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史融论文

科学史融论文

时间:2023-03-27 16:3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史融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史融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冶金史;再建制化;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设有“冶金史”硕士点的高校有两所:北京科技大学与郑州大学;设有博士点的只有北京科技大学(以2007年全国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为准)。当然,从事冶金史研究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还有许多,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博物馆等以及著名的冶金史专家华觉明先生等等。北京科技大学的冶金史研究起步较早,它是目前国内从事冶金史研究的最早机构与权威机构之一,现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前身为原北京钢铁学院的冶金史组,它成立于1974年,1982年更名为冶金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先生担任顾问。该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在冶金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冶金史研究博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综国内目前的冶金史研究,在其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取“实地考察、抽取样品~实验分析一文献印证一得出结论”的研究程序,即科技史研究领域所谓的实证性研究方法;从其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来说,按科技史研究界的通俗分类,处于内史的研究阶段。

实践证明,在科技史研究的历程中,内史的研究首先是科技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与首要关注点,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为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总是从认识其本身而开始的。浏览一下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的科技史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从其创刊伊始直至1999年,该刊所公开刊登的科技史学术论文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内史的研究范畴,即驻足于史料的收集考辨或论证的阶段,特别是在其20世纪80年代所刊登的科技史论文,几乎概莫能外,而对于与科技史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的因素则很少涉及。这是我国国内科技史研究初创时期的研究大气候、大环境、大氛围,所以这也必然影响到冶金史研究的小气候、小环境、小氛围,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众多的犹如冶金史研究一样的其他科技史研究的小气候、小环境、小氛围,而最终形成了当时国内科技史研究的现状。其实,目前国内科技史的研究的大气候、大环境、大氛围仍然还裹足于内史研究的阶段,还处于蹒跚前进之状态。然而,放眼国外的科技史研究同行,他们早已走出内史研究的圈子,而关注于和科技本身密切相关的一切外在因素——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哲学等等。例如苏联物理学家赫森1931年发表的《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和默顿于1938年发表的《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其实就标志着科技史研究之外史研究的转向。前者后来发展为以贝尔纳为代表的科学学,后者发展为以默顿为代表的在西方有着重大影响的科学社会学。这两者都把科技的发展作一种外在的、社会学的理解,从而开创了科技史研究的新领域,而且此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众多的伟大的研究成果。例如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等等,成为科技史研究领域的经典研究之作,并形成了所谓的贝尔纳学派;而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或称之为默顿学派,除默顿本人的成名作及其《科学界的规范结构》和《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之外,其他代表性研究人物及其著作还有本·戴维德的《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戴安娜·克兰的《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以及科尔兄弟的科学界社会分层研究等;同时,从其中还发展出了所谓的“后默顿”传统,即以爱丁堡学派为代表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它的出现,不仅在科学社会学领域取得了话语霸权,而且在科学社会学界、科学哲学界、科学史界乃至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外史研究的转向,能给科技史研究提供更广泛的研究视野与研究领域。其实,国外除了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科学技术之外,从哲学的视野来研究科学技术也是硕果累累的。从逻辑主义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现代思潮;从石里克、卡尔纳普波普库恩、费耶阿本德、拉卡托斯劳丹、夏佩尔这一连串如雷贯耳、耳熟能详的“主义”与名字中,我们确实感到了我国科技史研究的滞后。于是乎,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刘钝先生提出了新世纪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再建制化”问题,按笔者的理解:“再建制化”问题除了是科技史研究机制的继续提高与完善之外,更应该是科技史研究方法的再建制。

事实证明,作为一门连接文理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科技史研究,在经历了目前萦绕于科技史研究界的那种“目前中国科技史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再搞”的梦魇之后,我们的研究视野、研究领域必须跨出内史的门槛,走向与科技史密切关联的社会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等等一切相关的领域,从而探讨它们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系,寻找自己更大的生存空间与发展领域,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开创新的研究思路,走向与外史研究相结合之路、走向外史的研究之路,这也许是目前国内科技史研究也包括冶金史研究在内的研究方法“再建制化”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冶金史研究的学术论文,还大都遵循“矿冶遗址考察、抽取样品一实验分析一文献印证一得出结论”之研究范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是冶金考古(archaeometallurgy)的研究范畴,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冶金史(historyofmetallurgy)研究],不能否认,这种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曾为国内冶金史研究的进步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而且受到了国际冶金史研究同行学人的高度赞誉。然而,作为对人类文明三大标志之一的冶金技术的研究却抛开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因因素而进行纯冶金内史的研究,视野确系过于狭窄。因为科技史本身发展的历程表明:任何一项科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文化思想等密切关联。因此,今后开展冶金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目前还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研究,或许是其在新世纪取得更大研究成果的研究新领域。

笔者认为,今后国内的冶金史研究除继续从事所谓的内史研究之外(这种内史性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随着国内科技考古遗址的逐年发掘、新的矿冶遗址或者新的冶金文物的出土,都需对它进行内史性的研究与考证),还可以而且是必须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研究:

1.中国古代冶金史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关系冶金技术的发明作为人类文明出现的三大标志之一(其他两项标志分别是文字的发明与城市的出现),它在促进中国古代文明历史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冶金技术不断迭进的历史。从早期的铜、铁、锡、铅等的冶炼而造就的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青铜器文明到今天现代化的钢铁冶炼而形成的钢铁文明等,一直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聪明才智。在此期间,中华民族冶金技术的许多次世界领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这一领域的独步天下的豪气。因此,通过冶金史的研究,有利于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形成、发展与兴盛的历史进程。

2.冶金史与各个朝代的社会生产力之关系

人类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青铜农具特别是铁制农具,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这不仅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足,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本领。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冶金技术的发展,所以冶金技术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因此,如果割裂这种联系而只是单纯地研究各个朝代的冶金技术的发展情况,确实有一种历史的单薄感。

