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目团队管理论文

项目团队管理论文

时间:2023-03-28 15:16: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团队管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项目团队管理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教师,作用

 

一、引言

作为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管理手段和思维载体,英语应用文在涉外经济、行政、司法、教育以及日常生活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根据岗位需要撰写相应的英语应用文是高职高专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高专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典型模式,通过真实的任务情境、丰富的学习机会,团队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学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是改进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教师对教学中的角色重新定位。本文在阐述项目化教学的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学实例来探讨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

二、项目化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项目化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团队合作为基础教育管理论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构建真实任务情境,围绕具体的学习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际训练中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实践能力发展与提高的教学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

从教学目标来看,项目化教学突出实践性。传统教学是知识和技能的单纯传授,而项目化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合于项目实施过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项目实施过程,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与新的知识融会贯通。

从教学内容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跨学科性。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涉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社会的综合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多种信息来源(如书籍、网络资料等)来理解和分析所遇到的问题。

从教学形式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主动性和互动合作性。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中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育管理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和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需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项目化教学强调学习活动中的互动与合作。教师、学生以及涉及该项活动的所有人员相互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共享资源和智慧,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合作完成项目。

从教学手段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先进性。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化教学中,师生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学习信息,利用PPT、网页、动画、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及进行成果展示。

从评估手段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多样性。传统教学评估手段单一,多采用终结性方式。而项目化教学评估手段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四、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的准备、实施与评价。

(一)准备阶段——项目设计、指导的作用

根据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知识体系及学生生活、职业岗位的需求,教师设计开发出与各项内容相适应的实践项目,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个人事务写作、文秘事务写作和商务事务写作”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作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再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构成教学内容。个人事务写作包括个人简历、申请信、求职信、求学信、名片、演讲稿等;文秘事务写作包括通知、公告、海报、总结、会议纪录、传真、电子邮件、备忘录、邀请函、致辞等;商务事务写作包括广告、建立业务关系、推销信、投诉及理赔信、询(报)盘、支付条款等。教师提出项目任务设想教育管理论文,与学生讨论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以“个人事务写作”这个项目下属的子项目“求职信”为例,确定的项目任务是了解求职信的内容与特点,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格式、基本结构和典型词汇和句型。确定项目训练形式(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以及实训实施步骤。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和讨论与此项目相关的知识,词汇,句型,范文;准备图书、PPT、VCD、视频等工具,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课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实施阶段——组织、引导的作用

课堂实训分为三个环节:案例讨论、错例修改、情景模拟训练。教师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实践教学环境,按既定的实施步骤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首先由学生展示准备的案例,师生讨论引出第一个知识点:求职信的概念和特点。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案例,引出第二个知识点:求职信的组成部分及写作格式。然后由教师展示错误案例,提出问题,比如该求职信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得体,应如何修改?师生共同讨论问题,修改错例。演示范文,讨论总结求职信的写作要点和技巧以及常用词汇和句型。最后,进行模拟写作训练,以PPT文件、纸质作业、角色扮演、讲述等方式进行成果展示。课外实训包括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查找相关案例,进行评析,仿写;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实战训练;结合专业学习、毕业求职或社会调查活动进行实战训练。教师提出目标,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教育管理论文,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定期检查、督促,实行过程指导。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均由学生唱主角,采用“交互式”学习模式,教师当好“导演”。从主讲人转变为协调者;从教学生转变为帮学生;从一言堂转变为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在项目化教学情境下,学生遇到的问题更加综合和复杂。教师需要在心理上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勇于尝试、积极参与,还要培育学生善于合作的素质。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中国。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评价阶段——检测评估的作用

评价阶段是对整个项目活动的检查评估和总结。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中,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写作资料的收集准备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实践、作业完成质量等)进行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及时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位一体使评价更深入,更全面。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体验。终结性评价主要对学生的本课程期末考试情况作出评价。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教学的评估者。

五、结语

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重视自我发展,树立实践和终生学习的观念。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性和跨学科性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较高英语语言水平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要了解涉外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以及对人才的要求教育管理论文,才能够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来设计、组织、实施项目活动。不仅娴熟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商务、外贸、文秘、旅游、物流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终生学习者,不断学习新知识,并通过专题培训、企业挂职顶岗锻炼等方式,积累教学所需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此外,在项目化教学中,项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情境和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评估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教师还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学会用研究理论来指导、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最后,由于项目化教学强调团队协作性,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不仅要善于与学生互动,还要与同事,甚至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2]雷术海.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3]方义桂.高职院校实施英语项目课程的师资要求及其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2009,3.

[4]李卫星.项目管理实践精要[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汇整智慧,在线脑力大激荡,Jam,方法借鉴

在网络2.0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自媒体”、“众包”等情报信息以及内容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出现,造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技术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外的政府机构、公益团体、企业组织都在思索和尝试新型的沟通互动、协作创新、知识管理的模式和办法。其中,IBM推行的在线脑力大激荡(Jam)的技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参考价值。IBM号称世界绿色巨人,是知识经济的典范,其在知识管理、合作创新方面的理念和技术具有前沿性,其所开展的名为“Jam”的在线头脑大激荡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直接催生了包括“智慧地球”在内的众多重大成果。国内对“智慧地球”给予极大的关注,却鲜有研究和介绍其背后的“Jam”。深入摸查国内外的零碎信息材料,还原Jam的真面目,研究其内涵、深层特点以及技术方法,才能够切实掌握其中的奥妙,剖解其中可吸收借鉴的经验做法。

1 在线头脑大激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尽管IBM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成功的知识型企业之一,但要对在线头脑大激荡活动进行研究,不是因为IBM在IT行业或世界产业当中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而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背景和意义。

1.1 IBM公司Jam活动引领了集智创新潮流

IBM公司是世界级IT企业,有蓝色巨人之称。它从2001年开始,探索推行一个名为“Jam”(在线头脑大激荡)的创新活动,成功地革新了企业创新文化、创新模式和流程,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这种创意活动开创了在线收集创意点子的全新方式。相较于一般企业花同样时间的思考效率,IBM采用的在线头脑大激荡方法是千倍、甚至万倍的力量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各行业实务人士对“Jam”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其在中国大力推行的“智慧地球”概念及商业模式就是“Jam”的产物。可惜,至今为止,国内大陆的人们多关注“智慧地球”这一“后果”,鲜有人研究“Jam”这一在线头脑大激荡的“前因”。这一方面会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IBM的商业布局及重要举措缺乏足够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吃了“智慧地球”之“鱼”,而没有掌握到“Jam”这一“渔”具。

1.2 网络2.0下众包成为知识创意新模式

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后,互动、透明、协作、共享成为关键词。开源软件、维基百科及脸谱等交往社区为代表的众包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造成广泛的影响,逐渐被各种信息、知识、创意行业和组织所采用。众包模式说明,众人之力可以善加利用,完成以前只有少数专业人士能做的事。众包解放所有人隐伏的潜力,也使得工作的组织方式、人才的运用方式、研究的执行方式,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方式急剧变动。以通过大量参与者协作创新、合作创意的办法发现及确定新的知识、技术、机会、方案的做法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成功经验。

1.3产出“创新”的机制需要创新

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原始积累并开始进入了以信息化、知识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发展阶段。一方面,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培育发展。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组织到个人,都意识到创新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纷纷从各个层面和角度采取了一些创新举措,希望能突破固有思维、掌握内在规律、站立发展前沿。“创新”比黄金还贵,产出产品不如产出知识,尤其是产出真正具有知识含量的“创新”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全社会要把注重点放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先进有创意的创新产出机制上来。

2 在线头脑大激荡的内涵及特点

2.1 在线头脑大激荡及其内涵

Jam(在线头脑大激荡)是IBM公司受爵士论坛(Rock Jam)和布鲁斯论坛(Blues Jam)(音乐专家的顶级聚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强调即兴创作)的启发,自2001年起推行的一种由大批人并行参与的72小时在线会议(World Jam)。World Jam首次验证了IBM通过内部网联系员工并采集想法的能力,开创了新型在线讨论方式。由于该次尝试非常成功,IBM意识到这一计划还应该有更广泛的应用。自2001年在内部举办第一个在线头脑大激荡以来,截止至2010年2月5日,IBM已经举办了超过30个不同主题、类型的在线头脑大激荡,其中20个是为其他机构提供合作服务,既有来自联合国、欧盟、法国、美国、瑞典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公共部门,也有诺基亚等私营机构。另外10几个IBM自己的在线头脑大激荡活动则针对各种不同的主题,有Manager Jam、Consultant Jam、On Demand Jam等,还有非常有名的针对IBM新价值观讨论的Value Jam,以及由IBM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以创新为主题的Innovation Jam。

Jam是全球第一个使用Internet进行大规模系列在线讨论的方案,可以支持成百上千的甚至数百万人同时进行沟通,一般称为“创新头脑风暴”或“创新即兴大讨论”。Jam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是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创新活动。Jam透过网络举行集中式脑力大激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通过大量参与者合作创意,在很短的时间内集合成千上万人的智慧,并运用内容挖掘分析工具,搜集、识别、消化大量主张。其次是全新的群策群力的扁平化机制。Jam就像一个大规模并行的会议,通过多对多的对话创建多对一的信息收集。扁平化的放权机制达到了吸纳和集中控制信息流动的效果。再次是全球化协作式管理工具。Jam具备清晰的业务用途、明确的目标和可预期的结果,是适应全球化时代特点和需求的协作式管理工具,可以成为跨区域组织的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第四是知识管理的新型模式。Jam的参与者尤其是思想、知识、点子贡献者实际上参与建立了一个关于最佳实践和点子的收集库。

2.2 在线头脑大激荡的特点

在线头脑大激荡与传统的在线社区、最佳实践分享项目等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规模。Jam的价值在于其可以在大规模的沟通中识别出重要的知识。并非只是管理团队里的少部分代表,而是任何人都可参与讨论。二是横向平等性。从结构上看,Jam是水平平等的。无指挥系统,无人管理,甚至权威专家在民主讨论面前都要退居次席。人人有权发言。三是明确目的性。参与者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来进行Jam(脑力大激荡)。Jam的发起旨在分享各自的经验做法、思想火花,以解决与组织相关的特定紧迫问题。四是即时性。Jam是实时发起的并有时间限制的事件。由于时间紧迫,会在参与者中间发生真实的,且经常是偶然发现的“知识意外事件”。五是可追溯性。尽管Jam有即时性,但是任何记录都不会丢失。因为一切讨论都是在线进行,所有的相关记录都是即时可查询的和可分析的。

3 在线头脑大激荡的方法和技术

Jam方法在本质上类似于在上世纪50年代里被人归纳出来的那种集体想象或头脑风暴方法,其核心任务是让所有人的智能结合在一起。然而诞生于网络2.0时代,具有开放创新观念支撑的Jam在具体操作上已经面目全非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特别是它所覆盖的“集体智慧”大大超越了一组必须处于同一地点的专家,而是全球各处数以万计的人群。看似“无为而治”,实际上难度很大。既需要管理方法和技巧,还需要技术和工具。

3.1 程式:“流水线”创新

Jam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流水线”式创新,其摸索设置了一套成熟的流程。以2006年创新Jam(InnovationJam)为例,Jam的程式包括:

一是组织筹备。通过全球高端调查的方式,听取世界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的意见,提出了研讨的主题和方向,事先张贴在Jam专门网站上,作为参与者讨论的基础。明确将议题限定在四方通达、金融与商业、医疗保健、为了一个更美好的地球这四个领域,并对每个领域的讨论方向作了具体说明,并为每个版块设置若干“联合负责人”,随时控制无关的研讨,引导大量的参与者集中在研讨的主题方向上。

二是开展第一阶段研讨。为了避免成千上万人参与的头脑风暴成为混乱的大塞车,Jam设计者分两个阶段安排了两个时间窗口开放讨论。第一阶段开放的是第一个72小时时间窗口,参与者点入特设的网页,输入代号和密码,看到四大讨论区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主题进入,就可针对议题发表意见。网站则随时更新热门讨论的话题。

三是对研讨内容作初步整合。第一阶段的活动结束,IBM借助专门开发的文本挖掘分析系统,对第一阶段收集到3.7万个想法和评论进行自动化处理,交给专门的项目小组会挑选出讨论数最多的创新方案,过滤掉已经被商业化或离现有技术太远的想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一个独立的核心小组,对这些初选的点子分别提出技术、商业等方面的四到五个疑难问题。放到网上,讨论如何进一步将好创意执行出来。

四是第二阶段研讨。第二阶段(第二个时间窗口)主要是通过头脑风暴将这些理念化为具体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这一阶段参与者和前一阶段“大杂烩式”的参与者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不同,参与期间的主要分为两大类:技术专家和行业专家。这个阶段的研讨,不再安排相关的负责人。另外,尽管这个阶段Jam依然是只要有帐号,就可随时随地发帖研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但是会谈室才是最为有气氛的地点,“网上创意”与“室内创意”共同促进。

五是消化利用研讨成果。最后IBM50名高管和专家细化消化第二阶段产生的设想,将其变为公司将投入资金的10个项目,它们是:3D互联网、大型绿色创新、无分支银行、数字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智慧医疗支付系统、集约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智能电网、实时翻译系统和简化的商业引擎。这些被发现、提取和整合出来的“金点子”,会被投放到IBM的创意工场,进一步进行商业化开发和利用

3.2 主要支撑技术

Jam运用包括 Web2.0 及云端运算等强大“网络社群”技术,透过动态资源共享、虚拟化和高可用性的新一代运算平台,后端连接巨大的系统资源,以互动和服务的方式将运算、智能型的商业应用和管理资源提供给参与者,更快速、有系统地汇整讨论,协同创造出更多价值与智能。其中,网络社群及内容分析技术是主要技术手段。

一是网络社群技术。IBM整合利用了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网络社群技术,服务于Jam研讨活动,这些技术都属于“协同技术”,对合作创意、集体创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关键词是如何被使用的;而主题云是展现Jam大讨论中紧密相关的对话,其以很有逻辑的方式来突出显示讨论的重点,以使新参与者能尽快加入讨论。这样可使参与者即时快速了解讨论的进展程度及出现的新讨论主题,参与者就会愿意再次上论坛来进行对话。

二是内容分析技术。由于是大规模并行在线研讨活动,如何对零散的、海量的观点内容进行识别、筛选、分类、整合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IBM利用的是内容挖掘和文本分析工具来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其中,IBM日本实验室开发的内容分析软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为了适应全球范围内员工、客户等讨论参与者中少数参与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思维习惯,IBM还专门开发了同步断点技术、不同转接工具(如思维工具)。

3.3三层把关机制

为了保证质量,Jam要求发言者要避免空谈,不要偏离目标,用事实说话。由于参与创新的人数是以前的百倍,甚至万倍,需要引导,才能让创新的过程不会各谈各调,最后失了焦。在看似自由的创新网络中有三层把关者,确认参与者的创新方向与深度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不会偏离。

