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代金融论文

当代金融论文

时间:2023-03-27 16:5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代金融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代金融论文

第1篇

2007 年本刊开辟以下栏目: 理论经济、公共经济与管理、现代金融、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国际贸易与投资、工商管理、财务会计、学术述评等。竭诚欢迎国内外作者赐稿。为了提高您的投稿采用率, 请您仔细阅读《当代财经》投稿注意事项:

一、本社除《当代财经》外, 尚有《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故本社将根据两刊栏目设置等因素配置稿源。如不同意, 请您在来稿中注明专投哪一刊物。

二、为了更好地进行匿名审稿, 故请您投稿时务必同时投电子稿和纸面稿。请将作者信息单独列在文章的首页, 正文中将不再出现任何有关影响匿名审稿的信息。

三、为遵循社科学术期刊规范化要求, 请您注意论文的体式:

1. 论文依次由标题( 中英文) 、姓名( 中英文) 、作者单位( 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中英文) 、摘要( 100- 200 字, 中英文) 、关键词( 3- 8 个, 中英文) 、作者简介( 姓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组成, 请勿缺项。作者单位只列一个, 如有多个单位, 可在作者简介中加以说明。摘要即文章观点, 不加任何评论性词句, 如“本文深入分析了⋯⋯”。文内计算公式及数据务必核对准确。

2. 若是省、部级以上立项课题的成果, 请在论文首页左下角注明课题的立项者、名称和编号, 并附立项复印件。

3. 准确区分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在正文中用数字加圆圈( 如①、②) 按先后次序标注, 并与文后的排序格式一致; 参考文献是写作论文时所引用的文献, 在正文中用数字加方括号( 如[1]、[2]) 按先后次序标注,并与文后的排序格式一致。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 用同一序号标注; 如页码不同, 请标明页码数( 如[1] 88) 。引文、数据必须标明出处。

4.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请按以下顺序规范: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M( 专著) 、C ( 论文集) 、D( 学位论文) 、R ( 报告) 、J ( 期刊) 、N( 报纸) 、S ( 国际、国家标准) 、EB/OL ( 电子文献) ]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或刊名, 年( 卷) , 起止页码; 或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 .

四、本刊特别声明: 本刊反对一稿多投, 对采用稿有删改权, 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限于人力、物力, 本刊一律不退稿, 作者可在投稿40 天后来电查询初审结果, 或2 个月后在本刊网站相关栏目查询退稿信息。

第2篇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课程内容 综合素质

金融学课程是理论性、时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经济和金融快速发展,社会上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了解金融发展现状、掌握金融技能的人才,解决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稳定的问题。在高等院校中开设公共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是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必然要求,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各种技能,发挥个性优势,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拓宽就业渠道起到积极作用。

现阶段金融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借鉴先进国家的课程设置,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通过开设前沿创新科学的金融学课程,重视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在高等院校开设《互联网金融》选修课程,系统地、有侧重地介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案例模式,比较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理论和实践异同,介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让学生在互联网金融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如何整合金融市场信息,与金融市场发展步伐保持一致,养成不断更新知识系统的习惯。

一、开设《互联网金融》选修课的目的和意义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网络社交等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风起云涌,余额宝、p2p、网络金融社区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机构正在迅速崛起,互联网和金融业强强联合对传统运营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对传统金融的挑战,必然推动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开设《互联网金融》公开课课程具有如下目的与意义:一是为了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学生普及知识,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外延,讨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二是让学生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走势。三是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理解互联网金融贷款模式、第三方支付、众筹等模式的创新与挑战。四是全面认识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介绍金融大数据分析与互联网金融,发挥学科交叉教学的作用。五是培养学生用思辨的思考方式分析新时期下金融市场风险,完善市场监管,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

二、《互联网金融》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体系设置

(一)教材的筛选

互联网金融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尚未有系统的教材可以直接采用,本课程的教学材料由相关的专著和市场信息整理而得。本课程使用三本相关专著:一是罗明雄、唐颖、刘勇合著的《互联网金融》,二是盛佳编写的《互联网金融第三浪:众筹崛起》,三是芮晓武和刘烈宏合著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3版)。这三本专著较为系统全面地诠释了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所取得的成就与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二)教材内容的安排

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教学内容:第一章互联网金融的概况、内涵和外延,第二章互联网金融浪潮回顾,第三章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第四章p2p网贷,第五章众筹兴起与发展,第六章大数据金融,第七章互联网金融机构模式分析,第八章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与监管。课程内容介绍上以中国互联网金融业的兴起与发展为主线,重视与美国互联网金融业模式做比较。

(三)教学手段的利用

在教育思想上,本课程强调创新性、实用性、研究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以期对传统金融教学系统做有益的补充和拓展。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下:一是课堂讲授,以生动精辟的语言讲述互联网金融知识,启发学生多做前瞻性思考和研究性探讨。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像资料、纪录片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声、光、色,更强烈地刺激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观点,并通过项目讨论互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考核最

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等组成。各部分成绩均以百分制单独记分,加权平均记为最后成绩总分,各部分权重分别为总成绩的35%、65%。平时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在学习本课程期间要求学生写课程学习心得、课堂作业、课堂考勤。期末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以论文的形式考核。为确保论文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确定课程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

三、《互联网金融》课程开设所面临的难点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两个原本不相干行业之间的合作、融合,互取其长。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提供了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的特点:金融服务高效化、便捷化、低成本化、长尾化和大数据化。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出现了第三方支付、人人贷、电商+信贷、众筹、传统金融信息化、直销银行、互联网金融门户和虚拟信用等多种模式。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案例可谓目不暇接,日新月异,如何精挑细选,如何精辟生动地讲解,紧密联系实际,需要授课者做大量细致的学习和准备工作,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这样一个新兴边缘课程,必要时请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士客座讲授,有利于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最新动态,增强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使任课教师获益匪浅。互联网金融课程本身主要体现了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金融学与金融创新、财务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的交叉互补应通有机结合。多学科的内容要求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考虑现代金融实证和实用性,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推广案例教学、专题讨论等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方式,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好知识的持续性与变革性的关系,教学内容既保持课程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又不断吸纳新知识、新信息,对该领域发展的前沿信息不断更新升级。

互联网金融课程的学科交叉的特点对选课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课程对多个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的特点,在选修本课程前,对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监管等课程要有必要的了解和学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开设课程时可以考虑此公选课程主要面向大三和大四具有一定金融学和经济学基础的学生授课,保证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达到教学质量要求。

高等院校应该加大对公选课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尤其是对于课程涉及的教学资料和工具的购置应予以支持,对于优秀的公选课要给予适当的褒奖和奖励,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打造精品课程。高校应重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做兼职教授或讲座讲授,加强学校师资力量,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现代金融形式,其并不仅局限于为传统金融所忽视的市场,而且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核心服务领域。其作为一门与金融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学生按照兴趣选择一个跨学科课程,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加强对金融市场信息的反映。本课程的开设有必要顺应现代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甚至是超前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不断研究学习新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尽力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龚映清.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与对策[j].证券市场导报,2013,11.

[2]刘丽萍.关于公司金融课程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姚军.试论交往式教学在金融课程中的运用[j].当代经济,2011,9.

第3篇

 

[论文摘要]从世界第一家信用卡公司产生至今,银行卡产业已有50年的 历史 ,经过50多年的 发展 ,围绕信用卡业务已经催生出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从卡片生产商到系统集成商,从国内同业竞争到国际信用卡集团等等一系列事实表明,银行卡已经深深植根于当代 经济 和社会生活之中,成为 现代 金融 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涵,于此同时,银行卡的发展和应用也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围绕信用卡业务已经催生出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从卡片生产商到系统集成商,从国内同业竞争到国际信用卡集团等等一系列事实表明,银行卡已经深深植根于当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现代金融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涵,于此同时,银行卡的发展和应用也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大力推进银行卡产业化发展,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挖掘产业内部蕴藏着的巨大商机,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还可以带动通讯、软件、 旅游 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

二是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不完善,多采用国外标准。银行卡市场处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阶段,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自主创新意识较为缺乏。如果国内银行卡产业的标准、规范及产品创新都由国外跨国公司控制,所施行的制度受限于外国银行卡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外汇管理等 金融 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削弱

三是银行卡风险比较突出,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市场参与主体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与风险防范制度尚不健全。商业银行发放银行卡后,对持卡人具体的使用行为缺乏监管,单单依靠中央银行的征信管理系统还不足以对卡的使用进行监控,容易产生休眠卡,使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加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产生影响。 

四是银行卡发行的覆盖面不广。我国现有的银行卡持有人大多数在城市,由于 农村 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商户、银行网点很少,atm机、pos机只有零星布放,导致大多数农民使用卡困难,即使宣传再到位,没有设施支持,农民的办卡积极还是调动不起来,从而造成农村银行卡市场的搁置,使银行卡在农村的发行量降低。 

