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5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石油贸易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世界石油贸易流向综述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000,合计为9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政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160-02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度增加。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贸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出易前的准备、签订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出口计划、组织货源、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出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开展广告宣传、办理商标注册;签订出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货款为核心的货物、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出口报关、办理保险、缮制单据、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必要时,还有出口索赔。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个阶段:进易前的准备、签订进口合同和履行进口合同。进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进口计划、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进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选择交易对象;签订进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进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货款为核心的租船订舱、派船接运、办理保险、买汇、审核单据、进口付汇核销、进口报关、检验货物;必要时,还有进口索赔。
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多。因此,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③专业能力,如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
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现场活动。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但是,由于外贸业务量大,一项外贸业务涉及时间较长,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它们之间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非系统性,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与实习脱节,难免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2 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从所授课程角度出发组织案例教学,重点当然在所讲课程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课程的案例很难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学生也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应用到一笔业务,这样就会造成所学知识的“无用性”,知识之间形成壁垒,很难相互衔接。
2.3 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
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讯盘、发盘、还盘、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里,又涉及贸易术语、商品的数量和品质、商品的包装、商品的运输及保险、商品的检验、货款的收付以及索赔等。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要联系其他课程的知识,不容易组织。
3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时间短而又分散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整合,统一调整为四周的专业实习,将原来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论文调整为十八周,调整前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总周数却没有变化。然后,在学期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论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进行,第二阶段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后十四周进行,专业实习恰好置于毕业论文的两个阶段中间。
改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相关企业,选择一笔或几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毕业论文前四周的时间和寒假进行选题、开题和收集资料,从而确保论文选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接下来的四周专业实习期间里,学生依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和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的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毕业论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学生要确定论文撰写提纲、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审查、进行答辩等环节。
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环节紧密联系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 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定案例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共同商讨、相互沟通,依据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程序,最终制定出来一套统一的案例教学方案,所有专业课的案例都按照业务程序融合在其中,确保了案例教学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相邻,可以组织学生到辽化对其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企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
3.3 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
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难以组织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景模拟教学形式。按照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和程序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发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模仿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对出口报价、结算以及所涉及的单证等业务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商讨,共同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
3.4 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针对每个年级学生已经学过的课程,我们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暑期社会实践大纲。学生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将自己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及体会写成报告,开学后上交报告及相关材料,指导教师据此评定成绩。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学生认知和了解了企业及国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关键词:工业物资;需求分析;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新疆是资源丰富的产油气大省,经过近60年的发展建设,在克拉玛依已形成了集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化工、油气服务为一体,较为完整的石油石化工业体系、管理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涌现了一大批有实力的石油石化民营企业,储备了大批石油石化专业人才。201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世界石油城”的宏伟发展目标。城市发展定位由“单一资源型城市”发展为“综合型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发展。克拉玛依作为新疆重要的工业化城市,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节点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市场范围
1.1新疆范围
工业物资在新疆的供应市场范围主要是天山北坡工业园区。天山北坡是以克拉玛依市为中心的天山北坡西段区域,包括克拉玛依市、奎屯市、乌苏市和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天山北坡工业园区对工业物资的需求集中度高,工业产业结构趋同,MRO工业品集成化供应和采购的集中度较高,市场特征明显。有利于提高备品备件的利用率,降低采购及库存成本。
1.2中亚范围
中亚国家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承担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现在独立后的中亚各国已被重新定位于“欧亚桥梁”,这也是各国实现资源富国战略最理想的对外经贸通道。中亚国家不仅地大,而且物博。中亚五国蕴藏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资源。现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约为30~40亿吨,地质储量百亿吨以上;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0多万亿立方米,地质储量为25~30万亿立方米。近十余年来,中亚五国经济年均增长约8%,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中国与中亚各国贸易额达459.4亿美元,与1992年建交之初相比增长了近100倍。2013年,新疆对中亚五国进出口19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8%,占同期新疆外贸总值的七成。中国与中亚的贸易额已达到甚至超越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水平。近年来,新疆对中亚五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逐渐发生改变。机电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占到出口总额的六成。新疆与中亚经贸合作中轻工产品所占比重高,但机电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已接近18%,达到44.5亿美元,且仍实现了超过40%的增长率(如表1所示)。中亚国家中,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工业化程度较高,对机械设备、电力设备需求强烈,进口以矿产品为主,工业品需求量大。工业物资种类主要集中油气矿开采设备、发电设备、机械设备、电子通讯产品、船舶、轻工业、民用工业用品等;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其他中亚国家,目前工业化水平仍处于初期或中期阶段,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增多,对工业物资需求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中亚工业物资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加。表2是对中亚主要国家工业市场的需求分析总结。另外,中亚国家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在矿产、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上需求较大;克拉玛依应以自身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中石油开拓中亚能源市场战略为契机,将油田勘探开发、油田建设与生产、油田技术服务、物资供应及后勤保障一体化发展,以克拉玛依为基地,打造面向中亚市场的大产业、大生产、大物流的格局。
2战略定位
2.1新疆工业物资供应中心
疆内专业市场主要消费商品仍以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资料为主。在生产资料市场中,金属材料和机械设备两大块占据主要份额(如表3所示)。其中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最大,而金属材料和机械设备又在生产资料市场占据主要份额,说明工业物资在疆内存在很大的需求。表32014年疆内市场成交额分布类别成交额(万元)生产资料市场2534830金属材料市场1705650农业生产用具市场15860农用生产资料36057煤炭市场16390机械设备市场500000其他生产资料市场260873疆内机电市场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主要有六大机电市场,各市场主要经营的是一类、二类、三类机电,商户总数也在逐年增加。新疆是典型的以中小型规模为主的行业覆盖面较大的工业部门,工业行业以重化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随着新疆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MRO工业品市场的规模也将逐步扩大。未来5年北疆区域MRO市场规模将达到15~18亿元的总体规模。广义的MRO市场达到150亿元的规模。2013年新疆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亿元,其中北疆地区工业增加值为2354.76亿元,占到60%。按全国MRO市场份额占工业增加值比例0.5%估算,北疆MRO市场份额为11.77亿元左右。2012年新疆工业品(五金、电料、机电及设备类)交易额为110.8亿元(包括出口份额);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此类物品交易额为77亿元。因此,广义的MRO(工业物资)市场具有百亿规模。
2.2中亚工业物资供应中心
从地缘来看,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向西开放面对的首要对象和重要阵地是中亚地区。无论自古以来还是当今世界,中亚国家都有着事关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从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来看,中亚国家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自古中亚就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从上述工业物资市场在中亚范围的分析中可得出,中亚对于工业的物资需求量是可观的。
3发展模式
3.1由采购商转变为供应商
对于采购商来说,为了得到更加优惠价格的工业物资,必须扶持好供应商,这样双方合作时间越久,双方信任度越高,也就获利更大。而对于供应商来说,只有采购商让供应商盈利,供应商才能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供应商获取的各方面报酬增加,才可能给予采购商更多的优惠。从采购商变为供应商,也就是从采购工业物资到供应工业物资过程中还可以得到利润。并且供应商降低产品成本,可以降低整体供应链成本,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程度逐渐增大。随着克拉玛依工业逐渐发展,需求物资逐渐增大,同时面向中亚市场,工业物资需求种类多样化,需求数量进一步增大,石油工业物资由采购向供应模式的转变,兼具采购商与供应商双重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提升克拉玛依石油企业的竞争力[1~2]。
3.2由内部供应转变为外部供应
工业物资市场发展不仅要面向新疆区域,而且要面向中亚地区。近年来,新疆和中亚地区贸易越来越密切,而且工业物资是交易的主要对象,且工业物资需求量很大,种类多。所以克拉玛依工业物资不仅要面向工业园区供应,要由内部供应转变为外部供应,扩大供应市场范围,为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3]。
3.3由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石油物资供应部门成立的初衷是为了节约采购成本。但传统的物资供应模式,是寻找采购商帮助企业采购工业物资,这样采购商成了克拉玛依石油公司的成本消耗最多的地方,供应处不仅没有为企业带来利润,还成为了企业的又一成本负担。现要转变工业物资供应模式,采购商不仅要供应石油公司的工业物资,还可以为其他工业企业供应工业物资,为企业带来了利润,从以成本为中心变成以利润为中心,使物资供应部门成为石油行业的又一利润源泉[4]。
4结论
本文对克拉玛依工业物资市场发展战略和定位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新疆工业物资需求量和中亚地区对工业品需求量,得到工业物资供应市场要形成新疆工业物资供应中心和中亚地区的物资供应中心。经营模式要由采购商变为供应商,由内部供应变为外部供应,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邵强.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物流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程伟.供应链管理中采购商与供应商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吴.平顶山煤业集团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摘要:本文从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与目标入手,说明俄罗斯与亚太地区能源石油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与中国的能源石油合作的必然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现状;俄罗斯能源战略;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合作
一、序言:
众所周知,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和欧盟陆续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范围涵盖对俄罗斯银行、能源、武器以及航运业类的制裁措施,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主要为两种:一种是限制银行资金往来,二种是通过欧佩克压低原油出口价格,影响俄罗斯经济,第一种制裁对俄罗斯的打击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的开展方面,影响尚可接受,而第二种压低原油出口价格对俄罗斯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俄罗斯是一个以能源输出为主要获利的国家,只有当原油价格达到每桶112美元的时候,国家预算才能平衡,然而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放开了对原油的开采限制,美国也增加了原油的输出量,国际油价下跌,卢布从去年(2014年)对美元的汇率也大幅下跌,因此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俄罗斯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俄罗斯要走出经济困境,就必须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对石油能源需求巨大的国家。
