,因此必须更加注重通过和谐关系的建立提升国民幸福的支撑力。
一、构建六大和谐关系
1.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党风正则干群和。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必须整饬干部作风。当前,一些干部宗旨意识淡化、形式主义严重、铺张之风盛行,严重损害着党的形象。因此,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必须着眼于党风政风建设这一凝聚民心的关键问题。要重点加强干部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要强化警示教育,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使干部受到震慑而不敢违规;要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形成部门、单位间相互监督的格局;要强力推行政务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要扩展监督渠道,形成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组织监督的合力。
2.以维护职工权益为重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要营造舆论氛围,利用传媒广为宣传,引导经营者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促其主动改善用工环境,自觉维护员工的利益。二要强化合同制度,一丝不苟地落实《劳动法》,努力实现有劳动关系必签劳动合同的目标。当前,推行劳动合同的重点应放在建筑、运输、服务等行业的私营企业,通过加大处罚力度等手段,尽快扩大签订劳动合同的覆盖面。三要完善分配机制,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推进定员定额工作,建立按时支付工资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企业人工成本信息等机制,强化对垄断性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四要发挥调解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和区域、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作用,形成内部、行业、仲裁三位一体的调解体系。要推动用工单位群团组织的建立,充分发挥其在集体协商、职工维权方面的作用。总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
3.以健全共建机制为重点构建和谐军民关系。我省的军民关系基础良好,但仅有基础远远不够,必须针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发挥军地双方优势,广泛开展物资扶助、技术扶持、知识扶教等活动,把军民关系纳入和谐社会评价体系,增加指标权重,有计划地指导社会各单位与驻地部队建立长期共建关系,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保障和谐军民关系的规范化。
4.以搭建互动平台为重点构建和谐邻里关系。邻里和谐的基础在社区。要指导社区完善规章,通过制度规范居民行为。要充分发挥街区文化阵地作用,通过编唱“和谐诗歌”、佩戴“和谐标志”、栽种“和睦树苗”、互赠“邻里卡片”、举办“邻里节庆”等活动,鼓励居民主动交往,用文化增进感情,形成邻里大和谐的局面。
5.以改进医德医风为重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从教育入手,增强医务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引导医患双方相互沟通、化解矛盾。要严格落实医德医风方面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事关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核心制度,主要有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分级护理制、疑难病例讨论制以及危重患者优先抢救制等。要着力增加收费透明度,让患者对医疗费用明明白白。要建立个人向科室、科室向医院、医院向社会的三级承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卫生行政部门要强化监管力度,对于违诺者毫不留情地公开处理。
6.以促进民主平等为重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建议权、选择权,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后进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探索师生互动交流渠道;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研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状况、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和交友情况,努力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为和谐管理奠定基础。
二、提升六项幸福支撑能力
1.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提升百姓安居支撑能力。要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建立有效审核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严格限制经济适用房的流通;要转变供给模式,变“建新”为主为“建新”“挖旧”并举,以出售为主变为出售和出租并举,保证经济适用房的供应;要建立廉租房供应体系,扩大廉租房覆盖范围,拓宽廉租房建设融资渠道,建立财政拨款、公积金增殖、直管公房出售、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资机制。在此基础上,鼓励房地产商开发廉租房、参与公共住房建设;要有效配置资源,消化空置商品房,盘活住房市场;要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统一核定标准,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公布利息收支、投资收益的增殖情况,形成公积金社会监管体制。
2.强化食品卫生监管,提升食品安全支撑能力。针对现行法规存在的不足,应制定地方性补充法规,完善配套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政府主抓、企业管理、民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管理格局。应设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协调质检、卫生、工商、公安、食药检、农业等部门综合监管,打破部门、行业和区域界线,形成布局合理的食品安全检测链条。同时要强化社会监督,聘请信息员、监督员,拓展违法案件知情报案渠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重点定期组织食品监管走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深化医疗制度改革,提升医疗保障支撑能力。医疗保障是幸福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社会医疗救助为基本内容,商业医疗保险和单位医疗保险(含农村合作医疗)为补充的多层次医保体系。制定统筹和保障体系时,要综合考虑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异,确定弹性缴费标准,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题。要加快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步伐,设立离退休人员过渡性基本医疗保险金,根据离退休人员的实际收入确定基本保障线。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补助机制,切实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