五是现行银行卡法规制度不能适应产业 发展 需要,亟需修改完善。我国针对银行卡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不到位,有关立法没有跟上,对信用卡犯罪的立法工作比较滞后,对信用卡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也影响了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我国银行卡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是学习国外先进的银行卡服务经验,增加银行卡的服务内容。我国银行卡业的发展比国外晚差不多一百年,并且受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和国情国力的制约,我国银行卡的服务内容远小于国外的银行卡业务。在我国,使用最多的是借记卡,与集消费、信贷、结算于一身的信用卡相比,借记卡的功能主要以存取款为主,信用卡的大多数功能借记卡无法使用。发卡机构应不断提高银行卡经营管理能力,利用现有科技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丰富银行卡品种和功能,为持卡人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服务,满足持卡人多样化的需求。研发适合我国 经济 发展形势的银行卡服务业务。二是完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三是依法经营,加强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四是开发农村市场,增加银行卡发行量。我国现有银行卡持有群体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农村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努力扩大银行卡在农村的受理范围,积极推动银行卡在农村的推广使用;加快经济活跃、有发展潜力的城镇的特约商户的发展;增加atm机、pos机的数量,加强对商户的引导,提高机具利用效率;加强与工商、税务、公用事业单位合作,促进银行卡在与农民生活密切的相关领域的应用;加大银行卡使用知识的宣传,增强农民的用卡意识;按照农村银行卡的使用情况,制定适用于农村银行卡使用的收费标准,按照物美价廉的营销方式,增加农村银行卡的发行量。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学科建设 金融资源意识 金融功能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论文摘要:金融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说明,我国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建立金融资源意识,其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可以基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进行必要转换。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学界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不断关注。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对比说明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具有的质性发展观。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是金融资源观,其研究基轴是金融功能的不断扩展与提升。

一、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曾康霖(1998)就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过较全面的论述。世纪之交,教育部设立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研究项目,项目(张亦春、蒋峰,2000,2001)比较了我国和西方在金融学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给出了概括性的设想[1]。以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学校的“21 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给出了我国金融专业发展的学科定位,制定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2005),项目更强调了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

在西方,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1952),分离理论(Tobin,195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Sharpe, 1964; Lintner,1965; Mossin,1966),金融工程科学(John Fonnerty, 1988; Hayne Leland,1989),行为金融理论(Debondt and Thaler,1985;Statman,1995;Bernstein,1996;Shiller,2000)的不断提出和扩展,使得我国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金融专业教学内容的扩充、转变,更多的考虑教学与实际的衔接,学科发展和国际的接轨。王广谦(2001)[3]、张新(2003)[4]、封思贤(2005)[5]和张文颖(2006)等在各自的文献中都特别强调了这一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另外,李芒环(2007)、佘德容等(2008)和梁玉等(2006)结合各自所处学校的特点,对金融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整体性设计,提供了个案经验。张亦春、蒋峰(2001)[6],何嵬(2009)专门针对金融专业和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改进的思路、方法、经验,为金融教学改革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手段。

我国现有针对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多是寻找差距,模仿和学习西方金融学的研究范式、学科体系和教学方法。然而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这并不完全符合金融发展规律,而且容易受制于人,甚至严重的会造成金融资源流失,金融主权丧失,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黄达(2000)[7]、白钦先(2007)关于金融学科建设、中国经济学金融学理论与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等进行了思考与论述,他们的论述从思想方面提出了独到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

1.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两年多时间,其造成的影响严重、持久和深远。这场危机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更是给我国的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挑战和质问:即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金融的结构、金融的功能和金融的发展?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多局限于技术的层面,且争论颇多,莫衷一是。

要正确、准确地认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工程等知识在内的微观金融体系;而要抓住危机爆发的根源和本质,以及日后最大限度的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又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微观金融的观察视角,要有金融资源的意识,大金融的意识和具备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

2.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视角

自20世纪70年代始,以Black-Scholes公式为代表的数理金融理论的创立,西方的金融专业逐步形成了以金融工程为代表的微观金融的理论体系。金融学科逐渐数学化、模型化和微观化,而且往往将金融专业设在管理类学科之下,这与我国传统的以货币、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专业形成了较大反差。

与此同时经济金融学家(以我国学者白钦先(1998、2001)等为代表)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主权等基本概念,形成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契合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可藉以对金融本质进行更深化的认识。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下,我们能更清楚的知道,对各类金融资源的运用应以金融功能的扩展和提升为基轴,以金融效率、金融安全的实现为归宿,避免简单的金融量性发展观。如果我们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及其研究视角来审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市场)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对危机的理解及对金融学科教学改革的推进会更加具有指导和针对性。

三、从金融发展理论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形成

1.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金融发展问题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Goldsmith(1969),其最早给出了金融

发展的定义,即金融发展是指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并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对金融发展进行了量性描述。作为对Goldsmith金融发展观念的深化,Shaw(1973)和Mckinnon(1973)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由于两个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同一问题,故一般可简称为“金融深化论”。Mckinnon和Shaw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背景是: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即政府过分干预金融市场,实行管制的金融政策,同时存在着较高的隐形或显性的通货膨胀,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生扭曲,致使利率、汇率不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严格的利率管制、高额存款准备金、信贷配给、高估本币汇率等。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就应该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包括六个方面:提高或放开利率、放宽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建立与发展国内统一的资本市场、抑制通货膨胀、财政和外贸配套改革。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但其在体系上比较粗糙,分析模型过于简单,包括因素较少,不具有动态特征,很多观点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理论分析尚显不足。更重要的是,根据Mckinnon和Shaw的理论框架,其认为金融部门并不创造财富,金融的发展也只能影响资本的形成,并不影响全要素生产力,这些也都较大地削弱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解释力度。

2.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一些经济学家汲取了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成果,在其金融发展理论模型中引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外部性等因素,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1)“金融供给论”和“金融需求论”。Patrick(1966)研究了金融深化对国民财富的构成及使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货币供给带动下的金融发展战略。他强调,贫穷国家应当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货币供给带动政策,在需求产生以前率先发展金融。这种战略要求政府在短期无明显效益的情况下,坚持对金融进行投资和重点发展(陈岱孙、厉以宁,1991)。1996年,帕特里克提出了金融发展中“供给导向法”和“需求导向法”之间的区别。“需求导向”的金融发展是实际经济部门发展的结果,这意味着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增长必须更有效地分散风险以及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此,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了一个更好地推动作用。此外,“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先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对经济增长有着自主的积极影响,对动员那些阻滞在传统部门的资源,使之转移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并确保投资于最有活力的项目方面可以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后者对早期的经济发展有着支配作用,一旦经济发展成熟,前者便发生作用。

(2)金融约束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在反思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对发展中经济或转轨型经济而言,金融抑制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落后。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仅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金融动荡,因此有必要寻找另外一条道路,这便是由Herman, Murdock and Stiglitz等人提出的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论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的假定前提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这在现实中难以成立。同时,即使现实中存在这些条件,由于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行为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失灵。金融约束论认为,金融市场失灵本质上是信息失灵,它导致了金融市场交易制度难以有效运行,必须由政府供给有正式约束力的权威制度来保证市场制度的充分发挥。政府可通过金融约束政策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并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可预测的低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为金融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如何实施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框架。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作用。因而它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而是对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转贴于

(3)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理论把金融因素作为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重要变量,研究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用与作用机制。内生金融理论认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金融交易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交易成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内生地要求金融

体系形成和发展。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引入了诸如不确定性(流动性冲击、偏好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之类的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作了规范性解释。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既放弃了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又坚持了从金融与经济关系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立场,金融学家们试图建立一个一般金融发展理论。它带来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转变,使有关金融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令金融发展理论在沉寂了20多年以后重返主流学术界。但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坚持了金融发展研究的机构观,即从现有的机构出发来研究金融功能,导出其产生、发展和作用于经济的机制,依然具有一定局限性。[8][9]

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态势,金融与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金融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性和主导性要素。这一切要求人们重新认识金融的本质以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有学者认识到金融发展的现实效应与主流理论不符,提出了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面向21世纪新的金融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金融理论的融合与升华,是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扬弃与创新。

国内学者对金融发展作了比较全面、深刻论述的代表人物是白钦先教授。在其《论金融可持续发展》(1998)中,白钦先教授首先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主权等基本概念,并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发展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体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其他文献(白钦先等,2001)中,白钦先教授及其合作者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切入,从金融发展的一般性出发,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更系统的阐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既不是孤立研究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是孤立研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是在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即在两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领域,白钦先教授一直关注并持续不断地研究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两个方面同时展开,针对西方学者只包含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两大要素的特指金融结构理论,提出“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理论;针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变迁即是金融发展”的量性发展观,提出“金融结构演进(质性与量性发展相统一)即金融发展”及“金融功能演进(扩展与提升)即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理论;并在发展金融学的整体框架内,梳理整合了“发展金融学是以金融功能为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联结点,以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为其研究的基轴,而以金融效率为研究的归宿”。[10]

四、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现代金融已成为包括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理论金融与实务金融、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观念与金融意识等众多因素,并直接涉及经济与社会、财富与资源、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及经济风险与经济危机等众多因素的庞大的复杂巨系统。我们在研究金融,进行金融学科建设的时候需要始终具有这样的大金融意识,始终将金融问题与金融的功能提升紧密联系起来。

第一,强化金融资源意识,树立金融主权与金融安全意识,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中的经济体尤其需要有这样一些意识,并形成相应的对策措施。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给出直接回答。而金融发展首先也是一国的金融发展,在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发展中经济体往往处于被动和被掠夺的地位,发展金融和金融发展,就必须给与它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第二,对于我们国家这样正处于发展成熟中的金融体系来说,仍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们要形成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状况的合理的金融结构,在某些市场化改革不利或行不通的行业与部门,我们仍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金融倾斜并非是惟一正确的金融改革方向,其关键是要看改革能否充分的发挥出金融相应的功能性作用,是否实现了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应鼓励创新,鼓励对外开放,但我们要有自己的时间表,要与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完善金融的监管体系同步。

第三,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需要适当转变,凸显人文价值观的认同。包括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的现代金融学科体系和大多数经济类学科一样,呈现出研究方法数学化、模型化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在金融这样一个充满风险因素的领域,在金融虚拟化程度不断强化的时代,我们应该,而且也不得不转变我们认识、发

展金融理论及其实践的思路,重新审视金融的本来目的到底是什么?金融的人文价值观又是什么?这对维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防止危机的发生都不无裨益。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讲,在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也应发展起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这不是简单的中国特色,而是金融发展理论的中国化。[11]

当代金融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货币非中性基础上的金融非中性,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引人金融学研究,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这一研究范式确立了金融学的最终研究目标,在最高层面上给出了我们进行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金融发展观;在方法论上,这一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有机结合,并突出了金融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实现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的真正变革。[12]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 峰. 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2]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6-18.

