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

时间:2023-03-27 16:5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本科医学生;情绪管理;情绪调节

问卷基本情况:问卷自行设计,在参考了有关情绪管理调查问卷编制的文献后,使用原创的《大连医科大学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分为情绪觉察能力、情绪理解能力、情绪表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情绪运用能力五个模块,于大连医科大学随机抽取在校本科生200余人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工作,并当场回收有效问卷180余份。(注:符合程度:非常不符合 1;不太符合 2;一般3;比较符合4;非常 符合5)

表1中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连医科大学本科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与性别有关,表现为女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男生,具体表现为女生的情绪觉察能力、情绪表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情绪运用能力均高于男同学,这主要与女生在处理情绪相关问题时更加理智,更善于向他人寻求帮助有关。男生在情绪理解能力方面更具优势,但优势并不突出;单亲家庭子女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双亲家庭子女,可能与组织生活形式不同有关,对于外界的舆论要适度接受和回避,由此导致其心理疏导能力高于双亲家庭子女;调查表明,本科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在年级上同样存在差异,总体呈现出从一年级到四(五)年级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即三年级最高,其次依次为四(五)年级、二年级、一年级。这可能因为本科医学生刚由紧张的高中时代过渡到大学,文化知识的储备量较少,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随着年级升高,本科医学生不断充实自我,其情绪管理能力也不断提高,到本科阶段的二、三年级已经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表现在情绪管理能力上有显著提高,到本科的尾声阶段(四、五年级),由于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大多数同学面临考研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等,在担心自己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备受现实打击,此时的他们不容易控制自我情绪,甚至会有任意发泄不良情绪的冲动;在个人经历方面,学生干部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非学生干部,其可能原因为学生干部平时要与班级成员及辅导员老师协调工作,在情绪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更多锻炼。

1.情绪觉察和理解能力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主要表现为冲动、丰富、敏感、不稳定等,这些消极情绪填充于生活的每个片段中而不被及时觉察和适度理解,反而使其因隐匿起来而任意发展,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调查发现情绪觉察和情绪理解是情绪的两个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人的情绪只有准确觉察才能更好地理解,在“即使在焦虑不安时,我也能知道自己的情绪状态”问题中,24.0%的同学表示比较符合,33.3%的同学表示非常符合,表明本科医学生具有较高的情绪觉察能力,而得分系数较高的这57.3%的同学都倾向于将焦虑情绪适度理解,表现为能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有助于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

2.情绪表达和运用能力

大量资料均表明,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对大学生的身心均有益,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本科医学生相对西方医学生情绪表达相对含蓄。调查发现,无论高兴、难过还是生气,将真实的情绪表达出来是需要勇气的,有33.9%的同学表示不会对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在问题“当身边的同学比我优秀时,我会嫉妒他(她)而产生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可以看出,因情绪运用能力的欠缺导致嫉妒普遍存在于本科医学生中,当嫉妒他人时,就不会真诚热情的对待那个人,进而关系冷淡,妨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我被侮辱时会憎恨对方,并有暴力行为的冲动”问题中,有23.9%的同学会对不满的人产生暴力行为的冲动,遇事缺乏冷静的分析与思考,而仅图一时之快目前已成为本科医学生的情绪特点,对医学生而言是及其有害的。

3.情绪控制能力

大学时期是医学生步入临床工作前最基本的学习,医学学习是一个高消耗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投入,而此时情绪经常性的波动必将影响学业。调查指出:有61.2%同学表示“会因为负面情绪不能释放而感到崩溃”;在“我会轻易被周围人的不良情绪所影响”问题中,30.4%的同学表示一般,29.9%的同学表示比较符合,15.8%的同学表示非常符合。由此可见,当消极情绪占据情绪主体时,不但会使自己画地为牢,最终走向崩溃,还会将消极情绪传播给他人,久之更会影响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学会控制情绪显得尤为重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让自己的情绪处于可控范围内。

高考为高等医学院校输入了大批量的优秀学生,大学是青年学生的“心理断乳”期,加之医学专业专业性强、学习量大、学制长等特点,使得本科医学生更容易出现文化休克、理想目标破灭、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总之,本科生的情绪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要使本科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诸多问题得到解决,必须由相关高校、辅导员老师以及同学们共同努力,以确保情绪状态利于本科医学生的进步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M ].广州 :暨南 大学 出版社,2005:195.

[2]刘济良: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

[3]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价值教育基础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第2篇

论文摘 要:文学经典寓德于文,融情入文。因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利用这一特点对医学生进行充分的德育与情感渗透,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得到品德的锻造与情感的熏陶,从而对医学生的人格品质进行正面的干预引导。

当今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功利性,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欠缺。所谓人文精神,其核心包括对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的尊重、以人为本、对价值理想的执著追求等。当代大学生往往价值观念自我化,缺少奉献精神;价值取向功利化,缺少理想热情;道德观念淡薄,缺少社会责任感;情感反应冷漠,缺少同情与关爱。屡见诸报端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如清华学子刘海洋的“伤熊”事件等,正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格不够健全、缺乏对生命的关爱而导致的悲剧。

医乃仁术,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医学在强调“技术”的同时,更应强调对人的关怀。为医者除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备高尚医德与大爱之心。因而对于医学生来说,优秀品德的锻铸,仁爱之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语文萃取文学经典,不仅集萃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负载了可贵的道德品质,蕴含了丰沛的情感。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将品德和情感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

一、体味作者的人生态度与追求境界,完善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方面,历代文化名人高尚的情操与人格,具有无可比拟的感人魅力。屈原遭谗放逐,宁可以身殉国,终不改爱国之志;司马迁忍宫刑之辱,发愤著书,终完成史家绝唱之《史记》;文天祥逢国破家亡,誓不降元,丹心一片光耀汗青;布衣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穷亦兼济天下;鲁迅先生,冷笔热心,“俯首甘为孺子牛”。文化名人们身体力行所展现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精神境界,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民族危难境遇中所表现的信仰坚守等,会给大学生以巨大的心灵震撼,涤荡他们的精神世界,明确他们的人生追求。

另一方面,经典美文极其生动地诠释了作家的人生追求和德行操守。优秀的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展示了他们的精神气度、道德取向,揭示了其人生态度、理想追求。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孟子的处世原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的人生抱负;“不惧吾庐独破受冻,而愿大庇天下寒士”是杜甫的大爱胸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奉献精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爱国情怀;“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是孙思邈的医者之心……这些优美的文字无不是陶情冶性的春风雨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活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对先贤认同、崇敬的过程中,逐渐将他们的德行操守内化为个体生命的自觉。

二、品味作品中丰富的人生情感,健全医学生的人格品质

对生命的态度是人格品质中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它主要指对自我生命的肯定珍视,对生命意义的自觉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世界上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影视作品中的血腥场面,现实世界中的暴力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不少大学生对生命漠视和践踏的心理。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对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至关重要,而人自身及其心灵的价值正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名诗美文蕴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未来不懈的思考和探索,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陶冶人性灵的最好素材。

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亲情的深度;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传达了友情的广度;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诠释了爱情的纯度;巴金的《小狗包弟》饱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悲悯;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展现了寄情自然,物我两忘的和谐愉悦。通过赏读作品,让学生更深刻地去关注自身,关注生命,铸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培育为医者的大爱之心。

三、情感体验——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

德情教育效果的实现以精神自觉为前提,单纯的道德说教、乏味的理论讲解是很难奏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启发主体对人生深入思考,正是实施心灵教育的关键手段。

情感体验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作品中展现的精神境界、人格品质、生命态度等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被感染,从而引发他们对人生问题进行自觉的思考,由个体被动的遵从、选择内化为自身的德行操守。因此教师在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发挥以下积极作用:

首先,以情感人。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曾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1]同理,教师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语言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教师不仅要挖掘蕴含在作品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力量、体态表情,用自己的真情、深情与激情,去感染、激发学生,让学生进人良好的阅读状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2],学生在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在领略作家人格魅力,作品情致韵味的同时,明辨是非曲直,从而按照美的规律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其次,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情感效能。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语文教学只能靠教师语言表述,缺少直观感受的不足,视听元素的加入极大地强化了情感体验的效果。如以往讲授戏曲缺少直观性,情感体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今教师可以在授课中穿插入对白、唱段、配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受到心灵启迪和教育。此外,如角色表演法、分析讨论法、探究学习法等都是激活学生情感,加深心灵体验较好的教学方式。

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新知的过程,而且是培养合格社会人的过程。知识终有更新换代的一天,而良好的德行品质、人格修养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对于医学院校的语文教师来说,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德情教育在积极、活泼的情境中得以无声地滋润、涵化、展延、厚重,培养起学生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他人生命、对自己生命的珍爱,为他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涯中成为精诚、仁爱的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廉政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一、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的重要性

在相对权力行使的配套及监督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部分领导干部面对物质利益诱惑丧失了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和抵制力,堕入了腐败的漩涡中。这使得腐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块抛之不去的毒瘤。近年来,新闻媒体曝光了社会生活多方面的腐败问题,如:行败、医疗腐败、学术腐败、足球腐败、彩票腐败等等,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越反腐败,腐败越严重。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是非观,漠视腐败问题,甚至有些同学将一些腐败蛀虫视为偶像。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的文件明确了抑制腐败要从学生抓起。大学生是国家和党事业的继承人,而强调大学生的廉政教育是我们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并从源头上积极探索惩治、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因此,以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担当起廉政教育重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课程之一,它是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为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高层次后备力量,他们是否具有廉政品质直接决定着党的前途,直接影响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同时塑造良好廉政品质,做正直的人,走正确的路,这也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就是为即将成为规范权力运行者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名利观,增强他们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尽管大学生廉政教育引起了各高校和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大学生廉政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也仅仅才两到三年的时间。我校的具体做法是:在“基础课”课堂教学中留出2个学时作为专题系统讲解,另外注意在职业教育和法律教育2个板块中强调一下廉政教育。而实践课堂开展主要是通过图片宣传和讲座的形式引起了大学生对廉政教育的关注,使得他们获得了一些廉政知识。虽然取得了一些好的收益,但是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现归纳如下。