Jam的最底层协助者是营销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的职员,他们兢兢业业地在协助参与讨论者,并随时翻译整理出最热门的讨论议题, 张贴在主要网页上。另外,在全球的上千名技术专家也将轮班上线,充当各个方向的技术顾问,保障创新的讨论时刻能够精炼和聚焦。IBM在全球分公司邀集上千名专家72小时轮班挂在网上,每个人专长不同,有人懂技术,有人懂业务,一个新留言出来,他们可以立刻反应,表明此想法已经被实现了,或许可以另寻方向讨论,或是这种应用可能牵涉到某些技术等。技术专家让创新的讨论不会失焦,最上层的主持人,则负责去整合,随时丢出新的话题,引导大家谈得更深。

此外,IBM规定,参与者事先要签署声明放弃知识产权(不是交给IBM,而是成为公共产权),成功的也没有报酬。另外,还规定,只有当一家企业参与人数达到或超过40时才有权直接于网上观看各个讨论主题的资料,否则只能获得由IBM公司按照主题,地区与产业等指标,归结出的创新应用服务报告。

4 在线头脑大激荡的方法借鉴

在线头脑大激荡(Jam)产生的影响及可借鉴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从汇整智慧、协作创新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并可提炼梳理出若干可吸收借鉴的宝贵经验做法。

在认识论层面,首要任务是在思想观念层面改进对创新的认识。目前大部分人对创新的认识还停留在老旧的观念当中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完全受制于工业时代的标准和流程,把创新等同于发明。在研究阶段,产学研需四个层面联系不强,关起门来挑选研发突破口的做法比比皆是;在知识成果产出上,强调的是又快又多,往往在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出来后,就束之高阁了。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流程创新等方面更是处于全社会创新文化和创新活动的边缘。其实,知识经济的定义已经悄然被改写了,新经济必须由供方、需方甚至第三方一起来创造。IBM的经验是,创新=发明 + 社会洞察力 + 商业思维。

在方法论和具体操作层面,关键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开展“流水线”创新。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判断,Jam是新时期尤其是互联网环境下头脑风暴的有效工具,可以推动创新,促使区域、组织和企业对变化作出更快、更好的反应。借鉴IBM的做法,开展Jam需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明确目标和话题。召开Jam时首先要设定明确的目标。组织的领导及相关人员需要考虑召开Jam所带来的预期变化。此外,还要研究和选择合适的话题作为研讨对象。最好是选择一组特色各异的话题而非一些焦点话题。可以利用员工调查、经营管理策略、焦点团队和其他沟通工具来帮助确定Jam的话题。话题说明要足够吸引人,因此,要特别对话题说明做精心的制作。一旦确定了讨论话题,需要对每一个话题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全面了解整个组织对该话题的认识程度。根据已选的话题数目,研究过程可以长达一个月,以便慢慢梳理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其次,选择协调员和主持人。协调员小组由有过Jam经验的人组成,他们往往是主题事务专家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成Jam达成预期目的的一群人。协调员可以作为参与者,享有引导对话的自由。进行全球性的Jam(global Jams)协调员应是遍布全球各地的。与协调员不同,主持人是较正式的讨论引导者。主持人的选择依据是其在话题领域的公认专业水平或权威程度。他们往往废寝忘食地忙于日常工作,且很难抽出固定的时间参加Jam。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位主持人可以配一名主协调员。这位主协调员有过Jam的参与经验,可作为主持人的得力助手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在Jam进行期间协调整个协调员小组的工作和引导主持人抽时间进行有重点的沟通。

再次,组建和培训协调员小组。Jam召开前大约提前一个月,协调员和主持人抽一天时间开会,简要梳理Jam的目标,并要针对Jam最佳实践进行培训,这是一个技能交付的过程。在此会议中,他们需要阐明各自的角色,并正式组建协调员小组。协调员和主持人小组可以创建一个网络协作空间,远程在线持续进行Jam的准备工作。在Jam进行时,此协作空间也可用于协调员、主持人进行信息沟通。

第四,最后的筹备和正式启动。Jam开始前的一个月内,协调员小组审阅其相关话题的调查研究材料,制定Jam的工作流程,讨论其话题对话的可能走向及调整各协调员的可能行动。Jam研究小组开始对Jam结束时开展的研究进行规划。沟通小组开展吸引参与者和确保参与者不中途退出的相关活动。时间的设定要参照参与Jam的主要管理层人员的行程表。Jam进行时,准备妥当的小组执行其计划。话题协调小组通过短信息发送和时不时打电话来持续保持联系。跨话题讨论和地理传递在协作空间中进行。

第五,挖掘吸纳知识。随着Jam的全部讨论内容被保存,所有想法或点子都应该被转化为组织知识库的一部分。Jam结束后的数月内,组织将适当地使用一些内容分析工作来辅助开展知识挖掘, 持续从该Jam的成果中汲取知识。

参考文献

[1]缪其浩,党倩娜.“智慧地球”给我们的启示:从技术到产业的开放式创新值得关注[N].科学时报,2010年3月30日.

[2]李超.IBM“流水线”创新,21世纪经济报道[N].2006年9月16日.

[3]旷文琪.IBM与Google不断改变世界 秘诀在不断集体的创新[J].商业周刊(台湾版),979期.

[4]张晓峰.从随需应变到全球整合的IBM[J].国企杂志,2008(7).

[5]许.IBM:狂想与创新[J].T经理世界,2006年10月5日.

[6]Lynn Dorsett, Michael A.Fontaine and Tony O’Driscoll. Redefining Manager Interaction at IBM. KnowledgeManagement Review. Sept/Oct 2002.

[7]Spira, Jonathan,Friedman, Steven and Ebling, Susanne. (2001). ‘IBM’s WorldJam: How IBM Createda New Standard Intracompany Communication. Basex: New York.

[8]Feder, B.J.IBM Meetswith 52,600 Virtually. New York Times, 29 May 2001.

[9]Boone, Mary(2001).Opening a Dialogue with the WholeOrganis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iew. Sept/Oct 2001.

[10]许.IBM:狂想与创新[J].T经理世界,2006年10月5日.

[11]IBM公司网站:ibm.com/.

[12]IBM公司Jam项目办公室网站:collaborationjam.com.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对策

 

国企改革20年以来,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据调查资料显示,59.8%的国有企业面临人才资源危机,35.1%的国有企业认为人才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已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人才流失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1.增加企业的成本。人才流失会造成国有企业职位上的空缺,迫使企业必须重新进行招聘,越是重要的职位重新招聘的费用就会越高。企业对流失员工的培训费用、招聘新员工的费用以及对新员工的培训费用,都将作为企业额外增加的费用列入企业的成本损失。

2.损失企业的无形资产。人才在流向其他企业的同时,不仅带给国有企业职位上的空缺,同时也带走了企业的无形资产,例如:企业的新思想和新构思、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企业的技术和工艺以及企业的经营理念等。这些无形资产的损失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企业的业绩受影响。国有企业的人才在企业中占据核心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他们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企业的一些项目和业务会因人才的流失而搁置或取消,不但使企业蒙受预期收入损失,而且会对企业产生间接的成本损失,这种损失是长远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

二、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1.薪酬制度不合理。由于受传统分配制度的影响,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薪酬水平缺乏外部公平性。国有企业的基本薪酬水平和非国有企业相比普遍偏低。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基本薪酬属于保健因素,如果员工的保健因素得不到满足,会严重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会导致员工对企业的不满。因此基本薪酬水平偏低是导致国企人才流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2)薪酬水平缺乏内部公平性怎么写论文。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内部还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思想。企业优秀人才和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水平差距很小,并未体现出对人才的充分重视,这将影响企业人才的积极性。(3)薪酬形式单一。多数的国有企业还保持着“工资+奖金”的薪酬形式,这种单一的薪酬形式很难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4)个人收入未与绩效挂钩。企业人才的个人收入与绩效相脱离,企业人才的付出和所得不相匹配,这也是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2.用人机制不合理。国企的用人机制还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论资排辈的现象严重。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用人时仍然受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影响,在任用、待遇、升迁等方面还是论资排辈,不考虑员工实际的工作业绩和能力,使企业很多人才不被重用。由于人才个人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职业前景也非常渺茫,导致很多人才纷纷离开企业另谋他就。(2)缺乏科学的考评体系。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评价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体系,仍然停留在领导对员工的主观评价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因此,考评结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反应出员工的真实绩效。这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会导致对企业丧失信心。

3.缺乏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的领导很少和员工沟通,不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员工也很少在领导面前讲真话,他们经常会感觉到被冷落、不被重视,因此,企业内部气氛紧张,缺少一种健康的、积极的文化。而且,企业内部“帮派”现象十分严重。当涉及到加薪、升迁等利益时,帮派之间会出现勾心斗角的现象,不是帮派内部的员工会受到排挤。企业的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健康发展,因此,纷纷跳槽到其他的非国有企业。没有一种健康的企业文化来支撑企业的发展,终将会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

4.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国有企业非常忽视对员工的培训,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种考虑:一是担心员工经过培训后,技能提高的同时会不断要求企业加薪,而增加企业的成本;二是担心员工培训后离开企业,企业将白白浪费培训成本;三是担心员工培训会耽误企业的工作。而企业的人才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果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学习机会的话,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茫然感和失落感,在这种情况的驱动下,他们可能就会寻找其他的就业机会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应作为国有企业留住人才的长期举措。

三、国有企业防范人才流失的对策

1.完善企业的薪酬制度。不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导致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完善薪酬制度对于国有企业非常重要。在完善薪酬制度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薪酬的内外公平性。参照非国有企业的薪酬水平适当提高国有企业的薪酬水平,还要本着重视人才的原则,将企业人才的薪酬和普通员工的薪酬适当拉开差距。(2)将薪酬形式多样化。国有企业应建立一种多样化的薪酬形式,尤其对于特殊的人才,可以设计特殊的薪酬形式。例如:可以考虑实行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等激励措施。(3)将个人收入和业绩相挂钩。应该将员工的业绩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以此来决定员工的个人收入。

2.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国有企业为了摆脱人才流失严重的困境,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用人机制怎么写论文。企业应该根据员工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安排适合他的岗位,做到合理用人。同时,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尽量使考核体系做到客观、可行。要依据对员工的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惩。而且,企业还应帮助员工设计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由于受个人价值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一些员工想成为管理者,另一些员工希望在专业上得到发展。如果员工的个人目标不能实现,感觉未来的发展前景渺茫,就会缺少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因此,国有企业可以帮助他们设计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培训和管理,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发展规划,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通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使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以利于国有企业目标的实现。

3.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的领导应该主动摒弃往日高高在上的作风,不断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培养一种平易近人的性格,在企业内部建设一个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应该利用企业文化建立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分散的员工个体力量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逐渐驱散企业内部的“帮派”现象,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

4.建立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员工只有不断地接受培训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为了满足员工适应工作和提高自身技能的需要,在间隔一段工作时间后,可以派他们到本地或外地,或国外去进修学习。只有员工不断地发展、进步,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进而带动企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培训与教育也是吸引、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教育和培训应作为国有企业激励员工的长期举措。

参考文献

[1]张艳艳.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商业经济,2010,(9).

[2]翟晓峰.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吉林地质,2005,(6).

[3]董明.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法制与社会,2009,(4).

第4篇

【论文摘要】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办馆论文思想和方式、方法更新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创新应当包括:管理模式的创新、组织结构的创新、文化建设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图书馆管理创新已成为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灵魂,需要全方位推进、多途径实现。

图书馆管理创新是图书馆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管理系统或者组织、技术、文化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行为。

1管理模式的创新

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图书馆工作创新的关键。现代图书馆馆藏载体趋于多样化,而且又正处在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的过渡期。

图书馆引入知识管理模式是知识经济发展对图书馆服务提出的要求,也是图书馆发展要经历的必然阶段。目前,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商业信息服务机构日趋庞大,它们的服务手段及内容已延伸到图书馆的各种服务领域,图书馆长期形成的垄断及其优势正在逐渐丧失。然而图书馆员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却是图书馆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因此,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必须实施知识管理,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图书馆馆员的创新能力。而管理的核心就是对图书馆馆员的智力知识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充分开发图书馆员的智力知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和提供知识服务最为有效的切入点。

2组织结构的创新

图书馆组织结构是对图书馆工作体系的基本规范。它规定了图书馆的组织指挥体系,明确了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以及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职责。

随着计算机联机编目的发展和网上文献带来的存取方式变化,编目和典藏这两大业务部门的功能发生了转变。更重要的是信息处理部门、信息服务部门和技术支撑部门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其界线越来越模糊,以往根据工作流程设定的线型结构被网络化,形成了网络化横向结构。原有的垂直化、多层级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已制约了现代图书馆功能的有效发挥。

现代图书馆组织结构调整是要改变图书馆内部机构以文献类型为基础的设置,使之转变为以业务为基础建设部门和读者服务部门为主的组织结构。

2.1要打破传统的等级结构的限制,消除部门之间功能的重叠应本着精简机构、简化关系、减少环节、提高效率的原则,对图书馆传统的组织体系进行改革,合并业务相近的功能,减少纵向管理层次,缩小图书馆组织结构规模,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

2.2改变现有机构设置重叠、管理分散的局面采取开放的、动态的组织结构,消除部门之间的障碍,形成部门之间纵横畅通的组织体系,增加横向联系,使之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提供对内外部有益养分的吸收,再进行重新组织和组合,进而产生最大的整合效应。

2.3图书馆人员结构必须同组织结构相统一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掌握文献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外语和某一专业知识,具有创造、组织、沟通、信息判断等能力。同时馆员要构成一个有活力、有进取心、归属感和凝聚力强的群体。

知识将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通过完善知识管理组织结构,可使图书馆知识使用者以团队的形式学习、交流和共享知识,帮助他们不断从学习中获得新知识和知识创新技能,使之产生更好的效益,同时将自身建设成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潜力的学习型组织。这种与时俱进的新型团队智力知识组织,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要求,也应成为图书馆组织管理的发展方向。

3文化建设的创新

图书馆要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就必须培养适于知识交流和共享的新型图书馆文化。

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组织管理领域这个狭义范围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具体指一个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把组织内部全体成员组织在一起的行动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将组织文化理论引入图书馆建设,是对目前图书馆标准管理和制度管理的补充与强化。

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将员工视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提高生产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建设图书馆文化,培育图书馆精神,靠理念、价值观,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在更为平等的组织形式下,依靠共同目标的确立、价值观的认同、群体共识的形成、风气的熏陶来实现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和图书馆整体关系的和谐。充分利用团队的知识、经验、技巧、能力、才干和抱负,激发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协同与合作中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通过组织文化体系建设,对内可以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育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对外则透过具体的视觉感受以及每个员工的行为,传达图书馆服务理念与管理素质,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与社会认同感。

图书馆要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更好地为知识经济服务,就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图书馆组织文化,培养知识合作精神,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体系将图书馆的智力知识集中进行组织和开发。①建立图书馆内部的专家知识库,形成图书馆的最佳实践知识指导链;②在图书馆营造一个有利于知识交流和学习的良好环境,激发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主人翁精神;③建立知识资产管理组织,构建和维护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知识资源;④建立图书馆内部知识局域网,促进隐含知识交流渠道的畅通,逐步建立起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新型组织文化。

