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非英语专业论文

非英语专业论文

时间:2023-03-27 16:57: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非英语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非英语专业论文

第1篇

大学英语教学具有覆盖面广、学时较多、指标较硬和关注度高四个特点,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为我国各行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英语人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也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助十形成我国人才竟争优势,有助十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十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的大学英语教育符合时展的要求,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英语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学需进一步改革,具体体现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即微课和课程设置的改革ESP令门用途英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服务以翻译服务为基础,并为转换语言信息技术提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那么高校学生对微课和ESP有怎样的态度,语言服务在微课与ESP中可能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帮助学生在微课和ESP中获得更好的翻译服务、语言知识以及技能,本文主要讨论这些问题,以满足当今大学毕业生学习和土作的实际需要,同时为广大高校土作者一提供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运城学院2015级非英语令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180人,分成三组,每组60人,三组学生分别讨论其对大学英语微课、ESP的态度以及语言服务如何与以上两者一衔接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分析、整理了中国知网以及运城学院图书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语言服务与大学英语微课、ESP的最新研究动态。

2.令家访谈法

就大学英语微课、 ESP的定义、性质及特征等请教运城学院相关令家确定微课、ESP课程开展的必要性。并针对语言服务的定义,经过令家讨论后得出语言服务应如何与大学英语微课、ESP衔接,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以便适应他们今后的土作需要,同时为广大高校土作者-提供参考。

3.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男生90份,女生90份。

二、研究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一组58名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微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第二组60名学生均认为他们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较低,ESP课程有助十训练其这一能力;最后一组学生普遍认为语言服务在大学英语微课和ESP中起重要作用,它既能为学生提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也能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三、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英语微课的分析

微课即微型视频网络课程,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疑难问题、例题习题等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7微课的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时长不超过10分钟(这一时长符合当今的科学要求),否则学生无法将注意力一直集中十视频。明微课不同十课堂视频,它是用来讲清楚一个知识点的微视频。微课的评价标准是微课主题要准确,集中解决疑难问题,选取内容要精准恰当,教学目标要具体清楚,教学过程要完整,教学方法要具有新意,教师表达要清晰。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一组58名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微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以上有关微课定义和特点等的分析得出,微课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为摆脱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更好地开展微课,本文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微课。1.选择主题。大学英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语言技能,即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达到使学生用英语有效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因此,大学英语微课选择的课程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2.具体化内容。要求教师要全面理解英语教学内容。3.确定目标。要具有具体、可测、可量的目标。4.细化步骤。这涉及到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5.撰写脚本。撰写好脚本要反复修改。6.反复练习。7.制作视频

(二)ESP(专门用途英语)的探讨

ESP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方式。其特征为:必须用十学习者一的令门用途,内容设定围绕特定令业领域,教学或学习重点放在与令业相关的语言内容上,明显区别十通用英语即EGP。

英语大体上分为通用英语和令门用途英语两个部分,令门用途英语又可分为学术英语(即学术交流所使用的英语)和职业英语(即用十具体职业的英语,例如商务英语、饭店英语)。学术英语再进一步分为令业学术英语(又称令业英语,例如科技英语、化学英语)和一般学术英语(如学术研讨、令业文献阅读)。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二组60名学生均认为他们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较低,ESP课程有助十训练这一能力。根据ESP的特征和分类等的分析,发现ESP课程在培养英语令业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在各方面具有更高水平的新型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也对英语令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在语言实际应用方面。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但具有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要具有社会发展需要的令业英语知识。近几年,社会用人单位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较为不满,另外令业英语人才的医乏阻碍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今后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要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并为学生创造出实际应用语言的真实环境,来提高大学毕业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顺应职场人才发展的潮流,ESP课程的设置也势在必行。例如主修国际经贸令业的大学生要能很好的从事未来的土作,必须先掌握关于国际经贸的令业英语词汇,而且还能读懂与本令业相关的英语文章,能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因此,令门用途英语有利十学生在今后的土作环境中更好地使用英语。再者一,当学生发现能够用英语讨论自己所学的令业时,相信他们会对ESP课程的学习投入更大的热情。总之,ESP课程的发展是当今大学毕业生土作和学习的必然要求。

基十ESP课程的重要作用,很多高校进行了教学改革,来适应大学毕业生的学习和土作需要。其中运城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设计了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课程内容包括通用英语、令门用途英语和拓展英语三类。有关详细课程安排,请参考下表。

(三)语言服务与大学英语微课、ESP的衔接

语言服务是为了解决语际交流中的语言障碍,而为人们提供的语言知识、技术、技能、教育等服务。曰随着服务的全球化、市场化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不仅包括翻译服务,还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土具等服务。曰研究结果表明,最后一组学生普遍认为语言服务在大学英语微课和ESP中既为学生提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也能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时代在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同时英语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大学英语教学需进一步改革,具体体现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即高校微课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即大学英语ESP(令门用途英语)。为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本文结合语言服务的定义、内容等以及最后一组学生的研究结果,从以下两方面探讨语言服务视域下非英语令业的ESP教学:1.语言服务与大学英语微课: 大学英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语言技能,即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达到使学生用英语有效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因此,大学英语微课选择的课程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语义知识和语篇结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技能。2.语言服务与ESP:要想通过ESP课堂达到使大学毕业生在特定土作环境中真正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设计教学任务,创设语言交流环境。与此同时,教师要将相关的令业知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融入各教学环节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第2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现状

一、引言

英语毕业论文设计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必经环节,其撰写的过程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的检验。纵观近年来关于我国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现状的文献,相关文献综述包括论文写作选题、规范、对策、管理和评估等(朱艳敏,2014)。本文基于现存文献的研究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实践,分析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并从指导教师的角度提出现状的应对策略。

(一)论文写作现状

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设计毕业论文时由于主客观因素,完成任务常会感到困难。客观因素包括:我国大多数高校把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学期。虽然理论上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本科四年所积累的知识与能力,但是在第八学期,有的学生在忙于找工作、面试求职,时常奔波在全国各地;有的学生在准备各种考试,比如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复试;找到工作的学生也要在单位实习一段时间。由此,指导教师很难期望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上投入时间与精力。

另外,毕业论文设计是一个系统任务,要完成查阅文献、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撰写、毕业答辩,需要学生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和训练,绝不能在短期突击而速成。在本科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于习得教师传授的知识,被动接受,自主性学习能力有限,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查阅文献,也不知道怎样阅读文献,对文献的阅读既没有归纳总结,也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而且,历届来,写文学、文化方向的论文居多,文学、文化吸引力强,但学生心中有个重要的主观印象,认为文学文化方面的文献丰富,文献易懂,投入的工作量相对数据收集统计、实证研究要少一些。黄春梅(2007)曾对武汉四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88.1%的学生认识到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却写不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论文拼凑及抄袭现象严重。李淑琴(2012)课题组曾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8―2010年三届英语专业毕业生近300篇毕业论文进行了调查分析,优秀率不及 6%。存在的问题包括:选题缺乏新意、论证缺乏逻辑、语言表达欠流畅、英文参考文献短缺、论文存在拼凑现象、非正当引用等等。(卜友红,2009;王春,2010)

