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

时间:2023-03-27 16:5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学院学生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

第1篇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对于80高龄的郎毓秀来说更是硕果累累。有人提议开一个盛大的学生音乐会,来展示她毕生心血换来的成果。但她却谢绝了,她说:“我的学生,唱得好的,已七十多岁,老了,年轻的不成熟。当然年轻的也有唱得好的,但他们学习的前期,都有其他老师花过功夫,我不能贪天之功为己功,让他们专做我的学生而上台”。

这位老艺术家的言语,多么令人感动。对照目前艺坛上一些名家,巴不得将条件好的、有基础的学生,揽在自己的门下,简单地给以调理很快出名,自己的名气也随之大,哪还想得到先期培养付出辛勤劳动的人。这样虚怀若谷的老艺术家,自然受到学生的爱戴。四川音乐学院师生,为其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庆贺活动。

那天四川音乐学院学生活动中心的二楼大厅里,装扮得像过节一样,主席台前高挂一幅醒目的红横幅“祝贺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郎毓秀从教54周年从艺63周年暨80华诞”,四周摆满花篮和来自各地的花瓶、金匾、书法、寿画。大厅顶上小彩旗纵横交错、五彩缤纷,厅里足有二三百人。其中有原武汉音乐学院院长郎毓秀的老同学林路、原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石惟正,还有中国音乐学院、福建音乐学院等地的代表,她的老学生李秀君、宋树秀,他们都是70高龄的老歌唱家、老教授了,纷纷赶来庆贺。

林路的贺词特别生动:

郎家有女初长成,乐坛奇秀早知名,

为因出国求深造,幸遇肖郎结知音,

战乱纷纷学未断,炮火连连情更真,

千难万险喜重见,天南地北终成婚,

儿孙满堂济世才,桃李芬芳四季春,

我辈八十何言老,跨越世纪更青春。

当天,郎毓秀亲自登台演唱她30年代成名曲《天伦》,把庆贺活动推向。

那天最激动的莫过于她的老学生了。他们一个个争相与老师合影,留下永恒的纪念。李秀君是她最早的学生,她与郎毓秀的交往可以说是学生中最密切的,从解放前在华西大学就读时跟她学习算起,整整50年了,而且其间一直保持联系。李秀君自己带出来的学生已不计其数,但她还是牢牢记着自己的老师,几十年前的事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解放初期,郎毓秀开独唱音乐会,选定李秀君做钢琴伴奏,伏敬祥小提琴助奏,由于紧张,她节奏乱了,伏敬祥就不时向她瞪眼睛,那天晚会结束,她心情非常沮丧,郎毓秀却一点也不责备她,只是勉励她:学声乐的人,一般都缺乏钢琴伴奏的功底,其实钢琴对学音乐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管学什么专业,钢琴都是基本功。从那以后,李秀君发奋图强,一头钻进琴房,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伴奏。

李秀君说,郎老师的教学,对语言咬字非常注意,要求非常严格,她把这套教学方法都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来,从而也传承给了学生。

一般人看来,他们之间亲密,不用说什么事情都会偏袒的,但郎毓秀在原则问题上一点也不徇私情。

1986年,李秀君评正教授时,把论文送给郎毓秀评审,她竟然拒绝不评,因为是“自己的学生”,后来只得转送上海音乐学院。

郎毓秀50年代初期学生、贵州大学教授宋树秀深情地说:郎先生生性豁达、乐观、富于爱心,三年的师生生活,从未见她为琐事而烦恼,从不与他人计较得失。记得一次演出,邀请郎先生出席独唱,她欣然答允。她骑自行车到剧场演出,结束后仍骑自行车返回家中,丝毫也不为组织晚会者增添任何麻烦。她就是这样一位平易近人、不摆专家名人架子、不盛气凌人的艺术家。也正是由于她这样的高风亮节,更加受到人们的尊敬,社会的好评。

郎毓秀与学生之间,的确只有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和在此基础上的真挚感情。在她身上找不到半点把知识技能作为自己谋取金钱的痕迹。她想到的是如何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一代代传承下去。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学术权威,卖弄自己,而处处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出现。

她在德国的学生古幼玲曾深情地说:郎老师对生活,对歌唱和音乐教育事业永远都是那么热诚执著地追求,即使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时候,她也是以一颗平静和坚强的心去面对。在这方面我从郎老师的身上得益不浅,尤其是我只身刚到德国的时候,那时我常常向郎老师述说自己遇到的困难,郎老师从来不以长者自居来教育,而总是以朋友的身份设身处地帮我分析认识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给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而且,身为当代中国音乐界鼎鼎有名的老前辈,每次给我写信的署名都是充满友爱和平和的“毓秀”二字。

