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幸福感论文

大学生幸福感论文

时间:2023-03-28 15:1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幸福感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幸福感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主观幸福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念[1]。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一种主观的体验[4]。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后来一些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在班杜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般自我效能感[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有个体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及情境条件。个体在以往经历中总是挑战成功,带来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个体看到或者想象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获得成功时,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言语劝说用以说服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确立行动的目标,做以前不曾做过的事情,言语劝说效果依赖于劝说的声望、地位、专长及劝说内容的可信性。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焦虑水平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烦恼、疲劳则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个体焦虑的情境条件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水平和强度。一般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能在较广泛的情境中对个体行为进行预测[4]。

主观幸福感包括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两个方面。认知成分是指对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估,即生活满意感,包括整体生活满意感和具体领域的生活满意感,如工作、婚姻、健康等领域。情感成分则是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积极的情感会增强幸福感,消极的情感则会降低幸福感。其中认知评价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大学生活往往是主观幸福感较强的时期,要珍惜这段时间,为以后的主观幸福感打下牢固基础。

我国对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才刚刚开始,发展的时间短,目前看在各方面不够成熟。一方面,对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研究的本土化不够丰富和发展,研究方法和测查工具较少。现在能搜集的文献仅有千篇。研究刚开始主要是引用和效仿国外的优秀观点和量表进行介绍,并对我国特定人群进行测查,得出结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一些学者开始逐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进行有关符合我国国情的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力图实现跨文化研究。另一方面,国内对有关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虽然早已开始,但是已有研究的取样大多来自于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而且研究结果亦不尽相同,而三四城市地方院校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很少。这可能是由于三四线城市经济不够发达,文化不够繁荣,以及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复杂性、理论工具手段的缺陷决定的。现实社会人们对幸福感越来越重视,从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高主观幸福感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地方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一方面地方院校不同于重点院校,它所处城市不够繁华,环境清净、淳朴,在地方院校这种独特的环境下,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缺乏实证研究。另一方面地方院校大学生的见识和视野与重点院校大学生相比也有差距。地方院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考察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对把握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和实际情况,现有的研究未把地方院校大学生涵盖进去,因此,我们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地方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并对其现状进行原因探索和分析,研究目的如下:考察地方院校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比较差异性,进一步了解地方院校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考察地方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学科上的特点;考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及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对改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对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此外,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于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求学、就业、人际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他们为对象进行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研究这对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他们的心理紧张程度很高,而且由于每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不同,其心理困扰程度存在差异,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我们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最终是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过低及负性情感方面的问题会导致一系列负性后果。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幸福感水平值得有关部门进行思考,以培养大学生快乐幸福的心态,提高其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令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吴洁,徐美丹,林淑玲,张兴纳.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8):955-958.

[2]付晶.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及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1:25-45.

第2篇

关键词 幸福感 自我和谐 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Related Research on Local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elf-harmony

——Take Pingx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XU Haiy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s, Pingxiang University, Pingxiang, Jiangxi 337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ocal college students' well-being level, this study adopted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take students from "happiness" class to practice. The survey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he impact of degree of self-harmony to happin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well-being and self-harmony degree. Self-harmon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well-being.

Key words well-being; self-harmony; related research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工具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总体幸福感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Fazio根据美国国立卫生中心制定的用于评价被试对幸福的感受,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共有33个项目,分为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六个分量表,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

自我和谐量表(SCCS)自我和谐量表由我国学者王登峰根据心理学家荣格有关自我和谐理论而编制的用于评价被试的自我和谐程度。该量表共35个项目,5点计分,包括3个分量表,分别是: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1.2 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法,选修了幸福的修炼课程的101名学生作为被试,收回有效问卷89份,有效率为88.2%。其中男生38人(42.69%),女生51人(57.30%),独生子女27人(30.34%),非独生子女62人(69.66%),年龄19岁~23岁之间。

1.3 测试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两个量表设计好指导语与答题卡,集体进行施测,测试时间为30~45分钟,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16.0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主观幸福感调查结果

对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总分最小值是59分,最大值是124分,平均分分布为97.80?3.40,这说明大多数被试的总体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被试主观幸福感总分的得分情况详细情况,总体基本上成正态分布。

在性别差异方面(男生38人,女生51人),统计结果表明,在总分上男生的平均分(99.13?5.28)略高于女生(96.81 ?11.87),但是差异不显著(t = 0.81,P>0.05);在分量表上,对健康的担心以及松弛和紧张这两个分量表,男生的平均分略高于女生,在心境分量表上女生的平均分要高于男生,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对主观幸福感总分和分量表分的独生与否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独生27人,非独生62人),在总分上非独生子女的得分99.77?1.87明显高于独生子女93.26?4.10,达到了显著性水平(t = -2.41*,P

2.2 自我和谐程度调查结果

对自我和谐量表的得分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自我和谐量表总分最小值是60,最大值是123,平均数分布为89.59 ?12.83,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分量表,平均数分布为43.55 ?8.02,自我灵活性分量表为反向计分量表,平均数分布为27.76 ?7.41;自我刻板性分量表,平均数分布为18.28 ?3.25。与全国常模比较,本研究中的被试在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都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得分。全国常模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分量表、自我的灵活性分量表、自我的刻板性分量表上的平均数分布分别为:46.13 ?10.01;45.44 ?7.44;18.12 ?5.09。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因此地方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相对较高。

对自我和谐量表总分和分量表分的性别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总分上男生(91.08?2.38)略高于女生(88.49 ?13.16),但是差异不明显(t = 0.95 P = 0.51),这表明男生的自我和谐程度要稍低于女生;在分量表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分量表,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对自我和谐总分和分量表分的独生与否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总分上独生子女的得分(92.33?.12)要高于非独生子女(88.40 ?14.04),达到了显著性水平(t = 1.34**,P

2.3 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量表的相关分析

对总体幸福感量表分和自我和谐量表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与自我和谐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主观幸福感总分与自我和谐量表总分之间存在中等相关(r = -0.52** ,P

3 小结

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少数同学的主观幸福感较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主观幸福感和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我和谐程度越高,主观幸福感也越强,更能快乐而充实地学习、生活和工作。基于上述研究,这就对地方院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幸福指数,开设相应的幸福课程,让学生学会感受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根据地方院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设计一套幸福课程,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认识、评价并接受自我,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利,如何拥有更多的幸福体验。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1).

