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5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医疗卫生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知识管理理论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创新能力的本质是隐性知识,是组织或者个体所拥有的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技能、经验、认知、信仰和情感的综合体。知识管理理论认为,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体和集体二个层面,结合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影响其创新能力的隐性知识也可以从医务人员个体和医疗机构集体二个方面去探讨。Lewin所提出的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也表明,行为(Behaviour)是人(People)与环境(Environment)的复合函数,所以创新行为的产生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首先探讨设计了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调查问卷从个体和集体二个层面去设计,结合隐性知识理论,将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为5个维度,共36个题目。
2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为了解河北省的整体情况,课题组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了唐山、保定和邢台3个市,每个市再根据经济发发展水平选择3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医院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5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回收率为95%。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1个人创新人格维度
2.1.1自我保护性方面
选择“当没有适当职权时不会冒然行动”的为76%,“当牵涉到利害关系时会小心谨慎”的为82%、“喜欢受到明确工作规范的保护”为65%。3个题目选择比例都比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缺乏创新需要的冒险精神。
2.1.2效率性方面
选择“追求精细、彻底与完美”的为63%,“做事讲求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为72%,“喜欢需要非常细心、精细的工作”的为65%。这3个题目选择比例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对工作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愿意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创新的基础。
2.1.3内在原创力方面
选择“我是一个有创意的人”的为52%,“会因为自己的新奇想法而感到兴奋”的为82%,“在同一时间内,我可以处理许多创新的点子”的为35%。3个题目中的2个选择比例较低,说明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对自己创新能力缺乏自信心,但也有进行创新的内在心理需求。
2.1.4工作顺从性方面
选择“习惯于按固定方式做事”的为86%,“喜欢没有偏差、已经限定好的工作”的为81%。选择比例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喜欢习惯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缺乏改变的愿望。
2.1.5群体顺从性方面
选择“想办法尽快融入群体当中”的为90%,“想办法和群体人员行为一致”为78%。选择比例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有较强的群体意识,不愿意显得与众不同。
2.1.6外在原创力
选择“需要经常的改变来带给我快乐”的为43%,“喜欢主动改变而不喜欢让事情慢慢演变发展”为46%。选择比例比较低,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进取的精神。
2.2专业技术能力维度
2.2.1医疗水平方面
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临床基础知识、病例综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的为36%,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对自己的医疗技术缺乏自信,需要进一步提高。
2.2.2科教水平方面
认为具有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所需具备能力的为33%,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缺乏教学和科研能力,制约了创新工作的开展。
2.3生活动机维度
2.3.1成就动机方面
争取成功的动机,选择“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80%,“拓宽自己的视野”为85%,“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88%。3个题目选择比较均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都愿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的素质。
2.3.2权力动机
影响和控制他人欲望的动机方面,选择“使自己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为45%,“使自己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为86%,“使自己获得公众认可”为83%。其中2个题目得分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比较重视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公众的认可,对自己的学习影响力不太重视。
2.4创新能力维度
2.4.1创意产生方面
个体产生新想法的能力,选择“探寻改善服务与质量的机会”的51%,“注意非常规性问题”的为45%,“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为36%。3个题目得分都较低,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缺乏创新的基本能力。
2.4.2创意执行方面
将新想法付诸于实践的能力,选择“说服他人了解新构想的重要性”为31%,“主动使新构想有机会被实行”为29%,“将可改善医院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等的新构想具体实行于日常工作中”为26%。得分均较低,说明多数农村医疗人员缺乏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应用到实际的能力,同时也说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缺乏相应的渠道和机制。
2.5环境因素维度
2.5.1情感支持方面
认为“我工作绩效好时,经常会受到表扬”的为55%,认为“上级领导关心和鼓励我个人的发展”的为51%。选择比例偏低,说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具有一定的鼓励工作人员的能力。
2.5.2物质支持方面
选择医院“提供个人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料和设备”的为56%,“有机会做适合个人做的事”为43%。选择比例偏低,说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具有了一定的工作和创新的物质基础,但在管理和利用上还有许多不足,物质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3问题总结与对策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能力普遍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虽然都愿意做好工作,也有想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但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缺乏,创新动力不足;二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缺乏必要的创新氛围,缺乏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三是虽然资源、设备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利用效率和水平较低,创新的物质资源支持相对不足。针对以上情况,课题组认为,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为广大患者服务的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重视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隐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知识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或者个人创新能力的本质是隐性知识。对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来说,制约其创新能力的因素固然有设备、设施、实验室等显性资源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医务人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欠缺,创新动力不足。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多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对创新工作重视不够,满足于现有服务项目和服务水平,缺乏进一步开拓的意识。在创新制度的设计上,缺乏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导致创新工作不能系统的进行。因此,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增强对创新能力本质的认识,重视隐性知识的作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隐性知识水平。
3.2大力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医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工作能力。当前医疗卫生人员不仅创新精神较为欠缺,他们的临床技能和教学、科研水平也普遍偏低,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可以通过请专家讲座、外出进修学习等方式吸收外部的隐性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在医疗机构内部,应该建立知识的交流、共享机制,通过鼓励医务人员的讨论、交流,促进不同个体知识的共享,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的隐性知识水平。特别要重视医疗机构中水平较高医务人员的作用,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鼓励有价值隐性知识的传递。
3.3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制度,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
Lewin的行为公式:B=f(PE)表明,行为(Be-haviour)是人(People)与环境(Environment)的复合函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创新行为是在个体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由外部创新环境所激励的。因此,农村医疗机构要大力进行激励创新的制度建设,使创新活动进入制度化的轨道。通过对积极进行创新的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在医疗机构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还要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使创新人员没有后顾之忧。
3.4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良好的创新文化
任何人的行为都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文化对人行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知识管理理论认为,文化的本质是组织的隐性知识,是组织能力的一部分。对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来说,要提高创新能力,就要尤其重视文化的建设。一般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4个层次,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除了要大力进行鼓励创新的制度建设外,可以通过悬挂鼓励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标识、宣讲创新先进人物的事迹、为创新人员提供物质和资源的支持、领导者以身作则等方式建设有利于创新的医院文化。
3.5充分利用区域创新体系的信息和知识资源进行协同创新
关键词:医疗社会保 小康社会 城乡
1 建立新型医疗社会保障制度
1.1建立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需要
农民工由于文化、技能水平低,在城市难以进入收入较高且比较稳定的岗位就业,多数人收入微薄。农民工进城的主要目的是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他们即使受到疾病侵扰,面对昂贵的医疗费,大多不会及时就医诊治。一旦病情加重,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少数农民工会铤而走险,无形中给社会稳定埋下了不稳定因素。我国现行城市医疗社会保障是以二元户籍制度为依据,只针对城市人口实行,并以单位为依托,以有固定单位和工作稳定性较强的人群为主要实施目标。因此,广大仍属农村户口、流动性强的农民工群体被排斥在外。实事上,农民工是城市中各类疾病的高发群体。农民工工作环境差、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是传染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群体,健康状况处于危险之中,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其医疗保障问题成为社会稳定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就业有了保护, 强烈的逆反情绪就会得以缓和, 犯罪案件也会因此大为减少, 这样就能增加社会稳定因素促进社会的稳定。
1.2建立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需要
“看病贵”、“看病难”己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是否有一个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全民医保的建立正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一旦所有民众都获得了医疗保障,医疗费用就可以在所有人之间分摊,而不是仅由病人负担,对每一个病人来说看病自然就不贵了;低收入者也不会因为费用问题而对医疗服务望而却步;保障的组织者也就成为医疗服务的购买者,医疗服务买卖双方市场力量对比不平衡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1].目前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医疗保障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低。农村居民个人医疗负担与其实际承受能力不相适应。然而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水平较低。建立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人民也能和城市人民享受同样的医疗社会保障。我国的城乡的医疗保障公平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和加强,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必将融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的医疗保障达到较高的水平。
1.3建立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建立医疗社会保障,应该给农民国民待遇,但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不等于“城乡统一”[2]。农民进城务工, 主观上是为了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现在我国已经发展到工业化中期,具备了由二元结构向更高水平一元结构过渡的条件。社会保障作为这种结构转换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要通过“城乡统筹”逐步走向“城乡统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结构转换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发达国家大多曾为此跋涉了约半个世纪。所以,在今天立即实行社会保障的完全“城乡统一”无异于拔苗助长。政府是举办国家社会保障计划的主体。但问题是,如果我国马上就实行完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计划,政府有无足够的财力来负这个责任呢?这几年在进行城乡统筹就业、农村养老保障和农村医疗保险方面的试点,效果都不好。工作的阻力恰恰来自农民,农民对此普遍不理解、不热心,甚至公开抵制。因此,现阶段社会保障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医疗社会保障的一体化。
2 建立我国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
2.1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医疗社会保障
建立稳定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逐步改变传统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扩大报销额度, 减少报销审批程序。这需要政府加大资金的补贴力度以充实医疗保险基金[3]。
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可以加强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扩大农村投资。我国农村处于长期的贫穷阶段,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资金来源不足,必须凭借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外来资金的注入才能更好的发展。为了提高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资金投入应优先投入到条件较好、具备一定实力的乡镇,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发展能力,强化其对周围乡村的辐射、带动功能。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市资金投向农村,特别是结合农村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设立农产品加工企业,使投资获取丰厚的回报[4]。
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可以完善转诊制度,合理分流病人。资源分配时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使其流向农村、社区及初级医疗机构,积极开展社区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充分发挥各级医疗保健网的作用,尤其要充分利用初级医疗机构,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缓解目前大医院就医困境,也可以节约就医份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5]。
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必须加强全科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需要教育动员一批医科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去,充实农村卫生机构。具体可以采取教育动员,政策优惠,机制灵活的方式吸引与留住医科大中专毕业生人才。通过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去为农民服务,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6]。
2.2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医疗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在制定基本医疗的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时,要综合考虑收入差异,确定有弹性、有差别、有地区特点的缴费标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
二元社会体制下城乡有别的卫生服务供给方式所导致的国家对农村的卫生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客观上加大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本,使农业这个弱势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同时也使农村和基层政府在提供超过自身财力的卫生服务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债务。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农村卫生服务的供给应由依靠农村和基层政府提供转向以国家提供为主的政策目标[7]。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要把卫生资源公平地分摊于城市和农村,同时建立农村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民在卫生服务领域享受到和城里职工同等的国民待遇。
2.3让困难企业、弱势群体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满足多层次医疗消费需求
困难企业及其职工不能像普通企业那样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成了问题,影响了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扩大[8]。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分类别、分程度、多渠道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即根据不同的缴费能力,采取不同的办法,制定不同的待遇标准。例如基本医疗保险,对于有部分缴费能力的企业,可实行住院费用统筹和保一定的病种;对于完全没有缴费能力的企业,地方财政有负担能力的,可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住院统筹基金和保一定的病种;地方财政没有负担能力的,在单位组织、个人自愿、政府同意的原则下,可采取个人缴费形式参保,建立住院统筹基金或保一定的病种。农民工一般应以个人参保为主,并要防止他们的逆选择风险,例如年轻健康时设法逃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年老多病时积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解决办法有:缴费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消除因收入不确定带来的风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一个等待期;缴费只有达到一定年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才能享受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9]。
由于社会医疗保险方式有其相对独立性,相对于整个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而言,社会医疗保险是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具有与基本医疗保险不同功能的另一种保障方式。总之,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应相得益彰,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2.4医疗社会保障辅助电子系统的建设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种信息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信息系统,注册公民个人帐户,该帐户的号码与每个人的居民身份证号码一致,由国家卫生部统一电子化管理。这样,公民无论到国内任何地方工作,都可以按规定由雇主和自己向个人帐户注人当时工资一定比例的社会医疗保险金,并可按规定程序和条件领取杜会医疗保险金[10]。
2.5突出政府在医疗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卫生部部长陈竺强调,强化政府责任与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事实上,百姓企盼医疗卫生服务应由政府主导,其本意是希望政府对医疗卫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从而更好地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公益性和可及性。政府的责任是什么?应该是出资、筹资、监管和政策支持,而非亲自办医。因此,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公益性和可及性的关键虽然是筹资方式,但在组织形式上,则更应强调竞争性。■
参考文献
[1]孙波.我国城乡医疗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2.