1.缺乏科学统一的知识理论体系

目前“基础课”相关教材中找不到关于廉政教育的知识体系。因此,授课内容缺乏统一的相关理论概念,教师授课的内容主要依靠教师自己收集材料备课。为了在教学中不扰乱学生思维,教师对知识理论问题一般是简单介绍或者回避。仅能依靠单纯的个案讲授式教学。这使得学生对“基础课”中廉政教育的学习停留于肤浅的感性思维,无法达到理性思维高度。同时也难以让他们掌握科学分析社会腐败问题的方法。

2.廉洁教育教学方法老套,难以产生教学共鸣

这表现在:第一,缺乏材,使得教师不能把握廉政教育相关概念给予科学的界定,会让学生产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感觉。第二,在案例选择上,一部分教师对一些社会典型案例避而不讲,过多的停留于古代或者20世纪80年代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毕竟和现在的生活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听了会产生内容陈旧的感觉,无法使他们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难以产生情感共鸣。第三,部分教师不注意自己情感控制,过度夸大社会阴暗面,给学生产生社会已病入膏肓的错觉,从而产生逆反心理。第四,讲座和专题报告主要依靠校内教职工开展,校园空间的有限性和传授者的单一性,使得教学形式比较简单,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3.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受限缺乏吸引力

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持,限制了“基础课”廉洁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开展。由于经费问题,目前很多高校的“基础课”廉洁教育实践课只能封闭在校园这个狭小的圈子里,基本就是图片宣传和知识竞赛。由于无法利用到优质的社会资源,造成了实践课形式化,无法引发学生的兴趣感,其效果欠佳。

三、廉政教育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的对策

1.构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中的廉政教育知识板块

将廉政教育纳入“基础课”教育教学计划,就要在教材中确立它的教育地位,应该在“基础课”教材中编写相关知识内容。对于廉政知识的编写需要注意如下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教育部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文件中指出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国敬业的职业观念。其次,要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基础课”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教材体系,廉政教育要始终明确它的主线地位。再次,廉政教育要有科学的逻辑体系。如科学的基本内涵界定、意思的阐述以及基本知识板块的构成。让学生能通过准确掌握这些概念,形成科学的理论思维。最后,要理论联系实际。即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提炼表述,又要注意配套教材中案例选择贴近大学生、贴近社会生活、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同时注意对现实意义重大的案例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归纳分析。

2.加强“基础课”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加大“基础课”廉政教育的科研力度

作为涉及社会敏感问题的廉政教育给“基础课”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大挑战。整个教育过程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需要教师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丰富的知识,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感染力强的语言表达。因而教师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提升自己,以求达到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观点分析腐败现象,用生动的教学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廉政价值观的教学目的。同时,廉政教育进“基础课”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去解决,必要的科研是廉政教育在“基础课”中发展的有力保障。  3.开展多种类型的“基础课”廉政教育课堂教学

要完成廉政教育进头脑这个目标,课堂教育是重中之重。一堂精彩的课给人的启发有可能是终身的。对于“基础课”课堂的廉政教育来讲,要克服课时有限和教学内容不统一的问题,就要在广泛选材、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以多种灵活有效的手段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这些手段的运用不是简单的采用,而是要围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这个中心主题。因此,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这里简单归纳如下:第一,要注意视频材料的选择。要选择一些实事重大的,点评科学合理的,贴近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视频材料。第二,对于廉政教育讨论式教学,因为涉及社会敏感问题,学生积极性比较高,思维开阔,但也比较极端。所以,教师在讨论式教学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否则前功尽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我立场要坚定,对学生的讨论要做事先的思考,在广泛收集整理依据基础上以精典的点评来应对学生可能的提问。第三,情景教学。教师可以选择在对一些社会腐败现象的思考上,编写一些短小的(一般5~10分钟)小品,事先选择学生排练。学生在这种演练过程中自身会有积极的思考,而观看的学生更是对这种同学亲力亲为的演示有强烈的兴趣,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当然,最后教师精典的点评是点睛之笔。第四,聘请社会人事给学生开办讲座和专题报告,以增强内容的广泛性和具体性,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4.必要的经费支持,开展形式丰富的“基础课”廉政教育实践教学

在形式丰富的“基础课”廉政教育实践教学中,社会实践教学(如,旁听反腐案件庭审、参观监狱)是最具说服力的方式。它为学生从社会角度认识防腐拒腐的重要性提供了最直接的教育平台。但这需要必要的经费作为支持,因此适当的经费投入是为社会实践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亲情教育,高校,沟通,体验

 

亲情是亲人之间的情感。亲情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性情感,它在一个人的成长、学习、工作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大学生对亲情的认识不足,更多地去关注友情和爱情,而忽略了亲情,而同时学校和社会对亲情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造成了现在高校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存在亲情缺失现象。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增强大学生亲情观念和亲情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一个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的亲情困境

当今大学生的亲情现状不容乐观,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了解父母艰辛,缺乏感恩之情。当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尽管他们从小享受父母的精心呵护、百般关爱,但是当中的许多人对父母抚养儿女的艰辛缺乏相应的体验,以为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感激之情。有些人把父母当作银行,把家庭当作旅馆,动辄张口要钱要物,稍不满足就跟父母发火、怄气;有些人花父母的钱大手大脚,丝毫不体谅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挣钱之不易,甚至经常提出与父母实际能力不相符的要求;还有些人上了大学以后,嫌弃自己那在农村勤苦劳作的父母体验,认为他们土气,不仅不愿回家看望父母,而且反对父母来校探望,怕给自己丢面子。

第二,理论上知道“孝敬”,行动上缺乏关爱。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大学生普遍具有孝敬父母的意识,但是他们中许多人对孝敬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赡养层面,认为将来多挣钱给父母用就是孝敬,既然现在还没有挣大钱给父母的能力,也就没有办法表达对父母的亲情关爱了。据一项对12000名大学生进行的有关亲情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6%的大学生母亲节问候过妈妈,7%的大学生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8%的大学生还保留了与父母通信的习惯,9%的大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21%的学生会在节假日经常给父母送礼物,28%的大学生把父母列为自己的倾诉对象,45%的学生很长时间才和父母联系一次[1]。另据调查显示,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76%的学生从未给父母祝贺过生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2]这一现状凸显了大学生尽管理论上知道孝敬父母,但是在现实的行动上对父母普遍缺乏关爱。其实,孝敬父母不仅仅指在物质生活上赡养父母,更多地涉及精神上的关爱,如体贴父母、过节问候父母、遇事与父母商量、多与父母进行感情交流、“常回家看看”等。

第三,沟通方式错位,亲情联系锐减。处于信息爆炸时期的一代大学生,拥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大的资讯空间,加上年轻人思维活跃,感受力敏锐,容易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使他们的沟通方式种类日益繁多。手机短信、QQ、BBS、E—mail、博客等等充斥了了他们的生活,电话的拨打频率越来越低,通信这种更“原始”的沟通方式更是早早地退出了他们的交际舞台龙源期刊。而大学生家长所属的40岁以上中年群体,感知和掌握新资讯手段的能力有限,还是比较倾情于书信和电话这两种传统的交流方式。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90%以上的30岁以下年轻人已经摒弃了手书信函,只有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还习惯于手书信函[3]。两代人之间交流、沟通方式的错位,使得他们亲情联系的机会愈益减少,相互的不理解、不信任也在无形之中增多。

二、高校开展亲情教育的必要性

尽管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上取得了一系列今人称道的成绩,但是由于对亲情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验,该方面的教育在多数高校至今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尚存在薄弱环节,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明确亲情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亲情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成分。亲情是家庭成员间感情的总称,包括父母子女情、兄弟姊妹情等,其中父母子女情在亲情中占有主要位置。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素最珍贵的感情,孟子在其教育思想中明确指出:“任之实,事亲事也”又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强调了特殊性血缘亲情构成了个体性自主自强和普遍性仁爱理想的根本基础, 并明确主张其在人的整体性存在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终极地位。[4]可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认为亲情是人类一切感情的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用爱心来爱父母的人,才会珍惜朋友、爱学校、祖国乃至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只有在爱父母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学会适应社会能力的关键阶段,如果不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在大学中开展亲情教育,夯实亲情这一人类情绪发展的基础十分必要。

其次,亲情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全发展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导致个体成功的因素中情商占80%,智商只占20%,即决定一个人社会生活质量和工作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情商而非智商。情绪心理学研究又进一步表明,亲情关系在大学生情绪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其友情和爱情的发展状况与水平,从而制约其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而且会影响其认知与情绪的协调发展与身心的健康,从而直接制约其生活心态、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的发展。总之,以亲情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情绪发展,进而促进大学生情绪与认知的协调发展和身心的健全发展,既关系到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健康与幸福。

同时,亲情教育符合“优生优育”的社会要求。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分子”,承载着社会的“优生优育”期望,但是大学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好父母,胜任“优育”下一代的社会要求,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他们以往的亲情关系。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心理学家哈洛就通过动物实验向人类提出了这样的警告:一个亲情经历淡漠的父亲或母亲,很难对自己的子女表现出应有的关怀和照料。在哈洛的实验中,那些早年缺乏亲情体验的母猴,在生下小猴子后根本不会照顾小孩,不仅缺乏母爱体验,有的甚至粗暴地对待小猴,致其死伤[5]。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亲情教育,为其抚养下一代做好必要的情感准备,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否则,“祖国的未来”命运堪忧。