3.冶金技术思想(史)研究

中国是一个拥有浓厚哲学思维与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度,一部中国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中国思想史。作为时代中人,不论之于达官贵人抑或是从事被称为“雕虫小技”的如从事冶金技术操作的卒与徒,都不能不受到社会思潮或思想的浸,而这种影响的结果,便是体现于他们劳动产品或技术产品中的各种各样的技艺或工艺。例如常见于商代中晚期及西周早中期青铜器上的饕餮与夔龙纹饰,这一方面给人以威严恐怖之感,另一方面又仿佛是沟通人神的化身,含有巨大的原始宗教力量,体现出超越现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但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纹饰从那些威震一时的饕餮、夔龙等种种神灵,已经变成了搏斗、武士刺虎、妇女采桑、弋射飞雁等形象,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题材开始大量涌现,这其实表明了人的价值开始被认识,社会生活的内涵成为青铜器纹饰的一个重要母题。这种变化,其实体现了中国古代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价值思想观念的变化。此外,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道教、宋明理学等等传统思潮都曾对中国的冶金技术有着深厚的影响。例如灌钢技术的发明,就与中国古代“和”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工开物·五金·铁》记载:“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在这里,作者用“生熟相和,炼成则钢”这一简洁有力的语言,不仅是对这种灌钢工艺所作的生动描述,同时也是用“和”的哲学思想对冶炼技术所作的精辟总结。推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通晓了生铁与熟铁的各自属性,同时又受到“和”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因此通过多年的亲身实践后,发明了“灌钢”这一工艺技术,这对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冶金史与社会政治之关系

综观中国古代冶金史的发展历程,冶金史也像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有也有其低迷的时期。这其中与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及其所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宋代的矿冶业之所以如此发达,这就得益于宋朝政府对矿冶业的重视的国家政策,例如宋政府对矿冶业的鼓励开发的告发政策、矿产品的售卖政策以及对矿冶业的管理政策等,都为宋代矿冶业的兴隆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但在清末,由于清政府政治上的腐败、矿冶管理政策的失误以及当时国外近现代冶金技术的引进等原因,导致了中国冶金技术在清末的逐渐衰弱与萎缩。转5.中外冶金技术交流史研究

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其同类其他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交流与联系一样,中国的冶金技术也必然与国外的冶金技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流。不论是驼铃声声的塞上古道之丝绸之路,还是碧波荡漾的海上丝绸之路,都曾带去了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同时也捎回了国外先进的冶金技术。科技交流史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同阿拉伯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确实存在着冶金技术的交流。例如梅建军教授认为:由砷铜的存在及铜器的特征,可以初步肯定,甘青地区在齐家和四坝文化阶段同新疆及欧亚草原地带存在文化上的联系及相互影响。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的视野,同时也可以澄清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起源问题。

6.多学科多视野的综合研究之路

因为科技史本身就是一个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这也就决定了对它的研究必须采取多学科多视野的综合研究,而“冶金史的研究涉及到采矿、冶金、材料、历史、考古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物理及化学组成分析研究手段与方法,因此这不仅要求冶金史研究者本身要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改进知识结构,同时多学科的结合,更是开展冶金史研究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冶金史研究与考古或者说是科技考古结合得较为紧密,依靠这种结合,冶金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对古代铜镜表面“黑漆古”生成原因和机理的研究成果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其实,从更广泛的学科综合来看,冶金史研究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即除了传统的“矿冶遗址实地考察一实验分析一文献考证一结论”的研究思路之外,我们还必须吸收或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方法,例如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等方法,融冶金史的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之综合取向,从而拓展我们的研究领域与研究空间。例如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冶金史就是一个非常新颖且充满生机的研究领域。在此方面,对西南民族地区的铜鼓研究就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研究领域,但目前对铜鼓的研究,也还处于铜鼓制造技术、铜鼓金属成分分析等方面,从民俗学的视野进行研究尚待来日。

7.对国外冶金技术进行研究

由于语言的限制、文献的不足以及金属器物的缺乏等原因,目前国内冶金史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对国外冶金技术的相关研究,然而在国外,却有相当一批冶金史研究者对中国古代冶金技术进行研究,这除了与中国古代的金属器物流失海外而给国外的研究者提供了实物考证之便之外,还同他们有着充足的研究经费密切相关。所以,目前国内冶金史研究的这种现状,也就决定了国内的冶金史研究者很难与国际同行进行高水平、全方位的对话与交流,这种状况其实也是国内目前整个科技史研究的窘境。

8.对近现代的冶金技术进行研究

“厚古薄今”是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一贯传统,也是其研究特点,所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近几年来力倡对中国近现代科技史进行研究。例如从2000年底开展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综合研究”,其研究成果已以《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丛书》的面目出现,但其中缺失中国近现代冶金史研究这一环节,因此作为冶金史研究者,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一历史性任务,从而补上这一缺失的环节。

9.对冶金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即冶金史基础理论的研究或冶金史元研究。从而建立起冶金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2篇

[关键词]跨学科学文献计量学跨学科研究 学科交叉度跨学科测度指标

[分类号]G256

对于跨学科学的理论,亦有研究者称之为跨学科理论,即解释跨学科现象、指导跨学科实践发展的理论。为避免混淆,笔者称之为跨学科学的理论。阐述跨学科学的理论基础,有助于理解和把握跨学科研究中有关测度指标的提出来源和基本原理。

1 跨学科研究的驱动力

1.1跨学科研究的内在驱动力

跨学科研究的内在驱动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以“应用问题”为向导的科学研究模式的建立。

Gibbons等人提出科学研究正在分裂成两种形式的知识生产模式,即模式1和模式2,而且科学正在逐渐从知识生产的模式1向模式2转变。模式1是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主要指单个学科内以认知为目的(即探索基本原理)的知识生产。在这种知识生产模式中,基础与应用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晰。与模式1不同,知识生产模式2是跨学科的,在这种模式中,基础与应用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模式2侧重于获得具有应用背景特征的结果,科学发现一般产生于为应用目标而寻求知识这个需要,科学知识生产的动机和知识方式趋于多样化。不仅如此,科学知识生产模式2的出现还意味着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生产环境,知识更易于在学科边界之间流动,研究人员更加具有流动性,研究组织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在当代科学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下,科学知识生产的目的不仅是要推进知识的进步,更要通过知识生产解决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的科学问题。与“应用语境”相适应,以解决“应用问题”为向导的科学研究模式已经建立起来。在当代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随着应用研究的不断兴起,跨学科研究也日益普遍。一方面,“科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无法依赖个体独立工作来解决冲突问题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往往需要多学科范围内的知识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由此,以“应用问题”为导向,在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生产模式下的学科界限和学科壁垒不断被消解,不仅出现了多学科合作的研究,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超越传统学科界限的新型知识生产,超出了现有学科的框架。另一方面,在跨学科知识生产中,应用语境中的科学知识生产活动要求调动多种既有的知识资源,并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合这些知识资源。

