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9: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前沿科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科学论文2800字(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论文
摘要:在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市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文章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从而达到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创新
一、引言
“我国环境科学专业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广泛研究领域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学科。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环境科学专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适应社会及环保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急需探索出培养创新专业人才的路径,强化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以社会及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为适应轻化工行业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需要应运而生的,在近20年的办学过程中,该专业始终以社会及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逐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专业创办以来,坚持理论教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学原则,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生产实习中,系、教研室主任和科任老师带队,深入现场指导,使学生在现场教学中学到了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性,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作为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实施体系,课程体系建构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在常规学习中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积极实践,锤炼自身,适应专业发展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既要包含体育、外语、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类学科,又要包含生态学、环境监测与分析、分析化学等学科专业课程;既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有集中实践环节;既要有必修课程夯实专业知识,又要有选修课程,给予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与未来发展方向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与平台。此外,课程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不断调整课程结构,随时增加或者删除科目,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和市场引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重视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本专业开设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包括:电子电工、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环境学导论、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地学、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专业方向课分为两个方向——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科学方向。其中环境工程方向包括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质量评价、创新创业基础;环境科学方向包括环保设备的设计与应用、饮用水处理工艺与工程、环境法学、创新创业基础。学生可以根据的自己的爱好和规划选择除“创新创业基础”之外的任意三门专业方向课程。
(三)重视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让学生通过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工作,检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了解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的联系与区别,体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和实际工作所需知识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其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为其将来参加工作、选择就业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将生产实习的时间延长为一个学期,学生就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提炼知识、拓展视野、锻炼能力。这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思想,强化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为其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探索出一种校企联合、合作育人的有效模式
1)校企联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邀请相关产业、行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制订与生产实践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对部分课程进行合并和增删,以适应专业技术的提升和行业发展需求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校企联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聘请环境工程行业及知名企业的总经理、高级技术主管、核心研发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学术报告、专业讲座、专业教育、理论授课,带来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使学生及时掌握专业发展的动态与市场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3)校企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按照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企业内建设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实践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实践岗位与课程体系,安排实践指导老师,出具实践鉴定报告,接受或推荐实践学生就业,较好地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4)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在人才培养需求上,企业及时将市场需求动态反馈给学校,校内教学及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在学生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动态考核与评价,切实保证实践教学效果。5)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环境工程专业除了设立校内奖学金,还广泛设立企业奖学金,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途径。
(二)强化专业实践模块
作为紧跟时代潮流发展、不断动态变化的应用学科,环境科学时刻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论是在生态发展层面、学术层面、企业实践层面,抑或是高校教学层面。因此,环境科学教学应当紧跟发展潮流,注重专业实践,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参与实验室、实习、实训,得以锻炼和提高。首先,强化专业实践模块,可以引入项目化教学,学生在课程中能够根据某一相对独立的项目展开学习,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其次,可以组织技能比赛、开设校级科研项目,一方面能够替代传统的作业训练,另一方面,专业的评审队伍和结果能够使学生得到反馈、取得更大进步。
五、结语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全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环保人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优化,构建具有應用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科研成果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
摘要:在环境科学概论实践教学中引入科研热点知识和成果,能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欲望的同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应用能力。通过环境科学概论课堂教学中引入科研成果的经验介绍和实例分析,本文总结了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应用方法,为环境科学教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成果;环境科学;教学;途径
1前言
环境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全球热点问题,环境科学涵盖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技术理论和方法指导,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也一直受到环境相关专业的重视。但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仍存在教学方法落后、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佳,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其科学内涵。为提高教学效果、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研究前沿科技和热点,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效果。
2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现状
环境科学的高等教育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没能发挥该学科应有的作用。
2.1教学内容落后
由于环境科学相关研究发展飞速,前沿热点实时变化,而教科书从修订、审批到最终通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因此教材很难紧跟科学前沿实时更新。一般来说,环境科学概论的教科书会用大多数篇幅介绍基础理论知识,极少涵盖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应用。教科书的局限性导致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的只是理论知识和针对过去的环境问题的分析及技术方法,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2.2教学形式单一
环境科学概论包含许多基础理论知識,且如上文所言,教科书的内容局限落后。在这种前提下,仍存在许多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单方面讲解理论知识,而不进行扩展和应用。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课堂,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甚至会产生学生自学教科书的现象。在形式单一的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仅为纸上谈兵的理论,学生无法及时有效的了解其科研应用,也没有掌握该课程涉及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的教学,也会影响毕业生质量。
3在教学中引入科技成果的途径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环境科学问题也日渐增多,如雾霾、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工程三废排放等。但同时,不断涌现的环境问题也推动了环境科学的发展,大量科研人员投入到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研发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为环境科学领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案例。教科书存在难以及时更新的局限性,考虑到教科书的严谨性和受限制的信息量,也很难选择涵盖哪些案例和技术更为合适。因此,教师需要成为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的主力。
3.1紧跟学科发展方向,关注科研动态
时刻关注前沿,了解学科发展情况和热点,是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唯有多关注前沿动态,教师才可能选择合适的、前沿的学术成果补充进原有的知识体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讲解并探讨案例,促进学生实践水平的发展。例如教科书中有关“伦敦烟雾”的叙述部分,教师可以补充中国治理雾霾的有效技术和措施,以及国内外对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的新技术、新理论,同时还可以对几次重大大气污染事件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清楚大气污染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也有助于他们了解国内外科学研究者解决这类问题时的思路。
3.2传统知识体系穿插前沿科研成果
传统知识体系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仍然是学生需要深刻理解的主要内容,引入科研成果归根结底也还是为了让理论知识不止存在于纸面,而能成为学生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实际是在原来的教学计划中穿插介绍科研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避免单一的“照本宣科”打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传统知识体系中与最新研究进展有较大断层的内容,教师用科研前沿进行补充和完善,或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学习到更新后的更为实用的内容。教师讲解环境科学前沿领域的案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通过剖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
了2003-2012年广东省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论文
明细,并对论文的数量分布?机构?论文研究领域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广东省在
基础研究领域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4点提高广东省基础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的建议和对策
?
〔关键词〕Science;Nature;顶
级刊物;;统计;广东省;基础研究;水平;影响力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16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821(2014)01-0069-05
Statistics on Papers Publish
ed by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es and Levels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i Yi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Guangzhou 510033,C
hina)
〔Abstract〕”BZ〗In this paper,statistics were made about articles published in Sciencean
d Nature written by Guangdong authors,including the quantity,the fields and the
organizations of the these articles.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uperiorities o
f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Guangdong province have been analyzed and suggesti
ons were proposed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to promote the level and influences
of fundamental research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Key words〕Science;Nature;t
op journal;statistics;fundamental research;Guangdong province;level;influenceHK〗
1 Science和Nature在国
际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影响力
在国际学术研究报道的前沿领域,有两种杂志占据了无与伦比的尖峰地位,它们代表了科学
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极高的显示度,这就是Science和Nature?
能够在Science和Nature上,是每个科学工作者的梦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
科研水平的无可置疑的金标准?
1.1 Science
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行的Science是久负盛誉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具有新闻杂志和学
术期刊的双重特点,每周发表约20篇文献,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兼
顾科技政策的重要新闻和全球科技突破性的研究论文和报告?
Science接受来自不同科学领域和各种渠道的稿件?在其来自世界各地的投稿中,生命科学
方面的研究论文约占60%,物质科学方面的论文约占40%?这些稿件由16位编辑处理,其中
5位是物质科学的编辑,11位为生命科学的编辑?在Science上竞争性非常强,它要
求论文揭示崭新的概念,对自然或理论界提出重要的新见解和原创性研究?包括对某一已沉
寂的领域提出的创新见解,也可能是多个不同领域的交叉,或是报道某一活跃领域的重大进
展[1]?2012年该刊物的影响因子为31.201?
1.2 Nature
英国伦敦出版的Nature杂志是Science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性杂志,二者曾为率先发表人类
基因组谱图而强烈争执?Nature创办于1869年,发表过达尔文?赫胥黎等科学大师的文章
[2]?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
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Nature杂志发表科学和技术所有领域的论文,报道和评论科学世界中的重大发现和重要突破
,不但要求科研成果新颖且引人注意,还要求该项研究在该领域之外也具有广泛的意义?从
收稿到正式受稿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3周,从收到稿件到发稿的时间间隔为7周?重要论文在
投稿后一个月内发表[3]?
Nature发表科学论文的准则:报道原始科学研究,其主要成果和结论不得在其它地方发表或
投过稿,具有突出的科学重要性;令有关的学科读者感兴趣;其论文在科学家和在一般大众
中极具广泛影响;论文有一个明确的?原始的结论;论文的写作尽可能地简单,尽量不用专
业术语?该杂志2012年的影响因子达36.28?
2 统计数据来源
本文以网络版美国Dialog系统为检索平台[4],检索了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SCI)中,机构中含有广东省?广州市?深圳?珠海?汕头?佛山?东莞?中山?茂名?湛
江?江门等地名,且发表于Science或Nature的2003-2012年间的文献?通过甄别机
构,筛选出了广东省不同机构于近十年来发表于上述两份杂志的所有论文,并进行统计分析
?检索时间为2013年7月22日?
3 广东省发表的SCI和Nature论文数
量统计分析
广东省和全国近十年来在Science和Nature杂志发表的论文数目详见表1?
4.2 广东省Science和Nature论文内容的领域分析
从论文内容的领域分布看,广东省在Science和Nature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了基因?病毒?
环境?生物?医学?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见图4?从发表数量上看,广
东省在Science和Nature上领域集中于“基因研究”?“生物技术”?“地球环境
科学”等公众广泛关注的课题,如“人类基因组的变化图谱”?“多功能干细胞研究”?“
中国的环境保护?能源政策”等,都是在公共媒体曝光度很高的热门领域?
此外,与广东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如“SARS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相关研究,也
是Science和Nature的主要关注内容?2003-2005年SARS在广东流行期间,广东省在Science
和Nature共发表涉及“SARS冠状病毒”相关的论文3篇;2004年禽流感流行期间,广东省发
表“H5N1流感病毒”相关论文2篇?2010-2011猪流感流行,广东省发表了涉及“猪流感”的
基础研究2篇;说明广东省在地域性特定病毒的研究方面已经具有国际水平,其研究结果被
认为具有广泛影响力?
新兴产业做出规划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全球科学界互相评议
?沟通和认可的窗口?基础研究的选题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
?从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广东论文可以看出,广东省基础研究的优势是与地方资源密
切相关的研究课题,科研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广东省特有的物种?矿物和地质资源,采用国
际先进的研究技术,在诸如“南海油气资源?可燃冰的开发”?“广东地区特有生物种类的
基因分析”以及“广东省地方病的生理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等领域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这
样的科研项目不仅题材新颖,其研究成果也能造福广东民众?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发展战略目标,拟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
业包括: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
?新材料[6]?要实现这些领域的科技攻关突破,必须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研究作为
支撑?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应该结合省里的科技战略部署进行选题,力争在基础研究领域
做出突破,夯实重点科技研究领域的根基,促进广东省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5.2 重视和奖励高级别,增加广东省研究实力的显
示度
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高级别杂志的论文不仅能让同行了解专业领域的最近成就
,还能展示研究机构的水平和人才实力?Nature曾率先报道了电子及中子的发现?维生素C
的分离?原子的分裂和铀的裂变?近年又发表了人类基因组的第一个目录?富勒烯的结构?
克隆羊“多利”等,这些项目背后的科研团队也因此获取的极高的知名度,并得到持续的资
金支持?
广东省的科研人员应该增强宣传意识,除积极向单一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投稿外,还要力争
在Science和Nature这样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宣传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全球范围提高广东省科
研水平的展示度,扩大科研机构的影响力,用优质团队?高级别的研究项目吸引海外更多的
优秀人才流向广东?
在Science和Nature,是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突破并得到全球科学界承认的标志?科
研管理部门应该大力鼓励和扶持这类具有前瞻性和国际视野的研究项目,在资金?土地?设
备使用方面给予多方面资助,鼓励广东省科研工作者在高水平研究领域的产出?鉴于广东省
近年来Science和Nature数目较少,科研管理部门应注重对这种高级别论文的奖励?
5.3 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更多的国际协作科研项目
一项杰出的科研成果,往往是多个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利用各自优势协作完成的?Science
和Nature论文的发表单位通常少则三四个,多则涉及10余个研究机构?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
共同参与一项研究的情形更比比皆是?表3列出了2011年中国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较
关键词:引文分析 评价作用 促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1前言
引文分析法作为信息计量学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在学术研究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着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引文分析法起源与国外。普赖斯于 1956 年发表的著作 《科学论文的网络》 为引文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Henry Small 于1973 年提出了以文献为单位的共引分析。 Howard D, White 于 1981 年把同被引概念扩展到著者,对著者进行同被引分析,以此来反映科学的知识结构,研究科学交流的模式。[1]这些都为引文分析发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引文分析法也跟随时展的潮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更广阔的应用。
2引文分析法的相关定义
2.1引文
“引文”通常指文献结尾处的参考文献,不含脚注、间注、夹注等,现有的文献引文分析工具也不提供脚注、间注、夹注的查询。[2]
2.2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就是利用各种数学、统计学以及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之间的各种关联和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对象间内在的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3]
引文分析法是科学评价中的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科学计量学指标体系来实现对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4]引文分析就是这样一种基于文献之间引用与被引用的线性关系和网状关系的定量研究方法。[5]通过对文献中大量的引文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旨在探讨文献的分布和使用特性以及文献之间的关系。通过引文分析,可以揭示科学结构、科学发展变化和前沿领域,评价学科领域及科研机构,了解某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预测科学发展趋势等。近年来,利用引文分析的定量评价方式对个人、机构的科研成果和水平进行评价越来越普及并且引文分析的方法被各国政府机构和科研管理部门广泛应用于科学成果的评价。
3引文分析法的作用
3.1评价核心期刊,研究期刊质量以及期刊之间的关系
核心期刊即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7]如果按照期刊在一次文献中被引用的频率进行排列,被引频率高的期刊一般为某馆或某学科的核心期刊。[8]通过引文频次的多少不仅可以评价核心期刊,而且也可以评价引文所在期刊的质量,一般来说,引用的频次越高,其质量越大。并且通过文献之间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也可以分析学科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科文献之间相互引用的关系,可以探讨出文献所属学科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促进。引文分析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并不能说某一文献引用的频次多,其质量就越好,但定量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反映文献所属刊物的质量。
3.2研究文献老化规律,指导文献收藏和文献利用
许多文献老化的规律的研究都是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如普赖斯定律的提出,半衰期指数的确定,都是在引文分析法的基础上得到的。所以引文分析法作为一种研究文献之间关系的基础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通过引文分析法研究文献老化的规律,并将此种规律应用于图书馆及其他机构文献的查旧剔除以及最新文献的引入,将有利于指导文献的收藏与文献的利用,更有助于优化馆藏,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3.3评价人才
论文被响应度可以作为衡量该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影响的一种测度,因而也从科研成果被利用的角度反映了作者在本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和地位。一般来说,作为被引用文献的作者,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越多,其影响力就相应的较大。虽然文献的引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且在引用的过程中,有一些不规范的引用情况,但根据马太效应的影响,文献的引用频率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作者的影响力进行一个反映。
3.4评估某组织机构、国家和地区的科学能力和学术水平,评价科研工作质量和科技生产率,推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
以后,是否被引用和被引用的多少,可以说明它们对后来研究工作的影响和作用[9]。而通过这种引用与被引用的多少以及后来的影响与作用,可以很清晰地对科研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行评价。一个机构、国家、地区的科学及学术水平是有很多方面组成的,而一个机构的文献的发展情况也属于一个侧面。某一机构其文献被引频率越高,其学术水平也相应的较高。实践的发展来源于理论的进步,对于引用频率较高的核心的文献加以利用,会促进科学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
3.5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引文分析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通过对引文年代,引文作者,引文学科之间的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以及发展的趋势。通过对引文年代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文献发展的历史并且通过可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而对于引文学科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科之间发展的情况,对于我们判断热门学科以及未来的潜力学科都有很大帮助。
4结语
引文分析法作为信息计量学的基础方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应用也较广泛。尤其是在网络化与可视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引文分析发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与作用。当然,引文分析法也并是完美无缺的,它在引用质量的区分、引用意图以及引用的客观性方面都有缺陷,但这并不能抹杀引文分析法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引文分析法的缺陷会在科研工作者的事件中得到改善以及克服,引文分析法也将会发挥它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鲁超与刘清, 引文分析可视化现状. 情报杂志, 2010(11): 第48-52页.
