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债务危机论文

债务危机论文

时间:2023-03-28 15:1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债务危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债务危机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欧洲货币一体化,欧洲债务危机,制度变迁

一、引论

以2009年末的希腊债务危机为导火线的欧洲债务危机如今烧遍了整个欧元区国家,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关于这次的债务危机的爆发原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笔者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正是在于其制度上的缺陷。而这一缺陷早在欧洲货币一体化之初就已埋下伏笔。要理清欧洲债务危机的前因后果,需要从欧洲货币一体化这场持久的制度变迁开始研究。

二、欧洲货币一体化

欧洲货币一体化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欧洲支付同盟。1989年6月,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在马德里召开会议,提交了“德洛尔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一个分三个阶段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统一的金融市场和中央银行,最终实现欧洲货币一体化。1991 年 12 月,欧共体理事会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正式通过了“德洛尔报告”,决定分 3 个阶段建立欧洲经济与货联盟,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构想终于正式启动。

1、“德洛尔报告”第一阶段:1990年7月1日——1993 年底。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与欧洲内部大统一市场的建设节奏保持一致,协调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使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接近。在货币一体化方面,对成员国家的货币进行汇率联合干预,限制成员国家货币之间的波动幅度,促进资本自由流动。

2、“德洛尔报告”第二阶段:1994年1月1日——1999年1月1日。这是一个过渡阶段,为第三阶段实施单一货币准备条件。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地区政策与结构政策,协调经济政策。在货币一体化方面,建立在货币政策制定和金融监管有一定权力的欧洲货币局,为实行统一货币、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奠定基础;缩小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避免法定汇率的调整。这样一来,各成员国必须逐步放弃货币政策制定权,移交给欧盟的中央银行体系,由其来制定整个欧盟的货币政策。

3、“德洛尔报告”第三阶段:1999年1月1日——这是建立欧洲货币同盟的实质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推进各成员国的财政协调,限制各国对财政政策的使用,扩大欧共体委员会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在货币一体化方面,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货币政策;推进货币统一,以欧共体货币取代各成员国货币;进一步统一管理各国外汇储备。

2002年1月1日欧元发行,欧元在欧盟12国成为唯一合法货币,这是欧洲货币一体化最重要的一步,也标志着新的货币制度对旧有制度的取代。在新制度的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必然产生更多的新兴利益集团,在第二个阶段很多利益集团已经成型。

三、欧洲债务危机

在欧洲货币一体化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导致了从2009年末开始的欧洲债务危机。2009年末,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的阴霾尚未退去,虽然全球经济有复苏的迹象,但是欧洲债务危机已初见端倪。这导致2010年起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爱尔兰等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债务危机,整个欧盟内部都受到了债务危机的困扰。关于本次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2008年金融海啸的对欧元区的冲击。由美国房地产泡沫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是世界金融市场产生震动,形成了2008年的世界金融海啸。在这种环境下,美国采取美元贬值来专家危机,导致欧元区外部的金融环境恶化,欧洲中央银行也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企图刺激经济增长,这就为欧洲各国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进行债务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欧元区制度上的缺陷。制度上的缺陷,才是欧洲债务危机真正的原因。这主要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制度变迁过程才会不断延续,也才能够依次为新的激励继续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这场货币制度的变迁过程中,由于历史局限性,这种新的制度设计中存在种种问题,产生了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根据传统经济理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相互配合、搭配使用。

第三,欧元区的内部经济失衡。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中,为尽快推行新的制度,实现单一货币,在有些国家部分指标尚未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的规定时就加入了欧元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尚未达标,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第四,其他外部因素。比如国际评级机构对希腊等国信用评级降低,对这场债务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些因素中,最本质和主要的还是制度上的缺陷。其他的因素或是因为制度缺陷而产生的,或者只是起到了加速债务危机扩散的因素而已。

四、结论

2009年末开始的欧洲债务危机,至今仍在发展,没有人知道这场债务危机接下来的发展究竟会到什么程度,是在欧盟成员国及世界组织的行动下得到妥善解决,还是最终导致欧元区的崩溃。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关键还是要看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由于引发这场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在这场还在进行的制度变迁过程中,需要从制度上来解决这一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危机之下,新的制度创新才会开始,欧洲货币一体化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也才会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张茉楠. 警惕债务危机引发系统风险 [R].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经济预警办工作论文,2009(12).

[2]张茉楠. 债务危机有蔓延之势 [N]. 中国证券报,2010(3).

第2篇

关键词:债务规模;可持续性;政府跨期预算约束

资助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自选项目(L11DJL04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196)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债务规模可持续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8日

一、引言

财政可持续性重点关注政府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就是指在不发生违约的情况下,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如果政府无法偿还债务,则存在引发债务危机的债务风险问题。如果某国以自己的为担保向外借债,当其债务无法偿还时就会引发债务违约,并逐步升级为信用危机而迅速扩散蔓延。目前,整个欧元区正遭受债务危机的困扰,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而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债务危机也濒临引爆。国家债务问题也由此成为后危机时期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困扰,引起了广泛关注。

Bulter(1985)首先提出了财政可持续的概念,他认为财政可持续性是指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财政的存续状态或能力。 Hamilton and Flavin(1986)利用美国战后的数据提出了检验公共借贷的实证分析框架,他们得出可持续性要求政府债务具有平稳性。Mendoza and Oviedo(2006)得出了在政府维持可接受范围内的开支和支付债务利息条件下的最大债务水平。

近年来,有很多文献研究了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问题,周茂荣、骆传朋(2006)从实证角度利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对我国的财政收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财政在1%的显著性水平是可持续的,同时也提出应该注意到当前我国累积债务高速增长的这种趋势;杨宇、沈坤荣(2010)采用1978~2009年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在考虑了财政体制改革对中国财政收入影响和铸币税的情况下评估中国的财政可持续性,研究表明仅仅依靠税收收入不足以保证可持续性,考虑非税收入后呈弱可持续性,进一步考虑了铸币税后呈强可持续性。顾宁(2011)通过对我国地方债务的特征和传导路径进行分析,指出债务风险不但会在地方层面积聚,还会沿着财政链条纵向传导至中央政府,沿着金融链条横向传导至金融体系,威胁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进而提出有必要遵循调节总量——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路径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二、债务可持续性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经济周期,需要国家运用适当的宏观调控来调节和引导经济,特别是在经济萧条的时候,需要主动运用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以刺激消费和投资,扩大社会经济总量,进而确保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是长期使用扩张性政策会产生负面的累积效果,比如高通货膨胀、高赤字等,从而对经济社会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早在1923年Keynes就指出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高可能会导致财政可持续性缺失,国家财政将面临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因此,在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应当尽量避免由此产生的累积效果,从而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家债务经济起步的较晚,主要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发债的方式进行融资,由于缺乏国债管理方面的经验,发展中国家对债券市场的监管还不完善,近年来爆发的金融危机基本上都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如20世纪八十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20世纪末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也是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债务危机导致一些国家的债务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国家债务风险不断提高。一个国家的债务风险过高,会导致国家的信用系统遭受严重损失,引起金融风险的恶性循环。英国、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都面临着债务风险过高的评价。图1给出的2011年部分发达国家的债务水平均在60%以上,其中日本的债务率高达200%以上。(图1)

三、债务可持续性理论分析

对赤字率、债务负担率、债务依存度等一些指标的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的债务风险水平较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这些指标只能提供一些参考作用,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如欧元区在债务负担率不超过60%的约束下仍然爆发了欧洲债务危机,而日本的债务负担率高达200%却没有形成财政危机,因此有必要将债务负担率与基本盈余率联系起来考察政府偿付能力,通过债务可持续性检验以获得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的可靠结论。债务可持续性是与政府偿付能力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如果在一定的预算盈余和公共债务路径下政府保持有足够的偿付能力,那么财政是可持续的。

1、非庞奇博弈条件。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利率为常数r,那么在连续的时间里,债务的累积方程可以表示如下:

B(t)=rB(t)-S(t) (1)

(1)式中,B(t)表示债务,S(t)表示不包括利息支出的基本盈余,当存在基本赤字时,S(t)用负数表示。解这个微分方程,可以得到时间t的债务水平:

B(t)=ert[B(0)-■er?子S(?子)d?子■] (2)

其中,B(0)表示在时间t=0时的债务水平。在方程(2)的两边同时乘以e-rt,可得:

e-rtB(t)+■er?子S(?子)d?子■=B(0) (3)

政府的偿债能力要求初始债务应该至多等于基本盈余的贴现值,即:

B(0)≤E■ertS(?子)d?子■ (4)

其中,E为期望。方程(4)是借贷的现值约束条件,当满足这个条件时财政政策是可持续的。因此,在保持偿债能力的前提下,为满足方程(3),且B(t)不为零,则必须有:

limt∞Ee-r?子B(t)=0 (5)

方程(5)通常被称为非庞奇博弈条件,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未来的某个时点一个理性的政府必须还清所有债务。Hamilton and Flavin (1986)用该方程作为一系列单位根检验的起点以建立服从该方程的债务存量给定时间序列。

