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16: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校以“高级医师进修班”的形式(简称“高师班”,全脱产学年,对象中青年主治医师)为上海市区、县级以上医院及部分外省市医院共培养了319人(不包含在校生两届81人)。1991年底,“高师班”的办班经验,作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唯一经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协审核批淮的成果,赴京参加“全国继续教育成果展览会”展出。上海市卫生局根据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在总结高师班办班经验的基础上,于1991年将委托单位扩大到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职工医学院,并改名为“中青年主治医师高级进修班”,学制调整为一年半。扩大后第一年生源势头旺盛,但以后就不尽人意,两所大学因此仅办了两期不得不停办,我校与上医大的生源也逐渐缩减告急。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是办班方式不好?是培训效果不显?还是培养任务已经完成?我们带着这些疑虑于1995年上半年又作了抽样反馈调查。
二、方法与结果:
调查对象:1993年前结业的“高师班”学员。方式为书面问答(96人)及开座谈会。结果:
(一)多数人认为“高师班”是培养临床学科带头人一种有效形式(87人,占90.6%);认为可办可不办者,仅有8人,占8.3肠;认为没必要办的,只有1人,占1.。%。
(二)“高师班”学员认为参加学习的主要收获是:更新了知识,提高了外语水平,学习了某些临床科研及实验方法,增强了业务自学能力,学习了撰写论文方法,提高了诊治疑难病症的能力。认为影响高年医师参加高师班学习的主要因素为:
三、讨论与分析:
(一)配齐配好临床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骨干力量的业务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医学高级人才,其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据调查,上海45家二级以上医院近50个专业目前急需配齐的学科带头人(接班人)225人。
另据199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供的综合医院(厂矿、部队医院未计在内)资料,全国未来拟增高级影像人才应不少于9,000人。但据1992年统计从大学影像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一年总共才200余人。并且在岗的高级影像人才绝大多数来自临床医学专业,其影像专业知识和技能几乎全部通过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获得。
(二)十年的办班实践证实了“高师班”是继出国留学、攻读研究生学位之后又一条培养临床学科带头人的重要途径,符合我国的国情。学员普遍体会,学习后医学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不少学员说:“过去看书,遇上诸如免疫、分子生物学等内容,只能跳过去看,现在不仅能看懂,理解一也深刻多了”。
(三)在影响生源的诸因素中,以学与晋升不挂勾、经济上损失太大,学历问题没解决最为突出。
1.开办高师班的头五年(1955~1991),经上海市政府教卫办批准,结业学员,申报高级职称时,外文结业考试成绩可代替晋升外语考试成绩,结业论文可按正式公开发表的论文参加评审。但自1992年起,该条规定被取消,取代的是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有的单位在具体执行时实际上等于不考虑,这严重挫伤了再学习的积极性。
2.随着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师工资外收人与工资纯收入的结构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85年l,1左右发展到4:1,近几年少数医院,有的科室甚至到10:1左右。因此,学习者与同级不参加学习的医师相比,反差相当悬殊。少数学员甚至连最基本的月头奖也被扣掉,心理难以平衡。
3.约有二分之一的学员,原学历为大专,好不容易读完了几乎研究生的全部基础理论课,通过了层层考试(考核)和结 业论文答辨,到头来还是个大专生,想来想去不值得。至于部分院领导只求自己任期内安定、求稳,缺乏长远目标,怕做难,封锁办班消息,以及少数医师晋升目标达到,不愿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等等也影响生源的综合原因之一。
至于那位认为“高师班投必要办”的理由;“临床学科带头人,不是靠培养,而是靠背景和关系”之说,我们当然不能同意,但从中也确实提醒我们;培养学科带头人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要警惕腐败作风的侵蚀。
四、建议与对策:
(一)广泛宣传、不断强化终身教育的观念;
改变“医疗是硬任务,教育是软任务”,“学与不学照样当医生”,“参加继续教育是个人行为”等错误观点。要把开展继续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并列人各级领导任期责任目标。
(二)建立医学职业学位制度(即医学博士学位);
培养临床学科带头人,要彻底摆脱我国现行的单一的重学术重课题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学术研究型学位)。尽早建立医学职业学位制度,开拓多渠道的培养新模式.允许通过继续教育方式,培养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即医学博士学位)。改变目前学位愈高愈不适应临床工作,挑不起临床学科带头人的重担,而临床经验丰富、学识水平高的高年医师又得不到相应职业学位(甚至还要去指导和带教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奇特现状。
(三)教育必须与资格证书、晋职、晋级、职业学位直接挂勾;
要把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与职称评定、工资晋级和取得资格证书、职业学位密切结合起来,要形成这样一个局面:谁不接受继续教育,谁就不能晋职、晋级,谁就不能取得从医资格和职业学位。只有采取这种强制与自觉相结合的措施,继续医学教育才有生命力。
(四)经济上支持、鼓励;
参加继续教育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经济上应采取支持鼓励的办法。从我校实践来看,约2/3的派遣单位,处理是适当的。除超劳务收人外,其它方面的补贴奖金等基本不受影响,这对深人持久地开展继续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支持和保证。
(五)深化教育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
1.缩减必修课,增扩选修课,重点加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学制以二年为好。
2.采用完全学分制,允许学员提早或在规定时间内(三年左右)分次学完全部课程。
3.建立奖学金制度。
4.建立严格科学的考试(考核)制度,对高师班结业学员中的成绩优秀者,除颁发结业证书外,同时颁发副主任医师受聘资格和医学博士学位。
参考文献
1.孙先武.培养临床学科带头人的一个途径.医学教育.1991;(2)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 课程设置 助产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237-02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横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涵盖内容较广泛,不仅涉及经典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还涉及五大遗传病的产生机制、遗传规律等知识。因此,如何针对当前医学生的特点,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使医学遗传学课程更贴近临床,使学生更具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医学遗传与优生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自2014年以来,为了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学院在课程标准下针对助产专业医学遗传与优生学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制定出了一套新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既有成效,也有不足。
1 开设学期认定
高中毕业生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于高招专业,该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与解剖学、组胚学同步进行,能起到承前启后相辅相成的效果。随着职业院校近10年来对教学课程的改革,生物学早已停设,没有高中的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对于以初中生为起点五年制的助产专业学生来说,医学遗传学中的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病的产生机制等知识对他们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综合五年制学生特点以及课程开设特点与要求,把医学遗传学设置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课程的后续课程,开设在第四个学期。
2 主要教学内容
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学生按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认真学习,重点是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对一些医院的医生、护士以及助产士的调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以及该课程内容、课时特点,选取了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内容。
3 理实比与实验实训项目
医学遗传与优生学在助产专业中开设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26学时,实验6学时,理实比为4.3∶1。
医学遗传与优生学有2间独立的实验室,约共80 m2,实训仪器仅有易耗品如染色体照片、印油等。一般开设3个实训项目:染色体核型分析、系谱分析、优生咨询。
学院在助产专业去掉了一项传统的医学生物学教学模式里的显微镜实验项目,增加了2项以动手为主实训项目,如优生咨询项目,教师在助产专业学生开课时先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一个遗传咨询场景,学生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来描绘系谱,然后对系谱进行判断与分析,确定它的遗传方式。如皮纹分析项目,通过提取自己的指纹掌纹再进行统计对比,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消化力度。也更好地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目标。
4 课程考核方案
以往的教学考查多采用期末结业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使大多数学生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新课程标准设置后,教师采取了“平时考核(占50%)+期末结业考试(50%)”模式,平时考核形式多样,如课堂提问、课后撰写小论文、实验报告抽查、平r小考等等。
5 教学效果
该课程组共完成了助产专业医学遗传与优生学128课时,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执行各项教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较好,对医学遗传与优生学的实训项目也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综合测评平均分为96.5,学生的满意度测评优秀率达97.6%。
6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医学遗传与优生学的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导入、遗传病例分析导入、讲授、讨论、自学、情景模拟等。值得推介的是助产专业中沿袭的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方法,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自己申请或抽签拟定医生、护士、患者、患者家属等角色,给每一组一个案例,学生在课前要去图书馆或者网上查询所给病例的研究现状及发病情况等,在实训课时通过角色扮演来熟悉临床上遗传与优生咨询的流程,绘制出家系谱图后加以分析,学以致用,很好地把遗传学理论知识跟临床紧密结合,对遗传病的诊断分析乃至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无形中也树立了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
在医学遗传学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老师既感受到了教学改革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也看到了存在的不足,如课程师资力量欠缺,分配的授课课时也不足,无法适应课程开发与科研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来说,书本上的医学遗传学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来适应医学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国际公认的罕见病近7 000种,主要涉及儿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骨科等专业,罕见病涉及的科门广,其他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与遗传基因有关,因此医学遗传与优生学的知识对于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口腔专业(口腔遗传病以及到达100余种、眼科遗传病达20余种)学生来说,应该从分子机制、细胞机制掌握,但是目前设置的医学遗传学课程开设的课时数远远不够,该院学生高考分数并不高,而且文科生所占比例大,学习基础较弱,课时不足可能会达不到理想的掌握知识的效果,当然专科生只有3年的学习时间,还要包括进行临床实习1年,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就只有2年,这也是老师正在研究和考虑的一个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有兴趣和积极地掌握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为临床知识和临床实习与工作驾好桥梁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凤兰.构建适应高职医学各专业医学遗传学设置体系探索[J].中国科技纵横,2016(10):223.