二、亚太地区成为俄罗斯重要能源战略地区的原因:
一直以来,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战略在其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石油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的外汇的主要来源,石油出口所获取的外汇约占俄罗斯外汇收入的40%左右[1]。
亚太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能源战略地区之一。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1990年以来非洲撒哈拉以南未曾开发的石油得到加速开发,质地优良、易于加工的西非石油轻而易举地就近涌进欧洲市场,对俄罗斯在欧洲石油市场上的地位有所冲击。
第二、俄罗斯目前石油主要出口的欧洲等国家的油气市场也逐渐趋于饱和,市场潜力已经十分有限,2014年起美国和欧盟对其进行经济制裁。
第三、俄罗斯主要的油气资源在西西伯利亚北部、东西伯利亚以及大陆架,其资源总量将是现有的5倍。2010年,东西伯利亚、远东和北部沿海大陆架将分别成为大型产油区。这迫使俄罗斯要为其逐年扩大的油气产量寻找新的市场出路。
亚太地区国家巨大的能源需求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将使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得以保证。尤其是中国作为一个极大的稳定的且需求日益增长的能源市场,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一个重要市场。此前中国国家总理访问俄罗斯,承诺卢布-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应用,签署了涉及经贸、投资、能源、交通、金融、地方、人文等领域约50项政府间和企业间合作协议。毋庸置疑,那次访问必将为中俄经贸合作再添新动力,足以证明中国也希望与俄罗斯加强经贸能源合作,促进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三、俄罗斯的能源战略
根据俄罗斯《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根本目标是:要使俄罗斯从单纯的能源供应者变为可在国际能源市场执行独立政策的重要参与者,俄罗斯能源战略外交的战略目标的本质就是不仅通过油气出口获得外汇,更要通过有力的外交运筹成为国际能源市场规则的制订者,成为国际能源战略格局的控制者。
俄罗斯不仅要扩大其石油创汇能力,而且要成为世界能源战略格局的主导者。要想主导世界能源格局,仅靠对欧洲能源市场的控制是远远不够的,俄必须拥有对更大范围的控制。从地缘经济出发,俄罗斯需要增加对亚太地区的石油供给,才能提高其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地位,才能成为国际能源市场规则的制订者,才能成为国际能源战略格局的主导者。
从能源安全战略看,解决油气出口多元化问题已经成为俄罗斯的紧迫任务,普京总统在2006年初说过,“能源出口途径多样化是个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2]。
90年代前苏联的解体使得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罗斯顿时失去了位于波罗的海和黑海的许多重要港口。目前,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原油的出海港口主要是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港。该港不仅输油能力有限,还受到土耳其的牵制,如果土耳其不允许俄罗斯的油轮通过达达尼尔海峡,俄罗斯在欧洲的唯一的石油海上通道将被堵死。此外,俄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出口石油需要通过乌克兰的敖德萨港和立陶宛的文恣皮尔斯港运出,每年需要支付高达6亿美元左右巨额的过境费,而眼下乌克兰危机爆发,未有缓和与平息的迹象,俄罗斯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使得俄罗斯更加迫切的开拓亚太地区市场[3]。
根据俄罗斯《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出口战略》指出俄将在欧洲和亚洲毗邻地区建立统一的能源生产和运输基础设施,发展国际能源运输体系,保障载体的非歧视性过境运输。
俄罗斯与中国建设石油管道是符合俄战略利益的。一方面,俄罗斯通过管道出口石油可以降低俄在中亚国家的石油过境费,另一方面,石油管道可以降低俄石油出口运输成本,从而使俄罗斯石油出口成本降低,有利于提高俄罗斯能源出口竞争力。
四、俄罗斯与中国的石油能源合作
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有利于双方政治信任,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政治上看,两国之间的输油管道的建设将使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增强两国彼此的信任,从而有利于东北亚地区以至世界的繁荣和稳定。
中国自2000年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已占到进口总量的53.5%,到2005年已经上升到61.1%。然而中东地区是一个非常动荡的地区,战事连连。中国的石油进口有这么大的比例来自中东,有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俄罗斯和中国能源合作能够按计划完成,俄罗斯对中国石油出口将上涨20倍,由150万吨扩大至3000万吨,占中国石油进口的15-20%,将大大降低了中国石油进口的风险[1]。
俄罗斯与中国两国毗邻,石油管道是在两国境内铺设的,不需要经过任何第三方,石油运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俄中石油管道建设将有利于实现中国石油进口来源、方式、渠道的多元化。
2006年中国原油进口突破14000万吨,达到14518万吨,同比增长14.5%,每年的原油进口用汇也在不断上升。2004年1月,中国就遭遇了自1998年来的首次贸易顺差12.5亿美元,其中就有因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77.7%,价格上涨51%所形成的11.1亿美元。2006年俄中贸易额大幅增长,但也只有175亿美元。
俄中贸易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能源合作可以拉动双边贸易,实证表明投资对贸易将产生乘数效应,如果俄中石油管线项目或其他大型投资项目能够启动,将会极大地带动双方贸易额的增长,从而弥补中国日益严峻的贸易逆差。
在中国原有的产业布局中,大庆是东北地区的中心,以其为基点建立了完备的石油开采、加工和输送体系。但随着大庆石油开采成本增加和数量减少,中国政府不得不考虑石油产业的重新布局,这将降低原有投资的效率,也将改变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如果俄中石油管线开通,每年3000万吨的俄罗斯原油进口,将使以大庆为中心的东北地区石油工业体系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如大庆-铁岭-秦皇岛的实际年输油能力是4500万吨,目前承担着大庆油田每年2000多万吨的原油外输任务。
俄中能源贸易与合作有利于建立中国的石油储备系统。将俄罗斯石油输送到内地,既可以将优质的原油作为储备油进行储备,也可以减少国内石油开采的数量以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让中国的石油储备系统得以合理、持续、有效地建立和完善。
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已经对俄罗斯上游油气资产进行了投资,但是项目都是小规模的,就目前俄罗斯经济的困境而言,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领导下,可能会允许中资控股俄罗斯大型油气田,这将有益两国的经济发展,这举措可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不失为俄罗斯度过眼前难关的方法之一,所以加强与中国的石油能源合作,是势在必行的双赢之选。(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勤。《基于能源供给安全的国家之间能源博弈政策的博弈――建平日俄间的“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2期
谢尔盖・卢贾宁,1956年7月出生,1977年毕业于伊尔库茨克国立师范大学,此后又毕业于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担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研究中心副主任,2004年至2007年任俄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助理。现任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该所是目前俄罗斯力量最强的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第一副所长,并担任俄中友协副主席。
卢贾宁对中国研究情有独钟,精通汉语和蒙古语。他的副博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与中国相关,分别是《1911-1919年俄蒙关系中的中国》(1984)、《20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蒙古与中国教1994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俄关系史、中国外交史以及当代中俄关系等。
对中俄关系史的深入研究,让卢贾宁对当代中俄关系的观察更有历史厚度和深度,对未来的判断也更显战略眼光。他不仅在俄罗斯国内媒体上非常活跃,也是很多中国媒体的常客。他不断为中俄关系及中国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是当代俄罗斯为数不多的能自由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中国问题专家。
卢贾宁非常赞赏中国当前发展成就,在此基础上,他对当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给予了很高评价,并对中俄关系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2010年11月18日卢贾宁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就明确指出,“俄罗斯和中国关系,尤其是两国政治关系,现在处在最高发展水平”。他非常看重中俄关系的战略意义,认为俄中巩固和加强战略伙伴关系,使双方能够“更具信心、更得心应手地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他还认为,从地缘政治和地区政策方面看,俄中合作对捍卫各自国家的利益非常重要。
对于中俄两国未来经济贸易合作的方向,卢贾宁尤其看重中俄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他认为,由于欧洲需求日益下降,亚洲需求增长,俄罗斯开始推行亚洲大能源政策,而中国则成为俄罗斯能源进入亚洲的“窗口”。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营。卢贾宁对此评论说,随着中俄原油管道这条能源“桥梁”的开通,中国将成为俄罗斯向亚洲出口能源的通道。他说:“中俄石油管道的开通不仅仅将促进两国的石油合作,也将推动两国其他能源领域的合作,包括核能合作、新能源设备生产合作,也包括在中国和俄罗斯境内建设炼油厂、研发新的能源工艺等。”
除了建议加强经贸合作,卢贾宁也非常看重中俄间的人文交流。对于中俄双方近年来互办“语言年”,他认为,这是两国人文合作的组成部分,不只是政府行为,更是民间外交取得的成绩。他说,“汉语年”有助于中国在俄树立更为正面的国家形象,如今在俄罗斯,中文已成为除英文外最炙手可热的外语,很多人都开始对汉语感兴趣。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卢贾宁对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他指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的贡献非常大。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军队的大部分力量。同时,中国在与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认为,中国对日作战是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中国战场也是二战亚洲地区的主战场,中国军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英勇抵抗,是二战亚洲战场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对于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卢贾宁认为,这对中国来说值得骄傲,它表明中国经济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但他同时也提醒说,经济总量只是衡量经济实力的一项指标,考虑到中国有10多亿人口,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与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再从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等方面看,中国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编:吴奇志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丰裕的自然资源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福祉(Blessing),可以为一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资源的保证。但随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不但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一些资源贫瘠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的经济取得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工业化水平;相反资源丰裕的国家,如非洲国家却发展缓慢。根据这样的现象,Auty (1993)提出了“资源诅咒假说”(Curse of Resources)。资源诅咒假说理论得到了 Sachs和Warner(1995,1997, 2001)的实证支持。因此,本文主要集中回答两个问题,巴西经济是否受到了资源诅咒效应的影响,巴西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来降低资源诅咒对巴西的影响,以期对我国经济增长提出借鉴。
一、 资源诅咒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
第一种观点为贸易条件恶化论,由阿根廷经济学家Prebisch 和德国经济学家 Singer提出。普雷维什考察了1870年~1930年英国的出口价格对进口价格的比率,发现初级产品对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是趋于恶化的,这将导致工业国(中心国)和初级产品出口国(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二种观点为资源价格的波动论。Herbertsson等(1999) 认为, 资源产出的骤升骤降导致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增加了本国和外国投资者的风险。经济增长所需的社会投资也就难以实现。Davis和Tilton(2005)指出,来自资源的收入随着世界经济周期的变化表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经济的波动性使得政府难以对经济发展做出有效的长期规划。Lutz Kilian(2007)研究了大量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样本后发现,出口不稳定和经济增长确实存在负相关性。
第三种观点为荷兰病论。荷兰病效应是1982年W. M. Corden和J. Peter Neary提出的经典模型,用来分析一中小型国家突然发现自然资源后,所带来的意外收益对该国制造业的影响。Corden和Neary(1982) 将荷兰病的作用机制概括为:一方面,出口( 资源)部门的繁荣导致了本国实际汇率升值;另一方面,出口( 资源)部门的繁荣使得劳动力和资本从制造业和农业部门转出, 并提高了这些部门的生产成本最终造成农业、制造业部门产品出口下降以及不可贸易品的成本增加。
第四种观点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论。一些经济学家从新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视角来解释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机制,提出资源丰裕的国家对教育投资缺乏积极性,丰裕的自然资源对人力资本要素存在挤出效应。Sachs和 Warner(1997)证明, 资源丰富的国家倾向于低估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价值。Birdsall和Pickney(1999)计算了资源匮乏型和资源丰裕型国家之间中等教育入学率及成年人识字率的差值,指出在不同时期,资源丰裕的国家对教育的平均投资大都低于资源匮乏型国家。Gylfason(2001)等发现自然资源丰富的大国普遍忽视教育的公共支出,长此以往会降低整个劳动力人口素质,技术创新的速度与资源匮乏的国家相比更加缓慢。
二、 巴西经济的资源依赖性特征及“资源诅咒”效应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巴西难免带有资源依赖性经济特征。本部分从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两方面进一步剖析巴西的资源依赖性。
1. 产业结构。巴西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从表面数据上看巴西的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探究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数据,则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巴西的产业结构具有资源依赖性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一产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由1980年的13%稳步下降到2010年的6.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出现小幅起伏,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是巴西经济的主导产业,比重由1980年的52.8%稳步增长到2010年的67.5%。
巴西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巴西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迟缓。再仔细分析巴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见表1),就会发现采掘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在1996年~2006年期间翻番,而制造业比重则在同一时期萎缩了1.8%。采掘业比重的增长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提高了采掘业的产值;二是采掘业的兴盛,挤占了制造业发展的资源,从而制造业的比重下降。
在制造业内部,焦炭、精练石油、核燃料开发和乙醇生产的增长速度最快,占比达到了16.5%,与1996年相比增长了9.5%。冶金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比重增长了2.5%。这些数据表明以原材料为基础的制造业在近十年中增长迅速,而包括劳动密集型、规模密集型、中等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密集型的工业部门从1996年开始都出现了小幅度的附加值份额的减少。
从巴西的产业结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巴西经济出现了较高的资源依赖性特征,并出现了去工业化的征兆。尽管巴西产业结构的比重和OECD国家相似,但巴西的人均GDP仅为后者的1/3,受教育水平也远低于后者。因此,巴西国内经济学家将这样的去工业化称为“早熟的去工业化”(Premature Deindustrialization),认为巴西目前的受教育水平、人均GDP水平还不足以支撑一个服务业主导的经济体。
2. 贸易结构。从巴西经济的三个发展历程来看,自然禀赋、资源型初级产品出口都对巴西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点主要是由于巴西出口中对资源型初级产品的依赖。