三、高校开展亲情教育的方法探讨

亲情作为一种积极、正向的情感,虽然带有自然发生的一面,但更主要的需要靠积极的引导力量促使其得到养成且不断丰富提升。[6]针对大学生的亲情教育现状,结合一些高校亲情教育的成功经验,目前在大学生中开展亲情教育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体验教育,切实感悟亲情。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做人道理和道德知识的掌握,一个从情绪体验上的“认同”向行为观念上的“应当”过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情绪体验能使认知对象具有主观意义,使认知内容与个人心理产生“共鸣”,从而使人切实感悟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涵义,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应当”的行为准则[7]。在重庆工商大学,每年的新生到校后,都要算一笔账。首先算出家长对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投资成本,然后计算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回报父母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投资;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封信告诉父母亲。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父母抚养自己的艰辛,懂得了珍惜亲情,理解父母、关爱父母,连一些原本与父母有很深隔阂的学生也意识到自己的不成熟,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这一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激发了学生的亲情体验,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多么的巨大而无私,这种恩情是自己一生的巨大精神财富。以此为借鉴,高校还可以组织开展亲情体验大讨论、亲情小品大赛、歌曲大赛、有奖征文、组织学生观看展现亲情的电影龙源期刊。以此为契机触发大学生的亲情体验和感恩意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关爱父母,珍惜亲情。

第二,针对父母精神需求,引导学生加强关爱。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当子女读大学离开家后,许多父母感受到“空巢”的落寞。少了朝夕相伴的活泼身影,多了对远方子女的牵挂。他们希望能时常听到孩子的声音,希望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希望孩子时常能惦记自己。针对父母的这些精神需求,学校应引导大学生加强对父母的关爱。例如,及时将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告诉父母,让父母分享成长的快乐;遇到生活、交往方面的问题多与父母商量,别以为父母观念已经“落伍”了体验,其实长辈的一些经验往往可以使孩子少走许多弯路;“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聊聊天,别嫌父母“唠叨”,须知能对孩子“唠叨”常是父母的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

第三,改善交流方式,促进有效沟通。针对目前大学生与父母间亲子沟通方式错位的情况,高校开展亲情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改善与父母的交流方式,特别是让学生了解交流方式不同其效果也会有所差异。运用现代化的交流方式固然有快速和简便的优势,但容易让交流越来越平面化、简单化。而沟通不仅仅是交流信息,它还包含情感的需求。信函等传统的交流方式,比起现代交流方式更能表达亲情这种温婉、细腻的感情。因此应倡导学生在掌握高效的联络方式的同时不要忽视写信,抽点时间给的家人写封信,会带给父母更多的惊喜和心灵慰藉。与之相应,针对大学生交流方式的现代性、多样性,学校应鼓励家长跟上孩子的“前进步伐”,让大学生教父母学习运用电脑和手机,以便他们有可能用手机短信、E—mail或QQ与孩子进行交流。这样以来,交流的空间扩大了,频率提高了,两者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关爱也会越来越多。

另外,高校还应注重亲情教育的系统性,把亲情教育当成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始终,而不仅仅是一次主题活动。[8]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亲情观念和亲情表达能力,使他们成为智商、情商俱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跃年.论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必要性[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78-79.

[2]唐海珍、李国强.当代大学生亲情观调查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32.

[3]陈鹏.中国私人手书信函江河日下[EB/OL] .凤凰网,phoenixtv.com/home/news/Inland/200312/08/168814.html.

[4]何迎春、吴新颖、田道法.亲情教育高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J].中医教育,2008,9:52-53.

[5][美]Roger R. Hock.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M].白学军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68-170.

[6]李业才.情感教育问题及其化解[J].衡水学院学报,2009,10:103.

[7]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71-272.

[8]赵建岭.论大学生亲情教育[J].陕西教育(理论),2006, Z1:358.

第5篇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第6篇

论文摘要: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包含智力因素,情绪智力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高职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普遍偏低,高职学校在对人才的培养中应重视对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本文在分析情绪智力的内涵、作用,高职学生情绪智力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高职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一、引言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教育部提出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指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中,情绪智力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水平的高低关系着高职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学业的成败,甚至今后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然而,在当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普遍强调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而对促使人才成功的情绪智力的培养没有加以重视,加之高职学生自身的一些情绪困扰,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把对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二、情绪智力的内涵及作用

情绪智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英文为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与传统的智商IQ相对应。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在1990年提出的,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绪智力是一种社会智力,它把传统的学习知识的认知能力扩展到情绪领域,把情绪过程与认知(理性)过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结构特点高度概括的一种能力。其本质是情感与理性协调发展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在他所著的《情绪智力》一书中把情绪智力界定为五种能力,即了解自我的能力;管理自我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人们长期以来把智商的高低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据现代研究表明,人才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有智商,还有情绪智力。因此,情绪智力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情绪智力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自我意识,促进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等方面。

三、当前高职学生情绪智力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高职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受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的情绪智力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存在较多情绪困扰

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需要学习的知识和锻炼的能力很多,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和父母等多方面的期望和由此产生的压力。在面对这些压力及其他困扰的时候,很多学生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易受不良情绪困扰。这些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三是控制力较差,容易冲动。

(二)不能正确认知和评价自我,进行准确自我定位

很多高职学生心理还不太成熟,对自我认知总是存在矛盾,自我的评价也不准确,常常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我,无法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大部分高职学生没有考进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进入高职学校以后,不能及时调整对自己的认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距离较大,产生了严重失落心理,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导致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有的学生则是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给自己一个很高的定位,当遭受到挫折的时候就一蹶不振。高职学生对自我的不正确认知往往会导致他们在学习、求职中面临更多的心理困扰。

(三)缺乏自我激励能力,自卑心理严重

高职学生往往被社会误解为高考“差生”或“落榜生”,其就业岗位就是技术工人,其职业往往得不到社会认同,职业发展空间很小,面对这些,高职学生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还较弱。进校后,又往往会给自己制定了较高的目标,但由于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使得一些同学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感到适应困难而产生悲观情绪,这种反复失败的体验使得他们进一步产生自卑心理。

(四)了解他人的能力较弱,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当代大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通常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理解和处理问题,过分苛求挑剔别人,不能理解他人处境,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过多地注重自己的需求,不善于理解他人情绪,导致人际关系淡漠甚至紧张。高职学生同样如此,一方面,他们渴望与他人交流,渴望融入集体,渴望交到朋友;另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宽容待人,缺少合作精神,又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和人际沟通技巧,从而导致人际交往出现障碍,无法融入集体,这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进入社会以后也会与社会不协调,无法适应社会。

四、加强高职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情绪智力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情绪智力水平的高低不是天生的,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因此从学校教育这个角度,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高职学生情绪智力的开发和培养。

(一)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把握情绪智力教育的重点

认识到情绪智力对人的重要性,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从以单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为中心转移到智力因素与动机、意志、情感和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尤其是情绪智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要树立智力教育和情绪智力教育相结合的观念,学校的教育者和决策者应把对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从目标和内容的制定,领导体制、工作制度的建立,环境建设等各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情绪智力教育工作。

同时,学校应遵循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把握情绪智力教育的重点,一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绪认知能力,培养良好情绪。二是加强对学生意志的磨炼,对学生开展意志品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意志的果断性,帮助他们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三是培养学生的情绪自我激励能力。自我激励往往会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学校可以通过愉快教育模式、赏识教育模式,或者组织一些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其中去体验、表达和发展情绪,让他们感受快乐的情绪体验,激发出积极情绪,通过这种情绪的内在激励促进情绪智力的发展和提高。四是培养学生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能力,加强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教会他们善于理解他人,调控自己。

(二)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情绪智力的育人环境

个人的情绪智力是在一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情绪智力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发展。学校积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情绪智力教育环境对高职学生良好情绪智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通过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构建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积极健康的情绪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情绪智力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学生在其中获得爱、理解、尊重和信赖等情感的体验,这是学校情绪智力教育实施的基础。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利用多种形式,如知识讲座、职业技能竞赛、志愿者活动等,为学生适应校园生活社会化、丰富化提供一个平台。这些校园集体活动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们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拓宽自己的思维广度,打破思维定势,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3、学校的教育者应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专业水平、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情绪智力起着很重要的榜样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智商和情绪智力水平都高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智商和良好情绪智力水平的学生。因此,高职学校的教师也应注重自身情绪智力的提高,通过自己具特色和个性化的教学、社会活动去影响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素养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身上学习到的不仅是知识,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如何去培养良好的情绪。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情绪智力的基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情绪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适应性品格。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情绪智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学校应在全校设置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情绪智力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将心理知识传授和情绪智力的训练相结合,针对学生情绪智力的表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等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情绪、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此外,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以及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是对课堂教育的补充和丰富,也是对学生进行情绪智力培养的途径

2、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高职学生极易产生自卑消极、逆反情绪,以及挫折承受能力较弱,人际关系障碍等等问题,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和学生的心灵沟通,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消极现象、挫折情境、环境压力等,通过心理疏导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四)加强情绪智力教育与各教育教学环节的结合

加强高职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不仅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将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与情绪智力教育相结合,将对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渗透进各类教育教学环节中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情绪智力水平。除了以上这些环节,针对高职学生,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情绪智力的很好途径,即实习实践环节。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较多,而且形式多样,包括校内短期实训、校外集中实习、长期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形式。实习实践也恰恰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对于外出实习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应与岗位需求、社会需求相结合,应结合各种职业能力素质要求,从各种岗位所需心理素质出发,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实习中进行实景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情绪智力能力,使学生能够以良好的情绪智力,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岗位和职业,能够适应社会。

情绪智力的培养对高职学会生的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重视对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加大培养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绪智力[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

[2]王丽,《大学生情商教育:社会转型期不可忽视的话题》[J],甘肃农业,2006年第9期。

[3]司远兰、龚一鸣,《关于高等学校情商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7月。

[4]李永诚、李海滨,《情商:新世纪成功者的必备素质》[J],经济师,2001年第9期。

[5]申丽娟,《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J],素质教育论坛,2008年2月。

[6]冯涛,《开展情绪智力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清远职业技术院校学报,2008年10月。

