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1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大行政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是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性环节。完成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本科生毕业的一个必要条件,理应引起学生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论文选题不符合要求
重庆电大对行政管理专业制定了具体的毕业论文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引起重视,自行其事,选题与要求大相径庭,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选题忽略专业性。电大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作了明确规定: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选题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得脱离本专业范围;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明确要求写作内容是:选择同本单位、本行业的行政管理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和实际问题。事实上,每届学员提交的毕业论文选题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非专业方面的选题,或者是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没有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和要求。
2)选题过大过难或过窄。学员缺乏必要的选题常识,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选题,如有的学员写“政府机构改革研究”“各国行政监督比较研究”“电子政务建设若干问题”
“论企业家政府”等之类大而难的题目,这样,导致自己的综合能力达不到,驾驭不了。同时,由于选材难度大,导致观点提炼不准,内容空空洞,思想没有深度。反之,有的学员选题过窄,无法展开论述,使论文缺乏应有力度。
3)选题陈旧,内容雷同较多。比如,“论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论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陈旧,雷同,不能解决本单位、本行业管理中现实存在的问题。
1.2 论文内容有明显缺陷
这一类的论文多数是由拼凑而成的,由于论文作者胸无成竹,东拉西拼,导致论文在论点、论据、论证、研究方法、逻辑、结构、语言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无关论文主题的内容占据很大篇幅,而研究的成分很少;或论文观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不翔实,与论点不相符;或论证不严密,逻辑混乱,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没有整体性;有些甚至语言不通顺不流畅。
1.3 论文格式不符合规范
《重庆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及格式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有的学员缺乏严谨的学术态度,导致论文不符合规范要求。一是形式上的不规范。表现在论文字号、字距等排版不符合要求;论文中必备的要素不完整,有的无内容摘要或关键词,有的将文末注释和参考文献混为一谈等。一是内容上的不规范。论文的题目不能够准确概括论文主题,摘要与论文主要内容无关,关键词不是表达论文核心的专业术语,参考文献不足以支撑论文的论述。
1.4 抄袭现象较为严重
有一部分学员因专业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畏惧论文写作,加之学术道德缺失,选材不当,致使论文要么是全文抄袭他人学术成果,要么是上网捜索几篇拼凑整合成文。
1.5 论文答辩敷衍了事
电大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针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系统训练和考察的过程,而论文答辩则是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考察和验证,在整个教学实践环节中尤为重要。从历届答辩情况来看,参加答辩的学员有不少人都抱着应付的态度,在答辩时对论文的内容不熟悉,对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知所云,答非所问。这种敷衍的态度致使行政管理本科论文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产生,除学生自身原因外,与指导教师、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
2.1 从学员方面来看,受条件限制,重视不够
行政管理本科学生多是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学矛盾非常突出,在工作期间,对本专业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加之部分乡村和基层上网条件差,汲取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资料较为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按照规定来选题、提炼论点、形成思路、完成论述,便选择抄袭或拼凑完成论文。在这种态度极不严肃,缺乏应有的严谨治学精神的写作态度影响下,致使论文质量下滑。
2.2 从指导教师方面来看,力量薄弱,把关不严
在本科论文写作过程中,论文质量的好坏与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关系密切。中央电大和重庆电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资格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真正符合条件的教师非常有限,对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仅局限于常规的操作规程培训,而缺乏深入到专业层次的培训,致使教师在论文修改审定上,不能给予学生学术上的指导,从而影响了论文质量。
2.3 从教学管理方面来看,论文教学的支持服务不到位
目前,从中央电大到各级地方电大,对于常规教学的支持服务系统都很完善,各种教学资源也很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十分充足。然而,各级电大针对论文教学制订的一系列文件,却没有能够从专业角度,明晰地提出对学员进行指导的要求,这必然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3.解决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本科教学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体现,其水平的高低直接折射出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解决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确保论文的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3.1 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重视
毕业论文教学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切实做到把毕业论文教学放在和专业课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毕业论文教学的制度建设上,在指导教师的选聘方面下功夫,精心组织,认真安排,确保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如期完成。
3.2 完善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
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重在做好论文教学资源建设和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市校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毕业论文工作实践,制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指导性的文件,提供辅导材料、课件等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放在分校教学平台上,供学员下载和学习。此外,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既要从宏观上着眼,又要从微观上着手,把论文指导的资格培训和常规的专题培训结合起来,把网上培训和面授培训结合起来,定期针对毕业论文中出现和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集体研讨,从制度层面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论文指导方案。
