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论文关键词:女大学生;恋爱行为;引导对策
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扩招后女生比例的不断提高,女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日益普遍。“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女大学生恋爱行为与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其青春的特质、生理的变化、心理的追求、独特的个性特点,都使得越来越多的女生尝试着在大学恋爱,在她们的恋爱行为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行为呈现的特点
1.情感性的需求
高校女大学生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从人类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她们在生理方面已经趋于成熟,”加之学校、社会系统教育的引导,她们的心理也日渐成熟,从而对爱情有着正常的向往和需求,另外,个性意识,对爱情体验的渴望与好奇也使得女大学生在思想与情感上充满了对恋爱的向往。
2.积极性的促进
高校中有一些女大学生秉持传统的恋爱观念,倾向于从同学、朋友慢慢相处成恋人,对爱人的要求更多的倾向于为人,是否有上进心,是否有正直、善良的品质,这些女大学生的恋爱往往能带来较好的过程和结果,能在恋爱过程中控制自身的行为,在学习上、工作上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思想上有良好的沟通。
3.盲目性的寻求
一些女大学生进入大学,从高中紧张学习的状态转变到大学自主学习的状态,一开始的不适应让人无所适从,于是,一些女大学生在空闲、无聊的大学生活中,在还没有树立大学目标和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开始盲目的寻求情感的慰籍,遇到对自己有好感的或对自己好的男生,不能理智分析自身的情感需求,就选择接受,这类女大学生一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生活过于随意,甚至对男女恋爱中行为的把控能力也比较弱。
4.幻想性的体验
高校的女大学生大多是“90后”,正值青春的年华,对爱情充满幻想与渴望,偶像剧的追逐让她们多了很多对爱情的向往,于是,在大学里,一些女大学生就开始带着幻想体验爱情,在她们看来,恋爱是浪漫、美好的体验,是纯粹无暇、无忧无虑的美好过程,但当她们处在恋爱中,就会发现两人的思想、性格、兴趣及观念不同会产生各种矛盾,就难免会发生冲突和不快,最终导致争吵或分手。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的恋爱让一些女大学生只注重精神慰籍而缺乏爱情责任意识。
5.冲动性的崇拜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生活中,个体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即个人的认知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迫于所处群体的无形压力,而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高校的女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似,当看到周边的同学或朋友都开始恋爱时,心底无意识的从众心理与相同命题的渴望驱使着她们崇拜的冲动,于是,一些女大学生因为想恋爱所以恋爱,步入恋爱的圈子。
6.利益性的追求
因为成长环境和思想观念所致,一些女大学生对恋爱进行了功利化的塑造,把恋爱当作某一目标的跳板,她们认为有力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自己未来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可以通过攀附高枝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功利性的恋爱追求缺失了真善美的爱,也让女大学生缺失了提升自我的思考与动力,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在恋爱中如何达到目的的伪装与应付中。
二、高校女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问题
在高校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中呈现出了诸多的特点,身处象牙塔中的女大学生恋爱行为普遍比较正常,但也有一部分女生在恋爱思想与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
1.过度沉迷影响学业
有些女大学生崇尚恋爱至上的理念,将恋爱视为肯定自我的一切,享受恋爱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与慰籍,希望课余时间都能和对方在一起,过度沉迷于恋爱中不能自拔,整日思忖着如何浪漫,一旦遇到分手的打击,很有可能一蹶不振,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影响其学业的发展。
2.恋爱受挫导致失常
在恋爱过程中,有部分女大学生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弱,一旦发生争执,不能很好的调适自己的状态,导致情绪低落,反复无常,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大学生活,有一些女大学生不能忍受对方提出分手的决定,情绪异常激动导致失常行为的发生,如自残、自杀、酗酒等,如2010年10月某高校在一女生因感情受挫跳湖自杀。心理学专家陶云曾说:“据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因素很多,而大学生因为感情问题而轻生的占了75%。”
3.恋爱导致交往缺失
过于注重与男友的相处的女大学生,往往会忽视与同班同学、同性朋友的相处,在人际交往方面欠缺主动性,久而久之,就缺少了周边的朋友,当恋爱不在或者不再恋爱的时候,才发现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和分担,导致失落情绪的叠加和蔓延。
4.功利观念导致分歧
功利化是有些女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将恋爱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阶梯,通过不断的讨好和迎合获取对方的心意,这种恋爱往往让女大学生丧失个性,一味求全,甚至伪装自己,在没有自我的恋爱中,迟早会出现问题,如若对方发现她对自己的好仅仅是出于利益所求,那往往这段感情会无疾而终。
5.行为大胆形象受损
有一些女大学生大胆开放,和男友相处不分场合,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的一些亲热举止,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女生而言,这种形象的否定就等同于对她整个为人的否定,更不用谈在学校的个人发展了。
6.两性生活影响身心
开放型恋爱观让现如今的女大学生追求个性,享受被人关爱和关爱别人的直接表达,一些女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两性问题,对于对方的需求不能拒绝,觉得有性的恋爱才是有爱的爱情,于是,一些女大学生过早的偷吃禁果,在不知道一些生理卫生知识和防护知识的情况下,出现怀孕、流产、妇科炎症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身体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三、思考有效引导的教育对策
1.加强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引导
高校应对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宣传媒体、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等手段,在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女大学生利用大学时光吸纳知识、增长才干,集中精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倡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恋爱,提倡慎重的选择,提升责任的意识,摆正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女大学生自尊自爱,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注意言行举止,避免不良影响。
2.开展以女大学生为主的校园活动
高校应着力开展以女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各项校园活动,通过活动丰富女生的大学生活,引导女大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开展大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学业生涯学习培训,帮助女大学生明确未来努力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上。如一些高校开展的女生节,会设置一些专门针对女生的小贴士、风采展、服务资讯等,有效的提升了女生的被关注度,提高了女大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自爱意识。
3.开展女大学生的系列礼仪教育
高校应注重女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升,可以开展中外礼仪文化等有独特文化底蕴的知识学习,开阔女大学生的视野,注重言行举止的文明。通过系列礼仪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恋爱观,时刻注重女生良好形象的塑造,得体的行为、应有的德行会教会女大学生适时而为。
4.加强女大学生的青春知识教育
高校应注重女大学生的青春生理、心理知识教育,虽然现今网络发达,很多知识学生都可以从网上得知,但处于恋爱中的女生往往缺少理性,很多都是冲动而为,高校应通过邀请医生专题讲座、班主任会议、女生会议等途径传达相关的知识,应坦诚的从专业的角度和女性自我保护的角度去谈,也可以通过组建学生导师团培养学生相关领域的知识,通过学生的宣讲一级一级分层分类的去影响其他学生。
文学批评的标准及方法有其终结性和适用性,作家的生活体验与文学体验,如同流动不居的河水不可能恒定不变,多样性的文学创作决定了文学批评不存在恒定的理论。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80年代波及全国的“文化热”历史背景,在活跃的“文化热”背景下,1985年3月厦门召开全国文学批评方法讨论会。之后,扬州、武汉、深圳等各地展开文学批评观念及方法的研讨,批评观念的变革成为文学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陕西文学批评的变化势在必行。总体来看,80年代陕西文学批评依然在传统现实主义批评范畴内进行,变化停留于个别局部,尽管触及具体文学现象研究时,研究视角明显地游移于传统的文学批评范畴,然而这种批评视角的游移表明文学批评理念内核在发生着微妙的裂变,而文学批评格局性的变革有待于文学阵地、文学批评队伍等诸多条件的成熟。
1985年1月在陕西省作家协会和中国小说学会的主办下,《小说评论》在西安创刊,它是全国唯一的专事小说研究的杂志。随着刊物的顺利发行,《小说评论》周围很快荟萃了一大批致力于小说批评及文学研究的省内外学者:胡采、阎纲、张韧、缪俊杰、蒙万夫、吴亮、白烨、肖云儒、陈孝英、曾镇南、何镇邦、费秉勋、刘再复、乐黛云、肖云儒、刘建军、王愚、雷达、何西来、季红真、蔡葵、刑小利、贺绍俊、周政保、吴秀明、畅广元、李健民、邰尚贤、李星、徐岱、孙豹隐、管卫中、李运抟、赵俊贤、王仲生、李国平、朱寨、秦兆阳、宋遂良、南帆、李昺、李洁非、周海波、丁帆、仵埂、郜元宝、韩鲁华、孟繁华、鲁枢元、温儒敏、王彬彬、孙绍振等等,他们及时评述当代小说创作、发表小说理论研究成果,很快《小说评论》杂志成为陕西小说批评研究的重要阵地。90年代,陕西文学的批评队伍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活跃在80年代文坛上的笔耕文学组成员,二是来自学院的一批中青年学者,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与良好的知识结构为文坛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批老中青三代批评者依托《小说评论》、《延河》文学月刊,从批评的理论基点、方法、风格等多方面展开多维的探索。陕西文学批评格局性的变动在90年代。长篇小说《白鹿原》、《废都》的面世,在当代陕西文学史上是界碑性的事件。实、贾平凹等作家对传统经典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超越,引发了文学批评界对传统批评模式的深层反思与话语策反。90年代文学批评阵地《小说评论》的成长以及陕西文学批评队伍的壮大,表明文学批评多元化发展条件已经具备。
在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结构中,除了传统的社会历史学批评外,还有深受社会历史批评学影响又独具理论视角和批评方法的其他批评模式,如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美学批评、地域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批评等,形成了陕西文学批评多种模式并存、风格纷呈的局面。这种多元化的文学批评模式,根本改变了陕西文学批评单调的文学地图,文学批评逐渐走向多维发展的空间。印象主义批评模式最初来自法国,批评者重视对批评对象的主观感受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作品意旨的理解和发挥。笔耕文学研究组不少人驾轻就熟印象主义批评模式,他们的文章标题就以“有感”、“印象”、“漫谈”命名,行文不断出现“感到”、“似乎”、“恐怕”、“使你”等字眼,如肖云儒的《贺抒玉小说印象》、王愚的《贾平凹创作漫谈》。文本中批评者的阅读感受与印象随处可见,王愚这样评价贾平凹:“读贾平凹的作品,会使你情不自禁地去这丛山环绕、流水淙淙的山区,热爱山区生活中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而这种热爱常常会激发你对我们整个生活、整个人民的深挚而又亲切的感情,这也就是贾平凹的贡献。”[4]王愚将个人的感受和情感浇注于批评对象,其批评散发出生命的激情和才情。笔耕文学研究组成员经历了当代革命史上的曲折动荡,对历史与革命、文艺与人生有着独特的体悟,这使得他们的见解富有深度、直抵事物本源。
