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磁波课程论文

电磁波课程论文

时间:2023-03-28 15:1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磁波课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磁波课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电磁场;课程教学;科研

0引言

探讨《电磁场》课程教学方法的论文已经不少[1-4],但是科研对《电磁场》课程的促进作用的论文却很少见。实际上,有些教师对于科研对电磁场教学(其他课程亦然)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并不太认同;或者一些老师虽口头上认同科研对电磁场教学有促进作用,但却体会不深,思想上也不重视。笔者认为科研对电磁场课程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科研可以使教师透彻理解知识点,授课更加准确、自信;2)教学中增加科研前沿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3)科研前沿在课堂的渗透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愉快地学习;4)科研前沿在课堂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潜移默化中鼓励学生进入科学研究的殿堂。

1科研与电磁场教学

从教学来说,将课本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和国际前沿科学研究联系起来,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电磁场课程不但学习困难,而且很多学生反映不知道学习这门课有何用处,这些问题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授课时要注意穿插电磁场知识在我们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学习并不单单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指导实际的基础,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的问题。除可适当介绍电磁场在通信(手机、基站、卫星等)、探测(探地雷达,石油探测等)、定位(各种雷达)和微波医疗等的应用外,还可介绍具体知识的应用。如当讲授电磁波对理想导体平面的垂直入射这一章节时,将会讲到电磁波全部被理想导体(PEC)反射回来且反相(反射系数为Γ=-1),此时可以引申这一特性在天线上的应用。如图1所示,在很多定向天线应用中,经常使用一块金属板作为反射板/地板,以将一半的能量反射回另一面,使波1和波2同相叠加,达到提高天线增益3dB及屏蔽背面物体的目的。因为理想导体(PEC)的反相特性,需要把天线安放到距离地板1/4波长,以得到波1和波2同相叠加。通过对授课内容的拓展,可以使得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并非无用处,而是在实际中大有用处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图1理想导体在天线上的应用同时可适当介绍本课程理论知识与国际前沿科学研究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介绍当前国际前沿科学研究时,可将其嵌入到具体的关联章节知识讲授中,使学生明白课堂所学知识与当前研究热点的联系。如在图1讲到的理想导体(PEC)作为天线的反射板/地板时,其需距离天线为1/4波长,因此,其一个缺点就是体积太大。但现代微波系统不断小型化的背景下,PEC作为反射板越来越不适用。当前国际前沿研究的一个热点人工磁导体(ArtificialMagneticConductor,AMC)可以解决这个问题[5]。如图2所示,与PEC不同,AMC可以同相反射电磁波,因而天线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远远小于波长,整个天线系统的尺寸大大减小了。从而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前沿,提高学习的兴趣。图2人工磁导体在天线上的应用如当讲授电磁波对介质分界面的斜入射知识时,可列举2013年浙江大学陈红胜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隐身衣”[6]。如图3所示,该前沿研究成果是一精致的六角形结构,当电磁波入射到结构上时发生全透射现象(折射),经过数次折射当电磁波出射该结构时,波的传播路径不变,就好像从来没存在该结构一样,而放置于结构中心的物体就被隐身了。这种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明白了所学课本知识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图3应用电磁波对介质分界面的斜入射知识的“隐身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适当介绍电磁场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在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应用,可以活泼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白电磁场知识是怎样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让学生了解当前科学研究前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结束语

电磁场课程是教学和学习难度很大的一门课程,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搞好这样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时每一个电磁场课程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科研对于搞好这样一门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和学科前沿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科学研究的热情,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

作者:彭麟 姜兴 仇玉杰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

【参考文献】

[1]田雨波,张贞凯.“电磁场理论”教学改革初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Vol.30,No.1,Feb,2008:11-13.

[2]张华美,徐立勤.《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J].科技信息,2010(14):3.

[3]彭麟.电磁场辅导课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2014(5):45.

[4]彭麟,姜兴.二本院校电磁场教学初探兼与美国大学教学比较[J].中国电力教育,2014(17):73-74.

第2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人才;转型发展;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

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大机遇。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突出了“应用型”办学定位[1]。然而,目前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不同专业未加以区分,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仍采用同一标准。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物理课的教学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缺乏专业针对性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合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因此,如何将大学物理与各理工科专业有机结合,进行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目前大学物理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1大学物理课程与理工科各专业其它课程结合度差

目前,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各理工科专业使用统一的大学物理教材,与各个具体的专业结合不够紧密,专业针对性差。虽然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但各专业有各自的专业特色和要求,因此对大学物理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2]。大学物理课程缺乏专业针对性容易使学生产生物理无用论的错觉,认为学习物理对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没有帮助,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

1.2教学内容陈旧,较少体现现代性和专业针对性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物理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其它学科的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物质基础,推动了诸如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农业科学等学科的进步。然而目前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使用的物理教材,教学内容陈旧,侧重于经典物理学中的力学、热学、振动和波动光学以及电磁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教学,较少涉及高新技术、科技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同时缺乏专业针对性,对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等学科关系紧密的激光信息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同步辐射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新型显微技术、混沌理论和耗散结构等鲜有介绍。

1.3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

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大形势下大学物理地位被削弱,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着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突出的矛盾。目前,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各理工科专业主要是通过删减教学内容来克服学时少的矛盾,侧重于经典物理知识的教学而对于近现代物理技术及其应用仅作简单介绍或干脆完全删除,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则主要还是采用单一的必修课。物理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物理学新进展、新技术及其在各专业中的应用加以介绍。显然,单一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物理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不断发展的趋势,不能满足各理工科专业对物理新知识的需求。

2.改革的具体措施

2.1优化教学内容、加强专业关联性

物理学包括经典物理学,近代物理学与当代物理学三个部分。经典物理学主要涉及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数理思维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向应用技术型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虽然大学物理的地位被弱化、教学课时被缩减,但笔者认为大学物理中经典物理知识的完整性不应被削弱和破坏,但要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优化整合[3]。在学时有限的前提下,那些与专业课程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内容只需围绕物理学基本知识、概念、定律和思想方法进行定性介绍,只要能够使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即可,避免繁杂的数学论证和理论推导;而那些对专业课程具有较大影响的内容则要进行重点教学。比如,对于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学生,电磁学部分要进行重点教学。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而言,《电磁场理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电磁场和电磁波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在通信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在雷达、遥感、导航等技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类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性质、传播规律和传输、辐射、散射的基本理论。作为《电磁波理论》的先导课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时应该突出电磁学部分的教学,重点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和变化的电磁场等内容,使学生对感应定律、自感和互感、电磁振荡、电磁波和电磁波谱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有充分的认识,为《电磁波理论》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土木工程类专业大学物理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侧重于力学部分;而对于石油化工等专业则需要侧重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基础定律等知识。近现代物理学与当代物理学前沿知识的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有限的课时内,需结合理工科各专业的特点从众多物理学新知识和新技术中选择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教学。比如对于材料类专业,应选择与材料检测、分析息息相关的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超声检测等先进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重点教学;对于通信类专业,应选择激光信息技术、量子通信技术、量子计算机和光复用与光放大等技术进行重点介绍。

2.2完善课程结构,将必修、选修和网络课程有机结合

各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大学物理课的教学需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大学物理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改变单一化的课程模式,丰富大学物理课程体系[4]。根据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与各专业的紧密程度,可以分成必修、选修和自主学习三个模块。必修模块主要包括经典物理理论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其中重点在于与各专业联系紧密的物理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可以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数理思维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选修模块则侧重于物理知识的延展与应用,主要包括与各专业联系最紧密的物理学前沿知识、技术及其在各专业中的应用,本模块可为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后续的实践、操作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除了通过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将经典物理学内容和与各专业联系密切的近现代物理学前沿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还应优选与专业关系紧密的物理学最新进展,如“高亮度发光二极管”、“超导体与超流体”、“混沌理论”和“熵信息论”等内容制成网络教学视频,供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自主学习,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的目的。

2.3丰富教学方式、手段,开展多元化教学

如上所述,为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需要根据理工科各专业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做出相应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要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革。

2.3.1传统教学方式与研讨式、启发式有机结合

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课时被大幅压缩。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是以保姆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为主,需要耗费较多的课时,而且教师一言堂讲授式教学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普遍不佳[5]。因此,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专业特色,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比如讲解“位移电流”时,教师可以利用奥斯特实验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奥斯特实验学生已经知道了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因此,教师可以类比地提出问题“变化的磁场是否产生电场”,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位移电流”的假设,并与“传导电流”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对于“位移电流”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除了传统的讲授式和启发式教学外,对于那些与各专业的工程技术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生又易混淆、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物理概念和知识,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研讨,使学生对原本模糊的概念、知识和规律有清晰的认识。比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极性分子的极化、取向变化以及电磁感应和涡流加热原理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何金属容器不能放进微波炉而电磁炉只能使用钢、铁等金属容器?在学生文献查阅、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物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概括,最终使学生电磁感应和涡流加热原理。