[2]张德元.“城乡统筹”不等于“城乡统一”[J].社会科学报,2003(10):21.
[3]王慧霞.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J].人文社科,2007,8:137.
[4]陈少晖, 廖添土. 新农村建设与财政支农机制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5-108.
[5]许可,胡善联.完善医疗社会保障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5,8:412-414.
[6]程孝文.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卫生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4:269.
[7]李长江.新农村运动:城乡一体化[J].农村经济, 2005(7):7213.
[8]罗元文,赵文祥.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10(5):27-32.
[9]郑功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J].劳动保障通讯,2003,(3):22-27.
〔关键词〕 香港“关怀行动”,现实背景,创新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5-0078-04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马洪路先生曾说:“只救命不救人的医疗是不完整的。生活的快节奏、突发事件、心理压力、就业危机、生活方式等问题,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冲击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引发并促成了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诞生。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有人实实在在去推动,医疗社工恰恰是这一模式转变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1 〕 (P130 )香港“关怀行动”作为最初由医疗专家组成的慈善医疗组织,没有仅仅停留于开展单纯的医疗救助,而是深刻认识到疾病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的本质,多年来不断尝试将医务社会工作嵌入传统医疗救助服务,积极推广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创新实践对于慈善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香港“关怀行动”产生和发展的现实背景
香港“关怀行动”成立于1993年8月,是经香港知名骨外伤创伤矫形专家梁秉中教授发起,联络香港九龙、博爱等医院的医学专家与各界人士组成的慈善医疗组织,医学专家利用公休假日,义务前往贫困边远地区,一方面为孤儿、孤老、贫困家庭的肢体伤残患者实施免费医疗康复,另一方面透过医疗手术及康复辅导过程,培训边远地区的医疗人员。1995年,香港“关怀行动”与陕西省政府达成合作协议,依托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组建成立“秦港关怀行动”康复中心。中心以香港专家教授为主体,旨在对全省贫困肢体伤残患者进行免费医疗康复。2008年,香港“关怀行动”新农合救助项目启动,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始逐渐进入富平县,策划、推动项目开展,并协调各项医疗服务工作的进行。
香港“关怀行动”的成立源于机构发起人梁秉中教授对于美国“微笑行动”的借鉴与反思。“微笑行动”是一支以整形救助为主的美国医疗团队,1993年第一次来到我国杭州为唇腭裂儿童进行免费修复手术。梁秉中教授作为技术顾问深受启发,同时意识到大规模医疗队需要庞大的资源,亦杜绝技术转移的可能性,对于国内偏远地区而言并不适合。他认为,对国内偏远地区的医疗救助而言,“持久服务”与“技术转移”才是必须坚持的原则。香港“关怀行动”就是这样一个致力于在国内贫穷落后地区开展持续性医疗救助与医务培训的非营利机构。目前,香港“关怀行动”已在陕西富平、山西太原、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四川崇州、云南曲靖、贵州遵义、江苏无锡、浙江温州、湖南吉首十个贫困地区建立服务站,累计诊治病患25000多名、完成手术4500多例、提供了超过10300人次的物理治疗,装配4500多个康复支具。
香港“关怀行动”起步于我国改革开放中期,在此之前,医疗服务的发展远滞后于经济层面的发展,因此外来慈善事业获得了空前的欢迎,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推进,国内医疗服务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医院开始各施奇谋增加收入,地方政府与医疗机构对于慈善事业的态度也大不如前,香港“关怀行动”的发展遭遇瓶颈。
1.救助对象选择出现偏离,救助功能降低。2008年以前,“关怀行动”贫困肢体伤残患者免费医疗康复资格的取得,建立在村民申请、当地医院审核的基础上,审核制度的不规范,使得许多并不符合相关条件的村民享受了免费医疗救助服务,而真正有困难、有需求的人群却被排除在救助范围之外,正如梁秉中教授所言:“选来病例趋向更复杂,贫困之外的病人也多来求诊……孤儿和贫困者倒少了下来”。新农合救助项目最初同样存在如上问题,部分村干部,将本应给有需要的困难户的名额给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在村级层面引发不同程度的矛盾,造成救助对象的偏离与救助功能的降低。
2.合作医院新奇感减弱,合作意愿降低。当乡镇医院已基本享有与“关怀行动”的合作经验后,它们对机构与技术的新奇感降低,随之陷入“公益化”与“功利化”的矛盾之中,如梁教授所言“领导和医护伙伴,新奇感降低了,产生明显的困扰与矛盾:是以国内发财致富的办法多经营,否决照顾贫困呢,还是继续支持‘关怀行动’,透过合作做点好事,以谋求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呢?真难以取舍。”一所合作医院给“关怀行动”发出的讯息,说明了当时部分医院的态度:“沿用以前的慈善行动,把大批贫民引进来,扰乱了医院的正常运行,今天不能实行了。毕竟,旧院已拆除,重建成17层医务专科大楼,每年收入过亿。贫民集中求医,扰乱太大。到国外访问,从外地来做点示范手术,介绍新知,还是欢迎。”这一现实情况的转变,反映出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网络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强化。部分乡镇卫生院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被“民营化”,部分保留“公家”身份的乡镇卫生院自觉或被迫选择“以药养医”的道路,在“村卫生室”的名义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兼职的乡村医生日益成为“生意人”。
3.专业工作人员缺失,权力责任约束降低。“关怀行动”新农合救助项目村级层面的工作最初仅交由村干部与村医承担,而这两类人不属于机构工作人员,因此机构难以有效监督他们在宣传、审核、公示等方面的工作,更无法形成严格的权力与责任约束机制。村干部或许可以由上级部门加以监管,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村医性质的改变,使其很大程度上游离于监管之外。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村医是“专职人员”,服务村民是他的“天职”,其个人所得收入分配由生产队集中提供,他可以“专心”为村民服务。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村医是“兼职人员”,他们开办的村卫生室实质上类似于城市的“私立医院”,向村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是增加其个人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村民委员会对其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专业人员的缺失,导致“关怀卡乱象”与合疗补助金错发现象频发。
如上问题的产生,使香港“关怀行动”日渐清晰地意识到“医疗事务在变,‘关怀行动’也必须变了。与现实不协调的好事,不可能继续”。有感于香港社工在社会服务事业中发挥的显著功能,从2008年开始,“关怀行动”逐步尝试向各服务站派遣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展项目策划、协调、评估等工作,以期转变救助对象偏离、合作伙伴减少、专业人员缺失的现状,为真正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
二、香港“关怀行动”的创新实践
香港“关怀行动”的创新实践主要是:它将医务社会工作嵌入传统医疗救助服务之中,实行自下而上的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推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农村医疗救助领域的发展。医疗工作者通常不会关注引起病人患病及痊愈的社会、心理、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病人的需求与感受很可能在诊断和治理疾病的过程中被忽略,这些空白与灰色地带恰恰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使命所在。每个病人都是社会的一员,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角色与社会活动各不相同,但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其康复与重返社会的进程,因此,现代的农村医疗服务应该将医务社会工作作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正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特征。〔2 〕 (P100 )香港“关怀行动”富平服务站将医务社会工作嵌入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尝试,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推动了该模式在农村医疗救助领域的发展。
(二)推动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目前,农村医疗服务普遍采取一次性大型义诊或定期小型会诊的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资源与潜力。香港“关怀行动”富平服务站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社会工作者通过构建社区健康网络,健全以户为单位的社区健康档案制度,组织留守妇女与老人,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开展娱乐文化活动,实施自我保健和疾病预防培训、健康检查、社区宣传,尝试构建农村社区卫生支持系统。医务社会工作在农村社区卫生支持系统的建构中发挥的作用,扩大了机构开展农村医疗服务的效果,使医院的工作效果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作用,实现了医疗工作与福利工作有效结合的理想,在这个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医疗服务机构发展社区公共关系、利用社区资源、宣传疾病预防知识、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社区疾病调查研究等,推动了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体系的全面发展。〔3 〕 (P404-405 )
(三)推动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进程,将社会工作拓展到医疗扶贫领域是探索和加快现代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必要途径之一 〔4 〕。在发达国家,医院内部大都设有社会服务部,聘用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专门从事医务社会工作和医疗扶贫社会工作。目前,我国各类医院内基本没有设立类似的部门,也没有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和医疗扶贫社会工作。 〔5 〕香港“关怀行动”从相对偏远落后的西部县城开始推广医务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服务与农村医疗救助相结合,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
(四)推动自下而上的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建构。由于国内尚未形成专业的农村医务社会工作模式,对于如何定位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工作职能,并无成熟经验可资借鉴。因此,香港“关怀行动”在陕西省富平县7个服务点开展了问卷调查、焦点小组与个案分析,以了解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进而确定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突破点与重点。目前,香港“关怀行动”富平服务站的基本运作模式为:组建了一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带领下的小型工作团队,在富平各乡镇宣传“关怀行动”医疗救助事宜,并结合村医、乡镇医院及县级医院的医疗病历档案,审核需救助对象,配合富平县合疗办及基层医院发放救助款。工作着力点放在政府卫生医疗工作的死角,回应政府部门在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不足与缺失,尝试将医务社会工作嵌入传统医疗救助服务,构建自下而上的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整合专业社会工作者、香港专业医疗人员、当地医院与村医等各方力量,一方面,继续深入传统医疗救助工作,为弱势群体提供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及职业治疗,通过技术转移提升县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另一方面,引入社区工作模式,从改水改厕等硬件投入开始,以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为核心内容,开展村民日常卫生防疫保健宣传活动、疾病预防培训、健康检查、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催生社区自治组织,探索医务社会工作嵌入传统医疗救助服务,自下而上的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三、香港“关怀行动”的启示
(一)以非营利组织为服务依托机构。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正在发展之中。近年来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改革与社区建设的广泛开展,使得非营利组织作为公共治理主体之一,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重视,逐渐成为建立公民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支撑社会发展的第三条腿。 〔6 〕香港“关怀行动”在陕西富平的实践表明,以“秦港关怀行动”康复中心这一非营利组织为服务依托机构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一要满足多元需求,提高农村医疗服务的供给效率。“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需求与利益格局多元化的结果,它支持和体现了社会的“自由”和“多元化”价值,它所追求的也正是特定群体利益诉求的满足。” 〔7 〕在农村地区,不同年龄、家庭环境、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的群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有所差异的,而政府主导的医疗服务体系,受科层制积弊的影响,往往难以对多元化需求做出迅速回应,非营利组织凭借其灵活性、高效性,能够为医务社会工作提供最具有人文关怀的平台。此外,政府寻租行为,也大大降低了村民对农村医疗服务的信任感,而非营利组织的非政府性与非营利性便于公众监督,更具有亲和性。二要整合社会多方资源,提高农村医疗服务的供给质量。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对社会资金的吸纳、管理能力,对专业人士、志愿者的吸引能力日渐增强。由于农村医疗服务事业的融资困难,政府在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时经常后劲不足,非营利组织可以在国内外更多慈善机构、基金会、企事业单位募集资金,实现对农村医疗服务事业的资金补助。同时,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医务人员、志愿者可以借助非营利组织的平台参与农村医疗服务,提供医疗服务质量,促发全社会的“互助共济”精神。
(二)以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救助为服务着力点。一要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强化农民健康意识。医务社会工作者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发动村干部、村医、村民,开展公共卫生环境优化活动,推动农村改水改厕,提高自来水与卫生厕所清洁率,实现集中处理垃圾与污水,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利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歌舞、戏曲、小品、露天电影等)开展娱乐文化活动,实现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培训、健康检查、普及医疗卫生知识,以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强化村民健康意识。二要促进农村医疗救助服务的可及性、专业性。处于偏远地区的村民由于交通因素或经济条件的局限,难以及时获得专业治疗,严重影响农村地区居民的身体素质。首先,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依托非营利组织,在评估选定的服务点,建立由医疗社工、医务人员及志愿者构成的小型工作团队,在服务区域范围内宣传医疗救治事宜,对申请救助的贫困肢体伤残患者进行免费的手术治疗、物理治疗或职业治疗等康复训练,可采取专家赴服务点合作医院开展治疗或患者前往城市合作医院接受治疗等多种形式。其次,村卫生室作为村民看病最为方便、成本最低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本应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现有的村卫生室普遍存在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严重匮乏,条件极为简陋等问题,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距甚远。因此,医务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争取社会资源及政策支持,为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增加硬件设施,另一方面,邀请部门当地医护人员赴医疗水平较高的合作医院接受短、中期培训,实现知识、技术的有效转移,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此外,对于无力承担新农合年费的村民,经审核后,代为支付部分年费,并针对大病住院者提供一定比例的医疗报销,以缓解新农合对大病报销比例较低,农民以因病返贫的现状。
(三)以社区工作、个案工作方法为服务手段。一要促发农村社区自治能力。农村社区成员关系普遍较为松散,缺乏社区自治的意识和能力,难以自发构建农村社区内部医疗卫生支持系统。社区工作方法的目的就在于促发居民自身力量,以形塑社区文化、倡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增强社区归属感。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再农村社区充当促进者、协调者、倡导者的角色,一方面,积极引导村医、留守妇女、老人成立社区自治组织,健全以户为单位的社区健康档案制度,构建社区社区健康网络,当村民与村医、村干部发生矛盾冲突时,及时介入协调,协助双方澄清事实,将伤害减弱到最低程度。另一方面,针对村民普遍缺乏医疗保健知识的现状,开展不同类型的互助小组,以增长知识、共享资源、增强互助共济意识、拓宽社会支持网络。 〔8 〕二要解决农村家庭实际困难。个案工作方法强调以个别化的方式感受遭遇困境的个人或家庭,为其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协助其缓解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当村民在治病过程中,正当权益受到损害陷入困境时,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深入农民家庭进行介入,协助村民与医疗机构沟通协商或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寻求支持,并针对因此造成生活苦难或心理创伤的村民,提供物质帮助或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马洪路.医务社会工作个案研究〔A〕.王思斌.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3~2004论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李雪甫,贾启艾,杨 铤.医学拓展知识读本〔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殷晓清,薛 和.当代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4〕安民兵.论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方法及其前瞻〔J〕.卫生软科学,2006,(6).
