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52: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疏导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合格大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静下心来,创造性地研究思想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性。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将决定着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甚至对未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如何认清这些变化,研究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新特点,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已经成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这个角度来讲,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呼唤研究型教师。
一、研究型教师的内涵
研究型教师,并不是关起门来做学问,而是面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多种假设,寻找问题原因,提出调整方案,最终解决问题。早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英国著名课程学家斯腾豪斯(l. stenhouse) 在他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中,就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在他看来,“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研究的成员”。以此为基础,他对目标模式的课程理论进行了分析批判,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也就是说,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教师应学会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参与到研究者的队伍中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己的教育实践。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型教师并不是指专门埋头研究的教师,而是指具有较强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它是教师成长的高级阶段。
二、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系统深入的政治理论水平外,还应该具备多方面素质和潜能。 第一,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第二,拥有个性化的实践智慧,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第三,具有创造性的反思能力,善于批判性地考察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例如,能否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即:教学实践的理论性与理论知识的实践性相结合、兴趣的广泛性与学习的渗透性相结合、思考的独立性与思想的开放性相结合等。也就是说,善于摸索、勇于探索,善于与同事合作、联合攻关,尊重科学、坚持真理等,都是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具体地说,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善于反思教师自身或教学中的问题。包括: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认识是否偏颇;2)能否把常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3)能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遇到的“问题”变成“课题”;4)知识储备是否够用;5)能否很好地利用身边的资源;6)是否具有与同事合作的意识等。
三、高师院校对研究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呼唤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基于人性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是学生,也就是说,它是一门研究和正确引导人的需求的学科,是激励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学科,这是该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最本质的特点。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化,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具体表现在: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动性,教育目标要求提得过高,脱离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教学内容死板,背离学生生活的多样性,一味强调政治理论教育,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社会发展而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多样性,过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导向作用,对其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挖掘得较深,尤其是将政治价值及政治功能放在显著的位置,缺乏对人的发展的关注;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侧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习惯于采用填鸭式、劝导式和讲述式等显性教育手段。这些显性教育手段具有观点鲜明、时间集中的特点。但仅仅采取这种方法,往往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很难达到预期效果。[1]正是由于高师院校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迫切呼唤研究性教师,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新研究课题
1、 如何在思想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地说,第一, 尊重人的主体精神,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不断发挥学生自身潜能,使学生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实现真正的自我。如:要以学生生活为中心,从广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事事关心学生,时时依靠学生,处处发展学生。第二,尊重学生的完整性精神,即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孤立的单面的物人、知识人、政治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中的人是全面的、丰富的、完整的社会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完整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第三,关心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学生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学生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要着力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第四,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在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较好发展的同时,还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特殊性,使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2、如何在思想教育中引导个体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对人性的尊重,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自我潜能肯定的基础上的。