2.3.2优化多媒体、电视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动画演示、仿真视频等技术手段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现象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从直观的物理现象中加深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避免概念、定理等文字性内容的板书,显著增加课堂的容量。但是,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应当注意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不能偏离课堂教学辅助手段的定位,不能忽略教学内容的主导作用,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避免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对于抽象的概念和侧重演示与观摩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和电视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于侧重理论推导和定量计算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授课方式效果更好。比如推导“麦克斯韦方程”时,传统的推导式教学可以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更容易形成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用多媒体演示的效果要差得多。

2.4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现有的大学物理课程基本上是采用结合平时作业、考勤和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的考核方式,其中又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例题,从而忽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步地作出调整,宜采用多元化和累加式的考核方式,增加平时考核的项目和比重[5]。平时测试可以包括随堂测试、单元考核和攥写探究性论文等形式。比如在讲授电场强度时,教师在分析了均匀带电圆环在其轴线上的电场分布后可以随堂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推导出均匀带电圆盘在其轴线上的电场分布情况。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针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给出知识应用型题目,采用开卷答题考试的方式考察学生掌握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资料,撰写科技小论文。除了平时测试,针对基本知识和教学重点,每学期末再进行一次开卷答题考试。最终按照作业10%,考勤10%,平时测试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40%的比例核定总成绩。

3.结语

围绕服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对《大学物理》课程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几个环节开展教学改革的讨论和探索,给出了改革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对转型发展形势下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工作有所促进。

作者:颜慧贤 曾振武 杨秀珍 单位:三明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宏,谷建生,莫文玲.结合专业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物理与工程,2014,24(3):48-50.

[2]韩桂华,王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185-186.

[3]李慧,周燕南,陈贺.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下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5,26:15.

第3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环节;电子信息工程.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l 引言

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使电子科学技术的面貌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在50年代以前是以电子管为核心器件,60-70年代逐步由晶体管代替,80-90年代则是以集成电路为主,并由全模拟电路转为兼有模拟、数字信号电路且以数字信号电路为主的信号系统。计算机科学的兴起及其广泛应用深人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手段,没有哪个行业有电子工业这么快速的惊人变化。为适应科技高速发展的形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转变我们过去在计划经济休制下形成的教育思想,使教育真正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

2 电子信息工程类大学本科生培养目标及必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

2.1 专业教育培养目标

面对当前这一新的形势,新的教学改革大潮,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工程教育不可能什么都学,也不可能学得太专,工程教育只能是基础性教育,培养通用的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国家教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拓宽专业面,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计算机教学,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电子信息工程类核心技术基础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3大模块,即:①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②线性电子线路、非线性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工学、电子学技术中已经成熟的并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它提供了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人员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这些课程的内容是今后学习专业课的基本知识。

2.2.1 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模块

① 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工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是核心技术的基础与核心。电路分析基本内容是:电路与磁路、交流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等。参考学时为90-100学时。

信号与系统基本内容是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线性离散时间系统分析、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随机过程和信号处理等。参考学时为80-90学时。

②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核心技术课的组成部分,同时是一些新兴边缘学科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是:电磁场、电磁波、传输线和天线等。参考学时为80-100学时。

2.2.2 线性、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逻样电路模块

线性、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教育中重要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学科。线性、非线性电子电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半导体器件、放大器、信号波形变换、功率电路、频率变换等。参考学时为150-160学时。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逻辑门电路、数字电子学理论基础、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模一数接口电路等。参考学时为70-80学时。

2.2.3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模块

由于计算机科学的蓬勃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计算机系列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根据中国计算机学会“93大纲”的规定,它包括9个领域、3个进程、12个基本概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认为包含以下基本内容:计算机数据录入技术、编程语言和基本算法、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方法、计算机原理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与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

2.3 实践环节的改革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

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加强对理论的理解,而且在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特别重要意义。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综合专题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实验是实践的主要环节之一,实验课是综合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的联合体,它为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统一提供了最佳条件,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动手能力、思维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基本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探索精神、坚强毅力和求实作风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综合专题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建立正确的工程设计观点和经济观点。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和考查,是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工程师素养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最重要的环节,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一环节应当加强而不是削弱。

3 改革实践环节的方案

3.1 基础实验教学应突出能力培养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① 熟悉常用的元器件的性能及使用。

② 熟悉各种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各种测试方法。

③ 能设计、组装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 检查和排除常见故障。

④ 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 建立正确的工程观点和经济观点。

⑤ 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进行误差分析和撰写科学实验报告。

⑥ 能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和数据处理, 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产品的辅助设计、分析等。

3.2 关于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初步设想

3.2.1 体系结构框图

根据原来按技术基础课分别开设实验课所存在的问题,为优化能力结构,设想将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等课程的基础实验部分合并开设一门“基础电工实验”,内容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覆盖整个电子技术基础学科的前两个模块。再开设一门课程设计性质的综合实验与综合实习,突出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将计算机能力的训练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并与有关学科的教学环节相结合。考虑到计算机学科能为其它学科提供非常先进的工具,计算机学科的成果能为其它学科的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条件,因此在综合实习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要尽可能地运用计算机学科的成果。

3.2.2 关于各实验模块的说明

(1) 课程设计性质的电路综合实验

电路综合实验要求设计、安装和调试一个电子电路或一个简单装置,检查并排除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设计题目有:多级放大器、OTL功放、直流稳压电源、调制器、解调器、计数器、分频器及数字钟等。本实验安排在3年级分段进行。参考学时为60-70学时。

(2) 综合专题实习

综合专题实习使学生得到工程设计中的方案论证、工程计算、安装调试及撰写论文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综合专题实习应是电子信息工程系统的一个分机,或一个较小的设备,在技术上已较成熟,在设计与调试方面有典型性与先进性。例如:电视机安装与调试、音响系统安装与调试、数字调谐器、各类报警系统、电子裁判系统、家用电器的电脑控制等。本实验可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可在校内进行,也可在工厂进行,可与生产实习、勤工俭学结合起来,实习期约为3-4周。

(3) 计算机能力训练

计算机能力训练包括计算机操作训练、编程训练、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计算机接口实验等。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全面贯彻中国计算机学会“93大纲”的要求,根据目前大多数高中毕业生的现状,可在第一学期安排计算机操作训练,然后是计算机编程训练;在此基础上可在数学、物理、电路与信号、电子线路等课程中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和设计。另一方面,在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计算机接口实验,从而为利用计算机开发产品,进行综合专题实习作好准备。

围绕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而进行的综合专题实习应在计算机应用的典型系统选题,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多路自动监测系统、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通信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等。上机时数为150-200小时。

4 结束语

本文在东南大学教改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践环节教改的实施方案它将国内外教改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的可行性结合起来,可以为绝大多数院校所接受。写作本文目的也在于抛砖引玉,以求加快教改的步伐。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全英语教学;英语思维;专业词汇梳理

介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现在英语学习已经普及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英语教学不仅包括通识基础的英语教学,而且还涉及具有学科背景的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1]~[4]。专业课程英语教学因其更具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相关词汇和语言表达,从而在大学英语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还可以帮助同学更深入的学习西方现代科研技术,为以后的英文科研书籍阅读和论文写作,乃至提高采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工效率及效果等方面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外的学生都会选择来中国读书,无论是来攻读学位或者短期交流,全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都有利于对提高留学生的教育,拓展我国高校的国际化。所以采用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更加需要和国际接轨。课程本身不能定位在仅仅是中文版课程的英文翻译,而是需要通过潜心设计,对课程的内容和讲授方式进行深入的改革,使学生能够适应全英文教学的同时,做到系统地顺利连接其他课程,满足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的共同需求。

鉴于专业全英语教学课程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全英语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重点阐述采用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的一些指导性原则。

1 未雨绸缪,在课程开始前给出新章节的相关生词

专业背景下的英语课程,因其特定的学科性,往往会涉及一些在其他方面不常见的词汇,常见词汇的不同词义以及固定的语言表达。如果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词汇、熟悉一些相关词语的用法和上下文的话,这些专业词汇和语句往往会成为学生有效跟随课堂教学的障碍。由于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讲述的关键词,对一些固定搭配的专业词语和表达方式都会造成歧义和疏漏,从而造成课堂领悟一知半解,课堂教学效果下降。由此,在正式讲述课堂内容之前,需要教师给出这些词语和搭配的正确解释,并衔接好中文和英文之间的相互转换。具体方式可以通过胶片中列表或者通过板书写在黑板的边缘,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不予擦除,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经常回顾,做到知识的顺利衔接。

