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接入技术论文

接入技术论文

时间:2023-03-27 16:4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接入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接入技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分布式入侵检测;;协作

在宽带网建设中,除了增加骨干网传输通路的带宽、网上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及路由器速度以外,主要是缓解用户接入网瓶颈。目前,宽带用户接入技术主要有高速数字环路(xDSL)、光纤接入方式、双向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和宽带无线接入网(如MMDS和LMDS)等手段。其中,宽带无线接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接入手段。本文将重点探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1.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的特点

1.1首先,话音通信和宽带数据通信逐渐无线化。随着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发展,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在几年后,无线话音通信和窄带数据通信的用户数量将可能超过有线用户。目前在中国的部分地区,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数量已超过有线电话用户的增长。

1.2无线通信须适应IP业务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等新业务的发展,数据通信业务量正以指数规律增长,其中使用IP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的业务量更是急剧增加。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须适应IP通信业务发展的需求,并逐渐向高速、宽带通信网推进。

1.3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始终在互补支持发展。与无线通信相比,有线通信具有容量大、速率高、宽频带和传输质量稳定的特点,能满足高速数据通信和宽带多媒体业务的通信需求。在无线通信方面,第三代移动通信拟达到的目标是静止状态下为2Mbit/s,10GHz频段下的固定无线接入通信已可实现20Mbit/s左右或更高速率。更高频段的无线接入亦在向更高速率迈进,无线通信正利用其实现个人通信的优势始终与有线通信在互补支持发展着。

2.无线接入系统在通信网中的定位

无线接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用于提供本地交换局至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传输,但不提供局间漫游服务。在建筑物内或局部区域,可通过移动终端提供服务。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海岛或用户稀少、分散的农村地区,铺设有线电缆比较困难、投资大,用户经济实力较低,只有选用无线接入技术,才能解决电话普及与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矛盾。在遇到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无线接入系统可作为有线通信网的临时应急系统快速提供基本业务服务。

在通信网中,无线接入系统的定位是:本地通信网的部分是本地有线通信网的延伸、补充和临时应急系统。

3.无线接入技术

3.1MMDS接入技术

MMDS多路微波分配系统已成为有线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MMDS是以传送电视节目为目的,模拟MMDS只能传8套节目,随着数字图像/声音技术和对高速数据的社会需求的出现,模拟MMDS正在向数字MMDS过渡。MMDS的频率是2.5~2.7MHz。它的优点是:雨衰可以忽略不计;器件成熟;设备成本低。它的不足是带宽有限,仅200MHz。许多通信公司看中用LMDS技术来作为数据、话音和视频的双向无线高速接入网。但由于MMDS的成本远低于LMDS,技术也更成熟,因而通信公司愿意从MMDS入手。它们正在通过数字MMDS开展无线双向高速数据业务,主要是双向无线高速英特网业务。

近年,我国有的大城市已经成功地建成了数字MMDS系统,并且已经投入使用。不仅传送多套电视节目,同时还将传送高速数据,成为我国数字MMDS应用的先驱。数字MMDS不应该单纯为了多传电视节目,而应该充分发挥数字系统的功能,同时传送高速数据,开展增值业务。高速数据业务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MMDS经营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为数据业务的收入远高于电视业务的收入。

3.2LMDS接入技术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工作于24GHz~38GHz频段,带宽在1.3GHz左右,传输容量大和应用灵活等特点使其成为目前倍受瞩目的天线宽带接入技术。

一个完整的LMDS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本地光纤骨干网、网络运营中心(NOC)、基站系统、用户端设备(CPE)。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多通道多点分配业务(MMDS)和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两种。它们是在成熟的微波传输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所采用的调制方式与微波传输相似,主要为相移键控PSK(包括BPSK、DQPSK、QPSK等)和正交幅度调制QAM(包括4-QAM、16-QAM、64-QAM等)。不同之处是MMDS和LMDS均采用一点多址方式,微波传输则采用点对点方式。

LMDS的特点是:

(1)LMDS的带宽可与光纤相比拟,实现无线“光纤”到楼,可用频带至少1GHz。与其他接入技术相比,LMDS是最后一公里光纤的灵活替代技术。

(2)光纤传输速率高达Gb/s,而LMDS传输速率可达155Mb/s,稳居第二。

(3)LMDS可支持所有主要的话音和数据传输标准,如ATM、TCP/IP、MPEG-2等。

(4)LMDS工作在毫米波波段、20~40GHz频率上,被许可的频率是24GHz、28GHz、31GHz、38GHz,其中以28GHz获得的许可较多,该频段具有较宽松的频谱范围,最有潜力提供多种业务。

LMDS的缺点是:

(1)传输距离很短,仅5~6Km,因而不得不采用多个小蜂窝结构来覆盖一个城市。

(2)多蜂窝系统复杂。

(3)设备成本高。

(4)雨衰太大,降雨时很难工作。

3.3WCDMA接入技术

WCDMA技术能为用户带来最高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样的条件下,现在计算机中应用的任何媒体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轻松地传递。WCDMA的优势在于,码片速率高,有效地利用了频率选择性分集和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可以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采用Turbo信道编解码,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FDD制式能够提供广域的全覆盖。下行基站区分采用独有的小区搜索方法,无需基站间严格同步;采用连续导频技术,能够支持高速移动终端。相比第二代的移动通信技术,WCDMA具有:更大的系统容量、更优的话音质量、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快的数据速率、更强的抗衰落能力、更好的抗多径性、能够应用于高达500Km/h的移动终端的技术优势,而且能够从GSM系统进行平滑过渡,保证运营商的投资,为3G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WCDMA通过有效地利用宽频带,不仅能顺畅地处理声音、图像数据、与互联网快速连接,而且WCDMA和MPEG-4技术结合起来还可以处理真实的动态图像。

3.43G通信技术

在上述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无线通信技术将迈向3G通信技术时代。3G强大的带宽和传输速率给多媒体通信提供了高速传输的可能性。从通信容量上,3G较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有大幅提升。另外,3G有效地利用了频率选择性分集和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可以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使传输速率有了大幅提高,该技术又称为国际移动电话2000,该技术规定,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其传转数据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而室内为2Mbps。但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用户可用速率就可以达到2Mbps,因为室内速率还将依赖于建筑物内详细的频率规划以及组织与运营商协作的紧密程度。然而,无线LAN一类的高速业务的速率已可达54Mbps。

3.54G通信技术

第2篇

关键词:通用串行总线(USB)局域网

目前,在局域网内部,计算机接入局域网的传统方法是通过在计算机主板上安装以太网卡来实现网络的互联。这种接入方式需要计算机主板上有闲置的ISA或者PCI插槽,还需要上级网络设备有足够的接口支持。当上级网络设备的下行接口数量不够时,必须在这个网络设备下面添加集线器(HUB)或者交换机(Switcher)。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多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局域网接入适配器。它将传统意义上的多块以太网卡和集线器的功能集于一身,使多台计算机可以用各自的USB接口连接到上级网络设备的一个下行接口,并在内部采用了比集线器功能更为更强大交换控制器,对各接口的数据流量加以控制,保证可靠地运行。

与传统的通过以太网卡的局域网接入方式相比较,这种通过USB接口的局域网接入方式具有很多优点:安装简便,支持热插拔,而且不需要在计算机内部安装以太网卡,尤其在主板插槽紧张时节省了资源。