[2] 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

幸福是人们一直追求的一种状态,人一切有目的的行为,其最终的目标都是追求幸福。幸福是什么,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研究者们一直在研究和探讨幸福感的含义、成因和影响因素等。心理学家Diener(1984)从被研究者的立场和主观感受来研究人的幸福,认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就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相对稳定性和整体性三个基本特点,主观幸福感由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两个基本成分组成,认知成分是指生活满意度,情感成分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即现在学者一般都认同的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纬度。

情绪智力是影响有效适应环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绪的社会性知识和能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将主要探讨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经法系、外语系、学前教育系选取451名文科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测量工具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文科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EIS是由Schutte等人(1998)根据Mayer & Salovey1990年的情绪智力理论编制而成的。EIS共有33道题目,采用5点量表形式,可以评估人们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调控他人情绪和运用情绪能力。本次测验EIS及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5、0.72、0.64、0.64、0.60。

主观幸福感问卷由三部分组成: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PANAS)、具体生活满意度量表(LS)。总体生活满意度包含5个条目,积极情感包含6个条目,消极情感包含8个条目,具体生活满意度包含20个条目,其中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使用7点评定法,其他量表使用9点评定法。本次测验主观幸福感的三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6、0.82、0.88。

3.调查与统计方法

在辅导员与班长的支持配合下,研究者本人发放问卷,进行团体测试,问卷当场测试,当场收回。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51份,收回450份,剔除废卷和不完全问卷后获得434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6.2%。在这434名女大学生中,大一女学生241名,大二女学生193名;城市女学生64人,城镇女学生119人,农村女学生251人;独生子女136人,排行老大140人,排行老二及其他158人;她们年龄在18~22岁之间,平均年龄20岁。对于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1.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文科女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76±1.14(满分为7,中等水平为4),略低于中等水平;积极情感平均得分为5.28±1.45(满分为9,中等水平为5),略高于中等水平;消极情感平均得分为3.16±1.10(满分为9,中等水平为5),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具体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为5.70±1.06(满分为9,中等水平为5),略高于中等水平。具体生活满意度得分最高的五个项目分别是家庭(7.7)、道德(7.2)、朋友(6.7)、室友(6.5)、健康(6.5),得分最低的五个项目分别是实现自己的目标(4.7)、实现父母的期望(4.7)、学习习惯(4.9)、恋爱(4.9)、分数(4.9)。

从表1可以看出,大二女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具体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大一女大学生,大二女大学生的消极情感显著低于大一女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在出生排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LSD平均数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具体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排行老二及其他的,排行老大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显著高于排行老二及其他的,城镇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农村的,城市的积极情感显著高于城镇的。

2.文科女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回归分析

以被试在主观幸福感各个分问卷上的得分为因变量,以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调控他人情绪和运用情绪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各维度都进入对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回归方程,总解释率为9.8%,其中自我情绪调控最先进入回归方程,接下来依次是调控他人情绪、情绪感知、运用情绪,只有运用情绪起负向预测作用;情绪智力各维度都进入对消极情感的回归方程,总解释率为9.3%,其中自我情绪调控最先进入回归方程,接下来依次是运用情绪、情绪感知、调控他人情绪,只有运用情绪起正向预测作用;只有自我情绪调控和调控他人情绪进入对积极情感的回归方程,总解释率为16.4%。

以整体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以具体生活满意度各个项目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只有经济、自己、教育、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社会关系进入回归方程,总解释率为27.6%,经济满意度的预测力较大。

三、讨论

1.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本研究表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文科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具体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中等水平,总体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趋于中等水平,消极情感得分低于中等水平,这和杨芳、贾绪计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回归分析表明,经济、自己、教育、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社会关系的满意度对于总体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力。可见,个体对经济、自己、教育、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社会关系的满意度显著影响总体生活满意度,经济、自己、教育、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社会关系是总体生活满意度的主要预测指标。

本研究表明,大二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大一女生,这和贾绪计、白红敏、郭焱、李银萍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贾绪计、郭焱的调查结果表明,大二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稍高于大一女大学生,但不显著;白红敏的调查表明,大二的女大学生最幸福,大二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稍高于大一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这可能与大一新生处于入学适应阶段有关。

本研究显示,总体生活满意度在出生排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具体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排行老二及其他的,排行老大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显著高于排行老二及其他的。多子女家庭的家庭经济压力通常较独生子女家庭重,多子女家庭分给每个子女的支持和关注可能相应要少些。多子女的家庭一般出现在农村,而多子女的出现和养儿防老、重男轻女这些观念有着密切关系。非独生子女较少能获得独生子女那样的优厚的物质条件、父母更多的关爱,再加上其会和弟弟、妹妹比较,排行老二及其他的女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会较低。排行老大的女大学生由于是长女,被寄予了更懂事、早当家的期望,她们较可能站在为父母分忧的角度出发与考虑,其主观幸福感与独生子女差异不大。

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农村的,城市的积极情感显著高于城镇的。成功的体验会使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积极情感。能考上大学的农村女大学生学习成绩大都较好,学习较认真,较易得到父母和亲朋好友的称赞,获得的积极反馈会较多。城镇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与城市的会有所不同,城市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可能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城市学生的积极情感水平可能会更高些。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女大学生一般都在城镇高中学习、成长,她们的成长环境相似,她们之间很可能进行比较。来自城镇的女大学生从初高中起更容易感觉到家庭经济较宽裕,生活条件要好些,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关爱更多些。

本研究还发现,63.8%的女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低于中等水平,42.2%的女大学生积极情感低于中等水平,23.7%的女大学生具体生活满意度低于中等水平,21.4%的女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低于中等水平,7.8%的女大学生消极情感高于中等水平。文科女大学生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父母的期望、学习习惯、恋爱和分数五个项目上的得分低于其他具体生活满意度项目上的得分,且低于中等水平。因此,文科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容乐观,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加大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力度。

2.情绪智力与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情绪智力是影响个体有效适应环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绪的社会性知识和能力,可分为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调控他人情绪和运用情绪。

情绪智力各维度与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表明,除运用情绪与消极情感相关不显著外,情绪智力及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12~0.38,其中自我情绪调控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最高,运用情绪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最低。本研究结论和潘明军、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情绪智力较高的个体可能更好的对情绪加以感知,并适时的调节和运用自身的情绪,从而对生活信息进行良好加工,进而获得更大的快乐和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高的个体也可能比较容易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自我体验更为积极,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使其体验到更多的生活满意和愉快体验。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感;现状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060-02

2010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生活的更幸福,更加有尊严,让社会更公正,更加和谐。中央电视台也曾走向街头采访普通老百姓:你幸福吗?可见幸福是成了全民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每个人不懈追求的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这一类主流群体,他们的幸福感决定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及和谐共存,也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幸福感,了解大学生的现状并找出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与方法,是一件十分有社会意义的事情。

一、大学生的幸福感涵义

幸福感,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及需求价值等多个影响因素而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对自身存在,也可以是对自身发展状况来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到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幸福感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业进展、父母健康、家庭和睦、爱与被爱、个性自由、经济宽裕、就业前景等方面。这些也反映出大学生其实追求的是一种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看出是积极向上的,有利于他们的心理调适与成长成才。本论文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编制了“大学生幸福感现状研究的调查问卷”,共设32道单选题和一道开放式问答题。主要是想了解大学生当前的人际交往、个人幸福、家庭幸福等几个指标。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大校本科生,调查范围涵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18个学院25个专业的学生,学生年级主要集中在大三、大四。调查时间从2015年11月开始,此次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30份,有效率为94.2%。

三、大学生幸福感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当前的学习生活还是较为满意,其幸福感也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不难看出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幸福感不强,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及学习能力、自主能力方面。同时家庭环境也会对大学生的幸福感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不难看出,家庭关系和谐相处,幸福感指数较高,反之,幸福感指数较低。同时,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只是大学四年的一部分,伴随着他们的还有学业压力、就业竞争、人际交往能力缺乏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随着社会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都是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导致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出现迷失,心理承受能力降低,严重的还会离幸福越来越远,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目前让你感谢到最幸福的事情的问题上,同学们的回答主要集中在收到生活费时、与父母与好朋友在一起、生活和谐、家庭幸福、学习进步,还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假期在家、与家人沟通话题多、经济独立、与室友快乐相处、有时间去旅游、人生有目标、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人爱有人关心等方面。