2苏芳荔, 文献引文分析、网络链接分析和网络引文分析的比较. 情报探索, 2010(01): 第11-13页.
3史卫国与饶艳, 论引文分析法研究进展与趋势.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1(03): 第9-10页
4沈利华等, “客观同行评议”方法探索性研究――一种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 图书情报工作, 2012(18): 第144-148页.
5李玉进, 引文分析存在问题的再认识.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03): 第60-62页.
6张慧敏, 引文分析法的内涵及研究实证. 编辑学报, 2006(S1): 第174-177页.
7宣传舆论学大辞典
〔关键词〕Web of Science;SCIE;JCR;ESI;收录;引用;影响因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5.015
〔中图分类号〕G254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5-0062-04
Web of Science是美国Thomson Scientific(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基于WEB开发的产品,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包括三大引文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和两个化学信息事实型数据库(Current Chemical Reactions,简称CCR和Index Chemicus,简称IC),以及科学引文检索扩展版(Science Ciation Index Expanded,SCIE)、科技会议文献引文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dex-Science,CPCI-S)和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会议文献引文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ocial Science & Humanalities,CPCI-SSH)3个引文数据库,以ISI Web of Knowledge作为检索平台。
SCI和SCIE(SCI Expanded)分别是科学引文索引及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即网络版),主要收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期刊,前者收录期刊3 600多种,后者收录期刊6 000多种(包括2 000多种刊),学科覆盖150多个领域。在SCIE中的所谓的刊其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些期刊也是ISI从全世界学术期刊中精选出来。因SCI的WEB版1997年才推出,在此之前国内各文献单位所订购的多为SCI的印刷版或光盘版,所以自然形成了以这两种版本所收录的3 000余种期刊为基础的学术统计和评价体系,当SCI的WEB版出现后也就自然出现了核心刊和刊的区分。不过目前随着网络版的普及,刊的概念很快就不再存在了。
SCI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由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当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就SCI本身来说,其索引功能帮助了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创始人加菲尔德创办SCI的目的所在,即通过文献搜索的办法,方便各地的科技工作者掌握本领域或即将探索领域的研究数据,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劳动,更好地结合现存的数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通过其引文功能,能很快地看到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引文次数有多少,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SCI索引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学术界也是百花齐放,各类刊物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了更好地与国际科研学术接轨,南京大学率先引进了SCI,并将其作为科学评价体系,即科技工作者所在的刊物是否被SCI收录,其影响因子的高低是多少,这决定了对学者理论和研究评价的标准,出现这种现象,国内SCI检测机构纳斯科学论文编辑中心认为还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积极意义将纠正到国内学术界、科学界的裙带之风,门派之风,关系之风,SCI严谨、科学的评价结果,对我国科技工作者是一个重要的鞭策,一方面提高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视野,不再是“闭门造车”;另一方面,在与国际接轨中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显著的科研成果。就目前具有更多争议的命题——SCI究竟是否是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尺度之一,依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和刊物发展的情况,这种评价标准有必要进行下去,SCI在我国的长远发展,势必刮起一股学术正风,对我国科教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在我国,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有关部门和领导研究,决定从2000年的统计工作起,SCI论文统计用检索系统改为用SCIE。也就是说:如果某位作者的论文被2000年版以后的SCIE收录,就算是被三大检索刊物之一的SCI收录了。
21被SCIE收录论文的引用检索
例如查找SCIE收录的论文“Oscillatory dynamics in a simple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mediated by small RNAs”的引用情况,采用上文的方法在数据库中检索,显示结果如图7所示。
直接点击Times Cited后面的8就可以查看该文的引用情况。当然,这里显示的引用是Web of Science引用次数(即上文提到的“Times Cited in Web of Science”字段),而不是SCIE的引用次数。图7引用检索
22从引文途径检索被SCIE论文引用
如何单纯的查找被SCIE引用的情况呢?下面以“Activation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inhibits LongTerm Potentiation with synapse-associated impairments”这篇文章进行说明。此时检索应该从引文检索界面(Cited Reference Search)进行,而不是收录检索界面,如图8所示:图8被引题名检索
同样在Citation Databases下面只勾选“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XPANDED)——1899-present”,表示检索SCIE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Web of Science最近的一次改版在引文检索界面中添加了“Cited Title”一栏,可以方便的查找已知题名论文的引用。采用上述方法,检索结果显示如图9所示:图9被引检索结果
在select下面打钩,选择“Finish Search”,此时显示的数据是48条,而不是图9中Citing Articles下面显示的49条,这里的“49”就是Web of Science引用次数,而“48”则是SCIE引用次数。
如果不知道文章的英文题名,而想要知道某位作者的论文SCIE引用情况,如检索“陈建国”的论文被SCIE引用情况,同SCIE收录检索一样,将作者名简写为Chen JG or Chen J or Jianguo C or Jian-guo C,然后限定检索项为“Cited Author”,如图10所示:图10被引作者检索
这样检索出来的结果往往会很多,同样需要进行组合检索,可以将作者名与刊名(Cited Work)或时间(Cited Year)进行组合。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未被SCIE收录的论文的SCIE引用情况检索。
23H指数
在检索出某位作者的全部SCIE被引论文后,可以得出该作者的SCIE H-index。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例如,某人的h指数是20,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20次的论文总共有20篇。生物学家的h指数都偏高,表明h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适合用于跨学科的比较。
24ESI高引频检索
以上介绍了Web of Science的引用检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基于ISI Web of Knowledge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高引频论文的检索方法。如检索论文“(BI,C AND N)CODOPED TIO2 NANOPARTICLES”是否为高引频论文,进入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后,在“Most Cited Papers”选择“Highly Cited Papers(last 10 years)”,在“Title word”中输入英文题名中的英文单词,“CODOPED”AND“NANOPARTICLES”,显示结果如图11所示:图11高被引检索
表示该文是HIGHLY CITED PAPERS(last 10 years),反之无检索结果则不是。也可选择作者名、机构、刊名等进行检索。
参考文献
[1]李娜.Web of Knowledge新平台的结构及其功能[J].图书馆学刊,2012,(5):113-114,124.
[2]薛秀珍,何萍.基于SCIE检索的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科发文及引文情况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9):13-15.
[3]隆茜.SCIE和MathSciNet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对比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9,(1):110-112.
[4]王彬,蒋悟生.利用SCIE和JCR数据库检索与分析系统正确选择投稿期刊[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54-156,159.
[5]张春红,汪安,徐克敏,等.扩展版科学引文索引(SCIE)的编排和利用[J].图书馆论坛,2003,(2):84-90,114.
注意综合性生物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学科间相互渗透与协调发展。事实上,这种渗透与发展趋势在20世纪就已出现,现代生物学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酶学,没有X射线衍射及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立体结构,也就没有现代分子生物学。如果说过去的生物科技得益于引进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而得到长足的进步,那么,21世纪的生物科技研究就更离不开这些相关科学技术了。生物科技的这一发展趋势,要求从事生物科技研究的人员应具备相当的数理化等基础知识、宽厚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生物科技工作者中具备上述条件者为数不多,相当部分人已知识老化,专业狭窄,与目前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这种状况是制约我国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全球来看,生物科技的蓬勃发展正吸引着大量的优秀人才。近年来,在国外每年学习和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数迅速增加。以美国为例,在近两年统计的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生命科学占到51%。大量高素质的青年科学家流向生物科技领域,是美国生物科技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我国这种趋势尚不明显。为什么呢?一方面在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适应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人才培养计划滞后于生物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国内生物技术开发研究起步较晚,生物技术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导致相当部分的生物科技人才流向国外。因此,我国生物科技人才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不足的。对此,生物科技管理工作者应有清醒的认识。针对上述缺欠与不足,我们认为应采取三个措施:(1)打破学科间的界限,积极吸引物理学、化学、数学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生物科技的研究与开发,知识互补,相互协调,联合攻关;(2)根据目前生物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时有效地对传统生物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大力培养素质优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生物科技人才;(3)在国内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有效地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
大力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强化与企业的联合
从生物科技的发展来看,生物科技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来源于基础研究领域中的突破。而在基础研究领域,重大的发现和突破往往是难以预测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的观念发展过程。因此,在生物科技项目的确立等方面应该尊重生物科技工作者的想法和建议,给他们以更大的自由空间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创造性。过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科技管理上,人们往往过于强调计划和预测。这种作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甚至扼杀了创新性的思维与工作。按照上述思路,在生物科技领域自主性研究应大力提倡。然而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科研经费的不足。长期以来,能够有充分的经费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一直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何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研究创造条件,是摆在科技管理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目前科研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省的自然科学基金。由于基金的申请要求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加之申请者很多,竞争也很激烈,因此课题争取难已经成为广大科技人员最为头疼的事。在国家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努力地从各个生产应用部门争取科研经费是个好办法。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与上海新黄浦集团合作成立的上海生元基因开发有限公司(侧重在人类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和上海新黄浦复旦基因有限公司(侧重功能基因的寻找和基因的功能开发)是一个例子。他们通过与企业的联合,不但解决了国家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又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知识的渴望将越来越强烈。管理部门应抓住这一良机,使全社会都意识到科技的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促使企业设立各类研究基金,使科学研究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与国际接轨,努力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增加论文的数量
目前《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技术会议索引》(ISTP)和《工程索引》(EI)检索系统已被国际上公认为评估科研水平的重要评价工具。由于SCI主要涉及基础研究,而生物科技大多属于这个范畴。因此,目前生物科技的综合水平一般可以采用SCI来评价。1996年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编制了以期刊影响因子为主要指标的《期刊引用报告》(JCR),以此来评价学术期刊的论文被引用情况。所谓影响因子是指在一定时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JCR编制的SCI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见图1。由图1可见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最高,分别为1.959和1.755。从期刊的分布来看,生物学和医学的SCI期刊数量在各自然科学期刊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两者之和占到所有期刊的49%,见图2。这种统计充分说明了生物科技是当今科学技术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然而,从1997年中国作者发表的11584篇SCI论文来看,其中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论文数量仅占5.8%和10.55%。这表明,目前我国生物科技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其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前述的我国生物科技人才培养不足和生物科技产业规模较小以外,我国现有的许多生物科技的研究还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及跟踪研究上,有创新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很少。由于科学论文的数与量(特别是SCI论文的数与量)综合反映了科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水平高低。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另一方面还应该集中现有人才和财力,使有关生物科技的研究贴近当今国际研究的前沿,同时努力寻找和开拓新的生长点。由此努力提高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使我国生物科技的研究在国际上占有应有的地位。