(二)论文写作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应采取应对的策略:首先,建立“大论文观”的理念(蒋亦华,2009)。“大论文观”与“小论文观”有别,前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应视为“一个必须谨慎规划的、长期的、动态的教学过程”,后者只是把本科论文设计视为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四年的学习中,打好写作基础,扫除写作语言障碍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提,“做到写作课程四年不断线” (李淑琴,2012)。比如,为了避免母语负迁移,摆脱中式思维习惯写作英文,其他课程的教师也可以结合具体文段篇章,从文化思维模式的视角给学生以指导,启发学生意识到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学生了解汉英两种思维对语言的不同影响,了解汉英语言表达差异,使学生逐渐克服母语迁移心理,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熟悉英语地道表达法。

论文设计也需要储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思辨能力,由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专业课程教师应加强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做好铺垫。比如,刘庆元(2011)在教学中尝试采用翻译实践加翻译评论的模式以及实地调查研究加翻译评论,先后做过“湖南省博物馆翻译调查”、“岳阳楼景区、君山景区、张谷英景区翻译调查”、“武广高铁乘车指南及沿途车站翻译调查”、“岳阳市超市(沃尔玛、心连心)翻译调查”等,同时主张把论文写作融入到其他课程教学,从平常点滴做起,培养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由此,要提高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论文设计的质量,需要整个四年的所有课程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以及思辩能力。

(三)结语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生要端正态度, 正确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 静心写作;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四年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辩和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教改项目: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JGY22)

参考文献:

[1]黄春梅. 本科毕业论文不宜取消―对武汉四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0-83.

[2]李淑琴. 基于“大论文观”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研究[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2(3): 229-232.

[3]刘庆元.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问题与对策[J]. 云梦学刊, 2011(2): 143-145.

[4]卜友红.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42 -145.

[5]王春.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问题与对策[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6(1): 30-31.

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毕业论文 翻译

一、 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有关英语专业建设的规范中提到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重点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 翻译方向教学的特点

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种艺术,是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仲伟合,穆雷)不同于一般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教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实践教学。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过程,因此翻译方向的教学非常重视实践环节。开设的课程紧密围绕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各领域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摸索、体会翻译这个复杂的语言转换过程。翻译的技巧要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得以掌握。

2.培养双语运用能力。英语翻译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应用与转换,不同于普通英语专业主要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翻译方向兼顾培养学生中英双语的运用能力。翻译的艺术只有在具备熟练运用双语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展现。

3.关注跨文化交际意识。翻译是一个跨越不同文化,连接不同文明的交流工具,这就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从文字中感受文化差异,并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三、 传统翻译类学术论文的普遍问题

从选题上来看,根据多位学者的调查统计,相较于文学或文化领域,英语专业的学生真正选择翻译理论研究方向的相对较少(张春芳,2009),这是因为翻译方向的参考资料相对来说专业度高,抽象难懂,有的研究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这些都使学生望而却步。从形式上来看,英语专业传统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用全英文进行撰写。这对于翻译这一强调双语运用能力的领域来说无异于“瘸腿跑”。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毕业环节中更多的重视了英文表达能力,却忽略了汉语表达能力的锻炼。从效果上来看,目前本科生的论文普遍存在论文东拼西凑,质量不佳,甚至在答辩时还不清楚基本概念,也讲不清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的现象。这就是因为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没有将理论与自己所经历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此对于理论的理解也只停留在了表面文字上。基于以上传统毕业论文形式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培养目标间出现的落差,对于传统毕业论文进行改革让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 论文改革方式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论文写作更是语言的一次综合性的训练,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翻译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论文环节更应该将训练重点放在实践上,并且兼顾中英双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切实贯彻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的“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一要求。设计出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毕业综合训练模式。

参考MTI(英语专业硕士)的毕业环节设计,学生可以采取参与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的方式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从未有过译本的中外原文本进行翻译。出于对于学生双语能力训练的考虑,原则上要求学生选择与翻译译文相反的语言进行实践报告的撰写。如:

进行汉译英原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汉语的翻译实践,并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汉语实践报告;或英译汉原文字数不少于3500英文单词的翻译实践,并写出不少于2000英文单词的实践报告。

所有翻译活动不拘泥于第四年完成,可累计完成。

基本步骤为:

1.学生自主联系客户或寻找符合要求的题材确定翻译内容。通过此环节可以让学生直接与翻译市场接轨,了解行业需求,建立翻译职业服务意识。

2.根据工作量组队或独自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翻译任务。在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中,学生是教学和实践的主体,在此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其分工合作意识,以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借助各种翻译辅助工具进行翻译,起到监督、启示、引导的作用。

3.组织校审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译文。经过多轮校审学生要严格按照委托方的要求提交译文。

4.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学生完成翻译任务之后要对所经过的整个翻译环节进行系统的回顾,找出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分类总结。不同于学术类传统论文,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实践作品出发,用自己的实践成果作为素材完成报告。这可以使学生更加细致地思考和整理翻译流程中的具体环节,用审视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翻译作品。

5.根据所学相关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对案例进行细致分析。注重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使学生可以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6.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思考,提出自己对特定问题的观点,以及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应对策略,真正做的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论文评价方式为:

翻译实践报告从选题、工作量、结构、案例分析、语言和译文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翻译部分评分可以参照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评分标准,从忠实度和通顺度两方面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

五、 总结

根据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和翻译方向的教学特点,提出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毕业论文改革的方式,即学生参与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的形式,译文语言和实践报告语言兼顾中英双语。使学生在参与完整翻译环节后,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反思,充分运用其所学翻译理论技巧、训练双语表达能力、案例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贾军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改革方案探索[J].宜宾学院学报.2013.

[3]李淑敏,闵悦.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初探[J].大家.2011.

[4]穆雷,邹兵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

[5]许勉君.由选题和理论框架谈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改革[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

第4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翻译报告;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8-012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3.032

前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民文化需求持续增长,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之一,其重要性愈加突出,它不仅肩负着传播中国社会文明,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还要扮演开拓者的角色,引进西方文化宝库中的优秀文化、智慧思想,开启民智,丰富、充实国民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在专业交流领域及国际经济舞台肩负着不可替代的沟通使命。

为响应国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号召,作为西南地区独立学院之一的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目前正处于教育模式的转型阶段。而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英语语言的学习者和运用者,需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灵活自如地借助英语这一交流工具达到交流目的。外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翻译技能处于最高阶段,也就是说翻译技能是检验语言学习者综合运用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因此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在2015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时,新增了“翻译实践+翻译报告”这一撰写方式,以此检验英语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契合度。

1 . 翻译报告撰写及答辩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翻译报告是用学术语言对整个翻译活动的叙述和总结。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尝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以下是笔者在学生翻译报告撰写及毕业答辩期间收集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改进措施,希望能给以后的翻译报告撰写者、指导教师及教学管理者提供借鉴或参考。

1 . 1 选材及翻译方式单一化

本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共152人,其中选择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毕业生共109人,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2%。109人中,约20%的毕业生选择“汉译英”翻译方式,80%的学生选择“英译汉”翻译方式,而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选择的翻译材料都以文学作品为主。

由此可见,毕业生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为主,基本和学校转型期的转型理念相吻合;而以“英译汉”为主的翻译方式正好反映了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对汉英翻译技巧或翻译策略的运用,对汉英文化差异的洞悉不透彻等特点;以非文学翻译材料为主的现象也暗示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内容及翻译实践较少涉猎非文学翻译领域,以非文学材料为主的翻译能力比较弱,这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相悖,也与目前人才市场需求脱轨。

1 . 2“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 Report”还是“Reflections”?