第7篇

关键词:焦虑感;心理障碍;农业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49-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2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阶段成果,课题名称:农业高校大学生外语学习的情感及心理问题分析研究,课题编号GH12122。

情感焦虑和心理障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对人有好的帮助,也有坏的影响。农业高校的学生英语底子薄,在学校时,会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专业课程上,而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屈指可数。渐渐地,导致有些农业高校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出情感焦虑与心理障碍,那么,这些心理会对农业高校的学生有何影响,则取决于学生情感焦虑与心理障碍的程度。本文围绕农业高校外语学习中,学生的情感焦虑和心理障碍程度进行研究,分析农业高校学生产生情感焦虑与心理障碍的原因,探讨解决情感焦虑与心理障碍的方法与策略。

1 农业高校外语学习情感焦虑

外语学习,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可以称之为第二语言习得,用英文表达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简写成SLA。第二语言习得会涉及到社会,心理,语言等领域的研究,情感焦虑是其中之一,以下是关于农业高校外语学习情感焦虑的研究。

1.1 外语学习情感焦虑的含义

情感焦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是指人们的期望和目标无法达到或实现时,人们从内心表现出来的一种挫败感,失落感。外语学习中的情感焦虑,则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未达到期许的水平,学生产生的一种自我否定,自卑,挫败的情绪,这种情绪往好的方向发展,可以促进学生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换言之,就是越挫越勇,这种情感焦虑,称之为促进性情感焦虑。反之,这种情绪往不好的方向发展,会使学生走进一个阴暗的地带,不敢面对事实,自我否定,对一切都失去信心,逃避学习中的困难,这种情感焦虑,可以称之为退缩性情感焦虑。

1.2 外语学习情感焦虑的表现

外语学习情感焦虑,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感觉到力不从心,抛出去的鱼竿,没有钓到一条鱼。农业高校的学生,受到整个学校大的学习环境的影响,投入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不是很多,但对于他们来说,在外语学习上投入了一些时间和精力,但结果仍然不尽人意,学生会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从而产生情感焦虑。一般来说,外语学习的情感焦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英语课堂上,对问题的回避,害怕自己说错,就直接回避问题。其次,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小动作,如抓头,转笔,玩衣服等,学生试图用这些小动作来掩饰内心的焦虑。最后,情感焦虑会表现为不敢正视他人,逃避他人的目光,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内心的焦虑,极力隐藏自己的情感焦虑。

1.3 外语学习情感焦虑的影响

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误解,认为情感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其实不然。任何事情都有好和坏两面,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反映了“逆水”这样的逆境,不是一定会让人后退的,有时还是会促进人奋发前进的。外语学习中的情感焦虑也是如此,并不能绝对地就断定外语学习中情感焦虑一定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事物的两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不好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好的因素的。学生如果可以正确认识和对待外语学习中的情感焦虑,会促进学生迎难而上,下定决定一定要攻破外语学习中的难关。反之,学生如果不敢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焦虑,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让自己陷入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只会使学生丧失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人生观变得消极,情绪低落,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2 农业高校外语学习心理障碍

外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则不同于外语学习中的情感焦虑,情感焦虑是一种中立的情绪,而心理障碍则是一种消极情绪。这种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要能够排除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对某种事物的畏惧,不敢接触这些事物。在农业高校外语学习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一般表现为对考试的恐惧,具体来说,外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表现形式非常多,以下为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首先,外语学习心理障碍最常见的表现是恐惧。对英语课的恐惧,对英语练习的恐惧,对英语考试的恐惧。说起英语,学生如同被蛇咬后看到井绳,谈英语色变。农业高校的学生,看到课程表上的英语课,心中就有一种恐惧感,害怕即将到来的英语课,在英语课上,总是躲在老师视线很少看到的地方,甚至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只想找个洞把自己藏起来。英语课堂上,最害怕提问环节,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头埋进书里,避免与老师有眼神接触。面临英语考试也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仿佛试卷上不是英文考题,而是一只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狮子,会把自己吞掉似的。

外语学习心理障碍另一种常见表现为紧张。农业高校的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先天性不足,后天又没有花很多精力在英语学习上,英语水平只能是马马虎虎。先天不足加上后天缺陷,让农业高校的学生面对英语时还会心跳加快,显得非常紧张。在课堂上,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学生的脸马上变得红通通的,脑袋顿时一片空白,说话逻辑不清晰,支支吾吾,越是说不出来,就越紧张,这也是外语学习心理障碍在作祟。

外语学习心理障碍,还会表现为自卑。农业高校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是很高,而有的学生对自身要求严格,事事都追求完美,但客观因素导致外语学是不见起色,久而久之,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愿意继续学习外语,变得越来越自卑。

3 如何控制情感焦虑,克服心理障碍

外语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是未来就业的一个砝码。针对目前农业高校学生外语学习中产生的情感焦虑与心理障碍,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让学生控制好自己的情感焦虑,不断克服心理障碍,在外语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对应的动机。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好等于高分,盲目追求智力因素。外语,只是人与人交流思想的介质,表达感情的工具,外语学习应该是一种感性的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走出智力因素学习动机的误区。另外,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产生情感焦虑和心理障碍的时候,老师要能够察觉出来,帮助学生及时排除情感焦虑,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重拾勇气,挑战学习任务。在课程设计上,教师的备课方案要有弹性,一旦发现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来说,会比较困难,马上降低难度,避免学生产生情感焦虑和心理障碍。

4 总结

乔姆斯基将语言习得分为两个层面,即能力(competence)和表现(performance)。能力就是指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包括本族语言中天赋的和习得的全部语言知识;表现是指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包括创造和理解句子的原则,以及分析语法错误和错用的原因。言语生成理论一方面抨击了行为主义关于语言获得的机械简单的模式,另一方面强调了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合作,探求语言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

农业高校学生外语学习,各种因素导致学生会有情感焦虑和心理障碍,学校和老师要利用多方面资源帮助学生控制情感焦虑,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英语水平,找回学习兴趣和信心,不再感到自卑,相信自己,不懈努力,成为新时代有理想的大学生,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博.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分类及成因分析[J]. 北方经贸.2011,(05).

[2] 汪美玉.浅谈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J].基层医学论坛,2011,(24).

[3] 王效梅.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情感因素影响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05).

[4] 余梅冰.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04).

[5] 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0.

第8篇

关键词: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认知心理;就业情绪心理;社会支持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49-03

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出身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就业轨迹;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生源地不同,而成为同学口中的“凤凰男”、“矮丑挫”,在求职市场遭遇冷遇;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家乡那低矮的茅草房和面朝黄土的父母,而体会着骄傲与低鄙的落差;如果农村生源大学生们因为机会和资源分布的不均,丧失向上流动的勇气和梦想,那么我们的大学教育无疑是没有完成民族赋予的使命。我们在为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创造公平的教育和就业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农村和城镇大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的差异,对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村生源大学生予以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与支持,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一、研究方法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基于此,本研究从认知心理、情绪心理、社会支持心理三个维度描述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本研究于2012年在上海3所高校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有效问卷率90%。其中农村生源大学生118人,城镇生源大学生107人。①所用问卷为自编测验,共有64个题目,其中8—48题调查认知心理,49—58题调查情绪心理,59—64题调查社会支持心理。调查认知心理的题目参考了刘春雷2010年于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编制的问卷[1]。调查情绪心理的题目参考了Spielberger于1977年编制、1983年修订的焦虑状态——质问卷中的题目[2]。社会支持心理的题目参考肖水源1986—1993年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②

二、就业认知心理

(一)影响求职因素的认知

研究发现,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大体相似,但在薪水福利等具有重要辨识意义的变量上存在差异。

农村生源大学生认为对于一份工作而言,③薪水福利、未来发展、工作内容、接受教育的机会、单位性质依次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城镇生源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依次为:未来发展、薪水福利、工作内容、单位性质、接受教育的机会。可见,农村生源大学生最重视薪水福利,城镇生源大学生最重视个人发展,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对薪水福利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P=0.04。

表1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重视的职业因素

比较检验(M±SD)①

对影响大学生求职的15个因素进行排序比较发现(表2),无论是农村生源大学生还是城镇生源大学生均认为个人能力和个人努力是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正如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相对社会资本要显著得多,社会资本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资本的社会地位[3]。农村生源大学生对社会关系、家庭经济条件两个表征社会资本的因素的重视程度与城镇生源大学生差异显著,P分别为0.024和0.013,农村生源大学生因社会资本相对缺失,而选择主观忽视社会关系和家庭经济条件对个人求职成功的帮助作用。

表2 影响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求职的因素的

比较检验(M±SD)②

(二)自我和教育认知

在自我认知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对个人能力的满意度和未来的信心整体偏向满意和积极,平均分均在3分以上。可见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整体呈现正面积极状态。同时,另外一个事实显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自信程度显著低于城镇生源大学生,他们对于个人能力的满意度和前途的信心度均与城镇生源大学生有显著差距,P值分别为0.014和0.042。

在教育认知方面,大学生们对大学教育普遍持满意态度,平均分均在3分以上。而在对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认知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出现极其显著的差异,P值达到了0.009。农村生源大学生普遍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持满意态度,平均分为3.16。与此相反的是,城镇生源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为2.89分,介于一般和不满意之间。由此可见,面对同样的就业指导服务,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加容易得到满足,而城镇生源大学生却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诉求。

表3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自我和教育认知的

比较检验(M±SD)③

三、就业情绪心理

就业情绪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焦虑、自卑、自负等心理体验。本研究根据Spielberger于1977年编制、1983年修订的焦虑状态——特质问卷中的题目,编制了表4所示的10个题目,整体反映大学生的就业情绪心理。