4管理手段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手段要从手工管理转变为利用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只有不断开拓新的服务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即使是传统的外借、内阅服务,也必须融入导读工作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以前以手工操作为主的馆际互借也可以通过E-mail快速实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光盘数据库的大量购入,图书馆可在咨询服务、定题跟踪、情报检索等方面大显身手,同时也使科技查新、引文分析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成为可能。全新服务项目的开展,必然扩大读者的受益面,直接提高服务效果。

面对多元和迅猛发展的阅读需求,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承担起向全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重任,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推进图书馆联盟与互动势在必行。

4.1要加强图书馆合作的宏观调控和规划目前,由于纵向约束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了图书馆整体发展的无序和图书馆合作难以顺利开展。如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数字图书馆,从表面上看,各个图书馆都力求功能齐全,尽善尽美。但这种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数据库质量不高、软件互不兼容、共享程度低、规模偏小等,反而削减了图书馆综合功能和整体实力。

4.2加强图书馆协作网建设图书馆协作网是图书馆合作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或平台,在这种平台上,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建设馆藏、联机合作编目、馆际互借和文献检索等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资源共享才能变为现实。因此,要本着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则,加强地区性图书馆协作网的建设,为馆际之间的合作奠定基础。

4.3加强对光盘数据库资源及网上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很多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停留在基础工作阶段,只满足于编制一些馆藏目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检索工具来满足读者的一般阅读需求。由于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需要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利用一、二次文献加以分析研究,编制各种专题参考资料等检索工具。

4.4图书馆馆员除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及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向其他专业渗透,不能仅停留在充当“保管员”的角色上图书馆员应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以便了解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增强自身的文献搜集、整理、加工、贮存、检索等能力,真正把馆藏文献中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开发出来,将有用的文献信息快速、准确地提供给读者。为此,图书馆必须从整体上采取专业培训、外出进修、岗位学习等措施强化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同时应按现代图书馆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配置年龄结构、学科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比较合理的人才队伍,以保证图书馆发展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4.5争取潜在的读者,以壮大读者队伍为此,图书馆必须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编写读者指南,定期对读者进行入馆教育,不定期举办图书馆专题知识讲座等,让更多的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另外,各个服务窗口都应开展针对读者的参考咨询工作,以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图书馆还应高度重视读者的反馈信息和读者服务效益调查。可通过采访、座谈会、调查表、问卷、意见箱等形式,了解和掌握读者的有关情况,以利改进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5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技术创新关系到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前途和未来命运。衡量一个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尺度是该馆所使用的自动化系统如何。

5.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是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选择并引进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稳定性好的业务管理系统,使其能够采用标准格式来完成图书馆的采访、编目、流通,以因应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2.建立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该系统应该是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与平台无关的系统。包括信息的获取与创建、存储与管理、访问与查询、与传送以及权限管理等多个模块。它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都应基于Internet/Intranct网络环境来设计,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信息服务,以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技术创新是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实现这些领域创新的技术保证。

6参考文献

[1]王芳华,等.知识管理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2]初景利.图书馆实施创新简论[J].图书馆杂志,2002(3)

[3]徐树栋.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工作的若干思考[J].情报杂志,2003(4)

[4]刘兴坤.浅谈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J].图书馆表报工作,2002(6)

[5]罗良道.浅析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J].图书馆建设,2004(5)

第5篇

【关键词】 西安财经学院;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

大学之“大”乃是全面、普遍、高深、超越之意;大学之“学”乃是精神、思想、探索、创造力之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敢于走新路,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而不能按部就班、人云亦云、亦亦步趋。这就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不畏权威、敢于开拓、富于创造性的创造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西安财经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长期以来,西安财经学院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育人和育才并重的教育价值观,推进办学类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转型,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健康心理的培养,塑造和谐人格,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与学校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全面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设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专项研究课题,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强化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适应能力。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教师管理和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等全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辅修专业建设力度,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适应性;建立班级导师制,由各二级学院向本专业学生班级指定有一定威望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设计、成才规划、选课、生活等进行指导;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创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二、以科研促教学,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只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提高现有学科水平和学校的国内外地位,丰富现有学科内涵,开拓边缘新兴学科,造就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出创新型学生。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及时深入地掌握学科前沿、动态,难以提高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基于这种理念,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强调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全面深化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围绕教师的教学积累设计科研课题,每年根据教学实际提供50余项教学研究课题,大力支持教职工参加校内外教学改革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活跃教案教学,随时补充科研最新成果,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把最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并将有关研究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这种做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程质量;同时科学研究也使广大教师更充分地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给学生以前沿的引导和培养。如陕西省级教学名师周作斌教授、王佐仁教授、刘小冬教授,陕西省“三五人才”铁卫教授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为学生授课,开设学术讲座。名师走进课堂,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了学科发展前沿,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名师的师德风范、教学艺术带动着广大教师潜心从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由公共管理学院郝耕教授主讲的《哲学案例分析》课,更是一个成功尝试。这是一门选修课,郝耕教授把案例教学引进课堂,使枯燥乏味的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更高需求,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规范要求,遵循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设计)等,组成一个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完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对本科生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快教学实验室改造和建设步伐;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构筑校内外实习基地群,设立“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加强对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积极组织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编写反映我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及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验(实训)教材、指导书和辅助教学资料。

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制定了《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生申请的科研与创新活动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指派教师进行指导,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和各类学术征文、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大赛、“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取得显著成绩。近五年来,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20余项,学校大学生足球队代表陕西高校多次进入全国八强,曾取得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首次组队参加最具竞争力的国际性学科竞赛——第27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第13届跨学科建模竞赛,取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四、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学校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学校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逐步形成涵盖理论学习、学术科技、公益实践、体育艺术、人文教育等各类别协调发展的学生社团建设格局。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发挥“三自”功能,自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精品活动项目,引领和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目前,学校依托学生社团,推出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英语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品牌项目;学生社团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开展的“校园之星”风采大赛、模拟招聘大赛、flash网页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贴近实际、贴近校园、贴近学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学生社团自筹经费,创办的《蓝风铃文学报》、《区域财经论坛》、《管理论丛》、《经济新视野》等刊物,已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举办的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名人名家进校园”等高层次讲座,拓展了学生的社会和文化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积极推动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寒暑假奔赴延安、商洛、宝鸡、安康等全省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环境保护、支教扫盲、法制宣传、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年来,参加学生人数达4万余人次。

学校还积极促进教学相长与网络文化建设,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依托校园网,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开通西财教育在线、英语在线、财务管理教学网站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答疑辅导;有计划地引进大量具有较高权威性并适合学校特点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开设网络必修和选修课程,为师生教学提供互动平台;开设“网上报告厅”,正面引导学生,牢牢把握网络教育主动权;整合并开发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就业信息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有效发挥网络传播得快捷作用,实现师生沟通交互化;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网站设置网上党校团校、理论辅导、学习交流等栏目,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形成网上网下学生教育工作合力。

五、坚持开放办学,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第6篇

相关热搜: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

中国旅游教育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成长,为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旅游业提供了可观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但同时,我国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新形式下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数量布局和规模布局不尽合理,人才的特质与市场的需求契合度不高,旅游教育体系尚待完善,旅游学科的建设尚未完成等。本文从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的梳理,提出基于CDI0工程教育理念的创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切人点提出该模式的研究思路。

对于上述问题,中国旅游教育工作者们几乎都有同感,很多高校也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天津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复旦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系,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组织、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招生、学生实习和就业、校企合作、实验室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并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的背景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下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第二部分,第七项((七)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休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质量,加快旅游休闲各类紧缺人才培养。

各省市自治区早在十一五期间开始思考该课题,以湖北省为例,2009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湖北旅游业被推进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后编制的《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鄂政发〔2011〕38号)®第九章指出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整合和利用全省旅游教育资源,鼓励支持旅游院系学科发展,培养各类旅游人才。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课题研究。

二、创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规范化发展,行业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对旅游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一是低技能型人才被高技能型人才替代;二是单一技能型人才被复合型人才替代,应该培养学生既懂得旅游经营管理知识又理解旅游政策法规,并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三是学院书卷型人才被开放实践型人才替代。

近年来回归工程和实践,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尤其重视提升国家的全球竞争力,开始大力推行人才战略,其在工程教育改革上的尝试与成果非常值得借鉴。20仍年,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0工程教育理念,即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方式学习工程,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有机联系。

2008年,中国工程院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总报告中,提出工程科技人才就是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中国工程院潘云鹤院士将其归纳为5类:(1)理论+技术实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科技人才;(2)在理论基础上发展新技术,研究成果是发表成果,是工程科学方面的人才;(3)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进行技术的交叉创新的人才;(4)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开发新产品的人才;(5)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工程管理与经营、有经验的工程师。报告认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在知识(K)、能力(A)、素质(Q)和精神(S)四个层面作全面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应我国国情与工程教育特点的工程科技人才素质框架。

如前所述,现代旅游业发展急需的不是低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具备基本旅游专业素质,能够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旅游产品并推广实施的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旅游管理科技人才,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如何加强旅游管理教育与企业实践的真正结合,是提高旅游教育质量的关键。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合作,安排学生从事旅游产业链中的实际项目,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校内各项目管理训练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巳有知识,通过团队的力量来完成项目,使学生获得较完整的真实的实践经历,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意识。

三、创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对象

目前旅游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合社会和企业需要。而基于CDIO模式,并整合高校学科和行业资源,构建面向行业的既有知识创新能力,又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这一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一)旅游管理工程师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模型研究

旅游工程科技人才具备如下特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发现并解决社会与旅游业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能力、知识融通能力以及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成就与经济成就欲望,以为社会发展和旅游经济进步做出贡献为己任,积极为社会创造价值。

通过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美国高校注重工程实践训练,丹麦的大学基于问题的项目式学习模式,而德国则采用“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一再理论”的“双元制”教学模式,英国通过在校内设立工业中心,帮助学生的工业训练及应用技术研发活动。日本的学校格外注重“机械工作”训练。以上各国的工程教育实践的共同点是,将工程项目训练与学校学习组成一个紧密的体系,满足企业与社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专业知识运用与解决问题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合作沟通技巧、团队及创新精神。这种教育模式与我国旅游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有着高度匹配性,是旅游管理工程师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模型研究的基础。

(二)旅游管理工程师的矩阵式CDIO培养模式

工程师的类型和层次划分,工程师可以按照产品周期过程不同可以分为创意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实施工程师和运营工程师;按照行业划分,可分为旅游创意工程师、旅游产品设计工程师、旅游产品咨询师、旅游服务工程师等。

CDIO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它既能培养精英化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也适用于大众化的工程教育专业。它采用了以成果为导向的设计理念,有清晰的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流程。该模式在我国工程教育的导人需要结合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国情,特提出旅游管理工程师的矩阵式CDIO培养模式(如图1)。旅游管理工程师应当面向我国的旅游行业来加以培养,为旅游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服务,旅游管理工程师的培养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在特定的行业背景下的真实工作环境当中从事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营的相关工作实践,为今后成长为行业专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采用矩阵式CDIO培养模式,高等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科和行业资源,搭建面向旅游行业的工程师成长的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工程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就接触到真正的实践,直接体验产品的生命周期。学生利用理科、工科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分析工程对象即旅游行业产品的特点和相关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和现实条件,深人了解行业,创造更多实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该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很快进入工作环境,成为合格的“学徒期”满的职员,并逐渐成长为旅游行业的工程科技专家。

    (三)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平台构建

    随着旅游行业信息化、科技化不断发展,旅游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偏高,旅游活动的开发需要高技能的旅游专业人才,但是企业要求这类人才的必须具备很强的行业实践经验和行业知识的了解。基于旅游管理工程师的矩阵式CDIO培养模式,拟采用校企合作共同探索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平台(如图2)。

通过校企合作,了解企业和社会潜在需求,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收集新鲜创意,培养大学生的市场洞察力,接下来组建跨学科的旅游产品开发团队,例如旅游管理专业联合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共同进行旅游信息管理软件的业务模块、旅游业务流程设计以及界面开发和代码设计,最后软件可以为全校大学生或者企业内训使用,优秀的产品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就业。

(四)岗前培训和旅游行业工程师认证机制

建立旅游行业工程师岗前培训和认证制度,可以更快帮助毕业生就业,同时也为企业节省培训成本,目前这个重要环节的缺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部分原因。研究在政府的监管下,高校、认证机构和旅游行业协会共同搭建岗前培训和工程师认证平台的方案。

(五)多学科的大工程实践平台构建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19%-2005年,出现了以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代表的一批研究型院校,这些高校拥有多学科的学科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以湖北民办高校汉口学院为例,其旅游管理专业除了使用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外,还有专业的虚拟导游模拟实验室、企业运营实盘模拟实训室。但是这些实验室之间缺乏交叉与整合,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将多学科实验室整合,将“实物”设备和“虚拟”设备结合,将旅游行业的工作流与旅游企业管理系统数据流相结合,将旅游电子商务与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构建面向湖北旅游行业的工程实践平台,不仅有利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旅游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产品,还可以为大学生创业和创新实践基地的提供有力的支撑。

同时汉口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还与8个湖北知名旅游企业签署了中长期专业实习基地的协议,可以有机地将旅游、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学院多学科资源与本省行业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的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在这个接近真实的平台上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创造新颖的产品和服务成果,进而为社会培养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旅游管理工程师。

四、结语

针对旅游人才的培养问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已从事了大量研究工作,对我们立足湖北省旅游行业具体情况,探索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平台有重大借鉴意义:

第7篇

今年是首次假定暗物质存在80周年。如今,80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不知道这种难以捉摸的物质到底是什么。

尽管天体物理学家们比过去更有信心,声称我们宇宙的大部分质量属于暗物质,但在追寻其本质时,往往空手而归。

暗物质的故事发端于1933年,当时聪明又古怪的加州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兹维基(Fritz Zwicky)发现了后发星系团的一些奇异之处:尽管其中的星系看似以引力作用相互束缚,但从它们很高的运动速度来看,星系团将不可避免地分崩离析。然而后发星系团却并未瓦解。难道这个遥远星系团中的恒星比我们星系的恒星更重?或者宇宙中并不处处适用相同的物理定律?难道,尽管看到星系团解体的可能性微乎其乎,但我们看到的恰恰就是这一时刻?在考虑了各种可能性以后,兹维基推断,如果假定后发星系团中存在大量的不可见物质,这个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随着这个想法的提出,暗物质假说应运而生。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宇宙中存在大量不可见物质的假设获得了很多观测支持。尽管兹维基关于后发星系团的论文当时并未说服大多数科学家,但到了70年代末期,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已经相当有说服力,使得天文界中很大一部分学者转而承认确实存在着一个“失踪质量问题”。Vera Rubin、Kent Ford等科学家对星系旋转的精细观测清楚地表明,仅仅依赖从望远镜中直接看到的物质——恒星和气体——远远不足以解释许多星系和星系团的运动。科学家们目前估计,宇宙中六分之五的质量属于暗物质。

关于“失踪质量”是由什么构成的,有很多种猜测,其中包括各类奇异的恒星,这些恒星过于暗弱,难以用望远镜观测到。不过对白矮星、中子星及其它暗弱天体的搜索,并未发现足以解决问题的数量。最近的搜索也排除了暗物质是由行星、褐矮星及大质量黑洞构成的想法。不过,无论暗物质到底是什么,它都不是由原子构成的,或者任何已知的其它物质形式。

一些物理学家提出了更加大胆的猜测,认为宇宙中的引力作用可能与牛顿或爱因斯坦预言的方式不同,这就会使星系旋转的方式改变,这样就消除了假定有暗物质存在的必要。最初,这种“修正的牛顿动力学”(MOND)看起来是很可行的,不过,近期对星系团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数据都强烈地支持暗物质的存在,而很不支持“MOND理论”。

如今,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星系和星系团都包裹在暗物质粒子所构成的巨大物质云(晕)之中,这种物质被称为“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尽管这些粒子可能就在我们周围,不过它们与我们熟悉的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导致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它们。直到现在,情况依然如此。

你预感到发现了吗?