综上所述,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即以模式2为主导的科学知识生产方式,使得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产生了以“应用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模式。在这种研究模式下,科学家之间的开放的交叉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内在驱动机制由此形成。

1.2跨学科研究的加速器

如何更好地促进跨学科研究,使跨学科研究得以快速发展?笔者认为,科学家之间的信息、技术、情报和知识等充分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加速跨学科研究的进展。

情报交流理论认为,情报交流是人们借助于他们共同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交流。情报交流过程,就是情报从发生源(情报生产者)发生一直到为情报接收端(情报接收者)所接收的整个过程。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情报生产者和情报接受者的关系是社会各个体问的关系,相互通过社会活动方式实现情报的交流。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技比较发达的国家,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无形学院”的情报交流现象,这种现象是科学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情报交流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必然产生的,它是补充情报交流和情报传递的一种新的方式。这种类似于科学共同体的“无形学院”,其内部信息交流十分频繁,促进了科学家个人或团体之间的信息的输入输出,当这种“无形学院”中的科学家来自于不同学科背景时,就产生了跨学科的情报交流活动,从而对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交流基础。

当然,“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很困难的事……,唯一可行的可能是花更多的时间去交流和沟通,在对话中去理解别的学科的概念和规范”。所以当科学家们遇到以“应用问题”为主导的科学问题时,难免会需要不同学科之知识作为基础,要想在这种跨学科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果,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们需要更加深入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另外,科学家之间的科技合作是情报交流的一种方式,在跨学科研究中,存在于科学家之间的情报交流或科技合作活动,为跨学科研究的实施准备了跨向成功的“云梯”,并促进和加速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2 倡导跨学科研究的原因

学科交叉是学术思想的交融,实质上是交叉思维方式的综合、系统辩证思维的体现。唯有从多视角出发,采取交叉思维的方式进行跨学科研究,才能形成正确完整的认识。下面从跨学科研究的障碍、重要性和现实性几方面加以论述。

2.1跨学科研究的障碍

科学分类,是指依据对学科系统基本特征的分析,确立正确的学科分类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各门学科进行区分和排列,建立符合学科发展实际的分类体系。

学科分类和其他任何学科知识一样,有它自己发展的历史。从科学发展历程看,跨学科研究历史比跨学科理论历史要长得多。长期以来,相对于现在有些科研计划是跨学科理论指导和(或)相应制度干预的产物来讲,跨学科研究是以自然生长的方式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单一学科研究恐怕从来未有过,它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学科之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是,这种学科分类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很可能使得科学家在研究跨学科问题时,只顾专注于自身的学科领域内的技术和方法,而忽略了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很可能导致科学家在跨学科研究上的失败。所以,现代学科的分类有可能阻碍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另外,大学里的研究机构几乎都是按院系或独立的科研机构进行管理,使硬件资源匹配在院系或科研机构里,其共享与融合很难得到组织支撑。

对于科学家来说,要不断扩展自身的研究视野,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科研上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不妨借鉴不同学科的工具与方法,争取在跨学科研究上有所突破。

2.2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新时期里,我们要大力地提倡学科交叉,注重交叉学科的发展。维纳等人认为,“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跨学科学具有

如此强劲的重要性,需要特别重视跨学科研究,实际科研活动中,跨学科研究取得成功的实例非常之多。

DNA双螺旋结构是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四位,分别是Francis Crick、James Watson、MauriceWilkins和Rosalind Frankin。这四位科学家中Watson毕业于生物专业,Crick和Wilkins毕业于物理专业,而Franklin毕业于化学专业,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在同一时间都致力于研究遗传基因的分子结构,在既合作又竞争,充满学术交流和争论的环境中,发挥了各自专业的特长,为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了各自的贡献,这是科学史上由学科交叉产生的一次重大科学成果。

将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另一学科的前沿,能够产生重大的创新成果;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加强最新科学成果向周边相关学科的渗透和应用是有益于学科交叉的。要创造条件,鼓励不同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推动他们针对重大科学问题进行跨学科探索和合作。

2.3跨学科研究的现实性

跨学科研究的现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代科学的发展体现了学科交叉;二是当前的科研项目通常要求学科交叉。

2.3.1当代科学的发展体现了学科交叉 跨学科是以单学科发展为基础,并推动单学科进化与单学科集的拓展。科学的发展之路是扬弃,是知识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和不断形成的过程。这正如前苏联学者C・斯米尔诺夫所观察的那样,“科学史证明,科学知识的分化过程和整化过程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织,彼此转化……。科学的跨学科发展也必然转变为单学科发展。科学‘体’内的跨学科构成物迟早会获得独立学科的全部特点”。

当代科学的发展正呈现出宏观层面上的综合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细分(新学科的产生),这种学科的宏观层面上的综合和微观层面上的细分都可以产生新的学科,均体现了学科交叉,需要利用跨学科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加以分析。

2.3.2科研项目要求学科交叉 当前,各种科研项目,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大部分都有专门的跨学科研究项目,要求科学家在申请科研项目时,科研课题要有一定的交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以及其他一些主要资助机构都围绕着学科交叉研究设置和安排资助计划,目的是鼓励学科之间的联系,发展新方法、技术和工具,促进研究结果的应用。R&A是NSF的主要资助类别,主要资助四种类型的活动,而核心活动是学科交叉研究。中国国家科学自然科学基金会(NSFC)专门设立了跨科学部,用以处理交叉科学的科研申请项目。NSFC作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支持机构之一,NSFC清楚地认识到基础研究在科学前沿全方位拓展以及在纵向的学科分化与深入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及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NSFC将资助学科交叉研究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3 基于文献计量的跨学科学