4.积极完善教育政策,提升教育公平支撑能力。当前教育的不平等现象已成为影响百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要加大财政投入,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用更大的力度落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政策;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改善教育融资环境,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职教培训基地、职教中心、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要用政策矫正不平等现象,努力实现机会、权利、资源的相对平等;要拓宽教育的利益诉求渠道,在教育决策活动中建立听证制度、咨询制度和监督制度,保证教师、家长、学生都能参与教育的公共管理与监督。
[关键词] 绿色农业标准体系生产者消费者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农业发展出现许多问题,石油农业遇到不可克服的弊端,(1)能源浪费严重;(2)环境污染加剧;(3)减少生物的多样性;(4)人类健康受到威胁,造成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提出替代农业――有机农业。由于有机农业产量低,价格高,适合高收入人群,不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首先解决粮食数量安全问题,中国提出绿色农业,绿色农业落实不够,以十七大“加强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造成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发展绿色农业的障碍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推动绿色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实施绿色农业的障碍分析
1.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消费者认识不足
认知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基础。只有消费者较全面地感知了某种产品消费确实能够极大化地满足其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时,才会产生积极的购买行为,并在消这费过程中通过对该产品优良特性印象的不断强化,从而形成持续性的购买激励。而消费者认知度的提高,尤其是对新事物的认知,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宣传推介的力度。事实上,有人有绿色消费观念,有人根本就不知什么是绿色食品。有的消费者以为绿色食品就是绿叶蔬菜;有的只知道绿色食品是无污染食品,而不太了解这些食品中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一般均高于非绿色食品,有些是低胆固醇、低脂肪、高纤维素的食品,有些含有抗癌及降血脂、降血清胆固醇、降血压的成分。据广州市统计局2001年的调查,有78.5%的人听说过绿色食品,其中24.1%的人对“绿色食品有识别标志”未听说过,具备标志识别能力的人仅占21.9%。落实到行动上,则仅有42.5%的人曾经购买过。即使是在听说过“绿色食品”的人群中,买过的人也只有54.2%。还有很多人认为,绿色食品是绿颜色的食品或纯天然的食品或保健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是不同地区的不同叫法等等。这表明“绿色食品”还未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潮流。
2.生产者与政府、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缺乏对生产者、销售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人们的经济活动是能够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理,即经济人假定。按照这一假定,生产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或根据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社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因此,在商品经济中,任何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都将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即力求使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达到最大值。总而言之,每个有理性的生产者主观上考虑的既不是社会利益,也不是自身的非经济利益,而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尽管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理论思想和伦理观念上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但作为规范理论的应用,依然不能无视经济人假定这一前提条件。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无疑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对作为“经济人”的生产者而言,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过是生产行为的副产品,不能构成其动力机制,而唯有经济效益才是致力追求的第一目标。
3.生产者趋利行为导致供给动力不足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人们的经济活动是能够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理,即经济人假定。按照这一假定,生产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或根据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社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因此,在商品经济中,任何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都将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即力求使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达到最大值。总而言之,每个有理性的生产者主观上考虑的既不是社会利益,也不是自身的非经济利益,而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尽管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理论思想和伦理观念上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但作为规范理论的应用,依然不能无视经济人假定这一前提条件。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无疑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对作为“经济人”的生产者而言,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过(三)惩罚造假者的机制不健全,造成绿色食品市场的无序和混乱。