四、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对策

幸福不是单纯的享受,幸福也不仅仅只是拥有物质生活,更多的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幸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幸福是一种不断进取、不懈奋斗的人生过程,幸福也是一种善良的能力和品格,只有真正理解了幸福的涵义,才能体会到幸福的意义。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升自己创造幸福的能力,也是高校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随着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们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其幸福观产生负面的影响,比如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虽然人活着是为了享受生活,也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是物质享受并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当代大学生更需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明白幸福的真谛,用先进的理论思想去武装头脑,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见识,加强自身的全面发展,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形成自己的处事风格和人格魅力。

(二)提升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在成功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阻碍既定目标的实现,甚至无法完成任务,这些挫折会影响大学生的信心,也会产生不良的消极情绪。因此学会面对挫折、战胜困难也是每个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必修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乐观、积极、向上、自信的良好品格,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这样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内心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去战胜一切问题,相反如果总是生活在消极、颓废、自暴自弃的阴影下,将不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这样遇到一点挫折将无法承受,久而久之幸福感也会荡然无存。幸福之神只会拥抱那些热爱生命、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人,因此挫折并不可怕,选择冷静应对、从容淡定、积极面对才能够走出困境,才能体会到幸福。

(三)教育大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至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因此家庭的和谐、父母无微不至的爱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幸福观。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幸福是人生存的一种境界,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取得,幸福和不幸福都是相互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幸福或者不幸福,让其明白幸福其实也蕴含着痛苦。所以大学生要明白幸福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陪伴着身边的。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他们每天都过的衣食无忧,没有经历过贫穷的年代,所以无法理解过去一代人的辛苦,所以当碰到一些小挫折时就无法承受,只会一味抱怨生活的不平平,这都说明生活中幸福中却不能珍惜幸福。用古人的话讲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因此父母也多从自身的经历教育子女,让他们学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困境,去争取获得更多的幸福。

(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格修养。国外研究表明,人格因素是影响幸福感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稳定最有效的因素。积极人格品质的人认为生活都是美好的,因此他可以看到更多有利的因素,淡化消极的情绪,他们也更容易走出困难,享受美好人生。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与否不在于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及态度,人格品质也会决定对一定事件幸福感的评价。不难看出,一个人如果拥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宽宏大度、坚忍不拔的良好品质,那么他内心的幸福感会更加强烈,一点小小的收获都会感到幸福的存在。从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的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人格品质,内心焦虑不安、患得患失、消极不满会弱化他们的幸福感,因此不愿面对挫折、逃避困难也在所难免。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宽容、淡定、执著的品格会对大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帮助,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去适应社会,更好地去工作。

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认知水平;德州市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是反映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指标[1]。主观幸福感是一种态度,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基本成分[2]。

我国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研究成果涉及到不同年龄阶层的不同人群。大学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支柱力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德州市两所高校的2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回收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8份,获得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96%,其中男生85人,女生107人。

2、研究工具及方法

(1)人面量表:由Andrews FM. 和Withey SB.1976年编制,是一组不同表情的人脸图形,分别为“非常幸福、很幸福、比较幸福、一般、比较不幸、很痛苦、非常痛苦”,要求被试者对与自己总体生活感觉评价相一致的人面表情进行标记[3]。

(2)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一CC):2003年邢占军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基础上进行编制。该量表采用六级记分的方法,包含20个项目,包括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家庭氛围体验10个维度[4]。

(3)开放式问卷:包括2个题目:一是你认为幸福的标准是什么;二是你认为当前教育的哪些方面对你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具有积极作用。

二、调查结果

1、大多数大学生总体感觉是幸福的

采用人面量表施测于全部被试者,从非常幸福到非常痛苦,选择非常幸福的大学生占14.58%,43.75%的大学生选择很幸福或非常幸福,83.85%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幸福及以上程度的幸福,仅有3.12%的大学生选择不幸或是痛苦,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总体感觉是幸福的,且部分大学生幸福体验程度较高。

2、大学生社会信心体验显著偏低

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情况与山东省城市居民常模进行比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总分(p

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群体分布特点

为了考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分布特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体验和自我接受体验性别差异显著(p

三、讨论

1、总体来说,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

本研究采用两个量表测量的结果均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究其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格外关注和照顾,生活需要能够得到较大程度地满足,没有额外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虽然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但大部分大学生尚未直接面对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相对来说大学生面临的人际环境更为直接单纯,人际体验总体是积极正向的,因此,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这反映出大学生的身份价值和地位虽然较之以前有很大程度降低,但大学阶段仍然是个人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一个时期。

2、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群体差异

调查显示,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体验和自我接受体验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一般精力充沛,性格开朗,心胸开阔,并且更加自信,能够积极应对遇到的各项困难和问题,更容易接受自己。女大学生倾向于多愁善感、性格忧郁,容易自卑,遇到困难习惯抱怨,更容易体验到压力。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目标价值体验和知足充裕体验不同年级之间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多项研究表明,大学二年级是大学生精神状态从高亢到低落、从积极到消极的转折期,是应引起教师重点关注的时期[5-6]。一年级大学生刚刚升入大学,自豪感、新鲜感还未褪去,目标感较强,对未来充满期待,生活较为充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活的另一面逐渐显现出来,感觉到大学生活的空虚无聊,目标感和方向感愈来愈模糊。这时大学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加之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树立专业兴趣,会导致大学生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无方向感和目标感,缺乏学习动力,严重影响大学整体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四年级大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成长,对自己有了较为清晰、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对于自己当前所从事的学习和工作重新获得认可和满意,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恢复一定程度的自信和期待,自我价值体验重新提高。

3、大学生的社会信心体验亟待增强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高于山东省城市居民,但社会信心体验显著低于山东省常模水平。社会信心体验,是指对社会发展所持有的信心程度,以及是否认为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人们有利[7]。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和谐、幸福社会的建设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们取得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不容质疑的。我国当前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是在人民群众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有了更高的发展需求的体现,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是我们党在十以后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更应该学会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正确认识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增强社会信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立志为建设和谐、幸福社会而努力奋斗。

4、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开放性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对于幸福标准的认知评价中,家庭幸福在大学生的幸福观念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在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具有积极教育作用的内容方面,仅有1.36%的大学生选择了家庭教育。说明大学生正处于矛盾和过渡时期,他们一方面表现出对家庭较为严重的依赖心理,渴求家庭幸福,另一方面又非常渴望独立,极力要摆脱家庭的束缚,较少接受来自家庭方面的教育和影响。这与大学生所处的特定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有关,也与我国家庭教育的环境和习惯有关。

【注 释】

[1][4][7] 陈妹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3.214-217.

[2] 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1999.66.

[3] Andrews FM.Withey SB.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American’s perception of life quality.New York:Plenum,1976.

[5] 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1.67-73.

