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56: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交际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交际法;运用
1对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误解
不少英语教师并不能全面理解交际法教学思想,因而产生许多误解,如:(1)交际法教学中不包含语法和词汇,只是教英语口语;(2)在交际法教学的课堂上看似很热闹,但是学不到多少东西;(3)交际法只是小组活动、角色扮演、两人对话而已。
由于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在课堂操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交际法教学在某些地方实行的效果不好,表现在:(1)由于活动形式缺乏,学生逐渐失去兴趣;(2)由于语言和语法知识教得少,学生担心考试考不好;(3)由于学生缺少语法知识,他们在交际过程中缺乏勇气,不是怕说错了就是不知道怎么说。
笔者认为造成以上误解及不良效果的因素有多个,如教师本身的素质、考试的方式等等,但主要是对交际法的片面理解。因此,要想正确恰当地运用交际法,必须对它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2全面理解交际法
要理解什么是交际法,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交际能力。根据语言学家Littlewood的说法,人的交际能力可被概括为四个较大的方面:
(1)Thelearnermustattainashighadegreeaspossibleoflinguisticcompetence;(2)Thelearnermustdistinguishbetweentheformswhichhehasmasteredaspartofhislinguisticcompetence,andthecommunicativefunctionsthattheyperform;
(3)Thelearnermustdevelopskillsandstrategiesforusinglanguagetocommunicatemeaningsaseffectivelyaspossibleinconcretesituations;
(4)Thelearnermustbecomeawareofthesocialmeaningoflanguageforms.
对交际法的片面理解主要是由于把交际法仅仅当作一种教学法,而实际上它是一种建立在一系列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教学理念:
(1)交际法最大的特点是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它改变了学生学习上的被动状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练习上的主体地位,感到他们是在通过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学习语言。
(2)交际法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
通过实践来学习语言,在交际中提高语言水平,而传统的教学法忽视语言实践,往往是学生学习了许多语法却不会张嘴说英语,因而被称为“聋哑英语”。
(3)特别强调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换。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助学者。
3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
3.1教师的角色
在交际法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他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要有助于学生开展交际活动。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
(1)组织者。
交际法教学中,任何课堂交际活动都由教师组织发起。因此,在每次课堂活动开始前,教师要设计出引起学生兴趣的各种交际活动。同时在英语课堂上又要具备教学机智,随时处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可预料的情况;既要组织全班和小组活动,也要关照个人需要;既要想方设法鼓励内向的和胆怯的学生投入交际,又要巧妙地避免少数学生主宰交际活动同时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崇高的师德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信其师而亲其道”,从而让课堂交际活动良好地开展下去。
(2)语言支持者。
开展课堂交际活动时,由于受已有知识、语言能力限制,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表述困难,甚至有无法进行表述的时候。这时,教师及时给与语言支持,或是直接给出表述内容,或是引导学生换种角度进行表述思维。否则,教师一旦不能做到这点,课堂活动很可能会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从而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英语语言水平,还应具备丰富的英语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背景知识,才能做好语言支持者的角色。
(3)鼓励者与参与者。
在交际教学法里教师有两个重要角色,一是在课堂上促进所有参加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二是在学习教学小组中扮演一个相互依赖的参加者的角色。
教师积极鼓励、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地参加教师所设计出的交际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有机会进行表述。同时教师尽可能地参与到各小组讨论或模拟活动或角色扮演中去,作为一个在活动中与学生相互依赖的参加者的角色,这样,教师此时就起到一个“模范学生”的作用,能很好地带动所有学生积极投入交际活动中。
3.2学生的角色
对教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学习主体的研究。学生的角色正反映出交际法英语教学的特色优势。
(1)主人。
在传统教学法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交际教学法中,教师的“教”成为一种补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学生的需要才是教学目标。不论是何种课堂交际活动,学生的行为都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
(2)合作者。
在交际活动进行过程中,各成员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这就是说,外语学习是以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相互依赖的方式进行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相互依赖的行为,学习者应在相互合作的环境中进行。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期望、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既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影响与引导,也可能会给别人产生影响;每个学生所做的贡献——解释、表达和争辩,既可能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启发与鼓励,也可能启发或刺激别人。因此,整个活动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团队合作的过程,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与协商、互帮互助,使每个人都在参与合作中感受齐头并进的集体力量和共同向上的集体荣誉感,也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
3.3课堂互动
(1)英语教师深知交际法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
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的客体。教师作为组织者,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交际过程,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互动交流空间。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从课堂活动开始就坚持说英语,师生、学生与学生间用英语交流、表达思想。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中指导学生用英语做值日报告、甚至做会话游戏。没有做值日报告的学生以合作者的角色认真听讲,然后就报告的内容轮流提问或者发表看法,教师此时以语言支持者的角色从旁指导,帮助学生表达一些他们较难表达以及无法表达的思想,这样,从一上课开始,课堂上就很好地形成了一种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活跃氛围,为下一步课堂活动热身。
(2)在课堂互动中,要多确立合作性目标学习任务而不是竞争性目标学习任务。
合作性学习更加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合作学习可以采取配对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学生可以在集体自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学生与学生互动频繁,学生以课堂主人角色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教师也以研究者与学习者的角色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并且能针对作为信息反馈者角色的学生学习方面的弱点,有的放矢地重点给与语言支持。
(3)在交际法英语教学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也可以采取以合作者的角色来提问的方式进行互动。
提问互动不仅是教师问学生问题,也可以是学生问学生、学生问教师的形式。互动的提问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获取语言交际的能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差异,尽量设置有一定梯度的问题,对于不同学生提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才不会轻易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学生回答结束时,教师应进行适当的评点,多用鼓励性言语,使每个学生皆有展现其优点的机会。
(4)良好的课堂互动建立在师生课堂角色的灵活转换中。
这种转换不是单一的,而是融合的统一体。它推动着课堂互动高效地展开,师生、生生为着同一教学目标,互相配合,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活动。
摘要:交际法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已有将近20年的历史,其效果怎样?广大教师怎样看待和评价它?目的就是要分析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澄清部分误解,分析产生误解的原因,并想阐明“与其说交际法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教学思想”。探讨如何恰当运用交际法来为英语教学服务。
关键词:交际法;运用
1对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误解
不少英语教师并不能全面理解交际法教学思想,因而产生许多误解,如:(1)交际法教学中不包含语法和词汇,只是教英语口语;(2)在交际法教学的课堂上看似很热闹,但是学不到多少东西;(3)交际法只是小组活动、角色扮演、两人对话而已。
由于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在课堂操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交际法教学在某些地方实行的效果不好,表现在:(1)由于活动形式缺乏,学生逐渐失去兴趣;(2)由于语言和语法知识教得少,学生担心考试考不好;(3)由于学生缺少语法知识,他们在交际过程中缺乏勇气,不是怕说错了就是不知道怎么说。
笔者认为造成以上误解及不良效果的因素有多个,如教师本身的素质、考试的方式等等,但主要是对交际法的片面理解。因此,要想正确恰当地运用交际法,必须对它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2全面理解交际法
要理解什么是交际法,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交际能力。根据语言学家Littlewood的说法,人的交际能力可被概括为四个较大的方面:
(1)Thelearnermustattainashighadegreeaspossibleoflinguisticcompetence;(2)Thelearnermustdistinguishbetweentheformswhichhehasmasteredaspartofhislinguisticcompetence,andthecommunicativefunctionsthattheyperform;
(3)Thelearnermustdevelopskillsandstrategiesforusinglanguagetocommunicatemeaningsaseffectivelyaspossibleinconcretesituations;
(4)Thelearnermustbecomeawareofthesocialmeaningoflanguageforms.
对交际法的片面理解主要是由于把交际法仅仅当作一种教学法,而实际上它是一种建立在一系列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教学理念:
(1)交际法最大的特点是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它改变了学生学习上的被动状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练习上的主体地位,感到他们是在通过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学习语言。
(2)交际法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
通过实践来学习语言,在交际中提高语言水平,而传统的教学法忽视语言实践,往往是学生学习了许多语法却不会张嘴说英语,因而被称为“聋哑英语”。
(3)特别强调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换。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助学者。
3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
3.1教师的角色
在交际法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他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要有助于学生开展交际活动。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
(1)组织者。
交际法教学中,任何课堂交际活动都由教师组织发起。因此,在每次课堂活动开始前,教师要设计出引起学生兴趣的各种交际活动。同时在英语课堂上又要具备教学机智,随时处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可预料的情况;既要组织全班和小组活动,也要关照个人需要;既要想方设法鼓励内向的和胆怯的学生投入交际,又要巧妙地避免少数学生主宰交际活动同时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崇高的师德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信其师而亲其道”,从而让课堂交际活动良好地开展下去。
(2)语言支持者。
开展课堂交际活动时,由于受已有知识、语言能力限制,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表述困难,甚至有无法进行表述的时候。这时,教师及时给与语言支持,或是直接给出表述内容,或是引导学生换种角度进行表述思维。否则,教师一旦不能做到这点,课堂活动很可能会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从而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英语语言水平,还应具备丰富的英语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背景知识,才能做好语言支持者的角色。
(3)鼓励者与参与者。
在交际教学法里教师有两个重要角色,一是在课堂上促进所有参加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二是在学习教学小组中扮演一个相互依赖的参加者的角色。
教师积极鼓励、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地参加教师所设计出的交际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有机会进行表述。同时教师尽可能地参与到各小组讨论或模拟活动或角色扮演中去,作为一个在活动中与学生相互依赖的参加者的角色,这样,教师此时就起到一个“模范学生”的作用,能很好地带动所有学生积极投入交际活动中。
3.2学生的角色
对教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学习主体的研究。学生的角色正反映出交际法英语教学的特色优势。
(1)主人。
在传统教学法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交际教学法中,教师的“教”成为一种补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学生的需要才是教学目标。不论是何种课堂交际活动,学生的行为都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
(2)合作者。
在交际活动进行过程中,各成员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这就是说,外语学习是以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相互依赖的方式进行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相互依赖的行为,学习者应在相互合作的环境中进行。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期望、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既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影响与引导,也可能会给别人产生影响;每个学生所做的贡献——解释、表达和争辩,既可能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启发与鼓励,也可能启发或刺激别人。因此,整个活动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团队合作的过程,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与协商、互帮互助,使每个人都在参与合作中感受齐头并进的集体力量和共同向上的集体荣誉感,也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
3.3课堂互动
(1)英语教师深知交际法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
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的客体。教师作为组织者,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交际过程,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互动交流空间。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从课堂活动开始就坚持说英语,师生、学生与学生间用英语交流、表达思想。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中指导学生用英语做值日报告、甚至做会话游戏。没有做值日报告的学生以合作者的角色认真听讲,然后就报告的内容轮流提问或者发表看法,教师此时以语言支持者的角色从旁指导,帮助学生表达一些他们较难表达以及无法表达的思想,这样,从一上课开始,课堂上就很好地形成了一种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活跃氛围,为下一步课堂活动热身。
(2)在课堂互动中,要多确立合作性目标学习任务而不是竞争性目标学习任务。
合作性学习更加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合作学习可以采取配对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学生可以在集体自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学生与学生互动频繁,学生以课堂主人角色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教师也以研究者与学习者的角色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并且能针对作为信息反馈者角色的学生学习方面的弱点,有的放矢地重点给与语言支持。
(3)在交际法英语教学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也可以采取以合作者的角色来提问的方式进行互动。
提问互动不仅是教师问学生问题,也可以是学生问学生、学生问教师的形式。互动的提问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获取语言交际的能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差异,尽量设置有一定梯度的问题,对于不同学生提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才不会轻易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学生回答结束时,教师应进行适当的评点,多用鼓励性言语,使每个学生皆有展现其优点的机会。
(4)良好的课堂互动建立在师生课堂角色的灵活转换中。
这种转换不是单一的,而是融合的统一体。它推动着课堂互动高效地展开,师生、生生为着同一教学目标,互相配合,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活动。
4结语
笔者认为,进行交际法教学,要紧紧抓住语言基础知识、交际技能、文化背景知识和创设真实与半真实的语言环境等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水平、教学技能和教学魅力,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交际法教学产生在西方,有它很深的环境特点和很浓的文化色彩,它是语言教学变革的产物,是许多语言学家努力的成果。它的引进在我国的外语教学界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对它进行全面理解和深入研究,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的特点加以运用和发展,创设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既注意语言学习的规律,又注意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法教学思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合理的应用,达到促进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municativeSyllabusDesig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2]DianeLarsen—Freeman.TechniqueandPrinciplesinLanguageTeach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80.
