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迷信心理论文

迷信心理论文

时间:2023-03-28 15:11: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迷信心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迷信心理论文

第1篇

批判性思维是人们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中学生因知识和能力所限,常常对所学的知识、看到的或书上的知识迷信或盲从,常常对教师、名人、伟人的言论、观点不敢怀疑,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不平衡,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也受到影响。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史进行教育,使学生树立批判的意识

顾颉刚先生说:“怀疑批判不仅仅是消极方面辨妄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必要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怀疑批判精神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心理特质,有了这种特质,便有了颠覆既成定论的可能,有了这种可能便也有了新创造新发现的可能。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哥白尼正是因为怀疑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才提出了日心说,出版了《天体运行》一书;伽利略正是由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才进行了比萨斜塔实验,从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达尔文不质疑上帝,就不会有《物种起源》;袁隆平不质疑水稻不能单性繁殖的定论,就不会有杂交水稻的出现……从科学发展史上看,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提高无不与人们的批判性思维有关。事实上,就是因为人们敢于对以前的知识、结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和批判,对它们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才能够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自然的规律,最终推动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科学的进步。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们的正确认识就是在质疑、批判、提高,再质疑、再批判、再提高中螺旋式上升的。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几位科学家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孜孜以求地探索求证,使人们获得了对于原子结构的科学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也说明了人们的认识就是在怀疑、批判和探究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发展。这类事例不胜枚举,科学发展史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新见解,谁就能获得创造性的发现。

二、破除迷信、挑战权威,树立批判的勇气和信心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学。特别是针对教材和课文中的问题,因其影响大,容易误导学生,更应该认真对待,树立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教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我让学生思考:文中“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是否为病句?学生经过研讨,一致认为是病句,典型的动宾搭配不当——“感出……触觉”,应改为:“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有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从这一错例中启发学生,不要迷信名家、权威,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了批判的信心和勇气。

不久,有学生提出老舍的《想北平》中“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一句有问题,认为“杜鹃啼血”是一个典故,它与痛苦、思念相关联,作者用它与“俊伟”相搭配,是一种明显的失误,可改为“啼出对北平的相思”。我认为很有道理。

为进一步树立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师生一起针对“苏教版教材写作指导是否合理”这一话题进行了研讨,我把人教版的写作指导印发给学生,并让学生将人教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中的写作指导相对比。经过近一个月的自由讨论,学生们得出结论:苏教版写作指导安排随性、散漫,缺乏系统、序列,让作文教学难以操作。以下是苏教版的写作指导安排:

必修一:激活我们的诗情(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夹叙夹议,枝繁叶茂;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必修二: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详略安排);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准确、及时与便捷(消息与通讯的写作);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

必修三:生成诗歌的意象(如何写诗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要有描写意识;文学短评的写作;演讲稿,写给听众。

必修五: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学会分析;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写作指导(特别是不同文体写作指导),要求相关写作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写作技术指导的延续性。苏教版的写作指导明显呈散状无序编排,不成系统、序列(也有个别学生认为合理,是按专题来指导写作的)。

同一文体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材,教学操作相当困难。如对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必修一第二个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必修二第四个写作指导是“看好处,说门道(鉴赏文的写作)”;必修三第三个写作指导是“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必修四第一个写作指导是“让说理更令人信服”;必修五第三个写作指导是“学会分析”。一种文体的系统写作指导竟然跨越五本书,横贯高一、高二两学年,且其中夹杂叙事、描写、文学短评等其他文体的写作指导。如必修三,诗歌写作写出人物的个性为观点提供支撑;再如必修四,学会说理如何描写文学短评写作演讲稿写作。这种安排容易使教师、学生产生困惑。这种紧随专题思想内涵的写作指导编排,让教师对一种写作文体的写作指导时断时续;让学生对同一写作文体的练习浮光掠影。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比较求证的科学素养。批判要言之有物,注意批判的真实性,事实胜于雄辩,不唯权威,只唯事实。

三、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鼓励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精心培育学生的批判意识

正如万里同志所指出的:“我们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教育的任务就是灌输这些内容,不能稍加发挥,不能问个为什么,更不能怀疑,考试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照答就行,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数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学生长期受这种教育,往往思想僵化,思维懒惰,从来不愿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更不用说怀疑和质疑书本、师长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可能垄断真理。学生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发展和创造。如果都拜倒在书本权威脚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科学就终结了,历史就停止了,文明就消失了。

新的教育观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注重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等优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无疑非常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允许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表达和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哪怕是一些幼稚的想法。在教授关汉卿《窦娥冤》一文时,一位学生提出:“第三桩誓愿”这个情节不符合窦娥的性格特点,因为:窦娥本质是善良的,官吏严刑逼供她不屈服,当官吏拷打蔡婆,他怕蔡婆惨死刑杖下,她说“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她把生留给别人,自己却选择了死亡。当窦娥被压赴刑场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而是怕婆婆看到自己披枷带锁赴刑场而伤心,可见她极为善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临死前会发出“亢旱三年”的誓愿吗?她来自社会底层,难道不知道楚州亢旱三年的后果吗?所以这个情节与窦娥性格不合。我当即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学生:“关汉卿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想用天地动容来表现窦娥的滔天冤屈,但这一情节确与窦娥性格相矛盾,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学生针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或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想法或见解,表明了学生是真正用心思考了,说明学生存在迷惑进而质疑甚至进行了批判,这实质上是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的表现。学生主动向教师表述观点、想法或见解,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信心,这中间有激烈的思想斗争,有否定、有继承和扬弃,这不正是我们教育孜孜以求的效果吗?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和支持。

2.指导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行”成于“思”,“思”起于“疑”。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意识,反对人云亦云。要让学生自由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要让学生经常问“为什么”“怎么样或怎么办”而非“是不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纠错,自我评价,不断修正以前的错误认识,从而不断提高批判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作业和练习有利于学生培养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作业中常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思维不严密,有的思维逻辑性不强,有的思维广阔性不够。让学生相互批改作业、相互探讨,就能及时发现问题,暴露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足,改正错误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和批判的自觉性。

参考资料:

1.吴格明《批判性思维素养应当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2期。

第2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8-0056-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批判性思维是人们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1]。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中学生因知识和能力所限,常常对所学的知识、看到的或书上的知识迷信或盲从,常常对教师、名人、伟人的言论、观点不敢怀疑,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导致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学生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

1充分利用化学发展史进行教育,使学生树立批判的意识

从化学发展史上看人们对化学的认识的提高无不和人们的批判性思维有关,事实上就是因为人们敢于对以前的知识、结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和批判,对它们孜孜以求的探索求证,才能够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现象到本质认识化学的规律,才会推动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对“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化学1・专题―苏教版必修)这一节内容教学时,我设计了下列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

(1)阅读教材和查阅资料说说原子结构模型是怎样演变的?

(2)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几位?他们在历史上还有什么其他突出贡献?

(3)这几位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贡献是什么?不足的方面有哪些?你怎样看待这些贡献和不足?

(4)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中,可以发现人们的认识规律吗?

(5)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中,能说说科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和科学品质吗?

从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上不难看出:人们的正确认识就是在质疑批判提高,再质疑再批判再提高中螺旋式上升的。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几位科学家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孜孜以求的探索求证,使人们获得了原子结构的科学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也说明了人们的认识就是在怀疑、批判和探究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发展。这类事例不枚胜举,科学发展史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新见解,谁就能做出创造性的发现。化学学习需要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2破除迷信、挑战权威,树立批判的勇气和信心

2.1充分利用教材或高考试卷中的错例作为反面教学资源,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批判勇气和信心

例如,在人教版化学(选修3)・化学反应原理[2]第62页[练习]中就有一个错误,原文是这样的:“试解释下列事实:NaHS溶液呈弱酸性,Na2S溶液呈较强碱性;酸式盐NaH2PO4溶液为酸性,Na2HPO4溶液却为碱性”。Na2S溶液水解程度较大碱性较强;NaH2PO4溶液中NaH2PO4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Na2HPO4溶液中Na2HPO4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使溶液呈碱性;教材对上述三种物质的溶液性质叙述正确,无可怀疑;但NaHS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吗?换句话说在NaHS溶液中NaHS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吗?笔者做了NaHS溶液的酸碱性检测实验,发现NaHS溶液显碱性,另外笔者还查阅了H2S水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求算出了NaHS溶液的水解常数,发现NaHS溶液的水解常数大于其电离常数,这就说明NaHS溶液应该显碱性,教材的观点是错误的。本人曾以“NaHS溶液呈弱酸性吗?”为题写出论文并发表在《中学化学参考》2008年第10期上。教学时怎样充分利用这一反面教例呢?笔者精心设计了下列问题让学生探究:

(1)NaHS溶液呈弱酸性的观点你认为正确吗?[学生分组活动,质疑、讨论]

(2)想一想你能从那些角度说明你的观点?[从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的角度加以引导,使学生的批判层次深化]

(3)请设计实验并验证你的观点。[学生设计实验并验证,教师提供指导]

(4)请查阅资料从理论上探究你的观点的正确性?[理论分析计算求证结论,批判要言之有理,注意批判的深刻性和精确性,提高批判的逻辑性]

(5)这一例子你受到什么启发?[注重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树立批判的信心和勇气]

(6)怎样看待教材中的错误?[注重唯物辨证法和人生观教育,使学生的认识更趋理性和合理,有理有利有节提高批判的境界]