〔5〕石礼华.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J〕.医学与社会,2008,(3).
〔6〕贾熙津.NGO:国际视野与中围发展〔J〕.当代世界,2010,(6).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概论”课;教学有效性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概论”课有效性教学是指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教育影响获得积极的预期效果,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结果、课程目标吻合程度的综合评价,是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有机整合。“概论”课实践教学架起了理论与实践、学生与工农、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概论”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实践性教学在“概论”课有效性教学中的应用受到教育部门和越来越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实践性教学是“概论”课有效性教学的题中之义
1.“概论”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用的立场、观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
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1]学习“概论”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认识世界,最终能够运用理论来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概论”课的教学所传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生有没有接受,有没有转化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评判标准是什么呢?当然不能根据学生是否会背诵理论作为评判的标准,应该将其放在现实的实践中去验证,也就是说社会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离开了社会实践的检验,“概论”课的教学就会变成“经院式”的“传道”。
2.实践性教学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概论”课的内容大多是结论、定论式的理论,注重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历史背景、实践根据、理论来源和理论内涵等,很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联系的不是那么紧密,学生往往误以为“概论”课“无用”,导致这门课在他们的心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如果“概论”课教师在授课是不注重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概论”课就会变得枯燥和乏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理论虽然进了课堂,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进头脑”。理论进不了头脑,就不能实现理论武装的要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社会”,进入到更加广阔的大社会,通过接触社会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感受生活。让学生在实践课中运用理论来解决问题,让理论在学生的实践中有了用武之地,就能消解学生对“概论”课的厌倦,激发学习理论的热情,这不仅可以弥补课堂讲授的不足,还增强了教学的实效。
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形式
1.课堂实践教学
笔者在“概论”课的课堂实践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资讯快报。让自愿上台播报资讯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最新资讯,每次准备期中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的一个问题或两个问题。先报道,后评论,共3~5分钟时间。评论部分的内容是开展这一活动的重点所在,是检验学生是否会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实世界的重要途径。二是研讨课。顾名思义,研讨课就是研究讨论课。就某一章节的某一内容,留给学生分组利用课外时间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炼论题,写出小论文,做出多媒体课件,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研讨成果,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委进行点评,改变了传统教师“一言堂”的上课形式。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由于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能展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很好。三是视频资料课。“概论”课每学年安排两次视频资料课。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视频资料供学生观看。如在讲第三章《理论》时,观看了《建国大业》,在讲第七章《改革开放》时,观看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文献资料片,深受学生欢迎。四是课堂讨论。在讲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供学生讨论,发表见解。如在讲“近代中国的国情”时,可以设置问题,中国的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发展壮大?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封建主义不允许,因为资本主义会消灭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也不允许,帝国主义不会去培养和自己争夺市场的竞争者,而且如果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后,帝国主义就不能在中国为所欲为。这样讨论的效果就非常好。
2.请专家做讲座
我院是高职医学院校,在讲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章的“就业是民生之本”这部分内容时,请河南省卫生厅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做专题讲座,介绍河南省医疗卫生行业的人才需求壮观,分析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就业优势与困境,学生高度关注。等等。
3.寒、暑假社会调查
我院寒、暑假社会调查活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调查和送医下乡。虽然我院的大学生主要来自河南各地的农村,但是,他们以前对河南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程度不高,他们对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了解非常有限。当他们在社会调查中了解了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在农村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困难,就会增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信息和增加社会责任感。把课本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深化对中国国情和河南省情的了解,深化对“概论”课的理解。
4.实践基地教学
建立校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目前做的比较多的是与烈士陵园、科技馆、博物院等单位联合起来,携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扩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途径。通过参观学习,让学生通过一些鲜活的资料、图片、历史物件、历史事件等感知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为什么必须要坚持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能否定;为什么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的公有制;为什么必须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而不能照搬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为什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要划清同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文化的界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镇化;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简介]闫佳宁(1991―),女,东华理工大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基本原理;陈明华(1967―),男,东华理工大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基本原理。(江西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江西省青年理论研究创新工程资助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15QM98)
一、江西城镇化现状分析
江西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据江西省统计局的统计结果,2013年,江西省总人口为4522.14万人,按照城乡分的人口数标准来划分,城镇人口总数为2209.97万人,达到了全省总人口数的48.87%,农村人口数为2312.17,占总人口数的51.13%,与2012年相比较,虽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分别都升高和降低了1.36个百分点,但升降幅度不是很大,所以说江西农村人口数量仍旧很多。要加快城镇率,我们就要从农村劳动力入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农民掌握先进的技术,尽快适应城市的需求,而最好的途径就是对农村最庞大的群体进行有效的开发,为城市提供最佳的人力资源。然而由于人口数量庞大,素质不高等主客观因素,增加了江西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难度,导致江西城镇化进程缓慢。
二、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剩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
江西农村的劳动力一方面是数量巨大,而另外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重中之重就是对文化素质的开发,而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建立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上的,所以看农村的劳动力文化素质高不高,就要看他们受教育的程度高不高。然而江西农村受教育水平的状况表明:江西农村受教育年限较低,半文盲、中文盲的人数占81%,也就是说接受小学程度和高中程度的人占绝大多数,这是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较差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没有专业技术作为支撑,造成产业结构和产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加之城镇化水平落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不能吸纳和消化,不能有效地发挥城镇化的作用,所以,想要很好地转移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二)农民自身思想观念落后且自身贫困,对教育投资力度小
追溯中国历史,长期封建制度下的闭关锁国使得农民思想禁闭,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在教育上,农民对下一代教育的投资甚少。从许多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农民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有的孩子过早放弃学习,跟随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孩子则跟随自己的父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学习,家长不能为受教育者创造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条件。据教育部门的一项统计调查,江西农村青少年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也已经降低,“读书无用,打工有功”的理论正在蔓延,他们认为下一代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可以步入社会,无需太多知识的储备,即可成为低素质的劳动者,所以近些年也出现高考考生人数下降的情况。对待自己的下一代尚且如此,对自身的教育投入就更是少之又少。长期以来,农民自给自足的供给模式致使他们丧失了竞争学习的意识,从没有想过要居安思危,也从没想过教育的投资会给他们带去怎样的利益,对智力、文化、精神消费上几乎没有认识。正是由于这样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心态,才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落后,不仅在经济上,甚至在精神上也越来越贫困。
(三)农村教育体制欠缺,科技专业人才缺乏
对于农民来说,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不高,观念的落后和习惯使然,使得他们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城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能很快参与其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因此要完善农村教育体制,这是解决农村教育的强有力措施。一直以来,国家在农村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在农村教育体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联系农村的实际状况,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以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但是这样的教育体制却不适用于农村教育,不能够满足农村的特殊要求。农村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实质是在为城市培养所需人才,他们毕业后很少回到农村。对于农村教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所以针对农村教育,制定针对于农村现状的教育制度,从根本上为农村培养人才,这样才能真真正正的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农村医疗卫生制度不健全,农民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
首先,由于长久以来,农民收入增加缓慢,随之带来的就是各种消费受到限制,致使生活水平低下。在饮食上,各种营养的缺失影响着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的身体素质,在医疗上,高昂的医药费使许多农民难以承受,于是放弃治疗;其次,自建国以来,我国针对农村医疗制度提出多次意见并执行,随后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得到了农民的肯定,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相对于城市先进的医疗卫生条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医疗诊所数量分布不均,尤其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农村地区,医疗诊所数量少之又少,许多医生需要翻山越岭,才能服务到群众,加上农村医疗卫生诊所医生的医疗水平有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部分农民虽说到城市就诊,享受城市医疗技术,但又由于巨额的医疗费而止步,因病致贫、因贫致病就这样恶性循环,农民基本的身体健康都得不到保障,何谈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
三、城镇化进程中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对策研究
(一)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完善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体系
九年义务教育自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广大教育者的长期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也已经基本扫除,这一成果的实现,使农村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要认清的是我们却未能真正扭转农村教育日渐衰落的大势,城乡居民所受基础教育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乡教育的流动,农民稍有能力的就愿意将孩子送进城镇,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我们不能就此松懈,虽说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的同时,完善基础教育体系才是重要的,才是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所以首先在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上,配备同城市相同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其次在师资上,不仅仅要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师资水平,更要从根本上建立城乡教育的良性生态,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关键举措,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制定符合乡村学校实际的有效措施,把准支持重点,着力改革体制,激励社会各种力量都参与到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来。我们要通过对乡村教育的大力发展,使得乡村孩子得到有质量的教育资源,与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到公平教育,防止教育贫困的现象继续在农村蔓延,阻碍农村的现代化。
(二)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
1.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
21世纪的农业国际竞争不再是数量上的竞争,高科技的投入使用要求现代农业竞争的优势取决于人才资源,所以要使农村现有闲置的人力资源很好地得到转移,就必须从农村人力资源入手,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且,随着科技进步日益加快,机器生产的大量投入,对传统的劳动力需求日益减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闲置,导致在一些特定的区域、特定的行业乃至特定季节又存在着大量的就业空缺,所以说通过改进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无疑有利于缓解这种失业与空位并存的局面,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加速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变,加快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2.建立人力资源流动制度
在进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时,人口流动是合理配置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前,为了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我国主要依靠政府和制定计划的方式,制定了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本质上就是对城市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一种配置,让农民从事自己的农业生产,这样可以减轻城市人口的粮食压力,同时也会有足够的农业劳动生产者。改革开放以后,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进行了体制创新,建立起农村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制度,农村人力资源开始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配置,将人力资源市场作为媒介,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
(三)做好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体系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就要从农村的硬件设施出发,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让农村人也享受到跟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环境,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知道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关系到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高低,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条件。全面实施农村的道路建设;加大农网改造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加强农用水利建设,让农民切切实实的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2.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基本生活
现阶段,我们要鼓励广大外出就业的农民学会积极参加保险,树立连续参保的意识,进而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扩大参保缴,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对于长期在外就业的农民工和临时就业的农民工,都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允许灵活就业农民工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强化企业缴费责任,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比例。推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衔接合作,开办各类补充性养老、医疗、健康保险。
3.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
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但在医疗卫生工作中仍然搞城乡分治,党的十也明确提出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遵循“低水平、广覆盖、高效率”的方针,尽快实现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接轨,在基本医疗制度方面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直通车”。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对于纳入社务卫生服务体系的农民工,将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民工聚居地疾病监测、疫情处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当地医疗救助范围。
[参考文献]
[1]栗金池.借鉴国外经验加快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世界农业,2010,(1).
