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师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师论文

时间:2023-03-28 15:11: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水电工程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利水电工程师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 工程 投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09-01

1、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和电力资源紧张状态;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和保持经济安全稳定增长;能一定程度上维护公共安全。在未来的发展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将进入全面的发展新阶段,并逐步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水利方向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民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1)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与控制定义

水电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管理与控制,是投资方密切关注的要点。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与控制,主要是在各个阶段控制水电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度在批准的投资限额范围内,保证实现项目投资管理的目标,并对各个阶段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合理利用,保证项目完成后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各个阶段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阶段和实施阶段。

(2)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与控制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与控制始终穿插在整个管理项目之间,必须做好有效控制建设全过程的投资管理,并入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既要保证工程质量,也要有效地规划、组织、协调项目,高效的进行系统管理活动,优化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性。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由于在计划经济的长期约束下,思想上还是只重视建设和投入,对管理和产出不够重视,对投资效益和获得的经济效益不是很重视。

(3)发达国家的工程项目投资管理

发达国家的工程项目管理主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是项目管理模式的发源地,主要是运用这些模式实现工期的缩短、投资的减少为目的。美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的,通过政府部门综合管理工期、质量和造价,完成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美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综合工程质量、工期来管理工程造价,实现全过程的最小费用,价值工程全面应用,对工程造价变更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严格管理工程结算。

英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特点是实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监管并使用工料测量师,由测量师全程参与工程造价的管理。而政府对公共工程采取的管理方式是集中管理,对设计标准进行统一化,造价指标也统一化,规定了任何的设计、施工都要在核定的投资范围内进行,不允许超出。

3、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们可以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进步非常大,发展也很稳定,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单项工程有时会超出分项概算,存在不合理支出,对客观因素存在影响总体投资控制力度不够等。总体而言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 缺少深入化的可行性研究

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投资前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总体的、全面的、系统的对拟建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不论是可行还是不可行都要研究,在社会效益层面下还要对实际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科学化制定整个项目的规模和标准。而现阶段,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可行性研究的深入化程度还比较低,如选择建设的地区和地点是否合理,将很大程度上对拟建项目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也会对工程造价的高低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建设工期的长短,工程质量的好坏,还对建成后项目的运营状况产生一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选址尤为重要,一旦出错,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生态环境。

(2) 没有实现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控制

在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关键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前期的5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如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和运营。水电工程投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工作,必须做好从传统的水电工程投资管理到工程全过程的投资管理的转变工作,使它适应市场经济。而我国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到了市场经济仍然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导致我国还没有政府部门专门负责管理和控制项目全过程的投资监管,也没有委托其它专业机构,使得没有有效确定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投资,与控制存在脱节。由于立项受到审批权限的制约,在申报建设项目时,地方或部门为了能够成功立项并争取贷款,设计单位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多承包一些设计项目,常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存在压低或漏项,保证设计项目在审批权限内,导致立项后各种投资追加,投资失控。

4、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失效的控制措施

4.1 加强设计方案的优化处理,提高设计深度

要控制投资概算,首先必须把握好设计方案,特别是设计前先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如设计工程周边的环境、地质、水文条件等,施工场所周边的地形、地貌、施工工艺等,充分了解初步设计内容,加强设计方案的优化处理,提高设计深度。

4.2 采取限额设计处理

限额设计:通过审批后的初步设计报告和投资估算,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再对施工图设计和预算进行控制,且各专业根据分配的投资额对设计进行控制。要求设计人员掌握自己专业的概算、预算和费用定额,对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了然于心,有强烈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敢于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严格控制成本。

4.3 严格管理与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投资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主要阶段,该过程不断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量大、受到的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长、涉及面广,材料和设备等波动较大,受国家政策制约等,导致该阶段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督。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建立健全的设计变更审批程序

对于要进行设计变更的项目,必须要分析工程量和工程的造价增减,还要征得原设计单位的许可。一旦变更设计导致工程造价突破总概算,则必须在原审批部门的审查下同意后才能调整概算。

(2) 对工程变更的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发生工程变更,必须进行控制。针对施工图中的漏洞,我们要严格控制审核,加强图纸会审和设计院的技术咨询工作。

4.4 严格管理与控制工程结算

工程的最终投资状况由工程结算来控制,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规定,按期结算。工程结算主要是根据监理工程师来确认工程量,按照合同价格完成工程支付。实际中的工程结算,各部门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各环节相互制约和共同发挥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通过总结和完善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5、结语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还不完善,还处于逐步建立阶段。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不断加强投资管理与控制,才能促进水电行业的稳定增长,提高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基础性设施的作用,节约国家财力的同时也能有足够的投资回报。通过对国内外投资管理与控制方法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的这些控制投资失效的措施,希望能在未来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发挥实际效用,促进工程投资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东杰.水利工程的投资管理[J].华章.2010年12期.

[2] 蓝若.水利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9.

第2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成本;管理;工程量;物资

中图分类号:F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52-0140-02

作者简介:张怡(1988-),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从事经营管理工作

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成本管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目前趋于白热化的水利水电建设市场,成本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来说,不光是要干好一个项目,更重要的是经营好一个项目。成本管理是摆在重要位置的大问题。如果不注重成本管理工作,就会导致工程建设成本过高,导致因为经济问题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必须实实在在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1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量的复核审定

在施工准备阶段要进行“干前算”。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对工程量进行审定,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就要开始进行工程量计算、人材机的分析和工程量的分解;其次准确、合理、节约地制定材料计划尤为重要,因为从定额中所体现的生产元素只能证明在社会化生产中应消耗的平均数量。而针对实际工程则必须依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配套设备及劳动力状态进行系统编制详细施工材料计划。因此针对项目实际,从专业机构出具的配比(混凝土)、现场测定监理批准、设计图纸、现场经验、施工定额、施工组织设计等六方面提取材料数量并加以修正,最终形成计划,是做好采购和控制消耗的关键。在施工阶段因为受到施工现场实际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计划所用的材料不一定是准确的,因而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再次对工程量进行复核。并根据预算计划情况在每完成一层结构或到每个月底进行必要的阶段性专题分析,各责任成本中心对有无超计划耗料、质量、安全及进度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在各分项工程完成之后还需要计算工程量,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工程项目决算做准备,要求资料全面、详实,计算准确,必须充分保证决算结果的精确度和合理性。

2正确确认物资价格和劳务费

(1)要正确确认工程建设中的物资价格,主要从下面几方面做起:①集中采购:对低值易耗品、安装工程的辅材,由计划部门进行初步估算,然后由物资部门进行市场询价,达到批量的或成规模需求的,可着手从批发部定点采购,如所用的扎丝、铁钉等。②中介采购:对于主材部分的钢筋,价格弹性小且资金需求较大,这时应寻求采购,达到节约资金目的。同时应把握外部市场动态信息,做到合理价格采购合适的量。但是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这些材料应到一级市场购买。③招议标采购:对使用价值相对较高而且有较多供应商,必须进行招标采购,并采取择优、择廉、择近的原则,如水泥供应,每吨有55元的价差。④总采购:对工程采用的特殊材料或设备,以及市场供货渠道狭窄的材料,在采购时应从减少销售环节上下功夫,力争消除或削弱销售成本,直接从地区或厂家提货,如模板等。⑤异地采购:对于业主或设计指定品牌的材料,尽可能要到一级市场中去。

(2)劳务费方面,在用工方面可以实行“包清工”和先签合同后施工制度。首先要看所确认对象是否符合招标条件,若符合条件(工程量大、劳务费高)则须用劳务招标办法。主体工程、安装工程等都通过这种方式,如其中安装施工,预控价为250元/工日,通过竞标后的价格200元/工日,每工日节约50元。实际上各劳务工程队的报价情况也基本上构成社会上所认可的市场行情。再结合项目部测算的价格,同时注重谈判策略,确定最终的分包价基本上趋向公平合理。其次,由市场价确定价格,加强材料核销管控,浪费的材料费用由责任者承担,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合理控制消耗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消耗控制主要是指对人、材、机的消耗控制,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各方责任心、技术熟练水平、作业条件的保障和考核的严格程度。在对材料消耗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通过对进度、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特别是进度),间接达到控制消耗人、材、机费用的目的;通过提高机械效率促使工费、机械费得到节约;通过实施“样板领路”制度,现场测定消耗,如安装工程中的管件和耗材,做到“当用不省、当省不用”;通过文明工地建设做到工完场清以及控制生产垃圾数量、降低其运输成本等措施,强行控制浪费;通过定期责任成本分析会,从数据核查中发现问题,以便定量控制。另外在物资消耗控制上还实行:①限额领料,对低值易耗品、模板等材料建立消耗台账,限使用范围,限使用数量;②以旧换新。对于对拉螺栓的螺帽、螺栓必须拿旧换新,丢失则照价赔偿;③尾料、废料系数控制。对于钢筋、周转料具,予以尾数控制,如钢筋允许出现损耗率为3%,若超出则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费用。在保证安全、质量、进度的情况下这就促使各成本中心、劳务队精打细算,做到按需领料,物尽其用,并尽量做到“一次成活”。