[3]王广谦. 正确定位加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2):13-14.

[4]张 新.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 金融研究,2003(8):36-44.

[5]封思贤. 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2):38-41.

[6]张亦春,蒋 峰. 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32-35.

[7]黄 达. 金融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9):1-7.

[8]龚明华. 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及前沿[J]. 国际金融研究,2004(4):4-11.

[9]刘 澄. 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演变简评[J]. 当代财经,2001(1):35-39.

[10]白钦先.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历程[J]. 经济评论,2005(3):39-45.

第5篇

关键词:宏观金融;微观金融;金融学科;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230-02

一、金融学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深化进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导致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制度等领域的剧烈变革。通过考察发现,在西方国家金融学科体系的发展中,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金融学科体系向微观化转变

20世纪初期,金融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货币、银行、信用三个方面,从宏观经济学视角研究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功能以及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后来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又加入了货币政策、金融调控的内容。总体来讲,当时的金融学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研究,也就是现在国际学术界所定义的“宏观金融”。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以直接融资模式为主的资本市场的兴起,市场对关于公司理财、资产价值评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需求也变得非常强烈,这就直接促进了“微观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微观金融”是从微观的角度,以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金融与金融体系、时间和资源分配、价值评估模型、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资产定价、公司理财等内容。涉及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等三个大的方向。发展至今,金融学的内容大体包括两部分,即“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但是,西方国家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宏观金融”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经济学内容的一部分,没有充分的理由把“宏观金融”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或专业来开设。因而,国外的高校大都把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挂在经济系或经济学院。这事实上等于是把金融学中关于宏观的部分剥离出去,而赋予“微观金融”以金融学的定义。

2.数量化在金融学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

当代微观金融理论的核心理论基础是公司金融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 而资本成本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又分别是公司金融和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资本成本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投资(项目价值决策) ;如何融通资金(资本结构决策) ;为投资人提供多少回报(股利政策决策)等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在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在不确定性条件下, 资产收益的决定, 资产收益与风险的测量以及任何一种资产的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函数关系等一系列基本的微观问题。因而成为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主要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测定投资组合绩效、证券估价、决定资本预算以及公共事业股票管理中。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金融理论都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大量的数学、统计模型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技术。因此,要学好“微观金融”的理论知识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基础。西方国家的高校为适应这一变化,纷纷在金融专业的本科教学内容中增加或强化了这些方面的培养。

3.金融学已逐渐变为一门交叉性学科

目前,金融学与数学、统计学、工程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产生了一些金融学新的分支学科,如金融工程学、法和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等。目前,金融工程学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正在西方各国迅猛发展。法和金融学是自20 世纪70 年代兴起的“法和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延伸。法和金融学有两大研究方向:一是以金融学为中心结合法律制度来研究金融学问题。二是利用金融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法学问题,如金融立法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法和金融学对于金融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当今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的时代,如何为金融创新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或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金融创新等问题正是法金融学研究的领域。行为金融学是把心理学纳入投资行为分析,自产生以来,成功地解释了金融市场中许多不能被传统金融理论解释的异常现象,并逐渐被用来作实践指导。因此, 行为金融学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兴学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现象必将得到深化和广化。

二、我国高校当前的金融学科建设状况

1. 对于金融学的内涵界定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目前,国内学界对“金融学 ”的理解大多还停留在“宏观金融”的层面,即主要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两大代表性科目为主线。因此,金融学被定义为“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大多设在经济学科门类下。而国外对Finance (金融) 的一般解释为:“金融以其不同中心点和方法论而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的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行、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由此可见,中西方学者对金融学的界定有着明显的差异。正是由于对金融学理解的这种取向,导致了我国目前的金融学科发展滞后,其研究和教学工作与金融实践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的脱节。

2.教学内容陈旧,不能有效地达到培养目标

由于在金融学内涵界定上的限制,我国高校在金融专业教学内容上存在诸多的问题。这集中体现在:首先,有关“宏观金融”方面的课程过多。一方面,造成课程内容交叉重叠,且传统陈旧,落后于日新月异的金融实践;另一方面,使得与金融学有高度相关性的课程,如管理学、数理统计、财务管理、法律课程等的课时不足,有的干脆就不开设。其次,在教材建设上,我国当前的金融学教材质量普遍偏低,相当多的教材缺乏“教学大纲”依据,缺乏前瞻性,对现实金融活动创新现象,不能从理论上作出充分、完整的阐释,教材内容高度雷同,缺乏新意。最后,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重视,学时分配过少,且大多的实践环节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对金融的感性认识与基本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3.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绝大多数国内高校仍然使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常常是一门课程从头到尾都由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形象地称之“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如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多媒体手段、网络手段等一类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相当高程度上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而未被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这是造成我国高校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4.金融教学师资队伍亟待充实完善

现在我国高校中的金融专业教学师资队伍都是传统金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与能力不适应当代金融学科发展的趋势。很多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师甚至是半路出家,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学专业出身的教师不多。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能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来。

三、 国内高校金融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应重视金融学内涵的界定。在金融学向微观化发展的趋势下,国内的金融学科建设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迫在眉睫,直接融资对中国的特殊重要意义已使“微观金融”的全方位研究势在必行。首先,应对金融学的内涵做出明确的、与我国金融实践发展相适应的界定。这是对我们的科研和教学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

2.关于金融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与金融相关的各个岗位上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在金融市场以间接融资模式为主、金融机构单一、金融工具简单的时期,是基本适用的。但是,按照目前的金融发展,要在四年的本科期间培养出某金融领域的专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对培养目标应该作出相应调整。鉴于金融学科发展的特点,对本科阶段的教育应该淡化专业,强化基础,强调学科的金融理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在社会化生产和活动中的团队协作精神,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需求。

3.在教学内容上,应该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统筹安排课程,对出现交叉重复的课程进行果断的删并处理。可以相应增加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金融法律知识等相关课程。

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专业必修课。可开设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财务管理和各类金融机构的介绍等课程,这一层次可以根据各高校的具体目标小范围地作些调整。二是专业选修课。可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特长,相应地开出大量的金融学专业选修课。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对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

对于实践环节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是从书本知识到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在培养计划中加大其学时和学分的比重。

4. 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等宏观类课程,可以引进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而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充实和提高金融学的师资队伍。现在在各高校担任金融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传统金融教育背景,如不加以改造和提高,将难以胜任现代金融的教学工作。因此,需要采取引进、培训或鼓励进修等多种措施并举,来提高现有教师的金融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触,多参与社会实践,以此来缓解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困境;鼓励教师研究现实金融世界,尤其是要加强对“微观金融”领域的研究,紧跟现代金融发展的前沿领域,并积极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来,以此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出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任课教师客观上很难了解和掌握各类繁杂的金融业务最新发展状况。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聘请富有经验的实际部门的业内专业人士授课,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张亦春.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广谦,等.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新.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金融研究,2003,(8).

[4] 王广谦. 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第6篇

大学出版:主题与强势 贺圣遂

教育部社政司召开理工类高校出版社发展研讨会 教育部社政司出版管理处

在对话中寻求合作的支点——第三次中美出版工作研讨会侧记 赵玉山

第二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办公室暨现代化管理研讨会综述 岳凤翔

试论大学出版社的办社理念 姜新祺

大学出版基本特征与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王巍

90年代图书市场回眸 傅德林

小型科技类出版社的现状与出路 彭克勇

出版业面对的新课题 刘东杰

抓好出版社经营管理的三个关键环节 浦富弟

医学类图书选题策划的几种方法 张桂枝

敢问路在何方 谢贵良

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型教材 金文织

地方职业教育教材开发要体现市场经济特点 贾平静

记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丛书的策划与出版 靳新强,王凤廷

民营书业的发展与走向 王琰

大学生阅读需求与购买倾向调查分析 谭平

关于图书库存的几点思考 高冬成

出版社发行部门如何减少退货量 王星

信息化时代的"复制"问题 李艺

版权价值评估与市场交易规则 孙学良

浅谈带盘稿的排版质量控制 熊小琳

利用internet加强出版社信息流管理 伊静波

"文责自负"与"文责共负" 吴增基

试谈科技图书的创造性加工 苏宁

编制图书索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赵莳

图书广告战略刍议 刘海

新世纪的出版宣传观念 辛文

说说《中国消费者》的特色经营 段梅红

新公开师专类学报的定位 刘春魁

打造品牌作家(上) 杨贵山

分工与发展 赖德胜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对出版双重功能的认识 周蔚华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图书出版业发展 刘万忠,胡登峰

第五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全体理事会综述 曹巍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荣获"抗击非典先进全国性社会团体"称号 戴轩

