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56: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普通地质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老师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基础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和古生物地层学等的教学和科研。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水平,教学科研均取得了优秀成绩。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进取向上,严于律己。作为无党派人士,关心时事,积极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深刻领会党的三个代表和总书记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
二、教学水平精湛,教书育人精心
老师长期担任地质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承担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大量教学任务,年教学工作量大大超过额定工作量。先后主讲了《地质学基础》、《普通地质学》、《地球动力学》、《古生物地史学》、《专业英语》等课程。其中《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相关专业学生的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多年来她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针对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图册、音像、录影等基础上编制的《普通地质学》多媒体课件生动精辟,为配合学生课外学习,开发的课程在线测试等都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被评为省精品课程。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她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她教过的学生都肯定地说,听了陈老师的课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作为老教师,老师注重对年轻教师在教学上的传帮带,从备课教案分析、试卷难宜程度的把握,到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授课技巧都能给予新进教师精心细致的传授。除课堂教学外,注重课余时间指导本科学生拓宽学习领域,增强学习兴趣,精心指导低年级学生从感兴趣的地质问题出发,开展科研活动,其中09级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完成的《淮南寒武系遗迹化石的发现》获得学校挑战杯赛二等奖,这对在校本科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罕见的。老师注意将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指导本科生毕业实习与设计数十人,培养研究生近二十人。每次从选题、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她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让学生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论文写作得以顺利完成,对于学生的实习指导同样认真负责。
三、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成果显着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是事业发展中齐头并进的两项指标,老师一贯注重科学研究,主持及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煤炭基金、煤炭部优秀青年基金、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多项目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深部煤特性和煤变质作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岩成分对煤孔隙和吸附特征的影响(煤炭科学基金)煤中微量元素的有机亲和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二连-海拉尔盆地群煤-锗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中微粒矿物的研究(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这些课题的研究工作中,科研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养成了勤奋钻研、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谨朴实的科研风格,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在煤田地质学、煤地球化学、煤中有害元素的赋存特征和地质因素分析、古生物演化及海洋沉积生物壳体化学指标古环境意义等研究领域到中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掌握了相关领域研究前沿的发展动态,科研视野开阔,科研思想活跃,为从事交叉学科科研选题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与“学”;教学模式;地质学基础;多元化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由于其可操作性和可模仿性,近年来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师如何利用资源、教具及教学方法等 ,实质上是“教”的模式。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新媒体及互联网等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学,从学习者角度建立的“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这是目前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为此,笔者在多年的地质学课程教学中,探索出了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的模式,开创了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与方法,以期为相似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1课程特征及问题的提出
“地质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为非地质专业后续的煤矿地质、工程地质、石油地质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地矿类高等院校的采矿工程、测量工程、建井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均开设此课,课程涉及的专业广、学生数量多。 “地质学基础”课程内容繁杂,包括了各个分支学科的全部内容: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质制图等。“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多,是集理论科学性、生产实践性、研究应用性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由于非地质专业学生缺乏地质学基础知识,而课程涉及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又十分繁杂,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好、学习好是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根据课程的理论性、直观性和实践性特征,笔者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以调动学生积极学习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多年教学总结出了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
2实践性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2.1理论教学的专题化
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基本的教学内容、理论不做重大调整,但改变传统的照搬教科书章节的讲授模式,将章节组织成与现场应用相结合的几个专题,紧紧围绕专题来讲述每一个章节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论、基本规律和方法,例如矿物、岩石章节的安排就可以围绕后续“煤矿地质”课程的煤层顶板、底板专题来阐述,这样把单纯的矿物、岩石的特点与煤层顶底板对煤矿开采影响联系起来,形成与应用链接的理论教学。
2.2实践教学的多元化