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就业情绪排序均依次为:害怕没有社会关系、害怕辜负父母期望、担心失败、害怕经济压力、害怕不适应社会。正面就业情绪排序均依次为:自己有用、生活有意义、能够调整情绪、具有就业优势、不怕挫折。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的差异比较发现,农村生源大学生与城镇生源大学生对没有社会关系的害怕程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0,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害怕没有社会关系帮助就业。

表4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情绪心理的比较

检验Ⅰ(M±SD)④

为进一步比较表4所示的10个指标在情绪维度上的整体影响,本文分别求出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在10个指标上总体得分的平均数,并对所得的两个样本的平均数进行差异检验。如表5所示。

本样本中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的就业情绪心理平均分分别为2.9746和2.7927,说明大学生尽管有时会出现担心、抑郁等负面情绪心理,但是整体情绪却是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但同时数据也显示,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在就业情绪心理上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5,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情绪心理相对没有城镇生源大学生积极,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心理。

表5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情绪心理

的比较检验Ⅱ(M±SD)

四、社会支持心理

社会支持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关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由于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度、多方面相对复杂的概念,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界定社会支持这一概念。本文侧重从社会支持的来源和利用方面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

大学生社会支持来源主要为:父母、朋友、同学、老师,该四项的支持度均达到了50%以上。而学生们从党、团等官方组织和社团、宗教等非官方组织获得的帮助相对较少。可见,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源建立在个人情感交际基础之上,对于超出个人情感覆盖的官方等组织能够获得的支持始终有限。

在来自于党、团等官方组织的帮助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t=2.665,p=0.008),农村生源大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关系等资源的相对缺失,更注重建立与学校党团等官方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从学校等组织获得资源。

表6 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遇到困难的帮助来源(%)

在社会支持的利用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整体利用度为2.80,城镇生源大学生为2.84,利用度均达到中等偏上程度。①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一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和城镇生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整体上沿着同样的轨迹发展:在就业认知方面,求职时他们最先考虑的是未来发展和薪水福利两个因素;他们都充分肯定代表着人力资本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努力对求职的影响作用;他们对所接受的大学教育持满意态度,对个人能力充满信心,同时也相信未来的光明。在就业情绪心理方面,他们深刻感知到就业的压力,会出现害怕没有社会关系、害怕辜负父母期望、担心失败等负面情绪心理,但整体来讲他们乐观向上。在就业支持心理方面,他们更愿意从具有深厚情感基础的父母、朋友、同学、老师处获得社会支持,而非各种正式组织。

另一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确实处于弱势,他们的就业心理与城镇生源大学生相比凸显出一些问题,同时这个群体的就业心理也存在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和特点。在就业认知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对于工资薪金重视程度偏高,对未来发展重视不足。另外,农村生源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意承认社会关系对求职的重要影响作用,一方面又非常害怕因为没有社会关系而不能顺利就业。而城镇生源大学生就既肯定社会关系对求职的帮助作用,又能够对是否具有社会关系持相对坦然的态度。在情绪心理上,尽管农村生源大学生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但相比城镇生源大学生他们更容易出现害怕、抑郁、沮丧等消极情感体验。在社会支持心理方面,农村生源大学生可利用社会关系较少,从而对官方组织的依赖性更强。

(二)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树立更加健康的就业心理,以实现该群体的顺利就业。

1.加强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对农村生源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信心,培养积极而平和的心态。具体包括以下措施:帮助毕业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做好心理调试,敢于面对各种困难与失败,树立信心,勇敢去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2.为农村生源大学生提供切实的就业指导与帮助。建立技能培训救助基金,对农村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参加各种就业技能培训进行资助,鼓励大学生掌握就业技能,考取技能证书。同时,建立贫困大学生求职救助基金,对于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一定的资助,报销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各种必要支出,保障农村大学生求职时有必要的经济能力。此外,还应完善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帮扶制度,为农村大学生自主创业、个性发展提供更完善、更贴心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吉林大学,2010.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德育审美化;实践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实效并不尽如人意,德育开展虽较受重视,但却难抵学生内心深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德育在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过程上存在反审美现象,忽视了德育的人文品格、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及德育中的情感因素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倾向:

一是功利化倾向,即只注重道德教育显性目的的达成忽视道德教育本真追求;二是无我化倾向,即片面强调道德的社会性价值与意义,忽视道德主体的内在需求与情怀。忽视道德的个体?与主体性;三是强制化倾向。即仅仅从知识传授的层面和行为规范的层面灌输说教,漠视德育中的情感因素。

高职生已进入成人的生活世界,其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都渐趋定型,枯燥而具强制性的道德说教不仅收效甚微,甚至会引起排斥和逆反。马斯洛在完善其“需要层次理论”时,补充了“求知”与“审美”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两个更高层次。当代高职生的思想情操趋于理性化,有“美”的生活境界追求的需要,具有审美化的人格超越特征。可以说,“求知”与“审美”的需要更是当代高职生自我实现需要的精髓所在。因此,当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必须认识到这一实际,“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的提出便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二、德育审美化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一)德育审美化内涵

一个人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不一定能做到身体力行,只有当这种道德规范转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时,行为才有内在的动力,这就需要实现德育审美化。所谓德育审美化,就是指在德育活动中将美感与道德思想相结合,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情感上的认同,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目的;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与升华,变原来枯燥的道德说教为学生主动愉快的追求,使德育真正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二)德育审美化理论依据

德育审美化,并不否认美育与德育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也无意用美育去取代德育。其主要是针对目前学校德育的误区,探索德育实施中如何用美的精神观照德育理念,让美的精神渗透到整个德育过程,将德育和美育更好地融汇于一体,以提高德育的实效。德育审美化的理论依据是:德育与审美本身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契合之处,表现如下:

1 道德认识与审美感知相促进。道德认识常常是诉诸理性,强调通过“晓之以理”和一些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强调逻辑思维。而审美感知对事物的认识,一般从直观形象起步,较多借助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现代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无数事实表明,它们常常是互相交融、互相补充的。德育如若过于偏重理性,总是习惯于说教和灌输,则使得德育难以让人心服,甚至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而形象思维能借助形、情、境等手段,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整体反应能力,使其心灵在形式感受、意义领悟和价值体验中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并在轻松的气氛和舒畅的心情下获得兴趣和满足,从而增强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起对真理的追求以及探究真理的勇气。

2 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相融合。道德情感指从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出发去评价人的某种社会道德行为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施教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达到的情感沟通;审美情感是审美的具体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所唤起的情感反应,是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情感共鸣。审美情感是由美的形象所引起的,但它能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使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是满足人的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理智、道德感交织在一起的高级情感。而道德情感(如荣誉感、耻辱感等)则属于情感的较高层次,是一种社会性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这种既不相等而又有重叠的关系使二者的交织成为可能。在现实中,审美情感的体验、激活和道德情感的陶冶、激发经常是重叠的。比如,当我们看到奥运会上,祖国运动健儿奋力拼搏,打破纪录。为国争光的时候,会由衷地对他们产生敬意(即产生道德感),也会引起我们对他们的一种由衷的喜爱与赞叹(即美感),这种情感体验、激发的过程可以说是道德学习过程,又是一种审美过程,我们同时体会到了荣誉感、力量感,感受到了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3 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相统一。这里指的是道德的理想境界与审美的理想境界是相统一的。道德的理想境界就是要让道德成为人们自觉自由意志的体现。这?贾魈逡丫?鲜兜搅说赖掠肴死嗟某绺哂胱鹧现?涞谋厝涣?担??男猩缁岬赖乱?蟛唤鍪亲跃踝栽傅模??页晌??牧榈囊恢帜谛枰?U庵帜谛枰?丫?皇浅鲇谀持滞庠诠??目悸牵?膊皇谴看庾晕以际?⒆晕铱刂频慕峁???丫?晌?恢中形?肮摺6?竺赖木辰缡亲杂傻摹⒊?降摹:诟穸?担骸吧竺来?辛钊私夥诺男灾省!痹谧杂缮竺雷刺?校?竺乐魈逋耆?梢园谕严质岛屠??平希?梢砸耘怨壅叩纳矸荩?攵韵蟊3忠欢ǖ?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144_1.shtml>心理距离,反观人生和世相,在静思默想中获得一种“忘我”的精神领悟。也正是因为道德的理想境界与审美的理想境界是统一的,所以,德育活动与审美实践在根本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德育作为一种社会教育现象和教育力量,根本目标就是要把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道德观念,从而完善其道德人格。审美教育是培养人的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绝不仅仅是解决关于美丑的浅层次问题,而是要解决深层次的心理结构问题,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说,德育与审美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塑造理想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用人才。

三、高职院校德育审美化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审美教育地位

德育审美化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审美教育,实施美育对德育渗透。审美教育和德育都属于人文教育,二者作用于人的精神,都是精神世界的教育,都是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它们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但却不能相互替代。审美教育本身具有德育不可替代的特质和内容:美育不是用抽象的理论、道德的说教、概念的演绎,而是用具体的、可感的、生动的形象来教育人的,用美的形象来感染人的,并通过美的形象来引导教育对象去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从而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和胸襟等,达到“怡情养性”的目的。另外,美育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教育,其本身包含着荣辱感、羞耻心等德育因素,审美能力本身也包含着伦理道德因素和善的因素,特别是对美德的评判,往往同善恶的道德情感紧密相连。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却一直遭受“冷遇”,甚至出现美育荒芜和销声匿迹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更与国家教育方针相违背。因此,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重视加强审美教育,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开设美学基本原理课程如《大学美育》、《美学修养》,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引导高职学生获得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审美修美和艺术修养;开设与美育相关的人文艺术类鉴赏课程,如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文学艺术、影视鉴赏等选修课程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丰富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参加艺术社团和艺术表演、艺术竞赛活动、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高职院校德育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意存高远,为今天的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德育的底蕴之所在,要实现德育对审美意蕴的追求,就必须使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因为德育对审美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于一种文化人格的养成,所以在提升人的心境与人格方面,广博的人文知识结构,开阔的文化胸襟,乃至某种精神信仰则成为必需。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唤醒了大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认,使其逐渐具备犀利的文化眼光,宽广的文化胸怀。另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传统文化汇聚着无数杰出人物的理想追求,洋溢着美好的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情感和树立价值观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效。尤其是天下为己任的民族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宽容敦厚的优秀品格,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追求,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浸染下,积极地建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

