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4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报纸版面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视觉冲击,醒目第一
1.1.1第一视觉色彩
在纸质媒体上,先不论内容是否美丽,首先华丽的外表,第一感官便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绚丽明亮的色彩,粗大浓重的标题,简洁的单元或格子,大幅照片的张贴“招摇”,无疑在第一时间吸引到众多观众的眼球。
1.1.2醒目标题
标题要有统一的字体贯穿始终,给人以简洁利落之感,可以更迅速地捕捉到笔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及所需信息。在编排上,由统一字体组成的标题也有了块面感。标题是读者阅读全部内容的报告,应该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和理解信息。标题不宜过长,标题的风格就像流行时装一样,在不断的变化着,所以尽量简练。
1.2模块版式,泾渭分明
1.2.1均衡“面”“块”“条”
“面”与“块”的分布,在视觉上,使读者印象深刻。“模块版式”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版面模式。“板块模式”主要是用浓重的相对显性的线条将稿件相对整齐地分割成若干块,将原有的错综很难辨别的稿件划分出“独立的空间”,文章间尽可能地减少穿插交错,破栏的方法也很简洁,可以有效的促进读者梳理信息的类别,并将现有稿件整合,最大程度的放大新闻照片的功能,诠释事件的过程。
1.2.2模块对称
2000年2月4日《大连日报》一版充满欢乐节日的气氛。两张大图片恰当的突出了当时的气氛,一张为外国朋友在大连买年货,温馨中突出中外友好的和谐;另一张为群众舞龙,在中国人传统重大的节日里,中国龙的图腾,炎黄子孙的文化一览无余。两张照片,一个右上,一个左下斜角对称,相互呼应,很好地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版面上的其他文章也是用板块的分割模式,简洁、大气,版面稳定,富有动感。
1.2.3融合产生动感
混合和匹配是一种重要表达的形式,让报纸“说话”,为编辑的稿件“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技术层面上,模块版式更符合现代电子排版的特点,也便于添加色块,更具备整体性。另外也表现出了较强的秩序性,层次感的增强,主次间的清晰,使得整版更为稳重有力。版面的节奏感、旋律感、方向感及其力度、气势也都融入其中。
1.3个性鲜明,独树一帜
1.3.1个性语言———新闻版面的内在美
文字是报纸版面中的主要载体,将文字进行巧妙、合理的安排,可以让读者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阅读。李苦禅大师曾说:“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深圳特区报》自1982年5月24日创刊以来,植根于改革开放,意旨鲜明,独树一帜的“性格”,将《深圳特区报》演化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纯正的语言以及简洁的板面,使得《深圳特区报》在现代报纸的版面设计上,更受读者欢迎[1]。
1.3.2版面风格来源宣传风格
人们更容易用新闻与照片或图形来吸引读者,在设计布局上,应始终考虑到每个板块的整体视觉效果。即使是评论文章,优秀的板块或照片也可以很好的组织材料和结构。因设计方向明确,版面简洁、明快、大方,这样的版面设计愈来愈受编辑的青睐。
2对报纸版面设计的思考
2.1文题比例,厚此薄彼
与现代报纸相比,传统的报纸是厚文薄题,线少,花边少,阴影(底纹)少。现代报纸的版面则相反。色调清新有力,薄文本厚标题,在装饰用的表达方式上大做文章。为了加强版面的“视觉冲击”和一些现代布局,大胆使用大标题、大照片,底纹面积大,一反版面的中间色调,追求强烈的色彩对比。有些报纸在设计上更加大胆,在一张报纸设计上推出了顶黑色和白色-黑布局,全版。“粗”和“黑”到了极致,是冲动布局设计的一种新的尝试。但这一设计风格在90年代中期,尤其是那些盲目模仿前卫风格的报纸,极容易陷入形式主义泥潭。适当的视觉冲击力对于吸引读者阅读新闻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过度的形式夸张,会使读者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不知所云,或者会产生图大于文、真实感减弱的负面影响,对此报道的真实性、公允性产生怀疑。
2.2规矩方圆,存在受限
教学板块分明,一块一块条理井然,自划界自营,这种板块模式在报纸版面的应用上比较常见,模块布局的空间限制给读者阅读造成了不便。此版面不适合组织漫长的手稿,甚至不适合短小文章的布局。在结构布局上过分突出每一个要素,很难将各板块有机地组织好,整个布局显得支离破碎。《人民日报》的多数版面,尤其是要闻版,不可能完全是板块结构,也不可能完全是穿插。这是因为,如果完全是板块结构,不仅本身存在上述缺点,甚至在技术上也难以处理[2]。
2.3统一形式,变化不足
一本文化人类学的博士论文,标准的学术著作,怎么创新?
