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开发论文

旅游开发论文

时间:2022-08-08 23:19: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开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开发论文

第1篇

1.对旅游者的影响

在民族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根据个人阅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自身差异,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民族文化产品,通过参观静态、实物民族旅游产品,参与体验动态性、互动性的民族文化活动,让自己有身临其境和身心沉醉的感受。对民族文化的完整体验,有助于旅游者全面认识民族文化内涵;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旅游体验,有利于旅游者加深对民族文化内涵的认知和感受。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有目的进行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学习,都能促进民族文化持续传承。文化旅游开发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根据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设计生产相应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不仅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而且有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

2.对旅游地的影响

(1)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旅游的开发,首先可以拉动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和促进招商引资力度;其次可以改变当地单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以旅游业为首的第三产业和与之相关的第二、第一产业共同发展的新产业格局。文化旅游开发有利于目的地加强与外界的横向联系,通过经济的发展最终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

(2)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是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开发,必然要求重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收集和整理,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文化旅游的开发有助于强化目的地居民的自我文化认同感,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旅游开发,他们自觉地保护、修葺和恢复原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对民族文化采取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一系列科学举措,不仅使当地旅游业更具特色、更具魅力,而且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文化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

民族文化传承模式是旅游开发者根据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社区居民作为旅游接待服务者或社区自然人参与到民族文化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在民族文化旅游活动中,通过参与、体验、学习等方式感知民族文化内涵;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与旅游者的外部认可一同增加社区居民的民族自豪感,并由此促进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学习与掌握民族文化内涵。

1.物质民族文化的传承机理

(1)民族饮食文化

民族饮食文化在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中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向旅游者展示原生态的饮食过程,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给旅游者全新的内心感受;在整合提升型、集合开发型开发模式中,通过浓缩当地各个民族饮食文化,由旅游接待服务者统一向旅游者展示。旅游开发者要求旅游接待服务者学习、掌握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烹饪技巧;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为了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必须对当地民族饮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才能制作曾经消失的菜肴。在不同开发模式中对民族饮食文化的研究、探索、制作等过程,不仅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促使旅游者学习当地饮食文化,为旅游开发者和社区居民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促进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实现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

(2)民族建筑文化

建筑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场所,民族建筑不仅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展的基本服务设施,而且是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旅游资源。在直接利用型、原地开发型开发模式中民族建筑就是直接利用当地的建筑群,旅游开发者必须以“保护第一”的原则对其进行规划开发;在整合提升型和集合开发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必须对当地原生民族建筑文化进行详细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建筑物进行统一修建,运用创新思维把各个民族特有的民族建筑组合在一个景区;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查找历史资料、文献等方法,通过对历史古建筑进行维护、重建,创造新的旅游资源。生态博物馆的开发模式中,民族建筑要求原汁原味地保护原有民居;在其他旅游目的地中,除了修建生态博物馆和生态旅游点,还可以修建具有本民族建筑文化风格,更适合现代生活要求的民族建筑。在保持不同民族建筑特点的同时,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改善居住环境。

(3)民族服饰文化

日常生活中民族服饰较少或者无法在当地居民身上出现,如何传承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直接利用型和原地开发型开发模式中,大部分旅游目的地居民并不经常身穿民族服饰,除非是直接参与文化旅游相关活动时和举行民族节庆时,通过安排社区居民或旅游接待者穿着民族服饰等方式向旅游者展示;在整合提升型和集合开发型模式中,出于营造“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氛围的需要,旅游开发者要求旅游接待服务者必须身穿民族服饰,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旅游开发者了解民族服饰文化的内容,设计符合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旅游接待服务者掌握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更好地向旅游者进行展示和介绍;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资料,尽可能设计生产随着社会发展消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款式、图案、花纹等,让旅游者全面了解当地民族服饰文化的内容,促进了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

2.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机理

(1)民族歌舞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文化内涵的追求越来越高,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为旅游者呈现制作精美、体现民族文化内涵的民族歌舞表演,才能满足旅游者的内心需求。在直接利用型和原地开发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安排组织社区居民或旅游接待者为旅游者表演民族歌舞,满足旅游者的视觉需求;在整个提升型和集合开发型开发模式中,需要根据各个民族的歌曲特色进行设计编排,开发出体现各个民族歌舞特色的旅游节目,让旅游者获得全面的心灵感受,旅游接待者学习掌握民族歌舞技巧和动作要领,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当地民族文化内涵;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旅游者通过创新编排历史上的民族歌舞,创作消失的民族歌舞,只有不断完善民族歌舞文化,才能让旅游者更全面地认知民族歌舞的文化底蕴。

(2)民族民间工艺文化

民族民间工艺、技艺等是一项科学技术,是民族群众制作生产生活用品的方法和手段,是民族文化中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事项。民族民间工艺、技艺文化是具体通过制作手工艺品等进行表现,具有参与性强,传承时效久的特点。不同文化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组织民族技艺者进行展示,挖掘、恢复消失的民族民间技艺;社区居民自发学习民族民间技艺;旅游接待服务者主动、被动地学和旅游者主动地学习传承民族民间技艺。

(3)民族节庆文化

第2篇

1.中国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海龙囤位于遵义县太平乡龙岩山东部,又名龙岩囤,仅山后一线仄径可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杨氏先祖利用其地理,在宽约5公里的山顶上围筑土城、月城三重,建楼房、仓库、水牢于其间。囤前设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关,各关之间以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气势恢宏。除囤前遗址,还有囤顶朝天关、飞凤关、宋代老王宫、明代新王宫、采石场、绣花楼等遗址,囤后有环山而立的土城和月城、从高到低组成三道关口的万安关、西关、后关三座城门,此外,囤周围还有养马场、校场坝等遗址,是研究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和关隘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

2.杨粲墓。杨粲墓位于遵义市东南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系宋代白锦堡,后为播州杨氏墓地,史称冉家林,后又因杨粲墓规模宏大为境内所未见,而被时人称之为皇坟嘴。该墓建于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年)是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的一座大型石室墓穴,墓室内遍雕文官武士、人物花卉、龙床龙椅,雕工精湛,栩栩如生,被誉为“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有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3.遵义老城。公元1176年,即南宋淳熙三年,播州第十二代世袭土司杨轸将行政中枢(土司府衙)从穆家川南面约20华里处的白锦堡(今遵义县南白镇)迁到穆家川(遵义老城)后,遵义老城就开始成为了黔北的政治文化中心,至今也有830余年历史。古老的遵义城留下了许多历史的积淀,当年的标志性建筑有三街六巷九狮子,三街即梧桐街、杨柳街、朝天街;六巷为捞沙巷、狗头巷、尚家巷、何家巷、姚家巷、丁家巷。当时老城的建筑门口能摆有大石狮子就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土司衙门、庙宇,均有石狮相配,但老城玉皇观不知什么原因却独缺一只石狮子,所以有九狮子的说法。

4.杨氏墓葬群。高坪杨氏墓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坪镇鸣庄村,距210国道0.5公里,有小路直通墓地。高坪杨氏墓群即播州土司杨氏家族灵魂憩息之地,分别为播州土官十五世杨文,二十一世杨升,二十二世杨纲,二十四世杨爱及其妻妾子女分室合葬墓,墓群规模宏大,雕刻精湛,经历了平播战争的烟熏火燎,也遭受过无数盗贼的洗劫,几百年地形变迁、至今古墓群石构建筑未变形走样,保存完好。杨氏墓群,除了四组墓葬外,还有许多小墓,均为播州杨氏子孙的茔冢,是贵州最大的土司墓葬。

二、遵义土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吸引物配套性好、品位高。贵州独有的亚热带温湿气候为遵义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休闲、娱乐、度假等旅游项目。土司文化聚居区大都位于遵义市近郊,如城东南皇坟嘴有南宋播州安抚史杨粲夫妇合葬的大型石穴墓室,北郊有明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的军事要塞“海龙囤”,均与210国道、贵遵高等级公路和遵崇高等级公路毗邻,为省内外,国内外游客由遵义市进入土司文化区,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另外,土司文化大部分聚居区内都有规模宏大的古代城堡建筑群、清新秀丽的森林、险峻雄奇的高山峡谷、飞珠溅玉的溪流瀑布、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等,形成独特的彼此相邻、相对集中的难得综合景观。再加之海龙囤与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粲墓,共同构成黔北旅游观光游览线,以走向胜利里程碑的娄山关战场,朝廷结束土司农奴制的海龙囤战场,集中展现播州中世纪文化的精髓和革命纪念体系的精华,构成复合值极高的古今战场游览线。

2.历史文化价值高。播州土司历经唐宋元明四朝的历史反映了中央王朝在这一千多年中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和政策,反映了土司制度从起源、形成、发展、完善到最后消亡的整个过程。虽然现存的一些土司文化遗存修建的年代大多是宋、明时期,但却折射出杨氏土司家族在播州地区的统治由盛而衰的整个过程。其土司衙署在我国目前尚存规模较大的同类型古建筑遗址中,历史最悠久、传承历史时间最长,对研究古代播州社会生活、政治制度,乃至中国历史是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因此,对这一文化遗存进行研究、保护和开发,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3.艺术观赏价值强。尽管杨氏土司文化遗存的空间位置、建筑规模、建造时间以及艺术特点不尽相同,但它们无不将自然赋予遵义的有利地形、地势利用到极致。所不同的是,海龙囤山势虽险,山顶却平整开阔,方圆10公里的地面可容数10万人居住,历经战火洗礼和400年的风雨侵蚀,部分建筑已损毁,只存遗址,但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而杨粲墓所在地——皇坟嘴面积不到1公里,峰高也不及海龙囤的1/10,虽不及海龙囤壮观宏伟,却以其巧妙的布局和技艺精湛的石刻艺术珍品闻名,被称之为“地下宫殿”,墓中出土的约101件精美石刻,是宋代雕刻艺术的珍贵遗存,其中不少人物肖像更是技法纯熟,在刻画技法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成为我国雕塑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4.科学考察价值突出。遵义土司文化是研究土司制度、杨氏家族历史和宋代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的活材料。土司制度作为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一种制度,不仅历史悠久,实施面广,而且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央王朝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因而一直以来都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资料欠缺。而杨粲墓、海龙囤、杨氏的古墓群、杨氏庄园、家庙等土司文化遗存的陆续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历史物质生活文化资料、建筑雕刻艺术资料、战争防御军事资料。尤其是海龙囤外的《骤骑将军小谕龙岩囤严禁碑》、杨粲墓中出土的精美石雕、镇墓石、墓碑、墓志、买地券,杨氏墓葬群中出土的《杨文神道碑》等文物,对于研究土司制度、杨氏家族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5.拥有较高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遵义海龙囤战役,曾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列入“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次战争”之中、确曾

改变了贵州版图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其遗址被专家誉为“中国中世纪最大的军事堡垒”,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贵州最大的“战争博物馆”,具有一定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如果配之以其他旅游设施,必将成为贵州文化旅游的一个圣地。田、宋、安、杨四大土司的统治围绕涵盖整个贵州,时间长达数百年与1600年不等,自唐末至明末,统治播州的杨氏土司家族,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晚期后,西南地区落后社会制度的重要代表。所以,土司文化开发应作为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对遵义土司文化进行旅游开发的建议

1.加强保护是前提。对土司文化古遗迹,应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把保护放在首位,大力宣传文物保护的重大意义,要多向群众,特别是向领导宣传,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形成群众关心文物,领导重视文物,人人爱惜文物的社会风尚,防止一切可能毁坏行为,做好文物保护管理部门保管室、陈列室、资料室、办公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而组建遵义市博物馆,在博物馆内设立考古研究机构,文物保护研究机构,以提高对全市文物工作的考古发掘能力、提高文物鉴定水平、文物保护研究水平、古建维修设计水平,多方筹措资金,做好文物抢救维修,修新如旧,恢复原有风貌,保证文物的永续保存和永续利用。同时,建立馆(所)藏文物档案,加强文物藏品管理,做好馆藏文物的保护陈列展示工作,在大力作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永续发展。