(7)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加强科学精神和人生观教育,升华批判的成果]

再如,2008年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化学试卷)第二十题也犯了一个错误。原题为:

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 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 ℃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 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 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填字母)

a. SO2和SO3浓度相等

b. 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 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 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向装置中再充入N2b. 向装置中再充入O2

c. 改变反应的催化剂d. 升高温度

(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

(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 %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试题答案为:(1)bc (2)b

(3)消耗的O2物质的量:0.7 mol-■=0.45 mol

生成的SO3物质的量:0.45 mol×2=0.9 mol

SO2和SO3的物质的量和:■=0.95 mol

反应前的SO2物质的量:0.95 mol

SO2的转化率:■×100 %=94.7 %

(4)在给定的条件下,溶液呈强酸性,BaSO3不会沉淀。因此BaSO4的质量0.9 mol×0.05×233 g/mol≈10.5 %

分析: 第(3)、(4)两问是建立在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分析的基础上的设问的,这就要求试题的背景材料应该准确无误无科学性问题。命题者将反应混合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误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只吸收SO2和SO3不吸收O2,其实溶液中因为生成了亚硫酸钠也可以吸收O2, 或者SO2和O2直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由此引出的教学设计如下:

(1)该题的答案合理吗?(创设情境,提供批判素材,质疑引起思考和争鸣)

(2)21.28 L气体的成分是什么?有哪些可能的假设?怎样排除和肯定?(提出问题,引导讨论深入,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推测命题者是怎样思考这一问题的?他的假设能存在吗?为什么?能证明吗?(换位思考,培养逆向思维、求同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

(4)命题者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怎样才能避免?(将批判性思维引向深入,防微杜渐,进行科学素养和科学品质教育,升华批判成果)。

在人们的意识里人教版教材和高考试题应该是正确的、权威的、不容置疑的,就是金科玉律;教材和高考试卷上的知识、原理和结论甚至每个字每个词用到一个标点都是经过众多的专家学者反复推敲论证和检验审核的,应该说可信度是非常高的,但是就是这样,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另外,教材和高考试卷的编写、矫正、勘误、审查和出版由许许多多环节组成,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在里面。换句话说教材和高考试卷中出一点错误也属于人之常情,不能因此否定教材和高考试卷的作用和地位,但我们一定要提高责任意识尽最大可能的避免出错误,考虑问题尽可能周全,如有可能尽量用实验证实,千万不要想当然主观武断,不要误人子弟。对待这些错误不能人云亦云听之任之,这样既学不到真知,又错失一次矫正错误和探究实践的机会。也不能认为这是小事一件,不值一提。1892年,英国学者雷利发现从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后得到的氮气密度是1.2572 g/L;而从分解亚硝酸铵得到的氮气的密度为1.2508 g/L,他抓住这一微小差异,进行实验探讨、光谱分析,最后确定是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中含有一种新元素――氩导致的这一误差,雷利不人云亦云,敢于怀疑,精于思考,善于批判总结,结果有了新的发现。事实证明幸运往往光顾那些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和善于批判的人。修正错误首先要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需要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作指导。

2.2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各种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精心的培育学生的批判意识

中学生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充满自信、敢于怀疑、敢于质疑、不搞迷信、不盲从,要具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要具有求胜心和敢于挑战的精神。作为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允许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表达和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哪怕是一些幼稚的想法,容纳学生中各种不同意见,允许学生指出老师的失误或所犯的错误,打破“教师万能”观念,鼓励他们查阅资料甚至实验求证探究。切忌对于学生求全责备横加指责,切忌对学生发脾气、不屑一顾、冷嘲热讽甚至打击报复。要知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针对老师讲述的内容或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想法或见解,表明了学生是真正的用心思考了,说明学生存在迷惑进而质疑甚至进行了批判,这实质上是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的表现。要知道向老师表述观点、想法或见解,学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信心,这中间有激烈的思想斗争,有肯定有否定、有继承还有扬弃,这不正是我们教育孜孜以求的效果吗?

3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高认识改正错误需要有个质疑批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方法技巧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3.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

“行”成于“思”,“思”起于“疑”,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意识,不人云亦云。要让学生经常自由讨论、争论,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要让学生经常地问“为什么”、“怎么样或怎么办”而不是“是不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纠错,自我评价。要引导学生反思概念的形成过程和规律的建立条件和建立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不断的修正以前的错误认识,从而不断地提高批判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3.2在作业和练习中训练批判性思维

学生由于对新学习的知识、概念和原理不一定认识到位,运用时常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思维不严密,有的思维逻辑性不强,有的思维广阔性不够。让学生相互批改作业,相互探讨,就能及时发现问题,暴露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的不足,改正错误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和批判的自觉性。

3.3在实验中发展批判思维能力

在实验中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预设的实验现象是什么?你看到相同的预设现象了吗?如果现象和预设相同能得出什么结论?你的预设有什么条件?条件变化还有其他的预设吗?如果现象和预设不同可能的解释有哪些?能否从实验上或理论上证明你的这些解释?别人是怎样认识的?能证明谁的认识更好吗?研究证明实验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3.4用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作指导树立正确的批判方向

批判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作指导,对某一问题的批判,决不能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和标新立异,应该为了说明问题,求真务实,为了更正错误避免误人子弟,为了创新和创造,为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同时,自己的观点也要经得起别人的批判,不能闻过则怒,只要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只要是理由充分,论据正确,我们就要虚心地接受,要闻过则喜,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更何况别人的批判有利于改正我们认识的不足,有利于我们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祖浩等.化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144.

第3篇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演化规律的相应关系的学科。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推进,各领域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资源危机和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人类对环境问题不断认识和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污染防治和治理力度在不断加大。社会急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环境保护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合理配置高等教育的资源、营造创新环境,使之更合理、更能强化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当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一、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淡薄。在本科教育中存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认识不够,学习动机不清、动力不足、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明显薄弱。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强制性教学方式,学生被安排在教室里被动的学习,这种注入式教学使学生缺乏主动思维和创新,学习按教材内容“依样画葫芦”,限制了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更限制了学生求知的激情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把现有知识看成是绝对的真理,迷信权威,对高新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新进展、新动向不敏感、缺兴趣、少研究,不能或不敢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地提出和分析新问题,没有创新性的学术新思想、新观点。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大量创新课题,无论是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还是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均显得明显不足,存在着自主选题难、科研上手慢、研究思路不活跃、研究方法偏传统、攀登高峰没勇气、开拓创新欠实力等问题。

 

2.传统教材的滞后,创新培养的力度不够。传统教育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知识面狭窄、不能触类旁通、视野不够宽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强、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未能有效得到提升。实验教学所用教材把实验原理、步骤,甚至某些实验现象都写得一清二楚,使学生失去了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设计实验项目时,往往从单个实验项目本身思考实验目的,而从学科角度思考实验项目之间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较少。

 

二、科学的培养方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激发并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教学中提倡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想法,甚至与老师相反的看法,提倡争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敢于向权威挑战。加强正面引导,不轻易批评训斥学生,循循善诱、不偏疏、不急躁、不粗暴,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尽力创造观察的机会和动手的条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发现新问题,能不断产生新设想……。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要从“以教为主、课堂教学为主、考试为主”的旧观念回归到“以学为主、实践教学为主、学生主动思考为主”的新观念。教师从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建立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展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具备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及较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熟悉环境科学专业的最新技术和进展,能准确把握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突出特色、鼓励创造,从而不断寻求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2.改进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学习或实践课程来体现的,因此,课程体系的构成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先进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学科融合、突出专业特色、淡化专业意识,着重加强综合性教学实践内容、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使学生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拓宽课程选择面,使学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学习,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课内和课外培养相结合,给学生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和独立科研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应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力求内容组织的多样性,注重从思想、方法、推理上培养学生渴望学习、善于学习的科学思维能力素质,不仅有利于创造性教学的实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注重讲重点、讲方法、讲实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利用课堂辩论、学生讲课和专题辩论等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变被动的接受为积极的思考与参与;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填充式机械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允许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打断式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实践创新的能力。

 

3.加强实践性教学,激发创新意识。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四部分。实践教学是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套“立足基础、突出特色、贴近现实、追踪前沿”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科研、人才和设备优势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在实验教师指导下从事自主创新实验,将实验实践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相结合,让学生尽快地接触科研课题和生产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再深入地去了解并寻找解决方法,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理论的再现与验证。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际能力,积累经验,将课堂理论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转变成真正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而创新能力的获得和提高则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途径加以实现,充分利用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现实世界是最为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将迫使他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之道,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寻求最优解决方法,在这种过程中的成长是最快的,得到的锻炼是最有效的,获得的知识是最牢固的,让学生从自己亲身实战中去寻找解决方法,补充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用实际行动秉承实践育人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设计方案、一起实验分析、一起撰写论文、一起体味挫折、一起分享成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自主实践、自主研究、自主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开展学术研讨等,积极营造激励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欲望的心理环境;引导学生围绕预定的创新目标,在样板启示和积极的学与教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有关事物的属性,提出启发思考性问题,使用类比法分析推敲事理,并着重激励学生的想象、敢于冒险和不畏困难的精神,及时帮助他们排除思维消极定式、从众心理、自信心不足等自身障碍;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中能自觉探索有关的知识技能,寻求发挥自己潜在智能最合适的领域,使所学知识向着有收益、有选择、有创造的方面转化。学生只有走向社会,才能开阔眼界,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才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动机,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紧密地联系实际,使自己的才智得到较好的发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离不开科学方法,在创新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将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方法传授”,以求“授之以渔”的培养效果。教育不能再墨守陈规,必须着力于学生的智力开发,着力于学生的创造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树立全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明确目标,培养造就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第4篇