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强化专利保护意识
生物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农业、医药、化工、环保、能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因为如此,在加强生物科学基础研究的同时,将国家有限的人力和财力用在能迅速加强国民经济的有关生物科技的研究方面是完全必要的。目前,鼓励广大科研人员主动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专利保护是实现投资补偿和保证良性循环的有力武器,因此,许多国家都视专利为生物技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专利保护方面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超前意识,他们采取强占基本专利,先期收购专利等基本战略,唯恐错失良机。作者根据《中国专利年度索引》,按国际专利分类(IPC),对1990~1995年在我国申请并授权的涉及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学、变异或遗传工程的239项发明专利中的专利权人进行了统计,发现国内单位作为专利权人的仅有95项,约占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的40%;而国外公司或个人作为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为144项,占这一领域发明专利的60%。在我国某些投资巨大的生物技术研究的产业化过程中,已经遇到因国外抢占专利而造成法律障碍与纠纷的事件。目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关以后,如不注重专利保护,此类事件将会大幅度上升。因此,研究专利工作如何介入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在专利注册与保护方面,外国已有许多经验。例如英国的约翰-英尼斯植物研究中心设有专业公司负责本所基因科研成果的专利申请。研究人员只要提供必要的材料,其他专利事务均由该公司办理,该公司实际上是一个专利商业化机构,其最终目的是发现基因专利的商业前景并推销专利,加速商品化的进程。借鉴于这些经验,我们在大力倡导科技人员研究和开发生物科技产品的同时,应该建立公职发明顾问制度,在较大规模的研究机构内部中建立相应的专利机构,改变过去专利机构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脱节的现象,使科研成果处于有效地专利保护之下。
明确研究目标,争取在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
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工作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性与科研工作相辅相成,服务性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核心,科研工作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动力和保障,没有图书馆的科学研究,服务工作不但搞不好而且图书馆的事业也会停滞不前。图书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具有科学研究性质的工作,需精心研究,才能掌握图书馆的工作规律。随着数字化和虚拟图书馆的发展,如果没有掌握各种专门知识的人才去研究、开发和应用,就适应不了图书馆现代化的要求。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来看,为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也必须开展图书馆的科研工作,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业务工作中去。现代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多学科性,决定了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多学科性的科学研究。
2.有利于提高馆员的素质与能力。高校图书馆有组织地开展学术活动,可以锻炼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通过选题、调研、开展学术研讨、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等一系列活动,来培养科研积极分子。从中选拔学术带头人。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调动他们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一支合格的工作队伍,迎接现代图书馆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科研工作的现状
1.科研意识淡薄。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科研气氛不浓,不愿动脑砖研业务,有人认为做好工作就可以了,搞不搞科研无所谓,也有一些人认为搞科研、写论文是为了捞取个人名利和晋升职称等现象,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馆领导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科研工作纳入到图书馆的工作体系中,致使馆员在科研方面没有任何压力,缺乏主动科研意识。
2.研究素质和能力较低。其表现为:一是缺乏科研必须的基本理论功底,不关心、不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进展,因此,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对科研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缺乏认识和研究,不善于发现问题,不会选题;三是写作能力不高,对已经看到的或认识到的东西,往往不能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3.科研成果缺乏深度和创意。发表的论文大多偏重工作经验或体会总结,理论性和创新性方面的研究较弱。
这与日常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度有关,也与进行科研的自觉程度有关。
4.图书馆学的研究严重滞后,成果不多。目前,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还不成熟和完善,从事研究的学者很少,成果不多。由于馆员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缺少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这也是高校图书馆成果少、质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书馆开展科研工作的对策
1.转变观念,增强科研意识。增强和提高馆员科研意识的关键是必须转变观念。无论图书馆的领导,还是一般馆员都要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馆员要有一种主动的科研意识,自觉投入科研。图书馆要把科研工作作为对馆员工作业绩考核的条件之一,通过建立科学研究的规章制度,使图书馆充满浓厚的科研气氛。否则,馆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就难以得到调动,一个以科研促工作,工作带科研的良好馆风就难以形成。
2.采取措施,搞好科研工作。(1)成立管理机构,统筹科研管理工作。科研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应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统筹本馆的科研工作,使科研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科研机构是图书馆的一个常设机构,是和图书馆的采编、流通、参考咨询等业务部门平行的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具体协助馆长制定实施图书馆的科研计划,指导馆员进行科研选题和论文写作,负责各类课题的申报和推荐工作,筹备馆内科学论文报告会及科研成果的申报评奖和日常管理工作等。(2)推选图书馆科研工作的带头人。推选图书馆学科带头人,可以激活整个图书馆的工作,通过评选可以促进人们重视馆员的真才实学、工作业绩和科研成果。这样对工作成绩突出、科研成果显著的馆员有一个全面、正确、公正的评价,进而能唤起并树立馆员的成就感和事业心,在图书馆形成一个浓厚的科学氛围。图书馆是一个为教学、科研和广大读者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图书馆学科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自己的学科带头人,按照标准推选自己的学科带头人,这是当今形势下广大图书馆馆员的一致呼声。(3)鼓励和支持馆员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学术活动是科学工作者交换研究思想,研讨热点问题的重要方式,通过与会者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寻求研究中的一些共识问题。为形成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氛和研究环境,图书馆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如举办学术报告会,聘请图书馆学科的专家、教授来馆讲学等,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从中学到最新的学科知识,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4)重视和加强学科本身的研究。图书情报学学科的研究是一项最基础性的研究,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科的完善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校图书馆的领导及各类图书馆学期刊和出版部门,要提倡和鼓励图书馆员积极从事该方面的研究,并为研究提供条件,为研究成果的展示开辟更为广大的园地。(5)加强总结与评估,促进科研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图书馆应定期对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找出存在的不足,通过总结,使学术研究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促进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具备服务功能又具有研究能力的现代化文献中心。
提高馆员的科研素质,确保科研质量
图书馆的情报工作是项复杂并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图书馆情报活动的水平及实践结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实施主体即馆员的素质。一般地说,馆员的道德素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素质的具备,就可以保证他们在一定水平上从事图书馆情报工作,并取得相应的效果。但要使专业人员的业务活动更具有创造性,不断超越现有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具备科研素质。
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科研素质表现为:发现图书馆情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敏锐性;筛选、评价、运用图书情报成果的批判性;概括升华自己图书情报实践经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及掌握图书情报学科学研究方法等等。
关键词 科普写作 科普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我校五年制师范大专班从四年级开始分为文科和理科班,并在理科班开设了科普写作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为基础教育培养文理兼通的具有教学科研与科普写作能力的高素质师资。笔者担任该课程教学八年,现结合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普写作能力的体会与实施方法。
1 在科普阅读中积累科学知识
科普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科学知识和写作素材、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知道,科普写作除了需要语文写作基本功外,更需要科学知识方面的雄厚积累。大量阅读科普方面的书籍和刊物,吸收科学前沿知识和最新科技信息,是着手科普写作的必要条件:若要写出科学知识丰富准确、科学原理清晰透彻、文艺性较强的优秀作品,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我们以科普阅读、科普积累做为科普写作的先导,采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方法,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有计划地给学生介绍了现代科技知识,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两年多来我们先后给学生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基本思想、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介绍了空间和海洋技术、细胞重组和克隆技术、微电子和信息科技、材料与能源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等等,这样使学生形成了比较宽阔的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在拓宽前沿知识的同时巩固经典知识。教师针对科普文献的重点和难点,及时点拨解答疑难,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例如帆船为什么能逆风行驶,算得上一个经典问题,虽然在航海实践中早已成功操作。但从理论上解释并非人人皆知。不少同学反映,阅读了有关科普文章后仍模糊不清。教者关注后发现,少数科普讲述含糊甚至错误。而张三慧教授主编的《力学》,论述得清晰准确,我们以此为例,阅读教学中重点讲解了逆风行舟的原理。通过这件事学生也受到教育,他们体会到,正确的概念形成和知识积累对于科普写作是何等重要。如果没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待科普写作,不懂装懂,就会贻误读者贻误后人。
科普阅读教学的课堂时间和容量对于科普写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又把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并结合学校图书馆的藏书给学生推荐了课外科普阅读书目。其中有我国科普作家叶永烈选编的《中国科学小品选》,鲁克选编的《中国科学童话选》,谈祥柏的科普作品集《数学百草园》,林德宏主编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还有普里高津的《从混沌到有序》、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时间简史》、英国天文学家约翰・D・巴罗的《宇宙的起源》等等。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自由邀游,充分积累。
浏览阅读难以留下持久准确的记忆,要能做到随时调用知识,还必须采取有效的积累措施。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注重指导学生收集材料,在有意积累的思维指导下,有的同学通过摘录将素材存入笔记,有的同学经过理解存入大脑,有的同学通过剪报来收集,有的同学制作了知识分类卡片,还有的同学将资料分门别类存入电脑。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又一次得到学习,而且印象特别深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资料收集,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科学的知识水平,并积累了相当多的比较成熟的科普写作素材。
科普阅读教学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科学观念、科学品格和科学精神。当同学们从自然科学中领略到大自然运动规律是那样的简洁、对称、和谐时,他们的心灵不能不受到巨大的震慑和美的陶冶,他们会象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蕴藏的那种庄严崇高和不可思议的井然秩序表示深深的敬畏和赞叹。
2 在范文讲评中掌握科普体裁
科普作品总体上可为文艺类和非文艺类。文艺类科普作品又可分为科学散文、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诗歌,梦幻小说等等,而科学散文中以科学小品最为常见;非文艺类科普作品包括的形式较多,我们主要给学生介绍了“四小”,即小论文、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只有从理论上明确科普作品各种体裁特征,写作实践中才能自觉地根据科学知识选择体裁,并有意识地表现该体裁的特有风格。科普写作的基础在于写好说明文。非文艺类的科普写作除了科学小论文之外,基本上都体现了说明文的功底;而文艺类科普作品是文学体裁与说明文体的交叉,它横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性更强,要求作者除了具有很好的说明文基本功外还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
在科普范文讲评中,我们注意选择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作品,使学生在观摩欣赏名家范作的过程中,对各种科普体裁的特征建立生动的感性认识。比如在科学小品的评讲中,我们选择了老一辈科普作家高士其的《我们的抗敌英雄》,贾祖璋的力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科学童话的讲评中,介绍了老科普作家郭以实的《太阳请假了》,佳佳的《小多莉找妈妈》;在科学故事的讲评中,选取了《科幻世界》主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捕捉遥远的星光》,唐风的《我们在什么地方》,唐晓鹏的《发现遗传》;在科学小论文的讲评中,我们选择了在全国或省市举办的青少年科学论文评比活动中的获奖小论文作范文,比如《连接体下落运动的观察》、《微波处理豆芽促进发芽》、《崇明岛形成浅析》等:在科幻作品的讲评中,我们选用了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王晋康的《生命之歌》等等。同时,我们还介绍不同体裁的部分国外优秀科普作品,例如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科学小品集《数的趣谈》、《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的科学故事《人怎样变成巨人》;法国老科普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等等。为了使这门课的指导更有说服力、更切实到位,笔者自觉做科普写作的带头人,且适当选用自己的作品做讲评,教学中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生动具体的范文评讲,使学生对各种科普体裁的特点有了宏观的把握。他们懂得:科学小品短小精悍,在行文上挥洒自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在体裁上表现为科学说明文与散文小品的有机结合;科学童话最大的特点是拟人化,并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是科学说明文与童话故事的和谐统一:科学故事表现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科学知识容量较大,说明、记叙和描写并用,是科学说明文与文学故事的珠联璧合;科学幻想小说不仅传播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自然规律,还大胆想象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预测地球太阳系宇宙的演化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是科学知识与神话故事的辩证统一,表现出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景和无限丰富的想象力。总之,学生对科普体裁的把握为后来的科普写作奠定了必备的基础。