笔者在答辩过程中发现,部分指导教师或学生(以下也可称作“学生译者”或“翻译报告撰写者”)认为“翻译报告”应使用“reflections”一词。翻译报告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客观描述译者的整个翻译活动过程,包括源文的选取、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翻译理论或技巧处理具体的翻译问题以及译者对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等等。对此,笔者查阅了以下词典: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Reflection is careful thought about a particular subject.”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spoken or written expression of an idea)arising from thought, memory or consideration.”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port”的解释为:“a written document describing the findings of some individual or group.”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port”的解释为:“spoken or written account of sth. heard, seen, done or studied etc.”

从以上两大权威词典分别对“reflection”和“report”的解释不难看出,前者反映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思考而后者关注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叙述。此外,由黄国文主编的《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一书中所提供的范本(P112)也用了“report”一词。故笔者认为,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 Report”较恰当,在翻译报告中,“reflections”只是“report”的一部分,即译者对整个翻译活动的思考、总结部分。

第5篇

关键词:CDIO能力 外贸英语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142-02

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各类外贸企业迫切需要既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又有扎实的国际贸易方面理论基础,且能够熟练操作进出口业务的应用型人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外贸专业学生缺乏足够认识和利用知识的操作平台,理论知识并没有转化为实际技能。多数毕业生工作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工作,将书本知识实践化。因此,探索建立符合专业实际和市场需要的外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在“做中学”和在项目实践中提高CDIO各项能力尤为重要。

一、CDIO模式概述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200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的查尔姆斯技术大学、林克平大学以及皇家技术学院等3所高校共同开发的一种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CDIO是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针对毕业生团队协作能力、判断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的欠缺,CDIO教育模式探讨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结合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项目学习,在“做中学”。在CDIO教学模式中,项目是学生能力培养的载体,不单单可以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极大地调动和开发。通过模拟真实环境,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等综合素质,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思考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团队协作等各项产业需求能力也相应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外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近几年,CDIO号角在中国各高校纷纷吹响。基于CDIO教育模式,黑龙江科技学院确立了“大工程,大德育,大实践”教育理念。新形势下,外贸英语专业以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为基础,制定了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外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领域的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自工作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够胜任英语商务贸易、谈判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符合现代各类经贸活动要求,为外贸企业部门所需,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构建外贸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培养CDIO能力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对学生CDIO重要能力的要求,包括外语沟通能力、外贸领域内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产业需求能力的要求。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定位和专业自身特点,外贸英语专业在CDIO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本土化的尝试。该专业革新了现有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确立了“3+1”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理论课程学习时间为3年,实践活动累计为1年),强调在“做中学”,构建系统的专业实践体系。通过实践获得知识、习得能力,明确了以学生CDIO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专项语言技能训练、系统的职业技能实习、基于项目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为核心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导他们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

1.CDIO外语沟通能力培养与专项语言技能训练。CDIO能力中,人际交往技能包括团队协作和交流,外语交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专业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沟通交流,并能使用第二外语(如:日语、俄语、德语等)进行简单交流。专项语言技能训练主要设置了英语语音技能训练和英语翻译实践技能训练两项内容,通过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多说多练,在“做中学”,切实提高外语沟通能力。(1)开设英语语音技能训练。英语语音面貌是英语专业学生的门面,字正腔圆,圆润的发音给学生就业增加了成功的砝码。专业语音训练开设在第二学期,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语音理论课后开设的,时间为一周。指导教师通过建立学生语音档案,通过把学生英语发音中语音、语调等具体问题记录成册,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纠正,最终评定成绩等方式,帮助学生对比发现自身语音问题,循序渐进取得进步。大量的语音训练、教师的监督指导和定期开放的语音实验室保证了语音实践的效果和质量。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具备标准的语音、语调和良好的语音面貌。(2)开设英语翻译实践训练。翻译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涉及到诸多语言和文化因素,是对学生能力的较高要求。通过为期1周的英汉、汉英两个阶段的专项翻译训练使学生贯通以往学过的翻译理论知识。选取小说、科技文章、外贸函电不同文体的翻译实例操练,帮助专业学生熟练应用常见句式和词语,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能力。专项的翻译实践既可以考察学生的翻译动机等情感因素、自我解决问题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查阅工具书以及翻译实践能力,弥补了课堂教学之不足,使学生们认识到与职业翻译工作之间的差距,通过翻译实践有意识的改进沟通能力。

2.CDIO职业能力与系统的职业技能实习。除了针对提高外语沟通能力设置的语音和翻译实践训练外,专业实践体系还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实习如工程训练、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职场模拟和实践等实习活动强化对学生CDIO职业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在应用型理工科院校,外贸英语专业学生应强化工程意识。在“大工程”的教育理念下,学生初期接受工程教育,之后参与工程训练,基本了解工程对环境、社会、知识和经济体系的影响,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一定的工程思维,弥补了文科专业学生思考能力的缺憾。

基于一定的工程思维能力,学生在外贸英语领域实践活动中职业能力得以改善和提高。实践活动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专业导论课明确了英语技能和业务水平的要求。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专业知识,为以后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学习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开设4周的认识实习和7周的专业实习。在认识实习中,将学生分组结对,将实习教室分别模拟为机场、酒店、工厂等工作场景,学生通过四周的外贸业务工作流程的模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接待和商务谈判。以外贸业务流程为导向安排认识实习,有助于整合学生语言实践技能和外贸业务能力,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在国际贸易环境下运用英语的能力。专业实习我们采用的是部分集中,部分分散实习的方式。学生在熟知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流程后,在企业真实演练具体外贸业务(如撰写外贸函电、价格核算,合同操作、信用证操作等)。在实习过程中,同时也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考核。另外,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模拟补充课程,有针对性的弥补了实践活动的空白,使指导性更强,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态度并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

新培养方案还确立了实践环节与技能证书的考核挂钩机制。明确规定外贸方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须获得外销员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单证员证书、跟单员证书、外贸业务员证书、货运、物流员、商务英语等证书之一,方准予毕业。这些证书是学生职业能力的表现,获得证书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增加核心竞争力。

3.CDIO产业需求能力培养与毕业论文、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针对毕业实习浮于表面,论文脱离实际、缺乏实践支撑的现象,实行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方式。在顶岗实习和论文环节,以项目为导向,按照构思、设计、实施、运行4个环节,进行CDIO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等产业需求能力培养实践。根据外贸专业的实际情况,选取其中20人参与CDIO项目,以便今后进一步推广。具体做法如下:(1)构思,即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启动前的系统规划。在毕业论文选题前进行必要的设计和规划。部分教师经过前期的挂职锻炼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能,比较熟悉企业情况,可以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外贸专业实践题目。同时,邀请外贸企业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加入,根据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对选题进行补充和优化,避免论文选题脱离实际。

