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

时间:2023-03-27 16:3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组织管理创新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

第1篇

论文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内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促使企业管理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因此,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为企业增强竞争力、推进企业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引言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跨入新世纪,我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注重学习研究国内外管理的新思维和趋势。在引进吸收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需求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灵活地、“权变”地加以应用,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 

2 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观念 

2.1 管理观念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转变 

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最高宗旨,是造成企业过早夭折的根源。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可持续性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的课题。企业是一个人造系统,其内部系统是可以改造的,而生生不息的企业管理创新正是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重要保证。 

可持续成长管理观认为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但不是其生存的目的,要科学合理地追求利润。坚持这种管理观,在管理中就会注重整体优化。讲求系统管理,实行企业系统整体功能优化,注重依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注重夯实基础管理,讲求管理精细化,实行管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注重开拓创新,要求在自我否定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变革与稳定并存;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注重以诚信为本,对待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要讲求质量、服务、信誉过硬等等。 

2.2 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己成为决定企业经济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关键性要素,产品中蕴含的知识量(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竞争中最有利的武器。企业应改变传统狭隘的重视有形资产,轻视无形资产的观念,要强化无形资产意识。树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 

首先,要重视知识要素的开发。在企业中,应当建立和完善研究与开发机构,以便结合经营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推进企业的技术、管理创新。其次,注重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加大无形资产投入。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无形资产的创新、设计、引进、应用,并设立知识主管,实施对无形资产的分类、评估、投资以及建立知识档案,为无形资产投资交易和共享创造依据,不断拓展无形资产的范围,要注重对知识产权类和流通领域的无形资产的积累和投资, 

2.3 树立人性化管理的观念 

首先重视人的知识化,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把员工的学习素质提高作为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要素。其次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在信息化、知识化管理中,打破传统企业在分工上的官僚等级制,重新设计企业的价值流程和结构,重新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及领导者进行定位。使具有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的企业人积极合作。共同享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信息,达到更多地交流、更多的一致行为,更多的责任和共同的文化,从而实现企业快速发展。要建立能为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提供方便的基础设施。使企业对内对外都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交流,在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销售之间进行反馈。 

3 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 

创新经济学的鼻祖熊彼特指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不墨守陈规,不遵循循环流转的轨道.却常常创造性地改变这种轨道。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效率不佳与企业家缺乏不无关系,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有人指出.企业家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产品性质。因为其风险由自己承担,而他们的成功却往往使全社会受益。因此,国家应该制度化来扶持和鼓励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政府在制度上,应着眼于为企业家提供一个开放、宽松的环境,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4 建立支持知识运行的企业技术基础设施 

从简单的知识支持工具到企业信息网络、通讯设施以及整套的更为复杂的组织软件和决策支持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数据挖掘和良好的文件管理也很重要。要建立健全公司内外部网络,使员工方便、快捷地了解全球信息,开阔视野和思路,更好地获取、运用和创造新知识。 

总之,我国企业要在管理上有所创新,应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观念,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并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建立本土文化,强化知识管理,加快制度创新,我国企业要在新形势下谋求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机制;路径

前言

回顾我国企业的传统经营经营模式,管理者通常将利益的提升放在首位,重视科技的创新与品牌的建立,对文化却有所忽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内部文化对自身的独特作用。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象征,也是竞争的核心所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也是企业取得胜利的关键。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发展,文化也是其最主要的构成因素之一。从企业发展的整体性来讲,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探索与变化中得到发展。我们也可以将核心竞争力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在此系统中有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管理能力。这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技术能力处在最表层,它体现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动态结构。创新能力处于中间层。它主要是指企业在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将一些比较新颖的元素加入到其中,以形成本企业的特殊优势。而综合管理能力也可以称之为企业文化方面,它处在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之中,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探索出来的独特思路与特殊形式。其中包括管理者的一些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等等。这些是其他企业所没有,也效仿不来的。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核心竞争力是构建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