4将成本管理与质量、安全、进度紧密联系起来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都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联的。工程成本管理和质量、安全以及进度都是具有重要的联系的。因而在工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进行施工,严格按照三检制度进行检查,加强工程的检验和监督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避免因为返工和修补造成的人、材、机费用的浪费。严禁避免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偷工减料的行为,但是也要避免过剩质量的出现而造成成本的浪费。此外,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做好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员工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安全第一”的理念进行施工。还应该加强资金投入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同时,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减少因为安全问题而造成的成本的提高。最后,在施工中还需要对工期和成本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在确保工期的同时,对工程工期成本进行尽可能的降低。但是严禁一味的赶工期而导致项目成本增大,导致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要求不能因为管理不善而导致工期延误,导致各方面的成本增加。

5积极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成本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之前,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在施工中可以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降低施工成本。但是采取的新技术和工艺必须在施工之前进行反复的验证,做到工程中不出错。在运用新技术的过程中,加强技术过程指导,加强检查,保证新技术工艺顺利的实施。

6增强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成本管理涉及项目中所有的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要教育和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意识、动员一切力量,从各个方面控制成本支出,项目中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成本控制的对象,直接影响成本。同时,项目中每个人又是成本控制的主体,具有成本控制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积极参与,从自身做起。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凡工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和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所要耗用的人、材、机费用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和有效监控,预防和纠正随时产生的偏差,坚决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7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进行成本管理工作,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成本管理中,必须采取科学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措施,保证成本的合理性,才能真正的经营管理好项目。

参考文献

[1]李百彦,王耕.论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07(23):90~91.

[2]吴炎太.项目制造成本管理研究(基于项目制造的成本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09):67~68.

[3]何璠.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陕西水利,2014(S1):65~66.

第3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体系;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09-02

一、前言

中国职业工程师总人数是美国的两倍多,但大学文凭求职者被跨国公司录用的,中国仅有10%,而印度和马来西亚分别为25%、35%,只有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专业认证体系,才能提升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专业认证强调对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审核,认证通过的会优先取得住建部系列注册工程师职业资格[1],因此本科阶段工科教育必须以模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载体,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工程领域预期可能取得的成就。工程综合与实践能力是本科阶段毕业生具有创新意识的基础,融合理论课程与试验课程以及实践环节是必然趋势,这对原有“科学教育”烙印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重大,学校招生规模扩大,使其在办学观念、培养目标、专业发展等方面出现了弊端,因此以专业认证为导向,促进农业院校水利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话题[2]。

二、农业院校水利水电专业特色

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就引导高校走多样化发展道路,认为应把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特色专业建设办学目标。要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不断注入时代内涵。2014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至少有一半的高校将向应用技术类转型,这使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工程类专业教育认证须加强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建设,突出其特色[3],基本理念为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专业全体学生;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持续改进建立全过程评价机制,且评价结果用于改进提高。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突出自身特色和特点,不断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4]。

(一)设置特色

根据自身兴趣、结合就业前景和培养规模,遵循“志愿优先,成绩优先”的原则,在第四学期选择进入专业学习,对水利类学生专业分流为农业水土方向和水利水电工程方向,其课程体系设置也相应进行调整,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方向就业形势好,出现两年后农业水土方向分流人数少的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担任本科教育的教师工程背景知识不足。目前,工科大学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多为博士、硕士,科研任务重,知识结构为学术型,长于理论研究而疏于工程实践,导致导师无暇和企业加强联系,校企之间缺少沟通,在指导学生上出现了实践环节弱化的现象。

2.课程结构不合理。合理设置课程结构是保证学生形成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途径。本专业额定学分为174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共计3分,占22.41%;专业基础课共计49.5学分,占28.45%;专业主干课共计16.5学分,占9.48%;专业选修课共计15学分,占8.62%;实践教学环节36学分,占20.69%;公共选修课12学分,占6.0%;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教育6学分,占3.45%。

3.实践教学不达目标。经过多年实践,学习期间设置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能与相关领域企业单位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形成一定实习及考核评价的有效机制,但“毕业设计(论文)”不能说明学生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实践效果与预期的目标有差距,难以实现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专业人才的目标。

因此,农业院校必须认识清楚各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能力情况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新,明确符合专业认证要求的12项目标,使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取得全部学分。

三、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人才培养方案涉及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内容设置、实验及实践方式等方面,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在地有少数民族地区及跨境、涉外项目,会涉及到对健康、安全、文化等制约因素,必须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具备胜任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条件,能够在水利、水务等部门从事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和管理等方面的生产实践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教学团队的水平高低决定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改革程度。因此,本科院校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勇于创新,建立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研究,制定出与生产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形成特色[5]。

(二)专业课程创新改革

课程建设要强调伦理维度的作用[1],要通过制度化途径构建全面的工程专业伦理教育体系[6],根据社会对水利类专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设置科学、合理、创新的特色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规定期限内取得通识教育基础课、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集中实践环节等全部学分。开设《工程建设法规及安全环保》、《工程伦理学》、《工程监理》、《人文与科学类选修课程》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健康、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使课程设置能体现在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上,其中通识基础课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通识基础课考教分离,而专业课程由课程负责人按照教学大纲来安排考核环节,并结合项目、案例、课题来进行把关。

教材的选用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培养质量,改革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学团队的水平决定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前沿,体现新时期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专业认证的要求。农业院校可根据特色需要,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组织教师自编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教材,真正做到将教学和实践、学习与就业、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联系。

(三)加强实践课程比例

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选题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1.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补充社会权威专家为教学力量。教师队伍中应有企业的权威人士或一定领域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数量要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也应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保证能参与学术交流和工程实践问题研究。这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改革,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

2.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利用PDCA循环模式构建、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教学团队的水平不断提高[5],积极鼓励学生结合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参加各类竞赛,取得成绩代替相应研学学分。

四、结语

本论文通过对农业院校水利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革创新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建议对各主要教学环节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与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体系,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被用于专业持续改进,使水利水电学生毕业后具有发现、分析水利工程的实际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掌握与工程有关的实验方法,能够具备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艺芸,王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伦理维度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32(4):79-83.

[2]何娜梅.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辨析[J].科教文汇,2014,(7):65-66.

[3]赵琦.切实做好专业认证,正确导向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2):20-22.

[4]梁淑君,谭英杰.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9-11.

第4篇

关键词:预应力闸墩应用 研究现状 特点

中图分类号:TV66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及发展

19世纪末,就有人提出用张拉钢筋来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抗裂性能的观点。美国工程师P.H.Jackson、德国的C.E.D oehring都对此进行了研究,由于他们都没有采用高强度材料,导致最终失败。1928年,法国工程师弗莱西奈(Freyssinet)认为,预应力损失值的大小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一定的关系,并且很有必要采用高强度钢材,预应力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才得以实现【1~2】。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3】:

(1)在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岩体和混凝土材料不会被破坏、扰动等。

(2)预应力的施加方式和量级取决于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部应力,通过调整预压力的大小来控制结构内部的应力。

(3)预应力技术所用的设备及材料都是比较轻便,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和其他作业穿行。

(4)近几年来预应力施工的配套技术,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保证了预应力结构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2预应力闸墩的研究

2.1预应力闸墩的应用

19世纪50年代末突尼斯的梅列格溢洪道闸墩结构首次应用预应力技术。而我国首次应用预应力闸墩结构是在葛洲坝工程。在1998年水利部颁发的《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中规定,当弧门推力大于35000kN时,闸墩中混凝土的拉应力较大,就可以采用预应力闸墩。

1.2.2预应力闸墩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预应力闸墩的研究主要有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及理论分析等方法。1994年,朱暾、邢贵碧在研究预应力闸墩颈部应力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颈部开槽的结构型式,可以明显降低拉锚系数,颈部的应力分布状态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后来又有人提出在锚块中预留一条薄夹缝的结构形式,也就是开缝锚块,它是通过改变预应力的传递路径,从而提高了预应力效果。1997年,贺采旭,李传才等人运用理论分析和仿真模型试验的方法,提出了预应力闸墩开缝锚块结构型式和预应力闸墩的设计方法,并提出颈部按部分预应力设计的思想。2000年,晋润生提出了“深槽+锚孔”的结构形式,与原设计方案比较,节省了约50%锚索。为了提高预应力效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也提出一种新的支承体型式——传力梁结构。成勘院第一次将环形锚固用于二滩工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清华大学马吉明使用MSC/NSATRAN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粘结弯曲预应力锚索结构等。