[2]吴雨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
[3]吴峰.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订单式培养医学生是指根据农村卫生人才需求,在确定定向单位和岗位数量的基础上,向相关高校单独下达招生计划,培养费用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承担;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基层卫生院或卫生服务中心。
结合2014年和2015年《赣州市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免费培养项目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文章以彻落实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工作等相关会议精神为指导,探索分析赣州本科订单生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改进完善的建议。
一、订单式培养医学生政策简要回顾和项目简介
1.订单式培养项目简要回顾及其成功实践
赣州市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免费培养项目(以下简称赣州市本科订单生项目),是全国层面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训政策和2006-2008年订单式专科医学人才培养项目的成功实践后,结合赣州市医疗卫生条件的实际情况,在2014-2016年开展的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免费培养项目。这一项目也是免费医学生在赣州市的具体实践。
2006年开始,赣州市在实地调研基础上,联合赣南医学院连续三年开展农村卫生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考生生源必须是赣州市生源,毕业后到赣州市基层卫生院开展医疗卫生工作,培养层次为大专,专业为临床医学(分全科医学与超声医学两个方向)。3年下来,实际共培养298人,基本实现了赣州市312个乡镇卫生院中每院有一名大专全科医学生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的问题。据2013年的初步统计,在岗率是98%,总体上能做到扎根基层,奉献百姓的服务承诺。
2.赣州市订单生项目简介
2014年,赣州市再次联合赣南医学院新增单独面向赣州市18个县(市、区)考生定向培养乡镇卫生院本科临床医生项目,该项目要求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单独填报,招录后县(市、区)卫生计生委按照市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录取名单,及时与考生及家长签订《赣州市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免费培养协议书》,订单生毕业后到定向县辖区内乡镇卫生院服务6年,赣州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7000元,用于减免订单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如有剩余,多出部分应以生活补贴等形式发放。
赣州市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免费培养项目培养的层次是本科,生源也必须是赣州生源,专业为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2014年和2015年的招生计划为各200名。值得一提的是赣州市户籍所在县(市、区)有无申报需求计划的考生均可填报,这为赣州的生源从事基层全科医生提拓宽了进入大学的机会。
二、赣州市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免费培养项目实施情况与分析
1.赣州本科订单生项目宣传和招录情况
2014年,赣州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地方政府为乡镇卫生院订单式定向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单独面向赣州招收的定向生享有减免学费、定向安排就业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在2013及以前,赣州市卫生计生委开展了大量的调研,结合之前赣南医学院培养的专科订单生的工作表现和实情需要,出台了和联合赣南医学院培养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项目。
政策出台后,赣南医学院和赣州市卫计委通过高招咨询、政策宣讲、印发传单以及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大力借助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赣州市定向医学生优惠政策,鼓励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积极报考定向医学专业。从招录情况来看,该项目的招录情况异常火爆,提前批次录取,本来可以降分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却全部高于二本分数线。截止2016年,赣州市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免费培养项目共招录400人,生源均为赣州籍。
2.赣州本科订单生项目院校培养状况
按照政策安排,赣州市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全部在赣南医学院培养。赣南医学院在免费医学生的培养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相关这一项目,赣南医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按照“三全、四优、五化”的人才培养思路,从学生的信念、医德、专业、素质及后续发展上,精心打造一枚枚农村医疗“螺丝钉”,以优质的教育以及医疗卫生水平回报赣南老区。
首先在管理体制和方式上,按照一个班级50人的标准单独编班,配备年富力强的教师担任专职班主任,并且配有年级辅导员,专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在教学上,重点突出村医学订单定向生动手能力和服务农村能力的培养,注重地方病、常发病以及农村多发病基本诊疗技能的培养,增设《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健康教育》课程。实习方面,安排学生前往学院经过综合评审的二级和三级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实践教学基地配备专职干部,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并且专门安排乡镇卫生院和县级疾控中心实习的实践和计划,大力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承担起全科医生的职责,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四位一体的职能。
当前,赣州市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目前已经步入大二和大三的在校学习,总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学习积极认真,学习态度较好,平时遵规守纪。
三、赣州市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免费培养项目完善建议
赣州市本科订单生项目助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于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因此务必切实重视和提升项目培养质量,保证毕业后下到基层,惠泽赣南百姓健康。
1.完善赣州本科订单生项目的保障政策,解决赣州本科订单生的后顾之忧
赣州本科生订单生项目,出发点是为基层培养合格有用的医学人才。当前,赣州市财政对院校培养阶段按照每个学生7000元的标准予以支持,但是对他们毕业后的相关待遇的保障和职务晋升邓方面的保障措施却还没有完全细化分解。当然,保障政策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方的接收消化也还需要时间。但学生毕业后的保障措施关系着这一项目的真正落实。因此,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应切实推动卫生、人事、财政等各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指定相关实施细则或者具体要求,确保赣州本科订单生发展有空间、晋升有途径、工作无压力,用感情和待遇留人,确保优秀人才留在基层的目标。
2.强化免费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培养学生的履约诚信意识和基层奉献精神
除了政策予以充分保证非常重要外,学生自身的教育培养也非常重要。对医学生而言,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面向基层的医学生来说,这是不够的。对于三方协议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基层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关爱之心也是保证这一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作为高校而言,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实习之外,还应加大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教学。进一步强化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强化学生的法律教育,促进学生履约意识。同时,要进一步开拓医学生下基层的锻炼和实践渠道,积极推动基层志愿服务和假期社会调研等实践基层活动,增加学生与基层的理性认知,鼓励学生到基层和祖国更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我国纳税人权利保障机制的完善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中国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研究综述 农民增收的现实障碍及保障机制探析 我国公租房保障的退出机制研究 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立体化保障机制 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机制研究 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及其保障机制分析 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机制 我国公立高校教师权利保障的立法现状研究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投入的效率保障机制研究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研究 我国近年职业教育财政经费保障机制的研究综述 完善我国再就业培训保障机制的若干研究 高职学生程序性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高校教师权利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高校学生权利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公众参与循环经济保障机制研究 我国盲人信息获取障碍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node=20908.
[ 6 ] 蒋红珍.知情权与信息获取权:以英美为比较法基础的概念界分[J].行政法研究,2010(3):102-110.
[ 7 ] 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2012-10-05].http:///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P020120723477451202474.pdf.
[ 8 ] 刘进军,陈代春.我国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调查及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6):87-90.
[ 9 ] 彭伶.论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法[J].现代法学,2000(12):138.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3.
[11] 刘进军.我国公共图书馆对社会公众信息获取权的保障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0):35-38.
[12] 李雄,刘俊.中国公益诉讼:概念、理念与发展展望[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3):110-118,132.
[13] 向英明,罗爱静.弱势群体信息援助和保障机制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6(5):55-57.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家庭 消费问题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012-03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内需不足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力偏低。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为76.82%,而占据总人口比例48.7%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仅为23.18%。专家测算,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每增加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GDP就会增加5.8元,而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GDP只增加1.7元。可见,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农村“留守人口”的消费,在农村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截至2010年底,全国“留守人口”已超过1亿人,其中主要为妇女、老人、儿童。留守家庭给社会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使目前农村消费问题也呈现出较强的“留守性”,在留守家庭中,留守妇女在消费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全国妇联的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留守妇女的人数已超过了五千万。所以,笔者认为,研究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问题将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消费需求的一个新增点。
一、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的特点
由于丈夫进城务工,耳濡目染地接触到了城市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使他们潜移默化中转变了自己的消费观念。事实上,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工作过程,也是他们再社会化的过程。而在日常电话沟通和返乡探亲过程中,他们又会将自己在外的所见所闻传递给留守在家的妻子。所以,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和没有外出务工的普通农民家庭相比,在消费问题上,既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又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
1.以自给性消费为基础。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在经济收入上,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外出务工的丈夫收入差距很大,但她们在家庭消费方面,自给自足都是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农产品(如粮、油、蔬菜)首先都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然后才是将剩余的农产品进行销售。
2.以生产性消费为前提。尽管丈夫在外打工会赚到钱,但在外打工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农村留守妇女家庭仍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问题,仍然将农业生产效益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一部分来源,所以,用于种子、农药、化肥方面的消费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支出。
3.大件商品消费呈现集中性、突击性特点。丈夫外出,家里的所有事务,上至赡养老人,下至抚养子女,家庭的重任都由留守妇女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其地位和家庭事务的决策权,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丈夫是家庭主心骨,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仍然影响着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所以,购买大件商品如冰箱、电视、洗衣机等,以及进行数目比较大的消费时,往往都是要等丈夫回来时再进行。致使每逢节假日,尤其是过年,农民工返乡高峰期,也成为各地尤其是离农村较近的城镇家电销售量猛增期。
4.日常消费以留守妇女为主。丈夫不在家,柴米油盐日常消费都由留守妇女自己做主,而留守妇女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留守家庭的消费状况,很多留守妇女只图便宜,不求质量,平时又没人商量,这就为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的肆意销售提供了机会。
5.生活消费呈现出现代性的趋势。据调查显示,与没有家人进城务工的农村家庭相比,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由于受进城务工人员的影响,其消费观念更加现代、时尚,而且家庭进城务工的人数越多,时间越长,其家庭的消费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