3.3 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是一项时间长、程序多、业务性强的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辅导和严把质量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规范操作,做好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一是督促指导教师严格按照中央电大和市校的要求进行写作教学指导。从指导学生选题,到收集素材、选材,形成论文思路,写出论文提纲,完成论文写作,教师都必须严格写作指导流程,扎扎实实开展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从初稿、修改稿和定稿等三个环节教学上应予以具体指导,在定稿后做出初步评价,并指导学员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二是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毕业论文的规范写作,尤其注意要从论文的格式、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以及字号、字距等细微处提出严格要求。
本人于20xx年xx月参加电大行政管理学习,在三年的学习中,我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参加面授,保质保量完成了各科作业,期末考试严肃认真,独立完成答卷,论文准备充分,答辩自如,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三年来的学业。
一、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坚持参加面授,按时完成各科作业 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成功的保证。在三年的电大学习中,我坚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面授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细心地做好学习笔记,及时写出心得体会。在课下,我能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认真完成课任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做到认真、工整、正确。另外我还充分利用中央电大庞大完善的远程教育网络,参与在线学习,解决学业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二、坚持专业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教学相长,我坚持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管理实践中,指导管理工作,获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对乡镇管理个体差异性分析、研究和总结,我撰写并成功地发表了教学论文《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的思考 》。通过学习,我彻底地转变了旧的思想、观念,领会到新课程改革下实施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针对性的专业课程设置给我们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极为平稳的成长平台。在三年的学习中,我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合格、素质过硬的管理人员。
三年来的电大生活使我深深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坚持学习已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慎重思考的问题,而电大灵活的在职学习方式、学业考查方式给我们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极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让我们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在教学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
电大,我要感谢你!我们继续成长的专业知识的加油站,是你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是你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1.争取政府支持,进行硬件设施建设贵港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了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为贵港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之日起至今都给予大力支持,在人、才、物方面对电大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电大成立之初,没有自己的办学场地,租用职教中心场地办学,为了方便学员求学,贵港电大在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得以蓬勃发展。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协调下,在市教委搬迁后,原市教委大院正式归属贵港电大,解决了贵港电大无办学场所的困难。政府又继续加大投入,2005年8月,一栋建筑面积为7880平方米、高6层的新教学综合大楼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筹措资金450万元,建设了多媒体教室5间,学校拥有226座多点实时交互式视频直播教室1间、50座多媒体计算机阅览室3间、55座数频语音实验室1间,安装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两套卫星接收系统;并开通了百兆校园网。
2.现代远程教育是电大行业系统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贵港市是新建的地级市,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同时贵港市也是人口大市,人口数量大,但文化素质偏低,人才的缺乏和素质不高制约了贵港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为各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成为当务之急。依托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进行行业系统继续教育,可以利用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先进网络资源平台和优势师资,为行业系统继续教育提供资源与课程;可以以成人教育为重点,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整合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行业系统继续教育,较好地满足各学历层次、年龄阶段和专业领域人群的学习需求。依托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进行行业系统继续教育,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对行业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提高行业系统继续教育的质量。
3.实施面授教育,提高行业系统继续教育质量行业系统继续教育依托于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在远程开放教育流程中,开展面授教学也是电大的主要任务之一,面授教学率是衡量远程开放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行业系统继续教育的质量。电大现代远程教育采取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面授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每门课程的面授课时学时数占该课程计划总学时数的1/3,不应少于12个课时。面授课不仅只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利用各种媒体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老师的“导学”功能。为了提高面授课的质量,学校加强了对面授辅导课的管理与监控,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反思,摸索出适合基层电大开展面授教课的教学模式,学期初期入门辅学课、学期中期重点辅导课和学期末期复习指导课。通过“三课”提高了面授课的质量,进而提高了行业系统继续教育质量。
4.学校与各行业合作,为行业系统继续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了自身的任务和存在的价值,即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所需人才。学校通过与社会各行业合作,发挥学校和各行业的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加强学校与各行业的合作,双方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同时为行业系统继续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实用型人才。主要体现在:(1)与政府机关合作,培养行政管理人才;(2)与公、检、法机关合作,培养法律人才;(3)与财政局、税务局、银行等合作,培养金融、会计人才;(4)与中小学、幼儿园合作,培养教育人才;(5)与市委组织部合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种植、养殖和农村管理人才;(6)与市残联合作,创办残疾人“阳光班”,为残疾人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培养社会工作人才;(7)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人才。