心理分析批评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学批评模式,它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能被广泛运用,在于东方文化重直觉、重体验、重灵性的精神活动与西方心理分析因素的契合。1993年畅广元等著的《神秘黑箱的窥视》是心理分析批评模式的重要成果,该书以贾平凹、路遥、实、邹志安、李天芳五作家为研究对象探微创作的神秘黑箱,论文有:吴进的《贾平凹创作心态探析》、费秉勋的《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分析》、李继凯的《矛盾交叉:路遥文化心理的复杂构成》、肖云儒的《路遥的意识世界》、李凌泽的《乡土之爱与现实忧患的变奏———实小说创作论》、孙豹隐的《谋理性与感性的统一》、陈瑞琳的《野火荒原———对邹志安创造的“爱情世界”的思考》、陈孝英的《邹志安,一个又不安分的灵魂———与邹志安陈瑞琳对话》、屈雅君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李天芳论》、李星的《道德、理性、文化和人》。另外,赵学勇的《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创作心理比较》、韩鲁华的《贾平凹、路遥创作心态比较》、畅广元的《〈白鹿原〉与社会审美心理》、李继凯、李春燕的《新时期30年西安小说作家创作心态管窥》等论文也是心理分析的收获;专著有费斌勋的《贾平凹论》、李继凯的《新文学的心理分析》和阎庆生的《鲁迅创作心理论》;屈雅君、李继凯编的理论研究专著《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是90年代陕西文学批评重要的理论收获,此书系统分析了影响新时期文学的八类批评模式,开篇首章对心理批评进行研究,对陕西及全国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美学历史批评②作为文学批评方法,要求将美学方法和历史方法结合起来,在艺术与历史分析的相互渗透中剖析文学作品。“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是文艺理论的文学价值标准和批评原则。当代陕西文学批评基本上是在美学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中进行,50、60年代强调文学与社会、时代环境的关系,80年代兼及文学与美学的关系,90年代美学历史批评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诸多学科的新成果融入其批评体系中,实现美学与历史的双向渗透,使研究水平达到新高度。这方面王仲生的实研究成果喜人:《从与农民共反思走向与民族共反思———评实80年代后期创作》、《白鹿原:民族秘史的叩询和构筑》、《白嘉轩:文学史空缺的成功填补》、《人与历史历史与人———再评实的〈白鹿原〉》。王仲生“历史的观点”突破对历史的静态认识,关注到历史纠结处的关联性,把人与社会、环境、文化焊接一体,置于社会结构演变的流程中。他这样评述实的历史观:“人,人的命运,始终居于白鹿原的中心位置,他们不再是历史事件中的工具性存在,历史结论的形象性注释,他们是活生生的历史存在和血肉生命。这反映了实历史意识的现代性。”王仲生在研读文艺理论的基础上,有机汲取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成果,承认历史与人的平等关系和对话原则:“真正的历史对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客体,也不是任主观意识摆布的玩偶,它是自身和他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一种对话。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5]
此外,李星的《在历史与现实之交———读实中篇小说〈四妹子〉》、《走向〈白鹿原〉》、李震的《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周燕芬的《贾平凹与30年中国文学的构成》等文,也是美学历史批评结出的硕果。神话原型批评是新时期文学批评中出现较晚的批评形式,早在1962年就有一组原型批评文章载于《现代英美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1982年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也有译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987年叶舒宪选编的《神话一原型批评》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神话原型批评才激发起人们自觉运用的热情。其实,叶舒宪1986年在《民间文学论坛》第1期发表《英雄与太阳:〈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原型结构与象征思维》,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此后推出了运用原型批评的系列成果,专著有《探索非理性的世界》、《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太阳女神的沉浮———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原型》(与李继凯合著)、《诗经的文化阐释》、《高唐神女与维纳斯》等。叶舒宪的研究成果填补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学术空白,季红真给以充分肯定,认为原型批评对于人类精神之谜的解密极有意义:叶舒宪把原始思维即非理性的象征思维纳入原型批评的理论框架中,揭示集体无意识层面上文学原型的置换变形,拿到一把打开现代人和前人心灵沟通的钥匙。[6]叶舒宪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范畴,对陕西文学尚未涉猎,但对整体慢半拍的陕西文学研究而言,陕西神话原型批评由于叶舒宪等陕西师范大学学人③的践行,在全国文学批评中一时独领。
文化诗学批评段建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将陕西文化诗学批评研究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专著《白鹿原的文化阐释》是这方面的力作。段建军多年从事文艺美学研究,对西方哲学美学烂熟于心,萨特、尼采、海德格尔、杜夫海纳、福柯、巴赫金的思想影响着其学术的建构。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西方文论的交汇中,他提炼出“肉身化存在”的文化命题:“长期受封建主义和理性主义压抑贬损的人类肉身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存在。它通过自己独特的肉身化思维,把整个世界人化。于是,世界具有了人的形体结构、情感愿望、生命追求。这个人化的世界实际是人肉身的诗意创造物。”[7]段建军在文本研读的基础上,将“肉身化存在”文化命题贯穿于陕西小说乡土经验的文化阐释中,并生成一套话语体系和审美理想。段建军文评的风格质朴、自然,没有西方文论的艰涩生硬,字里行间流淌着诗意、散发着智性,充满文学批评的创造性。王刚曾这样评述段建军的文学批评:“既遵循和重构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审美趣味和伦理价值,又融汇应用了西方文论的方法论工具,生成了自身亲和、朴拙、兼具形象性和学理性的批评话语。”[8]
此外,女性主义批评和地域文化批评也颇有起色,这些批评在大文化视野的影响下,有机地汲取了哲学、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成果。陕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和于全国文学批评,有屈雅君的《对传统男性形象的女性主义注视》、《执着与背叛———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与实践》等文,而屈雅君倡议创办的“妇女文化博物馆”馆存的性别文化表征的女书、嫁衣、三寸金莲等,对女性研究的深入展开具有实践性的意义。地域文化批评方面,李继凯的《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是90年代的重要收获,李继凯从历史、现实和心理三个维度对20世纪秦地小说进行阐述,涉及到秦人的生活方式、心态变迁、精神结构、文化传统、人文地理,专著融合了人类历史学、民俗地理学、精神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是走向个性化审美“兼收并蓄”[9]的地域研究专著。此外,冯的《陕西地域文学论稿》、《陕西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本体论》、赵德利的《情缘黄土地———新时期陕西文学的民间文化阐释》、孙新峰的《贾平凹作品商州民间文化透视》等专著、李春燕的论文《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也是陕西地域文学批评取得的硕果。
陕西文学批评不标新立异、趋新赶潮,多立足于陕西现实主义传统创作的本土,研究方法基本在社会历史批评的框架下展开适度地调整、突破,面对迭起的新潮抱着看看再说的姿态。神话原型批评起步于陕西,在陕西却并没有真正形成气候,尤其是叶舒宪到中国社科院以后,陕西神话原型批评声音甚为微弱。结构主义批评、叙述学批评、解构主义批评等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学批评,虽则80年代兴起于中国,在陕西要寻觅踪迹却在新世纪。陕西文学批评缺乏创造性强、引领创作的文学批评,那些能吸收现代西方理论成果而进行新批评的批评者寥寥无几,哪怕生吞活剥的拿来套用也微乎其微,和全国文学批评尤其是京沪等地先锋凌厉的文学批评相比,陕西文学批评显得滞后愚拙,尤其在现代意识的突破上远远不够。当然,某种批评的兴起、发展极为复杂,它涉及到作家、作品、接受者及环境等因素。评价90年代以来陕西文学批评,经过理论的辨析以及实践操作,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美学历史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地域文化批评等模式,毕竟丰富了陕西文学批评的内涵,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在以科学理性多元包容为时尚因素的新世纪,我们渴望着文学批评焕发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在我们依然行走在路上。
[关键词]福楼拜;爱玛;原欲;命运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08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18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省级重点创新预研项目“20世纪外国文学动态研究”(SY201212)阶段性成果;牡丹江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影视资源在高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13XJ-1503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杜文静(1992—),女,黑龙江勃利人。学生,研究方向:东方文学研究。
居斯塔夫·福楼拜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主要描写了出生在法国外省但接受过修道院教育的农家女爱玛,从纯真走向堕落直至毁灭的命运悲剧。她首先被情场老手罗多尔夫玩弄,后被浪荡的莱昂抛弃,最后债台高筑,服毒自杀,家破人亡。本文拟从爱玛对“爱情”不顾代价的追求,来探讨其背后的始作俑者——原欲,从而分析出爱玛命运悲剧的深层原因。
一、原欲理念的起源及发展
原欲理念在西方由来已久,并在西方文学的长河中占有主流地位。本节将首先探究原欲理念在古希腊、古希伯来地区的源头,然后挖掘其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蜿蜒和发展。为后文分析爱玛身上的所体现的原欲做铺垫。
(一)古希腊神话中的“原欲主义”
在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了人类生命中最为放荡不羁的自我原欲。他唤起了信徒的自然本性,展示了人的最初状态,使其达到癫狂状态。而这种强烈的对人生命本性的呼唤使得古希腊人展示了自身价值,同时也获得了“由求而得”所达到的满足和。但在希腊原始的酒神祭祀与庆典中,饮酒与死亡总是形影相随。这正暗合了爱玛放纵原欲所导致的悲剧,也暗示了作品的悲剧结局。
不过,在古希腊神话中,原欲和理性是需要和谐统一的。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同样重要。阿波罗象征这世间的规矩和理性,是一切活动准则的元神。二人的和谐统一才使人间不失光彩又秩序井然。“希腊思想始终固守节制的理念,它从不把任何事物推向极端,无论神性还是理性,因为它不否认任何东西,既不否定神性,也不否定理性。希腊思想顾及万事万物,以光明来平衡黑暗。”这一理念准确的从思想上分析了希腊人推崇原欲和理性和谐统一的原因。
(二)古希伯来中的“原欲理念”
古希伯来中的“原欲理念”则体现为原罪。在基督教中对人类的原欲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人的原欲本身就是一种罪。而“原罪”是基督教中的核心理念和对人本性最初的认识。在传统的解释中,这种“原罪”理论源自于《圣经》中关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
由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基督教原罪理论中,偷食禁果被认为是人类原欲及一切其它罪恶的开端,所以说原欲最初是由食欲,或可以说是物欲开始的。其次,当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果之后,他们首先感到的是羞耻,这便是初现端倪。这便是原欲理念在基督教中的体现,可以说,在基督教中被认为是原罪的原欲解释并强调了人本质之堕落和人性之邪恶。
(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原欲理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三个人格结构是: 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可以说是人生来就有的原始本能,受“快乐原则”的支配;自我属于意识范畴, 可以说是理性和原欲的融合,正是由此社会才不会大乱,享受相对自由,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则是由理想和良心组成, 顾名思义是超乎于自我,反映社会伦理道德, 用以控制本我, 以免危害社会。人类的社会文明和文化是以压抑和抗拒人自身的本我为基础的。
论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两大基本命题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它贯穿于弗氏理论的中心。力比多(),或可以说是原欲,是他分析人的本性的主要角度。他曾用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做例子,来阐释“俄狄浦斯情节”,即恋母情结。可算是对古希腊原欲理念的发展。
综上所述,可得出:对于女性的悲剧究其根本是其原欲的无限膨胀,导致人性的爆炸,生命的毁灭,灵与肉的分离,性与爱的脱节,外在与内在的失衡。在此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幸福的,这也为爱玛的堕落找到了依据。由此可见,人有欲望是人之本性,但是想要逾越鸿沟,去获得绝对的自由,那么换来的就是毁灭。所以说,只有用超我约制自我,才能得到相对长远的幸福。
二、原欲理念在爱玛身上的体现
福楼拜笔下的爱玛让我们又爱又恨,是一个既令我们愤懑又让我们惋惜的悲剧女人,可以说,她所表现和遭遇的在每个读者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思想上的虚荣
与夏尔结婚时,爱玛希望自己的婚礼在半夜举行,点火炬。爱玛刚搬到永维镇,在餐桌上与莱昂谈论文学时,爱玛曾说:“我就讨厌近似现实生活的那种平平庸庸的人物、温吞水一样的感情。”这都可以看出爱玛对浪漫的渴求和对上层奢华社会的渴望。
爱玛一直想生个儿子,而想生儿子的原因却是感觉自己活得窝窝囊囊,希望出一口气。爱玛认为,“女人的意志,就像用细带子系在帽子上的面纱,风一吹就飘来飘去;时时都有欲望在引诱她,时时都有礼俗在限制她。”当时的社会现状向我们表明,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女人只能以她的儿子为荣,以她的丈夫为荣,以她的家族为荣,没有她自己。这也体现了宿命论在爱玛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二)行为上的放纵
爱玛所需要的爱情是“把生活搅得动荡不宁,把意志落叶般的卷走,把整个心儿刮进无底的深渊”,可当她认识到了“与婚姻一样会腻”的时候,她却不肯撒开这块她命中的求生板。她拼命的给莱昂写情书,希望这一次的枯燥会在下一次得到补偿。但她认识不到,这就是生活!