[6] 李华君.大学生特质焦虑、应对方式及学业情绪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独生子女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070-02

独生子女是指独生子或独生女,无同胞兄弟姐妹,或无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收养的兄弟姐妹。独生子女除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外,没有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带有自身的特点。[1]80、90一代特定人口的成长与发展,以及一切与他们有关的现象和问题也一直为整个社会所关注。这些在特定历史条件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他们热情、自信、好胜,求知欲表现欲强,不服输,敢作为。同时他们也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容易冲动,不善控制,人际关系紧张,与周围的人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对他人不能充分的爱护和关心、尊重与理解,经常表现出唯我独尊、自我中心、主观褊狭等不良性格。这些不良的个性、行为特征随着他们走上社会将进一步显现。提高独生子女幸福感对于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好塑造独生子女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辨析

1.幸福感的含义

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2]

2.独生子女成长发展与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研究源自1958年生活质量概念的提出。在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领域中,well-be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happiness基本上通用,一般译为主观幸福感,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3]主观幸福感的特点:第一,主观性。大学生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经历、学习、生活等设立了幸福感的标准,在此过程中并未受到他人的干扰。第二,可变性。随着经历的变化、阅历的增长,其主观幸福感也会改变。第三,整体性。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学生独生子女对幸福感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在各个方面都要求提高满足程度。

二、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

1.主观方面

(1)自尊。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0%的大学生独生子女不求他人的帮助。因为自尊而不愿承认自己的缺点、弱项,也不愿意请求他人的帮助。父母的积极关注的每一种表达都传达给独生子女他或她值得被关注的意思,这直接使独生子女形成高度自尊。仅仅是因为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大部分独生子女都认为自己优秀。在这种高度自尊感的驱使下,带给独生子女大学生正面的影响是他们会尽其所能达到目标,同样,也会使他们在挫败后情绪低落、自暴自弃等。也正是这种高度的自尊感严重地影响其幸福感。

(2)自恋。似乎独生子女的一切都无法逃脱父母的注意,所以,他很容易认为世界上的其他人也在同等程度地关注自己,因此他会感觉自己格外重要。但是走入大学,脱离了父母的关注,没有人会再像父母曾经那样给予投入的、甚至有时是压迫性的关注的事实。没有人像父母一样对他着迷,对他印象深刻,没有人认为他如此特殊。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刚进大学的独生子女自信心会比非独生子女高很多,但是大三大四独生子女的自信心就与非独生子女相当,甚至不如非独生子女。这种强烈的反差,导致2/3的独生子女幸福感下降。

(3)成人化。研究证明,独生子女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成人化,这并不一定和他们父母的聪明程度和受教育程度有关。他们的父母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为孩子朗读儿童读物(相比其他人,更多的独生子女报告说自己在学前期有人为他朗读儿童读物),他们跟孩子说很多话,结果,独生子女更多与成人而不是与其他孩子模仿学习语言。而且很多研究证明,整个童年期,比起其他的父母,独生子女的父母花更多的时间与他们在一起。根据一项分析,独生子女的母亲跟孩子的互动是其他多子女父母跟孩子的互动的两倍多。[4]然而,也正是这样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学校朋友群比较单一,他们更愿意和独生子女相处,因为在他们看来非独生子女在很多方面显得比较幼稚,与独生子女相处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2.家庭因素

(1)依赖。父母及亲人多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让独生子女大学生早已形成一种依赖思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父母。然而,在大学里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处理,即使告诉父母也只能通过电话、电脑和信件间接地得到帮助。很多时候,会感到无助、难过,甚至产生强烈的恋家情绪。这些消极的情绪长期存在不仅影响学习,严重者甚至造成心理疾病,造成幸福感下降。

(2)独立。独立,在大学期间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现得比非独生子女大胆,创新思维强,工作中更有魄力,学习能力以及做事能力强。但是“独立”过了一定的程度则近乎于孤僻。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没有兄弟姐妹的生活,独自去上学、独自看书、独自看家、独自逛街等等。这些习惯带到大学,他们依然喜欢独来独往,缺乏团队精神,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别人的感受。久而久之,与同学就产生了距离感,而自己深陷其中还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强烈的孤独感,更加排斥学校的生活、同学。

(3)压力。在调查中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压力比非独生子女的压力更大。从小到大,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受到了父母的高度重视,他们也是父母唯一的“希望”,父母倾其所有地对他们付出,当然,父母也希望他们能成龙成凤。一方面,父母尽其所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也严加管教自己的“独苗”,希望他们按照自己的期望长大成才。因此,独生子女从小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害怕自己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而受到批评,进入大学后,又担心自己的表现不能让父母满意。这样的压力主要是来源于父母缺乏教育经验,由于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一般为中国的第二批独生子女,父母在对其进行教育时,可以借鉴的例子并不多。父母也不是独生子女,所以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尺度,过高的要求造成了孩子压力过大,有时适得其反。

3.社会因素

在当今中国,独生子女人处于少数,社会对独生子的关注度并不高。疏于对独生子女的了解,提到独生子女,通常人们的定位是自私、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差等。独生子女被强制地贴上这些标签,好比一场比赛,还没正式开始,就已经慢了一拍。在找工作或与人交往中,独生子女往往因为这一身份而受到别人的怀疑,很多情况下,他们必须要比别人更努力、更优秀才能得到同样的待遇。

4.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客观环境,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许多高校在教育思想上过多注重了智力素质,强调分数,而忽视了情感、意志、性格、情趣、爱好等非智力素质的培养,致使大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紧张、压力很大,心理素质较差。有许多学生“时刻感到一种压力和竞争。”他们除了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应付繁多的考试和测验,特别是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过级考试等。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独生子女大学生出现了厌恶生活、恐惧学习等心理问题,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心理咨询机构的及时治疗,就会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提高大学生独生子女幸福感的途径

1.学校健康教育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针对各年级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普及心理学常识的教育,使学生知道解决心理问题困扰的方法。教学要灵活且富有人情味,做到有的放矢,就独生子女所关心的,如人际交往、生长发育、独立思考问题等热点话题,对他们进行有帮助的心理教育。还可进行心理健康实际训练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2)在学生中开展“打开心灵,互说心事”的活动。除了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室正常开放外,可以设立邮箱,让一些不敢面对面交谈的学生以邮件的方式诉说心事,而老师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学生的困难。

(3)学校家长手拉手。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家访或者,通过询问、调查和座谈,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的实际表现,同时将学校教育信息及学生在校表现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让家长对心理辅导有所了解,并协助学校开展相应的工作。

2.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教育环境

(1)提高社会对独生子女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宣传,专家学者深入调查分析独生子女,撰写相关的论文、书籍,提出帮助独生子女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方法。帮助大家充分了解独生子女的现状,提高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水平。

(2)提高学校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素质。学校领导要为教师提供心理素质教育专业技术的进修机会。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自觉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

3.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

自我认识是指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我教育是指自己要对自己存在的缺点正确的引导。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过多的失败体验使他们很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客观地自我评价,找到自己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产生自我激励,形成健康向上的自我体验,从而实现自我调控是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环境、心理困境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薛增声.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J].中国教育文摘,2009(5)

