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11: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还是“弹出”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课《变色龙》中第12节这样写道: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伸出”的近义词有哪些?学生们一定能想出几个来,比如“吐出”、“弹出”等。究竟哪个词比较准确呢?笔者在教学本课时,我们的学生对“弹出”这个词情有独钟,有几个学生联系成语“迅雷不及掩耳”和那个拟声词“刷”字,以及表示时间极短的“刹那间”,认为要突出变色龙速度极快的特点,改为“弹出”比较好,甚至还造出了“那舌头像红色的闪电一样击中了彩蝶”的比喻句。还有的男生结合自己拉弹弓、打弹子的经历,以及敲击电脑键盘的实际情形,谈了用“弹出”的好处,并且认为变色龙舌头应该是像牛皮筋那样能伸能缩……更有学生联系课文前面的“迟钝”,认为变色龙只有利用自身的“迷彩”潜伏下来,“守株待兔”,耐心地等待彩蝶飞近时,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才能将蝴蝶变成口中的美餐,感觉变色龙是利用“地对空导弹”将彩蝶干掉的。凡此种种,让人感觉,还真是“弹出”好,原作者及课本编辑不改还不行呢。
不得了,“篡改”课本啦!其实没什么,柏拉图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老师。笔者就很想把学生们讨论的内容写成文章寄给教材编辑。
二、鹊巢鸠占行不通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是集文学性、思想性、示范性为一体的好文章,很适合小学生去品读。不过笔者发现该文章有两处完全可以剔除的小瑕疵。
课题中所说的“厄运”,即是《国榷》原稿失窃。那么失窃的《国榷》大概是怎样一部书呢?课文是这样描述的: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书稿被盗,谈迁“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四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原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 ,他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四处寻访,考察历史遗迹。“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课文对《国榷》成书过程和评价与《辞海》等工具书的介绍基本一致。但笔者认为“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与“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两个短语存在逻辑上的错误,属于标准的鹊巢鸠占!应该互换过来。为什么这样讲呢?
通常,一部书要想流传千古,首先当时就应有许多人读过,得到公认的评价,这样它的影响力才可能持久,才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存。原先的那部《国榷》原稿是在即将付印前失窃的,应该说能够看到它“庐山真面目”的人不会很多,这里用“流传千古”来评价,感觉有点言过其实。没有众人的品评,谁能妄下“可以流传千古”的结论呢?弄不好,还可能将“王婆卖瓜”的帽子扣在谈迁的头上。
文章对新《国榷》的评价是力求“更完备、准确”,“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新《国榷》不是旧《国榷》的简单复制或默写!59岁的谈迁带着新书稿来到北京所做的种种努力,目的就是要精益求精,让自己的作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一言以蔽之:为了流传千古。就文章结构安排来看,前后内容存在着层递关系,准确地讲是递增关系。“流传千古”和“千古流芳”意思相近,当属最高褒奖的溢美之词。“鸿篇巨制”的褒奖程度也明显高于“明史巨著”。因此,只有“流传千古”和“鸿篇巨制”这两个光环加在新《国榷》上才合适。书是流传千古了,其作者自然就名垂青史了;二词连用,相得益彰。因此,我建议课本再版时,应做如下修改:
1.“面对这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2.“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至于教学中,我们有没有必要让小学生去讨论此问题,这就要看学生的基础了。对比较拔尖的学生,当作思考题去研究研究也是可以的。
三、“殿后”不是“拖后腿”
教学参考书也只是供教师参考用的资料,教师使用时有存疑之处就会去翻更权威的工具书。如教《和他的大黑骡子》之前,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在看词语注释时,我不经意发现了一个小问题:殿后――行军时走在队伍最后。奇怪了,“行军时走在队伍最后”,不是在说拖大部队的后腿吗?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现代汉语词典》,词条【殿后】行军时走在部队的最后:大部队开始转移,由三连殿后。细细揣摩,这个释义感觉是“拖后腿”,与“垫底”意思相近;再细细琢磨范例――“大部队开始转移,由三连殿后”,得知“殿后”是在掩护大部队转移,有舍卒保车的意思。追本溯源,《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肤浅的解释可能是受《辞源》、《辞海》的影响,实际上那两部辞书只有“殿军”和“殿最”的释义,并没有列出“殿后”。《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节第一句话就是:“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时,的红三军团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他们怎么会走在最后呢?关键是他们要负起责任。什么责任呢?首先要掩护大部队转移,想方设法挡住后面的追兵,必要时要牺牲自己,使大部队得以“金蝉脱壳”;此外还要收容“拖后腿”的伤病员,收拾部分不到万不得已才可舍弃的物资。遗憾的是,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直接套用《现代汉语词典》将“殿后”解释为:行军时走在队伍最后。很多老师上课也是这样一带而过。
语文教学论文既要促进语文学科建设,更要有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发现“殿后”的解释存在“瑕疵”之后,就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把课堂上获得的真知灼见说出来。下面是我们研读课文第二节时的一段对话。
师:“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殿后是什么意思?
生:殿后就是“行军时走在部队的最后” 。
师:(故作惊讶)走在最后就是拖后腿?
生:课课通就是这样解释的。
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样解释的,不信我读给大家听:行军时走在部队的最后:大部队开始转移,由三连殿后。
师:你们预习得很充分,值得表扬,但是老师认为这个解释很不准确!(学生一片哗然),请同学们抓住“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再读课文!
(分组讨论,八分钟后汇报)
生:“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从这个“率领”可以看出这支部队斗志昂扬,绝不是残兵败将……
生:是百战百胜的将军,红三军团也是英勇善战的部队。
师:说得很好。“负责殿后”,想想彭总他们要负什么责任?
生:,前有堵截后又追兵,彭总他们就是要阻截后面的追兵……
师:怎么阻截?
生:和敌人拼死,为大部队转移赢得时间。
生:打不过时,可能还要迷惑敌人,把他们引向别的方向……
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容掉队的伤病员,课文里有句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
生:老师,“又驮粮食和器材”,说明殿后的部队还要抬着器材往前走。
生:重机枪和大炮,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能扔掉的!
生:我觉得“殿后”是把困难留给自己,第一节就讲前面的部队还能挖野菜吃,后面的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
生:我看过方面的书,前面的部队可以买到粮食,后面的部队拿着银元根本买不到粮食,因为经过的地方地广人稀、土地贫瘠……
生:老师,不能说《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不准,因为后面的例子已经讲明三连掩护大部队转移的,刚才同学们讲的是如何掩护转移……
师:同学们刚才讲得都不错,下面我们动动笔把“殿后”解释清楚,由老师将大家的成果投寄给商务印书馆,要求他们对《现代汉语词典》做些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