科学史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就好像在月黑风高之夜悄然出现的窃贼,其到来会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不过比较偶然地,某一个重要的科学成就也可能被提前预见。近期,瑞士日内瓦附近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迹象。粒子物理学家已经对希格斯子的性质非常了解,并知道用什么样的实验能够探测到它。尽管由于希格斯子的质量太大,很难在早期的实验中发现它,但是物理学界一直坚信,只要希格斯子存在,就一定可以利用LHC发现。相信不久后你将会亲眼看到这一发现。

类似推理,如果暗物质是由WIMP构成的,那么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应该采用何种实验来进行直接观测。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开发和改进了这些实验,使其越来越接近探测到WIMP所需的灵敏度。这些技术包括在地下深处进行的实验,用来探测单个暗物质粒子的撞击。还包括搜寻两个暗物质粒子相互反应时可能产生的高能粒子和辐射的望远镜,其中美国宇航局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无疑是最有希望的一个。最后,LHC被寄予厚望,成为能实际产生暗物质粒子并直接确定其存在的仪器。

尽管理论研究尚未如研究希格斯玻色子一样给予我们关于WIMP性质的详细描述,但大多数暗物质理论已经取得了许多共识,在上述的三位一体实验策略中发挥着作用。如果我和我的同事们所料不差,暗物质真是由WIMP构成的,那么这种粒子就无法再隐藏多久了,发现暗物质的曙光已然在望。

深入地下

过去25年里,物理学家们已经在地下深处的矿井里进行了许多实验,希望观测到射入地下的暗物质粒子的微弱碰撞。这些地下实验能够屏蔽绝大多数宇宙射线,而在地表由于宇宙射线的干扰,几乎不可能观测到偶然出现的暗物质粒子。不同于宇宙射线和大多数普通物质,暗物质粒子不会被散射或吸收,能够在地球内部轻易穿行。当一个WIMP粒子穿过地壳到达地下深处的探测器,只有非常微小的机会与探测器中的原子相撞。就像台球桌上的母球,这种碰撞会使WIMP的能量转移到被撞击的目标上,从而产生微小但可被测量的热信号或光信号。有很多科学团队在他们的探测器中使用了不同的材料,使探测器对于不同质量范围的WIMP敏感。这些实验多年来静心等待,期待这种难以捉摸的粒子到来,以便证实其存在。

XENON-100是这些实验中最敏感的之一,它使用161千克液态氙作为WIMP的受撞目标。它深埋在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地表下1.5千米处。如果暗物质粒子的质量相当于质子的约10到数千倍,那么XENON-100就能够探测到。搜索仍在进行,但2012年7月,XENON团队公布了目前所获的结果,令人印象深刻。尽管XENON-100尚未真正找到WIMP,但没有检测到信号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排除了许多理论推测的粒子类型。

近些年,地下探测器的灵敏度以惊人的速度稳步上升。就像描述电脑芯片的运算速度自70年代早期以来,每18个月增加一倍的摩尔定律一样,暗物质探测器在过去12年左右的时间里,灵敏度每15个月就增长一倍。这种趋势很可能在至少未来十年内还将持续,不久就将使探测器强大到可以检验形形的WIMP理论。如果在未来5到10年内,这种粒子的信号依然没有被检测到,那么我倒会感到很惊讶了。

实际上,有一个名为DAMA的实验宣称,他们已经探测到了这些粒子。DAMA实验以2.50千克碘化钠晶体为反应介质,也设置在格兰萨索山的地下。13年来,DAMA观测到的信号呈现季节性变化,夏天出现的多于冬天。DAMA团队认为,这种年度变化是由于地球围绕银河系中心和太阳的轨道运动所致。在北半球的夏季,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会使地球高速冲入看不见的银河系暗物质的云中,增加WIMP击中探测器的几率。

最近,另外两个合作项目CoGeNT和CRESST的观测结果似乎支持DAMA的说法,但是其它实验并未检测到类似DAMA实验的WIMP应有的信号。目前,关于DAMA、CoGeNT以及CRESST究竟是的确观测到了暗物质粒子,还是仅仅被一些鲜为人知的背景所干扰以致形成了期待中的信号的假象,科学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瑞士暗物质工厂

宇宙中的所有物质,无论是暗物质还是其它物质,其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大爆炸之后的最初一瞬间。在那个短暂的瞬间,由物质和能量构成的,高热、致密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等离子体充满了整个空间,粒子不断被创造和摧毁,在其诞生或湮灭的时刻闪现光辉。同时,由于在原始汤中能量异常丰沛,所以在我们熟知的物质形式以外,还有许多奇异的物质形式出现。

由于爱因斯坦的质量一能量关系式E=mc2(这个关系式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重要推论,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为光速。——译者注)的缘故,暗物质和许多其它奇异粒子在大爆炸中被创造。方程里虽然仅有五个字符,但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方程式高度概括了能量可以与质量相互转化这一事实。但两者之间的转化比率很悬殊,大量的能量只能转化为很少的质量。例如,自发产生电子需要比太阳核心高1000倍的温度。在大爆炸的极热状态下,温度非常之高,使得电子和其它普通物质被大量创造出来,而WIMP也是如此。虽然理论预期大部分WIMP会迅速彼此湮灭,但终将有一小部分会以暗物质的形式存留至今。

在周长为27千米的圆形隧道里,LHC将重现宇宙大爆炸的瞬间。它可以将质子束加速到超过光速的99.999999%。当这些质子束对撞时,质子碰撞的能量相当于大爆炸后一万亿分之一秒的状态。LHC很有可能创造出暗物质粒子,成为我们的WIMP工厂。它的运行很可能是大爆炸以后,在宇宙中首次有相当数量的暗物质产生。

第8篇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 智力资源 知识管理

分类号:F272

引用格式:张海涛, 刘奇燕. 开放式创新智力资源生态圈构建研究―― 来自云南中烟技术中心的案例[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7, 2(2): 167-174[ 引用日期]. http:///p/113/.

1 研究背景

2015年3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意见,要求加强烟草行业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广泛聚集智力资源,为行业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意见指出,加强行业智库建设,是支撑行业科学决策的需要,是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树立行业良好形象的需要。行业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行业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加强智库建设。

在行业智库建设的大背景下,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云南中烟技术中心”或“技术中心”)作为中国烟草行业体量最大的研发机构,如何提高自身科研能力、获得并扩大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技术优势是技术中心最核心的命题。2014年4月云南中烟技术中心成立后,提出要以本体组织为核心,利用世界一流的人才、技术、实验室,创建纵横连线、协同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创新资源生态圈。构建知识管理体系对解决这一命题具有战略性的支撑作用,因此在技术中心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和平台是支撑开放式创新战略的必要手段。

知识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技术中心的知识管理体系建设需要分成多个阶段逐步实现及深化。智力资源是技术中心最重要的优势资源,但也存在着智力资源分散,科研团队无法及时和有效地获取到与科研项目相匹配的智力资源等问题,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技术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中心决策层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因此技术中心首先选择在人力资源领域开展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以智力资源为切入点,完成与智力资源相关的知识管理体系的梳理,盘活技术中心核心人才资产,提高科研效率,提升中心管理水平,促成良好的学习、创新氛围,逐步将技术中心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从而有效提升技术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技术中心成为世界一流的烟草科研机构。

2 国内外智力资源研究现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类型的脑力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掌握更多新知识的人力资源将成为人类社会存续与发展的第一资源[1]。如何从智力资源角度看待受过一定专业培育(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量脑力劳动者,通过对其智力活动过程的效能分析与优化设计,用科学方法开发、利用和管理智力资源,提高脑力劳动效率,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功能或目标,是各级各类组织所面临的具有重要战略性意义的课题[2]。智力资源管理是介于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新方向,目前关于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均已展开。

智力资源是从智力活动效能方面对人力资源的一种特殊界定,指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育(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以后,能够从事脑力劳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个人或群体[3]。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是人的知识,不仅包括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也包括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智力资源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通过适当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实现对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和评价。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侧重点是通过智力活动过程的效能分析和优化设计,以实现智力活动即脑力劳动的“精益生产方式”。

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人力资源拥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特质,即“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这里隐含了智力资源特征。1991年,斯蒂沃特在《财富》杂志上第一次使用了“脑力”(brainpower)一词。这里所说的“脑力”就是智力资源。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库兹涅茨、舒尔茨、罗默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使我们对“智力资源”发挥作用原理的认识不断提升。20世纪90年代,西方管理界将智力资源上升到“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的高度,主流观点认为智力资本主要包括了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关系资本(relational capital)以及结构资本(structural capital)[3]。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知识管理工作紧密相连,聚焦于企业知识这种无形资产的管理[4-5],用于衡量企业运营的健康程度[6]。

国内智力资源管理研究包括个人、组织和社会层面的研究,以及智力资源全球化研究。P于前3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已有很多阐述[7-9]。关于引进外国智力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国内也有不少研究成果[10]。根据有关研究,可以给出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初步理论构架,如图1所示:

在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实践课题方面,一些企业培育和开发智力资源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例如,海尔集团公司智力资源开发适应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大目标,为企业培养具备国际化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并注重人才潜能激发与隐性知识利用[11];在美国硅谷,外来智力资源构成一支强大的技术力量,每年创造着数百亿美元的经济价值。智力资源管理研究需要充分搜集这些实际案例,开展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从中获得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和对策。在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无论是大西北企业引进智力的对策研究,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12-13]。

3 开放式创新智力资源生态圈构建

云南中烟技术中心的开放式创新智力资源生态圈的构建,融合了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观点与方法,注重组织智力资源体系运行机制、系统体系设计研究,包括组织智力资源的形成、发展、共享应用、考核激励、调控与系统功能设计等内容。

3.1 智力资源管理目标设计

技术中心作为中国烟草行业体量最大的科研机构,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优势资源,如何有效、合理利用这一资源,将其转化为技术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中心决策层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设计智力资源总体蓝图之前,技术中心首先基于中心的战略目标制定智力资源管理的愿景和目标,以便为中心的智力资源发展方向指明目标。

愿景:基于云南中烟技术中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云南中烟的“开放式创新科研生态圈”(见图2)。其中,生态圈的组成包括:①核心圈:技术中心;②紧密圈:云南中烟;③圈:行业的同行;④发散圈:行业外、行业边缘的供应商;⑤大发散圈;全球的资源。而核心圈内核部分则为:“人”+“物(知识)”。

目标:①建立烟草行业最大的智力资源库(包括技术中心和非技术中心的智力资源);②通^智力云(智力资源管理IT平台)的管理,使得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使用,同时能够促进智力资源成长。

3.2 智力资源内容梳理

由云南中烟智力资源管理设计的目标――建立烟草行业最大的智力资源库,以及智力资源科研生态圈可以看出,技术中心的智力资源具有跨组织特征,其范围不拘泥于本组织之内,即所谓“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聚焦的对象不仅仅是技术中心,而且还包括合作项目的合作方、高等院校等。可以说,只要参与到云南中烟技术中心科研活动的人都是技术中心的智力资源,它涵括了整个科研技术活动中参与的研究员、工程师以及高级技工和各个研究方向的能工巧匠。

为建设这样一个庞大的智力资源库,技术中心首先对智力资源的分类、属性、标签进行全面盘点和梳理。智力资源内容梳理基于“知人善用”的原则,在业界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和知识管理模型的指导下展开,以“人”为核心,梳理综合反映人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能力的各项特征指标。具体而言,从资源的静态属性(智力资源相对稳定的基本信息,如岗位、部门、学历、工作经历、职业资格、专业技术等)、动态属性(智力资源在工作中动态产生的各类知识、成果、技能、经验等信息,如参与科技创新项目信息、担任评审专家信息、论文/论著信息、专利信息、知识分享和交流信息等)两方面出发,对智力资源从多个维度进行盘点及划分,以建立科学的智力资源界定体系。智力资源的多维属性梳理就是对智力资源进行“用户画像”,伴随着多维属性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完善,一方面能够让智力资源的服务和智能推荐更为精准,另一方面也让技术中心领导和管理者能够精确地了解智力资源的具体特征,从而实现智力资源的价值利用最大化。

3.3 智力资源管控机制设计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机制是保证系统有序工作的程序,具体来讲,需对“如何做”进行具体步骤分解,形成可操作的实施路径。技术中心从研究科研型组织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成与运行机制出发,打通从智力资源引入、发展、共享、调控一系列完整的闭环控制体系,从而发挥人才效能,提升组织知识创新能力。

3.3.1 智力资源的形成

智力资源的形成,主要是指如何将智力资源纳入到智力资源库中,并快速开发智力资源的智慧才干,得到产出的过程。智力资源形成包括智力资源的引入机制和开发机制。

引入机制分为内部引入和外部引入。内部引入是指从云南中烟的内部系统(如科研创新平台、实验室管理系统、原料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科研管理供应链系统等)进行智力资源数据信息同步,实现信息的大一统,再对每个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人脉网络的绘制。外部引入包括两种方式:①根据六度空间理论,采用内部推荐的方式,引入云南中烟有需要但又尚未进入云南中烟智力资源库的人才;②任务,将云南中烟的科研课题拆分成不同的任务,通过信息平台对外任务,采用类似竞标的方式引入智力资源,从而实现智力资源的共享。

智力资源的开发指各主体通过有效途径并采取各种措施开拓、发掘智力资源的潜能。智力资源的开发是以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手段充分挖掘成员的智力潜能,训练、提高其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使之与物质资源的结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充分发挥成员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全面过程和活动。在本文中,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指把智力资源的知识、智慧、才干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发掘的方法或路径。经过与业务部门管理者针对科研人员成长路径设计方面进行研讨后,技术中心对于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采用项目中锻炼为主、自主学习为辅的方法。

3.3.2 智力资源的发展

智力资源的发展,是指智力资源的培养与成长,应该制定具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完整人才发展体系,开发与市场增长需要和企业发展需求契合度最高的培养方式;另外,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使企业的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具有更强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技术中心智力资源的发展,包括智力资源的培养机制和转化机制。