任现职以来,我主要负责学校的电化教学工作,经历了学校电化教学的起步、发展到初具规模整个过程,对学校的电化教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在,我就任现职以来的表现和绩效作出如下总结:
一、热爱教育,敬业爱岗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认为只有教书才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历史赋予我“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我将不辱使命,把一辈子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默默无闻而又轰轰烈烈的教育事业中去。
多年来,我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于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本职工作,和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关心培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按时上下班,没有因私事而缺勤。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安排,按学校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具有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
作为一名电教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电化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认识到电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认识到电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深知自己责任之重大,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年都出色地完成岗位工作,给学生和同事留下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倾心工作,卓有成效
1997年,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仪器设备由原来的二类标准发展到一类标准,“两机一幕”进课室,学校建起了电脑室和语音室述职报告,正式拉开了电化教学的序幕,同年我被学校任命为科学楼馆长,肩负起电化教学的管理重任。现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我校大部分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电教平台,我与信息技术教师一道,早出晚归,踏踏实实,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管理好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
我配合学校制定出课件制作室和电教室管理制度,让教师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自觉工作。在课件制作备课室,我与科任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式方法,撰写教学脚本设计方案,指导或帮助科任教师制作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为开展丰富多彩、意义深刻的课堂教学服务。刚开始述职报告,由于很多教师尚未掌握课件制作手段,而又迫切需要现代化教学,我便不辞劳苦述职报告,帮助科任教师制作公开课、说课、上课课件,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制作的课件协助科任教师参赛,均获得奖项。例如:2000年吴日权老师化学说课比赛,获市三等奖;同年王荣清老师获市地理说课二等奖;2001年康文利教师获市上课比赛一等奖;2003年胡琼德老师区公开课获得好评;2004年陈红秀老师获区语文上课比赛二等奖;同年陈骥老师获市新课标语文比赛二等奖;朱灏老师获市新课标生物课比赛二等奖,等等。此外,我还帮助很多教师制作和修改大量公开课或日常教学课件,协助科任教师取得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
我由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经验较为丰富,技术较为成熟,引起了区内外校的注意。每年一遇到区级或市级说课、上课比赛的情况,很多中小学教导主任都找上门来,纷纷要求帮助制作课件。几年来,我已帮助本区十多间中小学制作过二十多个比赛课的课件,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做好本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述职报告,我除开动手制作课件外,还致力于课件的下载和收集工作。2002年我校安装了宽带网,2003年后改为光纤接入,这些网络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我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我利用这一便捷条件,下载收集了各科课件几百个,充实了学校课件资源库,促进了学校多媒体教学。
同时,我又注意做好多媒体教学平台的维护工作,和其他信息教师一道及时排除各班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故障,定时维护各硬件设备,使电教设备随时处于正常可用状态。
三、校本培训,提高技能
我自任现职伊始,本校大部分教师均不懂课件制作知识,更不懂上网搜集资料。作为比别人先学一步,走在现代教育技术前面的教师,我意识到责任重大,深知单凭一两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顺利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要达到理想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果,必须大面积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样唯一的办法是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自2001年至2003年三年间,我在学校电脑室先后开展了五期电脑知识培训,自编教材与购买教材相结合,利用晚修和周末对全体教师无偿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渐懂得办公软件的使用,懂得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方正奥思、凯迪多媒体制作工具等工具制作课件。到目前为止,我校90%以上教师均能独立制作课件上课。学校已形成了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的局面,充分体现出电教在现代教学中的优越性。我校的电化教学也为学校顺利评上省一级学校,顺利通过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等级评估作出了贡献。
四、完善自我,潜心教研
由于我的学习专业是物理,而工作是电化教学。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工作,1999年以来,我多次参加市电教站组织的课件制作培训班学习;2002年作为区中学的唯一代表到华师大参加首批省电脑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并结业,2005年参加了《未来因特网教育》学习。我购买大量的电脑书和光盘进行自学,并借助网络学习。由于我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我的电脑水平逐年提高,到2003年已掌握了各类课件制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和一般程序的编写,成为本校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头羊。2003年我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合格,获vb二级证书。同年被聘为湛江市信息技术学会理事,2004年被聘为坡头区信息技术学会副会长,2005年被聘为坡头区信息技术兼职教研员。
我虽然年近不惑,但兴趣广泛,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对教研情有独钟。特别是掌握了一定信息技术知识后,我更关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2001年我在区教育局电教站站长李智明的帮助下,撰写了实验方案,为学校成功申报了市级研究课题《运用多媒体技术述职报告,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质量》述职报告,当时该课题是校唯一一个市级研究课题。围绕着课题研究述职报告,我制作出了一系列相关课件供科任老师进行课堂实践述职报告,其中有部分课件参加市展评并获奖。例如:《简谐振动》、《熔解和凝固》、《高一物理学生实验》分别获湛江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展评优秀奖;课件《力的合成和分解》获市三等奖;课件《初中物理实验》、《物理学生实验网页》分别获教学软件展评二等奖。此外,我制作其他科目的课件也获奖,如生物课件《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获市优秀奖,美术课件《外国绘画作品欣赏》获市二等奖。
此外,我还结合实践,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有多篇文章获奖或发表。例如,2003年,我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获湛江市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2004年,论文《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获湛江市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教师的cai心态浅析及对策》发表于坡头区《教育教学论文集》;《妙用powerpoint制作交互式课件》发表于省级刊物《教育信息技术》第11期。每年学校召开的教学论文研讨会,我都有文章宣读。
今年,我校被定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又被学校委派为省级研究课题的负责人,我认真总结经验,勇于承担实验课题,目前我已写好实验研究方案,定出研究课题为《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并做好了网上填报工作。等审批过关后,将组织有关教师积极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并力争在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的基础上,制作出大量教学软件、写出实验报告和发表一定量的研究论文。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会如何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实验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承载着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功能[1-2]。但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足以做到熟能生巧,也不足以解决其疑惑和满足其兴趣爱好,开放实验室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利用实验室的资源[3]。
一、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概述
(一)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的定位
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是黑龙江大学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成立的,被教育部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学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课程体系为依托,打造“专业+俄语”的对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进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高水平师资,他们承担学生70%的专业课教学任务;与俄方共同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高水平、多层次、宽领域、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4]。
(二)生物基础实验中心与中俄学院的关系
中俄学院自2011年开始招生起即招收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由于是以自主招生的形式选拔,因此学生素质非常高。为实现资源共享,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课(包括俄方教师承担的实验课)都在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基础实验中心开设。生命科学学院作为中俄学院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需要。
(三)生物基础实验中心为中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
生物基础实验中心除承担中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等实验教学外,同时也为俄方教师授课提供实验场所及所需设备。
二、基于中俄联合培养的创新实验室现有条件
2013年、2014年学校连续投入200多万元在生物基础实验中心筹建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该实验室除常规仪器外,还拥有高速冷冻离心机、蛋白纯化系统、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系统、真空冷冻干燥机、超声波细胞粉碎仪、梯度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空气浴摇床、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分析研磨机、自动电位滴定仪、匀浆机、高压蒸汽灭菌锅、显微互动系统等一大批进口设备。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以及完成自带科研项目或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供服务。
(一)创新实验室开放的内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水平。
(二)基于中俄联合培养的创新实验室开放现状
该实验室主要面向中俄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2015年第一届本科生(22名)和研究生(3名)已全部顺利毕业。但是,仅限于日常教学和毕业论文的开放,还不足以体现出创新实验室的利用价值和建设宗旨。真正的开放实验室,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或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允许跨学科、跨专业,真正经学生手出来一些成果,使学生从中受到完整的科研训练,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神圣、奥妙之处。
(三)基于中俄联合培养的创新实验室发展趋势
中俄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俄语”,专业是基础,俄语是工具,所以学生迫切希望在专业方面打好基础,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那么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理应担负起这样的功能,学校也有相应的资助政策。
1.实验课内容重复或扩展式开放。学生认为课堂上实验做得不够理想,操作不熟练,数据不够好,可以与任课教师另约时间到开放实验室完成。或者对实验内容有新的想法,新的方案,只要实验的内容、手段、方法合理,实验室具备相应的条件,经申请,就可以在开放实验室实施[5]。
2.教师(包括俄方教师)指定课题式开放。教师拟定的题目或者在研科研项目的子课题集中申报公示后,经双向选择,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参与其中,以个人或小团队形式,自己查阅资料,制定方案,完成实验,撰写结题报告,答辩合格,方可结题。
3.学生自带课题式开放。根据学生所带课题涉及的内容,为学生配备从事相关方向的指导教师,但须拿出完整方案,由教师认定其可行性。实验结束后,需撰写结题报告,答辩合格给予结题。
三、基于中俄联合培养的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构建
(一)预约开放