1系统硬件组成

本文所述的系统实现了对四路USB接口的局域网接入。图1是整个系统的硬件组成框图。

1.1物理层

物理层芯片连接上级网络设备的下行RJ45接口和交换控制器。本文所述系统用台湾REALTEK公司的RTL8204芯片实现。这块芯片是一块高度集成的10BASE-T/100BASE-TX/FX的以太网收发芯片。RTL8204包括了四个独立的通道,可以同时收发四路以太网信号,每路通道都集成了4B5B编解码器、曼彻斯特编解码器、加扰器、解扰器、输出驱动、输出波形形成、滤波、数字自适应均衡和锁相环模块。但在本系统中只用了一路连接外部局域网。与普通物理层芯片所具有的质独立(MII)接口相比较,RTL8204使用了相对简单的简化介质独立(RMII)接口向上与MAC层进行连接。这种RMII接口省掉了MII接口中的许多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将15位信号减到了7位,简化了硬件的设计工作[3]。

1.2交换控制器

本系统采用的交换控制器是台湾REALTEK公司的RTL8308B芯片。这是一块具有8端口10Mbps/100Mbps的交换控制器。它对各个端口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交换,并对各端口的流量加以控制。RTL8308B每个端口都能够处理10Mbps或者100Mbps的数据,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或者半双工模式下。与RTL8204一样,RTL8308B的接口也是RMII接口,硬件设计非常方便。

RTL8308B片内集成有2MB的DRAM。可以用作数据包的缓存。RTL8308B支持IEEE802.3x全双工流量控制和半双工后退压力算法、地址学习算法、广播风暴控制和环路测试功能。RTL8308B片外用一片串行EEPROM24LC02B实现对芯片的配置[4]。

1.3USB转换芯片

USB转换芯片对USB接口的数据、控制信号和RMII接口的数据、控制信号进行转换。本系统采用台湾ASIX公司的AX88170作为USB协议转换芯片。这块芯片片内5KB×16bit的SRAM,内部对数据进行USB协议和网络协议转换。它支持USB1.1标准,并可连接基于IEEE702.3或IEEE802.3u以太网协议下的10Mbps/100Mbps网络,而且在支持MII接口的同时,还支持简单的RMII接口,方便硬件的设计。

AX88170片外用一片串行EEPROM93LC56实现对芯片的配置[5]。

1.4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在即插即用的特性上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使用方便的要求。USB规范目前有两个版本:1.1和2.0。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主板还只是支持USB1.1规范的最高12Mbps速率,所以本系统是针对USB1.1规范进行的[1]。

2硬件配置

2.1RTL8308B的配置

交换控制器RTL8308B的配合是通过芯片在上电时读取串行EEPROM24LC02B及某些控制引脚的电平来实现的。这其中包括广播控制使能、半双工后退压力函数使能、全双工流量控制、环路监测函数使能位、CRC校验允许位、Hash算法使能位等。对这些控制位的使能,本系统视需要而定,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此外,非常重要的是选择好RTL8308B的物理端口,并设置好其对应的物理地址。如果物理地址没有设置正确,交换控制器将能正常地从连接端换数据。在本系统中,根据芯片手册要求及实际需要,选取C端口连接RTL8204的C端口,E、F、G、H分别连接4片USB转换芯片AX88170。在EEPROM24LC02B内设置好物理端口对应的物理地址,使RTL8308B的A端口到H端口对应着物理地址08H~0FH。

2.2RTL8204的配置

RTL8204的系统配置通过读取某些控制引脚上电时刻的电平来实现。RTL8204在上电时读取对应的引脚电平,并将其状态写入自己的内部寄存器中。这些控制引脚包括速率的选择(10Mbps/100Mbps)、全双工/半双工的选择以及自动协商的使能。本系统选择了自动协商工作方式,使RTL8204可以自动地与传输方式未知的上级网络设备协商物理层信号的传输方式。

降此以外,对RTL8204最重要的配置是其端口的物理地址的设备。本系统用RTL8204的C端口连接RTL8308B的C端口,要求这两个端口的物理地址一致。前文所述,RTL8308B的C端口地址应为0AH,所以,应该将该RTL8204的C端口地址设置成为0AH,具体设备方法可以参考文献[3]。

2.3AX88170的系统配置

USB转换芯片AX88170的数据接口可以选择MII接口或者RMII接口,本系统选择了设计较为简单的RMII接口。AX88170还可以工作在PHY模式或者MAC模式下,在本系统中,RTL8308B工作在MAC层,对其他芯片的传输方式进行控制。所以,这里需要将MX88170设置为工作在PHY模式下。

和前所述的REL8204、RTL8308B一样,AX88170的物理地址的设置也要与RTL8308B的设置相一致。本文中的4片AX88170分别与RTL8308B的E、F、G、H端口连接,所以对应的物理端口地址应该分别设置为0CH、0DH、0E和0FH。

除此之外,在存储AX88170控制信息的EEPROM93LC56中,还存储这个端口的MAC地址。这里4个MAC地址和RTL8308B的MAC地址的选择应该避免自身的重复,并且不应与现有局域网里的MAC地址重复。

2.4其它控制信号

整个系统的复位信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每片芯片都有各自最小时间的要求外,交换控制器RTL8308B还要求在复位后完成重新配置的时间不能早于其他物理层芯片(即RTL8204和4片MX88170)的配置暗。也就是说,RTL8308B的复位时间不能短于其他物理层芯片的复位时间。所以本系统还采用了MAXIM的MAX809芯片用作所有芯片的复位信号,既保证了复位信号的单稳的可靠性,也保证了RTL8308B和其他物理层芯片的复位时间是相等的。

在本系统中,时钟信号成为重要,特别是50MHz的时钟信号。50MHz时钟信号需要连接到RTL8308B、RTL8204和4片MX88170的RMII接口,需要足够的驱动能力,并且它们之间的相位差要足够小才可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本系统采用了IDT公司的49FCT3805(1:5时钟驱动芯片)对时钟信号增加了驱动力,并增大了扇出。

3测试程序和驱动程序

为了方便硬件的调试,还需要编写简单的测试程序来调试系统。除标准USB指令外,AX88170厂家提供了关于MX88170的特殊指令,包括读写EEPROM、读写片内收发存储器、读写内部其他控制寄存器等,方便了系统的调试。由于MX88170芯片的厂商免费提供了其在Windows98、Windows2000和WindowsMe下的驱动程序,所以本系统仅仅编写了简单的USB设备的测试程序,主要用来调试AX88170的工作状态。图2给出了程序的流程图。程序初始化后打开目标设备,然后读取设备标识和配置标识并判断。如果正确,则继续读取设备标识和配置标识并判断。如果正确,则继续读取EEPROM里的MAC地址和物理端口地址,之后向MX88170的片内发送SRAM和接收SRAM读写数据,如果结果正确即证明AX88170已经能够正常工作。MX88170完整的驱动程序由芯片厂端免费提供。

经过测试,本系统工作性能稳定。

本系统用于办公室或实验室环境下的计算机组网,支持IEEE802.3的10Mbps/100Mbps以太网标准,兼容全双工和半双工网络。图3为它的应用实例,它可以将4台电脑通过USB接口连接在一起,并与局域网相连,从而实现多台计算机的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各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本设备连接至局域网,进而与Internet网络相连。

第3篇

论文关键词:WLAN,LAN,混合组网,SSID,CMCC

 

一、概述

当前中国移动已成为全业务运营商,全业务接入的高带宽需求,势必要求一个丰富的网络资源作为支持。在移动全业务发展初期,现有的光纤网络覆盖范围、分布特点与终端业务用户相去甚远,WLAN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用户认知度较高的无线技术,为固定宽带接入和移动数据业务形成一种有效的补充,一方面可以为固定宽带接入业务提供最后一百米的无线延伸,使固定宽带移动化,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3G网络在热点区域的带宽压力。在接入具体全业务点的同时如何利用WLAN优势,在实际组网过程中与用户LAN进行混合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二、WLAN技术