此外,在每一章节开始之前,也有必要总结上一章节出现的相关生词及语言表达的中英文释义对照,给出下一章节的生词对照,以降低学生对英语专业课程接纳的难度。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尤其是在初次听英语课程时,仍然以翻译老师的话为理解课堂内容的必要方式,为了保证专业课程英语教育的完整性,需要在新的章节开始之前建立易于接纳的语境,这样有利于学生扫除课程开始之前的语言障碍,使其更容易地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

2 化繁为简,将生僻的句子以简单的方式表达

英语和汉语不同,如果汉语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那英语的特点则可用形神兼备来描述。具体来说,使用汉语表达对句子的语法表达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汉语习惯于平铺直述的描述客观事物,侧重于使用短句表达。而英语则有比较明确的句子结构。含有主语从句,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等的复合语句表达在英语文献当中经常出现。课堂教学如果只是简单复述书本上的语句,不做任何简化,会使大多数学生很难连贯完整地听完,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日常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应该特别注意尽量使英语表达简单化,口语化,通过使用课堂上的口语表达来代替书本上的英语书面表达。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他们是否能够跟上上课的节奏,是否已经对讲过的知识已没有了疑惑。必要时,也需要通过对一两个学生的提问,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对已讲内容的接纳程度。总之,采用简单的英语和口语化的讲授方式进行授课,即可以减少学生的听课压力,同时对活跃课堂气氛具有帮助作用。学生也可以学习如果采用英语对一个想法、一个流程进行直观具体地阐述。

3 积思广益,创造课后讨论的英语学习气氛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课后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采用全英语进行讲授的专业技术课程,课堂上学生不仅会遇到关于专业知识的问题,可能还会有英语方面的理解问题,综合起来,对知识点的接纳难度将会对中文授课大很多。作为授课教师,在课后或者课间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对于之后课程的开展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善,都是一件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针对专业知识,除了为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解惑之外,还要考虑询问学生对如此英语讲授的方法是否接受,看如何加以改进。通常情况下,由于一些课堂没有讲述过的基本知识,学生以前是通过中文学习的,学生虽然能够听懂此次课程的英语讲授,但是并没有真正透彻地领会知识点内在的关联。所以,教师在和学生讨论时,需要分辨他们不懂的真实原因,勤于总结学生困惑的源头,将问题归类,通过改革讲授方法,个性化地解决问题,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如果某些问题是因为学生对于英语教学方面的不适应而导致的,那么适时地在课堂上着重总结这些问题,将对提升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教学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再者,通过在课后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使用英语讨论课堂内容,也会对学生适应英语语境,掌握专业知识,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可以消除对采用英语交流的恐惧,顺应和习惯英语语境。除此之外,还希望能在课后成立学习小组,利用英语沟通讨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4 持之以恒,在全英语教学上努力“排除”汉语

虽然现在英语教育越来越普及,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也逐渐增多,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越来越好了,但是英语毕竟不是母语,在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当中也必定会遇到比普通专业课程教育更多的问题,在起初的一段时间内,采用英语教学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的最初期,例如在前几个小时的授课中,学生往往反映不能很好的接收专业知识,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不能适应老师的英语口语特点和习惯,自身的英语水平达不到回答课程提问等问题,从而渐渐失去了对本门课程的兴趣。有时候,老师会在学生的压力下,在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上使用越来越多的汉语,最后可能导致了英语教学只停留在英语课本、英文课件、和英文试卷等书面材料上,而在课堂上则使用汉语来教授这些英语课程,这样就失去了全英语教学的意义,退化成了“半英语教育”。短期来看,采用中英文混杂的方式,确实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不符合采用英语进行授课的初衷,而且使学生对英语教学失去兴趣,对学院学校国际化拓展不利。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坚持在课上使用英语教学,拒绝采用中文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或重复,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在作业和考试中使用英文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彻底采用英语进行授课、辅导。

5 采用视频,提升英语气氛和课程的趣味性。

《电磁场与电磁波》中的大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实验来加深印象、深化理解。但是由于课时有限,以及有些实验的准备较为复杂性,甚至有些实验带有一些危险性,随堂进行实验的操作和演示较难实现。为此,我们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增加视频内容的方式来补充此类内容。现阶段《电磁场与电磁波》英文课程中已经包含了66段视频内容,其来源基本分为现场实验、现象演示、应用举例、仿真模拟等四个途径。视频采用英语进行录制,并和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事实表明,学生对这样的安排非常满意,这些视频不仅增加了学习的乐趣,而且延展了课堂内容,使学生对理论的了解更为感性深入。

6 与国际接轨,邀请国际知名教授参与课堂教学

我们利用985三期建设项目中的“模块化”专家经费,邀请国外高校中具有多年电磁学教学经验的老师,来学院讲授部分课程。外国专家的介入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提升学生们对课程国际接轨的认可程度。“模块化”专家参与课堂教学需要较多的协调和准备工作,比如课程内容的合理衔接、因所用教材不同而带来的差异、以及需要实时了解学生的感受,和外教沟通,及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修正和优化等。

小结:采用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的讲授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英语语境下,掌握此门课程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更肩负起了使学生更快适应英语环境,拓展他们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对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建设,是非常有利的。目前很多技术领域的前沿科技,依然以西方为主导,很多经典的教材文献也是以英文撰写的。而日益开放的学术氛围和贸易氛围,也使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对于日后选择出国的同学来说,全英语教学也可以为其做好充分的准备。专业课程英语教学为所有毕业生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是当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负责认真的体现。希望我们从自身经验总结出的四个原则,即正式讲授课堂内容前,进行基础词汇和用法的提示,教学中注意句子的口语化表达,积极和学生互动,与学生共同研究方式方法上的改进,以及在课堂上 “排除”汉语干扰,能够为老师们提供一些有效进行全英语专业课程授课的帮助,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卓越工程师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工学研究生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实践》徐巍华《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3年02期

[2] 《“电路”课程全英文教学模式探索》吴素平,王旭红 《中国电力教育》 2012年06期

第5篇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结构特点,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大多数院校在该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专业建设的管理、专业建设特色、实践教学环节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信息与电子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放在理学电子信息类一级学科下[1]。虽然,它归口于理科专业,但它又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适应面广、历史较短而又发展迅速的新兴专业。我校于2006年开设了该专业,目前每年招生规模能稳定在150人左右,已初步形成了该专业的教学体系,为提高本专业办学质量,本文就目前该新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进行探讨。

1 我院该专业课程结构特点

跟传统专业一样,本专业分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两大部分。特点是减少了理论课的课时,增加了实验实践课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并使其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

(1)注重基础教育

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开设了普通物理,普物实验;加强英语和计算机文化训练,基本做到计算机课程四年不间断。这样,在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强化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的训练

在总的学时减少的前提下,对专业基础理论课加强,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都保证理论课时在60学时以上,实验课时在20学时以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能力,形成宽厚的专业基础。

(3)加强实践环节

该专业的实践实训时间是我院理科中最多的。除了每门专业课程都独立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程外,大一和大二暑期安排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大二和大三都安排有两周的电子电工课程实践和专业课程实践;大四第一学期安排有8周的专业实习;第二学期安排有8周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八周的毕业实习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科研训练,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设计制作能力、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使其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2 该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口径宽,特色不突出

该专业是一门理工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涉及知识面很宽,主要包括:无线电物理学、无线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信息与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目前大多数高校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将其分为两个方向,学生从大三开始选修相应课程,这种培养模式比较有利于学生将来选择就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但从课程设置来看,绝大部分院校的此专业与电子信息工程或电子科学技术,甚至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差别不大,特色不够突出。

(2)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由于是新兴专业,加之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新器件、新技术等层出不穷,大多数院校有着本专业系统教育背景的教师少,刚从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稍多,但他们又缺乏系统的教学实践,所以师资队伍结构不太合理,师资力量不强。

(3)实验实践力度不够

尽管大多数院校很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在教学时间上也给予了保证。但课程实验内容过于单一,绝大多数是验证型实验,学生面对的是试验箱,连线、开电源、看现象、记录即可,缺乏设计型和研究型的实验项目和内容。特别是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上,和社会接触的力度不够,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不够。

(4)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有待改进

本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扩大学生的视野,重视分析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思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研究,适时的结合现有的实验条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3 专业建设建议

(1)保证执行和管理力度

成立校级该专业建设和评审委员会,该评委会的成员要具有建设此专业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还应具有公正客观的高尚品质。应客观地就该专业的学科基础、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专业人才规格、主干课程和教学计划、办学条件、科研方向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对该专业建设既起诊断作用, 又有导向和调控作用。