可以利用文献计量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来描述跨学科研究并寻找跨学科研究相关规律。下文给出了跨学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及研究策略。

3.1期刊论文与学科交叉的关系

期刊论文作为科学研究工作的研究成果的载体,必然反映了大致同时代的科学研究工作。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科研工作者愿意把科研成果公开发表在期刊上,公开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可以表明作者发明或发现定理、原理或理论的优先权,为作者赢得学术声誉,这种学术声誉的获得是得到当代社会承认的;另一方面,期刊编辑择优录用并刊登了承载着作者科研成果和智慧结晶的科研论文,大多数期刊公正地选用了同行评议所承认的优秀论文,而这些优秀论文大体能够反映同时期的科学研究成果。

如参考文献[1-3]所言,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正在经历从模式1到模式2的转变。在模式2中,其知识生产受为实现同应用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最终解决的知识探求所驱动,以跨学科及学科之间的互动为基本特征,学科边界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从模式1到模式2的转变,使得在传统下处于单一学科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涉猎到学科边界问题,也就是跨学科研究的问题日益得到研究和深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研究工作必然大量地涉及到科学交叉的研究,亦即当代科学研究工作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跨学科研究和学科交叉的研究。

由此可知,期刊论文反映了科学研究工作,而科学研究工作又包含了学科交叉的研究,由此,期刊论文反映了学科交叉的研究。于是,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研究当代科学的跨学科学的特性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3.2跨学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当前在跨学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家从宏观层面研究得较多,如研究跨学科的资助问题、跨学科的管理及运作、跨学科的教育与成果应用等,而从微观层面去探讨跨学科的本质属性等内容的研究不多。从微观角度来看,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定量方法,如何测度跨学科研究?如何测度跨学科研究中必然伴随的学科交叉程度的大小?“如何从计量学角度对其分析,从数学的角度去揭示这类跨学科学科的发生规律,对其研究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目前对跨学科现象的定量研究,在笔者的另两篇文献中分别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在这方面的成果和笔者建立的跨学科测度指标,因此跨学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在本文中不再赘述。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建立以学科交叉度为核心的跨学科测度指标,以共现分析和共类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全面地从定量测度的角度去揭示跨学科研究的发生规律,是解决跨学科研究测度问题的路线。

4 结论

本文分析了基于文献计量的跨学科学理论基础,该理论基础总结如图1所示:

对图1的简要总结和说明如下:

第3篇

一、借助语言工具理解科学,借助科学学习发展语言

其实。就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来讲,科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互相促进的。科学教学中的现象表述、成果汇报、小组交流、生生评价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情境;而设计实验、推测结果、分析现象、查找误差等环节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成长是科学教师的臂膀――准确的理解、流畅的表述、严密的推理、详实的记录,不仅能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推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更能让学生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深入理解科学研究的精髓。这些能力的成长,都与训练有素的语文学习密不可分。

因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仅要善于发挥和利用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理解课程内容服务,也要责无旁贷地关注学生语言的训练和发展。

1.小到对―个误读音的纠正――如:“因为”的“为”(去声)经常被误读为阳平;“解剖”的“剖”(pou)经常误读为pao。

2.大到对学生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科学论文等语法、结构、格式的指导。

3.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科普名著――《昆虫记》《徐霞客游记》,等等。这些关注和培养语言能力的做法,将使科学教学中的师生都如鱼得水,更使学生获得了宝贵的终身阅读与学习的基本能力,为他们认识世界和感受世界又打开了一扇更为广阔、更为自由的窗口。

二、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利用科学改变生活

科学源于人的生活世界。科学教育如同科学一样,源自生活,是生活的需要;生活世界是科学教育的意义所在。所以,科学教育要自觉地关注儿童现有的和未来的生活,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服务,从而显现科学教育自身的人文关怀。

面向生活世界的科学教育所强调的是科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双向互动关系。既要求学生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也要求他们从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去发现需要探究的问题;既要求学生熟练地把握科学知识的应用,也要求他们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源头在于生活世界。因而,科学课程资源的选取与把握应本着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的迫切需要和真实的兴趣的基础上展开。在这一原则指导下: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或者地域情况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增删剪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及时的调整。

2.定期给学生留出“自由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发现生活、学习中无处不在的科学问题,引导探究,鼓励应用。

3.有意让他们感受科学技术的应用给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比如:科学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积极锻炼身体、学会安全用电、学会栽培饲养等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意义,感受科学的力量,享受应用科学改造生活的愉悦感与成就感。

三、熏陶良好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科学精神

在20世纪初的科学主义思潮中,其代表人物丁文江曾这样写到:“今日中国之所需。不是科学结果的介绍,是在科学精神的灌输与科学态度的传播;科学的结果得之甚易。”也就是说,与科学结论相比,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过程中更本质、更重要的东西。抛开数据和结论,探究过程本身对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具有巨大的陶冶价值。在探索自然现象的过程中,人的精神境界获得了提升。

科学活动内在的这些精神品格是我们构建新人文精神的独特资源,是当下人文精神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教育史开发科学精神资源的重要途径。因而,教师应当把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摆在相当的高度来认识、来加以重视。并在科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使之与探究活动有机结合,水融。

1.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强调。诸如反复试验、查找误差、及时记录、合理推测、小组合作这样的环节,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延续,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做法并不是某节课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原则。

2.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以态度鲜明的评价语言充分肯定。诸如研究兴趣浓厚、实验操作严密准确、接受他人的批评建议、善于搜索整理信息、尊重原始数据等表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逐渐成为自己的价值观念。

第4篇

论文摘要: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内部饱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内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道家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刹析。

1中国传统武术与道家思想的发展渊源

1.1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老子、庄子的思想为代表并包括秦汉黄老、魏晋玄学等思想的总称,其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从形成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曾为促进中国古代的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武术经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到现在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原因就在于它生长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受到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武术也不例外。它的变化发展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些不仅可以从武术的运动方式、技术理论、训练手段中可以看出,而且在武术精神及其运动理念中也都深刻的体现出来。