无线局域网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实现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WLAN 定位为无线局域网技术,提供慢速和游牧移动状态宽带接入;WLAN既能弥补固定网络的移动性不足计算机毕业论文,也能弥补移动网络的宽带性不足,其作为固定和移动网络数据业务的补充,已得到全球广大运营商的认可;同时WLAN能有效分流2G/3G 网络数据流,降低2G/3G 网络投资。具体实施过程中WLAN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包括临时组网与移动通信。不仅解决了有线LAN的大量有关组网与接入的难题,而且也方便地拓展了网络信息服务的能力,对于“把信息资源贴近最终用户”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在全业务竞争中不仅要发展有线LAN的综合接入,同时很多场合需要见缝插针的将WLAN网络也建设进去。WLAN与LAN混合组网的优势如下:

1.扩展了CMCC网络覆盖

目前CMCC的有线LAN接入,受到五类线传输距离、交换机布放位置、用户要求上网信息点不固定的限制,网络覆盖范围局限性较大。如在LAN建设中部分特殊区域的LAN交换机下挂数台AP设备,就能很好的解决客户的需求,扩展CMCC网络的覆盖范围。

2.安装便捷

一般在网络建设中,施工周期最长、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大的,就是综合布线施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破墙掘地、穿线架管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而WLAN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 (AP) 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3.全业务建设朝综合接入方面发展

目前中国移动全业务的开展主要是安装客户的需求来进行的,客户有宽带或固话的需求,移动就为其提供相应的设备。这对于驻地网、本地网及设备的投资来说利用率均不高,移动以后在接入全业务客户时,可考虑融合固话、有线宽带、WLAN、以及今后的3G来给用户综合组网。这样网络建设能一次到位,各类资源的利用率也较高,且用户认知度高,不易被其他运营商抢过去。

4.充分贯彻集团的TD+WLAN的方针

随着移动3G业务的不断开展,TD终端打破了传统单一品种而出现了数据卡、上网本、无线固话与手机3+1的多个品种。当中移动将上网本作为3G网络的主推业务,但是由于TD-HSDPA小区下载峰值速率和小区极限流量要赶超WCDMA和CDMA2000EV-DO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且TD类似于GSM的时分复用技术除了给TD带来了频谱利用率高的优点外,也让TD留下了穿透性能差的终身烙印。测试过TD信号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不做室内覆盖的话,TD的室内信号很微弱。

因此计算机毕业论文,让TD+WLAN双层网络来保证热点区域,甚至用成本较低的WLAN为一般室内提供无线宽带也是可取。在进行重要用户覆盖时,将TD-HSDPA网络作为主体网络,以WLAN网络覆盖方式对于部分室内热点地区进行辅助补充,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5.有效抢占频率空间

WLAN频点有限,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电信市场,可能有许多地方WLAN的频点早已被其他运营商占领,这确实是制约TD+WLAN发展的一大难题。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解决:TD主要特点是频谱利用率高和穿透性能差,我们可以利用这两大特点。频谱利用率高,我国给TD预留的频段达155M,TD频率资源丰富;穿透性不强,不进行室内覆盖的在楼内TD信号十分微弱,因此是否可以考虑在部分室内覆盖定制TD频段的WLAN设备呢?这里给WLAN的频点完全可是TD的A或C频段中的少许频点,总之不要与现网B频段的TD同邻频即可,或者也可以采用目前使用较少的5.8G频段。

但是,WLAN产品比较昂贵,传输速度也比较慢。以太网可实现1Gbit/s的传输速度,而WLAN的传输速度被限制在1OMbit/s左右,市场上一般的无线网络带宽还达不到2Mbit/s。 因此,在开展WLAN+LAN混合组网业务时,也需注意创新WLAN的市场运营模式和WLAN的布放场景。

目前中国移动WLAN覆盖建设原则为:

1.公共事业单位或者人口流动较多场所建议覆盖

2.便携机较多的企业单位建议覆盖

3.用户过小的场所不予覆盖

WLAN接入的传输速度、带宽及QoS都比不上有线的LAN接入,WLAN只是做为LAN接入的补充和延伸。因此目前全业务接入中采用GPON技术的LAN接入仍是主要接入方式。

三、WLAN+LAN混合组网案例分析

2010年8月,某县卫生院的业务申请,客户要求在其大院内开通局域网WLAN业务。客户需使用该WLAN网络组建自己的内部网络,且要求通过该WLAN上外网。移动公司在接到用户申请后,在其新楼3F安装GPONONU设备1台、WLAN局域网交换机1台,在1F-3F的卫生间墙壁上各安装AP设备1台。在其旧楼2F安装GPONONU设备1台、WLAN局域网交换机1台,在2F、3F各安装AP设备1台。AP设备通过五类线上联到局域网交换机,再上联到ONU,通过ONU汇聚到汇聚机房OLT上计算机毕业论文,最后上联到互联网。办公楼内提供10M带宽,同时使用WLAN进行了全覆盖。

图1 卫生院组网结构图

为了提高WLAN使用效率,计划将该医院内部WLAN网络对外开放,使普通移动用户到卫生院附近时也能通过CMCC WLAN信号接入至公网,增加业务增长点。

但是普通用户的接入会影响到卫生院内部网络的上网速率、带宽及影响内部网络安全,因此需将普通用户和卫生院内部用户进行区分。通过采用了划分不同SSID的方法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也可以写为ESSID,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最多可以有32个字符,无线网卡设置了不同的SSID就可以进入不同网络,SSID通常由AP广播出来,通过XP自带的扫描功能可以相看当前区域内的SSID。出于安全考虑可以不广播SSID,此时用户就要手工设置SSID才能进入相应的网络。简单说,SSID就是一个局域网的名称,只有设置为名称相同SSID的值的电脑才能互相通信。

SSID技术可以将一个无线局域网分为几个需要不同身份验证的子网络,每一个子网络都需要独立的身份验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子网络,防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进入本网络。

因此,在遇到如卫生院此类用户时,也可采用SSID技术来区分不同用户。可将大桥卫生院自身无线宽带用户划分到一个SSID内,另外再设置一个用于接入普通用户的SSID(CMCC)。

为保证用户自身无线宽带用户的网络安全及用户带宽,可在AP上将前一个SSID设置为禁止广播方式,且将用户带宽设置较高;将后一个SSID设置为广播方式,将用户带宽设置较低。

卫生院单位内部用户,使用SSID1接入,该SSID设置为禁止广播方式,该用户到CMNET用户认证服务器认证;普通用户使用SSID,该SSID设置为广播方式,该用户到WLAN用户认证服务器认证。如图二所示:

图2 各种用户认证及上网方式

四、WLAN+LAN混合组网业务的开展

随着中国移动全业务的开展,以后像卫生院此类用户需求会不断增加。部分已采用移动LAN接入宽带业务的用户,如果该地区使用便携机的流动人口较多(如医院、宾馆等)计算机毕业论文,也可考虑在该地区新增移动的WLAN设备,该WLAN可采用原有的移动LAN上联到CMNET,这样从合理利用设备资源和减少设备投资的方面考虑都有一定好处。

对原有LAN企业用户加装WLAN设备改造,可在建设时将该WLAN网络设计成既能满足该单位自身用户的上网需求,又能兼顾普通用户的漫游接入。原客户自身WLAN用户可采用个人用户认证方式,提供给该单位一个隐藏的SSID及配套密码,使用该SSID和密码的用户上联到个人用户认证服务器上进行认证和计费(企业SSID不考虑使用企业自身使用的固定公有IP地址是因为SSID的密码存在被外来人员获取的可能性,一旦SSID密码被泄露,加上WLAN用户的可移动性,对于追查用户源有很大的不便,因此在这里考虑使用个人宽带用户认证方式,确保使用者的可追溯性);而普通用户则会通过无线网卡自动检测到一个公开的SSID(CMCC),通过用户的手机号码及密码来登录。为保证普通用户的接入不影响原单位用户的网络安全和带宽,可限制公开的SSID的安全等级、接入数量和接入用户带宽。