在19世纪初级产品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咖啡和橡胶是巴西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其出口商品集中度分别为62.3%和15.9%,占全部商品出口额的78.2%,是巴西重要的外汇来源。到1929年全球大萧条之际,咖啡出口占巴西GDP的10%。
进入20世纪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阶段后,巴西仍依靠初级产品的出口换取外汇,解决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尤其到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实施到第二阶段时,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导致巴西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因此不得不加大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同时,随着80年代国际利率的不断提高,巴西需要支付的利息也不断增长,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进一步加大。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迅猛发展,国际初级产品的价格迅速上涨,尤其像石油和铁矿石这样的短期供给弹性较小的产品,价格上涨速度更快。截止到2011年底,能源和基础金属的实际价格是十年前的3倍。在这拨价格上涨的潮流中,包括巴西在内的众多拉美国家实现国际收支盈余。从2009年~2011年巴西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初级产品和自然资源类出口占了前八位,分别为铁矿砂及其精矿, 石油、原油及衍生品、大豆、甘蔗或甜菜、肉类、咖啡、油渣饼和化学木浆。巴西的初级产品贸易是实现巴西国际收支平衡的关键。
从理论上说,巴西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其进出口贸易结构是符合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所倡导的结构模式的:即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因此各国应该生产密集使用该资源禀赋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福利最大化。然而巴西贸易结构中对资源性初级产品的依赖,从远期看即不能持续,也不能给巴西带来国际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因此,在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巴西政府意识到如果巴西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必须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三、 巴西减少资源诅咒效应的政策分析
针对资源诅咒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巴西政府正逐步改变单纯依靠资源出口的发展模式,努力提高资源品出口的附加值,进一步发挥其资源和能源优势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自然资源丰裕地区,人力资本不断地被资源产业所“挤出”。因此要摆脱资源诅咒,首先将新发现的自然资源收益中的一部分用于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改善不合理的教育投入体制、加强成人教育和培训,吸引外来技术人才和知识人才等。
1998年,巴西政府实施了公共基础教育改革,创建了“基础教育均等基金”(FUNDEF),并连年加大对巴西教育的投入。2007年巴西对教育的投入已经达到了GDP的5.2%,高于OECD的平均水平(4.8%)。即便是与相似人口结构的国家如墨西哥、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相比,巴西对教育的投入比例也是较高的。
再加上近年来巴西GDP的迅猛增长,这更意味着巴西对教育的绝对投入量也会大大提高,为提高巴西的各个级别的教育质量提供了契机。只有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高健康水平,才能积累高数量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打下人力基础。
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是巴西摆脱荷兰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巴西政府大力促进巴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具体说来,就是避免单纯地资源开采活动,将资源开发与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结合起来。比如,基于巴西的比较优势特点,巴西政府每年从资源产业受益中拿出一定比例,将科研的重点放在农业的科技研发,并建立以自然资源要素禀赋为基础的科技特色和技术优势。隶属于巴西农业、牧业和垦殖部的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Embrapa)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该公司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土壤科学、基因改良、森林资源、生态学、环境学、植物学、生理学、动物学、动物繁殖及营养学,同时正在向生物科技和生物能源进军,被《纽约时报》誉为“世界热带农业研究的领先者”。
3. 建立资源基金,增强经济体的抗风险能力。由于自然资源的出口极大地依赖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的价格,因此国际价格的任何波动都会对巴西的经常项目产生影响。为了降低国际市场价格对巴西的外部冲击,巴西政府借鉴了阿联酋财富基金的做法,设立以自然资源收益为来源的财富基金(SWF)。具体做法是设立一个合理的资源价格,如果市场价格超过此价格,超出的部分流入财富基金,以制约政府投资的扩张。当市场价格低于既定价格,则基金收入的一部分流入政府预算以稳定支出,以此来抵抗由于资源价格降低造成的对经济体的冲击,从而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4. 改善资源收入分配不合理,促进巴西社会和谐发展。要降低巴西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还需要改善资源收入分配机制,以催生一个有能力消费的中高端工业制成品的新兴中产阶层。
1993年巴西政府实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卡多索政府(1998-2002)及卢拉政府(2002-2010)大力推行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家庭补助计划,零饥饿计划,全民大学计划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这些大规模的转移支付项目促使巴西的基尼系数从1993年的0.62逐年下降到2009年的0.55。目前巴西的贫富差距水平处于196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金砖国家中唯一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差距不断减少的国家。
这些转移支付项目的实施,促使巴西家庭收入增长,中产阶级已经成为经济活跃人口的主流。2010年,巴西的中产阶级总人口超过1.01亿,比2004年增加了10%。中产阶级的壮大,最明显的效果是催生了繁荣的耐用品和服务业消费市场。这种国内的消费繁荣对于巴西摆脱资源依赖、减少资源诅咒效应,意义重大。
5. 加大创新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为了逐渐摆脱资源出口依赖型、投资拉动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巴西政府不断加大创新投入,促进技术创新。2000年~2009年,巴西科技创新投入增长明显,科技创新总投入从2000年的152.9亿雷亚尔增至2009年的499.1亿雷亚尔,年均增长率为22.6%。尤其是2006年以来,巴西对科技创新投入增速尤为明显。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3%提高到了1.57%。
不断加大的科技创新投入,使巴西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国际期刊科技论文发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南美国家,几乎占所有南美国家发文数的一半。根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巴西的科技类论文的发文数从1995年到2007年间以每年10.9%的增速领跑整个拉美地区,同时巴西在发文数国家的世界排名中从23位上升到16位。20世纪90年代后,巴西的国际期刊科技类论文数几乎每十年就会翻一倍。这些数据说明巴西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有助于巴西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推进产业升级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Corden & Neary, Booming Sector and De- Industrialization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The Economic Journal,1982,(92):825-848.
2. Davis & Tilton,The Resource Curse, Nat- ural Resources Forum,2005,(29):233-242.
3. 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来自拉丁美洲的案例研究.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2.
4. 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中文版).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5. 赵丽红.“资源诅咒”与拉美国家初级产成品出口发展模式.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0.
6. 江时学等.拉美与东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关键词】能源业;外汇风险暴露;防控对策
一、我国能源业现状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能源消费总量一直持续高速增长,从改革开放1978年的570百万吨标煤增长到至今的3629百万吨标准煤。我国能源消费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6年为平稳增长阶段,每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率水平基本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六间;1997年至2000年为负增长阶段,史丹认为对外开放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性,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输入产出比率,经济体制改革改善了能源的低效率运用,是这个阶段出现负增长的的主要原因;2001年至今为持续高速增长阶段,每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率水平基本在百分之九以上,在2003年至2004年间曾一度超过百分之十五。据国际能源组织(IEA)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量将会是现在的两倍多。那么在当下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国内的实体经济,基础设施发展都必须有国家的命脉产业作支撑才能稳定国家经济,是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回顾我国能源产业自1990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能源的消耗以及能源供给状况如图1所示:
从图1了解到我国能源业从1990年至今一直都是能源消费产量高于能源生产总量,并且由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国内的国民经济命脉行业-能源业,增加了更多的需求,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的扩大,那么作为钢铁,水泥和化肥等重工业坚实后盾的能源行业也同样出现顺周期的增长的需求,即是2002年开始无论是能源生产总量还是能源消费总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对于能源业的上市公司也提供了进入世界舞台的很好的契机,为世界经济市场提供我国更多的有附加值的经济产品。而其中关于原油和原煤的增长比例最为突出,如图2、图3所示:
从图2、图3了解到原油消费与原油生产的的增长比率是同向趋势变化,1994年开始原油生产增长率一直低于原油消费增长率;原煤消费与原煤生产的增长比率也是同向变化,但从1994年开始原煤消费增长率一直低于原煤生产增长率,1994年至2002年间二者是逐渐递增,2002年至今二者都是逐渐递减的。主要原因是原油生产、消费总量的基数较大,虽然绝对量增长了但是相对量仍然表现出了下降趋势,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2002年起我国能源产量需求开始有了明显地增长,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国内原油矿产资源的生产量还是不能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需求,此时,我国政府适时地调整了关于我国能源政策,即是调整能源类产品的输出、入产量,以尽可能满足国内重工业企业发展对能源类原料的需求。而对于原煤在1994-2002年间因为国内经济政策环境与开掘技术的限制输出煤产量绝对量低,相对量增长率呈小幅度提高,但始终是原煤生产的增长率高于原煤消费的增长率,2001年开始国家出台各项力纠煤矿安全整顿条文,所以原煤的增长率一直持续较平缓的増张趋势。
二、我国能源业外汇风险暴露问题
(一)海外拓展地缘性关系复杂
根据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和待探明石油储量的分析,世界石油资源增长主要来源于中东、俄罗斯-中亚、南美、北非等四个地区。海外石油拓展应把眼光重点放在中东地区,不仅因为中国企业介入具有一定优势,更因为这个地区的项目较好储量多,开采成本低。据了解,中石化已经成功登陆世界上最大的油气富集区沙特阿拉伯,并在加拿大、伊朗、沙特、加蓬、哈萨克斯坦、也门及厄瓜多尔等国家参与当地的石油及天然气项目。中石油正在执行的44个海外石油投资项目,分布于世界4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形成了北非地区、中亚地区、南美地区和亚澳地区4个海外油气生产基地。
(二)经营风险管理不规范
并购后的企业重组和整合的目的是要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率的提高主要通过规模经济获得。一般说来,企业并购带来企业规模的扩大,并通过生产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营销一体化、品牌一体化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并购后不注意防范经营风险,就可能会出现管理失控、整合不力、销售减少等情况。
(三)能源类金融产品单一
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能源金融业务类型较为单一,主要以中长期的能源信贷业务为主,而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多种能源期货、能源企业和能源产品的资金结算业务、能源产品的利率及汇率风险服务等目前还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我国能源金融衍生品较为单一,燃料油期货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能源类型期货品种。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竟然连原油期货产品都没有,何谈争夺石油定价权的问题。此外,单一的燃料油期货也使得我国在能源金融产品运作方面的经验极度匮乏,如前文所述,市场监管和法律法规等都处于落后状况。
三、降低我国能源业外汇风险暴露的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出台的导向作用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的快慢,市场化深入程度的层次等等,人民币汇率改革制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出台是我国为实现市场化经济迈出的巨大一步。到目前为止,人民币汇率初步实现了双向波动的目标,长期稳定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开始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就迫使我国国内企业从微观层面上增加了汇率风险,进而影响企业总资产、总市值,增加了外汇风险暴露的程度。我国国民实业发展对于能源动力的需求有增无减,但是限于我国不可再生能源的勘探、采掘、加工技术的制约,导致能源消费量的增长超过了能源供给量的增长。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稳定的增长势头,我们必须首先采取有利措施保证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之坚实后盾。
(一)结合自身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
结合我国能源业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积极选择适合自身经营特点的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因为石油,煤炭采矿业一般都是提前采倔,面临的风险都是将来发生的风险冲击。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能够提供的产品一般分为现货,远期,期货,期权,掉期等几种。我们适合选择用现期冲销的办法进行风险防御,原因是,煤炭能源类的开采是长时间持续性的,而开采时面临的成本和未来陆续开始卖出煤炭资源的产品是由时间间隔的,并且是长时间的持续区间,所以我们必须选择现时的合约与将来分布在不同时间段的合约做相反的交易,最后做到风险的对冲。目前国内已基本都能为各大企业提供此类风险对冲产品,不过,也得认识到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还不成熟,产品的品种少,权力小,要求多,费用高等等缺点,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经营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规避风险。
(二)注重融资币种多元化方式,分散外汇风险
通过融资多元化进行资产负债的匹配。在能源业上市公司的海外业务经营扩大中,资金欠缺总是始终不变的问题,我们在建设新机构的时候不能只利用一种货币进行借贷融资,应该采取一篮子货币的融资方式进行交易。因为一旦是采取了多样化货币的借贷方式,企业内部可以通过会计手段调整资产负债比,进而降低我国能源业上市公司的境外资产或负债的暴露,一般尽可能将外汇借款与外销收入匹配,减少汇率变化对上市公司正常经营管理的冲击。从而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外汇风险的暴露的影响程度。
(三)扩大企业海外规模,实现各区域内部外汇风险的对冲
扩大我国能源业上市公司在海外机构的建设,通过不同区域经营场所的不同货币来化解因为外汇波动而造成的外汇风险暴露,用该区域产品的销售收入和进口成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部分外汇风险。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迅猛发展,我国国民实业发展对于能源动力的需求有增无减,但是限于我国不可再生能源的勘探、采掘、加工技术的制约,导致能源消费量的增长超过了能源供给量的增长,所以,我国的矿产能源进口量也在增加,在国外寻找矿产能源出口类国家,拟或是与开采、挖掘技术不成熟的国家合作取得开采权等等方式,为满足国内能源需求而开拓海外业务、开办海外公司等等,因为是能源类产品,对于我国而言,能从国外进口的能源产品都不是近距离运输,所以如果我国的能源行业企业能在国外经济市场建立多个不同币种的市场区域,那么这就形成了这些企业的海外资产规模的扩大,同时因汇率的波动而遭受的外汇风险暴露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几年因人民币汇率的改制,人民币汇率值下行的很快,升值幅度较快,这就导致了出口外向型企业用人民币计价的企业价值得到重估,人民币升值让这些企业的总资产、总市值降低。同时,存在以外币计价的上市公司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此时我就可以通过海外机构在年末会计结算时独立统计,子公司只是向母公司提供具体数字,而不做具体的资金划拨,这就使得能源业企业的外汇风险暴露降低;还可以在设立的区域业务结算中心统一管理并可以做好对冲债权债务关系。
参考文献
[1]倪庆东.汇率变动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0.