第2篇

关 键 词:综合性大学 音乐专业 音乐教育

中国素来享有“礼乐之邦”的美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这句常为后人所引用的经典名句实为先贤重视礼乐的诸多文本例证之一。诚然,礼乐及其教育为哲人们所推崇,周公在乐教中将其与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即精英教育紧密相联;阮籍《乐论》则基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论及礼乐教育的必要性;王通的礼乐教化思想源于周孔,其言“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②;白居易同样认为礼乐教化是治国之本;胡瑗进而阐述了人才、教育和学校三者间的联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③……不仅如此,由官方创设于汉代的教育和管理机构——乐府存在时间约200多年,可谓世界上创办期最为悠久的音乐教育机构之一。随着中西方频繁的音乐交流与文化互渗,终于清末在学校和社会广泛形成的学堂乐歌活动,成为中国新型音乐教育兴起的一大标志,自此中国的音乐教育开启了崭新的篇章。可以说,音乐不仅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同样于中国漫长的教育发展史中留下了自己鲜明的印迹。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事业步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前者着力于培养音乐教师,特别是以培养中等学校音乐教师为其首要教学目的。这种明确的办学目标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被纳入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教学大纲中;后者则应将教学的重点聚焦于专业表演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就实践层面而言,专业音乐院校侧重于学生音乐表演实践技艺的提升,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本应倾向于学生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塑造。然而,“师范性”并未能成功地将上述两种教育体制区分开来,关于高等师范院校之“师范性”与专业音乐院校的“专业化”于现实层面的模糊界定也初露端倪,音乐教育界人士大都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即:“按实际有效的课程来评价,高师音乐系实为微型音乐学院。”④事实上,造成这种局面并持续到今日,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承担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专业音乐院校学生们的演奏或演唱等水平往往成为高师音乐教师衡量学生能力的一大尺度,而一些高师学生在频频遭遇“音乐技术不如专业音乐学院学生”“文化素质低于其他专业学生”等严厉评判后,自甘落后地在专业音乐学院学生身后亦步亦趋,从而彻底抛弃了他们所属领域的内在特质。

21世纪全球化资讯急速蔓延的繁荣景象背后,教育成为唾手可得的“产品”之一,高等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原本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高等院校似乎无暇顾及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长期抗衡的状态,更无心执著于二者办学理念上的僵持,而是倾注全力参与到增设音乐专业这项浩大的“教书育人”工程中。我们不能否认,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自觉选择了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以获得个人生存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而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势必对个人福祉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创设意味着在先前两种教育体制之外,有更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然而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并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笔者非常赞同美国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教育观,“每一个教育领域都有义务向自己和他人解释其价值,并要有通过教育得以获取那些价值的计划。”⑤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理应根据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并予以明晰定位,以此突显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存在价值,以期谋求长远的发展空间,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教师”“课程”与“实践”三方面的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

从现实层面考量,原本担任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并适应新增专业的需求,因此综合性大学在增设音乐专业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急需填充人力资源。就事实而论,无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音乐院校,抑或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他们的学习背景大都相仿,多数为独立拜师学艺,即遵循“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涯很可能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石,显而易见的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行为事项的主体人物——“教师”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倘若回溯古今中外千百年来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便不难发现,“教师”一经存在就承载了“传承人类文明”的职业使命。在现今的中国,教师们不但讲授知识,他们还富于前瞻性地通过书写文论记录教育状况、研讨教学手段并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等。近些年来,“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各专业教育工作者们畅谈的一个热点话题。此方面文论最初的写作动机乃在于摆脱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系列困扰,并期望透过开放式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与有效途径。然而,笔者在不经意间发现,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在直抒胸臆书写教育改革理念中鲜有自我反思的系统阐释和理论构架。与此同时,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日,我们目睹了高学历人才的群体性涌现,综合性大学不可避免地以学历作为吸纳教师的一个首要标准,继而忽视了对音乐教育这个特殊领域内“教师”的全方位“塑造”与整体性“规划”,毫无疑问的是通常情况下的短期岗前培训课程并不能完整代替“教师”们对自身专业教学的认知及定位。假设综合性大学不能突破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培养模式的瓶颈,那么它将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因为“复制”所谓的高等教育人才只能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创新型”人才相背道而驰,其存在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二、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课程”