2.突出遵义土司文化的特色。杨粲墓最大的特色是在墓内外分布着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石刻装饰,雕刻技法以高、低浮雕为主,有的细部还彩绘贴金,现虽已大部剥蚀,但仍可依稀辨出当年的豪华气派。娄山关最具特色的是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海龙囤作为“平播之战”的主战场,随着杨氏土司统治的终结,尘埃落定,失去了昔日风采。400多年来,这座堪称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司囤堡建筑,默默无闻地静卧于龙岩山上。当前,对于土司文化旅游来说迫在眉睫的是在保护好杨粲墓、海龙囤等历史遗迹的前提下,打造播州土司文化品牌,突出与其他地区的不同点,打造其最具特色的独特性,实现遵义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唯我独有”的土司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3.制定科学的遵义土司文化开发和利用的方案。按主次轻重,统一规划,分期逐步开发、建设和发展。向土司文化开发较好省份取经,征询土司文化开发的建议及意见,组织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遵义土司文化开发和利用的方案,深度挖掘土司文化的文化内涵,打造土司文化品牌。如应充分发挥海龙囤中世纪军事城堡景区距遵义市中心近、交通方便、区域位置优越的优势,突出中世纪军事古城堡景观罕见的特点,以观光游览、科学考察、休闲避暑为重点,在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发风景资源,带动遵义市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土特产加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力求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4.组建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由于面对相关行业和部门间诸多因素的制约,用组建旅管委这个既协调议事,又具有半政府职能的机构去对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管理,将收到阶段性的统筹效应。当各相关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初步完成,全社会初步实现资源重组,发展旅游的社会合力初步形成,旅游业发展进入支柱型产业阶段后,管理委员会就应遵循市场规律,逐步减少行政干预,转而采用经济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5.分期开发客源市场。土司文化景区景观独特、类型丰富,有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在国内可以独树一帜,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旅游都有较大的吸引力。开发前期,可以遵义市、贵阳、重庆为第一客源市场。待景区建设逐步完善后,还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客源地组团游览,也可以通过与各大旅行社联营,组织到大西南地区的团队,到海龙囤游览开辟广西、广东、上海、成都等城市为第二客源市场。最后,还可吸引日本、韩国等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渊源很深国家的游客到海龙囤品味古代播州的历史,遗址的奇特。中国古代城堡的神秘感,战争遗址的宏大气魄和丰富内涵会产生很强的感召力,能够吸引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游客。

6.结合其他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在对土司文化自身进行开发,做好杨粲墓、海龙囤等播州历史遗迹的保护利用,打造播州土司文化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文化品牌、酒文化品牌、尹珍文化品牌、抗战文化品牌、沙滩文化牌,以及茶文化品牌等工作,发挥土司文化的特色作用,将其纳入旅游规划和旅游线路中,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遵义特色文化旅游圈。以此来增加旅游商品多样性和丰富性,吸引更多游客来遵义旅游,改变遵义旅游主靠门票收入的现状,增加游客的消费,解决遵义留不下客的遗留问题,使遵义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7.加大土司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加市场识别力。以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便成为旅游宣传的最终目标和努力方向,以人文关怀为准绳,产品质量为保证,优质服务为手段,商业获利和旅游长足发展为目标,加强宣传推介力度,采取创作土司风情系列节目、编纂土司文化读物、出版专述遵义土司文化书籍、发表土司文化专刊、绘制杨氏20任土司油画等渠道来宣传自己的文化品牌,特别要重视对包括雕塑、宣传广告的布置要到位等为内容的城区内宣传,全面提升土司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让客人感受到遵义优秀旅游城市的氛围。比如,可强化杨粲墓雕刻艺术的宣传,其内外分布着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人物、动物、花草、器物五类石刻装饰,其中的“野鹿衔芝”、“凤穿葡萄”、“双狮戏球”、“侍女启门”等浮雕均构思巧妙、雕工精美,极富生活气息,是发展地区精美雕刻艺术的写照。而仿木构建筑,门窗户壁、梁柱斗拱均为当时建筑格局的两室六座壁龛,又为现代人追求独特建筑装潢提供了极大的参考实物。

参考文献:

[1]况红玲.开发利用遵义土司文化[J].四川烹饪学院学报,2005:3-8.

[2]吕虹.遵义海龙囤军事城堡保护与开发的研究[R].贵州:贵州省图书馆,2001:41-42.

[3]贵州省遵义海龙囤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R].2006-11-23.

第3篇

一、论文一般格式: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上海复旦大学XX学院2007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

1.纸张与页面设置

(1)A4,纵向;

(2)页边距:上1.0cm,下2cm,左侧2.5cm,右侧2cm

2.页眉

(1)设置:1.4cm

(2)字体: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

(3)分割线:3磅双线;

(4)内容:××学院本科期末论文,居中。

3.页脚

内容:页码,居中。

4.论文基本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单独成行,居中,日语:小2号黑体;英语:TimesNewRoman18号;

(2)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居中,日语:小4号宋体;英语:TimesNewRoman12号;

(3)内容提要: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长度要求150字以上;英语:TimesNewRoman12号,长度要求在100字左右;

(4)关键词: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割,内容为小4号黑体;英语TimesNewRoman12号;

(5)正文

正文部分的要求如下: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②日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NewRoman12号,标题日语采用四号黑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1.25倍行距;③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序号与层次要求;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反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用计算机打印文稿;⑤图表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日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10.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⑥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⑦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用尾注。

(6)注释

注释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正文部分空出两行;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编号分别或合并注释;③“注释”采用五号黑体,注释内容日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9号。

英语注释具体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1];②如果重复出现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时,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页码(姓和页码之间加逗号);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逗号),页码(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起止页码,英文句号。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注释部分间空两行;②应列明期末论文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参考文献”采用五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日语、汉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TimesNewRoman10.5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目、出版事项顺序排列,其格式为:

期刊类:著者.题名[J].杂志名,年份,(期号)。

书籍类:著者.书名[M].城市名:出版社,年份,页数。

网络类:著者.题名[EB/OL].***.com.年-月-日。

③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al”(斜体)。

英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英文句号。

科学技术报告

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的文件。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

学术论文

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和讨论;是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它应提供新的科学技术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绝对不允许重复、模仿、抄袭别人的工作。

范文赏析: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广西茶文化的发展,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并且逐渐加大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力度,然而,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影响着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体系,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其发展需求创新开发与建设方式,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策略

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开发建设理念,根据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情况创新管理方式,保证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效率与质量,在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行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增强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行业的竞争能力,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

(一)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将茶物象作为载体,并借助这一载体的传播而实现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使茶这种实物与文化艺术的有机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在中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包含丰富的内容,具体涉及到文化艺术、历史考古、科学技术以及经济贸易等多个方面,学术界对茶文化的研究也相对较多,在长时间的研究历程中撰写了大量的茶叶文著作、谱写了众多文辞优美的诗歌,并且基于茶文化的特殊性,对茶文化与祭祀文化、婚礼文化、释家文化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茶文化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释。换言之,中国的茶文化已经不仅仅是茶叶的文化,更是茶、饮茶之人、产茶之地、传茶之路等多种文化的融合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定义

受到茶文化的丰富内涵的影响,茶文化旅游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同样包含丰富的内容,如茗茶产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茶文化所构成的历史遗迹和文学艺术韵迹、茶树地方特色文化等等,多种茶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共同构成了茶文化旅游。基于此,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旅游路线、经典遗迹茶文化代表物品的购买和餐饮、娱乐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以茶文化为良好的茶文化消费,切实满足茶文化旅游者的旅游文化需求。

二、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意义

首先,开发茶文化生态旅游可以促进茶文化与茶叶经济效益的共同进步。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会利用广西钟山县与三江县等的茶叶进行生态性开发,并且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建设,在促进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带领广西茶文化产业的进步,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带头作用,还能使一些与茶文化相互关联的景点景观、茶品购物等经济体系有所完善,促进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文化消费。因此,在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茶文化与旅游事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其次,对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进行开发与建设可以促进种茶事业的发展。在山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茶文化的介绍,挖掘出茶文化的历史内涵,并且不断建设茶文化旅游经典,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这样,就可以引导种植人员树立正确的意识,科学、合理的开展相关工作,并且引进合适的品种,保证可以塑造出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在提高茶文化生态旅游吸引力的情况下,改善种植业的销售模式,带动种植业的发展,提高茶农的经济水平,达到良好的发展效果。

再次,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可以培养出专业化与知识化的复合型人才。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期间,游客在精神与物质享受之外,还需要导游人员的引导与讲解,然而,当前我国关于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专业人才较少,由此引发了教育人员对专业人才的重视,并且不断培养出复合性与专业性的人才,进而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效果,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最后,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进行开发与建设期间,可以有效丰富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由于人们的旅游目的不同,对于茶文化的探索与体验需求也不同,丰富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成为首要任务。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之下,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部门已经开始研究新的旅游产品,并且鼓励茶文化农户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在增加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内容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游客,保证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效率。

三、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优势

在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期间,其存在较多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体优势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广西茶叶资源较为丰富,并且茶叶特色突出。在广西地区,茶叶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因为广西的茶叶历史悠久,在唐代的时候就开始生产吕仙茶与象州茶等,迄今为止,中国传统茗茶与新创茶叶品种中,广西地区有三十多种。其中注明的红茶有:广西红碎茶。黑茶有:苍悟六堡茶。绿茶有:桂平西山茶等。花茶有:横县茉莉花茶与桂花茶等。另外,广西地区的早春茶叶采摘的时间较早,受到各类茶叶经营商的喜爱。由此可见,广西地区茶叶资源可以促进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是其优势条件之一。

第二,广西茶叶发展环境较为良好,可以促进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广西省的山区较多,对于茶叶种植而言,具有较为良好的促进作用。广西山区的日照时间较长,除了挂北等地区之外,其他山区的年平均温度都在22℃左右,最低的温度也不会低于7℃,可以为茶叶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主要因为茶叶生长時间为十个月或是十个月以上,如果温度过低,就会影响茶叶质量。由此可见,广西地区的茶叶生长环境较为优越,适合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

第三,广西省政府对茶文化较为重视。近年来,广西省政府制定了茶产业规划制度,并且全面关注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工作,在为其提供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使用的开发与建设质量。

四、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制约因素

当前,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在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制约因素,难以提高其开发与建设效率,不能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茶文化挖掘力度较差。当前,广西省茶文化的挖掘力度较差,不能更深层次的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与建设,导致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受到抑制性影响。同时,广西茶文化的专门研究机构较少,无法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其次,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特色不够鲜明。主要因为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期间,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开发建设制度,不能明确开发特色,导致出现影响其开发与建设效率的问题。

最后,广西茶文化宣传力度不足。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期间,相关部门不能根据其需求开展宣传工作,导致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效率降低。同时,相关部门没有对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形象定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影响着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效果。

五、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開发建设规划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部门与政府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保证可以提高其开发建设效率。例如:重点关注广西红碎茶与早春名优茶的开发,发挥其在国家茶品牌中的优势,凸显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特色,保证可以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建立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

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开发期间,必须要建立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保证可以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有力依据。首先,要求相关机构借鉴国外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经验,制定出完善的工作方案。其次,要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保证可以提高其发展质量。最后,要逐渐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方案的可靠性,保证可以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

(三)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形象设计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部门必须要重点关注形象设计工作,保证可以为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得人们对其产生认同感。同时,相关部门还要重视宣传工作,保证可以积极开展茶文化宣传活动,例如:茶叶博览会、茶叶展销会等,或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进行宣传,这样,就可以提高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茶文化爱好者参观。

(四)丰富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

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开发部门必须要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此时,可以借鉴国外的丰富经验,设计茶文化旅游指南、设定茶文化生态旅游主题,例如:民族茶礼区、民族风情表演区等,这样,就可以丰富茶文化产品,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

(五)培养茶文化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期间,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策略,为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首先,可以要求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茶文化课程,培养专业能力与技术能力较强的茶文化人才,使得旅游人才在全面掌握茶文化历史与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参与到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工作中。其次,要配置完善的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增强人才培养效果。

六、结语

在广西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期间,相关管理部门与政府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并且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为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支持。同时,还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促进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覃燕玲.广西梧州茶产地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发展策略[J].福建茶叶,2016,38(04):157~158.