创新是出版产业的灵魂,可是当编辑面对一本纸质书稿,更多的时候,是一份电子文档,一堆文字与图片,可以施展的空间其实十分有限,尤其当面对一部纯学术著作的时候。
《“城中村”的民俗记忆——广州珠村调查》(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版)是一本作者用课题经费资助出版的学术图书。出版社对这类书稿通常的处理是:责任编辑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文字编辑,以通常的学术著作比较朴素典雅的方式进行排版与装帧设计。但该书稿的两位责任编辑肖风华与梁茵显然想得更多。
由于作者在做民俗调查时拍摄了大量照片,因此他们首先想到可否做一本图文书。图文书是读图时代的流行书。但由于学术著作的严谨性、严肃性,似乎很少有人将学术书做成图文书。学术书与图文书可以兼容吗?基于这是一本以民俗为主题的学术著作,责任编辑认为可以试一试。他们与作者一道精选了几十张作者拍摄的照片,与文中涉及的内容互为对照,不但获得图文书的阅读效果,而且对书中文字也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既然是图文书的定位,他们决定走得更远。他们邀请了《时代周报》的美术设计师张绮华,一个非常年轻、但已在报纸版面设计领域具有新锐名声的女孩,来做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经过与责任编辑充分沟通,张绮华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思路:用黑白与彩色之对比表现“城中村”的现实与记忆。这正是这部学术著作的价值所在:珠村是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农村,具有典型的珠三角水乡民俗;然而由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进程,珠村又成了广州典型的“城中村”一一周边完全被城市包围而村中还较好地保留了农村的地理特征、宗族谱系和民俗特性;现实与记忆在这里形成多重交织,“现实”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遭受更强大的侵袭,从而转变为新的“记忆”!
经过美术编辑的精心处理,我们拿在手中的是这样一本书:素白的封套上方透出一截灰色的书封,揭开封套是一帧混杂着宗祠(传统)与民居(现代)的黑白照片,照片右上一个鲜红的节庆灯笼。书中的环衬、扉页、目录、章扉等全部采用这一设计思路,即在黑白图片上压(或衬)彩色图片。全书文字部分全部单色印刷,而目录与章扉则用全彩印刷;小32开的目录、章扉和全书国际16开的对比(大小的对比和色彩的对比),不但在视觉上形成冲击,也十分方便读者查阅或翻阅。更加让人惊奇的是:目录是一个小32开的折页(5连折),可以拉伸和收缩,文字与图片的搭配及连接几乎天衣无缝;章扉的处理除了依然保持普通章扉的全部元素之处,正面用一幅标志性的民俗彩色照片,背面选取作者关于本章内容的概括性文字;章扉作为彩色插页直接插在对开满页的黑白底图上,形成极其强烈的对比。
创新无处不在!这是出版业的灵魂所在,也是其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令人欣慰的是,两位责任编辑与一位美术编辑(两个80后,一个70后)在进行大胆创新时,完全遵循学术著作的编辑规范和学术图书的出版规律——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一本朴素典雅的学术图书,但他们在编辑排版和装帧设计上的大胆创新,使我们看到了学术图书出版的另一种可能性。与数字出版相比,编辑在图书物理形态上的这些创新,为文本提供了新的呈现方式,为图书创造了新的物理形态,为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体验。仅就这本书而言,这些创新有力地彰显了传统出版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创新不但得到了作者的强烈认可(见作者《后记》),也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同——珠村人大量购买此书作为礼品赠送就是一个例证。
我听说责任编辑在做这本书时有一个心愿,希望各界读者在关注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同时关注到“城中村”的现状,避免更多的“城中村”被拆迁改造,成为又一个记忆的标本。这个小小的心愿在强大的资本力量面前,也许有些微不足道,但几位年轻编辑的努力和志向非常令人感动,而且绝对令人尊敬。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