智力资源的培养机制包括四大方面,形成所谓的“四要素说”――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规划、能力提升培养、课程培养。①技术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为核心和根本,构建符合科研创新实际、满足科研创新需求的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突破传统的单通道发展的瓶颈,设立“管理、技术、技能” 人才成长的“川”型通道。②技术中心的智力资源培养方式,分为“个人主导”“部门主导”“技术中心主导”3种类型、8种培养方式。③根据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方式的有效性以及智力资源能力的“重要性” “紧急性” “短板”方面的调研,将分阶段提升智力资源的个人能力。④在课程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先考虑课程的可行性、培养的内涵,提前预判培养效果与投入成本。

智力资源的转化机制,是从价值转化的角度来阐述智力资本在不同层次之间转化和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智力资本可以划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是人力资本层,第二层是智力成果层,第三层是知识产权层,第四层是智力资产层。技术中心的智力资源转化,就是将人力资本转化为智力成果,智力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转化为智力资产的一整套过程和机制。

3.3.3 智力资源的共享应用

科研智力资源共享指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等组织机构,以合作创新为目的,以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智力资源共享互补为前提,通过契约或者隐形契约的约束联合行动而自愿形成科研组织体的行为。智力资源共享应用,是指将分布在不同领域的智力资源,以他们的专业研究方向、过往的工作经历等作为参考依据,按照实际业务需求,合理地组织起来,更有效地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智力资源的共享应用包括智力资源的共享机制和推送机制。

组织智力资源共享机制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域、组织或系统中的智力资源组织起来,通过人际间相互交流、激发、响应来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智力活动过程。智力共享是一种利用“群脑”做事,形成组织智力优势的管理,所以,这种共享必须打破组织界限,打破“单位所有”“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目标,从而提高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智力资源的推送机制,是指在云南中烟在项目组建和评审环节,实现对于项目成员和评审专家的智能化推送,设计其推送流程、推送模型等。推送场景之一为团队成员推送,主要针对科研创新平台中的科研项目申报环节,项目申请方会经常提出对项目团队成员构建的需求,因此,在对智力资源内容进行梳理后,要能够按照智力资源专业领域相关度、职业资质相关度、项目经历相关度、成果贡献相关度等不同指标,自动匹配相关度最高的智力资源,实现智能化推荐。同样,在项目专家评审环节,项目组会有邀请评审专家的需求,因此,在对智力资源内容进行梳理后,可自动匹配和推荐相关智力资源,帮助完成评审专家筛选。

3.3.4 智力资源的统筹调控

智力资源的统筹调控,主要是指对已经纳入智力资源库的智力资源进行多维度、动态地统计分析,展现各个业务领域人员配备结构,分析图表等,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同时为智力资源优化给出合理建议。智力资源的统筹调控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从整体进行分析优化;②从局部进行分析优化,并从相应的维度组合来进行查看,相应给出分析结果。具体而言,技术中心智力资源的分析维度包括智力资源概况分析、贡献分析、影响力分析等。

3.3.5 智力资源的评价考核与激励

智力资源的考核与激励,主要是指如何对纳入云南中烟组织体系下的智力资源(技术中心科研体系)进行考核,并对其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促使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的过程。而对非云南中烟组织体系下的外部智力资源需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以供云南中烟更好地利用外部智力资源。

智力资源的考核机制,主要指对已经在云南中烟管理制度下的在编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它是对员工个人在职的工作成果和行为进行评估的过程。科学的绩效考核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员工的个人发展意愿确定考核的内容和目标,并与员工在双向互动沟通的过程中推行绩效考核。对于内部智力资源由于属于云南中烟的管理体系,可ζ浣行考核;对于外部机构管理体系下的外部智力资源,为了让云南中烟更好地了解其具体情况,需要云南中烟的项目合作者(如项目经理)对其进行评价,可以小见大,反映出该智力资源所对应的外部机构或组织的情况。

激励机制简单来说就是激发和引导人的积极性的方式和环境。一般来说,在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环境中,人的积极性一般只能发挥30%左右,而全面激励状态下,最高可以达到甚至超过100%,所以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的有效手段。经过调研,激励知识型科研人才的前4个因素分别是: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金钱财富。

3.4 智力资源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智力资源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能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保障,本文主要从组织、制度、文化3个层面进行分析。

本文中所说的组织层面,是指在云南中烟技术中心组织架构不进行变动的前提下(按照统一管理的原则,形成云南中烟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牵头,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智力资源工作新格局),为了保证能够更好地挖掘智力资源的潜能,具体针对科研人员在项目或者课题组中,应该有一个扁平化以及倒金字塔的组织结构。

在制度层面,为鼓励智力资源对自身素质提升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推进云南中烟智力资源库的建设,需结合云南中烟智力资源特征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例如,出台《智力资源管理办法》,明确云南中烟内部外部智力资源在成长培养及使用上的规范;制定《智力资源激励办法》明确对智力资源的奖励与待遇,通过有针对性地培养,让员工看到只要切实努力,就可以提升到更高的职务,会有更好的物质待遇,从过去“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本文所讨论的文化层面,主要是指团队建设过程中,要树立尊重人、发挥人员主动性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授权,通过判断结果是否符合团队整体目标,进而对团队管理进行一定的调控。

3.5 智力云管理平台搭建

智力云管理平台是具有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能够提供进行安全、方便获取智力资源服务的私有云架构,是保证技术中心对创新生态圈中最核心的智力资源进行有效掌控和利用进而支持整个生态圈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技术中心在当前首要任务为构建智力云应用,在未来计划逐步扩展管理云、知识云等应用,以实现对中烟研发生态圈中最核心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掌控和利用,并将其转化为技术中心的知识资产,实现知识资产的增值和传承,从而支持整个生态圈的良性发展。

智力云管理所有的智力资源,当前主要任务是实现技术中心所有智力资源的管理,将来将逐步扩展到整个研发生态圈,从而建立及统筹与烟草业务相关的智力资源池,以对烟草类科研项目或其他工作提供智力资源支持及服务。智力云不管理具体业务,但是智力云中的智力资源服务于业务。因此对于智力资源的使用,以及围绕智力资源产生的信息、知识,将来自于其他的业务系统。智力云主要提供对智力资源的管理以及对智力资源的使用及分布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同时按业务使用场景,对其他业务系统提供智力资源场景化的输出。

3.5.1 实现对智力资源的统一存储及管理

智力资源新建操作包括:①直接在智力云中创建;②在其他业务系统中提出加入智力云的申请或向相关人员发起加入智力云的邀请。

智力资源完善操作包括:在智力云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智力资源信息,如岗位、标签、业务属性等信息。

智力资源变更操作包括:①主动对智力资源进行变更操作(如调整行业信息、联系方式等);②自动对智力资源进行变更操作,适用于在外因的触发下进行此操作(如在统一用户管理平台中,相关人员的在职状态发生变化);③申请对智力资源进行变更操作(如在科研创新过程中,对智力资源内容有误的项目成员申请对其资料进行变更)。

智能分析操作:对智力资源的使用、分布、 变动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

3.5.2 实现业务系统对智力资源的使用和反馈

智力云按业务使用需要,提供诸如项目团队组建、智力资源智能推荐之类的应用场景,对于智力资源的应用场景,智力云支持随着使用的深化,其功能将不断扩充。

智力云将支持智力资源间的互动问答,以及使用后的评价反馈,以便更深刻地了解相关智力资源信息。

3.5.3 提供业务系统对智力资源的接入接出服务

智力云作为业务系统的服务与支撑平台,必须支持根据业务流程特点,在业务系统的相关流程节点中,提供智力资源查询服务、智能推送服务,以便智力资源在业务过程中的应用,实现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同时,在业务使用过程中,当智力资源池中提供的资源不够时,支持在业务系统中直接引入其他智力资源信息,智力云提供定制智力资源的写入接口。

4 结语

在知识经济和行业智库发展的大背景下,掌握更多新知识的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资源。技术中心作为云南中工业系统的核心研发机构,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优势资源,如何高效开发、利用和管理智力资源,提高智力资源的脑力劳动效率,是技术中心的当前要务。

云南中烟技术中心开放式创新智力资源生态圈的构建对技术中心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具有的重要意义,能够为技术中心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智力资源优化提供重要参考:①科研活动发起者可以快速选择合适的人组建结构合理的小微科研团队。②随着技术中心研发生态圈的建立和扩张,技术中心可以全面、动态地掌握生态圈的智力资源状况,为技术中心的智力资源引进、智力资源培育提供重要参考。③开放式创新智力资源生态圈的构建将为技术中心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的前期经验,为下一步知识管理在技术中心全方位的推广实施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也为烟草行业知识管理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和参考案例。

参考文献:

[1] 曾建权, 郑丕谔, 马艳华.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 管理科学学报, 2000 (2): 84-89.

[2] 戚鲁, 徐承彦. 能本管理: 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2(4): 4-8.

[3]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its measurement[EB/OL]. [2017-03-20]. http:///past/apira1998/archives/pdfs/25.pdf.

[4] CHOO C W, BONTIS 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5] WIIG K M. Integrat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J]. Long range planning, 1997, 30(3): 399-405.

[6] STEWART T A. Intellectual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J].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1998, 37(7): 56-59.

[7] 王前. 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J]. 公共管理学报, 2004(2): 44 -50.

[8] 金福, 王前.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发展: 智力资源管理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5(1): 88-93.

[9] 王前, 李作学. 试论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问题[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10): 113 -117.

[10] 张晓华. 国际智力资源开发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2.

[11] 张瑞敏. 海尔的用人之道[J]. 职业风云, 2002 (1): 7-8.

[12] 彭立明. 加强引智力度提高西部企业竞争力[N]. 光明日报, 2009-9-22().

[13] 东北振兴要重视智力资源――访全国政协委员东软股份董事长刘积仁[EB/OL]. [2017-04-01]. http:///zh2004031501088576.shtml.

作者献说明:

张海涛:确定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框架;

刘奇燕:撰写和修订论文。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of Open Innovation Intellectual Resource: Taking the Technical Center of China Tobacco Yunnan industrial Company as an Example

Zhang Haitao, Liu Qiyan

Technical Center of China Tobacco Yunnan industrial Co., Ltd, Kunming 650000

第9篇

关键词:案例驱动;实验设计;考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39-02

《应用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客观事物变量间的统计关系,它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大量试验和观测的基础上,用来寻找隐藏在那些看上去不确定性现象中的统计规律性的统计方法,通过建立统计模型来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构状态以及模型预测。因此,《应用回归分析》在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和社会经济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从20世纪90年代起,统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已有较大的变化,加强推断统计内容的学习和应用已成为中国统计界的共识。课程也正是为了适应新的统计学学科体系和财经类统计专业教学的需要而开设的,不同于纯数理类课程,它突出了实际案例的应用和统计思想的渗透,在系统介绍回归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尽力结合中国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实例,运用统计软件,全面、系统地介绍回归分析的实用方法,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紧密结合。目前国内高校统计专业使用的回归分析教材大致分两类:一类面向数学系纯数理类统计专业,这类教材结构严谨,注重阐述回归分析的理论和数学公式的推导。另一类面向经济类统计专业,其内容系统实用,注重对统计思想的分析和讨论,仅对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性质给出了推导和证明,而对一些重要的公式只给出结论,没有推理论证的过程,比如一元回归分析中回归常数■0的方差的证明,多元回归分析中标准化回归系数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系数之间的关系式的证明等。我们学院统计专业是地方工科院校偏数理类统计专业,由于生源质量与重点院校存在差距,所以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属于后一类,由何晓群、刘文卿主编,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的重点是结合SPSS软件讲述回归分析中的各种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并正确解释分析结果,仅对一些基本的公式和定理给出了推导和证明。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我们对《应用回归分析》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一、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

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我校统计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本课程内容和结构,帮助学生获得回归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应用技能的同时,加深对本门课程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既是对问题和结论的认知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数学修养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正常教学时数内,增加这些公式的推理论证,一方面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前后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衔接,从而扩展学生的背景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这些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在《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的教学中给出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二、确立案例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将多媒体课件、统计软件、实际案例、科研项目整合到课堂教学中,依靠课程组教师队伍的科研优势,探索一条“教学―科研―应用能力”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模式,将回归分析理论、方法与中国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实际相结合,突出实际案例的应用和统计思想的渗透,将学生引领到该学科的前沿,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应用回归分析》教学呈现出知识性、可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熏陶的同时,能够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提高数学素养,有利于把他们培养成复合型的实用人才。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实验课的案例设计。课程组根据SPSS统计分析软件功能,以案例教学串联起整个课程体系。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常用的软件功能、代表性强、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的案例。结合回归分析理论,以案例为引子,通过SPSS软件对应用案例进行深入细致地剖析,进一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数据分析方法,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开发多媒体课件,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

《应用回归分析》课程涉及很多高等代数知识和矩阵理论,有大量的数学公式的推导,在实际教学中,有选择地对一些经典的或者重要的证明过程加以详述,其他问题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演示,从而加大课堂信息量。一个案例往往涉及大量数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不能在黑板上具体操作,只能“纸上谈兵”:讲解基本理论,针对课本上已有的运行结果和界面大致说明情况,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同时链接功能强大的SPSS统计分析软件,在课堂上处理大量的数据,将操作结果与教材上的对应案例进行对比,这个过程可以加强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

四、实验课教学的设计

以往的《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的授课都是在大课堂上,理论课与实验课穿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操作,所以记忆不深刻。在本课程的设计研究中,我们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增加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实训和实践环节,重视对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重视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能力及其在管理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就业和在职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借助基础科学学院计算机中心这个平台,将实验课移至计算中心,并且认真设计实验课环节。

1.实验课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设计及实验大纲建设等方面,始终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对软件运行结果给出正确的解释。

2.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实验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一方面依靠本课程教师队伍的科研优势,结合教师的研究特长,进行案例教学,将学生引领到该学科的前沿,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并能够解决社会、经济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SPSS软件是目前国内外一致公认的处理大量数据文件应用最广泛的软件,对学生未来就业有很大帮助。

3.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如:通过SPSS软件分析大型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或相应的经济与管理论文(回归分析、经济模型的建立等)。

4.实验课程教学手段质量的监控与考核。撰写《SPSS实验大纲》与《SPSS实验指导书》,规定了每一实验环节应达到的目的,要求掌握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并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回归分析理论和SPSS软件操作的认识,培养自主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行案例教学的主要优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用性强;师生互动性强,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注重团队精神;案例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记忆深刻,教学效果明显。

五、建立“理论+上机”的考试模式

第10篇

年度计划和预算工作常常变得过于正规、冗长和耗费太多的资源。而且,尽管预算很重要,却往往白忙一场。请看下面的故事:

冗长的数字游戏

六月的某一天,GrandVision公司的首席运营官玛丽(Mary)会晤了公司执行官(CEO),讨论下年的年度计划和预算。CEO刚在五月份向证券分析师们描绘了公司的光明前景——收入和利润都将达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现在我们必须实现诺言,”CEO对玛丽说,“我们必须在员工人数和费用支出方面控制更加有力,制定更具挑战性的目标。”

六月份的大部分时间,玛丽都在同她的财务副总经理一起规划:预算中到底需要安排多少人力和费用支出。玛丽希望预算能紧些,但又不能太紧,因为需要足够的人手和资金去实现CEO的战略决策,如质量改善、速度提升、结构重组、技术创新和战略联盟等。

七月,玛丽把她的手下叫到办公室。“迪克(Dick),”她认真地说,“今年我们在员工人数和费用支出控制要更有力。你有什么建议?”第二天迪克邀请他的直接下属汤姆(Tom)共进午餐。迪克重复了玛丽的训示。由于汤姆的部门里一共只有八个人,除了工资外,其他开支很少,因此汤姆的回旋余地并不大。在八月的大部分时间里,汤姆和他部门的人都在处理这些预算数据,他们也常常谈论质量、速度、重组以及面临的其他重大挑战,但是很少想到如何去做,注意力都被那些预算数据牵扯住了。

下一个月,汤姆、迪克和玛丽分别向各自的上司提出了自己的计划草案。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数字将被否决,这只是整个预算制订过程的开头而已。果然,每个人都被告知重新审议自己的方案。

十月、十一月、直到十二月,汤姆、迪克和玛丽又回到了前几个月已经做过的工作过程中。虽然每个人都时常谈起将要实施的质量、速度等战略决策,但是当日短夜长的冬天越来越逼近时,汤姆、迪克和玛丽的工作只盯住一个目标:在十二月中旬拿出一个年度计划和预算,里面有正确和最佳的数字。

他们终于办到了!经理们兴冲冲地度过了好不容易才能够放松一下的圣诞假期。每个人一月份回来上班时,都准备全力以赴开展质量改善、速度提升、结构重组、技术创新和战略联盟等工作。这些努力方向并没有具体目标,但他们知道这些工作很重要,也是计划中的。

回来上班后不久的一天早晨,玛丽正在准备召开一月十五日的会议“踏上今年的挑战之路”时,电话铃响了。电话的另一端是CEO。“玛丽,”他着说,“我有一个坏消息。”

“噢,不,”玛丽叫道。“不是预算的问题吧?”