4.流通渠道不畅:产销脱节,绿色农产品优质不优价
绿色农产品面临着销售困难,这里所指的销售困难并非是指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卖不掉,而是指生产出来的绿色农产品不能优质优价,获得合理的社会回报或收益。只有少部分是以绿色农产品出售的,而大部分是以普通食品批发或市场直销,原因是缺少一个完善的绿色农产品销售系统,目前绿色农产品的销售仍沿袭普通农产品的销售老路,缺乏有效的市场建设,没有合理的市场组织,销售手段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销售网络,营销手段和措施也不配套。目前,全国除北京、深圳、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外,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专业化的营销网络体系。另外,中国绿色食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都把目光放在了国际市场,而怎样开发国内这个隐藏着无限商机的巨大市场,却没有在绿色农业的推动者中得到认真思考。导致产销脱节,优质不优价的现象,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5.转换期生产成本高,经济风险大
在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化的过程中,有机生产实体有着不可避免的“阵痛”,主要表现为:一是绿色生产方式的前期投入较大。由于人工防治病虫害和沤制有机肥等有机生产方式用工增多,活劳动成本大幅度增加;生产基地的物质成本增加,有机肥料的供应和使用效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技术和监管成本高,二是投资回收期较长,绿色(有机)农业需要在2~3年转型期后才允许出售其农产品,增加了生产者的经济负担。从总体上说,在转换期间,多数情况下,生产者的收入是下降的,转换完成后,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将对农户收入的增加有益。
6.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要搞好绿色农业,必须有三方面的积极性――政府、生产者、消费者三方面的积极性,要照顾到这三方面的利益,还有利益集团的矛盾要协调。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拉坦有一句话值得深思:如果不能从技术和政策机制两方面进行设计,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种充满诗意的夸夸其谈。绿色农业的正外部性特点导致生产者的积极性不高,绿色食品成本高于普通食品成本,因为生产绿色食品除正常成本之外还有外部成本(包括选用生产资料的成本费用、选择食品产地的成本费用、产地环境监测的成本费用、绿色加工、包装、标签、储运的成本费用、其他成本费用――申请绿色食品标志费和标志使用费、年检、续展认证费、绿色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费、人员培训费等),绿色食品的价格高于普通食品的价格部分即外部成本应该由政府通过政策制定解决,不能由自己负担,导致优质不优价,农户无法直接受益,承担了成本而减少收益。生产者的风险高,政府没有制度创新,解决风险问题。
另一方面,从消费者角度考虑,消费受收入、文化层次限制,因为绿色食品价格高于普通食品价格,有消费能力的人群存在如下问题:绿色农产品的差异性往往难以用肉眼辨别,导致良莠难辨,消费者对生产厂家的信任持怀疑态度,没有营销网络,购买市场没有检测系统,消费者平肉眼难以辨别真伪。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制定政策解决这些问题,导致消费者积极性不高。还有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接受不了绿色食品价格。
总之,政府对绿色农业支持不够,处于“只管不扶”的状况,质量保证监管体系不健全,使不法商贩有了假冒的可乘之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损伤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影响了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尽管对其发展持鼓励提倡的积极态度,但仅限于口号而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上。
7.标准体系建设和检测工作均不到位
我国目前标准体系建设和检测工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产品生产标准、质量标准数量少,适用性差,使很多农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检测无据可依。另外,已有标准执行难。据农业部有关专家介绍,我国食品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四级构成。目前我国已制订了包括各类食品产品标准、食品污染物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食品卫生操作规范在内的众多标准。但从暴露的案例来看,不少标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有关部委权威人士分析认为,标准“执行难”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标准分散交叉,缺乏协调机制。目前的各类食品标准分散于农业、质监、卫生等六七个部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QS”(质量安全)制度等,多种标准在市场上往来冲突,不仅云里雾里,就连企业也不知其里。
多人监管,造成了“谁都管不好”的局面,出现了一些监管的“真空地带”出了问题后,又互相推诿,或默不作声,这种局面必须尽快通过体制创新得到扭转。
三、实施绿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
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国民的社会道德水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有毒、有损人体健康的产品充斥市场,从“以财为本”转为“以人为本”,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转变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上来。现在绿色消费虽然已开始成为一种趋势,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由于知识水平、收入水平、社会阶层等的差别,在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要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等各种形式宣传环保和绿色农业知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加强环保和绿色农业及绿色产品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科技人员、劳动者素质。培育和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农业生态保护技术人才及执法队伍。