具体来说,自我教育是教育客体在其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发挥主体性作用,根据社会及教育者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内化、自我调控等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和提高自我品质的一种高度自觉、自省、自律的活动。[2]在思想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价值观念、对世界或周围事物的认知等存在着某种偏差, 这个认知的过程是漫长的,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毕竟人要否定自我、战胜自我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教师需要耐下心来,潜移默化,因势利导,学会换位思考,切忌一味唱高调,假大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发展,教育过程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承认他们认知方面、能力方面、情感体验等的差异,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我教育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自我教育模式下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修复、自我完善是在主体意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实现被教育者的地位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目标由社会规定变为自我取向,从而最终使教育对象主动地、自觉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心理疏导在加强和改进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志着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心理疏导不同于教导,也不同于指导。虽然教导和诱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但教导往往耳提面命,缺乏亲和力;而指导常常高高在上,往往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内心的疑虑。[3]疏导是建立在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帮助疏导对象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或者为进一步实施思想影响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或者在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学会观察、倾听、询问、分析,发现问题的症结,然后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及时疏导学生心理。
五、结语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是“育人”,它不等同于工匠教育。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它也是一门“人学”。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发展疏离,它就会陷入人文关怀缺失的困境,最终也达不到促进人、发展人的目的。思想理论课教师应该努力完成从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不断努力强化内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和总结。当然,教师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思想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也不例外。研究高师院校思想理论课的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思想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是全面贯彻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德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j].高教探索,2010,(5):111-114.
关键词:新媒体;图书馆员;职业危机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之外的“第五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成为现代图书馆变革的最大动力。
新媒体技术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标杆,对高校图书馆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图书馆的知识储备功能向现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转变,其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多地依赖新媒体技术①。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传统阅读方式发生变化,由单一纸质文本阅读过渡到纸质文本阅读和非纸化阅读共存,导致到馆人次锐减,图书馆和馆员被边缘化②,引发馆员职业危机。高校图书馆员除了熟练掌握基础服务技能以外,还应该转变角色和服务理念,不断学习,提高搜集、分析、整合、揭示、传递知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如何在新媒体技术的大环境下克服职业危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图书馆员亟待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一、图书馆员职业危机的表现形式
图书馆员职业危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心理危机
1.价值认同危机
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图书馆员的价值体现在馆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读者提供基础和信息服务的过程中。新媒体技术运用下,网络书虫、手机低头族比比皆是,比起到图书馆捧着大部头阅读,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更愿意使用快捷方便的新媒体技术阅读。图书馆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馆员从案牍劳形到无所事事,角色边缘化让馆员产生会被替代的恐惧心理,进而使馆员怀疑自身价值,从而引发价值认同危机。
2.自信心丧失危机
自信心也叫自信,是个人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的和所能的有信心,对自己所下的判断和所做的事情不怀疑。③自信心在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人力成本低、馆员编制少的现象,馆员需要一岗多职,各岗位工作又循环往复,简单枯燥,书籍上架、下架、理架、倒架,办理借还手续等,技术含量低,无所谓成功经验,绩效也无从考核,长此以往,馆员容易丧失工作热情,产生消极怠工思想,甚至以“僵尸脸”接待读者,面无表情态度冷漠。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在这种状态下,读者对工作人员也不会持肯定态度。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使馆员存在感降低。缺乏存在感、不被需要是馆员自信心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了解,图书馆情报专业(部分高校叫图书馆学或信息管理专业)在我国高校算是小众专业,对它感兴趣的人不多,报考人数少。新媒体技术运用于图书馆后,公众对馆员认识误区增大,认为其角色可有可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馆员缺乏对该专业的兴趣,不能静心钻研,知识储备不够,对自己所下的判断和所做的事不能做到毫无怀疑,难以在工作中寻找到成就感。缺乏兴趣、专业知识储备不够,是馆员自信心丧失的另外一个原因。
外部环境对图书馆不够重视,馆员自认存在感薄弱,工作缺乏价值,定位尴尬,心理危机加重;图书馆工作环境封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馆员和外界的接触和交流减少,馆员自身又不具备疏导心理压力的能力,致使心理危机堆积,长此以往,馆员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二)学习危机