1.2.3预应力闸墩的结构特点

a预应力锚索布置

预应力闸墩结构的锚索分为主锚索和次锚索。

主锚索的布置方式主要有平行、弯曲、交叉、倾斜等,如图1-1所示,但有些工程采用了平行加倾斜布置方案。同时,在垂直于主锚索方向会出现较大次生拉应力,需要在支撑体内布置次锚索,有水平、垂直和斜向布置。

(a) 交又布置 (b) 平行布置 (c) 弯曲布置 (d) 倾斜布置

图1闸墩锚束的平面布置图

b弧门支承结构形式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实践应用中,弧门支承结构形式主要有深梁式和锚块式【21】两种形式。

(1)深梁式支承结构

深梁式支承结构主要适用于孔口宽度较小、高水头泄洪孔口和闸墩为缝墩的情况。因为深梁式支承结构为框架式结构,所以受力状态较好。深梁与闸墩的连接有简支梁或固端梁。龙羊峡水电站泄水道、小浪底排沙洞等工程均采用了深梁式闸墩。

(2)简单锚块式

简单锚块式闸墩是通过对闸墩与锚块的连接部位施加预压应力,这样在垂直于主锚索的方向上会产生很大的次生拉应力,需要将预应力次锚索施加在锚块的侧面上,以便提高锚块自身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这种支承结构施工方便且结构简单,但是弧门推力和锚索预应力没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锚块突出闸墩之外,需要较多的次锚索来加固。岩滩水电站及龙滩水电站表孔溢洪道等工程的支撑体结构都采用了简单锚块式闸墩。

c.新型弧门支承结构形式

(1)颈部开槽结构形式

这种支承结构形式颈部的截面形状为“”形。由于颈部向内缩进,使得弧门推力对闸墩中心的偏心距减小,并且将弧门推力按双向传至颈部,一部分传至锚块,另一部分传至颈缩后的颈部中央,这样颈部的预压力增大,同时由弧们推力产生的颈部拉应力也减小了很多,提高了颈部的抗裂性能,也降低了拉锚系数【22】。

(2)锚块开缝(预留槽)结构形式

1993年,李传才,贺采旭等应用平面和三维有限元分析预应力闸墩锚块结构,提出在锚块中设预留槽的意见,并且证明了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提高预应力效果。通过分析计算,探讨了锚块开缝后所引起的破坏形态及受力的变化,简单锚块和设预留槽锚块平面应力分布及破坏形态。

(3)锚块中部预留槽结构型式

通过在施工期的锚块中预留一条缝,同时施加预应力,然后在运行期将其回填,这样也可以提高预应力效果。闸墩较厚时,缝的尺寸要大一些,而闸墩较薄时,缝的长度要大一些,宽度则要小一些,这样预压效果会比较好。

(4)传力梁支承结构型式

为了更好的提高锚索的预压效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提出了一种新的支撑体结构形式,也就是传力梁支撑结构,与传统设计相比,它可以提高预压效果,减少锚索数量,降低经济成本。

3结论

在我国的水电工程中,预应力闸墩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拉锚系数一般都偏高,在1.6~3.0之间,而国外拉锚系数仅在1.2~1.8之间。拉锚系数过大可能由于设计偏于保守也可能是支承结构体型及锚索布置不完全合理,因此应重点研究锚索布置合理、预应力效果好、锚块体型相对简单、施工方便的结构体型。目前,预留槽预应力闸墩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预留槽在锚块中的位置以及预留槽尺寸的确定上,还没有做出透彻的研究。应通过调整预留槽位置、尺寸来使闸墩颈部及锚块预留槽周边应力分布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现代水工预应力技术分专业委员会.林可冀.水工预应力锚固技术论文集[C].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第5篇

摘 要:传统的工科实验室教学主要是对课程进行辅助教学,对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也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提倡应用型教学的今天,实验室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环节。文章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实验室在工科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应用。

关键词:毕业设计;实验室;工科;水利水电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36-02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毕业前对所学课程的一个总结。一直以来工科建筑专业毕业设计都是以设计为主,这主要是因为毕业设计是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基础,传统的建筑专业毕业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物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预算等,它们都是依托实际工程资料进行虚拟施工安排。随着大学职能的转变以及应用型本科的提出,这就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原有的建筑物设计、施工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这时,实验室的利用应得到充分重视。

一、工科毕业设计现状

毕业设计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大学四年对所学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毕业设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假定工作实际内容为主的毕业设计,另一种是以资料搜集论述为主的毕业论文。长期以来工科专业结合实际就业方向,毕业设计都是以设计为主,但在设计的执行过程中却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料在网上都有成品,而指导教师的设计资料来源有限,学校资源投入不足,更主要的是毕业设计与很多学生的就业方向不同,学生不感兴趣,就会存在抄袭、应付了事等问题,毕业设计改革迫在眉睫。对毕业设计进行改革,就要从实际问题入手,应l展设计形式的多样性,丰富选题,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所需,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发挥毕业设计的真正意义。

二、毕业设计与实验室建设的关系

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对工科的实验室来说,实验内容并不能像理科实验室一样有丰富独立的实验内容,所以对工科实验室利用率较低。高校工科实验室应用主要是以辅助教学的形式,通过课程教材中的基本实验,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其实工科实验室还是很有利用空间的,可以借鉴理科实验室利用方式,通过对课程教材实验内容的验证、对建筑材料力学性能等检验、将实验器材走出实验室在建筑现场进行原位实验、对不同外加剂对建筑产品的影响等等实验内容进行研究,引入毕业设计或形成毕业论文,既满足了学生就业方向的需要,又培养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热情,开阔了毕业设计思路。综合上面所提出的想法,我们想尝试将实验室对毕业设计开放,有效地利用高校资源,尝试探索工科毕业设计新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申请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基金项目“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模式的现状分析及改革研究”,项目以黑龙江大学水利工程专业为试点,尝试以学生自主申请学校开放实验室项目内容为毕业设计题目,为毕业设计探讨一种新的形势。项目预期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扩展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充分利用实验室就不能选择传统的虚拟施工形式的毕业设计,而是通过种种实验数据以及对实验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实验内容为毕业设计题目,杜绝了学生套用模板、网络抄袭等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文字整理能力。但以往工科的实验室很少有科研项目,因为建筑专业以施工方法为主,实验室都只是传统的检测建筑材料或土壤所能承受的力学指标,项目也只是为建筑工程提供相关材料的数据资料,创新性不高。为了让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更具有创新性和代表性,以及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选题时将学生意向与教师指导相结合,题目上可以结合生产实习或学生自主实习内容,对某处工程地质条件或相关建筑材料、结构等进行验证;也可以将教师项目中某些学生可行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如提供实验数据、数据分析等。当然,因为有的科研项目内容与本课毕业设计目标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指导教师在进行选题时应注意难易程度、与教学大纲的交叉情况等。

2.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学校资源不单单是利用实验室,高校资源广阔,应充分利用起来,比如说校园网、图书馆、其他专业实验室等,通过校园网中的知网平台可以查阅其他先进的学术理论,以此作为实验项目选题的依据,扩展学生的思路;而通过图书馆文献可以为项目理论确立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其他专业的实验室可以扩展学生的思路,更好地为实验数据服务。学生要想通过实验完成毕业论文内容,扎实的实验数据是最基本的,但现有实验室涉及耗材及简单的仪器的提供可能存在不足,这样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校园项目提供相应的实验经费,如果是教师科研项目分支,还可以通过项目经费完成,但在项目经费支出等方面还要指导教师严格把关,避免浪费。有些耗材费用过高,还应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自制实验设备。

3.组建设计团队,培养团队精神。既然将实验室实验内容作为毕业设计,关键是要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应该鼓励学生组成自己的设计团队,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合作,更应鼓励学生与就业单位合作,利用就业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及经验,相互取长补短,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在科研上有一定建树,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展开实际的项目研发,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指导教师应在组成团队后,项目开始前对项目进行细致的分工,同时听取项目组成员的想法,安排每个学生搜集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资料,定期进行交流和整理,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科研经历,指导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对学生在学术上加以指点,包括资料的整理、实验的操作方法、理论分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论文的写作格式等。