2.2.1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在坚持传统实践教学(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试验)同时,开发出了与科学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竞赛相结合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促进学生实践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在辅助教师完成科研课题的同时,使学生在野外调查、取样测试、室内分析、资料整理和报告论文撰写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科研题目,申请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直接完成项目申请、项目开展、中期检查以及项目结项验收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科研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技能,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成果还可以参加校级、省级等大学生科研竞赛等,形成了课程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科研竞赛的良性循环,这种多元化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有益。
2.2.2因地制宜的实践教学
进行实践教学时常常遇见的问题是实践教学场地及实践教学资源短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践教学资源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实施,在解决此问题时我们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如考虑我校龙湾校区周边地质现象丰富,处于海滨和首山附近,海滨现代沉积现象、沉积岩、首山岩石、节理、断层擦痕等等地质现象异常丰富,是优良的天然地质学教学课堂,我们灵活运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进行以野外实践教学为特色的煤矿地质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很好地解决了实践教学资源短缺问题。
2.2.3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学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在应用的同时更促进理论的学习,当在应用中遇到问题时回到书本上寻找理论知识,如此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构成良性循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校园内景观石、教室的地板砖、窗台、甚至是马路都有许多岩石,很多学生家长及亲朋好友收藏了岩石、矿物的装饰品等,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对这些岩石、矿物进行观察、鉴定,也鼓励学生在家乡、野外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描述、拍照,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共同进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实践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3 考核过程的能力化
考核是对学习者的评价,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其考核形式也应该相应进行配套改革,本研究在考核方面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
其一,学生自拟题目,教师不限定题材,进行课程设计,并用PPT多媒体报告形式,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成果,其过程是学生进行课题的立项、寻找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报告内容可以是采集相关岩石标本、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及与本课程相关的所有知识,通过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或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野外观察到的地|现象,自己描述、鉴别,并提出辨别依据,将有典型意义的地质现象的照片、标本等拿到课堂上,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加深对岩石及地质现象的认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其二,教学过程中将部分考试题目明确给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或过程中把考核能力的题目发给学生,当然所给的题目不是某个具体概念、具体方法、具体公式等可以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索,明确目标。
3 教学效果及建议
上述“教”与“学”模式是在2009级~2014级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单招、测量单招、安全单招、土木工程单招等专业的 “地质学基础”课程多年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教师“教”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学”的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变被动的旁观者为积极学习者,甚至成了知识的创造者,其体现了参与式学习,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是一种新的形式,产生了好的教学效果。工科院校专业课程中很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地质学基础”课程相似,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可以借鉴和推广。
3.1教学效果
其一,有效解决“基本概念多、内容繁杂”的课程授课难度大的问题。传统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很多概念的描述及多媒体图片讲解多遍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有说服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实践性为核心的“教”与“学”模式正是体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哲学道理,如有的同学在期末问卷调查中说“看似深奥的地质概念,到了野外就一目了然,甚至不用老师讲解我们就懂了”。
其二,培养了学生技能和实践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很多情况下忙于“动手记”课堂笔记,学到的是书本上知识,而在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技能的当代教育背景下,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根据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对校园内景观石和丰富地质现象进行观察与描述,去鉴别岩石、矿物,切实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实践技能,学习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不唯书、只唯实”的创新精神。
其三, 有效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单向的教师讲解往往不容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自己喜欢的课题或专题,通过多种实践方式与形式,主动地去寻找地质现象,观察、鉴别,教师是在其中扮演了“导演”与学习“引领者”的角色,帮助每个学生建立更完美的多媒体报告,如有的学生侧重于岩石鉴别,有的学生对形形的矿物感兴趣,有的学生对野外的宏大的地质构造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感兴趣,等等,他们就挑选题目进行查找文献、野外观察、同学间相互讨论及选择教师帮助等,最大限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有的学生反馈说:“老师,我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无论走到哪里,见到岩石我就想鉴定这是什么岩石。”
3.2建议
其一,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是实践性为主线的“教”与“学”模式顺利进行的保障。很多学生收集到的野外地质现象、岩石矿物的鉴定等,要求教师能够正确的鉴别出来,课堂上可能出现新的观点与认识,需要教师及时地正确的解答与指导,要求教师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水平,多参与科研课题,与生产现场对接,增强现场生产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掌控局势。
其二,课程要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实验室条件毕竟有限,这需要教师结合专业课程、周边环境等开发适合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境,如有的课程可以与当地厂矿结合,建立实习参观基地,教师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器材等等,以扩展学生实践场合与机会。
参考文献:
[1]段华洽,王朔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高校本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4):35-37.
[2]吴华,程嗣怡,叶广强.搞好专业课教学应遵循的理念及实施方法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2,29(2).
[3]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8-91.
[4]江龙.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现代大学教育[J].2007,(5):102-105.