第4篇

关键词: 民族村寨;“双预”问题;旅游开发;预警原则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5)03-0136-04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旅游业方兴未艾。彼时,理论界和实业界大多乐观地认为旅游是无烟产业、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学者们针对国内东部地区工业化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到处奔走疾呼,但是对西部旅游业发展造成的文化环境污染、文化生态的破坏问题却重视不够,或者认为无伤大雅,甚至认为可以先把GDP搞上去再来关心这个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规划、政策,少有针对旅游带来的文化“污染”、文化破坏问题的解决措施。后来,经历了实践的惨痛教训,理论界逐渐意识到旅游业作为一个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的产业,也会有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污染、破坏问题,于是,开始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然而,大多的研究只是分析民族村寨进行旅游开发后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属于事后研究,对于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文化保护预警的“双预”问题的研究则鲜有涉及。民族村寨的“双预”问题研究,依旧是理论界的一个盲区。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村寨的“双预”问题指的是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的文化保护预警问题。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指的是那些列入地方政府旅游开发的日程表,但由于经费没有到位,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缺乏完整配套,尚未被开发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预警,指的是在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旅游者冲击之前能够预先发出警报,从而防范和制止文化庸俗化、低俗化和同质化的工作机制。文化保护预警通过对情报信息的把握运用,警示旅游开发主体①加强防范工作,增强主动性和针对性。其根本目的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而不是等到出现问题时才手忙脚乱地喊着解决问题。

目前,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对策、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等方面,其中既有宏观的理论研究,亦有针对某民族村寨微观的个案研究,但基本上属于事后的研究。当然,这些研究自有其积极的意义与价值。针对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的文化保护预警问题的研究仅有两篇论文:一是肖坤冰(2012年)以四川汶川县阿尔村的羌族文化旅游开发为案例,对民族旅游预开发地区的文化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推测出可能性前兆,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低民族文化可能遭受的破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二是张中奎(2014年)的研究认为,以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旅游开发比较成熟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方面,而对于旅游预开发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预警研究关注不够,而这一领域的研究恰恰具有重要的价值[2]。这两篇论文关注的是旅游预开发地区文化保护预警研究的对策和研究价值问题,本文的视角则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保护的若干预警原则。希望民族村寨在今后的旅游开发过程中,遵循这些原则,做好事前控制,避免重蹈覆辙,以保证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双预”民族村寨的开发原则

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②的划分,本文关注的贵州省雷山县控拜村、榕江县大利村和荔波县水利大寨三个民族村寨属于旅游探查阶段,没有特别的旅游设施,只有零散的背包客光顾,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贵州六枝特区陇嘎村、四川汶川县阿尔村则处于旅游探查与参与阶段之间,旅游者有所增加,旅游活动开始变得有组织、有规律,当地人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状况[1]。通过对五个民族村寨的现状描述和预警研究,我们认为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来检验,制定必要的文化保护预警原则势在必行。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降低旅游开发给旅游地民族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旅游地刚经历探查和参与阶段,在发展阶段停留的时间过短,就很快进入到停滞和衰落阶段。

(一)贯彻依法保护的原则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任何文化遗产,都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和保留下来的。这些文化遗产不但是各个民族的、各个国家的,而且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因此,需要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来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把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落实民族平等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的自由等。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5年第3期2015年第3期(总第195期)张中奎:预警原则:民族村寨旅游预开发的实证研究

但是,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理论界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保护需要专门的法律作为保障。早在十年前宋才发(2004年)就主张应当尽快制订并出台一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用法律的形式保护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3]。但直至今天,尚未出台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国家层面上的法律法规,只是各省陆续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法规。

以当下民族旅游开发较为火热的贵州为例,在旅游开发和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上基本上还是有法可依的,关键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③,且相关法律法规不统一、不健全、不明确,导致执行难。例如,《贵州省旅游业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旅游经营者应当依法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严格防治污染。”但该条例并未明确如果旅游经营者破坏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相关法律条文的空白与遗漏,导致实际操作中出现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资源破坏同步进行的现象。因此,今后在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实践操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新建一些法律法规,或者根据形势发展不断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树立民族文化保护风险意识优先的原则

中国广大的西部民族地区,其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及本省的汉族地区,其现代化模式属于后发型、外生型和赶超型。这些地区的政府和人民是在认识到自身与外部世界巨大经济文化差距后才开始积极探寻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的,是在谋发展、谋赶超的强烈意识驱动下进行的民族旅游开发。但在开发过程中如果盲目地认为“这问题,那问题,不发展才是大问题;发展了出现问题也是小问题”④,忽略乃至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来发展旅游则是错误的。

旅游产业是一种高依附性和脆弱性的产业。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不应单方面宣传旅游开发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应该充分意识到旅游行业的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并鼓励旅游开发区保留和发展传统的生计生存方式,从而在市场波动中储备风险转移的能力。

(三)注重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同步互动的原则

旅游对于民族文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备,利则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弊则可能破坏民族文化。因此,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互动关系是首要问题之一。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应当力求做到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要把握旅游开发的“度”,即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的开发究竟到什么样的程度合适,或者说什么程度的旅游开发能够既使当地人获益又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为了防止民族文化的开发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民族文化的开发,但不是把民族文化封存起来,装进博物馆,而是进行动态的、发展式的保护,通过继承和应用,使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四)坚持“社区参与、社区优先受益”的原则

通过梳理民族村寨文化变迁的脉络和规律,并引入“民族文化所有权”、“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讨如何在保证民族文化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保持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以达到让民族村寨传统文化保护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的。与国家和地方精英阶层主要着眼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对于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老百姓,民族文化保护的驱动力主要是物质利益,特别是“吹糠见米”的经济收益。民族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式发展的主体是少数民族群众,他们既担负着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又是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如果少数民族群众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都得不到保障,那么,他们就会失去参与民族文化保护行动的积极性。当前,很多人都在外打工,村寨的活力都丧失了,传统文化活动空间被打压,农业文明建立起来的制度被迅速地击溃,传统的道德模式行为在快速地消失。我们要推进村寨与农业文明协调发展,相应的自我管理能力应得到增强。重要的是维护村寨的传统文化,要有步骤地进行综合研究,有步骤地推进乡土文化重建[4]。

目前的民族旅游开发大都采用政企合作的方式,政府部门掌握资源,旅游企业掌握市场,这种搭配方式极易形成强势集团,忽略旅游地居民的诉求,从而使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被边缘化,缺乏对旅游开发的话语权、主动权、选择权和控制权。许多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实践表明,如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仅局限在上级主管部门、社会热心人士和乡土精英的单边努力上,而得不到其原生土壤的文化创造者即普通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很难真正实现民族文化保护的目标。在旅游开发的民族地区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意见,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激发他们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促使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提升。因此,民族旅游开发的原则之一是坚持“社区参与、社区优先受益”,让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并在一定条件下优先保证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

(五)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原则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来开发的旅游品牌,应该在一定的时空内独具特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市场吸引力。对于某一民族旅游地而言,它应该是能形成明显的旅游吸引物,并推动旅游地整体向前发展的旅游品牌。因此,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定位应当注重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地域的整体性及区域旅游文化资源的互补性,有序地进行整合,实施全盘性开发,借助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如何树立民族品牌意识,将民族旅游形成产业,反过来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打造真正的民族旅游文化品牌村、精品村。首先,需要筛选确定具有区域特色性资源的民族村寨。例如,贵州控拜村是以银饰打造工艺作为主要的民族旅游特色,被誉为“苗族银匠村”,与附近西江千户苗寨展示苗族文化区别开来;水利大寨是以水族的头“卯”文化作为其文化亮点,与荔波大小七孔自然风光区别开来;大利村是以侗族大歌和古民居建筑文化作为其特色,与周围单纯以侗族文化为特色的民族村寨区别开来;陇嘎村的特色是作为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落脚点,居住着苗族支系中的“长角苗”⑤,苗族生态博物馆是其最大的旅游亮点。其次,品牌的开发建设要注意民族村寨点线面结合。每个少数民族在旅游开发的时候应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建设本民族的特色品牌,在省内外乃至世界上树立本民族的品牌形象。最后,要重视对民族村寨旅游文化商品的品牌建设。以贵州主要旅游纪念品苗银饰物为例,目前市场上尽管有许多品牌商店已经明确保证绝不售假,但部分小商家的店里假货充斥,导致“苗银”成为假货的代名词,其结果是游客望而止步,只看不买,大家生意都不好,集体成为“苗银”假货的受害者。因此,旅游商品首先要确保诚信,从而赢得游客青睐,并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中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是伴随着周边省份民族文化旅游的兴起而开始的,这些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只要总结兄弟民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少走弯路,对于像贵州这样的旅游后发地区是有好处的。随着中国西部地区民族旅游魅力的增强,加之东部省份旅游开发市场日益饱和,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逐渐投向西部民族旅游开发市场。总结过去旅游开发的经验教训,大型旅游开发商清楚地认识到保护好民族文化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故会更规范、更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面对这种大好形势,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部门在旅游开发中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因此,旅游预开发民族村寨过程中必须树立文化保护预警意识,依法保护民族文化,注重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同步互动,坚持“社区参与、社区优先受益”,并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才能把民族旅游做大做强,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旅游开发主体主要指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当地村民。

②旅游周期理论最早于1980 年由加拿大旅游学家R.W.Butler 提出,他将旅游地的发展过程概括为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落或复苏六个阶段。

③贵州先后出台有《贵州省旅游业管理条例》(2000年1月执行)、《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03年1月执行)、《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2007年12月执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2008年9月执行)、《贵州省旅游条例》(2012年1月执行)等法律法规。

④这是贵州榕江县城汽车站大转盘中央的宣传语(2012年2月28日所见)。

⑤这一苗族支系的妇女用一支木制长角以及亡故祖先的头发伴之以黑麻毛线束成发簪,装束极为奇特,被称为“长角苗”。

参考文献:

[1]肖坤冰.民族旅游预开发区的文化保护预警研究――以四川汶川县阿尔村的羌族传统文化保护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4-80.

[2]张中奎.民族旅游预开发地区文化保护预警研究的价值[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4-87.

[3]宋才发.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立法的意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5-10.

[4]王小梅.控拜:诉求与选择[N].贵州日报,2009-01-06:(10).

[5]王兆峰.人类资本投资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1):136-139.

[6]丁凤鸣.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立法研究[D] 贵阳:贵州大学,2009.

[7]陈兴贵.民族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贵州民族研究,2006,(3):2-4.

[8]张海燕.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利益冲突及协调博弈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1):121-124.

[9]中国民族:民族的才是最美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OL]. http://. 2013.

第5篇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既定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并就牡丹江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进行专题研讨。闭幕式上,马波会长和徐德宽副会长共同为孙文昌先生颁发了中国区域开发研究杰出贡献奖。经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研讨会将由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承办,并同时举办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20周年庆典。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对于推动我国旅游发展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此背景下,选择这一会议主题,旨在就区域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展开多视角、深层次、跨领域的研究和探讨。综观会议收到的55篇论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这一主题。

一、转型背景下城市与旅游(休闲)的融合发展研究

城市是中国旅游业的主要载体,城市旅游历来备受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旅游与城市发展的一体化机制始终未能真正形成。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城市旅游的发展要适应城市形态的变化而主动改变自己,而另一方面,发展旅游又构成城市化的实质内容。可见,从动态的角度看,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多篇会议论文对此予以关注。

主要有杨振之等对休闲城市的标准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对城市休闲的基本问题从规划实践的角度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城市休闲的产业体系、城市休闲的游憩方式与城市休闲的空间构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王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所依赖载体的广泛性一方面使旅游业边界模糊,另一方面使旅游业成为以服务为核心的庞大的产业群体,出现了与其他现代服务业融合的趋势,并以上海为例,提出了空间融合、组织融合、产品融合和智力融合等4种产业融合的方式,指出融合发展出现的新增长点的集中体现是旅游新业态的兴起。袁书琪等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旅游开发应关注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是历史遗产与生活体验之间的关系,二是现代建设与原有山水之间的关系,三是历史文化与现代商务之间的关系,四是传统审美与现代游憩之间的关系。

此外,何佳梅指出城市商旅联动是城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组织创新,通过对现代城市商业和城市联动发展的内外营力及其功能分析,提出了城市商旅联动发展的主要思路。梁保尔探讨了老字号这一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城市文脉,认为老字号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城市文脉传承和城市旅游发展。吴建华等认为城市休闲文化建设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因而建设城市休闲文化,创造市民休闲生活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之一,并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基于市民休闲文化消费状态与需求的城市休闲文化规划方向、建设目标与管理对策。徐淑磊研究了景区与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关联存在的多种对应关系,指出当前城市与景区的发展正面临着由低级向高级跃进的挑战,走城市与景区景观共轭、和谐发展的特色道路,是实现城市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区域旅游发展的市场化机制与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步入转型期的中国旅游业,既会发生形态、功能、结构上的改变,也需要在动力机制上产生变革。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的职能重心是不同的,随着目的地的演进,政府的职能重心需要从“先驱者”向“协调者”调整。总体上,一方面市场化是中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实现由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构成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一大内容,同时也是转型期旅游业增长的技术动力。本次会议的诸多论文就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市场化和产业组织优化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主要有江金波基于广州乞巧文化节旅游开发的实践,认为实施城市传统节庆旅游开发,要在群众性广泛参与基础上,将其物质性与精神性元素开发有机融合,善于运用市场化运作,提升其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其关键是活动项目、传统工艺及其产品的市场化。刘少和等以广东区域旅游转型发展为例,指出由于我国地区差异,旅游转型发展也存在区域特色,既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又需主观创意,引导市场。陈超等应用业务矩阵评估法和地理集中度模型分析了福建旅游市场的现实竞争态势,及其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郭伟等以忻州市为例,对欠发达区旅游开发的空间组织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忻州市旅游开发的4种空间组织模式。简王华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发展及区域协作应采取的措施与保障。廖卫华等分析了珠三角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其面临适应性的调整和提升,主要是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基础上构建珠三角旅游地品牌,以增强珠三角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及竞争力。王然通过对中国旅游大区域整合阶段整合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在尺度规模、基础优势、方式类型、实效进展等不同方面的整合特点、整合模式和发展对策。王雪晶等以我国新的区域划分结构为基础,通过对各区接待旅游者、旅游资源拥有量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评测与分析,归纳出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