二、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支出及构成。本调查组于2012年1月至12月对黑龙江省宝清县、汤原县、桦南县、木兰县、方正县等13个县260户农村留守妇女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5240.8元,其中占比例比较高的三项指标是食品、居住和教育,分别为25.3%、23.2%和24.8%,主要呈现出如下的消费趋势和特点:
首先,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较之以往有下降的趋势,食品消费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在食品消费方面明显地提高了对营养的需求。
其次,居住支出呈上升趋势。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对居住的消费一直都十分重视,而且近些年,农村建房从以往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提高,加之攀比之风盛行,使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再次,教育支出呈上升趋势。由于近些年中小学的合并,很多农村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必须在外住宿上学,无形中增加了吃饭、住宿、交通费用,使得教育支出费用明显提高。调查显示,由于丈夫在城镇务工接触到的外界社会比较多,他们深感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孩子的辍学率比普通农村家庭的偏低,而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比普通农村家庭偏高,但高昂的教育支出已成为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的沉重负担。
第四,衣着消费支出呈上升趋势。很多农村留守妇女深怕丈夫在外见的世面广了,嫌弃自己跟不上潮流,所以在衣着方面的支出呈上升趋势。农村留守妇女在穿着上也开始注意时尚与品牌问题。
第五,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偏低。基本上还是以科技含量较少,技术水平较低的基本日用生活品为主,体现现代生活品质的家用电器及通讯设备的消费远远落后城镇居民。
第六,打扑克、玩麻将等非主流文化消费呈上升趋势。丈夫在外打工,孩子在外上学,农活季节性又比较强,很多农村留守妇女开始迷恋于通过打扑克、玩麻将来消遣生活,使这方面的消费支出呈明显上升趋势。
2.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环境。近年来,我国不断地在加强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消费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消费环境仍然有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消费。
(1)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与农村家庭生活消费相关的生活性公共物品,如道路、邮电、通讯、电网、自来水设施及网络信息平台等。很多农村电网老化,电压不稳,电价比城市偏高,甚至有的农民是买的起电器,却付不起电费,使家电普及受阻。农村交通设施落后,地理位置又比较偏远,一定程度地增加了商品的运输成本,导致农村市场很多商品的价格高于城市。
(2)商品流通网络不健全。首先,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我国完善的商业网络都集中在城市,而农村的商业网点不但数量少,而且服务质量差,原有的供销社,因其落后的管理体制,使其在农村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农村成了个体和私营商家的天下,适销对路的商品供应不能及时到位。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家庭购买食品的主要地点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选择在乡镇集市,35%的人选择在“附近小卖店”。
其次,农村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商品普遍存在,据商务部调查,全国70%以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其生产与消费都是在农村进行的。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有65%的农村留守妇女家庭买到过假冒伪劣商品,还有20%的农村留守妇女家庭不清楚所买商品是否为假冒伪劣。45%的农村留守妇女家庭认为存在问题最严重的是农药、种子和化肥。很多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在购买商品时都十分担忧,而去城里购买,又无形中增加交通费用,致使很多消费受阻。尤其是现在的部分商品没有中文说明书,使得消费者无法把握产品的使用技术,这又使一部分有消费能力的家庭对一些现代化商品也望而却步。
再次,商品的售后服务不到位。厂家和商家的销售网点和售后服务点大多只是延伸到乡镇,绝大多数村屯既无销售点又无维修点,农村居民根本就无法享受到免费送货及安装的服务,一但出现问题,维修十分困难。
三、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
1.收入的原因。收入水平直接制约着消费水平,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水平低与其收入增长缓慢有其直接关系。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收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丈夫外出打工赚的钱,一部分是农产品和家庭养殖赚的钱。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很多企业不景气,使农民工的收入极其不稳定;现在的农药、化肥、种子和饲料的价格逐年上涨,一定程度地增加了农产品和家庭养殖的成本。在对黑龙江省260户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收入进行调查发现,2012年其人均收入为7230.5元,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
2.消费习惯的原因。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深受小农经济及“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留守妇女在心理上就排斥现代消费方式,认为信贷消费是一种负担,她们更习惯于保守性消费,她们宁愿省吃俭用,也不愿把明天的钱提到今天用。这种轻消费,重储蓄的消费习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的消费需求的增长。与此同时,盲目性、愚昧性消费现象在农村还依然存在,有些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攀比之风盛行,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增加了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的隐性负担,而用于提高正常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消费支出就势必减少。
3.金融信贷的原因。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信贷环境还不完善,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着银行机构数量少,放款权利小,贷款种类少、额度低等问题。同时,还普遍存在着贷款条件苛刻,贷款门槛高的现象,根本不能满足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信贷的需求。
4.制度性原因。我国农村经济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比较高,从而造成收入增长缓慢,进而影响消费。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农村医疗保障因素。目前,尽管国家逐渐加大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但仍无法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对就医的需求,农村普遍存在着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卫生条件差,服务水平低等问题,致使一部分农民是小病无处医,大病医不起。
第二,农村教育因素。由于长期以来的政策失衡,我国城市教育水平远远高于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师资短缺,教学设施陈旧的问题,导致许多农村孩子不得不到城市借读,这无疑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甚至导致了有些农村留守妇女家庭负债累累,省吃俭用地在供养孩子上学。
第三,农村养老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独生子女已占很大的比例,我国农村已逐步在向老龄化社会迈进,这就使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尤为迫切的问题。因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很多农民担心老无所依,因此,趁年轻得多存些养老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的消费。
四、提高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需求的途径与措施
1.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首先,构建新型的农村购销网络体系。引入连锁经营等营销方式,鼓励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尤其是鼓励大中型知名企业向农村延伸。在农村兴办中小型超市、便利店,以及家电、种子、农药、化肥等专业连锁店。同时,在不断做好商品供应的前提下,进一步建立农村商品售后服务体系,让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放心消费。
其次,促进企业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的商品。城市与农村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生活习惯,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城市与农村所消费的商品也有很大的差距,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需求,深入调查农村消费市场,有针对性地生产适合农村需要的产品,进而提高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的消费需求。
再次,进一步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的监督和整治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快农村的立法工作,逐步完善农村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进而保护农民的消费权益,从而消除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对商品消费的顾虑。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明确自己在基础设施供给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政府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设施,让农民也同市民一样享受基本的国民待遇。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改造老化的电网及更换陈旧的变电设备,加强对农村道路、沼气、有线电视、网络、通讯、广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广大农民的消费创造基础的物质条件。
3.加强政府对农民工关注的力度。要实现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消费能力的提高,当前需要政府迫切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民工问题。政府应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以及建立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体系,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公平对待,实现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同工同酬,同权同责。同时,应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如加强对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的监控,对发生过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强制其在开户银行预存工资保证金,并实行专户管理。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和创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鼓励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
4.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立各种小型图书馆和阅览室,利用农闲时间开办各种科学文化学习辅导班,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科学文化水平。其次,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生产技能培训。要想提高农业生产活动效率,劳动者必须掌握栽培种植新技术和畜禽养殖新方法,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业务培训,如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法,请农技人员定期来对她们进行技能培训,或组织她们去一些农业院校进行定期学习,还可以发挥当地农村“女能人”的带动示范作用,使她们共同致富。
5.转变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的消费观念。首先,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由原来只注重吃、穿、用的物质消费向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扩展,由简单消费转变成多样性消费,鼓励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提高生活质量,拓宽消费领域。其次,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自觉抵制各种攀比之风,避免盲目消费,培养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再次,鼓励农村留守妇女家庭进行信用消费,培养现代信用消费观。通过贷款、分期付款等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农用机械,利用金融手段帮助自己家庭致富。
6.加大农村财政性教育投入。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校舍,增加中心村小学、乡中学的数量,使农村孩子能就近上学。尽管从2007年开始,我国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但伴随着大量农村中小学的合并,农村孩子们大多都要寄宿到外地上学,所产生的住宿、吃饭、交通费用远远高于减免的学杂费。所以,应适当设立农村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一定程度地减少农村家庭教育经费的压力。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资待遇,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目前的状况是,一些农村因为附近没有学校,所以孩子不得不去外地寄读,还有一些农村是附近有学校,但因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太差,家长怕耽误了孩子的学业,也不得不送孩子去外地借读,这大大增加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
7.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制。首先,建立多样化的合作医疗机构。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有乡办、村办和乡村联办等形式,其中以乡办形式效果比较好。政府应鼓励知名医疗单位与乡镇医疗机构合作,在乡镇设立定点机构,将服务范围扩展到农村。其次,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农村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药品在农村市场流通,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再次,建立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对于低收入家庭或因灾、因病致贫的家庭,政府应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资助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直接给予他们一定的医疗补助。
8.发展农村消费信贷。首先,扩大银行农村信贷规模和品种。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通过集体资产产权抵押贷款,拓宽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其次,加强消费贷款的监督和管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民间借贷市场还不十分完善,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高利贷”活动,在农村仍然普遍存在。很多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碍于银行货款手续繁琐,门槛过高,宁肯花高利息也去借“高利贷”。所以,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农村借贷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再次,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针对农村家庭规模小,担保能力弱的实际,建立和完善信贷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占多面广的优势,扩大存款来源,防范客户流失,完善信贷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