(2)突出特色,加强专业方向建设

教育部于1998年10月提出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四个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信息;电路与系统;计算机[1]。结合我校师资条件和具体实际,改革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其分为两个专业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方向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方向(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示例)。并加强对相关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使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程。

(3)具体落实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为目标,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验室硬件到位,保证开放时间;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改变实验考核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明确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和设计型实验的开放;制定工业见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等实践训练方案并严格执行;明确教师指导,建立学生科技活动小组与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

专业理论课程设置:

(1)必修课: 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Protel DXP(自修)、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等

(2)限选课:应用电子技术方向:电子工艺学(自修)、电视技术、集成电路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方向: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自修)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

(3)任选课(选修4门)电子测量与仪器、数字视频技术、语音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原理、局域网技术、卫星通信原理、光纤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原理

(4)提高教学水平

在师资力量不是特强的情况下,建议理论老师和实验老师不分开,即某专业课实验教学由该专业课的理论老师来指导,并进行“六个一”。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就该专业课程建设或教学体会进行交流;每两周进行一次公开课,课后互相提出宝贵意见;每月进行一次学生座谈会,及时反馈学生对相关课程教学的见解;每学期至少和相关兄弟院校进行一次学术交流;每年暑期派老师去企业或实践基地进行一次生产实践;每两年进行一次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

4 小结

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不断改善和完整[2]。但如果我们提高了该专业建设质量,狠抓了教学环节,则我们的招生和就业就水到渠成,我们的高校就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 树立正确的新的课程观

物理新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以具有教育价值的物理知识为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浅、宽、活、新”的设计思想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要求。

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获取实验事实、概念、定理、基本理论以及物理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观察和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周围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可认识性,体会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以及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仪器设备等因素间的矛盾,真正贯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

二 注重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位真正的教师不是在于直接教给学生真理,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真理。”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加工变为考题检查学生。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要求转变学生学习中的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会,教师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但“放”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

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中,新的教材的编写摒弃了以前“照方抓药”的教学方法,注意学习过程的探究互动,不是直接呈现所有的结论,结论以空白的形式留给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验探究成像规律,学生学会不是教师教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会的,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构建新的知识,这比硬塞给他们强百倍、千倍。

探究过程具有教育意义,一定要重视,教师要花大力气去组织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在讨论时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另外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重视探究过程是针对以前过分重视结论的情况提出的,应当注意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只重过程而轻视结论,事实上,教学的结论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探究教学虽能很好的促使学生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用探究方式来进行。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使用包括接受式、探究式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如讨论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实验操作法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生方式的转变。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策略和方法都应该得到提倡。

三 在生活,科学、技术、社会(STS)中进行物理教学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生活、科学、技术、社会来展开。

1.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STS的联系

(1)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

如:纳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等。

(2)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

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浮力与潜水艇的浮沉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等。

(3)关注一些社会重大问题。

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燥声污染等等。

2.让生活、STS走进课堂,将课堂引向生活,引向社会

(1)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参观、采访工厂、农村、电站等,了解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2)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媒体通信工具搜集各种科技信息。如收看科技节目,阅读科技书刊,利用互连网查询、搜集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

(3)开展各种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搞科技发明高不可攀的神秘感,例如,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潜望镜、望远镜、指南针、潜水艇电磁继电器等实验仪器或模型;引导学生进行“纸锅烧水”,“烧不死的鱼”等小实验。

(4)举办各种物理知识讲座、介绍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增强科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人类的进步与环境的变化”、“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火箭”、“神州系列宇宙飞船”等。

(5)开展写小论文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以及参观、实践活动中的所想写成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和写作意识。

第7篇

1、引言

随着测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对测绘技术的要求与依赖日益提高:利用数字化地形图进行城市规划、路线设计、建立地面三维模型、工程量计算;利用全站仪、GPS实现各种建筑物的快速定位和工程变形测量等。其中被广泛使用的GPS系统是由由空间星座、地面监控和用户设备三大部分组成。GPS测量就是通过利用GPS接收机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出地面点的三维位置的一种新型测量方法,用它几乎可以完成所有的测量工作。因此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具有GPS控制网的测量实验实习基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立校园GPS实验网的必要性

我校测量实验室于2006年搬迁至新校区,测量实验和集中实习也都在新校区进行。同时,也开始在校园内进行控制点的布设,能够满足基于边控制边测量方法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的需要,也能够满足施工放线引测三维坐标的要求;实习期间采用独立坐标系、独立高程系进行导线首级控制,由学生利用经纬仪测距导线技术建立临时控制网。但是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新专业的开设,出现了测量实验课课时的增多且实习时间相对集中的局面。已有的测量控制网无论从数量上、 精度上还是使用的方便程度上都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因此,有必要着手建立并优化新校区的测量控制网,以满足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环境化学工程、给排水工程等专业对于测量实验和测量集中实习的需求。

3、建立校园GPS网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学科相互联系的加强,GP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部门的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地质灾害的预报、监测及防范等,因此,有必要建立校园GPS实验网,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基础资料。GPS网的设计时无需考虑测角、边角同测和测边网等的传统要求、不需要考虑布设什么样的网形、考虑图形强度,几乎可以设定在所需要的任何位置处。所以GPS网的设计是非常灵活的,利用GPS定位技术建立GPS网,具有全天候、对通视条件无要求、相对精度高、操作简单、高效率、作业灵活便捷等特点。不仅工作量小,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边长

4、GPS网的布设原则和GPS点的选择

GPS布网主要包括网形设计和观测计划制定,构成优化的解算图形,同时应考虑提高成果可靠性。应遵循保证测量精度、测绘速度快、节省费用的原则。同时,GPS网应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测区自然状况、交通条件等进行灵活设计,防止粗差。根据《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的规定来确定相对应边长和精度。布网时要重点考虑的是合理利用原始控制点, 将已知点和未知点以边连、点连混合方式交叉构网,使得GPS网具有较强的几何强度,常见的有环形网、三角形网、星形网等。特别是作为平差的已知点、校核点的利用,分析其在网内的位置和本身精度对平差精度的影响,最终设计出最优的网形方案,合理恰当的技术设计能有效地保证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和满足要求。

GPS点的选择按照国家测绘局颁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要求,应考虑下列原则:

a. 观测站应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输电线,接收机天线与其距离一般不得小于200m 。

b. 观测站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远离雷达站、电台、微波中继站等。

c. 观测站的设立应便于用其他测量方法联测。

d. 观测站应设立在视野开阔且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小于15°的地方。

e. GPS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相重合,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

f . GPS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网点相重合,重合点在网中应分布均匀。

根据校园实际地理情况,GPS点最好选择在高层建筑物上,可保证点位稳定、视野开阔,施测布网时尽量使起算点间形成异步环,其它各点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适当减少GPS网中的异步环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在起算点和需要设置参考站的过渡点构成异步环后,其它测点根据情况可不必形成异步环,但要保证观测条件良好,基线解算合格。

5、拟建GPS网的实测内容和功能

根据教学大纲对实验实习教学的内容要求和时数安排,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选择有代表性的工程环节和有鲜明的模拟性的工程实例,作为GPS实验实习的教学内容是完全有必要的。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环境,使实验实习的整个过程尽可能的符合测绘工程生产实际,并满足GPS实践教学的要求。使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能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让测量实习转变为完整意义上的测绘工程实际工作的模仿,最终达到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首先是对GPS技术的掌握,其主要包括GPS 业内数据处理和GPS 基线网实测两大部分。让学生通过以动态、静态 GPS的方式观测并建立基线网,对测量成果进行检验的基础上能够熟练的进行工程放样。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埋设一定数量的四等三角点,以此将其作为GPS 控制网的起算数据,进行外业设计以及图形结构设计。学生通过 GPS 技术的应用在合理布网的基础上,使控制点能够具有更为便捷、 全局特征分布。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以及需求,固定控制点,对导线进行加密测量,方便对学生测量数据所具有的精确性以及真实性进行检查,以此进一步的提升了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其次根据校园的实际地理地貌特征,模拟出一些仿真效果好的实习场地,利用建筑物、道路、桥梁、渠道、河道、堤坝等,以此来更好的满足给排水工程、建筑工程以及交通工程学生的实习要求,增强了基地的多样性。例如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在校内完成道路选线、曲线测设、道路中线放样、纵横断面测量等工作。

最后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内容包括 GIS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的管理与入库、 GIS 工程实践训练以及相关的科研活动等等。结合数字化测图技术,实现测绘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处理的一体化,提升专业学生数字成图、数据处理的能力。同时可以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不仅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提供帮助,还可以为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实现校企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6、结语