2、债务有界理论。Bohn(1998)提出如果基本盈余占GDP的比与债务占GDP的比成正相关关系,那么该财政政策是可持续的。因为此时如果公共债务增加,政府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基本盈余,这就意味着最初债务占GDP的比的上升已经获得补偿,最终债务占GDP的比仍然有界。Alfred Greiner,Uwe Ko¨llery,Willi Semmlerz(2007)在Bohn提出的理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展。假设基本盈余占GDP的比与债务占GDP的比有如下的关系:

■=?琢+?茁■ (6)

其中,α、β为常数,β称为反馈系数;T(t)、G(t)、Y(t)、B(t)分别为税收收入、政府支出、GDP和公共债务。由这个假设可以得到:

b(t)=■+e■ (7)

其中,r为利率,g为经济增长率,b(t)=■,C1=b(0)-■,且假设b(0)>0严格成立。则由(7)式可知,为使债务占GDP的比有界,需满足r-g-β

(1)β>0时,若r>g,则必须满足r-g

(2)β

3、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现有的财政可持续性相关研究的起点是对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的检验,如果财政路径能够满足这一约束,那么财政是可持续的。

基于方程(6),公共债务的微分方程可写为:

B(t)=rB(t)+G(t)-T(t)=(r-β)B(t)-αY(t) (8)

由上述方程可解得:

e-rtB(r)=■Y(0)e(g-r)t+e-βtC2 (9)

其中,C2=B(0)-Y(0)■。政府跨期预算约束要求政府债务的贴现值收敛于0,即■e-rtB(t)=0。为使政府预算约束成立,也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β>0时,则须满足r>g或α=0

(2)βg且C2=0

如果利率大于GDP增长率,则该经济是动态有效的,否则是动态无效的。由以上分析可知,只要经济是动态有效的,即r>g,β>0可以保证债务的现值收敛于0,但只是其充分条件。而在动态非有效的经济中,即r0也不能满足跨期预算约束,除非α=0。

四、我国债务可持续性实证分析

1、我国经济有效性检验。Zilcha(1991)提出经济动态有效的充要条件是:

E{Eln[1+r(t)]}≥E{ln[1+g(t)]}(10)

所以,判断经济是否动态有效等价于判断利率的均值与经济增长率均值的大小。基于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本文选用两种利率指标:一年期存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分别与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表1给出了1981~2011年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数据情况。可以看出两种利率的均值都小于经济增长率的均值,因此我国的经济为动态无效。(表1)

2、债务规模可持续性检验。通常把债务负担率对基本盈余的影响用财政反应函数来表示,它主要反映的是政府对债务余额所做出的财政收支上的调整,以更好地应对债务风险。在判断我国经济处于动态无效之后,根据前述方法,我们引入财政反应函数来分析我国债务的可持续性。由方程式(1)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构建财政反应函数,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下(样本区间1981~2011年):

St=-0.019+0.06bt-1+0.16iflt-0.18eflt

t=(6.97)(2.4)(7.34)(-7.98)

R2=0.74 ■2=0.69

其中,ifl、efl是通过H-P滤波方法,分别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进行趋势分解得到的波动部分占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比,代表临时性财政收支冲击,s表示不包括债务付息支出的中央财政基本盈余,b表示债务负担率。由于b是非平稳序列,s、ivar和evar都是平稳序列,为了保证财政反应函数的OLS估计结果是有效的,采用ADF检验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为在5%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过程,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是合理的。

由估计结果可知,财政反应函数的反馈系数为0.06。由于我国经济是动态无效的,正的反馈系数能够满足债务有界理论,但不能满足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条件,因此我国债务不一定是可持续的。但是陈建奇(2006)证明在动态无效的经济中,如果初始债务与GDP比率不超过可持续债务与GDP比率上限,不会破坏债务的可持续性,由此可见我国的债务仍然是可持续的。

另外,反馈系数为正,并且与现有文献对很多其他国家的估计结果相比偏高,说明我国基本盈余率随着债务负担率的增加而增加,中央政府充分考虑到债务负担率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存在较强的财政调整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Buiter,Willem H.Guide to Public Sector Debts and Deficits[J].Economic policy,1985.1.

[2]Hamilton,James D.and Marjorie Flavin.On the Limitation of Government Borrowing:A Frame work for Empirical Testing[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176.

第3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 经济增长 比较 启示

经济长期增长中社会保障作用的理论探讨

(一)政治经济学角度的理论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反过来社会保障对经济长期增长也具有重大影响,其本质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保障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情况下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改善社会福利,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配置相应的经济资源,并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长期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则将阻碍经济长期增长,损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乃至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二)西方经济学角度的理论分析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减少不确定性降低生产和劳动力市场调整进程中的交易成本,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劳动报酬的相关风险,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的条件。同时,缺乏再分配体制的完全竞争市场体系无法保证收入和消费在理性经济人之间的公平分配,通过社会保障再分配机制可以熨平市场机制在公平方面的短板。社会保障如果过度,市场经济效率就会受到因承受过多社会风险的损害。另外,从哈罗德-多马模型来看,积累是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而社会保障可以影响到资本积累,并改变劳动者收入配置、影响社会消费和储蓄,从而对经济长期增长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

(三)社会保障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机理

一是通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长期增长,促进经济社会调整和结构变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市场机制发挥功能的良好环境,特别在社会危机期间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二是通过社会保障收支规模变化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三是通过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四是从长期来看社会保障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有利于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并起到平抑经济增长周期的作用,形成经济长期增长的良性循环。

德国与希腊经济增长表现的比较分析

(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

图1显示,新世纪以来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经历了两个周期,并分别在2003年和2009年达到最低谷,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0.2%和-5.1%,虽然增长率不高但总体上优于欧元区指标,昔日因为经济增长缓慢而被称为欧洲“病人”的德国反而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引擎;同时期的希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2007年之前均保持在4%左右这一相对较高的增长水平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并从2009年起进入负增长区间并深陷其中。希腊国内生产总值在2009年之前均超过德国,但2009年之后这一形势发生逆转,不但远远低于世界整体增长水平,还大幅度低于欧元区增长水平。从波动幅度的比较情况来看,德国除2009年之外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率,其稳定性总体上高于欧元区;希腊则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从2004年开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2010年开始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且差距较大。

(二)失业率的比较

由表1可知,德国失业率整体波动不大,除在2003-2005年经历经济衰退时高于10%以外,其余各年度失业率均在10%以下,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背景下,德国失业率不升反降,2011年甚至达到5.9%的最低水平。希腊大部分年度失业率在10%以上,特别2009年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失业率更是直线飙升,2012年达到22.6%的高水平,2013年8月更高达27.6%,是欧元区平均失业率的两倍多。比较德国与希腊数据,德国除在经济衰退时期失业率略高于希腊外,大部分年份的就业数据均大大优于希腊。

(三)希腊债务危机基本情况

2009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希腊进行了大规模援助,迄今希腊已经获得了大约2150亿欧元的信贷援助,第二轮希腊救助计划应于2014年底结束,这是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上对一个国家成本最高的财务援助。为了满足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援助条件,希腊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紧缩计划,但激进的紧缩政策和经济改革使希腊走到社会瓦解的边缘,希腊在接受救助的同时还发生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债务违约,最后不得不通过债务重组抹去1000亿欧元以上的政府债务。2013年7月统计的希腊政府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接近180%,经过两轮救助后的希腊财政仍然需要救助贷款才可能勉强维持。前两轮希腊救助计划实行效果欠佳,需要新的经济援助已在国际社会的意料之中。

德国、希腊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一)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必须随着一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而改革和调整,以消除弊端及其对经济的负面作用,才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是否正相关,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是否合理与适度,而改革是使社会保障制度趋向合理的惟一途径和发展方向。其中最关键的是“适度”问题,衡量是否符合恰当的“度”的标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福利在实践上是为了更有效调节、调控经济,而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实现社会福利经济。社会保障改革的合理性,不仅影响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转,而且还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长期发展。

(二)德国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随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涉及到各个阶层,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成为一个广保障、高福利的国家。2003年初施罗德政府开始酝酿“2010年议程”的改革计划,并于2004年全面启动该项计划,大幅度地改革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削减社会福利保障,包括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政策进行改革,构建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在医疗领域引入更多的竞争机制,增强公民个人医疗的自我责任感意识,规定只有领过失业保险津贴者方能领取失业救济金。二是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包括调整解雇保护政策,设立个人服务代办处和职业介绍中心,鼓励自主创业,允许从事“微型”工作、重点关注长期失业者等。此后的默克尔政府基本延续了上述政策,并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根据形势需要适时推出“短时工作制”,不仅保障了私人消费能力,而且在经济好转、订单重新出现时企业能有足够的高技能工人。

德国上述被称为“经济节制主义”的社会保障改革强调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个人责任,在分配制度上通过政府的干预克服收入和分配上的不公平,改善了劳动力市场,促进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德国安定的经济建设环境,重新激活了德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不管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还是近年来欧洲债务危机,德国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经济层面受的消极影响比其他福利国家要小得多。不可否认,德国在经济发展表现逆势而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动推进和全方位实施的社会保障改革。