1.2道家思想是影响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

温力先生认为:“武术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为中华民族对武技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包括思维特点、欣赏习惯、感情意志、理想道德观等等,这些不仅影响到了中国武术技术的风格特点,并且影响到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形成”。所以要真正了解和领悟武术的精神,就必须深人的分析研究其内在包含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佛家和道家,但是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地位来看,道家思想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说,道家思想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影响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家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究,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基础”。中国武术的各个方面都与道家哲学思想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道家思想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在各个发展时期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的,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不变的,这就是道家的本体论。哲学中所说的本体论,主要是探讨何为万物之本源的问题,道家的本体论主要表现在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这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是中国武术文化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核心作用。

2道家本体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2.1道论与武术的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中华武术吸收了这一思想,认为“道”也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宗”。而武术理论中的“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理论思想正是从“道”的思想中领悟而来。“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思想指的是武术的动作是从原始单一的进攻防守动作,按一定的路线演变成千万个技术动作,而千万个技术动作又通过长期演练最后达到形成一种形神合一。这种形神合一就是武术训练阶段的至高境界。

“道”的观点首先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是宇宙生成论,即“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演化出了天地万物;同时又是本体论,即“道”是世界天地万物的总根据。道生万物,万物归于道,拳术理论也是如此,武术种类虽然千变万化,而它们包含的道理是相通的。这种思想将中国武学的理念推至了最高顶峰。所谓武学最高境界实质也就是摆脱武术招式的束缚,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无招胜有招”。追求武术的本质和“悟性”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摸索才能“得道”。“道”生成了万物,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那么,“道”是怎样进行活动和遵循什么样的法则行事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命题,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不违背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老子主张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悖,长而不宰”,就是说道生养万物,哺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成长了万物却无意做主宰。万物自相治理,不加任何干预。从形式上看,道是无为的,自然而然的,这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

2.2气论与武术的关系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比较模糊,道家学派虽然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仍尚未能给道一个合适的命名。道家为了表述本体观,用“气”字来代表万物的根本,来体现“道”。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气”是庄子对老子“道”的具体化。庄子认为,构成宇宙的本体是阴阳之气,万物的生成,是阴阳之气的聚合,而万物的灭亡,则是阴阳之气的离散。“气”在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被看作是武术的根本,是武术的本体与精华所在。气与养生更为密切,气是武术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庄子本人也非常注重养生,他的养生基本方法是,“合斋”与“坐忘”。道家认为:气是构成、维持、充养人体和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武术养生是以养气炼气为主旨。武术养气皆不外通过静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炼气法融人站桩的“桩功”练习,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聚蓄、运转、爆发的劲力练习等,都是武术内气炼法。 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故以精、气、神为修炼的基础,以宝精、固气、音神为修炼原则,从而达到精足、气充、神旺的目的。道家的行气、吐纳、服气等养生术,实际上就是道家的“气功”,是道家以“气”为万物本源的认识论基础上创造的种养生方法。道家气功特别是内丹功被广泛融于武术体能和技能锻炼中。道家气功同武术结合,是中国武术的一大变革和跃进。

2.3天人合一论与武术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所谓“天”并不是指天上的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世间一切人事,都应该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违自然规律,才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严格遵守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武术练功十分重视按自然界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方法,来达到相应的练功目的。只有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才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道家强调要达到天人合一,就应该要遵从自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武术主张从大自然的生物与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武术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创造出新的武术动作。如大鹏展翅、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野马分鬃、神龙摆尾等拳术术语。又如五形拳是根据虎、蛇、猴等五种动物的攻防动作创出的。形意拳更是依据道家“五行”之说立论,用“五行”与“五拳”相配,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劈、崩、钻、炮、横”五拳。习武要与社会和谐相处,要先立德后学武。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所主张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在武术中则表现为追求“人际关系和谐”。武术非常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习武与比武中点到为止,避免致人于死地;遵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以门派规矩约束人的行为,维持武术内部的和谐平衡。武术将人体视为心与身是统一,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锻炼。内外兼修、和谐发展,绝不是为了培养争勇斗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 情境创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40-03

一 问题的提出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是一门艺术,通过生动具体的情境设计,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然而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境创设却存在误区。

纵观现在的公开课,很多教师为了出奇制胜,追求新颖,一堂课中情境引入用时过长,活动形式过于花哨,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创设,只是学生玩耍的游戏而已。在一定程度上,还分散了学生思维,让学生的科学思考淹没在玩的乐趣中,课堂看似很热闹、气氛活跃,但实效性不强。科学来源于生活,还应回归生活,新课程强调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就地取材,创设喜闻乐见、富有悬念的生活情境,为理论与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但是有些教师将生活情境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上来,过多的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不知所云。严峻的课堂教学现实让我们看到,体现新课程理念,适应新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情境创设的方法,是摆在每一位一线教师眼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在科学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所采取的有效策略和应用。

二 理论依据

1.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学习都应是情境化的,知识不能脱离它所依赖的情境而被学生获得,学习应该是情境、文化和活动的共同作用过程。依据情境学习和情境认知理论,知识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在一定情境中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更能有效地迁移到多种情境中去。另外学习也需要社会性的交互作用与合作,以便获得更全面、更完整的知识和观点。情境认知对学习和迁移的本质有这样的解释:学习是学习者和知识得以产生的情境互动的结果,迁移指学生在学校学得的知识向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迁移,是一种实践知识的能力。情境认知的灵魂是“学以致用”,因此该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使学生把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去成功地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而迁移易于发生的前提是知识必须在它所依赖的情境中获得。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见解。知识并非是主体对客观现实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以及周围环境(即学习的情境)都起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认知结构是不断发展的。建构主义强调教师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进行问题探究学习,强调协作活动、意义构建,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地学习知识内容。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3.情境创设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情境内容要科学,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相应的科学知识点为依托,不可随意编造,具有一定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且表述要科学,应简洁明确。

第二,适度性原则。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密切联系,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才是有效的、适度的。

第三,探究性原则。创设的情境要具有启发性,置学生于“愤”与“悱”的状态,能启发学生思维;还应要有开放性与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和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接受问题的挑战。

第四,有效性原则。情境创设要有效果,要使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要有效率,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要有较高的比值;要有效益,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学需求相吻合。