具有GPS控制网的测量实习基地的建成,不只是能提高了工程测量课的教学效果,优化学校的原有教学条件,更可以拓宽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从事测量工作的范围,在提升学校社会地位、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使学生通过先进技术、真实环境的接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实际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声享.陈晶晶.李夏至. GPS测量实践教学的尝试 [期刊论文]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3)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学 认识 衔接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物理学。大学物理是理工科类的一门物理学基础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在大学教育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促进人才培养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教好大学物理这门课程,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教师的一项重大挑战。对此,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师,我对此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一、做好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的衔接

就知识体系而言,中学物理已经介绍了力学、热学、电磁学等部分内容。但是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大学物理内容都有着显著的提高,而且需要运用崭新的数学工具,如导数、微积分和矢量计算,解决物理问题。大学物理是离不开高等数学的,尽管很多院校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了高数课,但是很多学生还是不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物理问题。例如,在质点运动学中,有两类常见的求解质点运动的问题:在某一初始条件下已知质点加速度,学生不会运用积分求解运动方程;已知质点运动方程,不会运用导数求解速度和加速度。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如何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又做好“兼职”数学老师,就成为大学物理教师的一项任务和技能。

局限于数学知识,中学物理研究的是恒量或均匀变化的问题,如恒力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大学物理研究的是任意变化的量,如变力,任意曲线运动。这时,微元法方法起着桥梁作用,在dt时间内(对应微分)是恒量问题(中学阶段),在整个时间t内(对应积分)是变量问题(大学阶段)。由于大学物理是一门非物理专业的公共课程,我们应当突出物理思想与物理图像的教学,而不应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复杂的数学推导与演算上。费因曼曾说:“对学物理的人来讲,重要的不是如何正规严格地解微分方程,而是能猜出它们的解并理解物理意义。”能从物理角度说明问题,尽可能不用数学。例如,在讲解“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时,我们可以从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出发,而不需要从繁琐的洛伦兹数学变换关系式推导。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学生真正明白相对论时空的物理图像,而不是纯粹的数学演算。

二、做好物理知识与科学思维方法的衔接

很多学生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自己根据物理知识会做题就行,甚至一些教师让学生背知识点、进行题海战术。诚然,掌握知识点,会解物理题肯定没错,但是大学物理教育不仅于此。更重要目的在于,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拥有的建立物理模型、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能力;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科学技术和整体素养。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

无疑,物理知识很重要,但是对大学生来说,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比掌握物理知识本身更重要。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有启迪的素材,在授课过程中,要尽可能讲述一些科学家对某一问题的思想方法的典型内容,让学生知道物理学方法论中所用到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例如,库仑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如何发现的及二者的关联?爱因斯坦是怎么创立相对论的及与经典力学的关系?量子物理与经典物理的对应关系?光的微粒性与波动性?等等。在讲物理知识过程中,有机地融合这些素材,一方面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授课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对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有所了解,增加对物理学中方法的认识和运用。

三、做好物理概念与例题教学的衔接

概念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具有关键作用。物理概念既是物理学的基石,又是物理学的支柱,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门物理学分支的发展都离不开物理概念,如质点运动学离不开位矢、速度、加速度、动量等基本概念的支撑,热力学的发展离不开温度、内能、热量、熵等,电学的发展离不开电流、电压、电阻、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等。物理概念是组成物理知识体系的基本单元,原理和公式就是反映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量依存关系。由此可见,物理概念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对物理过程有准确的理解。同时,通过概念教学,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大学物理的概念多、理论性强,运用的高等数学知识较多,有些概念学生不容易掌握。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分析理论知识外,讲解适量的例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际上,讲解例题是物理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演算,既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又让学生学会正确解题步骤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大学物理课时数安排较少,完成教学任务的时间紧,选什么样的题、选多少题就非常有讲究,因此,所讲例题要有典型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典型性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消化,多样性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增加知识广度。同时课堂讨论很有必要,争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做好知识传授和品质教育的衔接

除了传授知识外,大学物理也是培养大学生优秀品质的一部好素材。物理学蕴藏着很多不同层次的美,如太阳系中行星共面的和谐美,雪花结构的对称美,原子中电子排布的有序美,等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揭示物理之美,能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从而产生科学灵感和火花。以“电磁场和电磁波”一章为例,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正是抓住电和磁的对称美,在总结安培定律、库仑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基础上,大胆提出了“位移电流”和“感生电场”的概念,建立了经典的电磁场理论,从而使得电、磁、光得到统一。

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团队精神、拼搏精神的品质教育,启发和激励学生。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学水平不断前进的当今时代,很多科学任务必须依靠团结合作,单打独斗是不能完成的。“团结就是力量”。例如,在讲授“氢原子的波尔理论”时,我就介绍了玻尔和卢瑟福的故事:众多学者共同生活、共同学习,通过争论、质疑和辩解,使思想相撞,知识互通;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领域的学者生活在同一实验室里,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原子结构难题。结合具体物理知识,通过适时的事例,向学生阐述顽强拼搏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上帝分送礼物时是毫不宽容的,他只给了我骡子般的顽强。”在讲“电磁感应定律”时,让学生了解到,法拉第在实验室奋斗了十年;在讲“量子论”时,告知学生: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拼搏了六年。

总之,要使学生学好大学物理这门课程,广大物理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付出辛勤的劳动,熟悉教材内容,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云康,唐曙光,唐春红,吴庆春.大学物理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5:433.

[2]熊力.怎样上好大学物理习题课[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2(2):67.

[3]韩海波.大学物理概念学习的问题诊断与概念教学模式的探究[D].中国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毛骏健,顾牡.大学物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6.

第9篇

关键词: 《波谱解析》 教学改革 多媒体 更新内容

《波谱解析》是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紫外、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特征、规律和图谱解析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四大波谱技术解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的能力[1]。课程内容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多门课程,内容抽象、知识点繁杂。另外,我院该课程没有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初学者往往感觉枯燥无味。学生不能把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因此,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解图,推测未知化合物的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如何上好《波谱解析》,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对《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初探进行如下介绍。

1.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表达方式生动直观、灵活多变的特点[2]。《波谱解析》的对象是各种谱图,运用多媒体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各类谱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多媒体教学可以结合多种相关软件如Office、Flash、ChemBioOffice等。例如,采用flas生动形象地展示红外分子的振动形式,使枯燥理论的知识变得丰富多彩易于接受。在讲解核磁谱图解析时,利用PPT动画一步步演示推导,由小的基团到结构单元,进而到可能的结构式,犹如拨开层层云雾,学生身临其境,思维也随之演绎一遍。ChemBioOffice软件可以给出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图,模拟出化合物三维立体结构图,辅助解析,大大增加课程的信息量。教学时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并结合板书,可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2.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点明课程的重要性

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大,难免有些急功近利,认为作为选修课的《波谱解析》,对其评奖学金、考研考公没多大作用,重要性不及其他课程,所以学习态度不端正。此外,《波谱解析》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抽象,比较难于理解,学生会产生畏惧与排斥心理。这时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联系生活的教学方式可谓一方良药。比如,紫外光波长小能量大穿透力强,可以用于医院杀菌消毒;红外光谱能直观地反映化合物的基团,可用于丙二醇、二丁醇等真假药物的鉴定。由当下环境热点问题――雾霾的产生和防治,引入质谱技术攻克PM2.5来源解析难题,引发学生对质谱章节的好奇。另外,大家熟悉的无伤害的医学检测手段MRI,其实就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影像学的利用。在课件制作上,可以配以图片和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既要说明波谱解析的内容与生活有紧密联系,又要说明该课程可以为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等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考研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波谱学原理或仪器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今后也可以从事相关仪器的研发或营销工作。

3.基于应用为目的,优化教学内容

《波谱解析》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解析谱图的能力,如果所教的内容重点只集中在如何解析谱图,这样的教学结果会使得学生对各种波谱特征数据死记硬背,图谱解析能力不强。例如,核磁共振章节,学生不清楚核磁共振产生的原因及化学位移产生的原因,从而无法理解影响氢谱化学位移的因素。成千上万的化合物,上百种质子化学位移数据,学生记起来太累太难。在教学中,针对三方面进行精讲。首先,明白产生核磁共振产生的三个条件:原子核为磁性核,外磁场的存在,磁核做拉摩运动,外界电磁波提供的能量等于相邻磁能级间的能量差;其次,化学位移产生的原因及化学位移与H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密切相关;再次,清楚屏蔽和去屏蔽及诱导效应、磁各向异性、相邻碳原子的杂化态对氢核电子云的影响。学生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学习记忆,自然事半功倍[3]。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加强解析实践训练[4]。对于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四大波谱的目的是应用于解谱。但是学生对于原理的理解、解谱规律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实践应从简单到复杂,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每章教学后,根据教学大纲,安排一次相关内容的习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校虽然未设置波谱解析实验课程,但通过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实验课程可以获得不少实验产物,均可以送样检测四大波谱,并指导学生亲自操作和演示实验内容,待一张完整的图谱出现时,再指导学生进行解谱。另外,对学生本科毕业实习或科研过程中所获得样品进行检测、作图,培养学生独立解析谱图和分析结构的能力,加深对波谱解析方法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后续从事科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5.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科技日新月异,仪器更新换代,《波谱解析》的教学内容也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又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将波谱新技术、新发展和新知识融入教学,使学生了解学科前言和最新的发展动态,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

总的来说,《波谱解析》课程教学需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手段、方法和内容,加强师生互动,以各种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解析谱图的能力,教学相长,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应用型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丽兵,陶曙红.《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改革及教学效果调差分析报告[J].广东药学学院学报,2005,21(4):480-481.