2 华维.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幸福观辨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第7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 大学生心理素质 舞动治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28-02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飞速的发展,价值观变得多元化,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急剧变迁,大学生的身心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压力。为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的提升这一课题,人们从不同的途径做了各种有益的探索。而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说,当提到体育舞蹈,人们便直接联想到休闲娱乐健身等余暇之事,在教育上也因此多以提升教育被列入附加课程。但随着近年来,教育部各种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人们对于艺术教育功能的认识逐渐加深,体育舞蹈也在逐渐发挥其艺术教育的功能。

从另一个方面看,有关体育舞蹈教育方面的已有研究,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挖掘其艺术教育潜能的需要。我国高校中有关体育舞蹈的训练,极少关注学生的自我感知及其它心理方面的成长。而课堂表现形式也往往相对固定。因此本文将参考舞动治疗理论,论证体育舞蹈训练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

二、体育舞蹈训练对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研究

1、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又称为国际标准舞,其中包含伦巴舞、恰恰舞、牛仔舞、桑巴舞、斗牛舞、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维也纳华尔兹十个舞种并主要通过竞赛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传播。将舞蹈、音乐、体育完美融合的体育舞蹈,不仅是一项休闲体育项目,还是一门舞蹈专业,更是一种艺术教育手段,且具有很强的社交性、参与性及观赏性。

近年来,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体育舞蹈专业,以及在必修课或选修课中都加入了体育舞蹈内容的训练,因而,体育舞蹈专业已经广泛普及到大学生群体。

2、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作为一个广泛而普遍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笔者将研究范围缩小,在心理素质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心理健康状况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生理健康外,心理健康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状况即为培养自信、自爱、自尊、自律、自强、自立的人格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以达到正确的自我接纳;维持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达到较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2)人际交往

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必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交流,如意见、知识、经验、情绪、需要等讯息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这个过程可以将其概述,称为人际交往。其中自我接纳与接纳他人的能力,很大程度的决定了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3)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即个体根据自己所设定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状态、情感体验的整体评价。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是否真正感受的到快乐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

三、体育舞蹈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

当今社会,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已多为“95后”,20岁左右的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首先,他们刚经历过重压下的高考,离开家长及原有的生活圈子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在面对生活环境、人际环境、文化环境等诸多的变化,培养个性,塑造性格,建立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的同时,会滋生许多心理问题,如分离焦虑,抑郁情绪等。再加上大学生活较高中相比,较为课业安排较为轻松,因此考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如何积极健康的度过大学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作用。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生活化。学习、社交的方式和渠道以及未来社会定义人才的标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当今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外界交流,也是正处于转型中的大学生所要面临的巨大的考验。因此将体育舞蹈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体育舞蹈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作用,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方式,也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创新手段。

四、体育舞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首先,体育舞蹈是一种由社交舞发展而来的一种竞技舞蹈,也是一项中等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对焦虑、抑郁等情绪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还能避免因过度紧张带来的疲劳和过度松弛带来的懒惰。且中等运动量的体育舞蹈活动的健心效应更加显著。

其次,审美是个体个性和谐发展和精神文明的综合标志,美的事物都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体育舞蹈中包含十个不同的小舞种,每个舞种的步伐规律、身体形态、音乐节奏都各有特色。无论是练习体育舞蹈或是观赏,都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及加强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1、体育舞蹈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有多种舞蹈表现形式,不仅可以独自完成练习即为独舞;还可以男女舞伴双人练习即为双人舞;更加可以由同性别或男女混合组成三人舞及群舞练习和表演,这样便可在无形之中建立起人与人的联系。在群舞训练中,通过动作的统一、队形的变换、节奏的交替等方式,可以淡化当今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增强团队配合能力,培养合作观念与集体意识。而在双人舞练习中,男女舞伴均为握持或者环抱架型,需要相互感受对方身体的引导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双人舞的动作。因此学会在自身寻找问题,是在双人舞的练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大学生学会接纳宽容他人一个很好方式。

2、体育舞蹈训练促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作用

首先,体育舞蹈的套路是由一定的特定动作组合编排完成的。因此接受舞蹈训练时,必须要熟记一定数量的舞步顺序。因此当通过反复练习后,练习者能够跟着音乐自己完成一段舞蹈时,即可提升自信又可体验到强烈的成就感。

其次,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种独特的听觉艺术会带给人情感上的波动及情绪上的引导。体育舞蹈中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每个舞种的音乐都有其特有的节奏型,再加之与各舞蹈风格的交相呼应,使得体育舞蹈的魅力其它艺术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即便不亲身参与训练,仅是观赏便可获得愉悦的情绪。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将体育舞蹈训练用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在国内还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相关效果研究较少。

(2)本研究通过大量文献研究,证明体育舞蹈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无论在心理健康状况、人际交往、主观幸福感方面,都能带来良性改善。

2、建议

(1)在高校的体育课程必修课、选修课及各类社团中开展体育舞蹈训练,其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及评价标准不仅要形成套较为科学全面的课程体系,还应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主要目的,充分考虑受训者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现实需求等。

(2)使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着重关注接受在体育舞蹈训练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虽体育舞蹈训练本身属于有氧运动。但因心理干预方面的教学理论及体系较为薄弱。因此将体育舞蹈训练目前还不具备用于治疗中重度的心理疾病。故本研究及后续研究将会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着重关注在接受体育舞蹈训练对于普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方面。

参考文献:

[1]顾丽 赵妍. 舞蹈治疗对于舞者身心健康的意义初探.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1,(4):79 -81

[2]张雯. 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

[3]李凤梅.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成才关系研究[J].东南大学硕博学术论文,2007.

[4]熊文俊 王桂香 . 体育舞蹈对参加者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 湖北体育科技. 2009,28(5):549 -550.

[5]伏羲玉兰.舞蹈心理治疗的新进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03期:43-48.

[6]郝琦.舞蹈治疗:从身体到心灵.医学与哲学,2005,26(3):61-62.

[7]李晓君.舞蹈心理医疗与心理康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4期:151-152.

[8]平心.舞蹈心理学―从艺术心理学到超个人心理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 金霞,贾喜强.体育舞蹈对大学社交能力培养的探究[J].甘肃联 大学学报,2010,(9):101-103.

[10]顾丽.舞蹈治疗对于舞者身心健康的意义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 4) : 79 -81.

第8篇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工作幸福感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Factors and Enhancing Paths of College Teachers' Work Happiness

LU Lingxia, FENG Li'na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

Abstract University teachers' happines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ir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 happines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life of individual teacher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student popul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positive emotions, thereby affecting the future of human society as a whole the overall quality. Many scholars suggest that the current lack of university teachers' case of well-being is more prominent. Therefore, this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work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tors affecting the well-being, and on this based on the work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o enhance and maintain the happiness of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s; work happiness; enhancing paths

1 提升工作幸福感的意义

教师的工作幸福感是教师的心理需要特别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得到满足时,精神上一直保持愉悦的一种心理状态。