另外,该单位的隐藏SSID及密码需和该单位内建设的AP设备绑定,防止该SSID和密码在其他WLAN地区也能接入。

参考文献:

1.基于IEEE802.11b无线局域网支持QoS的盲检测算法 《电路与系统学报》2009年2期赵忠伟;

2.应用于802.11e无线局域网QoS区分的新机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4期 张国鹏,赵力强,张海林;

3.一种新的WLAN接人安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江苏通信技术》2005年1期 蒋鹏,刘尚东;

4.基于cdma2000网络的FemtoCell组网测试分析 《电信科学》2009年4期 王思伟,刘源,董斌,周峰;

5.无线局域网协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2008年22期吴亚军,胡爱群,宋宇波。

第4篇

关键词:光纤,光纤业务,FTTH

 

计算机工业界很多人士引以为自豪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数据通信速率也在快速发展,最终,在计算机能力和通信能力的竞赛过程中,通信赢了。数据通信传输速率的快速发展更是让人难以想象,这样的发展速度要依靠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问世。光纤技术现已相对成熟,下面就光纤的优点和业务上的需求来研究一下光纤的发展趋势。

一、光纤优点

1。频带宽

频带的宽窄代表传输容量的大小。载波的频率越高,可以传输信号的频带宽度就越大。目前,采用先进的相干光通信可以在30000GHz范围内安排2000个光载波,进行波分复用,可以容纳上百万个频道。

2.重量轻

因为光纤非常细,单模光纤芯线直径一般为4um~10um,外径也只有125um,。论文格式。比标准同轴电缆的直径47mm要小得多,加上光纤是玻璃纤维,比重小,使它具有直径小、重量轻的特点,安装十分方便。

3.抗干扰能力强

因为光纤的基本成分是石英,只传光,不导电,不受电磁场的作用,故光纤传输对电磁干扰、工业干扰有很强的抵御能力。因此,在光纤中传输的信号不易被窃听,因而利于保密。

4.保真度高

因为光纤传输一般不需要中继放大,不会因为放大引人新的非线性失真。只要激光器的线性好,就可高保真地传输电视信号。

5.工作性能可靠

一个系统的可靠性与组成该系统的设备数量有关。设备越多,发生故障的机会越大。因为光纤系统包含的设备数量少(不像电缆系统那样需要几十个放大器),可靠性自然也就高,故一个设计良好、正确安装调试的光纤系统的工作性能是非常可靠的。

6.成本不断下降

目前,有人提出了新摩尔定律,也叫做光学定律(Optical Law)。该定律指出,光纤传输信息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1倍,而价格降低1倍。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Internet宽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就为大型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光纤传输方式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由于制作光纤的材料(石英)来源十分丰富,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而电缆所需的铜原料有限,价格会越来越高。显然,今后光纤传输将占绝对优势,成为建立全省、以至全国有线电视网的最主要传输手段。

7.损耗低

在同轴电缆组成的系统中,最好的电缆在传输800MHz信号时,每公里的损耗都在40dB以上。相比之下,光导纤维的损耗则要小得多,传输1、31um的光,每公里损耗在0.35dB以下若传输1.55um的光,每公里损耗更小,可达0.2dB以下。这就比同轴电缆的功率损耗要小一亿倍,使其能传输的距离要远得多。此外,光纤传输损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全部有线电视频道内具有相同的损耗,不需要像电缆干线那样必须引人均衡器进行均衡;二是其损耗几乎不随温度而变,不用担心因环境温度变化而造成干线电平的波动。

二、业务上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

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数目在不断的增加,Internet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通信容量不断的加大,因此,数据通信的带宽要求显得更加重要。目前,为了解决数据能够在主干网络中顺利的传输,在通信介质方面,对于主干网络都采用了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光纤作为主干网络的传输媒介,解决了主干线路数据负载问题,使得数据能够顺利传输。光纤在主干网络中取代了传统的铜线介质,但“最后一英里”问题上,还没有完全的普及光纤,这就造成本地回路成为主干网络的瓶颈。随着3G网络的不断发展,用户“最后一英里”问题应该尽快解决。目前,采用的接入方式有:FTTH、FTTB、FTTC。

相关数据表明,2002年至2006年,我国宽带上网用户比例由9%上升到52%。宽带用户成为大多数,这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已经进入宽带时代。宽带接入已经成为固网运营商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而宽带业务的需求必然刺激相关宽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光纤具有近似于无限的带宽,端到端的全光网络是宽带接入的最终解决方案。随着光纤接入成本不断下降、铜缆接入网运维成本的攀升,运营商网络将向以宽带为特征的下一代网转型。论文格式。随着今后更多高带宽业务的出现,FTTH上马也是大势所趋。论文格式。

正是基于这种共识,各固网运营商在铺网时都遵循光进铜退的准则,将投资重心转向光纤接入网。新建商业楼宇与住宅区原则上采用光纤覆盖,控制铜缆投资。FTTH已经从实验室中走出,真正贴近普通用户,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新时期。

在最近几年,FTTH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FTTH,一方面受到了企业用户和高端家庭用户的欢迎,与将来可能需要一次次地带宽升级相比,一劳永逸的光纤接入更受他们的青睐。FTTH使得在家里能享受各种不同的宽带服务,如VOD、在家购物、在家上课等。 另一方面,铜线和光纤价格的一涨一跌,也使得部署FTTH的成本正呈现下降的趋势。长远来看,DSL的成本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极值点,但FTTH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而且从运维成本上来说,与DSL相比FTTH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三、结束语

总之,作为宽带接入的最终发展方向,FTTH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发展尤为迅猛。我们可以预期,凭借着层出不穷的宽带应用以及日益庞大的用户规模,中国、亚太地区FTTH将率先成为宽带接入的主流,引领全球光接入产业的腾飞。应该说,光纤网络在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很广泛的,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应该主宰未来的通信市场

参考文献

【1】 潘爱民。《计算机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 及燕丽。《现代通信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12月

第5篇

山东联通在2012年开始分组承载传送网的建设,2013年基本完成核心汇聚层面和市区接入层面的全覆盖,分组传送网设备集采中标厂家包括华为、中兴和贝尔,三个厂家在各地市分别进行了综合承载传送网的建设。其中组网结构、业务承载方案,与RNC对接方案等关键点成为时下讨论研究的重点。

2 综合承载传送网的组网结构

综合承载传送网采用分层结构组网,分为核心汇聚层和边缘接入层。核心汇聚层组网结构主要分为三种:环形组网、口字型组网和双上联组网。

山东联通各地市组网主要采用环形和口字型组网方式。双上联组网和口字型组网结构类似,但由于需要耗费大量的光纤资源或者波分波道资源,因此在实际组网时主要还是采用折中的口字型组网方式。

边缘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接入层主要根据光纤资源情况,分为双挂环形组网和单挂环形组网方式,一般光纤资源能保证的区域优先选用双挂方式,因为双挂方式除了能实现传统的路径保护(1:1 LSP)外,还能实现双归保护,从而避免汇聚设备单点故障引起的大面积掉站。

3 业务承载方案

3.1 业务承载需求

山东联通综合承载传送网主要有两大类业务承载需求:

⑴基站回传等自营业务或者系统的承载需求:

具备IP化、以太化基站的接入能力,提供高可靠、大容量的基站回传流量的承载;

满足LTE网络的承载需求,实现基站间灵活互访、基站多归属、基站组播等承载能力;

能够满足动力监控、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管等各类系统的承载需求。

⑵政企业务或者大客户的承载需求:

⑶提供高可靠、大容量的二、三层VPN接入能力,能够满足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等二、三层VPN的组网需求;

⑷具备电路仿真能力,提供ATM/FR/DDN等电路的接入能力。

3.2 承载方案分析

山东联通综合承载传送网的业务承载方案可归结为三点:

⑴对于2G和3G基站的TDM业务,可以采用伪线方式一PWE3实现。并在核心节点采用CSTM1端口进行汇聚。El业务一般采用SAToP方式,封装帧数和抖动缓存暂按设备缺省值取定。

⑵对于TDM、以太网、ATM等大客户专线,应采用相应的伪线方式实现。对于L3VPN的大客户专线,可采用核心汇聚层L3VPN加边缘接入层伪线、层次化L3VPN等两种方式实现。

⑶对于未来的LTE业务,分组传送网络需要承载s1和X2接口的流量。业务对IP转发的层面要求将进一步下移。可采用核心汇聚层L3VPN或层次化L3VPN到边缘的方式。

不同厂家对于3G IP业务承载方案的推荐会有所不同,就山东联通而言,基站数据域业务承载方式主要存在两种,(1)L3VPN部署到边缘-华为主推;(2)L3VPN部署到汇聚-中兴和贝尔主推。两者各有优势,L3VPN部署到边缘需要为基站互联端口分配IP地址,根据目前3G基站的IP地址分配规则,会涉及大量基站的IP地址调整,但符合中远期网络的演进思路;L3VPN部署到汇聚,基站IP地址的调整量将大大减少,与现有MSTP提供3G移动回传FE的业务提供方式、维护方式相似度高,利于分组传送技术引入后网络运行维护的逐步过渡。

山东联通综合承载传送网的业务承载方案如图3和图4:

4 综合承载传送网与RNC的互联方案

目前,山东联通2G/3G基站的电路域业务在核心机房均通过155M电路与BSC/RNC直接相连。3G基站的分组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域业务与RNC对接现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RNC直接与分组承载传送网业务汇聚设备互连,另一种是RNC通过CE与分组承载传送网互连。

在RNC直接与分组承载传送网互联情况下,若RNC的GE或STM-1接口不足,可采用以下方式:

4.1 RNC接入端口扩容

通过对RNC的GE和STM-1端口成对扩容,满足与分组承载传送网业务互联的需求,同时可以减少对已有3G业务的影响。通过逐步割接,可将现有以MSTP网络承载的3G分组业务割接到分组承载传送网上。

4.2 RNC接入端口不方便扩容

应将MSTP上的分组业务在汇聚层或核心层直接割接到分组承载传送网上。通过分组承载传送网设备与RNC相连。

就山东联通目前的组网而言,由于还存在着大规模的2G/3G基站采用MSTP传输接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无法保证IP化,因此还存在着核心设备与RNC有大量的CSTM-1口对接,RNC的扩容在未来2-3年内也将继续进行,也会带来一定规模的GE口扩容,因此中大型地市的综合承载网与RNC互联通过分组业务汇聚设备显得更为合理。

5 传输背景人员快速融入IP RAN维护

引入分组传送技术后,整个综合承载传送网解决方案都是以数通技术作为基础,如何使传输背景人员快速融入IPRAN的建设维护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实际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 比较传统传输理念和IP化理念的异同

传统的MSTP网络属于硬管道交换,所有业务都是建立端到端的连接通道占用固定带宽,

但是综合承载传送不一样,它既继承了传输端到端OAM的特性,又有数据网络逐跳建立连接的特性,整个网络是一张弹性的网。我们可以借助传统IP城域网的理念去类比IPRAN技术的相关概念,深入理解数通相关知识。

5.2 深刻认识全程全网和端到端业务理念

与传统的MSTP一样,综合承载传送网也需要建立端到端业务的概念,我们不仅仅需要理解分组网络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而且还需要把无线接入和核心网纳入到我们关注的范围,从NODEB和UTN如何连接,RNC与UTN如何对接,整个数据流进入UTN以后如何进行封装传送等等,理解整个UTN、在配置数据排除故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障时才能得心应手。

5.3 认真学习实施方案

建议在工程建设期间认真学习具体的实施方案,一般而言,厂家会根据设计文件完成具体的实施方案,从组网方案、拓扑设计及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路由部署设计、MPLS隧道设计、业务部署设计、可靠性设计、时钟/网管同步设计、QOS部署设计等等。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你学习完成一张网搭建所需的所有知识。

5.4 熟练掌握网管

网管需要掌握相关的数通知识,如I-SIS/BGP/MPLS/VPN/RSVP TE等等,需要对解决方案中用到的知识点有个较深入的理解,另外一方 面我们又要熟练掌握网管的相关操作,在IPRAN的维护习惯上,我们更偏向于网管操作,不会像传统数通设备维护那样通过命令行进行操作,但是网管操作的基础又是数通知识,因为网管只是提供一个界面,提升效率,真正要配置的还是数通协议。理论和网管是IPRAN的两个关键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同时加强这两方面的技能。

5.5 工程随工学习

更多的现场随工学习可以帮助你快速提升,深入现场多操作设备,通过实际对比分IPRAN技术与MSTP传统传输的区别。工程建设期的随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工程建设期不用担心业务是否受影响,操练起来能更充分。

6 结束语

综合承载传送网已经是一张成熟的网络,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很多方面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并且完善,例如北方省分的二级汇聚(县乡层面)如何拓展,综合业务区规划带来的网络调整等等,随着LTE的引入,综合承载传送网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目标网络架构的一张精品网。

第6篇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络,无线漫游,无线接入

 

1. 前言

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上各个领域。在高等院校,计算机机房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了理论学习和动手操作的重要场所,在日常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院软件学院成立至今,机房从原有的9个迅速增加到现有24个,足见机房在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随着旧机房电脑日益老化且配置相对较低,现已难以满足日常教学的要求,如何建设一批灵活高效的现代化网络机房成为我们机房工作人员急需思考的问题。

2. 机房现状以及机房建设方案设定

目前,我院计算机机房的使用率高,大部分机房一天需排课12节,承担着艰巨的教学任务。本人经过调查研究,就机房现存问题与建设方案分析如下:

(1)教学软件更新快,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运行网络虚拟机(VMware)、oracle数据库、SQL2005等软件机器根本运行不了,运行这些软件至少需要提供1G以上的内存,但我院有一半机房电脑内存只有512M,有些还是从256M升级来的。

(2)机房电脑反应慢。机房除了安装一些常用软件还要安装专业教学软件,由于机房资源紧张,往往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共用一个机房,为了提供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需要安装各类专业教学软件,从而增加了机器的负担,导致系统反应过慢。另外,还有病毒、系统漏洞等引起。

(3)设备故障率高,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同时给机房工作人员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原因一方面是设备使用频率高,时间长,会自己出现各种故障;另外,学生上机操作不当是引起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毕业论文,无线漫游。。

(4)学生携带笔记本电脑进入机房,对机房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上课时携带笔记本电脑进入机房,然而现机房里的电源插座、网线接口都是按信息接入点分配固定好的,笔记本电脑进入机房就需要为它们另外提供电源插座,网线接口。网线也都是机房建设时预埋好的,没有多余的接口,学生就只有从原来的信息点上把网线接口拨下插到自己的笔记本上来使用,这样来回插拨,容易引起网线头松动令网络不通畅。有时也不失有个别学生蓄意破坏机房网线,这也对机房的网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针对我院机房的现状,提出组建笔记本无线局域网机房,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WirelessLocal-Area Network,WLAN),再结合笔记本电脑组建灵活高效的现代化网络机房,为我院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好铺垫。本文将详细介绍组建无线局域网的全过程。