[2]罗航,江春.人民币新汇率形成机制的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4):78-81.
[3]Sohnke M.Bartram,Gregory W.Brown,Bernadette A.Minton.Resolving the exposure puzzle:The many facets of exchange rate expos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95):148-173.
[4]钟潇.中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问题研究-基于制造业行业的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008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在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对我国聚乙烯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聚乙烯行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实施有效措施改善经济不利的局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聚乙烯行业的特点,运用SWTO的方法对金融危机下我国聚乙烯行业的市场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我国聚乙烯行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思路和市场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 、 聚乙烯 、SWOT分析
Abstract
Since 2008 by the American sub-loan crisis of the economic crisis, Express swept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evolved into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 noticeable decline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us make it developed almost the whole country into a recession. At the same the world economy increasingly close contact conditions, the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become more and more. Since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PE industry has a greater impact. Therefore, the polyethylene industry how to face the financial crisis, as well as how to impl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economy we need to further though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aint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yethylene industry,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olyethylene industry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ket and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idea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Keywords: financial crisis ,PE ,SWOT analysis
正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1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2
第二章 聚乙烯市场概况 ………………………………………………4
第一节 聚乙烯行业的特点 ………………………………………………………4
第二节 世界聚乙烯市场 …………………………………………………………4
第三节 中国聚乙烯市场……………………………………………………………6
第三章 金融危机对我国聚乙烯行业的市场影响分析 ………………8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聚乙烯市场的影响表现………………………………………8
第二节 基于SWOT法的金融危机对我国聚乙烯行业的市场影响分析………… 9
第四章 聚乙烯行业扩大市场、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12
第一节 政府角度采取的对策 ………………………………………………… 12
第二节 聚乙烯生产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市场采取的对策 ………………12
第五章 结束语…………………………………………………………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18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金融危机又称经济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包括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众所周知,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着自1929年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 深的金融危机,有的人把这个称为“金融海啸”。
这场危机自美国开始迅速向全球扩散,目前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已经呈现出五大趋势,也就是次级房贷的危机向优质房贷危机延伸,危机向信用危机演变,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蔓延,危机从银行业各个行业领域扩散,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关系到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世界经济危机对聚乙烯行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外贸订单下降,与经济危机来临之前数据相比较,整个聚乙烯行业订单减少。外商违约现象严重;外商“逃帐”、“赖帐”现象严重,很多企业贷款无法收回;国际贸易争端增加,外商转嫁危机。
因此,本文拟进行金融危机下聚乙烯市场分析的研究。从实践意义看,有利于总结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把握全球聚乙烯市场变化发展趋势,促进我国聚乙烯行业发展。就理论价值而言,虽然目前对金融危机下的市场营销的研究实现了“点”到“面”的转变,但在对某个“点”,的研究上还不够深入,“面”的范围还不够全面。通过科学的研究金融危机下的市场情况、市场营销行为,得出对策和措施,希望能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的材料。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聚乙烯(PE)
PE,全名为Polyethylene,是最结构简单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由乙烯聚合而成,根据密度的不同分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应用最广泛,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聚乙烯可以能用来生产薄膜、管道、容器、单丝、日用品等,也可以用作为电视的高频绝缘材料。聚乙烯的种类主要分三大类,一类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二类是低密度聚乙(LDPE)、三类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
二、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是对市场供求、生产、特点、市场容量及吸引范围等调查资料所进行的经济分析。
目前对行业、市场分析方法很多,如PEST分析法,五力模式分析法,SWOT分析法。
(一)PEST分析法
分析宏观环境的一个常用的工具是PEST分析模型,即将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划分为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四个领域,分析每个领域中企业密切相关的因素。
(二)五力分析法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五力分析法与PEST分析法等其他市场营销工具类似,但它更侧重于单一业务或战略事业单位(USB,Strategic Business Unit)而非单一产品或系列产品。五力分析法包含五个重点,分别是:市场准入的威胁(the threat of entry),买家的力量(the power of buyers),供应商的力量(the power of suppliers),可替代产品的威胁(the threat of substitutes),竞争对手(competitive rivalry)。
(三)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影响聚乙烯市场的因素太多,主要因素有国际原油市场、国内供应和需求增长速度、国际PE市场、国家政策法规的影响、石化行业的周期性、下游制品市场状况。本文拟运用SWOT法开展对聚乙烯市场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章 聚乙烯市场概况
第一节 聚乙烯行业的特点
一、市场规模大、交易者少
制造商是聚乙烯的主要购买者。聚乙烯是中间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制造出最终的产品。与其它产品相比较,聚乙烯产品的规模比较大,购买者比较少,卖方的数量也不多。即使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比较多或使用同一种聚乙烯产品的企业比较多,整个化工产品市场也只有少数企业占统治地位,被少数买方或卖方所控制,这是追求经济规模的结果。
二、生产商合作竞争
聚乙烯生产商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开发新产品或降低老产品成本都是通过开发新工艺来实现,并需要大量的投入。通过合作开发,利用不同企业的优势,可以减少每个企业聚乙烯的花费,并缩短开发时间。
三、派生需求和相互替代品
聚乙烯产品是中间产品,最终需求带动需求,即派生需求。聚乙烯产品供应商关注与他们的产品有关的最终产品的需求。由于许多化工产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因此价格的波动或其它因素会使得替代品或多或少占领被替代品的市场空间。聚乙烯也如此。
第二节 世界聚乙烯市场
一、世界聚乙烯市场生产情况
(一)世界聚乙烯工业生产现状
近年来,世界聚乙烯市场持续增长(见表2—1)。2008年,聚乙烯市场生产能力达到8140万吨,今后几年, 欧洲LLDPE需求的年增长率为8%~10%。预计至2010年时,全球聚乙烯年产能将达到8800万吨,至2010年时全球聚乙烯消费量约7700万吨。
表2-1近年世界聚乙烯产量
2002年 2004年 2005年 2008年
生产能力5900万吨,产量5000万吨 生产能力6200万吨,产量为5600万吨 生产能力6786万吨,产量5836万吨 聚乙烯市场达到8140万吨
数据来源:tjsj.baidu.com/pages/jxyd/30/37/a7fae84f86131dbe02ab70de9fe1d4ed_0.html
(二)世界聚乙烯工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2007年,世界最大 10家聚乙烯生产商占世界总能力的49.92%。大型化、专业化,基地化及炼化一体化的趋势正在逐步显露。由于聚乙烯工业不断并购重组使主要聚乙烯生产商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全球前十位聚乙烯生产商分别为:陶氏化学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埃奎斯塔化学公司、马塞尔公司、雪佛龙-菲利浦斯公司、北欧化工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BP公司、诺瓦化学公司、阿托菲纳公司等。
表2-2 2007年全球10大聚乙烯生产商情况
公司 产能 (千吨) 产能份额(%)
陶氏化学 7,563 9.47
埃克森美孚 6,757 8.46
雪佛龙菲利普斯 4,026 5.04
沙特SABIC 3,585 4.49
BP Solvay 3,348 4.19
Basell 2,811 3.52
三星化学 2,616 3.28
Borealis 2,206 2.76
阿托菲纳 2,056 2.57
PolimeriEuropa 1707 2.14
总计 36,675 45.92
数据来源:2007年全球聚乙烯发展分析报告
二、亚洲聚乙烯消费增长情况
亚洲聚乙烯市场增长加快,亚太地区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中东地区依托其原料优势,聚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主要聚乙烯生产地区。2002年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收购荷 兰DSM公司石化业务后正式进入西欧市场,并开始在西欧本地从事聚乙烯生产和销售。在东北亚,中东则取代韩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聚乙烯进口来源地区。此外,中东还向非洲部分国家出口PE产品,并计划向拉美国家出口聚乙烯树脂。到2010年时,中东聚乙烯树脂将出口到世界各地,遍及亚洲、非洲、欧洲、拉美及北美地区,出口总量将高达1200万吨/年,而2002年中东聚乙烯出口量为400万吨/年, 2004年中东聚乙烯出口量为510万吨/年。 简言之,中东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聚乙烯树脂出口地区,而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PE树脂进口国。综合中东聚乙烯树脂价格优势和中国PE产品加工优势,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薄膜和包装袋最大出口国。
第三节 中国聚乙烯市场
一、我国聚乙烯市场生产情况
我国聚乙烯工业是 1958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已经拥有一大批骨干生产厂和科研单位,初步形成了科研、生产、开发、应用较完整的聚乙烯工业体系。许多大型石化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生产装置,正在扩建或即将建成投产,以进一步提升中国聚乙烯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尽管如此,国内的产量仍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据资料显示,国内聚乙烯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在19%以上,其中塑料行业的需求量以每年约9%的速度递增。
表2-3 1998-2004年聚乙烯产量统计表 (单位:千吨)
项目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生产能力 2,833 3,100 3,250 3,250 3,650 4,300 4,560
产量 2,388.5 2,810.7 3,053.54 3122.40 3547.00 4132.00 4413.0
开工率% 84.31 90.67 93.96 96.07 97.18 96.09 96.78
年产量增长率(%) 10.99 17.68 8.64 2.26 13.60 16.49 6.80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聚乙烯学会会年鉴》
目前,中国的聚乙烯生产能力已具备相当规模,聚乙烯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5家,在25吨以上的企业有4家。高密度聚乙烯(HDPE)生产厂家有9家,生产装置有11套,总能力为146.5万吨/年,2003年产量为146.32万吨,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生产装置有7套,生产能力合计为83.5万吨/年,约占我国HDPE总生产能力的57%;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生产装置有4套,生产能力合计为63万吨/年,约占我国HDPE总生产能力的43%。
表2-4 中国主要的聚乙烯生产厂家
厂家 生产能力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
上海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38.5万吨/年