科普体裁的形成与说明文体裁、文学体裁和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作为一个具体的科普体 裁,它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丰富、更新或者衰落、淘汰的过程。我们应该关注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科技进步对科普文体发展的影响,同时鼓励我们的学生用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智慧,为科普文体的创新作出贡献。
3 在习作指导中培养学生的科普写作能力
科普写作能力表现为作者的综合能力,要求作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正确的自然观、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写作创作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只有靠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而获得。在培养学生科普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强化了以下四个环节的训练。
(1)选题。科普写作的素材是广泛的,而题材的产生必须经过积累、酝酿、筛选、确定的思维过程。我们指导学生选题时,主要考虑到社会时代的需要和自身的工作实践,所写题材应从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中产生,不要从事力不能及的创作。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学生联系我国神州载人飞船飞行成功,选择飞船使用什么燃料的题材;有的学生结合小学语文《赵州桥》教学,提出了赵州桥为何千年不损的问题:有的学生结合小学数学教学,选择了“0和l的对话”;有和学生结合小学科学教学,思考着地球为何能悬在宇宙空中。同学们通过关心国家关注世界观察生活和小学教育见习实习,广开思路积极思维,选择了各种各样精彩纷呈的写作题材。
(2)构思。构思是对整个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内容所作的有序安排。这种思维活动在选定题材时往往已经展开,特别是有些短篇科普作品,构思几乎与选题同时完成,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单独作为一个阶段来处理,并具体化为制定写作提纲。我们指导学生构思时要注意:主题明确立意新颖、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情节起伏引人入胜。比如,科学小品一般没有故事情节,但需要做说明顺序的构思。科学童话和科学故事既要考虑故事情节顺序,又要考虑说明顺序,需要统筹思考而产生结构,要求学生下大功夫去构思。我们要求学生能运用误会、巧合、反复、对比等基本结构来安排科学童话的战事情节,当然也鼓励创新。
(3)写作。写作是用文字表达科普作品的重要环节,在选题和构思基本形成之后,最终要落实到动手写作。在科普写作中,我们重点向学生提出了文句表达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例如说“大象是现代最大的陆生动物”,这话是准确的,但有的同学将“现代”或“陆生”丢掉了,写成“大象是最大的动物”就不准确了。因为古代的大恐龙,现代的海洋中的蓝鲸等都比大象大得多。再比如有人说“向心力的反作用力是惯性离心力”,这是一种误解。首先,向心力与惯性离心力作用于同一物体,谈不上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其次,向心力是真实力,它有真实的反作用力。在向心力为合力的情况下,各个分力也有真实的反作用力。但惯性离心力是虚拟力,它只有在旋转的非惯性参照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它没有反作用力。因此不能说向心力和惯性离心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关键词]信息构建 引文分析 统计分析
[分类号]G350
1 引 言
信息构建是情报学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对情报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改变了情报学的信息组织方式,拓展了情报学研究领域,为情报学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成为情报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对信息构建研究领域进行分析,从某种角度可以揭示情报学发展态势,促进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完善情报学研究的理论体系。所谓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就是引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以及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引文分析的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我国信息构建研究中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了解科研成果的交流规律与信息价值以及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2 数据源及操作过程
我国学术界对Information Architecture(IA)的译介还没有定论,现存的中文译法有:“信息空间构筑”、“信息建筑学”、“信息结构学”、“信息构筑”、“信息构建”、“信息体系”、“信息体系结构”。为了达到较高的检全率,真实反映我国IA研究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对“信息建筑师”的研究可以纳入信息构建(IA)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故本文以CSSCI数据库为数据源,以CSSCI收录的图书情报专业核心期刊为检索范围,以检索式“KW=信息构建、信息建筑学、信息构筑、信息空间构筑、信息体系、信息体系结构、信息建筑师”作为检索人口,对2002-2008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排除其中重复和关系不密切的论文共获得源文献124篇,引文1264条,有效引文为1083条(篇名、著者或刊载期刊不全的引文视为无效引文)。利用SPSSl7.O与Excel对引文的引文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刊载期刊、著者引用频次、引文作者机构进行了统计分析①,下文将对统计分析进行详细阐述。
3 统计分析
3.1 引文量分析
引文量分析是根据来源论文参考文献的平均数量进行文献分析,是表征学科交流与文献利用程度的重要参数,通过研究信息构建研究领域的引文量分布特征,可了解此领域著者利用文献与吸收信息能力及发展现状。引文量统计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7年内发表文献,笔者认为我国信息构建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2002-2005年是我国信息构建研究探索阶段,主要是译介IA理念、原则;分析IA对情报学及其他研究领域的影响;相似领域比较研究;探讨知识构建;初步探讨LA在网站建设中的应用等。②2006-2008年,进一步深入理论研究,步入应用研究阶段,主要是研究信息构建理论在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如网站建设、图书馆、知识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信息构建的模型;Web2,O环境下的信息构建以及探讨信息建筑师的培养等。
通过统计引文量发现LA研究论文中,引文数量最多为52条,以6-8条居多,尚存在未标注引文的文献(共3篇)。年度平均引文量由最初的2.7条每篇上升为11.7条每篇后又降至8.5条每篇,虽有起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引文量8.7这一数值低于我国科学论文8.86条的平均引文量,与国际科技论文平均引文量15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说明研究人员吸收、利用文献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仍有挖掘潜力。另外,一些研究论文未正确标注参考文献,对引文量的统计分析产生了一定影响,因而研究人员在标注参考文献时需做到准确、正确,尤其是网络引文的标注。总体而言,从引文量来看lA研究态势发展良好,学科发展稳定。
3.2 引文类型分析
研究引文类型的分布状况可以了解本领域学术研究成果的类型分布,确定不同类型文献的情报价值、地位和作用,为研究者更好地获取信息提供方便,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期刊引用率最高,网络资源次之,图书排在第三位,其原因可以归结为:①期刊信息更新快、篇幅小、连续性强,且可进行细深研究,能为学者动态跟踪、获取高质量情报信息提供资源保障;②网络资源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的特点,因而受到青睐;③图书则因其内容专深、全面系统而成为重要信息源。其他类型文献同样具有自己的特色:①会议论文是专家学者对某一领域进行探讨之后形成的专题文献。因参会人员多是领域内资深学者、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者,是该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代表着该领域发展方向,从会议的讲稿中可分析出该领域当前研究热点;②学位论文是青年学者在学习期间的成果展示,内容具有前瞻性与专深性,仍可以进行细深研究的学位论文,具有研究价值,多为青年学者未来学术研究的方向;③报告则来源于实践,内容数据翔实、准确,是应用研究的可靠信息源。
经分析,期刊是我国学者从事本领域研究的主要工具,是该领域情报信息的首要来源。网络资源有无限发展空间,能够弥补期刊外文文献获得困难的不足,在未来资源引用中有可能成为主要信息源。
3.3 引文语种分析
为保证自身研究的先进性,反映学科研究的国际接轨度,不可避免地要同国外同类研究进行比较和借鉴。参考文献的语种分布是反映作者对当前学科研究现状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标。
笔者对7年内信息构建研究论文发文的引文语种进行了统计(见图2),可以看出信息构建研究论文的引文语种较单一,除中英文文献外未发现其他语种文献,说明我国研究学者缺乏获取其他语种专业信息能力(如俄、德、法等;同时,说明我国该领域研究人员的英语水平较高,能够掌握和利用英文研究成果,及时捕获最新国际研究动态。对英文研究成果的大量引用不是一种偶然,是因国外IA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已有定期召开的IA研究国际会议与研究组织,在该领域远远领先于我国。
国外一些研究成果对发展我国IA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我国IA学者能够大量引用外文文献,说明该研究领域正在和国际接轨。同时,有两点需要注意:①我国学者应加强其他语种学习,是该领域信息传递和进一步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②并非“外来品”都好,学者在吸收和引用时要注意加以甄别,不可随意引用或滥用,以防止将我国信息构建研究引入错误的研究轨道。
3.4 引文来源期刊分析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和二八定律可知,在某一领域存在较少期刊集中较多专业文献的现象,我们将集中
这一领域较多文献的期刊视为该领域的核心期刊,同样信息构建研究领域也存在这种现象。
从表2中可以看出,排在前8位的期刊(占期刊总量的4.7%)刊载了该领域51.4%的引文。我们可以认为,这8种期刊是该领域核心期刊,是该领域重要情报源,研究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其刊载的论文,如果持续动态跟踪刊载论文便能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
3.5 引文著者引用频次统计分析
笔者对引文著者的引用频次进行了统计(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到,文献被引用10次以上的著者有12人,这些著者多为图书情报学界知名的学者、教授和青年学者,具有较强的科研创作能力,其论著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中周晓英是我国信息构建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学科带头人,其博士论文《基于理解的信息构建》与《信息构建(IA)一情报学研究的新热点》被众多学者引用。笔者认为,这些学者应继续发表高水准、具有前沿性的论著,引导我国IA研究向更专深的方向发展,营造和保持良好的研究氛围。
排在前十的引文著者中有三位外国学者:wur-man,Richard Saul、Rosenfeld,Louis与Morville,Peter。Wurman,Richard Saul是IA这个术语的提出者(1975年提出),1976年他阐述了信息建筑师(information ar-ehitect)的定义,著有《信息饥渴》和《信息建筑师》等。《信息建筑师》一书提出5项原则,用于指导信息建筑师实现“化复杂为明晰”(making the complicatedclear)和“使信息可理解”(making information under-standable)为重点的信息构建目标。Rosenfeld与Morville,Peter在《万维网的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forthe World Wide Web)中指出网站IA的实质是通过信息组织系统、标识系统、导航系统和搜索系统的设计和处理,帮助人们在网络和Web环境中更成功地发现和管理信息,有效地解决用户的信息需求。这三部著作均对国内信息构建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且在国内已有相应的汉译本。在该领域,三位外国学者为lA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3.6 引文著者机构分布
笔者对引文中所涉及的著者机构进行了统计,按被引频次节选了排在前10的引文著者机构,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而言,企事业单位研究力量非常薄弱。其主要原因是高校与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员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对新事物、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接收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高校与研院所有较好的学术氛围,也可为研究人员提供稳定的研究场所及先进的技术设备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聚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如周晓英、荣毅虹、马费城等。但也要考虑,如果只有理论研究而没有实践检验,那么理论研究只能成为一堆空虚的文字,企业人士的实践是验证理论的最好方式,信息构建研究不能缺少企业人士的参与。再者,从扩展研究范围的角度看,可以将信息构建研究拓展到企业,因此应积极倡导企业人士参与其中,弥补理论研究不足,最终完善我国信息构建研究体系。
4 信息构建研究的不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了解2002-2008我国信息构建研究的现状:我国信息构建研究经过2004年的后走向稳步发展态势,已成为情报学领域一个新热点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绩。但我国IA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我国IA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对M的称谓、学科范围仍存在争议,这不利于信息构建研究的稳定发展,容易造成学科建设上的混乱,因而迫切需要对其学科进行定位和整合;②IA研究者获取英文之外的外文文献能力差,需要加强其他外语语种学习;③缺少定期召开的IA会议与IA教育及IA教育研究;④理论研究深度不足,有待加强;⑤应用研究范围狭窄,需要拓宽。
5 建 议
随着信息构建研究的不断深入,IA研究现存不足也会随之深化,继而成为未来IA研究的阻碍,以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5.1 加强IA的基础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对应用研究具有指导作用,IA应用研究应以基础理论为研究平台逐步扩大和深化。而且我国IA的中文译法混乱,学科体系尚未形成,怎样对我国信息构建研究进行学科定位也未达到共识,这些都迫切需要我国学者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M研究稳定发展打好理论基石。目前,理论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一些研究领域还有待挖掘,如信息构建与信息安全、信息构建与信息自组织、基于网格的信息构建、信息构建与信息自组织、信息构建与信息抽取等。另外,队应用研究不应局限于网站建设、图书馆等领域,还可拓展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建设、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建设、网站信息构建的经济问题、基于信息构建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校信息资源的信息构建等。
5.2 确立IA定期会议制度
在IA会议方面,国外已形成定期召开LA会议的制度体系,而国内目前共召开了三次有关认的会议,尚未形成体系。定期召开IA会议可将存在争议的研究论题提上日程,并可以通过会议确定我国信息构建研究的发展方向,同时为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便于知识交流。
5.3 开展IA教育及IA教育研究
Wurman曾预测信息建筑师(irfformation architect)将成为2l世纪专业化职业,在某些国家信息建筑师已成为热门职业无疑印证了这一预言。美国和加拿大一些高校针对这一现象开设了相关课程以加强此方面的教育;但国内目前尚未开设IA方面的培训和课程,对IA教育方面的研究也仅限于对国外LA教育的介绍。信息建筑师需要通过培训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构建的目标。开展信息构建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国信息建筑师的分析、设计、组织和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信息处理。IA教育研究以IA教育为研究对象,为IA教育提供指导,保障IA教育与信息建筑师职业要求相一致。
5.4 倡导IA学者多语种学习,多途径获取文献资源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信息构建研究者需要加强其他语种学习,掌握多种语言便于学者更好地跟踪国际信息构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学者对外文文献的援引与利用,便于将国内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提升我国IA研究的品质及国际学术声誉。对于获取IA研究信息,应从多种途径实现,充分利用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资源,如国内外研究报告、会议文集、网络资源等。