“不是,预算很不错。但我们需要复核去年的数字。如果我们打算达到证券分析师们的预期,我们不得不降低目前的生产储备量。你能不能暂时放下本月十五日前的其他工作?”

与绩效脱节的预算

这是一个寓言吗?不完全是。它每年都在某一个组织发生。尽管你投入了很多时间和努力,这种预算过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缺陷:

首先,这种预算不关注成果而重视活动。实际上,绩效开始于以成果为基础的目标,而不是以活动为基础的目标。举个例子,如果你必须提升客户服务的水准,那么你的目标必须包括速度提高、信息正确、减少差错、客户满意、客户再次购买等等相应的成果。相反的,以活动为基础的目标无非是重复人们计划要做的事情罢了。

有效的目标是“聪明的(SMART,是以下形容词的首字母缩写)”——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相关性(Relevant)、时间期限(Time-bound)。如果财务准绳是衡量成功的有效指标,可以用它作为目标。但如果时间、速度、满意度、质量、新产品、新服务、客户关系或其他尺度能够更好地衡量成功,那么就用它们作为以成果为导向的“聪明的”(SMART)目标,不要再习惯性地采用收入、开支或者员工人数作为制定目标的基础。

其次,这种预算不能用来直接衡量公司关键经营绩效。GrandVision公司的CEO向证券分析师们保证“两位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GrandVision公司怎样才能走向成功?当然是通过改善那些关键绩效:质量提升、提高速度、结构重组、技术创新和战略联盟等。收入、支出和人员都是滞后和间接的衡量标准,而且财务数据不能反映组织中某一项活动的成功与否。

最后,这种预算难以鼓励人们表现更卓越。目标应当如同奖励一样可以激励员工。当人们设定降低缺陷、达到新的服务水平、寻求新的顾客或者开拓新的市场等目标时,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成就感都会大大提高。

挑战关键绩效目标

美国红十字会(AmericanRedCross)的副总裁JenniferDunlap决定用着眼于成果的方式来改进预算制定流程。作为公司服务分部(CorporateServices)的负责人,她负责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公关、融资筹款、政府关系和国际服务等具体工作。JenniferDunlap要求辖下的员工为下一年度准备通常意义上的预算,这些预算包含一些简单、必要的内容就够了。部门的计划重点着眼于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迎接这些挑战的以成果为基础的目标。

对于每一种绩效方面的挑战,她都要求经理人定出一个或者多个基于成果的目标,同时制定出达到目标需要采取的行动计划。例如,在市场营销方面需要同其他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取代着眼于预算和人手的传统方式,市场营销部门要明确地界定出一个或者更多的基于成果的目标,如建立伙伴关系的数量和时间、每个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有多大。

Dunlap提醒每一个人,公司服务分部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远远超过自身资源所能应付的,因此必须不得不作抉择。在作决定时,除了考虑现金方面的支出和收益之外,还需要考虑的是速度、技能、人才、质量和伙伴关系方面。

不再有讨论预算时的辛苦与焦虑,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努力工作以分析和界定自己希望实现的工作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对于股东、客户、员工和赞助人的意义。很多公司服务分部的经理人意识到,现在他们必须花大量时间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人们商谈。有很多绩效方面的挑战需要部门内部的意见统一,甚至整个组织内部的共识,促使经理人们寻求来自上级的授权,以成功地制定出基于成果的目标。这产生了更加综合性的挑战,只有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不再是传统的计划和预算过程中一成不变的各个部门相互独立的工作方式。

公司服务分部是否制定和提交了一份预算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经理们计划和预算工作中的大多数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对于关键绩效方面的挑战和基于成果的目标有了清楚的界定和共识,因此他们可为组织的股东、客户、赞助人、员工做出重大的贡献。

构建绩效和成果评估系统

经理们怎样才能驯服预算和计划这头“怪兽”呢?首先,停止玩数字游戏。让预算和计划成为绩效和成果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整个绩效和成果管理系统包括:组织所追求的绩效方面的挑战;衡量成功与否的基于成果的工作目标;达到成功目标的时间表;实现这些目标的责任人(个体或团体)。

为了实施这种系统,你和你的同事们必须要做到:

把绩效方面的挑战,而不是部门和职能的考虑,作为制定计划和设定目标的基础。例如,GrandVision公司应当建立一套计划,直接致力于质量提升、提高速度、结构重组、技术创新和战略联盟等。那么,是否应当有运营预算呢?是的,但只有当运作中的费用和人手对绩效相关的挑战有影响时,才需要考虑检查和更新预算。

将每个人根据所负责的绩效挑战领域分组,要求他们制定并且达到基于成果的目标。数十年来,绩效往往产生在简单的、单独的场所:个人、部门等。今天,绩效常常出现在更复杂、更瞬息万变的地方:项目团队、业务流程和战略联盟等。

每个绩效方面的挑战及其相关的工作领域,都应该设定SMART的目标和基准。计划、预算和检讨程序应当有助于帮助人们回答以下问题:

·目前在绩效方面的挑战是哪些?

·在这些挑战中,哪些成果是成功的标志?

·这些挑战属于哪些工作领域和需要多少人手?

·我或者我们对哪些工作领域能做出贡献?

第11篇

(一)校本教研的概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概括地说,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有关专家认为,所谓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也有人把这称之为“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研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假设。

“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研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二)校本教研的主要特征

第一,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第二,校本教研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而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研究。这种研究的重心在学校,基地也在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学一线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专家及其他教研人员下到学校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三,研究对象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直接了解到教学的困难和问题,能立刻感知问题的所在。因而,教师最有条件也最有资格开展这种应用型研究。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具体的教学实践去研究——尽管理论上看上去很完美,实际上是经不起教学实践的检验的。多年来师范生最感枯燥无味的课程恰恰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这是最有力的证明。因为它和真实的教学情境有距离,也无法解决具体教学中的问题。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任课教师才最有资格去研究它,解决它。

第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校本教研是一种合作性的参与式研究,强调研究的民主性,包括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学校管理者、其他合作者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支持。以校为本的教研,还应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专业研究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努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并虚心向教师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校本教研旗帜鲜明地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第一、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这意味着要把教学研究的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因为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所以要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抽象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意义不大。比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有权力和责任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这样就会出现与以往任何时候都很不相同的教学情境,再加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较大,对于具体学校而言,解决所谓“面上”的教学问题就显得不那么“真实”,总有一种隔离感,不能对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校本课程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大班额背景下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等之类的问题,只有把它们置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才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如果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或某些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想方设法(“设计”)在教学“行动”中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同时具备了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强调教学研究的基地是学校,这意味着教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另一方面,校外教学研究机构不仅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还要更多地采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倾听和反映学生、教师和校长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问题。教学研究除了研究教材、教参和教法之外,还要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学校、研究课程。如果只是传达指示和分派任务,即使天天在学校,也不能说教学研究的基地在学校。

第二、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认为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力和责任。只有当越来越多的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力的时候,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以教师为主体所从事的教学研究不同于以倡导“思想观念”和“理论流派”为己任的象牙塔式的研究,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自觉和主动地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就应该对中小学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些误区加以澄清。例如,在一些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仅由学校个别科研能人乃至校外专家代劳,或者教育科研项目越做越大,甚至动辄就要形成某某理论,这不仅让广大教师对教学研究望而却步,也否定了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权力和责任,而且这样的研究游离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之外,脱离教师的经验范围,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起不到应有的支持作用。这些现象的存在和蔓延,会使教学研究越来越远离学校的教学实践,这与校本教研机制方面的制度建设跟不上有密切关系。加强校本教研,必须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整个教育创新的活力所在。

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校本教研,无论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丢掉了这个直接目的,“以校为本”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考察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结起来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和模式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

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现已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本质上就是用教育科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它是校本教研中比较适宜于教师的一种方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生涯中。

行动研究的具体方法有:

多角分析。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召开由学科教师、学生、研究人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参加的多角分析座谈会。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改方案。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了解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研究人员、教师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感受、变化和想法。

访谈。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包括学生访谈、家长访谈和教师访谈,了解和征求各方意见。

问卷调查、态度量表和能力测量表。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设计相关量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和水平测试。

日记/教学反思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研究人员和教师坚持写试验研究的日记/日志,记录每次研究活动的情况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和记录。

数码照片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研究活动和试验课的情景运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片记录。

录像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运用录像机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全程实录。

个案研究。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教师、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二)尝试校本教研的“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

对于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华良博士提出了校本教研的一种操作模式:“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

第一、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即追踪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意味着校本教研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或经验性问题解决。教师虽然在日常教学中从来就没有远离过解决问题,但如果教师只是以日常经验和惯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并持续地反思其效果,那么,这种问题解决只属于日常性教学活动,算不上研究。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能使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与校本教研中的课题意识区分开来。不过,这不是说问题意识就不重要。在教学研究中,常见的障碍既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弱,也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强。课题意识太弱的教师容易满足于以日常经验解决那些琐碎的日常问题,自下而不上,不善于在解决日常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设计、追究的研究课题。由于缺乏必要的追究与设计,那些日常的教学问题虽然不断被解决,但教师却很难从整体上转换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此相反,课题意识太强的教师容易热衷于热点问题、宏大问题,自上而不下,对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满足于大问题、大课题的后果是忽视、轻视了教室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真问题和产生的真困惑。

第二、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

在确认了日常的教学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能转化为研究课题这个观点之后,接下来需要澄清的是设计究竟意味着什么。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即备课)所形成的方案即教师的教案。校本教研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但它实际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校本教研中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在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设计(备课)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不过,设计与其说是个体化的备课、写教案,毋宁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不是形式化的)集体备课和说课。集体备课和说课实际上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当教师在集体备课、说课中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这种备课活动或教学设计活动就具有校本教研的意味。

就此而言,校本教研就是以研究的意识来强化教学设计活动。但校本教研中的设计又不只限于备课或集体备课。或者说,当教师期望借鉴他人的经验、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以便解决某个教学难题时,教师还可以从另外的地方获得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比如与专家对话,以及阅读相关的教学论著。也就是说,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教学,而想方设法又意味着教师既反思自己的经验,又琢磨他人的经验。当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做比较时,自己想方设法的教学便有了着落、有了灵感。

第三、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

行动是指将已经设计好的方案付诸实践。如果校本教研所设计的方案是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上课,也包括相关的合作者的听课(即一般所谓的集体听课,此时教师的上课被转化为公开课或称之为研讨课)。

就教师的上课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在教学对话中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教师就不得不保持某种教学对话的情境,在教学对话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学事件,去灵活地调整教材、调整教案。

第四、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

在整个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反思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之所以能够被提出来,设计之所以可能,行动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执行方案的过程,都有反思的介入和参与。也有人因此将设计的过程称为行动前的反思,将行动的过程称为行动中的反思,将回头思考的过程称为行动后的反思。不过,所谓反思一般指回头思考,它指教师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动结束后回头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很好地被解决,就需要进一步搞清究竟是由于所设计的方案本身不合理,还是因为方案的执行发生严重偏离,如此等等。

由于校本教研常常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因此这种反思也可以称之为集体讨论,它与此前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相呼应。事实上,校本教研需要经常性地与中小学已经存在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等教学研究制度相结合。这样看时,校本教研与其说是对传统的教学研究方式的改变,不如说是对传统教学研究方式的一种落实和恢复。在课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们一般能够提出问题,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却往往感到无计可施。教师们的困惑是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或者不知道他人的经验是什么。

由此看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反思,其关键都在于开放自己的眼界,汲取他人的经验,并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和自己的行动。其实,由于对别人的经验缺乏了解,教师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而且无法提出问题,导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因为习以为常反而视而不见。只有反思自己的经验并使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关照,教师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校本教研的“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模式

上海教科院周卫先生根据美国圣路易部新城小学“推动多元智能行动研究”提炼出来教师校本教研的过程应当是“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五个阶段。他还以台北县一所小学的案例对这一模式作了说明:

第一阶段是发现问题。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课、观课和研讨交流,参加者要发现学校原有教育现场中的问题;而后是整理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接着要确定研究的方向,并且拟订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是组织团队。大学研究人员和学校的教师自愿组织成专业发展团队,努力寻求校方关于课表的安排、人员、经费、时间和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向实验学生说明开展这次研究项目的意图,并要征得家长的同意(这是学术道德,即开展一项研究的时候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和学生的愿意,而不是随便把学生当做一种实验品)。

第三阶段是学习的准备。第一,要研读、研讨多元智能的理论,构建团队的共同愿景。第二,让每个儿童都亲历各种智能的教学。第三,团队成员要填写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核对表,教师通过其在实践中的表现,来诊断和发现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第四,在实验的全过程中,专家和教师平等对话,分享经验。

第四阶段是设计和实施。这个阶段主要摘了两个单元教学活动,第一个单元叫“欢乐中国年”,就是围绕过春节的活动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先是讨论教学方案: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而后把教学目标转换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要和家长座谈,让所有学生、家长理解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和实施计划,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和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者给予指导。随后,学生要完成“欢乐中国年”寒假作业,整个活动持续几个月。春季开学后,他们又开展了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围绕“亲情”这一主题的相关报告,并组织全班交流,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他们各自能力提升的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整个研究过程,要非常注意资料的收集。第一,要把所有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第二,在每次活动中,对研究者要进行现场的观察和记录(这叫做“第三只眼睛”):研究人员和教师是如何互动的?最初的观点是如何发生碰撞的?研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改变?通过研究如何提炼出一个主题?等等。第三,是教师和家长的反思札记。第四,是多元智能的分布表和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检核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从最初的表现到完成一段学习任务后的情况,前后可以作对比)以及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个别深度访谈记录。