[3]H.G.Widdowson.TeachingLanguageasCommunica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78.
[4]JeremyHarmer.ThePractice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AddisonWesleyLongmanLimited,1991.
[5]municativeMethodologyinLanguageTeaching,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4.
[6]C.J.Brunfit&K.Johnson.TheCommunicativeApproachtoLanguageTeach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
[7]隋铭才.英语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成人英语教学教学理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许多人已经认识到英语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社会工作人员积极接受继续教育学习英语,为自己的工作增加动力。成人学习英语与青少年学习英语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如何能使成人学好英语?交际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就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二、交际教学法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交际教学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指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包括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和教学技巧,也包括有关教与学的一般性原则。理想的英语交际教学法应该是借助有效的交际教学手段,实施交际教材提供的任务,达到交际大纲所规定的目标。
2.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英语交际教学法理论主要受三大方面学说的影响,即社会学与社会语言学、哲学和语言学。在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方面,德尔•海姆斯首先提出关于交际能力的学说。他和冈珀斯等人,强调语言使用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哲学方面主要有奥斯汀和塞尔提出的言语行为学说。这一学说对英语交际教学法理论有间接影响。语言学方面的影响主要有韩礼德关于语言的功能、语言的衔接与连贯和社会符号学方面的学说。此外,辛克莱和库尔特哈德的语篇分析学说也对交际法英语教学法理论产生影响。
三、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以交际为中心
交际教学法倡导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活动的内容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从而使学生在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能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2.模拟真实交际过程
交际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尽可能地在课堂上重现语言使用的交际过程,一般而言,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交际特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信息填补、自由交际和信息反馈三个要素。首先,交际双方应互相提供一些对方所不知晓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填补。交际教学法强调课堂上学生所从事的交际活动和练习都必须有信息交换,否则这只是简单的句型操练。因此,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有信息交换内容的活动和练习,并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际。其次,交际双方交际的内容和方式可以自由选择。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自由交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最后,交际双方应根据对方的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时,应使交际教学法的课堂练习力求让学生在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判断对方语言、语气和态度的能力,提高自己做出相应的语言反应能力,以求达到自己的交际目标。
3.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交际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又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对学生的语言错误,特别是语法错误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语言结构,不断判断语言使用正确与否的过程。交际教学法强调意思的相互传递,语言的自由选择和交际目的的实现;交际教学法认为有错必纠的做法会使学生因为害怕犯错误而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会妨碍学生的自由交际,成人学生更是如此。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提高自己,以求不断接近完美。其次,根据英语交际教学法的观点,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此种语言学习、工作和生活,即以交际为目的。最后,交际教学法不是对学生的语言错误不做纠正而是对错误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由此可见,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学生不断接触和使用语言直至最终掌握此种语言。总之,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帮助其他同学发现错误,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错误纠正,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的做法对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四、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关系
1.教师与学生
传统教学法强调知识的传授,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交际教学法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很大区别,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具体的讲,作为交际过程的促进者,教师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交际需要。教师应该认识到作为交际过程的促进者(组织和向导),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指导、促进学生自己学习,及组织学生开展交际活动。作为教学资源本身,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服务是咨询。作为交际过程的参加者,教师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加入活动,不“喧宾夺主”,不干扰交际,它既是交际的一方,又是一个观察者。作为交际过程的参加者,教师在参加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学生们有许多潜在的能力和期望可供教师探索和利用。最后,教师也是一个研究者和学习者。交际教学法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需要才是教学目标。交际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教师只有真正的让学生控制他们自己的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学生们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学习。交际教学法强调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学习是相互依赖的行为,应该在相互合作的环境中进行。教师应在各个教学实施环节都关注不同学习风格学生学习的需要。最后,在交际教学法里,学生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信息反馈者。总之,在交际教学法里,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除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规律。
2.准确与流利
英语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的语言形式正确恰当、符合规范。另一种要求是学生在使用外语时能够像使用母语一样自然、流利。区分准确与流利对英语教师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教师希望学生使用的语言既准确又流利。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法比较重视准确,而交际教学法则强调流利。我们的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学习语音是为了学习说话,为了能听懂别人的话;学生学习语法是为了能理解别人,也为了能让别人理解自己;学生学习阅读是为了能获得信息、得到消遣,增长知识。过分强调准确会影响学生在流利方面的发展,妨碍语言的自然使用。因此,我们要加强语言流利性的培养。
3.学习与习得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的第三对关系是学习与习得。学习指有意识地去获得语言知识,了解和认识语法和语言规则,能够谈论这些规则。习得是个潜意识的过程,类似学母语的孩子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一样,不是去可以追求,而是自然发展。心理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学习能使语言准确,但习得能使人自然流利地使用语言。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重视一点语言习得作用的话,教师就不会急功近利,上课满堂灌,下课搞题海战术,陷学生于书面语法作业之中。我们也许会花时间多创造一点自然的语言学习与语言使用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通过交际学会一门语言,而不仅仅是通过课堂句型练习来习得语言。
交际教学法所提供的交际活动鼓舞着潜意识的语言习得,因为在交际活动中,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意思方面,而不是在形式方面。语言使用中出现的语言学习,必定主要是潜意识的。因此,正确处理学习与习得之间的关系也是交际教学法的任务之一。
五、成人英语学习特点、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成人加入到学习英语的行列中来。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成人学习英语成为英语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和儿童是不一样的,这也要求我们的教师要采用针对他们的有效教学方法。1.成人学习英语的特点
成人学习英语有其不同于其它学习者的特点。(1)年龄偏大。大多数处于20岁至45岁。(2)工作和家庭压力大。日常时间安排紧张,不仅有兼顾工作和家庭,还要利用晚上和周末到学校进修。(3)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职业竞争力。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意识到。在城市,尤其是像广州这样的大型城市,对外交流多,很多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要和外籍人士打交道。为了在职业上能有更大地发展,许多在职人员不得不来高校进修英语,提高语言技能和学历水平。(4)学习方法和策略不当。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离开学校多年,学习习惯和策略不能适应现在高校英语学习的环境。(5)语言学习环境缺乏。工作和生活中,较少使用英文,害怕开口说英文。(6)文化背景缺乏。闲暇时间,他们较少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这也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障碍。(7)学习动力大。成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强,主要是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学历证书的获得。(8)社会经验丰富,理解力强。
2.目前成人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而事实上,在我国的很多课堂教学中,许多的英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如语法—翻译法等。这种在英语课堂中使用母语的教学方法,有其不利的影响。骆微微,程幼强认为其不利影响主要在于:(1)教师或学生只有把目的语(外语)翻译成母语,才觉得真正理解了语言内容。(2)教师或学生很难辨别两种语言在形式、语义及语用特征上的不同,只简单地使用一些并不准确的翻译。(3)即使当学生有能力使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他们也习惯性地用母语和教师交流。(4)学生不能随时意识到课上应该只讲目的语(外语),避免使用母语。这使得许多的学习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仍然局限于擅长做语法、翻译题,而不能熟练、恰当的使用地道的英文,口语和听力水平仍达不到自由交际的目的。教师如何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帮助成人学生掌握英语?张伊娜认为究其实质,交际教学法倡导的是一种以方法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它给语言教师的信息是不管在何种环境下、教何种学生、为何种目的、学习何种语言,教师所要做的最要紧的事便是以各种方法制造交际语境,帮助学生投入到教学所预设的交际活动中。下面就交际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谈谈笔者的观点。
六、解决方法
要使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语言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1.积极营造和谐的交互情境
和谐的交互情境是实施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基础。首先,老师要给学生,同时也给自己营造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一份爱心,要善于理解学生。最后,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明确交互的要求
英语教学需要课堂交互。课堂的一定时间应用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上面。从学生角度来说,了解教师课上的交互意图很重要。明确交互的要求,也利于师生平等地位的确立,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时间有效监督创造条件。另外,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过程,听取学生对教学交互的意见,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交互的需要和愿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交互才有可能朝着有效交互的方向发展。
3.精心设计提问和问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并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交互,设计问题应着眼于以下几点:(1)问题应对学生有吸引力,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问题情境。(2)所提问题要形成逐级上升的序列,能吸引学生向交互的纵深发展。(3)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4)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此外,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对预先准备的一些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修正和完善。简言之,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问方式时,既要注意课前的充分准备,又要注意课堂的随机应变,确保交互之路畅通。
4.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
英语教师应切实提高对英语课堂交互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首先,教师应不断探究英语课堂教学的交互模式。其次,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互动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交际的心理障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会话技巧,帮助学生把握必要的交际策略,使他们的互动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布置实践性作业、利用网络为学习载体等方式帮助成人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七、结语
本文论述交际教学法的概念、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主要关系及我国成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文章旨在说明在成人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师能积极营造良好的交互情境、明确交互的要求、精心设计提问和问题以及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和重点放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上,运用符合我国成人英语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刘玉梅,肖肃.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PaulDavies.SuccessinEnglish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TeachingPress,2002.