(三)希腊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增长的关系

希腊实行的全面福利制度对于维持社会和平和政局相对稳定,为经济长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经济增长放慢和公共税收减少,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遇到困难;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养老保险的现收现付筹资模式出现了问题;较高的福利保障影响到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客观上形成“养懒罚勤”的逆向激励效果,主动失业群体也日益庞大,社会保障的高福利性对希腊经济长期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但由于社会保障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且希腊没有相对有效的民主制度集中控制社会进程,因此希腊政府推行社会保障改革举步维艰。为了维持超越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高福利制度,希腊不得不负债运转,最终导致积重难返,长期积聚的高赤字、高债务风险迅速演变为债务危机。希腊自爆发债务危机以来不断地发生以反对削减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改革为诉求的全国性。希腊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可以概括为:社会保障隐形债务逐步显性化拖垮经济发展,理应作为“危机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社会保障改革反而成为触发经济社会危机的导火线。

两国实践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从德国、希腊社会保障与经济长期发展关系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否健康、增长潜力是否强劲,不仅要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状况等经济发展指标情况,还要分析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社会福利开支及增长趋势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社会保障体系大体均衡或总体上平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有可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否则发展就缺乏后劲或者说是不可持续的,过度的社会保障反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建立与一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正处于建立完善期,将社会保障框架建立与改革完善一并进行,其目标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因此,要发挥社会保障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积极作用。社会保障与个体消费及总体消费、短期经济增长率及长期经济增长率密切相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这一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从而有效疏通社会保障刺激消费、内需的机制。要加强对提高居民预期未来收入、当期实际收入以及居民消费倾向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投入,有重点地选择提高预期未来收入保障措施,提高居民总体消费的民生保障支出。要加大对医疗卫生、廉租房、教育、人力资源配置、扶贫开发等的投入,发挥社会保障的消费乘数效应。

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保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社会承受力较差、企业竞争力较弱,社会保障水平不能过高,要在重视社会保障对经济长期增长积极作用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社会保障的刚性和不可逆性决定社会保障要慎重,特别要处理好福利水平与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现阶段我国更适合走循序渐进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路,即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和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灵活调整福利支出,积极稳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在兼顾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盈华.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第4篇

一、金融脆弱性的产生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金融危机不断爆发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金融动荡只发生在相对封闭的金融领域内,金融风波发生前宏观经济状况良好,金融动荡与实际经济的联系甚微。传统的从外部宏观经济角度来解释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越来越缺乏说服力,这迫使人们放弃传统的思维方式,从内因的角度即从金融制度自身来解释新形势下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金融脆弱性概念应运而生,金融脆弱性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风险。金融脆弱性的主要表现为: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巨额经常项目逆差、预算赤字大、资本流入的组成中短期资本比例过高、汇率定值过高、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高于历史平均水平、M2对官方储备比率变动异常、高利率等等。

金融脆弱性累积到一定程度如果不及时将其化解掉,最终将演变为金融危机。为了消除金融系统既有脆弱性,防止其累积到过高的水平,从而将金融脆弱性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正常状态,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是事关一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重要。

二、金融脆弱性的分析和研究

(一)货币市场上的脆弱性

明斯基从企业的角度研究,提出了“金融脆弱性假说”,认为由于存在经济周期,繁荣时的利好现象使得贷款人和借款人都放松警惕,市场中高风险性贷款企业比重越来越大,繁荣之后的衰退引起违约和破产迅速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导致金融脆弱性增加并最终爆发金融危机,明斯基运用代际遗忘和竞争压力来解释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根源,这种解释显然很难让人满意。格瑞克从银行角度提出了“安全边际说”,提出银行不恰当的评估方法——借款人的过去信用记录和其他银行的行为—来估价安全边界,是信贷市场脆弱性的主要原因。经济扩张使得投资预测错误很难被发现,借款人和银行家都变得很自信,安全边界就不断的被降低,产生了金融脆弱性。“安全边界说”告诫银行家不仅应该看过去,还应该慎重的考虑未来预见事情的影响,如货币政策的变化等;这种学说也解释了现实生活中,出于经济危机之中的各金融机构受灾程度也不同。

(二)信息经济角度的研究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成为金融脆弱性之源。尽管金融机构的产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根源----信息不对称,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储户的信心以及金融机构资产选择过程中的内在问题也会使得金融风险不断产生和积累,最终可能依法金融危机,而这些问题也是由信息不对称产生从内部制度上分析,金融机构管理者在经营业绩上获得奖励和受到处罚得不对称性也将导致其不能有筛选客户的原因。

(三)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

认为宏观经济不稳定是导致经融资产价格尤其是股市价格过度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愈脱节的背景下,资产价格并不完全依赖实物经济,而是由市场中的众多因素相互决定,并这些因素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而金融资产价格会出现过度波动性,是金融市场脆弱性的重要根源。分析金融自由化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金融脆弱性问题在一国由金融压制状态转向金融自由状态更加突出,可以说金融自由化在相当程度上激化了金融固有的脆弱性。

三、我国金融脆弱性的根源

(一)金融制度的缺陷

金融脆弱性归根结底是由金融制度自身特点和缺陷决定的,是内因和外因同综合作用的结果。

1.金融制度主客体缺陷是造成金融脆弱性的根源所在

一方面,在金融活动中,金融活动主体的有限理论,结果是金融行为异化。突出表现在金融机构过度借贷冲动和过度竞争;金融市场上的过度投机和盲目惶恐;金融监管行为的扭曲和不规范;金融当局货币政策得失误和过度的货币供给;金融活动中大量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滋生,从而使金融制度功能异化,金融脆弱性不可避免。另一个方面,作为金融合约的安排形式,金融制度客体缺陷主要表现为金融合同的复杂性和不完全行。由于金融资产市场竞争程度高,参与者众多,从而使金融交易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金融风险发生和扩散的可能性,进而影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2.金融制度相对稳定的特点和结构缺陷是脆弱性的根源

金融制度是由许多复杂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体。一方面,是由于各子系统发展的不平衡,往往导致系统内部失去均衡,内部调节失灵。金融机构和市场创新不断进行,使原来的金融监管制度滞后甚至失灵,出现“管不住的无奈”,从而使用权子系统功能耦合和互相适应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使金融机构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变化了的金融形势,金融脆弱性相伴而生。另一方面,金融活动又是在金融结构框架中进行的,金融制度总是对一定的金融活动的控制或者管理,当新的金融活动不断发展,原有的制度不能容纳它并对之进行有效的控制的时候,盲区就出现了,盲区的不断扩大是原来的金融制度变得越来越脆弱。因此,金融创新是滋生金融脆弱性的催化剂,旧有的制度安排不适应新的经济金融环境是金融脆弱性的根源。

四、中国金融脆弱性的表现

(一)我国潜在货币危机

从我国现今的实际汇率上看,人民币一直存在一定空间的升值压力。而且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发现我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经常账户上看,我国一直维持贸易顺差,因此经常账户保持盈余,说明国家具有一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资本和金融账户上看,因为从2005年开始我国放缓了对外国投资资金的吸收速度,因此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比重不断攀升,所以应该引起对这一方面的高度重视,以防引发短期投机资金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外汇储备上看,我国外汇储备很充裕,是现今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这是我国一种金融保险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不会爆发货币危机。(二)我国潜在资本市场危机

在资本市场发生危机的关键原因是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的规范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证券市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者的信心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在不断上升中,向“牛市”进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也不会爆发资本市场危机。

(三)我国潜在债务危机

我国现在的对外债务一直保持在安全的状态下,连续7年我国外债负担率、外债偿债率和外债债务率均低于国际警戒线。但近几年,我国对外债务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短期外债比例从2003年开始超出25%的国际警戒线。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要,但我国现今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

五、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强金融监管

从世界各国发展态势上看,金融监管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发展。因此,我国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金融业的全面监管。我国可以考虑参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模式,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国家金融协调发展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协调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弥补现有金融监管的不足与缺陷。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现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来维护金融稳定,我国一般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提供再贷款的方式,救助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救助危机银行机构时,先后多次履行了最后贷款人职责。

(三)建立与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

第5篇

一、高校财务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扩招与高考生源萎缩的矛盾 1990年我国的新生婴儿是2354万,2000年新生婴儿是1379万,到2010年的新生婴儿是600万。由于婴儿出生率的快速下降,直接导致高考生源从2008年的1050万快速下降,一直下降到2011年的933万人。而这种生源自然下降态势将会延续下去。随着前几年高校的纷纷扩招以及学费收入占高校收入来源比重的不断增加,在高校目前还没有收费自的情况下,高校只能通过降低入学门槛、提高录取率的方法来维持其规模效益。2011年江苏高考录取率83.6%,山东省的高考录取率是87%,浙江省是85.3%。这些比例都相当高,有的创了历史新高。而通过不断提高录取率的方法来提高和维持学校的规模到底能走多远,值得思考。王伯庆在《2012教育蓝皮书》中指出:当高校的生源出现问题以后,高校第一要缩减招生,而不是再扩大招生,真正的突出办学特色。高校只能走这条路,没有第二个选择。如果缩减招生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唯一选择的话,那么高校从当下就要在资金安排上不能过重依赖学生学费增收,而是提早寻求其他途径来降低高校潜在财务风险。