关键词:复旦大学图书馆;新型服务理念;图书馆工作;交流学习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受益于“CALIS三期访问馆员计划”到复旦大学图书馆进行了8周的学习和交流,主要从信息素养教育、学科化服务和与数字图书馆相关技术应用三个方面深入了解复旦大学图书馆为全校教学科研和读者服务精细化及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学习和交流中得到了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馆同仁的热情帮助和指导,对复旦大学图书馆同行锐意创新、勇于实践、深度融入教学科研、讲求服务细节和质量,并以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服务等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这些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的及不发达的西部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馆员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增长见识和开阔眼界的机遇,回来两年有余,但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学习和交流的场景历历在目,总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学习交流经验写出来,以飨图书馆各位同仁。
一、学习和交流的内容
(一)在图书馆数字化部,主要了解和学习了以下内容
1、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了解Aleph500的运行平台、业务和功能模块、索引和检索性能、系统维护和功能扩展以及流通创新服务功能介绍。
2、数字化制作:了解复旦大学图书馆为全校根据教学大纲而提供的教学参考书数字化加工情况和服务介绍。
3、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图书馆知识与服务创新研究:主要了解基于中国期刊网访问日志数据挖掘和复旦大学图书馆图书采购决策的应用研究问题。
4、数字化部总体情况介绍和系统监控平台: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运行和日常维护情况,图书馆主机房改造,服务器运行和维护,网络环境,监控平台的现状、监控的内容、对象、自动报警和功能需求等方面了解系统与数字化部的整体工作情况。
5、CALIS三期高校教学参考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和e-learning平台的项目简介、开发思路、建设内容和服务目标的开况介绍。
6、复旦大学图书馆网络概况:了解复旦大学图书馆网络运行现状和改进措施、核心交换升级方案、本馆内部网络架构和网络安全问题以及IT保修维护平台。
7、重点推进的移动图书馆和RFID的实施情况:了解复旦大学图书馆与书生联合打造的数字移动图书馆的运行和实际功能演示;重点了解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实施情况并参加了RFID技术培训。
(二)在参考咨询部,主要了解和学习了以下内容
1、参考咨询部整体工作介绍:详细了解复旦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部的工作内容和内部工作网站以及图书馆馆员学习交流网站平台。
2、学科服务:详细了解了复旦大学图书馆文科、理科、医科和数学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并重点了解图书馆参与CALIS三期学科信息推送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图书馆进行文科/理科学科地位分析相关研究的情况,以及复旦大学图书馆LibGuides软件的运用。
3、咨询服务:全面了解复旦大学图书馆各种咨询服务方式,包括电话、邮件、QQ/MSN、BBS、留言簿等,在值班老师的带领下在咨询台亲身体验现场值班;并了解了咨询管理系统。
4、宣传推广活动:了解图书馆历年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的情况,并重点了解和参与本年度的活动安排;积极参加宣传推广活动期间的各项活动。
5、信息素养教育:了解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组织和开展形式,包括日常培训、预约培训、新生教育以及嵌入式教学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结合我馆实际,选择性的参加了多场培训。
6、电子资源管理和服务:了解电子资源评估及管理的具体做法。
(三)参加培训活动
在学习期间,恰逢复旦大学图书馆一年一度的“4.23”图书馆读书宣传月宣传推广活动,选择性的参加了参考咨询部负责组织的诸如论文写作与开题前的文献调研概述、认识与使用个人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快乐写作与投稿(ISI Web of Knowledge新平台的有效利用)、利用ScienceDirect获取前沿学术信息及Elsevier期刊投稿等培训。并对由数字化部负责实施的复旦大学图书馆重点工作项目RFID技术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仔细了解了RFID在复旦大学图书馆的前期调研情况,参加了江湾图书馆的RFID培训活动;在图书馆的支持下,到上海图书馆和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实地查看和了解RFID技术的应用和运行状况;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得对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三、学习和交流体会
(一)服务工作无处不在
复旦大学图书馆服务工作随处可见,图书馆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给予不同的服务方式。不论从简单的图书馆传统服务、读者自助服务到知识服务,还是根据读者要求提供传统的信息参考咨询服务到帮助读者排除诸如疑难问题的解决、情报的提供、学科动态、学术活动的跟踪服务、文献提供、学术评估等提供较深层次的咨询服务;或以读者需求为目标,解决读者个性化的深层次问题的知识增值服务,例如为研究生和科研教师提供科研方案决策以及富有价值的信息产品,进行知识创新和增值服务。这种由浅到深的服务策略,给复旦大学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来提高效率。
(二)学科化服务深入细致
复旦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设有文科、理科、医科和数学四位学科馆员/学科联络员,学科馆员的职责是在加强与各院系的联系和沟通,帮助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的同时,让图书馆及时了解院系的需求。复旦大学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是以信息通报、专场培训、专业课程讲座、单独咨询和预约现场服务等服务形式,通过信息沟通、院系培训、资源建设、教学支撑、科研支撑、嵌入式教学和课题跟踪等服务方式和手段对全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的给力支持。每位学科馆员负责为对口院系的师生服务,尤其对院系的研究者提供按照学科组织的电子资源、印本资源、咨询服务等项目的详尽信息。学科馆员由较强专业背景的高学历或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业馆员来担当,要求负责某学科的资源调查,并对该学科的研究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正确地揭示和描述;帮助院系确定和使用本馆资源,或者为课程、学期论文、硕博论文和其他科研项目设计研究方案,不仅为学生提供帮助,也为教授和其他教职人员提供帮助。
(三)嵌入式教学创新意
嵌入式教学,就是围绕某学院课程教学与学习而提供的特色服务。复旦大学图书馆的嵌入式教学包括教学准备服务、教学参考资料的保留和获取、全文链接的提供等服务;也包括针对某位教授或副教授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全程跟踪服务,这种嵌入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科馆员与教授或副教授密切沟通、通力合作,把信息资源、技术和个人智力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和授课教师一起,在课程设计、学科发展、课程规划及学习资源提供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信息支持和知识服务。据复旦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部的学科馆员介绍,在课程中间,教授们会邀请学科馆员给本班学员教授诸如馆藏资源的搜索与使用、文献资源的查找、教本科生如何写作相关论文、研究生开题前的文献调研等内容;这时学科馆员们就会按要求制作PPT,详尽介绍各种资源和文献的利用和获取以及相关的问题,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影响和易懂的感受。随着一次次嵌入式教学的成功,教授和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和乐于接受这种活动方式。
(四)推广宣传活动显活力
在馆领导的支持和全馆工作人员通力合作下,每年的4月中旬或下旬开展近一个月的图书馆服务宣传推广活动。迄今为止,复旦大学图书馆已连续开展了5届此项活动,每年在宣传推广的内容和形式上都会推陈出新,并使此项活动在开展中逐步完善和改进,成为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一个平台和桥梁,提高了图书馆的对外影响力。在宣传推广中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活动宣传,包括比较成功的校内媒体宣传及新浪微博访谈,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充分发挥读者的辅助作用,在活动中发挥集体才智,利用多方优势;信息素养系列讲座继续推行,吸引更多的读者群体参与;与学校相关部处和院系进行合作,提升活动效果,扩大图书馆影响;读者调查采用商用网站的探索比较成功,在调查方便性、结果分析可靠性方面均有所保证;邀请名家开设世界读书日系列讲座,广受欢迎;作为校内文化中心,图书馆可继续探索,起到应有的作用。
(五)参考咨询服务永不懈
复旦大学图书馆利用各种咨询方式和手段来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活动,是国内一流先进图书馆在传统读者服务和咨询服务在目前技术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的完美结合,体现和代表了国内一流先进图书馆紧跟国外图书馆发展痕迹、引领国内其他图书馆的风向标。复旦大学图书馆利用包括现场咨询台、电话、邮件、QQ/MSN、BBS、留言簿和复旦图书馆官方微博等各种咨询形式来答惑解疑;在首问责任制的复合式参考咨询方式下使校内外读者的各种疑难问题在这里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六)科研项目合作和团队协作有魅力
学习和交流期间,给人感觉最深的是复旦大学图书馆馆员浓郁的科学研究和团队协作。不论在数字化部,还是在参考咨询部都能看到和体会到馆员们对科研的执着和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在图书馆的牵引下参与到许多科研项目和预研项目中,完成复旦大学自然科学论文产出统计分析报告、复旦大学图书馆开展复旦大学文/理科学地位分析研究情况介绍、CALIS教学参考管理服务平台等许多CALIS三期预研项目等;选定如乙肝治疗性疫苗研究(项目金额2000万元)的跟踪咨询研究预研报告等学校重大项目进行高端课题咨询试点研究;与学校发展规划处等部门通力合作共同申报科研课题等。
(七)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服务
在复旦大学图书馆里你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从不断改进和优化的自助式服务、便捷的图书馆无线和有线网络覆盖、图书馆采访决策辅助支持系统、信息监控平台、电子资源利用统计平台、信息化校园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和数字资源整合探索、移动图书馆和RFID技术等信息技术服务手段来全面强化和提升图书馆对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服务的支持和能动作用,也能体会到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可持续的稳定发展和为了追求自身的不断完善所体现出的变革和创新的内在要求。
一、上海离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有多远
科创中心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对其它区域具有明显的集聚与辐射作用。科创中心具有创新精神突出、创新要素聚集、创新成果丰富、创新产业发达和创新环境优越等特征。具体地说,全球科创中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持续地产生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技术。二是持续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潮流。三是每若干年就要产生一家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颠覆性影响的企业。四是原创思想的发源地和汇聚地。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历史文化各异,以及评判标准不同,科技创新中心有不同发展模式。依据规模和地位不同,科创中心可分为世界级科创中心城市(如伦敦、纽约、巴黎)、区域科创中心城市(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墨尔本)和非中心科创城市群(日本关西创新城市群);依据主导产业不同,科创中心可为高技术制造创新中心城市(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地区)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中心城市(美国西雅图、日本大阪);依据文化背景不同,可以分为单元文化下的创新型城市(日本东京)和多元文化下的创新型城市(新加坡、香港)等。2012年12月Startup Genome公司调查全球5万家创新公司,从公司生产、资金、企业表现、创办人态度、技术发展趋势、后援网络、人才等元素,找出全球最热门的新创公司群聚的20个城市,分别是硅谷 、特拉维夫、洛杉矶、西雅图、纽约、波士顿、伦敦、多伦多、温哥华、芝加哥、巴黎、雪梨(澳洲)、圣保罗、莫斯科、柏林、滑铁卢(加拿大)、新加坡、墨尔本、班加罗尔(印度)、圣地牙哥(智利)。
上海要建科创中心,而且是国际领先、有全球影响的,任务将是非常艰巨的。与世界科创中心相比上海差距主要有:一是缺乏世界一流的科创企业;二是缺乏以人才为核心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难以吸引国际一流人才;三是缺乏世界一流的国立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四是缺乏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的能力;五是缺乏持续不断产生重大科学发现和变革性技术成果的能力;六是缺乏学术传承和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
二、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路径探讨
路径之一,调整发展指导思想。上海正在做面向未来30年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新一轮城市规划的编制,应把科创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的功能定位,和“四个中心”建设并行。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都是产业中心。从城市发展趋势看,从“产业中心”必然走向“产业中心+创新中心”。上海要调整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更加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政府职责是制定政策、改革体制、增加投入、完善法治、培育资本市场。政府要从抓大项目转向抓科技公共服务,从重项目审批转向重市场培育;从重研发投入转向重政府采购,加快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由重前期立项转向重全过程管理,提高科技管理公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由重经费分配转向重使用绩效,努力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绩效。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并不低,但带动社会投入不够。2012年上海市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达到5.9%,北京市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为4.2%,而北京全社会科技支出量远超上海。2012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4.4%。同时,要防止把科创中心建设当成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速度工程,当成是重大工程与项目的叠加;防止在体制机制未有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传统的分钱分物的模式再度重演;防止把科创中心建设理解为是要在与兄弟省市争资源抢项目中胜出一筹的招商引资大战;防止在风起云涌的创客中心建设成为房地产商、资本玩家的概念资源;防止政府忽视对存量资源的结构改造而一味上新的项目。
路径之二,创新科研体制,提高科研投入效率。深圳过去数十年,在一个建市之初只有两个工程师的城市实现了高科技产业的整体跃进,诞生了华为、腾讯、中兴、迈瑞、比亚迪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明星企业,PCT国际专利数量连续9年居国内城市之首。过去几十年,中国创新的制度设计基本上采用了“成果转化”的路径模式,深圳依靠“需求拉动”的模式,创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在人们推崇深圳模式时候,深圳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布局源头创新,实现“需求拉动”和“成果转化”并举的双引擎创新驱动战略。利用“民办非企”的公益性组织作为源头创新的组织实施主体,选择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针对性的布局,很快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型科研机构。如华大基因研究院、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国创新能源研究院以及大疆科技、超多维等公司等,并在短短几年内迸发出巨大能量的典型。2007年华大基因研究院在深圳成立,现在已成为全球生命科技领域具备引领作用的科研机构,连骄狂的美国人也关注着华大的一举一动;华大基因是基因测序能力和基因组学研究全球最强的科研机构。2010年成立的光启研究院,已在超材料领域,掌握全球的85%基础核心专利。光启团队在4年时间内,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成果,他们在空间科技、光子技术领域的颠覆式创新开启了全新的产业空间。华大、光启的快速发展得到深圳市政府的高强度投入。这种投入在深圳政府内部也出现过很多议论,政府对华大、光启的支持方式是“养事不养人”,而养事的方式也是竞争性项目申报,拿的钱多说明事情做得有成效。民办科研机构经过一段时间孵化后,市场回报将成为科研投入的主要来源,而传统科研机构会一辈子由政府养着。对民办源头创新机构的资助关键在于以下三点:第一,团队从事的领域是不是国家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是否能够拉动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团队是否用正确的方式高效率工作;第三,团队自身是否具备国际一流团队的能力。民办科研“养事不养人”。民办科研机构自主经营,科研规划尊重市场规律和科研规律,不用看政府脸色;员工全员聘用,优胜劣汰,不沉淀庸员;立足于把产品做出来、卖出去是其基本生存之道,不搞论文导向,形式主义。