[4]王庆,张鸿.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5]晨梅梅.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黄金岩.实用英语教学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于秋波,隋岩,戴卫平.论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J].石油教育,2007,(1).
[8]迟振峰.成人英语教学的特点与对策[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9]骆微微,程幼强.英语专业学生对课堂使用母语和目的语的矛盾心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10]张伊娜.交际教学法问题之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11]吕飞飞.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关键词:商务英语;体裁分析;学术论文
Abstract:Business English major belongs to English for Especial Purpose,which leads to new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English discipline.At present,the academic study of BE has been a focus for ESP.As a result,more and more BE research papers have emerged.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introduction of BE research paper based on Genre Analysis,which may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s for BE academic writing..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Genre analysis;academic paper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3
1.引言
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对于学术论文写作和交流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学术科研论文写作作为各种科研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已经成为学术交流的必备应用能力。学术论文具有高度的“规约性”,其属于赋有特定目的的交际事件类型,因此一般遵循约定俗成的惯例,而引言是学术论文的第一部分,具有可辨认的语步模式。根据Swales的观点,他采取“语步”(move)和“步骤”(step)来研究学术论文的引言,进而创建了CARS模式。CARS即 Create A Research Space,意为建立学术研究空间,这一模式表明学术论文引言作为一类体裁,体现了“建立学术研究空间”的交际目的。
基于体裁分析法的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研究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因为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对于整篇文章的构建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引言的介绍,整个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典型的交际目的便非常清晰,因此,就学术论文体裁的特征结合商务语言的特定交际目标,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体裁分析对这类文章的语用策略指导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体裁分析方法讨论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建构,以期能够挖掘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语境的确定,模式的建立和语步分析的结构潜势。
2.相关研究综述
体裁分析理论最早是与文学研究密切相关的,之后由人种学家引入语言学领域(Swales,1990,p34)。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而今,语言学家们就体裁概念的界定而言,有两个主要学派即:以斯维尔斯和巴蒂亚为代表的ESP学派(Swalesian ESP School)和以马丁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学派(Australian School)。 John M.Swales的观点是“体裁是指包括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Swales,1990,p58);而深受韩礼德影响的澳大利亚学派则认为“体裁是一种有步骤,有目的的活动类型,其数量和社会行为的数量一致”。上世纪末,秦秀白教授对巴蒂亚的定义作过比较详尽的总结,包括以下4个方面:(1)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2)体裁是不一般的交际事件;(3)在建构语篇时,我们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4)尽管体裁有其惯例和制约性,内行人仍可在体裁的框架内传达个人的意图或交际目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学派在定义上存在差异,但本质是一致的:
(1) 体裁是对交际事件的一种分类;
(2) 交际事件的分类标准由语篇的内部结构特征和约定俗称的交际目的两个方面决定;
(3) 体裁具有常规性和制约性,语篇内容和形式需要遵循体裁要求;
(4) 同一体裁下的不同语篇存在差异。
ESP学派的代表人物斯维尔斯和巴蒂亚是把语步(move)和(step)作为语篇分析的出发点,以学术和职业语篇为分析对象,总结归纳出特定体裁的基本语步和步骤。例如:斯维尔斯(1990)总结了学术论文中引言,研究方法,结论各部分的话步和步骤,这就为高级写作和学术英语的教学等实际应用环境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方法也都把体裁视为一种社会活动,认为体裁可能随着交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和发展。而本文所讨论的商务英语学术语篇也正是基于这一学派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与演绎,并借助语料库的思路预期这类型文章引言写作实践的谋篇布局。
3.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集中讨论商务英语学术语篇是否具有可辨认且固定的语步?这对同类型文章的引言写作有何意义?
3.2 研究方法及设计
众所周知,有关商务英语的学术期刊并不很多,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所分析的100篇文章主要从来源上分为2个部分:其中60篇选自于《中国ESP研究》,《商务外语研究》和《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3类与商务英语专业密切相关的期刊及会议。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商务英语研究领域独占鳌头,由其主办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国内这一学科发展最新,最全面且最专业的水平。而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则是在商务英语学科不断发展前进的见证者,因此,选自于以上期刊及会议的60篇文章可以被视作发表于专业类期刊及会议的商务英语学术语篇,其余40篇选自于中国知网最新的以商务英语为题的学术论文。这些文章的选取旨在能够多渠道的采样文本,具备广泛性。本研究依据斯维尔斯的学术语篇引言分析的理论框架对所选取的篇章进行了语步分析及频率统计,并根据数据讨论给出了研究结果分析与说明。
4.结果与讨论
4.1语步分析
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结构特征:
斯维尔斯的体裁理论为体裁分析提供了基本框架,并强调交际目的的关键作用。他首先着重研究了学术研究论文的引言部分,提出了“创建研究空间”分析模式,并对引言部分进行了语步分析:首先,建立研究范围;其次,建立研究地位;再次,占据研究地位。论文引言的语步模式、专业类期刊商英论文引言特征及专业类各语步统计频率分别如表1、表2、表3所示;表4、表5分别给出了非专业类期刊文章语步模式和非专业类各语步统计频率。
表1非常详细的列出了斯维尔斯关于学术论文引言语步的模式建构,共3个Move,每个语步下面细化为具体的步骤层次,但当这个语步分析应用到实际刊发的商务英语学术论文时就发现,这类文章的作者并不是严格按照语步顺序撰写文章,即使出现循环的步骤,只要满足写作需求都可以实行。这一点在下面语步统计的具体数据中得到了证实。表3专业类各语步统计频率中,例如摘自《中国ESP研究》中的文章,论文引言中虽然也出现了3个Move(语步),并且第一个Move中的3个Step与斯维尔斯的完全重合,但是当引言分析进行到第二个Move时,发现传统的学术论文引言中所包涵的4个步骤缩减为2个,第三个Move中的4个Step也只出现了其中2个。由此可见,学术论文的严谨逻辑是3个语步大框架所承载的,丰富的步骤推进会让文章的交际功能获得衔接链条的集约化,但是省略其中的一些具体步骤也并没有影响到语篇所应完成的交际目的,因而,对于专业类期刊中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分析可知,这部分写作的基本架构是3个宏观语步分别是Move 1:确定研究范围;Move 2:提出研究具体问题;Move 3:介绍自己在研究的具体问题上所作出的贡献(研究成果),当这3步确立之后,引言部分的语篇功能已经建立,具体步骤的参与例如表2,表3中的各个步骤实施顺序使得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这类交际事件类型完整而严密。这也说明,学术论文引言这类语言体裁,是有一定的,相对固定的典型的整体建构形式,体裁组织着功能语体,并且这些体裁不仅有语体的共性,还具有各自不同的语言使用特点和语言组织特点。从以上的表4和表5统计的频率可知,这些发表在中国知网非商务英语专业类期刊的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的Move1和Move3也基本符合斯维尔斯的提出的“创建研究空间”语步模式,但Move3中的step4在只有很少一部分文章直接在引言部分指出了文章的结构,这主要是由于各类期刊或文章篇幅的要求不一致,因为非专业类期刊所发表的商务英语学术语篇对文章引言的逻辑安排并不作要求,毕竟这些期刊所刊发的是各学科各门类文章,因而更加注重论文内容的创新及结论的时效性。另外,CARS模式的Move2中的:step1: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质疑(Counter-claiming);step2:指处其不足之处(Indicating a gap)基本都没有出现在引言中,可见我国论文作者对Move2即提出研究的具体问题(Establishing a niche)这一步骤的写作习惯倾向于注重step3和step4的提出问题与继续研究这两个语步。总之在非商务英语专业类型的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中,语步统计频率表基本呈现出了学术论文的引言步骤,但商务英语语篇的学术结合商务专业的特征并不明显,而且并未涉及CARS模式的全部步骤。但是Move1与Move3:确定研究范围(Establishing a territory)和 Move3 的概括研究目的(Occupying the Niche)的各个步骤基本在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得到了谋篇布局时的重点陈述。这证明了斯维尔斯的学术论文语步模式是广泛,通用及规约性的,它对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建构是有指导意义的,当然由于文章内容和交际目的的异同,当作者在应对不同的征稿意见及个人特定的写作习惯时,引言中的各个语步有所变动。就这点而言,无论是商务英语专业类抑或是非商务英语专业类期刊中的文章在引言写作中都没有差别。
5.结语
中国的贸易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但只局限于模仿通用英语的教学与
研究方式是无法与现实的需求接轨的,因此,商务英语必须建立本学科实践特有的并且可循环的认知模式,而这就一定要在理论上得到基础层面的支持。商务英语学术科研的发展从根本上制约着此类人才的培养,商英学术论文正是承担这类科研的载体,本文所讨论的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就是试图以体裁分析的方法探索这类新兴学科的学术论文的结构潜势,体裁的双重性即商务交际性及学术交际性使得这类特定的语篇在引言部分充分体现出了学术体裁的语步建构,全文的分析以期能够通过体裁的分析方式提高商英学术论文引言的框架指导,进而推动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更多的探究与研讨。
参考文献:
[1]Bhatia V K.Worlds of Written Discourse:A Genre-based View[M].London & New York..
[2]Bhatia V K.Analys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 & NY:London & NY:Longman,1993.
[3]Swales J M & Feak C B.English in Todays Research World:A Writing Guide[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120 -156.
[4]Swales,J.Genr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陈平.外贸英语写作教学新思路:语篇体裁分析理论及其应用[J].外国语,1999(3):28-30.
[6]韩金龙,秦秀白.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J].外语界,2000,(1):11-18.
[7]鞠玉梅.体裁分析与英汉学术论文摘要语篇[J].外语教学,2004(2):32-36.
[8]葛冬梅,杨瑞英.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现代外语,2005(2):138-146.
[9]李战子.学术话语中认知型情态的多重人际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53-358.
[10]李宣松.体裁分析与商务语篇[J].外国语,1997(2):26-29.