扬子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14.0万吨/年
大庆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22.0万吨/年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 生产能力为7.0万吨/年
兰州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14.0万吨/年
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为20.0万吨/年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聚乙烯学会会年鉴》
二、我国聚乙烯消费发展概况
聚乙烯消费量最大领域是薄膜制品,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的发展,为聚乙烯业营造了有利的发展氛围,聚乙烯(PE)产业更是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聚乙烯(PE)薄膜出口国,大量出口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预计到2010年我国聚乙烯的产量将达到1700万吨,国内聚乙烯需求量将达到1414万吨,聚乙烯市场开发前景看好。2005-2010年国内聚乙烯装置扩建和新建装置所增加的能力较多。2005年扬巴、上海赛科、大庆都有新的PE装置投产,预计 2010年国内新增PE产能600万吨/年以上,国内产能可达1200万吨/年,产量预计900-1000万吨。
我国还是世界聚乙烯第二大消费国,我国进口主要来源:韩国、中国台湾、沙特、新加坡、日本、美国、卡塔尔、印度、马拉西亚、泰国、俄罗斯、加拿大和阿联酋等。国产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中东、韩国、台湾、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地区。尤其是中东地区的生产商具有明显成本优势,沙特正在逐步取代韩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PE供应国。
总体来说,当前国内外聚乙烯市场主要表现在:一是聚乙烯行业的发展呈非稳定发展态势,主要特点是需求连续变化,而产能间歇式增加。二是区域间供需不均衡。美国发展聚乙烯工业时间长,对全球贸易影响最大,但由于国际油价的上涨,出口地位已逐渐减弱;出口的后起之秀是中东,聚乙烯占全球贸易量40%。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也是聚乙烯出口型国家(地区)。中国则是聚乙烯贸易量最大的市场。三是全球政治经济事件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需求减少,金融经济危机加剧经济衰退,聚乙烯需求下降到最低点。
第三章 金融危机对我国聚乙烯行业的市场影响分析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聚乙烯市场的影响表现
金融危机影响聚乙烯生产企业波及面广。受影响的还主要是出口美欧市场的企业,出口美欧市场以外的聚乙烯生产企业也开始受到影响,一些出口日、韩等国的企业也纷纷被殃及,出现订单下降、客户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企业出口受限,定单直线下降。自2008年来,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聚乙烯生产定单直线下降,平均外贸定单的减少大约达到30%。聚乙烯生产企业受国际、国内经济放缓趋势影响,迫于产品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产品价格下跌所造成的压力,许多聚乙烯生产企业选择适时限产、停产。而停产和减产,意味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停滞,在财务费用、人员工资支出的压力下,企业的经济效益继续受到严重影响。
企业融资困难,资金链紧张。面对全球的经济危机,聚乙烯生产企业由于产品销售下降,库存的增加,货款拖欠严重,流动资金严重不足,聚乙烯生产企业正常的经营和投资无以为继,发展受到限制。多家聚乙烯生产企业表示“经济危机带有来太多的资金问题,公司的运营资金紧张,对公司生产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外商违约严重,货款收回困难。世界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巨大,聚乙烯生产企业出口遇到许多困难,一些国外的商家也开始毁约。外商违约致使聚乙烯生产企业库存大量的增加,中小企业资金原来就不充足,违约后使一些企业现金流断裂。在外商不能履约时,便会给聚乙烯生产企业带来损失。一笔大额合同的货款不能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影响其企业的资金周转,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外商恶意转嫁危机,企业损失重大。世界经济危机对聚乙烯生产企业影响,还包括恶意转嫁风险。金融危机使国外银行流动性的骤减,发生占用客户结算资金的现象,这也影响聚乙烯生产企业资金周转,更给企业带来了压力,聚乙烯生产企业接单既要看进口商信誉,又不得不考虑对方结算银行的信用 状况。 一方面使许多进口商资金断裂、信用下降,向银行融资难、开证难;另一方面,聚乙烯出口企业因对方信用下降,在资金结算方式上更多地采取了信用证、预收款的形式,也使许多交易无法进行,订单减少。
第二节 基于SWOT法的金融危机对我国聚乙烯行业的市场影响分析
一、 SWOT法简介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儿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行业分析,在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然后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SWOT矩阵如图所示)。最后,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图3-1 SWOT矩阵图
SWOT方法的优点在于考虑问题全面,是一种系统思维,而且可以把对问题的“诊断”和“开处方”紧密结合在一起,条理清楚,便于检验。因此,本文通过引入SWOT分析法,对聚乙烯市场进行分析。
二、 金融危机对我国聚乙烯行业市场影响的SWOT分析
(一)聚乙烯行业发展的优势
行业市场规模大。我国进入世界聚乙烯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行列,我国聚乙烯工业蓬勃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对世界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全球聚乙烯进口贸易举足轻重。2007年,我国聚乙烯产量达到599.3万吨,消费量达到1084万吨。
有稳定的顾客群。我国聚乙烯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有稳定的顾客群。制造商是聚乙烯的主要购买者。聚乙烯是中间产品,使用单位将购买的聚乙烯进一步加工,制造最终产品。化工产品再加工比较复杂,一旦确定了操作条件,生产商不愿改变,这就要求稳定的原料来源,包括数量和质量。购买者一旦确定聚乙烯产品,会规律性重复购买,并且形成“习惯”。
(二)聚乙烯行业发展的劣势
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金融危机下,我国聚乙烯品种质量缺少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是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多,利润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少。因此必须对问题和潜在的危机有正确客面认识,把握有利时机,避开不利因素,确保聚乙烯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此外,中东地区凭借其原料优势,通过乙烷来生产聚乙烯,收率高并且成本低。在对国内价格形成上档压力。
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需求降低。金融危机下,我国聚乙烯出口需求减少,以塑料制品出口为例,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增速下滑,技术性贸易壁垒出现以及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塑料制品出口或将继续走弱。2008年1-11月,国内塑料制品累计出口6667372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6%。金融危机下,从世界范围看,聚乙烯总体供大于求。聚乙烯需求年均增速为4%-5%,产能增速则为5%-6%。以2008年为例,全球聚乙烯产能7812万吨,需求6586万吨。未来十年全球聚乙烯扩能加速。总体看,产能增速持续大于需求增速。
(三)聚乙烯行业面临的市场机遇
国家政策支持。面对金融危机,聚乙烯行业面临新的市场机遇。我国政府应急救市,出台包括降息、直接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注资、国有化或接管金融机构、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新兴经济体和一些受危机影响严重的企业援助等政策举措。
发展潜力巨大。聚乙烯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聚乙烯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产量增加,产品应用也不断扩大,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纺织、汽车、日用品、医药、农业、信息产业、建筑装饰、家用电器等各部门。全球 GDP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 2007年 GDP增长率为 9%,全世界 GDP平均增长率为 4.3%。中国经济成长率高于全世界,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聚乙烯市场需求也逐年提高,很有发展潜力。
国内需求加大。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处在聚乙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我国聚乙烯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时期。金融危机后,政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内需。我国农村消费潜力巨大,升级性消费也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作为农业大国,对薄膜、编织袋、管材、电缆料、容器、周转箱等制品需求旺盛,因有国家调控支撑,类似小麦、玉米之类的粮食价格也将保持相对稳定,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地膜需求。这种情况带动聚乙烯消费量增长。
(四)聚乙烯行业面临的市场挑战
市场信心受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衰退,市场信心下降,市场动荡的使市场存在着不确定性,此外,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影响着聚乙烯企业融资和聚乙烯行业发展,未来市场信心仍然不足。
聚乙烯行业受基础能源价格影响。总体利润率下降,聚乙烯最低价格是受原油等基础能源价格支配的,如我国发展很快,使电力短缺,电价上涨,直接导致了聚乙烯行业成本的上涨。而化工产品的最高价格则是由市场决定的。随着化工业的逐步成熟,行业固定成本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所占比例提高,供需趋于理性平衡,垄断利润向平均利润转移,化工产品总体利润率是下降的。
原料短缺制约。是聚乙烯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石油减产影响聚乙烯行业的发展,聚乙烯产品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需求将带动对化工产品的需求。这种相互依赖性要求化工产品供应商关注与他们的产品有关的最终产品的需求,注意下游产品的趋势,减少下游产 品需求的波动对上游供应商的影响。在原料短缺时,原料价格波动大于产品价格波动,2007年产品价格波动系数分别如下:聚乙烯 9%。
三、总结
通过SWTO分析,可以发现,金融危机下我国聚乙烯行业的优势有行业市场规模大、有稳定的顾客群。劣势有生产工艺落后,出口需求降低。机遇有国家政策支持、发展潜力巨大、国内需求加大,挑战有市场信心受影响、受基础能源价格影响、原料短缺制约。
第四章 聚乙烯行业扩大市场、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
本章主要根据上文SWOT法的分析结果,并结合我国聚乙烯行业市场特点,为聚乙烯行业扩大市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议。
第一节 政府角度采取的对策
一、着力减轻聚乙烯企业负担。
政府根据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出台了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聚乙烯企业税率等政策,但是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减轻聚乙烯企业负担。如进一步降低出口税率,放宽出口限制,鼓励聚乙烯企业出口。同时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我国企业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企业用工方面,给予我国企业更多的灵活性,尽可能的降低用工成本,帮助企业稳妥的减员分流,增强持续经营的活力。
二、加大对聚乙烯行业服务力度。
加大对聚乙烯行业服务力度,增强聚乙烯行业发展的动力。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步伐,全方位提高政府对行业的服务水平。政府部门要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尽力帮助聚乙烯行业解决实际问题,稳定企业的投资信心,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节 聚乙烯生产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市场采取的对策
在当前的困难环境下,聚乙烯生产企业要坚定信心,要采取应对措施,从技术创新、调整结构、控制费用支出、挖掘自身潜力、回笼资金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尽量减少金融危机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具体如下:
一、制定适宜的国际贸易战略
制订战略的时候主要考虑收集企业内部信息、考虑企业内部因素为主。面对全球的金融危机,聚乙烯生产企业要关注来自国内国际信息、关注国内国际市场。还要注意同行或竞争对手的动向与信息。只有瞄准国际同行的高标准作为战略目标去奋斗,才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此外,由于市场复杂多变,国内国际经济、技术、金融等变化很快。聚乙烯生产企业在制定国际贸易战略上,要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客观环境。一定要转换以前的国内市场经营思路,努力探索和打开新的国际市场。
另外,要改变出口经营格局过于雷同的问题,聚乙烯生产企业应集中主要资源用于建立自己独特的优势,如独特的营销渠道、独特的营销手段、独特的核心产品、独特的市场、特殊的人才或与众不同的服务,重视自己的优势所在,以几种或某种优势产品作为主导,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实行差异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保证经营的稳定性,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自己的经营特色和经营优势。