终身学习,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信仰。但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让馆员难以适应,学习困难大导致退缩心理,惧学或者学得不扎实,无法熟练掌握工作所需的新技术使馆员心生沮丧,热情减少,效率降低,馆员因此退缩不学或消极学习,恶性循环导致学习危机。
在公众的普遍认识中,馆员坐拥图书馆这样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工作之余不断自我充实,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但实际上,图书馆员陷于大量繁琐枯燥的工作中,无法专注于看书学习。
从自身来讲多数馆员缺少学习的意识、动力和自觉性,又因为封闭的工作环境而缺乏危机意识。
二、解决图书馆员职业危机的途径和方法
(一)心理上
首先,高校图书馆应当与时俱进,融合新媒体技术,深化工作职能、创新服务模式。以重师商院图书馆为例,为满足新媒体背景下的读者阅读需求,引进移动图书馆、开发微信图书馆,配以学校wifi全覆盖,使读者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图书馆的各种动态,查询图书借阅情况甚至预约图书,这两项新型服务模式均受到读者好评。其次,图书馆员应当转变角色和服务理念,馆员的工作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看门守摊”,更多的是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以重师商院图书馆为例,该馆创办《领导参考》、《学术津梁》,推出教育动态、论点摘编、博文题萃、外刊揭示、国际国内会议综述等跟踪教学科研的多种学术性信息1190余篇(条);实行专业馆员制度和咨询专家制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该院科研项目提供服务630余人次,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快捷和方便检索和传递文献1920篇。有为才有位,该馆推出的一系列变革不仅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力,使其于2015年获得重庆市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更让馆员工作充实,心态积极,职业和价值认同感提高,自信心增强。
(二)学习上
图书馆应重视馆员的学习深造,首先给馆员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在行业交流中发觉自身不足,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其次,鼓励馆员学习钻研,重师商院图书馆每年举办两次学习活动,上学期交流读书心得,鼓励馆员“读好书,好读书”;下学期研讨学术,鼓励馆员从图书馆角度和自身专业出发撰写学术论文,“十二・五”规划期间,该馆馆员公开36篇,申请科研课题5个。
其次,图书馆应当重视文体活动,陶冶馆员情操,使馆员热爱工作和生活,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体魄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基础,不仅有助于心理健康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体育活动可以减少心理压力,舒缓神经,忘却疲劳,消除孤独感,更能增强自尊心、自信心④,使人拥有良好睡眠,保持旺盛精力。图书馆应当重视馆员的身体健康,鼓励馆员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有规律地坚持体育锻炼。重师商院图书馆始终坚持这个理念,校运动会、教职工篮球比赛、教职工羽毛球比赛、高校图工委软式排球比赛等活动现场都能看到该馆馆员积极踊跃的身影。重师商院图书馆曾组织开展“经典图书你比我猜”活动并带领馆员积极参加各种歌舞比赛,让图书馆员走出去,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加强与各行各界的交流。
馆员是图书馆的支柱,社会各界和图书馆应该重视馆员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馆员。(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麻小红.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方式与图书馆服务对策[J].图书馆研究
[2]蔡红. 试论图书馆员角色边缘化的危机[J].学术论坛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吕茹.高校图书馆馆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J].中国校医
[5]黄希庭.张志杰.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解:
① 麻小红.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方式与图书馆服务对策[J].图书馆研究.2013(1):75-78
② 蔡红. 试论图书馆员角色边缘化的危机[J]. 学术论坛. 2007(2):16-18
对于文学价值观这个基本问题,无论是沉淀了五千年文明智慧的中国文论还是沐浴着欧风文化的西方文论都有灿若繁星的论述。中西文论汇集、碰撞的璀璨星光,直射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催生着比较诗学的相关研究。姜文振教授①的力作《文学何为——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比较研究》以“中西价值观比较”为内在透视点,对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进行了历时的梳理和共时的比较,使中西文论价值观进行了充分地对话及交流,既发现了双方具有许多殊途同归的共识,又探讨了各自独具的鲜明特色,其研究模式、内容、方法和结论在本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拟从体系建构、方法意义及独特之处这三方面来评述此书。
一、体系建构
本书在体系建构做了有益的尝试: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经纬交错、历时梳理与共时比较错落有致。本书宏观结构呈现——总分的放射性结构。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总体论述了中西文化精神,而这正是中西文学价值观比较的前提。然后以第一章为中心,以功利、教化、真实、审美、心灵这五个维度的比较并列射出随后五章的内容,构成本书五个主要的论域。对于这种结构作者强调“这五个维度的分别只是为了理论阐释的方便而做出的区分,在具体的理论语境中,它们往往有很强烈互补性与互文性,且都最终指向人的心灵,致力于理想的人的生命境界的构建,从而形成了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的动态系统。”[1]P9这个动态系统横贯中西,纵穿古今,让人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里追问文学的价值和思考人生的意义。本书各章的结构都遵循体-面-线-点纵深推进结构。首先,中西比较之“体”都被平铺到中西文学价值观这两个“面”上,每个“面”都有自身的纵线,旨在由古及今历时梳理演变路径,横线沟通中西两个“面”旨在中西价值观念共时之比较。纵线是由对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价值观念论述的“点”串联而成,横线都是由两个点构成,即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交集点和分歧点。呈现经纬交错但清晰有序的网状结构。其次,中国文论这个“面”的纵线的开端追溯到几千年前有文字记载的源头,以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隋、唐、宋、元、明、清顺序依次而下,但终端限制在之前。因为“只有把范围限制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大规模冲撞和融合之前,才能从一个比较纯粹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在梳理中,对同时代的无论是儒道主流文化,还是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学派这些“点”,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地剖析,发掘了丰富而多维的价值观思想。但在西方文论这个“面”的开端追溯到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古希腊罗马,依次涵盖了历史各时期,直达现代的终端,力图全面地呈现西方文学价值观的真实面目。最后,各章纵线和横线的数目不等。纵线的数量表示在本章维度上梳理文学价值观的层面数目,横线数量代表横向比较及结论归纳的次数。
二、方法意义