9.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推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成功经验,全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的消费减少后顾之忧。进一步调整“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比例,提高政府补贴额度,逐渐减少农民个人的养老保险支出,杜绝农民因承担不起个人所缴费用,而无法享受养老保险权利的发生。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2012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与对策研究》(12E100)及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12C04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敏.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及对策思考.安徽农学通报〔J〕,2009(2)
[2] 吴旭.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现状问题的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8(1)
[3] 陈利.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压力和婚姻危机〔J〕.甘肃农业,2008(11)
[4] 岳雷波.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与新农村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3)
[5] 陈溪泽.提升我国农村消费能力的措施探讨[j].当代经济,2013(14)
[6] 庞海云.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3(8)
卫生部陈竺部长提出医改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由此涉及的医改包括四个体系的改革革,分别是:
1、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2、医疗服务体系;
3、医疗保障体系;
4、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未来政府的六个工作重点是:
1、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
2、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3、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加快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5、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6、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指出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随着这些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医药终端市场出现井喷式扩容。
据此,2007年以来,业内对此一个粗略的估算认为,随着政府投入的增加,新农合将带来市场新增支付能力约400亿元,社区医疗市场新增支付能力在500亿~2900亿元。如果按药品收入占50%的比例测算,则新农合的新增药品消费能力约200亿元,社区医疗市场的新增药品消费能力约250亿~1400亿元。
两厢合计,医疗市场新增支付能力约为900亿~3400亿元,由此,药品市场消费扩容约450亿~1700亿元。此外,医疗需求释放、就诊率提高可能带来药品市场增长规模约1000亿~4500亿元。这样,以2006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4700亿元计算,新医改所带来的医药市场的扩容规模将比之再增大一倍。
政府加大投入必将使过去被压制的医疗卫生需求得到逐步释放。医药行业将会出现——普药需求激增,产销两旺,效益大涨。
笔者以为,尽管新医改政策如何出台?何时出台?一直悬而未决,而且出台的系列配套医改政策一定不会全国一刀切,尽管国家目前宏观政出台策迟缓,但微观医改政策却力度明显加快、加大,最主要的是以下五个方面:
1、医药分开导致的第二终端市场(即零售系统)终端扩容。
笔者认为公立医院如果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逐步取消"以药养医"机制,将给医药市场带来巨大影响。有专家预测,因此医药市场将扩容2000亿元。这些扩容部分,将使医药零售市场大幅度扩容。
2、第三终端(农村医药市场)市场扩容。
各级政府在农村的新农合投入金额和速度明显增加,2008年政府将提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水平,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将从现行的40元提高到8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标准从20元提高到40元。这对医药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国家加大对居民个人医疗的补助将有力释放市场对药品销费需求。中国有8亿农民,按人均每年100元计算,农村医疗卫生市场将扩增800亿元,按占70%的比例计算药费的话,预计农村药品市场将扩容560亿元。
根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2008年7月10日公布的数字:截至2008年3月底,全国已经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数达2679个,占应开展(有农业人口)县(市、区)数的98.17%,占全国总县(市、区)数的93.57%。参加合作医疗人口8亿,参合率为91.05%。截至6月底,全国31个省份已全部实现了全面覆盖,提前实现了今年全覆盖的目标。截止到目前,全国有12个省(区、市)人均筹资水平达到或超过100元,它们分别是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及中西部地区的安徽、重庆、青海和新疆。未达到100元筹集水平的省份都将在2009年至少提高到100元。
3、第四终端(城镇社区医药市场)市场扩容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表示,到2010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覆盖所有的城镇从业人员;2008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扩大到50%左右的城市,并于2010年基本覆盖约2.4亿城镇非从业居民。
在具体行动上,国家大力投入来发展城市社区卫生事业,一是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大力发展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的局面。
比如北京人均每年补助额是1400元,如果全国城镇按北京水平的一半(即人均每年700元)计算,2.4亿城镇非从业人口所带来的医疗卫生市场规模则为1700亿元。即使这1700亿元中只有50%是花在药费开支上,全国城镇药品市场规模将扩容850亿元。
4、政府投入使第一终端(医院市场)扩容
未来非常明显的是以政府为主导投入医疗、医药、医改的力度越来越大。国家医改要“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将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提供均等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而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通过加大政府财政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投入,降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可以起到刺激药品消费需求。
5、中药、中成药市场扩容
前两年,一些无聊之人叫嚣要取消中医中药。但是新的医改政策将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扶持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发展。加强和完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比如在上海,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都列入医保目录范围。这对中医药生产企业无疑是重大转机。
二、 如何抓住零售市场扩容中的市场机会
1、医药商业如何抓住终端扩容中的市场机会
笔者以为,无论采取哪种医改方案,商业渠道的扁平化、阳光化一定是必然趋势。而且,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后也离不开渠道商的配送功能。因此,具有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较高运营效率的渠道商将是医改的最直接受益者。
医药商业要想在终端扩容中分得一杯羹,笔者以为做好一下几件事:
做好政府公关,事先介入新农合、社区用药配送的医改配套方案的改革中去,体政府分忧解难,替民众的及时安全用药负责,以便取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医药产品配送的主导权权,占领由政府买单的这一市场。
比如,北京市2007年在全国首次提出社区医疗机构常用药品“零差价销售”,并选定统一药品配送商。实现全民医保后,社区医药市场将大大扩展,统一药品配送商将给药品流通企业带来巨大影响。如北京有200多家药品流通企业,参与竞争配送资格的18家企业中,最后有两家企业获得了配送资格,并且是一家企业配送15个区县,另外一家企业配送其余三个区县。这样,获得配送资格的企业,几乎相当于对其所服务的区域有了完全的垄断权。
其次,建立以配送为主体的立体服务网络,以后快批将慢慢被快配取代,以快速配送赢得终端客户。而且国家药品新的价格确定机制,越来越鼓励直达终端,异地调拨,层层批发的价格空间肯定没有了,到达各种第三终端比如依靠自己的直达终端的配送能力
第三:为客户提供价值,必须提高各方面的服务能力:比如以品种优化为主体的品类管理、新特药普及推广能力、终端信息提供收集分析能力、终端客户用药的指导能力、终端客户医药知识提升能力。都是医药商业公司必须考虑的因素。
对此,不少制药企业持乐观态度。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认为,医药经济在2008年会以比较好的态势继续发展。尽管与新兴产业相比发展速度略缓,但不会产生运行脱节现象,甚至可能进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尽管有一些浮躁因素和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但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医药经济受金融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更依赖国家宏观政策的推进以及政府对民生的重视,人们有理由对医药产业保持信心。
2、OTC品牌药企如何抓住第二终端的市场机会
目前OTC产品已多达4488个,但市场空间还很大,很多品类的OTC产品都还没有领导品牌,市场集中度还不高,这就给OTC生产企业留下很多机会。
另外,根据南方所调研的数据,目前零售终端数量达到34万家,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终端为了活下去,纷纷采取价格战、高毛利产品主推、自有品牌产品、区域性或者全国性(如PTO联盟)采购,大幅度、大规模拦截品牌产品。这既是竞争使然,也是产品同质化的必然结果。同质化的产品争夺终端,而终端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必然使得“终端准入”成为企业的一个大问题。
笔者判断,一下几种产品和企业才有可能在第二终端生存下去。企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1)、品牌产品:依靠持续不断的广告拉力、品牌形像、品质提升、服务到位来吸引消费者指名购买。因此OTC企业必须做好两件事:
一是市场竞争和消费趋势的研究,找出可以脱颖而出的品种,品最好种具备医保资格最好、具有双跨资格也是很好的品种。如果调研发现某类产品的市场集中度还不是很高,市场还没有领导品牌,就是可选产品;或者是细分市场的某个品类;这都是可以运作广告品牌产品的必备必备条件,是绝好的市场机会;
二是策划好广告,并且选择好媒体、进行全国整体或者区域性投放,塑造品牌,这是很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由专业广告公司来策划运作。生产企业必须明白:第一,价值最大的始终是产品和沉淀在产品上的品牌价值 。因为品牌强大了,就具备了通过消费者-终端-渠道的倒逼源动力,也就是品牌力。第二,品牌是不可取代的,供应商可以在产品质量上、产品差异化上、公关上、消费者服务和教育、品牌传播上、公益活动上加大投入,长期坚持培养强势优质名牌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这样就不怕了。
(2)、药店高毛利产品生产企业:即OEM品种、自有品牌(PB)产品企业。
药店高毛利产品主推已成为趋势,短期内还会进一步发展,这对生产企业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因为店面的限制,这其实是一场入场资格的竞争,如果生产企业有足够多的产品批文,产品线宽度广度都比较多时,有就必须采取放下姿态,以总成本领先的策略,先为连锁药店生产高毛利、PB产品、主推品种等。目前四川禾邦、江苏晨牌等药企都成功使用了这一策略。其次抓住这一市场机会的方法是成立一个专门为连锁药店、连锁药店采购联盟(如PTO)生产、服务、销售的队伍,跟踪连锁药店的产品销售、培训其店长店员,教会他们销售高毛利产品、OEM贴牌产品。
(3)、独家专利产品生产:具有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地位。生产企业可以采用高定价搞促销的方法来在第二终端运作此类产品。
(4)、超低价普药生产企业策略:药店的价格标杆产品,只有生产企业只有采取总成本领先的策略,把给药店系统系统的价格降到最低,才能获得生存机会。
3、普药企业如何抓住第三终端的市场机会
第三终端政策扩容侯市场到底有多大,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基础数据:
乡镇卫生院3.9万个,人员104.2万人,床位67.5万张。
村卫生室60.9万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5.7万人。
第三终端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有为数不少的成功者,更有众多没有调研规划到位就匆忙进入的失败者,要想的第三终端市场扩容中分得一杯羹,笔者以为应该认真反思,做好一下四件事:
(1)、调研好市场
调研分析市场:以SWOT分析法对自己企业内外竞争环境、自身产品结构欲进入市场消费者状况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
你有充分长的产品线吗?
你比竞争对手有哪些优势?
你的资金够吗?
要达到投入产出比合理,每人每月需要完成多少销量才能盈亏平衡。
用什么方法才能快速启动市场?
(2)、组合好产品线
企业的产品线必须足够长,且是普药、新普药、大普药才行,全新的产品在第三终端是较难开拓成功的。没有合适的产品线,就去贸然开拓第三终端,无异于自掘坟墓。
普药-普通常见的药物-国家基本药物
90年代初期以前,产品比较缺乏时期,一些中成药和常见的西药,也就是国家审批OTC目录中的前几批药物以及一些临床药物。
营销特点:无需对医生进行临床教育与推广,已经形成固定的用药习惯。 商业渠道自动流通,基本没有多少利润空间。
新普药
90年代以后,尤其是95年以后上市的一些新药,档次高、疗效快,经过医药代表在医院的约10年的推广工作,逐渐被医院普及和消费者接受,尤其是慢慢进入农村市场被广泛接受,成为新的普药:比如头孢类抗菌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左氧、利君沙、六味地黄丸等。仿制药多是新普药。
营销特点:有一定技术含量;有一定的临床基础;医生接受;有一定利润空间。需要医生的临床教育和推广。
大普药:即大品牌、知名品牌药物。
近5-10年内,一些好的中成药以及西药,原来没有很大销量,但生产企业在中央电视台等大媒体上投放广告,树立了品牌,并且坚持一段时间,被市场接受的中西产品,比如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花红片、感康、葵花护肝片等。就是说大品牌的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一般都会成为普药,成为渠道流通品种。
营销特点:广告带动,消费者指名购买。独家或者非独家产品。
第三终端流行的药品
固体口服制剂,该类产品的交易额占到市场份额的57%以上,其中化学药及生物制品固体口服制剂占33.13%、中成药固体口服制剂占24.09%;其次是外用药品和注射剂,交易金额份额分别占11.34%、10.16%。
化学药仅抢得一半份额:2006年,第三终端市场化学药和中成药的交易金额份额分别为47.30%、37.07%;此外,外用药品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交易金额份额为11.34%。
化学药销量依次为抗生素类药、循环系统用药、解热镇痛药、消化系统用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制剂,这些类别一共占据化学药及生物制品市场70.11%的交易份额。在化学药及生物制品中,价格在20元以下的产品占据了70%的交易份额 。
第三终端对产品的要求
疗效好。机理简单,医生清楚,不需要做学术推广,患者容易接受,品质好是产品长期占领农村市场的关键,药品没有疗效,品牌无论如何也树立不起来的。
介于临床用药与OTC之间,零售、医疗机构都可以卖的双跨品种。
在确定产品组合的情况下,选择主推品种,可以按品种、时间(季节)进行组合。最好有3-5个主产品,若干个辅助产品,形成产品线。
产品价位:价格卖穿,离死不远。价太低就没有空间,一般以中低端为主,日均消费3-5元/日较为合适。
产品结构要齐全:在选择产品结构时注意一下要素:一是盈利产品和走量产品相结合;二是考虑季节性因素,根据季节变化,重点推广一些应时的季节性产品;三是地方性疾病用药因素,比如广东东莞是结石病的高发区,鼻咽癌是整个广东省的“省病”。
活动、拜访、宣传、资料都围绕主品种开展,其他品种为辅.
企业应该采取的策略:总成本领先。
你的产品必须有价格优势,要有价格优势就得有成本优势,要有成本优势就得有规模优势,因此,企业要慎选开拓第三终端的产品群。
(3)、规划好渠道及促销策略
开拓第三终端,企业要把药品配送到位,必须依靠配送商。就是说借力渠道是开拓第三终端目前的首选,药品配送需要加价,而国家对药品价格进行严格管控,这不利于企业向农村发展。
当地覆盖第三终端的医药公司、资金实力、对于经营差、濒于倒闭的销售渠道和没有能力覆盖更多第三终端的渠道必需警惕。
能够覆盖到多少家第三终端客户?
该公司有无开拓第三终端的经验?有无相应的人员队伍?人员素质和开拓精神如何?
配送能力:有无相应的配送车辆?
是否是“两网”定点单位?
合作的目的动机是否正确?是否主推你的产品!