三、旅游效应的统筹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对多种旅游效应进行统筹调控,不仅是旅游消费市场的自然倾向和本真追求,也是旅游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旅游业的功能由单一经济转周经所环境、社会文化多功能的统筹调控,意味着对旅游效应的研究必须从单一方面的研究走向多元研究。本次会议论文中涉及旅游就业、旅游容量、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主要有郭为等通过一系列量化分析得出饭店和旅行社的发展在总量上显著影响就业,但它们的发展变化对就业波动的弹性贡献不大;旅游就业中,间接就业或者由旅游所带动的其他就业的增加比直接就业更加重要。何媛媛在科博一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6年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就旅游业人力资本与旅游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关系作实证研究。徐建英以我国著名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例,调查和分析了社区居民在旅游业中的就业状况,探讨了限制社区居民进入旅游业的影响因素。李琛在回顾国内旅游容量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旅游容量研究中的误区进行了剖析,指出国内旅游容量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马波回顾了生态旅游研究发展的过程,指出其特征与存在问题,并就其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梁明珠等在分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世界遗产项目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国家公园与世界遗产项目开发、保护管理模式和考察经历,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任鸣指出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来自管理边界、地域边界和合作边界的制约,出现了许多畸形和萎缩,并结合浙江实际,分析、解剖这种“边界”负效应的来源与危害,提出了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第6篇

关键词:中国;海洋旅游;文献分析

一、引言

由滨海、海岛、海上及海底旅游活动所组成的海洋旅游,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低投入高产出的价值所长,一度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针对此现象,不断有学者对海洋旅游进行综述研究。谷明(2008)对国外滨海旅游进行了梳理;张红霞(2005)、张广海(2008)、周国忠(2005)等学者,分别针对国内海滨、海岛及海洋旅游进行了综述;陆林(2007)、张广海等(2007)对国内外海岛、海滨旅游研究做了对比梳理;除此之外,不断有学者对海洋旅游专题研究进行综述。刘俊、保继刚(2005、2007)对国外海滨度假地形态模型及英国传统海滨度假地衰退做了梳理,陈金华等(2008)综述了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

但上述成果,侧重点均在海洋旅游的具体研究内容上,专门针对我国海洋旅游研究文献的分析尚不多见,本文将依据609篇期刊论文进行研究。这609篇论文是通过在CNKI上搜索“海洋旅游”、“海滨旅游”、“海岛旅游”、“滨海旅游”、“岛屿旅游”等主题筛选得到,内容较为全面,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海洋旅游的大部分研究成果。

二、国内海洋旅游文献分析

(一)文献时间分析

文献时间自1984年至2009年8月。图1为历年海洋旅游文献的数量分布图。由图1可知,我国对海洋旅游的研究处于总体上扬的态势,说明学术界对海洋旅游的关注逐年增多;但上升中存在波动,波动最低点为:1993、1997、2003、2009。1993和1997最低波动点的产生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制度转型带给学术界的影响所致;2003波动是“非典”的影响;2009存在波动主要是因本研究所选取的截至时间所致,暂不具有分析价值,应从波动点中剔除。

根据上述分析及图所示,将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分为4个阶段:1984-1991年,稳步发展期;1992-1997年,徘徊观望期;1998-2003年,快速增长期;2004-2009年,高速增长期。4个阶段的文献分别有12、42、160、395篇。第一阶段共有7年,但文献数量相当较少,其他3个阶段均为6年,论文数量却逐次增长。

第一阶段,属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旅游业刚刚起步,学术界对海洋旅游的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文献数量有所增加,但如图1所示,此阶段存在明显波动,这主要是因我国社会、经济制度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导致学者对海洋旅游的研究持一种观望态度;后两个阶段,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导致文献数量有所下降之外,其他年份均呈快速或高速增长状态,这与转型之后的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很是契合,在这两个阶段,我国旅游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之有力的政策支持,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则直接促进了国内学者对海洋旅游的研究。由此可见,每个阶段所呈现出的文献分布特征与我国的国情都是紧密相连的。

(二)文献期刊分析

这609篇文献,出自283种期刊杂志,核心期刊68种,所载文献168篇,占总数的27.6%。由此可知,我国对海洋旅游的研究较为分散,学术水平尚待提高。

根据所涉期刊类型,得知海洋学、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等领域对海洋旅游的研究最为集中。其中《海洋开发与管理》、《海岸工程》所载文献最多,这说明海洋旅游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途径。其次是《经济地理》、《旅游学刊》和《人文地理》对其研究也较为集中,且文献质量较高。其他类期刊,从类型来看也多以地理类、经济类、海洋类、综合类杂志居多,这说明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尚处于学术争鸣的初期,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之海洋旅游的高度综合性,今后势必会有更多的领域迎头赶上,使之不断完善。

(三)文献所涉区域分析

经统计,71.76%的文献以我国沿海某省(市)为个案研究;3.94%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分析;涉及国外区域的文献约占2.79%;整体阐述我国海洋旅游或不涉及具体区域的文献占总数的21.51%。由此可知,我国海洋旅游学术研究总体上处于一种“重实践,轻理论”的状态,认识上还停留在微观探索阶段,对国外的海洋旅游研究尚显薄弱。

由表1可知,文献所涉区域基本涵盖了我国沿海所有省份及地区(除台湾省)。其中对浙江省的研究最多,而此区域又以舟山群岛的研究文献最为丰富。这与舟山群岛秀丽的海岛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以山东、辽宁、福建、海南、广东等省份为案例的文献也很多,这与这些省份如火如荼的旅游开发活动相契合。相比之下,学界对上海、天津两直辖市的关注略显不足,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两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落后,而主要由于对这两个地区的工业、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的开发明显好于海洋旅游的开发实践所致。但广西、河北和江苏研究文献偏少的原因与其相对落后的旅游业发展实践是不无关系的。由此可知,我国对海洋旅游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实践为导向,尚缺乏主动探索理论前沿、开辟未知领域的敏锐触角。

分析各区域研究范围,可知每个区域的研究状况也不尽相同。浙江集中于舟山群岛、辽宁以大连为主、河北对秦皇岛的研究最多、江苏主要针对连云港进行研究。相比而言,山东、福建、广东等地的旅游研究状况较为均衡。此外,把海南作为整体研究的文献较多,这与近年来国家把海南提升为“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纵向分析所涉区域文献,可知对各区域海洋旅游研究大多集中在第3、第4阶段,尤其以第4阶段文献数量最多,增速最快,这表明对各区域海洋旅游研究在近几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四)文献研究内容

依据内容,对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见表2),得知五大类中,“开发对策类”论文数量最多,主要集中于发展海洋旅游的条件分析、资源评价及产品设计等方面。这说明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多以旅游开发为导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且反映出我国的海洋旅游开发尚处于摸清家底、产品策划的初级阶段。分析各文献提出的具体开发对策,发现许多研究不同区域海洋旅游开发的文献提出的开发策略很是雷同,缺乏相应地针对性,这也许是由海洋旅游资源共性大、个性小的特点所致,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学术界对海洋旅游开发研究的深度尚待提高。“专题研究类”所涉内容颇广,文献数量较为分散,但对海洋文化、旅游地间关系、旅游影响、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研究相对集中。其他三大类论文数量相对较少,“综述类”前文已做分析,“简介类”多是对景点景区的介绍,学术意义不强。

从阶段性上分析,第一阶段论文的研究内容集中于海洋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条件分析,对其他专题的研究很少;第二阶段尽管依然以“条件分析与规划”、“资源开发与评价”的论文为主,但所涉内容较第一阶段有明显增多,旅游影响、环境感知、开发模式与布局、海洋旅游空间结构等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第三阶段,无论是论文的数量还是研究的类型都有大幅度增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阶段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开始应用于海洋旅游的研究之中。此外,随着海洋旅游的逐渐深入,海洋旅游分区基本形成,管理与保护工作日渐启动,有关市场开发与旅游地间关系的研究有所增加,对国内外的海洋旅游研究进行阶段性梳理的文献也已出现;第四阶段是海洋旅游研究的高速增长期,文献数量最多,所涉内容也最为全面,专题研究更为细化,出现了对法律政策、无居民海岛开发、海洋旅游基础设施、海洋旅游安全、旅游生命周期等内容的研究。由此可见,我国的海洋旅游研究在每个阶段都会呈现出新的内容,其总体走向是研究视角不断开阔,所涉内容日渐加深。

(五)文献研究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研究的分类方法(见表3),之后对我国海洋旅游文献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统计(见表4)。

分析表4,可知我国的海洋旅游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其他类方法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这说明我国的海洋旅游研究离科学性、标准化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但标准化、定量性的研究方法已经开始引入海洋旅游的研究之中,如在旅游指标体系构建、环境承载力研究、空间结构分析等方面,一些较复杂的统计方法(层次分析、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回归分析等)不断被应用,学界较为前沿的GIS空间技术及模型构造等方法也有学者进行了采纳。观察表4,还可发现,在海洋旅游研究的第四阶段,出现了一类新的描述方法,本文称之为“标准化描述”,此类方法大多采用SWOT分析、IPA方法、钻石模型等对海洋旅游的开发条件、游客满意度等进行定性分析,由此可见,即使是定性描述的方法也已日渐走向标准化。相信随着海洋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科技术的日趋成熟,有关海洋旅游研究的方法必会更加科学、系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

三、结论

基于文献时间分析,得知我国学术界对海洋旅游的关注越来越多,且每一阶段的海洋旅游研究特征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相连。对文献期刊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对海洋旅游的研究较为分散,学术水平尚待提高,但地理、海洋、旅游、经济学等领域的成果颇多,基本已成为研究海洋旅游的支柱领域。

从文献所涉区域上来看,目前的海洋旅游研究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沿海所有省份及地区(除台湾省),但对每个区域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与各区域海洋旅游的发展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这说明我国的海洋旅游研究基本上是以旅游开发为导向,总体上处于一种“重实践,轻理论”的状态。

对内容进行梳理,可知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多集中于发展旅游的条件分析、资源评价及产品设计等方面,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视角不断开阔,所涉内容日渐增多,但有关海洋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尚显薄弱,四个阶段仅发现三篇文献专门对海洋旅游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对海洋旅游安全、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总之,在海洋旅游研究内容方面,尚有很多领域值得完善与开拓。

在研究方法上,多数文献以定性描述为主,尚缺乏科学严谨的方法体系。今后应通过创新与借鉴使海洋旅游的研究方法不断朝着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谷明.国外滨海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8(11).

2、张广海,王蕾.国内海岛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2).

3、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科学,2007(4).

4、张广海,田纪鹏.国内外滨海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5、彭静,朱.海岛文化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06(2).

6、刘俊,保继刚.国外海滨度假地形态模型研究评介[J].规划师,2007(3).