【关键词】鲁迅;儿童文学;翻译;童话

一、引言

儿童被当作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灵需要被呵护,也需要有高质量的精神食粮。然而在近代的中国,像“郭巨埋儿”,“王祥卧冰求鲤”等类似的故事,都在训导孩子无条件地当孝子,为父母牺牲一切,包括生命。如“郭巨埋儿”讲述了为了专心致志孝敬父母,除掉障碍,郭巨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活埋掉,这是何等的荒谬。在西方,这几乎可以算的上恐怖故事了;在号称礼义之邦的中国,类似的儿童读物、类似的传统故事,却作为光辉的典范,向孩子灌输。受到类似思想熏陶的中国孩子,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未来令人堪忧!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话;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所以给儿童看的图书就必须十分谨慎,做起来也十分烦难。”鲁迅说中国没有所谓意义上的童话,于是他把目光转向外国。

鲁迅建议青年都应“别求心声于异帮”,正是这一主导思想,使鲁迅不仅自己留学于日本,吸取异域文化,更是积极地介绍外国文化到中国来。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谈到外国文化的作用:“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在吸收借鉴中,创建新义艺,创建新人,翻译被鲁迅赋予了重任。

鲁迅决心翻译外国儿童文学名著,把外国儿童文学引进中国。他的译作主要有:[荷兰]望・蔼覃长篇童话《小约翰》、[匈牙利]至尔・妙伦系列童话集《小彼得》、[苏联]班苔莱耶夫中篇童话《表》等。这些童话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跟现实社会密切相关,主题也很明确,或张扬“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奴役和压迫,或讲述在新型的社会中儿童如何成长。鲁迅说童话的主题如果太沉重了,是很不好的,刻板的说教就更可厌。他希望童话在文字活泼,情节能吸引孩童,符合孩童心理要求的前提下,能给孩童一些好的教益。

二、鲁迅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代表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926年,鲁迅翻译了童话《小约翰》,被鲁迅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鲁迅说:“我也不愿意别人劝我去吃他所爱吃的东西,然而我所爱吃的,却往往不自觉地劝人吃。看的东西也一样,《小约翰》即是其一,是自己爱看,也愿意别人也看的书,于是不知不觉,遂有了翻成中文的意思”。这是一部颇有深意、意象开阔的童话作品,用简单透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的天堂,揭示的却是有关人生理想、意义、价值和责任的重大主题,流露出欧洲文人特有的思辨天赋,对启发孩子的心智、培养他们对生活和自身的思考来说,确是一本好书。相对来讲《小约翰》思想性不那么沉重。这是鲁迅翻译前期的作品之一,主题多是主张博爱,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等。

后来的鲁迅童话翻译的后期,主要翻译作品有《小彼得》、《表》等。鲁迅在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的时代性、现实性、战斗性明显的表达出反抗的、革命的意识。例如,《小彼得》描写了小彼得摔伤躺在床上不能动以后,屋里的煤、火柴、水瓶等讲给他:穷人怎样受苦受难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富人怎样欺压享受,把快乐建立在穷人痛苦之上的见闻,鲁迅希望通过对这类童话的译介告诉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国民“在人类的世界里,永久之春也会来的吧。只是他们应该由战斗得到!”。

当时许多从事儿童文学的人或翻译西洋童话,或记述古代传说都只注重有趣上下功夫,却没有了解当代儿童问题的实质,他们供给儿童的读物却在向儿童传递种种毒质:忍受侮辱,听话的孩子,神仙会给他富贵幸福的奴隶观念;孩子偶然间拾得一只宝匣,可以帮助幸福的侥幸心理;善有善报的迷信心理;老实人得到巨大遗产,发现金矿的拜金心理等。直至鲁迅生命晚年翻译的《表》终于使这一现状有所改变,是人们明确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是旧制度的钥匙。

1935年,鲁迅翻译了苏联班台莱耶夫中篇小说《表》描写了沾染许多陋习的流浪儿彼蒂加偷了醉汉的表,因想去换钱而矢口否认,后来被送到教养院,小心翼翼地藏着表,最终在集体生活教育感化下,送还了表,逐渐走上了正轨的故事。这篇小说在内容上充满了清新的教育思想,而在情节上又波澜起伏,悬念叠生,鲁迅在《・译者的话》中翻译了日本译者的序言,表达了对这本书的同感:“我希望读者向游历异国一样,一面鉴赏着这特色,一面怀着涵养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的心情,来读这一本书。我想你们的见闻就会更广、更深,精神也因此磨练出来了”。

鲁迅翻译的《表》剥开了重重封建之网,以崭新的内容,崭新的儿童形象,立足在现实的土地上,提供给儿童及家长、教育家一份健康的精神食粮。同时更带动了作家的创作激情,拓宽了作家的创作领域,无产阶级受苦受难的儿童形象逐渐走入作家创作视野,他们由生活的低层而跃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儿童文学研究专家陈伯吹说:“这是向儿童文学注了一针新的血液,从而产生了新的蓬勃生长的力量。”《表》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及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范本。有了这样的范本,中国作家从模仿到创作,很快写出了以童工与流浪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影响较大的有茅盾的《大鼻子的故事》、《少年印刷工》、叶圣陶的《一个练习生》、张天翼的《奇怪的地方》、王鲁彦的《小红灯笼的故事》等。

鲁迅还鼓励和带动别人也来关心和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他曾热心支持周作人研究童话。周作人写的两篇论文《童话研究》和《童话略论》,就是由鲁迅推荐,在当时教育部编的月刊上登出来的。孙用翻译裴多菲童话叙事诗《勇敢的约翰》,鲁迅亲自当校对,并多方联系刊物发表,四处碰壁,最后总算由上海湖风书店出版了。

三、总结

鲁迅积极投身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实践,结合小读者们的需要和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文本,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翻译创作了许多适合中国儿童的文学作品。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中国的许多其他学者也开始关心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并积极投身其中。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一方面使作家打开眼界,了解和认清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另一方面,翻译与创作又互为影响,相得益彰。许多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影响。把外国儿童文学中丰富的营养和“精神食粮”拿过来,让中国孩子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2]鲁迅.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A].中国儿童文学大系・理论卷[M].希望出版社,1988.

[3]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是最活跃最易变的影响因子。用人,作为一门艺术,是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话题,任何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取胜,就不得不谈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0引言

企业管理,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让一大群人为其做事的能力,而企业的人本管理,即是一个人让一大群人心甘情愿地为其做事的能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企业需要的人才能够适时、适才、适质、适量地得到供应,则无往不利。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这一切都揭示了人的重要性。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最开始确定一个目标,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论证,进行决策计划,到组织人员进进行全面实施,到最后任务完成获取利润,都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来进行的。如果这些人都不是尽心尽力的,不是尽忠尽责的,那工作做事的效率肯定是非常低的作为企业管理者,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我就从管理者最不容易把握的三方面来谈企业的人本精髓: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情感沟通的艺术,激励的艺术,企业文化的艺术。

1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赏。美国的一位哲学家曾说:“人类天性中都有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每个人都希望在称赞声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表扬是最好的激励方式之一。如果管理者能够充分运用表扬来表达自己对下属的关心和信任,对其工作的肯定与赞赏,就能有效地提高下属的工作效率。而如果工作能够经常获得肯定与认可,员工就会产生成就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就会不断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

当然,为了让你的赞美更具有效果,我建议我们的管理者做到以下几点:①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发自内心的称赞是容易被对方接收,对方在接收你称赞的同时,也觉得你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有知识趣味、有涵养的人,一个可以接交可以信赖的人。如果称赞不是发自内心的,别人听了肯定就会觉得你虚伪,觉得你在奉承我。真诚的赞美,发自肺腑的,会赢得对方好感,否则,将适得其反。②表扬应有适度的概念。管理者对下属对表扬一定要掌握度的概念。如果超出这个度,突破下属的心理承受界限,结果就可能适得其反。③表扬应该是公开表扬。人都是有虚荣心的,都渴望自己能成为焦点,也当然希望自己在公共场合得到表扬。在表扬一个人的时候尽量在一个公共场合,至少也应该让本部门的人员都知道,这样的表扬绝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对其他人还有一定的勉励作用。