注意各第大商业公司的网站上的信息。
对于第三终端的基层乡村医生,他们是集采购员、销售员一身,集老板与员工于一身、集药师与医师于一身,采购既注重价格又注重疗效,可以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促销。
(4)、管理激励好队伍
首先人员应该本地化。
其次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应该非常明确。
第三是给与其明确的工作目标:
发展VIP客户:资信、服务、优惠政策兑现,建立第三终端客户资料的建档
通过客户与销量以及潜力分析,确定重点客户。
会议营销:半年召开3-4次小型灵活的会议。
目录营销:适合农村的品种、价格、用药常识。
电话服务专线:受理订货及各种咨询服务业务回访跟踪 重点客户、一般客户、年终答谢会:VIP客户表彰、发展。
4、普要企业如何抓住迅速扩容的社区第四终端市场
第四终端是笔者在去年的医药经济信息会上正式提出的概念,是指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企事业单位卫生院、卫生室等。其主要职能国家定位有以下六个方面:健教、预防、保健、康复、计生指导。社区是各地政府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正在大力扩抓住大的市场终端领域,在这一市场扩容中机会的方法步骤如下:
1、 成立政府公关部或者叫做政府事务部,时刻关注当地政府医改对社区第四终端的政策信息。及早介入,为政府分忧解难。
2、 重视招标采购和各种目录:招标时一定得关注中标价格。同时还得关注进入社区用药目录、零差率目录、招标采购目录。因为目前社区用药还是政府主导、政府出钱,基本都是医保定点单位。
3、 选择好具有开拓和配送能力的商业公司,不是所有的商业公司都有社区用药的配送资格的,因此也必须趁早关注这些医药商业公司。尤其是区域龙头型商业公司。
4、 出钱对社区的全科医生进行学分制赞助提高和全科医生培训、学术资助、专家讲座、提供疾病诊疗最新资料和手段。在专业杂志如《社区医师》上刊登广告和软文,以及医药的临床观察研究论文。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其中筹资机制的不完善是造成供给不足的关键所在。尽管这一问题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已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亟待解决。
1、筹资主体责任不明,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
目前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但是作为政府筹资主体——中央、省级和基层政府三者间,在责任范围以及相关筹资比例上尚不明确。例如教育一项准公共产品的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有的义务划分与投入责任却显得界限模糊,责任倒置。中央和省级掌握着约60%的财力,却基本上只承担少部分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县乡政府只掌握约20%的财力,却承担了绝大部分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1991-2006年,中央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占主要项目支出的比重,从3.44%降到2.86%,下降了0.58个百分点,降幅为16.86%;同期,尽管地方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比重也出现下降,但降速仅为5.48%。应该说,地方财政在教育发展方面做出了更大贡献,承担了更多责任。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卫生、文化和各项农村事业发展方面。
2、预算外筹资加重,存在向农民转嫁成本的倾向
预算外财政收入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1~2007年期间,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绝对值增加了2.83倍,支出增加了3.25倍,并且在大多数年份,预算外收入和支出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国家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税费改革后,地方尤其县乡财政收入的来源更为狭小,收支矛盾陡然加剧,于是预算外筹资被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作为弥补财政收入不足和满足公共产品建设需要的一个重要手段。调查显示,税改后有关农村公共产品的群众集资(主要形式为一事一议筹资)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由于“一事一议”制在实际操作中的弊端,诸如“事”权难辨,信息不畅,监督不力等,实际使其在法律层面失效。同时,由于这种预算外的筹资方式缺少对资金收入和使用的制度约束,最终有可能演变为政府各部门向农民集资、摊派甚至乱收费的趋势,进而使农民成为公共产品成本的分摊者,变相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3、政策惯性作用,农村筹资能力欠缺
由于“以农促工”政策的历史影响,一些政府筹资主体至今在观念上不能与时俱进,潜意识里认为农村落后于城市是“合理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这种思想不断受到涤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农村区域间不平衡、农村落后于城市的格局并没有彻底改变。城乡之间的显著差距不仅表现在道路、公共基础设施上,更突出地反映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和疾病预防及控制体系的建设等方面。以医疗卫生为例,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但农村卫生费用仅占全国卫生费用的30%左右;同时,30%的城市人口占用了70%的医疗卫生资源。目前,只有少数几个经济发达的省份建立了农村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而绝大多数省市区的农村在这方面仅处于筹备阶段,有的甚至是空白状态。在这种惯性思维作用下出现了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公平,同时由于农村自身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村集体经济的欠发达,导致农村金融产品单调,筹资渠道单一,农村自身的筹资能力欠缺,这方面尤以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明显。
4、资金筹集缺少保障,长效机制难以建立
长效发展机制的建立,既需要公共财政来保障,也需要有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融资机制。从公共财政的角度看,欧美国家均采取了相应的法律制度来给予足够的经费投入保障。实际上,我国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1992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应该说,这个指标是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属于偏低的指标。即使如此,我国教育投入的这一比重到目前也仍未达到这一平均水平。如果按这一标准执行,以2006年的GDP——210871亿元计算,教育投入应为8434.84亿元,而实际投入为6348.36亿元,前后相差2086.48亿元,占当年教育投入的32.87%,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实际比重为3.01%。但以笔者调查所及,目前能真正落实这一规定的在县域比例上也不容乐观。同时还存在一些本应投入到公共产品建设上的资金,不仅不能到位,相反还被用到其他方面。从市场化融资方面来看,由于农村缺少完善的市场运作方式,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不一,造成了农村融资能力方面的不平衡,资金不能完全通过市场的方式得以保障。即使经济发展比较快、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诸如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如何实行多形式的经营和管理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比较普遍采用的是各种非市场筹资,即接受来自国际和民间的资金援助。
二、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透视
尽管目前影响筹资问题的根源诸多,但主要原因在于各级政府在财权和事权上的不对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及筹资的保障措施不健全等,这些最终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1、财权和事权上的不对称
首先,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造成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筹资责任划分不清。现行体制下,中央与地方虽然划分了财权,但事权仍是模糊交叉的,中央政府把有些事权下放得过低,而财权却抓得过紧,基层政府担负着沉重的支出责任,而自身财政能力颇为有限。1994~2002年期间中央财权平均为52%,地方财权平均为48%;中央事权平均为30%,地方事权平均为70%。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为例,乡镇财政负担占78%,县级财政负担占9%,省市财政负担占11%,而中央财政负担占1%左右。本该由上级政府投资的公共产品,也在行政、财政体制改革的名义下,通过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提供,甚至村民自治委员会都承担了较多的责任,供给主体错位现象严重。
其次,财权和事权不对称也造成了预算外筹资方式的盛行。根据财政分权理论,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但目前,农村公共产品基本上是由基层政府提供的,基层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承担了许多本应该由上级政府承担的支出。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基层政府为了完成上级政府的要求和任务,在财政能力匮乏的情况下,必然要通过权力敛取不合理的收入应对不合理的事权,采用向农民集资与摊派,甚至乱收费的形式,用以弥补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产生的财政能力不足和解决公共产品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无形中将一部分本应由国家负担的支出转嫁给了农民,使农民承受着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相称的负担。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国家从政策、财政上优先支持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等,而投入农村的资金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的实际需要。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农村和城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发展道路,农村的公共产品大部分由农户自筹资金建设,政府仅是给予一定限度的补贴,而城市中的各类公共产品,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提供。在公共产品筹资上,城市优先于农村的现象也很突出。可以说这种非均衡的发展模式,直接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渠道单一,渠道不畅,自身筹资能力降低,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筹资问题的根源所在之一。尽管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逐渐被新的即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结构所替代,但同时在消费结构上也引发了城市对农村依存度的严重下降。总体来看,农村市场机制的健全与完善程度远非城市,农村地区利用市场化手段进行筹资的能力大为减弱。
3、筹资机制的保障措施不健全
从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筹资的发展情况看,无论是公共财政支持的模式还是通过市场融资的模式,都缺少应有的保障措施。首先,缺乏法律保障。我国还没有明确形成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筹资的法律法规。甚至规范性文件。既没有确立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产品筹资和建设法,也没有以法律形式将各筹资主体的责任明确,更没有以法律形式规定将国民经济收入中的一部分投入到公共产品的建设上去。由于缺少法律保障,公共产品建设资金就没有稳定、可靠的财政来源。同时,各政府筹资主体对通过市场化融资的手段缺少支持,对一些想进入公共产品生产和建设的各种市场资本形成了一定阻碍,造成市场“有心无力”的现象。其次,筹资程序上随意性较大,缺少科学化和法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作为规范筹资程序的两个标准,在实践中其功能仅存在于理论层面,在筹资过程中,筹资程序缺少科学的设计,效率和公平难以得到最大的体现,也没有形成“硬约束”,没有明确的责任机制,蔑视、违反和破坏筹资程度的现象时常存在。
三、完善与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机制
综上,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机制远未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形势需要,只有进一步完善与创新这种制度,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公共产品和资金需要,从而加快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
1、协调各筹资主体,明确划分责任
各筹资主体之间要进行协调,明确责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筹资主体的筹资作用,保证现有条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最大化。笔者建议,各筹资主体之间应当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性来明确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于农村的纯公共产品,应采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联合的筹资方式。如在农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全权负责建设和维护资金的筹集,根据行政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中央政府应该承担50%~75%的资金责任,省级政府承担剩余的部分,而基层政府则给予积极配合,保证中央的政策决策贯彻执行。对于农村的准公共产品,如地区性的农业科技教育、农村道路建设、中型水利工程等,应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采取省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市场投资相结合的筹资方式。省级政府和基层政府根据受益范围的大小进行一定数额的补贴,其余部分采用市场筹资的方式。对于补贴的标准,要依据农村公共产品受益的范围和基层政府的财力状况进行适当安排。
2、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强化制度内筹资能力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首先是加大中央及地方政府财政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不仅做到资金绝对数量上的增加,还要做到用于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和建设资金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增加,而且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保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长。同时,要优化支农结构,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轻重缓急,优先支持那些影响面大、受益人多、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项目,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在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上的力度。这不仅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包括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甚至包括地方对地方的转移支持。各级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财政转移支付标准,避免财政转移支付中的平均主义。同时做好转移支付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确保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用的最大化。
3、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筹资能力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造成城乡筹资能力出现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体制格局。首先是消除在制度层面上的差距。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财政支出政策,由依靠农民自身解决向以国家提供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坚持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加快推进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城乡统一、均衡、公平、公正、平等的公共产品供给筹资制度。其次,积极拓展农村公共产品的筹资渠道。一是“向上要”,自税费制改革以来,尽管中央支持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和建设方面的筹资地位在下降,但地方筹资的地位在增强。基层政府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特别是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的机遇下,多向省、市级政府争取资金。二是“自己筹”。可以通过对已建成的公共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征税收费,将所得的钱重新投入到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中去,或成立旨在推动某项公共产品生产和建设的专项发展基金。三是“对外找”。基层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和给予信贷的优惠政策,调动经济组织增加对公共产品的投入,吸引市场力量的参与,例如通过出让一定时期基础设施使用管理权的方式,发动企业或个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建设,提供部分资金,之后回收部分成本。也可以争取企业家的捐助,特别是祖籍是本地区的成功人士。
4、完善筹资的法律保障,建立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法律规则。首先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机制的法律保障。在宪法层面明确规定农民对公共产品的享有权利,以条例、规定等形式颁布行政法规,或以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文的形式出台规范性文件,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保障确立依据。在此基础上,可在《预算法》或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加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保障的有关内容,为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筹集提供公共财政保障和市场筹资支持,实现筹资主体、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机制中存在的特殊性问题,可以制定单行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使筹资机制的法律保障完整化、系统化。其次,要建立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的筹资程序,体现出科学化和法治化,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各筹资主体的筹资潜力,消除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需求和供给之间特定的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需求。在各个筹资主体(政府、市场)之间根据其能力、意愿和法定义务或职责上的区别,按照合理、公平的标准配置筹资义务。现阶段,在追求筹资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必须保证筹资机制的公平,确保筹资程序真正成为一种“硬约束”,并附有明确的责任机制,蔑视、违反和破坏筹资程序的行为必须得到惩罚。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澳大利亚医疗保障体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澳大利亚政府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三次政策调整做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全民医保背景下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与发展思路。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最早、最好的国家之一,1910年开始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前一个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网络已覆盖全国各地,社会福利种类多样而且齐全,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可以享受名目繁多的福利津贴。在医疗福利方面,澳大利亚实行全民医疗保健制度,所有公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并可免费在公立医疗机构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这样高的医疗保障福利并没有阻碍澳大利亚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有44,9%的澳大利亚人购买了商业健康保险。当前我国正在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即“全民医保”,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进行定位并促进其健康发展?澳大利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澳大利亚的医疗保障制度简介
澳大利亚的医疗系统是由联邦政府健康保险委员会、卫生和老龄部、州和地方政府医疗卫生部门,以及私立健康机构和私人医疗卫生从业者共同组成。
澳大利亚实行的是全民医疗保险制度.1973年颁布的《健康保险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享受同等机会的医疗保险.每个居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所有居民均可免费在公立医院得到基本医疗服务。澳大利亚于1984年2月建立了全民健康保险制度(Medicare),通过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和各州的医疗卫生计戈0,全体澳大利亚公民均可享受公立医院的免费医疗服务和全科医生服务。全民健康保险基金一部分来源于1,5%收入税,占20%,其余80%来源于.政府的拨款。目前个人收入税比例为:年收入在5万元澳币以内为1.5%;年收入在5万元澳币以上的为2.5%(不参加私立保险者);收入低于一定标准者免征健康保险收入税。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富者多出”和“尽力而为”。国家为病人支付的费用包括:在公立医院的看病费、手术费、住院(包括药品和饮食)费,不包括的费用有:牙科、理疗和按摩治疗、救护车服务等等。结账方式通常情况是,开业医生和医院与政府管理的全民保险基金统一结账。参加全民健康保险的公民可以获得一张保险证(MedicareCard),病人只需刷卡而不需要付现金。根据澳大利亚有关法律规定.医院和诊所不能向病人卖药,因此,同时实行“药品补贴计划”(PBS),政府每年公布一次PBS的药品目录,凡退休者和领取社会救济者(包括子女)在购PBS范围内药品时,不管药品实际价格多少,每张处方付费2.6澳元.当年支出超过135.2澳元时,可领取一张免费卡,凭卡在当年免费购药。对其余人(包括不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每处方付费16澳元,不足16澳元按实际药价支付,当年药费支出超过312.3澳元时可申请优惠卡,当年购药时每处方只付2.6澳元。此外,全民健康保险还担负着在医院外进行治疗的大部分医疗费用,如看全科医生和专家门诊。全民健康保险负责负担这些费用的85%。