[2]刘树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0(9):45-46.

[3]沈薇,陈敏,黄丽琴.以应用为导向的《波谱解析》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探索[J].广州化工,2015,43(19):202-203.

[4]柳润辉,沈云亨,李慧梁等.《波谱解析》教学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3):532-534.

第10篇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使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问题甚至灾难,只有依靠人文精神才能驾驭科学技术,使之为人类和为社会服务。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教材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素材。

“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科学与人文的主要关系即如此。”科学文化中含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含有科学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离将带来的弊端是:科学技术将不是造福人类而是带来危害;科学发展将不是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是造成新的矛盾和冲突;脱离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不利于高素质人的培养,会出现有知识而无文化的现象。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教材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素材,物理学具有双重功能, 物理学既是科学,也是文化。物理学不仅有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功能,而且有社会教育和思想文化功能。物理学中有一套最全面最有效的科学方法,实践证明,把这套方法运用到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乃至社会科学,都是卓有成效的。在教育中,对于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物理课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1 结合教材在教学中以人为本“授人以渔”。(人文精神的根本体现)

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人来培养,就要求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和结合贯串到所有课程教学中去。是“灌输知识”,还是“点燃火种”?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是把学生头脑作为容器,一味“灌输知识”,而不是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火种,启发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知识原本应在教育中起到开启心智、陶冶性情的作用。

如果获取知识仅基于实用、求职、甚至功利的目的,那么就会失去知识的内涵和魅力,造成一些学生对所学课程毫无兴趣,不想学。甚至变为一堆苦燥无味的公式,成为获取高分的手段,培养出“有知识无文化”的人。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对重大发现(或发明)过程的介绍,向学生传播著名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分析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能适应新世纪迅速变化和剧烈竞争的创新人才。例如在讲电流磁效应时,从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奥斯特信奉康德哲学,认为自然界各种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1812年他发表了论文“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统一性的研究”,深信电和磁有联系。从一次演示实验中磁针‘晃动’发现电流磁效应。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在讲述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故事时说:“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其实,教会学生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其适应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也是我们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探索和提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除了他在科学上刻苦钻研外,更重要的是他坚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实践,敢于向权威挑战。因此在教学中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和结合贯串到课程教学中去,不仅可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且学会用联系的、变化的、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如何体现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有好奇心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教育需要兴趣和激情)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学生问丁肇中教授:“您为什么化大力气去探索宇宙中的暗物质?”丁回答:“我有兴趣,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丰富人类知识宝库。”法拉弟从化学转到电学。德布罗意从历史学转到物理,就是有兴趣。靠什么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要从物理学之外的东西,要靠物理学本身的魅力来感动学生。物理学是非常吸引人的,可是很多学生感觉物理学非常枯燥,主要是没有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或者是他不懂,只能是背公式,越学越可恼。要让学生有兴趣,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学的精髓,这要靠老师用自己的科学激情去点燃学生的热情。讲物理学发展的艰难、曲折的过程,讲科学家的真实感人的事例(必须从中点出科学思想、方法或科学精神);讲物理学与哲学关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联系高科技中的应用、联系与社会有关问题。如联系生活中的物理、航天技术、各种电磁波应用、现代光学应用、激光技术、X射线应用、放射性应用、能源与环境等等。讲电势差先问为什么高压线上,鸟可以站人却不行;讲热传导时,先问半瓶开水易凉还是满瓶水易凉。以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惯性后,我们可以提到,交通规则中严格要求骑摩托车或乘坐摩托车时必须戴上头盔,这是因为在交通事故中一旦头部受到强烈撞击,脑髓就要撞击颅骨内侧,因此很容易引起脑震荡和脑血肿,即使颅骨不破裂,脑髓也会受到损伤。通过惯性学习,使学生在安全知识方面也获得相应的收获。

善用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好的语言表达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美的意识。它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彰显。普朗克是现代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他在晚年回忆他的中学物理老师是这样教“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块沉重的砖头扛到了屋顶上,他所做的功并没消失,而是储存起来了,或许多年后这块砖松动了,不幸落到了一个人的头上。”这是多么生动的教学啊!难怪普朗克到晚年还记忆犹新。

3 树立楷模,科学事迹激励人心(走上成功之路必须具备的高尚品德)

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给人以深刻启迪。布鲁诺在被火烧死前的震撼人心的话语;牛顿在被一个苹果砸到后悟到万有引力定律那一瞬间的热泪;贝克勒尔被放射性灼伤的胸口;居里夫人那送给女儿玩耍的诺贝尔奖章,在艰难工作条件下,一生奉献给放射性研究。发现镭后,不要商业性专利,让镭为全人类服务。在科学史上,每一位科学家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感动世界的精彩。而这可以让我们在物理课堂上进行讲述,用伟大的人性之光感染学生。

在对待科学成果的态度上也包含人文精神,我们应坚持真理,颂扬“创新”,造福人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对科研成果的利用上,是造福人类还是危害社会例如:核能利用,放射性应用……现代物理学和高科技的发展也需要一个优良的人文环境。

总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以文教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教育渗透要象血液通过毛细血管送遍全身,不能额外进行注射。爱因斯坦说:“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渗透应该在学生不经意之中完成。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内容和物理学科内容结合起来,下点功夫,动点脑筋,一定会达到渗透的最高境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赵凯华主编,《物理学照亮世界》

[2]爱因斯坦文集

第11篇

[关键词]教学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6-0054-04

教学基本功比赛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推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清华大学电机系积极组织本系青年教师参加这项比赛,成绩优秀。通过校、市级比赛,进一步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赛后,这些参赛教师在教学与其他工作中,都发挥了很好作用。组织教学比赛是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目前已经举办了六届,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已举办三届。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是否可以在院系一级这样的较小范围内组织教学比赛?如果组织院系级教学比赛,选手、评委均来自本系,相互之间对于教学内容更加熟悉,评价教学水平是否会更加客观一些?组织院系教学比赛有哪些区别于市级、校级比赛的特征?组织起来会有什么难度?

我们带着这些思考,组织了清华人学电机系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和组织过程中不断摸索,创造性地提出了“原生态”式教学比赛的新模式,初步回答了上述问题。

一 电机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背景

校、市级比赛的选手与评委来自不同学校、或不同院系、专业,覆盖面广,参赛选手多,因此组织难度、复杂度都很高。校、市级比赛采用的集中时间比赛的形式,通常没有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由评委身兼考官和听众双重角色,进行现场考评,十多年来,已取得了优秀的效果。但系级比赛与校、市级比赛相比,参赛选手均来自本系,我们决定:将比赛引入课堂,以实际教学环境来衡量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比赛内容是正常课程进度中的一个小节,学生为正常选课的学生。评委在上课地点进行现场考核、现场点评。借鉴校、市两级基本功比赛的成功经验,结合电机系实际,2009年9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电机系在全校范围内率先举办了系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二 电机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办法

2009年,电机系制定并实施了《电机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实施办法》。并于2009年9月18日举行了比赛启动仪式,2010年3月15日顺利完成了比赛。

1 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

电机系把清华大学提出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作为指导思想。即以比赛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以比赛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又以“把比赛作为培养青年教师的必需环节”、“将比赛引入课堂,以实际教学环境来衡量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基本理念,长期规划、周密安排、不惜时力、予以实施。

2 比赛形式

(1)长期规划,周期性激励,严格奖励

首届比赛要求电机系40周岁以下(不含40周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的专职教师,自动作为选手,必须全体参加比赛。已获更高级比赛荣誉的教师可自愿参加。参赛教师包括课程的第一、二任课教师。

比赛中涉及到的课程既有本科课程,也有研究生课程:既有本学科专业课,也有全校性基础课;既有以讲授为t的理论课堂,也有在实验室现场授课的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课堂,等等。而参赛的教师既包括授课多年的“老”青年教师,也包括刚刚上岗的“小”青年教师。赛事几乎覆盖了电机系的所有课程,全部青年教师都从中受益。