批评也是管理者的职责之一,然而批评比表扬更重要,更谨慎。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作为管理者必须时刻注意下属的缺点与错误,及时指正,才会避免因员工个人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既然把批评当作支持员工健康发展的手段,那么就必须讲究批评艺术,提高批评的效果,如果批评过度,则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对企业的积极性,如果批评不足,则不会对员工形成约束力,就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所以在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也应该把握以下几点:①容忍缺点,允许失败。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属出现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关键在于你能否把这些人的缺点或短处转化为其优点或长处。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尽量少一份责怪与处罚,多一份指导与帮助,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过分要求别人,最终也会被现实所不容。②允许别人批评自己。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优点充满信心,也希望下属能给予自己较高的评价,所以,当下属揭发自己的短处的时候,一般人都会有排斥的心理,事实上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管理者也不例外。当管理者发现自己犯下错误的时候,要及时自我批评,自我检讨,管理者只有做到自己以身作则,在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才会有影响力。如果领导犯了错误老是回避,则其对下属的影响力、号召力就会大打折扣,会出现下属不听指挥的现象。⑨避免断然拒绝,生硬的批评。批评是为了使员工朝着企业的共同目标努力,所以对员工的批评一定要善意,一定要有建设性,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不足,切不可对员工进行人身攻击,羞辱员工,我们要做的是鼓励他,使他今后做的更好,而不是击跨他。要说批评也以人为本,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进行批评。检验批评是否起到作用的一个标志,就是被批评者是否“心悦诚服”。福布斯的创始人柏地·福布斯就曾经提过他对于值得夸奖的人绝不会吝于夸奖,因为“一般人一被夸奖,就算他没那么好,他也会因此尽力做好的”。

2情感沟通

“企业的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已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正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如果没有沟通的话,企业就会趋于死亡。”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一语道破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管理活动的实践表明,管理者约70%的时间用于与他人沟通,剩下30%左右的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和处理相关事务。很显然,作为管理者,必须熟练的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能,如果你平常与下属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好,那么你的一个建议就会被大家轻易接受,如果你平时与下属缺少沟通,那么你讲的就算是对的,也不会被大家响应和接受。

沟通是一门非常讲究的学问,要与下属有效的沟通,首先我们必须真诚的去了解员工。作为管理者我们要舍得花时间在员工个人身上,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甚至了解他们的家庭。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知道关心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但是要让一个总经理离开柔软的沙发店,去声音嘈杂的生产车间与工人们虚寒问暖,与员工们交换意见,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很多管理者与下属沟通的方式都恰好相反,直接叫员工来自己的办公室,自己坐着,员工站着,带有强烈的指挥性质的交谈。事实上大部分员工都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他们在工作中存在问题自己拿不定主意,需要在与一位权威上级的会面后坚定信心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工作的压力感与枯燥,以及非工作的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也迫使员工找到一位能够与之吐露心语,求得理解,并在心理上取得平衡的组织权威。在与员工的沟通中,他们需要的是你善意的话语,适时的点拨,及时的鼓舞与指导,而不是生硬的话语。当你带指挥性的与员工交谈时,员工是不会完全接受的。事实上,有谁能比员工自己更了解其本职工作?你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十足的外行。你对员工投入时间与心血,将使你成为更好的管理者,而你的员工也会成为更有能力的员工。

3激励措施

谈到激励问题,差不多所有的激励理论都透着一个共同的基本原理,人们愿意做那些能够从中得到报偿的事情。激励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职能,它是人本管理中的核心的课题。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激励中牵涉到的信息问题所决定的。

一提起员工激励,很多人会想到涨工资或发奖金。实际上激励是对员工需求的满足,员工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激励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物质激励(涨工资或发资金)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其实还有很多途径。比如环境激励,能力激励和成就激励。

①物质激励。即工资资金和各种公共福利。它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物质利益激励是对企业人力资本主体激励的最基本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员工的薪酬上。薪酬收人对于经营者来说不是最具激励性的,但薪酬激励效能确实很高。在现实中,企业经营者常把金钱视为对自身价值的补偿及对自己综合评价的象征;因此,经营者对金钱的需要往往是强烈的。薪酬设计是否合理,激励水平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②环境激励。对员工来说,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也是他们所期望的,管理者要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两方面。精神上要形成一个强烈的团队意识,让员工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物质上要为员工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好的环境能使员工保持好的心情,工作效率当然就会提高。③能力与成就激励。也就是我们常说非物质奖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对于已经取得一定社会地位和生活无优的员工来说,经济利益的满足只能消除其不满意,并不能引起经营者的强烈兴趣和推动其努力工作,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满足:“自尊”、“归宿感”、“自我实现”。这个时候我们应着眼于员工的发展,充分尊重员工的自我选择用工作本身来激励员工,要知道,员工对非物质奖励都有较强的记忆能力。管理者应分析员工的特长与爱好所在,投其所好,以使其发挥特长,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再造》这本书中说道:“事业发展与规划管理这一激励措施是基于组织与员工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和共存共荣的观念的,是人本管理思想的最佳实现方式”。

第6篇

周先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二院神经疾病研究室主任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神经内科医师。长期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积极开展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在美国获得过美国心脏协会中风基金资助;自美国归来后,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常州市科技支撑项目等。2014年被评为“江苏特聘医学专家”。

龙城常州,市二院阳湖院区内,有一座约400平方米与国际接轨的神经疾病研究室,里面有各式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在这里,周先举正率领着他的团队努力地工作着。能建立一个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教学与临床应用的开放式平台,为本院、本地区培养与国内外接轨的医学人才,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周先举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而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给了他这样一个宽广的舞台,让他的梦想落了地。

“梦想一直支撑我走到现在”

周先举从年少时就是一个拥有人文情怀的人。正是由于当年村子里生病的人很多,让他产生了要学医治病救人的想法。1989年顺利地考取了苏州医学院,使他悬壶济世的理想起航。五年的大学生涯,周先举除了深入钻研专业书之外,还广泛阅读了很多心理学以及哲学方面的书籍。那时医学院开设“神经生物学”的课程,促使他对探索人的大脑奥秘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有科学家论证: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事物的原动力,它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像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无比坚韧。只有浓厚的兴趣才是人们不惧艰难坚持下去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最终会走向成功。周先举正是如此。大学毕业后毅然留校做了七年的老师,在这期间,他探索人脑奥秘的欲求越来越强烈,广泛涉猎了神经科学相关的领域,尤其是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化学,打下了坚实的神经科学理论基础。为了更高的追求,他坚定报考了有着“中国神经科学一面旗帜”美称的中国神经科学研究所,在那里接受国际一流的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训练。据周先举回忆,那段学习生涯对他的科研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和重要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从眼界的开阔上,都算得上他人生中一个里程碑。

后来周先举又先后到美国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深造,并且最后两年还担任了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又是一个七年!这七年的美国生涯可以算是周先举科研人生上的一个加油站,让他在独立思想的建立以及科学见识的拓展上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更为可贵的是,在这个阶段,他敢于向学术权威理论挑战。

带着在美国对大脑可塑性和神经疾病的研究所得,周先举选择了回到祖国,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内心只是想能以务实的精神,能将一身所学为更多的国人服务,踏踏实实地做些事情就够了。在周先举看来,科学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最终是为人的幸福服务的。医学更是如此,目的就是通过促进人们的健康,从而追求幸福的生活。

拥有深厚的科研基础、多年的丰富教学经历、迅速积累的临床医学经验以及对国际行业前沿的敏锐感知,如何将自己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能够把临床、科研、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找到一个切入点,不仅能够造福更多病人,而且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崭新道路。这是周先举回国之后一直执着探索和追求的。

无创性脑刺激:让更多脑病患者找到福音

作为一个医学方面的专家,周先举回到国内之后发现,国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准都有了日新月异的飞速提高,但同时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的身体素质让人堪忧,尤其是神经疾病进入到了一个高发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统计局最新公布资料显示,2014年常州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52.3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1%,比2013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随之而来的是,脑血管病、帕金森症、老年性痴呆、脑损伤、慢性疼痛等神经疾病发病率的大幅增加。由于大脑负责思维、记忆、意志及行为,神经疾病往往造成病人心智功能下降,最终影响到日常的生活,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据预测,未来30年我国将是世界上患有神经精神疾病人数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每4个神经精神患者之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严峻的形势更凸显出脑功能的后期康复的重要性。

为此,周先举决定结合自身学科背景,以基础理论研究为支撑和切入点,广泛地与国内外先进机构建立合作和培训关系,建立经颅磁刺激技术恢复神经功能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推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临床研究以及临床应用。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一种大脑皮质的无创性磁场刺激技术,是近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无痛、无创伤、安全、有效且操作方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瘫痪、失语、吞咽困难等)、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常见神经疾病,因而将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因其无痛、非创伤性,实现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虚拟地损毁大脑探索脑功能及高级认知功能。与PET、FMRI、MEG并称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

现阶段,rTMS的基础研究明显滞后于临床治疗,因此它的机制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周先举借助于美国的大脑可塑性和神经疾病的研究背景,利用自己科研优势积极寻找基础应用和临床应用的切入点,大力推动这门技术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周先举希望,通过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可以给长期被脑梗塞后遗症、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偏头痛、癫痫以及脑脊髓损伤等常见神经疾病困扰的病人带来福音。

周先举曾经见过一位脑中风后的患者,完全忽视自己身体左侧的情况,连穿衣都成问题。经检查,患者视力完全正常,只是中风损伤的右侧顶叶相关的大脑神经元,对左侧的感觉信息加工出现障碍,从而造成了“偏身忽视”。周先举解释说,传统上功能恢复包括理疗、药物、功能锻炼等治疗方式,而重复经颅磁刺激,则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元,改变神经网络的可塑性,最终促使大脑功能恢复,因而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有较好的效果。

每个神经科医生都应该是半个“哲学家”