二、加强自主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且我国经济要健康快速发展,长期靠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不能再继续,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这种大环境下,聚乙烯生产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追求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增强聚乙烯生产企业竞争能力。聚乙烯生产企业竞争能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最根本、关键的是要具有领先技术且不断创新的核心产品。聚乙烯生产企业应广泛采用新技术,进行产业的升级。目前聚乙烯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实际起点低,所以产业升级的工作更显紧迫和艰巨。由于经济实力所限升级换代的工作很难一步到位,可以先制定一个全面的规划和实施计划,集中有限力量从关键部位入手,逐步完成全局工作。这种作法可以保证调整改造一部分,受益一部分。随着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的提高,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和生产力水平将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聚乙烯生产企业获得的是质量和数量的双重效益。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这种大环境下,聚乙烯生产企业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追求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从自身产品上寻求突破。我国经济使长期靠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不能继续,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聚乙烯生产企业竞争能力。聚乙烯生产企业竞争能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在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中,最根本、关键的是要具有领先技术且不断创新的核心产品,聚乙烯生产企业应广泛采用新技术,进行产业的升级。聚乙烯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实际起点低,所以产业升级的工作更显紧迫和艰巨。由于经济实力所限升级换代的工作很难一步到位,可以先制定一个全面的规划和实施计划,集中有限力量从关键部位入手,逐步完成全局工作。这种作法可以保证调整改造一部分,受益一部分。随着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的提高,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和生产力水平将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聚乙烯生产企业获得的是质量和数量的双重效益。
聚乙烯生产企业只有对自身核心竞争力作出准确定位,才能有效实施发展战略,发挥专业特长的核心优势,集中力量开拓市场。聚乙烯生产企业要把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核心能力作为做大做强的目标,聚乙烯生产企业要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首先,要制定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战略,一定要通过提高质量和建立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其次,我国企业不能仅仅关注国外市场,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吸收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和品牌管理经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最后,还可以通过到国外投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分散风险。
三、采用差异化战略
对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而言,未来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进攻”,而是如何有效地守住已有的份额。这需要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整体战略风格的调整。聚乙烯生产企业在的发展过程中,最初的基本竞争方式是成本价格的竞争。聚乙烯生产企业的产品之间没有差异,价格竞争的结果是增产不增收。所以,此时聚乙烯生产企业的竞争主要不是成本价格的竞争,而是质量、营销、品牌等方面的差异竞争。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一定要了解市场需求,避免经营内容简单重复,摆脱同质化竞争问题,应由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竞争。因 此,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要整合现有的品牌和业务,形成多层次、差异性、个性化的营销体系,应当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内部管理系统,完善服务系统。
四、避免直接竞争
日本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市场缝隙战略理论。认为,在有限的商品和无限的市场经济中,永远存在着市场盲点。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围绕着“寻找市场缝隙”而展开,并以新产品开发作为实施市场缝隙战略的核心,精心服务于市场的某个细小部分,通过专门化经营来参与市场分工,可以实现某一缝隙商品的有效供给。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用自身的优势,改变原来的竞争规模,重新确定聚乙烯生产企业经营目标,在强手如林的大市场中找出目前的国外企业忽视的细分市场,然后再根据这个市场中顾客的需要推出产品,实现专业化的经营。
五、做大做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加快我国聚乙烯生产企业的发展,把国内聚乙烯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国内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使中国企业走向成熟发展。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来年,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企业不断成长,形成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企业。这些集团企业又反过来积极促进了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聚乙烯企业要形成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应当着力做好下几点:可以通过国内企业的并购整合等方式发展并壮大中国聚乙烯生产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把过去计划经济下行政垄断性化工企业加快市场化进程,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国内聚乙烯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聚乙烯生产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做好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的工作。国内企业要树立科技兴业的观念,促进我国化工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
第五章 结束语
本文深入剖析了聚乙烯行业的特点以及和经济危机的关联度,着重从减轻聚乙烯行业生产企业负担、扶持聚乙烯行业生产企业的发展、制定适宜的国际贸易战略、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发展策略建议,旨在进一步优化聚乙烯行业的合理配置,推进聚乙烯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尽管世界经济危机对聚乙烯行业带来很大挑战,但2009年仍然有把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势头长。“危”中有“机”,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抓住和利用好机遇。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对聚乙烯行业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云.金融危机深度解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9-25
[2]齐建华,胡振良.金融危机缘由与对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9-22
[3](法)梯若尔著,陈志俊,闻俊译.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体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16
[4]方先明,牟星.当代国际金融危机解读[J].中国金融, 2009 ,(1):11-12
[5]刘艳.聚乙烯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J].石油化工, 2005 ,34(21):1-2
[6]陈明.我国聚乙烯供需形势巨变在即[J].广东建材, 2007, (6):17-19
[7]柴国梁.国内聚乙烯市场分析[J].上海化工, 2006 ,31(5) :21-22
[8]余皎.聚乙烯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J].当代石油石化 , 2003 ,(5):15-17
[9]王论行.聚乙烯产需现状及市场展望[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 2003,(4):15-17
[10]谢金香.影响聚乙烯市场相关因素分析[J].齐鲁石油化工,2004 ,(3) :33-35
[11]张权.亚洲聚乙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当代石油石化,2004 ,(2) :10-11
[12]陈伟.当代聚乙烯工业现状和技术进展[J].江苏化工, 2004 (4) :25-26
.1996,72 (4):383-407.
[15] Arkes,M. R. . Overconfidence in judgmental forecasting in J. S. Armstrong (Ed.) Principles of Forecasting:Handbook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M]] .Norwell: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495-515
致 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本次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但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持,想要完成这个论文是很困难的。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如果没有她悉心的指导本次论文是很难完成的,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还要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论文开题报告的修改,中期检查,到后期写论文注意的各个问题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老师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她每项工作都做到前面,使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我们的论文写作计划。同时,老师对我们的论文都是当面指导,细心解说,从而使我们一个一个的过关。
其次要感谢和我一起作毕业论文的所有同学,你们在我实习期间向我及时传达了老师的安排和计划,此外平时还帮助我整理一些资料,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的毕业论文也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
近30年的执着研究
黛博拉被称为国际上关于“中国参与非洲”研究领域的一线权威专家。她的研究兴趣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她早年在亚洲教书,曾在中国台湾学习中文,最初研究的是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1980年,黛博拉第一次到访中国。作为当代问题的研究者,她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仅仅对文本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而是不遗余力地去亲眼见证、亲耳倾听和亲身体会。
1982年,黛博拉在美国最古老和最富盛名的国际关系研究院之一——塔夫斯大学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之后继续攻读国际发展专业博士学位。她将论文方向确定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这在当时的中国问题研究领域还少人问津。1983年,她踏上非洲大陆开始调研之旅。那一年,她在《中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对中国援非的早期观察文章——《利成于益——中国援外新模式强调互利》。几年后,她完成了博士论文《中国对西非的农业援助:对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冈比亚的三个中国水稻项目的技术、经济和机构分析》。由于是冷门研究,黛博拉在1998年出版的专著《中国援助和非洲发展:输出绿色革命》仅售出几百本。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世界瞩目,中非关系迅速成为研究的热门领域,一时间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但质量和水平却千差万别,那些为赶潮而匆忙发表的成果中甚至存在着许多错讹之处,拼凑编造了关于中国援助的“数据库”。
相比之下,《龙的礼物》得到重视、好评和大量转引,首先是因为人们对黛博拉近30年执着研究的敬重。尤为突出的是,黛博拉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活动。她多次到访非洲,从中国长期援助的国家(坦桑尼亚和赞比亚)、资源丰富的国家(津巴布韦和尼日利亚)、战后重建的国家(塞拉利昂和莫桑比克),到治理较好的国家(毛里求斯和南非),其足迹几乎遍及整个非洲,着重调研几十个中国援助和投资项目的案例。从中国到非洲,从美国到欧洲,她进行了数百次的采访,有中国和非洲的政府官员、使馆人员,有中国参与在非经济的一线工作人员和普通非洲民众,还有银行家和学者……黛博拉的调研成果对中国国内学者更侧重文献档案的研究方式来说,的确是十分有益的补充和启示。
从历史视角出发
当西方将中国称作“新兴援助者”(emerging donor)时,黛博拉正在分析由她的国际助理研究员团队提供的有关中国援助的资料汇编。以此为基础,她在《龙的礼物》中用三个章节展现了中国对非洲援助和参与非洲发展的50多年的历程:中国人并不是非洲新的援助者,他们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非援助,这给予中国在非洲稳定的存在、信誉和坚实的基础;中国并不是不可信赖的伙伴,并没有在去世后对非洲进行“倾销”,也并非只是因为资源需求的上涨才回到非洲;尽管许多西方国家直到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之后才开始关注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参与,但当时中国加速进入非洲已经有十年之久,而这是建立在中国几乎从一开始就承诺将会遵循“互惠互利”原则的数十年援助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从未离开非洲——她指出,应该从这一角度观察中国当前在非洲的显著崛起。
黛博拉十分了解西方国家的援助史:从早期援助基础设施和工业,到后来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短期的)人类基本需求,再到转向结构调整,然后是治理与民主等,富裕国家有关援助如何才能最有效地促进发展的信念一直都在发生变化,然而在非洲,这些不断变化的处方并没有对消除贫困产生多大影响。
黛博拉认为,中国的援助和经济合作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中国从未宣称知道非洲必须如何发展。中国认为不应对援助施加任何政治和经济条件,各国应自主寻找摆脱贫困的道路。直到现在,中国的援助仍然取决于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的外交政策框架——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中国的援助和经济合作计划主要依据受援国自身的发展经验和请求,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生产和大学奖学金等传统捐助者已经不再重视的领域。它遵循了一套截然不同的关于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受到两种新的因素的影响:一是中国自身作为受援国和外国投资接收国的经历;二是中国具有东亚发展型国家的特征(国家主导型参与模式)。
打破思维定式
有关中国对非行动的众多错误信息和草率结论,通过媒体报道、特别是经由网络迅速传播,使不少人对中国的印象开始变成简单的习惯思维。而黛博拉尽力将那些虚构的传言从现实中剥离出来,为21世纪前十年中国参与非洲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均衡、更有历史依据和更加复杂的画面”,描绘出那个在所有问题背后的“真实的故事”。
中国到底提供了多少援助?