高校德育有责任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于大学生的教育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陶冶大学生的心灵,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同时,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涵育中,促进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圆满,使当代大学生能在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中诗意地栖居。

(三)诉诸道德情感体验

现代德育理论研究表明,德育开始的地方不是学习主体的外部,而是其心灵深处。只有当个体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现实性。也就是说,德育必须诉诸人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

一方面,学校德育要改变以往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变为“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要把大学生看做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一个知识容器。要改变过去较偏重理性对感性的制约作用,发掘大学生的情感因素,促成大学生主体的情感参与,使德育在情感与理性的平衡中寻求最佳支点。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时,并不是代替受教育者去选择,而是提供必要的选择空间,设法引导大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选择。

另一方面,要增强道德实践性,注重与社会的接触。学校德育要让大学生在现实的生活里通过自主体验,加深对道德的认知,增强道德信念,从而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要善于构筑开放的道德情境,利用生活事件来塑造学生的德性,让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促进着学生的成长。学校应经常组织受教育者参加勤工俭学、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等各种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等,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热点、突发事件或一些先进的事迹与人物属于鲜活的德育素材,学校德育对此加以利用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长江大学集体见义勇为事件,汶川、玉树地震,?W运、世博举办等都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精神,让学生关注此类事件,使之感同身受,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爱国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等。

(四)营造高雅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教育功能。

首先,要改进高职院校校园风貌、文化设施等硬环境建设。要让学生无论置身于校园的哪个角落,都能嗅到美的气息,得到美的熏陶,进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其热爱学校、发奋学习的情感。

第10篇

关键词:个体诚信;心理机制;诚信培养

现代社会,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既带来社会进步,同时也使传统的诚信观念发生变化,诚信危机普遍存在于生活、学习与人们交往之中。李开复,马云等成功的企业家,关心大学生的成长,以大学生导师的身份,无一另外都提到了“大学生的诚信原则”。诚信从个体品德品质上升为责任意识,能达到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积极探究诚信的内在心理运作机制是达到教育诚信品质和认识的基础,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角度对诚信进行解读。

一、文献综述

诚信作为一项基本的道德品质,历来都为人们所重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对诚信问题已做了相当多的论述,这些研究多是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谈论诚信,而较少从人的心理发生机制的角度出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我国从不同角度研究诚信心理,从研究对象来看,如:对大学生的不诚信的心理,以及对大学生诚信心理与职业发展就业等。在大学生的诚信测量中,陈欣银则编制大学生的道德问卷,从律己、尊老、责任、真诚、报答、理他性、集体、平等等八个角度对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调查排序,调研结果显示真诚是第一位的。蔡海江等应用编修的基本人格诚实量表,主要有60个测题,按照自我效能、条理性、责任感、成就驱力、自我约束与谨慎等6个方面和中国人诚实方面的问卷,该问卷共有20个题,通过了解被测试的人周围诚信状况,被测人对于整个社会的奖惩机制的观点、被测人对于社会主流行为是否诚信认同、被测人的人性观点、被测人的勇气等,对台州学院48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现代中国大学生诚信水平与美国常模比较,水平相当。桂亚莉(2004)制定对于高校学生诚信方面的问卷,分别对学生的“诚”与“信”开展调查,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高校学生诚信方面的问卷“诚”有诚实和无欺两个方面;“信”有信任、重诺、守信和信用四个角度。大学生对于诚信的各个维度的看重程是不一样的,其重要程度的顺序为:信用>诚实>守信>重诺>无欺>信任。

在国外的研究中,对诚信心理的探究是伴随着测谎科技的进步而发展。亚里士多德曾在公元前200年通过脉搏进行说谎判定。美国工业心理学的鼻祖斯滕伯格首先使用四种指标进行诚实的测量。在国外,基本上采用四种诚信的测量的方式,为:测谎仪、电子记录分析法、隐藏目的测验法与诚信测验。具体包括:爱德华社会期望量表,MMPI中的K量表与L量表。国外对于诚信的测量研究更加注重实用性,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笔试的形式对聘用人员的诚信的测量研究。二是对学术诚信的的培养测量研究,如对于论文伪造与剽窃等。国外诚信实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关研究。

二、大学生诚信心理运作的个体机制

大学生诚信心理运作的个体机制,是诚信的行为实践产生的基本依据。本论文本人主要从四个阶段解析诚信心理运作机制。通过诚信认知为基础,由诚信需求引发诚信实践,通过外在环境和个体意志品质的综合作用下对诚信认知进行反作用,进而再建构的循环心理过程。诚信心理机制包括:认知(认知程度),需求(建立情感),意志(克服困难),行为(落实在行为中)行为是以需求为导向的。

(一)大学生诚信心理的认知基础

诚信认知基础是在认知,桥梁与再认知的连续发展过程,是在原有了解认识基础上的再认知。就个体大脑来讲,认知就是将某种诚信内容反映进大脑,通过大脑获得初印象,再嫁接桥梁,把内容转化为信息再吸收与再选择。在大学生诚信认知的连续的桥梁过程中,这与大学生已有的诚信内容图式,刺激物的大小,个体的气质等有着必然联系。人的再认知,等于要把原来的图式转化为新的内容,同时要将新的诚信的刺激物与原来的认知内容与结构相融合,从而就产生了新的诚信认知。

(二)大学生诚信心理的需求动力

需求是主体心理活动的内驱力。从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在自我实现的范畴中,诚信的实现是其中之一。在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需要有系统有层次的,低级需要的满足是高级需要满足的基础,低级需要满足后,就会产生下一级高级需要。当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讲诚信是不隔靴挠痒,是不现实的,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只有在基础的需要满足后,才能谈高一级的需求。因此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人为追求眼前利益,甘于冒法律风险,或者道德失信的原因正在于此。需求是内在动因,是内驱力,但是仅有需求无法激发动机,创造一定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是需求蕴量的土壤。诚信行为的外在因素是在对诚信行为的肯定和预期满足后实现的,即对诚信行为鼓励或推广会某种范围影响诚信观念的培育与养成,在不诚信行为受益的模式环境中,则鼓励了非诚信的行为。

(三)大学生诚信心理的意志品质

在诚信的需求驱动力下,克服冲突后确立目的,目的越明确,越具有实现可能。明确了行为目标后,并不必然实践诚信行为,因为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需要意志的作用。在克服原有的干扰困难之下,实践行为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以及各种矛盾,需要大学生努力与坚持。在实现目标,克服困难的时候,在意志品质的努力下,不断调整原有方案,继续实践达到目标。

(四)大学生诚信心理的行为实践

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并没有意味着诚信终结。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行为的终结并非意味着心理活动的终结,行为的完成,心理活动则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循环阶段,即对行为结果的评价和反馈阶段。具体来讲,就是大学生行为个体通过外界的反馈,进行个体的大脑认知,进而进行新的平衡,主体的诚信认知水平也整体上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以上四个阶段就是对大学生诚信心理运作的个体机制剖读,从这四个阶段的循环运作分析可以认清诚信行为产生的机制原理。诚信心理机制的探析应考虑不同群体和个体的独特的心理过程。传统的诚信教育大多是讲述式教育,对诚信情感、诚信体验和意志培养则相对够,缺乏科学系统的教材和训练课程把外在的诚信要求内化为个人诚信品质。同时诚信的教育和训练不能仅仅运用说教的方式,在于科学认知角度的引导,还要激发对诚信的情感体验,培养诚信的意志品质。

三、财经类大学生诚信的培养

(一)传递大学生诚信的知识信息

认知是基奠。对于诚信的知识认知是大学生的个体诚信心理与行为建立的基础。首先,大学生必须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内诚外信,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本要求。其次,大学生应认识不诚信的危害和严重性。在传播个体诚信的科学知识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诚信的要求和知识。讲座、培训、海报、宣传栏等等都可以传递有关诚信的知识信息。通过多种载体形式,如主题班会,学校主题征文、演讲与辩论赛等对诚信概念的解析。还可通过建立诚信档案,签订承诺书,诚信年度人物评选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树立诚信品质的典型榜样学生。鼓励学生诚信认识,消除不诚信的观念。

(二)实现大学生诚信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人的需要满足与否的反映。一般情况,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不满足需要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可以引起行为强化和消退。积极的情绪体验会强化行为,而消极的情绪会抑制或消退行为。在大学生诚信的养成与培育中,需引导大学生情感体验由诚信带来的积极情绪,强化诚信行为,同时还可以体验由不诚信导致的消极情绪,使不诚信行为消退。当大学生表现出诚信行为时,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积极情绪。当大学生表现出不诚信行为时,要给予引导,使其体验由不诚信导致的消极情绪,从而慢慢消退不诚信行为。如对学校考试作弊的处罚等。还可以通过心理团体训练活动等方式体验不诚信的消极情绪等。

(三)培养大学生诚信的意志品质

人的行为受到诸多内因外因的影响,如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人格因素、环境因素等。而把作为外在要求的诚信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人格品质,是诚信意志的关键。诚信意志的品质养成,主要通过直接经验和社会学习两个途径。直接经验是体验对态度产生的直接影响。因为直接经验更容易获得,而且源于直接经验的认知活动更活跃。当个体直接体验诚信的正面影响时,它就会迅速地融进意识,形成稳定的诚信品质。在社会学习中,家庭、同辈群体、以及社会文化等,都以非直接的方式塑造个体态度。当个人因为观察而发现他人由于诚信受到表扬,那么个人也会因此受到强化,进而形成态度。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需要及时奖励和强化诚信行为,使大学生有诚信的坚持自己的行为,还有能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形成内化的自觉的意志品质。

(四)提高大学生不诚信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大学生能自觉形成对不诚信的自我控制,那么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将大大提升。自我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形成有效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监控指人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或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这一特征对组织中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关注在特定情境下,何种反映是恰当的,同时也关注,采取行动的依据。反之,自我监控能力比较弱的人,对外在环境不敏感,更多地是根据自己想法任意行事,而不关心环境因素。在大学生引导中,可使用自我法、他人提问法、知识传授法等方法训练和提高个体的自我监控能力。从而使个体接受学校的诚信要求,表现出诚信行为。

参考文献:

[1] 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特征[D].西南大学,2007年.