初到常州二院的时候,周先举还是一个“光杆司令”。他明白现在的社会必须以团队生存,这是大势所趋,所以建立团队和培养人才成为摆在他面前的当务之急。

两年多即将过去了,从当初的单枪匹马到如今一个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的十多人。周先举带领着这个快速成长的团队,朝着梦想迈进。对待团队成员,周先举展现的是他特有的亲和力和向心力。他明白作为一个团队的核心,想要获取凝聚力,不仅在于自身的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在品格上让人信服。在大学当老师期间,周先举就表现出这两方面的魅力。他不仅善于教授医学课程,还深受学生的爱戴。如今,周先举对于团队成员给予绝对地信任,一方面给予他们科研方向、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的悉心指导;另一方面总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思维、相互学习和共同提升。或许受到多年的美国文化的熏陶,周先举的团队管理模式很开放式的,尽力创造一种自由的氛围和空间。他在科研上严谨细致,在生活中充满人文关怀,尽量少批评,更多正能量的鼓励,使大家在一种快乐温馨的团队气氛中能充分发掘出每一个人的潜能,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每周五,研究室的会议室里都会挤满了团队的成员,甚至还有来自其他科室的医生、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们。这是周先举团队的一个“例行节目”,他们围桌而坐,或是听周先举讲解科研论文的英文写作,培养科研逻辑思维,或是探讨实际科研中的思路和问题,或是批判式和务虚式地探讨国际著名杂志上已经发表的研究工作。一时间,这小小的会议室就化为任由思维徜徉的海洋。“做科研,缺不了人气,因此我致力于营造一种学术气氛,就是为了打造一支医学人才梯队队伍”周先举如是说。回国两年来,他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亲自撰写10篇SCI论文,同时辅助其它科室发表数以10篇SCI论文,涉及到医学各个领域,充分展示他深厚的医学科研基础和写作功底以及广博的医学知识。相信因此他日后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周先举所讲的内容往往会让在场的听众彻底颠覆传统观念。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觉得医学和科学关系紧密,而似乎并不相关于哲学。但从青年时间就饱读哲学书籍的周先举并不这么认为。他首先从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医学这些最基础的概念引出话题,阐述了医学是以人为目的,并且最终以幸福为最终目标。紧接着在阐述医学和科学的关系时,周博士继续向大家介绍科学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巨大力量,医学在日益寻求科学依据的过程中形成了循证医学、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等。但是仅仅依靠科学是不能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的,所以必须强调哲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周先举的观点主张医学哲学,共同产生和来源于生命。因此,未来医学的发展模式理应是全面和综合性的,既要有有形的生理、病理治疗手段,又要有无形的心理、精神治疗方法,从而把医学置于社会、文化、心理、生理和病理的全面来考虑。

周先举甚至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优秀的神经科医生到了一定程度,应该是半个“哲学家”。他的这一番“医学中的科学和哲学”的论题,其实就是要让大家明白从事医务工作,不仅仅要具有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以人为本,处处为病人着想的职业操守。周先举实际上是回国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取得职业医生执照的。由于坚实的医学基础和科研能力、浓厚的人文关怀、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他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得心应手。他致力于临床、科研和教学的真正结合,是一个难得的复合型人才。此时他正实现好科学家、好医生和好老师于一身的梦想。

在人才培养方面,周先举言传身教,将自己的经验倾囊而出,期待能培养出一批能和国内外行业前沿接轨的优秀医学人才。他认为,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要具有至少以下几点素质:

第7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 优化教学

从目前的具体实践情况来看,创新教育仍存在着重思维训练,轻人格培养的倾向。因此,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教育目的,语文教学应注意二者兼顾,不可顾此失彼。

一、 更新教育理念,重塑创新人格

语文教学的目标有三:直接目标——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间接目标——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培养创新精神与人文情感。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实际定位于工具性层面,强调的是知识本位,片面追求认知的发展,忽视了潜在目标——“人文性”,尤其是创新人格的培养。通常情况是,教师在台上作自我陶醉的演讲,学生在台下消极取代了融会贯通,使得学生在良好教育情境下必然激活的创新激情和表现冲动被压抑甚至抹煞。要实现人才由“识记型”、“智慧型”到“创新型”、“实用型”:这一大跨越,语文教学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彻底冲击,将“知识化”的东西转化为“人格化”的东西,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创新人格”质的超越。

1.鼓励质疑问难,培养探索精神。一切学问从质疑开始。质疑即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刨根究底,不懂就问;也指对素有定评的东西不迷信,不盲从,大胆责问,提出异议。质疑是探索的开始,是创造的发端,是创新人格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数学的实际生活中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有效的“生活味道”感受语文的“抽象之美”,享受学习的“成功乐趣”。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索欲、求知欲、进取心、自信力等创造激情和创新品质,进而形成目标高远、不畏险阻、勇于开拓,锲而不舍的创新人格。

创造学认为情感蕴含着巨大的心理能量,对创造力的激发有着重大影响,受此启发,笔者在质疑教学中融入兴趣性原则,尝试“课堂情境活动要建立健全课堂活动组织、程序、节奏、练习、讨论和反馈”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发端,使学生在审美的愉悦、情感的陶醉中、探索解疑的乐趣,进而实现“学习兴趣的外部激发---探索热情的内在驱动---创新人格的转化生成”三级跨越。如教《荷塘月色》时,首先,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在音乐与画面的双重烘染下,以示范性美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沉浸在美的境界中,受到美的洗礼,内心激荡起轻松美妙的情感。这里音乐与画面的精心选择相当重要,否则弄巧成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接着,引导学生联想并背诵记忆中有关荷花的精彩美文片断,学生新旧知识得到有效的触发联通,思维的活力被激发,变得轻松自然、富有张力。此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沉潜于美文的同时,探寻:作品是如何营造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的?月下荷塘为何有几缕挥之不去的忧愁?是什么使得作者“心里颇不宁静”?月下独白给了我们怎样的破译作者情感的密码?课堂上既有智慧的碰撞,又有情感的激荡,情趣与理趣互相交融,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

教学中,当学生产生质疑时,教师应有积极的反馈回应,尤其是对那些有价值、有创意的质疑作恰到好处的评议,呵护质疑的热情。

2.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创造性学习。创新教育强调:教学的艺术在于“导”。教学作为一种鼓励、唤醒与鼓舞的艺术,应让学生发生兴趣、发现问题、发掘潜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1)重视创造学习。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有独立人格与意识,有创新能力的活生生的个体,进而从原先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以主动地接受学习为基础,以发现学习为桥梁,以创造学习为目标的最佳学习状态。人的一生是终身学的过程,我们要给学生的,是一种受用终身的能力而非应付一时的技巧。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学习的能力,即获取信息,尤其是加工、再生信息及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以经济新闻教学为例,我们尝试运用创造学习的原理进行经济新闻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第一步,发现新闻。布置学生从近期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上搜集最令自己经久难忘的好新闻。第二步,评选新闻。同学们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评选十佳新闻。第三步,评说新闻。每组派代表上台评价新闻,其他同学发表建议。老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新闻亮点、新闻视角、新闻敏感话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爱好。第四步,采写新闻。要求学生深入校园生活,采访写作。第五步,展示佳作。将好作品展示在文化橱窗里,供大家品评。这种教学,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始终以创新主体的身份参与活动全程,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二是有效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的内外联动、有机整合;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现了自己、认识自己,重塑了创新的勇气与自信心。

(2)优化教学情境。创造学重视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认为良好的教育情境可以成为创造力的催化剂。教师应讲求教学情境的优化,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畅所欲言、鱼跃鸟飞的海洋和天空。辩论课、讨论课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讲到《表达与写作》任务八:提高三种文体的写作水平------拟写说明文,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拟写说明文,如何说得准确,说得有序,说得生动?选一个话题“万紫千红的花”进行讨论,让同学们把要说明白的事物说得更精彩,更能吸引读者。

(3)强调知行并举。创新教育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强调“大语文观”,将课堂动态教学与课外创新实践作合而不同的两个系统,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开放、相互兼容,前者为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重要拓展、延伸。技工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技能开发型的教育,更应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关心社会改革,关注科技进步,开拓眼界,将社会实践看作未来职业生涯的预言,学会调查研究、整合信息、撰写文章评论。老师可就社会热点问题,结合专业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专题,放手让学生去搜集、整理资料,写作小论文,并在课堂上发表他们中创造,在创造中开拓,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了新旧知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体系间的有效触发、融通、整合,变传统的“一课一得”为“一课多得”、“课课联通”。

二、优化教学设计,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万能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语文教学应在丰富学生生活与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强化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直接想象与创造想象等,其中尤为发散思维与想象力最为活跃。

1. 激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广阔性的特点,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方法之一。它是指从事物的某一中心或定点出发,多路扩展,四面发射,展开联想,提出多种设想方案。多样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例如,在《演讲与口才》辩论演讲这一节内容时,《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的辩论中:反方借用诗词,发散思维,这是一枝玫瑰花,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是不是有不同的美的感受?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会说,花儿对我笑;欣喜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很无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辩论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不仅语言简洁,而且意境隽永,给人美感。

2. 发展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训练想象的丰富程度、创造性程度、灵感可诱发程度、逻辑严密程度。如果能创设开放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例如,在《商业广告》的新课结束时,针对教材上有关商业广告的写作要求有艺术性,因而要求广告创作过程能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每一个广告创作者…可以创设如下的开放情境:一则宣传立邦漆的电视广告画面:几个活泼可爱的幼儿一字排开,光光的身子,背对着观众,每个小屁蛋儿上分别涂着不同颜色,十分鲜亮可人。同学们看了都会忍俊不禁,在欢声笑语中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与讨论。这通俗而不浅薄的广告,既宣传了产品,又给人带来乐趣。