路径之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职责,防止创新主体错位。企业的职责是研发技术、创新产品,特别是注重原创性产品开发。目前,一方面是企业重视研发不够,上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弱。另一方面,大学和科研院所里,大量人员不在做基础研究,而在做一些横向研究,做企业应该做的事,或者只能产生大量的论文和论证会。综合性大学职责是基础研究,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培养创新人才。上海综合性大学办了过多的校办企业。一流教授不上课,忙于做课题,培养的学生找工作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创新创业能力。全国只有深圳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上海本土企业没有成为研发投入主体。2013年上海市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61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7%。R&D经费528.3亿元,其中国企35.48亿,占6.7%;有限责任公司86.77亿,占16.4%;股份公司73.5亿,占13.9%,港、澳、台企业48.94亿元,占9.3%;外资企业232.66亿,占44%。 2014年华为销售收入2882亿,净利润279亿元。研发投入408亿元,占2014年销售收入的14.2%。过去十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超1900亿元人民币。2014年华为以3442件的申请数超越日本松下公司,又一次成为全球申请专利最多的公司。 华为一年的研发经费超过上海国资委系统数十家企业的总和。华为的专利申请数超过上海所有高校和科研单位。同时,要防止企业创新功能错位。上海规模以上企业发表的科研论文中,80%来自本地企业研发机构,外资企业只占20%,科研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在沪研发中心更是凤毛麟角。科学论文,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教授研究员们的分内事。为什么上海企业搞科技创新,也在不断发论文,因为企业拿的不少是政府科研项目和资金,坐在工厂里绞尽脑汁“搞创新”,申请项目。最终,企业论文一厚摞、专利申请一大堆,项目验收通过后,文章束之高阁,专利在市场上无人问津。上海缺少像华为、中兴这样的科技民营企业。
路径之四,上海应继续开放,欢迎更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总部进入上海。截至2014年6月,跨国公司在沪设立研发中心375家,占全国约1/4,其中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中心占比达全国1/3左右,上述两比例在全国最高。上海应建全球研发总部,吸引更多的境外资本在上海投资研发。将跨国公司的研发纳入城市创新体系中。美国有大型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欧盟有大型光伏实验室,2013年10月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脑科学计划在瑞士洛桑启动。该项目由来自全球135个人脑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共同进行,并得到了欧盟12亿欧元预算的资助。上海也应有这类开放型技术研发平台。如果在申城涌现出几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发中心,那么“全球科创中心”就有实实在在的支撑点。建议高校和企业建立更多的联合实验室。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产品平台,吸引全球企业在上海他们的最新产品。纽约是国际上经济最开放的城市之一,美国2013年通过的《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规定,外国资本可以像美国本国资本一样自由进入投资领域,但针对通信、交通运输、金融及国防工业等领域,有一定限制。上海在鼓励外商投资同时,对威胁到沪上本土科技产业发展的外资企业要进行特定阶段、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限制,为本土科技企业技术进步提供必要的保护。
路径之五,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创新创业环境短板。上海本土企业创新薄弱,尤其是“草根”的创新。2009年纽约科技企业24163个,上海2109个。 上海要扭转科技企业以外资为主导的局面,从体制、机制上加大对本土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从人才供给、专利申请、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本土科技企业更多政策优惠,帮助企业树立自主品牌、深入开展自主研发,打造本土科技品牌。深圳已是国际公认的创客中心。“创客”一词,是“长尾理论”的提出者克里斯・安德森2012年出版著作《创客:新工业革命》中创造的英文单词“Maker”,意指出于兴趣爱好,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的人。创客是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深圳每年要举办全球性创客大会,创客之所以聚集在深圳,除了强大的硬件产业链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需求以外,更因为包括深圳对创新的保护以及深圳年轻人口结构和创新文化组成的生态系统,已经将创新的成本拉得极低。指出,全民创新,万众创业,深圳能不能起一个表率作用。2015年1月,来到深圳的第一站,就造访“柴火创客空间”,柴火创客空间发起人潘昊,同时也掌管着全球第三大开源硬件制造企业(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过去几年,这家创办于2008年的深圳公司已经服务了全球约200万创客,其中95%的客户来自国外。
路径之六,必须在人才、企业、市场、开放、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新的动力、活力和合力。关键是要让创新人才在上海快乐生活,快意创业。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和程度,上海的高校、科研院所应拿出更多的岗位,全球招聘国际一流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国外科研经费60%-70%都是用在人身上的,所以大家觉得做教授不仅是光荣的职业,收入也是非常高的,这样才能真正鼓励科技创新。上海应将陆家嘴金融区实行的人才所得税减免政策推广到科技创新领域。对认定的国际性高科技人才,所得税就是应该大幅度减免,对去临港工作的人才引入政策应更为精准化。政府对创新人才要提供必要住房保障,提供更多的人才公寓和住房补贴,切实解决创新人员的后顾之忧。上海过高的生活成本对上海科技创新人员带来巨大压力。相比之下,印度吸引了大量欧美非常有才华的印度人,不是57岁的人,而是27、37、47的人。因为印度有一个吸引他们同胞的计划,即使以前没有印度国籍,但只要父母曾经是印度人就可享受,比如不用签证可以回印度,可以成立公司,可以进行任何经济运作。子女上学有大量英语学校。而上海去一家国际学校读书非常贵,很多在欧美工作的中国人希望回国,子女读书成为最大问题。上海要借助自贸区文化开放的机遇,积极扩大义务教育国际化办学规模,降低办学成本。上海基础教育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上海学生在PISA考试中屡获佳绩,上海已有吸引国际学校办学的教育基础和市场前景。上海城市老龄化程度是全国最高的,这对科创中心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路径之七,上海要切实解决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近年来上海新募集的资金额度全国最高,但在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数量、资金额度等方面均少于北京。中关村的成功,一部分原因是与硅谷的人脉无缝连接。上海也必须与本行业世界最高端的地区创建快速链接。积极发展政府或国有资本参股、外资或民资控股、市场运作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基金管理公司导演,政府的资金要投基金的基金。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营造环境,让好的创业能够与好的资本结合起来,让有钱的人愿意投资,让优秀的人愿意来管理风险投资。政府支持而不控制,引导而不干涉。上海现有的国有风司应改造为投资管理公司,定位于风险投资者(LP),履行出资人的职责,而非风险管理运作者(GP)。然后组建与市场接轨的项目管理公司,按照“分散风险、专家管理、规范运作”要求,选聘优秀的风投人才来运作项目。
[关键词] 开放获取 开放存储 作者付费模式 商业出版模式 学会出版模式
1 引 言
以电子计算机和数字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空前,深度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正在见证科学史学家库恩(Thomas Kuhn)所述的“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科技革命带来思考模式的根本变化[1]。
万维网的出现和发展,使信息传递与交流更加快速简便,形成信息全球整合的格局;它的创立者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说:“已有的学术交流和期刊出版体系受到了挑战”,“对于学术期刊出版模式,互联网革命将产生更为深远和突破性(disruptive)的影响”[2]。
回顾过去的20年,学术传播模式出现了许多变化。 1991年出现了新型电子期刊预印本文献库arXiv,形成学术圈内论文“自我公布存档(self-archiving)”的新型传播模式,迄今不断扩展壮大[3];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上文献检索已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并广泛应用;到2006年,70%的学术期刊(包括纸质-电子期刊)已能网上获取[3]。随着万维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学术交流的新模式[4] ,特别是互动性强的学术性社交网站。 电子期刊的推广使得学术期刊有可能通过网上免费获取,同时也因为营利性学术期刊价格高昂,出现了读者免费的开放获取期刊[5];另一方面,商业出版机构也积极推行期刊数字化,建立了电子期刊的“网上站点特许使用(site license)”,以代替纸质期刊的订阅收藏模式[6]。
然而,上述这些只是“渐进式(incremental)”的变化,并不是人们预期的:新技术手段将带来生产经营模式的“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7]。20年来,学术期刊商业性出版体系运作稳定,许多大型出版集团兼并扩充,所出版的期刊在学术界仍占重要地位;特别是每当图书馆与大出版商谈判期刊使用合约期间,更出现气意见纷纭的局面[8]。于是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学术期刊商业出版机构迄今尚未解体(disrupted)?。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9]。
电子期刊发展早期,就有学者提出“颠覆性(subversive)”建议:号召专业学者采用简单的新型电子期刊模式来“颠覆”传统期刊模式[10];随后又有百万学者签名、拒绝向传统期刊投稿的“抵制(boycott)”运动[11]。近年来,“开放存取(OA)”运动推动者日益强调“强制措施(mandate)”,从行政命令上升到游说国会立法[12]。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提倡“对抗争议”、促进科研成果有效公众获取(public access)的政府部门征求意见的圆桌会议[13]。
9年来,OA运动推行学术期刊的“金色”和“绿色”模式[5],在实践中争议不断[14]。2010年,作为“开放存取运动”最早的电子文献库arXiv,开始向读者收费[15],不得不采取某种“收费获取(toll access)”模式。另一方面,现今大型传统出版机构旗下的学术期刊,除了基本的“收费获取”模式以外,还添加了“开放”与“收费”混合的所谓“混杂获取(hybrid access)”模式[16],最近又纷纷出版“轻度同行评议(light peer-review)”的“开放获取”期刊[17]。
有关OA的情绪化争议[18],近年来在欧洲已有所缓和[19],并且着重于OA模式实践结果的调查研究,例如欧盟支持的SOAP(开放获取出版研究)计划[16]。有关期刊付费方式的争议,将随着期刊模式适应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而逐渐淡化。
上述发达国家OA运动的各种宣传内容,包括推行“OA期刊”、“自我存储”、“强制执行”等等,也成为发展中国家期刊发展的讨论话题和某种程度的仿效对象。
1995年电子期刊开始在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大量收藏[3],发展到现今绝大部分学术期刊已能网上获取[13]。当前需要面对学术论文日益增多、电子期刊网络化更加深入发展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例如,文献更有效的“仓储(repository)”问题[13];特别是如何确立学术论文交流的标准“仓储记录文本VoR(version of record)”、更完善的文献“相互参照检索(cross-reference)”系统以及如何建立期刊“半永久性获取(perpetual access)”全球网络等。
本文通过历史事实和统计数据,初步探讨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变过程中,OA运动产生的背景和引起的各种争议,并指出社会因素对于学术期刊发展模式的影响。
2 图书馆、学者与出版界之间的互动
2.1 在十字路口
2.1.1 “期刊危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期刊的价格急剧增长(见图1a)[20],远远超过物价指数和图书馆经费的增加;学术期刊的馆藏数量,难以跟上世界学术期刊总量增长的趋势(图1b)。特别是商业出版机构的STM(科学技术医学类)期刊的价格,更是数倍于其他期刊[21];图书馆在挣扎中维持所需订购的学术期刊,占用了图书馆物料经费的其他份额(见图2)[20],也表现在单本著作的购置量减少。
按照美国ARL的统计资料[22],1985-1999年间期刊经费增加270%,而期刊采购量减少6%;部分的单本著作经费挪用于采购期刊,使得单本著作采购量减少26%。在这15年间,期刊每年平均增长9.0%,而单本著作年增长3.9%。
为了应对“期刊经费危机”,ARL于1989年指定完成了两份咨询报告[21]。其中一份报告指出:1973-1987年间,四个最大的出版商的期刊每页平均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距逐年递增2.6%-6.7%,以此估算出1987年期刊的利润率高达成本的40%以上;报告中建议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创办不受出版商控制的期刊,对期刊订购合约作竞争性出价[21]。另一份报告比较激进,在列举了图书馆经费危机的重要数据后,号召由学者自行出版期刊以取代出版商;加强宣传,由现有学会、大学等非营利机构来出版研究成果,替代传统的商业出版期刊[20]。
1996年,在一次ARL的会议上,有人提出由100家成员图书馆各提供1万美元,用这100万美元便可创办10个新的电子期刊,与现有昂贵的商业出版STM类期刊相竞争。在此期间ARL向各有关方面积极宣传游说,包括大学的管理层、图书馆、学会、大学出版社等有关人员。随后于1997年创立了“学术出版与学术界资源联盟(SPARC)”[21]。
当时SPARC的使命是起“催化剂”作用,促进学术期刊市场的竞争机制。通过成员图书馆年度期刊采购计划,支持一些高质量的平价期刊。并且认为,最有效的策略是提供资金筹建学术界自办的高质量平价期刊,针对出版商的高价期刊做一对一的竞争。当时创立了11部新的平价期刊[23];例如,SPARC支持创办的Organic Letters(有机快报),是针对出版界已成名的期刊Tetrahedron Letters(四面体快报),定价为后者的1/4;到2002年,影响因子超过了后者[21]。
SPARC还支持了非营利机构创建电子期刊集成文库,特别是BioOne(生物学综合文库)的建立[24]。BioOne诞生的基础,是美国生物科学协会(AIBS)的69个学会出版的70余种期刊,其中有许多是学科的领头期刊。在SPARC、美国泛西部图书馆联盟和堪萨斯大学的支持下,创立了整合型生物学期刊文献库BioOne;后者通过互联网提供平价的、高水平的、超链接的论文全文信息库[25]。随后继续稳步发展,到2007年收录整合的期刊扩充为两部分:文献库BioOne 1包括87种涵盖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必要收藏”期刊,其中84%的期刊列入IS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论文排行;文献库BioOne 2 包括61种较新期刊,其中许多是国际性的[26]。
SPARC创办初期颇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支持非营利性出版机构的发展、对抗商业出版机构的高价期刊,是很好的经验。
2.1.2 颠覆性建议 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兴起,大量电子期刊出现在网上,图书馆界期望新兴的电子期刊模式能够疏解期刊危机。当时ARL出版了《学术期刊在十字路口(at the cross road关键时刻的抉择)》的报告[10]。这是1994年互联网上一份电子邮件形式进行讨论的记录,主题是一位认知学教授哈纳德(Stevan Harnad)提出的“出版电子期刊的颠覆性(subversive)建议”;他以当时异军突起的电子期刊预印本文库arXiv作为范本,号召学者将自己的原创性预印本,通过简单的互联网服务器“自我公布存档(self-archiving)”,使全球学者能够在网上自由获取进行学术交流,成为开放存取模式的先例。
哈纳德认为[10],这种“学术圈内部(esoteric)”的非营利期刊,免去了传统期刊的编辑发行程序而显著降低成本;“纸质期刊出版者将在学术群体的合作下进行自身改组,并按照电子期刊的低廉价格(每页成本估计小于纸质期刊成本的25%)”,否则只能“眼看学术群体繁衍出新一代的纯电子期刊”。新型期刊的经费“来自预付津贴(作者每页付费、学会会费、大学出版经费、政府的出版津贴)”,而不是来自读者。
讨论中,美国化学学会的代表介绍了学会期刊的首印成本(即纯电子期刊成本)占总成本的84.3%;也就是说,以数字化信息系统为基础编辑出版的纸质期刊首印成本,与相应的电子期刊相差不大。期刊成本构成中最大项目是计算机数字化资源处理系统的相关费用(43.4%),其中并未包括美国化学学会许诺的期刊半永久性储存所需的费用[27]。
这表明了:上述简单的“学术圈内部(esoteric)”的期刊成本构成,与规模化的传统期刊截然不同;同时,传统的大型期刊正在向电子期刊过渡,并且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改进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过程。
1991年草根建立的arXiv,到1995年已发展成每天流量60 000次的开放存取文献库,并且拥有35 000个用户、涉及70个国家,同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支助[3]。1996年arXiv创办者发表的论文“学术地球村中的胜者与负者”[28],代表了当时提倡电子期刊模式取代传统期刊模式的思潮。
2.2 欧登堡漫长的影子下
2.2.1 不同学科的预印本交流 然而,在高能物理学界卓有成效的arXiv模式[3],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学科领域。表1是不同学科的学者使用arXiv模式情况的调查结果[29];有的学科不采用这种交流模式,主要原
因是该学科的期刊不接受发表过预印本的稿件。学者克林(Rob Kling)认为,推广电子期刊应考虑到“社会因素对于信息交流技术的影响(social shaping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30];他指出各门学科有着不同特点,并且学术论文必须可信(trust),要有经过同行评议的公信力。“高能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乐于迅速广泛交流他们的工作报告预印本,而化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主要阅读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30]。