繁荣,抑或泡沫?——"读图时代"的冷思考 冯雁

动态信息

"文责"何以"自负" 周立钢,李士峰

出版社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几个问题 洪梅春

依据社情进行选题建设坚持特色实施三项战略 陈福郎

香港大学出版社印象 冯智勇

图书版权引进存在的问题与应采取的对策 崔红伟

关于高校教材选题策划及组织编写的几点认识 丛晓红

构建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教材新体系 王安琳

浅谈出版社的营销策略 李居仁

发行渠道之观念创新:构建伙伴型渠道关系 毛家瑛

余敏纵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 徐蕾,辛华

开放与变革:当前我国期刊封面的设计理念 朱晓荣

心系读者服务读者——谈谈如何办好老年期刊 柴火

新形势下出版社会计工作的新变化 黄宁

建立出版社纸张材料内部控制制度 胡波

关于处理引用他人作品问题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肖顺杰

细微之处有学问——文字编辑审读中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 冯赤樱

编辑医疗保健类图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周莉华

沧海掬浪——《中国传统文化通览》评介 李夕聪

简评"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列教材" 徐飞

新闻出版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柳斌杰

中国出版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未来 孙文科

"得心"与"应手"--话说现代出版人 聂震宁

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发展观发挥好首都新闻出版人才资源优势 冯俊科

平台与人才--出版业人才涌现的环境建设 赖德胜

从外研社的发展看人才的培养 李朋义

锻造最具竞争力的优秀团队 李元君

给您一个智慧人生--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朱杰人 曹巍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定位和宗旨 张宏,钱明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岚清音乐笔谈》编后感言 苏雨恒

合力与创新的结晶--编辑《安达信:事件与反思》的启示 冯赤樱

大学出版社版权贸易特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孟超

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的利益平衡 徐强平

高校双语教学教材的选题策划 樊晓燕

关于教材编辑专业化的几点思考 曹瑞珍

构筑中国现代金融学学科体系的基础--评《现代金融经济学》 郭洁

人力资源建设是出版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京师出版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成立典礼综述 肖理

实现教育公平需要教材多样化 郑国民

主流教材不是指定的 邵水潮

质量是教材的生命线 林红

严把教材编写准入关 朱杰人

主流教材不是唯一的 张晶义

何谓主流教材 吕建生

出版学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完善 刘永红

实施企业信息化提高出版行业竞争力 陈铭

论企业家精神与现代出版企业成长——兼论外研社现象及其启示 顾金亮

安于淡泊平以致远——访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周安平 金平,佚鸥

巍巍交大百年书香——张杰校长在上海交大学术出版基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杰

提升出版社管理水平的几个环节 单晓巍,高敬泉,石进英

我要做一本最好的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汶川地震诗钞出版历程 朱华华

订货会功能嬗变与出版社的经营对策分析——以北京图书订货会为例 赵萍

通过专业会议打造专业出版新形象 罗佩珍,张丽娟

在学术出版市场上大学出版社的地位和发展战略 张平官

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市场的定位和发展战略 铃木哲也

引进和输出并举努力出版精品学术著作 林梅

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铺路搭桥——《当代西方教师教育译丛》评介 栾学东

大学出版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写在肖启明博士论文出版之前(代序) 马新国

第7篇

参考文献:

[1]李萍.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比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0(4)

[2]马四海,赵雪,孙扬.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应用问题探讨—由沧州化工债务重组案例引发的思考.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8)

[1]张丽雪.债务重组对重组双方的利弊分析──基于2006年新债务重组准则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9:30-31.

[2]刘青,王玉蔚.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J].生产力研究,2015,No.27102:149-152.

[3]李娅.浅析债务重组对重组双方的利弊[J].时代金融,2012,No.47812:242.

[4]霍达.企业对债务重组方式选择的探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v.15;No.5702:100-103.

[5]邵青.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6]谢海洋.债务重组准则变化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01):110-114.

[7]樊懿芳,纪岩.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基于2007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09(06):123-126.

[8]谢德仁.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J].会计究,2011(03):19-26

[9]陈倩倩.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304.

[10]刘鹏达.企业债务重组及其会计处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2:198-200.

[11]杨守杰,王立娜.债务重组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5:33-34.

[12]李雪珍.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5,06:94-95.

[13]吴晓鸥.企业债务问题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5,05:138.

[14]王金丽.债务重组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45-46..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6]王金丽.债务重组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

[17]王静静.债务重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基于ST金泰的案例分析[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5.

[18]夏裕,彭珏,徐莹.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上市ST公司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19]谢德仁,樊鹏,卢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盈余管理: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01).

[20]谢德仁,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03).

[21]田宏超,董志华.关于债务重组有关问题的分析[J].绿色财会,2009,(04).

[22]张莲银.我国制造业财务困境预警研究——基于管理者行为角度[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9):25-35.

[24]卢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盈余管理[D].北京: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系:硕士学位论文,2005.

[25]程海燕.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J].财会月刊,2001(16).

[26]谢德仁,樊鹏,卢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盈余管理—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第四届实证会计论文集,2005.

[27]焦娜.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8.

[28]樊彭芳,纪岩.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基于2007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09(2):123-126.

[29]朱君.债务重组准则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30]罗炜,王永,吴联生.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J].中国会计评论,2008(6).

[31]张丽晨.新旧债务重组准则差异对比以及对企业的影响[J].金融财务,2007(16).

[32]赵泽松,张虹.财务会计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

[33]郭小黔.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34]胡灿.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

[35]洪宁峰.债务重组会计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4).

[36]吉奎.债务重组准则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1(32).

[37]张艳萍.债务重组会计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2).

[38]马迎森.新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治理研究—基于债务重组准则[D].西南财经大学,2009.

[39]杨敏.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动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

[40]赵汝宁.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资本市场制造业为例[D].吉林大学,2012.

[41]李琛.债务重组对我国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2]李倩.广东雷伊债务重组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3.

[43]许莹.债务重组准则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

[44]何帆,刘若雪.论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财会研究,2014(3).

[45]陈熙.企业债务重组会计核算与错弊甄别[J].财会通讯,2014(1).

[46]张丹.关于企业在债务重组中对利润操纵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4(5).

[47]许文静,王君彩.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对上市公司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48]王华兵,毛亚培.债务重组方式与报表操纵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2(21).

[49]谢海洋.债务重组准则变化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01).

[50]徐晓婧.我国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改进与完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51]邵青.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52]李琛.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3]邵青.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

[54]徐晓婧.我国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改进与完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55]邵青.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56]李琛.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7]邵青.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1):110—114

[58]刘艳.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纳税调整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5,(5):27-29.

[59]项丽华.企业债务重组的损益分析[J].经济师,2012,07(3):172-173.

[60]叶若慧.浅析企业债务重组方式选择的会计核算[J].商业会计,2011,(27):19-20.

[61]刁俊腾.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政策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之比较分析[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1):109-111.

[6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2012(2):33-35.

[6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11(10):51-53.

[64]李兴梅.新准则视角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J].新理财,2011(18):12-15.

[65]《关于债务重组法律问题》,来源:法律快车http://lawtime.cn.

[66]会计百科-知识点(本词条被编辑过3次,最近于2012年12月27日编辑).

[67]《会计理论》正文http://lw.chinaue.com.

[68]陈金妹.某外贸企业债务重组案例分析[J].上海会计,2010(4):76-78.

[69]梁邵华.论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及启示[J].当代经济,2011(04):54-56.

[70]高新光。浅论债务重组的意义【J】。商业研究,1999(2):45-47。

[71]刘华珍。债务重組的影响因素及其公司绩效效应探析【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2:23-34。

[72]李心福。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财务效应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22):

[73]赵汝宁。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资本市场制造业为例【D】。吉林:吉林大学,2012:22-31。

[74]侯建杭.金融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典型案例解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75]韦军宁.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应用及影响分析,会计师,2009年第01期

[76]丁玉芳.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引用公允价值的思考商业时代,2009年第04期

[77]张云亭.国有企业债务重组[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78]许文静.债务重组准则变更经济后果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79]张文婷.债务重组新准则运行效果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24):93-94;

[80]胡建忠.不良资产经营处置方法探究:基于价值重估和分类管理的视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第8篇

论文摘要: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已成为目前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全球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金融创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与建议。 

 

金融创新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全球银行业的大力追捧,并逐步发展成为各银行集团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商业银行。他们通过对金融制度、金融产品、交易方式、金融组织、金融市场等的创新和变革,以重新优化组合金融领域各种要素,同时实现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金融创新亦已成为金融体系促进实体经济运行的“引擎”。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需要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国际化过程中同时还要应对国际金融全球化的巨大风险,所以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金融创新的现状,找到金融创新的突破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当代金融创新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到80年代形成,到了90年代,金融创新理论基本上形成了体系,并成为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金融创新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格局的创新及其定价机制方面;而宏观角度来看,则主要集中在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而金融创新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动因理论、运行(传导)机制、经济效应分析三个方面。其中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本动因:追逐利润 

如果金融机构没有逐利的动机,那么商业银行就可能进行金融创新。例如: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银行设立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筹集和分配资金,所有的资金运用都是按照行政命令的方式制定和执行,充其量就是政府的出纳,丝毫没有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合理配置资金。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时,由于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经济实体,还带有部分计划经济的色彩,金融创新的欲望也不足。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入世5年保护期的结束,金融机构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利益性的经营模式也逐步成为银行金融业发展决策重要目标。 

 