关键词:《沉积学》;“双师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27-03
《沉积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包括沉积岩石学和岩相古地理两部分内容。该课程是地质学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科学研究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将科研成果素材运用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向互动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已成为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重要的教学改革措施。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素质,在课程的教与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突出实践环节、重视创新思维训练、优化考核评价方式,使学生不但有效地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沉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新世纪创新型地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当前对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和界定存在“双职称型”和“双证书论”之分,还有“双素质型”、“双能力论”和“双融合论”等多种认识之分[1]。然而无论采取何种标准,“双师型”教师都并非职称、证书的简单叠加。《沉积学》虽然是地质专业课程,但是国家并没有规定相应的从业资格考证认定,因此,不能简单的将“双师型”教师定义为“双证书”型。“双师型”教师指从事《沉积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但要具有丰富的高校教学经验、传道授业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还要具有参加行业生产实践、具备工程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应长期从事科研项目、了解掌握《沉积学》发展的前沿,并能将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融于教学中,进而实现《沉积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教学改革
1.优化教师队伍,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1)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2],因此,优化教师队伍,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教授《沉积学》课程的关键。沉积地质研究院专业教师中35岁及以下的年轻教师比重大,占41%。年轻教师是科研教学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他们主要是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优秀的博士或博士后,虽具有优秀的科研能力、擅长撰写优秀的科研论文,但是他们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如果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并加入到本科教学当中,势必对教学各环节的把握和掌控能力不够,教学效果不好。为了课程建设与教学的良性循环,教学过程中应建立由老、中、青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沉积地质研究院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首先由学术带头人组建,学术带头人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能够带领教学团队将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应用到《沉积学》的教学中,真正体现优秀与创新培养的“双师型”教学理念。(2)“双师型”教学团队由老、中、青教师组合形成。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是《沉积学》教学重要的财富,具有较高教学、学术水平的中年教师是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富有朝气的青年教师则是教学团队的未来。(3)“双师型”教学团队采用“传帮带”的培养方式,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与成才。(4)开展教学竞赛,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学院不定期的针对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开展教学竞赛,通过竞赛,教师们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促进了整个教学团队教学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同时,学院每年都派出优秀教师参加学校的教学竞赛,均都能取得优良成绩,检验了教学的实际水平。
2.整合科研资源,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沉积地质研究院是以研究为主的教学单位,每年承担着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及油田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年均超过3000万元。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不但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而且还能为课程的教学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教学资料。具体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整合教师野外地质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第一手野外地质资料。学院每年组织教师野外采集典型地质标本,制作陈列柜,用于教学实践,而且组织收集教师野外地质照片,筛选出典型的照片,用于课堂教学,并实现全院教师教学的共享。理论教学中配套野外地质照片,增加了地质现象的直观性,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2)整合教师科研成果,为课堂教学提供教学实例。教学团队经常组织教师进行讨论,选取能有效反映《沉积学》的科研成果作为课堂教学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为学生揭秘科学研究的神秘感。(3)整合教学团队前沿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术带头人不但在学科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往往更是学校的“名人”。学术带头人能够带领教学团队的成员将高水平的前沿成果应用到《沉积学》的教学中,而且“名人”效应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创新型一流人才。
3.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深化教学改革,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双师型”教学改革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加课堂讨论、课后主动学习的积极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1)教学改革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授课,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加课堂讨论的热情。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创新理念。教师根据各章节内容的不同,将课堂教学分解为讲授课、讨论课和专题课等基本课型,讨论课和专题课则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主要形式。教师将科研成果和学科最新进展融入到教学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2)教学改革同样要充分挖掘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潜力。