高校教育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的激情投入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教师能否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学生的幸福感受。高校教师良好的工作状态和职业水平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是培养优质人才的地方,高效教师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决定了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导向,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工作幸福感和工作绩效不但显著相关,而且前者对后者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的幸福感会直接影响到其教学的效果。教学效果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拥有更多幸福体验的教师会将快乐、积极、感恩、自信等积极情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而积极情感的培养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极为重要。积极的情感可以拓展人们的智力、生理和社交资源,这些资源的丰富储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威胁和抓住机遇。也就是说,提升教师的工作幸福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拥有更多积极情感的大学生,能够更勇敢地面对挫折,更积极地抓住机遇,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 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1 工作价值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为人师表的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行为方式,将会对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到导航定向的作用。教师要想体验到工作幸福感,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价值,才能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如果仅仅将“教师”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的话,是无法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幸福的。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它不仅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会促进社会的进步。高效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取决于物质上的报酬,更来自于对自己职业价值的认可,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愉悦与享受。

2.2 薪酬福利

高校教师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其薪酬福利应与其创造的价值相符。从人的需要层次来看,薪资水平首先满足的是人的生存需要,这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同时,薪资水平又是高校教师价值和社会地位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如果一个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不能与其贡献相匹配,幸福就无从谈起。

2.3 发展前景

职业发展前景的好坏是影响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之一。较好的发展前景,带给高校教师的是希望和动力,可以使其在工作中更积极主动。如果没有好的发展空间,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前景,就很难激发起教师的工作热情,更无法让他们安心从事教学工作。只有对学校发展有信心,对学校前景很认同,才能使高校教师幸福地工作。

2.4 环境驾驭

对外部环境压力的适应和驾驭能力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很多调查表明,目前高效教师普遍面临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问题,而这些压力已经直接导致教师工作幸福感的降低。高校教师既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他们既要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又要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高校教师在如此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只有提升自己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才能产生较强的幸福感。

3 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的提升途径

现阶段,提升和维护高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管理者应当把教师幸福感的培养、提升和维护放到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成就感,提高其工作效率,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潜能和创造力。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工作热情和聪明才干,提高高校教师在工作中的幸福感,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确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不仅是学生发展之地,更是教师发展之地。只有教师素质和工作热情提高了,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学校管理者应该以充分调动、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聪明才智,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关心和爱护教师,只有高校教师们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才能主动积极地完成教师的使命,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3.2 充分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高层次的需要是在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首先必须注重其基本需要的满足。作为高校管理者,要提高教师的工作幸福感,首先应该充分了解高校教师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教师搭建平台,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其次,要保障教师合理的福利待遇,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应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第四,应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最后,学校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体验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

3.3 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

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归属感都会影响到高校教师的幸福感受。高校管理层要从工作的角度去关注教师的幸福感受,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应该包括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如果能将教师个人职业目标和组织的目标达成一致,就会出现“双赢”的局面,一方面教师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另一方面学校也实现了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产生很强的幸福感受。学校管理者应该为教师搭建各种实现职业目标的可靠平台,公平地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才能更快地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在教学和科研两个领域获得双丰收。

3.4 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一生中却常常遭遇失败。甚至可以说,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成功反倒是非常态的。我们的一生中要面对学业的失败、事业的失败、情感的失败等挫折,当代大学生则更是如此。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生的各种事务还未定型,学生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还有待提高,加上在应试教育阶段中形成的依赖心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若是碰上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且是必需的。要教育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基础上,善待生命、享受生命,培育一颗饱含热情、充满生机的心灵;理解成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同样失败与挫折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回避,只能积极去应对;假想自己站在人生终点和死亡面前,激励自己积极从容应对人生的磨难;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得之淡然,失之垣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应该过“苦行憎”一般的人生,否则又将走向对生命理解的另一个极端。我们既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正确理解死亡,更要享受生命。我们无理由排斥物质的享受、工作的轻松舒适、无压力等愉悦之事,更不是要主动去寻找失败与挫折。 

第10篇

【关键词】 选择、优化、补偿理论模型;选择、优化、补偿策略; 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

Mediating Rlole of Social Support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Strategie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Feng Jinping.ResearchInstitute of Reform in Curriculum & Teaching. Xinyang Normal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rlole ofsocial support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 strategies and subjectivewell-being. Methods 512 adolescencewere investigated by SOC Questionai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and Social support Scale. Results ①Social supportmediates complet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 strategies and lifesatisfaction. ②Social support mediates partely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SOC strategies and positive/negative emotion.Conclusion Social support plays an important mediating rolebetween SOC strategies and positive/negative emotion.

【Key words】 SOC model;Selection optimisation andcompensation strategies;Subjective Well-being;Social support

由Paul.Baltes和Margret. Baltes[1]提出的选择、优化、补偿理论 模型(The model of Selection,Optimization,and Compensation,简称SOC )认为,个体的成功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协调使用选择 、优化和补偿3种策略的过程[2]。选择指个人目标的设定、提高和承诺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来源和功能,又可以 分为选择性选择(elective selection,简称ES)和基于丧失的选择(loss- based selection,简称LBS);选择性选择是由个体的兴趣、爱好或者其他外界 因素产生的(如社会规范、父母或同辈),旨在达到期望的状态或者促进个体 的成长。基于丧失的选择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若出现相关手段的减少或者丧失 时,个体对目标的调整等,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某种功能水平状态。优化是指获取、改进、协调和维持那些能有效达到期望结果,并避免非期望结 果的手段或资源的过程,是发展的成长方面。而补偿是抵消与目标有关的手段 的减少或丧失而获得和使用其它手段的过程。在国内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而社会支持是个体进行生活管理资源的一部分,因而本研究认为, 个体对SOC策略的使用影响其社会支持,并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基于以上分析,拟对社会支持在SOC策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 作用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假设社会支持在SOC策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 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对51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 其中高中生281人,占54.9%;大学生231人,占45.1%;男生238人,占46.5%; 女生274人,占53.5%。

1.2 工具

1.2.1 SOC问卷 该问卷由Freund,Baltes[4,5]编制,经过修订后的问卷[6,7],有选择性选择(ES)、基于丧失的选择(LBS)、优化(O)、补偿(C)4 个维度。每一个维度都有12个项目,共48个项目。该问卷每一个项目有两个陈 述,一个陈述描述了与SOC有关的行为(目标项),而另一个陈述是非SOC相关 的行为(干扰项)。每一个项目的干扰项和目标项的顺序以随机顺序排列。对 项目的反应是,有描述两个虚拟的人物A和B的生活管理行为的陈述,要求被试 作出决定哪一个更像自己,即是A还是B,选中一个目标项记1分,否则为0分。 4个分量表得分的均值为SOC的得分,这样每一个分量表的得分全距为0~12。其 内在一致性信度0.8237。

1.2.2 主观幸福感量表 根据Diener等人[8]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有生活满意度、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3个纬度。生活满意度包含5个项目,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分别包含6个和8个项目。本次测量的内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3、0.76和 0.82。生活满意度量表采用4点评分,从1(完全不同意)到4(十分同意), 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均采用7点量表法回答,选项从 1=从来没有,过渡到7=所有时间。分数越高分别表示积极情感越高和消极情感 越高。Diener把其用于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3 社会支持量表 对社会支持来源的测量通过参照姜乾金[9]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 表》进行,主要改动是将“领导、亲戚、同事”改为“老师、同学、亲戚”。 该量表共12个条目,由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它支持(老师、同学、亲戚) 3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含4个条目。本量表为7点量表,选项从1=极不同 意,过渡到7=极同意。社会支持总分由3个指标的分数相加而成,分数越高, 得到的总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如下:总量表0.87 ,家庭支持0.82,朋友支持0.83,其他支持0.79。