为了规范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美国《工程索引》(EI)要求信息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应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一般不超过150 words),且在用词、句式、时态、语态以及人称等不易把握的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以方便论文的国际交流。国家标准GB7713-87中规定,为了国际交流,学术论文应附有英文提名和摘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于2002年9月还专门了《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质量标准》,明确规定了英文摘要的写作规范。
但是,对于论文摘要的翻译研究还存在很多方面的空白和不足,比如,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翻译评估标准,这势必造成摘要翻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找到可行方法提高中文摘要英语翻译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文摘要及其英语翻译基本概念
(一)摘要的定义和分类
国际标准IS0214-76,摘要是“对文献内容的准确压缩不加以解释或评论”。
论文摘要主要有2种类型: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和概括型摘要(Summarized Abstract)。信息型摘要也称报道型摘要,主要用于实验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论文。概括型摘要也称指示性摘要,多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论文。
(二)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特点
句式:句子陈述结构比较多,所包含的动词常常是be,have等。
人称:英文论文摘要句子的主语通常用单数第三人称(the/this paper/article),即以论文或文章本身为主体,很少用第一人称或作者自称。
时态:摘要开头表示本文所报告或描述的内容,结尾表示作者的观点和建议的做法时,可采用一般现在时;叙述研究过程及过去的工作,多采用一般过去时;说明某课题现已取得的成果,采用现在完成时。
语态:为了突出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避免提及有关的执行者,论文摘要英文句子的谓语动词常用被动语态。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表达作者或有关专家的观点时,又常用主动语态,其优点是鲜明有力。
(三)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原则
1.规范
根据目的法则,译文要取决于翻译目的。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因此翻译出来的摘要应该要符合英文摘要的国际标准。
2.易懂
根据连贯法则,译文要能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因此翻译出来的摘要应该要清楚简单、通顺流畅、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3.准确
根据忠实法则,译文应以原文为基础,不能随意创作。因此翻译出来的应该要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意义。
三、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
由于部分中文论文作者写作的英文摘要,绝大多数都比较粗糙,质量不佳,离参与国际交流的要求相距甚远,需要修改或者重写。一方面是由于论文作者英文写作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多数论文作者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和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中文论文摘要在过去英语摘要语法、用词错误率降低的基础上,出现了复合句的一致性,上下文逻辑关系和意义完整性等问题,深层原因是用英语包装汉语思维,机械对应式的英译汉。
(二)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解决策略
1.明确翻译目的
即有效记录学术成果,通过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过程(Procedures)、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等方面清楚诠释。
2.分析原文
对原文的分析可以分为部分。第一部分,译者重点关注文本外因素,确定原文提供的材料是否与翻译指令一致。第二部分是详细而全面地分析源文本,重点关注文本内因素。
文本有不同的功能,也因此有不同的文本类型。学术论文摘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告之读者整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因此属于信息型文本。且不同的用途专业领域,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农业英语、工程英语等因其特殊性,要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看英语在这些不同的领域是怎样运用的。专业词汇应与国际用语保持内涵一致性。
3.选择翻译策略
诺德根据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的关系,提出了“文献翻译”和“工具翻译”两大翻译方法。“文献翻译”强调源语文化。重在“再现原文化发送者与原文接收者之间交际时的情境”。“工具翻译”强调译语文化,重在表达“原文发送者与译文接收者之间在新的交际情境下的互动”。在文献翻译中,交际语言虽已改为译文语言,但交际情景还是源语文化,源语文化的语言特征仍得以保留。在工具翻译中,交际语言和环境变成了译文语言和环境,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仅做交际中的参考,重点是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传递原文的实际内容。
摘要翻译的重点是传道原摘要的实际内容,而且尽可能满足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学术论文摘要翻译不能完全只依赖于文献翻译或者工具翻译,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摘要内容的语法、逻辑的整体把握,提高受众理解度。
4.构建目标文本
中文摘要英语翻译为符合学术目的和要求的功能文本。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句型应简单凝练,一般由10个左右意思完整,语句通顺的句子构成。在这个环节,摘要的翻译可以从词汇、句法等语言层面着手,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许多翻译技巧。最终文本应以双方理解一致性为目标。
翻译的本质是“a textual thing”,及在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必要且有用的跨文化交际(Gregory,Michael,What can linguistics learn from translation)。通过前面的研究,学术论文中文摘要英语翻译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中文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马立军,邱建军,宋二春.论文英文摘要翻译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2]姜天元,殷莉,刘亮显.浅谈中文摘要的英语翻译[J].时代教育,2012(15).
[3]王芳芳.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谈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J].中南大学,2012(2).
[4]李惠英.谈学术论文的摘要及其英译[J].语文学刊,2009(4).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英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 不同民族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语用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还要充分重视传授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论文参考网。
一、语教学的本质是实现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实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是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它不是母语教学,而是在同一种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学习另一种语言,属双语教学。因此,当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时,实际发生的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所以说,外语教学的任务在本质上就是实现不同文化教育之间所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成为外语人才培养的核心,应该全面渗透于英语各类课程的教学之中。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当非常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冲破各自文化的局限和约束,去领略、认可或接受其他文化。
二、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从文化的角度去教语言,并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由于理论和认识局限,在语言课上对文化因素的导人缺少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把精力过多地倾注在语言形式上,而对文化问题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对中西文化在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虽然经过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仍然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采用的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精讲细练模式,不注重语言的实际操练。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做题能力很强,有的甚至能通过相当级的考试。但是在实际交际场合,他们基本上属于“聋哑型”的,以至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相形见绌,很难进行口头交流。这种情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二)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尽管英语在我国越来越普及,但是,作为第二语言,英语目前还不是中国人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学生使用英语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很难形成讲英语的习惯,更别提用英语思维了。在交际场合,他们往往习惯沿用本民族的思维模式,把本民族的思维方式移植于英语表达中,因而,语音、语法、词汇可能正确无误,但由于行为原则是中国式的,说出的英语也带上了浓重的汉语色彩。(三) 忽略文化差异。当前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围绕各种考试进行的,很少顾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具备良好的理解表达能力,但是在与英美人的交际过程中,却因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经常下意识地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来进行交际活动,频频出现语用错误而导致交际失败。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交际。上述现象反映出,一个人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言、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他就能用这门外语顺利地进行交际。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外语教学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网。
(一)加强语言能力培养,提高文化素质
语言能力不仅指外语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和词汇,还包括母语的运用能力。没有好的母语基础就不能奢谈外语能学得多好、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多强。同时,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是沟通世界的纽带与桥梁。借助英语,我们能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习俗、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识,加深对世界其他国家文化及其他方面的的了解。扎实的母语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够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强化文化意识,突出文化差异
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由于地理、历史、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等种种因素的影响,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因而文化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注重不同文化的比较,还应通过教材提供的语言素材,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其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使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文化规范的教学同步进行。
(三) 营造语言氛围,创造交际语境
在外语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母语的交际语境,以致许多学生无从说起,也不知讲得对不对。为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氛围,创造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环境。譬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影音设备,组织学生观看原声英文电影、电视、录像等;有条件的话,尽量多地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鼓励学生大胆地与英语母语者面对面交谈,从交谈中多学一些正确的句型和习惯表达;还可以让外籍教师把他们自己在中国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告诉学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活跃了学习形式,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网。
(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我完善意识
教师在培养学生系统全面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强调学生培养自己归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将外语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一个提高综合素质、获取宝贵人生经历的过程。
总之,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大融合的今天,掌握外语并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需要。因此,外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强调掌握外语的基本规则的同时,注重了解所学语言文化知识,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功能,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Larry. Samorar 等著. 跨文化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赵厚宪.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J].中国英语教学,2002(6)
【关键词】 合作原则 网络语言 数量准则 质量准则 方式准则
1. 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Grice, H.P.)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逻辑与会话》(Logic and Conversation)演说时率先提出的。具体地说,合作原则便是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这种目标和方向,也许在谈话的开头就明确,也许在交谈的过程中逐步明确;为了实现成功的交际,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遵守着一条基本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根据你所参与交谈的目的或方向的变化而提供适切的话语”,这便是合作原则。格赖斯在合作原则下面构建了四条相应的准则,每条准则又各有几条次准则。它们分别是(何兆熊,1999):
1.1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
1.1.1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1.1.2所说的话不应该包含超出所需要的信息。
1.2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
1.2.1努力使你说的话是真实的。
1.2.2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1.2.3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1.3关系准则(Maxim of Relevance )
1.3.1所说的话要有关联。
1.3.2要切合题旨。
1.4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
1.4.1要明白清楚。
1.4.2要通俗明白,避免晦涩。
1.4.3要清楚明了,避免歧义。
1.4.4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
1.4.5要井井有条,避免杂乱。
2. 网络语言
在网络中,由于缺少表情和身体语言,语调等语境因素的帮助,很容易引起听话人的误解,于是网民,有时也会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把话尽量说的婉转,顾全双方面子。这样,网民们往往无法遵守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所遵守的合作原则。以下,本文将采用网络语言中的一些对白来具体解释网民们谈话时对合作原则的违反。
3. 网络语言对合作原则的违反
3.1数量准则的违反
数量准则要求人们谈话时必须提供足量的信息,但不能太多。聊天室语言具有高度简洁的特征,并且常使用非规范的缩写。这一特征本身就是对量准则的违反,但网民们却通过对数量准则的违反达到某种交际效果。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例1.君临天下:?
小猪:!!!
君临天下:人人?
君临天下:电影?
小猪:论文ing
香水有毒:忙吧,CU
(QQ实录片断)
此段对话言语主体都采用了简明的编程方式,一方面减少了自己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听话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3.2质量准则的违反
质量准则是指交际双方互相交换的话语信息内容应该是有根据的、真实的,遵守质量准则的交际者,主观上不应该提供缺乏证据的或者是虚假的话语信息。网络交际者可以遵守质量准则,如实地交换话语信息内容。当然,也会出现交际者一方或双方违法质量准则的情况。
例如:网评“俺们农民爱英雄啊”
听说一直深受俺们农民兄弟们欢迎的导演张艺谋拍了一部电影叫做《英雄》,俺真是高兴呀,揣上20块钱就奔了县城的电影院,咋的?这电影要50?不管咋说,张艺谋,咱得支持,要是连咱都不看他的电影,还有谁看!?赶紧的,回家提前杀了年猪,卖了猪血,俺看《英雄》!好电影呀,张导真是对得住俺们,俺实在太喜欢了,害怕说不清,俺一条条列出来… 。 (摘自《英雄》网评)
首先,我们从评论中可以看出,评论者并不想赞扬这部电影,他表面说要支持张艺谋,却是因为“要是连咱都不看……还有谁看”,可以推导出张的电影只有“农民”水平。他夸张地说要“提前杀了年猪,卖了猪血”来买票看电影,实则不满《英雄》票价昂贵,却又不能“物有所值”。
3.3关系准则的违反
关系准则要求交际双方在话题内容上有直接的联系,交际话语应该与交际目的有关。在网络言语交际中,由于没有明确的交际目的,网上的聊天常常漫无边际,话题转换非常频繁,常常会引入不相关话题。
Tony:群里有英语好的么,翻一个句子?