私人健康保险是全民健康保险的重要补充。虽然澳大利亚实行全民医疗保险,但由于《健康保险法》明文规定,在公立医院就诊时病人无权选择医生和病房,也不享受优先住院和治疗。因此,在澳大利亚,大约有44.9%的居民同时购买私人医疗保险。私人保险形式有两种:一是单人保险;一是家庭保险。私人医疗保险只提供医院服务,既可去私立医院看病,也可到公立医院以自费病人身份就医,但可选择医生和优先住院,政府负责支付75%的费用。其余由私人健康保险负责。澳大利亚私立医院的床位约占所有医院床位的四分之一。私立医院的开业医生为患者提供大多数无须住院的治疗,他们与领薪医生一道,为患者提供多种医疗服务。参加商业健康保险的澳大利亚人除了可以报销投保人在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医疗费,还偿付投保人接受的一系列非医疗服务的费用,如进行理疗、看牙科以及购买眼镜的费用等全民健康保险不予报销的项目。如一年未使用私立健康保险基金者,还可获得奖励。联邦政府鼓励人们在使用医疗保健作为主要保障的同时也参加私人医疗保险,以更好地平衡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整个卫生系统中的作用。
二、澳大利亚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与政策扶持
伴随着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健政策的逐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商业健康保险制度也正逐步得到发展。作为全民医疗保健政策的必要补充,其辅助作用也日益得到体现。澳大利亚的商业健康保险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从1997年到2001年,澳大利亚商业健康保险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私人健康保险激励方案(ThePrivateHealthInsuranceIncentivesScheme,以下简称PHIIS)、私人健康保险激励法案(ThePrivateHealthInsuranceIn,cen~vesAct,以下简称PHIIA)和终生健康保险计划(LifeTime]tealthCover,以下简称LTHC)。改革之前,参加商业健康保险的人1:3和比例都不是很高,在1997年只有占全部人口的29.7%参加商业健康保险。政策改革提高了商业保险的参保率,四年之后,也就是2001年,参保人数增加了400万,参保率达到了45%。在这三个改革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无疑是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主要原因。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激励措施与政策,并根据实施情况即时进行政策调整,促进了澳大利亚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在第一个改革阶段,即1997年7月份到1999年1月份实施的私人健康保险激励方案(PHIIS),国家制定了三项具体的激励措施。该政策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分别采取不同的规定:人均年收入在3.5万澳元或者家庭年收入在7万澳元以下的个人,政府会每年给予25~125澳元不等的补贴,用以支付私人健康保险费用;人均年收入在3.5 5万澳元或者家庭年收入在7万澳元以上的个人,政府不再给予补贴;人均年收入在5万澳元以上或者家庭年收入在l0万澳元以上的个人,如果不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则对其征收1%的医疗附加税。
在第二个改革阶段,即1999年1月份到2000年7月份实施的私人健康保险激励法案(PHIIA),国家制定了两项具体的激励措施。不管收人为多少,政府每年给予30%的补贴来支付私人健康保险费用;对高收人群体,即人均年收入在5万澳元以上或者家庭年收入在10万澳元以上的个人,国家仍然收取1%的医疗附加税。
在第三个改革阶段,即2000年7月份开始实施的终生健康保险计划(LTHC),用来提高私人健康保险的参保率。为了改善风险曲线,确保成员参保的连续性,国家制定了四项具体的激励措施。30岁之前或者在1999年7月到2000年7月期间参加商业健康保险的个人,政府终生给予低额健康保险津贴;在2000年7月,年龄为30岁或者以上的个人国家每年补贴2%的保费,直到补贴至保费的70%这个最高值为止;个人一旦参加了终生健康保险计划(LTHC),将有24个月的停交医疗附加税期,24个月之后该人之前交纳的医疗附加税将以每年2%的额度逐年累积到该人的家庭津贴里;1934年7月之前出生的人可以免除医疗附加税,政府还增加了对澳大利亚老年人的保费补贴:65岁以上的老人可获得35%补贴,70岁以上的为40%。之前参加私人健康保险激励法案(PHIIA)的人仍然按照原有规定实施。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改革措施与相关的政策扶持,澳大利亚的商业健康保险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参加私人健康保险的人数、比例的增加以及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的优化。
首先,参加私人健康保险的人数、比例有了明显增加。据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管理委员会(PHIAC)和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数据,在改革之前的1997年约有776万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约占总人口的29.7%,到2001年这一数字达到1176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约为45%,增长了15.3%。在政策实施的短短四年时间里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其次,参保者的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得到了优化。根据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管理委员会(PHIAC)和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不完全统计,55岁以下的参保人数占总人口比例增长了16.6%;55—64岁男性女性均增长了14%;65—74岁男性增长了7%,女性增长了5%;75岁及以上男性增长了1.4%,女性增长了2.2%。
澳大利亚居民愿意参加私人健康保险的原因:一是政府给补贴,提高了个人缴费的使用效率,激励个人缴费;二是认为参加了健康保险更有安全感,可以解除很多后顾之忧。特别是老年人,其身体状况决定了承担医疗费用的应急成本会很高;三是认为参加了健康保险可以自由选择医生、避免等候期、服务质量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居民至今还没参加,他们不参加的原因:一是认为参加健康保险的费用高;二是认为制度没有统一,改革频繁,没有信誉保证;三是认为已经有公共医疗保障,没必要参加私人健康保险;四是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身体很好.没必要参加。
三、“全民医保”背景下的商业健康保险定位
澳大利亚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将所有人纳入一个体系中,在这个体系内没有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之分,没有公务人员与非公务人员之分,更没有公务人员之间的等级之分。在这个体系外,也没有一个由国家公共医疗资源建立的,为特殊群体服务的医疗保障体系。全体人民都在同一个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内,享受统一标准的医疗服务及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在经历两年多的反复研讨和论证后,我国的新医改方案即将浮出水面。尽管医改方案的设计达十个版本之多,但在医疗保障制度构建上有一项基本原则是达成共识的,即政府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打造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在此指导思想下,截至2007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7亿人,7.3亿多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针对城镇非从业人员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也从今年开始在317个城市全面铺开。澳大利亚与我国国情及经济基础不一样,因此所实施的医保模式也不完全一样。澳大利亚人口少,经济基础好,实行的是全民统一的健康保险,而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还不富裕,实行的是针对不同群体分别设计的医疗保险,但是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所以全民医保是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和澳大利亚有相似之处。因此,澳大利亚在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下的商业健康保险定位和政策对我们全民医保模式下的商业健康保险政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在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一般为30%左右。2006年我国的这一占比为8.81%;2005年我国医疗费用支出7400多亿元,同年商业保险支出仅18多亿元,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约5800亿元,医疗费用缺口为78.37%;同年商业健康保险提供的医疗费用支出仅占全国医疗费用支出的3%,个人自付部分的6%。现实表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制度创新是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必由之路。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首先,在整个医疗保障体中,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长期以来处于辅助、附属的地位,从制度层面来看,商业健康保险只是作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没有成为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推行全民医保之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是作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补充来设计的,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建立,使得商业健康保险的空间逐步缩小。其次,政府未能统筹考虑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协调发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不清,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商业健康保险可操作的市场空间小,难以充分满足保险经营大数法则的要求,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看,它基本囊括了城市居民中最优质的投保人资源,他们有相当的固定收入,年龄结构也比较理想,而商业保险公司只能做一些补充险或是面向没有固定工作的人群,风险明显偏高。第三,社保机构强制推出企业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失去了在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本应由商业健康保险来经营的补充医疗保险。
因此,需要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进行重新定位。国务院《关于促进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对商业健康保险定位的基础。作为医疗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应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基本定位。为此,.整合管理医疗保障制度,最大化发挥医疗保障制度的积极保护作用,最大化改善全体国民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在这样一个分析框架下来寻求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思路。
四、促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
澳大利亚在社会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商业健康保险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合理定位和政策扶持。政府在建立全民健康保险的同时,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同时,及时进行改革和政策调整,通过政策激励,使商业健康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参保率不断上高。政府鼓励人们在使用社会医疗保险作为主要保障的同时也参加商业健康保险,以更好地平衡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整个卫生系统中的作用。我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采取以下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
1.在现有医院体系框架内建立差异化的医疗服务层级。需求方面差异化的医疗保险和保障体系必须同时反映在供给方。政府可以考虑加大初级医疗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重新分配目前医院财政补贴的流向。商业健康保险覆盖的中高收入人群的医疗需求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由市场力量解决,政府应该调整干预方向,保证现有的医院能够为受保障人群提供充足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发展高水平的私立医院。公立医院主要负责基本医疗,费用由社会医疗保险资金支付。私立医院的费用由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2.促进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协调发展,有效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国家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要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负担能力相适应,主要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需求,重点体现社会公平,努力使各类人群享受相同程度的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以外的需求,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商业健康保险予以解决,充分体现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参保者的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效率问题。政府可以将大额医疗保险强制从社保机构剥离,交给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来经营,同时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对基本医疗保险拾遗补缺的作用,理论上讲,可以用商业健康保险报销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和介于两者之间需要参保人个人负担的比例。但是为了避免基本医疗保险的共付机制遭到破坏,对于基本医疗保险中需要个人负担的部分,商业健康保险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提供额外保障。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问题;农村贫困居民;研究;公平
一、初识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采取强制性措施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特殊的社会消费基金,当社会成员丧失劳动能力或基本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要求和社会需要,对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起到了一种“社会安全网”的作用,通过社会产品的再分配,使许多不能依靠个人来维持生活的生、老、病、死、伤、残等,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缓和了阶级矛盾,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
二、贵州新型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亟待研究的薄弱领域。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是一项周期长、工程大、风险高的事业,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省的社会保障建设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更是成绩突出,但是上层建筑怎么能脱离经济基础呢?贵州“两欠”省情的现状,决定了贵州省社会保障体系要有很多问题,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其它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省份相比,贵州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有许多的问题等着去解决。
(一)贵州农村社会保障形式单一,社会化程度低,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贵州有80%的居民住在农村,但农村始终处于社会保障的边缘,有相当一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制之外,而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却在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分别占全体居民的18.3%、10.7%和13%,还没有达到国际上20%的最低标准。
(二)社会保障基金不足,基金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1、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不能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2、社会保障起步晚、无积累、包袱沉重等历史的原因外,相关立法的欠缺导致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没有统一的机构和方式,致使社会保障基金在征缴、运行、组织、管理、信息披露,等一系列重要的环节上无章可循和存在制度性漏洞,这种状况还进一步导致基金筹集进程中大量逃避缴费等现象的发生。资金管理部门管理不够规范与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各地挤占、挪用和非法占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基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资金运营不能保值增值。
(三)新农合制度落实不到位,运行模式不完全适应农村社会新的变化
1、体现在学习、宣传、普及等工作不到位。对新农合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新农合的有关的各项规定不甚了解;制度的普及与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各医疗定点机构对新农合制度也未严格执行。
2、体现在相关机构对新农合重视不够。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不是新农合组织完全能解决的,需要相关部门予以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
三、贵州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在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足够的物质帮助而建立起来的援助制度。我国“七五”计划中明确规定:“要适应对内搞活经济,对外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情况,从我国当前的国力出发,按照有利生产、保障生活的原则,有步骤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雏形。”这些年来,在各级党委及政府的领导下,在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领域,如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不少成就和成功的经验。但,必须同时承认,在农村基层,特别是象贵州这样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基层,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转贴于
(一)地、县两级要认真贯彻落实2004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全省所需农村特困群众救助经费采取分级负责,省、地(州、市)、县(市、区)按4:2:4的比例分担”的规定,全额落实所承担的特困群众救助经费,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可以将这部分资金转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地、县两级不能因为省级加大了扶持力度而减少本级财政的投入,要按照比例足额将救助资金纳入财政专户,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截留的现象。
(二)切实解决城乡低保工作专项经费,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城乡低保与医疗救助、临时困难救助工作的衔接配套工作,逐步建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真正成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加强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注重各项救助制度衔接与配套,完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搭建以城乡低保为依托的社会救助体系工作平台。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上岗的政策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民政干部队伍素质,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规范操作程序,提高社会救助效益。
(三)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是一种直接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的重要举措,是政府为农民设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因此,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启动与实施。
(四)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建立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矫正“市场失灵”、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它受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但自身却必须是公平优先,在此基础上兼顾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这对于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过程中,坚持效率优先,就是要优先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优先安排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最急需、最实惠、最见效的资金项目,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产出率或成本收益率,以实现现有财力约束下社会保障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公平,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保持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