爱玛对物欲和的追求可以说是执着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计代价的。
首先是物欲。爱玛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买了很多贵族用品。在与罗多尔夫的约会中,她花大价钱买来了镀金的马鞭送给情人。与莱昂约会时,为了保持爱情的质量,不同意换到便宜的旅店。
然后是。当爱玛对平庸无能的丈夫失望,又对生了女儿感到自己一事无成后,她便开始寻找新的精神慰藉。对于罗多尔夫的勾引,她以为尝到了爱情,却不想这爱情却是苦涩的。在卢昂遇到莱昂时,刚开始是矜持,接着故作娇羞,后来竟达到了癫狂状态。
最后,物质享受和精神支柱的倒塌导致了爱玛的崩溃,像雪花一样的账单,罗多尔夫的抛弃,莱昂的离开……一切的一切都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最终选择了用死亡使自己得到解脱。
爱玛可以说是一个自我原欲的典型代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她的影子。通过对爱玛思想及其行动的剖析,让我们更加了解爱玛,更加了解她的悲剧。
三、爱玛命运悲剧的原因——原欲与理性的失衡
爱玛的悲剧不仅仅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个人命运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然而爱玛的悲剧不仅是源于表面上令她失望的既平庸又无能的丈夫,或是生了女儿后的一事无成,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一)爱玛命运悲剧的原因
第一,侵害人性的宗教教育(以乌尔苏拉会修道院为代表)。
小说中这样写道:“音乐课上所唱的抒情歌曲…… 格调低下,音调轻浮,使爱玛窥见了诱人而又变幻莫测的感情世界……她微微颤抖,吹开画上的绢纸,绢纸半折着掀起来,轻轻落在对面的一页上。画上是一个披短斗篷的小伙子,在阳台栏杆后面,紧紧搂着一个身穿白袍、腰间挂钱袋的少女。”
这样的贵族式修道院教育腐蚀了爱玛纯真的心灵,使她对浮华的上流社会浮想联翩,种下了原欲的种子。
第二,糜烂的贵族社会风气(以昂戴维里耶侯爵为代表)。
侯爵豪华的古堡向爱玛展示了资产阶级的奢华;贵妇传情的方式使爱玛感到惊奇;席间一个十恶不赦的老头竟让爱玛肃然起敬,只因为他是“在王后娘娘床上睡过觉”的人。
在这里,爱玛见到了从来没见过的石榴,吃到了从没吃过的菠萝蜜,就连白糖也使得她觉得比别处的更白更细。后来,爱玛给她的女儿取名叫白尔特,只因为她依稀记得在宴会上听到过这个名字。而且,在这里有她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子爵。爱玛想象中的上流社会与她接触到的现实中的贵族宴会碰撞出了刺眼的火花。
第三,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的花天酒地 (以罗多尔夫为代表)。
小说中“农业展览会”一章中,让人印象极其深刻的就是那位为农庄服务五十四年的老妇人。可笑的是她的终身奖是价值二十五法郎的奖章,而那些大地主得到的却是六七十法郎,可悲的是她竟然要拿她的终身奖做弥撒。强烈的反差不仅使我们唏嘘,更让我们对当时不公平的社会极其愤慨。
而在这个农业展览会上,罗多尔夫正在进行着自己的阴谋——将爱玛弄到手。宣讲与勾引穿插在一起,使人感觉到滑稽可笑,笑的不仅是形式,更是它后面所隐藏的腐朽和堕落。
第四,都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
爱玛出生在乡村,在修道院接受教育。生活在道斯特和永维镇,但经常订阅时尚杂志和潮流小说。以至于,她的身体在偏僻的小镇,而精神和意志早已飞到了巴黎。内外的不和谐,精神上的失落和无望是爱玛悲剧命运的本因。
爱玛正是在这种不可调和的都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中走向堕落的。爱玛的悲剧令我们惋惜,更令我们深思!
(二)爱玛身上原欲与理性的对抗
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在爱玛身上原欲和理性也进行过激烈地抗争,只可惜到最后原欲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在爱玛刚接触莱昂时,她知道要克制自己,要做一个贤妻良母。她将自己的孩子接回家,悉心照料,对丈夫体贴入微。将对莱昂的感情压制在心底。刚开始与罗多尔夫时,收到了父亲的来信。爱玛决定好好爱自己的家人,包括他的丈夫。她希望夏尔能够进行一次成功的畸形足手术,这样就可以名利双收,她没有比这个时候更爱自己的丈夫了。可是平庸无能的夏尔让爱玛彻底的失望了,她为了宣泄自己的种种不满情绪又投入了罗多尔夫的怀抱。从此,走向了堕落。
爱玛把爱情当作她救命的稻草。可是,她不懂,“爱是要有所依附的”,毫无资本的爱玛根本不可能跻身于她所渴望的上流社会。
四、结语
在福楼拜给余法的信中写道:“可怜的是我们的灵魂里面,一丝纯洁的阳光,一天平静的时光,一片蔚蓝的天空,也得不到。”是啊,爱玛在自己纯洁的天空中渲染着浓重的色彩,有爱情的玫瑰红,有金币的耀眼黄,有古堡的青翠绿,有浪漫的执着紫,但她不知道五颜六色的欲望将她纯洁的蓝天变得一团糟,最后只能以死亡黑而结尾。
从原欲的角度,我们看到了爱玛对本能欲望执着追求的合理性,但正是由于对自身欲望的放纵导致了她的命运悲剧。爱玛求爱情不得,求理想不得,求父慈子孝不得,而最后只能走向自己欲望的黑洞。与其说她的悲剧是自甘堕落,不如说是源于她原欲和理性的失衡。但这绝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道德品质造成的,而是整个资产阶级葬送了她,是当时的黑暗社会湮没了她,所以说这场悲剧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悲剧。
〔参 考 文 献〕
1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1.1自卑心理
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外貌体型都不如别人而全盘否定自己。有的大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面对大学的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等一系列变化,跟不上学习进度,在父母、老师面前,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强,形成了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低劣的心理素质和消极的心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软骨病”。一个人得了这种病,就永无出头之日。
1.2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是一种封闭内心的性格障碍,是一种主观感受。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他们很想广交朋友,希望有知心朋友。但是,大学生来到新的环境,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他们未曾经历过的,现有的交往能力又不能满足自身交往的需要,所以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交往能力欠缺而害怕社交或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负清高,独往独来。有的大学生好猜疑、多幻想。这些表现长此下去,易使他们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而更加孤独。
1.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个体对一定的准则、规范或行为表现出来的反感、厌恶从而产生抵触的心理。逆反心理有两种表现,一是积极的亲社会心理。诸如:对高谈阔论、夸夸其谈的厌恶,对形而上学、教条主义、行政命令、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的反感,对不实事求是的批评或表扬的不满等等;另一种是消极的心理。诸如对理想教育、信念教育的厌烦,对政治理论及学习的反感,对教育者正确的批评不以为然,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触,思维中充满着强烈的独立性、批判性。
1.4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个体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危险出现而自觉难以应付时,由紧张、忧虑、烦恼、恐惧不安等感受交织而形成的复杂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是促进个体人格整合与个体社会化的内在动力。只有当焦虑表现为焦虑性神经症时,才可视为病态。大学生在生活、恋爱、学习、工作上受到挫折和意外事故的伤害后,最易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惶恐害怕、思维迟钝、心跳加快、易怒出汗、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反映。这种反应在正常人中也时有发生。
1.5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自尊心的一种异常表现,表现为看到他人学识能力、品质荣誉甚至穿着打扮超过自己时内心感到不平、痛苦愤怒等复杂的情绪状态。而别人身陷不幸或处于困境时则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在人后恶语中伤诽谤,用贬损别人来求得补偿。在极端情况下,有的大学生会发生人身伤害等攻击性和破坏。嫉妒是一种情绪障碍,它扭曲人的心灵,妨碍人与人之间正常真诚的交往。
1.6苦闷心理
苦闷心理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感受,是对如何保证学业和未来就业的担忧和疑虑。目前的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上大学是一种投资行为。大部分大学生来源于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低收人家庭,借贷无门,日常生活难以保障。与此相反,有些大学生花钱似流水,更使人不敷出的大学生心理不平衡,出现度日如年的苦闷心理。特别是看到社会上已经存在的下岗现象,感到将来找到称心的工作很难。由于对复杂的社会缺乏阅历,内心深处充满了苦闷。
2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2.1自我评价失调使大学生产生自卑感
许多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上的尖子,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很多荣誉,自觉是同龄中的佼佼者,自傲心理很强。进人大学后,由于高等学府人才济济,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学习上的优势,甚至出现补考、重修。他们虽然也曾有过追求进步的愿望,但看到其他学生干部、学习尖子能说会道,能歌善舞,棋琴书画样样精通,而自己身无一技,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不想学与不得不学的矛盾造成情绪的波动和低落,导致焦虑、压抑,自卑心理便得以产生。
2.2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使大学生产生孤独感
在高等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视野不只是局限于学校这块小天地,而是向更广泛的社会延神,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摆在大学生面前,有些大学生很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委屈求全,处处忍让,缺乏交往的技巧而一筹莫展;以自我为中心,合作能力较差;怕见生人,在人多场合或有异性在场时过于紧张、焦虑、出汗脸红、说话僵硬等。有的大学生自尊心过强,害怕交往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了压抑性的心态。愿交友又不太信友,想恋群又不太合群,希望了解又不想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与父母、教师不易达成心理沟通,在同学中也不易找到知音,常常出现心理有话没人诉说、烦恼又没人倾吐的现象。这一矛盾常不被人理解,使大学生产生孤独感。
2.3社会转型时期的动荡使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社会转型时期发生急剧动荡,给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各种压力出现在措不及防的大学生面前。考研、出国、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择业就业压力,出现新的难以摆脱的心理矛盾。有人感叹怀才不遇,有人感叹没有当官的父母和过硬的社会关系,内心深处充满了忧虑和苦闷,深感前途莫测,产生沉重的压抑感。
2.4经济负担的压力使大学生产生失衡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必须面对交费上大学的现实。多数大学生靠贷款、靠亲属的帮助进大学的。来校后各方面都需要支出,这对于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学生、在城镇下岗工人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为筹集学费和生活费煞费苦心。有的大学生过份重视物质享受,常叹自己家庭不如人,在生活上互相攀比愈演愈烈,更使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感到囊中羞涩而贬低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引起心理失衡。
2.5成长中的矛盾使大学生产生焦虑感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阶段。这一过程中充满成熟和不成熟的矛盾。大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男学生幻想变成白马王子,女学生梦想成为白雪公主。但幻想、梦想毕竟成不了现实,大学生如果不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而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压抑状态,心理平衡就会被破坏,而导致焦虑、优虑、自责、烦闷、困惑、嫉妒、颓废、愤怒等不良心理。
2.6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大学生产生烦躁感
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寄予了厚望,但缺乏正确的教育。应试教育的方法使很多家长在子女考大学之前不把子女人格塑造放在首位,望子成龙心切,重智力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常识,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各方面的要求超过孩子的实际承受力,造成子女的性格出现了偏差。比如:自我中心、依赖、责任心差、合作能力差、不能承受挫折等等,这些都使大学生适应新环境、维护良好生存环境有困难。部分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感到愧对父母,更增加了心理压力,产生烦躁感。
2.7情感问题使大学生产生困惑感
大学生由于心理与生理发育逐渐成熟,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和对爱情的强烈欲求,不少大学生开始从考虑恋爱到恋爱实践,按自己的意愿步入爱情殿堂。但由于大学生对爱情的理解过于浪漫,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名状的心理困惑。总相信有完美的爱存在。常有一些大学生为自己还没有恋人而自卑,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不敢坦然与异往,更怕在异性面前失误,只好用回避与异性接触的办法保护自尊心,并极力掩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失落。还有的大学生认为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一旦情感问题上遭受挫折(如失恋、单相思)便难以接受而心灰意冷,甚至走向极端而采取毁灭行为。
3大学生心理障碍教育对策
3.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三个根本条件和能力:博学高精,学能善用,求是创新。而博学、善用、创新的核心条件和重要前提是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成熟的心理调适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及积极的探索精神。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主要的途径,也是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是心理素质,提炼的是心理品质,是心灵的“养育”,昭示的是一种很强的能力,需育人环境中所有人参与、抚育、滋养。因此,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人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实现以各科教学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
3.2通过不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大学生在抗挫折、耐磨难方面普遍存在缺陷。应根据大学生的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学习挫折理论,正确认识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财富。其次,要接纳大学生倾诉,宣泄挫折,消除压抑,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第三,帮助他们正确归因挫折。对于交友、恋爱的挫折,要泰然应对;对于考试失利要重视,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盲点和学习方法上的缺点;对于考研落榜,要根据情况继续朝着原来的目标努力或者先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考虑。第四,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挫折,领略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通过转移、升华、补偿等方法,理智地走出挫折的阴影,从而锻炼、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3.3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感到世间真情难在,看不惯世风又无力改变,于是有的大学生走向自我封闭的孤独境地。这种不良的人格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实际上,大学生年龄相近,志趣相仿,生活集中,朝夕相处,容易达到心理上的沟通,这对于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第一,大学生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要把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第二,要扩大社交范围,只要对学业、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交往,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筛选,注意与同辈之间交往,注意与良师、学者、专家、名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3.4通过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咨询活动是互倾衷肠的自然流露,重要的不是给对方一种处理具体事情的方法,而是以开放、灵活的心理接触去理解对方并将自己对生命那种进取的积极态度传递给对方,感染和劝导对方。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应请经验丰富、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心理专家或心理医生,开展对心理诊疗防治工作。因为大学生的心理疾病除了由于环境、人际关系和心理素养条件造成的以外,人在患病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心理专家或心理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在对单个学生特定的心理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心理咨询教师应以理解学生为前提,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启发寻找症结,从而缓解心理冲突,恢复心理平衡,促进人格成长。