(二)教育投入低,融资渠道窄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世界平均为7%,我国近两年才达到4%。由于办学经费不足,高校必须寻求新的经费来源维持其发展,而因为种种原因难以获得民间资本,高校必然向银行大规模贷款,财务风险也由此产生。

(三)贷款还本付息压力大 根据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一共有1164所地方所属的普通高校,有地方政府性债务,大概的金额是2634.98亿元。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我国高校负债实际的数字可能在4000亿到5000亿元之间。不少高校债务沉重,有部分高校已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更有甚者已经破产。上海经贸学院2009年宣布学校不再续办,成为中国第一所倒闭的高校,随后,仅招到8名学生的重庆北软教育集团软件工程学院申请破产。为确保高校财务安全,规避风险,高校应重点做好筹资还贷的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还贷计划和措施。

(四)校办产业连带责任风险日益凸显 近年来,高校的校办企业由于经验不足以及政策条件等限制,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的状况,不少高校校办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利润、税费总额和出口额都比其他企业明显偏低,有些方面甚至比传统的国有企业更糟糕。校办产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一旦破产清算,高校要以投资份额为限承担连带责任,而连带责任形成的财务风险必然会增大高校整体财务风险。

(五)财务状况总体失衡现象严重 很多高校抓住机遇通过扩招扩建做大了规模,但很多后续措施没跟上,学校的财务实力跟不上学校较快的发展速度,实现不了对高校整体发展的战略支撑。如高校没有做到有效的开源节流,这样一来,一旦有限的收入应付不了巨大的支出缺口,高校这类纯支出型事业单位就会出现流动资金短缺、拖欠教职工工资、无法满足日常开支需要、不合规财务行为等现象。

二、高校财务安全外部环境积极营造

(一)政府参与高校贷款风险的监控 目前地方政府主要采取限制新贷、帮助化解旧债两种手段来帮助高校降低财务风险。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财政厅从2011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化解债务的具体措施:一是设立高校化债专项资金。2011年~2012年,省级财政安排10亿元省级化债专项资金,采取奖补方式,对化债措施有力、效果明显的,给予经费奖励。二是提高本科高校的生均拨款水平。2011年本科生均拨款水平分别达到8000元。安徽省要求各校必须将其中65%用于化债。三是积极统筹高校事业收入。安徽省要求,2011年~2012年,所有负债高校必须将学校事业收入的15%以上用于化债,列入学校年初预算。有闲置校区的高校,要积极推进闲置土地置换工作,最大限度地筹集化债资金。四是其他监控措施。安徽省还要求各高校严格控制新增贷款,加强高校债务管理。明确省教育厅根据高校事业发展规划,核定高校基本建设总体规模,学校须在核定规模内申报新建项目和贷款。从严从紧审批高校建设标准、建设项目及其贷款额度。

(二)银行对高校债务采取“张弛有度”的措施 一方面银行要帮助高校适当降低债务风险,从银行方面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方法主要是进行债务重组,具体有两种模式:一是银行对高校一对一式调整贷款结构,将偿还时间短、利息高的贷款转变为更为长期的低息贷款,将商业贷款转为政策性贷款。以在减轻高校还贷压力的同时也能降低银行内部风险。二是通过组建银团实现贷款债务重组。对银行来说,可以通过同业协作,在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防范和化解大额风险和贷款集中度风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高校来说,可以优化贷款结构,延缓贷款期限,减少财务费用,有效控制高校过度融资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减轻还款压力。此外,银团的组建工作复杂,工作量大,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2009年,江西省政府为了缓解南昌大学大部分贷款将在未来的3年~4年到期的巨大还贷压力,经研究后决定,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组建了银团,改变南昌大学的还贷结构,将南昌大学的贷款期限改成了16年,这一举措对南昌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一方面银行要加强高校贷款办学风险防范,向高校发放贷款时,严格放贷标准,在细分高校市场、确定信用等级的基础上,采取差别放贷策略。即根据高校的品牌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来评价高校的信用度,将高等院校划分成不同的等级,然后相应采取不同的放贷策略。

(三)挖掘传统的资金筹集渠道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拨款,这也是高校经费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应积极与政府,尤其是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高校应以“化解债务危机”的名义或者以横、纵向课题等科研合作形式争取更多经费。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募捐机构,发挥高校校友会、董事会的作用,不断扩大社会筹资渠道,争取社会各界的捐赠,同时要促使社会筹资渠道制度化和规范化。2011年9月23日,河南大学成立了我国地方高校中首个全国性教育发展基金会。在一个多小时内,与会的10余家企业、单位、部分校友会及8位匿名校友共为河南大学捐赠1.2亿元,在全国高校中引起了轰动效应,各地高校纷纷仿效。另外,政府应该明确扶持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捐赠,比如向捐赠人提供适当的税收减免,给予捐赠人荣誉表彰等,让他们能从捐赠中得到名誉与经济回报,以此鼓励其捐赠行为可持续和常态化。

三、高校财务安全保障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高校财务是高校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完善高校发展战略可以有效地避免高校财务危机。高校发展战略指导高校财务战略的制定,高校发展战略实施同时能促进高校财务的有序运作。曹升元通过对高校财务和高校发展战略互动关系的分析,结合四种不同战略类型——创名牌、创特色、专一化和效益领先战略,分析阐述高校财务在高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及评价三阶段管理中的实施要点,为政府、高校等相关部门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合理控制贷款规模,优化负债结构,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 高校是贷款主体,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发展计划、办学能力和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制定合理的贷款额度。

在维持高校现有债务规模的前提下,调整债务结构、降低平均负债成本对降低债务风险来说十分重要。从偿债期限角度考虑,高校在筹资决策时,必须保持短期、中期、长期债务三者之间的均衡;从理财角度考虑,短期债务的比重不能过大,同时应避免还款期过于集中,对于即将到期的长短期债务,要提前做好资金安排;从负债内容角度考虑,应通过多种筹资渠道和举债方式尽量采用资金成本低的负债形式,以体现负债办学的经济效益。

负债投资的效益直接决定着偿债能力,必须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科学安排资金结构与投资方向,努力使投资项目达到最佳效益,同时要尽可能降低项目的风险,所以决策前必须召集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不要盲目投资,所有贷款项目都要明确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建立项目责任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三)积极拓展收入来源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努力解决学费欠缴问题。高校要加强对欠费学生的制约,采取毕业前若不能缴齐费用,暂缓发其学位证、毕业证等相关措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收费体系,加强二级学院、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数据共享,确保欠费的清查反馈有力、收缴费用的迅速、有效。另外学费和住宿费的收缴率要与相关部门的经费相挂钩,对收缴学费及时的集体或个人,学校要单独设立学费催缴奖励经费。加强学费催缴的同时还应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家境困难的学生予以充分照顾,落实奖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配套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的欠费问题。

(2)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造经济效益,争取企业科研资助。高校应积极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积极争取企业科研资助,鼓励并扶持高校师生多出科研成果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允许可以自己创业或者研究成果以专利形式转让或出售,快速实现产学研高效结合,实现多方共赢。

(3)设立教育基金,提高规模和效益。目前大多高校建立了教育基金,但只是将募集来的钱存于银行,而银行的利率很低,其收益回报根本满足不了正常支付需求。高校应建立健全基金会机构,选择能力强、素质高的专职人员来管理运作基金,让教育基金不断增值,在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另外,高校还应不断创新与完善筹款机制,确保基金会在规模、效益方面上台阶,同时能让捐款团体、个人还有高校自身实现多方共赢,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基金走上可持续且快速发展之路。

(4)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国外教育资金。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利用发达国家和社会富余的教育资源,如资源设备,是弥补我国高校自身教育投资不足、提高教育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高校还应积极争取国际教育援助。

(5)引入民间资本,实行多种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现在的独立学院)应大胆创新发展模式,在充分利用好国家已有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取得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更多的扶持,争取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产业,民间资本实力雄厚,可为高校发展提供非常有力的经费支持,帮助高校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创建节约型高校 通过创建节约型高校要将节约的理念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教师教学科研、校园基本建设、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丁莉娅:《安徽欲两年化解七成高校债务》,《中国财经报》2011

年第10期。

[2]张理:《我国普通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3]薛岩:《J大学财务风险防范方案设计》,吉林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6篇

    论文摘 要: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也给中国中小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随着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认真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并借鉴其经验教训,对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4月爆发,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危机发生以来,对各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多家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股市债市剧烈波动。伴随着油价大幅上涨,通胀加剧,信贷紧缩,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日益加大。此次危机起源于经济实力最强、金融体系最发达的美国,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肇始,迅速波及世界。美国为什么会爆发金融危机?其中有怎样的发生、发展和传导机制?认真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并借鉴其经验教训,对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及成因

    美国金融危机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呈不断扩散趋势。

    第一阶段:次贷危机阶段(2007年6月—2008年初)。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次贷危机爆发。此阶段损失主要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与次级债相关的直接损失。标志性事件是2007年4月6日,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基金因次级抵押债券严重亏损,成为最先倒掉的一批基金。2007年底和2008年初主要金融机构纷纷爆出严重亏损,美联储向金融市场注资,并加大降息力度。