需要进实验室的同学,将所需的仪器、试剂、要完成的实验内容填写清楚,包括对仪器的熟悉程度,提前1天在网上预约,平时上课时间或课余时间均可。由中心安排实验员准备好试剂,协调好仪器,其间指导教师可根据情况现场指导或场外指导。不熟悉的仪器,使用前由实验员进行培训,直到能独立正确操作。学生每次实验结束后,需如实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如遇仪器故障,及时与实验员或值班教师联系[6]。
(二)定时开放
每学期初,将课题汇总上来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开放时间段和开放频率。学生需要更改时间段或日期,可提出申请。在开放的时间段内,学生可在网上查到每个房间以及仪器的使用情况。
(三)保障措施
1.客观条件保障。生物基础中心每学期针对新生定期举办常用相关仪器培训班,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性能,掌握使用规范,正确操作,培训合格者中心有备案;至于其他年级有兴趣的同学,中心配合学校开展大型仪器培训,合格者由学校发放结业证[7]。因此,无论什么形式的开放,基本条件是具备的。在基础中心网站上可查到开放实验室的房间号、可容纳人数、现有仪器(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性能)、值班教师等信息。
2.人力配备。中心的实验人员积极参与开放实验室活动,他们都能熟练使用所有的仪器,一般的故障可以自行维修处理;我们也从硕士生中选拨专业能力强、实验技能好、有精力的学生,辅助实验员或教师指导来到开放实验室的本科生。
3.制度保障。基础中心鼓励高素质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在每两年一次的本科教学业绩评估的院内排名中,教师指导开放项目的数量是其中的加分项。数量充足的师资,是实验室开放层次、开放程度和开放质量的保证。
随着实验室开放,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增多,中心在实验室原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实验室开放制定和补充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保证开放后的实验室安全、高效地运行。
4.成效与问题。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自2013
年4月开放以来,已有20名学生顺利完成7个项目的结项答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会了运用现有知识和借鉴文献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能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运行3年多,在不断摸索中渐渐形成了体系,但也发现,开放性实验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当正视实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为实验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进修机会,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调动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的积极性,保证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化。
实验室开放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实验室管理模式、运行模式改革的大方向。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已成为反映一所大学实验室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硬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在管理上做文章,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做到软硬件同步发展,协调发展,创造宽松的学术思想交流、学科内容交叉、实验技能互补的氛围,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夯实基础,使中俄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轨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8]。
基础数据
北京师范大学是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
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该校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6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5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8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校自196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截止目前,每年接受48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在校长期留学生人数占全日制学生总数的10%。该校长期留学生来自99个国家和地区,秋季在学长期留学生近2000人,其中学历生占74%。2009年北师大长期留学生人数是1400多人。为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该校从2011年开始在教育学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环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四个学院启动国际硕士学位项目,招收优秀留学生。这些项目所有课程为英语授课,旨在培养既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又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高层次国际专业人才。学校还为申请国际硕士学位项目的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还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加拿大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项目的合作;并分别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加拿大谢布克大学和道森学院合作建立了6所孔子学院。
抢眼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目前有21个院系、36个本科专业招收外国留学生。在本科生方面,留学生在北师大就读主要以文科专业为主。汉语文化学院汉语言(3个专业方向:汉语与中国文化;经贸汉语;汉语教育)、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传播学)、历史学院历史学以及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等相关专业受留学生青睐。理工科方面,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等专业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也较多。
北京师范大学的来华留学生主要以亚洲国家为主,其中来自韩国的留学生人数最多。根据北师大2013年秋季招收的部分留学生人员名单显示,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为热门,将近50%的留学生选择了这一专业。其它热门的专业有:经济学、工商管理学以及汉语言文学(经贸汉语)。
北师大本科生学制4年,采用中文教学。完成教学方案规定的学习计划、考核合格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可取得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规定条件者,授予学位证书。除了本科生,还有本科试读生。本科生入学考试成绩略低于录取标准的考生可被录取为本科试读生。试读期一年,试读期间不具有本科生学籍。试读生的课程安排和学费标准与本科生相同;试读生必须参加次年的本科生入学考试,通过者取得本科生学籍,试读期间已修学分予以认可;未通过者,按进修生结业。还有一种本科插班生(仅限汉语文化学院“汉语言”专业)是招收持有一年(含)以上“汉语言”专业本科学习证明和成绩单的留学生,入学考试成绩达到插班录取标准可录取为该专业本科插班生。本科插班生学制3年(学习时间最短两年半),均需交3年学费。
(一)课程设计水平下降
“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是任课教师结合林化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定设计任务、学生每人一题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学生首先要查阅参考资料,选定所用的生产工艺;然后进行物料和热量衡算,并根据物料和热量衡算选择所用的设备;最后编制设计说明书,并使用CAD软件绘制所设计工厂的平面布置图、流程布置图,以及画出一个处理单元的工艺流程图(包括平面图和立面图)。近几年来,学生完成的林化专业课程设计出现了质量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设计说明书的页数变少、设计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不平衡、设备选型与计算不符,以及设计图纸的排版格式不当、尺寸标注不正确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还存在抄袭现象。
(二)课程设计缺乏创新性
在“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省事,要求任课教师提供相似的设计样本。如果没有设计样本,学生不会做,也不愿意去做。然而,一旦有了设计样本,学生就不会自己动脑筋,只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上一届学生的设计。不下功夫,自然也不可能有创新,所以学生完成的林化专业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很差。
(三)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的质量评判标准
现行的“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考核通常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定设计任务,然后根据学生上交的设计说明书和绘制的图纸评定课程成绩。虽然有的任课教师会将学生的设计答辩成绩纳入课程成绩,但是所占的比例很少。而且不同的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的要求不一样,评判标准也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任课教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课程设计,评定成绩的标准也存在差异。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的质量评判标准,课程成绩的评定不规范,都势必会影响“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所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强调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填鸭式教学方式仍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这样的设计类课程在高校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随着高校教师工作量量化考核的推行,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工作量被人为地打了折扣,赋予的分值较低。这导致教师对设计类课程教学缺乏积极性,不愿花费大量精力去精心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
(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工科学生不能脱离工厂的实际,课程设计是工科类本科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工厂设计能力为目的的。然而,一些学生认识不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为课程设计很好完成,加加班做几天就能完成;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与设计无关,既然以后用不着,了解一下过程就行了,所以就不想用心学,根本不愿意在课程设计上下功夫。
(三)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大学4年级第1学期的最后2周。在这个时间段,本科生其他课程的考试都已经结束了,原本可以安安心心做课程设计了,但是实际上这一时间安排使“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先,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科生找工作的时间不断提前。大学4年级第1学期,学生已经开始在找工作了,有的学生还要到就业意向单位实习。其次,在这一时间段,有些学生已开始做毕业论文实验,有些学生已经着手准备考研了。而且,学生会把所有需要完成的作业都集中到这个时间段完成,所以除了要完成林化专业课程设计之外,往往还要完成其他的课程设计或课程结业论文。此外,有些学生为了早些回家对课程设计应付了事;或者哪个任课教师要求严、抓得紧,哪门课程的作业就完成得“早”和“好”。在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精力不集中,花费的时间少,更缺乏创新的动力,这都势必会影响课程设计的质量。
(四)课程设计的资料欠缺、内容老化
“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松香生产车间、单宁酸生产车间、活性炭生产车间的设计等。由于松香、单宁酸、活性炭这些产品的生产规模较小,设备一般比较落后,现代化的企业很少,所以生产车间的设计内容更新周期很长,这导致课程设计内容一直存在老化的问题。同时,学校图书馆中有关林化专业课程设计的资料很少,有的图书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所以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时可查的资料不多。即便学校图书馆有一些比较新的设计类参考资料,如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等,但是由于库存册数很少,所以不能满足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需要。此外,现在网上可查的相关资料也不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课程设计的创新。
(五)教师对课程设计的审查不严
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工作实行的是量化考核,由于量化考核对设计类课程教学工作量赋予的分值较低,所以难以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我国对高校的排名、对教师职称的评定和工作业绩的考核等都更注重科研成果部分,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也导致高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不够。此外,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在完成课程设计的一些环节时基本是走形式。但是,如果设计类课程考核不及格,不及格的学生还要在大学4年级第2学期补做课程设计,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而且会影响学生找工作,进而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往往不敢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过于严格要求。上述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审查不严的原因。笔者曾对林产化工专业2008级和2009级本科生开展有关“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所下滑;同时,在对教学质量下滑进行归因时,32.1%的学生认为是自己不重视、觉得以后不一定用得上,28.6%的学生认为是课程设计资料欠缺、内容老化,21.4%的学生认为是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与找工作、准备考研、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其他事情的时间有冲突,14.3%的学生认为是由于课程设计很容易通过考核所以不需要太认真,3.6%的学生认为是其他原因。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印证上述的原因分析。