本书采用多项式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都分别进行了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价值理论,在连类举似、充类至尽、集思综断下得出坚实的结论。通过比较,不仅寻求到中西文学价值观的共性也发现了两者突出的个性。以本书第三章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教化之维为例,“教化说”和“净化说”分别属于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关于文学道德价值目的的不同表述。首先,作者梳理了中国教化观念古今的演变;然后,作者梳理了西方的净化理论;最后,在对教化和净化理论进行纵向梳理后,又通过横向比较归纳出二者的同异。两种理论在文学的教育维度上价值指向是相通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在两个层面上发挥着价值功用:从社会层面讲,文学有利于理想国家的政治统治;从个人层面讲,文学有助于理想道德人格的塑造。两种理论的文化差异在于:儒家的“诗教”理论更注重对文学道德意义的强调;而西方更倾向于通过诗来宣泄情感、疏导欲望、净化心灵来获得道德意义。这样的研究方法使我们对中西“教化”与“净化”理论各自的历史演进与彼此同异有了清晰的认知。以点窥面,本书所有章节都立足于跨文化比较的视野,通过列举大量的例证进行历时与共时的比较,得出坚实的结论。本书不仅解读了“真”“善”“美”“自由”“超越”等核心价值观念,而且以功利、教化、真实、审美、心灵这五个维度梳理了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历史演变和生成语境,彰显了致力于理想生命境界之构建的精神价值本质,探求了可资当代文学研究借鉴的理论资源。本书纵穿古今,横贯东西的比较研究方法是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厄尔迈纳曾呼吁比较文学应该具有一种真正的跨文化的视野,并且援引“灯塔下面是黑暗”这句谚语说明只研究自己国家的文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另一座灯塔来照亮自己,而“中国的灯塔则可能给美国的研究带来光明。”[3]P36同样,西方的灯塔也会给中国的研究带来光明。这本书同时点亮了中国和西方的灯塔,并在彼此的异彩纷呈和交相辉映中使文学的星空更加璀璨。刘象愚认为:“对历史上互不关联的批评传统的比较研究,例如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比较,在理论的层次上比在实际的层次上导出更丰硕的果实……对于属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作家和批评家的文学思想的比较,则或许能揭示出某些批评观念是具有世界性的,某些批评观念限于某些文化传统,某些观念只属于特定的文化传统……因此对于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所有的文学。本书正是如此,首先,通过在理论层次上的比较,寻求到中西文学价值观共同的理论模式。例如本书第六章论述到中西方传统价值观在心灵之维德第一个层面即文学的心灵平衡与宣泄功能上是极为一致的,无论是中国的“发愤著书”还是西方的“愤怒出诗句”都体现了创作主体在文学创作中实现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和愿望,以诗文的形式表达自我生命的价值和获得情感的满足。其次,本书还发掘了属于中西方各自特色的文学价值观念。例如本书第四章论述中西传统价值观真实之维时,作者指出尽管真实是中西传统文学价值观对于文学的共同要求,但双方在“真”的维度上不仅有交集,还各有显著不同的侧重点:中西文学的逻辑起点有“本于心”和“本于物”之区别;在价值取向上有“情真”和“事真”之不同;在意境创造上有“虚实相生”与“逼近自然”之异等。中西文学价值观在汇集中虽会有交融,但更会有碰撞。在碰撞中会更加加深对双方各自特点的理解。如果只知其一,等于一无所知,唯有在跨文化比较的广阔视野里,通过对比才能使双方各自的特点更为清晰。恰如王向远所说:“即使通过比较不容易找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诗学‘通律’,但可以通过比较,来发表、表达现代学者个人对文学问题或其他文化问题的看法,或者通过比较来加深对中西文论某些侧面、某些特点的理解和认识。”[5]P186综上所述,本书正是通过对中西价值观多维度地深入比较分析,不仅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和西方传统价值观的体系特征,而且通过,致力于建构一个现代的、科学的、多元的文学价值理论,彰显了比较诗学的重要意义。此书之所以彰显了比较诗学的重要意义,是因为研究者有广阔的视野、国际的角度、比较的自觉意识、关键的是能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并且在探讨中,“考虑到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在信仰、自尊、偏见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差异,力求跨越历史、跨越文化、去探求超越历史和文化差异的文学特征和性质、批评的观念和标准,否则,我们便不应从整体上去谈文学,而只能谈孤立分散的种种文学,不应当从总体去谈批评,而只能谈孤立分散的种种批评。”也正因如此,法国著名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爱金伯勒教授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即预言:“比较文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比较诗学。”
三、独特之处
中西比较文论与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是二十年来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王国维、朱光潜、徐复观、钱钟书等老一辈学者,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进程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显学,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论题虽是美学,但所涉及的基本材料和对象却是文艺理论。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是学界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著作,本书运用比较方法,分别从文化背景、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思维、艺术风格、艺术鉴赏六个方面对中西古典文论的异同进行了理论上的对比研究。、童庆炳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共三编。第一编为中西诗学背景比较,探讨中西民族传统精神背景、文化背景和哲学背景的宏观比较。第二编为中西诗学18组范畴的平行比较。第三编为中西诗学影响的事实比较。张法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首先就中西不同的社会背景、心理特性及历史传统论述中西文艺理论的不同根源。然后从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思维、艺术风格、艺术鉴赏等五个方面论述中西艺术的共同规律,并着重其不同的特色。杨乃乔的《悖论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比较了构成东西方各自诗学语境的中心主义的“经”与“逻各斯”。饶芃子的《中西比较文艺学》共三编,上编为中西文学观念比较如自然之道,典型与意境;中编为文论形态比较,如叙事论文的文史哲,抒情文论的兴与表现,形上文论的道与理念;下编为范畴比较包括文化与语义特征例释。余虹的《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总体性比较研究,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如何展开现象学的知识学考察作总体描述;下篇为专题性比较研究。陈跃红的《比较诗学导论》主要是从学科产生的学术语境、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已有的各种研究范式、不同的理论方法等方面,去总结梳理该学科的学术体系和理论方法特征。以上著作或体现学科开创之功或表现学科建构之力,但侧重点或致力于中西文学的总体比较、或进行专题、观念、范畴比较,或注重对比较诗学自身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于文学价值这个重要问题却鲜有系统全面的论述。此书填补了此项空白,对于文学价值观问题进行了自觉、系统而深入的跨文化研究和思考。尽管当今有人自认为已经解决文学价值这个问题而对之失去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热情,还有人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放弃了价值判断和出现否定价值研究的理论趋向,但文学价值问题在文学理论体系建设中始终有着重要意义,对文学价值的思考,体现了文学研究者坚定的信念与理想以及构建理想的精神家园,实现审美和诗意人生的美好愿望。本书正是通过对中西传统价值观不同历史演进路径及共同或独具特色的文学价值理想的回味反思,为深化理解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律、推进文学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建构更完善的文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示及理论支持。