1999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院长、诺贝尔奖获得者华默斯(Harold Varmus)曾打算推广arXiv模式到生物医学界,建立全国性开放获取的生物医学电子文献库E-Biomed。然而,经过一年的广泛征求意见和讨论,最后采取一种折衷方式:该电子期刊文献库收录同行评议和编辑出版的期刊与论文,允许所收录的传统期刊在出版后延迟若干时间在网上公开,并且不包括自存档预印本,改名为PubMed Central(公共医学文献中心),形成美国NIH支持的、网上开放获取的生命科学全文文献库[31]。学者克林从“社会因素影响(social shaping)”的角度,分析了上述讨论过程中科学家、教授、图书馆员、大学管理层、基金人、政府官员、出版商、大学和学会出版者等各自的行为和互动情况[31],进一步阐明同行评议和学术可信对于生命科学论文期刊的重要作用。
2.2.2 开放存取运动 1999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Santa Fe召开的会议上[32],提出以元数据(metadata)为基础的文献编目与存取操作软件,便于分散的“自存档”文献库之间进行文献互操作,实现文献搜索的“无缝(seamless)”链接,形成所谓“典藏(repository)”或文献库;例如arXiv类型的“专业典藏(subject-based repository) ”和大学文献的机构典藏(institute repository)。
2001年12月,在慈善基金机构OSI(开放社会研究所)等支持下,开放存取国际研讨会召开,起草和发表了“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BOAI)”,并且进一步推广元数据存取软件,规定了通用的“BOAI-元数据收割协议(OAI-PMH)”[5]。这时,电子期刊的推广与科学知识共享的道德信念汇合,形成宣传学术期刊“开放存取(OA)”的运动;呼吁向所有网络使用者免费公开更多科学资源,鼓励科学家以OA方式出版论文,于2003年发表了“柏林宣言”[33]。2000年华默斯离开NIH后,与合作者筹建开放获取的PLoS(科学公共图书馆)杂志;次年,他号召科学家“抵制”向传统期刊投稿,为筹建“开放获取”期刊而开展广泛签名运动。当时有三百万学者签名誓言抵制,然而6个月签名到期后无人付诸行动而一切照旧[11];因为这关系到学者们的工作评价和研究资助体系,学者最终还是抱保守态度。随后,在OSI和其他基金组织资助下,华默斯和他的合作者于2003年开始建立OA模式的PLoS期刊系列,其宗旨是最终取代传统的“付费获取”期刊[34]。2003年,欧洲分子生物学协会(EMBO)召开了主题为“学术期刊在十字路口”的会议,对期刊模式是“革命(revolution)还是进化(evolution)”再次进行讨论[35]。
2.2.3 商业出版机构的成长 怎样会演变成这种局面,还要回溯到学术期刊的起始。加拿大一位史学与文学教授古东(Jean-Claude Guédon)所写的《欧登堡漫长的影子下》[36]在当时广为流传,他指出了学术期刊对于创新科学知识的“社会登记(social registration)作用”,以及“核心”期刊和“科学引文索引”产生的意外影响――使学术期刊的出版事业从绅士俱乐部变为利润丰厚的大产业。
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秘书官欧登堡(Henry Oldenburg)创办了《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用来记录和传播自然科学中的创新知识。欧登堡的贡献,在于创立了一种学术期刊的模式,“使得知识创新权利要求(claims)的确立过程”变得“清晰”和“透明”,避免了在此以前科学家采用晦涩的拉丁文字谜(anagram),来宣布自己对某项新知识的首创[36]。
该期刊创立了一种同行评议的集体抉择体系,对合格的原创性论文授予正式刊载出版的荣誉,通过期刊发行广泛传播,确保该知识创新申明的有效性[36]。于是,形成了这样的游戏规则:学者通过种种努力获得的创新知识公之于众,以换取一种荣誉性的“象征资本(symbolic capital)”[37],后者可转化为工作职位以及各种有形酬劳,包括赞助。
于是,按照传统期刊模式,完整的学术论文不同于论文预印本(pre-print):它需要通过同行评议、对论文进行筛选和质量控制、确认所可信(trust),然后归档;与此同时,作者论文的原创性贡献获得有效认可(validity),从而提高了作者的学术声誉。
学者作为论文作者,力图把在威望最高的期刊,形成古东所说的“品牌快速效应(quick-branding)”,以捷径方式取得附加声誉。同时,学者又作为期刊读者,力图广泛阅读最代表性的期刊,尽可能详细了解知识进展的前沿,特别是仔细审核学者自己与他人研究工作之间的界线。
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研究人员和学术论文、期刊的数量指数式急剧增长。图书馆以有限经费最大程度满足读者需要,编选了包括各门学科的“核心期刊”,作为重点馆藏对象。60年代初出现的“科学引文索引(SCI)”,使“影响因子”直接关联到期刊的声誉评价,明确了各图书馆必要购置的各学科“核心期刊”的范围。基于“SCI影响因子”的核心期刊,因其精英(elite)标签,获得附加的期刊声誉。
早先学术论文的出版,都是由学会等非营利机构主持;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会等出版机构已日益不能满足大量论文出版的需要[38]。在此以前出版学术期刊不带来利润,并不引起出版商注意。古东指出[36]:随着一组“核心期刊”的出现――这是各图书馆必要购置的,学术期刊这个过去没有经济利益的领域,突然变成一个“非弹性”的市场,可以从中榨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70年代起,出版商开始大量介入学术期刊的出版;表2说明这一时期学术期刊商业出版份额的增长情况[39]。到2000年,科学技术医学类期刊的营业额为78亿美元,其中商业出版机构占68%,非营利出版机构占32% [40]。出版商并购扩大,增强竞争实力而进一步排挤较小的出版机构,并且更有能力创办新期刊,适应新学科分支的要求。于是,期刊出版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型出版机构。根据ISI数据库中7 710种STM期刊的统计结果(1998年),最大的5个出版商出版的期刊数占总额的37%;出版期刊数大于总额1%的16个出版机构,出版了全部期刊的48%,而出版量小于总额1%的出版机构有2 032个[41]。最近一份期刊价格的报告中(2011年)指出:ISI数据库中将近一半的期刊为 Elsevier、Springer、Wiley-Blackwell、Taylor & Francis和Sage 五大出版商所提供[8]。
2.3 开放存取运动的影响
2.3.1 OA期刊所占份额 随着OA运动宣导者的积极推动,OA期刊成为当今不可忽视的期刊模式。芬兰学者对1 837种期刊(2008年)中出现的OA论文进行统计:由出版者网站上自由获取的论文(包括“纯OA”和“混杂型OA”论文),其数量占论文总量的8.5%;另一种通过搜索引擎能够自由获取的论文手稿本(包括机构典藏和专业典藏论文),其数量占论文总量的11.9%[42]。
仅由“典藏”机构通过搜索引擎得到的论文(所谓“绿色通道”论文),包括未经同行评议的论文和已的手稿。如果不考虑这部分论文,上述的8.5%份额,与几种常用期刊指南所载OA论文资料的统计结果相近(2009年OA论文占期刊论文总量的5.9%到7.7%)[43]。不仅是数量问题,期刊的规模化程度对出版效率和期刊质量有显著影响。根据学者统计(2010年):90%以上的OA出版机构只出版1本期刊;50%以上的OA论文刊载于这种仅出一本的OA期刊上[44]。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对学术出版市场的研究报告(2005年)指出:在科技医学类期刊22个不同学科中选出2 707种“顶级(top-tier)”期刊,其中895种由学会、大学等非营利性机构出版(占33%),价格为营利性出版期刊的1/3,并且质量高于营利性期刊[45]。这些都是传统模式的期刊,也是引用率最高、学者阅读最多的。最近的报告指出(2010年),只有11%的OA论文能够载入“ISI期刊引用报告(ISI-JCR)”[15]。主要期刊集中于少数大型传统出版机构的形势未变。图3中表明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转变过程中,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期刊经费的增长情况[46]。由于主要电子期刊采取“大宗捆绑交易(the big deal)”方式向图书馆提供使用权,单本期刊的价格统计已无实际意义;“捆绑”供应使得单本期刊和每页论文读取费用下降[47]。在此期间,期刊的订购(或付费使用)经费仍保持相同的高增长率(见图3);随着电子期刊的普遍采用,期刊经费占用图书馆其他经费的现象减轻,单本著作采购量从逐年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然而,图书馆经费的增长始终难以跟上需要,图书期刊经费短缺仍然存在;有人说:当年令人困扰的“期刊危机(serial crisis)”并未化解,目前依然存在“价格承受危机(affordable crisis)”[17]。“欧洲学术出版与研究环境(PEER)”项目的一份学术行为研究报告(2009年)中着重指出:“目前还没有事实表明图书馆因为OA资料的出现而删去原有付费订阅的期刊”[48]。
2.3.2 作者问卷调查 英国CIBER(信息行为与研究评价中心)的学者,从ISI数据库中随机选取5 000多名不同国家期刊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2005年)[49]:作者选择期刊投稿,主要依据期刊的信誉和阅读量,并且与期刊价格无关;作者并不看重自己论文的版权问题(见图4)。
无论是期刊作者或读者,都对付费缺乏兴趣,并且认为目前图书馆对期刊经费支付太多,应该由政府部门、社会基金、产业机构等支付期刊费用(见图5)。 只有40%的学者所根据的研究工作,有外界资助或研究合约。另一方面,有32.3%的学者资助很少(没有资助的论文多于50%),这关系到期刊“作者付费”模式的推广。
学者认为OA期刊能够增加期刊获取机会,但是对OA期刊的质量持审慎态度(见图6)。当时的调查显示:30.3%的学者对OA运动有些了解;但是只有9.7%的学者对于机构典藏有些了解,并且38%的学者表示不会把论文存入机构典藏。OA运动热心支持者约有8%,特点是年龄较轻,或者与地缘有关(亚、非、东欧)。
最近欧盟委员会资助的SOAP(开放存取出版研究)项目的统计结果(2011年),也得出相同结论[50]:对于38 358名学者的调查发现,89%的学者认为OA对他们的研究领域有益,但是只有8-10%的在OA期刊上。论文很少发表在OA期刊上的原因有:39%的学者提到缺乏作者付费资助,30%的学者谈到他们专业领域缺少信誉高的OA期刊。有评论认为这是OA期刊发展的“困境(quandary)”[51]。
3 问题讨论
3.1 马儿可以引到河边,但不能叫它饮水
3.1.1 “自存档”模式 2001年,开放社会研究所(OSI) 促进公众知识获取的“信息计划部门(Information Program)”,在布达佩斯主持召开了学术期刊开放存取(OA)会议;与会的各国学者热烈讨论并确定了OA的定义、策略和执行措施,由此得出学术论文(经过同行评议)开放获取的两种途径:1) 在传统的TA(toll access付费获取) 期刊上,然后自我存储在开放获取的文献库(所谓“绿色”道路);2) 在不向读者收费的新型OA期刊上(所谓“金色”道路)[5]。
早先提出自我存储“颠覆性”建议的哈纳德,是“绿色”道路的主要推动者,他认为:直接运用新型OA期刊替代传统TA期刊的“金色”道路过分漫长,而推行“绿色”道路可以加速这个转变过程;如果发表在传统TA期刊上的论文大部分能够存储在开放获取的文献库中,势必会减少TA期刊订阅数量,从而达到发展OA期刊和取代传统期刊的目的[52]。另一方面,例如OASPA(开放获取学术出版协会)以“金色”模式为主,不讨论“绿色”模式,并且不排斥任何出版机构,只要所出版的期刊中有一本纯粹OA期刊,都能加入该协会[53]。
古东认为:“绿色”道路带有某种“狡黠”(subtle)和“迷惑性”。对于传统期刊,绿色模式既依靠和利用它,随后又离弃(forget)和企图取代它[54]。这种“自存档”是无组织的(anarchic),造成文献存储分散、零乱和不完整,不成为独立期刊模式和文献主要获取来源。古东指出:“获取(access)”不等于“实际获取能力(accessability)”[54],重要的是“获取”质量与实际效果。
3.1.2 “强制执行” 根据400多所美国大学有关机构典藏的调查资料(2007年),只有10.8%的学校建立了机构仓储(见图7)[55]。
机构典藏的建立和推广者、美国CNI(网络信息联盟)的主管认为:大学机构典藏的任务是管理和传播大学成员创建的数字化资料,包括组织建立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及存取、传播和长久储存这些数字资料[56]。据统计(2007年),37%的机构典藏资料为教师的学术和教学资料,其中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资料仅占13%
(包括论文预印本和后印本、电子期刊、电子书籍),另外24%是所谓“灰色文献”(工作报告、会议文献、教学资料等)。此外,还包括41.5%的学生学位论文、13%的电子图片、4.5%的非学术资料和3.0%的历史资料[57]。
与1994年哈纳德提出“颠覆性”建议时不同,“绿色道路”是将传统期刊上已发表的、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利用DSpace等软件“自存档”于大学多学科数字化文献库,实现“无缝”交流。 康奈尔(Cornell)大学的图书馆成员,报告了他们机构典藏的实施情况[58]:2004-2006年间仅存入资料2 646件,在资料库193个DSpace元数据类别中,有些类别甚至是空的(占29%),或者存入资料很少。对其他7个大学文献库的调查也有类似结果。报告中提到:学者对于机构典藏缺少认识和缺乏动力,并且认为利用个人网站或者专业文献库更能突显学科的特点。于是有人指出,“马儿可以引到河边,但不能叫它饮水”[59]。然而哈纳德认为,康奈尔大学机构典藏实行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是没有实行“强制执行(mandate)”措施,并且强调机构典藏的主要任务就是“开放获取”[60]。
所谓“强制执行”,是用来巩固学者本身已有的、改进论文获取与引用的倾向,不是强迫他们去做所不愿做的事。惠康基金(Wellcome Trust) 对于所资助的研究结果,在时未执行仓储规定时,“试图说服(persuade)作者而不是去惩罚他们[51]”。学者最关心的,是把自己在声誉高的期刊上,不会轻易尝试新的模式[61]。
3.2 陪审团尚在讨论
3.2.1 开放获取与影响因子 一般印象是:网上免费获取的论文阅读多些,下载多些,由此得出论文引用也会多些;一些实际的论文引用情况对比,支持了这种观点[62]。然而,康奈尔大学一位年青学者的工作,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他在相同期刊上随机选取OA论文,与付费获取的论文相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引用率差别并不显著[63]。该作者认为:自行选取OA论文时往往会选质量较高的,而造成引用率提高的假象;论文作者是期刊读者群中的精英部分,对传统订阅期刊没有获取障碍,与OA论文的获取无甚区别,论文引用程度相差不大。
对此,某期刊的编辑在《观点》栏中提到:“有关OA论文的引用效果,陪审团尚在讨论”;“我们迫切需要客观、量化的事实根据,来证明OA的效果确实像宣告的那样,而不是来自某种亚宗教信念”[64]。
上述随机选取OA论文的引用情况研究,被认为观察的时间段太短;然而继续观察说明:在的第12、18、24和36个月得到的引用情况,都未发现两者有显著差别[65]。
非OA宣传者较易接受上述结论;然而将此结论推广到所有学科,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66]。
3.2.2 不是“免费”获取 华默斯1999年在NIH创立的PubMed Central,是期刊上公开获取的文献库,没有涉及“颠覆”传统期刊模式[31]。2000年他离开NIH后,提出建立PLoS(公共科学图书馆)的构想,号召学者签署公开声明,要求出版商在期刊出版6个月后集中存储于网上公开的文献库,并且在6个月到期后对未执行的出版商进行抵制。这一签名运动未达到预想效果,但是引起政府等科研基金机构的注意和支持,终于在2003年开始出版OA期刊PLoS Biology(生物)[67],次年又出版PLoS Medicine(医学);其目标是针对最著名的顶级传统期刊Nature、Science、Cell、NEJM等展开竞赛[68]。
OA期刊需要适当的、可持续经营的(sustainable)经费收入方式,以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机制。PLoS开始出版的宣传材料中,提到“开放(open)获取”不是“免费(free)获取”,详细介绍了OA期刊作者投稿需要交付费用[69]。
如果说传统期刊存在“读者获取”障碍(barrier),那么OA期刊存在“作者投稿”障碍;质量越高的OA期刊,向作者收取的费用越多。在市场规则下,传统期刊的顾客是读者,要考虑期刊对读者是否有用;OA期刊的顾客是作者,要考虑期刊对作者是否有利。这势必会影响到OA期刊的质量,也是迄今OA期刊发展缓慢的原因。
作者支付OA期刊的“论文加工费”,通常由论文所依据的研究工作的资助者承担,然而有一部分作者论文对应的工作没有资助或资助很少[49][70]。另外,通过图书馆支付作者费用,则越多,图书馆费用负担越重;在没有OA投稿专项经费时,图书馆可能因经费紧张而取消对作者投稿OA期刊的支持[71]。
PLoS 创刊时论文加工费为1 500美元;有人质疑这不足以支撑最高水平期刊所需的费用:“PLoS将自己定调在期刊市场的精英顶端,仅出版最好的、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这意味着将要剔除90%的来稿和非常高的编辑出版费用”[68];“PLoS的收入估计要比实际需要低4-6倍”[68]。到2006年,期刊经费明显入不敷出,PLoS的“论文加工费”增加到 2 500美元;当年开始筹建“轻度”同行评议的PLoS One(综合),大量采纳学术界次级论文,来稿剔除率仅30%,而论文加工费为1 350美元,获取了显著收益,以贴补PLoS Biology和PLoS Medicine的亏损[72]。PLoS One目前成为出版论文数量最多的“巨型(Mega)”期刊”[73]。
PLoS出版者的论点是:“全球约有150万篇论文,它们经过分选,发表在大约25 000种期刊上”[73]。PLoS One则面向众多论文中的“长尾”部分,抓住这部分论文的作者(“顾客”)。目前各出版机构(包括传统出版商)纷纷出版这种“轻度”同行评议的OA期刊,这是利用OA模式的巨大“商机”[17]。
有记者对PLoS One出版的某些论文取舍不当和编辑草率之处提出询问,而未获得答复;该记者对此进行评论分析,并且联系到PLoS的创刊由来,指出它偏离了原先的主张,现在是“为OA不惜一切(OA at all costs)”[17]。
3.3 提高质量与降低价格
从历史过程来看,ARL当初成立SPARC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期刊价格增长过快引起图书馆经费短缺问题,当时针对出版商期刊的价格垄断采取应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后来SPARC的活动重心转移到讨论期刊“网上获取(access)”问题,它的论坛成为OA运动代表性宣传阵地[74],而期刊的“价格承受(affordable)”问题依然存在。“出版商为何迄今尚未解体”引起的热烈讨论,又一次唤起对于期刊“价格承受”问题的注意。
20年来期刊的“开放获取”经过热烈争论和初步实践,已经引起普遍关注。出版商乐于针对期刊获取问题进行讨论(他们提出学术圈内的学者基本上没有期刊获取问题,一般公众和第三世界的期刊获取也有针对性解决措施[75]),这就分散了对出版商价格垄断问题的注意。另一方面,如果不顾及其他,将期刊是否“开放获取”放在首位,势必淡化出版商与非营利出版机构的差别[76],其结果是最有实力与出版商相抗衡的学术出版群体得不到有力支持。
图书馆界的感受,则是20年来期刊经费的沉重负担始终存在。有一位资深的图书馆工作者(她是1989年ARL指定的“期刊经费危机”调查报告的作者[20],曾以《学术期刊在十字路口》为书名热情洋溢地编辑1994年“颠覆性建议”的讨论记录[10],并且撰文追踪了20世纪整个90年代电子期刊的逐年发展[77]),在论及当前的热烈争论时有些迷茫,像“多色冰激凌”那样多姿的期刊模式(包括不同情况以及混杂型),似乎各有长短之处[78];然而图书馆员首要的考虑因素,不是某种信念,而是期刊的“质量”与“价格”[79]。这是图书馆员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 Kuhn T.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M]. 3rd 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2] Berners-Lee T, Hendler J. Scientific publishing on the semantic web [J]. Nature, 2001, 410(6832): 1023-1024.