三 情境创设策略的探索和应用

1.巧用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科学实验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创设实验教学情境,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效的实验教学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往往使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来创设情境外,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实验来创设情境,巧妙地安排新颖有趣的实验,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动脑,创设寓教于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动力主动探索。

课例1:浙教版《科学》第三册第二章第3节“大气压强”。

师:今天我给大家变个魔术

出示装有两种酒的带两个小孔的酒壶,透明的一次性杯子。

师: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演示:堵住酒壶的两个孔往外倒。

生:(观察)什么都没有,感到奇怪,开始相互交流。

师:现在我能让它倒出白酒来。

演示:堵住酒壶的一个孔,倒出白酒。

生:观察到有白酒倒出,感到惊奇,思考。

师:我还能让它倒出红酒。

演示:堵住酒壶的另一个孔,倒出红酒。

生:(观察)真的有红酒倒出,更加感到惊奇,思考。

师: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其实是大气压强帮了我的忙。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通过一个小魔术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将抽象的,不可感知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魔术紧扣大气压这一主题,为后面应用规律解释现象作铺垫。

课例2:浙教版《科学》第二册第一章第5节“光的反射”

师:在教室后用激光笔发出的光正对着黑板上画的靶子打靶心。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

师:想一想刚才这个实验利用了什么知识?

学生: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师:如果在老师和靶子之间设置一个障碍物,这时激光笔发出的光沿直线不可能传播到靶心上,哪位同学还能站在刚才老师这个位置,使激光笔发出的光线绕过障碍物再次打中靶心?

学生思考、讨论。有同学跃跃欲试要上来实验,有一位同学用激光笔发出的光对着平面镜打靶。

这一教学环节笔者利用学生熟悉的激光打靶的实验创设真实情境引入新课,设计新颖,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很自然、不着痕迹、不知不觉之中就把学生带进了科学的殿堂,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2.运用故事,创设生动情境

初中生是介于儿童和青年之间的一个特殊年龄段,将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融入与科学知识其中,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尝试着用创设几个相关情境,融合成一个故事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就像在讲述一个故事,并以此吸引着学生,达成教学。

课例3:浙教版《科学》第三册第一章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以懒羊羊的一段回忆引入:一天蛋蛋和懒羊羊在玩耍时,蛋蛋不下心落入水中,蛋蛋沉在水底不能上来,蛋蛋大喊:“谁能浮我起来?”在一旁的懒羊羊无计可施,刚巧灰太郎经过,灰太郎在水中加入了一些盐,蛋蛋就从水底浮了上来。灰太郎取笑懒羊羊,懒羊羊大哭了一场,决定回学校好好学习溶解的知识。新课讲授以懒羊羊的学习作为主线,学习溶解度、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等级、溶解度曲线等相关知识。最后以懒羊羊再战灰太郎作为本节课的小结。

“溶解度”这一教学内容相对学生而言很抽象、枯燥乏味。笔者在整节课中以懒羊羊为主线创设了几个相关情境,融合成一个故事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较好,因此,运用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3.借用实物,创设直观情境

实物直观、形象,在教学中利用现实世界的真实材料或实物,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某种形象和概念,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能快速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且印象深刻。

课例4:浙教版《科学》第一册第二章第3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师:俗话说“好花不常开”,那么植物开花仅仅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花朵吗?

学生不是的,是为了结果实。

师:我们平时所吃的蔬菜和水果中有哪些是植物的果实?

生: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师: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植物的果实,你们可以把它剥开来,观察一下这些果实有哪些不同。

把准备好的果实发给学生。

学生剥开后仔细的观察。

师:你们发现这些种子有什么不同?

生:松果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花生、苹果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课本上虽然给出了一些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果实、种子的图片,这样学生可通过观察图片分析两者的区别,一是比较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够,难以真正理解两者的区别。笔者在上课时,准备了花生、苹果、松球果等实物,让学生动手剥一剥,仔细观察。通过实物,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思维活跃,自主建构了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而不是对课本知识的被动接受。

4.引用科学史,创设科学情境

在科学发展史中有许多著名实验、经典发现事例,也有一些科学家的生动感人故事,教师们可以运用这些良好素材,来创设科学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是真实可信的,也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比简单重复的说教有用得多。如在“细胞结构发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讲述细胞结构发现的过程,英国人胡克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发现有许多小孔如蜂窝状,他便称之为细胞,现在知道其实是死细胞的细胞壁。以后,许多学者在不同的生物体中都观察到了细胞,后来布朗从兰科植物的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之后又有科学家在多孔虫的细胞中发现了细胞质,这样,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形态逐步为人所知,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探索过程。又如在“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节课中,可以讲述阿基米德发现浮力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这则科学史故事,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然后自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学生自然会提出科学的猜想。在“探索宇宙”中,可以结合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在载人航天上所取得成就等,这些丰富的史事,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学情境,沿着科学家思维的足迹,去体验科学的乐趣,去发现新知。

5.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的边界就是生活的边界。”教学来源于生活,还应回归生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有时也令学生感到困惑,运用实际生活场景来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理解新知识使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例5:浙教版《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第4节“碱的复习”

在学习“石灰水”时,笔者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石灰水能够保鲜鸡蛋呢?引导学生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查找资料、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组织学生仔细观察鸡蛋外壳,可知鸡蛋壳表面看似严密,其实蛋壳上有无数小孔,鸡蛋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刚一露出小孔,就和石灰水里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封住小孔,使蛋壳表面不透气,外面的细菌钻不进去,使鸡蛋得以保鲜。

课例6:浙教版《科学》第二册第一章第5节“光的反射”

在学习“光的反射”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一位老奶奶在一个有月光的晚上要出门,可是刚下过雨,路面虽然干了,但是仍有不少水坑,谁能帮她想想办法,怎么走就不会踩到水坑里?教师要引导学生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光射到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而光射到地面上发射漫反射,组织学生讨论运用作图的方法,得到迎着月光走,亮处是水坑,暗处是地面,背着月光走,亮处是地面,暗处是水坑。

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创设了石灰水保鲜鸡蛋、老奶奶在月光下走路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所学知识,体现了课堂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从实际生活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6.拓展探究渠道,创设实践情境