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均以“课程”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的有机组合建构起与各专业相对应的知识体系。在音乐教育系统领域内,学科特色往往透过课程设置得以体现,并借助后者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鉴于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存在诸多交叉、重叠的现象,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师对此当格外警醒。在保证学生掌握音乐学学科基础知识外,教师应对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加强与其他专业教师的沟通并适时地与学生们分享音乐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互动,以此增强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其中,跨学科专业课程,如音乐治疗学、计算机音乐制作等均是比较不错的课程选择,现今人们在应对各种内、外挑战中往往承受着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音乐疗法为缓解人们的心身疾病贡献着自己的能量,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往专业院校学者普遍范围内视计算机音乐制作为“娱乐项目”,忽视其潜在价值,殊不知透过互联网的传播,计算机音乐占有着极大的市场份额。综合性大学若能整合其资源优势,势必将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为普罗大众培养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其存在价值可见一斑。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综合性大学设立音乐专业尚处于草创阶段,相应地,关于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规划和阶段性实施都有待于补充和完善。

三、转化理论的有效环节——“实践”

几乎每一个专业都强调“实践”的不可或缺和积极意义,音乐专业尤为如此。无论是感性呈现,还是理性表述,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与专业论文写作等均为音乐实践活动的特殊产物,学生经由被动的学识引入转至主动的技艺诠释,这不但从视觉上建立了“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更奏响了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有力“前奏”。基于此,实践活动毫无疑问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理论转化能力,结合有效的课程设置从整体上完善了教育对象大学四年的音乐学习生涯,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由此激发年轻学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实践出真知”的理论与应用的双重价值固然不言自明,值得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深思的则是除了传统意义上以舞台为依托的表演场域,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们转化理论的实践平台又在哪儿呢?据笔者所知,有些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师曾带领学生们亲历乐器制作现场关注乐器制作全过程及乐器厂运营方式、参与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等。这种基于“文化在民”的教学理念以回馈社会为主旨的实践活动着实值得推广,它为综合性大学寻找到有别于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音乐院校的实践基地开拓了新思路。

本文简要阐述的三方面内容: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课程”以及转化理论的有效环节——“实践”,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注重前瞻性的招聘与招生方案以及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兼顾教师、学生两方面的考核),都应与突显综合性大学之存在价值相契合。

的确,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信息时代语境下的大学音乐教育可谓任重道远。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在承袭中国千百年来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当就新世纪现实语境中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富有见地的理性反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续历史积淀的深厚学养与成就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虽然美国哈佛大学启动于1967年的《零点项目》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音乐系等艺术教育为中国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但我们在冷静思虑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的“热”现象的同时,同样也应对祖国的音乐教育给予最美好的祝福。最后,笔者愿以贝内特·雷默的话作为结束语,以此与教学同行共勉,那就是“音乐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同所有人文艺术学科教育最深刻的价值一样: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⑥“……当我们的目标变成将所有学生引向所有人文艺术学科的幸福性时,我们对年轻人生命质量的贡献就可以无限放大。”⑦

注释:

①论语·泰伯.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79.

②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33.

③王定华,田玉敏.中外教育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34.

第3篇

Xiao Suili

(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China)

摘要: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笔者就商洛学院学生对这门课的期待进行了实际调查,并根据教学规律及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沟通、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期待,提出了扩充法律内容、采用研究性学习、多元评价等改进措施。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ppropriat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Moral and Legal Basics class, and make the students really like the course and benefit from it for life-long, the author makes a survey among the students of Shangluo University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udents' expectations to this course. Then she proposes reform measures for the course, such as adding some information of legal contents, adopting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 and using multivariate evaluation way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expectations on the aspects of the changing 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关键词: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学生期待 教学改革

Key words: Moral and Legal Basics;students' expectations;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222-03

0引言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最终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行为规范。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实效性,使教学更能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笔者在商洛学院特地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其中有效问卷385份,有效率达96.3%,调查对象分别涉及大学本专科各年级学生、20多个专业。调查范围较广,对象多样,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可信度。

1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现行的教材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和学生目前的期待(需要)之间有很大差距。现行教材内容主要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人价值;过多注重社会对个人的规范和要求,忽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过多地强调了学生对社会规范的适从,忽视了社会对学生个体存在的需要和满足。因此,我们应改革教材内容,使我们的教育既能实现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需要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过程就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产生并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人的需要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原初动因[1]。同时,“一些专家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出发,认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由于自身潜能的充分展现而获得的完美的体验”[2]。那么,我们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的进行放学,使学生渴望我们所教并快乐地接受我们的所教。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我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知、情、意、念、行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以达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法律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中获得快乐,而且让学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在收获幸福的同时,在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等方面得到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尽量符合学生的合理期待(需要),使教学过程中的教材方向的指引力、教师的教学感召力、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完美的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同向合力。

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途径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学应以学生的利益和需要(期待)为出发点,这也是实现教学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2改革建议

为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等能尽量和学生的期待(需要)相一致,以期提高我们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实现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

2.1 教材内容改革由内容期待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更为强烈,这和客观现实的需要是一致的,“法制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每个公民必须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学生对法律的需求既反映了自身的需求也反映了社会的需求。