三、提高“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提高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
大学的科研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要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特别是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当前高校对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关注度下降、任课教师缺乏用心指导课程设计的积极性等问题,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提高对设计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课程教学工作量核定、课程设计经费投入、课程设计质量评价等方面入手,加大对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投入和监控力度,以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加大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在学生开始“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学习之前,林化专业的专业教师要加大对课程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对设计类课程的重要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学生学习“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之初,任课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工厂生产设计的能力,并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工科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其次要通过课程设计应用典例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即使现在看也许将来的工作用不到,但并不意味着一直都用不到,使学生认识到通过课程设计有利于提高其综合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三)切实保证课程设计的教学时间
原来将“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安排在大学4年级第1学期的最后2周,主要是考虑这个时间段其他课程都已经结束了,不会因为课程设计影响到其他课程的进度,从而有利于保证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课程考试、找工作、毕业实习、考研准备、毕业论文实验以及学生想早日回家等诸多因素都影响到了“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为了突破这一困境,首先,任课教师要在大学4年级第1学期的中间时间段提前布置课程设计任务,甚至可以在学生开始专业实习之前就布置,让学生带着设计任务到工厂实习。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对课程设计的原料情况、产品销售、选厂地点、工艺流程、设备型号、污染控制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再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设计方案的考虑,为完成课程设计作好准备。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的课程设计富有创新性。其次,为了避免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时草草了事、提前回家过年,任课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并且要求学生只能在设计周的最后2天上交设计说明书和图纸。通过采取这些保证课程设计教学时间的措施,不仅使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实际时间加长了,使课程设计时间得到了保障,而且有利于促进“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丰富课程设计的内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设计离不开大量相关资料的支撑。学生只有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扬长避短,才能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也只有通过探讨各种工艺的优缺点,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针对目前可供“林化专业课程设计”使用的资料严重短缺的情况,笔者建议一方面学校要加大相关资料的采购力度;另一方面,学校要采取一些措施,加强教务处与科研处的合作,推动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使科研成果能够为教学服务、能够为教学所用。例如,可以将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如新型工厂设计、工艺设计等纳入“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丰富课程设计的内容;可以将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所需建立的工厂基地作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样本,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林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从而避免课程设计内容的老化,进而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的一体化。
(五)尽快建立课程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
要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课程设计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并以之规范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对课程设计进行有效的监控。课程设计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所以笔者建议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课程设计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整体工作,出面组织有指导课程设计经验的教师共同研讨并建立涵盖课程设计准备、课程设计指导、课程设计效果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同时,由各学院和教研室负责制订具体课程的质量标准,并在定期检查、评价课程教学及其效果的基础上,及时完善课程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
四、结语
课程标准 医学遗传学 教学改革
2009年以来,我校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出来高素质实用型面向基层的医学人才,制定出了一套新的课程标准,医学遗传学是一门横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但由于其涵盖的范围较广泛,不仅涉及经典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还涉及临床医学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因此,如何针对当前医学生的特点,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使医学遗传学课程更贴近临床,使学生更具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医学遗传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使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程标准下我们针对临床专业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
一、制定课程标准
针对临床专业教学特点,制定课程标准。在制定课程标准过程中根据不同章节合理设计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穿插素质目标,结合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点,注重与临床专业学生相关后续学科的衔接,邀请相关专业的同事对本学科的课程标准给予指导,突出本学科的基础和桥梁作用。例如,在制定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部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时,邀请临床系一线教师前来指导,听取对该部分内容在相关课程衔接中的作用,选取教学重点。在制定肿瘤遗传内容课程标准时,邀请我校病理教研室的专家参加,这样就避免了过去教学过程中各科脱节的现象,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系统化的学习安排。
二、课程标准的讨论、认证
针对制定后的课程标准,课题组成员逐章逐节进行讨论、分析。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即要注重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又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分析,对于案例导入要做到合理合情。在熟知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进行章节说课活动,通过说课活动共同寻求每个章节最佳的教学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三、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
在2010级学生临床专业中针对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探索:
1.教学紧扣培养目标要求,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
本课程学习的目标除了使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常见遗传病的发病特征、病因,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为学生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直接服务于临床,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临床的实际需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医师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堂讲授以反映常见遗传病例的病因及最新发展为重点,坚持启发式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及幻灯等教学工具,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病例讨论,使学生会思考、会学习。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体现能力培养,整合基础实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临床学专业该课程总课时32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别为28和4学时。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重点是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要求学生按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认真学习,重点是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列入掌握和熟悉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考查的内容,了解和其他内容不在考查的范围。实验以学生操作为主,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并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要求学生能理解实验目的,自己动手,悉心观察,实事求是,勤于思考。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实用型人才。
3.结合专业特色,成立课外兴趣小组
结合老师科研课题,学生可以进入老师课题进行科学实验,接受从资料查询、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归纳总结及撰写等一系列训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学校和医院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采取医院学校结合、理论和病例结合,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4.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查评估方式,促进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以往的教学考查多采用期末结业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使大多数学生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考查方式上不局限于期末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各个章节的知识内容,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课堂上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表达出自己对该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对将来临床应用的指导,对于表现突出的记入平时考核成绩,期末按比例纳入结业成绩。课下可以采用小论文的形式鼓励学生发表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对于精采的文章列入期末成绩一部分。利用休息日鼓励学生到街道、居委会、医院等进行本课程中常见遗传病,遗传现象的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列入期末技能考评的一部分。定期开展本学科的知识竞赛活动,对于表现突出的,列入期末考核的鼓励成绩。加强实验技能操作的考核。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趣味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习目的定位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观念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四、课程标准的完善及教学改革的评价
结合学生学习效果,对于教学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学生反馈,同行评议,专家指导客观评价该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改革探索的经验及不足。
通过在我校10级五个班级中进行课程标准中制定的任务的教学,明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学习观念,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该课程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临床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养成勤思考、善动脑、有思路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景晓红.传统教学和PBL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医学教育探索,2010,(03):54-56.