总之,“创设学习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乐学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取得教与学的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春青经济应用文写作,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第8篇

一、研究性学习

在英文中,学习又有“研究”的意思,表明学习和研究本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我国传统教育却要求学生阶段只管学习,研究则是工作以后乃至成名成家以后的事。甚至在传统的《教育学》中还把人的一生划分为成长与学习期、工作与贡献(包括研究)期、退休与养老期。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显然是把“学”与“习”分开,并且强调先“学”而后“习”。我国著名教育家茅以升教授把什么是学习及其先后关系阐述得非常精辟:“学的对象是理论,习的对象是实践,因此在学习里应求其统一。一个阶段里不能不有一定的次序,于是发生学和习的先后问题。这里主张的,是先习实践课程,后学理论课程,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是‘学而时习之’的大翻身。……”

研究性学习就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中自主地选择并确定专门的研究课题来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这本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本文按习惯简称为“研究性学习”。我们之所以将其定义为教学方式,而不是学习行为,是因为它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并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而不是学生自发地、随意地自学,它强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会学习,以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民主的学习环境,倡导积极的、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二、高职教育的多重属性及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的多重属性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属性和职教属性,两者又分别包含学术属性与知识属性、教育属性与职业属性、技术属性。

(1)高教属性。 所谓高职教育的高教属性是指高职教育是在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包括普高和中职)的基础上进行的高等教育(包括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即国际教育标准概念的第三级教育(高中后教育)。它是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共同属性。高职教育的高教属性又包含学术属性和知识属性。坚持高职教育的高教属性,是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和解决现时就业问题的客观要求,是培养高职学生未来社会适应性的前提,是适应当今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只重视职教属性,而轻视甚至背离高教属性,主要表现在,只重视实践,而轻视理论;只重视职业性课程,而忽视知识性课程;只重视“应知”、“应会”,而轻视普遍规律。当然,高职教育是职业性教育,而不是专业性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强调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高职教育就应该弱化甚至抛弃学术性、知识性课程。相反,高职教育也应建立一套有高职特点的、完善的、现代化的知识课程体系,以使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职教属性。 所谓高职教育的职教属性是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象,一般是针对职业岗位 (群)的以岗定课、按岗育人,并且是以技术应用型和技艺型为主,而不是像普通本科那样以学术型或工程型为主。它是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共同属性。职教属性又包含教育属性与职业属性、技术属性。

教育属性是高职教育相同于普通教育的本质属性。其教育的目的可分为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高职教育中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包含特定职业的特定内容的培养,多属于“必要目的”的范畴;而反映职业特征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这些包含普通教育的共性内容的培养,则多属于“可能目的”的范畴。

职业属性和技术属性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功能属性。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界培养和输送以技术工人为主的技术后备力量的任务。年轻人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将来求职生存的基本能力,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所以,通过职业教育习得一项技能,学会一门手艺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说,技术和职业不可分割,任何职业都包含着技术,只不过不同的职业技术含量的多少、高低有所不同而已。除此之外,为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重视知识和技术。高职毕业生除了大部分马上就业,可能终生不再经受学历教育外(不包括非学历的继续教育),还有一部分,哪怕从实际情况来看只是一少部分,在毕业后马上或就业后还要升入本科学习,乃至攻读硕士、博士,这也是一部分高职生和家长们就读高职的初衷。因此,高职教育所具有的职业属性和技术属性是不可轻视的。

2、高职教育需要推行研究性学习

(1)推行研究性学习是高职教育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需要,研究性学习是与传统教学方式根本不同的教学方式。前者是为了发现而学习,走自己的路,创造新知识;后者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只能接受别人创造的知识。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用以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为突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来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

(2)推行研究性学习是高职教育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需要。知识领域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全部通晓,学科分化和分科教学固然是现代教育的进步,目前无论是在普教还是在职教都占主导地位,但这同时也造成了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和思考问题的局限性与片面性。研究性学习不但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方式,而且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可通过各个研究课程把自然的、社会的、现实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看清世界的真实面貌,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整体化。

(3)推行研究性学习是高职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非常强调为学要引以为乐。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本来是五彩缤纷的,探索自然和人类的奥秘具有无穷无尽的魅力和情趣,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呆板单向,其过程枯燥无味,令人望而生厌。研究性学习恢复了教学过程的本来面目,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推行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加入WTO后,高职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和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严格的管理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将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对待中国加人WTO后高职教育所面临的这一最大机遇和挑战,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大改革力度,推行研究性学习,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第9篇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能力? 新闻工作者? 职业教育

创新和学习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创造已成为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主题。特别是对身处于信息化时代前沿的新闻媒体人来说,跟上时展的步伐,用创新和创造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常处于不败之地,已成为各类媒体日益关注的问题。新闻报道需要反映百姓关注的社会现实,需要有价值的独家题材吸引受众,但是,更需要通过新角度挖掘新闻题材中的新意,编辑报道出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新闻。因此,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创造性思维。[1]新闻工作者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编辑采编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思维,采编出具有创新视角的新闻,提高新闻报道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个体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开创性地发现或提出问题,并以新颖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力。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特别是新闻采编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智力劳动,无论是取材还是编辑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现代新闻工作者完成采编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同时,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创造性思维能力决定着新闻采编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工作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新闻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要通过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发散思维、发展形象思维、引发灵感思维、头脑风暴和创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等途径进行培养。

一、培养创新意识

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是指对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它不受定势的束缚,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和书本,勇于从“确信无疑”的答案或结论中发现破绽,提出疑问,独创己见,独树一帜。人们所说的“标新立异”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土壤,新闻工作者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新闻工作者创新意识的途径很多,限于论文篇幅仅介绍两条。

第一,创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工作氛围。在新闻采编中,单位领导或负责人要鼓励新闻工作者提出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或看法,不要轻易否定他们异想天开的设想,不抹杀瞬间的闪光点,让新闻工作者大胆捕捉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第二,鼓励独创己见、坚持己见的自信心和勇气。领导要鼓励新闻工作者提出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引导他们广泛查阅相关资料、找证据,千方百计论证自己的观点,想方设法证实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不要随大流,要有敢于坚持真理、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二、开发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新求异,而求异性是新闻工作者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2]编辑在选题和选稿时必须有自己的独创性。在同一题材面前,发散出多个方案和设想,扩大选题的范围,能够超出常规地进行思维活动。[3]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一般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或角度思考同一问题,来开发新闻工作者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一,发挥想象力,促进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工作和生活中捕捉能激发个人创造欲望、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让自己有机会奇思妙想或异想天开。通过发挥想象力,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发散”。发散主要包括用途发散、功能发散、结构发散、形态发散、组合发散、方法发散和因果发散等。新闻单位可以通过组织“诸葛亮会”,集思广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大会,有助于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第二,打破常规,弱化思维定势。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有一道智力测验题,“用什么方法能使冰最快地变成水?”一般人往往回答要用加热、太阳晒的方法,答案却是“去掉两点水”。这就超出常人的想象了。思维定势能使人在处理熟悉的问题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并使问题圆满解决。但是,在需要开拓创新时,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思维、新方法的构建,也阻碍新知识的吸收。

第三,开展反省思维和反向思维。质疑常常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突破口。反省思维是一种冷静的自我反省,是对自己原有的思考和结论,采取批判的态度并给予完善的过程。反向思维又称逆向思维,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

三、发展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形象思维主要有歌曲训练、模仿、想象等方法。

第一,歌曲训练。歌曲是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并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歌曲在培养丰富情感和、联想力和想象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歌曲训练法由三部分构成。首先,通过倾听或学习歌曲培养个人丰富的情感。其次,要敢于用歌曲表现自己的情感。再次,通过加强歌曲记忆来促进形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思维要依赖记忆才能进行,而歌曲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追踪和理解音乐,要依靠记忆来完成,当歌曲的实际音响消失之后,在心里仍然要保留这个音响即内心的歌曲。因此,歌曲或音乐的倾听学习对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很有帮助。

第二,模仿。原型启发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以某原型为参照物,再加以变化或重组产生新事物。许多发明创造和创造都是原型启发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莱特兄弟模仿雄鹰发明了飞机;鲁班模仿锯齿状植物的叶子发明了锯子;西蒙·莱克模仿鱼发明了潜水艇;物理学家们模仿蝙蝠发明了雷达。

第三,想象。想象就是依据新获取的信息和记忆中储存的信息,主要借助表象资料对创造出的新信息或事物。在想象过程中,一般要抛开脑中原有的某事物的信息,而构成深刻反映该事物本质的简单化和理想化的形象。

四、引发灵感思维

具有创新能力的新闻工作者思维能力的优势在于能突破常规思维和功能固着,富有灵感性,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这主要表现在在解决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能突破经验定势、观念定势、思维定势、功能固着和方法定势,显得具有远见卓识。[4]