7、刘俊,保继刚.英国传统海滨度假地衰退研究――综述与启示[J].旅游学刊,2007(1).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旅游经济开发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邯郸市历史文物旅游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邯郸市历史文化简述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都城长达158年之久,此后邯郸又作为汉代赵国都城400余年。绵绵7000多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历史文化层次————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据多年考古调查,邯郸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文物古迹多达1500余处。其中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即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磁山窟(包括磁县漳河流域和矿区滏阳河流域),北朝墓群(128)邺城遗址、娲皇宫、129师司令部旧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7处:主要有丛台、黄粱梦吕仙祠、张庄桥墓群、清泉寺等。有市级文保单位近300位处,县保文物150余处。这些文物涵盖古遗址(磁山)古墓葬(赵王陵)、古建筑(黄粱梦)、石窟寺(响堂山)、石刻、古文献、革命纪会旧址等多方面的内容。成为邯郸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二、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资金紧张,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有限;2.宣传力度不够,文化遗产价值未充分体现;3.旅游开发层次较低,缺乏文化内涵;4.旅游资源开发为单向开发;5.开发主体单一,以政府主导型为主。

三、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针对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开发时应考虑到长远利益,明确历史文物旅游资源首先是“文化遗产资源”,然后才是“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必须制止破坏性的商业行为,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利用。针对保护方面资金不足的最大难题,要从旅游收人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其维护工作。另外还要创造条件,争取将该历史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备选名录,这样既能使该资源获得全面的保护,还提高了知名度,使地区性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外知名度。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邯郸历史文化。如政府与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密切协作,利用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期刊杂志、宣传画册等等传播手段,印发有关体现当地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及民间文化传统,展现当地自然风光的旅游册;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或代办点,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邀请国内外记者进行考察、拍摄专题片、进行专题报道;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如永年广府太极文化节、成语典故文化节、梦文化节、磁州窑文化节、响堂寺庙会等活动,不断扩大邯郸历史文化价值的影响力,提高旅游的知名度。

3.编制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把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三者同步规划为其指导思想,对旅游业发展作出战略构思。在市场定位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周边地区为发展重点,着重面向晋冀鲁豫四省地区以内的游客,采取阶段性发展的步骤,逐步扩大影响;在景区规划上,应以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娲皇宫等国家重点文物资源为核心,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在项目开发上,充分利用优越自然环境,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使文化遗产游与自然风光游、民俗文化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结合,针对过去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知识性强而趣味性弱的情况,加强其参与性与娱乐性,把以观光为主的单向旅游开发逐步发展为观光、度假、疗养、娱乐等多种功能并存的双向旅游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经济。

4.突出地区特色,加大开发力度。旅游的本质在于其吸引力因素,因此,应遵循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突体现文化遗产一定时间和地城范围内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价值,同周边的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如磁州窑文化旅游开发应收集磁州窑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建设磁州窑博物馆和陶瓷会展中心,利用手工制陶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开展传统陶艺制作旅游项目等,为保护磁州窑文化遗产,弘扬磁州窑文化,发展陶瓷旅游提供了更好的载体;而响堂山石窟开发就应将其与周围的风月关、老爷山摩崖石刻、寺后坡、皇姑庵、水浴寺、小鬼道等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响堂山南北朝佛教文化旅游专线,并根据元宝山风景区与南响堂寺石窟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以滏阳河水为媒介,结合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资源,建设成为集文化、山水、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提升其整体吸引力。

5.搞活发展机制,加大投资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文化遗产部门对历史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支持和旅游部门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旅游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鼓励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开发旅游资源和经营旅游业,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民营资本、区外资金投资文化遗产旅游的积极性,并与驻区大企业、区外旅游企业联合开发的旅游资源。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支持景区附近的群众投身旅游产业。如鼓励赵王城景区附近左西村、引豹村、张庄桥村、小屯等村的群众在景区周围发展旅游商贸、服务、游乐等项目,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活力和后劲。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的发展必须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予以支持,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有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旅行社及导游素质等。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牟氏庄园 保护 旅游开发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K8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90-01

引言

建筑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遗存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东西。即包括历史遗迹与遗址等建筑实体,还包括这些建筑遗存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都是我国的瑰宝,值得我们共同来保护。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建筑遗存出现过度开发,破坏严重等问题,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那么,如何实现建筑遗存合理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文物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山东栖霞市牟氏庄园为例,对保护与开发原则,保护与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以期能对建筑遗存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有所帮助。

1 牟氏庄园简介

牟氏庄园为晚清胶东大地主,牟墨林及其家族所营建的住宅,位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庄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共分为三组六个院落,480余间房屋,建筑面积达7860平方米。它是典型的北方合院式住宅,院落包括“日新堂”“宝善堂”“西忠来”“东忠来”“南忠来”“师古堂”。庄园从内到外,从材质到装饰都体现出清代与近代农业地主的相关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它汲取了我国北方民族建筑艺术风格中的优秀成果,规模恢宏,内涵深沉,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历史人文内涵。很多专家学者将其称为“六百年旺气之所在”“百年庄园之活化石”。1988年被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牟氏庄园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

首先,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牟氏庄园建筑本身较为完整,房屋集中,整体环境与风貌未受到较大的破坏,但是庄园四周村落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尽管这些村落的整体意象较好。但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周边的环境脏乱差,仅存的部分老建筑破败不堪,面临消失的危险。其次,景区内的水电,防火等基础建设跟不上,导致居民生活品质差,民众参与和保护积极性不高。相关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与管理滞后,游客体验较差。再次,庄园旅游开发方向比较单一,局限在建筑与发展的展示方面,庄园内的优秀文化与资源还未被充分挖掘与利用。最后,当地旅游市场发育程度低,还未形成鲜明独特的旅游品牌。

3 牟氏庄园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主要原则

(一)旅游开发要以保护为根本原则

历史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二者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而旅游开发则是展示历史文化内涵,并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最总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与宣传历史遗存。因此,必须本着保护第一,适度,有序开发的原则进行保护与开发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对庄园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同时还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是为保持当地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景观环境,完整协调的发展。在开发利用庄园时必须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分阶段循序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是为保持当地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景观环境完整协调地发展。在开发利用庄园时,必须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发,且不能超出庄园的能力。这样在发展现时旅游的同时才不会危及今后的旅游事业发展。

(三)可操作性原则

伴随着时展旧街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滞后,居民生活条件较差。这是引发建筑改造的主要原因。居民作为改造中的当事人,由于涉及到自身利益,他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矛盾也尤为尖锐。因此,旅游开发与保护要注意方案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建筑风貌,还原居民生活真实环境,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牟氏庄园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建议

(一) 重视对庄园的保护与修复

庄园中的老房子充满了自然沧桑感,能让我们赏识建筑片段与细节,窥探当地的景观特色,乡土习俗与传统生活。因此,要重视对老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处理,针对不同类别建筑采取有针对性的修复措施,包括保存,保护,改造与更新几类。经专门考察鉴定,因为内部结构与外观完好的老建筑可归为第一类。一般通过严格保护手段,保存原样或稍加修缮,基本保存建筑原貌。内部结构完好,但外观,[含门窗]已破损的老房子归为第二类。参照当地建筑风格与手法,利用相关建材修复建筑外观【们,窗,墙体】等,以保持村落的原始景观,将失去原始风貌或风貌欠佳的老建筑归为第三类。需通过专门的修缮或改造使其与整个村落景观协调一致。通常要参照原有的格局进行加固,或者依照原来的风貌重新设计外形进行改建。对于风貌无存,或者在建筑风格与手法风貌和原始景观格格不入,破坏氛围的建筑应予以拆除,或者参照原始风貌进行重建。

(二)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尽管庄园周边的村落环境并不属于历史遗存的主体,但

它们在维持传统村镇聚落景观风貌方面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是庄园历史价值得以成立的土壤,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有利因素。因此,要最大限度保存现有村落景观,不破坏现有格局与结构,包括建筑,街道等组成村落物质环境的基本要素。(1)建筑遗存:相关历史建筑,包括古树,桥梁・河道等;(2)街区肌理:主要指街巷格局・空间形态与尺度・重要景观与标志物;(3)风貌基调:包括建筑风格特点・色调・建筑尺度・道路铺装等。

(三)以市场为导向,延伸旅游产业连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到吃・住・行・购・娱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产业。旅游购物所依存的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已成为现代旅游业中是重要产业链条。同时。与餐饮・娱乐・游览共同组成了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支撑点。牟氏庄园由于品牌效益尚未形成,旅游消费尚未形成真正的特色,收入来源仍以门票为主。因此,要加强对本地的民俗文化特色设计休闲娱乐活动,通过游客互动式参与,亲身体验当地传统文化。此外,庄园还应加强与烟台・威海・蓬莱等周边景区的联动合作,相互起到带动牵引作用。因为这些景区均在胶东地区,且都位于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在交通・发展主题方面有着很多的一致性与互补性。若对其进行整体包装,区域协调,那么可获得更好的市场效益。

(四) 材料与工艺的合理运用

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牟氏庄园和周边居民建筑所使用的建材以砖石为主。除了填充墙内所用的碎砖与其它建材外,青砖与窗下花岗石砌块虽然年代久远,但质量却非常好。我们在拆除老房子的时候,只要稍微留意,都可以将其在利用。通过原有的建材进行建筑改造与重建,能最大限度保持老建筑的原有风貌,并且能极大节约改造经费。这种做法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于制作青砖的土壤与开采出来的石头均为不可再生资源,若能坚持对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另外,还应采用当地的建筑工艺来改造・重建老建筑,以彰显建筑特色。比如,墙体填充材料选用碎砖或用其他材料拼接而成。这充分体现出民居低调与谦逊的文人内涵,还能营造出乡村氛围。

总之,历史遗存保护与旅游开发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要处理得当,便能确保二者协调发展,不会引起恶劣后果。牟氏庄园作为栖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在保持建筑原有的风貌的前提下,坚持适度开发・合理利用,获得更好的综合效益,让牟氏庄园更具活力。

参考文献:

【1】 任璐・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平衡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5.36(11):247-247.

【2】 蒋慧,黄芳,传统民居进行旅游开发的理性思考【J】.经济地理。2007.27(2):347-349.

第9篇

【关键词】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进展

【作 者】谭志满,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刘双燕,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讲师,硕士。湖北恩施,445000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5 - 0149 - 007

民族村寨因其社区的“地方性”和文化的“传统性”满足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人们对“去中心”和“地方性”的诉求,因而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游客的青睐。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或为了达到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或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等目的,纷纷利用民族村寨文化资源发展以村寨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的旅游观光产业,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目前学界还没有形成关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概念的一致意见。通过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我们可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界定为一种以某一村寨的民族文化为基础,从某个角度或以某种方式产品化体现民族村寨文化的内涵和表征,吸引游客前往民族村寨旅游的特殊旅游形式。从1954年起学界就开始对旅游进行研究,现已产生研究文献近百万篇(部)。民族文化旅游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对它的研究开始起步,截至目前也有研究文献近2万篇。作为一种特殊民族文化旅游形式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虽然已经过近20年(1996―2014年)的发展,但现有研究成果数量却并不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民族村寨”和“文化旅游”为主题共检索到学术论文74篇,其中52篇出自“中国学术期刊出版网络出版总库”,19篇出自“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另外3篇出自“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本文将对收集到的相关领域学术成果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学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文献统计分析

(一)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

近20年来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研究成果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6至2009年,研究成果数量少,呈波动上升趋势;2009年以后成果数量迅速增加,呈急剧上升趋势(表一)。总体呈上升趋势原因在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以及对“异质性体验”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供自己支配的收入和休闲时间增加,使人们有条件开展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提倡破除中心、尊重多元、确认地方知识和保护传统。[1 ]74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下,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起来了,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之前研究成果数量少,且呈波动上升趋势,是因为这一阶段研究者均从各自经验出发,分别在小范围内探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相关问题,难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以后研究成果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2009年9月8日国家民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2年12月10日国家民委又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这两份文件说明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制定了相关实施计划,有利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发展。为了配合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服务现实,学术界加大了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的力度。

(二)文献的作者单位分布情况

这74篇论文的作者主要来自西南地区的高校(表二)。从这些统计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的不均衡现状,首先是研究者主要集中在高校之中,其他行业的研究者较少;其次,这些高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而我国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的高校研究人员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关注很少。这种不均衡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高校研究者拥有人才、设备和资金方面的优势。他们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加大了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另一方面在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丰富。当地政府能够较早认识到民族村寨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成功的社会实践,给当地高校的研究人员提供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开展学术研究的机会。

(三)文献内容所涉区域情况

这74篇论文内容涉及的主要区域集中在贵州、云南、四川三个地区,他们的论文数量之和占了总量的71.6%(表三)。论文涉及地区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地区有其必然性。首先是因为这三个省内不仅少数民族数量多,而且很多属于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如贵州省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共分布有53个少数民族,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7个;云南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云南特有民族有15个;四川省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就有14个。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这三个省内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保存相对完好,具有开展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先天有利条件;其次,这三个地区已经把旅游观光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发展,并引导企业和社区居民投入到当地的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之中,实践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三个省在发展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许多障碍需要克服,成功的经验也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推广,因而学者们必然会从多层次多角度对这三个省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加大研究力度。