论文关键词:学科;高考;传统模式;分析
本文提出以我国80个一级学科作为高考出题的组织单位,从3月1日开始考试,2天考一个学科,8月20日考完。先考艺术、军事等以前0表考试的学科,然后按学科号码,顺序考试。出题由国家认定的一级学科前3名的重点学科学校组织出题,考前随机抽取试题,考生可以参加他喜欢的任意次考试,学校按志愿顺序录取。但8月25日之前,所有考生必须在所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中认定自己将要选择的学校,所有学校在9月1日后确定自己的最后录取名单并择日开学。具体方案和优点论述如下:
一、改革的具体方案
(一)出题的模式和分数。高考的科目确定为数学、语文、文科综合、专业综合,数学和语文300分,文科综合和专业综合200分。每个学科的具体出题考什么,由这个学科的学位委员会专家讨论决定。原则上,文科综合应该含有外语和政治,专业综合应该含有这个学科需要和重要的基础知识,学位委员会认为不考外语、甚至数学等可以不考。每年考试结束,学科公布明年考试的大纲,公布具体的考试范围和方法。
(二)出题的单位选择。出题单位的选择按国家教育部一级重点学科评估的分数前三名作为首次出题的单位,具体以后的出题单位确定由学科学位委员会决定。但必须是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学校才能作为出题单位,如果学科一级重点学科少于3个,由学位委员会推荐有优势的单位,保证出题单位不能少于3个。如果出题单位出现违纪问题,将取消该单位5年的出题资格。国家每次评估以后将按新的评估结果确定。
(三)出题范围的确定。数学和语文作为基础知识,各个学科要求的水平不同,各学科可以根据自己学科的要求,决定出题的水平。对于艺术和体育等学科,数学和语文的要求水平可以大幅度下降。甚至可以以专业考试替代数学,但语文原则上必须考。外语根据学科要求可以多出或者少出,甚至不出。但政治课教育部可以限制比例,出考试大纲,供出题单位选题。至于地理、历史等课程根据专业学科的不同,出不同的比例。物理和化学等也是按学科专业需求确定比例,生物在医学类学科可能出120分的题,而机械学科可能根本不考,这样,出题的范围可能变化非常大。
(四)判卷与录取分数线确定。每个学科由3个学校出完考试题以后,公证处在考试前确定考试单位,确定的单位负责判卷。考试前公布出题单位,使考生了解这个学科的三甲。在考试结束以后,考试主持单位公布参加考试的人数,参加录取学校的数目,每个学校录取的人数。判卷以后,公布成绩,考生名次,以便于考生报考志愿。各个学校收到第一志愿的学生成绩和材料以后,决定录取后给学生发录取通知书。国家和学校根本没有分数线,但每个学校发完通知书以后,公布自己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如果考生超过这个分数线而没有收到录取通知单可以起诉学校。事实上,由于多数考生可能收到几个录取通知书,学校已经从录取的主宰单位变成被考生主宰的从属单位(除前9所重点大学以外)。
二、考生的考前准备和高中教育的同步改革
中国高中教育一直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跟着的本质原因是一个高考,可以押题、可以定向培养种子选手、搞冲刺班、搞文理分科。不论国家怎么企图纠正都无济于事,因为高考决定一切。但这样改革以后,有80种高考,押题已经无济于事。定向也没有用处,学生各有各的的志向,每人考的都不一样。教师没有办法辅导,没有方法办班辅导了。冲刺班也因考试要拖半年时间,没有统一考试时间,没有冲刺的意义。以前高中文理分科害死人,副科没人学。现在分成80个学科,高中不可能分成80个科,没有方法分科,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一起学习一样的知识,到3年级开学,参加结业考试,高中学业结束。最后一年,学生各自根据的特长,复习自己喜欢专业学科的考试内容,参加自己钦点的考试。一改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三、学科分类高考的优点分析
(一)彻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问题。这项改革以后,考生可以直接参加自己喜欢的专业考试,没有考好,马上可以再选相近的专业再考一次,有的考生可以参加10场以上的考试。根据录取的学校,综合学校、专业、学校城市、毕业去向来决定自己最后就读的学校。
(二)彻底改变高考计划经济的体制。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高考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无论人们怎么反对就是不改。这样改革以后,高考就可从计划经济变成市场经济。学校从高考的主宰部门变成高考的被选择对象。各个学校的各个专业要加大宣传、多做广告、许诺奖励考生、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考生,以便让考生在几个选择中,最后选择自己的学校。招生垄断造成的腐败会大幅度收敛。
(三)便于不拘一格降人材。现在的高考全国一张卷,偏科的天才肯定限制在门外。外语和数学变成高考永恒不变的考题问题可以解决。北京体育学院培养不出一流的运动员的问题马上可以解决,中国戏曲学院不会数学也可以录取,生物、地理、历史等以前的副科也会成为很多专业的主课,高中的选修课可能成为很多学生的主课,中学教育除了语文,各个学科的地位几乎同样重要,中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可能真正实现。
(四)让考生知道选专业重于选学校。现在全国的最优秀考生都集中在清华和北大,实际上,清华有21个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北大有18个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处于前三名的地位的还要少。大多数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的前三名分布在其他学校。但绝大多数考生不知道这些情况。其实选专业是选学科,不是选学校。应该让立志学习某一个专业的考生真正考到这个专业最好的学校,同时提高一些具有专业特色学校的声誉和地位。让考生知道他考试专业的前三名是那些学校,让学校的学科之间真正形成竞争。
(五)将考试变成一个产业。将来全国从3月到8月的都是在高考,如果9月到11月安排学院考试,12月到2月安排研究生考试。职业学院考三门,数学、语文、综合考试,各个学科职业技术学院最优秀的学校组织出题考试,全国统考。按高考的模式考试,一天考完。研究生则按高考的模式完全一样,按国家一级学科前三名学校组织考试,仍然按高考出题的三个学校出题考试,每天考2个学科,2月份考完。这样,全国研究生的水平基本一致,各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在考研究生以后一目了然。由于全国全年都有这样的考试,将使考试变成一个产业。
(六)既和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国外多数国家都是好的学校自己组织考试,全国统一考试的并不多。即便有统考,各个学校录取的自主权是完全放开,没有统一的计划。学生可以考很多学校,然后给各个学校写申请希望录取。我们的改革是招生计划由教育部将名额给各个学校,不要限制各个专业人数,只限制学校总人数,防止学校的无序乱招。其它就没有必要限制学校。学校每个学科参加不同的考试,各个专业有竞争,各个专业入学人数市场调节,优胜劣汰,专业自然学校自己就调节好。
(七)整合学科和专业的统一。我国大学学科和专业始终不统一,欧美学派的学者认为专业越少越好,学科和专业统一,培养通才。苏派和实用主义者希望大学专业越细越好,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大学就办什么专业,没有学科统管专业的概念。许多人认为学科是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原则。按学科分类考试以后,所有专业都面临自己划归什么学科。当然,绝大多数专业都有对应的学科,个别专业和新专业就面临选择学科的问题,有的专业可能跨越2个学科,这些都需要甄别。我认为,参加高考的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学科目录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应该通过高考把学科和专业尽快统一。
四、职业技术学院的招考和研究生招考的改革思路
对于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要完全放开,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办什么专业,至于那个专业属于那个学科我们以后再详细的讨论。实际上,教育部可以按学科分出几十套考题,各个职业技术学院自己选取就可以,不一定限制在学科的范畴。
研究生教育原来就按学科分类,不存在统一的问题。但研究生按学科全国统考的要求更迫切。现在研究生的统考比高考更荒谬,80个学科一张卷,是无天理。各学校出题的不公平已经一目了然,个别学校漏题,监考不严非常严重。由专业部门组织考试,全国学科统一出题可以纠正这些问题。现在的研究生考试对学校学科建设没体现,也没有意义。如果改成以学科全国统考,学科之间有竞争,你的学科没有人报名,自然应该取消这个学科的招生资格。报考人数多的,学校重点投资。由于现在的考试没有各个学校统一衡量标准,对各个学校的学科发展不利,现在的研究生招生的计划经济特色更浓。本文仅限讨论本科生高考,不对研究生和职业技术教育详细讨论。
1 学校课程缘起
我校积极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主要基于四方面的认识:
1.1 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政策依据。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能够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校本课程,用特色和个性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1.2 实现办学理念的需要。2009年,我校重新确立了“给学生完整人格,为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这对于一直以升学为第一指标的113中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学校管理者只有审时度势,调整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改变办学策略,借助课程这一载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的学校才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我们的教育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开发特色课程正成为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新的增长点。
1.3 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当代中学生应当对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保持兴趣和尊重,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做出明智的选择,能够“知取舍进退”,并发展自己的潜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开设选修课,就是把基础教育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下进行,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学会选择。
1.4 促进教师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把教师真正推到了课程改革前沿,督促他们思索、学习、研究、行动,从而实现自我专业成长;这在后来的教学反思中,很多老师都有提到,课程开发中自己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2 学校课程开发
学校课程开发首要的是满足三个条件,即有专长的教师、开发的课程为学生所需要、课程能让学生感兴趣。我校选修课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2.1 调查研究阶段。我们首先是开展对教师的专业特长调查分析。经过了解和与教师谈话,我们发现学校有很多教师在某方面有专业特长;有一些教师因为学校生源缩减课时少,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开发出某些专业;还有些教师大学时代上过选修课,对选修课很有兴趣,开选修课有着教师圆梦的性质。基于这样一种师资情况,我们发动并组建起来教师开发团队,从本专业中找到一个切入点,开发出意在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校本课程,初步确立了16门课程和18位任课教师。其次是开展学生学习意愿调查,我们给学生下发了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最欢迎的授课形式以及个人爱好特长。通过这些调查,学校对学生的需求和意愿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后面课程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 制定课程计划阶段。为了督促教师对课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构想,学校多次召开选修课教师会议,以会代训,请大学老师搞专题讲座,由校长亲自给教师讲解如何制定选修课课程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我们确定了学校选修课主要在七、八年级两个学段进行,每学期16课时,四个学期共64课时。老师们统一思想后,回去研究方案,选编内容,查找资料,描摹本学科的课程架构,最初第一轮课程计划是个性化的、不成熟的;于是我们再次召开会议,针对问题集中讨论,统一思想,反复研究,继续修改。