2.政府加大扶持、形成绿色农业的支持制度
欧、美、日的有机农业发展速度之快得以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我国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只是制定标准,规则等方面,而对绿色农业企业和农民没有真正的支持同时对绿色农业技术研究的相关费用、推广费用和农民应用新技术的风险、环境监测成本,市场监管等流通管理系统没有纳入到财政预算,对绿色农业生产者承担的环保成本政府没有补偿,对绿色农业产生的外部性问题,政府没有加大力度解决,没有制度创新。因此,要加快绿色农业的发展,使绿色农业制度化、规范化和持续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加大对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技术研究、转化速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绿色农业健康、快速地可持续发展下去。
3.加强管理,建立规范严格的绿色农业管理体系
绿色农业的终端产品是绿色农产品,是否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认证的水平和准确度是关键。首先,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与资格评审,提高它们的素质,加强立法,防止认证机构寻租,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防止和减少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的出现,保护绿色农产品生产者的正当利益不受侵害。其次,建立并完善“双层申请、双向调查、双审认定、发证监管”的严格规范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制度,加强绿色食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建设,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加强发展。
4.加快立法,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标准法规体系
欧、美、日有机农业标准不仅包括生产过程管理方面的要求,还延伸到收获、加工和包装、标签等方面的要求,为有机农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而我国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并不接轨,政出多门,多失管理,几个部门争相出台办法,标准制定成了相关管理部门的垄断资源,以此为其谋取部门利益。首先应参考和根据CODEX所制定的有机农产品标准;在我国建立一套与之相协调的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标准及相应的认证程序和标志管理模式,其次,改革现行的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农业部分别管理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管理体制,明确一个部门负责制定绿色农产品的标准、认证程序和标志管理,再次,新的绿色农产品认证和标志管理办法,应做到标准公开、程序透明、标志管理科学。
5.拓展流通,采取灵活多样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在绝大多数农产品购销体制已经开放,农产品总量相对供过于求,许多地区出现农产品销售难的今天,找出适当的办法提高销售渠道的销售能力、拓宽绿色食品销售渠道。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流通,采取专业市场销售、销售公司销售、合作组织销售、销售大户销售、农户直接销售、网络销售、超市销售、专卖店销售等销售渠道。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分析可看出,绿色农业实施有许多障碍,既有来自生产者的障碍也有来自消费者和政府制度建设方面的原因,为了使绿色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管理建立规范严格的绿色农业管理体系,加快立法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标准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绍凤:绿色食品的环境成本及其价格制定[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5
[2]尚杰:绿色食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关键词:食品安全溯源;网络交易食品;安全信息
一、引言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网络消费正步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网购食品也成为人们采购生活必需品的一种便捷方式。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毒奶粉”、“霉大米”、“地沟油”、“疯牛病”、“口蹄疫”等时有发生,一件件让人触目惊心,这也让人们不禁对网购食品的质量安全感到担心。据了解,网络食品交易纠纷也经常发生,案件比例约占网络商品交易纠纷总数的20%。由于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消费者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聊天工具等手段得到商品信息,才使一些不法经营者借机销售价高质劣甚至假冒伪劣的产品。还有许多消费者购买到劣质或变质的食品后,虽然气愤,但因维权过程相对麻烦,举证困难,个人损失又不太大,因而没有选择向工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只好自认吃亏。由此可见,网络食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2015年4月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修订并通过,并将于2015年10月1日实施。新法案进一步明确了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监督与治理原则,并对网络食品经营新增了制度性规定。新法规定由互联网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承担主体审查义务、管理义务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义务。然而,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能做到的只是对食品经营者入网资格的审查和对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的提醒,对于实际交易中商家销售食品的质量、食品生产源头管理、贮存及运输安全的实际管理也是力不从心的。
二、理论概述
食品溯源是指在食品供应链的各环节(包括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及销售等)中,对食品及相关信息进行跟踪、管理和追溯,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中。我国食品安全溯源理论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还处于推动阶段。但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将食品溯源理论与网络交易相结合,将成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发展。