国际媒体、研究机构不断关于中国援助的新数据,却没有多少能用权威、科学和严谨来定性。2006年,时任中国政府总理访问非洲期间,公布自1956年以来中国向非洲共提供444亿元人民币援助,但美联社却报道称中国总理说提供了“440多亿美元的援助”,这个“新数据”之后被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引用,“而这一报告又似乎影响了其他记者的分析”。
黛博拉指出,中国的援助分为三部分:中国财政部的对外援助支出、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优惠贷款及债务减免。不能将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参与都划入官方援助的范畴。中国以自然资源为抵押的发展贷款,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按照西方传统援助国的标准,都算不上是官方发展援助。
根据多年的学术研究经验,黛博拉认为,以媒体报道为基础的研究是有严重缺陷的。不出意料,她研究得出的对中国援非金额的估算,远远小于媒体耸人听闻的报道。她承认,中国的援助计划确实比较大且呈上升之势,但并没有达到庞大的程度,只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官方发展援助的一小部分。
尽管黛博拉的著作备受关注,但关于中国援助的神话仍在继续。2011年4月,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公布自1950年到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人民币。然而当年9月,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报告称:纽约大学魏格纳学院根据媒体报道计算,2002年到2007年中国对外经济援助总额为745.51亿美元(约合4696.7亿元人民币)。据此报告,中国的网络媒体也加入了制造中国援助神话的行列,2012年网易新闻数读专栏发文题为《中国式对外援助:五年豪砸近五千亿》。
中国援助:
全是为了石油、矿产、资源?
中国为什么向非洲提供援助?存在的习惯思维是:为了攫取非洲的资源,中国是在搞“新殖民主义”。黛博拉认为,这至多是一个片面的和误导性的答案。她的调研显示:基本上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完全甚或主要是为了这个目的才提供援助的。实际上,中国对每一个遵循“一个中国”原则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都提供了援助。中国也并没有向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中国向非洲各国公平地提供赠款和无息贷款,优惠贷款主要提供给具有良好信用和偿还能力的国家,在信誉不好的国家则提供给能确保获得收益的项目。
黛博拉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后,西方国家对非洲农业、制造业和基础建设的援助降到了历史最低点,由此出现的真空是由中国来填补的。非洲之所以被纳入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并非仅仅是因为自然资源,还因为在贸易、建筑和工业领域的发展机会。中国对非援助模式正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自身发展经验的翻版。黛博拉对“中国责任论”的看法更显客观,她认为,作为一个仍然存在大量严重贫困人口的国家,中国仅仅为了其他国家(许多国家拥有更高的收入水平)的利益而拨出大量资金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因此不应对中国所宣称的对非经济参与将促进“互利共赢”的说法进行批评。
中国是“流氓捐助者”?
2007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总编摩西·纳伊姆给中国贴上了“流氓援助”(Rogue Aid)的标签,他声称中国的援助“有毒”,“扼杀了真正的进步,伤害了普通的民众”,是“对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威胁”,会加剧“腐败、混乱和专制”。
但黛博拉不以为然,她指出中国“看起来并没有使治理恶化”。黛博拉用电影《罗生门》来比喻中国面临的舆论处境。安哥拉在内战期间欠下了巴黎俱乐部(由19个富裕债权国组成)巨额的债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安哥拉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提高所得税、实行贸易自由化、提高石油收入透明度等。不过,这并没有阻止安哥拉继续从西方银行获得高息石油抵押贷款。直到2004年,中国以自己的模式——石油抵押贷款(安哥拉以石油收入支付中国提供的各种设备、物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费用,利息较低,还款期限较长)参与安哥拉战后重建,中国由于“不附加任何条件”开始承受“罪责”:“完全是因为中国的援助,安哥拉才没有清除腐败的压力”。在只有中国登上报纸头条的背后,事实是,西方银行不需要透明性就支付了贷款,是西方企业出口了安哥拉的石油,为执政党提供了现金流;中国的贷款并非没有风险,但对安哥拉而言仍然是一种革命:安哥拉的资源第一次有望被真正直接转化为发展项目,这是解决困扰许多非洲国家的“自然资源诅咒”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黛博拉并非是要为关于中国的所有负面评价正名。例如,黛博拉认同关于“中国以较低的环境和社会标准赢得商机”的判断,但她同时看到,中国国内自身在环境问题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在经历曲折的学习过程,中国正在做出改变。有人批评黛博拉对中国“太过宽容”,但黛博拉说,她是想对关于中国参与非洲的定式思维提供更为平衡合理的看法。她认为,西方国家需要对中国的参与有更加现实的了解,需要避免危言耸听和过度偏执,需要承认自己的缺点,或许还需要对中国始终如一地奉行不干涉内政的政策(可能要比西方国家自己经常干涉别国内部事务,或使用武力来促进政治变革更为可取)这一观点进行探讨。黛博拉是学者,也是“发展工作者”,也许正是这个身份,正是她对非洲发展的真诚关切,使她对中国在非洲的参与采取了更为开明的立场。
在书的结语中,黛博拉说,中国自身的试验已经让上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他们相信投资、贸易和技术是发展的手段,他们正在参与非洲的过程中使用这些手段,这是他们在国内学到的经验。他们认识到他们自己的自然资源可以成为现代化和繁荣的资产,认识到中央政府对发展“市场经济”(黛博拉称为capitalist business)的承诺可以迅速降低贫困,认识到经济特区可以从西方国家和日本吸引成熟的产业集群,可以提供就业和技术。这些经验所注重的并不是援助,而是试验;并不是家长式管理,而是竞争这一“创造性破坏”和萌生新机会的可能。这也许是中国这条巨龙最终的礼物。
关于黛博拉·布罗蒂加姆
关键词:《世界经济概论》课;教学方法;教学目的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了点滴体会。在此,对《世界经济概论》课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以此与学界同仁交流,试图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入了“全球性大规模竞争的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引人注目。《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正确理解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运行机制及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发展道路以及世界基本政治经济格局和当代世界主题;增强学生对世界经济的学术动态和前沿的了解,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使中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后续人才。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中要注重充实新内容
世界经济是发展中的学科,新的事物、现象不断出现,而教材的更新难以跟上实际的变化,所以在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时,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要注重充实新内容、新数据资料,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比如,在讲授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章时所采用的课本中并无东亚共同体的相关知识,而东亚共同体正随着“10+3”进程的推进在逐步构建中。中国是构建中的东亚共同体的一员,作为教师,应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又如,讲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现状时,只是依照课本引用2004年的数据就没有说服力,最好引用2007年的数据。必要的数据更新,需教师花费精力去寻找,应尽量使用各国官方、国际组织公布的数据,以保证新数据的来源准确、可靠。
(二)跳出“论点加数字”的传统模式,加强理论分析,做到上下游课程的关联
相当部分的《世界经济概论》教材,甚至不少论文,常常体现“论点加数字”的传统格式——在陈述观点之后,即以数据加以佐证,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在教学中,为了对论点进行展开分析,用数字来加以佐证,确有必要。但若一味重复“论点加数据”的模式,势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应当用经济理论进行剖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教学进行理论升华,使世界经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
同时,还要注意上下游课程的关联性,融进邻近学科的知识。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在教学中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则会使教学内容丰富,理论剖析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的知识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将学过的课程与《世界经济概论》的学习联系起来,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藉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学习中,教师应适当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身处特定的案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世界能源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三次世界石油危机,并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石油危机?现如今的石油价格猛涨,会不会爆发第四次世界性石油危机?
另外,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实际性。因此,要求教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合理加工,选出适用于教学的素材,进行修正和更新,使案例适合于世界经济教学的要求。这从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课堂讲授与讨论并行,口头练习和笔头练习相结合
讨论教学方法提倡教师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它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呆板,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结构。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可适当增加讨论课的次数,提前将讨论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讨论课上,让学生陈述观点,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共同学习。
文科的基本功包括“口头”与“笔头”,即便一个人有许多创新的见解、缜密的逻辑思维、搜集了翔实且丰富的资料,但最终要通过“说”与“写”表达出来。经济类专业严格地说应介于文理科之间,因此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要锻炼“说”与“写”的能力。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说”的能力,书面作业或者小论文则是锻炼学生“写”的能力。因此,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写一些课程作业或小论文,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查找、搜集资料的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在现在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似乎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甚至有的教师整堂课都不用粉笔,都在课件中体现出来。多媒体教学固然有诸多好处,如方便快捷,特别是针对一些烦琐的表格可以直接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便于教师的讲解。但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反映,用多媒体教学有时感觉像放电影,记不住。因此,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学中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力求简单美观,充分体现教师的授课内容,而不可全盘用多媒体教学。
在网络时代,教学方法也可以网络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素材,如教师在讲授后,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网站,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申请一个共享的信箱或者网络U盘,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放上去,让学生阅读。这些为学生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六)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
我们是中国人,因此在讲《世界经济概论》课时,应适当联系中国经济的实际,这样听者更爱听,教学效果也好些。如谈美国的GDP、失业率、通胀率等时,最好对比一下中国的相关情况。这样更具说服力,也使学生看清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更好地体现出世界经济的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中国经济腾飞。
(七)教学离不开科研,宜寓科研于教学之中
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不能脱离科研,科研可充实教学内容。笔者在讲课过程中发现,一般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研究过的问题,讲起来不仅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而且效果较佳;如本人缺乏研究的部分,讲起课来总觉得十分别扭,费力并且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作为讲授《世界经济概论》课的教师,要重视与该课程相关的科研,并将其科研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结
以上仅仅是本人从事《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由于世界经济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碧玉.“世界经济”教学改革探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3):63-65.