首先,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民主和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法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反之亦然。要依法治国就是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各种事务的管理,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群众的主体,没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就不可能参与国事,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也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因此,对大学生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其次,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是当代大学生做一位合格公民的要求。

据西部网讯报道,2010年10月20日晚上,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肇事后,持刀连刺被害者8刀,致其死亡;同年12月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名学生在宿舍内被外校学生刺死,一名学生在阻拦中也被刺成重伤。由此可见,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给他人、社会、自己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义务,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做合格乃至优秀公民。

而现行教材《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版),总共八章内容,而法律仅占两章,而且法律部分的内容很浅泛,难以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期待,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加大课本法律内容的比例。教学中需要主讲教师讲授道德和法律两部分内容,部分教师由于专业所限很难讲透彻法律部分知识,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不但难以从中学到丰富的法律知识,反而冲淡了对法律的兴趣。因此,这门课程除应加大法律内容的比重外,还应让法律专业的教师专门给学生讲授法律部分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

在调查中32.3%的学生把获得“人际交往知识”放在了第一,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渴望融入群体,又不知如何去做的矛盾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灵活增添专题讲座,如说话艺术、交往礼节和技巧、沟通能力等等。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是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用。

2.2 教法改革

2.2.1 积极使用案例教学法和研究性学习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情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4]。调查显示,42.5%的学生最喜欢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法授课。它充分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理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思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现生动真实社会现象,呈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表明对这些现象的态度,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讨论中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能更有效地的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我们还可以用“双向案例教学法[5]”。

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研究性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有效的参与教学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4]。

总之,我们应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创新教法,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性。

2.2.2 积极使用多媒体授课方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记忆信息有85%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或4%靠触觉和嗅觉等。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信息量,单凭视觉是听觉的一倍,而视觉、听觉协同起来效率则是单纯使用听觉的十倍多[6]。调查显示,35.4%的学生最喜欢观看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在授课时应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据调查,许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在多媒体教室大班授课(100多人/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给学生呈现与教学相关的鲜活案例,新闻以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CCTV1《第二届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学生们看着感动中国的楷模,听着他们的感人事迹,潸然泪下。我相信每个学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会有所触动。相反如果只是老师口头讲述一下,学生甚至以为那是老师虚构的,两种教学效果不可相提并论。讲到法律部分时播放CCTV1举办的《法治的力量》实况,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法律对生活在法治社会中的每个人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需让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和价值认同,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追求公平与正义的人生理想、人生态度” [7]。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易于实现此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精心准备一些和教学有关的视频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兴趣,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3 改善师生关系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思想。“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8]。在学校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教师,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为人师表作用,和学生多交流自己人生体会、生活体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然而,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主要指标是教师科研成果,教师主要忙于申报课题、撰写论文。所以教师们大部分精力用于搞科研,投入到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大大缩水,无暇顾及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由此可见,要改善师生的关系首先应调整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改变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评价导向应回归学校的本职――教书育人。评价一所高校的发展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志,而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而教师要影响学生就必须和学生进行广泛地交流。把教师育人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国外大学的一些教学模式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在日本的岩手县立大学中,学生和教师建立起师徒关系,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由基本固定教师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了解,制订和实施学生培养计划,提高培养效果。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师生的亲密接触,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学术交流。实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言行有春风花雨的效果[9]。

其次,还可通过网络聊天、师生联谊会和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师生沟通,在师生沟通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4 改革《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评价方式据调查,目前部分高校该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还是笔试,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20%和80%。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到课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末成绩主要是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很难反映学生实际的道德情况或政治思想状况。失实的评价会适得其反,学生将会产生巨大的逆反心理,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对调查结果分析可知(表1),课程评价一定要注重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表现,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而这些表现,学生们之间了解得最清楚,因此要注重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民主评议结果。民主评议的方式也利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舆论导向,良好舆论导向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是我们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同时也要加强师生之间交流及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也能更客观地评价学生。通过师生交流、师师交流树立道德模范,对思想上有具体问题的学生可以单独进行谈话,以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真正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法律觉悟,矫正学生的道德行为,最终做一名社会主义合格或优秀公民。另外要注重考查每个学生道德的纵向提高过程,了解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尽量客观全面的评价每位学生。使评价结果达到教育和激励学生的效果。

3《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发展展望

建立在对学生实际调查基础上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改革,无疑会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会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提出的以上几方面的改革措施,只是对这门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以期加快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赵长太.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内涵的新解读――人的需要的一个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2]邢占军,黄立清.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J].理论探讨,2004,(1).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M].2010:182.

[4]刘强.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123-253.

[5]肖岁利.浅谈“双向案例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6]杨安俊.新课程呼唤多元智能英语教学法[N].新课程报,2007,(11).

[7]张卫良,彭升,彭平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