另外,每次活动后都要进行初步的资料分析,就好像我们上完课以后,都要有一个简单的评课活动:这节课上完以后的感受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遇到了哪些困惑或者突发事件?这里面有哪些有价值的事件或故事,把它们整理出来,从中可以提炼哪些观点?等等。还要注意对原始材料进行编码分类,然后理出一个研究的线索,或者逐步概括出一个主题来。此后,通过反复的比较和思考,形成一个描述性的研究报告框架。最后,要对所有资料进行检核和加工,完成研究报告。

(四)叙事研究——表达校本教研的成果的一种方法

所谓“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我”)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已经在思考或反思,这也就使“我”的经验性教学转化为某种反思性教学。

更重要的是,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我”已经在收集研究资料和解释研究资料。叙述的内容也就构成了“我”的可供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这种研究报告使以往的“议论文”、“说明文”式的研究报告转换为某种“记叙文”式的、“散文”式的、“手记”式的、“口语”化的心得体会。它显得更亲近读者或听众,更容易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

这样一来,校本教研的基本过程就转换为由中小学教师讲述自己(“我”)的教育故事:

第一,是我讲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他人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行动研究的报告都可以视为一种教师的“自传”。

第二,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然”的教育实践,而不是“应该”的教育规则或“或然”的教育想象。

第三,所报告的内容往往是我参与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教育事件。

第四,所叙述的教育事件具有某种“情节性”。“情节性”显示为某种偶然性节外生枝,使人感觉既突然波折,又真实可靠。

第12篇

一、“大问题”的提出与早期争论

从已往的考察分析中我们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公共管理学研究虽走过了不菲的历程,其理论建构却长期缺乏统一的哲学基础。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公共管理研究的历史留给人们更多的印象不是知识的积累、融合与扬弃,而是不断的变化、中断或革命,多元的、经验的观念变革或差异冲突压倒了理论自身的演进逻辑。公共管理学研究没有锁定稳定的轨道,它的兴趣范围似乎是随意和无限的;它没有发展出一套方法论或主流意义上的研究纲领和范式,据此将不同的学者联系起来,便于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它的研究对象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仍模糊不清。这不仅使其无力有效应对实践及相邻学科特别是政治学对自己学科地位的挑战,难以摆脱所谓的“认同危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共管理学研究者的学科信仰及从业热情受到挫伤。[2]“大问题”的提出从一个角度表达了人们为摆脱此类危机或困扰所做的努力。1995年,贝恩发表了《公共管理学的大问题》一文,率先拉开“大问题”讨论的序幕。受物理学启示,贝恩认为在公共管理学领域存在三个像物理学家经常讨论的基本问题,称其为公共管理研究的“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所谓的微观管理,即公共管理者如何打破组织运转中“程序规则———不良业绩———更多的规则”这种微观管理的循环?公共管理的不良绩效与围绕管理关系存在的主体间的相互不信任有关,这种不信任会抑制公共组织的表现,在不信任、差的工作绩效和规则制定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何削减内在于不同主体之间的不信任,打破微观管理中的这种循环,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一大难题。第二个问题是所谓的激励,即公共管理者如何鼓励人们努力、智慧地为达到公共目的而工作?经济学虽然将委托关系看作组织行为的中心问题,但由于它将控制而不是激励看作有效委托关系的关键,使委托范式暗含着可能偏离实际的假定①。在经济学家那里以委托人怎样控制人行为为核心的委托问题,在应用中转化成怎样避免委托人试图控制人时引起的功能失常行为问题。如果公共管理者不知道怎样更好地达到社会目标或什么目标应当被追求,如何激励公职人员以智慧而努力的方式去为公共利益而工作,便成为公共管理效率改进不能回避的又一难题。第三个问题是所谓的度量,即公共管理者如何以利于提高工作成就的方式度量他们机构的表现业绩?为了知道一个公共机构或其成员是否做了好的工作,必须界定完成什么对好的工作业绩能做出贡献,由此确定度量的对象。而确定与工作业绩内在相关的度量对象常常是困难的。当投入和产出度量不能揭示组织真正所完成的业绩时,较好的方法也许是去检查组织运作的结果或影响。在工作努力和结果的关联又不总是明显的情况下,断定组织成员工作的努力程度常变得相当困难。如何度量工作业绩以推动公共事业的发展因此成为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3]313-324在贝恩看来,上述三个问题都基于这样的假定:公共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工作不仅仅是理解公共机构的行为,而且是如何改进公共机构的表现。如果研究者们能有效回答这些问题,则将为提高公共机构的绩效做出贡献。贝恩的文章发表后很快引起社会反应,纽曼(1996)和柯林(1996)的论文代表着最早的学术反应。针对贝恩的研究漏洞和操作偏好,在题为《什么使公共管理学成为科学?或“大问题”真的大吗?》一文中,纽曼倡导在哲学层面上考虑学科的大问题。认为对公共管理学大问题的揭示必须在这门学科研究最基本的层面进行,且应当揭示该学科的本质和存在动力。真正的大问题不应当是贝恩意义上的应用问题,而应当属于这类问题:什么是一个组织或公共组织的本质?公共组织如何与它的环境相关?管理一个组织意味着什么?[4]409-415在题为《民主制中的公共管理学大问题》中,柯林表达了与纽曼和贝恩皆有所不同的观点。基于公共管理与政治、法律等社会因素的密切关系,柯林认为公共管理学大问题的确立必须满足四个标准:根植于民主政治的达成;提高到社会的水平;面对集体行动手段的复杂性;强调更加有效的社会学习。在此标准下,公共管理学的大问题包括7个既是研究性也是行动性的方面:(1)什么是集体行动的手段,据此保持既向民主政治过程也向核心的社会价值负责?(2)什么是社会中集体行动的非政府角色,怎样保护和培育这种角色?(3)基于功能和地理上的政府结构之间有什么适当的权衡?(4)怎样解决国家和地方在政治舞台上的紧张局势?(5)什么样的决策可以“孤立”于正常的政治程序以使其他的理论原则可以被利用?(6)什么样的平衡在中立的能力、代表性和领导之间应当被采取?(7)如何提高社会的学习过程,改进有效选择、可替代后果、达成目标、特别是培育和发展民主政体的知识?[5]416-422

二、新研究及其特点和方法

基于人们对公共管理学学科建构的不满及理论重建的需要,围绕“大问题”的首轮之争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社会反响。认识到“大问题”研究的重要和激励效应,美国《公共管理评论》不仅于2000年发表本刊编辑的专文(CamillaStivers,2000),对“大问题”研究的意义予以肯定:跨越不断增加的公共管理分支学科和特殊的读者群体,给日益碎片化和微观化的研究以根基,更好地服务于公共管理的学术和实践;[6]194-199而且在2001年开设专栏,给“大问题”研究的深入予以鼓励。柯林作为“大问题”早期争论的特殊专家,在专栏开篇中发表了《大问题对公共管理研究之重要》一文(2001),强调并阐述了“大问题”对民主社会公共管理学术研究与实践的价值。柯林认为,有效认同并处理“大问题”的最大挑战来源于我们过度关注组织运行中的工具问题。“大问题”不应集中于工具而应聚焦于公共管理对社会的后果和价值方面,公共管理怎样影响社会应当成为聚焦的中心,“大问题”应当由此论域引申出来。除了自己倡导的倾向,柯林总结了“大问题”研究在其他方向所做的工作。一些研究继续在机构组织工具层面及人管理方面开展工作,以期在微观管理方面有所发现;一些研究聚焦于公共管理的功能机制如何克服现代国家中存在的分散独立和碎片现象,以期形成更为广泛的治理、网络和行政连接的理论;一些研究将视野从人操作层次拓展至非政府组织行为对公共事务的影响;一些研究则在“治理改革”框架下将焦点置于社会行为者对公共管理人的影响。柯林在坚持自己1996年观点的同时认为,对于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来说,“大问题”的回答和提出同样重要和急迫。回答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虽会得到改进,但有效的回答无论何时都应当是理论坚定、经验准确和可执行的。柯林重申,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中心,人类需要公共管理及其机构。然而,公共管理的成功不在于工具层面,而在于它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持久价值。公共管理学的大问题必须涉及怎样使我们的社会对公民更好而不是更糟这种持久的价值方面。[7]140-143不管柯林如何呼吁,新世纪以来的“大问题”研究似乎并未朝着他期盼的方向迈进,其整体上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分散的趋向。与20世纪集中于普遍性问题的争论有所不同,认识到研究起点、观察维度对结论的影响,一些学者以方法论变化为手段,寻求公共管理大问题研究的突破。在他们看来,公共管理问题研究必须虑及管理过程依存的关系和背景。譬如,孤立地考察一种管理行为,与将其置于网络关系所得的结论是不同的,对于“大问题”的确立也因此可能相异。关注公共管理行为的依存条件,既是对象世界的客观逻辑,也是科学认识的方法论要求。艾格雷诺夫、麦圭尔(RobertAgranoff,MichaelMcGuire,2001)和卡拉汉(RichardF.Callahan,2001)的研究表达了这一倾向。与此同时,意识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依存关系,另一些学者将研究对象延伸或拓展到公共管理的分支学科和应用部门领域,通过对区域和具体问题的分析为普遍性大问题研究创造条件。这包含有两种学术趋向:一种趋向在寻求、总结“大问题”的过程中将研究视野延伸至公共管理学科内的分支领域,以此展示“大问题”存在的丰富内涵和微观基础,布鲁克斯(ArthruC.Brooks,2002)、库珀(TerryL.Cooper,2004)的研究大体归于这一倾向;一种趋向将“大问题”探究拓展到感性具体的应用管理部门,与此匹配的分析和观点虽不具有普适性,对普遍性问题的概括和检验却提供了一种经验支持,是公共管理研究不可或缺的论域之一。登哈特(RobertB.Denhardt,2001)、席格勒(BeverlyA.Cigler,2007)以及其他对具体公共部门管理事务的考察体现了这一研究倾向。就理论重建而言,延伸研究和方法论变化对大问题的讨论更具意义。和传统公共管理研究给人的印象一样,在对公共管理“大问题”研究的梳理中学者们已经发现,研究方式或方法论选择的过度分散有可能使公共管理学研究重蹈“认同危机”的旧辙。致力于理论重建的努力虽然使“大问题”研究者认识到了集中统一的某种重要,但远未达到贝恩设想的集中状态。相反的是,公共管理论域的“大问题”越来越多并日趋多元和分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但研究方法的差异是主要原因之一。观察维度和逻辑起点的不同反映的就是方法论的一种差异。贝恩和柯林在早期争论中所以会各执己见,首先源于他们研究中选择的逻辑起点彼此不同。贝恩的研究从机构开始,因而微观组织和管理技术被赋予重要地位。柯林的研究从制度开始,民主政治、社会参与自然会被赋予更大的权重。为解决大问题研究中的分散化,卡拉汉于2001年发表了题为《公共管理“大问题”研究方法中连结与隔断的挑战》的论文,主张建立一种包容广泛、能够将不同层次的研究连接起来的新的基础或起点,用以克服单一维度或层面分析的局限。[8]493-499譬如,以社会作为研究起点或观察维度就可能具有这种包容性。社会是一个广泛系统,个人、团队、组织、制度等各种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皆可有序地纳入其中。当以社会为基点考察“大问题”时,人们必须顾及社会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及各种现象间的秩序与嵌套关系,对“大问题”的概括便容易趋向一致或融洽。站在社会角度看待组织与制度,以组织为起点的贝恩的研究和以制度为起点的柯林的研究便不再表现为形式上的严格冲突,而显现为本质上的交融或趋同。因为现实社会中的组织和制度是不可分割的两种行为方式。组织存在于制度之中,制度依靠组织得以建立和实施,它们皆属社会系统互惠存在的构成部分。与卡拉汉直接从方法论角度寻求改进研究的做法不同,艾格雷诺夫和麦圭尔(2001)从公共管理对象及其存在方式与背景转换维度,体现了方法论变化对“大问题”认知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不同的管理对象应当有不同的运行规律和管理理论,基于其上的“大问题”因此也应当是不同的。如果说传统公共管理理论多以单一组织的研究为核心,则现代公共管理研究必须致力于交互作用背景下的管理问题和规律。公共网络管理提供了发现这种问题和规律的一个平台。2001年发表的《公共网络管理中的大问题》是二人基于这一观点所做的尝试。受数学学科的启示,这篇文章首先也对“大问题”研究予以充分肯定。如果说希尔伯特100多年前对未来数学研究提出待解问题被传为佳话,那么它同时也向学术研究传递了一个信息:那些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不仅不是学科发展的障碍,而往往相反是学科活力所在的象征。公共管理学应该属于这样一个学科,它需要发现并解决属于自己的核心问题。日益凸显的公共网络管理研究是这一学科的重要构成。网络意味着对单个组织的超越,在组织群体的交织中看待并实施管理,这与传统聚焦于边界清晰的单一组织管理有所不同。当公共管理面临的不是一个机构,而是多重组织如多重政府交织的存在对象时,既难以划定清晰的边界,也难以依靠线性的组织权威和官僚层级指令,便需要建构超越传统的管理理论,建立基于网络关系基础上的新的公共管理学说。为建立这样的学说,作者提出并讨论了与公共网络管理相关的七个“大问题”:(1)是否有一个等同于传统管理程序的功能网络,在网络管理中存在相同的计划、组织、人事、指导、协调、报告、预算即POSDCORB①?(2)网络管理中的群体决策与工作中那些基于行为科学或其他学习与决策过程的方法是否相似?(3)网络提供的灵活性是否超越快速的适应或程序调整?(4)网络以什么方式采用相互的自我责任?(5)网络中与组织法律理性权威相对应的凝聚因素是什么?(6)网络中的权力如何展示,它对群体问题解决的影响是什么?(7)公共管理网络产生不曾发生的结果吗?[9]295-326