三、实验室在工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在本次实验项目中,指导教师从原有校级青年基金项目“固化剂对分散性黏土的改良研究”中分解出两个小项目申请学校创新实验室项目:“对针孔实验进行改进的研究”、“外加剂对分散性黏土的影响指标分析”,其中“外加剂对分散性黏土的影响指标分析”申请了省级创新实验室项目。两个项目组成员共八人,考虑到水利工程专业作为工科,一直来毕业设计少有论文形式,所以只确定两个项目负责人将项目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其他项目组成员以兴趣爱好为主,毕业设计仍选择传统的设计形式。首先从大四上学期开始在学生中选择对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并组成项目组,然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组织资料申请学校相关项目。项目申请成功后由指导教师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分工,开始资料搜集:有的学生负责力学部分、有的负责实验原理、有的负责实验过程、有的负责实验材料作用,由学生自己在学术网站及图书馆搜集资料整理成小论文,定期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结合教材内容,最后形成实验计划。在经指导教师对实验计划进行审查后,开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计划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耗材、实验步骤、实验预期目标等,所涉及实验的相关材料,如土壤固化剂、分散性黏土土样以及其他实验耗材等,实验室不具备条件的由所申请校园项目经费统一购买。项目在实验过程中由实验室专职实验教师指导,这主要是避免实验仪器在错误操作使用过程中损坏。实验项目应在本学期结束前完成并形成实验报告,如实验中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最后对解决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二次分析。本学期结束前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组织学生开始毕业设计选题,由两名实验项目组成员分别将此次实验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其他学生选择其他设计题目作为毕业设计。在第四学年下学期开始,两名学生根据之前实验报告,搜集资料对实验项目的相关因素进行完善,并形成毕业论文参加答辩。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由于前期实验已经完成,因此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严格考核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能力。毕业论文答辩时应邀请实验室教师、工程师、项目指导教师共同参与,针对项目内容力求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验原理,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

四、结论

1.因为本次规划项目为期一年,但具体实验操作环节只有一学期,所以在实验阶段对实验中存在的如返工、发现新的问题、实验错误整理等修改时间不够充,大四上学期学生课程较少,时间比较充裕,但是实验室教师工作量较多,学生又没有科研经历,在对很多情况处理上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所以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增强。

2.在实验过程中,从耗材的购买、土样取得、联系其他实验室等细节工作上,学生执行力不够,未来在项目进行中应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管理制度。

3.从毕业设计答辩效果来看,学生在实验原理掌握上还有很多不足。对于毕业设计答辩组提出的问题,涉及基础理论、实验原理等,学生答辩效果不理想,这主要是学生对前期资料搜集整理及认识还很不够,未来大三学年下学期学生就应自主完成项目申请,并交由指导教师审批,并且教师要加强对实验操作、理论分析等方面的指导力度。

综上所述,对学生利用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理论上还是可行的,应对项目组成员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不断完善实验执行内容,执行过程中关键点还是培养科研兴趣及理论知识运用。

参考文献:

[1]孟昭霞.高校实验室创新性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

[2]邢丽波,桂馨,康九红.实验室开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9).

[3]姜丽伟.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6).

[4]荣华伟,钱小明,钱静珠.关于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

收稿日期:2016-09-07

第6篇

未来二十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中国GDP年均增长将保持在7.2%左右的水平。根据国际经验,中国已经进入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建设和能源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但目前中国能源供应仍然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人均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能源发展受到了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约束。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等一次能源消耗的比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大力开发利用好以水电为主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能源政策的必然选择。

高盈孟同志现任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水电科学技术工作,熟悉大中型水电站的勘测、设计、科研、建设组织过程,具有丰富的大中型水电站建设的计划、统计、设计、施工管理经验和协调能力,具有坚实的水电建设理论基础与管理实践。获得过多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发表过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975年至1978年,在云南省水利厅工作;1982年至1985年,在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学院任教;1985年至2001年,在国家电力公司昆明水电勘测设计院工作,先后任科研所长、副院长等职;2001年至2005年,在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2005年至今,在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中国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占世界第一位,但目前开发程度仅为23%左右。为此,加快已经被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黄河上游和怒江等重点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力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

志存高远――应运而生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是我国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战略性河段,中段指奔子栏至攀枝花市雅砻江口,长约564km,落差838m,共规划有龙盘、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等“一库八级”,电站总装机容量20580MW,保证出力8946MW,年均发电量883亿kW.h。

2005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按33%:23%:23%:11%:10%的股比,依照现代企业制度发起组建了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金沙江中游梯级电站。12月16日,公司在昆明正式挂牌成立,应运而生,正式吹响了构建“和谐金沙”的号角。目前,正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科学有序地开展前期工作,其中,流域首个投产项目,第5个梯级金安桥电站首台机组有望于2009年底前发电。“一库八级”所有电站总装机容量20580MW将于2020年前全部建成投产。

全面统筹――环保为先

纵观人类历史进程,对江河的研究和利用是一个永恒的议题。江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关系到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以及国计民生的大事。

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坚持全面统筹,环保为先,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开发理念。在前期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政策的各项规定,精心组织好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主动思考,超前规划,创造性地开展了有利于保护环境、自然景观的工作。

如,世界著名的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早在1984年就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但由于原有的总体规划受当时社会因素及设计理念、设计能力的限制,已不能满足当前保护区发展的需要。为更好更有效地保护好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并在这一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必须对保护区重新进行考察和规划。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主动申请,分别与两个自然保护区法人单位玉龙县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香格里拉县林业局签订了《科学考察及总体规划编制项目资助协议书》,资助两部门委托相关有资质的设计院、全国知名专家对保护区开展详细的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报告。既为自然资源保护尽了一份责,也为公司开发水电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又如,位于虎跳峡上游峡口段的龙盘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作为金沙江流域各梯级电站的龙头工程,有效库容215亿m3,其一库水将蓄能860kw.h,即蓄1m3水相当于蓄能4kw.h;同时还可增加下游13个梯级保证出力1146万kw,年发电量234亿kw.h,相当于每年减少原煤消耗约1860万t,减排二氧化碳3910万t、二氧化硫20.70万t以及大量的灰尘与废渣,是国内少有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控制工程,其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其库区及周边地区却具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和著名的东巴文化,胜景荟萃,高山峡谷、河流险滩和雪峰等特色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电站建设究竟对虎跳峡河段的景观生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能否以龙盘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为生态治理的良机,将人与自然的种种矛盾关系转化为和谐的平衡?历史地摆在金沙江人的面前。公司组织了国内大批专家、学者经过大量的采集、调研,专题编制完成了《虎跳峡河段水电开发与景观、旅游、环境保护的关系》专题报告。报告中详尽分析了虎跳峡河段水电开发与景观、环境、旅游的关系及对景观、自然保护区、水环境、生态环境、雪线与冰川、景观资源、移民安置等的影响及其减免对策措施。

再如,著名的虎跳峡核心景点――虎跳石景观,当流量大于2200m3/s,虎跳石被水流淹没,“风光”不再;而当来流量小于400m3/s时,形成的水面较窄,虎跳石孤独地在外,急流壮观的景象难以再现。根据相关专业机构长期对虎跳石景观的观测结果表明,目前每年大约有近3个月看不见虎跳石景观,1个月以上的景观效果较差。电站建成后,问题将应迎刃而解,可充分利用龙头水库蓄丰补枯的调节作用,有效地改善虎跳石景观流量,使游客任何时候都能欣赏到最佳、最壮观的虎跳峡景观。通过有效的措施,将有利于促进虎跳峡河段整体景观生态环境与风景旅游资源的协调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质量提升、地方综合发展、旅游环境安全与服务设施配套的综合协调。

可以预见,未来的金沙江河段,将集视觉景观、生态系统、人居环境和资源开发利用为一体,山川更加壮美,景色更加迷人。湖光山色与险峻峡谷相辉映,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相促进,旅游环境与边疆地域风情相协调。成为山水资源综合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典范。

协调规划――关注民生

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库区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多样、自然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文化久远。但长期以来,本区域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受限,产业单一,经济发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

库区周边12个县均属于贫困地区,人均GDP为5559元,为全国人均GDP的40%,属于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226.2万人,占库区周边总人口的88%,2005年12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11元,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贫困现象普遍。有9个为国家级贫困县。

(二)基础设施薄弱,支撑产业能力弱

尽管库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为改善,但目前区域内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致命因素之一。交通仍闭塞,区域内还没有高速公路,公路通达能力和行路条件还较差;广大铁路、成昆铁路局部路段通过该区域,但区内基本是铁路空白区。水利基础设施尤为薄弱,农业还属于“雨养农业”,靠天吃饭,局部地区干旱是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交通不畅,水利设施不足以及电力不足、电价高的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库区周边各县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农民人口过多,农业经济效益不好,存在大量潜在失业人口;工业底子薄弱,基本停留在对农产品的粗加工和粗放矿业上;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部门少、层次低。