    第二阶段:债务危机阶段(2008年3月—9月)。次贷危机升级为债务危机,主要表现为次级贷、次级债损失向衍生证券、优级债、信用卡等环节延伸。主要大事就是华尔街五大投行中,贝尔斯登破产,雷曼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接管,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被政府接管。经济恶性循环,房价不断下跌,导致除次级债外的优质债、信用卡债、企业债等全面出现偿付危机,高达25%的行业利润难以维持,金融危机迅速扩散。深层次原因是金融机构的过度扩张。2002—2007年,金融行业未偿债务从10万亿美元增加到16万亿美元。

    第三阶段:信贷危机阶段(2008年2季度以来)。由于心理恐慌和信用缺失的传导,次贷危机开始全面信贷危机演变。10月初美联储宣称信贷危机恶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大幅萎缩。2季度,家庭和金融业借款仅增长1.3%和6.6%,低于近10年两位数的增速。二是企业短期融资困难。商业票据市场规模从2007年夏天的2.2万亿美元萎缩到1.6万亿美元。三是贷款和债券价格急跌,企业融资成本剧增。9月投资级债券价格下跌7%,垃圾债券跌幅创20年记录。四是商业银行大量卷入。截至6月底,列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有问题名单”的银行数高达117家。至此,由次贷问题兆始,经过整个金融链条的不断扩散和升级,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

    第四阶段:向全球金融危机升级阶段(2008年9月中旬以来)。美国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和蔓延,引发全球金融风暴。9月14日,随着雷曼兄弟等大型机构倒闭,全球骤然面临金融危机的巨大风险。一方面欧洲、亚洲等诸多金融机构受到巨大的波及和冲击,由于与美大型金融机构盘根错节,英国、瑞士金融机构损失惨重,亚洲印度、韩国银行金融业也受到较大冲击。另一方面美国金融危机还通过影响投资者信心影响全球股市。美国标准普尔公司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以及投资者担心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今年1月份全球股市损失高达5.2万亿美元。金融危机的发生,将使已经低迷的全球房市更加举步维艰,纷纷加入下跌的行列。

    回顾和反思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货币政策和金融管制周期性放宽这一历史背景下,两个资金循环链条——围绕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循环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资金循环出现断裂,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1.多重环节的利益链条断裂是危机的深层原因。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制度的确立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以1938年美国联邦住房按揭贷款协会(简称:房利美)的成立为标志。房地产按揭贷款证券化堪称金融史上的创举,为提高房地产资金的流动性,为美国人解决住房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慢慢衍生出了一个由各类机构和个人组成的复杂利益链条,并且随着链条的不断拉长,原始的借贷关系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责任约束变得越来越松散,致使链条中的各个参与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行为异化。

    当资金的最终提供方与最终使用方之间相隔过远,那么,每多一层委托关系,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衍生品就多一层道德风险。信贷和管制周期的剧烈变化则是促成这些道德风险实现的重要原因。信贷和管制放松时,这一链条将导致流动性泛滥。金融贷款机构有极大的冲动发放贷款,哪怕是对信用记录不良的人士发放,因为转手就可以出售;而当货币政策收紧,房地产价格下降时,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上升,由于不可能100%证券化,于是贷款机构首当其冲,然后所有利益链上的参与者均受到牵连。美国这一次金融危机正好验证了这一利益链条崩溃的过程。

    2.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危机的重要成因。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首先应归因于2000年以来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2000年前后美国网络泡沫破灭,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一轮降息直接促成了2001年至2005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政策,让联邦基金利率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给美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资金,推进了房地产泡沫持续膨胀。

    随着美国经济的反弹和通胀压力增大,从2004年开始,美联储启动了加息周期,在一年半时间内17次加息,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25%涨到5%。由于此前市场预期利率长期走低,借款人较偏好浮动贷款利率,加息后贷款利息负担大大加重,特别是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主要是抗风险能力弱的低收入人群,很多人在此情况下无力还款,房贷违约率上升。正是信贷的骤松骤紧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3.对金融机构放松监管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因素。纵观这次危机,在发生房地产泡沫破灭和信贷危机的国家中,美国、英国、爱尔兰等国家是典型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该模式信奉自由贸易主义,最低政府干预以及最大程度的竞争,建立了具有很大弹性的经济体系,但是逐渐放松的金融监管使得其金融体系常常陷入危机当中。

    从对金融部门的松懈监管看。首先是由于华尔街的游说,使得监管机构推翻了旨在将投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分离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让商业银行能够从事全能银行的业务。在美国,金融企业的利润占到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份额从20年前的5%上升至40%。金融扩张的幅度明显大于其所服务的实体经济,而且随着监管的绊脚石被移走,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加入到衍生品的盛宴当中,从而使隐患一步步扩大。这种放松管制的爆发性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多重委托关系的链条便从根本上断裂了,危机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4.金融全球化是危机传导的背景条件。这里要提到另一个资金的大循环,即以美国金融市场为中心的全球资金循环,这也是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些消费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别国储蓄。当大量美元流向这些国家时,为了避免本币大幅升值,这些国家的央行不得不买入美元,同时投放大量本币。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影响了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了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从安全和保值的角度考量,又不得不去购买美国国债。这样,资金又进入了美国,一方面降低了美国利率和美国人的消费信贷成本,另一方面推高了美国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进一步助长了美国人的消费,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球资金的大循环。

    此次危机波及世界,是由于美国金融机构把次级贷款打包成了债券,大量出售给国际投资者,包括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更为严重的是,次贷危机会对美国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并促使美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而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必然会越过国境,传导到全世界,这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演变成“美国次贷,全球买单”的局面。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尽管由于资本市场的封闭,中国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要远远小于OECD和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但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在欧美发达经济体普遍衰退、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很难独善其身。从目前情况看,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比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更加严峻,一方面,美金融危机向全球实体经济扩散,各国均受其害,中国经济面临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严峻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调整正处在关键时刻,国际金融动荡带来的风险又要关注。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国内部分中小企业纷纷倒闭。随后,美国金融危机又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中小企业在风暴中处境变得岌岌可危。

    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与出口挂钩的企业,受影响较大。如以出口为主导的纺织企业,就最先尝到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而且大批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此受到了几乎要关闭的困境。因为这些企业依赖国外的经济现状太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感觉到。一句话,中国过去依靠出口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而应当重视扩大内需,并且通过产品创新寻求解决困境的办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是对中小企业一次艰难的转身,也是不得不进行的转身。这次转身显然是被迫的,可是对于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来说机遇也是一样的,问题就是看谁能经过这次阵痛使得自己的生存依存度转变到国内,依靠内需来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上来。

第7篇

关键词:金融风险;模型机制;应用研究

1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指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采取的措施就是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现实金融活动不是简单的由金融机构给实体企业提供贷款这一单项的资本运动过程,而是受信贷款的实体企业之间又相互占用金融企业的资金,这种资金连锁运动的过程就是复杂金融过程。其金融风险度和管理的难度会更大。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国际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和兴风作浪所带来的金融动荡必然会伤害我国的实体经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根本解决金融危机的体制机制和技术方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经济体出现了金融创新理念,其无节制地运用金融扛杆,从根本上说,是无限度地放大债务风险价值,造成经济泡沫,以致发生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2投入产出技术及在我国的研究状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科学发展上有一个重要的动态,就是各种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网络科学、云计算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交叉科学。数学作为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许多科学研究中起到支撑和基础作用,是打开通往成功之门的钥匙,我国大学生考研中有一句名言:“得数学者得天下。”但在数学的应用中有很不和谐的一面,比如投入产出技术在经济管理方面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成果没有很好地应用和保护,有些甚至被抛弃,比如在税收征管和金融风险管理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还做着加减乘除的运算,但在理论研究中却滥到无法形容的程度。在此提出以引起教育和科学界的重视。投入产出技术最早产生于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中央统计局曾经编制了1923—1924年国民经济平衡表,其中就有了投入产出方法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俄国数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从前苏联移居美国后提出了投入产出方法[1],其研究成果于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成型,被称为“投入产出技术”。1973年因在此领域研究的贡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该方法是把一系列内部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购买)与产出(销售)去向排成一张纵横交叉的投入产出表格,根据此表建立数学模型[2],计算出直接消耗系数,根据直接消耗系数计算完全消耗系数进行平行结转,据以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的方法[3]。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应用投入产出方法,投入产出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应用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军事系统。投入产出技术在我国的广泛传播是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兴起[4],主要读物有陈锡康、李秉全编著的《投入产出技术》和柴作楫、孙恒志、俞文华编著的《投入产出法入门》。之后我国政府要求各级国民经济计划部门编制各地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入产出表”,但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在企业管理方面,这种很有效的微观经济管理方法在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上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和广泛应用。笔者于2007年应用该技术的平行结转计算方法在中石油兰州石化集团公司调研并探讨了石油化工企业的成本计算、所得税计算、增值税计算和消费税计算的数学模型,写作完成了《投入产出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纳税评估中的运用》论文,该论文获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教育培训科研课题三等奖,2010年5月在《财会研究》发表了《投入产出方法在企业计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2010年10月在《财会研究》发表了《投入产出方法在大企业税收征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首次提出应用投入产出技术进行复杂制造业大企业纳税评估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2011年笔者在酒泉钢铁集团公司又进行了调研,使用逐步结转运算方法建立了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成本计算、所得税计算、增值税计算和资源税计算的投入产出数学模型,这种逐步结转运算方法对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进行成本计算的数学模型是对投入产出技术的创新发展。2017年又分别在《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和《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第6期发表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复杂制造业税收征管模式研究》和《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在复杂制造业大企业纳税遵从模型机制中的应用研究》等论文。这种模型极具税源管理的个性化和纳税评估的联评机制,能极大地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税成本,节约行政成本。但这种非常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我国税务部门和企业没有推广应用,在国际上“自由经济思想”出现以后,这种技术方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管理经济的方法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3应用投入产出技术建立金融风险管理的模型机制