2.3 选报志愿阶段。为了提升学生对选修课的认识,增强授课效果,也为了最大限度争取社会、家长和班主任教师的支持与理解,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详细介绍了每门课程,并请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选课。学校给每个班级下发了招生广告,每个学科一张,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定志愿,每个人可以填报两个志愿,学校尽量满足其一。学校还下发了《致家长一封信》,和家长沟通学校开设选修课的意图、请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帮助孩子选择学习课程,由学生填好选课志愿表。这样,在老师、家长的参与、指导下,学生基本选到了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选修科目。
2.4 课程实施阶段。2011年学校选修课程正式开课。当我们第一次选修课下课后,学生们仍然兴奋不已,围坐在大大小小的学习桌和实验台边不肯离去,都说太有意思了,自己选的学科选对了。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老师们提出了新的问题,45分钟选修课时间太短,内容进行不下去,还没有完成一个专题或实验就下课了,下节课接起来很费劲;于是我们调整了课时计划,新学期改为两节课连上大课。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实践下去,就一定会在摸索中找到比较理想的授课方式和实践路径。
3 学校课程管理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筹划设立学校课程教研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常态化管理。
3.1 课程设置,将学校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开设,在六年级开设《国学》、《写字》作为必修课程,在七、八年级开设选修课。教务处在每届七年级学生开学第一周,公布校本课程方案及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填报选课志愿表。为便于统筹安排,每位学生可选报两个志愿,教务处建立选修课程学籍卡,学生一旦选定课程,要完成为期两年的选修课学习,中途不得调换。
3.2 教学管理。选修课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校本课程教学组织的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要建立临时班级、组,加强考勤和考核。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要求,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3.3 成绩考核。每学期学习结束,教师采用测试、小论文、实验、设计、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结束课程时组织结业考试,将学期成绩、结业考试成绩折合成总成绩,计入学籍卡和档案。学校规定,从2010届学生开始,每个在校生都要选修一门校本课程,凡出勤率未达到选修课规定课时的,不能获得及格以上的等级评价;不能获得选修课程及格以上等级的学生,不准毕业。
3.4 课程评价。学校加强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检查,重视过程性评价;校本课程的开设以不增加学生额外负担为前提,不留家庭作业,课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于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与文化课一并计入工作量。
4 阶段反思与构想
选修课的开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学生们在课堂上找到了乐趣,尤其是一些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找到了成功,找到了自信,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了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其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受益最大的群体。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们由知道自己会什么,变为知道自己还不会什么;由知道很多课改名词,变成了解很多课改实践;由被动接受课改路径变为主动设计课程实施方案;由凡事喜欢到学校领导、教研员那里寻求答案变为到书本中、报刊中、网络中自己寻求答案。同时学校的收获就更大了,因为学校选修课程的开设,不仅在学生中产生良好反响,而且受到了家长的好评,家长庆幸孩子所在的学校不是一个只追求升学率的学校,孩子在这里学得很快乐,心态很健康,人格很健全,发展很全面。家长的反响就是学校的口碑,这恰恰是113中人倾尽全力想要获得的。
我校的实习基地与国内其他大学的实习基地一样,多年来已在培养地学人才过程中起到了应有功能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制约和影响,这种作用有所减弱,已影响到学生的培育质量。例如实习班数多,观察路线少;学生对罗盘、地形图等一些基本技能应用较差,到后续的地质填图实习,甚至生产结业实习许多学生都不会正确使用。所以,加强野外实践教学,重视实习基地的教学建设,改革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根据多年的峨眉山野外教学实践,对峨眉山的基地建设、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一些可行的教改方案及建议。
1.实习基地的教辅条件难以满足实习教学发展的需要
(1)基地的住宿条件仍不满足实习需要。近几年,虽然学校对峨眉山实习基地基建投入较大,新修了学生宿舍及教室,学生的住宿条件有所改善,但地质类专业扩大招生,每年有近2千人在基地进行实习,每一批次的时间是近一个月,所以基地的吃住等条件还是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安排,使有些专业的野外实习时间被安排在一个学期的中间段而打断了其他课程的教学时间。
(2)基地软硬件设施简陋。多年来实习基地只是应付学生的吃住基本问题,对基地的其他建设如标本模型陈列室、资料图书室及多媒体室等几乎没有投入,并可以用简陋来形容。这些年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在室内教学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些教学手段完全没有在野外教学中发挥作用,主要原因是教育经费不足,但也有不够重视的问题,甚至连基本的野外地质“三大件”都有损坏,数量不够,常出现两个学生一个罗盘,或木把钉锤易脱落,在野外根本不能使用。
(3)实习教学路线数量不够。近几年学校地质类学生扩大招生,如我校2011级仅地质学一个专业就有6个班,同时还增加了地学的其他专业,现有的实习路线数量及观察内容已不能满足这些专业的要求。如几个班学生同时在一条路线上实习,在某个观察点上几个班同时出现,一个班在观察,另外几个班只有等待。曾发生在龙门洞剖面中一个观察点上同时有三个班实习,在狭窄的山路上,上百名学生从山上排到山下,这种情况学生只能是匆忙观察。所以亟须开发新的教学路线。
(4)实习经费不足。野外实习中最大的支出就是交通及通行费,由于物价上涨,实习经费日渐紧张,有些教学路线由于路程较远,费用较高,只能舍去,这都是教学中的一些遗憾。另外师生的野外补助较低。
2.教学及教学管理的不足
(1)教师人数严重缺编。这些年地学类的教师承担着相当繁重的教学、生产及科研任务,教师人数严重缺编。比如我校地球科学学院构造教研室有11位教师,去年承担了:①全校57个班普通地质学(40~60学时)的教学;②全校34个班的构造地质学(48~80学时)的教学;③承担本专业和其他某些专业的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和生产毕业实习教学;④承担研究生的教学和论文指导工作;⑤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多图幅的生产任务及其他科研项目和合作项目,许多教师身担3~5个项目。其他地质专业的教学情况也大至如此,所以每次组建实习队都存在较大的困难。许多教师都是舍去了自己的假期时间,超工作量地参加实习教学工作,一些教师在工作中精力疲惫,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外,由于组队困难,一些青年教师刚分配到学校就被安排带野外实习,由于其他的科研任务,带班教师常出现临时替代。这种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高校评估体系失衡。高等教育中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对这个问题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能达成共识,学校成立了“教学督导工作组”和“教学质量办”等机构,每年都要进行各种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如:教学检查、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评优和学生评教等。尽管这样,我国高等教学质量的下滑也是有目共睹的。深刻分析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高校评估体系的失衡而带来的政策导向偏离。在高校的评估体系中科学研究的成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迫使许多学校在制定教师晋级的主要指标中把科研项目及的篇数作为主要晋升指标,其权重值大大高于教学工作,这对有心从事本科教学及野外实习教学与教改的教师的积极性产生了不利影响。野外教学时间大都在一个月或更长,当科研和野外教学的时间有冲突时,许多教师选择科研而放弃教学,因为搞科研项目才能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获得名利双收,这就迫使一些教师产生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3)教学管理问题。由于参加实习的学院及学生多,教务管理均由实习教师兼任,学校将实习期间的一切管理和实习经费下放到实习队,实行队长负责制,这样实习队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在有限的实习经费下完成教学的组织、安排上。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教学团队,按质按量完成教学并推进教学改革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质量工程”建设的内容
对于存在的问题,不论在基地建设或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都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获甚微,在某些方面还有所退步,这不仅是在我校,在全国其他学校都有相似的问题。这些已引起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注意,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表明在新时展过程中,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我校目前进行的省、校级的“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共几十项,说明了学校领导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心。我们希望这次质量工程建设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教改工作,不要只是应付或对付,要开个好头,打好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并且长久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质量工程”建设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高等地学人才。“质量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长远的政策方针、切实可行的计划及措施、完善的政策配套保障。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峨眉山实习基地“质量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校统一认识,重视野外实践教学
野外实习是地学类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具有感性认识、实际工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唯一途径。重视教学质量如同重视学校的声誉,如同重视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视教学不要搞形式主义,学校各级管理机构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促进对野外教学的重视,在各种评优、评定、晋升职称上要考虑是否参加野外教学及教学水平;每一次实习组队应由学校统一组队,校级和院级领导要轮流承担实习队队长一职,这样,领导可直接了解实习中的情况及问题,增加领导和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后勤工作由学校统一安排,统一实习用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实习经费的使用效率。