Ida:我试试?
Tony:好的,“She is not into you!”
Ida:“她没那么喜欢你”
Tony:厉害!谢谢!英语这么棒,英语专业?
Ida:是的!
Tony:哇噻,PLMM多啊
Tony:你家是西安的?今年多大了?有BF吗?嘿嘿~
Ida:还有需要帮忙的么?
Tony:木有了!
(QQ实录片断)
这是一段一对一的单独交际,网友Ida和Tony本来在讨论驴友出去旅游的事情,但是Tony听到lda的工作是模特以后,马上对她有了浓厚的兴趣,引入了和上面的话题并无密切关系的“你家是西安的?今年多大了?有BF吗?”三个问题,而lda看到这个不愿意回答或者不想参加讨论的话题后,又扯到了别的话题上,出现了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会话。
3.4方式准则的违反
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要简洁,特别要避免晦涩,避免歧义,同时说话要有条不紊。但有时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说话人故意违反了方式准则,使用了具有模糊语义的话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下面的例子。
A:能看看你么?PLMM?
B:不能,因为我不是PLMM,而且我很“可爱”。
(QQ实录片断)
我们看B的话似乎自相矛盾,单事实上,B的“可爱”指的是可怜没人爱,B故意违反方式准则说有歧义的话,达到调侃的效果。
结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知道,无论是在日常会话,还是网络会话中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有时人们会故意违反格赖斯合作原则的某一准则,使会话在更加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下去。在特定的情景下适当的巧妙的偏离合作原则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对言语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对这个理论的不断运用,人们的言语交际能力和鉴赏水平也在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 白静、郑仰成.从网络聊天语言现象看言语经济原则的应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0):66-68.
[2] 陈勇力.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4):2-5,29-33.
[3] 陈 娴.网络语言考察[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18.
[4] 耿华.网络语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5):9-17,32-34.
[5]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74-110.
[6]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9:1-10,86-118.
[7] 李蔚然.网络语言交际对语言交际原则的运用和偏离[J],吉林大学学报2004(2):5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文化差异
一、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按Samovar(1998:48)的理解,就是指“具有足以改变交际效果的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人之间的交际”。国内学者贾玉新(1997:23)的定义更为简单明了,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可见,跨文化交际最显著的特征是持不同语言的交际者之间的“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简而言之,就是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既有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也存在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词汇隐含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系统上,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上,但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整个语言系统的支柱,必然最突出最广泛地反映文化差异。论文大全。事实上,词汇隐含的文化意义往往随着文化、时间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变化;同一词汇会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论文大全。如:“西风”与“west wind”而言,这两词是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对应词,但所涵盖的文化概念却完全不同。在汉语文化中,“西风”指“秋风”,还喻指一种势力或倾向,《红楼梦》第80回中,“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西风有时甚至是破坏者:“昨夜西风过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王安石《残菊》)。看来,“西风”在中国是不受欢迎的,与英语west wind 的内涵截然相反,对英国人来说,“西风”是温暖的春风,生命的催生剂,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诗歌中有许多赞美西风的诗句,其中最著名当数雪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
O, wind,
If wintercomes, can spring be for behind?
(2)、用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用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可以反映在许多方面。学生由于缺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英语的会话规则知之甚少,从而出现语篇运用失误。笔者曾观察如下一幕:一名外教邀请一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做一次五分钟的教学示范,该生面对同学,说了如下一段“开场白”:
“Ladies and gentlemen,at fist I’d like to say, Miss Flora,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such achance to stand here. Then I’ll tell my classmates,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listening to me. Now I am feeling excited becaus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for meto give an English class. I’m feeling nervous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can give you a satisfying class. If I can’t, I’ll say I’m sorry to waste yourtime.”
可以想象这位外籍教师当时对这段语篇的迷惑不解。
再如:曾有一位美国友人邀请一位中国学者到家中吃饭,这位学者在电话中不停地说“thank you。”最后还加上一句“I will try to come.”这使得这位美国友人十分纳闷,并感到不知所措,因为他不知这位学者到底是来还是不来。
2、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间的文化差异不仅仅反映在语言交际上而且反映在非语言交际上。所谓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行为以外的交际行为,它是不依附语言代码而进行的交际,在人类交际中起着语言代码无法替代的作用[3]。同语言交际一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非语言交际行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在表达情感方面一般都比较含蓄委婉。即使中国女性在微笑时,也常常“笑不露齿”或“掩面而笑。”而美国人则截然不同,相反,他们情感外露,喜怒哀乐往往表露无遗。又如,美国人伸舌头表示对对方的蔑视和挑衅,而中国人伸舌头是一种自知失礼或失言表示尴尬的方式;再如,美国人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的数目是“二”,而中国人做出同样的手势表示的数目却是“八”。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ds,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语言和文化,这种语言和文化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3]。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交际双方不注重彼此间的这种文化差异,交际时必然会有文化的不同而产生误解,导致语用失误,使彼此间的交流产生杂障碍。
1、文化差异会引起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带来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若不了解文化差异,就会出现语用失误,闹出笑话甚至不快。让我们来分析以下两个例子:
(1)、田惠中笑迷迷地举起祝酒:“来,来。今天各位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我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我美丽的夫人……”
“去,去,去”!章淑娴扬着手,那样象轰一只苍蝇。“……再就是,我们美丽的密斯林远道而来。”
“什么密斯林,都老太太了。论文大全。” 密斯林又笑又摇头(谌容《散淡的人》)。
(2)、Philip Said:“Oh, Lucy, you are more charmingeach passing week. I guess no one can help loving you when they see you.”
(菲利普说“露西,你真是越发动人了。我想每个人看到你时,都会情不自禁爱上你。”)
Miss JohnsonSmiled: “Thank you,Philip, Thank you.”(约瀚逊小姐笑着说:“谢谢,菲利普,谢谢你的夸奖。”)
在例(1)中,中国女士章淑娴被男士夸“美丽”反应很强烈,用了几个“去”。而例(2)中,西方女士露西面对男士的称赞,欣然接受,视夸奖为一种礼貌的表示。这种对称赞行为的回应方式的不同源于中西心理文化特点的差异。若用中国对称赞行为的回应方式去对待外国人,后果不堪设想。
2、文化差异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差。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差异,赋予语言不同的含义,如果不加了解,势必造成交际中的信息差。如:“girl friend/boy friend”与汉语的男女朋友字面意思相同,但内涵不同。英语文化中以“girl friend/boy friend”相称,其内涵与性关系有关,而汉文化中男女朋友则专指结婚前的恋爱关系,二者没有性关系;“Valentine’s Day”(情人节)在英语文化中是指将信、卡片或礼物作为爱情的象征赠给异性朋友以表示倾慕的节日,而在汉文化中“情人”却专指配偶以外的异性;“single parent”(单亲)在英美文化指单身父亲或单身母亲,意味着未婚或离异,汉文化中则指离婚或丧偶的一方;“love child”(私生子)在英语文化中未婚先孕女子一般不愿意在社会上公开自己的身世,将孩子称为“love child”显示了英美对其的理解和宽容,在汉语中“私生子”却反映了其与汉文化不相容甚而遭到歧视。
三、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表达又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多,包容多元文化标准是大势所趋。如果与外国人或赴外国学习工作,就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努力做到“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参考文献:
[1] Samovar, Larry A. et al. 1998.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3rd edition).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熊金才非语言代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论文关键词:语言交际中的会话含义
1 引言
语言在人类劳动过程中产生,是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在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并不总是有话直言,言无不尽,出于共同的知识背景人们会自动遵守经济原则,导致“惜语如金”的结果,或为了获得特定的交际效果比如委婉、回避、幽默等,而是采用间接策略,话里有话。如果对这些语言现象视而不见,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甚而影响人际关系。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及后人对此理论的发展为分析语言的艺术和人们有效的言语沟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2 研究综述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Grice)于1957年发表的《意义》一文中从语言交际的本质出发,把意义分为“自然意义”和 “非自然意义”。在言语交际中,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在此基础上,1975年格莱斯在“逻辑与会话”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含意理论及人类会话活动的一条指导原则——合作原则, 对解释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起了重要作用。英国学者Leech 从社会学、心理学、修辞学的角度回答了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他提出人们出于“礼貌原则”人文历史论文, 常常不愿坦率明言或者常常故意声东击西,解决了“合作原则”难以解释的话语现象(索振羽 2007:87)。随后Levinson(1987)的会话含义三原则——信息、数量和方式原则对会话含义理论进行了修正补充。徐盛桓的《会话含义理论的新发展》(1993)等多篇文章中探讨了会话含义理论的内部机制,给出推导会话含义的一般规则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沈家煊把列文森《语用学》一书的各章先后译成汉语, 内容涉及指示现象、会话含义、言语行为、预设和会话结构(高航 2004)。冉永平(2007: 56)尝试运用非单调逻辑的推理形式来分析话语中的含意,弥补Grice含义推导的不足,为会话含义的语用推导提供不同的视角。熊学亮(2007)综合前人的研究,进一步构建出会话含意的推理模式,使对会话含义的理解变得具体形象化。
国内研究者还探讨分析了二语听力中对会话含义的理解状况。尚晓明(1996)以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为基础,指出“含意否定”、“语用移情”和荷恩等级概念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杨连瑞,张德玉(2004)撰文会话含义理论有助于对语境中话语意图的正确理解。倪秀英(2008)的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对于理解言外之意的题目,正确率很低,学生的会话蕴涵推理能力普遍较弱。
3会话含义理论及应用
3.1合作原则
在所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有目的性的,或沟通信息、咨询意见或要求索取等等。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提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 说与听者双方存在着一种默契, 一种两者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即“合作原则”(何兆熊,2000:154)。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概括而言:数量准则即所给信息不多也不少;质量准则即说真不说假;关联准则即说话要切题;方式准则即表达简洁忌晦涩。Grice认为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下四个准则中的一个或多个准则,就会产生特殊会话含义,听话人根据这些原则, 结合语境,经过语用推理,得出多于字面意义的会话含义,即“言下之意”。 在合作的基础上交际才能顺利进行,但是真实交际中或出于礼貌或委婉等因素有太多“话中有话,弦外之音”等违反准则的现象,事实上这些都是说话人基于“愿意合作”的前提下违反准则而产生的特殊会话含义。熊学亮在?语用推理?一书中根据会话含意理论的合作原则,构建出会话含意的推理模式(2007:25):(A)话语+语境→含义 ;(B)违背准则→特殊含义。
如下是一个真实有趣的生活场景片1:
A: 谁把草莓全吃完了?一个不剩!