作者:梁芳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石家庄市艺术学校
关键词:音乐的美;直觉;自然性;客观标准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1.02.008オオ
古希腊折中主义哲学思想家西塞罗(Cicero前106-前43)曾在描述音乐的美时说过“耳朵从来都是组织声音的‘法官’”、\+\{\[1\]\}这么一句话,其旨意也非常明显,即音乐的美有客观的标准。
早期的西方哲学是建立在“始基论”思想之上的一种对世界本原的探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难免不在美的言论中有对美的客观标准的言论。笔者在本文中并无意综述或探讨早期西方哲学对美的客观标准的有关言论,而是正如标题所示,强调音乐的美应当有其客观标准,这种标准如亚里士多德在谈到美感时的定义,美感来自于符合感性的必须的形式。美是有客观标准的,对这种标准的探讨,需要从[ZZ(]生理的反应[ZZ)]入手,通过探讨制约音乐美感创作的最基本的生理学的规律,来获得这种美感标准的客观原则。关于这种客观原则的提法,国内并没有明确的文章,但据M•勃里诺娃曾在其论文《音调表现作用与生理学的关系探讨》\+\{\[2\]\}中的探讨,她曾提出“音乐与生理近似度”研究的概念。笔者认为,不论“音乐与生理近似度”的研究,还是反应生理欲求的音乐形式,都是一种对音乐创作的“自然性”的研究,即这种创作上的自然性来自于不假思索的直觉冲动,是一种生理意志的推动。音乐美感经验的内容就是直觉经验的内容。
直觉的创作应有赖于这样的两点,即生理的意志和受乐音运动的生理欲求的偏移,一种类似水波运动的过程。
首先,先来谈谈音乐生理意志对音乐作品创作直觉的影响。
生理意志
如果把生理意志作为音乐形式形成的内在动因,那么直觉的创作就是对这种生理意志的疏导,20世纪音乐理论家库尔特,吸取了叔本华以及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提出“能量论”音乐哲学,认为“在人类心理的最深层是无意识状态。作为人类本能欲望的非理性的意志,正是潜藏在这种深层的无意识中。这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意志是一种力,其中蕴涵着巨大的能量,库尔特称它为‘心理能量’这是一种潜在的、不稳定的、出于运动状态的东西,它时刻要求发泄和寻找释放的途径,以达到内在的平衡,这种体现意志的、具有强大张力的心理能量是音乐最深层的本源”\+\{\[3\]\}。笔者认为,生理意志正如心理的无意识,都存在一种需要释放的力,是一种内外的同声相应,内是生理意志,外是作品的运动。
音乐生心理欲求的水波理论
乐音的运动也会影响我们生理的自然欲求。与对应中的“共鸣”引起的不同,乐音的运动使得欲求跟着改变,而后乐音再适应这样的改变而做变化,接着欲念再被引出,周而复始,一直需要不断满足这种欲求,直到在一个生-心理舒适的阈值内收束,使我们内心获得平衡。笔者将这种类似投石机水的水波现象称之为音乐生-心理欲求的水波原理。也即由于乐音运动而产生的生理欲求的偏移与复归,这种偏离与复归即一种如上所说的双向回流的音乐生-心理现象。
只是通过对音乐的聆听以及生-心理的感受,我们并不能知晓乐音的运动如何受到生理意志作用的推动的具体发生,又或者我们无从知晓推动生理意志变化的乐音运动的最终形式模态的来龙去脉,下面我将通过对一部作品的分析,具体来说明相关的音乐美感的内容,并在此之上提出音乐美的客观标准。
作品ArabicChilloutSunriseBaby\+①分析(见附图1)
笔者将下面的这首作品整体结构分为带引子的三部曲式。通过标记乐段在创作中的不同手法,对这种手法结合笔者自身的美感经验来进行分析,从找寻推动生理意志变化的乐音运动的最终形式之模态中,分析来龙去脉,提出音乐美感的客观标准。
1.0’-1’08’’的主要节奏的呈示;2.1’08’’-2’40’’的主题素材变化;3.节奏美感;4.明暗色彩对比;5.新素材呈示及美感的衰减;6.2’40’’-3’26’’较旧素材的呈示;7.变化的旧素材;8.节奏素材叠加;9.3’26’’-3’48’’引子节奏的变化再现;10.黄金分割点;11.3’48’’到结束。收束。
1.音乐美的客观标准之1模糊的美(1)
事实上这是一个通过强弱对比而表现出来的节奏,同时又赋予了一定的旋律性,而这个通过强弱得来的旋律性节奏,正是使全曲凝固的核心要素、全曲的精魂所在。后面所有素材的渐次出现都是暗合着这样的节律。全曲的这种精魂,随着渐次出现的节律成为一种模糊的内容给于我们不断持续的美感。若即若离,似曾相识,似像非像挑动我们对形式的欲念(节奏律动,这里主要指由强弱对比表现出来的带有节奏感的旋律,见下文2分析),这个精髓节奏的呈示在乐曲最后(4’57)作为收束全曲。这带有模糊性的不确定性的节奏呈示了20秒后便消失,由此“节律”而引动的心,在4’57’’中心理能量的不断变化与运动下(这种运动在获得美的同时也会渐渐疲劳)的缓和与平息,这是音乐美感体验中明明感到了美却难以说清的美感内容,它作为直觉的冲动引发我们对接下来形式的欲念。
另外,在这个模糊节律的呈示之下,全曲的主题素材用了23s的时间才被引导出来,在这23s之间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心理能量的倾向,即一种对未知形象的期待,这种期待是一种力量,当确定的主题素材出现后,这个力量才得以缓解,得以消束。
模糊美的发生,和作品的复杂性还有我们的记忆能力有关,模糊的美事实上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心理的距离感,距离感学派认为,距离产生的美在一部作品中因变化而持续,即所谓的“距离的尺度”概念(认为“超距”――距离过度,距离不足等一种距离的矛盾现象),同时,距离感也有其不可逾越的极限(布洛)。本文中说明的音乐艺术所表现的模糊的美,也正是有这样的尺度变化与极限的制约。
2.音乐美的客观标准之2:丰富与有节律的秩序感以及松弛与紧张的张力感(3、8)
主题素材的美感,并不是独立为我们所感知的,同时它还受织体提供的美感支持,并会产生一种美感的增益现象,这种美感的要求也是我们自身对多样性的欲求表现。“声一无听”、“和六律以聪耳”(西周末年史伯语)正是在强调音乐作品的多样化,但与此同时还要求有一种“寓变化于整齐”的创作思想,这点可以参考史伯与晏婴的“和同”或西方的“审美有序性”(塔本贝克)\+②以及音乐治疗\+③的一些学说。
史伯认为美的事物内在具有一种“和”的品质,即他所说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段话说明了外物的美,首先要具备一种丰富性原则,而后丰富性的“异类相杂”才能构成整体的美感,即史伯所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史伯之后,晏婴又对“以他平他”做了进一步补充,认为“以他平他”的异类相杂要以“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为原则。这些论述之所以如此,事实上都在因循着我们内心的美感要求,后世在《文心雕龙•律将》中又有“同声相应”,“异音相从”的论述,这里“同声相应”即寻求整齐,“异音相从”即寻求变化。认为和谐的音调应该是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整齐,抑与扬有规律地交替和重复着的。同时和谐的音调对于思想内容的表达,无疑会增添艺术的力量。
可以发现这种形式感的要求自古就有定论,事实上形式感的要求不是来自别的,而是来自我们内心,那种丰富性与有序性的要求。美的音乐形式就以此对应。
在音乐的美中,多样性可以来源于很多方面,比如素材的多样性,节奏的多样性等等。音乐作为流动的建筑是通过对心理时间的应和而给以心理满足感的,而这种心理时间可以揭示一种心理能量的运动,同时也可以解释多样性的结构样式。多样性作为较为显现的美的素材,已在上面的众多乐曲形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这里本文具体从节奏元素来给以(内心)多样性(要求)与(内心)秩序感和(内心)张力美感的说明。
这首乐曲的节奏素材可以如图2-8所示,分5种形态。这5种形态的结合依据乐曲起始部分的节律呈示(即乐曲律动的整体基调,包括旋律性素材)而创作,本文认为,1种以上节奏的地相互结合,可以被看作成一种节奏的“对位技术”,这种“对位技术”依赖于旋律的乐感,再进一步说,这种乐感来自我们的情感,[ZZ(]因此节奏根本上是受我们情感制约的[ZZ)]。这是属于主观性美感的范畴,[ZZ(]然而对于客观的美[ZZ)],“节奏的对位”它没有情感作为创作的指引,而主要以自身的安排来引起我们的心理反应(这种安排也会给我们有对形象感觉的倾向,比如三拍子给我们进行曲的倾向,切分节奏给我们冲力感的倾向),时值产生节奏,同时强弱也是作为节奏的律动感的重要依据。在处理多节奏的共时表现时,每一条节奏间彼此相互制约,产生出整体的节律感。另外,乐曲中的5种节奏形态,并没有固定下来――节奏的多样性也体先在这里,根据对位原则,一条节奏形态如果变化了会引其其他节奏的改变(节律的改变),因此节奏的节律也是流动着的,并不是固定的如钟摆的运动,节奏原本是机械的,但对于乐曲它应是一种建筑在机械之上的流动,并且是一种多样性的流动。下面是对该曲五种节奏形态构成以及节奏多样性给于我们心理美感的分析:
如图3,从节奏数量的共时性处理上来看,可以分为6个区,第1区,0’46秒之前只有一条隐约的带有节奏性的旋律――即,在不同音拍上乐音无规律的强弱变化,和略微音高
的变化构成的旋律――暗示了节奏即将为全曲带来多变的美感,从乐曲在节奏的美学处理上看,有两方面的处理,一个是单独有秩序的节奏美感,另外是不同秩序的节奏叠加后的整体美感,图表上描述的六个区就是不同节奏叠加带来的心理美感。第1区在预示着节奏(强弱)的丰富性后,乐曲似乎开始将这种预示扩大与明显化,如第2区2和3(音轨)节奏的叠加,