三、我国网购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
1.网购食品质量难以保障,消费者维权困难
由于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消费者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聊天工具等手段得到商品信息,对实际商品质量无从知晓。待收到商品后时常发现有腐败变质、临近或超过保质期、假品牌食品、甚至是“三无食品”等现象。因为要拆包才能发现质量问题,网购食品常常陷入不能退换货的困境。一旦消费者投诉,商家便以买家保存不当等理由拒绝赔偿,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只好自己承担经济损失。
2.假冒伪劣食品难以控制,损害正规企业利益
由于网络交易食品经营准入门槛较低,一些不法经营者获得准入资格后,就假冒正规食品企业经销商销售冒牌食品、伪造名牌企业商标冒充绿色或有机食品,以次充好,以不合理低价扰乱正规食品销售市场。他们在欺骗消费者的同时破坏了正规企业的声誉与品牌形象,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很大危害。
3.网络交易第三方监管困难
根据新《食品安全法》规定,互联网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承担主体审查义务、管理义务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义务;然而,由于网络交易跨地域性和虚拟的特点,使食品企业经营条件审查困难,加上网络交易食品经营准入门槛偏低,相当一部分的网店是以家庭作坊为据点的网购食品生产商,很难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其生产环境、生产环节和生产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食品安全认证情况,更令人堪忧,这些都为提供交易平台的第三方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4.食品质量监督部门跨地域性执法困难
新《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并立即报告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这说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网络食品交易有共同监管的职责。但是,网络食品交易以网络为载体,有跨区域性或无境域性特点,导致以地域为基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执法存在职责划分与管辖问题。并且,网络交易中商家逃离了常态化的市场监管,使网络监管执法过程中的固定证据难获取,而电子证据取证又很容易灭失,也是监管的一个难点。
四、构建网络交易中的食品溯源体系
1.建立网络经营食品信息监管平台
信息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独立于网络交易服务平台之外的网络经营食品信息监管平台,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全面负责网销食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相关系统信息对接及食品安全溯源信息监管。网络经营食品信息监管平台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导入系统,为消费者提供公开的食品安全溯源查询系统。生产者、经营者等将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及销售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进行记录,导入信息监管平台。信息监管平台要求食品供应链上各参与方必须提供完整的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与监督。经信息监管平台审查,食品溯源信息完整真实,并符合国家安全指标的,信息监管平台进行合格标记。对标记后的商品,由信息监管平台提交给网络交易服务平台,经其审核通过后可以在该网上销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从源头阻止了不合规企业经营者进入市场。同时信息监管平台将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与网络交易系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对接,消费者在收到网购食品后可以通过食品安全溯源查询系统清楚地了解到该商品的详细信息,并通过“查询正确”和“查询不符”两个按钮,将查询结果反馈给网络交易系统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决定是否付款,对问题产品企业进行检查和处罚,保证了食品从产至销的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完善食品安全追溯法律与制度
目前,我国关于食品安全溯源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立法,但在新《食品安全法》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各级地方政府可以以新《食品安全法》为支持,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溯源的内容与规范,明晰各级组织的职责与范围,细化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与责任,建立起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制度。司法部门应以实际案件为依据,查找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漏洞与隐患,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针对食品安全溯源领域管理不完善、溯源困难及网销食品监管复杂等问题,细化法律法规,建立起与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相适应的、相匹配的、互相补充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通过立法的方式赋予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严肃性与强制力。
3.推行RFID技术的应用