灵感思维是人们的创造活动达到后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飞跃思维。灵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引发灵感的客观规律。第一,善于思考问题。一般情况下,人都比较懒惰,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并且对显而易见或未知现象他们不产生疑问。这种具有惰性的人是无法产生灵感的。成功的创造者都喜欢独立思考,善于提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问题。爱因斯坦认为,他没有什么特别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求问题罢了。积极思考问题原来就是创造者成功的秘诀。第二,提高观察分析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是产生灵感的基础,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灵感产生的几率要高。第三,积极投身于工作和社会实践。实践是创造的阵地,是灵感产生的源泉。第四,启动自由联想。自由联想能够丰富表象资源,由原有的信息衍生出新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灵感就有可能诞生。第五,引发激情冲动。一般认为,激情和冲动是感性负面情绪,其实,激情往往起到了灵感导火索的作用,激情冲动可以引发灵感。

五、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激发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法,是为了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采用组织团队成员进行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的形式,来获取更多相关主题信息的方法。头脑风暴法一般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简称头脑风暴法,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又称反头脑风暴法,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5]

头脑风暴法的主要有5个步骤。第一,提出目标,确定需要探讨的主题或解决的问题。第二,依据主题或问题预约邀请有关专家或参加者。第三,集中有关专家和参加者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第四,做好专家的发言记录或录音。第五,分析整理出有价值的观点或信息。

头脑风暴法组织规则:第一,禁止批判(不许批判他人意见)。第二,自由发挥(要大胆想象,自由发挥,越自由奔放、越新奇越好)。第三,踊跃发言(不拘一格,越多越好)。第四,集思广益(能兼收并蓄,在他人意见基础上提出更新更好的想法)。主持人要注意掌握两个原则:第一,延迟判断。不要过早地下结论,以免束缚参与者的想象力,甚至熄灭参与者发散思维的火花。第二,量中求质。奥斯本认为,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期提出的设想往往不太成熟,但越往后提出的设想越完善、越深刻。因此,主持人应鼓励、启发参与者尽量多发表意见。[6]

六、创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要培养新闻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应为他们提供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不仅包括提供一种积极的物理环境,更重要的是营造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即使新闻工作者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当新闻工作者的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获得满足时,他们就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主地塑造自己的人格,表现出极高的创造性水平。为此,社会及其舆论应该给予新闻工作者一个宽松、民主的工作环境。新闻单位应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闻工作者创设一个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宣进.培养新闻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J].新闻爱好者.2010(7):75-76.

[2] 沈世纬.探析记者的创造性思维[J].新闻战线.2003(11):35-36.

[3] 张斌.编辑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培养[J].青年记者.2004(8):25-26.

[4]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

[5] 谭绍锋.浅谈头脑风暴法在中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交通职业教育.2011(4):35-36.

[6]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 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21.

第10篇

论文摘要:道德信仰是信仰的一种基本模式,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信仰条件论证了信仰的内涵和当前的形势,分析了信仰丢失的复杂原因,从道德信仰哲学特点开始,集中道德信仰主体,实践三个角度,讨论了道德信仰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道德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信仰的涵义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分割的联系,历来为人类所关注。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指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崇敬,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并付诸以道德行为,以此张显其道德信仰。

(二)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只有出自内心自愿即出于道德信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其次,道德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最后,道德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灯”。道德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可靠的动力之源,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道德信仰的可能性

道德信仰是必要的,同时受到人类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人类社会的特征以及社会历史性的影响。

1.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可创造性使道德信仰成为可能

首先,道德信仰是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恩格斯曾指出:“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这是说包括迷信在内的各种信仰都是基于人类永恒的本性,人类力图通过对某种高于客观现实的无限性的追求,以弥补由存在本身的有限性带来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从而实现其独有的生存价值。其次,道德信仰是对人的未完成性的现实规定。人类在各种可能性中发展使自己日渐成熟与完善,这正是人生未完成性的逻辑发展。人生的未完成性又一次呼唤人必须有一种道德的生活与信仰来塑造自己。最后,道德信仰是人生创造性的实现。创造性为人类信仰创造了条件,而合理的创造性使信仰成为必需。道德信仰沟通着有限与无限,自然与必然,使道德最终成为人的行为规则,有了其终极的价值功能,这正是道德信仰生成的人生根据。

2.道德信仰可能生成的社会基础

首先,社会的未完成性使道德信仰生成成为可能。社会的发展需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正是在社会的未完成性中,才给信仰留出了地盘,使人可能面临未完成性的社会建立起美好的信仰,从而不断地完善它,形成相应的道德信仰。其次,社会生活的外在性为道德信仰生成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对人而言具有先在性,任何具体的个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社会的外在性使道德成为人现实存在的历史前提。最后,社会的可塑性使道德信仰的生成成为必然。社会跟道德与人的活动具有互动性,同时个人离不开社会,从而使社会具有可塑性,为社会和道德的生成创造了可能性,这是道德信仰生成的社会逻辑基础。

3.历史与道德信仰的共时性决定了道德信仰是可能的

从道德的发生可以看出,它随着人类的生成而生成,信仰在历史长河中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道德信仰的孕育、发展和成熟,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独立且单独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不同阶级的道德从不同角度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条件,这一过程是道德信仰展开的历史生成过程。

二、道德信仰的作用

道德信仰作为已被主体内化的一种道德认识实践活动,一形成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其作用体现在:

(一)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某一道德体系的极度信服和尊重,是人的各种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由于个体的经济状况、人生遭遇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其生存方式都会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而这种差异若不产生认同,则势必形成巨大的离心力危及社会的存在和个体的生存,所以需要人们用已有道德认识去接收各种不同的道德现象,在主观上趋向于他所信仰的道德模式,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为一体形成共同的信仰。

(二)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个体道德发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与自律统一的阶段。个体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经过这三个阶段,实现道德上的自我超越并最终确立这一信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联系的,其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标,道德信仰确信某道德理想目标,通过调动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从而使道德真正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使个体的道德境界得以逐步提升。

(三)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地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统一”。它的形成与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分不开。道德信仰使道德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的同时,使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界,塑造更为高尚的道德人格。

(四)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道德目标对道德信仰者来说是一种使命与责任,它对个体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发力,拉动着个体不断地向道德目标迈进。而在每一道德信仰体系中都有一些德行的典范人物,德行通过行为者的活动被信仰者实体化附着于一定的个体身上,对信仰者的榜样力、感召力和激励力将大为增强,从而发挥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三、当代社会吁求构建道德信仰体系

(一)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及其危害

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德”与“得”的矛盾尤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规范的缺失。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失范密切相关,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原有的作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怀疑、动摇乃至否定,但又没有新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来取代原有的,因此出现了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的“真空”。

其次,道德情感的麻木、缺失与道德人格分裂。从构成道德信仰的基本要素看,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敬重、忠诚、虔诚、向往等强烈的情感。而在道德信仰危机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这些情感逐渐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的精神世界在道德危机中分崩离析,使人生丧失追求的价值目标。

最后,道德选择无序化,道德评价功能弱化。由于任何一种价值选择似乎都可以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持,从而使道德主体在多元化情境中无法恒久的作出相对稳定的道德选择。道德观念上的冲突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最终表现为道德选择的无序化。由于社会的客观因素以及道德主体的主观原因,有些人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以至于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

(二)当代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在防止道德信仰危机方面发挥效力但在全面转型的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道德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方式上。

首先,道德教育存在对主体的偏离。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对政治信仰的依附使道德信仰获得了社会政治的强权保护,决定了我们整体价值取向重社会而轻个人。一直以来我们道德教育的课堂上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使道德行为主体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自觉,扭曲了道德教育的真正使命,摧毁了人们追求道德信仰的信念,消解了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次,道德教育存在对本体认识的扭曲。道德教育包含三方面内容,道德理想目标、道德理想目标的论证和义理上的说明及在可操作层面上的道德信仰具体化的道德行为规范。今天的道德教育危机之一就在于我们仅仅着眼于生活日常行为规范的确立,反复的道德行为训练成为我们的主要工作,强调道德规范的灌输却从不思索道德规范依赖的信仰是什么?这些最终导致德育实效性的一低再低。

最后,道德教育在方法上存在道德灌输,导致道德权威的失落。目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不信”造成的。针对当前问题,我们应以改革开放现实背景为立足点,把握好教育者的角色,坚持以人为本,以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培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道德教育实现教育的目的。

四、重建道德信仰的途径

道德信仰的重建“不是简单的回复既有的道德信仰,而是如何建立起一种新的与现代性社会存在方式相适应的具有现实必然性的道德信仰内容。这是研究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的最要紧之处”。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和主体出发,坚持“内外结合”的方针并通过实践的校正和检验,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适应当前社会的道德信仰。

(一)从道德信仰的社会性出发重建道德信仰

首先,促进经济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性的存在。从伦理学的视域看,人们能否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深入改革、完善和创新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向更为有序地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建设是重建道德信仰的有力法律保障。斯宾诺莎认为“如果某一个国家比别的国家邪风更猖撅,犯罪更普遍,那一定是由于这个国家谋求和睦不足,法制不够昌明,而且未能建立起完全的国家权利之故”。法律是协调社会关系中的有力保障。当今社会大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将它同道德信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他律引导人们的道德价值选择,提高道德自律意识。

再次,健全道德制度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制度保障。道德制度是社会道德的规范化、法规化,即把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道德选择、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约束通过道义和法规上的程序进行确定的制度。它在现实生活中指导和评价人们的行为,为人们的行为设立了合理的价值标准。只有营造一个良好、公正的社会环境,道德信仰的危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克服。

最后,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现代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冲撞与压挤使现代人对道德的信仰充满了矛盾和冲撞。因此从道德文化角度来说,要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道德观念;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华;剔除西方及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中的消极因素。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从主体性出发实现道德信仰的重塑