(二)规避金融管制 

无论在哪个国家,金融业一般要较其他行业受到更为严格的管理,当政府的金融管制妨碍了金融业务活动和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金融机构利润下降和经营困难时,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千方百计地通过金融创新,绕过金融管理当局的法规限制,努力把约束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便赢得竞争优势。比如:具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有欧洲美元(1958,国际银行机构)、欧洲债券(1959,国际银行机构)、平行贷款(1959,国际银行机构)、自动转账(1961,英国)和混合账户(60年代末,英国)。这些金融创新都能够较好解释该时期商业银行与市场拓展相关联的金融产品创新和商业银行的“逆境创新”、快速增长的财富对金融资产创新需求所引致的金融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管制措施越多的国家往往更容易成为金融创新的集中地等现象。 

 

(三)转嫁风险和高科技的应用 

具有代表性的是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与两次石油危机所促成的为防范和转嫁风险的金融创新。其中电子计算机技术进步以及在金融行业迅速推广也构成该时期的背景的一部分。这个时期金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嫁市场风险,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产品创新有浮动利率票据(1970,国际银行机构)、联邦住宅抵押贷款(1970,美国)、外汇期货(1972,美国)、外汇远期(1973,国际银行机构)、浮动利率债券(1974,美国)和利率期货(1975,美国)等。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和汇率、利率反复无常的波动,使投资回报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励各商业银行不断创造出能够降低利率风险的新的金融工具。 

另外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高科技的应用。尤其是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引发金融领域内一场改变历史的“技术革命”,使得以往无法实现的交融服务得以实现,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费用,使得金融机构提高了扩张区域性业务的功能。这也是一个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因素。 

 

(四)金融自由化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债务危机的爆发,西欧各国普遍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显著增强。此阶段金融创新产品大多以银行表外业务的形式出现,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有货币互换(1980,美国)、利率互换(1981,美国)、票据发行便利(1981,美国)、期权交易(1982,美国)、期货交易(1982,美国)、可变期限债券(1985,美国)、汽车贷款证券化(1985,美国)等。由于金融管制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迫使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得这一时期的银行表外业务得到空前创新和发展。同时各国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提出了相应要求,使得银行采用诸如贷款出售(证券化)、备用信用证、互换交易等表外业务形式将资产转移至表外,以减轻资本充足性的压力并获得较高收入。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品种单一 

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占的比重仍然较低。从整体情况来看,中国的银行整体规模还十分小。 

 

(二)金融创新数量扩张快、质量低 

由于金融创新主体素质不高,创新的内容显得比较肤浅。同时我国金融创新的科技含量较小,深度不够。我国金融所依托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还很落后与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务电脑化、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还相距甚远。而且,我国网络技术水平整体上还比较落后,也限制了我国金融创新水平的提高。 

(三)业务创新不均衡 

资产业务是指运用货币资本来获得利润的业务,主要由部分组成,即现金资产、放款、证券投资和其他资产。从金融创新的动因来看,我国金融创新的动因有所偏差,金融机构创新的微观动机则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中间业务主要是指那些银行不需动用或较少动用自己的资金仅以中间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和佣金的业务它具有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强等特征。近年来,中间业务是一个发展很快的业务,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了传统业务。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汇兑、结算等业务。 

 

(四)金融创新环境约束 

一方面,作为经营主体来看,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国的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四大国有银行无论在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以及资产负债规模等方面都占有垄断地位,这种行业的垄断,不利于金融创新。另外,金融管制仍相当严格,过多的金融管制抑制了金融创新。 

另一方面,作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消费主体来看,社会公众是商业银行最大的客户群。目前的情况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意识强但消费意识、投资理财意识较弱通过商业银行这个中介来投资理财、消费的意识淡薄。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万亿元民间手持资金约万亿元。但长期以来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使得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业务至今仍不能像西方那样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社会公众金融意识淡薄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助长了银行业务经营的惰性从而没有也不可能向消费者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零售业务。 

 

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 

 

(一)立足市场及客户 

金融创新是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每一项金融品种的创新,都要与客户紧密联系起来,同时需与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结合起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创新时,既要考虑实际情况,又要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要。 

 

(二)坚持原创和高起点 

在确定金融创新主攻方向时,商业银行应选择技术原创型创新为突破口。其依据是:第一,技术原创型创新代表着当今国际潮流,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发挥我国商业银行的后发优势,保持技术上的高起点。第二,在我国还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的情况下,技术原创型创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对较小,因此比较切实可行。 

 

(三)加强创新科技含量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四)平衡业务间创新比重 

加大存款业务创新。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存款产品和业务手段的创新,要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高品位、多功能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务,稳定现有的客户群。一是要提高汇兑、结算业务的服务效率,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二是要迅速增加业务的服务种类,扩展业务范围。三是要大力发展租赁业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回租租赁、经营租赁、杠杆租赁业务等。四是要积极开展各种咨询业务,利用专业优势和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对企业和个人开展有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组合设计和家庭理财等多种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彭正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问题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4)。 

第9篇

关键词 信用担保 法律制度 中介机构

一、背景

资产证券化是世界金融领域中的重要创新。它不仅在宏观方面改善了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了由于搜集信息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而且在微观方面它能够增加长期资本的流动性,有效的解决了商业银行中长期存在的短寸长贷的矛盾,并且带来了新的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收入新增长点,改善了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此外,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为不同风险偏好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更为广泛的市场。而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标的的证券则格外引人关注,它在历史上一直风靡,占据着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却又在金融风暴中被指责为罪魁祸首。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开始于美国,并在八九十年代获得了迅速发展。在美国市场上,发行总量从1985年的8亿美元,到1992年的1888亿美元,平均增长了157%。到1997年底,,全美4万多亿美元未清抵押贷款余额已经有50%以上实现了证券化。1999年,MBS市场更是首次超过了国债市场规模(3.28万亿美元)成为第一大证券市场。之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继续发展,到2007年,抵押贷款余额达到GDP的105.17%,MBS市场也随之在不断扩大。

在我国,由于金融起步较晚,金融体制不健全,市场不完善等一系列原因,金融创新产品一度缺乏,直到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才推出第一只MBS—建元证券。之后又不断有银行推出此类产品,如国开行发起的“开元2005—1”和“开元2006—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兴业银行发行的“2007—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建设银行于2007年再次发行的“建元2007—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就其规模和发展来看,远远不能解决住房抵押贷款长时间的积累和日益增加的贷款购房需求之间的矛盾。

然而,正待市场进一步扩大的时候,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了我们刚刚起步的道路一个警示,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此类产品,事实上,出于审慎的态度,银监会在金融风暴后已声称暂停了资产证券化进程。在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鼓励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多样化的方向毋庸置疑,而如何防范风险,有效管理等问题则日益突出。因此,在吸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同时,探究分析近年来MBS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历程

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虽然较晚,但在金融和政府当局的配合和推进下,发展迅速,主要历程如下:

1、起步阶段

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源于海南省三亚地产的投资证券,1992年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以三亚丹州小区800亩土地为发行标的物,公开发行了2亿元的3年期投资证券;1996年,珠海市为支持高速公路的建设,曾在海外发型了2亿元的债券;1997年,重庆市政府与亚洲担保及豪升ABS(中国)控股公司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基础的ABS计划合作协议,成为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一项重要突破;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MBS研究”,表明中央银行已经开始关注这项业务:2000年3月,中集集团与荷兰银行在深圳签署了总金额为8000万美元的应收账款证券化项目协议,这是国内首次应收账款证券化,同年,批准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为住房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单位。

2、发展阶段

2002年,中国建设银行加快了住房贷款证券化业务的准备,它与德国施豪银行签署了合资合同等文件,筹建合资住房储蓄银行;与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准备合作引进住房抵押贷款引荐业务,并在上海成立了麦格理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开展以二手房市场为重点的住房抵押贷款引荐业务;2003年中集集团以海外应收账款为支持,发行了三年期的证券‘同年,华融公司推出国内首个资产处置信托项目;到了2004年,政府推动了证券化的发展,《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此后一系列规章的出台规范了市场规则,推动证券化进入实质阶段。

3、规范阶段

2005年3月21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促进金融创新,经国务院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于年底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41.77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30.17亿元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之后不断有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2007年以来,包括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在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相继加入了发行资产支撑证券化产品的行列。截至2008年1月,全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总规模达到了410.26亿元。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出于审慎态度,银监会暂时叫停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使得资产证券化进程陷入停滞状态,2009年到2010年期间没有任何证券化资产产生。而银监会则强调暂停并非叫停,在危机的根源尚未探讨清楚,资产定价没有合适的标准的情况下,证券化产品投放市场后,价格波动会比较大,容易给投资者造成损失。这一确定在当时引起热议,褒贬不一。但无疑使得大家看到金融创新在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同时,并不能消除风险,风险积聚后的爆发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更为恶劣。审慎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状分析与建议