还可以采取网络心理咨询方法。网络心理咨询是指在网络上,主持网站的心理学专家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或新闻组的线上互动功能,向来访者介绍心理知识,提供治疗心理障碍的新服务。一个优秀的心理学站点的主持人能抓住心理咨询需求,收集国内外知名的心理学专家最新的心理学论文,为网友“解惑”。网友可以运用自己所了解的心理学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会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得到加强,这种互动交流方式又可以弥补心理咨询上的某些不足。
心理咨询和网络的结合拓展了网络空间,丰富了网络内容,心理咨询有了新的形式。但要净化现有的网络环境,减少网络本身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避免不健康的心理引导,提高上网道德。
3.5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施行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把自己融人到社会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吸收大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如负责组织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邀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使大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适应能力。
论文摘要: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恋爱等方面大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甚至会造成很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由于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同时也包含着个体自身的原因。为此,我们需要家庭、学校以及个人等方面的努力。
随着高校竞争机制的全面引人,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失调或者存在着心理障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象牙塔里天之娇子们的心理障碍也亮起了红灯:笔者将从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恋爱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其调适作一番陈述。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学习心理障碍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很多大学生都是通过一番拼搏几番努力才走进了大学的殿堂。长期性情的压抑使得他们把大学看成了天堂,那里没有作业,没有老师的训导、家长的叮嘱,而只有轻松、愉快和欢乐。为此,校园里不时漂来三五成群的逍遥一族:玩扑克、打游戏成了他们的拿手绝活;看录像、谈恋爱成了他们的看家本领;殊不知,学习是一种持续性的活动,一旦你停止学习久了,则会产生倦怠心理。
(二)人际交往障碍
学生的主要活动大多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和实现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渴望被了解的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支持和理解,给以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和寂寞,损害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如此重要,反观我们大学生之间的人际状况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别人遇到困难时袖手旁观,自己遇到心事时也只是形影相吊,或者到虚拟空间上去寻求安慰
(三)情绪性心理障碍
情绪是个人对重要的机遇或事件做出适应的生物反映倾向。情绪生活是人们一刻都不能缺少的。凡是能满足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了烦恼、厌恶等否定的情绪的体验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不良的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危害。为一点小事而过分的情绪反应或情绪反应过于迟钝、无动于衷、冷漠无情等这些不良情绪往往成为大学生情绪性心理障碍乃至恶性行为的导火索。
(四)恋爱心理障碍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谈恋爱已经成了大学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随,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越来越趋于开放,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不排除有些大学生可能会在大学校园里找到真爱,但是为数不少的情侣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分手。而有些学生却因此抑郁成疾、焦虑成癖,最终形成了心理障碍。爱情可以让人甜蜜,让人激情四射,但也可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而这种由于恋爱失败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已不鲜见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怎样调适需要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家庭教育应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价值观、从事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为了调适这些因素所造成的心理障碍,我们就必须学会消除它的不利之处二
1、转变父母的教育方式
美国"L:理学家安妮把家庭的教育方式分为情感关注型、回避型和接受型不良的父母教育方式会造成子女人格偏离,是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吸毒等问题的危险因素。对子女期望过高,过分限制子女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过分焦虑或者对子女过分溺爱、迁就,这些养育方式可能会造成孩子自卑、敏感或者以自我为中心等缺陷。因而为人父母应该严格要求、关爱并重,应该用语言或姿态表示对子女的喜欢,经常赞扬子女,能够谅解子女的过错,尊重子女的意见,参与子女活动。事实证明,情感关注型家庭的子女很少会有心理障碍,很少会做出一些极端的恶性事件
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气氛也是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来自家庭内部比较融洽、和谐的大学生往往性情比较温和。能够宽容别人,能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不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而若家庭气氛比较紧张,孩子往往形成胆小、怕事、自卑等性格缺点,有的逆反心理比较强,甚至会对社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危害。
(二)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中应起主要作用
大学生的生活有很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为此,学校应做好如下工作:
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不少大学生对自己存在的价值,对未来的打算都很困惑,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理想,没有人生目标。这种生活充其量也只能叫做生存而非生活。而在这种无目标、无理想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调,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的,甚至很可能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的。鉴于此,作为学校要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给予他们一盏正确的指路明灯,这样在他们迷茫、困惑之时,大学生才会勇往直前。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应该在大学的课业任务中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咨询、人生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等课程,提高他们应对困难的意志力,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提升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免疫力。另外还应多请一些资深教授开设一些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教给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掌握突破人际困惑的技巧。
3、提升心理咨询的水平
我们要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工作应该主动出击,而不应该被动的等待学生的来访,可以定期的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个检查,从而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而不是事发之后再作反省。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还应密切关注那些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他们经济拮据、敏感、自尊心较强,若不小心,可能就会受到心理障碍的侵袭。
(三)大学生的自我调适
哲学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鉴于此,克服心理障碍关键在于自我调适。
1、正确的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我及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的认识和评价。正确的自我意识会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而错误的自我意识则使人学生对社会适应不良。大学生必须正确评价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平常人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生活。
2、确定合理的目标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回有所收获。目标是一个人的重要的行动指南,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的确立必须实事求是,必须符合自身的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必须要是在经过一番奋斗一番拼搏之后能够达到的。长远目标即一个人的理想,是确保大学生能够勇往直前的一个重要的王牌。在制定目标时除了要拥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即近期目标,还要确立比较长远的目标。目标的确立,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命不凡。目标过高往往不能实现,从而易使他们产生沮丧、自卑的心理;目标过低,即使达到目标了也往往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毕竟一切尽在意料中
3、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
现在不少人认为大学里学习的很多东西几乎没有多少在社会上可以应用其实大学生从大学里学习到的往往不是刻板的知识,而主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不同于以往初中高中的学习方法。大学里学习容量比较大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去粗取精,学会自主性学习,这样才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愉快而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
4、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训练,不酗酒不吸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能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劳逸结合,必须丰富多彩。一个人如果封闭自己,除了学习之外不去参加任何文体活动,那么他的大学生活将会单调、乏味,甚至会连正确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都难以维持下去。不会休闲就不会就不能真正地学习只有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一个人的学习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素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这一时期受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亚群体,如果仅仅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18~23岁的青年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他们应该朝气蓬勃,有强烈好奇心,具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以及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充满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内分泌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处于非常旺盛的状态,身体的内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逐渐产生了种种不适应,诸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与择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均摆在了这些心理上还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对这些变化调适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当代大学生心理上所面临的困惑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许多大学生普遍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丧失了基本的激情与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戏、恋爱等。对现实漠不关心、道德沦丧、信仰丧失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自负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内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条件上,少数大学生因自身长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体患有疾病,而对自己不自信。在内在条件上,有少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造成心理负担。二是难以把握个人情感。大学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产生友谊甚至发展爱情,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程度不一,当来自情感的压力和矛盾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和过激的行为。三是对人际交往力不从心。大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在自身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时,就会导致交往受阻,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观念因素等。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物质、金钱的刺激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诱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高校过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势必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暂时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压力大。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美好理想与渺茫前途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失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二是家庭压力大。对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期望既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同时,对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无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学习压力大。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体、社交、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大学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原有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否定。