3.1理论依据

在金融领域,从这些年来历次世界金融危机的本质和根源上看,有一个共同特征是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就是负债规模大于资产规模,这是西方新金融理论体系下产生的“金融创新”理念的结果。当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政府出面进行财政注资救市。这种情形在我国的金融企业和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下是不可能发生的。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进行,各金融企业的利率开放,在复杂金融过程中很有可能形成由于供应链断裂而发生金融风险。实践证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防范和管理金融风险的机制。那么,有没有解决金融风险的良方呢?把金融资本从投入和产出这两个最直观的经济联系来思考,就会给金融资本的流动设定了一个能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依据,进行这种定量分析,就是把投入产出技术科学地应用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在金融管理中使用投入产出技术,就能够为金融资本的投入和产出建立科学的内在联系,即在这种联系下,金融市场的信贷规模是按贷款额和实体经济的利润率环境下可实现的新增社会财富即企业利润的量来决定的。这就把银行的贷款规模建立在了具有一定财产作保证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任意放大债务规模。金融企业的“投入”是金融企业货币资产的输出,即对外发放的借款额;金融企业的“产出”是金融企业所输出的货币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这个经济利益是借款本金和利息。金融企业家也存在着以最少的货币投入取得最大限度的货币产出的需求,但这种货币产出不是无节制的,因为利息是实体经济利润的一部分,即银行利润是产业工人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货币本身不会带来新增的价值,只有当它和实体经济中的产业工人这个劳动者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带来新价值即国民收入,一个国家一年的国民收入即是这个国家当年新创造的财富,如果这个国家的举债规模超过了它当年的国民收入则该国的信用就出现了风险。发生在2009年的“冰岛国家破产”说和2010年的“欧洲债务危机”的实质就是这种原因。这就是说,金融资本的投入和产出也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就是金融资本投入产出的数学模型。因此,应用投入产出技术来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就能使金融资本的运转走上稳建和谨慎的道路,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当然,这种金融风险管理技术是在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的背景下,服务于传统产业的金融机构所适用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进入新世纪以来,已经出现了“新经济”形态,这种新经济是指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创意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智慧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这种以创新、创意和智慧为龙头产业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主要是“轻资产“,大多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的经验、规范的流程管理、治理制度及与各方面的关系资源、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企业的品牌、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对金融机构服务于这些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不能象服务于传统产业的那种模式确定“金融投入”,这类企业的金融产出的设计由于没有行业利润率,要对其利润进行事先评估,根据评估的利润效果来计算“金融投入”。这也就做实了金融服务于“轻资产”企业的货币投入。所以,这种金融风险管理的模型机制在当前大力发展创新型社会的情况下,其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管理就更具有科学意义。即应用投入产出技术进行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促使我国真正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要彻底解决金融风险问题,在金融监管体制上就不能不重视瓦西里列昂节夫创立的投入产出模型,按投入产出模型来构建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就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例如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如果“两房”公司在当时美国房地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其行业利润率就会很低或是负数,这种情况下在该领域发放的贷款按“投入”和“产出”的思路来分析则投入明显大于产出。因为这个产出是整个房地产行业贷款资金运转的结果,由于利润率为负数,这些资金运转产生的资产额必然会小于当初的贷款额,即“金融产出”小于“金融投入”,这就是“金融风险”。当然,在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思维的作用下,两房公司不可能按照“投入产出技术”的方法、思路来进行风险管理,那么2007年那样的次贷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投入产出技术”的应用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3.2模型机制的建立与应用

对金融机构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机制的研究是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选取实体经济为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项目;并且,这些经济实体内部之间相互占用金融企业的资金,这就符合复杂金融过程的特例。模型的建立是按投入产出技术建立金融企业资本投入产出模型表[5],采用平行结转运算方法[6]。第一步:建立金融企业资本投入产出表;第二步:计算出金融企业资本直接消费指数;第三步:按照金融企业的特点设计风险警戒线,通过平行结转运算计算出“风险信用指数”和“各行业金融产出额”,建立金融企业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第四步:根据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中的风险信用指数进行风险信用评估与管理,并提前做出控制、预警、决策和处置方案。按照投入产出技术设计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关键是把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者权益保守地估计为零,这种机制可以保证金融企业的贷款在出现风险时能最大化地回收。把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作为金融企业的投入,根据投入产出的理论依据,金融机构为防止破产,必须要保证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业务的实体企业的资产不能低于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额,即实体企业的资产在模型表中称为“可担保资产”,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发放的借款称为“贷款投入额”。由于所有者权益为零,所以,“可担保资产”就等于“贷款投入额”。“可担保资产”总额是金融企业贷款风险警戒线,表示贷款如果发生意外无法收回实体企业破产清算时,银行保证最大回收的资金。“贷款投入额”是金融投入,它不能大于“可担保资产”。显而易见,金融机构按这种机制进行货币投放是符合金融市场规律的。同时,也是谨慎、稳健的金融体制。金融企业放款以后,要收回货币,收回的货币包括贷款本金和利息,这就是金融产出。考虑到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是“零利率制”。另外,有些实体企业如果利润率为负,即发生亏损时归还贷款就有困难。因此,在设计金融产出时,以实体经济的行业利润率乘“可担保资产额”,计算出实体经济利润额,再和“可担保资产额”相加,计算出“行业资产产出额”。按上述技术建立“金融机构资本投入产出表”。再按投入产出的技术方法进行平行结转运算,计算出“信用风险指数”,并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提前做出控制、预警、决策和处置方案。由于篇幅所限,其运算过程简略。通过平行结转计算后,其行业金融产出额小于贷款投入总额,就是产生了金融风险。除商贸业和交通运输业外,其它行业的金融产出都比贷款投入额或可担保资产的数值小,而且金融产出总额也小于贷款投入总额,很明显这就是很严重的金融风险。从计算出的风险指数可以看出,其和“按行业计算的单位贷款产出额”的数据一致。再按信用等级评价,则制造业属四级不良信用等级,矿产业属三级不良信用等级,房地产业属二级不良信用等级,而商贸业属二星级优良信用等级,交通运输业为一级优良信用等级。该金融企业的信用等级为一级不良信用等级。控制、预警和处置的方案是努力紧缩房地产业的贷款;同时,帮助矿产业积极收回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占用的资金;另外,帮助制造业积极收回房地产业占用的资金,这样就可以规避金融风险。现假设,在银行资金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缩减房地产业的贷款2000万元,增加到矿产业,同时帮助制造业收回房地产业占用资金300万元,帮助矿产业收回房地产业占用资金400万元,完成了上述贷款结构的变化工作以后,则该金融企业就不会发生金融风险,也就不会产生金融危机。这个变化了的金融投入产出计算过程在此省略。用投入产出技术构建的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机制把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建立在具有一定资产作保证的基础之上,不是任意放大债务规模;并且,所使用的平行结转运算方法把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相互占用金融企业的贷款和当某一个产业部门发生亏损而可能发生潜在的金融风险这种复杂金融过程的内部联系都揭示出来了。这就避免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比如房地产业发生了亏损,矿产业和制造业盈利,它们都由金融企业提供贷款业务。房地产业占用银行贷款规模最大,房地产业还占用矿产业和制造业的资金,表面现象矿产业和制造业由于盈利而没有金融风险,但通过投入产出技术建立的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模型运算,这三个产业部门的“各行业金融产出额”可能会小于“可担保资产额”,则表明出现了金融风险。这是由于房地产的不良贷款引起的各产业部门相互占用资金造成不良资金连锁反应形成的潜在的金融危机。这就从根本上反映和揭示了金融企业某些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金融危机并带来经济危机的根源和机理,证明运用投入产出技术进行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是十分科学和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美]瓦西里列昂节夫.投入产出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1.

[2]联合国计划统计局.投入产出表和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42-61.

[3]陈锡康,李秉全.投入产出技术[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3-4.

[4]柴作楫,孙恒志,俞文华.投入产出法入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18.