科学探究是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对学生亲身经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应采取的重要方法。在开展探究活动时,情境设计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传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条件和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自由发展。除了要认真设计课堂探究活动内容,还要积极创设课后探究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研究、网上点击、家庭小实验等。例如,在上完“生物是怎样呼吸的”这一课后,学生理解动物的呼吸作用还是有点难度,课后布置同学亲手做一个“呼吸实物模型仪”,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在上完《二氧化碳》这一课后,学习小组自发的从网上、书上查找有关二氧化碳的内容,并且以小组为单位撰写科学小论文,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又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其实生活中现存的科学情境,无处不有,探究活动从课堂向课后延伸,可以真正实现在“做中学,乐中学”。

四 情境创设的效果分析

教师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组织课堂教学,设计出许多精彩的教学情境,供学生表现,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参与课堂教学的冲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完美地表现自我。实践表明,知识、能力或情感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才会成为一种必然。通过对所教班级一年多的情境教学尝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的课堂教学比较沉闷,基本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说一点、写一点、学生就记一点、画一点,这样学生非常被动,非常机械,当然就谈不上激情,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但是,如果让学生去看一出精彩的表演,或者听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么学生就兴奋了,记忆也很深刻,而教师创设的情境就好比是精彩的表演和动听的故事,现在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自觉主动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景观,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很浓,时而激烈争辩,时而安静沉思,学生的自我领悟能力明显提高,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空间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与学生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融,大部分学生反映这样的学习学得有趣,学得生动活泼,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乐在其中。有一位学生说:“实验结果竟然与我们预期的差别这么大,怪不得老师告诉我们不能想当然的看问题。”一位同学在周记本上写道:小学时,我最讨厌上科学课,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诵,没想到初中的科学课,这么有味道,真有趣,我一定要学好科学课。

五 情境创设的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掌握知识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了解自己学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情境创设要力求简洁实用,凸显情境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志伟、陈秉初.中学科学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秦晓文.初中物理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马海珠.新课程?新教学?新备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

基础研究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学科的交融与渗透已经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促进交叉学科的健康成长是目前科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分析近百年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00多项成果中,近一半的项目是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成果,对170多位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他们的原创性成果的统计研究发现,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科学家有76人,占总数的44.2%,有48项原创性成果涉及其他学科体系,占总获奖次数的53%。最典型的事例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涉及到4位作者,其中2位是物理学家,l位是化学家,1位是生物学家,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成果。美国加州大学钱永健(RogerY.Tsien)教授,具有化学、物理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化学的学术背景,他在绿色荧光蛋白以及多色荧光蛋白方面的出色工作使得他获得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这方面工作若没有多学科交叉的背景是很难完成的。由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和理论观念,通过学科交叉和渗透,采用多学科的研究工具、方法和推理模式进行研究,常常能够实现全新的发展,这在科学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在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亦是如此。

做好学科交叉,首先必须要认识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所谓交叉研究是指以研究团队为基础开展的科研活动,它要求团队成员有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团队为整体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发起挑战。团队成员通过彼此交流,拓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研究中每个人都要负责涉及自己学科领域的问题,每个人对最终的研究成果都负有责任。实际上,交叉学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很多现在的学科也是由过去的交叉学科发展而来的,如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产生了生物材料学;生命、医学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产生了生物医学电子学以及生物医学信息学等。交叉学科的形成首先是来源于对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进行系统、深人研究的需求。如生命与医学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其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命与医学科学本身的需要,如生命体海量数据的产生迫切需要定量化分析方法、手段;第二是基础和应用科学的拓展,对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新的认识以及对人类健康的追求等等。本文力图通过分析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现状和开展交叉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探讨促进交叉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对进一步推动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方面有促进作用。

1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发展现状

其他学科与生命、医学科学的交叉,为相关的基础和应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中,基础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目前正在经历从Bi。一X到X一Bi。的转变。前者(如生物物理学、生物力学、生物数学、生物信息学等)注重将不同层次的生物学对象作为一种特殊介质,研究其物理学、力学、数学和信息学规律(其重心是X)。后者(如物理生物学、力学生物学、数学生物学、信息生物学等)则强调将物理学、力学、数学和信息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认识特定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的定量规律(其重心是Bio)。应用科学与生命及医学科学的交叉集中反映在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ealEngineering,BME)这一交叉学科。其中基于电子电气工程的(EE一Based)BME涉及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图像、生物医学光子学、医学影像学以及放射医学等;基于化学工程的(ChE一Based)BME涉及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以及纳米生物学与纳米医学;基于机械工程的(ME-Based)BME涉及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人工器官以及仿生学等等。

当前生命及医学科学领域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发展正在呈现以下新的特点:(l)来自于基础和应用科学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者在所感兴趣的特定生物学问题上的知识积累逐步深人,与生命与医学科学家之间的学术语言障碍正在逐步缩小。(2)一批受过良好交叉科学训练的独立研究者和青年人才正在健康成长,能逐步从不同于生命或医学科学家的视角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并具有在本领域重要刊物和生命与医学科学主流刊物上连续的能力。(3)回答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方式丰富多彩,从理论模型、数值计算到实验验证,从个体、系统、组织到细胞、分子、基因,从定性到半定量和定量,从基础理论、技术平台到大型装备,极大地丰富了生命与医学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并孕育着新的突破。但是,目前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学科交叉研究中的障碍和存在的问题

2.1学术语言的差异使得不同领域的专家存在交流和沟通上的障碍不同领域科学术语的差异是交叉学科研究的障碍之一。科学家经过训练会在同行间形成自己的学术语言,这种语言简化了与同行的交流,但同时又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首先,一个领域的专家可能不理解另一领域的专业术语;其次,同一术语在不同学科中的涵义会完全不同。而在目前传统单一学科模式的培养下,知识面宽而又懂得其他学科“专业语言”的科学家不多,这种科学家本身的素质缺陷也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存在困难;因此,交叉学科的研究者首先必须为理解不同学科间的学术语言而付出时间和努力。也只有克服了这种交流上的障碍才能保证交叉学科合作的顺利和成功。