在顶岗实习前,公布毕业论文和顶岗实习选题计划,要求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所从事顶岗实习内容密切相关,同时要求学生自主安排毕业论文和实习计划。按照课题内容的相关性和兴趣分组,将参与者分为4组,每组5人。选出每个项目组的组长,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开展顶岗实习,相互监督。经过前期富有成效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学生在相关课题老师和实习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视野开阔,具备一定的系统思维能力,逐步形成写作思路,为之后的毕业论文开题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设计,即研究方案的优化。学生带着选题去顶岗实习,目的更明确。在实习单位顶岗实习的内容与选题密切相关,学生更有兴趣。通过实习单位开具证明的方式,确认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与实习内容的相关性。同时,采取校内与实习单位双指导老师合作培养的模式,学生可以从多角度、系统地思考问题。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对论文题目认识逐步清晰,不断地调整论文的研究方案,保证了论文修改质量的提高。(3)实施,即任务的实现。经过研究方案即毕业论文的充分分析、论证、优化后,论文预期的研究任务已接近完成。这一阶段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给予他们一定自由度。学生遇到问题可以查阅相关文献,参与小组讨论,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集思广益。也可以回到实习单位请教实习指导老师或与论文指导老师沟通得到启发。论文指导老师通过定期的研讨、引导与不定期的网上、电话交流等方式,保证了对学生有效监督和指导。选题贴近实际,学生的参与性增强,这样,学生论文中引用的内容少了,空洞的内容少了,取而代之是更多自己的语言,实际、实用的东西,创新性也充分体现出来。(4)运作,即成果的展示。阶段成果除了通过上交顶岗实习报告、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一、二、三稿外,学生可以通过职场答辩、实习答辩、开题答辩和毕业论文项目小组答辩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水平。借助幻灯片演示文稿,学生可以将自己和团队的设计方案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展示出来,英语表达清楚、规范,论文内容阐述的透彻和论证充分,也具备在外贸实际操作现场做简明准确的技术讲解和指导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外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导入CDIO能力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通过语言技能训练、系统的职业技能实习,提高了学生的CDIO外语沟通能力、职业能力。产业需求的能力通过以项目为主线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4个环节的训练,充分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以培养CDIO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凸显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特色,有助于实现学生语言实践技能与外贸业务能力的整合,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Crawley,E.F.;Malmqvist,J;Ostlund,S & Brodeur,D.R.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M].New York:Springer-Verlag,2007.

2.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3.丁杰,陈桂琴.英语专业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5)

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课程设置;撰写形式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1-0132-03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手段,还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模式的新生力量,主要以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论文反映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水平,关系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独立学院都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课程设置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与母体学校相区别的设置,但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却多半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尤其是文科语言类的专业,依然以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存在。学习过程中侧重实践与应用,但在毕业论文环节又绕回到了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状态,此种矛盾不仅困扰了众多的学生,也令许多论文指导老师一筹莫展。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较常见的问题有:科研经验不足、科研兴趣偏低、选题困难、难以创新等。论文指导老师抱怨较多的方面则是:学生逻辑论证能力差、阅读量太少、科研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学术论文格式规范度不高、畏难情绪严重、主动性不够等。从师生两方面反映的困难不难看出,诸多问题的存在与课程设置、学习过程中缺乏与撰写学术论文相应的支撑有密切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与培养过程中重实践与应用的模式不匹配。为此,相继有学者对独立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展开研究。在知网的搜索显示,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文章,以“独立学院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论文有22篇,时间段集中在2008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为3.6篇。而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有关论文为3篇,研究角度集中在写作过程调查、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有青年学者提出以配音讲解作品替代学术论文的做法。[1]147-150也有学者认为毕业论文要与社会接轨。[2]123甚至还有学者对毕业论文与实习和就业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探讨,主张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学生实习、就业紧密相关外,还提出学生可用外语类职业资格证书、国家级竞赛获奖证书等方式申请免撰写毕业论文。[3]99-102与此相对应的,公立院校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进行研究的论文则高达上万篇,时间也要久远得多,有专门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如《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4]84-87,也有专门针对文科专业的,如《毕业论文改革:高校新闻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5]110-112姑且不论独立学院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事物,但相关研究论文绝对量较少,是否就意味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的重要性偏低,必要性不具备呢?答案是否定的。课题小组以南国商学院英语类本科专业2013届、2014届和2015届连续三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的重点校级课题中所采集的有关数据显示: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

二、项目研究设计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结合学校英语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现实情况,提出改革的方案,进行改革实践,推动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科学发展。据此,特拟定了如下研究内容:一是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二是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三是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其他形式的毕业设计是否感兴趣,具体做法包括: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

三、项目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

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为期三年的试验实践的方式进行,最终通过分析试验和调查问卷数据,得出研究的结果。

(一)研究过程

1.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学校以“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为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可见,在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总体上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期望。2.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2013届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三年级之前阅读和写作课程分别开设了两个学期,之后再无写作课程。也就是课程设置中并无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课程,但学生毕业之时要求撰写毕业论文。2014届和2015届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阅读和写作课程依然在低年级各开设了两个学期,但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均开设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这意味着学生刚开始学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就要开始撰写毕业论文了。此外,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论文指导老师的职责和毕业论文的格式等主要内容,可以理解为撰写学术论文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唯一形式。显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毕业检测形式不匹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致。3.开展毕业论文改革实践。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在毕业论文论文撰写阶段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帮助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论文撰写,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一是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凡是在本学科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译文的,且文章字数与毕业论文字数相当(约5000字),无论文章使用的语言是中文还是英文,只要在答辩前出刊,均可直接参与全英文答辩。选择公开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内容要素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有较大不同,内容有“拟撰写字数”、“论文内容概要”、“拟发表刊物等级”和“进程安排”等方面。计划书通过后,在论文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最后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允许参与答辩。二是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能够胜任不同文体文本的笔译、口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翻译是毕业生必备的技能,鼓励学生从事翻译实践无疑具有很强的职业预备性。翻译资料的方式可以是中译英,也可以是英译中,原始翻译资料的总字数需达到3000字以上。译文被公司采纳的学生,需结合翻译实践撰写2000字左右的全英文论述文章,经论文指导老师审定合格后,可以凭借书面的采纳证明申请参与全英文答辩,答辩时还需提供翻译原件和译稿。选择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要素有翻译类型选择“英译中/中译英”、翻译字数选择“1500字汉译英+1500字英译汉/3000字汉译英/3000字英译汉”、“拟翻译的内容概要”和“翻译公司的相关信息”(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三是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商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近年来对毕业生就业开展的跟踪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从事与市场有关的工作。因此本项目提倡学生结合专业实习撰写有关的调研文章或论述文章,且字数、文章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时,经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视为完成毕业论文,最后参与全英文答辩。在此过程中,选择撰写调研报告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与撰写普通学术论文相同,但要求学生通过制定调查问卷,收集下翔实的数据,文中就调查问卷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且调查问卷需附在正文之后,供答辩小组成员参考。四是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需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通过适度的问卷调查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也是比较贴近实际、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对三届毕业生的选题进行分析发现,在导师的指导下,大量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类似的选题如:《英汉广告幽默文化对比》《中美灾难文化价值观异同》《中美商务谈判文化风格差异对比》和《中美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等。事实上,这些选题被学生认为易于撰写,并且完成得较好。五是告知学生还可用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替代毕业论文的撰写。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创新设计,字数、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经审定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形式均可由学生开展。如与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相当的有主持或者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参与翻译实践相当的有参加省级(含以上)口、笔译大赛并获奖;通过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等。视具体情况,由学生提出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经审定合格的,均可视为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