专业知识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较多、教授的较快,仅凭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完全理解、消化吸收。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每节课后教师安排学生将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温习,将重点知识总结整理成册,如此学生在每节课后就可以花较少的时间温习知识,日积月累,终究积少成多,促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动力。笔者在教学中采用该方法,不仅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而且学习效果显著增加,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3)《沉积学》是地质学和资源勘查工程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基础上的、更具实践性的课程,因此,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为目的的启发式教学是《沉积学》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晶体光学》和《岩石学》是《沉积岩石学》镜下鉴定的基础,矿物和岩屑的类型识别与鉴定都依赖于这两门课程学习;《古生物学》中古生物鉴定与分析是沉积环境分析重要的标志。由此来看,《沉积学》不是独立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发现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4.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是培养计划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最直接的体现[2]。因此《沉积学》的教学内容不但要适合本学科的特点,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地质人才,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最终目标。(1)教学内容的重组与优化。一方面,将《沉积岩石学》与《沉积相》两门课程合并成《沉积岩石学与岩相古地理》一门课,教学学时适当压缩。由于合并为一门课,教师在授课时能够根据课程的内容,将两门课重复的地方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可以增加讨论课和专题课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参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如将《沉积岩石学》中沉积岩的沉积构造和《沉积相》中识别沉积相的沉积构造标志,合并在一起讲授,就会相应的减少一定的课时量;如泥质岩(粘土岩)的授课学时一般是2学时,针对当前研究的热点页岩气,可适当增加2学时的内容,介绍页岩气的研究前沿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学科前缘的兴趣。(2)增加实践环节,促进教学手段的多元化。①对峨眉山地质实习内容的温习。《普通地质学》课程学习的峨眉山地质认识,80%的教学内容与《沉积学》有关,是学生首次野外直观接触沉积岩和沉积相的教学活动,通过野外的实习,同学们建立了沉积学的基本概念。在《沉积学》课程学习之前,将峨眉山《沉积学》实习内容用多媒体再给学生做回顾,教学中将峨眉山实习的野外照片用于地质现象的解释,可以温故而知新,加深学生对沉积地质现象的理解,学习效果事半功倍。②实验课是《沉积学》镜下观察学习各种沉积岩显微知识的重要途径。每次学生实际观察薄片前,给学生展示本次实验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现象,让学生建立薄片观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描述,逐渐掌握教学内容。在实验室硬件投入方面,对沉积岩石学实验室及实验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建设,建立了互动式的多媒体化实验室[3],彻底改变了以前学生盲目搜索薄片地质现象的混乱状态,使沉积岩薄片鉴定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形象和灵活多样,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③岩石标本库教学,提高了沉积现象理解的直观性。学院每年将教师野外采取的经典沉积地质现象标本组织在一起,存放在学院或学校博物馆内,这是沉积地质研究院甚至是成都理工大学几代教师辛勤耕耘的结晶,是实践教学的最直观资料,学生可以不出校园,就能直观的观察沉积现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5.优化考核方式,积极开展课外拓展学习。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课程教学的质量。打破传统“理论试卷”考核的方式,采取平时考查、实验考核、课程结束进行研究实例分析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是考核方式优化的重要途径。《沉积学》课程考核增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课堂讨论的权重,学生成绩由平时表现(上课认真程度+课后重点知识温习)占5%、课堂讨论占5%、实习成绩(平常成绩+薄片未知鉴定)占20%以及理论试卷考试成绩占70%等4部分构成。考核注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动手实践能力,消除学生只重理论、忽视实践和“考前突击”的错误认识。近几年,尝试采取《沉积学》题库的考试方式,即对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建立试题库,每个学生从题库中抽取5道试题进行作答。这种考核方式下,虽然每个同学考试题目减少了,却具有不同的考试题目,避免学生押题的可能,真正达到检查学习效果的教学目的。
针对学生课外拓展性学习,学院应重视并合理引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让学生以兴趣爱好为基础,成立学生兴趣小组,以此作为课外拓展学习的重要途径。同时教师也要合理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科技立项,激发学生对学习、对科研的兴趣。近几年,本人指导的大学生科技立项3项,学生人数10名,均为沉积学方面的课外科研活动,其中2项为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为校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立项重点项目。通过科技立项的锻炼,一方面巩固、拓宽学生课堂内所学知识,激发了他们的科研兴趣;另一方面,将科技立项思想应用到毕业设计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
三、结论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高校的命脉所在[3]。《沉积学》应坚持“双师型”教学理念,教师要将先进的沉积学理论与高水平科研成果相结合,在教学方法、方式和考核方式上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地矿和石油单位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本文提出了优化教师队伍,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整合科研资源,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优化考核方式,积极开展课外拓展学习等几点建议,旨在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关颖婧,邹林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6-8.
[2]何幼斌,罗顺社,李维锋,等.《沉积岩石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2007,4(2):314-317.
[3]胡作维,李云.“沉积岩石学”实验教学规律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149-150.
Reform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Teaching in "Sedimentology" Based on “Double-Quality” Teaching
―Taking the Specialty of Petroleum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LI Feng-jie,XIANG Fang,TIAN Jing-chun,XU Wen-li
(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Sichuan 61005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