库区44个乡镇2005年末有总人口54.25万人,有耕地面积112.5万亩,人均有耕地2.07亩。在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51.95万人,占总人口的95.76%。44个乡镇粮食总产量22.16万吨,农村经济总收入9.35亿元,人均有粮食40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58元。44个乡镇中,有32个乡镇远离本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偏远,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金沙江中游水电资源的开发将极大地改善本区域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对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经济实力提升将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公司组织国内20余位专家学者,历经近9个月的研究,提出了《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库区及周边优势产业与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详细分析了库区及周边资源环境条件,提出了优势产业发展的思路、原则、目标、规划布局、对策及建议等,准确预测移民就业容量,拟采取股份制、政府+公司+农民经济组织等模式让广大移民积极参与优势产业发展,有效调节各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关系,最终达到依靠优势产业建设、移民充分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水电开发库区及周边的可持续发展。

情系移民――长效补偿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水利水电工程,不难发现,移民安置工作历来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需要搬迁安置移民约15万人,且库区所在州(市)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地矛盾集中。如果仅采用“以土安置”方式安置移民,由于资源环境容量非常有限,将难以完成。同时,涉及的移民少数民族区域性强,水库淹没区70%以上是纳西族、傈僳族、藏族等少数民族,都要求留在原居住地继续生活。

公司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方针,积极探索创新移民补偿方式、安置方式和后期扶持方式,组建不久就提议成立了有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国内知名水电专家参与的课题组开展了“完善移民补偿机制、创新移民安置方式”课题研究。课题组经过大量实地调查、政策研究、数据分析、民意测验、开展试点等工作,最终形成了《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移民安置补偿补助意见》及八个配套文件研究成果(简称“16118”),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7月17日正式颁布实施。

“16118”主要内容为:“立足长效补偿机制、实行六种安置并举、建立产业发展资金、享受统一后期扶持。” 即让移民每年享有长期基本生活保障金、享有“移民公积金”和每户一套砖混结构的庭院式住宅,为移民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和库区产业发展资金。对人民群众而言,只要电站预可研规划设计一经审查,就可以用“16118”准确地回答移民搬迁安置后住什么样的房、有多少生活费、有多少银行存款、患病怎么办等民生问题。“16118”出台后,在当地选择了两个村进行试点,结果几天时间,全体移民全部自愿签订搬迁协议,并纷纷表示:有这样真正为我们移民着想的好政策,要我们什么时候搬,我们就什么时候搬。

“16118”建立了保持并逐步提高移民原有生活标准为前提的长期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使电站建设、电站运行和库区生态保护与移民长期切身利益融为一体,让移民老有所赡、小有所养、学有费用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调动了广大移民拥护和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被社会各界称为我国目前“最有人性化”的移民安置政策。

共享和谐水电成果――实施扶贫惠民工程

金沙江中游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应当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经济、政治、社会责任,尽其所能,为促进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只要是国家严格要求的,不折不扣执行;只要是对社会、对资源保护、对民众有益的,主动创造条件积极去做。

公司充分结合电站建设及移民安置,结合金沙江水电资源开发特点,提出了“百千万”扶贫惠民工程计划。即:一是在移民安置点推广沼气池工程,建设沼气池20000口;二是电站建设期培训1万人次农民工,并为每户移民提供一次务工机会;三是帮助100所农村中小学新建或改造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四是建设农村卫生室100个;建设农村文化室100个;五是资助1000名乡村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六是资助1000名初高中毕业生就读职业技术学校;七是资助1000名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八是解决10万人饮水困难;九是资助10万人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今年4月,公司分别向金沙江中游第3个梯级阿海水电站所在的地区,丽江市宁蒗县翠玉乡中心完小和玉龙县鸣音乡太和希望小学捐款30万元;同时,发动公司全体员工,个人自愿捐助两个小学共250多名贫困学生,平均每个员工负担3名以上,并承诺,一直捐助到他们小学毕业。自去年11月到今年10月一年的时间里,公司职工多次自愿向云南省民政厅组织的救灾送温暖捐助活动及思茅市宁洱地震等灾区捐款,平均每人1000元以上。

结束语

第7篇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 常见的纵横断面数据处理方法主要从数据或格式着手,往往容易忽略了其“图形”意义,本文尝试从“图形化”角度编写了基于VISUAL LISP 的纵横断面数据处理程序,可以应用于各种纵横断面测量数据处理。

关键词: 图形化,纵横断面测量,数据处理,VISUAL LISP, AUTOCAD二次开发

A Graphical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plementation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ross-Section

PU Shengliang1

(Inner Mongolia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020)

Abstract : The common methods of data processing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ross-section mainly started from data or format, often easy to overlook its "graphics" meaning,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the "graphical" point of view to write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ross-section of data processing program based on VISUAL LISP, can be applied to the kind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ross-section measurement data processing.

Keywords: Graphical,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ross-Section Measurement, Data Processing, VISUAL LISP, AUTOCAD Secondary Development

引言

随着GPS-RTK技术在测量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测量手段得到了大程度地提升,以测点为主要方式的测绘任务面临着“多文件”、“大体积”的数据整理及处理困境。虽然众多断面测量软件大放异彩,可是各有其千秋,并且大多基于纯程序设计语言的文本操作得以实现,有的以“固定”格式的数据成图为主,有的仅以本职工作出发编写而其他行业应用有限或繁琐,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不使程序使用者容易陷于“文(件)山点海”,极为不方便,且不得不牺牲了测点数据的可见性与直观性,稍有特色者也不过参考点图而已。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尝试从点数据的图形角度出发,增加了纵横断面数据整理及处理过程的形象直观性、简易性。

1 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也即如何从测点源数据得到目标数据,从而生成测绘最终成果。其次,也要知道“是否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也即采用何种编程方法,达到什么样的功能效果,实现数据的转化,因而本文选择了AUTOCAD VISUAL LISP集成开发环境作为程序编码与测试工具。最后,要弄明白“怎样具体实现?”也是程序开发最关键的步骤,需要反复进行模块编码、调试、精化与集成,从而实现程序编写所预期的各项功能。

图表 1.1 E-R图

(1)开发目标。如图1.1 所示,我们要实现测量点的集合AI到成果元数据的集合BJ的转化,I为源点数据的数目,J为目标元数据的数目,也是众多纵横断面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思路和目标,而我们要实现“图形化”的目的,即要完成数据图形化(DI)和图形数据化(ID)两个过程,其功能转化过程如图1.2 所示。

图表 1.2 功能图

(2)应用范围。从理论上讲,可以实现纵横断面设计与成图。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可以应用于渠道、河道纵横断面等相关数据成果的生产过程。

2 流程设计与编码实现

(1)根据图表 1.2 ,其功能所对应的程序流程图如图表2.1 所示:

图表 2.1 程序流程图

(2)根据图表 2.1 我们可以编写相关函数,以实现功能,函数列表如下:

主程序单元 C:ZD () C:HD ()

纵断面数据处理程序 横断面数据处理程序

一级调用单元 C:E2C() C:L2C ()

高程点生成数据文件 复合线输出XY坐标

二级调用单元 C:STRPARSE () C:L1R ()

字符串转换为字符串列表 判断点在直线上的位置

图表 2.2 函数功能及其关系调用

(3)根据图表2.2 我们可以得到其抽象数据类型定义,如下所示:

ADT ZD_HD {

数据对象:C={AI,BI|AI为点数据集合;BI为元数据集合}

数据关系:R={,}

基本操作:

C:ZD (/ LSTS LSTZ B D Z C ZA ZZ S SA FF Z1 ZA1 ZZ1)

// 操作结果:返回一个非NIL值

C:HD (/ LSTS LSTZ P PP P1 FF STR B Z C ZA S SA ZZ ZN FLAG D)

// 操作结果:返回一个非NIL值

E2C (/ SN LSTS P1 P2 SS I SI PT Y X H)

// 操作结果:返回一个XYH点列表

L2C (/ PL ENTDATE A N LSTZ FIND KEY YY XX)

// 操作结果:返回一个XYH点列表

STRPARSE (STR DELIMITER / SEARCHSTR STRINGLEN RETURN N CHAR)

// 操作结果:返回一个子字符串列表

L1R (P1 P2 P3 / B C P)

// 操作结果:返回一个INT值,等于0时点在线上,大于0时点在线的左侧,小于0时点在线的右侧。

} ADT ZD_HD

3 程序测试与成果生成

(1)打开AUTOCAD,加入CASS环境,展绘点号和高程点。输入命令APPLOAD,选择和加载文件“*.FAS/*.LSP/*.VLX”;若命令无效可重复加载。开启圆心和节点捕捉,从上游至下游(前进方向)连接纵断线,从前进方向左端至右端连接横断线。输入命令“ZD”,框选高程点(包含纵断线),生成纵断数据文件及成果图。输入命令“HD”,框选高程点(包含横断线),选择(横断线),选择中心桩和方向点(前进方向),输入中心桩号,生成纵断数据文件及成果图。

(2)以某长1KM纵横断测量项目所采集数据为实例,其原始数据格式为“点名,注释,东坐标,北坐标,高程”,展绘后散点图如3.1所示。目标纵断成果和横断成果格式为“距离,高程”,并生成横断面图(以第一条为例,如图3.2所示)和纵断面图(如图3.3所示)。