[3] 崔丽芬. 电子期刊对于学术交流模式的影响: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讨论[J]. 现代情报, 2011, 31(1): 160-166.
[4] Maron N L, Smith K K. Current models of digit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by Ithaka for 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M]. Washington DC: ARL Publications, 2008.
[5] 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EB/OL]. [2011-10-15].省略/openaccess.
[6] Elsevier. E-journals at Elsevier[EB/OL]. [2011-10-15]. 省略.
[7] Christensen C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ll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8] Bosch S, Henderson K, Klusendorf H.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11: Under pressure, times are changing[EB/OL]. Library Journal, Academic Newswire, 2011-4-14.[2011-10-15]..
[13]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roundtable[R/OL].[2011-10-15]. .
[25] Alexander A, Goodyear M. The development of BioOne: Changing the role of research librarie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J].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0, 5(3). [2011-10-15]. .
[30] Kling R, McKim G. Not just a matter of time: Field differences and the shaping of electronic media in supporting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 51(14): 1306-1320.
[31] Kling R, Fortuna J, King A. The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 of E-Biomed into PubMed Central [R]. Center for Social Informatics, No.WP-01-03.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2001.
[32] Van de Sompel H, Lagoze C. The Santa Fe convention of the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J]. D-Lib Magazine, 2000, 6(2) . [2011-10-15]. .
[33] 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EB/OL]. [2011-10-15]. .
[58] Davis P M, Connolly M.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Evaluating the reasons for non-use of Cornell University’s installation of DSpace [J]. D-Lib Magazine, 2007, 13(3/4). [2011-10-15]. .
[59] Poynder R. Ten years after [J]. Information Today, 2004, 21(9):1-2.
[60] Harnad S. Why Cornell’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nearly empty[EB/OL].[2011-10-15]. .
[63] Davis P M, Lewenstein B V, Simon D H, et al. Open access publishing, article downloads, and citation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BMJ, 2008, 337(7665): a568.
[64] Flaxbart D. On impact of OA, the jury is still out [J].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anship, 2008(54).[2011-10-15]. .
[65] Davis P M. Open access, readership, citation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cientific journal Publishing [J]. The FASEB Journal, 2011, 25(7):2129-2134.
[66] Finch A. Open access and citations: Is there really an advantage? [EB/OL]. Publishing News, 2011-5-11. [2011-10-15]. blogs.省略/publishingnews.
[67] Twyman N. Launching PLoS Biology: Six months in the open [J]. Serials:The Journal for the Serials Community, 2004, 17(2):127-131.
[68] Butler D. Scientific publishing: Who will pay for open access? [J]. Nature, 2003, 425(6958): 554-555.
[69] PLoS. Publication fees[EB/OL]. [2011-10-15]. 省略/publish/.
[70] Warlock K. The pros and cons of open access[EB/OL]. Nature Web Focus, 2004-9-13.[2011-10-15]. 省略/nature/focus/accessdebate/.
[71] Gawrylewski A. Yale dumps BioMed Central [EB/OL]. The Scientist, 2007-7-31. [2011-10-15]. classic.省略/news/display/53450.
[72] Butler D. PLoS stays afloat with bulk publishing [J]. Nature, 2008, 454(7200):11-11.
[73] Binfield P. PLoS ONE and the rise of the open access mega journal, 2011[EB/OL]. [2011-10-15].省略/PBinfield/SSP-presentation4.
[74] SPARC. Open access newsletter & forum[EB/OL]. [2011-10-15]. 省略/sparc/publications/soan.
[75] Elsevier. 1) Elsevier’s position on access, 2) Current situation, 3) On universal access and open access[EB/OL]. [2011-10-15]. 省略.
[76] Warlock K. Will open access prove a blessing or a curse to learned societies? [EB/OL]. Nature Web Focus, 2004-3-25. [2011-10-15]. 省略/nature/focus/accessdebate/.
[77] Okerson A. Are we there yet? Online e-resources ten years after [J]. Library Trends, 2000, 48(4): 671-693.
[78] Okerson A. Six flavors of open access: Successes and possibilities for STM journals [J]. Liber Quarterly, 2004, 14(3/4):339-347.
关键词:生产业;高职院校;科技成果
作者简介:谷丽洁(1979-),女,河南平顶山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科研管理。
基金项目:2016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教师科研质量诊断与提升策略研究”(编号:2016T107),主持人:谷丽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7-0064-05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的相关政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研究院与企业等创新主体与科技人员都在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路径,而高职院校的科技研发与成果面对科技需求市场该如何定位?该如何针对特定的科技市场需求硖岣哂τ糜胱化的路径,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的含义界定为: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发展工作成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由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科技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应用研究上。应用研究的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1]。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生产业体系,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生产业的应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兴生产业态”。要想改造我国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型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提升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就必不可少。对此,生产业是否将是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服务和应用的重要领域,我们做了相关的实证调研。
一、厘清高职院校科研定位,促进生产业的发展
(一)与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科技需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研究选取广东某高职院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来自不同行业的20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是校企合作办学或横向课题研究。调查投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69份。经过统计,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研发的企业占38.5%;需要技术服务的企业占61.5%;曾与高职院校一起申报过相关的技术研发项目的企业占23%;公司的研发模式是研发的起点就引入最终用户,把企业需求作为研发项目来源的占72.1%;公司与高职院校进行人才、知识交流和技术转移的占56%。通过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的研发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并积极寻求与自身发展相关的科研服务和科研成果,希望进行转化应用。但在实际中,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科技研发的比率很低,并且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知识交流和技术转让方面的比例偏低。出现这样的问题,除了高职院校本身的科研资源有限、校企双方科技需求没有匹配之外,可能与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有很大关系。
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纲要》)中将生产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从图一可以看出,与高职院校有科技合作意向的企业大多数分布在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如电商、运输、保险、房地产、金融、医疗等行业。由此可以看出与高职院校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大多属于生产业。我国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服务业的科技含量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明显,高职院校的科研与转化要侧重向生产业倾斜。
(二)高职院校科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承担相应的教学职能、科研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由于历史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相对本科院校尤其研究型大学还有相当的距离[2]。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威廉・冯・洪堡认为纯科学以外的应用性科学,是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事情[3]。我们抽样广东某高职院校2016年对外技术开发与服务的横向科研的部分项目,从表一可以看出该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横向课题研究不仅体现了应用性,也体现与其合作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多数属于生产业。表中的企业多数分布在批发零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房地产、金融、物流等生产业。这些企业具有高度的知识密集的特点,但由于内部的技术限制,对外部的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依赖性比较强。
由此,基于与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科技需求现状、高职院校科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与转化要侧重向生产业倾斜。高职院校与之合作研发的企业,大多数集中在生产行业,很少集中在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8大领域,如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很难像普通高校那样承担基础性、前沿性重大课题的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例如2016年广东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方向的专项资金有55620万元,立项455项。其中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器件有31项、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有15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有8项、计算与通信芯片有8项、智能机器人有15项、新型印刷显示技术与材料有8项、增材制造有14项、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有14项、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有18项,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有277项、粤港联合创新领域有49项,获得以上项目的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新企业、新型科研机构与研究性大学,没有一家来自高职院校。抽样重大科技专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情况如表2。
由此,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主要面向地方中小生产企业,解决好这些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实用技术开发以及科技创新等问题。我国生产业范围包括10大类34中类,其中第一大类就是“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包括的生产业种类有“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标志计量服务;生产性专业技术服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生产业分类(2015)》)。有别于传统服务业,生产性科技服务业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技术和分析方法,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配套服务,智力服务和支撑。除软件行业外,还包括设计研发、新产品试制、初样,正样试产、小批量生产和中试过程及小批量、多品种的样件配套开发等高度依赖先进科技的服务行业。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业的关键
根据宏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巨大压力。“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技术与专利,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品牌与服务,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服务的附加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企业要想在“微笑曲线”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生产技术升级,通过研发和自主创新,增加企业生产技g的科技含量。
全球大的趋势正在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开始转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生产业就是一手连着生产,一手连着服务,一手连着二产,一手连着三产。加快发展生产业,引领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产业依附于生产和制造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分布于“微笑曲线”两端各领域,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要素。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生产和制造企业,是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生产业由于能全面地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而成为新兴技术和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和传报者,如电子商务是通过新的网络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的一种产业,是一种新型产业的模式。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业的关键,要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业转化。
三、高职院校科技成果在生产业应用的路径
(一)寻找高职院校优势科研资源,提升其与生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匹配度
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一般包括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与相关科研的硬件环境等。虽然高职院校比起研究型大学及专门的科研机构有很多短板,比如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难以进行基础研究和大项目研究、科研论文数量及论文的影响力都不及研究型大学、缺少像样的实验室等,但高职院校也有自身的优势科研资源,如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兼职师资队伍庞大,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比较密切、有相对先进的实训场地、可以依托优势专业聚集相关核心技术、教师个体或者团队与区域内的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密切的技术合作等,这些都是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的特色和亮点[4]。
高职院校主要针对生产业提供研发服务、技术转让服务和技术资讯服务。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更多的是为相关的生产业解决技术层面的“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利用综合知识解决行业企业的科技现实需要,并创造“制作”模式,解决社会问题。故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项目研发、技术革新、实用新型技术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其与生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匹配度。
(二)重塑高职院校科研流程,加强其与生产业科技研发的协同与应用
传统的高职院校横向课题的申报流程是:科技处公开通知――申请人撰写、整理、打印相关材料――科技处接受申请――科技处审核评选――科技处公布立项――项目负责人进行课题研究。重塑高职院横向课题的流程:市场调研――项目提出――可行性分析――论证――项目批准――技术攻关――实验室小试――数据反馈――实验室中试――用户反馈――小批量产――成熟产品,市场推广。其中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要共同参与科研计划的编制、明确研发目的、共同完善科研质量体系和标准规范、共同出资并委派相关的研发人员、共同开发具体的研发实施方案、共同承担具体的研发执行流程。
(三)重视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其与生产业科技需求的联系
根据2015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统计数据手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共拥有各级各类科技服务平台1041个,其中高职院校的技术服务平台只有72个,只占到了6.9%。我国高校科技服务平台主要集中在综合类高等学校,这些高等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各类科技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管理规范、建设成效显著,部分高校还建立了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5]。相比普通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比较落后,应该加强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
以“互联网+高校资源+企业资源”的理念,通过搭建生产业企业资源和高职院校资源的协同平台,依靠线上线下平动,提供协助高职院校研发市场化、新技术产品化,企业生产科技化的目标,实现企业科技创新、产研结合,最终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共享平台。平台主要以生产业企业技术需求为核心,以促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目标,共享校企双方适合企业成长和创新的各种技术研发,使企业可以集中精力专注于技术转化和运营等核心工作。在这个平台上,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通过信息资源匹配,企业共享高职院现有的科研成果,并进行转化;另一个是校企共享双方资源,协同研发,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科技转化[6]。
(四)激发高职院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平衡其与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利益
高职院校应准确分析科研人员的需求,按需激励,建立多层次、多内容、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第十六条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①自行投资实施转化;②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③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④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⑤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⑥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第四十条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应当依法由合同约定该科技成果有关权益的归属。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在为生产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技术转让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过程中,要切实保护科研人员的权益和利益。
主要途径有:第一,建立起科研成果服务奖励机制,可以按照科研成果服务后取得的经济效益, 给予科研工作者一定比例的物质报酬;第二,在人事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中适当增加科研成果服务指标权重;第三,鼓励高职科研人员到企业中兼职,以“技术参股”的形式加入到企业中。第四,支持高职教师在岗离岗创业[7]。允许高职科研人员在认真履行所聘任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利用本人及其所在团队的科技成果在岗创业或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兼职。
(五)提高高职院校科研信息的情景感知能力,满足生产业的科技需求
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技术最早由Schilit于1994年提出。情境感知简单说就是通过传感器及其相关的技术使计算机设备能够“感知”到当前的情境。一般是指系统利用情境信息,智能地判断用户行为及目的,通过信息捕捉、知识创新和创意策划等,主动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服务[8]。高职院如果通过实地研究逐个去了解合作企业的具体科技需求,会导致成本过高,而且样本量一般不大,想要获取大样本的数据会消耗大量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目前页面数目已超过800亿个,每小时还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里面有大量生产业的科技需求信息,可是由于关键信息都是以半结构化或自由文本形式存在于大量的HTML网页中,很难直接加以利用。面对类型繁多、数量巨大以及碎片化的网络信息数据,利用情境感知技术对这些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中的生产业的科技需求信息进行有效、准确、全面判断分析,可及时地把握其科技服务需求。
高职院校科技成果在生产业应用的路径在资源、技术、科研人员激励、组织变革、信息平台搭建等层面,需要立体全方面地进行研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比如如何培育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服务和转化优势。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更多地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在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相比普通高校普遍偏弱。
参考文献:
[1]郭彦省.高职院校发展科研职能的定位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8-51.
[2]王黎明.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职能定位――以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03-105.
[3]Stefan Gesser, Miquel Martin, Stefan Weiss.Context Awaeness in Futrue Life Scenarios: Impact on Sevice Provisioning Platforms. 2005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and the Internet Workshops, SAINT
2005. Trento, Italy, 2005.
[4]邵永强.h指数视角的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能力分析与研究――以百所国家示范高职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57-59.
[5]方美君.高等职业院校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0(6):73-74.
[6]邵珉,梅姝娥.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J].价值工程,2013(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