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在国外建立的较早,特别是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我国食品安全溯源理论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有了很好的开端。比如上海构建了“上海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北京市有蔬菜质量安全溯源系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2010年在广州亚运会清真食品追踪溯源体系中运用RFID技术,实现了清真食品追踪溯源项目路径上供应链信息环节无缝对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与技术,网络经营食品信息监管平台可以推广RFID技术应用,提供与食品供应链终端参与者对接的信息平台,便于食品溯源信息导入系统。而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等只需添置RFID识别设备,即可完成食品信息的输入,既方便快捷,又不会大幅增加生产经营成本。消费者收到商品后,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电话等手段进行查询和信息检验。特别是物联网为这一应用得以实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4.建立网络食品经营企业信用档案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本质上就是信息管理系统,需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与传递的连续性。在食品供应链中,各参与方必须将与食品及其属性相关的各种有效信息进行标识后,及时传递给下一个参与方,且保证后者能够正常应用传递的数据信息。在此系统中,信息的真实有效是关键。网络经营食品信息监管平台将各参与方导入的食品信息保存,并据此建立各参与企业的信用档案。一方面,作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识别和追踪的基础信息来源,一旦食品安全危害事件发生,可以追溯和召回产品,及时阻断问题产品流向社会;另一方面,追溯食品“从源头到餐桌”过程中各环节全部信息,从而可以追究相应环节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也将进一步加强各参与企业的自律性,为食品安全加码。
5.开放公众查询,拓展社会监督渠道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难以推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终端信息不易采集,但食品的网络交易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消费者通过网络采购食品,他们的自然信息就留在了交易系统中。通过信息对接,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也就保留了终端消费者的信息。并且消费者收到商品在确认收货之前,必须在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中查询该食品的信息,与食品包装上标签信息和实物进行对照,信息无误且质量未发现问题,点击“查询正确”按钮,通过链接转至网络交易平台进行确认收货,网络交易服务平台向卖家付款。如果经对照发现该食品的实物信息与溯源系统中信息不符,或是发现质量问题则点击“查询不符”按钮中止付款,并将溯源信息截图与问题食品照片提交给信息监管平台。信息监管平台将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核实消费者诉求信息,同时向食品经营者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检查经营者生产及经营条件的申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被投诉单位进行检查。如果属于个别食品问题,则买家拒绝付款,并由卖家承担相应赔偿;如果属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整体条件不合格,则关停该企业,取消其生产与经营资格。网络经营食品信息监管平台将公开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帮助消费者取得损害赔偿,保护消费者权益,实现了消费者直接参与食品质量监督。同时,网络经营食品信息监管平台建立开放型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公众和社会各单位、团体均可在注册后查询到食品产、供、销等完整信息,将此系统与同时将此信息系统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工商管理系统等进行对接,资源共享,将便于他们对食品企业的资质审查、产品抽检、日常检查、投诉处理、行政处罚、诚信记录等业务执行,拓宽了社会监督的渠道。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在食品网络交易快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物联网技术整合食品产业链数据信息,构建网络交易中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可以使网络终端消费者直接参与食品质量监管,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参考文献:
[1]周应恒,张蕾.溯源系统在全球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农业质量标准,2008(1).
[2]高嵘.基于物联网的猪肉溯源及价格预警模型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3]吴雪飞.GDRC清真食品安全认证溯源体系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快递业;协同;路径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同时还确定了促进快递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强调推进“互联网+快递”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把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业分别比做天平的两端,这个天平就是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业形成的供应链,链条若想平衡,必定要求两端共同发展,如果快递业发展过慢,则会抑制电子商务发展,反之如果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快递业也会随之出现停滞的现象。
但是目前电子商务与快递业虽然都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当前快递业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技术支撑不高,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企业的需求。大部分快递企业的运营模式是加盟制,经营门槛较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且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所以必须对快递业进行彻底的管理改革,制定行业规范,才能让快递业赶上电子商务的步伐。
2.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网络覆盖面广,地域跨度大,节假日期间大搞促销活动。活动过后,大量货物需要完成位移转换,但是电子商务企业没有与快递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快递企业无法快速响应激增的订单量,产生“爆仓”现象,投递压力加大,最终货物无法准时送到消费者手中。
3.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无法共担风险、共获收益,这样形成的供应链链条不能健康发展,最终抑制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共同发展。
二、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
企业与企业之间原本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互不影响,但是为了追求共同利益的增长,独立存在的个体企业相互协作,形成虚拟整体,这个虚拟整体就被称之为协同的供应链。供应链链条上的节点企业只有通过协同才能够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四流合一,实现共同获利的目的。