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市场仍然处于发展初期,由于制度和技术限制等原因,目前我国的MBS市场还很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发行金额较小,流通范围有限,风险衡量和管理能力低,收益率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SPV相对缺位以及担保和保险制度受到限制。鉴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促进多方位多层次金融机构的发展,推动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为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提供再贷款资金,外加我国住房需求的快速增加,更快更广泛的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我国金融市场健全发展的必然之选。因此,根据上文的分析,为促进MBS市场稳健发展,笔者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首先,要加快发展住房抵押贷款的一级市场。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是进行证券化的资金基础,没有相当规模的资产支持和规范的一级市场,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规模和风险控制就得不到保证。进一步发展一级市场的主要措施有:(1)扩大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虽然近年来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发展迅速,但整体规模还较小,2004年末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仅为GDP的12%,而同期英国的比例为59%,美国64%,日本41%,并且呈现地理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因此,具体的,我国可以采取适当降低首付款比例;在固定利率还款方式之外尝试更多的还款方式以匹配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变化;创造新的贷款品种满足不同需求等措施。(2)规范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运作机制。良好的市场秩序和规范的程序能够更快更稳的促进一级市场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发放程序,贷款合同等方面实行进行规范,施行统一的标准。(3)加快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加快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全面衡量个人的信用历史,通过一定的技术性手段,建立合理的评估方法,科学衡量信用等级,以便得到具体的,具有可操作行的风险防范和规避参照体系。具体的措施可以有:在完善存款实名制的基础上逐步扩展个人存款户的范围,利用目前身份证制度建立起个人基本账户编码制度,针对不同客户类别建立信用评级模型,进行较为科学准确的风险衡量等等。

其次,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能够促进MBS市场参与主体和持有人的多元化,有助于风险的有效分散。主要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1)对现行法律作适当修改,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养老资金和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限制,是这些长期资金的机构投资者能够进入市场,增加需求;(2)鼓励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投资基金的介入能解决个人无法成为MBS市场投资者的难题,同时能更有效的进行资金分流,分散风险;(3)适量引入海外投资者,有助于引领和推动本国相关机构的发展。

再次,加快促进建立规范的中介服务机构。(1)在证券化发展初期和社会信用体系滞后的情况下,可以推行政府主导的信用担保机制,有政府或政府成立的专门性机构为资产提供担保。(2)加强保险业在MBS中的作用。保险业在促进MBS发行和流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保险业是非常欠发达的。促进保险业和MBS的融合即有助于MBS的稳健,又能够促进保险业市场的拓展。因此,应当鼓励促进保险公司开展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业务,同时要借鉴国外经验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经营管理,加快学习相关计量技术,设计出更多的保险产品,如除住房财产保险外,还可针对不同借款人的健康状况和信用状况相关的寿险和信用保险等,从而保证证券化资产的质量。

最后,完善有关的法律制度也是极其重要的。在促进MBS市场的发展的时期,应当修改《公司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中与MBS冲突的条款,或者增加对证券化给予特殊豁免的条款。如关于SPV设立的问题,可以由政府出资或出面建立SPV公司,可以逐步使SPV的设立和MBS发行合法化,在“真实出售”上的问题,可以给予契约变更的确认和超额抵押特殊的豁免。但最终要在法律上构建出专门性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体系。除此之外,在相关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上给予一定优惠和特殊规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过新伟,王学鸿.关于我国住房抵押证券化(MBS)的思考.经济问题探讨,2009.

[2]王超.建元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定价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李沛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的方法研究——我国应选择的模式、工具和定价模型.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龚望,黄绥彪.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障碍及对策.商业时代,2009.

[5]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证券化信托.中国债券信息网.

[6]田青.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证券化的思考.财经纵横,2009.

[7]王芳.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8]崔佃光.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探讨.当代经济,2009.

[9]王化争,谈俊琦.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比较及启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

[10]沈娟,向兰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流动性和风险机制.中国商界,2010.

[11]马华琴.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问题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2]陈晓东.近年国内学术界关于资产证券化问题的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4.

[13]颜哲,童陈香.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信息不对称探究.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

[14]曹俊,吕德宏.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浅析.管理学家,2010.

[15]戴英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现代商业,2008.

[16]陈玉京.中美住房金融理论与政策:房地产资本运动的视角.人民出版社, 2009.52-70.

[17]高峦,刘忠燕.资产证券化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237-264.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经国务院批准在部分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来,被称为我国银行业的“第三梯队”。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136家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从业人员达150,920人。据中国银监会统计,以2009年第三季度银行总资产为例,城市商业银行所占的比重仅为7%左右。2003~2008年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上升速度最慢。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虽然在逐渐扩大,但总体实力仍无法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而且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不及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的迅速。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城市商业银行与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本来就相对弱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将在未来无力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

二、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学者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研究基本可以分为4类:1、多角度研究;2、针对引进外资方面的研究;3、针对客户服务的研究;4、针对公司治理和监管的研究。

(一)多角度研究。陈燕玲(2001)从法人治理结构、组织制度、业务特色、金融风险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并提出五项对策建议,即城市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组织架构、调整业务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努力化解不良资产、走合作与联合之路,谋求共同发展之势等。张吉光(2008)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做了分析之后指出,城市商业银行因2008年的金融危机,其总体发展态势是增长放缓,压力显现,主要表现在经营环境恶化和风险压力凸现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应该走发展转型的道路,坚持和深化市场定位,正确处理跨区域发展问题,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产品创新。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2009)在对浙江省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后认为,浙江省城市商业银行今后的改革发展中有三大有利条件,即积极的政策条件、良好的宏观经济金融成长基础和浙江省城市商业银行已有的合作呈现良好势头。因此,该课题组给予六大政策建议,即定位中小企业客户;定向增资扩股和上市,建立资本持续补充机制;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分离前中后台业务,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转换经营机制;积极拓展与证券、保险机构的业务合作;创新组织体制和管理理念等。

(二)针对引进外资方面的研究。李永东(2005)在引进外资方面做了细致的研究,他认为引资的对象不应该是短期投资者,而应该是战略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者要考虑区域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甘小丰(2007)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入世”5年的效率及其平均值变动趋势,他认为引入外资改善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差、资本缺乏等问题,地方政府应该鼓励外资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持股。王修锦(2008)认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利于解决城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不完善问题,有利于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竞争力,有利于树立城市商业银行的区域品牌形象。陈科、宋增基(2008)认为,国有股权比例较大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有很大的负作用,“一股独大”的情况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升是没有好处的,平均而言,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安全性有所增强。

(三)针对客户服务的研究。黄光伟(2006)通过对南充市商业银行的调查分析后认为,城市商业银行从“草根金融”跃升为“现代金融”后仍要保持其“草根性”,即应继续选择“草根阶层”作为自己的主要客户,满足处于经济社会底层那部分人的金融需求,形成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错位竞争格局。邱兆祥、赵丽(2006)在对美国社区银行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定位于社区银行既能弥补基层金融供给不足,又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从而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安贺新(2008)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指出实施利基营销战略才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理性选择,即选取竞争对手获利甚微或力量薄弱甚至忽视的一小块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王海霞(2009)通过利用8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2005~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客户贷款集中程度直接与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和盈利水平相关,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坚持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理念,积极创新针对小企业的信贷流程、风险评估等技术,从而开拓贷款客户资源,降低客户贷款集中度。刘加顺、邓宁(2009)通过建立一个银行服务品质的空间模型,说明城市商业银行宜采用高品质、差异化服务,以此克服自身劣质资源缺陷。

(四)针对公司治理与监管的研究。徐宝启(2004)认为,使城市商业银行摆脱经营发展困境的有效措施,是尽快着力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之步入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熊继洲(2004)从制度安排角度分析,建议把董事长和行长的职权与责任边界按市场化要求界定清楚,引进具有专业经验的人士出任独立董事,建立独立而有效的董事会,同时培养银行家市场,并建立银行家筛选机制。郑义(2004)立足于安徽省6家城市商业银行,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研究了金融监管取向,提出了以督促城市商业银行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为中心的监管框架。杨明章(2007)认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建立了完整的资本监管框架,改进了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扩大了风险覆盖种类,拓宽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适用范围,而城市商业银行面临3大压力,即资本充足率压力、信息披露压力、经营成本压力,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采取3大措施,即推进增资扩股,优化资产质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朱科敏(2008)通过对相关制度的分析,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存在股权不合理、信息披露不完善等问题。姚建军(2009)指出,公司治理方面要延续灵活迅速的优势,跟踪主要业务流程,加强市场营销和操作风险控制能力。王翠春、刘桂君(2009)选取了2005~2007年67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城市商业银行要增强资产的质量,注意控制贷款业务和金融产品投资业务的风险,可通过核销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严格投资决策的程序。李萍萍、马占新(2009)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选取总资产、存款总额、所有者权益作为投入指标,贷款总额和净利润作为产出指标对山东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认为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资产多,资本严重不足,缺乏权益性融资渠道。

三、小结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来,尽管原城市信用社的资产质量差,信贷结构比例失衡等问题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而逐渐得到解决,但城市商业银行的实力仍然弱小,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不能与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分庭抗礼。2006年12月11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实施,我国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大量的外资银行将逐渐进入,威胁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城市商业银行如何使自己守住已取得的金融阵地、制定向外扩张的发展战略方针、保持相对优势等问题会受到重视。

总结上述文献,城市商业银行主要存在以下缺陷: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资本来源不足,资本补充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导致运行风险加大,阻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燕玲.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及对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11.

[2]张吉光.2008年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分析.银行家,2008.12.

[3]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浙江省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研究.浙江金融,2009.4.

[4]李永东.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外资应关注的问题.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甘小丰.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3.

[6]王修锦.城市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战略合作分析[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

[7]陈科,宋增基.战略投资者、公司治理与银行绩效――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金融论坛,2008.12.

[8]黄光伟.保持城市商业银行的“草根性”.银行家,2006.4.

[9]邱兆祥,赵丽.城市商业银行宜定位于社区银行.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1.

[10]安贺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营销的一种定位――利基营销.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0.

[11]徐宝启.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云南社会科学,2004.2.