1.3 研究程序 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研究生作为主试,以班级为单位发 放问卷,并当场收回。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和AMOS4.0对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

2 结 果

2.1 控制分析 分别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作为控制变量,探讨 SOC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是否仍然显著;同时把这 些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探讨SOC与主观指标的关系。

表1显示:SOC总分与成功生活管理的主观指标的零阶相关和偏相关。结果很明 显,在控制指标中,社会支持的潜在作用最大,使SOC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 感、消极情感的相关系数降低得最多。使SOC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从极显著( r=0.183,P

2.2社会支持在SOC策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2.2.1 社会支持、SOC策略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若想验证中介变量的角色作用,需要满足自变量与中介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 、中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

表2是我们在后面研究中所要用到的变量彼此之间的相关系数表,从中我们可 以发现均达到显著水平,有些甚至达到极显著水平。比如,SOC策略与其余几 个变量相关显著,社会支持与其它几个变量的相关也均达到显著水平;当探讨 社会支持(中介变量)、SOC策略(自变量)、主观幸福感(因变量)之间的 关系时,表2的结果符合自变量、中介变量、因变量彼此之间有影响的条件。 严标宾[3]的研究结果已经得出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有 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与SOC策略的相关水平达到极显著,这些可以为下 一步中介变量的分析提供基础。

2.2.2 社会支持在SOC策略与主观幸福感中的中介作用的模型 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社会支持在SOC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消极情感关系中的中介作 用,我们将以部分中介模型与假设的完全中介模型进行对比,来验证上述结果 。为了评价模型的匹配度,主要采用χ2/df、NFI、RFI、IFI、TLI、 CFI、RMSEA7个指标。从表3可知,模型2的匹配指数较高,由此得到了如图1所示的最佳匹配图形 。从中可以看到:SOC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完全是通过中介变量―社会支 持发生的,但不同的是SOC策略对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影响并非完全通过中 介变量而发生,此时社会支持承担了部分中介作用。

3 讨 论

Baron和Kenny认为中介变量在自变量(SOC策略)和因变量(生活满意度、积 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发挥着动力的作用,即当在SOC策略与主观幸福感之 间加入控制变量时,这种关系就下降并且被控制变量间接地起作用。本研究中,利用AMOS4.0对假设的完全中介模型与部分中介模型进行比较,发 现部分中介模型的验证性拟合指数要优于假设的完全中介模型。但特殊的是 SOC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不显著,即SOC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 响是完全通过社会支持起作用的;而在SOC策略与积极/消极情感的关系中起部 分中介作用。此外,控制分析的研究也表明了社会支持在SOC策略与主观幸福 感之间的重要作用:当把社会支持作为控制变量时,SOC策略与生活满意度的 相关系数从极显著(r=0.183,P0.05);而SOC策略与积极情感 和消极情感的相关系数从极显著水平降到显著水平。这有利于解释SOC策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SOC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不 是直接起作用的,而是因为SOC策略的使用能够积极的创造有利于个体发展的 环境,使个体在充分利用可以获得的资源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赢得更多的 社会支持。从人的本质来说,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关系,就 是因为体验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进而引起对自己的积极自我评定,提高了生活 满意水平。而SOC策略对积极情感或消极情感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社会支持 起作用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影响积极/消极情感。这可能是因为,SOC策略 使用是为了目标的设置、实现和维持,是有关个体对目标方面的一些管理和调 整,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个体会体验到较高的积极情感或较少的消极情感。 并且,在SOC策略的使用过程中,会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也有助于个体体 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相应的减少消极情感体验。当前这一结论在以往的研究 中还没发现,也没有同类的研究结果加以证实。因此,本研究的结论是我们对 青少年进行研究的结果,能否推广甚至于推广到其他人群,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加以验证。

4 参考文献

[1]Baltes PB,Baltes MM.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successful aging:The model of 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compensation.In Baltes PB&BaltesMM(Eds),Successful agingPerspectives from the behavioral sciences.1990,1-34

[2]Freund AM,Baltes PB.The orchestration of selection, optimization,and compensation: An action-theoreticalconceptualization of a theory of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In Perrig& Grob(Eds),Controlof human behaviour,mental processes andconsciousness.2000,35-58

[3]严标兵.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华南师范 大学硕士论文.2003,20-34

[4]Freund,Baltes PB.Selection,optimization,andcompensation as strategies of lifemanagement:correlations withsubjective indicators of successful aging.Psychology and aging. 1998.13(4):531-543

[5]Baltes PB,Baltes MM,Freund&Lang.The measurement ofselection,optimization,andcompensation(SOC).By self-report, Technical report 1999.Berlin,Germany:Max Planck InstituteforHumanDevelopment

[6]Kee-Lee Chou,Iris Chi,Selection,optimization,andcompensation questionnaire:a vlidation studywith Chinese olderadults.Clinical Gerontologist.2001,24(1/2):141-151

[7]冯金平,青少年生活管理策略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河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6,19-47

[8]Diener,Carol,Eunkook,et a1.Similarity of therelation between marital statu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crofigcultures.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2000,31(4)419- 436

第11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大学生;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46-02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人类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品质,是内在于肉体的精神,情感是人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对于人来说,是件重要的事情,人的情感发育过程是在教育中成长,它始终贯穿于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全面发展健全的人格,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现状分析

当代的中国仍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教育以重视技术理性为主,而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综合素质人。可是现实的高等教育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高智商,也强调对实用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当中,知识教育占据中心位置,因此,扼杀他们的对自己情感、理念、理想和价值观。

1.情感教育中缺少师生交流与沟通:“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是,现在有不少教育者把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体验不到当教师的幸福感,也缺乏全部热情、激情,对学生的幸福感、满意度和潜在能力毫不关心。只注重知识传授,没有重视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大部分教师一味的急功近利,淡漠了社会的责任,不把自己的情感注入教育过程中,只是追求名次所带来的荣誉,丧失了原本应具有的内涵和价值。作为一位教育者自身情感世界苍白,往往就会成为一部教育机器,没有活力,缺乏感情,对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实施情感传递。归根结底,没有情感传递,情感教学也无从谈起,只有具备情感素养,才能以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大学生的健全的人格。

2.家庭教育方式对情感教育的忽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条件改善,收入逐年递增造成家长对孩子的一贯溺爱,使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很容易形成孩子在情感上的一味索取,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近些年,出现“啃老族”就是家庭情感教育中过分溺爱的一个表现。一方面因社会节奏的加快使得家长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另一方面生活条件改善使家长给予孩子过多物质条件,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缺少亲情、友情和关爱的氛围中,使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孤独感并导致出现心理疾病,人格变态。对于这一现象,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家庭教育工作“不灵”。

3.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情感培养和体验: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教育对象,人即是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在当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大多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忽视对大学生的情感培养,不重视大学生的独立情感体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认知教育。这种教育在心理维度上缺乏情感目标,教师只注重灌输道德知识、规范给学生,不把它们与生活世界、生活体验相联,也不考虑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则教育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情感的体验,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感受。情感教育目的,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感品质,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世界能感受到情感的传递。因此,应改进和完善这种不良现状,从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与建议

1.建设优良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大学生和教师工作、学习的场所。优良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有着激励作用。因此,高校应加强人文教育、组织学生多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主题文化活动;举办学术讲座、艺术活动,将情感教育寓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大学生们在活动中陶冶情感,提升人的心境。使大学生内心深处受到教育和启迪。

2.加强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自我培养:情感教育对于大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过程中,要对大学生进行指导情感教育的自我培养和调节,对于个别特殊的大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与帮助。引导他们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客观的真实的去了解每位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状况,公正地评价大学生的情感,正确指导大学生如何努力地控制协调好自我情感,不断完善其人格。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广泛开展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家庭等,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健康的发展。

3.情感教育是辅导员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对于提升大学生情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差异,充分理解学生、关注学生、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分析认识问题,将自己的情感渗透、逐步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你感受到了他们的存在,同时也能很好的建立起深厚的友情、亲情。因此,情感教育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情感教育在高校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工作者应高度重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每一位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全、人格完善和素质全面的人。对于不同的大学生采用不同的情感教育,以情施教、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互相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与教育环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和情感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73.