电子商务和快递业作为供应链的两端,在对供应链资源要素进行协同的时候,必须使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及资金流通畅运作,才能使整个链条获得更大收益,若只完成商流、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中的一个要素协同,则无法实现整个链条的协同。另外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的获利能力与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影响,“四流”的协同是影响获利能力的基础,对获利能力起决定性作用,但同时获利能力也影响着“四流”的协同。
三、冀东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发展现状
冀东地区目前主要指河北省内的唐山和秦皇岛地区,该地区临近北京和天津,属于沿海城市,农村经济基础好,发展比较快。在2016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唐山市的县级市迁安排名14位,遵化排名96位。
1.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快递业的需求增加。随着网购的大量激增,以及农产品外销的普遍,冀东地区农村对快递业的需求增加。在被调查的30户农户中,有网购经历的共8户,占26.67%,有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共2户,占6%,这些数字较去年都有明显增加,农产品网上销售甚至是今年才出现的市场形态,可见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普及未来快递市场空间还很大。
2.农村快递业的服务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由于唐山北部及秦皇岛大部分农村处于山区,交通不便,农村人口分散,使得快递业务存在大量盲区,快递企业服务不积极,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开展。由于交通不便,取件和投递业务都不能及时实现,对于有保鲜期要求的农产品而言,其市场竞争力被大大削弱,导致电子商务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
3.电子商务及快递经营人才短缺。农村电商本质上是一项技能性很强的商业活动,电商运营涉及互联网技术、网络营销、上下游的对接等专业知识,传统农民根本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农村电商需要一批高技能人才带动。农村快递业虽然门槛低,但是规模效益不明显,利润并不高,因此也需要善于经营的人士转变经营方式进行市场整合。
四、互联网+背景下冀东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发展路径
电商在供应链的上游,派生快递需求,快递处于下游,提供配送服务,只有二者达到供应链协同,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1.提升电商与快递业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1)共同探索服务新模式
为了追求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获得更高的利润,电商与快递业需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在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协同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基础。电子商务企业要考虑在移动端的创新,推行智能手机和移动电商在农村的普及,推动农村快递市场总体规模的快速增长。快递业在派送货物的同时,也要求能够融入到电子商务企业的链条中,了解冀东地区农村产品的性质,针对产品性质提出改进服务的意见。
(2)开发快递新业务
农村快递产业也可以考虑与外资快递企业合作,吸引更多国际品牌企业参与国内快递业务,引导行业从低价策略向服务品质策略转型。大中型快递企业还可以通过整合专业快递人才的力量,为电子商务企业定制符合冀东地区农村特点的物流快递规划及实施方案,进而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壮大。
2.电子商务企业或个人与快递业协调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1)建立良好的协调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协同
电子商务行业与快递业是彼此开放的两个系统,想要实现两个产业的协同发展,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是必要的。电子商务企业与合作的快递企业应搭建双向沟通渠道,构建电子商务与快递业交流平台,实现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最好做到专人负责、定期交流。再次,由于快递企业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消费者的信息反馈。快递企业要建立消费者信息反馈系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2)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实现服务协同
电子商务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不同于快递业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目前缺乏二者的综合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这就要求在二者的评价体系基础上,科学构建符合冀东地区农村特点的评估指标,统一建立服务管理标准,共同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只有这样,二者才能共同发展。
3.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引导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对快递行业的监管仅仅局限在市场准入、服务标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缺乏对快递企业服务质量的具体监管措施。现有的市场监管模式也还停留在强调登记和突击检查上。作为快递企业的政府监管职能部门---国家邮政局,应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职能,合理设置快递业的准入门槛,加速快递业的兼并重组,以淘汰资本少、服务差的小快递企业;着手制定快递业的政府指导价格,以避免快递企业无底线地打价格战,从而维持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秩序。另外公安、海关、工商等相关部门应当密切协作,完善相关法律规范,积极推进农村快递市场监管体系的建立。
政府在引导农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中可以起到组织培训的作用,政府要号召相关部门针对农民定期做电子商务的专业培训,包括销售、网站设计、沟通等,整体提高农民水平,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
参考文献:
[1]于宝琴,武淑萍,杜广伟.网购快递物流服务系统测评的枝模型仿真[J].中国管理科学,2014.12.
[2]杨聚平,杨长春,姚宣霞.电商物流中“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