2.强调地学基本技能及思维方式的培养
峨眉山实习主要是大一学生的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专业学生的第一次野外实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使学生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基本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地学思维方法,包括地学时间观思维的培养、地学空间观思维的培养、现象与本质地学思维的培养。指导老师的教学水平及方法对学生的能力及思维方式影响重大,所以带实习的教师要有较成熟的教学理念、较好的教学方法、熟练的野外工作技能。实习队要组织研讨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及教学方法,在安排指导教师时,每个班的至少要有一名多年野外工作实践的教师作为主讲老师,实习期间举办相关学术及教学讲座,满足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并要形成一种制度。
3.加大对基地的投入和建设,真正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
实习基地的建设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外,建设的重点还包括以下3个方面。(1)标本陈列室和模型室。主要用于陈列实习区主要的岩石、矿物、古生物标本及小构造标本,特别是龙门洞剖面中的三叠系沉积相标本;制作并陈列实习区主要地质构造模型;展示峨眉山地区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及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图片。(2)资料图书室和学生实习档案室。建立基地地质类图书室,建立资料档案室。包括实习区的科研资料,研究生、本科生论文及历届学生优秀的实习报告,这种建设是将基地几代教师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成果积累起来为后来的教学服务。(3)多媒体教室。基地需建立部分多媒体教室以满足基地的室内教学,学生可以上网学习实习课件,查阅峨眉山相关资料等。
4.开发新的实习观察路线
(1)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实习路线。大渡河金口大峡谷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凉山州和雅安市三地交界处,距峨眉山基地100km,长26km,有动植物王国和地质博物馆之美誉。2001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命名为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可媲美长江三峡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该大峡谷切割深度比峨眉山摄身崖大,地层出露更多,三大岩石类齐全,地质构造更丰富,地貌特征更典型,建议开辟成为一条新的实习路线,其理由如下。①有更加丰富的地层、岩石及构造现象。该大峡谷谷底能观察到中元古界峨边群变质岩,如:千枚岩、板岩、变质砂岩、大理岩和火山碎屑岩,弥补了原教学观察中无区域变质岩的缺陷。②增加学生对扬子陆块和角度不整合概念的理解。峨边群组成扬子陆块褶皱基底,其上覆盖寒武系至二叠系水平岩层(水平岩层是形成大渡河峡谷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基底与盖层两套地层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这代表地质历史中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这些重要的地质现象在现有的峨眉山实习区内没有出露。③增加了解矿床内容。在大渡河峡谷段已探明有几个重要的矿床,如层状铅锌矿床、磷矿床,途中还可以参观大为石膏矿床,可以让学生了解矿床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增加感性认识,为后续的室内课程教学奠定初步的基础。④增加构造地貌现象观察内容。大渡河主流及其众多支流如白熊沟、深溪沟等组成完整的隘谷、障谷和峡谷河谷系统,由二叠系玄武岩组成的桌形方山(大瓦山)是古夷平面的遗迹,新构造运动造成了大渡河典型的峡谷地貌。以上内容可以满足地质专业、旅游及地理专业学习的需要。⑤增加工程地质方面的内容。大渡河上已建立或正在建立许多水电站,如瀑布沟水电站等。成昆铁路沿大渡河河谷修建,并且大部分铁路都在隧道中通过。峡谷地段常发生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些都涉及地质工程、环境地质方面的知识,通过察,学生可了解本专业研究方向,以及本专业与地质的密切关系。该路线实习时间安排一天,当天可以往返,途中可以参观峨眉大为石膏矿。
(2)建立乐山大佛-乌尤寺实习观察路线。乐山是青衣江、大渡河与岷江三江汇合地,有独特的河流汇合处的地质地貌特征。路线设置为旅游地质观察路线,了解地貌及河流汇口景观,观察白垩系不同的岩性及沉积构造,了解自然与人文关系。乐山大佛是在白垩系夹关组砂岩上雕琢而成的,通过观察地层产状及岩性特征,从地学的角度了解大佛雕琢工程,风化作用对大佛的破坏,以及对文物保护的思考。乐山大佛是峨眉山“世界双遗产”的组成部分,实习过程中学生还能欣赏人文风光,了解人文历史。乐山大佛距基地30km,可安排半天的实习,半天的游览,学习和旅游一举两得。两条新线路的建立都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亮点,不仅增加了教学路线,还满足了旅游、地理、地质工程等专业实习需要。开阔了学生视野,并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探索其奥秘的决心。当然,新路线的开发必须有交通工具的支持,建议学校增加购买交通车以满足实习需要。
5.加快实习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1)重新编写峨眉山认识实习教程。目前实习中使用的教材是我校自印版本,已不能满足多学科的需要,应增加环境地质和环境资源方面的内容,同时还需修订教学大纲,该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2)建设峨眉山地质实习课程网站,分阶段逐步改变实践教学的模式和方式。第一阶段,制作野外教学全过程视频录像(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第二阶段,建设峨眉山实习课程网站,制作所有实习路线观察点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第三阶段,逐步完善网站学习内容,制作一些典型地质现象形成过程的幻灯片及3D视频。这些工作除了项目组承担外,还可考虑基地建设与大学生科技立项结合,发挥学生的各种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多媒体作品—野外工具正确使用方法视频,如罗盘定位、测量岩层产状、放大镜操作等。另外,建议学校考虑建立虚拟实习系统,增加新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完善辅助教学手段,使现场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方式结合,延长学习时间、拓展教学空间、加大野外地质信息量、使学习方式更加深动及多样。
6.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建立开放共享的国家级实习基地
论文摘要:对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情况的调查表明,学校将这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及特色创建联系在一起,通过校本课程实践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但同时这类课程也面临着观念、经费、时间、师资等方面的困难。科技类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旨归,是其他课程类型所不能替代的。发挥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注意此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整合,处理好此类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可采取课程化、制度化、个性化的工作思路来提升此类课程本身的质量。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所得,下面笔者将调查结果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呈现(详见表1、表2)。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资料本身呈现的特点,笔者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
1.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对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学校通常是从一开始的课外科技活动逐渐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来加以开发,即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创建、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规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最后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种课程类型(见表1)。
2.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目标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没有从整体上单独预设目标,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相应地涉及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形成于各种活动之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清晰(见表2)。
3.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施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主权,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要求正好与科技教育课程的旨归是一致的。为此,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重新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3]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
[4]吴支奎,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重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5):20-23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0-11-20],
论文摘要:服务学习具有将社区服务与学术课程结合起来的课程与教学取向,具有明确而真实的学习目标、适应真实的社区需要、学生做决定以及分析性反思四个特征。服务学习理念对我国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诸多启示: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活动内容与形式上要以社区为基础,训练和督导要以专业化为目标,维系和奖励要以自我满足为需要。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社区服务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开放性的学习方式。通过服务学习,学生可以在生活情景中运用知识,并从经验的反省中获得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进面提供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动机,同时形成公民的责任。…简单地说,服务学习是由学校设计一些方案,通过在社区里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服务性活动,使学生掌握各种知识。服务学习在美国相当普遍。由于服务学习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及实效性等特点,也逐渐得到了国内广大教育者的推崇。笔者认为,服务学习理念对于加深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构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一、服务学习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在美国《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中,服务学习被视为一种方法,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借助于参与的服务活动,该活动是一种有组织的服务,由学生与社区一起协调,并符合社区真正需求。第二,服务学习融入学校课程,让学生针对服务学习中的所见所为进行思考、讨论与写作。第三,服务学习提供学生应用所学新知识到社区真实生活情景的机会。第四,服务学习将学习的教室扩大到了社区,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他人关心的情感。可见,服务学习是一种融合服务与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服务与学习同等重要。服务学习的基本特征包括:明确而真实的学习目标;适应真实的社区需要;服务者做决定;分析性反思。