3.无线局域网机房的优势和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组建技术从传统有线网络发展到无线网络,而作为无线网络之一的无线局域网以其布线容易、组网灵活、移动性高等优势在网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有线局域网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特点:

(1)无线网络建设更加便捷。相对于有线局域网来说,无线局域网免去或减少了大量布线工作,在建设时不需要挖地槽、穿墙。一般只需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无线访问点(Access Point,AP)设备就可以覆盖到整个建筑。

(2)无线局域网具有高移动性,可实现漫游功能。在无线局域网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无线终端可以任意移动,在不同AP之间可以实现无线漫游功能,总是与网络保持连接状态,不受有线网络束缚。

(3)无线局域网组网灵活,终端接入简单。灵活组建临时无线网络,不需要布线,不会影响整个网络拓扑结构,无线终端接入只需简单的设置就可以接入网络。

4. 组建笔记本无线局域网机房实施方案探讨

4.1 设计原则

对机房内部进行无线信号的完全覆盖,以便无线终端在机房里能实现漫游。为给无线传输提供良好的质量与可靠性,需要合理布置AP,以便每个AP达到最佳功效,基本保证每个AP至多接入20—30个无线用户,在机房放置4个AP,最多可以接入80—120个用户。另外还需要宽带路由器,利用路由器的管理功能来控制流量、禁止学员访问不健康网站。

4.2 设计方案

学校的有线网络已有规模,因此可以利用原先的信息点,即路由器通过双绞线与校园网相连,其它的无线设备(AP)利用双绞线与路由器相连,无线用户就通过AP接入网络。其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图1 机房网络拓扑图

4.3 无线网络基本配置

硬件安装完后,我们需要对路由器、AP和无线客户端进行配置。

(1)路由器设置

下面我们以D-Link DI-604+ 路由器为例。先来做好前序工作,首先,用双绞线一头接到电脑,一头接到路由器。设置电脑的IP地址为自动获取,然后,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请参阅你的产品说明书,一般都为192.168.1.1),接着会提示你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现在开始配置路由器:

第一步:设置广域网IP地址即校园网内部地址;

第二步:设置允许访问路由器的局域网IP地址。本局域网需要为4个AP分配IP地址;

第三步:配置路由器包过滤、流量控制、网络安全等问题。

(2)无线AP配置

由于用到多个AP,就会遇到问题,当移动的用户在不同的无线AP之间切换时每次都要查找无线网络,重新进行连接,非常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无线漫游这一概念。要实现无线漫游,首先,我们必须给每个无线AP分配好IP地址,并且保证所有无线AP的IP地址都在同一网段;然后,把每个无线AP的工作模式都设置成AP模式,并且它们的SSID必须设置相同。毕业论文,无线漫游。。

下面我们以D-Link DWL-2100无线AP为例。它跟配置路由器的前序工作差不多(默认IP地址为:192.168.0.50)。

现在开始配置AP:

第一步:设置AP的Mode选择为Access Point模式(即接入点模式),类似于有线网络中的交换机。毕业论文,无线漫游。。在这种模式下,无线AP即可以和无线网卡建立无线连接,用LAN口与前端的路由器相连;

第二步: 配置“SSID”和“Channel”,同时开启无线功能。4个AP的“SSID”必须相同,“Channel”选择不同的信道值;

第三步:为4 个AP分配固定的IP地址,使它们IP地址都在同一网段,并启动DHCP功能。

(3)设置无线客户端

客户端配置简单只需要无线网卡,开启无线网卡,它会自动搜索可用的无线网络,选中自己的无线网络点连接就OK。连接上后,会自动获得一个IP地址。

5. 结语

通过精心的设计,无线漫游、无线接入等技术都得以实现。伴随着人们对无线产品的需求俞来俞大,无线网络将在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会使无线网络的应用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军,李瑛.无线局域网组建实战[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张圣.基于WLAN技术的无线校园网组网研究[J].信息技术,2005.

[3]张善勇.浅析无线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

第7篇

关键词:VPN,多出口,校园网,远程访问,ISP

 

1.校园网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案的提出

虚拟专用网(VPN),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它通过“隧道”技术、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访问控制等手段提供一种通过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安全地对单位内部专用网络进行远程访问的连接方式。

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校园网用户对校园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公网接入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日趋复杂的应用需求。大多数的教师习惯于利用家里的计算机上网查资料、写论文。如果要去学校图书馆网站,或者是教育网内查资料,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查找并下载的,因为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都做了访问限制,普通Internet用户也是不能访问教育网的。在每年期末考试后,老师在线提交成绩时,都要登录学校内部“教务处”的网站在线提交,这时也只能到学校提交。

为此,校园网的建设可采用多ISP连接的网络访问模式:在原有的教育网出口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当地ISP(移动、联通或电信宽带ISP)出口,形成多ISP连接的校园网络结构,并且需学校的网络中心在学校组建VPN服务器,供教职工在校外使用校内资源。在组建VPN服务器时,使用当地ISP出口,为校外的教职工提供VPN接入服务,因为校外教职工大多使用当地ISP提供的ADSL宽带业务。当校外职工使用VPN接入学校的VPN服务器后,就可以访问校园网与教育网上的资源,这将为教职工提供很大的便利。

2.VPN关键技术研究

⑴隧道技术:隧道是指在公用网建立一条数据通道,让数据包通过这条隧道传输。隧道技术可分别以第2层或第3层隧道协议为基础。第2层隧道协议对应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使用帧作为数据交换单位。PPTP(点对点隧道协议)、L2TP(第二层隧道协议)和L2F(第2层转发协议)都属于第2层隧道协议,是将用户数据封装在点对点协议(PPP)帧中通过互联网发送。第3层隧道协议对应于OSI模型的网络层,使用包作为数据交换单位。MPLS、SSL以及IPSec隧道模式属于第3层隧道协议,是将IP包封装在附加的IP包头中,通过IP网络传送。无论哪种隧道协议都是由传输的载体、不同的封装格式以及用户数据包组成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用户的数据包是被封装在哪种数据包中在隧道中传输。

⑵安全技术:VPN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加解密技术是数据通信中一项较成熟的技术,VPN可直接利用现有技术;密钥管理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公用数据网上安全地传递密钥而不被窃取;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最常用的是使用者名称与密码认证等方式。

3.基于VPN技术的多出口校园网的设计

3.1 网络结构规划

为了满足可扩展性和适应性目标,网络结构采用典型的层次化拓扑,即核心层、分布层、访问层。核心层路由器用于优化网络可用性和性能,主要承担校园网的高速数据交换任务,同时要为各分布层节点提供最佳数据传输路径;分布层交换机用于执行策略,分别连接图书馆、办公楼、实验楼以及各院系;接入层通过低端交换机和无线访问节点连接用户。毕业论文。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拓扑图

3.2 网络工作原理

在该组网方案中,学校通过核心层路由器分别接入教育网与Internet,然后通过一硬件防火墙与分布层交换机连接,分布层交换机负责连接图书馆、办公楼、实验楼以及各院系的接入层设备,校园网内的终端计算机直接与接入层设备相连。终端计算机可直接使用教育网分配的IP地址。校园网内有一台安装了ISAServer2006的VPN服务器,给其分配一个教育网IP地址(假设Ip:202.102.134.100,网关地址202.102.134.68),在防火墙中将一个公网地址(假设为222.206.176.12)映射到该地址。VPN服务器可通过“防火墙”与“核心层路由器”访问Internet与教育网,Internet上的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上的VPN客户端—>Internet网络—>核心层路由器—>防火墙—>分布层交换机—>ISA Server2006VPN服务器”的路线连接到VPN服务器,之后,ISAServer2006 VPN服务器通过防火墙和核心层路由器访问教育网,并且ISA Server2006 VPN服务器通过分布层交换机提供了到学校内网的访问。