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就是形成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所有企业发展之中的灵魂所在。为了使企业内部达到平衡,使自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去进行自我优化。这也体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内容上。第一,挖掘和实现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技术上的创新。第二,整合管理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整合。第三,更新阶段。更新阶段主要是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总结出自身的优势并加以延续。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企业文化都会作为探索中的强大后盾进行支持,并随着企业的更新灌注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一)企业价值观确定组织战略目标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从企业精神与道德的角度出发,对文化进行整体性阐述。同时,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内部自发形成的一种条件,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第一,它是企业生存进步的精神支柱。一个企业若想要实现稳定性,就要使员工具有认同感,构建内部的和谐氛围。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讲,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管理者可以形成有效的、科学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的战略方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适合各部门的任务计划。有了规范、标准的任务计划,员工能够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为企业向心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具体来讲,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只有能够根据现有形式做出最及时的调整,不断形成自身的小目标,才能够推动企业的进步。在此探索过程中,企业必须根据内容来调整自身的价值观念,并且制定出符合价值行为模式的活动,为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创造条件。从深层次来讲,如果价值观出现了持久不变的情况,企业员工也无法根据当前的要求作出适合的技术性调整。这样会造成生产效益不佳,企业的动态性不强。第二,企业价值观对员工向心力的提升。价值观不是企业管理者独自创造的,它需要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够确立。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来讲,它使员工的价值得以实现,并且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动力不断突破自我。在价值观的支持下,员工会真正将企业看作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竭尽全力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二)管理创新帮助企业形成自身优势

管理创新是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多企业管理者所重视的关键内容。“管理”二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许多实际内涵。企业管理主要在于“人”和“资源”的发展上。从员工的角度来讲,它能够实现人员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使企业的凝聚力增加。从资源上来讲,管理方式的优化可以使得产品得到有效配置,并且实现模式的革新。站在文化管理的角度上,管理创新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第一,管理理念的创新。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部分。例如:对于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管理者就应该提出不同的措施进行推进。在企业发展初期,应该将重点放在产品经营数量与企业知名度的提升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者应该将重点放在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上。第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上。管理者应该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制定出最符合其发展的策略,并且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根据客户的要求顺应市场的形式。第三,战略创新。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与人们需求的变化,应该转变目前的经营模式,在战略目标的制定上进行多方合作与业务扩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第四,管理工作创新。管理工作创新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开创先进化的考核评价模式,是人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品质文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品质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从技术、品牌、资源、企业形象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全方位的构建。第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打造企业的自主化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他们更愿意化高价去购买具有质量保障的产品,也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够长期占据经济市场的份额,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以“奔驰汽车”为例,它是一个百年的老品牌,也是消费者值得信赖的产品。该企业不管是在产品的质量上,还是在技术的先进性上都有着良好的保证,使消费者购买的更加放心。它也以高端的售后服务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另外,奔驰公司非常注重员工先进理念的培养,时刻将为客户服务放在是首位,并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试问,这样的品质文化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第二,打造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也是企业品质文化的象征之一。只有恼飧霾忝胬唇行突破和发展,才能够使自身立足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之中。以“索尼企业”为例,在它经过不断的探索将微型化电子技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本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所增加,形成自身的优势化。从以上情况中也可以看出,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纽带,它能够使企业的自身特点突出,并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整体性企业文化

构建整体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核心价值观确立在于企业要不断宣传本企业的内部文化,设定企业的发展口号,在每天上班之前都要在各部门进行推广,让员工牢记自己是企业中的一员,并且使之成为员工工作的基本准则。第二,在价值观规划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今市场的发展要求,是价值观贯穿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第三,加强企业的制度化建设。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确各部门员工的责任与义务,清楚的了解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检验,做到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以“联想、海尔”等企业为例,他们不但坚持产权的建设质量,最终获得了成功,也提升了内部的核心竞争力。第四,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在这个方面,麦当劳企业就是一个很高的典范。在企业核心价值的打造上,它以食物的口感和质量出发,以清洁的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从品质管理的角度来讲,它本着为消费者打造新鲜食物的原则,绝不将前一天的食品放到第二天销售,使消费者感受到该企业的诚意。从每个店面的整洁程度来讲,麦当劳力求为消费者带来最舒适的体验。并且每个服务人员够笑着去面对消费者,将服务中的友好与热情传递出来。从企业的文化主体建设上来讲,麦当劳会定期的展开晨会,将员工工作期间的体会记录下来,并且以互相沟通交流的方式为提出自己的有效意见,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培养创新型文化企业

创新型文化企业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业的不断探索与践行。第一,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上。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其中包括员工的考评方式以及福利待遇等等。企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打造自身的企业文化,使创新型的意识深入到企业内部之中。以“海尔”为例,他们力求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精神,打造“卓越品牌”。第二,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至高战略目标。企业经营者应该在产品中更多的融入一些信息技术,形成本企业的内在优势。另外,也只有技术是其他企业无法借鉴、无法窃取的,是企业本身的创造性所在。例如:英特尔、松下、微软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甚至成为民众所喜爱的品牌,就是它们在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也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做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以韦尔奇“追求卓越”的经营方式为例:首先,他将员工的潜力进行不断的激发,采用“绩效考评”的方式来规范员工行为。每位员工每个月都有自身的任务标准,此标准也是对员工的最低要求。如果完成,则说明合格。如果超额完成,会予以一定的经济奖励。但如果能够达到任务指标,也要扣除一部分资金。这样的方式使得员工有了压力,能够使他们的潜能被最大程度激发出来。其次,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将员工的薪水涨幅与考评成绩挂钩,以“优胜劣汰的标准”来要求员工。另外,该企业还为员工定期的提供一些培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来分别进行培养,为优秀人才的挖掘创造机会。最后,管理者也会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以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人员评估,令一些优异人才的能力得到发挥,给予他们一定的升职机会。反之,在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人员要进行贬职。从以上方式上来促进企业优秀文化的形成,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培育学习型文化