(二)研究结果

1.改革实践数据统计。2013级305名毕业生中,有4人参与了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3%。2014届200名毕业生中,共有42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7人在公开刊物,占毕业人数的3.5%;35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1%。2015届290名毕业生中,共有66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2人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占毕业人数的0.6%,51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6%,15人进行调查研究,占毕业人数的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3.3%。三年的数据表明,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绝对人数及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由于2015届为学院迄今为止毕业生人数较多、参与毕业论文改革人数最多的年级,故选择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问卷以不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的形式,就“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有无必要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撰写方面遇到何种问题?”,以及“最希望以何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等十项内容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普遍承认完成毕业论文是必要的、的确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并且对于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明显帮助;但资料贫乏、科研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跟不上和难以创新凸显了教学与检测的不对接。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毕业论文形式的确需要进行改革,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的全面对接;有学生认为实践能力远比科研能力重要,学校需要对所开的专业课程进行相应改变以对接毕业论文改革。且不论学生看问题有无偏颇,从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考察来看,学生要求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对接的要求无疑是正确的。3.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中反馈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的学生均是使用中文撰写,虽然答辩时使用的是英文,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其使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也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是否要求学生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全英文的文章还有待进一步商榷。第二,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反馈,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所翻译的译文初稿水平并不能达到相应要求,都需要指导老师的大力修改方能达到公司期望的水准。虽说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会因此而提高,但指导老师认为译稿的最终水平并非学生真实翻译能力的体现。如果委托公司借此聘用学生担任正式的翻译,日后在无教师指导下的翻译水平能否保证还有待考证。第三,暂时还未对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进行实践研究,也没有学生提出相关置换申请。课题组成员认为,毕业检测的形式应该没有穷尽。从研究的结果中发现,对于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的独立学院的英语类专业学生而言,虽然更看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恰当的科研对于提高其综合的语言能力和研究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关教学与检测对接问题的探索,不仅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开展研究,也需要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方面积极改革,更需要对不同形式的毕业检测进行利弊分析,力争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检测相一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一致,在校学习与求职就业相一致,最终实现毕业论文撰写形式多样化、方式合理化、效果显著化的目标,提高独立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庆,黄运婷.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奚道同,等.民办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向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

[3]王淼.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J].海外英语,2014(6).

[4]成强,张奇惠.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

第7篇

一、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的现状

关于我国外语专业学位论文写作现状的文献非常有限,侧重点不同,但有两个基本共识:一是学位论文写作与指导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正确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二是强调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表达独立见解,大胆尝试,过程重于结果。(孙文抗,2004)

穆凤英(2001)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五所高等院校部分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几项主要结果表明:(1)调查对象中选文学方向的占半数以上,影响选题的主要因素是兴趣、占有资料和所学课程;(2)大多数人对做论文的认识不足,只是为了学做论文或完成任务;(3)半数以上得益于开过的课程及教师的指导;(4)多数人缺乏主动查找资料的意识。这份调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学生的选题倾向、做论文的认识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已经做出的关于学位论文的研究多是针对老牌的本科院校的学生,其他学校(如新升本的院校)毕业生的论文写作的研究较少。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专升本的院校之一,笔者结合自己辅导的论文写作实际,以及从其他老师处了解到的信息,对学士论文写作与大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

选题范围是论文写作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我院两届学生中,选文学题材的半数以上,影响他们选题的因素包括个人兴趣、占有资料和所学课程。其他学生选了语言学、教学法和翻译方向,极少数人选的是商贸方向。由此可见,多数英语专业的高年级课程中,文学类课程的影响力占较大优势,这与开设时间较长(至少两个学期)、相关资料也较丰富和容易获得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语言学、翻译和教学法则处于相对弱势。即使教师想尽办法去调动学生学习语言学的积极性,绝大多数学生仍普遍觉得语言学的知识比较广泛艰深,对所学的知识或是一知半解,或是学过即忘,或是根本放弃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所以这类选题难以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另外,语言学和教学类的参考资料多数专业性太强,抽象难懂,有的研究涉及大量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甚至需要教学实际来验证,这些都使学生忘而却步,只有去选稍显容易的方向。

对论文长度的要求也会对写作质量产生相当的影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2000)要求论文长度为3-5千个单词。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这个要求是比较合理和可行的。不管规定的字数多少,在实际的论文写作中,仍然有学生为了凑够字数大量变相抄袭的现象。所以,大纲建议的论文长度,不仅是个量的问题,也体现了对质的要求。就目前本科毕业生的一般水平而言,能用3-5千个英文词写出大纲要求的“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的论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孙文抗,2004)

学生做论文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种种困难,诸如找不到参考资料,不清楚论文的具体要求,论文的格式,英语表达能力有限,甚至文字的排版问题等。

学生不清楚论文的具体要求,与学术论文课的开设与否有直接关系。根据03级学生论文写作的实际,我院为04级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开设了20个学时的学术论文写作课,讲授如何选题、查资料,如何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和论证步骤,如何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如何正确合理的引用文献等各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即便如此,不少学生仍反映不清楚论文写作各个环节的步骤和要求。这固然与该课程开设时间有限有关,与理论的讲解和学生的写作的实践和体验脱节有关,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才出现了写作中的种种问题。

在查找资料方面感到困难的学生也比较多。近年来开设英语本科专业的院校数和入学人数的急剧增加,英语专业所需的图书资料的严重不足是可想而知的。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使用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部分资源,但这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方面,学生查找资料的意识、能力和技巧急需提高。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怎么查资料,需要查什么资料,如何利用查到的资料。另一方面,互联网为人们获取信息提高了极大的便捷性,但其负面效应在所难免,部分学生有抄袭现象。所以,教师一定要坚持诚信教育,还要加强从选题、资料收集到终稿、答辩的全程指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英语表达能力不足是论文写作中又一突出的问题。学术论文要用正式的书面文体,从布局谋篇到段落、句子之间的衔接,从提炼主题句到每个句子的结构、用词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范,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言功底。教师指导不可能替代学生遣词造句,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低下是写好毕业论文的一大障碍,也是产生抄袭动机的一大根源。尽管我院一再强调不能一字一句地批改论文,但面对如此多的语言方面的错误,教师很多时候不得不忙于纠正论文中的语言问题。所以,如何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英语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决不是通过批改毕业论文就能做到的。

二、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做学士论文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科学态度,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对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的分析有助于反思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由于“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它需要运用头脑,不仅仅要靠记忆。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承担主要的角色,而不是教师”。(续润华,李建强,2000)尽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还是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不利于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高等学校的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这是保证课程讲授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大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前提。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对于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将其设计成讨论课,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为上好讨论课做好充分准备。为此,学生不得不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课堂讨论既能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又能在查阅资料、进行讨论和形成结论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言语能力。

3.加强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从平时写2-3百词的比较随意的短文到3-5千词的学术论文,跨度较大,单靠一门学术论文写作课显然不够,英文写作功夫更是需要长期积累。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无论基础技能课还是高年级的专业知识课,每学期教师都指导学生做一些小型的研究课题,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写出报告,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水到渠成了。为了加快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学生一进入高等学校,可以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从事一些科研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4.授课与指导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无论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理论课,教师都应该授课结合指导,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以学术写作课程为例,该课程在《大纲》中与文学和语言学并列为高年级的专业必修课,有其相当的地位,一定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除了讲授常规的研究方法和行文规范外,还应该结合论文写作的实际,通过分析和讲解一些往届学生的论文,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地领会论文写作的规范和具体要求。