论文摘要:近十几年来,全球贸易量取得了惊人的跨越式增长,而自由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也日趋尖锐。一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利用不对等的贸易和投资手段从发展中国家攫取大量战略性资源,却造成这些国家境内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另一方面,一味地追求贸易扩张、资金积累和工业化又实际加剧了全球环境的恶化。环境效应对贸易的“挤压”性制约日益上升为国际贸易发展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引入环境变量,促进贸易策略的可持续性便成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科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贸易的环境效应
传统贸易理论与实践往往集中关注贸易量差、国家福利等方面,常常忽视环境这一重要变量,如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李嘉图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均未考虑到贸易可能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问题。依照这些理论,自由的国际贸易会实现帕累托意义上的经济效率,满足社会需求并增进国民福利。然而,这一观点只是在静态条件和未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具有一定合理性,若加入贸易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负效应情况要复杂的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条件下一国发展某些比较优势的贸易活动可能会给它国带来环境损害,如跨过河流上游国家砍伐森林以推动林业相关产品出口将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从而会严重损害下游国家出口型农业所依赖的环境,导致以邻为壑,破坏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有关的产品效应;同市场和经济活动扩张有关的规模效应;同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分布及强度有关的结构效应;同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有关的法规效应。所以这些效应均会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长短期的持续作用,进而反转影响贸易利益及国民福利。
以出口为例,由于工业污染密度下降的可能性有限,而出口增长弹性却较大,负的规模效果常常要大于正的结构和技术效果,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一国过度出口往往对环境不利,如资源性产品的跨国贸易常常以资源不合理或过度开发为背景,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产品的盲目出口更极易破坏平衡的生态环境,而当代盛行的转基因产品贸易已日益被证实背后隐藏着不少环境风险。此外,从各国政府贸易政策来看,当今国际贸易中凸显的绿色壁垒、环境关税,一方面反映了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新形式,但另一方面亦侧面反映出不恰当的贸易活动将危害到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危害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困境
(一)、贸易出口中的环境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极为迅速,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出口创汇的单向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1、生物资源破坏
就外贸出口而言,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一些生物资源因盲目、无节制的捕杀和开采,数量大为减少,相关衍生品质量下降,出口货源已经或濒临耗竭,如盲目出口野生动植物,破坏了地区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还导致产区土地沙化、荒漠化;而名贵中药材出口对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某些地区人参、杜仲、天麻、砂仁等因采挖过度已濒临绝迹。
2、矿产资源损耗
矿物资源的盲目出口导致盲目开采,不仅因此破坏了宝贵的矿产资源,也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一些矿物在选炼过程中释放出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并威胁到环境和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大,投入自然资源高于产出水平,使原本稀缺资源更加稀缺。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不经济性,而这一类的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出口却占全部出口额较大比重,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隐患。
(二)、贸易进口中的环境问题
1、资源消耗型产品进口
国家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都在增加;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产品的进口正快速增长。自1993年起,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随着油气需求每年的扩充,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估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万至1亿吨,净进口率达41%。这种趋势既对国内贸易产生巨大影响,也将加剧我国环境问题。
2、易污染型产品进口
进口氟氯烃和使用氟氯烃的空调器、冰箱等产品,加重了我国环境压力,尤其是国家淘汰此类破坏臭氧物质的难度。此外,进口化肥、塑料薄膜等形成了新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氮肥易使地面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威胁,而最终失去农业价值的塑料薄膜则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形成白色污染。
3、废弃物转移进口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直接贸易形式向中国大陆转移废弃物的事件相当严重,2006年从美国、日本和香港入境的占进口总量的21.3%、7.8%和11.3%。另据报道,仅英国在2003年就向中国出口有毒废弃物36.2吨,价值约1155万英磅。这些有毒废弃物种类繁多,主要是有色金属废渣、电池、旧衣物,甚至含放射性废物,其再生过程已对使用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此外,有些外国企业将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禁止使用的产品及技术和设备以旧顶新、以次充好,通过投资方式转移进口至中国,这类投资实质上是有毒废弃物越境转移的另一种隐蔽方式,同样严重破坏了我国生态环境。
三、我国贸易科学发展的环境策略
实现我国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恰当地引入环境变量,将环境因素纳入政府贸易政策规划的视域范围。在当代全球贸易环境经历深刻变化,“绿色浪潮”汹涌之际,环境效应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一)、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全面推行环境标准制度
出口的规模、速度及质量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和产业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出口面临持续性“刚性”顺差但总体附加值不高,频频遭受“绿色壁垒”及倾销诉讼的现实条件下,企业必须彻底扭转传统环境规避的贸易观,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将出口产品导入更多的环境质量因子,使之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政府及相关质检部门应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将环保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价值取向,促使环境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一起构成优质产品的内涵,大力宣传彰显优质品牌中的环境优势,通过树立若干环境“标杆”型贸易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转型提升;此外,努力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将环保产品提升为国家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培植环境型规模经济,对出口型绿色产业的孵化发展尤其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努力形成企业与社会收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产品、从事绿色营销、开辟绿色渠道、发展绿色消费的风尚。鉴于当代国际贸易中突显的环境标准效应,我国必须全面加强与国际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衔接的标准认证。首先,要积极推行ISO14000国际标准认证制度,完整对出口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回收过程中绿色方案的施行步骤;其次,积极实施环境标准制,使出口产品在环境认证基础上扩大对环境标准的适应能力;再次,大力拓展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在标识认证领域的合作,推进环境标识的多边认可,同时努力扩大标准制订层面的国际发言权,减少不合理的环境壁垒。
(二)、坚定可持续型进口观、规范贸易类投资准入
进口是一国对外贸易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极。受历史产业结构和传统贸易政策影响,我国贸易活动中一度存在“重出口轻进口”的倾向,对进口的战略性地位和发展层次的认识相对薄弱,进口中的环境观念更是鲜有涉及。2007年,针对贸易持续性顺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商务部明确提出了“扩大进口、优化结构”的口号,同时将环境因素置于政策调整的视域范围,这对于全面理性地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性进口要求立足国家环境安全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物健康标准积极引进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技术与设备,尤其要积极引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产品如污染防治技术及设施,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进口商品结构,坚决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口,对拆船业和废钢、废纸进口要实行专营;严格禁止有害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动植物的进口;严格管制有害于生态环境的商品进口;加快禁止消耗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的进口。
贸易类投资是我国吸引国外投资结构中重要组成部门,其主要用于以进出口为目标贸易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工外销,受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在该领域吸纳的外资量近年来不断呈快速增长之势。着眼于国内现实,在今后的贸易类引资过程中,我国应将环境要素置于更为突出的位置,严把引资关口,鼓励引导外资投入到有利于环境效益提升的产业和产品生产中,如清洁能源、交通、农业、有机食品、生态林业、绿色包装等,大力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更加关注环境与外资的协调,更加着力提高外资使用的环境效益,、促使我国贸易类引资向内涵型、集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变。
(三)、建立环境税收制、培育环境贸易示范区
国际贸易活动中对环境的漠视并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环境的公共性特征、企业没有将环境成本置于其生产经营总成本框架中,缺乏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激励和动机,导致高消耗高污染、私人成本较低而社会成本较高的产品在高额利润刺激下盲目发展,现代税收制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失。经济学理论及西方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下税收具有有效的杠杆调节效应,环境税是纠正市场失灵,消除外部性,促进环境良性发展、引导企业从事环境标的生产和经营的有益税种。着眼于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应尽早启动环境税收制,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按照产业特点分门别类征收级差性税收,对不利于环境贸易产品的生产、经营尤其要加强环税调控功能,以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绿色贸易”。
据经济预测,2010年全球环境贸易将达6000-10000亿美元。面对这一趋势和现今我国环境贸易现状,若有重点地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发展环境产业,建立环境贸易基地,则可以创造成果,积累经验,辐射国内外,从战略上推动环境贸易发展的大局。鉴于各类经济开发区日益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生产企业大量聚集的现实,政府应积极加快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进程,推动环境贸易示范区建设。要建立开发区贸易条例法规,制定绿色-有机产品贸易管理法,全面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取消限制类污染密集型产业和项目的优惠政策,鼓励可持续型贸易企业落户并给予特殊优惠,如退税扶持、保证优先进出口经营权、为出口信贷和产品认证设立“绿色通道”等;要建立贸易与环境信息反馈中心和数据库,收集、跟踪国际及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国相关有影响的环境措施,整合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对区内环保体系进行研究评议,逐步形成开发区资源与环境商品化、价格合理化、消耗资源与破坏环境有偿化的良性机制,推动企业对外贸易经营的可持续之路。
(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增强环境贸易主动性
——工行国际化人才培训体会
编者按:总行《才智青年》2016年第1期刊登我行入选总行国际化人才培训项目学员覃颖的海外培训心得。经作者授权,通过团聚八桂公众号转发以飨读者。
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历史,用自己的语言与当地的居民交谈,这样的探索让我切实感受到社会环境里一些微妙而细节的区别并深思其影响。
——覃颖 区分行营业部
2014年10月起,经过层层考试面试的选拔,我有幸被总行选中,并得到营业部推荐,以国际化人才项目第七期学员的身份,与其它16位全国各地的同事一起,飞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参与为期9个月的培训。
工作之后能有一段如此完整的时间去学习,反思,提升十分难得,因此对于这次机会我非常珍惜,早早就在心里将以往工作中考虑到的要点难点列了表,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要全力以赴,学有所成。9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各种新鲜理念,事项层出不穷,这既是对我的挑战,也激起了我的奋斗心。反思这段时光,收获满满:
毋庸置疑,前期在北京金融学院的3个月听说读写全方位训练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英语预热环境,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国外生活有了比较好的适应能力。现在回想,无论是情景英语,翻译训练还是口音连读都能在国外找到可以应用的场合,比较实用。
同时在加拿大我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课堂阅读交流有针对性地积累专业词汇,另一方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各种场景,完成对英文应用,反应能力的各项训练。想想自己居然能在期末考试时用3个小时写完近30页的全英文电子商务企业咨询报告,从一开始怎么落款都不会到熟练地通过电子邮件以标准的格式与各种人士打交道,可以打客服电话半个小时不停歇地向客服代表描述自己遇到的通讯收费问题……
这些日常交流所带来的对自己语言能力的反馈,使得自己更有信心去使用英语,也更明白使用的诀窍。
在多伦多大学的培训分为两个部分。前期的定制课请业界专业人士从银行业,资本市场,税收,投资政策,领导力,交流沟通,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介绍了中加的差异,也让我对宏观环境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
依稀记得我和RBC投行部的高管讨论投行业务的产品到底如何个性化,和个金部的理财顾问咨询后台系统如何给他们提供业务支持,和税务专家了解转移定价应该如何界定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我看到了我们的差距,也看到了我们很多业务的发展前景。
中期的选修课程让我有机会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结合自己的岗位需求去探索其它的知识领域。我个人就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大数据,电子商务,房地产投资,国际贸易融资等专业课程。大数据,电子商务让我对如何利用互联网+科技提高业务的效率与准确性形成自己的看法,房地产投资则使我触类旁通了解到我国住房登记系统发展的滞后性成为制约产权批量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最终应用在我们的小组论文里。国际贸易融资则让我对如保函,信用证等国际业务的参与方、单据流程有了大致了解,完成了我对锻炼自己成为国际化人才的一项初步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课下的交流,小组作业的配合,实习以及平常社会活动的参与,我有幸认识了各行各业的人士,有加拿大第一大银行RBC风控和投行部的前辈,社保基金投资项目的管理人,National Bank旗舰行行长及台湾华人商会原理事长,在多大商学院Rotman就读的金融界的师兄,咨询界,法律界,国际贸易界的资深人士。
从他们口中聆听教诲,向他们咨询各项业务的操作经验,在他们的引荐下参观或参与到不同的场合,并向他们介绍ICBC乃至中国的现状和影响力。这样的互动机会我觉得很难得,也很珍惜建立起来的联络和友谊,希望未来以此为起点,能够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
利用假期和周末时间探索多伦多乃至加拿大更广阔的地域,看卡尔加里作为石油之都,如何吸引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能源企业在当地投资,并因为当年太平洋铁路修建引入大量华工后形成华人聚集区。看温莎作为加拿大与美国底特律隔河相望的汽车之都如何走过工业化的兴旺与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