长期规划,周期性激励。隔年组织。次比赛。每次比赛分为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两个阶段。这由本人在比赛学年度选择学期,并向组委会提出参赛申请,每位教师每学年只需参赛一次。当年满足参赛使条件的青年教师,自动作为参赛选手;参加过系级比赛但未参加过更高级别比赛的教师,在仍满足系级比赛参赛条件的情况时,需连续参赛。相关教师这样连续参赛,使得比赛更具有延续性,对参赛教师具有可持续的鞭策作用。

奖励设置。比赛学年度结束时,评委会将根据评委现场评分及专家组综合意见进行统一评选。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证书及奖金。其中,一等奖数量一般应不超过当年参赛人数的20%,二等奖数量一般应不超过30%。此外,要从当年参赛的教师中,综合考虑,选择适当人选,代表系里参加偶数年11月举行的校级教学比赛。比赛成绩在系教务科、人事科备案,作为对该教师考评时的参考依据。

一等奖比例少于20%,三等奖比例大于50%的做法,主要是为教师设置提升教学能力的空间,给教师提供超越之前比赛成绩的机会和舞台。随着比赛的进展,系组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对奖项比例进行调整。

(2)“原生态”比赛模式

比赛主要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引导青年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根据系赛的特点,需要采取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模式,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将比赛引入课堂”这种“原生态”的比赛模式,以实际教学环境来衡量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可以充分保证比赛的真实性。比赛内容选自正常课程进度;比赛时问是正常上课的一个小节:比赛听众是正常选课的学生;评委进行实事求是的现场点评。这些都是未经过雕琢的原生态。“比赛进课堂,天然去雕饰”,我们就是希望用“真材实料”取得“真绩实效”。

(3)评价体系

在讨论比赛的时,我们既注意了汲取校赛和市赛的评价体系中的有效内容,有特别注意列入由于上述两赛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因而无法列入,或不能充分展开的考核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主要的教学原则或方法。这些内容共有五点,在本小节中,将会与吸取校赛和市赛的内容适当的混合提出,而在本文的第三个大问题中,将单独强调叙述。

要求教学内容突出前沿性、科学性、逻辑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根据课堂大小和选课人数,适当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兼顾知识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术性与思想性结合,积极引导学生,教书育人:注重因材施教;教学注重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板书设计合理、字体图表工整、美观、规范;得体着装,用清楚的普通话讲授。

(4)缩短比赛赛程

按照赛事规定,每届比赛分两学期进行,比赛时间长且分散。为了方便参赛教师和评委,电机系采用了“菜单式”选择办法,缩短了赛程。即:将比赛时间限制在每学期的第3-7周内,参赛教师可以从开课学期的第3-7共五周的“参赛课堂菜单”内选择一小节课参赛。

(5)评委现场点评

比赛采取评委现场点评的形式。在比赛课节结束后,评

委立即现场对选手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由评委决定点评时间。实际中经常在10分钟课间点评后,评委还会专门借用教师休息室继续点评。有时点评时间甚至达到1、2个小时。

(6)选好比赛评委团

电机系在确定赛事评委时,除了要求评委应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能和高深的学术修养外,还做到了“三个兼顾”。即:兼顾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兼顾电气工程各二级学科,兼顾基础、专业两种类型课程。

全部由教授组成的电机系比赛评委会,有国家精品课负责人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获得者2人,卸任的主管教学副系主任1人。他们中既有老专家,也有45岁以下的年轻博导,不同年龄段的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具有多元视角,可以对参赛选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评。

此外,评委会的专业背景覆盖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全部五个二级学科,而且在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各有专长。参赛教师来自全系各个二级学科,参赛课程既包含面向全校的基础课也包括专业课。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公平地进行考核、科学有效地进行点评,系里从每个二级学科聘请了专家担任评委,评委中还包括了《电路原理》和《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这两门面向全校开设的基础课的课程负责人。这样的“全能型”评委团,能够真正为选手现场把脉,并对症下药,传经献策。

电机系利用了各种有效媒体,宣传比赛成果,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包括:配备专人对每次比赛进行随堂录像,并在赛后将录像提供给参赛教师本人,以便于其进行自我叫顾和分析,作为其自我提高的借鉴。同时,将录像作为系里选拔参加校级比赛人选的重要参考资料。在系网站、系馆电子屏幕上播放相关赛事信息等。宣传起到了很好的舆论激励作用,巩固并扩大了比赛成果。

三 电机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成效与特点

1 真实的师生教学互动

比赛互动环节没有经过任何事先安排,可以充分展示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一重要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例如,讲授本科生基础课《电子技术》的郭老师认为:我们的本科生,未来大部分人都会从事科研工作,那么在进行基础课教学的时候,能否把一些做研究的思路也能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在课堂上,郭老师真实地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互动、师生的互动。比如讲差动放大电路,它是如何从一个我们熟知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一步一步演化而来?每一步演化都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又带来了什么新问题?讲授的时候,他不是先给学生答案,而是先把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将身份转化为电路的发明者,那么你会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过程中,把工程学科里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论,即从科研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渐渐的教授给同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上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他们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一些基础。

2 启发式教学更彻底

用真实课堂作为比赛现场,就有真实学生的现场反应,就可以更真实的考查教师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情况。例如其中一位参赛教师在讲授《电磁场》课程时充分利用联想法,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电磁场》课程是在学完了《大学物理》电磁学、《电路》和《电机学》课程之后进行的。在《大学物理》电磁学中电磁场的概念已经基本建立,电磁场的相关知识在《电路》和《电机学》课程中已有应用,《电磁场》课程的目的之一是使得同学具有对工程问题建立电磁场模型的能力。邹老师在教学中采用的联想法主要以下形式展开:一、加强《电磁场》课程基本物理概念和图像的理解,构建电磁模型与力学模型之间的桥梁,从而使得同学能通过容易观察的力学现象理解电磁现象;例如,通过机械波的传播比拟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过程;通过水流的漩涡说明涡旋电磁场等;二、强调《电磁场》的工程应用背景,加强《电磁场》与已修课程《电路》和《电机学》的联系,在教学中,对电磁模型建立过程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和讨论。例如,对于具有任意形状的电阻,通过建立电阻导电介质中的电流场模型,不但使同学们清晰看到电流线的分布和流动特点,而H,也使得同学建立了实际器件与电磁场模型以及电路模型之间的联系。在《电磁场》课程中采用联想式教学可以使同学从电磁场抽象的数学描述中解放出来,借助已有的物理知识和电磁学应用的体验,加深对电磁场物理本质的理解和掌握其应用方法。

3 重点考核教书育人

电机系一直秉承“为人为学”的理念,注重教书,更注重育人。在本次比赛中,更是把课堂教学中的“教书育人”作为主要要素,进行重点考核。如参赛教师王老师在讲授《电机学》课程时,注重将“教书育人”融入授课内容。电机与电器研究是电机系的传统强项,但目前有些学生认为:电机学方面的知识已经不再重要了,而是更重视和喜欢学习电力电子、电力系统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一现象,王老师在课堂上讲到:随着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电机技术有很多的新发展,电机正在朝着特殊化、与应用场合完美结合的方向发展。比如美国新一代航母的飞机弹射系统中使用的异步直线电机,舰船电力推进系统中使用的低速直驱永磁电动机,飞机电源系统中使用的高速起动/发电机等等,这些应用都体现和发挥了各种电机的优点。这些新发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内容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专业背景知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电机知识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起到了很好的教书育人作用。

4 积极实施因材施教

结合电机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希望通过基本功比赛进一步推进因材施教的深入落实和实施。这也包括教师是否能够以学生为本,认同并培养学生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学生的特质,并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展示优点。袁老师讲授的研究生课程《电力电子器件原理与应用》就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内容上,他将抽象枯燥的、微观半导体基础理论跟多彩的、具体的器件应用特性结合起来,使来自柔输、电力拖动、新能源和外系的汽车和航天领域研究生能够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形式上,注重互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研究室的课题谈对问题的理解,学生积极参与使教师更有针对性教学;在授课方式上,针对选课学生年轻爱运动的特点,以篮球运动的队员组成来类比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之间的作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 电机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思考

1 比赛时间长,营造了全系全年精心研究教学的可喜氛围

首届比赛分两个学期进行,包含20多个比赛课堂。这期间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们见了面问比赛,办公室里说比赛,回到家里还要想比赛。比赛年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与赛事相关的话题已成为青年教师间的热烈谈资。在全系形成了“全身心投入教学,高关注度投入比赛”的气场。