转贴于
三、提高人格素质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应是重中之重,这也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质。
1.培养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特殊视角。首先,人格的哲学层面的建设,要解决人生终极归依的问题,它是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内核。另外,哲学层面的人格建设,要为主体提供与众不同的生存空间。哲学为人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撑。有哲学素养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由,这样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创新构建;对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极现实,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养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道德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真诚、善良、正直、容忍、宽容等道德人格素质。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的,例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忠、孝、信、义”的人伦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道直行、见义勇为等传统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体内部的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同时,健康的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自我意识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交际品质等。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仅是依靠心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其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如究其根本,以构建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给大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设立了学生心理服务部门。例如,盐城工学院党委学工部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也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协会,各个二级学院设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心理部,各个班级设有心理委员。此外,在每一学期都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大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归到A类,大学四年跟踪了解;问题不大的学生归到B类,请辅导员关注;没有问题的学生归到C类。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优秀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离不开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
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通过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正确的理念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认知体系,使得大学生能够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自我矫正情感的偏移、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决不能仅靠说教,而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具体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在体验中产生或巩固正确的认知、锻炼意志品质、改变不良行为。因此,按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标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
生活在别处
或许是天生爱自由,或许是追逐梦想,又或许只是为了逃离,尽管理由不尽相同,但他们都选择了马不停蹄的生活。离开家乡,从一座城市来到另一座城市,从一个国家来到另一个国家,在斑斓人生的背后,是欣喜还是遗憾?且听3个High Mover的真实故事。
珠玛:28岁。安徽合肥人。现居加拿大温哥华。正在攻读哥伦比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硕士学位。求学的生活始终艰苦。但她却很执著。考大学时心仪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不在合肥招生。她便报考历史系。随后辅修心理学。并在毕业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跨系报研成功。幸运的是。爱人郑磊始终与她保持move的一致脚步。目前郑磊也在加拿大深造。
我有多固执?考大学时我心仪北师大的心理学专业,但那年该专业却没有在安徽招生,于是我报考历史专业,同时没有放弃初衷,一直辅修心理学,并最终在毕业时通过跨系报研考试转到了心理学系。之后我开始考虑出国深造,在一次专业会议上我认识了一位很投缘的加拿大教授,所以就将目标设定在他所工作的UBC,但第一次申请博士却以失败告终(因为国外对实践经验要求很高)。就在那时我先生郑磊拿到了维多利亚大学的offer,于是我以陪读身份来到了维多利亚,一边在健康服务以及多元文化的机构里做志愿者工作,一边继续申请,这一次我成功了(出于谨慎考虑我申请了硕士),但也意味着我和先生的分离,开学后我独自搬到温哥华,与他隔海相望。
我和郑磊15岁相识、相恋,他在我的旅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实在维多利亚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动摇了信念。因为我也有机会和他在同一个学校读博士,如果去UBC读硕士,那么分隔两地至少三年,房租和交通费都会成为负担,心理上的影响更不必说。但是郑磊说我应该去UBC,UBC是更好的大学。他说,你的整个人生都会不同。我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UBC是我的梦想之地,我为它远涉重洋,却险些没有跨过那一道小小的海峡。谢谢他的爱,让我每天都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从地理位置上说,我不过是改变了两次,但从心理上说,我觉得自己毫无疑问是一个High Mover,我永远把去更广阔的世界当作目标和梦想,且尚未对任何一个城市产生不可割舍的依恋,工作也是如此,所以我至今没有过正式的全职工作。目前我在两个研究项目里做助理,之前也做过翻译、数据分析、中学和大学在职硕士的老师、家教、钟点工等。所以尽管听上去我是很固执很有规划的人,但我从未有过“少走弯路”的想法,我不知道有没有弯路和直路之分,我只知道所有自己最终走过的路才是唯一的必经之路,也只有我走过那里,才会知道将来要去哪里。
“以梦为马,永不停歇”
张抒:26岁,江苏扬州人,现居上海
正在上海戏剧学院攻读研究生。“年轻就是应该出走”是她的理念。喜爱艺术的她为了实现梦想选择“出走”。作为受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尚未感到过多压力。只知道朝着梦想一路狂奔。
在扬州,喝着富春的早茶,听着南柯一梦的故事长大的我,却没有微醺于那种闲适的生活,反倒滋生出一些艰难的梦想来。是的,梦想总是艰难而非轻易。凭着对戏剧、对艺术模糊懵懂的兴趣,我闯进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殿堂,毕业后折腾一圈,感到为了实现梦想仍有学习的必要,于是重返校园攻读戏剧理论。
读书和实践将我现在的生活塞得满满当当。在翻看近两年的照片时,我才发现自己一刻也没停歇,排练、演出、参与电视制作、客串外景主持,台前与幕后,我穿梭不息。我当然也会对没法更好地照顾父母而感到内疚,但也觉得现在正是自己积累成长的时期,所能做的,也许只是在和父母通电话时再累也会说一句:我很好。当被问到觉得最辛苦的部分是什么,我想,那便是总会不断有更辛苦的事出现吧——但青春就应该是这样吧,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我常常不做规划,但凡机会来了,我便先抓住再说,也许明天就有机会离开我今天的城市,我不会犹豫,只会想那很可能是件好事。
现在我正忙着独立制作自己的一部戏,顺利的话也许今年10月就会上演呢。等到毕业后,我也会尽力从事和戏剧相关的工作吧。至于更遥远的未来,我想要拥有一座自己的岛屿,盖一座自己的剧场,吸引有趣的人去看戏——至少喜欢做梦的人都是善良可爱的。
“在move中收获爱情”
毛妍芳:29岁。浙江松阳人。现居上海。在跨国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去法国深造。后又前往英国实习。在颇为神奇的经历中最神奇的事莫过于move中收获了苏格兰小伙的爱情。目前两人虽已结婚。但仍天各一方。常常打飞的上演现代版的“鹊桥相会”。
如果要用数字去定义我过去的一年,那便是92604英里的飞行距离和1640通电话。其实我妈妈一直都很掌控我,从小到大,我都按照她的规划在行进,包括出国留学这件事。可她没想到,天高海阔却让天性自由的我“得逞”了。
2006年我前往法国里昂攻读研究生学位,一年级读完后按照法国研究生课程的规定,我必须有实习经历才能顺利升入二年级。其实当时实习的工作并不好找,我的法语当然比不上当地人,而我也不想只是卖卖咖啡或者打印文件。或许是我运气好,又或许是只要坚持命运就会给你奖励,我去公司面试那天的经历堪称奇遇。我在公交车上迷路了,便向同车的小姑娘问路,没想到她打电话回家问她爸爸后,他们全家竟然开车送我去面试,并站在公司门口对我说:Good Luck!感谢生命中的贵人相助,第二天我就被录取了,而当我打电话感谢小姑娘并打听租房信息时,她竟告诉我他们家就有空房间!于是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那7个月,我们就像一家人那样生活,甚至周末会一起去南法度假。
实习经历让我反思自己在众多留学生中竞争力何在,我的答案是工作经验。于是我申请了欧洲交换生计划,来到了英国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在那里,我遇到了他。期满后我又申请了新的实习生项目,只为留在英国,这一次,我move到了牛津。现在我又回到国内,在上海工作,公司就是我最初实习的那家呢!生活真的挺奇妙的,原本以为遇到他,一个人拖着箱子每年换一个城市的生活也许结束了,但他却鼓励我遵从自己的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让他从男朋友升级为老公的原因吧),所以我们虽已结婚一年,但仍分隔两国,飞来飞去地相会,我去他家过圣诞,他来我家过年,或是他去纽约的时候我也“碰巧”去那儿出差。
我们正在积极寻找一个对彼此都合适的城市,所以move是一定的。或许奔波,但我真的很快乐,也许快乐的根本就在于身边有那样一个他吧,即使不在我的身边,却依然能支撑我的全部。
诗意地栖居
与High Mover不同,他们在同一个城市成长、求学、就业,或是兜兜转转了一圈,又选择回到家乡。他们也会羡慕那些能够遭遇更广阔天地的人,但他们与父母相伴相守、与朋友相知相依的安逸生活也令他人羡慕。或许,如何在躁动的心与宁静的愿望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便是Low Mover的生活之道,也是接下来的几位女孩正在努力的方向。
“生活不能没有安全感”
宋珊珊:29岁。生于杭州、长于杭州。现在在当地从事文员工作。人们曾对非常优秀的她的未来有很多猜测。但她在报考大学时却选择了离家最近的浙江大学。虽然毕业后曾在南京大学深造。可如今还是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回到杭州工作。在别人看来的“安于一隅”。在她看来却是一种满足的幸福。
记得《灌篮高手》里流川枫为何要去湘北打篮球吗?“离家近!”可笑吗?其实我也如此。我一直是那种即使远行也绝不会独自上路的类型,考大学时,班里56个同学中有16人选择了浙江大学,在浙大甚至有个“新昌帮”,固定的朋友圈,每周还可以回家蹭饭。可到了读研的时候,我却因为阴差阳错被保送到了南京大学。那三年等于三个词:漂泊、孤独、高压。以至于毕业后我虽有国家公派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读博的机会,但雄心壮志却日渐低迷最终放弃。这或许是因为我太需要安全感,害怕改变吧,比起独自一人面对来自异国他乡的各种不可预知,我宁愿安于一隅。
现在我和从初中开始就熟识的同学结婚了,在杭州有了自己的家,也不必纠结节假日去婆家还是回娘家,平淡舒心也挺充实。我并非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度蜜月时我特意选择了新西兰,想去看看那个被我错过的地方。起初那里的清新空气和自由氛围让我觉得当初的放弃也许真的是草率了,但蜜月临近末了时的寂寞和空虚,还是提醒了自己,那并不适合我。
也许真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但只要找到平衡就好。所以我觉得High Mover和Low Mover其实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时空体验。我这样的Low Mover,就像固定于一点的参照物,所有我经历的生活都以我为中心发生着改变;而High Mover就是一个移动的点,在不一样的地点人物环境中流转,他经历的环境是相对静止的,是这个点让无联系的环境相互贯穿。前者更像是在流动的时间中感受空间带来的安定与永恒,后者则是在变换的空间里体味时间赋予的多彩和丰盈。好比有人细赏院前蔷薇,品味四季更迭,有人流连世界市场,纵观人世百态,谁看得更多、望得更远、悟得更深、活得更好,实难以评判。只要享受、珍惜、自在于所选择的生活之中,做生命的主人,便不会是井底之蛙或匆匆过客。
“逃离北京的公交和地铁!”
苏珊:28岁,安徽合肥人,目前在当地从事IT工作。她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一颗摇滚的心总在躁动。从南京到英国。谁也没指望她停下脚步。合肥。好在她似乎已找到一种平衡:找一份稳定工作。嫁一个文艺青年。
记得高中的一天半夜,班主任老师在火车站找到了我,我认真地看着她说:“老师,我要去搞摇滚。”那夜的我看到现在的我,大概会惊讶得瞪圆眼睛吧。
考大学时,只想着不在合肥就好,毕业再深造时,只想着能走得更远点就好。英国,真的不算近。在那儿念书,在下午的广场上喝咖啡,听各种音乐以及各种思想——说真的,回来是很现实也很无奈的事儿。不愿彻底放弃的我选择在北京工作。现在想来,是北京的公交和地铁生生地把我挤出了这个城市——合肥安逸,英国自由,可北京的快速高压让我始终无法适应,每天一睁眼就开始担心漫漫上班路。父母需要我的陪伴,而我明明也是个只想开个咖啡馆就好的人啊,于是选择回到合肥。
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男孩,他还真开了一个小小的咖啡馆,安安静静地画画,安安静静地等待客人,他就是我现在的老公。现在我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开车去上班(停车也绝不是问题哦),下班后就去学学英文、做做美容,当然还会去老公的咖啡馆看店。至于到底是什么牵绊了去远方的心?也许是父母,也许是爱情,也许只是一个咖啡馆。
“父母在,不远游”
张颖:27岁。重庆人。目前在当地某大学从事行政工作。生性好动。但母亲每次和她通电话的ending都是:“这么多年放你出去飞,现在可否收心回到父母身边?”纵是百炼钢也绕不过父母的绕指柔啊。于是她只能乖乖回到重庆。做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啦。
如果一年前采访我的话,我还是一个标准的High Mover呢。考大学时毫不犹豫选择外地,因为在我看来那是出外锻炼自己的最佳时机。在大学时期,我几乎把国内的名山胜水都游历了一遍,暑假时还跑到贵州支教。毕业后更是选择去法国留学,又抓紧机会把欧洲兜了个遍,甚至还跑到遥远的南非做过志愿者。简而言之,我的人生曾不停地move,选择回到重庆,其实也只因为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
实在受不了妈妈每次给我打电话都用同样的诉求结尾,而现在回到重庆已经快要一年了^刚回来时烦躁不安的情绪是有的,但是很庆幸我在大学做的是关于国际交流的相关工作,这是一份open的工作,接触的都是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工作性质也决定了我还是有机会去世界各地,此外还有寒暑假,于是这份既单纯又文艺的工作看起来似乎解决了我的难题:既对世界仍敞开门,又能漫步于宁静的校园。而如今待在父母身边,虽然听到唠叨的频率很高,但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种幸福。
虽然有时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安稳中也有不甘,也会常常问自己,难道一辈子就这样毫无悬念地走下去吗?但既然此时的我还无法回答自己这个问题,那么与其考虑遥远的未来,不如只争朝夕,好好地度过当下的每一天吧!
选择,从认识你自己开始
看完真实故事后,不难发现High Mover的身上不乏个人主义,生活节奏更快,人际关系网更宽广,对于世界的体验也更丰富,而Low Mover则会拥有一个交往更深的朋友圈,不会常常受到孤独感的打扰,幸福感也更高——这两种生活方式伯仲难分,却又不得不做出选择。在我们为你奉上两种选择背后更深层次的分析后,你也必须更加了解你自己——记住Rule No.1:主动面对,主动选择,不要让生活拖着你跑哦!