二、近二十年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主要内容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的文献数量逐年递增,质量逐步提高。随着研究方法不断增多,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体系也得到不断完善。近20年来,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原真性问题的研究

“原真性”一词起源于欧洲,用来表示宗教经典和宗教遗物的真实性。博物馆是文化遗产领域内最早使用“原真性”一词的机构,主要用它来鉴定艺术品的真伪以及判断物品的价格与价值是否相符。 [2 ]麦肯莱尔在《舞台的真实性》一文中首次将原真性这一概念引入旅游动机之中。[3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游客就是为了追寻原真性的民族文化而来,越是具有原真性便越具有吸引力。在文化旅游中,判断原真性的标准便是看是否符合当地的传统或风俗。目前主要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存在主义四个角度对原真性进行理解和阐释。[4 ]可见,原真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固定的标准可以操作,从不同的个体、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情境出发会有不同的理解。

如何理性地看待民族村寨文化的原真性?张河清、陈韵分别通过对皇都侗寨旅游客体原真性和皇都侗寨旅游体验的原真性进行考察,认为原真性是影响旅游体验情感的一个因素,对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5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只在乎“真实的”感受,并不会对真实性做出具体的区分。旅游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感知“真实”符号。“真实”符号感知的越多,游客对旅游评价越高。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和延续与民族村寨文化原真性的保护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开发的旅游产品必须具备传统内涵、现代特征和吻合现代游客需求三个属性 [6 ]。适度的商品化无损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游客需要适当的思考而不是沉重的民族文化反思。旅游业应该以娱乐化的方式利用民俗文化的外在和表层上的东西,使游客获得审美体验。 [7 ]

(二)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带来影响的研究

随着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不断发展,它给民族村寨带来的影响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进行研究,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1. 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积极影响的研究。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对东道主和游客都有积极的影响。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对东道主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首先,强化社区居民对本民族文化和其民族身份的认同,杨慧[8 ]和杨桂华[9 ]在各自的研究中都认识到了旅游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身份认同具有积极作用,这两个方面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田敏提出民族旅游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和保护。 [10 ]王国祥指出旅游开发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 [11 ]林锦屏以云南丽江古镇为例,认为民族村寨旅游有利于丽江古镇优秀的东巴文化的传承。 [12 ]何景明指出旅游业在选择性的强化当地传统与文化基础上,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 [13 ]岳坤认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为民族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动力和舞台。旅游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强大和复兴。[14 ]路幸福、陆林认为村寨旅游中的“舞台化”有利于保护传统村寨的文化特质和空间特质,有利于提高居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 [15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对游客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游客亲身参与观察异民族的民族风情、风貌、文化习俗,对建立民族平等、保持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等观念有极大的益处,能够提高游客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1 ]134。

2. 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消极影响的研究。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消极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改变了社区的结构和当地人的价值观。罗永常认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会降低民族文化认同感、改变民族村寨村民的价值观和村寨内的传统社会结构、粗俗化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导致民族文化走向消亡。 [16 ]杨昌儒、潘梦澜发现贵州的民族村寨旅游改变了社区居民的民族认同感和传统价值观、逐渐解体了传统社会的结构以及肤浅化和庸俗化了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 [17 ]其次,徐赣丽[18 ]和艾菊红 [19 ]认为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降低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贺能坤指出旅游开发引起了民族文化的外层、中层和内层的消极变化。 [20 ]再者,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还对民族村寨文化传承空间产生了巨大影响。吴其付认为旅游的发展一方面改变了羌族村寨原有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又不重视社区居民在公共空间中的传承作用,导致空间文化缺乏其原有的生态,影响了本村寨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21 ]

总之,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对民族社区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从目前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来看,这两方面的影响会。

(三)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目的是通过开发民族村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村寨的经济,进而推动整个民族村寨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肯定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开发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短期内无法消除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给民族社区带来的消极影响。寻找一种既能发展民族村寨经济又能保护民族村寨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学者们通过不断的探索,提出了几种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双赢的发展模式,如:民族博物馆模式、民族文化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民族生态村模式、文化保护区模式和前、后台模式等。(1)关于对民族博物馆模式的研究:民族博物馆是通过收集、展览和研究民族文物和民族传统文化向社会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播的文化教育机构。此种保护方式属于静态保护,容易陷入缺乏新意的困境,尤其是不能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罗春寒认为民族博物馆容易陷入陈列内容少、更新慢、文物缺乏代表性、文物的安全性欠缺以及硬件设施不齐全和老化等困境中。 [22 ](2)关于对民族文化村模式的研究:徐万邦、祁庆富将民族文化村定义为展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实地村落或模型村 [23 ]365。毕天云认为民族文化村分为模型文化村和实体文化村,而且民族文化村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 [24 ]两种民族文化村的发展各有利弊,目前在旅游市场的发展中仍具有极大的生命力。(3)关于对生态博物馆模式的研究:生态博物馆最早建立于法国,后被引进到其他国家。生态博物馆是在民族博物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形式的博物馆,它强调文化遗产应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之中、一切文化记忆要原始地保存、“尊重”和“文化交流”、社区居民的亲自参与和管理 [25 ]。在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只有发展文化旅游才能解决生态博物馆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通过适度的文化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护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文化遗产,有助于促进生态博物馆社区的经济发展 [26 ]。(4)关于对民族生态村模式的研究:马晓京提出民族生态旅游村模式。该模式以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当地居民的利益为前提,遵循小规模开发、限制游客人数、局部开放的原则,选择一些风景优美、人文资源丰富、民族传统文化富有特点的民族自然村寨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开发民族生态旅游 [27 ]。民族生态旅游村建设以保留旅游景观的原汁原味为开发前提,以村民为旅游开发主体,将村寨的环境、文化、村民结成一个整体“产品”投入市场,极大地培植了民族传统文化自身保存、发展的功能,达到了民族文化保护的目的。 [28 ](5)关于对文化保护区模式的研究:文化保护区是以政府为主导,采用合法或有效的管理手段,保护和维护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多样性的特定区域。[29 ]吕一飞、郭颖提出要建立文化保护区模式。通过划分文化核心区和非核心区,实行游、住分离旅游方式等手段,对摩梭地区的文化进行分区保护。 [30 ](6)关于对前、后台模式的研究:借鉴马康纳的前、后台理论,将民族文化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分别保护和开发的模式即为前、后台模式。 [31 ]前台指的是民族文化展演的舞台,帷幕区是商业化和原生态之间的过渡区,后台则是民族文化核心区。[32 ]文化保护区模式和前台、帷幕和后台模式都是将文化进行分区管理的模式,便于针对性地开发和保护。

生态博物馆模式、民族生态村模式、文化保护区模式其实是在早期的民族博物馆和民族文化村模式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虽然提出的这些模式都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民族村寨,因此今后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将这些开发和保护模式与当地民族村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到各个民族村寨独有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路径。

(四)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初运用于管理学科。20世纪90年代中期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学者们引用到旅游产业研究之中。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中可以划分出许多利益相关者。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利益相关者的具体构成也会发生变化。国外学者依据利益者相关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划分类别。Jane Robson和Ian Robson认为旅游经营中有12类利益相关者。[33 ]中国学者引入利益者相关理论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也对旅游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胡海燕在研究布达拉宫旅游时将涉及的10个利益相关者分为决定性、可依靠和引起危险3个大类。 [34 ]姚国荣,陆林通过分析安徽九华山旅游集团的数据,抽出15类利益相关者,并对他们的关系绘制了图谱。 [35 ]虽然国内外学者的划分类别各不相同,但是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是旅游开发中最基本的利益相关者。

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政府的利益诉求是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财政收入;旅游企业希望借助旅游为企业带来尽可能多的利润;旅游者想要获得等价或超额的旅游体验;社区居民希望能够提高收入、提升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和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 [36 ]各类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内部因为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使得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李乐京认为一方面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矛盾和利益冲突,如社区居民、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以及游客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争夺现象;另一方面各个利益主体内部也存在利益冲突,如社区居民之间、旅游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 [37 ]

目前,学界提出主要通过建立健全的利益协调机制来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宋瑞认为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不准确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来明确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角色定位以及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38 ]刘孝蓉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民族村寨旅游中社区居民是活动的主体,应围绕社区居民建立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采用社区增权和社区参与的方式处理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39 ]李乐京认为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中应该从调整政府的角色定位、实施有效监控、建立利益主体参与机制和加大社区参与力度三个方面建立更具操作性的利益协调机制。 [40 ]

三、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在充分肯定学者们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国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存在起步晚、研究水平不高等不足之处。针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所处的困境以及研究中的不足,我们认为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希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学科作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担负学术上的应尽之责。

(一)加强理论体系研究

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整的理论体系应包括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概念、研究方法、学科理论以及学科的发展规律等。目前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概念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研究方法和学科理论也是借用社会学、经济学和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未必完全适合旅游研究;研究者多是从各自专业背景出发,以单个的民族村寨为例进行研究,无法揭示普遍性的规律。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理论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质和量都不高,理论体系不完整。今后,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民族村寨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包含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规律、研究方法和学科研究内容、学科理论以及学科发展史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理论体系。这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将对促进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跨学科比较研究

民族村寨是一个历史文化沉淀区域,不仅拥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应该结合民族学、考古学、建筑学、生态学和艺术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虽然学界均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不过目前真正实践的人并不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和旅游两个学科领域,其他学科涉及较少,跨学科的研究不多且水平不高。今后,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中要根据实际需要,组建多学科人员研究团队,汲取众家之长。

(三)规范民族志的写作范式

旅游给传统民族志的书写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不动社区”中人群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是传统人类学民族志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背景下的社区是一个“临时性共同体”[41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田野调查对象是流动的人群,带来各自不同的文化,与社区发生短暂的联系后又迅速地离开。游客的这种短暂性和临时性,挑战了传统的民族志的书写范式。当语境发生变化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中民族志书写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的科学性。

(四)扩大研究范围和壮大研究队伍

我国当前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涉及区域狭窄,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和贵州等西南省份,而对同样拥有丰富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资源的西北、东北、东南、中南以及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涉及较少。另外,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研究者主要来自西南地区的高校。这种研究现状与我国目前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繁荣的现状极不相称,不利于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今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一方面除了继续加强对西南地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之外,还要加强对我国的西北、东北、东南、中南和少数民族散杂居的民族村寨的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吸引更多地区、更多学科、更多单位的作者以及更多优秀刊物参与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探讨之中。

(五)加大学术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

学术研究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背景,必须为社会现实服务。比如老一辈的人类学学家先生的小城镇研究、社区比较、协调发展等成果为解决当时中国的发展困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存在许多问题:关注区域的多,关注全局的少;关注学术的多,关注现实的少;提出问题的多,提出可行性方案的少。学界不仅应该关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中的学术问题,更应将这些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现实。如何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和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实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今后研究必须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 曹娟.原真性概念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关于“佘家守护袁崇焕墓”案例的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

[3] MacCannell,D.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79):589C603.

[4] 马晓京.国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2006(3).

[5] 张河清,陈韵.人类学视野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原真性研究――对湖南通道“皇都侗寨”的考察[J].湘潭大学学报,2013(7).

[6] 任媛媛.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真实性探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7] 乐可敏.我国民俗旅游原真性价值取向下的开发路径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8] 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

[9] 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3(4).

[10] 田敏.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5).

[11] 王国祥.民族旅游地区保护与开发互动机制探索――云南省邱北县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个案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3(2).

[12 林锦屏,周鸿,何云红.纳西东巴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5(5).

[13] 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J].旅游学刊,2010(2).

[14] 岳坤.旅游与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以泸沽湖畔落水下村为例[J].民俗研究,2003(4).

[15] 路幸福,陆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舞台化特征研究――以云南若干村镇为例[J].旅游学刊,2007(2).

[16] 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

[17] 杨昌儒,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5).

[18] 徐赣丽.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影响[J].民俗研究,2006(3).

[19] 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2007(4).

[20] 贺能坤.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变迁的三个层次及其反思――基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的田野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09(3).

[21] 吴其付.旅游发展与公共空间的变迁――以阿坝州理县桃坪羌族为例[J]旅游论坛,2011(4).

[22] 罗春寒.成绩背后的危机――全省视角下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未来之路[J].凯里学院学报,2014(1).

[23]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4] 毕天云.试论民族文化村建设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

[25] 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6).

[26] 张金鲜,武海峰,王来力. 生态博物馆的特点、意义和角色――基于“中国模式”下的生态博物馆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27] 马晓京.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2(2).

[28] 沙爱霞.宁夏纳家户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建设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04(2).