第8篇

[论文摘要]着重从金融监管制度缺陷、超前消费陷阱和对自由经济理论的过度迷信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对如何维护我国的金融体系稳定和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房地产业严重衰退,造成一连串重大金融事件,比如:美国政府托管“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等,由此引发全球股市大跌,中国股市上证指数也跌穿2000点。全球金融领域面临严峻挑战,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当前这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已经超过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包括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美国金融系统,无论是发达程度、透明度、监管力度,还是融资规模、金融产品多样化等都堪称世界之最,为什么目前出现了这种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呢?我们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做了深入分析。

一、金融监管制度缺陷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内部管理机制失误造成的。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推出了许多金融衍生产品,这对繁荣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衍生产品太多,加大了投机风险,而与此有关的风险预警机制及防范措施却未能跟上,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美国本轮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进一步延伸的结果,而次贷危机则与美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中过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关。

在各种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中,美联储政策的失误可能是较为严重的一个危机因素。在格林斯潘主持美联储期间,特别是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所采取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长期的低利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三大负面影响:一是扭曲了信贷市场和房贷市场,二是减少了居民储蓄,三是加剧了美元的贬值。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开始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庞大的赤字需要有大量外国资本的弥补,结果是美国的资本账户逆差大幅度增长,加剧了经济失衡的风险。一旦出现经济波动,引起外资撤离,美国就难免陷入一场金融危机。

二、超前消费陷阱

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主要依附于消费,使得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问题。为推动经济增长,政府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消费。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很多人都在透支消费,而这主要是依靠借贷来实现。特别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但从2006年底开始,虽然美国房地产价格的涨势只是稍稍趋缓和下降,经过金融衍生产品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剧烈放大作用,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和危机就难以遏制地爆发出来。[来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消费太多,则会使得储蓄减少,从而影响一国的资本积累,导致投资不足,影响经济的下一轮发展。而美国正是消费的过于旺盛,挤占了投资,坐吃山空,经济迟早会出现问题的。

三、对自由经济的过度迷信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把“双刃剑”,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的,但是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华尔街,而在于美国近30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客观而言,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通货膨胀率下降、经济增长率回升、失业形势得到一定缓解等。

第9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软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国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和其它经济类课程相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往往觉得该课程抽象难懂,最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如何探索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1学好国际金融学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并且日趋全球一体化,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日趋多元化,金融交易迅速膨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大大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也增加了市场风险,金融危机频发[1]。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百姓日常生活都日益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因此,掌握一定的国际金融相关知识,不止是从事金融行业所必须,也是日常理财的必要条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类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与规律性,介绍国际范围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实现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一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了解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融资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外汇与汇率、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原理和操作;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的内涵以及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分析和判断国内外的金融问题;把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

2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2.1时代性强,内容更新快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最活跃、也是最不稳定的经济领域。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

近年来重大的国际金融事件层出不穷,从拉美债务危机到东亚金融危机和美国IT泡沫破裂,再到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等,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而人民币汇率问题更是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重大金融事件的发生也促进了金融理论的发展,如次贷危机引发加强金融监管的讨论。金融领域的瞬息万变、新观点新问题的日新月异要求本课程教授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2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和其他经济类课程相比,国际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非常典型。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如有关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现实问题的能力。

比如外汇交易作为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进出口企业必须利用外汇交易规避外汇风险,普通百姓也可以利用外汇交易获得投资收益;而一国的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等数据的变化直接影响外汇市场的走势和当局的政策意向,这些都和各经济体包括百姓的日常理财息息相关;国内外金融事件、各国金融政策等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因此学生在课堂外对此类信息接触得比较多,对本课程的兴趣也普遍较高。

2.3宏观微观并重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既有宏观理论,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资本流动理论等;又有微观实务,如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防范实务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宏微观并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掌握宏观理论的同时提高对微观实务的实践能力。不仅从微观层面透彻的认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金融现象,而且能从宏观层面理解一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等。

2.4交叉学科多国际金融学涉及了经济贸易类课程的方方面面,和许多课程的内容存在交叉,如国际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信贷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以及财务会计等学科。这就要求在设置课程时应注意到课程的衔接和延续,各课程之间应加强联系和配合,以防止教学内容的重复或断层。

3对高职高专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国际金融学的课程特点和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应探索出一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3.1.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与时效性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首先应做好教材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国际金融的教材有非常多的版本,仅高职高专类就有几十种。在选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比较适合的教材应该是理论与实务结合较好,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突出实践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并有配套的案例和作业[3]。

由于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发展迅速,国内外重要金融事件不断发生,教师在平时应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动向,及时追踪理论前沿信息,充实知识储备。由于教材可能不能及时跟上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补充最新的金融信息,可通过教辅资料建设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1.2教学过程增加图示法的使用图示教学法,即通过简要的符号、浓缩的文字、线条(箭头)、框图等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形成板书、电脑课件等有效施教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图示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展示化、可视化,比一堆文字更能让人一目了然,并印象深刻,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解汇率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时,如果教师用枯燥的文字满堂灌输给学生,学生会感觉晦涩难懂,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图示法能很好地解释汇率和物价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流程图将其作用过程一步一步地展示出来,就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该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教学手段的改革

3.2.1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构成了教师的教学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工具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尤其是国际金融学的时代性特点要求其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变化,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将大量内容以各种形式在短时间内呈现在屏幕上,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非常适宜向学生讲授国际金融的新理论、新动态;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在讲解金融危机的时候,可以将课件连接互联网,这样课题内容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了解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情况。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2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国际金融实践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充分发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在讲到汇率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时,正好可以利用大家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课堂讨论掌握我国的汇率政策,并理解其和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可以考虑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某一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学生普遍对网络比较熟悉,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工具、论坛、博客等多种互联网工具辅助教学,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也可考虑将作业、案例资料等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录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登录一些财经网站、查阅财经信息,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

3.3重视实践教学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方面相对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更应重视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加以使用。目前,科技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如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一个好的模拟软件能提供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证券市场等重要金融市场的实时行情以及相关资讯。学生可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对模拟资金进行运用。尽管是模拟交易,但它反映的交易状况和真实交易无异,系统还可以对学生的投资状况进行比较排序,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克服了传统教学纸上谈兵的缺点,也充分发挥了国际金融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到银行、外贸企业、证券公司等机构参观、实习,使学生能亲身体验相关行业和工作,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4]。

3.4优化考核手段传统教学往往在期终使用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形式简便易操作,但其合理性有待商榷。尤其是国际金融这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单纯的书面考试不能全面反映教学效果。课程的最终成绩应充分考虑平时表现,而考核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课程论文的完成情况、相关网站的访问情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情况、模拟软件的使用情况以及在研究小组中的作用等等,都应进入考察范围。这样的成绩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也反过来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条件;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孙连铮.国际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2]孔立平.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9.(1).

[3]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07.(6).

第10篇

关键词:地方债务 适度债务规模 债务风险

引言

地方债务的井喷式扩展源自2008年的超常规经济刺激计划,尽管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但是绝大部分配套资金需要地方政府自行筹集,加之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自的经济刺激计划,这需要地方政府借助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渠道来筹集资金。2009年3月,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在这之后,地方融资平台横空出世,成为了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但是由于管理混乱,某些融资平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债务风险问题,2010年7月30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委联合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对融资平台开始了清理整顿工作,融资平台风险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变开始暴露。但是仅仅又间隔一年多,在2012年初,关于融资平台的发展道路就又出现了转折,发生了两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故事,首先,美国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危机是意料之中,但是随后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导致中国经济快速下滑是意料之外,2011年以来的经济下行危机甚至超过了2007-2008年度;其次,融资平台在2011和2012年的兑付高峰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如此多平台公司的债务无法按时归还是意料之外的。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宏观调控的政府开始转向“稳增长”的政策,地方政府跑部委、上项目,新一轮的地方投资热情高涨,而地方债务扩张之路似乎要再上征程。

相关研究综述

尽管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并没有量化指标,但是学术界的研究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地方官员的升迁与当期经济发展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王贤彬等,2010),由此可见,GDP是衡量官员政绩的硬性指标之一,政绩的驱使成为地方政府高增长和高波动的政治原因。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晋升模式外化为GDP锦标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之后,在地方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大规模的投资项目必然要求地方政府积极举债,从而铺就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之路。

本文将近些年地方债务增速的变化情况和同期GDP增速叠加到一起,我们可以发现某些规律(见图1),地方债务扩张速度最快的分别是1998年和2009年,同比分别增长了48.20%和61.92%,而这两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和本轮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时期,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二年,这两年我国GDP的增速分别为7.8%和9.2%,都处在阶段性的衰退期。而我国一直信奉凯恩斯主义,对经济的干预能力和力度都比较强,而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都遵循着“逆周期”调节的特征,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地方政府对中央决策的执行力远远大于国外地方政府,进一步增强了逆周期调控的特征,我国的大部分地方债务都是这两段时间内形成的,而目前巨大的地方债务问题本质上反映了我国反危机刺激政策过猛带来的“后遗症”,它潜藏在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后的表面繁荣之下,2-5年后就会开始表露。

目前,审计署并没有公布各省市余额明细,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各省市公布的2010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整理出19个省市的债务余额情况(见表1),结果显示,北京、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债务余额比较多,而海南、甘肃等地区的债务余额较少,但如果我们从存量角度考虑债务率(政府债务/GDP的比重),则发现排名靠前的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这些地区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不得不依赖政府债务的扩张获取资金支持,例如海南、宁夏、吉林、甘肃四省的债务率超过了30%,此类经济欠发达地区未来可能成为信用事件爆发的源泉。