节奏3的重音在以速度80的4/4拍的每小节中较之节奏2多了两个重音,并且这三个较之节奏2新鲜的重音更为我们所能把握,在其后当我们对其熟悉后,便同第2个节奏的重音一同给我们一种更为不稳定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较之未叠加的模糊的第1区显得清楚,带给心理一种不怎么稳定的感觉。如果把第一区比喻为节奏的种子,那么第2区就已经是发芽并开始抽枝的枝干,第3区就是开花结果的果树。
在第3区中,即1’54’’秒,乐曲的节奏的叠加达到峰值(1’54’’---2’06是一个峰值前的“试探性”准备,从2’06到2’40这一部分,是乐曲第一次节奏叠加的峰值)如图:
左图表示节奏重音密集的程度,造成内心一种非常的不稳定感,时间久了,期待得到平静,右图是核心的节奏性,是叠加节奏的核心节律,从乐谱中可以发现,正是最下行的节奏,即第1拍和第3拍的持续稳固性节律。在听者的体验中,种叠加的节奏感即可以给于一种寓杂多与整齐的整体美中,我们又可以在不同节奏造成的空间感,自由的专注于某一节奏性,并随意念任意转化到其他节奏所在空间的纬度上,持续的发生美感,这种美感的力量可以满足任何对美有需要的听众。
第4区,乐曲把呈示从旋律转向了节奏的呈示,完全突出了,强调了节奏的美感;
第5区,是第3区节奏的再现,然后进入第6区,主题节奏的再现,结束乐曲。
另外节奏2的变化体即重音在第1拍的前半拍和第4拍的16分音符上的节奏感(出现在第三部分),
给我们心理以无以复加的体验地步,这也正是一部作品久听不厌的最基本原则,即美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建立在秩序之上的繁复化,下面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
如图,从视觉表现出的节奏秩序来分析心理美感。
节奏从第1区的0’09’’开始到0’21是带有人声回音的节奏性(正如种子的开始生长,见0’09’’-0’21截图),紧接着在0’34’’进入节奏2,但此时只是作为间歇性进入(两次),为第2区进行节奏美感上的准备(见0’32’’-0’38’’截图),粗线部分是音相的持续时间段(见0’46’’-0’56’’波谱截图)。第三区1’32’’到3’26’’这个阶段,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半部分,1’32’’到1’54’’是节奏2和3的叠加,可参考上文已作过的分析(参见下图1’25-1’35波谱截图),中段部分是4,3,2,5节奏的叠加,参考上文分析(参见下图1’35’’…3’20’’波谱截图),后半部分是4,3,5节奏的叠加,第4区,少了一个相对较弱的节奏4,第5区是第3区中部节奏感的一个完全再现。第6区为收束段,再现了第1区的节奏型――回到了一个完整的种子状态。
视觉频谱图非常清楚的给我们展示了全曲节奏的规律,上文的分析说明了这些规律的必要细节,如节拍中重音问题(一种节律生成的依据),叠加后重音问题(不同节律的叠加造成的感受)即不稳定问题与稳定的问题,而视觉频谱图不仅说明了全曲节奏安排的秩序感,又从更广义的意义上说明了这种秩序感,给欣赏者造成心理秩序的可能性。
与古典乐曲主题对题,或aa1的呈示不同,Newage音乐的呈示不仅只有旋律――在主调音乐中,通常我们称之为主题――Newage风格的音乐所运用的音乐素材,除了以往在音乐作品中占有灵魂地位的旋律外,还有比如节奏、音色、空间(纬度)等等的呈示,这些因素会将一部作品的形式美扩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相比较其它音乐风格)。如作品中第0’23’’的节奏素材;0’45’’的节奏素材;1’22’’的节奏素材;1’42’’的节奏素材,还有与此节奏素材呈示的同时,节奏所带来的空间纬度感;节律与音型音色造成的明暗对比感;然后建立在这种丰富性的基础上开始组合、变化、变化组合以及组合再组合,产生叠加的美感,如A部分的五个共时节奏和一个具有相同节律的旋律音型,在它们构成的内部那种无以言表的美感形式,正是这样的形式运动所给予的。
3.音乐美的客观标准之3:对比需求(3、4、8)
对比感在节奏与主题的变化中以表现的很明确了,然而对比感还可以来自强弱、缓急、高低等等,强弱的律动感也是节奏的一种表现形式,参见上文的说明;缓急可以参见本文第一章节奏、速度与生理本原近似度的思考。
音乐也是一门具有丰富色彩表现力的艺术,这里有着音色与编配的功劳,色彩的要求在古典音乐中主要表现在配器的技巧中,但就色彩而言,能给我们引起快意感受,比较突出的是色彩的明暗对比,明暗的对比可以通过织体的繁简,即一种“物理状态”上说明它的轻重之感,下图是该曲明暗对比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分析:
如图,乐曲的明暗对比分ABC三个区,A区和C区作为乐曲的开始和结束,表现为增强与衰减,这是乐曲的一种发展原则,没有过多的明暗对比;然而在B区,如图所示明暗的对比,共进行了间歇的进行有两次(1,2),每次又有着若干个对比,如第1次中的对比包含有两个对比即①和②,并且①和②彼此各自内部也有着对比。
明暗对比除了声部增多与减少外,还有一些原因也可以造成明暗的不同,比如发音乐器的音高,高音给我们轻飘,明快,清澈的感觉,低音给我们沉重,迟钝,混浊的感觉;乐曲中,一开始的对比就是旋律由高向低进行,使我们感到一种渐变的暗淡,给人一种迟钝的感觉,视觉上给人以模糊感;此外再加上新素材的叠加,叠加后乐曲的效果给我们了一种庞大,沉重的效果,感觉更加黯淡;这时乐句反复到最初的起始状态,一明一暗,给我们造成清楚的体验,这种体验同样如上文其他美感一样,给我们心理带来一种欲念,加剧我们期待感与满足感的整个过程。
4.音乐美的客观标准之4:变化需求(2、5、6、7、9)
新的主题在被引出后,必然对于我们会是这样一个心理发生过程,即逐渐疲劳,因此需要缓解这样的疲劳,缓解的办法就是出现新的素材(动力),这种素材(动力)一方面存在于前面出现过的已经消失,停留在较远记忆中的素材,另一方面是对全新素材的需求,因此乐曲在新素材呈示过了两遍后――(a|a用时45s),便引入新素材(这种新的素材性质可以是对比的也可以是发展的,但在非主观的美感体验中,即客观的美感中这种素材的功能提供了我们对新东西渴望以满足与减缓疲劳的作用)。新素材的引入同样也有着上面的被抛弃的命运(但不会完全抛弃)。乐曲中,主题素材与“对比性”主题素材在乐曲的前半部分做了ABA的维持动力的能量后(这种动力的能量,即美感的能量),在135s后用用最早的节奏素材来将前面135s的内容以间歇了21s,这个21s的间歇,却造成了我们对原本已逐渐疲劳的主题产生了期待,然后又给予期待以满足。全曲一共用时5’24’’即324s。另外,主题的再次呈示是第3’48分,也就是228秒,从乐曲结构上说也非常符合美感的黄金分割率的标准228:324(0.703….),饱和与新需求也可以聆听LOOP作品(文中所附CD)和参见附录中作品LOOP的图示(见附图2),LOOP作品展示的更加一目了然。
在每一次不同的呈示、组合与叠加中,都会给建立在之前音响感受基础上的听众,种全新体验,从形式的结构给予美感的体验来看,这种体验或是一种从不满足到满足的过程,或是满足到饱和的过程,接受者然后又开始对富于美感的形式渐渐衰减,直到新素材适当的出现继续持续听众的美感\+④。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比旧素材的心理过程中,新素材给的美感使美感得到增益。最后,这个过程持续直到我们的感官开始逐渐疲乏,大到心理审美最大阈值,乐曲的1+2+3+连接+4这样的素材呈示安排,是非常符合我们审美心理的,同时因心理的最大阈值,乐曲也将控制在比较好的时间内。
新素材呈示与美感的衰减,美感的饱和度与审美心理阈值,是心理美感获得的两个重要形式与心理参考因素,是相对于“知识经济”的“娱乐经济”的重要创作法则。
5.音乐美的客观标准之5:动态体验
古典音乐对速度的分类中已经有了一套详细的与情绪相对应的专有名词\[4\],比如Adagietto(快板)、Adagio(柔板)、andante(比Adagio快的快板)、largo(比Adagio稍慢的快板)、Allegro快速的、Allegretto(快速的,比allegro慢,带有一些快活)、Allegrissimo(极快速)、Allegrovivace(最快速)、Apocopiuiento(稍慢)、Apocopiumosso(稍快)、Accelerando(渐快),除此形式化的速度外,还带有情绪化的速度分类如Agitato(急速,兴奋的)、Allegroagitato(快速而感动的)、Allegroassalvivo(快速而活泼的)、Allegroconallegrezza(快速而轻妙的)、Allegroconbrio(快速而有精神的)、Allegrocontuoco(快速而有热情的)、Allegrettoscherzando(稍快活而谐谑)、Allegromagracioco(快速而美丽)、Allargando(渐强,减慢),等等,这些速度除了内容赋予形式以意味的美感外,速度自身也是有其美感的,我们知道,我们的心跳是每分钟大约是70上下(运动员除外,每分钟40左右),当这样的身体节律和受到外界的影响后是会发生变化的,音乐治疗学认为,速度的不同对我们的身体节律会发生影响\+⑤。在我们人类身体节律的阈值内,速度带来的美感是非常丰富的,比如从情绪的变化,如聆听周杰伦的抒情歌曲(台),或者聆听潮州音乐的“彩云追月”,它们那行板的气息给我们以舒展,使我们每个人的生理节律跟着缓慢下来,行板的节奏一般的会在每分钟50-60下,如果再少一点,音乐治疗学就会用于促进人的睡眠。相反如果我们听backstreetboy的节奏布鲁斯风格类的音乐,或是Linkin.Park的硬摇滚,再或者“空中铁匠”和灵云乐队的重金属,即使我们听不懂歌词,歌曲也会叫我们兴奋起来,除了音量奇大以外,这些风格的乐曲都超过了每分钟100下的律动,因此使我们自然而然的感到心脏的律动也跟着加快了,会有种兴奋的感觉。从人的性格来看,有些人性格腼腆,不紧不慢,有些人血气方刚、冲动鲁莽,当他们在听具有长气息的广板叙事的旋律时,那血气方刚的不凝神观注的听者肯定会耐不住,比起宽广给人深沉气息的音型,我们的生理更喜欢高山流水或竖琴、琵琶疾速扫弦的酣畅淋漓,太慢的速度给我们在生理上会带来或多或少的躁动,西方现代行为主义音乐有一个名为《宇宙音乐》的作品,作曲家在乐谱上只有一个音,然后用文字提示到,8000年后演奏下一个音,可想而知,这个极端的例子说明了太慢的乐曲会带给我们生理的不适。从视觉的经验上来看,我们谁都不愿看乌龟或是蜗牛的爬行,更不可能从中去寻求娱乐,相反我们会喜欢观看赛车比赛或是观看由延时摄影术拍摄的天空变化的节目。