2.2合作态度上的障碍20世纪80年代Siglna兀科学研究学会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在被问及是否应该增加对交叉学科研究的资助时,几乎有3/4的学者回答是同意或强烈同意,表明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认识到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但被问到在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中,是否愿意放弃自己原来的研究方向时,则极少有人表示愿意放弃。由于交叉学科研究讲究团队合作,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科学家可能会因此失去在原来学科中的学术地位。在时,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需要多个人共同完成,两者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科学家对开展合作研究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合作难度增大。另外,学科歧视也是合作的障碍之一,如认为自己的学科比别的学科重要也会妨碍正常的交流与沟通。

2.3具有交叉训练和良好积累的人才不足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相应的培训周期也越来越长,更不用说要了解和掌握多个领域知识的专家,而交叉学科对研究者知识积累和科学训练的要求,往往需要经历5一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成为合格的独立研究者;也因此,与生命或医学科学领域同龄人相比,交叉学科的人才往往显得积累不够,优秀的杰出青年人才更是难以脱颖而出。#p#分页标题#e#

2.4研究项目和成果取得共识上的障碍交叉学科的研究无论是申请经费还是成果发表,要取得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认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申请经费资助方面,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基金的资助是基于同行评议的结果。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研究项目往往由于申请者学科背景来源广泛、科学视角各异,而评审专家的专业视角、知识背景也不尽相同,因此其评议结果很难取得共识,评审中出现非共识的项目比例较高。以原生命科学部四处所管理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和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学科两个学科为例,在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2008年面上项目同行评议意见中,5位专家一致同意资助的平均共识率只有6.4%,远远低于学科当年18.1%的资助率;而在同一个科学处、当年资助率为17.77%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学科,面上项目5位专家一致同意资助的平均共识率则为13.33%。二者相比其同行专家的共识率有明显的差异。在成果发表方面,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由于大多数学术杂志有自己的学科定位,传统上以发表各自学科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为主,因此,交叉学科研究论文的发表相对来讲难度更大。而研究者所发表的论文又与其晋职、争取经费等等个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在客观上也造成研究人员从事交叉研究的态度不积极。

2.5项目评审难度较大交叉学科的项目一方面由于学科覆盖面较广,项目难以取得共识,另一方面,由于一个项目往往涉及几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使得通讯评审专家的选择较其他学科更加困难,要保证项目的评审质量难度较大;一旦同行专家选择不准,则会导致项目的评审质量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初选。基于同样原因,由于学科评审组专家往往是由几个专业领域专家组成,专业跨度大、专家数量严重不足,很难保证交叉性研究评审专家的专业需求,特别是对交叉学科项目的科研成果或发展前景很难做出客观、全面和准确的评价,加之评审时间上的限制,最终会影响到资助项目的遴选。

2.6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的研究模式存在小型、封闭、分散的问题也是影响学科交叉的因素之一目前,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领域依然存在着小型、封闭、分散的研究模式。小型即一个教授十几个研究生模式,虽然该模式在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研究组体量小,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进行集体攻关的要求不相适应;封闭、分散包括同行封闭,学科封闭,单位之间相互封闭,科学团队难以形成规模,资源难以共享,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人才培养也停留在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过窄、技能训练为主的阶段。

3建议

3.1适当提高交叉学科人才板块的资助率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尝试对交叉学科的人才基金给予适度倾斜,将有利于在科研实践中发现和培育人才。同时,加强后续跟踪,通过对优秀项目的连续支持,如青年科学基金与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与重点项目的衔接,将进一步促进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

3.2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交叉性重大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顶层设计,凝练具有创新性的科学问题,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联合开展交叉性研究相对于通过上述人才板块资助、逐步培育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研究者、研究小组或单元而言,组织跨科学部交叉重大项目、设立交叉学科重点项目将有利于整合现有优秀研究力量,选择前沿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原始创新和交叉/融合的思考,并对逐步提升交叉学科整体研究水平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组织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时明确要求交叉,但往往是立项时强调交叉,实际申请和评审时对交叉的理念贯彻不足,把握不准,使得一些没有真正意义上交叉的项目还是得到了资助,没有真正发挥导向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门户与学派壁垒的存在,使一些科学家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因而导致一些立项时看似交叉的研究项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学科交叉,项目完成仅仅是拼盘而已。项目承担人员相互之间交流不够,仍然是各自进行自己的研究,项目完成也是大家的工作凑到一起,没有相互间有机的联系。

3.3适当增加交叉学科评审组专家人数根据交叉学科特点,建议在目前评审组专家人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交叉学科的评审组专家人数,保证交叉性研究单一项目对多领域专家的需求,从而保证评审质量,降低单个专家权重,使优秀的项目不因专家专业背景上的限制得不到及时资助。

3.4适当增加交叉学科小额资助项目的比例针对交叉学科非共识项目相对较多的特点,尝试适当增加交叉学科小额资助项目的比例,将有助于培育和保护创新性思想、鼓励自由探索。

3.5鼓励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积极推动交叉学科研究者借鉴其他学科的技术、理论来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尝试在交叉学科内部自由申请项目板块上设立倾斜经费,进一步鼓励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通过5一10年的持续资助,可望凝练出一些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前沿课题。

3.6从制度上鼓励科学家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建立鼓励和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机制第一,要从激励机制上鼓励研究者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由于交叉学科研究通常涉及到多个实验室的合作,因此发表文章署名为同等贡献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因此在基金项目的评审中要承认项目参与者的贡献,在评价优秀人才时,要理解交叉研究工作中不同学科的重要贡献,不能对此行为抱有偏见;第二,要从项目设置上对交叉学科项目给予倾斜。对于一些交叉研究项目,如重点、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建议设立双PI(项目负责人)或多Pl制,申请交叉项目必须由来自不同研究机构不同学科的多个PI共同申请,参与项目的每个PI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采取切实的措施保证每个参与单位的利益。从制度上鼓励科学家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从管理上促进合作项目的启动和运转,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对管理部门来说,应该经常组织一些多学科项目领域的学术交流,使科研工作组有认识其他学科的机会;在评审过程,应对明显学科交叉的项目单独对待,用各种方法抵消专家评审过程的学科自我保护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