B:好像C很滋润吗!(B, C窃笑……)
B并没有回答谁吃完了草莓,是违反了关联准则,听者应该究其原因,得出C吃了草莓,生活中B和C是兄弟,B觉得直接告状有那么点不够意思,又觉得不说不快或不答也不对,所以选择了这种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即维护了自己“不是小人”的面子人文历史论文,又小小的“挑衅”了兄弟C。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听者一定能感受到这种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语言幽默感,至少弱化了矛盾。试想如果硬生生的直言,会有这种交际效果吗?说不定还会有言语冲突。
3.2 Levinson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Grice的四准则主要研究特殊会话含义,并且其特殊含义的推导也常凭感觉经验而来,没有给出具体的推理模式,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修正和补充。Levinson提出的会话含义三原则—信息、数量和方式原则是在Grice会话含义基础上发展而来,被称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不再以遵循或是违反准则来推理特殊会话含义,而是以常规关系为支柱,以研究一般会话含义为核心,并且建构出会话含意的具体推导机制。这使新格赖斯语用推理机制可以在生活上得到普及运用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概括而言,根据⑴数量原则—说话人陈述信息上要不弱于你所知道的程度,听话人则以弱否强,即“说弱不听强”;⑵信息原则—说话人只提供不多于交际目的所需的最少的语言信息,听话人则扩充理解,即“说少含义多”;⑶方式原则—说话人不要无故使用冗长的、隐晦的或有标记的表达式,听话人则根据表达方式的异常推导特殊含义,即“标记意深长”。
应用量原则进行推导,有关的句子应该含有可以比较其信息强度的词。Levinson利用荷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荷恩等级关系”。如下列各组词的“荷氏关系”:<certain that p, probable that p, possiblethat p> <none, not all><love, like> <all, most, many, some,few> <always, often, sometimes> <must, should, may> <cold,cool>……
在荷恩等级关系中,强项蕴涵弱项,弱项否定强项。句子里有能够进入“荷氏关系”的词,就可以根据它们的信息强度进行推导。如生活场景片段2,妈妈到校了解孩子的表现情况:
妈妈:这孩子最近表现怎么样?
老师:还可以吧,……
根据数量原则及荷恩等级关系,<表现不好,还可以,好,很好>,妈妈可以做出“说弱不听强”的推断,这孩子可能不是自己想象或期望的很优秀。相信这个场景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老师的委婉表达避免了尴尬局面,家长听了这句话也做好了思想准备讨论孩子的问题。
Levinson还表明三原则的运用中人文历史论文,数量原则>方式原则>信息原则,并且如果并存两种(或多种)意义相同的表达式,无标记的用信息原则推导其会话含意,有标记的用方式原则推导出无法应用恰当的信息原则推导出来的会话含义。如2009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对话理解:W: I need to talk to someone who knows Baltimore well. I’mtold you lived there.
M: Oh, but I was really young atthe time.
Q: What does the manmean?
男士的应答应与女士提出的告知巴尔的摩的情况相关,但是他既没有回答是否告知,也没有对巴尔的摩进行介绍,而是说“我那时很小”,听者根据“说少含义多”的推理方式和话题关联性,扩充说话人的信息内容,推理出言外之意“现在对那里不熟悉”。事实上此处也就是把他的话与话题联系起来,补充完整成一个清晰的因果关系“I was really young at the time,soI can provide little useful information”。
4 结语
语言交际中的会话含义现象处处可见,所谓“听锣听声,听话听音”,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语用学知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共建交际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同时使我们的语言更加艺术化、生动化。
参考文献:
[1]高航、严辰松.语用学在中国20年综述[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4).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倪秀英.听力训练中培养推理能力的实验研究[J]. 外语教学, 2008 (4).
[4]冉永平.语用学纵横[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尚晓明.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与外语教学[J]. 外语学刊, 1996 (3).
[6]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7]熊学亮.语用使用中的推理[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8]徐盛桓.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J]. 外国语, 1993 (1).
[9]杨连瑞,张德玉.会话含义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山东外语教学.2004(1).
论文关键词:体裁,体裁分析,英文促销信
1.0 前言
近15年,体裁(genre)和体裁分析(genre analysis)成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教学领域里的热门话题(Hyon 1996)。我国不少专家、学者都试图把这种理论应用在具有特定交际目的的篇章上,如分析农业英语论文摘要(易兴霞,2006),分析应用语言学领域学术文章的宏观和微观结构(杨瑞英,2006)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分析商务促销类语篇(王宏俐, 郭继荣,2006)等。本文拟从Bhatia的英文促销信的体裁分析模式入手,分析主要交际目的为说服潜在客户购买商家所提供的产品或接受其服务的英文促销信的表现形式,图式结构和特殊信息,并通过分析语义的文化预设和搭配意义,加深对促销信的语言表面特征的认识。
2.0理论依据
2.1体裁
语言学中的体裁(genre)不同于文学中的体裁。Swales (1990: 45-58) 认为体裁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对人类交际事件进行分类的结果。所谓交际事件就是人们按照特定目的和特定程式运用语言在社会中办事的实例。新加坡的Bhatia (1993:13-16)在 Swales的体裁理论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认为:1)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2)体裁不是一般的交际事件 ,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3)在建构语篇时 ,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4)尽管体裁有其惯例和制约性, 内行人仍可在体裁规定内传达个人意图和交际目的。因此交际目的往往决定应该使用哪种体裁,而体裁的常规性又维我们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体裁结构潜势。
2.2体裁分析
体裁分析是20 世纪90 年代由Swales (1990)和Bhatia (1993)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他们认为任何体裁都是由一系列的语轮构成,语步(move)和步骤( step)是语篇分析的出发点。Swales的层次动向法(move approach)常用在具体的体裁分析中,即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对某一语篇按照意义与功能划出层次,然后再根据层次来考察分析语言的表达形式。Swales 没有对语步和步骤提出明确的定义,但Nwogu (1997)认为语步是一个由一系列词汇,主题意义和修辞特征所标明的具有统一意义倾向的语篇片断,步骤是实现语步的可供选择的修辞策略,一个语步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步骤来实现。例如英语专业毕业论文,Bhatia (1993:62)根据体裁“ 语步 (moves) 和步骤( steps)”分析理论,将推销体裁概括成七个 “语步” (move) :1. Establishing credentials (确立资格证明) ; 2. Introducing the offer (介绍推销内容):⑴offering the product orservice (介绍产品或服务) ,⑵ Essential detailing of the offer (介绍推销内容的重要细节) , ⑶Indicating value of the offer (指明推销内容的价值) ; 3. Offering incentives (激励购买) ; 4.Enclosing documents (附寄文件) ; 5. Soliciting response(请求回复) ; 6. Using pressure tactics (采用压力策略) ; 7. Ending politely (礼貌收尾)。在以上七个“语步” 中 ,第二语步 Introducing the offer 又是由三个步骤(step)组成的。
体裁分析模式为语篇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察视角与方式。使用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对某个特定语篇进行分析,是对语篇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分析的有机结合,既注重语篇结构的宏观结构和认知结构,也注重特定的体裁结构在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特定表现。
3.0体裁分析在英文促销信中的应用
3.1促销信的体裁界定
促销信是商务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篇,它是以书信的格式由促销人员向顾客传递商品或服务的存在及其性能、特征等信息,帮助顾客认识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利益,从而达到引起顾客的注意和兴趣、唤起需求、采取购买行为的目的。因此它的本质是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交际目的就是通过向消费者的宣传、诱导和提示,促进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现产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这样的交际目的决定收信人和写信人通常为并不熟悉的双方,因此语言上谦虚有礼、简洁明晰是必不可少的。
3.2 促销信的内在宏观结构
一封成功的促销信在内在结构上 ,基本遵循Bhatia 的七个 “语步”的模式 ,通过吸引客户的注意、向客户详细介绍所推销的产品或服务并索求回复等语篇片断来实现说服潜在客户购买所推销产品或服务的交际目的。下面我们从Bhatia的英文促销信的体裁分析模式入手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来具体讨论促销信的层次动向。。
Dear customer,
⑴Theunion bakers would like to announce a great offer this Valentine day. Every two kg cakeyou buy you get raffle ticket which allows you to enter into a draw which willgive you a chance to win a dinner for two at a three star hotel. You can have awonderful dinner with your loved one on the eve of Valentine’s Day.
⑵ Thebakers will arrange for the pickup and drop to the venue and you can enjoy thedinner along with the dance party at the three star hotels.
⑶Don’tyou think it will be fun to take your girlfriend or boyfriend out for dinner ona valentine’s day and make the day a special one? Imagine all that fun you havewith your loved one with tasty cuisine and exciting and thrilling dance party.To top it all you can meet famous singer and dancer who is the guest of honorthat day.
⑷Visitany of our outlets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Hurry and buy a wonderful tastycake for your loved one.
⑸Sincethe offer is valid till (time how long).please act now.