图表 3.1 测点数据散点图

图表 3.2 纵断面成果图

图表 3.3 横断面成果图

4 结语

(1)通过该程序的设计、编码与测试,以及成果生成,取得了预期的结果,操作更加简便、尤其适合于电脑操作不太熟练的同志。

(2)通过断面线的绘制,避免了多人协作测量数据凌乱无章的特点,断面点的选择也更具灵活性,断面数据的可靠性更高,出错率更低。

(3)LISP语言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着称奇的优势,虽然本程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尚可,但是仍立足于简单数据源、图元素,本质上还是文本操作处理,因而将来在数据处理智能化方面有着很大的空间,需要结合本职工作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 1 ] 阎聚群.AUTOCAD 2000 VISUAL LISP开发[M ]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 2 ] 孙江宏,丁立伟,米洁. VISUAL LISP编程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 3 ] 郭剑峰,陈杉,王宁. 用VISUAL LISP开发AUTOCAD 2000应用程序[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第8篇

【关键词】科技平台 创新能力 管理体制 探索与实践

【课题来源】本文系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课题编号:082408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47-02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这种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包含:设在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学校自荐的研究开发基地等。科技平台的主要作用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以及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并直接参与了国际合作和竞争,为高校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然而,不难看到无论是重点实验室还是工程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集中在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上,而在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未能形成有效的培养体系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众所周知,高校科技平台是国家、地方和高校重点建设和重点投入的部门,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承担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具备了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平台条件实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托科研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目前高校重点对创新条件、人才队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建设,并关注平台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平台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的处理。在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方面,也认识到作为学校科技创新实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同样也要承担人才的培养任务,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这是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只有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平台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但目前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结合研究生教育,把研究生培养工作作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却忽略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其原因可归结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现有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未结合科技平台的师资、设备及项目领域状况,使得科技平台无法发挥其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二是科技平台的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主要针对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培养,由于本科生数量大,没有相应的配套教师指导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从而阻碍了本科生充分利用科技平台的优势进行创新实践。三是缺乏科技创新平台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必须解决如下主要问题:

(一)建立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在研究现行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科技平台的师资、设备及项目领域状况,对现行本科生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安排。

(二)构建适合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不违背国家有关部委对科技平台的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科技平台的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适合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平台管理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制性将科技平台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并将本科生人才培养作为科技平台的重要考核指标,包括指导教师、开放、课题研究、经费、考核等。

(三)建立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与考核体系。基于本科生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研究,并结合创新平台运行和管理模式的改革研究成果,制订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考核目标和考核体系。

二、基于科技创新平台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构建起完善、合理、可行的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我们依托本校国家山区内河航道整治技术工程中心、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航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技术与设备工程研究中心等四个水利类科技创新平台,以及港口及航道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两个水利类本科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结合现有科技平台的运行与管理体制、现行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就基于科技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开展了研究,并初步提出了适合当前我校水利工程专业类的、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一)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

我校现有的水利类专业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两个专业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水利类专业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从21世纪水利类学科发展来看,水利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要具备的素质包括: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有较好的人文素质;水利类基础及专业知识。依据创新能力要素的三个方面和创新实践应当建立三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分别是:水利工程知识积累模块;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模块:创新实践模块。然而,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创新知识模块,无法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吸取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改变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单线条式的教学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为基础,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名师和教学团队为保障,创建以递进式精品课程群和系列化双语课程群等为课堂教学链,以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点实验室、规模化实习基地和创新研发基地等为创新实践链,以高频次国内外水利港航类创新竞赛、国际课程班、海外项目管理人才班、双学位等为交流合作链的立体化、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以人为本”的开放式、多样化、递进式的培养模式,以四年制本科为基础,以工程教育为导向,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将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综合考虑,相关课程贯通,减少本科毕业考硕士的环节,减少课程重复,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形成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

在知识体系上,水利类专业知识体系由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法律法规与经济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等6个知识领域组成。专业知识,包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核心专业知识。实践体系由基本素质、基础技能、综合训练、专业技能四个层次组成,并与教学知识体系相对应,实践体系重在培养实验技能、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模块上增设科技创新模块和科研训练模块,该模块紧密结合科技平台试验条件和项目,设立研究型和开放型自选课题,并设定学分,学生需完成相应的创新学分。最具代表性的是通过所承担的河工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和水工结构试验研究,分别在“河流动力学”和“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中新增了“推移质实验”和“内河船舶撞击实验”等创新性实验项目23项。实践环节中,将毕业设计(论文)与科技平台工程设计和研究项目紧密结合。

(二)科技平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试点

我校四个水利类科技创新平台除了满足各部委规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外,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平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并完成规定的创新学分。在实验室、工程中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

1.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

实验室特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大学生科研基金的资助对象为本实验室依托的水利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实验室成立大学生创新基金管理小组,组长由实验室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实验室副主任和学院分管本科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秘书由实验室秘书和学生辅导员担任,成员有5―7教师组成。大学生创新基金管理小组的职责是:(1)负责筹措基金;(2)负责接受项目的申请、审批、中期检查、验收、评奖等;(3)负责管理、使用科研基金。基金的筹措渠道:(1)实验室建设经费;(2)实验室科技开发收入;(3)教师、学生、校友和社会人士的捐赠;(4)从接受本基金资助的项目中获得收益。

每年资助额度控制在30000元左右,经费由实验室负责解决。基金的管理纳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统一管理,单列科目,专款专用,由实验室主任审批。基金的使用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本着“节约”和“包干使用”的原则,合理使用大学生创新基金,结余的经费收回,超支的部分由项目负责人自行解决。基金资助范围包括具有一定创新理念或应用前景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包括概念性设计方案、软件开发、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等)、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的论文版面费、专利申请费和参加学术会议差旅费。资助额度为单项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3000元。

2.实行科技创新平台向本科生全面开放制度

为了推动实验室的开放工作的进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室特制定了《面向大学生开放的管理办法》,在八小时内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开放,八小时以外通过预约登记面向学生开放。开放实验内容为各实验厅(室)常规实验项目和现有设备基础上能够完成的研究性项目,各实验项目内容及研究方向在《开放实验项目及设备清单》上。并要求学生和教师进入实验室时,必须在值班教师处登记,填写开放实验登记表,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和教师必须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3.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行奖励和考核制度

重点实验室对凡按协议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科研项目的,优先推荐参加重庆市和全国的“挑战杯”科研竞赛及其它各种评奖活动。取得突出成果者,根据成果涉及的课程范围、专业领域、研究和实践的学时数,经专家评审,报教务处批准,作为任选学分,记入“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学分”。项目完成质量优秀的负责人,在下一年度项目申报评审中予以优先考虑。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科研项目,并取得突出成果或成绩,可在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申报中予以优先考虑,同时纳入教师本科教学工作奖励范畴。在教师的年度考核中,专业教师每年至少完成一项本科生创新训练指导项目,同时记入教师绩效。

三、基于科技创新平台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效果

按照“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管理、会创新”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对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优化,增加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实验项目,并纳入课程实验教学,作为必修内容,以培养和锻炼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从2008年开始,我校充分发挥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水利水运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内河航道整治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航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庆市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与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优势,开始在水利类专业实施基于科技创新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近4年来先后利用各类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吸纳学生近3000人次参与各项目组的研发活动;每年设置开放性试验项目30余个、学生参与开放性试验活动1000余人次;连续4年每年设置了10万元大学生实践与创新活动开放基金。支持大学生实践与创新项目近100项。4年来我校水利类专业学生共获得各类国家奖项96项,其中,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技术作品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创业计划全国铜奖1项,水利创新大赛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数模竞赛全国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英语竞赛全国二等奖6项; 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均有学生获得全国水利专业优秀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连年稳定在20%―25%。近2年来,我校水利类本科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作为主研获得发明专利3项。2009年获得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有效指导了我校“土木工程”等16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的制定,同时从2012年开始,在全校实行了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我校依托水利类科技创新平台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在不违背国家有关部委对科技平台的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科技平台的现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实验室对本科生实行全面开放、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行激励机制等方式,构建适合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平台运行管理体系;通过改变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单线条式的教学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平台、规模化实习基地和创新研发基地等为创新实践链,构建立体化、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有效推动科研成果深度融入教学、激发本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提升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苏跃增,徐剑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39―41.

[2]杨邦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2(4).

[3]杨震.论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

[4]汪卫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对策思考[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2).

[5]蔡文联.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实践[J].彰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4):155―156.