[2] 宋玲,吴继霞.诚信的心理机制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杨再勇,朱永新.员工诚信的心理模型及管理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3期.

第11篇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原因 解决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5-02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理性写作”,又称为应用写作,是指与感性的文学写作相对立的一种写作方式。在大学,理性写作一般包括论文写作、专业评论文章的写作、各种图表的概括与总结。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理性写作的能力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可以统称为理性写作能力的缺失,具体表现在:

1.词语错误

词语错误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集中在不分情感色彩这一点上。

2.语句错误

语句错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会写严谨的、大信息量的长句子,另一方面是出现大量病句和歧义的句子。

第二种情况更加频繁,就是各种病句的出现,比如,“(1)成功与读书没有关系,与成功之后就有关系了”,“(2)在谭睿跳下水去救人的一瞬间,什么也没想”,“(3)这些闲散人员每天站在街头,看到对道路不熟悉的司机,就过去收费引路,成为交通隐患”,“(4)至于那本书的内容,我记得有些模糊”。第(1)个句子是主客颠倒,应该是“读书与成功没有关系……”,第(2)个句子是主语缺失,应该是“谭睿在跳下水救人的一瞬间……”,第(3)个句子是偷换主语,应该是“……这一行为成为交通隐患”,第(4)个句子是歧义,究竟是“我记得那本书的内容写得不是很清楚,有些模糊”呢?还是“那本书的内容我记不清楚了”呢?

3.行文风格不对

理性写作应该是干净、严谨的写作,不应该有任何个人情绪化的句子,但是许多学生把口语化、情绪化的语句写到论文中,使得文章风格杂乱。比如,“谈到韩国电视剧,那当然是我的最爱啦,中国电视剧怎么比得上呢”,这种充满女生情绪的语句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论文中,准确的表达是,“与中国的某些电视剧相比,韩国电视剧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受广大女性观众的欢迎”。还有一些排比句、抒情句、口号式的语句也经常出现,这里不再一一赘举。

二、问题的所在

大学生理性写作能力如此低下,问题何在?如何解决?有的人提出加大《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时,有人建议开设《大学语文》等课程。但笔者认为,问题根本不在大学,而是在高中,准确说在于高考――高考语文试卷的整体设计,文学化、抒情化有余而理性化、严谨化不足,这是导致大学生理性写作能力缺失的根本原因。

汉语文教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头戏,从小学开始,语文课的课时就多于数学课课时;到了初高中之后,语文课更是远远超过英语和文综、理综的课时,与数学持平略高于数学。但是问题不在这里,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对大学理性写作不起决定性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高考语文的试卷,准确而通俗的说,高考语文考什么,学生最后就突击复习什么;高考语文不考的,学生绝对不会复习。比如,从2011年天津卷开始考查“文学常识”一项,于是老师开始给学生复习“文常”,而之前十几年没有考过,自然也不复习;近几年很少考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所以学生都不在这一项上下功夫;再比如从2010年北京卷开始有一项类似于读后感的“知识拓展题”,北京学生都在这一题上下足了工夫,而外地卷没有这个考点,外地学生根本不会复习。

也就是说,高考语文试卷的考点决定着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最后掌握,而这个最后的掌握对进入大学后的语言素养,尤其是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高考语文试卷的问题何在?笔者认为,存在如下问题:

1.文学化知识所占的分值过大。所谓文学化知识包括:文学常识(3分)、名篇名句填空(6-8分)、诗歌赏析(5-10分)、现代散文阅读(22-25分),以及语言运用的对联和仿句之类(2-4分)。在150分的试卷中,文学化知识所占的分值为38-50分,约1/3左右。

2.作文题目整体趋向于文学化,比如《我有双隐形的翅膀》(2009北京卷)、《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安徽卷)、《总有一种期待》(2012四川)、《踮起脚尖》(2009湖南卷),即便是非文学化的题目,由于受多年导向的影响,学生也会自觉地写成文学化的文章,大量的排比句、抒情句、唐诗宋词、名人名言等等出现在文章中。而我们反观国外的高考作文题,就会发现差异:《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美国芝加哥大学)、《直到你目前的生活,你的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你带来了最大的满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3.理性化考题过少。高考语文试卷中涉及理性阅读的考题只有社科/科技文阅读(分值9-10分)和语言运用中的图表概括或总结(分值3-5分)两项,总体分值在12-15分之间,远远低于文学化考题。因为分值低,所以无论文理科学生,都不是很重视。2009年广东卷,有一道表格总结题,据说有13万考生没有得分,这道被戏称为“13万考生都做不出的题”,不过是一份调查报告填充题,分值6分。原题如下:“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女性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异,__A__,其中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__B__。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__C__,电视科普节目将会更有针对性。”其实面对表格,对照原文的提示,很容易得出,“A文化程度越低,比例越高”,“B工作性质与此有很大关系”,“C对文化程度和工作性质多做一些考虑”。但是很多学生居然一句都回答不出或者回答不对。

三、应对问题的措施

1.缩减可以混编的考题题型,节约出分值划拨给理性阅读题、写作题。比如,字音和错字一项,完全可以混编为一道题;词语填空与语句连贯性质相似,也可以混编为一道题,这样可以节约出6分,用来加大社科/科技文阅读的分值权重。

2.一些过于纯粹的文学题型可以删除,典型的是“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填空”两项。因为对于非中文系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后,纯粹的文学常识和文学作品只能作为选修课来完成,而中文系的学生还要从头学起。这样就可以节约出9-11分,同样用来加大社科/科技文的分值。

3.在加大社科/科技文阅读分值的同时,增加表格描述/总结之类的题型,尤其是表格总结,非常能够锻炼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严谨准确的表达能力,比如下面这道题:

“到哪里去买休闲装?”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大城市做了调查,下面是调查的结果,请你就表格提供的数字,写出两条总结(不得出现数字)(3分):

答案应该是:第一,在国内专卖店购买休闲装,不受收入高低的影响(1分);第二,在国外专卖店购买休闲装与收入关系很大,收入越高,比例越高(2分)。

4.作文题的题目尽量理性化,甚至可以出两道题,以备学生选择,引导学生写严谨的、含有大信息量的语句,逐渐杜绝动辄写排比句、抒情句,动辄引用名人名言的写作模式;而每年推出的“满分(优秀)作文”,也应该相应的多推荐理性文章而不是文学化过强的美文甚至故事,因为和全国考生相比,最后能够考取中文专业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总之,高考语文是中学语文的风向标,是中学教师和学生的指挥棒,在目前自主招生还不可能大面积推广的情况下,高考语文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高考语文连接着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进入大学学习的重要接力点。所以,适当且逐渐的改变高考语文的命题模式,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理性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且也从根本上杜绝了那种平时语文成绩一般,靠上补习班也能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的现象出现――这才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视和尊重!

参考文献:

[1]《高考将把语文教学带向何方?》.梅笑.《北京文学》.2006年第10期

[2]《一个语文教师对高考的感受》.刘文发.《北京文学》.2006年第11期

第12篇

〔关键词〕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评价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12-0004-03

一、问题提出

学习倦怠的概念来自于对工作倦怠的研究,是将倦怠理论引入到学习领域而开展的更具针对性的研究。迄今为止,虽然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对学习倦怠进行明确的界定,但是基本上都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在学习中可能开始退缩或不愿投入精力,最后导致了身体、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耗竭,逐渐丧失了学习目标和理想,对学习产生无意义感,学习绩效降低的同时自我价值感降低,即形成了倦怠症状。可以发现学者们都比较赞同课业压力或课业负荷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倦怠。当学生处于学习倦怠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行为反应,表现为对学习疏远,对学习目标和意义冷嘲热讽,情绪和身心衰竭并且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综合病症,例如易怒、紧张、沮丧和低自尊等。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学习倦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研究思路。由于学习倦怠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与探讨学习倦怠是一个必然的研究趋势。为此,有必要回顾一下现有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二、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1.人口学变量

影响学习倦怠的人口学变量主要有:性别、年龄、年级等。

目前性别对学习倦怠的影响问题还存在着争论。马斯勒其(1982)认为,性别与倦怠分数相关[1]。张传月(2007)等人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观点[2]。而台湾学者张治遥(1989) 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未显示出性别差异[3]。祝婧媛(2006) 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性别对学习倦怠没有影响[4]。

关于倦怠的年龄因素的研究,国外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有相关, 马斯勒其(1982)发现年轻人的倦怠感更高。国内对学习倦怠的年龄差异研究较少,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年龄对学习倦怠影响的报告。

目前年级变量被认为是研究学习倦怠较为必要的因素。鲁正火和万秀梅(1994) 认为学习倦怠具有阶段性和时间性的特征[5]。岳亮(2001)等人调查发现卫校护生也存在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6]。张传月(2007)等人发现:不同年级的高师学生在学习倦怠的各个维度上差异显著。此外,祝婧媛、杨丽娴等人在中学生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7]。