⑹Sincerely,
这封促销信由五段组成,第一段的第一句是第一个语步: Establishing credentials (确立资格证明),通过提及在情人节要提供的一项服务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第一段的第二句到第三段是第二个语步:Introducing the offer (介绍推销内容)。第二个语步由三个步骤组成:⑴offering the product or service (介绍产品或服务) ,⑵ Essentialdetailing of the offer (介绍推销内容的重要细节) , ⑶Indicating value of the offer (指明推销内容的价值) 。第一段的第二句是第一个步骤,主要介绍了即将推出的服务——每买两公斤蛋糕就能抽签,就有机会赢得在三星级宾馆的两人晚宴;第一段的第三句和第二段是第二个步骤,详细介绍推销服务的细节——情人节前夕在三星级宾馆和挚爱共进晚餐、共舞;第三段是第三个步骤,主要指出推销服务的精神价值——使情人节过得特别,并能遇到明星。第二个语步是促销信最为重要的部分,决定能否帮助顾客认识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利益,从而达到引起顾客的注意和兴趣、唤起需求、最终采取购买行为的目的。第四段是第三、四个语步:Offering incentives (激励购买)和Soliciting response(请求回复)。第四段第一句是请求顾客做出回复——到销售点寻求更多信息;第二句是鼓励有购买倾向的顾客下定决心。第五段是第五个语步:Using pressure tactics (采用压力策略),Sincerely和签名是第六个语步:Ending politely (礼貌收尾),作为传统信件独特的结尾方式,这一语步在促销信中也很常见。
与Bhatia的七个语步模式略有不同的是:这封促销信并没有Enclosing documents (附寄文件)这一语步;而且Offeringincentives (激励购 买)和Soliciting response(请求回复)的顺序也有所不同。王宏俐, 郭继荣(2006)认为,在语篇构建中常使用的语步是核心语步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不太出现的辅语步是外围语步,在促销信中,第一、二、四语步是核心语步,由于Enclosing documents (附寄文件)这一语步是外围语步,销售者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至于语步顺序,尽管促销信是专门用途英语里的一种,有其惯例和制约性,但我们仍可在体裁规定内传达个人意图和交际目的。
3.3 促销信的文化预设和搭配意义
这实际是一封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抽奖促销信。促销信的最主要部分——第二语步也是以这个文化预设为先决条件的。销售者想要促销的商品是蛋糕,但在促销信里,抽奖有可能赢得情人节的晚餐却是描述的重点,这主要是商家抓住了顾客消费过程中的侥幸获大利心理——以抽奖赢得与挚爱在情人节共进免费晚餐的机会,设置中奖机会,利用抽奖的形式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蛋糕。令人心动的抽奖活动成功地把顾客的注意力指向拉到了本应大力宣传的产品——蛋糕上面。如果收信人不了解这个文化预设,就不容易达到促销信的交际目的。
Leech(1981:17)认为:搭配意义是指一个词与另一个词连用搭配时使得该词的意义随语境而发生的变化。因此促销信在词的搭配上非常注意。促销信使用的形容词大多是描述性和评价性的,多为褒义词,例如:great, wonderful, special, tasty, exciting, thrilling, famous,wonderful, 这些形容词为收信人勾勒出一幅浪漫、激情、美味的晚餐情景。尽管这是一封书信,但口语词汇多余书面语词汇,浅显易懂、简洁明晰。销售者为了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常常直接使用反问疑问句和祈使句,增强引导功能,说服或敦促收信人采取购买行动。
3.4 总结
体裁分析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力求解释语篇的理据, 探讨语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 揭示实现交际背景的特殊方式和语篇结构的规范性。促销信具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把促销信这一体裁语篇看作是一个有规律的有结构的层次动向的组合的思想,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信函体裁,写出目的明确、结构清晰、用词准确的促销信。
参考文献:
1.Hyon, Sunny. Genre in Three Traditions:Implications for ESL [J]. TESOL Quarterly, 30/ 4 :693-722, 1996.
2.易兴霞.体裁分析与农业英语论文摘要[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28-31.
3.杨瑞英.体裁分析的应用:应用语言学学术文章结构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29-34.
4.王宏俐,郭继荣.体裁分析与商务促销类语篇[J]. 外语教学,2006(7): 32-37.
5.Swales, J. 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6.Bhatia, V. K. 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M]. London: Longman, 1993.
7.Nwogu, K. N.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 Structureand Function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 16 (2): 119-138.
8.Leech, G. Semantics [M]. Britain: Richard Clay (The Chaucer Press) Ltd, Bungay, Suffolk, 1981.
论文摘要: 词汇对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发展。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目标,应该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用语法翻译教学来夯实高职学生的的基础,用交际教学法来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两种教学方法是互为补充的,两者的有机结合对高职高专学生词汇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一、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规律。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词汇量要求分别是a级3400个,b级2500个。但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入学起点较低,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差;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习任务重。仅靠学生在中学阶段形成的认知策略来完成突然增大的这些词汇任务有很大难度。而且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词汇的词义、拼写及各种用法,把英语单词和汉语意思笼统对应,缺乏对构词法知识和词的文化内涵的讲解。由此而来,很多学生只能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依靠机械记忆的方法来背单词,对词汇的掌握无法熟练到能应用的程度。
二、有关语法翻译法、交际法研究
1.对语法翻译法的再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远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长期需要,社会各界对有关外语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日益成熟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法翻译法的认识逐渐变得客观,语法翻译法在当今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学中确有其存在价值。主张采取交际法教学的学者们即使在反对牺牲了语言的运用而单纯注重语言形式正确性的同时,也没有全盘否定语法翻译法。由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存在局限性,因此,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坚持它的长处的基础上,吸收包括交际法在内的一切符合我国教情学情的教学法的长处,摈弃其死记硬背、盲目灌输等做法,使之适应变化的英语教学形势,成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
2.交际法的误区
自20世纪70年代末交际教学法传入中国语言教学界以来,对中国语言教学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交际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外语教学也逐渐由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转向了交际教学法,使其成为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主流教学法,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测试考核都围绕“交际”二字来做文章,“听、说”在外语教学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郑声衡在《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中提出,我们应该知道交际教学法首先是作为一种外语教学思想而不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存在的,交际法的外语教学思想要求人们不能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三.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结合应用于词汇教学
樊长荣(1999)在《外语教学中的折中主义》中指出,将交际教学法引进外语教学并不是否定语法翻译法。片面地强调交际法无疑就排斥了语法教学胜外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片面地强调语言使用的功能又忽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功能。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教学法”,不可偏激地推翻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可完全地“照搬照抄”交际教学法。应该在教学中,综合使用交际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使这两种互补性很强的教学法的并存成为可能。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把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教学结合起来,满足社会对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外语教学的方法达到最佳合理的状态。
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定一年级同专业的两个高职班: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控制班。利用高考英语成绩和前测成绩分别证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语言水平和词汇能力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一学期实验过程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相结合的教学法,即在语言输入阶段主要进行教师控制、以讲解为中心的语言输入;在知识内化阶段进行教师半控制、以准确为目的、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语言操练;而在语言输出阶段进行学生控制、以流利为目的、以语言意义为中心的语言练习。
对调查及实验结果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之后,通过高考英语成绩和前测成绩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语言水平和词汇能力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一学期的实验后,通过后测成绩分析实验组的学生在词汇能力方面,对照组的学生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由此得出结论:和单一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相比,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相融合的方法在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词汇能力方面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词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教学启示。
参 考 文 献
[1] allen,e.d.and r.m.valette.classroom techniques:foreign language an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7.
[2] alreck,p.l.and r.b.settle.the survey research handbook [m].homewood:mcgraw-hill,1985.
[3] ausubel,d.p.learning theor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m].toronto: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1967.
[4] 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rd edition [m].london:pearson hall regent,1994.
[5] 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 何英玉,蔡金亭.应用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7]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 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化妆品广告,翻译方法
1. 引言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社会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为了使广告具有特殊的感染力,能在瞬间引起读者注意,刺激其购买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许多广告都是经多番推敲而成,用词优美独到,句法洗练而内涵丰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语言艺术美。优秀的广告,不仅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语言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众多广告中,各种高档化妆品广告踊跃抢滩中国市场翻译方法,广告中不再仅仅强调产品一些物理属性比如,产品如何耐用,产品价格如何便宜等,而是更多地聚焦于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时尚化以及能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的享受来吸引更多的购买者者。那么化妆品广告的翻译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2.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与化妆品翻译
2.1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明示和推理是人类交际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第一原则为关联的认知原则,即指人类认知倾向同最大关联相吻合;第二原则为关联的交际原则,即指每一个话语或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关联理论并不是专门的翻译理论,但在解释以及指导翻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E.Gutt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阐释活动。译者任务是协调原作意图和读者期待,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间的最佳关联。
2.2 化妆品翻译是指对一切化妆品相关文本和话语的翻译,包括品牌名称、品牌广告语、产品特性或使用说明等。事实上对于宣扬美、创造美的化妆品文本,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认为是一种广告,并且按照功能学派莱斯提出的目的理论划分,是属于倡导诱发性文本。因此在翻译此类文本时,就必须要明确文本的功能。化妆品翻译的功能首先是信息功能,即对某一化妆品基本功能成分的描述;然后是倡导功能翻译方法,即是要诱发读者的做为,是原文作者一直追求实现的效果(功能)。
3.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方法与案例分析