在《东京爱情故事》里,赤名莉香对永尾完治说了段话,堪称人生无奈之最高。莉香大概是这么说的,很羡慕完治你可以在一个小县城长大,和山上、里美这些同学一起成长生活,我从小就不停地从一个城市换到另一个城市,同学什么的都是认识了马上就分开,也没有什么一直很要好的朋友,唉。完治则呆呆地看着她,不知如何作答,在他心里泛起的也许是自己刚刚离开爱媛来到东京时彷徨无助的一幕幕,只有莉香在教他怎么工作、怎么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下来。
这境况翻译到社会学语言表述中,有些频繁迁徙者和稳定安居者之间的对望和互羡的意思,这两种人便是High Mover和Low Mover。
弗吉尼亚大学心理系的日裔博士大石茂弘和多伦多大学乌尔里奇·什马克2010年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总第98卷上的一个研究,最近被网络上的一些观察者拿出来作为High Mover和Low Mover的特质和生活质量的对照依据。其实论文原标题是“居住流动性和幸福感以及死亡率之间的联系”,作者们强调这是第一个针对居所稳定程度如何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所作的大型研究。之所以强调这个大型,是因为大石博士等人使用了来自国家级追踪调查项目的数据库,而作为比较的两组数据,分别来自1994年—1995年间采集的一组和2004—2006年间采集的一组,跨度达到了10年之久。第一次接受调查的人数为7027人,其中3632人为女性,3395人为男性,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8岁。他们主要来自于波士顿等大城市,而在10年后的追加调查中,约有70%的个体完成了问卷,而有5.9%已经离开了,人世。
简单说明一下,上述研究倒没有什么别出心裁之处。其实在关于人的幸福度的研究中,居住状况是经常被拿来使用的一个参数指标。
调查中,通过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四个方面来鉴定参与者的自我健康状况,研究者会让接受调查者对诸如“对自己的性格有多满意?”等问题打分,最后根据这些分数来综合评定他们的生活和身心状况。文章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总的来说,居住场所的流动性大多会对幸福感带来负面影响,而和成年后更高的死亡率也有一定相关度;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无论是童年时期还是成人之后,过于频繁的迁徙都会导致更高的死亡率。不过研究者们也提到,关于死亡率的判断是受到一些限制的,所以类似的调查还需要被重复,才能提供有效的建议,用于指导人们对迁徙做出理性的判断。这一条加得非常到位,简直起到了免责声明的作用。
大石博士在其后续研究中也作了一些补充性的工作,比如探讨了居住流动性和交朋友之间的关系。他们召集来133名大学生,分成“总是搬家组”和“稳定生活组”,让这些被试者想象以下两个场景:一是为了工作需要,一年得搬一次家;一是搬一次家后就住上10年。然后对他们做一些情绪和社交意愿方面的测定,发现“总是搬家组”的同学们显然更消极,也表现得更不想去交友。这个测试后来在非学生人群中也进行了一次,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做出其第一个用做军事培训目的的严肃游戏作品。2002年,在很多人开始思考游戏除了娱乐还可以有其他可能性应用的大背景下,来自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的David Rejecsk和Ben Sawyer提出了旨在针对政策和管理方面的“严肃游戏计划”,启动随后而来的“严肃游戏运动”浪潮,针对社会改变、医疗健康的严肃游戏倡议应用而生。相关研究者们从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文化学、广告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角度,对严肃游戏进行了不同阐释。
早在1970年,Clark Abt就在他的Serious Games一书中对严肃游戏进行解释:游戏在本质上就是两个或者多个决策者在一定局限性环境里试图获得他们预期目标的活动。要想赢得预期任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严肃游戏被设计出来并不是用来娱乐的,而是从始至终都有着清晰、详实的教育目的。
Mike Zyda在他2005年的论文From Visual Simulation to Virtual Reality to Games中对游戏、视频游戏、严肃游戏做了一个逻辑上的递进性质的解释。他认为,游戏就是在一定规则下,以娱乐或者奖励为目的的体力或者智力竞赛;视频游戏就是根据一定规则,与计算机进行的以娱乐、放松或者输赢为目的的智力竞赛;严肃游戏则是在特定规则下、人与计算机展开的通过娱乐的方式以加强国家或者公司的培训、教育、医疗、公共政策和策略性沟通为目标的一种智力竞赛。
尽管有关严肃游戏具体包括的内容以及严格的定义存在着广泛争议,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严肃游戏具有以下两个特征:①知识和技巧的转换与加强。②包含旨在改变社会或者个人行为的劝诱型技术和内容。严肃游戏主要应用于职业培训、灾难应急准备、领导力和危机管理、小学及幼儿园的文学与科学教育、行为转变、社会改变、广告、新人培训、积极劝诱等,其业务通常是由主流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外的游戏工作室来承担。
严肃游戏除了与传统游戏一样,具有一定的封闭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目的及奖惩反馈系统外,它与传统游戏有所区别的特点是:①现实应用目的性更强。②科学性更强。③重返现实的可能性。严肃游戏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以及多个领域已经得到实际应用,并且能够用来辅助解决很多方面的问题。
中国国内对严肃游戏的认知和推广非常有限,社会认同度低,北京和上海有积极推进相关工作。2009年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严肃游戏(北京)创新峰会。会议首次在国内对严肃游戏进行多层面的探讨,并成立了严肃游戏实验室展开相关理论研究和项目拓展,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界正在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从第三届开始,严肃游戏峰会并入中国国际网络博览会的论坛,顺利成为全国性的行业论坛持续下去。上海在2010年12月5日成立了市严肃游戏产业发展联盟,现有10多家联盟单位。联盟于2011年了严肃游戏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将上海打造成中国的严肃游戏研发中心。目前,已成功开发《驾车高手》、《PK英语》、《情商加油站》等严肃游戏。
由睿光育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PK英语》是国内首款教育类严肃游戏,也是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该在线电子英语教育游戏在全国150所中小学进行了试点,尝试改变现有英语学习方式。利用游戏的互动性和沉浸性,让使用者形成自发与互动学习的习惯。游戏实现了跨平台应用及数据同步功能,可以在互联网、局域网、单机模式下使用,收录了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的四套教材的全部单词、词组、语法、句型,达到3000词汇量,在线提供20000多套模拟试题和真题,辅助学生进行游戏性英语学习。也为老师提供测试和布置作业功能。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高校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北京理工大学课题团队集合心理学专家、游戏设计者、美术设计者、文学艺术专家以及一些专业教师,开发出一款旨在培养大学生情商的《情商加油站》,这是国内第一款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严肃游戏。该游戏以心理学的情商理论为指导,包括创建形象、任务系统介绍、社交活动等几个模块,通过将情商教育游戏化、娱乐化、形象化,使游戏参与者及时发现自身心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对人生、事业、爱情等问题的正确看法。该游戏强调体验式教学,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空限制,切实考虑到了大学生实际需求,以游戏的形式传达了一些很严肃的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在北京各高校进行的可用性测试过程中,该游戏获得了参与者的正面反馈,很多大学生都肯定了游戏对于他们如何处理日常人际关系方面的积极效果。
与无锡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军事游戏 《光荣使命》。该游戏以一名新兵战士在军营的生活为背景,以参加代号为“光荣使命”的实战演习为主线,划分出“基础训练、单兵任务、班组对抗”3个模块。基础训练模块设有军队历史馆、文化活动中心、实战训练中心、综合训练场等。单兵任务模块根据士兵实战演习的过程,选取有对抗性和可玩性的战斗环节作为游戏关卡,游戏参与者通过逐一闯关,体验战斗过程,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场处置和心理适应能力。
严肃游戏也可以与文化宣传和旅游行业结合。在《虚拟紫禁城》中,玩家可以任意游览故宫博物院里的各种场景。
目前,国内外的严肃游戏大都由于商业推广模式而发展缓慢,国内相关发展更显困难。其商业推广主要是B2B模式,也就是企业对企业或机构的模式;而不是常规娱乐游戏的B2C模式,即企业对个体用户的模式,导致产品通常被专门的军事单位、银行、学校等购买。而社会公益性质的严肃游戏匮乏,造成其使用范围局限、认知度低、用户普及率偏低、融资困难的现象。要想打造中国游戏产业文化以及严肃游戏产业文化,建议如下:
(1)继续做大做强腾讯、网易等骨干游戏企业,帮助其集团化发展方向,形成在国内国际有品牌知名度的大型骨干企业,增强中国游戏产业的世界竞争力,鼓励并扶持其开设严肃游戏部门,利用大企业的平台优势发展中国严肃游戏。同时,产业中小企业、个人工作室应形成联盟,在联盟的指导下进行技术平台共用、市场渠道共建共享策略,集体做大,打造多元化的中国游戏市场。
(2)网络游戏评论的开展对游戏产业界的发展是一种平衡性的有益补充,如何与国际前沿研究保持同步性发展是游戏理论建设者需要具有的国际视野。如何突破国内目前只关注游戏的经济效益和不良社会影响的狭小视角,将游戏思维、游戏设计与制作导入人们日常的现实生活,这无疑更会为游戏产业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未来之路。
(3)对中小企业进行有效扶持。持续上涨的各项经营成本,使困于在强势产业知名企业夹击下的小企业举步维艰,如果能够从政府得到资金上的一定程度的缓解支持,有益于整个产业链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严肃游戏是游戏产业中的新开发领域,更需要获得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
[摘要]媒体报道河南郑州市一所幼儿园为幼儿举办“集体婚礼”。事实上,他们所依据的“幼儿处于婚姻敏感期”的理论是一个伪概念,是假借游戏之名对幼儿的“愚乐”。这起闹剧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界存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例如,缺乏科学精神,缺少人文关怀等。学前教育界有必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弘扬人文关怀,坚持职业操守,建立专业调控机制,以维护学前教育的庄严性,从而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关键词]“集体婚礼”;敏感期;幼儿游戏;科学精神;学前教育庄严性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5-0001-06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河南郑州市一所幼儿园为100多名幼儿举办“集体婚礼”。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既暴露了个别学前教育工作者混乱的教育观念和荒唐的教育行为,更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存在着的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必要作一番深入讨论。
一、“婚姻敏感期”是一个伪概念
皮亚杰说过,“当发生一个有关心理事实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向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请教,而不应该试图通过自己的思辨去发明一个答案”。…据报道,这所幼儿园是在“幼儿性教育”的主题下策划和举办这场“集体婚礼”的。该园园长说,在3~6岁幼儿中,已有不少幼儿进入了“婚姻敏感期”,幼儿园组织“集体婚礼”活动是在因势利导,向幼儿灌输健康的婚姻观。“婚姻敏感期”成了该幼儿园举办“集体婚礼”的理论依据。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儿童性别化的心理学研究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敏感期也称关键期,是奥地利习性学家洛伦兹在1935年提出的一个著名概念。在胚胎学中,关键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孕妇服用一种药物对胎儿有无破坏性后果,取决于胎儿当时处于哪一发展阶段。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也与时间关系密切。关键期的概念还被广泛应用于发展心理学领域。弗洛伊德及其他许多早期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早期经验对于成人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说法与关键期的概念是相互支持的。所有主张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也都认同在一个特定阶段内,儿童会对某一种经验特别敏感。例如,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对动作的练习和探究,在出生第一年末对母语口语的运用和创造等。
到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关键期的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人们发现许多特定的关键期似乎只存在于一部分物种之中。例如,即使是鸟类,也有不发生印刻反应的特例。又如,一些在种系上非常接近的物种,它们的关键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此外,人们对关键期的长短是否仅仅受遗传因素制约以及经验在其中起什么作用等问题都存在很多争议。有研究发现,在关键期之后,如果将适宜的刺激呈现足够长的时间,生物有机体同样也能产生印刻现象。看来,关键期的问题比当初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人们开始接受一种比较有弹性的说法,即对于某些物种来说,可能有一个特殊的关键期,但特定的文化可以改变关键期的结果。尽管人们普遍承认关键期在胚胎发育和神经系统发展中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关键期在个体的学习和心理发展中有一定的对应效应。因此,与其说关键期是表示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时间期限,不如说是表示个体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敏感程度,即学习水平。人类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具有灵活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灵巧的动作功能,具有抽象的符号系统,具有交流信息和情感的语言系统,具有覆盖全部生活的社会系统,因此,人类具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高度灵活性和变通性,很少会把自己限定在固定的行为模式中。可以说,关键期,尤其是人类的关键期,目前仍是一个值得大力研究而且必须慎重使用的概念。一种比较灵活的方式是把个体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中对某一刺激特别敏感或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称为敏感期。这一说法可能比关键期的说法更符合发展的事实。
在人类的性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激素(如酮、雌激素等)对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如出生前的8~24周、出生后的1-5个月,以及从青春期开始到整个成年期。早期的酮效应可以永久地改变脑的结构和脑所控制的行为(称为“组织效应”),如生殖器分化;青春期后则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神经环路从而对脑和行为作暂时的改变(称为“激活效应”)。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性器官已经分化,而性腺还未成熟。从生理基础看,幼儿不可能处在“婚姻敏感期”内。