[29] 安颖,张艳秋.试论文化保护区与文化旅游开发[J].北方经贸,2006(6).

[30] 吕一飞,郭颖.论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建立[J].旅游学刊,2001(1).

[31] 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 与符号化旅游[J].旅游学刊,2006(5).

[32] 杨洋. 基于前、后台理论的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模式探索――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5).

[33] Robson J, Robson I. From Shareholders to Stakeholders: Critical Issues for Tourism Marketers[J].Tourism Management, 1996(17):533-540.

[34] 胡海燕.世界文化遗产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理想模式研究--以布达拉宫为例[J].大学学报,2006(1).

[35] 姚国荣,陆林.旅游风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以安徽九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1).

[36] 孙思.都江堰市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

[37] 李乐京. 民族村寨旅游地利益主体分析及协调策略初探[J].贵阳学院学报,2013(4).

[38] 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

[39] 刘孝蓉.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第10篇

论文摘 要:乡村度假 旅游 产品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发展势头却比较迅猛,逐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宠儿。目前国内关于乡村度假旅游的开发研究还比较缺乏。在对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意义探讨的基础上,分析 总结 了目前国内外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发展动向,探讨了这类产品的 市场 需求及特征。最后在分析乡村度假旅游产品要素的基础上,对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1 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概述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 农村 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 经济 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乡村度假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度假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度假、波兰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匈牙利乡村 文化 旅游度假等,都是乡村度假发展的典范。

我国乡村旅游出现得比较晚,萌芽于20 世纪50年代。当时为了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度假现象和产品则出现的更晚,2001年前后,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了中老年退休人员到乡村进行短期度假行为,可以视为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开端。而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也渐次出现。如乡村度假中心、乡村度假庄园、乡村度假公寓、乡村分时度假等。

2 乡村度假旅游的意义

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正受到热捧和支持。作为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乡村度假旅游更是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政策与 财政 支持。因为乡村度假旅游不仅能够缓解乡村地区的衰落问题,包括乡村居民收入、就业、 公共 服务、 教育 、社区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移民潮(由乡村向城市迁徒);而且也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不一样的体验,诸如自然的生态 环境 、原生性乡村文化、淳朴的社区氛围、与世隔绝的谧静体验、远离工作压力的生活方式等等;以及伴生而来的 社会 、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与提升。在这种意义上,度假旅游乃至乡村旅游被公众和政府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振兴乡村经济、促进乡村发展。它们也因此被认为是乡村发展的“万能剂”。

在我国,基于政府的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乡村旅游也被提升到了上述高度,乡村度假旅游虽然是新生事物,也被有关专家学者提升到了解决 农业 发展的战略高度。

从国内外专家的论述来看,乡村度假旅游的作用与意义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乡村度假旅游者在乡村地域内消费所带来的区域直接经济增长、当地居民提供服务或接受雇佣而形成的直接经济收入以及受产业溢出效应和经济乘数效应而形成的区域间接经济拉动。

(2) 社会文化 发展。包括乡村 人口 的回流、公共服务的改善与提升、地方居民素质的保持与提升、地方传统手工艺和特色技能的保护和复兴、地方民风民俗的保护与再现以及由于社会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新兴社会文化现象等等。

(3)环境保护与改善。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持,地方政府和居民将自发形成环境保护观念以及环境改善的动力,虽然有时这种动力会给原生乡村环境带来反作用。

然而,乡村度假旅游所带来的既得利益和研究者们的过分夸大,使得地方政府或开发商往往忽视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特性而盲目发展,也会给乡村旅游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如加剧乡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引起乡村原生环境的建设性破坏等等。所以,对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仅要关注乡村度假旅游带来的利益,也要分析可能带来的不利,从而扬长避短,使得综合效益最优化。

3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类型

3.1 国内乡村度假产品类型

虽然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类型。

(1)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

庄园式乡村度假旅游产品是指依托乡村特色庄园来开展旅游度假活动,它往往位于城乡结合部,邻近风景区或乡村景区,具有良好的 交通 条件和交通网络;庄园与乡村具有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服务设施也相对齐全;其档次也较高。这种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以北京为常见,如北京密云红酒庄园、白领庄园、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村、大苑村休闲度假村等。

(2)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

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是指结合分时度假房产来开展度假旅游活动的产品方式,在产权上,旅游者拥有部分产权,在经营上,由开发商或运营商进行经营 管理 。考虑到房产的特性,这类度假产品一般位于城乡结合部或交通条件较好的乡村,且具有良好的服务设施,且空间上与周边环境或乡村、设施相融合,其档次为中高档。这种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以海南为常见,如海南天来泉、中南森海湾、海口新世界、博鳌分时度假等。

(3)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

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是指在乡村范围内建设度假公寓,旅游运营商通过出售或出租的形式向旅游者提供度假产品的旅游方式。它一般位于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淳朴的偏远乡村,从而在空间上与城市生活具有一定的隔绝性。其服务设施相对简单,档次偏中低。这种度假产品以杭州地区为常见,如杭州山沟沟、千岛湖家外家、临安天目云溪、红灯笼乡村家园等。

3.2 国外乡村度假产品借鉴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其乡村度假旅游产品是在游客旅游需求的基础上,由观光农园等其他乡村旅游产品扩展和延伸而来,如德国的“度假农庄”、意大利的“绿色度假”、日本的“度假农业园”、法国的“乡村度假庄园”、澳大利亚的“休闲牧场”等。

(1)法国。早在1855年,法国有一位名叫欧贝尔的国家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来到巴黎郊区农村度假。目前,法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全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休闲度假,乡村农业休闲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每年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四分之一。

(2)意大利。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截止1996年初,意大利全国20个 行政 大区,已全部开展了乡村度假旅游活动,为“绿色旅游者”提供食宿的农庄已达7500个,尤以托斯卡那地区更为突出,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达到20万人以上。

(3)德国。德国的乡村 旅游 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形式是休闲度假型的“度假农庄”和“市民农园”。“度假农庄”主要是吸引游客前往农场度假,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住在农家,使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游客对象多是全家旅游和夫妻旅游,60%的游客一次停留在“度假农庄”一周左右,有一半的游客每年有2-3次的度假农庄游。

(4)美国。早在1941年,美国 农业 旅游开始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度假农庄”及观光牧场的经营。到197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观光度假,仅在美国东部就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较多的专门用于观光旅游的牧场。

3.3 乡村度假产品发展新动向

随着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目前旅游 市场 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

①新的产品形态。如成都郊县的郫县鹿苑会所,就是一种以“博物馆+住宿”类型的新形态。

②新的组织形式。如海南博鳌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是一种以俱乐部制的乡村度假新组织形式。

③新的度假主题。如宁夏玉泉葡萄庄园,突破传统休闲度假主题,以葡萄酒为主题,集生产、研发、旅游、 教育 为一体的乡村度假庄园。此类新的度假主题还有香料庄园、草莓庄园和西瓜庄园等。

4 基于市场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

4.1 乡村度假旅游市场研究

当前,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旅游业迅猛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乡村度假旅游也因其物美价廉的产品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乡村度假成为了仅次于海滨度假的第二大度假产业。以法国为例,1998年,2/3的法国人选择了国内度假,其中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44%)。近几年,法国乡村每年接待的200万(其中1/4 是外国游客)国内外游客中,50%是中高级雇员或自由职业者。这些游客非常稳定。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 统计 ,近7年来在度假中一直采用乡村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44%,主要采用这种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72%,更有15%的度假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在英国,约90%的农场都提供旅游住宿服务,25%的度假是在乡村度过的;在意大利,乡村度假经营被作为乡村农民生计的补充甚至是主要来源,2002年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和度假经营的企业。在美国的夏威夷,2000年全州有5500座农场从事乡村旅游,全州农业旅游产值中1/3农产品来自度假客的直接购买。

近年来,我国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呈逐年增长态势。2000~2002年

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往往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北京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村就是由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 旅游 有限公司独资开发的乡村度假产品。

“旅游开发商”开发模式的优点在于旅游开发商能够全面控制旅游开发和经营的全过程,有利于实现既定开发经营目标。其缺点是容易产生产品与周边乡村人文 环境 的隔离,甚至导致村民对乡村度假区的敌视态度。

4.3.2 “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是指旅游开发商牵头,农户(或村集体)以资产入股方式参与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建设,并实施 市场 化运作方式来经营乡村度假产品。

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一般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杭州瑞天公司旗下的千岛湖金竹半岛“家外家”生态养生度假公寓项目。

“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的优点在于能让农户(或村集体)参与开发过程,从而直接受益于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经营。其缺点是加大了 管理 难度和管理 成本 ,且开发商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容易产生利益 经济 纠纷。

4.3.3 “旅游开发商+旅游运营商+农户(或地方政府)”开发模式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旅游开发商+旅游运营商+农户(或地方政府)”开发模式是指旅游开发商和农户(或地方政府)合作入股开发乡村度假产品,建设完成后的度假单位委托旅游运营商经营管理。

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往往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海南中南森海湾是由中南集团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由上海传世经纪公司运营管理的乡村度假项目。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整合多方资源,通过专业化合作方式形成开发合力。缺点在于层级较多,管理与利益上的纠纷也相应加大。

5 结论和展望

基于国外的发展轨迹和国内的发展实际,我们可以清楚地描绘出我国乡村度假的发展曲线,对我国旅游休闲度假市场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了乡村度假旅游大有发展潜力。基于此,我国未来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类型、组织方式和产品主题多样化、复合化的产品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沈国斐.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5,(12):95-98.

[2]a. fleischer and a. pizam,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tourism management, 1997, 18 (6): 367-372. 

第11篇

【论文摘要】湖北作为旅游资源是较为丰富的省份,区位优势明显,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文章通过对湖北与其他省份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的比较,分析其生态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努力实现湖北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市场的内涵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指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能促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生态旅游诠释为:在环境相对未被破坏的地区,感受与欣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此种旅游应该是对环境最小限度的破坏并有利于当地人的福利。 

 

二、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主要优势 

湖北既有自然风光、人造景观、世界遗产旅游,也有基于历史文化的三国、荆楚文化旅游,无论是类型还是品位,都位居全国前列。如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被誉为“天然画廊”、“人间仙境”;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雄姿和高峡平湖美景可谓双珠合壁,绝无仅有;“华中屋脊”神农架是我国最著名的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之一,以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完好性以及震惊世界的“野人”之迷而享誉海内外。这些独特性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是其他省市无可比拟的。湖北地处华中,交通便利,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各主要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极强。 

2、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理论认识的发展,我们认为旅游资源同样是一种资源,对它的利用与其他可再生资源一样,需要保护性的利用。湖北目前还仅仅是旅游资源大省,没有成为旅游大省、强省。与其他如海、北京、西安、桂林那样的知名旅游城市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体现在管理不够科学,缺乏强势旅游品牌,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程度低,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国际化程度不高。目前主要呈现出以下现状。 

(1)资源家底不清,投入太少。到目前为止,全省尚未进行过自然资源的综合调查,许多保护区仍处于有名无实的“看护”阶段。对区内资源的数量、质量、经济价值及多功能的了解不够。资源调查、保护区的建设经费严重不足。 

(2)保护意识不强,管理混乱。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认为保护区是只投资不生产,只保护不利用。由于对保护区的多功能、多效益认识不够,因而导致管理上的松懈。如:保护区管理机构少,部门重置,权限交叉;对保护区的类型划分不科学,保护责任不清;布局不合理,类型不齐全;保护措施不当,保护范围不明。 

(3)旅游开发不合理,负面影响扩大。一些保护区偏重于旅游的经济效益,忽视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旅游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保护区游客严重超载,人造景观泛滥,甚至部分保护区在核心区开展旅游,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和旅游资源退化。 

 

三、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培育与开发的对策 

 

1、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培育与开发的目标 

通过对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分析,说明湖北省目前旅游业竞争力不足,无法与我国的旅游大省相竞争,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需求,主要原因是目标不明确。现阶段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开发与培育的目标为以下内容。 

(1)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与科学利用。旅游开发与旅游保护的矛盾是湖北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现今湖北省不少地方政府更多强调旅游地的经济效益,在景区内大兴土木,餐厅、宾馆、招待所、疗养院等设施大量出现。这种开发建设的无序状态,造成了高品质的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低水平开发,已严重危及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并将会导致濒危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为了湖北旅游业的明天,我们应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2)突出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在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下,湖北省的旅游开发常常摒弃珍贵的民族文化特色,忽视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保护、继承和开发,使一些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险。 