2.环境因素

影响学习倦怠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应激因素、学校环境、学业负担、人际交往、家庭因素和社会支持等。

关于应激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倦怠与不良生活事件有关,并且认为应激是倦怠的前因变量。祝婧媛(2006)的研究显示,生活中应激事件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其中,人际交往问题和学习问题对倦怠的预测效力最大。布兰科・史利文(2001)也认为,马斯勒其和雷特(Maslach & Leiter)提出的学习负荷、缺乏控制、奖赏不足、团体破裂、缺乏公平和价值冲突等工作应激因素在学校中同样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倦怠[8]。以上有关学习倦怠的学校因素主要是针对中学生的研究,还有部分研究者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因素分析等方法发现大学生感受到的主要是来自各种名目的考试和课业压力 (Yang, Hui-Jen 2004;Villanova & Bownas 1984 ) [9] [10]。

关于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者普遍认为,倦怠与社会支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张治遥(1989)发现:社会支持的人数和社会支持的满意度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很多研究考察了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的作用。家庭、朋友、教师、同事和管理者的支持作用是考察较多的方面。雅克布斯(2003)等考察了149名大学生的倦怠情况发现,社会支持能够预测低倦怠水平[11]。麦格里斯(2003)等探讨了希腊雅典一所国际学校中高学业成就的高中生的倦怠情况发现,父母支持与倦怠的情绪耗竭及人格解体因素负相关,教师支持与人格解体负相关,朋友支持与倦怠中的情绪耗竭和人格解体相关[12]。祝婧媛(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存在相关,社会支持越高,倦怠程度越低;社会支持感悟对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

3.个体因素

综合目前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主要的个体影响因素有:自我效能感、自尊、自我意象、焦虑、内外控信念、控制源、情绪稳定、人格、应对策略、专业承诺等。

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格外关注。魏珍(2007)研究发现:中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业自我效能、外部压力、教学条件、课业压力、成败经历、人际关系这六个因素[13]。其中,相比较而言,学业自我效能和外部压力这两个因素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最大,而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最小。孙晓莉(2007)的研究则表明,学习倦怠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八个影响因素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14]。八个影响因素中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极为显著的有六个:学习主动性、专业兴趣、学习态度、焦虑、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现有研究结果普遍显示,学习倦怠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负相关。杨惠贞(1998)以资讯管理专业的大专学生为研究对象,认为他们的学习倦怠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即个体的学习倦怠越高,自我效能感反而越低[15]。王国香(2004)的研究也表明,自我效能高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较高的目标[16]。一旦开始行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又能很快恢复过来。

国外关于自尊与倦怠的研究结果(Anderson, Iwanicke, 1984等)一般认为:自尊与倦怠负相关。而杨宇然(2006) 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学习倦怠和外显自尊有着显著正相关,高倦怠组被试和低倦怠组被试外显自尊水平有着显著性差异;高倦怠个体内隐自尊水平较低而低倦怠个体内隐自尊水平较高,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出现实验性分离[17]。另外,布兰科・史利文(2001)以15~19岁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学生的学习倦怠、自我意象及焦虑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象水平越低、焦虑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学习倦怠现象。

关于内外控制性、情绪稳定性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张治遥(1989)的研究表明,外控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及各因素间的倦怠程度上都显著高于内控组大学生,内外控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宋晓颖(1989) 在研究学生情绪稳定、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时,发现不同情绪稳定程度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具有显著差异,情绪稳定程度低分组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显著高于情绪稳定程度高分组学生的学习倦怠[18]。

关于人格特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吉利和罗伯特(Gerry & Robert,1993 )发现,MMPI中的自我力量、控制和K量表与倦怠显著相关。米尔和哈伯勒(Mill & Huebner 1998)考察了大五人格与倦怠的关系发现,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均与情绪耗竭相关,但仅有外向性对其预测作用显著。许清鹏(2006)研究中职生的学习倦怠时发现:学习倦怠总分及各因子高分组的神经质、面子、防御性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与和谐性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在人情取向与灵活性得分方面,除低学习效能高分组灵活性显著高于低分组外,其他方面差异无显著性[19]。杨丽娴(2007)等人在探讨了学习倦怠各因子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时发现: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与学习倦怠的各个因子及总分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其中N、P 是学习倦怠有效的预测变量。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又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故而研究学习倦怠对他们人格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应对策略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从研究结果来看,基本认同:积极的应对策略与低水平的倦怠感相联系,消极的应对策略与高的倦怠水平相联系。安德森(Anderson,2000)等发现,积极应对策略和较高的效能感相联系,而消极应对策略则与高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低效能感相联系。德鲁卡(2004)等进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跨文化研究,发现了倦怠程度与问题聚焦的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20]。许有云(2007)采用问卷法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的情况,探讨了学习倦怠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采用控制型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倦怠得分均低于其他应对风格[21]。

关于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影响,连榕(2006)等人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不高,学习倦怠的水平较高。师范院校学生专业承诺水平最低,且学习倦怠水平最高。情感承诺是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22]。

三、评价与展望

1. 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之评价

关于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个体微观层面到环境因素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但该领域的研究还并不充分。就已有的研究来看,到目前为止,性别对学习倦怠的影响问题还未达成一致,这往往与所取样本有关,因此,要想厘清性别对学习倦怠的作用,取样一定要有代表性,同时还要控制一些人口学、学校、人格等变量。同时,由于现有研究均采用横断设计,一般仅分析学习倦怠的年级效应,故而并没有分析年龄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作用,今后应该重视学习倦怠的发展研究,探索学习倦怠的年龄特征,为学习倦怠的干预提供切入点。现有研究主要重视学校因素的影响作用,然而家庭因素和重要他人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今后的研究需要加强这两方面的探索。现有研究对个体因素的影响作用研究最深入,成果最多,但在探讨学习倦怠的前因变量时,大多研究仅仅寻找直接的作用机制,研究设计较简单,缺乏对相应的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揭示。影响学习倦怠的一些变量之间有着复杂交互的关系,如果采用简单化的研究设计往往会丢失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应激因素可以通过学生的人格特征的中介来影响学习倦怠;学校因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的中介来影响学习倦怠,同时,家庭因素在其中可能起调节作用;今后的研究应该深化对相关调节与中介变量的探索。另外,在分析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时,现有研究仅仅分析了个体层次的变量效应,忽略了总体层次情境变量(如学校或班级)的影响作用,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采用多层次的研究设计,探讨个体层次与总体层次的自变量对个体层次因变量的影响。

2. 学习倦怠研究的新方向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学习倦怠的概念被与它相反的积极方面的学习投入概念加以扩展是一个必然的研究趋势。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持续的、充满积极情感的状态,其特征为活力、奉献和专注。关于学习倦怠和学习投入的关系,尽管相关研究才起步不久,但也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段陆生和李永鑫(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投入与专业承诺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23]。谢纷晖(2009)的研究也发现,学习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对学习投入呈显著的负相关,学习倦怠对学习投入有较强的预测作用[24]。通过适当增加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减少他们的情绪低落感,可能会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栾翠(2009)的研究亦表明,学习倦怠总分与各维度得分与学习投入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25]。

由于心理学是使人获得幸福的科学的认识在不断地被人认可和实践,近期的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已经考虑从现有的基础上,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先进理念,从积极的角度进行学习倦怠的干预。祝婧媛(2006)从学习投入即学习倦怠的反面来关注解决学习倦怠的产生,结果表明:通过从情绪管理能力、教师关注和家长亲子辅导三个角度入手,实现了降低学习倦怠、提高学习投入程度的目的,但不同干预措施的作用效果不同,相比之下,对家庭方面的干预作用要低于对个体和对学校的作用。可见,通过提升学习投入程度来使学生远离学习倦怠,这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学习倦怠的研究内容,扩大研究视野,整合研究方法,结合国情实际情况,在描述性分析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探索较为成熟和规范的干预策略与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稿件编号:100806001)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Maslach C. Burnout: The Cost of Cur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82.

[2] 张传月.高师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167~170.

[3] 张治遥.大学生内外控信念、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D].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1989.7.

[4] 祝婧媛.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5] 鲁正火,万秀梅.高师学生的学习倦怠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31~33.

[6] 岳亮,蒋淑桃.卫校护生学习倦息心理原因的调查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1, (19 ): 40.

[7] 杨丽娴,连榕,张锦坤.中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关系[J].心理科学,2007,30(6):1409~1412.

[8] Branko Slivar. The syndrome of burnout, self-image, and anxiety with grammar school students, Horizons of Psychology, 2001,10(2):21~32.

[9] Yang, Hui-Jen. Factors student burnou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multiple enrollment programs in Taiwan's technical-vocations! colle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4,24(3):283.

[10] Villanova P, Bownas D A. Dimensions of College Student Str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62 690,1984.

[11] Jaobs S R, Dodd D K. Student burnout as a function of personality social support,and workload.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003, 44(3): 291~303.

[12] Megalis, Constantina N. Does acculturation, social support, and being in an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honors program affect high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stressandburnoutlevels?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 section A: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3, 64(1-A): 68.

[13] 魏珍.中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个别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 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 杨惠贞.影响资管学生学习倦怠及计算机学习成效因素之研究.台湾“国立”中央大学.1998.7.

[16] 王国香.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中个人因素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

[17] 杨宇然.中学生学习倦怠与自尊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18] 宋晓颖.五专转学生情绪稳定、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之影响[D].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1989.7.

[19] 许清鹏,张建新,刘甫强,等.中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 15 (4) :367.

[20] Deluca A. Burnout, coping, and intention to leave college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 cross- ethnic perspectiv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8: The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2004, 65(5-B): 2607.

[21] 许有云.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与应对风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 243~245.

[22]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 47~51.

[23] 段陆生,李永鑫.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16(4):407~409.

[24] 谢纷晖.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1(4):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