三、非营利管理研究对“大问题”的回答

除方法论上新的尝试,将研究对象下延到公共管理学科的分支领域,透过对分领域问题的微观考察,寻求或检验对普遍性问题的回答,是新世纪公共管理“大问题”研究的又一倾向。在此方向,布鲁克斯和库珀的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在2002年发表的《非营利管理帮助回答公共管理的大问题》中,布鲁克斯试图通过对非营利管理问题的分析寻找公共管理“大问题”的答案。这种分析从非营利管理研究议题的分布开始,目的在于发现“大问题”集中的领域。根据《非营利管理和领导》杂志编辑丹尼斯•杨(DennisR.Young,1993,1997)对“当代非营利组织关键问题”的界定和归类,布鲁克斯考察了1993至1997年该杂志的主题及所占比例,将其概括为如下几类:委员会治理8%;行政领导8%;人力资源管理12%;财政资源7%;对变化的战略适应9%;组织结构14%;表现度量8%;其他34%。考察1990至1998年其他一些非营利问题学术杂志发文的主题,发现基本议题也多集中于以上方面。由于这些议题与贝恩的“大问题”多有重叠,通过它们可以对贝恩的“大问题”做更深的透析。[10]259-266依据贝恩的观点,公共管理部门中的委托人即被选官员不能通过规则的强化很好地管理人的行为,由此导致微观管理中不信任、更差的工作绩效和更多规则的恶性循环。在缺乏较好绩效控制技术的情况下,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需要削减不信任,这要求合理界定委托人和人的角色。布鲁克斯认为,与一般公共部门相比,非营利部门的行政等级更具模糊性。譬如,非营利董事会负责其组织高层的监管时,经常会被要求产生诸如负责筹款、协调管理等具体的功能行为,由此延伸了董事会的责任链。当董事会这样去做的时候,意味着委托人可能就是人自己。这种委托人和人角色的模糊状态会影响董事会的有效治理。为了提高非营利管理的工作效率,董事会的任务应当合理地限于政策层面。有效的非营利管理董事会倾向于与组织的日常行政无涉,它们对于操作层面事务的干预仅仅限于危机时期。这些特点与公共管理明显相似。在公共部门管理中,那些高高在上拥有决策权的委员会也常常对组织运行的官僚程序感兴趣,这不但会降低董事会的效率,还可能导致一类基于委员会介入细节而引发的危机。从中得到的教训是,董事会和委员会的操作干预都应限于危机时期,且危机干预必须是经济的。虽然非营利董事和公共部门的委托人有所区别,但二者关于微观管理的问题和答案是相似的。从非营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消解方向可以看出,为了消减公共管理领域委托关系中的不信任,澄清委托人的使命并将其在人层次的干预限于危机情境十分重要。公共部门的雇员管理可以从非营利志愿者激励问题的分析中发现启示。雇员激励是贝恩提出的公共管理的又一个“大问题”。公务员的特殊地位使公共管理者难以像企业家那样解雇或奖励任何人;而公共管理绩效认知的困难既意味着道德约束的失控,也意味着不当激励出现的可能,并由此引发坏雇员驱逐好雇员的现象。在此背景下,考虑到公共部门较低的工资,非金钱补偿成为一种平衡机制。布鲁克斯对此的解释是:一个雇员在任何领域挣得补偿C,那里C=W+V。W代表着货币类收益如工资,V代表非金钱收益如工作满意。想象一个雇员在两份工作之间进行选择:一份是私营公司的工作,货币收入为Wp;一份是地方政府工作,货币收入为Wg。如果Wp>Wg,但是雇员选择了地方政府工作,则存在Vg>Vp,即非金钱收益在政府部门比私营部门更高。这表明公共部门对雇员的激励主要来自非金钱收益。和政府一类公共部门相比,非营利部门管理涉及一些特殊情形,如志愿者劳动力介入的货币收益为零(即W=0),他们的收益补偿全部来自非金钱力量方面(即C=V)。如果货币收益为零,激励一个人成为志愿者参与非营利性活动的动力便只能从非货币收益方面去寻找。这种非货币收益虽然大部分不能为管理者所操纵,其主要方面却可以被分离出来予以考察,它们构成激励志愿者行为的主要因素。诸如:认识到活动的意义而为社会或社区改进而工作,做有责任的公民;表达个人态度,显示对他人的关爱;学习新知识和技巧,增加职业生涯的选择机会和能力;发展领导和团队技巧,建构自我尊敬,提升或赋予生命以意义;经历新挑战,丰富自身阅历,体验积极的组织文化,享受特殊时光。这一切对志愿者来说都是与货币收益不同的奖励。在志愿行为关系中,给予者和接受者会存在一种双赢情景,志愿者在给他人带来福利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公共部门管理中的雇员激励虽不完全等同于志愿者的招募和保留,但二者之间的部分重叠使前者可以从后者得到启示。譬如,非金钱雇佣关系在公共领域和志愿者领域应当是被认同的,认识到形式多样的非金钱收益的激励价值,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管理者有可能实现对非营利或公共部门工作的改进;营销大部分无形收益对招聘、保留和激励非营利或公共部门的雇员都会有所帮助。绩效度量是贝恩提出的公共管理的第三个“大问题”。对此问题的解答虽存在良好意向和努力,结果却始终不甚理想。人们致力于量化标准的发现和应用,不断强化投入产出意识,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价依旧充满模糊性。普遍认同的原因是,目标的多元化使公共部门的绩效度量难以有明确的界定和标准,也缺乏让公共管理者自己去澄清的激励。布鲁克斯认为,公共机构中也许不存在像企业生存必须维系的那种可测度的成本或利润底线。非营利管理存在类似的情形。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必须拥有并认识到它的生存底线,以避免倒闭或消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也存在目标的多维或模糊性,且经常被寄托或赋予公共使命。在此状况下,发展一种绩效评估的多维方法,是度量非营利领域业绩表现的合理选择。布鲁克斯介绍了库什纳和普尔(Kushner,RolandJ.,andPeterP.Poole,1996)围绕这一问题构建的模型,该模型从4个维度界定非营利组织的业绩表现:(1)是否获得机构运作需要的充足资源或资金;(2)是否以最小成本或效率的方式产出所需要的东西;(3)是否以依据组织使命的要求达成了既定目标;(4)机构服务的顾客是否满意。在目标多元的非营利系统,这些维度都存在于一个反馈环中。例如,资源的不足既可能引起操作缺乏效率,也可能拟制承诺的目标达成或伤害选举人的满意,而这些负面效果又会引起更大的资源危机。因此,任何对这些维度的忽略都会产生对组织绩效理解的残缺。绩效考察的这种多维方法对公共部门管理富有启示。全面质量管理在政府机构的应用就具有这种多维特点,涉及对“顾客”满意、目标达成、持续改进、员工参与等多方表现的度量。比较非营利管理与公共部门的业绩表现可形成如下共识:寻求单一公共机构业绩表现的度量方法可能是不合适的;业绩表现的构成不仅包括组织的运作效率,选民满意,也包括机构资金的重组和目标的达成。这些维度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的反馈机制,忽略其中一个因素同时意味着其他方面可能存在麻烦。公共部门的绩效度量应同时在多个维度来展开。

四、延伸研究:对行政伦理“大问题”的考察

公共管理在理性意义上应当有其规范的伦理基础,但这种基础具体是什么却时常困扰着公共论域中的许多学者和实践者。2004年,库珀发表了《行政伦理的大问题:对集中研究和合作努力的需要》一文,将“大问题”研究延伸到行政伦理领域,试图对公共管理伦理的规范基础给予说明。[11]395-407对这一问题常见的非正规表述是:哪种伦理在政府行政决策中应当被采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基于宗教、政治、文化或生活经验及其他社会化经历之上有个性的伦理观点。除此之外,社会上还存在称之为“职业伦理”的行为规范,公共行政伦理既是这种规范的一部分,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纵深发展的重要领域。库珀概括了这一领域备受关注、可视为公共伦理选择价值基础的5个议题:(1)政权价值与宪法理论。自由、平等和财产权是与此相关的规范价值。(2)公民权理论。公共行政管理代表公民,是以信托形式行使公民赋予的权力,并承担责任代替公民处理公共事务。(3)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政府行为核心的组织原则,该原则虽从未单独成为被接受的中心,却是行政伦理主要的价值规范之一。(4)美德。美德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深奥假定,而是生活中常见的性格特点或道德现象,将其理解为行政伦理的特点之一是对理性主义的矫正。①(5)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作为政策和行政决策的终极原则发挥作用,提醒并约束公共管理行为必须代表广泛分享的人民利益而不是特殊群体的独占利益。这些具有美国特点的价值规范是否和怎样适合于其他国家令人深思。行政伦理规范的创造因国家而异吗?有没有可称之为全球行政伦理的东西?如果行政伦理是社会性建构的,当社会交往使世界正变成相互依靠的整体时,是否会出现或建构出公共行政管理的全球伦理?与此关联的公共行政伦理的一个“大问题”是:基于个别国家或地区社会基础之上的行政伦理范式在全球适用吗?库珀的回答是肯定的。早在《跨国世界的公共管理伦理》(2000)中,库珀与其合作者尤德(DianeYoder)就对这一问题给予了正面解答。他们考察了自1970年以来大量的国际条约、协定、合同、公约和项目,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些彼此认可或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基础:自主决定、自由、真诚、信任、善始善终。这些价值观既与美国文化相吻合,也适用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只是人们常常不知道它们怎样被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采纳。譬如,缺乏透明度产生的负面影响或破坏作用使得任何一个政府都面临压力,如果某个政府期望它的国家能够长期繁荣和稳定,就不得不增加其政治决策和公共管理的透明度。作为对政府信任的基础,透明度就可能成为全球公共管理追求的伦理价值。如果全球性价值伦理确实存在或能够为人们所重建,是否会导致多样性世界文化的破坏或同质化、西方化?库珀的回答是否定的。尽管不同文化覆盖的融合是可能的,但人们依旧可能在一个包容广泛的文化中保持其生活与行为个性,一方面富有地区特点,同时又介入全球文化。如何进行组织设计以支持伦理行为是库珀认为的公共行政伦理的第二个“大问题”。以迈欧格拉姆(Milgraam,1960)在耶鲁所做的实验和津巴多(Zimbardo,1970)在斯坦福所做的实验为例,库珀分析了层级官僚组织的两个局限:不仅在激励职员的行为方面是失败的,而且常常阻碍他们产生正确的伦理行为。譬如,在迈欧格拉姆的实验室中,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宗教倾向或教育水平的受试者,在有关提示和组织文化的诱使下,多会产生抛弃个人伦理责任的异端行为,如以痛苦和危险的方式对他人实施电击。迈欧格拉姆将这种现象解释为“角色转变”,即通过心理角色的逐渐过渡,受试者从相对自治的主体存在变成了实验意志的某种工具。当人成为工具时,便不再为个人的行为承担伦理责任。津巴多的实验则发现,大学生在模拟监狱分配的角色中,很快会变成对犯人有虐待倾向的恶劣的护卫,或对其他人和护卫实施侵略性报复的囚犯。在此,护卫和犯人一样被组织中关联的角色所俘获。这些与有关文献用“组织人”、“微观政府”或“组织支配”概念刻画官僚组织对其成员行为的塑造作用十分类似。“组织人”概念(WilliamH.Whyte,1956)描述了组织成员如何忠诚地被组织所捆绑,以至于毫无疑问地依据组织的期望决定自己的行为;“微观政府”概念描述了不管伦理和法律如何规定,雇员都被要求是他们组织监督者的命令服从者;“组织支配”范式则反映了组织通过强化能够使其利益最大化的心理威胁支配它们雇员的生活,由此导致成员行为的单调或片面化。大量文献和行政伦理案例显示,组织倾向于剥夺或阻碍其工作人员坚守他们的职业良心或伦理自由。是否能够建立一个倾听并支持伦理诉求的公共组织,有赖于公共管理伦理专家和组织问题专家的合作努力。库珀提出的最后一个伦理“大问题”是,为公正起见,什么时间应该平等或不平等对待人们?传统观点认为,为了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必须同样地对待每个人。20世纪中叶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对这一观念提出挑战。公民权运动、反贫困运动、妇女运动、环境运动、学生运动以及其他伦理运动以前所未有的多元诉求迫使人们意识到,同等待人未必对每个人就是公正的。在回应多元化的公民社会及其偏好与诉求方面,基于理性化、标准化的传统观念有着名不副实的困难。客观的情形可能是,在接受以官僚机构为中心给予的服务时,许多公民经常觉得他们得到了不公正待遇。由此引出的一个伦理问题可能是,公正并不要求任何时候都同样地对待人们。在一些情况下,它要求给予相同待遇;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需要差别待遇。但清楚理解这两种公正方式的标准时常也是困难的。在一些案例中人们能看到公正与差别待遇如何取得一致性,譬如,公共政策涉及残疾人待遇时给予的特殊照顾,在社会心理上通常是被接受和支持的。在一些案例中,人们却茫然于明显的观念冲突,譬如,同性恋者们基于平等的观念坚持维护他们结婚的权利,要求同性恋者之间对忠诚的承诺应该被像其他人那样得到对待;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婚姻应该仅仅存在于异性之间。由此引起的激烈争论是:什么样的资格应同等对待,什么样的同等对待应该禁止?以相同方式对待每个人也许不是理想的普世价值观,但何时需要平等对待,何时需要不平等对待,则常常使人限于困惑。如果公正和平等待人不总是等价的,我们必须解决这样一些关联问题:什么时候不平等对待是公正的,什么时候平等对待是公正的?是应该标准化每一个问题,还是给予一些情况特殊考虑?假若各个方面的情况都要考虑,又如何对标准化和多样性进行综合?

五、价值与启示

毫无疑问,对于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来说,无论是普遍性问题的总结和回答,还是分支学科问题的延伸研究,“大问题”讨论的意义都是显然的,它不仅体现了公共管理学为摆脱“认同危机”、建构统一哲学基础所做的努力,也为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视野、内容和活力。尽管这种努力和成就仅仅代表了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侧面,且存在着持续深化以及如何使对“大问题”的回答和提出相匹配的压力,其学术价值特别是方法论意义却已经开始彰显出来,即使在应用性较强的实践领域也不例外。譬如,登哈特(2001)曾将“大问题”范式引入公共管理教育领域,颇有成效地提出并阐述了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经常出现的四个基本问题:我们追求使我们的学生尊重理论还是尊重实践?我们培养学生以他们适应第一份工作为准,还是以学生未来可能追求的长远目标为准?什么是MPA(公共管理硕士)课程合适的供给机制?作为公共管理教育者我们应当做出什么样的个人承诺?[12]526-534譬如,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卡特里娜(Katrina)飓风和洪水袭击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伤亡后,席格勒(2007)借用“大问题”范式思考引起这类公共灾难的原因以及预防和灾区恢复问题,将其与自然和人类对环境的改变联系起来,认为是人类和自然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这场灾难的产生,灾难的预防和灾区重建也应当在这种关系中寻求方案。“大问题”在此不是具体的哪位个人应当为生命财产的毁坏受到责备,而是个人角色、政府和私人市场应为类似的“自然”灾难的发生与治理承担责任。[13]64-76这些研究提出和解决的问题虽然不同,却包含着一个相似的观念: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和重复,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面临的问题通常是多样、易变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效的问题研究和解决应重点致力于那些具有基始地位和影响深远的根本问题。对于深受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影响,习惯于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和实践来说,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公共管理在社会转轨时期面临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但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之间并非互不关联或彼此孤立,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依存关系,即一些问题的出现是由另一些问题决定或派生的。城市中司空见惯的同一条马路的反复开挖和修补,并非一定是公共利益改进必需的,而可能是市政当局或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公共财产的流失和浪费行为;屡禁不止的公款吃喝及行贿受贿,也非一定就是公务员的原始偏好或故意所为,而可能是民主监督、惩罚机制或其他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因此,优先研究并解决那些处于源头或上游的“大问题”,对整个社会来说是经济而有益的,不仅可以减少公共问题派生的数量、范围,降低其解决的复杂性和难度,而且可以减少公共问题解决的费用,降低其机会成本和风险。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期待更多的学者致力于对“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