第11篇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大面积普及和电商的迅速发展,网上零售市场交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 年,由易观智库的“中国互联网产业核心数据盘点报告”显示,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额28637.2 亿元,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商开展的网络促销风暴,网上零售业务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电子商务异地交易、小额交易、无形产品比重逐步提高的特点,传统发票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下税收监管的要求,税源监控和税收管辖权都难以得到保障,电子发票有助于在新形势下保证税收征收,推行电子发票势在必行。此外,传统发票的低效操作已经难以满足新兴电子商务企业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的高效运转,推行电子发票是市场倒逼税务征管体制的结果。

一、电子发票的发展现状

(一)电子发票的定义

目前,我国还没有电子发票的权威定义。欧盟将电子发票定义为:电子发票是借由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 interchange ,EDI) 将电子发票由卖方系统传至买方系统。具体流程如下:发票在卖方的系统里根据逻辑信息及订单自动生成,在经由EDI 系统传至买方,买方系统可自动将发票登记入帐。根据“台湾财政部赋税署”的定义, 电子发票是由营业人用计算机开立的。利用网际网络传输的统一发票。上述定义表明,电子发票是由税务机关发行,遵守统一标准的买卖双方纳税凭证的电子化发票。

(二)电子发票国内外的发展

电子发票始于21 世纪,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赋予了电子签名和电子发票合法地位。作为以票控税的国家及地区,欧盟、新加坡、台湾地区电子发票发展的较为成熟;作为非以票控税的国家,美国通过加强对金融交易信息的分析来监管税收,发票的主要功能是经济交易与事项的凭证。2012 年,全球共开出175 亿张电子发票,且以20%的增长率逐年增长。

欧盟新的增值税法将于2013 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该法律赋予了电子发票和纸质发票同等的法律地位。新加坡规定所有公立学校和政府部门对外支出只能接受电子发票,该电子发票工程使92%用户收益,53%用户提高经营效率。台湾地区对电子发票的推广采用分布落地政策,先从B2B 开始,再是B2C 与B2G;在每种模式内部也采用分布方式,如B2C 电子发票先推行至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等非实体店,最后再覆盖所有实体店。关于电子发票的存储介质,主要有“共通性载具—手机条码”及“icash”、“悠游卡”等内含芯片的信用卡作为发票载具。美国除了海关发票,没有统一的官方制发票。美国税务部门通过先进的银行结算制度来全面掌握每家公司的税收,账册发票只是辅助监测工具。

相对于电子发票在国外的成熟应用,我国电子发票发展相对落后,虽然已在部分城市和部分企业展开试点,但相对发票的整体来说还是九牛一毛,需要大力推行电子发票的应用,赶上电子发票在国际上的发展潮流。

二、电子发票的影响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现代还是古代,税务都是国家对社会资源进行管理、调控、配置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电子发票的意义已经超越其功能本身,影响力也并不只是局限于电商,而是整个社会生产部门。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推行电子发票不仅经济环保、吻合大数据时代的潮流,还有助于提升征税效率、推动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实现税务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从微观层面上来讲,推行电子发票有助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有助于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

(一)加强税收监管

电子商务不仅继承了传统商务中各个征税环节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还产生新的问题,如无店铺销售模式减弱企业注册动力,面向个人销售使得不开票现象更加普遍,产品无形话使得税种模糊,异地交易大幅上升造成税源流失和税收管辖权冲突,这些都降低了“以票控税”有效性。

在电子发票制度下,纳税人在线开具发票,发票的涉税信息可实时通过税控管理系统传到税务局税控管理平台和税务监管系统。电子发票的传递机制有助于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保证核税依据的真实准确,简化税收申报程序,方便了纳税人纳税。此外,电子发票的传递机制从源头上遏制企业发票数据不真实、使用纸质假发票、填写发票不规范等问题,保证税收征管的及时有效、发票内容的真实规范,有效的遏制和打压开具“阴阳发票”和买卖假发票的现象。

(二)简化纳税工作

电子发票实行全程线上操作,极大的简化了纳税工作。纳税人只需要在电脑终端上向税务管理平台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税控管理系统会自动提供相关信息。纳税人不再需要到税务局排队等候,大大节省了纳税人花在领取、开具发票等相关工作的时间,简化了领取、开具纸质发票所需要的繁复的操作流程,减少错误出现的概率。

此外,电子发票还可提高工作效率,以开错发票红字冲抵为例,企业开错的发票要如数送去税务局冲抵,税务人员要逐笔审查,浪费财务人员和税务人员的时间,而电子发票的纠错只需用鼠标轻点几下便可轻松解决,这对于劳务和货物交易频繁的企业非常实用。

(三)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在传统纸质发票制度下,发票的传递流程为:供应商—客户—财务系统—附于凭证,该流程繁琐耗时,财务人员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整理发票、核对发票、黏贴发票这些机械性的工作上,从而真正投入到沟通交流、财务分析、解决流程中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上的时间有限,加大了财务人员的负担,阻碍财务人员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子发票的需求不断加大,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电子发票流程,这些流程都不同程度的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减轻财务人员机械重复性的工作。

(四)节约成本,保护环境

电子发票的推广及普及有助于为企业节约成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商因为成本的压力纷纷转向电子发票。目前,在电子商务领域包括京东、1 号店、唯品会、苏宁易购等都在企业内推广电子发票的使用。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但也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如大量树木被砍伐。众所周知,造纸需要大量的树木,每年我国光是制作纸质发票需要木材数量之大让人难以想象,如果用电子发票取代纸质发票,将会为国家节约大量木材。电子发票在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保护效益。仅就京东来说,现每年要投入5000 万在纸质发票的使用上,全面应用电子发票后,年节约纸质发票5 亿,折合300 吨纸;全国范围来看,全面推行电子发票年节约纸质发票2000 亿,折合86 万成年树木。电子发票全面推行对节约纸张、保护环境效应让人瞠目结舌。

(五)保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和商家比较势单力薄,又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因而对于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是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在实体交易中,关于消费者权益的纠纷争执从未间断,而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更是难上加难。网购特有的虚拟性成为消费者维权道路上的障碍,消费者无法知道店铺位置在哪、老板是谁,在维权上处于弱势地位。若发生纠纷,需要对其支付记录、聊天记录进行证据保全,诉讼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明确表示,网上商家可以应消费者要求向其开具电子化服务单据或购货凭证,且该单据和凭证能够作为处理消费投诉的依据。此外,电子发票不易丢失、难以造假、易于保存的特性都有助于消费者维权。

三、电子发票发展的展望

如上文所述,电子发票对国家来说能够优化税收流程和税收制度,如加强税收监管、简化纳税工作;对企业来说能够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对个人来说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且电子发票的推进工作在国外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全方位的推进普及电子发票。纸质发票转向电子发票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电子发票在最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为了进一步普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加强:一是为对电子发票推进工作进行实施,成立国家级的部门负责对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进进行统筹规划,相关各部委和部门都要参与,明确制定长期的计划,推动电子发票发展;二是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修改,从法律层面上赋予电子发票与纸质发票同等地位,明确电子发票在报销及核准上的法律效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标准,有助于电子发票后续的全面推进;三是在全面推行电子发票过程中,实行电子发票和纸质发票并行作为过渡,区分不同交易类型实施分布推进,积极稳妥的推进电子发票应用实施;四是开发建立电子发票整合服务平台,从而为纳税人提供开立、传输、交换、储存电子发票的信息系统及其他相关整合,为电子发票的传递传输创造通道。

参考文献:

[1]付艳艳.简析电子发票在我国的应用.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249-253.

[2]涂纯.电子发票在中国的应用和前景.时代金融,2014(9):188-189.

[3]翁楚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发票管理经验和启示.当代财经,2013(6):30-32.

[4]张蕊.我国电子发票相关法律问题之探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8.

第12篇

〔关键词〕 近代天津;租界建筑;地域文化;地域色彩

〔中图分类号〕 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3)01-0079-05

0 引言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一书四册,以建筑功能分类为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各两册,涵盖了天津本土存在50年以上并能够反映时代特色与地域特征的各类建筑。“2005年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实施后,依法确定了5批746幢、114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 [1]。《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系列丛书是对其中的158处历史风貌建筑的历史人文背景和建筑特色进行了详细解读[2],从书中可以读出天津市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的点点滴滴,现存的保护建筑就是对保护工作成果的最好证明。从书中列举的建筑来看,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大多还是近代西洋建筑风格为主,论文选取书中租界建筑为研究对象,透过其保存现状及历史资料的记载,探寻天津独具特色的近代租界建筑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及地域色彩。

一、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天津租界

建筑的风格形成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两种文化之间接触时会产生相互交流渗透的现象,无法在维持其原有的文化形态,彼此之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历史上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几乎是在各自封闭的环境条件下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形成两种迥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一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实际上就是由文化冲突过渡到文化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中西双方的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中,有“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两种模式,发生在近代天津以“被迫接受”带来的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明显属于后者。就近代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讲,本土文化在接触到异域文化的最初形式是暴力而非和平的,近代的文化交流是在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和中国反侵略的动荡政治背景下进行的交流过程,清王朝被西方列强以武力逼迫开始的通商开埠,西方文化的传入是以经济侵略为后盾,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平台:开埠通商、设立租界、公派留学、接纳传教和建立近代报业等形式,实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冲突与融合。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构成,李允先生在《华夏意匠》中提到:“某一时代整个社会倾全力去建造的有代表性的一些重大建筑物,必然反映出当时最高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水平” [3](17)。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产生了独具一格的近代租界建筑,外来文化赋予了建筑丰富的形式特点和设计理念,成就了中国土地上衍生出的中西文化交融思想下创造出的近代租界建筑,突破了中国传统思想和传统建筑一统天下的局面,促进了中国建筑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建筑随着封闭的长时间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传统建筑体系,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和建筑类型与西方建筑文化截然不同,成为两种相对独立的建筑体系。从中国进入近代时期开始,这种单纯的文化环境最终被打破。随着通商开埠和各国租界地的设立,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天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也包括近代社会形成过程中大量涌现的西方建筑。租界地的建设,使得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受到租界文化的影响,这也是天津接触西方文化的直接途径,也比内地其他城市更早更多的认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各个租界里出现了一些西式建筑,其建筑风格和形式与天津旧城区传统建筑大相径庭,也打破了天津原有的中国北方传统建筑风格的格局。近代天津城市中出现的西洋建筑,是当时西方建筑设计中流行的各种建筑形式,各国租界在营建过程中实施建造的建筑,能够体现出租界所属国家的建筑文化特点、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在与天津地方文化、气候特点、材料运用、施工工艺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近代天津城市独有的建筑风貌。