第9篇

关键词:PC钢绞线 ; 大直径 ; 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U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PCS)是本世纪20年代由法国工程师弗雷西奈首先实际使用的,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大量应用。采用PCS不仅造价经济、结构合理、轻巧、美观、适用性强,还有如下突出优点: (1)改善使用阶段性能:(2)提高受剪承载力:(3)改善构件的弹性恢复能力;(4)提高耐疲劳强度:(5)充分利用高强度钢材,减轻结构自重;(6)调整结构内力和变形。因此,预应力混凝土是解决建造大、高、重、特等类建筑结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结构材料和技术。目前,PC钢绞线主要应用在铁路和公路的大型桥梁、城市立交桥、高层建筑、建筑物的楼柱改造及加固、核电站的安全壳、电视塔、水塔、混凝土筒仓、岩土锚固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标准构件等,且随着PC钢绞线在品种、规格、质量方面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还在扩大。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大直径低松弛PC钢绞线是采用Warrington式线接触式,各层钢丝的直径为中心丝为6.6mm,内层丝为6.4mm,外层丝为6.2mm,填充丝为4.95mm,选择Φ16mm和Φ12.5mm 82B盘条原料,拉丝工艺设计为9道次拉拔,平均部分压缩率为18%~19%,道次工作锥角为10°~14°;稳定化处理时选择温度为365℃、张力为395KN。

2工程概况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宁跨兰西高速公路特大桥(80+168+80)m连续梁主桥上部结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主梁截面为单箱双室箱梁,箱体顶板宽度15.2米,厚0.50米,底板宽11.6米,厚度为0.5~2.0米,按1.8次抛物线渐变,箱梁根部梁高11.0米,跨中梁高5.0米,腹板厚度0.45~0.9~1.5米,翼缘板悬臂长为1.8米,端部厚0.25米,根部厚0.70米。

设计上在竖向预应力钢束采用φ28.6mm高强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 MPa,其技术条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的规定。钢束锚具采用M28夹片式锚具,其技术条件符合《预应力用锚具、夹片和连接器》(GB/T14370-2000)的要求,锚垫板及张拉千斤顶均采用配套产品。所有预应力筋孔道均采用相应规格的金属波纹管成孔。预应力压浆采用M55的水泥浆,管道压浆采用真空压浆工艺,其技术标准满足《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的要求。

竖向预应力钢束大样图

3施工方案

3.1材料的选择及试验结果

在施工过程中,竖向钢束选用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1×19-Φ28.6mm-1860Mpa低松弛钢绞线,锚板、锚具及夹片选用安徽金星预应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YJM28-1配套产品。钢绞线现场取样后经兰州铁城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试验得出以下结果:

预应力砼用钢绞线力学性能检测报告

3.2工艺性试验

为确保竖向钢束施工质量,需要对其施工工艺及结果进行试验,根据以往经验,预应力钢束在张拉及压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滑丝、断丝和压浆不密实等情况,因此对于竖向钢束下锚需锚固在梁体砼中,如何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确保下锚夹片不松动且在张拉过程中能和钢绞线同步前进成了此次试验的最关键问题。

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以下几种工况进行试验:

1、利用32T螺旋千斤顶和穿心式千斤顶对竖向钢束底部锚具及夹片进行预张拉,确保夹片与锚具之间紧密贴合;

2、待锚具及夹片安装完毕后在竖向钢束底部重新安装一铁盒,铁盒内钢绞线末端安装弹簧,保证张拉过程中夹片与钢束同步;

3、锚具及夹片安装完毕后在竖向钢束底部直接用塑料胶带包裹保证在吊装及砼浇筑过程中夹片及锚具贴合部位不进水泥浆;

3.3试验结果及结论

按照上述工况选取了7种具有代表性情况制作了8根钢束,将竖向钢束装上波纹管后安装在试验台内,浇筑砼7d后,现场测试砼强度达到可张拉要求后对8根钢束进行了张拉,结果见后“竖向钢束试验张拉记录表”。

竖向钢束试验张拉记录表

从以上张拉结果来看,按照钢束6.8%的伸长率进行校核,除4#钢束(底部胶带包裹)可能滑丝外其余工况均能满足夹片和锚具同步的要求。为了防止底部锚具部分压浆不饱满,对底部安装盒子不采纳,按照施工方便的原则,最后决定采用底部锚具张拉100%的工况进行后续竖向钢束下锚施工,另外为防止在钢束往梁内吊装及后续施工可能引起的碰撞导致夹片再次松动,在钢束张拉完毕后对底部锚具部分用胶带包裹牢固,即选用7#钢束工况。

3.4施工工艺

按照工艺试验结果,只要解决在场地内张拉台的问题就可以开展后续主梁施工。为保证预张拉过程中安全,张拉台选在主墩附近并按下图挖基坑,基坑宽2m,底部铺设5cm厚M7.5砂浆,在一侧留置集水坑,下雨时用水泵将水排出坑外;张拉台座采用C25砼,长2.5m、宽1m、厚25cm,施工时在中间沿台座长度方向每隔0.8m埋设两排Φ20钢筋,钢筋间距40cm。张拉台采用双拼36#工字钢,长度2.5m,在工字钢两头及中间上下设置16mm钢板焊接;双拼工字钢前后两端焊接26cm×32cm、厚2cm钢板。

对于竖向钢束张拉及压浆的施工,和以往精轧螺纹钢施工一致。在后续施工中发现竖向钢束安装完毕后因后续安装顶部钢筋时焊接钢筋时焊渣会落在底部锚具上并将胶带破坏,因此选用防火材料包裹锚具代替了胶带,从再次施工过程中看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结束语

目前西宁跨兰西高速公路特大桥(80+168+80)m连续梁施工至11#梁段单墩成桥88m,从竖向钢束施工和后续张拉压浆的情况来看,采用上述先预张拉100%再用防火布包裹的施工工艺能满足施工要求,然由于1×19-Φ28.6mm-1860Mpa低松弛钢绞线单位重量达4.229kg,竖向钢束波纹管采用Φ40金属波纹管在梁体较高时(尤其是接长接口)波纹管刚度不够,因此建议在梁体较高时采用无缝钢管(壁厚2mm)来代替。

参考文献:

[1]李伟 多丝大直径低松弛PC钢绞线的研究与开发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年

第10篇

论文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为加强水利建设、发展水利事业,我市在水利工程的投资强度也比较大,这就面临着大量的资金使用管理工作,能否用好、管好水利资金,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工作的开展、水利事业的发展。本文从规范水利工程运作程序、机构健全管理、加强施工控制、加大资金管理力度等方面,分析了加强水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的新思路、新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近几年来,在中央、省里水利发展政策的有力推动和水利补助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朝阳水利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水利工程建设形成了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新格局。同时,水利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就需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本文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的新思路,从水利工程运作程序、机构健全管理、加强施工控制、加大资金管理力度等几个方面作为分析。

二、规范水利工程运作程序

水利工程建设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四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一)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系指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设立或认定,对建设工程项目负有法定责任的企业或事业单位。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在工程建设中形成的一套由项目法人担负相应责任的制度,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项目法人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二)全面推行招投标制

招投标制是“四制”的中心环节,是实行“四制”的基本内容。通过招投标选用具备一流素质的承建队伍,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建设进度,对于建设资金的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凡是符合招标规模和条件的建设项目均实行公开招标,按照合理低标法评标,“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强中选廉”。通过标段细化,虽然增加了管理难度、协调工作量,但有效地节约了资金,通过项目概算调整,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多的建设项目中。附属工程和零星设备,按照询价制度,采用“同等产品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的原则选用供应商。

(三)对工程实施建设监理制

建设监理制是工程质量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建设监理制是指项目法人通过招标或委托,选用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根据已经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监理合同、建设合同等规定,对工程建设实施的专业化监督管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授予监理“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职能,积极为监理工程师行使职权创造条件,树立和维护监理的权威,对监理提出的问题高度重视,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四)以合同管理制规范业主与中标单位间的行政行为

合同管理制,就是整个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依照法律法规、招投标文件等约定签订书面承诺,用以规范、监督和约束业主与各中标单位间的行政行为。按照合同制要求,管理处与工程的勘测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安装等中标单位依法签订了合同协议,明确质量目标、质量责任、奖罚措施等。签订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协议、安全及消防责任书。

三、健全机构,落实管理责任

管理和使用好建设资金,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一般可分为如下几个部门:

(1)工程管理部。管理部主要负责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现场协调、政策处理、资金使用、宣传教育等工作,制定工序验收参与制度、现场巡检、重要部位旁站等规章制度。

(2)工程治安值勤室。及时做好工程的协调、治安、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施工秩序,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3)质量监督项目组。项目组由质监、设计、建设等单位人员组成,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质检活动,解决质量和技术难题。