第8篇

关键词:英语;听力焦虑;听力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45-03

英语听力焦虑是影响听力成绩的因素之一,目前许多中外学者对外语学习焦虑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大量研究。Chastain[1]认为焦虑能促进学生在除了听力课堂以外的其他课程上取得好成绩;Omaggio Hadley[2]指出某种程度的焦虑有助于外语的学习;但也有研究指出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Horwitz[3]等人设计了“外语学习焦虑量表”,通过调查发现焦虑对学习有负面影响;Kim[4]发现,在韩国学生中外语听力焦虑与听力成绩呈负相关。学者Cheng[8]在中国学生中也得出了类似结论。本论文以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英语听力焦虑与听力成绩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来自上海大学的114名非英语专业2010级本科生。被调查者的年龄段为18到20岁,其中56名为男生,58名为女生。他们分别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数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二)数据收集

数据的收集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英语听力水平测试卷的收集;第二部分为英语听力焦虑问卷的收集。笔者向调查对象发放英语听力试卷,并播放录音。听力测试的的题型为单项选择和填空,总分为100分,测试时间为40分钟。测试之后,笔者给试卷评分。

笔者给调查对象发放英语听力焦虑问卷调查,问卷为“外语听力焦虑量表”。问卷一共有20个选择题,每个题目都有“完全同意”“同意”“没感觉”“不同意”“完全不同意”五个等级的选项,分别对应1~5个分值,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高。问卷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随后笔者对收集上来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笔者用SPSS软件对英语听力焦虑和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听力焦虑表的结果呈现及描述性分析

听力焦虑量表的结果见表1。

(二) 相关分析

由表2可看出,英语听力焦虑和听力成绩存在负相关,即:听力焦虑越大成绩越低;焦虑越小,成绩越高。

三、英语听力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根据听力焦虑表的结果,笔者将产生英语听力焦虑的原因归为5个因素。即:听力材料、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听力环境、听力语速、学生听力技巧。

因素一,听力焦虑表中的1、3、9、10、14选项反映了听力材料产生了听力焦虑,分别有68%、59%、9.74%、49%、72%的受试者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这说明听力材料的生词,句子长度以及发音引起焦虑情绪的产生。所以在选择听力材料的时候,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对生词和句子的掌握程度,以便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避免英语听力焦虑的产生。

因素二,听力焦虑表中的5、16选项反映了受试者因听力材料背景知识的缺乏产生了听力焦虑,分别有51%和49%的受试者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在课堂上可以由老师事先提供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但是在考试或其他英语对话场合则不能。所以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适当地补充学生的课外文化知识,以便学生在平常英语会话或考试中使用。

因素三,听力焦虑表中的13选项反映了受试者因听力环境的吵杂产生了听力焦虑,有61%的受试者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因此,教师应为听力课堂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外界的吵杂影响听者的情绪。

因素四,听力焦虑表中的4、6、11选项反映了受试者因听力语速过快产生了听力焦虑,分别有74%、43%、82%的受试者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所以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应当选择语速、适当的材料作为听力练习。

因素五,听力焦虑表中的7、15、17、18选项反映了受试者因听力技巧不足产生了听力焦虑,分别有92%、76%、42%、75%的受试者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比如题7的结果说明大部分的受试者担心漏听重要信息,导致他们认为所有信息都很重要,以致无法区分重要信息与非重要信息,不能把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因而在平常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听力技巧的培养。

四、总结

本论文研究了中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焦虑和听力成绩的关系。研究表明听力焦虑和听力成绩存在负相关。即:学生焦虑感越强听力成绩越低;焦虑感越弱听力成绩越高。对于英语听力焦虑产生的原因,笔者将其归为听力材料、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听力环境、听力语速、学生听力技巧5个因素。并同时提出了降低焦虑的方法。本研究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带来了启示: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必须降低他们的焦虑感,在平时的练习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听力教材、适当加入课外知识内容、提供良好的听力环境、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以此减少引起他们焦虑的因素,从而提高英语听力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Chastain,K.Affective and ability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Language Learning 1953, 25: 153-161.

[2]Omaggio-Hadley.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 1987:437.

第9篇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英文摘要 问题 对策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由此不难看出,毕业论文在整个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摘要又称概要或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论文主要内容进行的简单、易懂、精辟的概括总结。摘要的四个要素分别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这也是英文摘要的核心内容[1]。论文的英文摘要适应了信息时代电子文献检索机构的要求,是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英文摘要的形成是一个由汉语摘要向英文翻译的转化过程,其质量反映了翻译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论文的交流产生影响[2];同时英文摘要的语言质量直接影响了论文本身的信度[3],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论文的英文摘要是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衡量其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我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存档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了40份,论文内容涉及语言学(7份)、文学(12份)、翻译(9份)、文化(6份)及教学(6份)等五个不同方面。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在外企或者中学就业,其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对外贸易的结果及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效果,因此该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通过认真研读学生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我侧重研究其内容是否合乎要求,语言是否流畅通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等问题,并且根据研究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对策,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提高其执教能力。

二、结果分析

(一)在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于摘要的内容,首先研究其是否具备应有的四个要素,以及各个因素在摘要中出现的频率,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

学生的论文摘要在内容的完整性上还远远不符合要求,只有四分之一的摘要涵盖了所需的四个要素,将近一半的摘要写出了大部分内容,其他的摘要未免过于简单,多余的部分就都是不必要的重复,这与摘要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是相悖的。

表2表明,摘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研究目的,其次就是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频率最低的是研究方法,可见学生对于自己使用何种方法来展开研究不是十分清楚,没有恰当有效的研究方法做保障,那么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

(二)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于语言表达,本文主要侧重研究其词语/短语是否运用恰当,词语的语体是否合适,句子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具体结果见表3和表4。

摘要的语言要正式严谨、书面化,避免使用非正式的词语,由表3可以看到,在学生的论文摘要中非正式词语数量还是很多的,说明学生在这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文体犹如四季,有其鲜明的标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修辞学》一书中提出:既不要把重大的事情说得很随便,又不要把琐碎的小事说得冠冕堂皇。[4]200―201在外语写作或者翻译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不是语法,又不是词汇,而是词语的搭配(He「one who writes or speaks in a foreign languagewill be “caught” out every time,not by his grammar ... not by his vocabulary ... but by his unacceptable or improbable collocations.)。[5]85因此,要想用词地道,搭配合理,就需要日积月累,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混淆词语的词性或者用错介词、漏掉介词这些失误都是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以及不了解英汉差异的表现,这些看似简单实则繁琐的地方往往最容易被学生忽视。

由表4可以看出,摘要中以第一人称作主语的句子数量很少,更多的是使用抽象的名词作主语,即无生命主语,这样作者就可以尽可能地远离评价行为,而把评价的任务交给抽象实体,如研究的课题或其结果;被评价的对象似乎成了世界的本来事实,离作者很远,因而显得无可争议和客观化。[6]30这种做法与学生的论文写作课程及教师的指导有关。相对汉语而言,英语更习惯使用被动语态,而在调查的英文摘要中使用被动语态的句子少之又少,这同样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对英汉差异不甚了解所造成的。