(一)租界中的西式建筑特色群落

从到20世纪初,天津先后建立了九国租界,各租界都是自行管理的“国中之国”,彼此之间不考虑协调配合,各自营建,以本国的利益为基点进行建设,有独立的管理机构,这样的建设虽然对天津城市的发展有所推进,但各租界各成系统,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城市建筑物杂乱无章。例如英租界在一些地区内“严格规定必须是外国式建筑,营造计划必须先送工部局批准,对房屋的取暖、采光、卫生、安全及与街道环境的协调绿化也有详细的明文规

定” [4](361-362)。意租界地区规定凡临街建筑物形式不准雷同等等建设要求,各租界基本以本国风格建筑为基准,为适应天津的气候和风土,多少做出一些改变,再加上建筑工人均为中国人,可以理解为租界地建筑是使用中国本土的建材和工匠,来建造西式房屋。

租界地建设期间,各租界内都陆续营建了先进体面的大型建筑,银行、洋行和商场等建筑林立,风格各异;英、意、法租界都规划有高级别墅住宅和新式里弄住宅,借鉴了当时西方流行的多种布局方式,且中高级民宅中卫生取暖设施一应俱全,建筑周围还有花园绿地;租界内街道密度大,四通八达,道路铺设柏油或混凝土路面,主要街道设有路灯、通夜长明,一派西方近代城市景象。

(二)介于中西风格之间的天津城市建筑形象

租界区在不断建设扩张,而天津老城区却在1900年后元气大伤逐渐衰落,加上1902年接管天津后开辟的河北新区,与老城区和租界区三者共同构成一段时间的城市平衡发展格局。开埠后的天津城市形象,已不再是原先的“令人惊叹的南北物资交流枢纽” [5](18)、“京师的储运中心,也是整个河北地区的仓储中心” [6](124)。因历史原因由诸多移民组成的传统天津城市,其本身的城市文化就呈现多元性,导致天津人民的文化具有包容性强且本土文化底蕴不深的特点,在因租界开发建设接触到西方文化影响后,本土文化自然趋向对西方文化的好奇、触碰、交融和互相渗透,从而形成了近代天津城市建筑介于中西风格之间的形象特征。例如少数几座近代新增老城厢建筑――天津家之一“益德王”王奎章家宅在主体中国传统式建筑中,局部装饰采用了中西合璧式的廊柱(图1),以及大门上方的椭圆拱券石材雕花(图2)。作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英租界的庆王府,其建筑外观采用西洋风格,与中国传统琉璃栏杆交相辉映,建筑内部的房间安排按周边式设计,采用明三暗五对称式排列,这其实是一种四合院模式的变体;为适应当时的西化生活,室内设有宽敞的共享大厅;门窗玻璃采用的是以比利时工艺雕琢的中式传统花鸟纹样(图3);庭院花园的布局、太湖石和凉亭(图4)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

二、租界区建筑外立面材质中体现的地域文化与城市色彩

天津城市从明朝天津建卫至开埠之前,一直以传统建筑的模式平稳发展,材料的选择也是遵循了中国北方的传统建材,以砖、石材、木为主要的材料进行建筑活动。“天津卫城初建为由土筑,因而不能持久。大约到了弘治初年以颓圮不堪,弘治六至七年,委都指挥使陈达用砖包砌,并在四门之上构筑城楼” [7](53),如今的鼓楼建筑依循了旧建筑的形式为青砖砌墙,灰瓦顶,门窗等建筑构件则为木材质刷红褐色漆;一般的民居为四合院形式的平房建筑,以朴素简洁的清水砖为墙面或灰砖砌墙,屋顶为灰陶瓦,门、窗、柱等构件则为木材质涂褐色或黑色漆(图5),是典型的北方民间色彩,集合这些材质,共同塑造了天津旧城整体呈一片朴素的灰色调。清末民初建成的通庆里(现天津文化街内),建筑装饰融入了西洋建筑符号,因为靠近老城区,建筑依然保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青砖外墙,灰瓦坡屋顶,这点也可看作是环境色彩辐射作用的体现。

相比天津旧城区的单一灰色调,租界区内的历史保护建筑的色彩要丰富许多,这与西方建筑思想带来的各种建筑材料及其运用方式密切相关。租界建筑是由各租界自行营建,风格各异,规模较大的租界区内还形成了商业区、金融区和居住区等西方城市规划的雏形,例如英租界内的五大道地区成为高档住宅区,区内建筑红砖使用普及,形成了和谐统一建筑色彩(图6);英法租界区内的中街(现解放北路)开设了各类银行、洋行等,形成了金融一条街[8],街道两旁高大的银行建筑选材考究,多以花岗岩、大理石等天然石材装饰墙面或柱子,精美奢华,天然石材的自然色彩与混凝土的灰色也成了该区的主要色彩。另外,清水红砖墙搭配灰色石材或浅色水泥墙面的搭配也是租界建筑的用色主流,如原天津工商学院、南开学校范孙楼、原天津公学等不胜枚举。在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从立面材质的色彩可以看出与周边当代建筑明艳的涂料墙面或光滑的饰面砖相比色调淡雅清新,即便是清水红砖的色彩也是柔和的暗砖红色;混水墙或水刷石等立面材质粗糙,建筑色彩为浅灰色系的材质原色,整体感觉朴素大方,散发着历史的沉淀感和时光印记,同时也体现了天津的地域文化与城市色彩。

三、西洋风格建筑中的天津传统文化元素

天津传统建筑中,很多大户豪门喜爱将砖雕、木雕和石雕作为装饰运用到住宅中,以显示身家富有。富商豪门在打造住宅时也是不吝钱财的,怎样舒适华丽怎样营建,从庭院到大门,从厅堂到内房,雕刻艺术可以运用在各式建筑构件上,如照壁、屋脊、柱础、挑檐梁柱等等,在图案方面还广源吸收南北方各地的艺术特色,建筑的装饰纹样十分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津的砖雕石刻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天津近代租界建筑以极其丰富的样式风格和建筑空间展现西方建筑文化,在查阅文献和现状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很多租界建筑,会将天津传统文化表现之一的砖雕石刻技艺作为建筑的装饰细节部分融入其中,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丰富了建筑的立面造型,也表现出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建筑情趣。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也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在建造近代租界建筑过程中,所雇用的建筑工人是当地的工匠,这些工匠并没有接受过西方建筑教育,建材运用的也是本土材料,因此在建筑的装饰细节上,工匠们透过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许多带有天津地方文化元素的西洋建筑装饰,习惯性的将天津传统建筑特色中精美的砖雕和石刻艺术运用其中,“无论是紫竹林教堂上的石刻还是哥德式的望海楼的砖雕花纹,都表现了中国佛教的莲花、珠宝和传统的万字图案主题。精美的雕工手艺是天津旧城遗韵中天津手工艺术在洋教堂上的发挥” [9](153)。这些砖雕石刻装饰使得西洋建筑上或多或少的刻上了天津的地方文化印记,这种天津地方建筑文化特征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交相辉映正是近代天津建筑的独特风格所在。

四、结 语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一书展现了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的卓越成果,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天津租界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进行解读,选取的案例也是能够反映出天津城市文化特色的代表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近代时期的建筑距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世纪之久,近代租界建筑的风格也打破了天津传统城市风貌,其文化影响作用甚至延续至今并成为了天津的城市特色,如今当代新建筑中可见遍街的欧风线脚、坡顶窗套,无不是对西式风格建筑元素的现代演绎。现存的一些被列为“历史风貌建筑”被保存下来进行修复,也依然不能避免现代化的沾染,有的历史保护建筑采取原有材质的基础上覆盖现代材料使之看起来“焕然一新”,磨灭了近代建筑表皮在历史长河中产生的沧桑感。论文希望透过对中西方文化碰撞下产生的天津近代租界建筑研究,探寻其中所蕴涵的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及透过建筑材料的选择运用所体现出的地域色彩,找出其中值得现今建筑从业人员追溯和继承的建筑文化内涵,了解近代天津的“历史情感”,希望为未来天津建筑活动中地域性特征的形式体现做出文化探究和理论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1] 吴延龙主编.天津历史风貌建筑 公共建筑卷一 [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2] 冬雷.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在制度与管理层面的经验探析[J] .建筑与环境,2010(04):114-116.

[3] 李允.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4]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 戴学艳.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天津形象――以近代租界为中心[D] .福建师范大学,2010.

[6] [美]丁匙良,沈弘译.花甲记忆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