企业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得到一定的成长。第一,学习型文化在于人才的培养与有效利用。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主要操作业务进行培训,聘请专人进行指导,提升员工内涵。第二,在各部门建立相关科研团队,团之间可以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以“微软”为例,该企业提出了学习型的组织框架。首先,鼓励员工进行产品开发,并进行第一时间的体验。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探究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改进。第二,要不断将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将自己的一些信息学习内容进行阶段性记录,从每个阶段中寻找自身的不足和突破点。第三,员工要学会总结与客户交流过程中的需求性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不断的整合,从实际数据中获取经验。第四,员工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与小组成员进行协商和探讨,在不断沟通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水平的提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出发,对打造企业文化的三种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企业要始终将文化价值观放在发展的首位,对人才进行大力培养,建立先进的考评制度,在技术创新机制得到完善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质,为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金生,支育.创新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软实力与现代化管理实`――2015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C].2015:2

[2]张力.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2004:6

[3]邱全胜.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C].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2008:7

[4]黎珊玉.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湖北省)[C].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2011:7

[5]黎珊玉.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中部崛起与企业文化战略――首届中部地区优秀企业文化理论成果集[C].2012:4

[6]詹柏丹.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贵州大学,2009

[7]随守信.水电港航企业文化建设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3

第3篇

关键词:变电运行班组;规范化管理;重点内容;方法

班组是变电运行的基础组织,直接负责变电运行管理,要想有效规范班组的相关行为,提高其工作质量就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而且要明确工作重点,采取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管理对策措施,从而确保变电运行班组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

1变电运行班组规范化管理重点内容分析

变电运行班组规范化管理要想取得突破性成果,就要找好工作内容,明确工作重点,这样才能使得规范化管理有目标、有针对性,最后有所成绩和收获。1.1作业行为的规范化管理。作业人员行为必须成为规范化管理工作重点,因为他们是变电运行班组的核心,也是管理工作主体。为了达到规范化的目标,可以尝试军事化模式,例如:要求变电班组采用队列化工作交接、相关的汇报工作、内业工作等都要实行礼仪化、规范化,同时,要对变电运行各个环节的工作实施统一梳理与规范,自觉接受来自于上级的命令,这种类似于军事化的操作人员规范能够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例如:倒闸操作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对操作人员的穿戴、配备等也要量身定制,严格要求倒闸操作人员依照规定流程与操作来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倒闸操作规范化管理工作质量。1.2作业标准的规范化管理。要对变电运行作业标准实施规范化管理,围绕其主流工作、核心人物等来按照变电运行的若干流程来加以细致化管控,各个流程也要结合相关图片来加以管理,而且要树立风险预警观念,也就是要指出与变电运行班组相关的若干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从而最大程度地规范作业流程与具体的操作。例如:传统的变电站防小动物入侵检查通常知识借助于检查表来粗略检查,这样往往检查不彻底,难以发现问题和漏洞,对此,则有必要首先编制一套规范、细致的检查表,而且在检查点附近设置具体的检查内容、提示项目等,从而达到标准化、精细化检查的目标。1.3定置规范的规范化管理。应该参照变电站具体情况来具体化、细致化定置管理内容,以此来实现定置的规范化管理。例如:主控室的定置规范管理中,不仅要对变电站主控室的各项设备进行定置化、定位化安置,同时,也应该将主控室划分为若干区域,例如:办公区、监控区等,再围绕一个区域来进行细化管理。材料室的规范也至关重要,应该根据其不同功能和作用来规划材料室,各个区域都形成自身的定制图,而且要明确标识出不同材料的尺寸、功能等。