5.与各大高校联合办学,为行业系统继续教育提供更多专业选择贵港市经济发展迅猛,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的行业都急需大量的相关专业人才,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成为行业系统继续教育的培养基地。但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开设的专业以传统的文科类为主,专业比较单一,工科类较少。为了更好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广泛需求,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计,与各大高校联合办学。2001年秋季,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最先引进了西南大学(当时为西南师范大学),开设了师范类专业、园林专业,培养了当时急需的师范类人才,走上与各大高校联合办学之路。随后又陆续与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办学,主要开设护理、交通运输专业;与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办学,主要开设金融、会计专业;与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办学,主要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专业;与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办学,主要开设药学、护理和汽车专业;与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办学,主要开设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与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办学,主要开设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2年秋季,与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办学,主要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至此,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共与国内8所知名高校合作办学开设了42个专业,共有在籍学生1399人。通过与各大高校联合办学,学校形成了以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开设的专业为主,联办大学开设的专业为辅,形成设置较合理、门类较齐全的专业格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贵港行业系统继续教育对专业的需求。
6.县级工作站的建立,为行业系统继续教育提供延伸服务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下设桂平工作站和平南工作站,工作站根据办学需要延伸到乡镇、街区,覆盖城乡的大部分行业,形成遍布各个角落的办学网络。工作站按照学校的办学宗旨、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服务理念,提供良好的办学条件,做好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工作站以保证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为学员提供支持服务。目前,桂平工作站在籍学员948人,主要培养行政管理类、师范类、旅游类人才。平南工作站在籍学员693人,主要培养行政管理类、工商管理类、农林类人才。工作站的建立延伸了对桂平市、平南县的行业继续教育的臂膀,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经济建设所需的本土人才。
二进行行业系统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是广西电大系统当中成立时间最短的地市级电大,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和实施行业系统继续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1.进行行业系统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办学规模不断壮大,硬件设施不足日趋严重。目前,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有在读学生6203人,开设专业80多个。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我校在校学生不断增多,办学规模不断壮大。虽然建校以来,学校不断在硬件设施增加投入,但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的需求。国家开放性大学的挂牌成立,对我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硬件设施建设上我校主要存在办学场地、多媒体网络教室、电脑等硬件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第二,师资力量薄弱,成为行业系统继续教育发展的瓶颈。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因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电大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保证,也是实现行业系统继续教育的人才保证。但是,目前我校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成为行业系统继续教育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数量不足,专职教师在全体教职工中所占的比例小。(2)学历层次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3)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4)建校初期没有双师型教师。第三,没有社区教育,无法满足广大市民多方面的学习需求。贵港市是新建的地级市,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促使贵港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剧增,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在贵港生根落户。目前,贵港有社区78个,社区人口约76万人。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贵港市人力资源市场面临以下问题:外来人口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较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了城市就业压力;农民工进城务工,产生了大量文化素质较低的剩余劳动力。以上问题都可以通过社区教育来解决。社区教育对贵港行业系统继续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目前贵港市有关部门对社区教育认识不足,社区教育发展滞后。今后,社区教育可以依托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构建学习型城市教育平台,构建学习型城市,以满足广大市民多方面的学习需要。第四,电大远程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和公共服务较少。电大的主要任务为:面向在职成人开展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及公共服务,包括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和部队士官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开展岗位培训、证书教育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及为各类社会成员更新知识和掌握新的技能、休闲学习提供教育服务;统筹利用电大体系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电大远程教育肩负着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及公共服务三大任务。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十几年来一直把重心放在学历教育上,非学历教育和公共服务很少。实际上,行业系统继续教育对非学历教育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以贵港烟草局为例,除了要对其领导、职工进行学历教育提升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知识即非学历教育和公共服务,如:卷烟营销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绩效沟通、真假卷烟鉴别、烟草专卖案件查办、卷烟零售许可证办理、现代物流、团队建设等。这类非学历教育和公共服务,均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完成。