6.音乐美的客观标准之6:蓄积与释放的满足感作品结构中的表现
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ACHToccataandFugueinDminorBwv565)Fugue分析
音响版本:Organworks.AlbertSchweitzer\+⑥,AngelRecordsJuly12,2005(史怀哲的晚年录音)
整个分析事实上是一种“蓄积(构建)――释放(破除)”的生理结构或是称作“生理能量”分析,这个“能量”学说,来自库尔特的“能量论”音乐观。能量论探讨了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一种有意志力量,库尔特“认为这是一种潜在的、不稳定的、出于运动状态的东西,它时刻要求发泄和寻找释放的途径,以达到内在的平衡”\+⑦,这种观点将作为基本理论,来说明本文在研究生理快意发生时的“内心蓄积于释放”的心理过程。
(1)作品中蓄积与释放的力度模式
波形图将全曲的力度直观的分为了10个部分(事实上远比这个“力度模式”复杂“力度”这里是由声部的叠加构成)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前疏后密,即巴赫在整部作品的力度控制中,2’17之前,也就是fugue段的前55小节,给我们的整体紧张从力度上看是较为平缓的;55小节后即2’17’’后,力度模式加大,作为全曲的第一次“强奏”(四声部同时发声)一直持续到Fugue的结束99小节即4’18之前的主和弦上,这一部分持续了近2分钟。然后Toccata主题再现,力度模式变得频繁,在1’28’’的时间里(4’09--结束)也就是99-116小节里,给我们以构建(力度加强/突强)和破除(力度减弱/突弱)上的不断变换刺激。
波形图也直观的说明了赋格段写作的三个部分,波形1,即1’10前。为赋格的呈示部,在下文(图2)中清晰的说明了主题分别在四个声部依次呈示完毕;波形2,是赋格的发展段;波形3是赋格的再现部,力度模式为轻――次轻――重,此后是Toccata段,以上的力度“格式塔”是一种蓄积――释放的生理能量构建,构建了一种体内和谐的运动。
(2)作品素材组织的蓄积-释放分析
一个具有性格的主题呈示完毕后,我们便开始了对该主题的期待。蓄积是满足的蓄积,之后走向饱和。蓄积又是期待的蓄积,之后需要释放即对期待的满足,此外释放中又包含着新的期待,期待变成一种要求新的释放的蓄积,整个过程螺旋上升,直到达到生理快意的一个“阈值”,不同阶段的过程总是时刻在这样的运动中寻找着平衡,使身心平和(一种自然心理欲求,即人的“自然性”)。
该图显示了(如图,蓄积(期待)――释放(满足)的分析,见附图3)
第一,一部音乐作品在运动中引起的生理快意过程,这种快意不仅源自时间过程的乐音运动,也源自空间的乐音运动(丰富的声部变化),力度(声部的同发响)的稠密、相对于显现主题以外的较为隐蔽素材的再现反复,都引发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快意状态。
第二,该曲的主题一共为我们建立了13个显在的“蓄积(构建)――释放(破除)”这样的过程,如果加上与主题平行的素材和主题发展的素材――这些素材在性格上的相似提供了更为多的期待、满足,形成一种密集状态(隐蔽的――我们经常说乐曲给我们一种快意可却说不清,就是这个道理)它犹如钟表内部的机械运转,细微而繁复,这需要更为精细的说明才能接近一部作品给如何给于我们生理快意,见下表的分析。
关于心理欲求获得满足的条件,即心理阈值的说明:
i.能量源(一个性格的主题)+(期待/满足)\+n=心理欲求的阈值
ii.期待与满足,遵循着逻辑的心理时间如对称,或和声的结构逻辑(一种心理时间)。(见本文对莫扎特作品的分析)
第一,我们可以对比每个主题出现的时间发现,给我们的期待与释放值是不同的,实现一种生理快意
第二,主题不同声部的进入也给我们一种空间的期待与满足
第三,主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声部进入,有5个不同素材的发展,加上其他12个支撑主题的素材,时隐时现在时间的同步性中叠加显在的主题期待/满足过程,给我们一种作品最深度的快意感觉。
另外,“在巴赫作品中,乐句中的重音并不是规则地和小节线自然的重音合而为一,也就是说重拍不是一层不变的一、三拍,而是与节奏的律动并列进行,并具有自由性,……从音句中的重奏和节在线的重音之间所造成的紧张中,就可以表现巴赫音乐特有的韵律的活力”\+\{\[5\]\}史怀哲的巴赫作品分析,对这里的本文分析也十分具有启发意义。
(3)蓄积与释放的满足感和声中的表现
作品分析:莫扎特奏鸣曲K332
版本:PHILIPSMozartAllPianoSonatas5-CDSET-MitsukoUchida-
片段:呈示部第二主题,调性:F调主题的属调
笔者认为莫扎特的天才之处就在于他对人性心理结构的那种拿捏得当的把握,如上图显示的,在这个15秒的片断中他是如何给我们生理快意的:首先是对不协和的蓄积,构成我们一种心理结构,然后在11秒(一个他感受的时间阈值)后,给与我们一个相对变弱的,并且节奏舒缓的协和的回归。古典主义的形式美学尽管对演奏家有这样那样的限制、处理原则,但他们却“在限制中体会无限的自由”(歌德)
这里20世纪初现象学美学家舒茨,在音乐时间中的一个非常可贵的论述:“‘当下的现在’虽然已经成为‘过去’,然而它在人的意识流中却没有完全消失,它通过‘记忆’而仍滞留在人的意识中与‘当下的现在’连接在一起,形成意识的不可分割的连续。”\+⑧同时这也是一个“蓄积”-“释放”或心理的“构建”与“破除”的过程。如下图
笔者沿用舒茨的思路(如图),来说明“生理快意”的实现过程:即当下的“蓄积”(构建),虽然已经“释放”(破除),但在我们的意识中却引发了一个对曾经“蓄积”内容的期待,这个期待在时间中将不断膨胀,直到一定限度即心理阈值,然后给我们以期待事物的再现,即一种心理“释放”或构建的破除,完成一次以“能量运动”为依据的“心理平衡”的。当那些期待的事物被满足后,顷刻间又成为过去,然后新的一轮对蓄积内容的期待又开始在我们体内孕育,然而这次留存在我们潜意识中的以往“内容”,将会变为一个更大的期待,也就是说作品一旦开始,它的宿命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提供人的内心以平和,最后在我们心理还未觉得疲惫之前收束,结束全曲。
(4)蓄积与释放的满足感在节奏中的体现
作品分析LinkinPark:Faint硬摇滚(见附图4)
对象的意义依赖于我们的感知,如图,笔者在反复的令听众记录下来了作品整个过程中所运用的手段,以1,2,3,4分别代表乐曲的不同素材所在的不同音轨。第1音轨,是间插素材。这个间插素材能够给我们留下鲜明的印象,在乐曲中以非常准确的间隔时间,出现了4次,给于我们期待与满足的快意心理;第2轨是节奏素材。整部乐曲以45秒又间隔10秒为周期出现3次,非常规整的演奏2/4拍得以骨架两8分(一强一弱)+(后起)2个后16分(一强一弱)的节奏型,反复出现432次,给人心理不断持续以力量的美感。同时间隔的周期也符合期待与满足的心理需求规律;第3轨是作为风格的主要表现,电吉他以非常金属的味道,除结尾只间隔4秒而连续出现外,其它时间均以aa/aa为一个单位在一个更大的25秒为单位的间歇的3周期中做4次同素材循环。并偶尔与相同起始的第2轨节奏素材叠加,使期待与满足的心理过程增益;第4轨,人声轨。在前两个周期里同第3轨交错出现,出现时与1,2轨并行,人声同样有着非常规整的乐句,以8秒为一段说唱同样的乐调反复3次,然后进入同样一段规整每单位带反复1次的旋律(全曲这个单位共出现12次),旋律以极度张力的嘶喊为特征,同样构成鲜明的印象,为后来的出现作心理期待。相同乐句的说唱在三个周期里共将8秒的素材反复了12次。
当第一轨的素材给我们以每6秒为一单位反复一次,而后再间歇准确的12秒,回归后给我们以满足的时候,第3轨已经在我们心理不断持续的第2轨的节奏又建立了一个等待满足的旋律。这个满足对于4个轨,又将是一个新的周期开始。我们的心理美感正是再这样极度的期待―持续―释放,在期待…的相互交错中一刻不停歇的运动着,使我们达到体验的峰值,给我们其它艺术所不能比拟的、刺激的、快意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4个轨的虽然不同,但都在因循这个节奏的律动,每个轨彼此契合,万变不离其宗,听者很容易进入音轨彼此间的那种契合律动中,或加重或消减,或冲动或平和,在特定的心理结构中,不断地将这种感受构建与破除,这种美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形象感所赋予的体验,而只是纯粹音与音结合带来的美感,音乐是有自律的一面的(详见2.2.2.3的分析p41)
在蓄积与释放的满足感中,存在一种难以把握的欲求状态,拿节奏引发的欲求来说,节奏是一种容易引发心理记忆中情态内容的“编码”,或音乐元素。节奏中文化意义“编码”的获取,是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一同更新的,这种欲求具有文化意义,因此难以把握。然而节奏在应合文化意义中的美感外,它的[ZZ(]组合[ZZ)]会调解我们心理状态(寻求平衡的自然心理状态),节奏激起我们“内心”欲求,这个过程像投石击水,水波发生连锁反应;又正如水面会平静一样,我们也是会调解的,这种调解心理大致遵循[ZZ(]心理平衡的原则[ZZ)],即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这种结构收人生理自然性、心理的文化属性等构建)。就节奏而言,当给节奏一个“力”(其他如和声、旋律也具有如此功能),它就得必须能让我们内心没有“痛”感的停下(期待与满足的过程),经典作品的节奏必将有着无法言说的秘密(参见ArabicChillout〈Ambient〉SunriseBaby的分析),在对音乐作用于心理那不可描述的自然欲求中,我们还是可以大致说明构成这种优秀作品最基本的可能性条件,从前八后十六的节奏中,从前十六后八的节奏中,从三连音的节奏中,从切分节奏中,从2/4拍里八分和八分的休止的构成中,从十六分和三十二分的不同的组合在4/4拍中等等无数种节奏的组合中,可以找到无数种提供心理动力的例子(动力就是一种快意发生的条件),这种心理的美感,在于节奏的组合,组合如果迎合了我们的心理自然欲求(自然欲求由它引动而发生),就给我们提供发生美感的动因。简言之,音乐要素的运动,一方面在给我们提供着[ZZ(]欲求的逻辑[ZZ)],一方面又可以修正与调节这种欲求,而使它可以随时停下来。正如上面说到的,当它开始运作在我们心理,这个逻辑就如水波的反应将会给我们一种心理预期或期待,然后渐渐进入心理平衡(水面平静)的过程。上例中的节奏感在不同的轨中给于我们美的体验同时,又在彼此相互的结合中做为一整体的节奏律动,引发我们生理自然的欲求,这里和上文论述的音轨见彼此契合而给人美感不同,这个整体的律动又使欲求心理有着丰富满足进程的可能,一部乐曲中听者在欲求与满足的共时发生中获得了极大的美。