1.加强主体性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道德影响培养德性的过程,是道德信仰重建的核心途径。它是一种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养塑造人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要充分突出主体性,反对灌输,使道德主体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并为道德行为承担责任;采取开放的姿态,抛弃旧的道德观点接受新的道德观点,促进和发展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人们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愿望。

2.强化内心信念

道德信仰是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而形成的个体化的理念,强化人们内心信念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支撑,它包括“扬善”和“去恶”两大内涵。扬善是从正面人手,弘扬善良的道德信念,按照道德的“绝对命令”行事,坚定人们遵守道德信念的决心;去恶是从约束的角度看,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言行举动,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冲动,主动放弃单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强化内心信念应当立足于吸收继承传统道德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良心的理念,从人本身出发,构建反映人性的道德,才能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道德信仰。

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抓住道德信仰危机所带来的重塑道德信仰的机遇,确立一个符合历史必然性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从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它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构真正合乎人性完善和发展需要的道德信仰,实现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辨证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

4.注重道德示范作用在道德行为上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类作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高级动物,能够以自己的好恶取舍本能的推想出他人的好恶取舍。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尊重对方的利益,把他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形成一种源于由自身的需要和感受出发,产生的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自律。同时教育者的道德善恶很大程度影响着民众,所以要发挥积极向上的道德示范,树立民众对社会道德的信心。

(三)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道德信仰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道德信仰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是由道德所追求和达到的目的和社会条件来决定的。然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信奉某种道德,往往就直接根据这种道德的规范或要求来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而不管这些道德规范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所以,如果这种道德本身不合理或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丧失了其合理性,人们就应该根据道德实践的效果对道德信仰本身加以审视。

综上所述,重塑道德信仰乃是拯救道德危机的良药,重塑道德信仰的实现,应建立在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基础的深刻认识和信仰上。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支持、政策的导向和制度的保障,但更离不开发自人们内心的道德自愿和道德自觉,只有建立在道德信仰基础上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虚伪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个人利益因素和外在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才能克服道德行为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道德信仰危机问题。道德信仰问题既是哲学问题,又是心理学问题;既是理论性问题,又是实践性问题;它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都要求我们不能忽视、轻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还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6O:651.

[3][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16.

[4]唐凯麟.伦理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7.

[5]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94.

[6]章海山.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8,

[7]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伦理学2001,(10):45—52.

[8]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85.

第11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政治教学;初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到可能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因素,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变畏学为爱学,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不断的提高。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1 巧用情感评价,调动学习兴趣

情感体验伴随着学习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持久,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励为主线,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调动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情趣渲染是讲授的素养之一,它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必须倾注自己的爱,“爱动其心”。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形成师生互爱,彼此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到愉快,乐于学习。课堂上多采用鼓励性、赞赏性的评价,如“你真聪明!”“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在试试。”“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恰如其分地表扬和赞赏,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即使在学习上暂时处于极其困难的学生也不能讽刺挖苦,而是要帮他们找出原因,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动一种满足,一种驱动,能诱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能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让每个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表现自己,敢于质疑,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思想政治的快乐。

2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发学习兴趣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基本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不管学生听不听得懂,反正讲了,学生就该仔细听,就应该会,课上作笔记,课后做大量作业巩固。但事实上有些学生根本听不懂,不知教师讲之所以然,课下只能抄作业,结果学生疲劳厌学,教师疲劳厌教。长此以往,学生一旦习惯了这种被动的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渐渐丧失,显而易见这种课堂教学是失败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体验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解决问题、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摸索前进,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只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引发学生兴趣,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 切入和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学科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正确把握学科与生活的科学联系,选择学生生活中相应的事例、现象和情境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有利于增强政治学科的亲和力和现实感,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认识生活的欲望和热情,调动学生兴趣,促使政治走向学生。例如: 在“学法懂法”教学中,立足学生生活实际,首先搜集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学生分析身边存在的现象,流露出了学法懂法后发自内心的喜悦。

从学生生活层面切人教学,设置情境,关键是把握学生生活与知识点的融合点,找准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活动课“营造美好的文化环境”中,学生对自己身边的问题非常有兴趣,笔者就让学生说说身边的环境。学生有的讲了家乡的封建迷信问题,有的讲了家乡的传统风俗文化,有的讲了校园文化、班级图书角的利用等。学生谈到自己的生活现象,求知兴趣浓厚。

在思想政治科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实际来阐明政治概念、观点,并用政治学科的观点、理论去说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实现教学通俗化、加深学生理解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时,笔者以学生的家庭、家乡变化为例,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政治观点。例如,先引导学生说说近几年家庭、家乡的变化。有的学生讲收入增多了,有的学生说生活水平提高了,有的学生谈到家乡建了许多新房子,等等。然后让学生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有的说是他父亲贷款办厂致富了,有的说是家乡近几年养殖牛羊富了等。而这些都是政府实行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的实惠。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的变化,深刻领悟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道理。

因此,切入和联系生活,通过生活实例来解释和说明理论观点,说服力强,容易被学生接受,并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探究新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4.1 政治与时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学中,讲到时代精神时,就结合了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航天精神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时代精神”,并引导学生向这种精神靠近,现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勇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好准备。

4.2 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抽象知识和概念能具体形象化。在教学《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这课时,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下载了许多古代的文字图片,如中国的甲骨文、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等字形图片,并与今天我们中国的文字相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同时,还选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学生也比较熟悉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用不同的字体呈现出来,让学生鉴赏,并引导他们去理解、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

除此之外,笔者还特意选了一些乐曲让学生去欣赏,并比较它们的异同,有中国古代战国编钟演奏的古曲、江南名曲、漠北名曲、现代中国乐坛的一些流行歌曲和其他国家的一些有民族特色的乐曲。这些歌曲的欣赏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有效的手段、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欧阳静娴.浅谈加强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的学法指导.教育教学论文选编.2002(43)

第12篇

物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1

 

  本学期我校物理教研组工作,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校物理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结合物理课程改革和中考导向,我们组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理论素养

 

  1。认真学习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物理课程标准》、《学科标准解读》和《中考指导意见》以及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

 

  2。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参加实现市县级教研活动,撰写教学教育理论材料。

 

  3。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校本教材编写活动,使物理校本课程落到实处。

 

  二、按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组织九年级教师对近五年潍坊、青岛、泰安和临沂的中考题,课下努力筛选典型例题,使练习题尽量的典型精干,几乎所有的物理学习任务放在课堂上,防止学生厌学,讨厌物理,讨厌物理老师。

 

  2。要求学生做过的题目尽量的弄懂,不放过一个题目。

 

  3。认真备课,集体备课通过发挥的智慧和力量,弥补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取得较好的成绩。抓好课件上的二次、三次备课。

 

  4。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构建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5、加强教学常规调研,做好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6、组织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教学研究课,组员必须全体参加,活动时,听课老师对公开课发表意见,要说出集体备课的落实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的方法。授课老师做好记录,力求做到实处,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本学期继续推进区级教科研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有效性比较研究》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效益,并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推广研究成果。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继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2、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五、加强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的质量

 

  初中毕业班物理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上,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历届中考试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物理中考成绩。力争中考物理成绩做到区内保四争三的目标。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新课标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学习过程中的小实验,课后的小制作,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概括结论,同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留意身边数据,重大事件等,体现时代性,开拓性,实践性,导向性,探究性。

 

  六、其它工作

 

  1、积极参加物理专业各种培训,特别是有关中考动向的会议;组织教师撰写论文,进行评选。

 

  2、搞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做好辅导与组织工作。

 

  3、做好初三理化生操作考查的相关工作,完成教育局和教研室布置的其它工作。

 

物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挖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1)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同学们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有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分析:

 

  教材结构特点:以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考虑到运动和力的知识与声、光、热、电等知识相比稍显枯燥,而声、光、热、电的知识不仅更能吸引学生,而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对学生实验感兴趣,电学知识能够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因而电学放在第一学年,还有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充分体现STS思想,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设立“科学世界”栏目,收入一些十分有用且有趣的知识,力求形式生动活泼。

 

  二、教学工作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7)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4、成绩目标:

 

  在各类竞赛中力争上游,应使各班总平均成绩处于优势地位,争取全县名列前茅。使各班好、中、差比例达到5:3:2。

 

  三、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和月考工作

 

  2、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3、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7、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8、 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9、 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物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不断更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以实验探究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八(5)、八(6)两班物理教学,对学生更有了一定的了解,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习,课后没有按时复习,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内容抱括力、运动和力、压强、浮力、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共六章。其中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是重点、也是难点。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是关键。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2011》,领会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习时,严格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程序进行。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课时安排:

 

  第七章、力共7课时(力2课时、弹力1课时、重力2课时、小结1课时、检测1课时)

 

  第八章、运动和力共5课时(牛顿第一定律1课时、二力平衡1课时摩擦力1课时、小结1课时、检测1课时)

 

  第九章、压强共7课时(压强1课时、液体压强2课时、大气压强1课时、流体压可与流速关系1课时小结1课时、检测1课时)

 

  第十章、浮力共5课时(浮力1课时、阿基米德原理1课时、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1课时、小结1课时、检测1课时)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共6课时(功1课时、功率1课时、动能和势能1课时、机械能及转化1课时、小结1课时、检测1课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