从儿童的认知发展看,3~6岁的幼儿尚未形成性别恒常性,即幼儿还没有一个稳定的性别观念,比如男孩认为“自己是男孩,而且永远是男的”,女孩认为“自己是女孩,而且永远是女的”。性别恒常性的形成是儿童性心理和性别行为发展的关键。学界普遍认为,性别恒常性包括对自己及他人的基本性别确认(性别标签)、了解性别在时间上是稳定的(性别稳定)、了解一个人的性别不随表而特征的变化而变化(性别一致)三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三方面是随着儿童的认知发展逐步递进的。从目前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看,儿童的性别恒常性在什么时候会达到完全水平还没有完全得到研究确认,但肯定是与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相适应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告诉我们,具体运算阶段从7岁开始,儿童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后才会逐步了解各种守恒现象。那么,儿童也应该是在这个年龄阶段才能建立性别恒常性的。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关注性别的分类,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性别角色的冲突上。也就是说,在幼儿没有建立性别恒常性之前,他们热衷于在与和自己同性别的同伴的活动中寻求和掌握同性别的角色行为,并在这样的活动中依据同伴的行为风格培养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适应同伴关系,并逐步形成社会性自我。这种儿童同性别活动的现象在幼儿园里司空见惯,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性别隔离”。在幼儿园里,大多数男孩热衷于奔跑追逐,远离成人的监控,重视活动的主导性,而女孩更多的是倾向于互助合作,远离打闹。学者们发现,性别隔离是一种普遍的、在儿童很小时就有所表现的现象。男孩大概在36个月、女孩在27个月时就开始表现出性别隔离倾向。在幼儿期,大多数幼儿不太和异一起玩,只有约10%的幼儿会单独与异交往,约25%的幼儿会参加混合性别的群体活动。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青春期。性别隔离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忽略的意义,有利于儿童形成性别认同,使自己的认知风格和行为方式与同性别伙伴保持一致,从而使自己形成合乎社会期望的角色行为,也有利于儿童建立社会归属感,形成独立的社会性自我,为日后承担成人角色做好准备,等等。有学者指出,儿童一般是从10岁开始有意识地注意异性的,不过这一年龄界限与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性取向等有很大相关性,具有个体差异。由此可见,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看,幼儿在3~6岁阶段并不存在谈婚论嫁的内部需要。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发展看,说3~6岁幼儿处于“婚姻敏感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不符合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婚姻敏感期”是一个伪概念。
二、“集体婚礼”不是幼儿游戏
有人为幼儿“集体婚礼”辩解,说这只是一场游戏,是扩大化了的“过家家”。这就涉及到对幼儿游戏的认识了。
“游戏是儿童早期主导性的社会活动,它能持续地在儿童的成熟过程中,为非正式的社会交往提供一些条件。因此,引导儿童社会发展的成人需要知道游戏的性质和功能。”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无论人们怎么定义游戏,游戏的特性是不会改变的,即游戏必须是愉悦的,游戏必须是受内部动机驱使的,游戏必须是自愿参与的,游戏必须是自由选择的,游戏必须是没有外部目的的,游戏必须是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游戏的方式是与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等等。幼儿之间的“过家家”,确实具备以上所有的游戏特性。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过家家”是一种幼儿十分喜欢的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既是编剧和导演,又是演技精湛的演员。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最反感的事是将现实掺和到游戏之中。在角色游戏中,确实有幼儿喜欢扮演“爸爸”“妈妈”,也有幼儿明确表示“我爱你”,还有幼儿喜欢玩“结婚”“生孩子”等与性有关的游戏,不过所有这类角色游戏都只是情境性的、想象的,是一种表现生活经验的娱乐活动。一旦游戏结束了,角色和关系也就消失了,角色之间没有什么“要开始对对方负责任”“对家庭负责”“要学会成熟、忍耐”之说。没有一个身心健康的幼儿会在角色游戏结束后依然“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然而,郑州这所幼儿园的100多名据说是经“自由恋爱”参加“集体婚礼”的幼儿却是“在幼儿园一楼大会议室里”“依次走上台”“会议室里响彻《婚礼进行曲》”“老师与家长代表担任主婚人”“按照大人结婚的程序”“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或者紧紧拥抱。表达爱意:更亲密的,还当众吻一个”“对于这场婚礼,家长们也很期待”“早早在台下等候”。甚至有个别人吹嘘说:“举行过婚礼的孩子,责任感更强,关系更融洽,更加自信和阳光了”。这哪里是幼儿的“过家家”?有学者严正指出,“这不是幼儿游戏,而是游戏幼儿”“这不是儿童的游戏,而是成人的游戏”。不知道幼儿“集体婚礼”的策划者、主婚人以及众多兴高采烈的家长是否想到过这“游戏”并不好玩,也不可能实现教育的初衷?当幼儿还没有形成社会性自我、还不能内化社会规范时,他们是不可能也没必要承担对所谓婚姻的责任的。幼儿“集体婚礼”完全不是娱乐或教育,而是不折不扣的“愚乐”——愚弄幼儿取乐!如果说举办幼儿“集体婚礼”的初衷是为了对幼儿进行性教育,那么,这个被“放大了的‘过家家”’实质上是一场成人编导、幼儿表演的儿童剧。
说到对幼儿的性教育,我认为不能停留在生理水平上,热衷于欲说还休的性器官介绍,而是应该包括生理水平、心理水平、道德水平和生命水平四个方面。仅就性心理而言,心理水平的性教育应该包括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行为,使他们成长为心理健康,包括性心理健康的新一代。用取闹的方式开展性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
幼儿“集体婚礼”事件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正确对待幼儿的性游戏。幼儿的性游戏不仅表现为“过家家”中的不同角色游戏扮演,也表现为对自身和对异性性器官的兴趣和玩弄。因为,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幼儿是一个“对性好奇的个体”。幼儿的性心理发展主要受制于激素的调控,但也会受到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和榜样原型的刺激。在外部环境因素的诱发下,激素有可能会过度分泌,导致幼儿性早熟。幼儿“集体婚礼”逾越了性别隔离的界限,很可能刺激幼儿性心理的内部张力,引发更多的性游戏。这是需要家长和教师加以控制和引导的。此外,这个由园方主办、家长证婚的“婚礼”很有可能扰乱了幼儿的社会性自我,割裂了幼儿与同伴,尤其是同性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以致为幼儿的社会化发展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集体婚礼”后,真的如宣传的那样,“新郎”“新娘”之间的关系变得“专一”“负责”,那就意味着幼儿间的同伴交往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进入了死胡同。这值得欣喜吗?但愿这不是我危言耸听。
评价幼儿的游戏是否具有发展价值,并不依据成人的愿望和臆断,而是取决于游戏是否为幼儿喜闻乐见,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否有利于幼儿身心的进一步发展。虽然游戏的发展价值与成人无关,但游戏的品质却往往与成人有关。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成人对幼儿游戏的过多干预、限制甚至剥夺,造成了幼儿游戏的匮乏、无趣甚至丧失。幼儿“集体婚礼”的编导者们注意到“有的男孩会对女孩说‘我喜欢你’,有的女孩会给自己喜欢的男孩送糖果,有的甚至说要和对方‘结婚…,并据此认为这是对幼儿“灌输健康婚姻观的好机会”。这是典型的成人中心主义,是将成人的欲望、念头、心机无端地强加在幼儿身上。有什么根据把幼儿之间的正常往来看作是“爱情”“婚恋”?有什么证据证明健康婚姻观可以在幼儿园里“灌输”?有什么证据认为幼儿期是灌输婚姻观的“好时机”?没有任何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可以证明。可见,所谓幼儿“集体婚礼”完全是一批成年人对幼儿的戏耍,是对幼儿心理的无知,是对幼儿游戏的曲解,是对幼儿教育的亵渎。
幼儿园中的游戏,以及教育活动和常规管理,都应该顾及仪式层面、生活层面和生命层面等三个层面的意义和逻辑。在仪式层面,要保证游戏是幼儿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在生活层面,要尽量贴近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在生命层面,要体现尊重幼儿、保护幼儿、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理念。贯穿这三个层面的主轴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只有这样,游戏,以及其他教育活动和常规管理,才是有效的和有益的。反之,就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三、树立科学精神,维护学前教育的庄严性
这起幼儿“集体婚礼”的闹剧虽说只是一个个案,但反映的问题却是深层次的、普遍的。作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专业工作者,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维护学前教育的庄严性,是我们不能推卸的责任。
首先,学前教育界要有科学精神。幼儿“集体婚礼”事件暴露出幼教队伍中科学精神的匮乏。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在有条理的怀疑、有逻辑的批判、有规则的实证和有自律的谦虚四个方面,其核心是有规则的实证。实证研究是指运用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收集事实根据和数据。其中,科学实验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重视实证研究,反映的是一种崇尚实践、尊重事实的精神和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玄学、空谈、弄虚作假和欺骗。多年前,我曾感叹过,“在心理学领域中不乏‘热心的外行’他们几乎不从事实证研究却善于去思辨心理规律,其后果往往是误人子弟”。时至今日,这些“热情的外行”不仅存在于心理学界,而且充斥在教育界,尤其是学前教育界,导致乱象丛生:“教育口号”漫天飞舞,“教育成果”遍地开花,“成功的教育家”层出不穷,科学的教育理论却捉襟见肘!学前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学科,作为一份教育职业。被弄得丢失了应有的尊严和庄重。有学者指出,面对纷纷扰扰的学前教育的现状,“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站出来维护学前教育理论的严肃性”。这个呼吁是很有见地的,也是很适时的。维护学前教育的严肃性,最根本的是弘扬科学精神,与违反科学精神的迷信、武断、伪概念、伪命题以及一切有害于幼儿发展的言行作坚决的斗争。
说到科学精神,我感到有必要谈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科学理论的问题。科学不同于常识的地方,在于科学认为理论比事实更重要。因为任何事实都是具体的、个别的、局部的,而理论能用来解释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事实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日常的大量工作是对事件的控制,并不经常去解释和预测现象。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奉行着某种理论。这种理论成为个体观察和处理一切人和事的出发点和归宿。所谓的“婚姻敏感期”就是一种理论,只不过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臆造的理论而已。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幼小的、感性的、发展中的个体,但学前教育的性质应该是成熟的、理性的、理论化的。人为地割裂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或歧视理论价值的观点都是错误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改革表面上风起云涌,如火如荼,但实际上却收效不大,问题很多,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理论指导和理论总结,没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因此,要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必须鼓励幼儿园教师善于将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现教育实践与专业理论之间的平衡。
其次,学前教育界要大力弘扬人文关怀。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教育的性质有明文界定:“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基,为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应该是所有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完全体现了对学前儿童的人文关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还有所欠缺。且不说那些层出不穷的虐童案,光是那条莫须有的“起跑线”,就累伤了孩子,累坏了家长,累垮了教师。游戏和闲暇成了中国儿童的稀缺资源,儿童成了学习机器,学业越来越重,体质越来越差。教育如果忽视了幼儿,那么也就忽视了生命的自主性,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这种不良的教育,包括所谓的幼儿“集体婚礼”(连谈婚论嫁都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幼儿的“心罚”。心罚和体罚,都是对幼儿的摧残。
在学前教育中弘扬人文关怀,说到底,就是要把幼儿当作人来对待。幼儿有尊严,幼儿有权益,幼儿有独立的人格。人所具有的,幼儿都有。尊重幼儿,就是最大的人文关怀。尊重幼儿,就是尊重人类本身。
再次,学前教育界要坚持职业操守。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关乎幼儿,而幼儿是一类特殊的教育对象,他们既不同于小学生,更不同于大学生。他们幼小稚嫩,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又蕴含着无与伦比的学习潜力和发展动力;他们肩负着家庭、社会、民族的希望。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坚持职业操守,操守的核心就是热爱幼儿,严谨地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把学前教育当作一项庄严的事业来完成。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没有爱心和责任心是坚持不下来的。幼儿需要游戏,但任何时候都不能游戏幼儿。有学者将这一点提升到敬畏生命的高度来认识,无疑是正确的。
就全国范围来说,目前普遍缺乏幼教师资,需要加速培养既有教育理论素养又懂得婴幼儿保教的合格师资。教育部已经将学前教育专业正式列入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这对加快培养幼教师资是有作用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幼教师资,必须调整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针,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本身的师资培养,提高专业课程的有效性,寻求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平衡点,避免沿用工学结合的办学方针,以免将学前教育的职前培养技能化、简单化。
最后,学前教育界要建立专业调控机制。据媒体称,郑州这所幼儿园“举办幼儿‘集体婚礼’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这次规模最大”。可见,学前教育界缺乏专业调控机制,致使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因此,在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的同时,有必要加大教育学会、学前教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专业指导和培训,组织和推动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之间的业务交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推进科学教育观念的普及。与此同时,各级各类的职后培训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受训教师的理论自觉。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在学前教育的当下,虽然时有幼儿“集体婚礼”之类的荒唐个案出现,但是只要我们大力宣传和牢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维护学前教育的庄严性,必将迎来学前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M]//左任侠,李其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59.
(2]w·达蒙,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第三卷(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59.
[3 JM·J·克斯特尔尼克,等,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M]邹晓燕,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7.