3.3 技术要点

⑴防火墙内网地址问题。如果防火墙是透明模式接入,各个网口是不需要地址的。若防火墙是假透明,就需要给防火墙的每个网口配置同一个网段的IP。如果是路由模式,需要给防火墙的每个网口配置不同网段的IP,就象路由器一样。现在有一些防火墙已经有所谓的混合模式,也就是透明和路由同时工作,这属于路由模式的扩展。毕业论文。

⑵VPN服务器的注意事项。ISA Server2006VPN服务器要求至少有“两块网卡”才能做VPN服务器,若服务器上只有一块网卡,需为其安装一块“虚拟网卡”。另外,VPN服务器不一定要直接连接在分布层交换机上,也可以是图书馆、办公楼、实验楼以及各院系的一台服务器,只要映射一个公网地址即可。

⑶设定ISA Server2006接受VPN呼叫。VPN 可通过默认设置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或者通过使用路由选择和远程访问控制台分配的一组地址来分配地址。如果选择了DHCP,VPN客户端永远不会同DHCP服务器进行直接通信,运行ISA Server2006的VPN服务器将分配从DHCP服务器所获得的地址;它将基于运行ISA Server2006的VPN 服务器的内部接口配置来分配名称服务器地址。如果拥有多个内部接口,运行ISA Server的VPN 服务器将选择其中之一。

⑷VPN客户端地址的分配。在给VPN客户端分配IP地址时,在为VPN客户端分配IP地址的时候,要保证所分配的地址不能与VPN服务器本身以及VPN服务器所属内网、公网的地址冲突,否则VPN客户端在访问内网时,会造成寻址问题而不能访问。毕业论文。为了避免出现问题,直接分配私网的IP地址即可,比如192.168.14.0/24网段。另外,校园网外的教职工,在拨叫VPN服务器时,应是防火墙映射的地址,本文中即222.206.176.12。

4.结束语

多出口是目前许多高校组建校园网时所采取的方式,多出口解决了教育网与Internet之间的出口速度很慢的问题,将VPN技术应用到具有多出口的高校校园网,可以让校外Internet用户更容易、更方便的获得对教育网、校园网数字资源的使用权。

参考文献

[1]曹利峰,杜学绘,陈性元.一种新的IPsecVPN的实现方式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07

[2]贾毅峰.双出口校园网中策略路由的应用[J].铜仁学院学报,2009,11

[3]吴建国,王铁,许兴华.校园网双(多)出口的基本解决策略和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01

[4]何胜辉.多出口校园网体系结构分析设计.网络通讯及安全,2008.02

第8篇

      三网融合后,市场竞争将会更加充分,最终会带来价格和服务的提升;并且在三网的整合改造过程中,相关软件、集成及设备供应商等有望最先受益,导致该类股票近期大涨。

三网融合的最终方案明确了广电系统将负责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管理,广电想拿到的基本都拿到了,也体现了管理层对于相对弱势的广电的政策倾斜。

何为三网融合?即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具体有EPG计费管理、通过有线网开展完整的互联网接入、数据传送及IP电话业务等。

据悉,三网融合的方案已经五易其稿,此次通过的方案已经是第6稿征求意见稿。此前方案未获通过的原因是,电信坚持要求获得“集成播控权”。所谓播控权,是指具有将相关视音频类的节目内容进行播出与监管的平台,目前主要指IPTV和手机电视,是三网融合中运营商最希望获得的筹码。

而此次在内容集成播控平台上,以广电系统完胜告终。试点方案明确,此前争议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权归广电总局独家所有,而电信商只能通过合作曲线介入。

此外,在通过的试点方案中,工信部作出让步,将不为广电进入电信相关业务设置障碍。此前工信部曾对广电进入电信业务设置门槛,广电总局下属单位有权开展有线互联网IP电话等业务,但仅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权,而无电信号码资源分配权。同时,有线电视运营商也可通过自己的网络开展完整的互联网宽带接入,但接入设施和城域网骨干网需与电信共同开展。

三网融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也强调了时间计划,即2010年到2012年为试点阶段,2012年到2015年进入推广阶段。在试点阶段的三年,在试点城市内,电信运营商要与有资质的广电集成播控方合作发展IPTV业务。

目前,一线城市都在积极争取进入首批名单。在前段时间业内流传的一份试点名单上,有10个城市很有希望,东部的发达城市有上海、南京和杭州,南部城市有深圳,东北城市有哈尔滨和沈阳,西部城市有重庆,华中城市有武汉和长沙,华北城市有山西忻州。整体布局覆盖全国各个地区。

形象地说,三网融合之后,老百姓的家里就不再会有那么多的线了,用一根线和一个屏幕就可以做三件事儿:打电话、上网、看电视。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电视和电脑的三个屏幕可以合为一个,不必买多个终端。只要一根线和一个设备,上网、看电视和打电话就能全搞定。

更为直接的是,资费应将整体下降。三网融合后,工信部和广电局双向互进后,电信企业、广电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将集体参与,令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也必然带来更优惠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网络电视、网络电话以及互动、点播等新业务也会令沟通方式多样和便捷。有估算称,百姓每户每年可以省去几百元的开支。

从广电总局的角度而言,三网融合意味着广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再投入,实际上就是广电在打造一个全国联网的“全程全网”的网络,用大量的资金去完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么多年所做的事。

根据行业分析师的预估算,每个省都需要有200亿到500亿元的投入,全程全网改造意味着超过6000亿元的商机。再加上先前工信部披露的电信行业拟投入的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投资1500亿元,三网融合将拥有超过7500亿元的新增份额。

三网融合涉及电信、电视、互联网三大产业,因此融合带来的巨大市场前景将使众多行业获益。而在三网的整合改造过程中,与三网融合相关的软件以及电视制造等设备供应商有望成为三网融合的最先受益者,而光通信行业至少在未来3年仍将保持高增长速度。可以预见,继3G之后又一股信息通讯建设的热浪将掀起,有四大板块将从中受益。

首先、相关网络设备板块,设备生产商可能是有线运营商和电信公司增加网络建设及相关资本支出的最大受益者。

其次、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板块,三网融合推进过程中,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用的提升、优惠政策、区域整合等将支撑有线网络公司快速发展。

再次、内容供应商板块,长期来看,有线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条件/运营能力接近,关键在于谁能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节目或服务应用。三网融合后,内容服务商将成为市场主导。

最后、技术提供类公司,从技术上看,三网融合需要大量的接入服务,电信接入商直接受益。

在三网融合的进程中最好借鉴国外的经验,比如美国,要实现制衡与均衡,首先对于实力较弱的广电进行倾斜,等到广电做大时再实行均衡策略。

    当然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像当年电信业重组一样,没几年中移动再次做大做强,甚至无人能敌, 导致均衡策略失败。

第9篇

职称论文答辩是高级职称评审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多数同志都觉得有些紧张,下面介绍以下我的一点体会。