关键词:四新建设;成人教育;农民
溪口镇成人学校从四个方面着手改革,大胆创新。经过几年的努力,“四新建设”创造了溪口镇农村成校建设的新局面。
一、新理念,开辟成教新思路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溪口镇成人学校在此指导下,本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解放人的理念,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构建和完善广覆盖、高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对农村现有劳动力进行有序的教育与培训。
1.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农村成教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农村成教干部队伍。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意识是第一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过强、服务观念牢固、工作作风踏实、精神状态良好的农村成教干部队伍,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农村发展以农民为本
要创造条件,让农民实现发展目标,以农民的发展需求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教育培训网络,满足农民掌握科技的需求;搭建服务平台,满足农民发展的需求。增强溪口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使溪口的凝聚力、创新力、潜在力不断上升,满足溪口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需求。
二、新方式,形成培训新
溪口成校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以科普宣传、科技推广、科技创新为重点,坚持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培训方式,达到了成人教育培训的新。
1.完善教育培训网络,加快科技成果推广步伐
建立和健全镇、片、村教育培训网络,是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的主要渠道。针对溪口、班溪、东岙、跸驻、班竹、畸山等片的资源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开展了以水蜜桃、雷竹、花卉、银杏、板栗为重点内容的培训,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
2.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提升了农民的整体素质
近几年来结合“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已累计培训致富带头人4100人。结合“双证制”教育,把培训重点从镇延伸到村和企业;去年上半年上白村成功举行了农民“双证制”培训,有100名学员参加了学习;华益气动、中皇机电企业有103名职工参加“双证制”学习。结合溪口征地实际,有计划地做好失地农民的转岗培训,至今已有1730位失地农民接受了以电脑技术为主的转岗培训。此外,根据溪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中央电大、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挂钩,开办了远程教育大专、本科班。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业70名学员和西南科技大学351名学员,已按期毕业。
3.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培训效益
社区学院运用了现场实践教学、专题讲座、远程教学、印发科技资料等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如溪口社区学院在试验教学中构建了“示范户辐射型”培训模式,即“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多村带全镇”的培训模式。经几年的实践运作,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致富带头人多了,雷竹、水蜜桃、花卉三大产业的示范户(科技致富带头人)就有380人,有452人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雷竹林地从不足两亩发展成为现在的4.2万亩,总产量达4.5万吨,仅此一项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800元,这一培训模式为溪口农民发展,农业的增效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平台,在宁波市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4.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努力打造名特优品牌
如做好水蜜桃、花卉、银杏、茶叶等特色农业的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引进,开展计算机培训,通过计算机获得更多信息,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开展远程学历教育,注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为做大做活溪口旅游文化,做强做优民国文化,做新做精弥勒文化,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溪口的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三、新途径,成就农民新丰收
由于工作对象众多、涉及范围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再加上当地农村环境和劳动条件制约,既不能同时组织起来,也不可能按照同一模式进行教学,所以要让成校的知识真正到达农民脑中、运用在农民手中,还得在培训模式上创新,找到新途径,来促成农民真正的新丰收。下面重点介绍“示范户辐射型”培训模式。
“示范户辐射型”培训模式是溪口镇成人学校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培训农村劳动者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构建和完善的。这种模式就是把示范项目的新技术、新知识通过运动主体示范户源源不断地辐射到要求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农民身上,形成以示范户为核心,示范项目为纽带,连接广大农民共同参与的复合式立体化的培训模式。
1.专题讲座
举办科普专题讲座是一种针对性强、科技知识层次深,效果好的教学方式。如在水蜜桃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上,溪口成校邀请市桃研所高级农技师吴大军来作专题讲座;雷竹栽培技术,请宁波城市学院高志勤博士为笋农讲课;请市妇幼保健医院医师给年轻妈妈上课。系列培训,学员反映良好。
2.科普宣传
溪口成校还开展了科普下乡、科普版画展、设立宣传窗,印发资料,镇编刊物《科教桥》栏目向广大农民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宣传新风尚,把水蜜桃、雷笋、花卉、银杏、板粟栽培要点送到千家万户。
3.广播电视教学
广播电视教学充分利用镇广电站自办节目,邀请有关农技人员,根据农事适时为农民上课,播放实用技术培训录像。
四、新宣传,树立成教新形象
1.硬件、软件两手抓,提高教育实效
(1)硬件方面,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是办学的重要条件。为创建全市一流办学规模,溪口社区学院近年投入300万元,盖起培训大楼,增添教学设施设备,已具备现代教学要求。还先后挂牌“镇党校”“溪口镇科普惠农服务站”等牌子,并全天候向当地群众开放。
(2)软件方面,建立了培训网络,建立了村民学校、党员干部网络教育点、农资公司科普惠农服务点。55个行政村均成立了村科协组织。协调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农业实用技术,教学培训及后勤保障,夯实了为农村服务的基础。
2.以科研为拳头,深化理论
根据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召集研讨会,提炼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认真撰写调查报告、论文。如“制约溪口雷竹发展的因素及对策”“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示范户辐射型’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雷竹夏秋出笋技术研究与实践”等文章在各大刊物刊登。其中雷竹培训项目被评为宁波市政府优秀培训项目,“雷竹夏秋出笋技术”被批准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示范户辐射型”培训模式荣获宁波市第二届职成教学成果一等奖。
3.以媒体为载体,加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