转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讲,广告是交际者(广告主)诱导和说服交际接受者(广告受众)接受其产品、服务等的言语行为。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用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的,广告受众一般很少会花大量的时间来仔细研读广告,因此广告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住广告受众,并应迅速说服他们做出购买的行动。这样一来,在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环境下,一些对交际双方而言不言自明的东西常常会被省去。而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交际,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知识各不相同,缺乏共享的认知环境,消费者只能通过译者对广告主交际意图的推断,在译者和消费者共有的背景知识下,接受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论文怎么写。只有基于这种共有的背景知识,原交际者才有可能与接受者进行交际,并认为接受者会理解其交际意图,也正是基于这种共有知识,接受者才可能正确理解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广告翻译时,打破原语广告词和句这些属于语言层次的东西的束缚,从原交际者(广告主)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求出最佳关联性,然后在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广告受众)共知的认知环境下传递给译语接受者,实现原交际者的意图,诱导广告受众接受其产品或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采用一下几种方法进行翻译:
3. 1 直译
当原受众与目标受众具有相同的认知语境,目标受众能通过最小努力获得最佳语境效果时,就可以采用直译翻译策略。在翻译以事实信息为主的推销产品或理念的化妆品广告时,常用直译翻译策略,以达到同原语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最佳关联。例如: The most unforgettable women in the world wear R e v l o n(这世界上最令人忘怀的女人都用—露华浓)。按照关联理论,交际者在明示过程中传达意图,而消费者阅读广告则是一种潜在的推理行为,要看能否实现最佳关联就是要看双方的认知语境是否能帮助达成最佳语境效果。这则广告都以女性为读者对象,中国女性同西方女性一样具有不断追求美的心理特点,因此在中国商家与西方商家共有相同的认知环境。此时明智的译者需要首先从源语文本交际者的明示行为中找出最佳关联,然后采用直译法将交际者的意图传达至目标语观众。目标语观众则因共有的那部分认知环境(对美的认识)接受到交际者的意图。
3.2 转换法
当原语中文化征象在译语中出现缺省时采用意译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转换:
3.2.1转换文化内涵
如果在形式上贴近译文时可能导致对原文联想意义的误解,或者对正确理解原文的风格造成重大损失,那么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来反映原文的联想价值就十分重要。例如“飘柔”。这个品牌下面有一系列的洗发护发产品,它们的卖点是秀发柔顺、光泽,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事实上该品牌在最早投放的美国市场英文名字叫“Rejoice”,它是一个动词,意为:feel or show greatjoy,无论在词性还是在语义本身都符合西方人独立、表现自我、强调自我感受的性格和讲求个性的审美观念。如果采用直译手段将此品牌汉译为“欢喜”或者是“高兴”,实在难以激发中国女性的购买欲。而译为“飘柔”,蕴含了秀发乌黑、柔顺、丝绸般质感的意向,符合中国女性的含蓄美和对乌黑柔顺秀发的渴求,产品的功能和卖点不言而喻。消费者甚至觉得买了这个产品自己的头发也会有“飘柔”的感觉,也会成为拥有柔顺秀发的淑女。这种对文化内涵上的转换让品牌与消费者的共有认知语境最大化,从而实现了最佳关联。又如Dior Addict ultra-gloss reflect 迪奥闪烁魅惑唇膏 。addict本意为“吸毒的人”或是“沉迷的人”,不宜采用。此处译者是要在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中扮演读者推理出品牌商家的意图翻译方法,即营造一种浓烈的迷幻氛围,让读者心动,忍不住尝试。然后,在第二个明示—推理过程中扮演交际者明示意图。在传达(明示)意图中,如果迎合中国传统保守的审美, 翻译为“魅力”或是“吸引力”则使源语交际者强调的那种氛围荡然无存,导致交际失败;这里用“魅惑”则成功地实现了双赢,一方面,源语交际者的意图得意准确传达。另一方面,读者(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期待得到了极大满足。
3.2.2 转换修辞手法修辞是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而生动的一种文字运用手法,也是使文字表达的内容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有效手段。为了增强广告的审美功能和劝说功能,译者常尽力或移植原文的修辞格,或以一种修辞格替换原修辞格,或将无修辞格的原文以一种带修辞格的译文表现出来。例如:Colors that last SO long.Blend SO smooth.Stay SO true.(That’s no lie!) 经久不褪的色彩,匀称平滑的调和,形象逼真。(绝非谎言!)广告原文采用了排比句式。并反复使用程度词so,产生强调产品功能的作用,而译文则采用汉语四字结构,对仗丁整,读起来韵律和谐。易于记忆,使人们在记住了该产品之后,就会采取行动去购买,从而达到广告促成购买的目的。又如飘柔(Rejoice)的广告语Start ahead的译文为“成功之路,从头开始”。译文采用了双关这一修辞手段。飘柔是洗发水的品牌名称。所以从“头” 开始;另外,中国文化中有“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的观念翻译方法,意蕴耐人寻味。
3.2.3 转换语序
英语语法是显性的、刚性的,而汉语语法是隐性的、柔性的,因此英语重时体,重形合,词序比较灵活,汉语则轻时体,重意合,词序相对固定。英语广告汉译时,为了照顾汉语读者的语言审美习惯,译者常常求助于句式变换手段。例如: Make up yourmind before you make up your face.化妆前慎选化妆品。此广告中按时间顺序修改了语序,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从而无需多加思考即获得最佳关联。
3.3 替代当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征象不同时采用替代法,它是直译与意译的结合。英语和汉语的历史都源远流长。其中的历史文化传统逐渐积累沉淀下来,形成了词汇的文化意义论文怎么写。所以,如果外来文化在进入汉语社会的时候,能够依托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就较易引起国人的认可。如Revlon品牌被译为“露华浓”。 这三个字是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听来高雅又艳丽。又如,我国古代喜欢把美人形容成“玉”,因此Olay其汉语商标译为“玉兰油”,令人想起女子的花容月貌。
3.4 重构( rebuilding/ recreation)
从关联理论来看,为获得语用效果,实现广告主意图,有时有必要改变原广告文本内容和形式以迎合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习惯。重构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与手段来疏解或化解原语的文化信息,再现原文的关联性。如美国品牌Neutrogena被翻译成“露得清”,该品牌源于拉丁文字“Neutralis”和“Genus”,意为“新生”。两个文字综合起来则蕴涵着“创造自然效果”的意义。该品牌创始时以一款舒适清洁皮肤的香皂闻名,被誉为“来自比利时珍贵的香皂”。将Neutrogena译成“露得清”,虽然看不出与其字面的意思有太大的联系,但是恰到好处的吻合了其品牌故事中洁净,清透肌肤的初衷。又如:It cleans your hair gently without harshly stripping off all theessential oils or leaving any strange ones behind. So all the health and beautyof your hair shines through.洗发精把您的头发轻柔地洗得干干静静,而又不让所有的香精油统统洗掉,也不留下任何异样的油类。所以,您的头发异常健美翻译方法,闪耀着光彩(洗发精广告)。该例的第二句是个隐晦而形象的暗语,译得灵活、准确、鲜明、生动。特别是“光彩”这个词美丽动人,非常传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有一个中文广告英译的佳例:随身的绿荫。Green shadow which kisses your skin(爱萝莉护肤膏)。 护肤膏是防日晒烧伤皮肤的。作者将这种功能喻为“随身的绿荫”,体现出了非凡的想像力,形象地介绍了产品的功能,给人留下生动的印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化妆品广告属于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最终让顾客做出购买行为。因此,在翻译时应深入研究译语受众的认知环境, 。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合理应用直译、转移、替代和重构等翻译方法,以内容及目的为导向,大胆超越原文词和句的限制,以帮助化妆品消费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从而最终实现译文说服顾客购买的功能。
参考文献:[1]刘璨.关联论指导下的英汉广告翻译策略[J] .华章,2010(32) [2]张婧.接受美学视角下女性化妆品商标的翻译[J].安徽文学,2009(6)[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谭卫国. 英汉广告修辞的翻译.spdc.shnu.edu.cn. [5]景博. 从关联理论看英汉化妆品广告的翻译 [J] . 科技信息,2009(20)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这一实际情况入手,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如何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途径,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所必须的能力,已成为时代的发展对现代人基本的素质要求。然而,社会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不令人乐观:上海《文汇报》2001年6月12日发表一则题为《咱说英语,老外不懂》的报道,该报对在沪的独资企业及合资企业所做的调查显示,均有70%的企业对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表示不满。胶东在线网3月13日讯:记者在05年烟大毕业生见面会现场看到,前来应聘外语类空缺职位的50多个毕业生大都通过国家英语6级甚至8级考试,但当他们面对面与老外对话时却磕磕绊绊,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口语都不会,令主管招聘的外籍人员直皱眉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的学生甚至连外籍教师问他“whatdoyouhaveforyourbreakfast?”这样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原因是这位学生不知道“稀饭和馒头”用英语怎么说。诸如此类的现象俯拾皆是。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在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能创造交际活动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和谐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交际能力是语言的综合体现。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hymes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而语言学家littlewood则将交际能力概括成四点: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本论文由无忧51lunwen.com整理提供20世纪70年代,m.halliday等语言学家就提出“外语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
1975年,bruner和halliday指出“:itistheurgetocommunicatethatstimulatelanguagetogrowinchildren(bruner,1975)。(儿童语言增长的刺激因素是交际的欲望。)1992年,littlewood又指出“:andforadults,themostimportantfunctionoflanguageistofacilitatecommunicationwithothers.”(对于成年人来说,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易于与他人交流。)随着心理语言学和英语教学法的发展,英语课外活动的价值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所关注,出现了不少有关课外活动的文章,但其主要内容多半仅限于对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分类和列举,而实证性的研究做得还很不够。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阐明课外活动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大学生对英语课外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探讨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新方法,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1皮亚杰的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提出,知识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2.2美国学者乔以斯、威尔等人的“角色扮演”论“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将模拟社会成员交往的过程,学生通过协商的方式,学习学术领域的各种知识,以便在将来能有效地从事解决真实社会问题的工作。
3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3.1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课外活动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提出开展课外活动的意见,制定活动方案;制定课外活动目标和评价方案,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较准确地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提高学生的口语、发音、准确表达、英美文化知识、中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策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具体包括:情感目标、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1)情感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亲身感悟活动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充分认识活动在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课外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起热爱英语的思想感情。2)认知目标:了解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语言知识的积累、沉淀和转换,经过思维输入和输出信息,达到交际的目的。3)技能目标: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掌握语音、口语、中西文化差异、交际技巧和原则,从而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
3.2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课外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对学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英语课外活动的目标体系。(2)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趋向,安排课外活动内容,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课外活动内容体系。(3)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探索英语课外活动方式,确定活动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英语课外活动模式。具体活动包括:英语听力训练活动、英语朗读训练活动、英语角活动、英文歌曲演唱、英文短剧表演、英语模拟课堂等。
3.3研究方法实践研究法。
4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主要阶段成果
4.1实施步骤第一,对本系2005级学生的英语语音、口语、听力、阅读水平进行测试:做好测试成绩的登统、分析和测试资料的保存,为课题研究做准备。第二,调研2005和2006级学生的课外活动现状,进一步扩大学生社团,完善社团章程,制定活动计划。第三,广泛开展课外活动:重点是英语朗读、英语朗诵、英语演讲、英语角活动等。第四,通过语音、口语测试、参加河北省“世纪之星”英语口语大赛、系内组织英语朗读、朗诵、演讲比赛、汇报演出等活动,对课外活动效果进行检测,最终写出研究报告“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
4.2主要阶段成果(1)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现状分析(调查报告)。(2)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对策研究——学生社团建设与社团活动章程(研究报告)。(3)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及课外活动计划(论文):英语听力训练活动计划、英语朗读训练活动计划、英语角活动计划、英文歌曲演唱活动计划、英文短剧表演活动计划、英语模拟课堂计划。(4)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5本课题最终研究成果及成果形式
5.1研究成果“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5.2成果形式活动资料及图片;获奖荣誉证书;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丁炎珍.大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3.
[2]王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辽宁教育研究,2004.
[3]卫艳珍,王海花,贺鹏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2004.
[4]曾新.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华中师范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