职称论文答辩是综合考察申报人水平能力的一种形式。所以答辩成绩在其职称评定中举足轻重。论文答辩小组一般由三名专家组成,对文章中不清楚、不详细、不完备、不恰当之处,在答辩会上提出来。一般说,专家所提出的问题,仅涉及该文的学术范围或文章所阐述问题之内。职称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审查文章是否符合体裁格式,以求进一步提高。职称申请人通过答辩,让专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立论的依据,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所以职称申请人心理上应把它看作一次锻炼和提高的难得机会。

通常论文答辩会的程序是这样的:

1.职称申请人介绍本人基本情况。

2.职称答辩小组提问。

3.职称申请人回答或辩解。

4.评定成绩。

了解了答辩程序后,职称申请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职称申请人答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回答每个问题。

第10篇

[论文摘要]光纤是通信网络的优良传输介质,光纤通信是以很高频率(1014Hz数量级)的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光纤通信的问世使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成为可能,目前它已成为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技术。介绍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总结光纤通信技术的几种关键技术,并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一、光纤通信的概况

1966年,美籍华人高锟(C.K.Kao)和霍克哈姆(C.A.Hockham),预见了低损耗的光纤能够用于通信,敲开了光纤通信的大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损耗为20dB/km的光纤,光纤通信时代由此开始。光纤通信是以很高频率(1014Hz数量级)的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由于光纤通信具有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备受业内人士青睐,发展非常迅速。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从1980年到2000年增加了近一万倍,传输速度在过去的10年中大约提高了100倍。

光纤通信的发展依赖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也不断涌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不断扩大了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

二、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

(一)波分复用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把光波作为信号的载波,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复用器(分波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可以看作互相独立(不考虑光纤非线性时),从而在一根光纤中可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

(二)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信息传输的高速化,满足大众的需求,不仅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用户接入部分更是关键,光纤接入网是高速信息流进千家万户的关键技术。在光纤宽带接入中,由于光纤到达位置的不同,有FTTB、FTTC、FTTCab和FTTH等不同的应用,统称FTTx。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它提供全光的接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宽带特性,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充分满足宽带接入的需求。目前,国内的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FE或GE的带宽,对大中型企业用户来说,是比较理想的接入方式。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电信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光纤通信的发展又一次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以下在对光纤通信领域的主要发展热点作一简述与展望。]

(一)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从过去20多年的电信发展史看,网络容量的需求和传输速率的提高一直是一对主要矛盾。传统光纤通信的发展始终按照电的时分复用(TDM)方式进行,每当传输速率提高4倍,传输每比特的成本大约下降30%~40%:因而高比特率系统的经济效益大致按指数规律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在持续增加的根本原因。目前商用系统已从45Mbps增加到10Gbps,其速率在20年时间里增加了2000倍,比同期微电子技术的集成度增加速度还快得多。高速系统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业务传输容量,而且也为各种各样的新业务,特别是宽带业务和多媒体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二)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采用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好处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扩大几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和再生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传输成本:3.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是引入宽带新业务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网络实现网络交换和恢复可望实现未来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联网。

(三)实现光联网。上述实用化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基本上是以点到点通信为基础的系统,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不够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实现类似SDH在电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连接功能的话,无疑将增加新一层的威力。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光的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的交叉连接设备(OXC)均已在实验室研制成功,前者已投入商用。实现光联网的基本目的是:1.实现超大容量光网络;2.实现网络扩展性,允许网络的节点数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3.实现网络可重构性,达到灵活重组网络的目的;4.实现网络的透明性,允许互连任何系统和不同制式的信号;5.实现快速网络恢复,恢复时间可达100ms。鉴于光联网具有上述潜在的巨大优势,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预研。光联网已经成为继SDH电联网以后的又一新的光通信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电信级,视频监控,层次化

 

1 前言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是由中国电信推出的一项完全基于宽带网的包含图像远程监控、传输、存储和管理的增值业务。该业务系统利用中国电信无处不达的宽带网络,将分散、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区域、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为各行业的管理决策者提供一种全新、直观、扩大视觉和听觉范围的管理工具,提高其工作绩效。同时,通过二次应用开发,为各行业的资源再利用提供手段。

网络视频监控的业务类型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用于安防的数字图像监控、用于业务的视频监控和用于关注点和娱乐的实况点播。这样,网络视频监控的客户对象将定位在大众、企业用户、行业用户以及政府职能部门之间。

2 系统体系架构2.1 系统设计全球眼作为一个公众网络监控系统,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其高可靠性、可用性、可伸缩性、可维护性、可管理性、可运营性和高安全性,做到系统运行稳定,扩容升级方便,业务开展灵活。该系统不仅能够拉动中国电信宽度接入业务,而且通过提供监控增值业务,发现了全新的业务增长点。

2.2 系统主要功能全球眼系统是一可运营的公众网络监控平台,业务承载于公众互连网。借助于网络接入,用户通过该平台可以随时随地监控授权的区域,使用平台提供的网络视频监控业务。前端提供网络摄像机、数字视频服务器(DVS)、各种报警控制器、灯光控制器等的接入,使用户可以远程实时获取各种“现场”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系统充分考虑实际需求,提供强大的实时媒体转发服务,使多点可以同时观看同一或者不同的视频。对于关键的媒体数据,系统提供分布式及集中式两种存储功能,将历史数据进行保存,使用户在需要时可以回放感兴趣的数据。

系统主要功能可以归结为:网络化监控、数字化存贮、远程图像实时调度、多对多实时监控、多对多历史回放、集中管理控制、灵活的计费方式、可区分服务以及可控业务管理。

2.3 系统总体结构根据总体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目标,系统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思想,主体框架基于C/S体系构架,同时提供B/S摸式的用户Web接入。将系统分为四层如图1所示,由上及下分别为:业务支撑层(BSS)、运营支撑层(OSS)、交换层、接入层。部分服务采用集群技术平滑扩容,同时起到负载均衡及N+1热备的作用。

将系统体系结构框图用网络分层图表示如下,从该图中可以看到系统的网络层次结构情况,BSS层主要承载于电信内部DCN网上,OSS层及交换层主要运行于中国电信的公众宽带网上(ChinaNet),用户及设备主要通过电信宽带接入,或直接处于公网上,或处于NAT后面,或通过Proxy接入。

图1 系统四层架构图

从功能及体系构架上分,该系统的三个核心层有如下功能:

BSS层(业务支撑):

主要实现业务管理服务(BMS),营帐管理服务(BAMS),服务商管理服务(SPMS),客服系统服务(CSSS),运营维护服务(OMS)。BSS层使用对象为平台运营商,运营商借助该层提供的服务,可以定制新业务的资费、营销策略,并可以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进行跟踪管理,该层与中国电信原有的97系统进行对接,可以做到统一业务前台,统一客服(10000号客服系统),统一运维,对业务开展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跟踪、监控。全球眼BSS系统面向电信业务管理人员,提供局方对全球眼业务的受理和管理功能,主要功能包括:业务处理、业务数据管理、报表管理和系统接口管理。全球眼BSS系统包含7个功能模块:业务受理、帐务管理、客户管理、维护管理、报表管理、产品管理和系统管理。系统分为五层,即客户层、接入层、逻辑处理层、资源集成层、接口层。如图2所示。

图2 软件体系结构示意图

全球眼业务受理平台将受理数据或查询信息,通过97接口送往97业务系统,相关信息再通过97接口返回业务受理系统。论文参考网。

第12篇

2: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

3: 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

4: 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

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最优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

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

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

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

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

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

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

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安全问题.

10,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

[nextpage]

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

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

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

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

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

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

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

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

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

5,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

6,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

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

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

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

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

吴企渊《计算机网络》.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

陈济彪 丹青 等 《计算机局域网与企业网》.

christian huitema 《因特网路由技术》.

[美]othmar kyas 《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

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

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

题目可行性说明及预期成果:

优秀范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