(3)提高旅游科技水平。科技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旅游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许多国家和我国旅游强省,网上旅游销售已经形成,且前景乐观。湖北省在这方面还十分落后,高科技旅游产品少,网络建设和运用少,旅游地、中介机构和游客通过网络的联系更少,各旅游公司还处于孤立运作的状态,旅游景点还处于出卖旅游资源阶段。湖北省应尽快发展高科技旅游,迅速推行电脑化、网络化管理,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建立湖北旅游资源信息库,跟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4)提高国民素质和旅游管理者的经营素质。湖北省国民受教育的水平不高,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大多数旅游者而言,自觉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差,因此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不少旅游经营者素质比较低,导游人员文化底蕴不够,不少地方把古朴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肃穆的宗教仪式包装为粗俗的商业性表演,使旅游者得不到有益的历史文化教育。 

2、培育与开发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具体对策 

这里,根据湖北省生态旅游资源代表——武当山和三峡为为例来剖析。 

(1)开发武当山生态旅游资源的背景和对策。背景:我国政府对武当山的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年来的发展建设,尤其是自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后,武当山旅游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就:如本地交通条件的改善;对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本地经济收入,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及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对部分景点景区的维护和建设等。由于武当山地区是湖北省经济较贫困的地区,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在对该地区经济繁荣、带动人民致富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旅游开发中,武当山也出现了开发与遗产保护矛盾冲突的局面,不少珍贵的遗产资源正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而形势严峻。调查中发现,目前武当山112处文物景点中,保护较好的有太和宫、紫霄宫等26处,其他旅游资源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2)武当山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策略。第一,树立正确的“遗产观”,加强“遗产教育”。当前,各级政府及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倾向于其“旅游价值”及“经济效益”方面,社会各界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意识虽已初步形成,但大多只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一到具体实践中,依然是开发重于保护。不少遗产地居民,对本地遗产的内涵认识不足,更缺乏参与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意识。因此在遗产地加强“遗产教育”,进行广泛的遗产宣传,树立正确的“遗产观”十分必要。第二,积极导入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并颁布的iso14001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和系统的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已有不少旅游景区率先引入了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虽然该套管理体系并非完全适应于旅游业,但在目前我国尚无完善的世界遗产地环境管理体系之前,无疑积极导入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是目前遗产地环境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将直接利于本地的环境保护、污染预防,提高全员的环保素质,有利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第三,做好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实现资源有限开发战略。要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应完善保障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开发中要分清主次,要分好先后,应当“先保护,再开发,保护为重,开发为辅”。遗产地还应做好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制定遗产资源保护总体规划和详规,并明确近期、中期、长期的资源保护任务和详细的实施步骤及具体方法。同时,由于世界遗产地形象还涉及到国家珍贵资源、国家旅游地形象,因此,针对当前对遗产地过度开发等现状,还应强调在遗产地旅游开发中国家政府的适当干预,强调必须对资源实施有限开发,并对遗产资源的保护实施必要的强制措施。第四,开发可持续旅游产品,进行传统营销方式的创新。要积极开发可持续旅游产品,在目前旅游市场趋于超细分化状况下,树立精品意识,针对不同的客源,开发专项特色旅游产品,避免在节假日大规模集中组团,造成短时期大量游客涌入,使遗产地超负荷承载。尝试生态旅游的开发等。此外,应大力改变景区传统营销方式及营销方式过于单一状况,应积极利用电子传媒,网络技术等先进的营销手段,大力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总体战略。

(3)三峡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对策。现状:与国际国内的其他地方相比,生态旅游开发水平还很低,基本处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简单状态,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并不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与外延,或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不顾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只把“生态旅游”当作一种时髦口号,当作招揽游客的幌子,并没有赋予实质性的内容;二是生态旅游资源分属四个不相统辖的市、区,条块分割,开发各自为政;三是重点开发不突出,特色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四是国际化程度不高。 

 (4)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采取四大战略。第一,区域联盟战略。三峡地区分属重庆直辖市和湖北省直接管辖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这就造成直辖市与省、省与市州区、直辖市与地市州区、地市州区之间的多重行政交涉关系,很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各自为政,每个地区都从本位主义出发在三峡旅游开发上更多的是强调竞争而不是合作,这对于整合旅游资源,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效益是十分不利的,更影响三峡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第二,重点发展战略。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起步阶段不可能四处开花全面发展,应选择各种资源最集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开发的重点,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突破。利用三峡工程的世界影响和三峡旅游的良好声誉,相关区域携手联合重点规划和开发库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条件已经成熟。同时,独具魅力、誉满中外的神农架林区已被国家旅游局和湖北省政府列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和鄂西北绿色旅游圈的龙头进行重点建设。第三,特色战略。特色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生命力。三峡库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最大的水电枢纽工程和旖旎别致的湖光山水、人文风光,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最吸引人的6大特色:山奇雄、峰奇秀、滩奇险、水奇清、石奇美、景奇幽,不会因为三峡工程蓄水而受到大的影响。优美的湖光山色、悠久的人文景观与气势恢弘的水电工程交相辉映,展示着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独一无二的特色。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和原始独特的生态文化的神农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进行观光揽胜、度假休闲、森林沐浴、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尤其是关于“野人”出没的记载和传闻,更增添了诱人的神秘色彩。第四,国际化战略。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是世界级的,闻名遐迩,必须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开发建设时,要参照世界上相类似地区开发的成功经验和突出自己的特色,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开发资金。同时,加强三峡生态旅游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将三峡生态旅游推向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3、培育与开发湖北省生态旅游市场的策略 

综上所述,不管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景观,生态旅游市场的开发与培育的策略归纳起来为以下方面。 

(1)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生态旅游规划是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三峡地区四市州区旅游管理机构的联合组织和协助下,由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自然、人文科学方面构成的专家组应对本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并充分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较为完备三峡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在把握生态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效益原则时,尤其要强调整体性原则。 

(2)科技管理,生态优先。生态旅游是高科技、高知识含量的旅游形式,其开发和经营管理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优先原则,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经营上应充分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强化管理,既保护环境,又获得相应的经济社会效益。在生态旅游区要坚定不移的贯彻生态科技管理意识,旅游区的设施和旅游的内涵要紧密与生态教育相结合,重点建设生态、环保知识教育的旅游项目,发展生态饭店(使用沼气、太阳能,进行生态装饰,制作绿色生态食品等),推行生态交通(太阳能、电动车船和自行车、步行等),开发生态旅游纪念品等。要严格按照核心区、缓冲区、保护性经营区“三区”模式开发建设,对于生态旅游区游客的自然生态容量、感应容量、经济容量、最佳容量要精心测算,严格执行最佳游客容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和破坏,而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采取市场手段控制游客数量,限量售票和预约、同类区域轮流开放和加强生态工程治理等,在时间和空间上引导和疏散游客。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完善环保制度,严格控制污染源,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集中控制和异地处理污染物。总之,要建立起一套先进的科技管理机制,严密监控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宣传环保,健全法制。生态旅游资源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参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开发和经营管理时,要结合区域特色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协调好当地居民的利益。由于生态环境效益具有明显的外在性,生态旅游开发一定要充分考虑和照顾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各项利益,只有他们获得部分经济上的实惠和积极热情参与,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才能可持续发展。同时,国家应制定生态环境效益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环境效益受益地区征收税费转移支付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 

 

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知道旅游业不是所谓的“无烟工业”,它也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投资利用,期望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说明旅游业也会对资源产生影响。生态旅游的提出,就是针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为前提的。它是以保护为核心,不论是投资还是回报都以旅游资源保护为原则。湖北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就更应该注重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郭来喜:中国旅游业的跨世纪持续发展问题——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0. 

[3] 郭英之: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1999(3). 

[4] 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1). 

[5] 卜永喜:湖北地质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湖北地矿,2003(9). 

[6] 王顺克: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6). 

[7] 吕永龙: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自然资源学报,1998(1). 

[8] 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1(9). 

[9] 向旭、陈扬:论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2003(9). 

[10]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12] 晓、王仰麟、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11). 

[13] 刘家明: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m].海洋出版社,1998. 

[14] 张述林、毛长义、罗光华: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报,2002(2). 

[15] 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7). 

[16] 肖焰恒、王力: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开发[j].生态经济,1999(5). 

[17] 赵海燕:生态旅游——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旅游管理,2002(4). 

第12篇

    论文摘要 阐述了上五庄省级森林公园具备的旅游开发发展优势、有利条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发展构想。 

    上五庄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湟中县西北部,其优越的小气候形成特殊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内地夏季酷热难当的时节,那里却气温宜人,是发展避暑、观光、职工疗养、开展野饮森林浴的好地方。 

    1旅游开发的优势及有利条件 

    1.1地理位置优越 

    1.1.1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湟中县距西宁25㎞,已开通西宁—塔尔寺旅游高速专线。湟中县为古代南“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镇,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文化蕴涵深厚。在青海省旅游总体规划中,上五庄森林公园位于5条黄金旅游线路“宗教朝圣旅游线路”的点上;在西宁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把湟中县作为西宁市周边三大旅游区之一,列为“湟中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区”,上五庄林区又被列为“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中的重点风景旅游区。 

    1.1.2依托西部旅游大市场,客源市场前景开阔。近几年来,上五庄森林公园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塔尔寺的知名度,扩大了森林公园的影响,吸引省内外以及国际旅客进入本区旅游。随着青藏高原旅游业的兴起,每年数万人从西宁、县城等各地驾车前往享受大自然快乐,消除工作的疲劳,观光森林的美景。 

    1.2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1.2.1植物景观丰富多彩,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上五庄林区植物种类繁多,植被垂直分布明显,风景资源丰富。森林覆盖达86%。森林分布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凝彩滴翠,姿态万千,或娇艳妩媚、或婀娜多姿,令人心旷神怡,四季景色各异,适于游人观赏。阳春,万木复苏,争吐翠绿,林中空地上的草坪像地毯一样,镶嵌在万木丛中;盛夏,绿荫浓郁、苍翠欲滴、百花盛开、姹紫嫣红、蝶舞蜂狂、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金秋,红叶似火,色彩斑斓,秋高气爽金色旖旎。另外,林区内还蕴藏着丰富的名贵中药材,如冬虫夏草、狼毒、赤芍、菌陈、黄芪等。野生动物主要有岩羊、麝、梅花鹿、狼、旱獭、豺、狐狸、鸟类等12目78科200多种。密林中,时见蓝马鸡、雪鸡的踪迹;不时闪过鹿群和香獐的影子。 

    1.2.2地文景观独特奇异。林区内主要的娘娘山绵延百里,海拔2 534~4 360m,山势雄伟、山景丰富,整个山体多悬崖绝壁和奇峰怪石,形态各异,有的似仙人下凡,有的似群狼啸天,还有的似龟、似驼、似出浴的,惟妙惟肖。山间云雾缭绕,原始林海莽莽苍苍,青翠的千年云杉,亭亭玉立的山杨,婀娜多姿的桦树布满山坡;涧谷泉水汩汩,碧水清波,飞珠溅玉;山下水草丰美,山花烂漫,绿草如茵;草地溪流纵横,婉蜒迂回。主要景区水峡内,峡谷两岸奇山异峰,突兀险峻,呈现出险峻幽深的峡谷景观特征。随着峡谷的宽窄变化,河流呈现出滩谷相连,狭阔相间。峡谷深处,群山重峦叠嶂,森林遮天蔽日,水流缓急相间。悬崖峭壁之下有一天然石洞,洞内滴水形成冰柱,长年不化,洞外鲜花盛开,春意融融,咫尺天地,包揽春、夏、秋、冬景色。

    2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旅游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上五庄森林公园于1996年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成立以来,政府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也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但由于资金短缺,许多旅游景点尚缺乏高品位、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尤其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2景观结构单一 

    由于上五庄森林公园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缓慢,未形成有规模、有组织的接待体系,森林资源虽然丰富,但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园内游人基本上处于自发游玩的分散状态,难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 

    3发展构想 

    3.1森林公园的定位 

    根据上五庄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特征及地理区位条件,公园属于高原生态型森林公园,是以特色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炉,集保护利用于一身的综合型生态旅游基地。主要功能是开发森林观光游憩、森林休闲度假和弘扬地方民族文化等,让人们更多地接触自然、体味自然、融入自然。

    3.2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提高开发层次 

    充分利用公园,多民族杂居,回汉藏文化交融,形成独特的民俗民情的优势,把民族风情置于森林旅游开发的重要位置。选择一部分反映回族风情的村寨,开展专项民族村旅游活动,参加他们的民俗活动或宗教活动,把民族风情融汇到各项旅游活动之中,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