伴随节奏律动引起我们另一种美感的因素是,每一个音拍上的轻重,由此也可以说明,音强的不同也是音乐自身“美”的一个内容(见作品分析之4)。
7.音乐美感标准之7:音乐旨意的形象美感标准
在我们的感官中,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都能因听者内心的联觉机制而彼此互通,即有种同感存在。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当一部作品响起,伴随的会同时有诸如以上的各种感觉,这是因为乐音的运动同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通过联觉机制所给我们产生的情感等感受。我们往往认为,这种感受并非是作用在我们生理层面的,但这种除心理层次获得的美感外,我们的心理也的确有着无意识的活动,它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当中,应合我们感官自然的需求。
视觉形式上,我们喜欢线条优美的东西,喜欢圆形,喜欢规整(如矩形、方形、五角形等);结构上喜欢黄金分割的比例,喜欢拱形结构;事物的状态中,我们喜欢清晰的不喜欢模糊,喜欢对象丰富多样的美感等等,在属于听觉的音乐领域我们同样也是如此。视觉的圆滑给我们一种流畅舒适的感受,听觉中也能如此,比如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中一开始两把长笛模仿的小溪交互的流动,单簧管渐渐加入,与长笛互对互答――这种简单、简洁以及如此具有线条感的乐音的运动无不给我们一种生理上的舒适\+⑨;再比如具有律动感的节奏能给我们带来具有秩序的心理,不仅心理如此,生理也是有秩序要求的,否则就会出现病理学的状况。2000多年前的我国春秋时代,揭示万事万物美的规律的“和同说”,就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下对美内在组织的认识。当今世界,生理学领域的拓展说明了我们的生理的确需要这种“和”的维持。最简单的,比如我们的心跳,应该是有秩序的,如果心跳紊乱、心律不齐、便会产生心绞痛、胸闷这种反应,甚至会沿着血脉引发到诸如指尖痛。再比如,上我们的大脑正常情况的脑电波,左脑13-15HZ,右脑15-17HZ,由于外界的压力会也导致脑电波的紊乱,大脑作为直接作用神经中枢的部位,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及行为。生理学认为,我们的体内也有着微弱的电流,生理电流的不正常也会带来病理学的现象等等,因此我们的生理自然地需要秩序感,音乐正是这样一种或者可以调解或者可以维持的心理秩序的艺术,比如从刚才提到的节奏带来的内心秩序,比如结构上的秩序感,比如音乐作品中建立在秩序之上的复杂形式(见SunriseBaby分析)。
总之,在纯形式的表现中,生理层同样可以得到美与丑的辨别。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对作品sunriseruby得到的美感体验描述图:
ADSR修饰图
ADRS:ATTACK美感强度SUSTAIN美感的持续RELEASE释放DUR持续期间的美
(ADSR修饰图)
以上的分析从素材的对比、多样、秩序以及张力美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形式美与心理对应的美感分析,可以发现音乐作品的审美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只听听觉经验有时还不足以完全把握,我们还应该主动地去音乐作品进行赏析。
结语
无论是孟子的“耳之于声有同听”,还是康德所说的“共同美”,这种建立在生理自然性基础之上的乐音组织,内在依据生理意志原则,从而表现为一种乐音的组织,这种组织的标准即要符合“松弛与紧张的张力感”;“丰富与有节律的秩序感”;“饱和后的新需求感”;“对比感”;“蓄积与释放的满足感”;“动态感”和“形象感”等客观美感需求标准。这些内在的欲求同时遵循着一种内在的心理时间结构,当作品迎合了这种心理结构,我们就体验到了快意的美。在笔者新近的研究中发现这几种心理要求并不是相互独立或具有某种顺序而作用我们于内心意志的,往往是共时存在作用于听者的。音乐作为艺术中最具感官体验价值的艺术,正是它调动了我们内心丰富的欲求,并非常完美的调和我们心理的运动,使我们身心达到身心谐和,给我们共同美的感受。オ
注释:
①NewAge音乐风格以电子合成器,或在宿主软件中插入的众多软音源为音乐材料,来进行创作,以电子化为主,通常给我们一种超经验的视听享受。
②19世纪晚期美学家塔本贝克(Tabenbeck)在《美的宗教》提出了所谓审美可见性艺术和审美有序性艺术的两种美学概念。
③在音乐治疗中人们发现,音乐本身有规律的声波振动频率与人体内部的生理节奏会产生共振发应,使人体的的生理状态发生有益的变化,通过音乐刺激来调节人的大脑网状结构、大脑边缘系统、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生理性变化来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④在作品中的时间性分析正是为了说明这个恰当点,参见“音乐要素美感的和声分析”
⑤这个这个道理在地震时观察动物们的行为中也能得到证实。我们知道地震时震波是由远及近的过程,最外层的波因为离内波的间离较远,在还未构成足够的威胁时地球上的生物因为贴理地面最近,也是可以感知到的,当地面的节奏和它身体节律的节奏有偏离的时候,它们生理会传导“不安”的信号,因此我们看到的景象就是大迁徙般的四处逃散。还有一些例子,如一队整齐的士兵,以相同的步伐行进过一座大桥,大桥会突然倒塌;极不负责任的一声大镲的巨响,由于共振,会对我们的耳膜造成永久性的损伤等等。这些都是节奏对于生理节律影响的平常生活的启示。
⑥AlbertSchweitzer(1875-1965)阿伯尔特•史怀哲作为一个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研究的权威,曾著有《巴赫传》、《巴赫论》、《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
⑦库尔特的能量论心理学派观点,磬参见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p317。
⑧请参见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p152舒茨“音乐作品的时间构造”。
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的艺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句与结构的拓展得以实现,因此乐曲刚开始长笛的演奏,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美感体验。
[参考文献]
\[1\]李醒尘.西方美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P50.
\[2\]M勃里诺娃.音调表现作用与生理学的关系探讨\[J\].音乐译丛.1\[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P34.
\[3\]于润洋.现代西文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P347.
\[4\]新音乐书店编辑部.简明音乐辞典\[Z\].新音乐书店出版发行,1953年1月初版,P35.
\[5\]史怀哲著,赵震译.巴赫传\[M\].海口:海南出版公司,1994.
[其他参考文献]
\[1\]赵经寰.形式美学入门\[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年.
\[2\]苏珊•朗格.表现\[J\].音乐译丛2\[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3\]弗吉尔•奥尔德里奇.审美经验\[J\].音乐译丛2\[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4\]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5\]\[美\]多纳德•霍杰斯著、任恺译.音乐心理学手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6\]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7\]周海宏.音乐心理学――走向实证的音乐学\[J\].黄钟,2001(1).
\[8\]G•黑顿.生理学与心理学和音乐的关系\[J\]./音乐译丛4\[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附1:ArabicChilloutSunriseBaby5:24分析图
附2:-LOOP-TIME:2'03''
附3:蓄积(期待)――释放(满足)的分析:BACHToccataandFugueinDminorBwv565――Fugue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