2变电运行班组规范化管理工作途径和策略

2.1健全规范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变电班组规范化管理首先需要一套规范、完善的制度作保证,必须积极创建并完善与变电运行有关的制度与规范,从而约束和限制变电运行班组根据这些规范制度等来规范、合理地操作。对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第一,编制变电班组的工作标准。针对变电运行班组具体的工作情况、工作内容等来设定标准,要求班组人员严格遵照此标准开展工作,在具体的标准规范下,相关人员则可以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任务与业绩要求,从而实现变电运行班组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第二,创建并完善变电运行班组管理制度。要参照变电站班组运行的具体情况,既要编制又要调整与完善变电运行班组管理制度,而且要加大制度的落实,从而确保变电运行班组规范化管理。2.2强化管理过程规范化控制。变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必须强化过程管理,而且要牢固把握一些关键细节,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操作技术的规范化审核。变电站运行班组必须深入、细致、全面地监督、检查变电班组操作是否规范、合理、切实可行,要保证相关操作能够根据规范、制度来切实展开。(2)安全检查与专项检查并行。变电站班组实际工作中,要重点做好倒闸操作管理,而且要强化常规操作管理,重视日常检查,通过日常检查来找到变电运行班组的工作规范化程度,而且要针对特殊日期,例如:节日、假日等变电站的工作状态、情况等加以检查、监督,特别是用电高峰期要重点实施专项质检,从而确保变电运行班组工作质量。(3)重视交接、过渡性工作。变电站与新班组必须根据所制定的工作计划、变电站运行实际状态等来对应配置任务,而且要重点把握好工作衔接与交接部分,每一班结束后,本班组都应用针对自身工作加以总结,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而且及时加以修改和完善,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的效果。2.3推进全员自主规范,增强班站人文关怀交流。变电站运行班组成员自身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到规范化管理水平,对此必须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一方面要通过合适的教育、激励、鼓舞等方式来调动班组成员工作热情,使他们意识到规范化工作、自我规范的重要意义,要积极配合变电站运行管理,自觉按照运行规范、管理制度等来加强管理。而且实际分配工作任务过程中,必须要全方位照顾到班组成员不同的性格、特点、工作能力等,以此来分配工作任务,从而实现工作人员的合理分配。同时,也要增进变电班组之间以及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能够了解各个人员的内心,掌握各方的心理诉求,从而能够促进班组之间,班组人员之间的和谐共处,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气氛,形成一种和谐的人文气氛,这样也就能更好地促进各个班组之间以及内部人员之间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让变电运动班组更加规范化地运行与管理,提高变电班组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2.4变电运行班组的规范化培训。要想实现变电运行班组的规范化管理,就必须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规范化培训,使他们一方面能够掌握变电站运行班组的各项工作规范,另一方面也能熟练运用相关技术、设备等来进行规范化操作,实际的班组培训中必须遵循规定的流程和规范,使得运行班组人员都能掌握这些规范和规程,从而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规范来开展工作。规范化培训体现出运行班组工作的专业性、合理性,也是对运行班组人员水平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变电运行班组的规范化培训能够为规范化管理提供支持,因为通过培训能够掌握科学、合理的操作技术与规范,从而提高变电站运行班组的规范化管理水平。2.5变电运行班组的规范化考核。变电与新班组必须实施规范化的考核,只有借助规范化的考核制度与机制才能真正调动变电运行班组人员积极性和热情,使他们能够严格依照考核制度、规范等来调整自身的工作方向、优化工作模式,改变工作态度等。变电运行管理工作部门必须创建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编制出健全、完善的考核制度与规范,结合变电运行班组自身的性质、特征等来编制出规律性的考核、评估计划,并深入质检现实的运行班组工作中是否遵循了考核规则制度,而且要深入分析考核成绩,从中总结出班组工作状态,进而采取改进和优化措施,必须确保考核切实、深入地贯穿于不同班组,由于不同班组人员安排、分配等有某种差距,对此实际的规范化考核过程中需要切实参照不同班组的现实条件、具体情况等来实行量化测试与质化评估双向结合的考核模式,以此来提高运行班组的规范化考核水平。通过规范化的考核能够更加有效地约束和限制变电运行班组人员的行为,使他们能够在规范化、严格化的考核机制约束下自觉发挥自身作用,实现班组规范化管理。

3结束语

变电运行班组规范化管理是维护变电站安全、合理、高效运转的科学途径,必须强化变电运行班组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才能确保变电运行班组工作质量,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管理质量。通过变电运行班组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确保变电班组的管理水平,支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转,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扬莹.变电运行班组管理的思考[J].大科技,2013(24):46-47.

[2]韦英.安全风险评估在变电运行班组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0(24):221-222.

[3]王文碧.如何认识班组建设与供电所规范化管理[J].农村电工,2007,15(11):11.

[4]冯学红.供电企业班组“五三”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D].软实力与现代化管理实践———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