(4)各施工和监理单位,成立工程项目部,全面推行项目负责人制和项目法人管理。

四、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也制约着资金的使用,只有保证施工遵循设计,质量保证第一,才不至于到工程后期阶段出现超投资的现象发生。工程在质量管理体制上,应建立项目法人统一管理、施工单位严格自控,监理单位认真核查,政府监督全面到位,使用单位提前介入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严格把好“四关”。

(一)把好材料关

工程使用的钢筋、水泥、砂石骨料、膨润土、石料等主材,全部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材料进场前由建设、监理踏勘考察施工单位选定的厂家,就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厂家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综合评价,优选厂家。材料进场后由施工单位实验室、监理部和工程部对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监理单位按照不少于施工单位抽检总数的20%送第3方检测单位检测。并做到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到本工程中。

(二)把好施工队伍素质关

水利工程往往由于施工面广,施工班组多,工段间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为确保质量,工程队伍管理上实行样板法。进场的队伍必需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完成样板段。通过监理和业主验收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

(三)把好现场验收关

严格“三检”制逐级验收,前道工序未完成通过验收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并按照规范要求办理好工序签证手续,技术不达标、资料不全一律不予验收。对完工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按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规程和验收规程及时组织评定和验收,各单位工程投入使用前组织阶段验收。

(四)把好建设过程关

(1)逐级建立工程质量目标责任制、质量一票否决制度。明确质量目标、责任、权利和奖罚措施,落实到每个单位工程、单元工程,甚至施工中的每道工序。工程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和逐级督查,强化了工程各参建单位的质量意识,促进了工程施工中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有力地推动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

(2)处理好工期与质量控制关系。建设过程中处理好工期控制与质量控制的关系,绝不因工期紧或赶工期而牺牲质量;处理好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间的关系,质量控制上推行“小业主、大监理”逐级督查的质量管理体制。

五、加大管理力度,确保资金安全

水利工程资金管理应作为一项严肃的纪律来抓,资金问题是一条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违规操作。为此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切实加强财务和资金管理力度。

(一)健全财务制度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在贯彻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省、市的相关制度。

(二)规范财务程序

(1)设置工程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工程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负责工程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

(2)按照国债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在建设银行开设专户存储,同时设立配套资金专户,专款专用,防止人为滞留、挤占、截留、挪用、串项、置换现象发生。

(3)严格规范资金支付程序,即根据进度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经监理单位审核后报管理处,经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审核、法人代表批准后予以支付。

(4)涉及工程任何款项,不得采用现金支付。

(5)积极编好工程建设项目各种报表,认真做好工程投资成本核算工作。

(6)积极参加各种不定期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水平,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确保建立优质工程,培养优秀人才。

第11篇

关键词:地球科学,全球变化科学,城市环境,工程地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地球科学的起源是从人们对地球上各种表象的直觉感悟和描述开始的,那是一种博物性的自然界的认识和逐步的分类。今天的人类社会,无奈地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的巨大压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地球科学历史地承担起勘探巨型矿区和油气区,揭示大气与大洋大幅度升降和全球性生态环境巨变的规律性,深究巨大自然灾害的可预测性,进而探求人类应对的策略。

1 全球变化的科学进展

1.1 全球科学的新认识

全球变化科学(Global change science)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它的科学目标是描述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的运转机制以及它的变化规律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的预测和评估能力。

1.2 研究方向的变化

(1)以认识地球系统基本规律的纯基础研究为主,扩展到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生存环境实际问题的研究,全球变化的区域相应的研究成为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2)从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扩展到研究人类如何适应全球环境的变化。

(3)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地球系统的综合集成研究。

1.3 二十一世纪全球变化科学的发展战略

(1)在21世纪,人类通过空间遥感监测系统、地面观测系统和信息系统组成地球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对地球环境长期、立体、动态和高分辨的监测,为认识地球环境的整体行为,预测其未来的变化提供信息来源和观测依据。同时还在酝酿成立全球古气候观测系统(GPOS),建立古气候系统资料。此外,通过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实施对海量的地球环境信息的传输、 储存和处理。

(2)发展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圈,合理地描写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地球系统数学模型,建立起客观和定量地研究地球环境变化机理和预测的工具。

2 二十一世纪矿业发展势态

21世纪的矿业发展模式不应再依靠过量的耗散资源,损害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其发展势态的主要目标为:供给需求要保持平衡;管理与保护措施要有效;政策与法规要健全;环境与经济发展要协调。

采取的主要战略是:开放性的资源供给;节约型的资源消耗;集约与科技推动型的资源开发;协调性的矿产资源发展。

依靠的主要措施是:大力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提高职能和深化认识;按各国家(地区)矿产资源的具体情况,周密地安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察与开发;加强政策的宏观调控,建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察和开发的区域管理;实行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强化开发过程中的监督和有效利用;强调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矿业技术开发的科研投入,强调矿业开发环境保护;开展全球矿产资源成矿研究,有计划地开拓和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有目的地进行国外资源调查,实行资源互补;发挥国家优势矿产出口,调整矿产品进口战略;从产业优化改变消费方式,提高单位矿产资源产业效益,保证社会消费和生产体系长期稳定。

3 大地测量学近20年来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传统的大地测量学大体可分为3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确定点的位置,测定地表、冰面、海面的起伏;第二,求定地球重力场;第三,测定地球自转(章动、极移和周日长)。

在过去的20 年中,空间大地测量学有了飞跃的发展,使上述三个方面注入了新的内容,如大地测量已经有能力测定全球的板块运动、冰原和冰川的流动、洋流和海平面的变化,可以测定大气和海洋角动量的变化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所有这些以10- 9相对精度测量的空间大地测量成果,使得时间已作为大地测量学中的第四个坐标(第四维),这是大地测量学近 20 年来发展的第一个特点。大地测量学近 20 年来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学术领域的扩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例如,过去传统的看法是,大气折射对所有大地测量中的电磁波都是一种误差源,是一种自然的制约因素,而当今大地测量却要利用卫星和地面站之间或卫星和卫星之间的电磁波定位测量技术,对大气中的电离层和对流层进行连续密集的测量。大地测量采用现代的求逆技术,已经可以实时提供大气最主要物理性质的三维综合影像,这对天气预报和研究,电离层预报和研究都有一定作用。

4 城市环境研究之发展方向

4.1 我国城市环境地质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工环基础研究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城市水资源与环境地质问题。

4.2 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的发展

近年来,可用于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的高科技手段和计算机系统程序发展较快,主要有:(1)遥感技术、应用于水文地质普查、灾害地质、生态环境等地质信息的分析研究;(2)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于城市环境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地质数据库的建立,多种综合地质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工作;(3)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空间可视化研究,应用于城市地质条件分析,服务于城市环境地质管理和政府决策。

4.3 可视化在城市地质研究中的作用

可视化是一种新的地质信息交流手段; 地质信息的可视化是进一步实现地质信息的GIS 管理分析的重要基础;地质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作为科学发现的手段。

4.4 三维可视化研究技术在城市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三维可视化城市环境地质图件,其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对区域地质条件进行脆弱性地质评价,地下水资源脆弱性的全面评价需要详细的水文地质和现场调查研究,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地下水脆弱性的三位分区、非饱和带的补给、土壤性质、厚度、渗透性和稀释能力,以及含水层解释能力的评价。

5 工程地质回顾与展望

5.1 50 年来我国工程地质的主要成就

岩体结构控制和工程地质力学理论的确立;典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三峡工程区域稳定性和边坡稳定性研究;两类环境、两类悬河问题与优势面理论研究; 地质工程与地质灾害治理;非线性工程地质分析体系;时效变形理论和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和量化评价体系;岩土工程丛书的出版。

5.2 发展方向与前景

环境工程地质或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和地质灾害研究的核心是预测预报和地质工程治理。新世纪伊始, 我国工程地质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又面临西部大开发,中部经济结构调整和东部高科技化的大好发展机遇。

6 讨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於崇文教授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度由浅入深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将观察所得的经验事实进行总结;第二,将基本现象进行归纳和演绎,并形成唯象理论( phenomenology ) ;第三,上升到具有普适性( universality )和( comprehensiveness) 包容性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第四,抽象为数学的形式体系( formalism)和哲学思维。

审视目前国内外的地学研究大多是在第二层次上。许多研究成果在观察的经验事实方面较前人工作可能有所补充或更新,然而在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上缺乏创新,大体在同一水平上重复,本质上还是徘徊于必然王国之中,因此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地学界所面临的迫切任务都是要努力将地学的研究水平从第二层次提升到第三、四层次,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参考文献:

[ 1] 陈俊勇.大地测量学的新进展-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IAG) 2001年科学大会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 3) : 305-310.

[ 2] 叶笃正等.全球变化科学进展与未来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2002,( 4) : 467-469.

[3] 罗国煜,阎长虹等.新世纪伊始中国工程地质回顾与展望[J].工程地质学报.2002, (1)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