当代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1983)一书中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汉语的哲学背景是儒、道、佛的悟性,用词造句成章的最大特点是意合法,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让读者和听者领悟其中的意义和关系;词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句子不受严格的主谓结构的束缚,少用或不用关联词语。而英语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以及十六至十八世纪风行欧洲的理性主义,其用词造句成章的最大特点是形合法,重形式结构协调;词有严格的形态变化,用词强调人称、数、格的一致;句子受严谨的主谓结构协调一致的制约,多用关联词,句子结构复杂,犹如参天大树,而学生摘要中的复杂句子使用频率偏低,即使是复合句,也往往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关联词使用不当,或者省略关联词等。

三、对论文写作及论文指导的启示

1.强化英汉对比知识。对于学习中常见的一些语言现象,学生已经熟悉了所谓“习惯用法”的解释,长此以往,他们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肯定会受到影响。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熟悉两者之间的差异会使得英语学习事半功倍,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了解了其中的奥妙所在,学生的语言水平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2.加强日常大声朗读的训练。汉语中常把“看书”称为“读书”,顾名思义,大声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可以调动口、耳、眼、脑等多个器官一起参与复杂的思维活动,极大地提高思维的速度并增强效果。同时,朗读可以激活语言的美感与乐感,强化语感,正确、流畅而富有美感的朗读能使学习者得到听觉享受,增进大脑记忆,增强创造性[7]100―102,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3.培养学生的语体意识。“不同的体裁类型中,措辞、句法结构、成文结构、语体风格等都是各不相同的”[8]85。文体学认为,言语事件发生的语境不同,人们相对使用语言的情况也就不相同。为适应特定语境而运用不同的语言特征系统构成语言的不同功能变体(语体)[9]122。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体意识,学会随着语境场合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发生语体错位的现象。

4.培养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有些在论文摘要中出现的失误,稍加注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端正态度,认真严肃地对待论文写作,将不必要的错误降低到最少,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

既然称之为英语专业,那么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方面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这是英语专业学生基本、首要的要求,怎么强调都不为过[10]216。通过对学生毕业论文英文摘要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内容和语言方面的问题,这些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论文的质量,而且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值得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陆元雯.基于语料库的英文论文摘要的语言特点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1).

[2]高艳,毛忠明.期刊英文摘要常见错误剖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3]潘,简庆闽.外语类学术期刊论文错失析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4]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编[M].外文出版社,2003.

[5]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6]云红.论文摘要中作者身份的显与隐――一项基于2008医学与语言学国际学术期刊的修辞性研究[J].外语教学,2009,(9).

[7]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8]朱怡.论文摘要语篇视阈下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探究[J].中国外语,2008,(7).

[9]朱建祥.科技论文摘要翻译探讨[J].商丘师范学报,2003,(8).

[10]庄智象.外语教育名家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第10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总结了本校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一、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西交流的增多,口译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各高校也逐渐开始重视英语口译课程。但是,英语专业学生有专业口译课程,而非英语专业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口译的训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政策指导,现实需求和笔者对本校部分学生的调查情况都表明了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的必要性。而且,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当前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环境也为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提供了可行性。笔者根据两年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经验和2009年07级非英语专业学生“3+X”教学模式中的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下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启示。希望能对本校或其他高校推动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起到积极作用。

二、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课程的必要性

(一)现实的需求

一方面,社会的现实需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各领域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急需既懂专业又能进行英语口译的人才,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因其专业和人数的限制,无法满足各行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口译技能的人才成为我国英语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现实需求。多数大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依然薄弱,远远落后于读写能力。口译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就是听力理解能,所以毋庸置疑口译的练习能加强听辨能力。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词汇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很低,造成积极词汇量很小。因此,口译的练习可以用来加强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用较高级的词汇来表达有一定深度的思想感情,扩大口语积极词汇量。

(二)调查的结果

笔者曾在2009年对07级非英语专业的200人做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89%的学生认为口译在以后的工作中很重要,87%的学生希望学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语口译课。该调查表明,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口译感兴趣,并已经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希望能参加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的学习,有很大的英语口译学习热情。

三、教学实践与启示

本校对07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3+X”改革实验。前三个学期教授原来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即到大二的第一学期结束,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而且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了四级考试,甚至有些已通过了六级考试。这时,2009年9月,即07级学生大学英语的第四学期开始,我们为全校07级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些ESP课程备选,其中就有英语口译课,而且有240人选修了英语口译课。这一学期的英语口译教学实践对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口译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实践和启迪作用。下面根据笔者两年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经验和这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译课程的实践,总结一下在具体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启示。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参加本课程学习的是非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英语口译,所以不能过高的期望他们能经过一个学期的口译学习就能达到英语口译等级证书的水平。所以大学英语口译课的教学目标应围绕以下方面:了解口译一般知识,掌握交替口译的基本技能,能承担生活口译和间隔长度为2~3分钟的基本专题的交替口译,为应对将来的挑战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筛选

教学内容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现在市场上还没有专门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英语口译课本,所以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选择。

在本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译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确定了基础理论导入和口译技能训练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基础理论导入对于学生学好口译有理论指导作用。比如,释意派翻译理论的介绍,对于学生摆脱语法思维模式,理解口译过程,建立以意义作为口译单位的理念,都有必不可少的理论指导作用。

英语口译课是一门技能课程,很多学生选修口译就是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的上,能增长一门技能。所以口译基本技能训练应该作为另一部分教学内容。英语口译过程中的技能比较多,到底选取哪些作为大学非英语口译训练的教学内容呢?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院长鲍川运教授曾建议,大学阶段英语口译技能的培训可以主要围绕听辨能力、预测能力、原语复述能力、语言转换能力、无笔记记忆能力,这里鲍川运教授强调了这个阶段最好不要涉及笔记训练。

在确定了基础理论导入和口译技能训练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作为主要骨架之后,专题内容选择可以由学生来决定。技能的训练可以以专题内容作为载体,而专题的选择,笔者把决策权交给了学生。笔者对这2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投票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最喜欢和最需要接触的专题内容。下面为投票百分比排名前五名的专题内容:奥运等体育话题投票百分比87.5%;旅游观光投票百分比84.2%;礼仪款待投票百分比83.3%;文化交流投票百分比82.1%;商务谈判投票百分比79.2%。

了解了学生感兴趣的专题,教师来选择相关专题的文章。选择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背景知识范围来选择,避免文章内容太技术化或者专业术语过多等现象,应尽量一般化或者有代表性。然后把口译技能的训练融合到各专题的文章中,同时还要注意拓宽学生背景知识。

另外,为了提高口译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在相应的专题里加入一些电影片段和歌曲的现场口译练习,比如,笔者曾在奥运等体育专题中增添了对奥运歌曲进行现场口译的环节,在文化交流专题中,挑选了一些经典电影的对白和独白片段让学生进行现场口译练习,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摆脱了口译相对严肃话题时的压抑和紧张情绪,口译实践练习得主动而精彩。

在学期结束前,笔者对选修口译的学生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95%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的学习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是个挑战,67.1%的学生认为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自己的口译能力有了很大提高,70.8%的学生认为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自己的听说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四、结语

本校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实践初步显示是成功的,但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而且,目前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还不完善,尤其是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测试方法等方面。因此,大学非英语专业引入口译课程是任重而道远的,然而又是拥有广阔的科研空间和巨大发展活力的。

参考文献

[1]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

[2]蔡晓红.以跨学科的事业拓展口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1.2.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卫华.通过口译提高说的能力[J].邯郸师专学报.2004.12.