关键词: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 素材 选择
一、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必要性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传播已经逐渐跨越纸质媒介,进入电子时代,大学课堂早已不是传统的教师+口授+黑板+粉笔,取而代之的是以高效率的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多媒体课堂。信息量大,方法灵活,于视听结合中,学生轻松接收到大量有效信息。此种状态下,教师的知识优势渐渐退居幕后。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转变,互联网提供的各类知识节点、各类文库成为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托。教师必须时时接受新知识,才能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的研究表明:人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味觉仅仅占1%,触觉仅占1.5%,嗅觉也只占到3.5%,信息来源主要靠听觉的11%和视觉的83%。而在获得的信息与保存记忆的试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视听接收的信息保存的时间相对较长,而对只凭借听觉或者视觉获得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单用听觉获得的信息在72小时候后仅剩15%,只凭视觉的剩40%,视、听并用获得的信息在三天后――高达75%。这样的实验结果给多媒体视听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教师们主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计算机理论与实践修养,学习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亦不例外。外国文学教材少则三百页,多则六七百页,涵盖除中国以外世界文学几千年的精华,卷帙浩繁。除文学外,更涉及复杂的宗教、哲学,涉及地理、历史、民风、民俗,涉及道德、伦理,及其它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建筑,舞蹈、音乐,浩如烟海。对于身处异质文化的我们,掌握起来何其之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可以充分展示异域文化的风土人情、民俗礼仪,自然风光,了解作家时代,社会概貌、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外国文学课不单单传授、学习文学知识,同时对世界优秀文化进行接受、学习、传播。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大量信息,能够缓减课程内容量大与课时逐渐缩减的矛盾(笔者所在单位外国文学课时由年学时128课时减为102,又减为目前的85)。多媒体课件使繁杂的内容简洁化、便捷化,生动、直观,形象、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高效、丰富,远胜于传统的粉笔或黑板课堂。
二、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策略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建立各类素材的电子资源库――电子期刊资料库、电子图书资料库、文本库、图片库、音像库。实际操作中基于教学重点难点,配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各类素材――文本、图片、影像资料、期刊类资料、论著类著述的挑选、组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市面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种类繁多,各有优势,但适合讲授型外国文学课程的软件莫过于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简单易学,便于后期维护。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可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完善教学思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学界对多媒体教学、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意义及作用论述较多,对课件需要素材的选择论述不多。笔者试图对此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
(一)背景色彩素材
背景色彩,除了使用PPT软件已有的母版外,课件制作主要需要自我设计,体现制作者对该节课程的理解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背景色调素材与授课内容整体氛围要一致,为整节课件定好基调。传统的授课介质只有黑白(黑板和白粉笔)两色,不管讲授内容是什么,黑白是永恒色。多媒体课件则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底色。比如,《中世纪文学概述》选用灰暗的色调,以体现教会对社会生活整体的压抑。《哈姆雷特》用忧郁的蓝色,配以1947年版电影《哈姆雷特》奥利弗饰演的哈姆雷特忧郁的眼神,生动形象传其个性。《德伯家的苔丝》以英国田园风光和现代化工业融合为底色,借以说明苔丝的悲剧主因――时代、社会原因。同时还要注意文字、图片与底色的色彩要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三者色差不大,播放时,受教室光线、投影仪等的影响会出现不同效果。同时色彩不能太过炫目,影响观看。
(二)文字素材
选择调配好底色,依授课内容和篇幅编辑文字,简洁明了,切忌繁琐。谨慎选择字号、字体、字体颜色,突出讲授重点,难点。国外的作家名、作品名、主人公名译成中文后,长而拗口,学生掌握起来困难,可用不同颜色或者加粗强调。文字色彩的使用整体要以眼睛的舒适为度。文字素材包括必要的文学史知识点、作品分析重点、图片配文、原著的精彩片段、精彩评论链接等。尤其是原著经典段落的赏析,鉴于学生阅读原著的时间不足,课堂适当赏析,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重点,增加阅读兴趣。摘录《吝啬鬼》中阿巴贡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对比《一坛黄金》中尤克里奥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我们可发现两段文字简直“一模一样”,剧作家对吝啬鬼的心理刻画透彻深刻,由此亦可见莫里哀对普劳图斯的借鉴。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美狄亚“骂夫”名段,实则是欧里庇得斯对古希腊社会男性的控诉、对女性的同情。从美狄亚杀子前的心理斗争可窥见一位母亲的痛苦抉择。通过经典段落的摘录,学生体味欧里庇得斯对社会的批判,亦可对比反思现今女性的生存困境。
链接一些相关论题的精彩评析,开阔学生学术视野,进而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古希腊戏剧起源的课件中,拓展中国传统戏曲起源知识,理解两种文化对同类艺术形式的不同创造与发展。古希腊神话课件可延伸到中国上古神话:如希腊创世神话与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造人与女娲造人,进行中西横向比照,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制作《哈姆雷特》课件时展示学术荒诞小说《哈姆雷特谋杀案》片段,由这部另类文学作品入手了解学界对悲剧《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相关论析。讲授雨果、大仲马,推荐阅读《金庸大仲马比较论》《萧峰冉阿让比较论》等评论文章,从学生感兴趣的论题着手于潜移默化中渗透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相关方法。
(三)图片素材
当今读图时代,多媒体课件对图片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图片可以让读图者瞬间掌握相对完整的信息。图片选择不可太“花里胡哨”,过度吸引学生注意力。选择切合主题、极具代表性的图片,与文字配合,图文并茂,形成友好和谐的界面,对文学思潮、作品内容理解大有裨益。我们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对作家形象、时代风貌异常陌生,尤其是难以理解的宗教文化。配以适当的图片能让学生对当时的服饰、相貌、建筑、礼仪、民俗、着装有所了解。制作赫拉克勒斯传说的课件,搜集赫拉克勒斯建立功勋的各种素材图片:雕塑,壁画、油画,其功勋便一目了然。意大利诗人但丁距离我们时空遥远,展示米奇力诺的名画《但丁用诗启蒙佛洛伦萨》,学生对但丁的肖像、服饰,地狱、炼狱、天堂三界轮廓一目了然。古斯塔夫・多雷绘制的《地狱》插图直观地呈现了地狱情景。比照中国民间流传的十八层地狱图景,加深对《地狱》篇的理解。哥特式文学风格非常抽象,可先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入手――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由建筑风格进而推进到文学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充分佐证了文学的特点:对人性讴歌与赞美。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的维纳斯突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美的追求,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所做的《创世纪》巨幅天顶画、雕塑《摩西》,多纳太罗的雕塑《大卫》兼传达了人体美、力量美,讴歌人,赞美人,与文学内容异曲同工。
艺术同源共生。学生通过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图片亦可领略雕塑美、绘画美、建筑美。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对其他种类的艺术品进行鉴赏。这样集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文学课是传统教材讲授无法赋予的。
(四)音乐素材
多媒体课件中配入音乐,能够加强对人物形象、作品风格的理解。1997年苏菲・玛索主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用短短4分钟的插曲便回顾了安娜逐爱的一生:追求、执着、痴狂、绝望。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人所共知,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诗歌,配曲更是雄宏、豪迈、悲壮。歌德的《野玫瑰》,配以舒伯特的谱曲,把爱情的美好、欢乐尽现音乐中,令人心情愉悦。电影《俄狄浦斯王》配乐响起便把我们带入辽远的底比斯,带进那个神主宰的时代,带进命运之门。比才歌剧《卡门》名段《爱情像一只小鸟》,欢快、激情,唱出了卡门对爱情与自由的渴望。由音乐入手学习文学、赏析作品,文学课堂“有声有色”,学生对陌生的外国文学兴趣盎然。
(五)名著电影素材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翻译文学,与原语文学不同。聆听相关音乐,观看相关名著改编的原声电影,可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静态的图片展示不同,动态的影视素材,更具象化地为学生展示背景、服饰、人物关系、主人公个性,“读作品”改为“观作品”,于视听中感受作品。
接受美学强调接受差异,学生的资质不同,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各异,光影技术合成的电影成为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喜闻乐见的有效途径。当代电影技术日异发达,能够创造出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奇特效果。《诸神之战》《贝W武甫》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在电影方面的成功。影片把诸神斗争、地狱、天堂情景具体呈现出来。《贝奥武甫》中火龙,体大、会飞、通体金色、口能喷火。水怪格兰代尔身高、奇丑、言人语、吞食活人,贝奥武甫降怪除龙的英雄业绩豪迈而悲壮。《奥德赛》中独眼巨人、海怪、海难利用现代3D技术打造,场面宏大,形象逼真,弥补了学生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不足。由路易・德・菲耐斯导演并主演的喜剧片《吝啬鬼》把阿巴贡吝啬的方方面面呈献给观众。影片中,正在教堂做礼拜的阿巴贡望见修女前来募捐,赶快更换座位。修女靠近他,阿巴贡即刻起身回家。途中被修女截住,阿巴贡调整路线,到家后,随即关门上锁。金币失而复得,阿巴贡拖拽着金币箱穿过下水道,走过花园,趟过沙漠,遇募捐修女,绕道……对于一些受地域、个人经济能力限制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现场观看话剧、歌剧经历,据此教师可搜集选择一些著名话剧、歌剧演出视频素材,如中、挪联合演出的话剧《玩偶之家》,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巴黎圣母院》《茶花女》等插入课件,学生于艺术欣赏中感受戏剧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不同戏剧类型的差异,开阔视野。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选择一些知名专家、教授的视频公开课,让学生领略名家风范,大师见识。每个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一,见闻广博不一、切入问题的角度不一,选择精彩的视频课加入课件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可师生共勉。
制作完成的课件在实际授课中还需根据任课教师的再理解,学生学习反馈,进行交互探讨,进行修改,完善、美化,以期达到融科技与教育于一体的完美“佳作”。
三、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不仅服务于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师、学生,还要兼顾其他外国文学爱好者。在搜集需要的素材时,理应考虑到课件整体科学性与知识性、美观性与艺术性;实际制作中,根据教育基本规律把握好重点、难点,繁简得当,以外国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为中心,强调文学性,切记课件庞大的信息量把学生注意力引到其他方面,导致“迷航”。
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自身之间要进行协作与会话。教师在精心搜集、挑选素材、制作课件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视野广博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使得教师切实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学生通过课上接收到的信息点,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深入研究,对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培养鉴赏和品评能力。查找资料,自主学习,不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教、学相得益彰。
搜集、选择、整理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需要的素材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过程,要随着教育观念、技术进步、学生接受能力、授课地点变换等做出不断的更新和调整,以期更适合课堂教学,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L-14006])
参考文献:
[1]杨玲.点面结合,突破难点――浅析《外国文学》的多媒体教学[J].价值工程,2011,(1).
[2]何学琼.教师媒介素养在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9).
[3]吕超.从“通识”到“大数据”――浅论当下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程的教改策略[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5,(2).
[4]周青.多媒体课件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21).
[5]孙霄.巧用CAI多媒体优化“外国文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胡贤林.图像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的创新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7]喻玲.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教育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回顾历史与现状,并结合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考察高校体育的各个环节,探索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之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以促进更大范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缓解高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压力。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育目标具体化、内容明确化、方法手段多样化,并与体育学科特点有机结合,使之便于体育教师具体地实施操作与检验,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正确推断。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的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它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人作为身心统一的整体,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积极的体育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众多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表明: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现阶段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倾向者的比例为30% -40%,而其中存在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占总数的10%。并且近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以心理困扰为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生活适应问题
生活适应问题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新生表现最为突出。目前大学新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入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
1.2学习压力问题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竞争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在增大。学习压力是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易导致学习兴趣和效率的下降,精神上的压抑与焦虑不安。
1.3人际交往问题
在交往中认知上的偏差、语言艺术和技术技巧的缺乏等常常使大学生面临尴尬、陷入困境,加上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心理,使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易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
1.4恋爱问题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使得恋爱成为其敏感话题。部分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对异性的神秘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1.5家庭贫困导致的心理问题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费和生活费等如同压在其心头的大山。窘迫的家境使其易出现自卑、敏感、焦虑、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冷漠等不良的心理特征。
1.6就业问题
就业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当前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工资待遇下降,岗位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常常无法找到自身的定位,难以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
1.7网络中的心理问题
网络积极作用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网络游戏成瘾、网恋、网上暴力等。部分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荒废学业。
2.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2.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未来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同时,就人类自身来讲,重大的挑战则是心理危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理障碍与疾病。因此,改变传统教育只重视学术、职业与生理健康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心理卫生工作已迫在眉睫。
2.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2006年,我国健康学者对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患有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占20% ~23%。对江西省23所高校6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测试,发现20% ~3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6. 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在我国高校患心理疾病而无法继续学习,被迫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的学生总人数的64. 4%,列第一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为常见。目前,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团队协作能力差、意志品质较薄弱、人际关系紧张,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2.3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
体育学科因其教学活动的动态性、身体活动的实践性、人际交往的立体性、心理操作的复杂性、心理体验的复合性等,它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纠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具有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
2.4在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的促进体能、技能等目标的完成,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同时推进体育素质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摆正体育卫生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改变目前体育卫生工作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薄弱环节的紧迫需要同时,学校体育新课程标准依据课程学习内容和目标划分了五个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五个学习领域就包括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这不仅体现了学校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本质,又体现了这门学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3.在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条件及优势
高校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以身体语言为交往和教育手段,使交往各方产生亲近感,体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教学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提高的最直接、最自然的途径。从心理学角度看,学校体育通过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能够分散学生对自己在其它学科的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从不愉快的刺激或痛苦的抱怨中解放出来。
最后,大学生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体育运动能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从而把被压抑的情绪和思想释放出来。所以,通过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同的手段、方法,使学生敢于面对逆境、困难、挫折、失误和落后的考验,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面对挫折进行正确思维、判断的能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体育教学和长期系(下转第76页)(上接第58页)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养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雨燕.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改善的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
[2]蔡菊英,刘军占.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