服务学习的功能具体体现在学生、学校及社区(社会)三方面。就学生而言,服务学习可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在真实生活情景中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与批判思考能力;就学校而言,服务学习可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互动,使学校成为更开放、更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学习场所,同时学校也可从社区得到不少资源与支持;就社区而言,学生为其提供直接服务,可以给社区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二、服务学习与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
服务学习和志愿服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志愿服务具有多元化学习方式的特点,Wilson指出:志愿服务组织具备较好的学习气氛,可以经常通过与他人互动及工作经验积累进行学习,志愿者在组织情境下,通过参与服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学会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团队协作等,而学生则可以通过这种服务学习的方式成为被别人尊重的独立个体。因此,“在服务中学习”是服务学习与志愿服务的共同点。
服务学习以社区服务为平台,但不同于单纯的社区服务,是否具有课程整合和反思的要素是两者的本质区别。社区服务和志愿者行动的核心都是服务,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服务满足社区的需要,与课程没有任何正式的联系。而服务学习的核心是课程、服务与反思的结合,比社区服务多了课程整合与反思的过程。
三、“服务学习”视阈中的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服务学习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准备(preparation)、开展服务(service),反思(reflection)和最后总结(culmin~ingactivities)。[5借鉴服务学习理念,笔者认为,构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应包括以下环节:规划、培训、服务、反思和评估。在具体构建和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计与理念:以学生为本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服务学习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服务者作决定”,因此设计服务活动,要以学生为本,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服务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觉推进自主管理的有效实践。“以学生为本”,一方面是“服务学生”,即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服务实践,使其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服务”,即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区,向社区成员传递新理念,传播科学知识,繁荣社区文化。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这一原则贯穿于服务学习的全过程。在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实施行动、反思评价的环节中落实民主管理,让学生切实参与进来,促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公民。首先,制定服务目标时要考虑目标范围、有效性、可行性、相容性和明确性,能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社区资源及可供的时间内顺利实现,能使不同的学生从目标中对所期望的结果获得相同的理解。其次,志愿者活动的工作重点、内容、方式、方法要结合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具体特点,根据志愿者不同的个体条件、服务意向、兴趣及需要安排相应的工作,这样既能使学生获得探索的满足感,又能使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其他令人满意的学习经验联结在一起,产生情境类化迁移。再次,要发挥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为服务对象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同时,也要强调教师在服务行动的指导作用。
(二)内容与形式:以社区为基础
“适应真实的社区需要”是服务学习的又一显著特征。服务学习在本质上是要解决学生为什么而学习的问题,即学习的意义问题。对生活在特定社区中的人.社区需要就是社区中每一个人的需要。满足真实的社区需要不仅能为服务学习创造好的环境,其本身也是寻找学习意义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帮助满足真实的社区需要或帮助解决对社区重要的问题的时候,服务学习才是有效的。当服务学习被人为弄成或碰巧弄成‘做作的工作’(make一work),它就是无效的。”
当前,社区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娱乐的主要场所,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人的多元化需求都在社区汇集。这客观上为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创造了条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以社区为基地,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扩大社区服务对象。要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可为社区中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师、农村文盲、见义勇为英雄及家属、孤寡老人、残疾儿童、民工等人提供服务。二是延长社区服务时间。可以与社区、孤儿院等洽谈长期服务协议,让志愿精神代代相传,让服务对象得到长期帮助,使志愿活动更加具有社会影响力。三是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可以利用高校的智力优势,开展社区文化服务、特殊对象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社区中介服务和共建服务。通过不断创新,丰富已经开展的日常生活型服务、医疗健康型服务、科技文化型服务的内容,开发法律援助、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教育、环保等方面的新项目。四是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优势,围绕社区居民生活的具体内容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来开展活动,确定重点,创出特色。五是创新社区服务渠道。如帮助社区建立团支部,选拔优秀大学生担任社区团支部书记,指导社区团支部开展活动等。
(三)学习与培训:以专业化为目标
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服务学习经验与学术课程的联系越紧密,服务学习的成效就越大。服务学习与学术课程的整合不仅是实施服务学习的关键,也是服务学习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服务学习中的志愿者培训不但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还会根据社区服务的需要,及时提供各种资格培训和课程训练,加强对志愿者服务所需的技能技巧,如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组织领导、快速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的训练。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要达到“专业化”,应做到:一是与专业结合开展服务。如生物环保专业的学生开展“保护环境”服务活动,法律专业的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活动,外语专业的学生开展义教等等,这样既能提高服务质量,体现专业水平,又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二是志愿者必须接受专业、系统的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基础理论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社会沟通能力培训,组织管理能力培训等。通过专家讲座、集体学习和实地考察等形式,为学生学习了解专业理论、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提供机会。培训结束可颁发结业证书,同时请学生提建议,以便志愿者今后组织开展更加实用的培训,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三是要具备志愿者专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服务学习是一种综合学习,除问题解决学习之外,“体验学习”占很大比例,如照顾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之类的服务学习,而情感的升华则是重要目的。全美服务学习委员会主席、参议员格伦说过:“服务学习在读、写、算3R教育之上又增加了关键的第四个R——责任(Responsibility)。”
反思是服务学习的关键部分,青年志愿服务学习中的反思既包括学生的反思,也包括教师的反思。学生的反思包括“我在服务中是怎样运用所学知识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我的行为、观念需要有哪些改变”等内容。教师的反思则包括”我的教学是否对学生的服务活动产生了启发,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学生是否把服务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了,如果没有,我该怎么做?”等。反思形式既有学生或教师个人的反思,也有教师组织的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反思。反思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纠正不当的行为习惯。在反思结束后要撰写日记或报告以促进提升。
(四)维系与奖励:以自我实现为需要
志愿者维系这一环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留住志愿者的问题,而要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要强化他们的参与动机。因此维系就要尽可能赋予志愿者动机,使他们在从事公益服务的同时,得到心理的满足。美国专家保罗·杰·伊尔斯利认为,在美国这个个人主义至上的国家,却有那么多的人热心志愿服务事业,原因之一是“志愿者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东西”,志愿者也是需要利益的,当然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利益,是一种高尚的利益,如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实现、奉献社会的满足、学习新事物的机会、提高技能、参与社会、寻求情感上的慰藉、觉得自己善良、有益于人、被人需要等。。。
奖励是服务学习的要素之一,奖励能使相关部门、学校,尤其是学生为他们所做的事感到自豪。对相关部门和学校而言,奖励能增强其推动服务学习的成就感和持续开展的决心;对学生而言,奖励能增强他们的自尊感,使他们更愿意在日后继续参与服务学习活动;对社会而言,奖励有助于社会大众了解、接纳和认可服务学习活动,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学校和青少年学生参与,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