[5]刘和平,鲍刚.技能化口译教学法原则——兼论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J].翻译教学.2000.3.

第11篇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改革以来,四六级考试中新增加的翻译题目的得分率并不高,这一点反映了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状况。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四六级考试,更重要的还为翻译行业储备力量。本文重点分析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特点,提出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能力的培养同样可以向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借鉴。

随着翻译学科的建立翻译研究逐渐深入以及四六级考试改革,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也引起更多关注。然而其现状却并不乐观,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却没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相对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特点,然后提出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提高翻译能力的途径。

一、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翻译能力方面的现状及原因

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得分率低,究其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教学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忽视,首先是因为教学大纲对翻译教学的忽视,历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中对翻译能力一直没有重视。其次是四六级考试对翻译能力考查的遗忘。据统计,自1987年9月到2007年12月的43次四级及1989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40次六级考试中,四级出现翻译题仅7次,出现频率为16.3%,其中4次出现在2006年新题型改革后;六级出现翻译题型3次,频率仅为7.5%[1](P86)。再次是大学英语翻泽教学科研滞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论文中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最后是教材和师资的缺乏。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教材在学习目标、内容、过程方面认识不足,更没有专门翻译理论教材。师资方面也缺乏应有的翻译理论素养和严格的翻译实践训练。

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一方面,翻译能力不仅是英语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是英语综合能力的反映。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的得分率以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忽视也反映了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翻译不仅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句子结构、语义、词义记忆正确理解原文,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消化输入内容又要能够输出所输入的内容,与简单的客观题相比更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为翻译行业输送大批量的翻译人才。现在翻译行业的缺口非常大,仅仅靠英语专业培养的翻译人才很难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人才的储备力量的培养可以很好地缓解目前翻译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相关统计数字显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完全有能力从事翻译工作,而且在某些方面他们还具备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翻译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只有一部分从事翻译工作,远不能满足翻译行业的需求。其次,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散在各行各业,翻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长于文学、政治、法律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对机械、化工、医药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往往难以胜任。再次,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是由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非外语专业背景学者翻译的。

三、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特点分析

同为翻译教学,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有共同之处;但作为非专业的翻译教学,也有其独特之处。

共同点:从培养目标上来讲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与专业翻译教学是一致的。翻译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

不同点:一方面,两者在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就大纲而言,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的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几乎处于完全被忽视的地位。1999年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首次将“译”的能力列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在借助一定的工具下,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左右。一方面学生误认为有了字典这一工具,生词的难题解决了翻译也就不成问题了。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材没有系统、全面介绍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的独立单元,其间穿插的一些翻译练习题充其量只是一种造句,一种语法词汇的综合练习,算不上是翻译方面的系统训练。

另一方面,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对象不同。首先,英语基础薄弱。没有词汇,人们就无法传达任信息,词汇是构成话语的基础也是理解的基础。其次,汉语表达水平低。遣词造句能力不高,词汇贫乏,很难翻译出通顺流畅的语言。最后,缺乏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了解,不谙翻译技巧。这也是上文中我们提高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英语专业的学生差别最为明显的地方。翻译实践证明一旦找出英汉不同之处及表达方式之差异,问题便迎刃而解。从结构上讲,英语重形和;汉语重意和;前者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后者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关系。因而英语结构紧密,汉语结构简练。在词义方面,英语词义灵活,突出表现为一词多意而汉语用词精确,严谨。英语句法形式紧凑,语法结构严谨,而汉语句法恰恰相反。学生语法不清晰,在理顺原文句子结构问题上束手无策。英语从句一个接一个,修饰语连绵不断,句子威分之间的复杂关系,足以把一个语法知识欠佳的学生搞得晕头转向。最后也只好随意切割句子成分,理解荒谬。

四、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可以借鉴专业翻译教学成功的经验

(一)根据翻译专业教学,作为一个译者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都必须具备,首先需要培养的就是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打好语言基础、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汉语素养,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明确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编写专门的大学英语翻译教材,并且要改进大学英语课堂的翻译教学方法。

(二)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特点,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外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长于文学、政治、法律、新闻、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翻译工作,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该定位于机械、化工、医药、电子等领域。并且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是由科学、工程、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者翻译的,这些学者大部分都是非外语专业背景。所以从翻译教学的文体和翻译素材的选择上,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要有意识地向这些方面侧重。

(三)进行系统的翻译理论教学,培养翻译技能意识。相关语料库资料调查显示,就翻译单位来说,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所采用的翻译转换的基本单位是词[2],这就导致他们在翻译实践中更关注短语在译入语中的对等转换,译文结构受源语限制比较严重,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不地道的汉语表达,甚至翻译腔。在其他方面诸如时态、语态、衔接词、句式结构的转换技巧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处理起来也受英语原文的影响比较严重,对原文结构调整非常有限。这表明学生缺乏基本翻译技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文而不能打破原文结构的限制,译出符合译文语言表达规范和表述习惯的句子。导致译文语言不通顺流畅,可读性不强。

结合刘宓庆翻译技能意识的培养和翻译能力提高的论述及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在分析英语专业八级英译汉翻译试题的基础上,可以得出结论要想提高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翻译理论的讲授中,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这些翻译理论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把翻译理论知识内化,再结合大量的翻译实践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翻译技能意识,这样他们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去运用翻译理论来作为指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指导,除了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具备策略能力,策略能力贯穿了整个翻译过程,需要我们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运用各种翻译理论外的能力,包括心理能力,才能顺利地完成整个翻译任务。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

五、小结

虽然教学大纲已经把翻译能力列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项考察技能,然而从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的得分率来看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状况并不乐观。作为翻译行业储备力量的重要来源,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非英语专业的非专业性,在教学对象、教材、师资方面具有独有的特点;然而同为翻译教学,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与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上是相通的,所以可以借鉴其成功的方法和经验。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注重翻译理论的灌输和翻译技能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翻译的各项子能力,再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练习将理论内化熟练运用,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的翻译水平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晓莉.基于实证视角看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

[2]周宁,徐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汉翻译规范的语料库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6).

第12篇

1.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

2.本科论文写作过程细化性分析

3.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

4.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探索

5.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从高校本科论文环节浅谈本科评估与教学管理

7.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8.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思考——以历史学为例

9.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创新性研究

10.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11.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形式与选题研究——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视角

12.本科论文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4.对艺术类本科论文的几点思考

15.自学考试本科论文预申请管理系统设计

16.护理本科实习生毕业论文回顾分析

17.对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考

18.基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导师制运行模式探索

19.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动因、困难及出路

20.跨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初探

21.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平议

22.本科论文的创新性与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23.金融学应用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以某地方财经高校为例

24.“全过程”本科论文写作中科学素养的培养——以法学专业为例

2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论文选题的分析和思考——以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论文选题为例

26.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因素探讨

27.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

28.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本科论文质量

2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以钦州学院为例

30.关于图书馆服务职能与本科毕业论文的几点思考

31.二类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外审制度利弊及对策浅析——以陕西榆林学院为例

32.中日化工类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教育方式比较

33.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

34.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35.理工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36.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动机研究及其启示

37.略论大数据时代下本科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网络交互平台的工作机制

38.护理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撰写的相关态度和行为调查

39.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40.体育专业本科论文写作不应取消而应加强

41.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现实思考

42.以案例分析为创新路径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

43.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

44.强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应用

45.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46.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

47.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索

48.关于提高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