[2]鱼霞.新基础教育概念——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6.

[3]陈小龙.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哲学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颜中玉.论大学生的情感教育[J].长沙铁道学学院学报,2005,(6).

[5]闫丽华.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思索[J].科技信息,2006,(5).

[6]朱小曼.情感教育读本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12篇

(一)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虽然高校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但是目前,学生迫于严峻的就业压力,对美育教育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注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或无暇顾及人文素质水平的提升。学校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对学生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往往是无可奈何。

(二)美育教育内容少,课程专业性太强

在现实生活中,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高校美育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强调以艺术审美教育为主,而忽视了其他审美教育形式。艺术审美教育的大部分课程都是艺术专业教师兼职开设,虽然在给普通学生上课时有意识地降低了难度,但专业教师的专业思维定式已经形成,专业教材章节框架深入头脑,对公共美育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使得课程的备课不充分,专业性依然太强,与普通学生的原有学习经验难以衔接,致使学生普遍对此类课程兴趣降低。

(三)尚未建立起健全、科学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

就目前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健全、科学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美育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单一,重视艺术尖子学生,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评价,忽视了更高层次的学生审美要求的内因动力水平评价。

二、高校美育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高校美育教育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美育教育的规律,改变学生现有思维方式,扩展美育教育的内涵,创新美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提高。

(一)加强大学生对美育教育的思想认识

美育教育作为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这些作用、认可这些作用。

1.美育教育对构成大学生的完美人格起着关键作用。著名教育家先生早已指出美育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鲁迅先生也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尚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艺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和观念,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比如屈原的《橘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学生在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染和陶冶。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教育对于构成完美人格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美育教育能促进智力的开发。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开发右脑功能对于人的智力发挥起着重要作用,而美育教育在开发右脑功能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也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爱因斯坦十分珍惜时间,但练琴、听唱片有时长达几个小时都毫不可惜。他说:“我的许多科学成就,都从音乐中得到启发”“音乐不会影响研究工作。”这些都说明专业教育和美育教育没有冲突,反而促进专业素质提高。

3.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艺术素养高、形象思维发达的人,不仅具备对美的理解力和鉴赏力,而且还会把形象思维运用到本专业,在不同专业之间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天文学家开普勒在民歌《和谐曲》的启示下发现了行星的运动定律;18世纪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莱布尼兹看到八卦排列图,联想到自己的数学研究,创建了数理逻辑学。可见,创新思想往往在审美中受到启发。

4.美育教育可以提升就业竞争力。把美育教育、素质教育和就业的关系联系起来讲,能够较好解决学生美育学习动力问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其中环境竞争力与学生个人所处环境相关,基本上是确定的,而核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经过努力是可变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高低又与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美育教育又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进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在,从各种媒体上的广泛报道来看,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已经不是以专业成绩为唯一标准,招聘人才往往要经过初试、面试,甚至三次面试、四次面试,多轮面试的目的就是要考查应聘者的全面素质。这些道理使学生真正听瞳了,想通了,学生自然就有了美育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开阔视野,扩展美育教育内涵

除了艺术审美,美学教育还应该包涵工艺审美、生活审美和自然审美。高校开设的审美课程,如西方美术欣赏、音乐鉴赏课、声乐理论与实践等,偏向艺术审美层次,需要专业基础的支持,这对非专业学生来讲难度是很大的。从现有普通大学生的认识经验和接受形式来看,工艺审美、生活审美和自然审美的形式很适合他们的审美要求。所以应该扩展美育教育的内涵,加强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工艺审美、生活审美和自然审美的教育。

1.工艺审美。工艺审美其实就是人和物相结合,并使人产生心理愉悦,工艺审美的基本表现是实用性要求与审美性要求的相互融合。诸如笔记本的配置和外观造型相结合令自己满意、学校的建筑设计与实用性结合令自己感到满意、课本的内容和装帧自己觉得舒服等。由于_T艺审美不脱离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因而也是大学生中普遍性的审美形式之一。如果每位大学生都能够提高工艺审美水平,并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与精神内涵,那么审美才算是最大限度地融入了生活,提升了生活,美化了生活。在高校审美教育中重视和发展_丁艺审美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极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2.生活审美。生活审美是人类以自身现实生活为对象的审美模式,它主要指人们对自身现实生活能起一种满足感、享受感,能起到一种即时l生的感性精神愉悦。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审美,以审美的模式肯定自身的现实生活,是帮助大学生获得人生幸福感,实施人文关怀的基本途径,我们应充分发掘现实生活的审美价值,倡导大学生的生活审美。因此,高校审美教育中可有意识地开设诸如“形体训练”“礼仪”“幸福人生”等课程,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的自然美、健康美。让大学生在现实生存中充分地肯定和享受现实人生,提升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激发自己发自内心的人生幸福感,是生活审美课程的意义所在。

3.自然审美。自然审美就是人对自然界各种对象与现象的欣赏,这种形式之美,可以使大学生从五岳名川I、小桥流水、雪域高原、黄土高坡、西溪湿地等大自然风景中接受美的浸润,获得审美的体验。因此,高校可开设“旅游地理”“世界各地”“探索发现”等课程来提高学生自然审美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大自然是人类艺术创造的启蒙老师。历史上,无论儒、道、佛,思想家们都从大自然现象中获得了广博深厚的人生智慧,大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导师。对于心智发达敏锐的大学生来说,大自然中正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人生真谛。因此,审美教育中的自然之美,又关乎人生之道,欣赏大自然,同时也是获得人生智慧的重要途径。

(三)改变单一的美育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机制的任务是检验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开展美育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美育教育的目标是多层次的,相应的评价机制也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

1.知识技能评价与审美观念评价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比掌握几门审美教育课程的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知识、技能可能忘记,但审美观念和审美品位的养成却可受益终生。对学校美育教育进行评价的时候,少盯着成果展览和汇报演出,多听听普通学生是否喜欢上美育教育课程,这些课程是否令学生感到审美活动的愉悦,学生们参与艺术活动是否是兴趣使然。评价要多肯定、多鼓励,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提高,而且,在评价情境中应当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具有主体性,而不只是被动的、供他人评价的对象。只有学校评价结果和学生自我评价结果都令人满意,美育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