2 做好赛中、赛后的交流

系级比赛,参赛教师和评委都是本系的。这就为参赛教师和评委、参赛教师之间的交流切磋、共享收获带来了好条

件。电机系也有意识地组织、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

5月29日,电机系举行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经验交流会,反响优秀。等奖获得者做了示范授课,随后与会教师就基本功比赛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有一位参加了校级比赛并获奖的老师谈到:他之所以在参加过校级比赛并获奖后,又第一个报名参加系级比赛,是因为通过校赛,他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所以,很想通过系级比赛中评委的现场点评,再挖掘一下自身的缺点,并希望通过系级比赛,增进和其他老师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老师还谈到:比赛“有压力、有指导”,效果非常好。由本系专家担任评委,评委都非常了解课程内容,这就给任课教师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使大家能够更认真的准备。同时,本系评委分析点评都很到位,从本专业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今后我们还准备加强赛中交流。例如鼓励青年教师到赛场观摩、互听比赛等。

3 发挥学生在比赛中的作用

学生是比赛的直接参与者之一,是教学质量提高的直接受益者。本次比赛我们给学生下发了调查问卷,希望通过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提高比赛质量。共下发并收回调查问卷638份,问卷共15个问题,包括对本次比赛和任课教师的评价。

今后,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大学生参与度。如:考虑增加学生现场打分环节,并将学生的打分计入教师的最终比赛成绩等。

4 实行人性化动态管理

为了保证这种时间跨度长的比赛能够正常有序进行,电机系对比赛过程采取了“一对一,随时随地”的人性化的动态管理。具体做法是,赛前,安排专人与每位评委、参赛教师一对一地落实相关的比赛细节。参赛教师在提交本学期比赛时间后,仍可以提出申请并在经组委会审核同意后修改比赛细节。在每位参赛教师的比赛前1~2天,组委会将再次提醒评委及参赛教师注意比赛相关细节。

第12篇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在高校全面开设文献检索课。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普遍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信息素质教育。然而,随着近年来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信息量呈爆发性增长,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另一方面信息新技术新工具层出不穷。以往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成长的要求,许多大学生既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信息问题,又觉得很有必要通过专门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因此,必须对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第一,信息素质教育形式单一,没有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方案。目前,许多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还缺乏系统性,信息素质教育以单一的文献检索课为主。除了图书情报、信息管理等专业以外,其他专业一般把文献检索课作为选修课。在面对五花八门的选修课时,只有少数学生会选修文献检索课。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一般由高校图书馆承担,即使将文献检索课列为必修课,有限的师资力量也往往不足以覆盖全体学生。另外,文献检索课学时短、学分少,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的意义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63%的学生上文献检索课是为了学分,21%的学生是为了提高检索能力,只有16%是为了提高信息素质[2]。由此可见,许多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的目的不明确。高校在新生入学时,虽然会进行图书馆入馆教育,但是新生的信息需求不明确,还体会不到信息素质的重要性。高校有时会举办与信息素质相关的学术讲座,可是由于讲座形式的限制,内容往往浅尝辄止,对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作用有限。由此可见,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形式相对单一、覆盖面不广,没有形成完备的信息素质教育方案。第二,信息素质教育内容陈旧,不能贴近信息实践的要求。我国已经出版了上百种的文献检索课教材,但是很多文献检索课教材的内容陈旧并且更新缓慢。一般来说,文献检索课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献检索基本理论、文献检索方法、常用中外文数据库检索等。大部分教材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介绍,而相对忽视文献检索的实践性。有的教材使用了过多的篇幅来介绍文献的手工检索,而对网络信息检索、多媒体信息检索、国内外重要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信息检索系统的介绍则不够。此外,文献检索课的内容还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不能有效解答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跟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联系不紧密。学生虽然在文献检索课上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不能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际能力,课后在查找信息时经常会觉得无所适从,学过的理论知识也会很快被遗忘。文献检索课还需要进行检索实践。检索实践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需要购买或建设一些数据库或信息检索系统。有的高校在这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开展检索实践。一旦脱离了实践,文献检索课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第三,信息素质教育方法呆板,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有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教材为中心,由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书本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一边展示大量的幻灯片,一边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学生则被动听讲、囫囵吞枣,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检索语言时,叙词表主题词的参照项“用、代、属、分、参、族”理论就比较抽象。教师在讲授时如果使用特定的专业术语举例,如主题词“用”是“电磁波测距”,参照项“代”是“电子测量法”,参照项“分”是“光电测距”,参照项“属”是“精密测距”等等。这样虽然也能说明知识要点,但是有些学生可能就不那么容易理解。文献检索课作为选修课或公共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各不相同。要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学好文献检索课,就不能不改进教育方法,改善教学质量。第四,忽视信息意识培养和信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会把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跟文献检索课混为一谈。似乎信息素养就是专指文献检索的技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也经常局限于文献检索课,忽视了对信息意识的培养和对信息道德的教育。其实,信息素养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为一个人在信息社会环境中,能够主动、有效、合理、合法地获取、评价、选择、组织、交互、共享、利用和创造信息,解决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备良好信息素质的人不仅要掌握检索信息的技能,还要树立积极主动利用信息的意识,要能够有效扩展和控制信息需求,要能够评价和挖掘信息价值,要能够实现信息创新和增值,要能够制定完整的信息利用方案,还要能够合理使用信息,避免发生侵犯知识产权、学术不端等不良现象。这些方面的素质仅靠文献检索课是难以实现的。

2面向需求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要从“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教育方式向“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提供什么”的新教育方式转变。在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目标下,适应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贴近信息实践,提供面向需求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

2.1合理规划和完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方案

要提高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水平,高校首先必须重视信息素质教育,要合理规划和完善信息素质教育方案。高校应该明确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大学生专业培养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在新生入学时,应该对全体新生开展图书馆入馆教育,不仅要介绍图书馆布局、馆藏资源分类、信息服务项目等具体内容,还要让新生初步认识到提高信息素质的必要性。除部分专业将文献检索课作为必修课以外,高校应该把文献检索课作为通识类课程,在低年级普遍开设文献检索课,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基本技能。在专业课学习中,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信息需求开展文献检索的嵌入式教学,提高学生处理专业信息的能力。在高年级要配合学术研究、课程设计、论文写作、求职创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有关文献管理、信息分析、信息合理使用、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门指导,协助学生解决各种信息问题,把信息理论知识内化为信息实践能力。还要举办信息素质主题的系列讲座,普及信息知识、介绍信息学术领域的前沿动态,同时还要加强信息资源和平台建设,为学生开展信息实践创造条件。

2.2贴近信息实践并更新信息素质教育内容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现象瞬息万变,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贴近信息实践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对于信息理论知识的介绍以基本内容为主,不必过于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互联网环境下,纸质检索工具的作用在逐步降低,因此应该突出对网络检索工具的介绍。应该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开展专题式、专业式的信息素质教育,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黄如花教授以“如何帮你省钱”“防止上当受骗”“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畅行万里路”“免费读万卷书”等贴近生活的主题进行信息检索课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信息检索的作用,教学效果非常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跟学生的专业相匹配,既要介绍一般性的检索工具,还要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介绍专业性的检索工具,如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介绍ABI/INFORM系列数据库、哈佛商业评论数据库等;对于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介绍高校财经数据库、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中国金融数据库等;对于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介绍IEEE/IETElectronicLibrary、ACMDigitalLibrary等。此外,高校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内容的信息素质教育,如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科技查新,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学生检索文献,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指导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等。

2.3根据学生的特点改进信息素质教育方法

当代大学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习惯于借助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借助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来改进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已经势在必行。许多高校以前由于受到师资力量不足的制约,难以在全校范围内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发展,MOOC、微课、播客等在线教育形式方兴未艾,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开展大规模的信息素质教育。教师应该搜集整理信息素质教育的网络学习资源,制作教学视频和课件,提供给学生。学生则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并在线完成作业和测试。文献检索课堂的主要任务要从知识传授,翻转为引导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组织课堂讨论,了解并辅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要积极开展信息实践教育,让学生在任务情景下,通过实践来掌握信息检索工具的应用,还要把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从信息检索技能延伸到信息分析和挖掘,促使学生把信息理论知识转化为信息实践能力。

2.4加强信息意识培养和信息道德教育

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不仅体现为信息技能,还体现在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方面。信息意识是信息素质的基础,是对信息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具体表现为面临问题时能够及时明确信息需求、确定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方法;面对信息时能够及时与实践相联系,分析信息和扩展信息。信息意识的形成需要通过信息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实现。高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意义,并在具体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利用信息的习惯。信息道德是有效利用信息的保障,是对信息行为的规范。缺乏信息道德将会导致学术不端、信息滥用甚至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很多时候,信息道德的缺失是由于对信息道德规范的不了解。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论文时要详细介绍合理使用参考文献的要求和正确的标志方法;要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教育;要教导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守的信息礼仪等。信息道德教育不但能够让学生避免错误的行为,还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意义非常重大。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