目前,国外在对政府债务的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国家宏观层面,原因在于外国的地方政府享有自主举债的权利,故政府债务在地方与中央间无实质性的差异。而我国的地方政府并没有赋予负债的权利,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国内学者关于地方政府的债务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国内关于对地方债务规模进行定量研究的论文较少,已有的文献主要采取KMV模型估计违约的可能性,根据可接受的违约概率选择适度的发债规模。例如张旭等(2011)探讨了广西省地方债的发行规模适度性;蒋忠元(2011)分析了江苏省地方政府债的发行规模问题。此外,也有部分文献基于理性预期均衡模型的研究,例如王昱(2011)等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了各因素对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影响。国内关于地方债务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深入的分析,由于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以及融资平台的相关数据确实难以获得,限制了学术界开展规范性的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从而无法系统性、针对性的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二是研究成果中绝大部分出现2009年之后,原因在于融资平台的始于2008年底,风险显现于2009年。三是地方债务风险的隐匿性,很难获得精确统计数字,也很难进行风险控制模型的研究。

我国目前是否存在债务风险?这成为继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断崖之后有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如果按照警戒线指标看,中国的总体债务规模以及占GDP的比重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是仅仅考虑债务率这一单一指标并不适用于各个省市的具体情形,例如,各省的金融发展水平不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其融资能力更强,发债的合理规模更高。本文在汇总各种影响债务合理规模的基础上,合理判断我国地方债务的合理规模。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由于仅仅使用财政收入反映地方债务的不够全面,本文基于1990-2010年的近百个国家地方债务合理水平的估计模型,设定如下基本模型:

Debt=αFd+βPgdp+γUrban+

Revenue+c+ε

其中Debt表示中央政府债务/GDP。其中中央政府债务是政府在某一特定日期欠他人未偿还的直接定期合同债务的全部存量。它包括国内和国外债务,例如货币和存款、除股票外的其他证券以及贷款。它是政府负债总额减去政府所持有的股票和金融衍生物的差。由于债务是存量而非流量,所以要在给定日期(通常为财政年度的最后一天)进行衡量。资料来源自世界银行WDI统计数据库。FD表示金融发展水平,如果某国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越高,其融资的能力越强,债务规模的承受能力越强。Pgdp表示人均GDP水平,代表经济发展程度,经济程度越高, 债务的偿还能力越强,但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对债务的需求也相应降低,因此其对债务规模的影响并不确定。表示城市化水平,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城镇化水平越高,对债务的承受能力越强。表示财政收入,财政实力越强,政府偿债能力越强,贷款违约的机率越小。以上指标均来自世界银行WDI统计数据库。

实证结果分析

如表2所示,由于面板数据假定扰动项为独立同分布,但是对于我们选取的跨国面板而言,同期的经济活动可能会相互影响,从而出现截面相关(cross-sectional correlation),引发异方差。此时估计系数依然会出现偏误,处理办法是采取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估计。我们使用Wald检验判断组间异方差,原假设为组间同方差,结果为76.70,强烈拒绝了组间同方差的假设。因此我们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利用FGLS估计法进行检验,同时也列出了面板固定效应(FE)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面板固定效应、随机效应进行估计根据Hausman检验选择面板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原假设为随机效应为正确的模型。Hausman P值为0.258,无法拒绝原假设,表明面板随机效应模型更加适合。

同时为了增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我们同时采用系统广义矩(sys GMM)的方法进行估计。我们使用Sargan 检验检验工具变量的有效性,使用Arellano- Bond二阶序列相关统计量检验模型的残差项是否满足不存在序列相关的原假设。根据Arellano-Bond检验扰动项2阶自相关的检验,得到的P值分别为0.99和0.5180,无法拒绝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的原假设。此外,由于GMM估计存在多个工具变量,需要Sargan 统计量进行过度识别检验,结果无法拒绝不存在过度识别的原假设,说明工具变量的设置是合理的。

以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为例,FD的系数为0.223,并显著为正,表明贷款/GDP上升1%,债务/GDP的合理规模比重上升0.223%。人均gdp的影响为负,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债务的合理规模越小。城市化显著为负,城市化越高,债务规模越小,一点与国外的债务用密切相关,国外的中央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国民的福利建设,而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我国的债务则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此变量在中外有不同的含义,在之后的回归中我们考虑将其剔除。财政收入显著为正,且影响程度大于金融市场发展,说明财政收入仍然是负债规模的最本质的影响因素。

地方政府债务合理规模估计

我们将跨国数据剔除城市化之后,使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估计,可以得到FD、Pgdp和Revenue的估计系数,分别是0.206、-0.0006918和0.2675158(这三个系数均在1%的水平位置上显著,且其它指标均高度显著)。之后,我们整理了2010年我国各省区的人均GDP、财政收入、和贷款/GDP的相关数据,资料来源自中宏数据库(见表3)。

将这三个系数代入到以上指标后,我们可以估计出各个城市的合理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国际上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曾将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60%作为警戒线,但是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我国没有一个地区的合理债务率为60%,其中北京最高,其合理债务率为46%,其它各省区的合理债务率规模均在30%以下,如果仅仅按照国际标准的60%去计算,现有样本的债务率均处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是按照本文推算的合理债务率,绝大部分的省区债务率都偏高。

我们通过各省的审计公报整理了2010年14个省区的地方债务规模,根据图2可知,北京的实际债务规模远低于其合理规模,山东、河南和重庆的实际债务规模与其合理债务规模相近,基本处在合理负债范围之内,而其它10省区的实际债务规模均超过合理范围,属于过度负债的范畴。

结论

综上所述,与发达国家直接负债驱动模式不同,中国的风险在于投资驱动下的债务扩张,但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债务风险。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盲目膜拜,投资自然对其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无论是土地财政还是地方融资平台,其最后的去向都是进行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的投资。

今后十年,中国要把“城镇化”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那么城市化所引发的“公共部门投资”将迫使中央政府必须妥善解决当前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断地用更高的投资规模来刺激放缓的经济,最后很可能导致重蹈其他国家泡沫危机的覆辙。因此,为避免对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出受到不可预见的巨大冲击,切断“投资扩张债务扩张”的高风险链条,中国必须实现“投资软着陆”,而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中长期的供给管理和建立缓冲上。

参考文献:

1.Alessandro Missale,Francesco Giavazzi,Pierpaolo Benigno,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Managing the public debt in fiscal stabilizations : the evidence[M].Cambridge, MA :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97.21 -67

2.Allen Sehick. Budgeting for Fisea lRisk [R].The World Bank,1998

3.Bommer Julian,Spence Robin.Development of an earthquake loss modelfor Turkish catastrophe insurance [J]. Journal of Seismology,2002

4.David M.Morris,Asset Securitizati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Executive Enterprise, 1990(5)

5.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J].西南金融,2009(9)

6.布伦南,布坎南.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编:《中国财经改革研究报告(2004-2005)》,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8.陈炳才,田青,李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范对策[J].中国金融,2010(1)

9.陈晓红,梁庆凯.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城建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J].中南大学学报,2004(1)

第11篇

【关键词】欧债危机;企业并购;购买法;权益结合法

纵观现代工业社会发展史,可以发现,每次大的经济周期衰退都会伴随着一次大规模的企业兼并浪潮。2009年末,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信用评级,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欧洲企业资产大幅缩水,经营出现困境,亟需资金援助,全球性的跨国并购浪潮由此掀起。而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稳健发展,有着较强的并购实力,并且对于资源与技术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尤其是欧洲企业的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机遇。

一、欧债危机下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到全球的并购浪潮中,可将我国企业的并购动机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世界性的经济衰退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契机。

首先, 欧债危机的逐渐深化严重影响欧洲各国进而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大部分企业的资产价值大幅缩水, 资源价格总体下滑, 企业陷入经济困顿之中,对于资金需求愈加旺盛。因这在客观上降低了并购的成本;其次,经济的持续低迷使得各国政府降低并购门槛,以免企业陷入破产危机;最后,困境中的企业为尽快摆脱这种境况通常会放宽谈判条件,贸易壁垒降低,这有利于并购获得迅速成功。从以上分析来看,目前的国际形势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

(2)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外汇储备充足。

尽管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仍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健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出口结汇形成了巨大的外汇储备,积累了大量的国家资本和民营资本,对于并购有着强烈的需求以及适宜的能力。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巨大的外汇储备为我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提供了有力支撑。

(3)资源类原材料需求旺盛。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匮乏,特别是对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石油、矿产等资源尤其稀缺,供给量远远低于需求量。据统计,到2020 年,中国发展必需的45 种大宗矿产资源,将只有6 种能够自给自足,其中全国现有的铜矿储量则仅够使用10 年。

二、欧债危机下企业并购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所说的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并购会计方法指并购日对并购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一系列手续,它影响期末和日后各期的会计信息。迄今为止的会计实践中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的研究也主要针对于这两种方法进行展开。

(1)购买法

购买法是指把购买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视为一种资产交易的行为,即对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以一定的价款购买企业的各项资产,承担各项债务。成交价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被合并企业在合并日前的利润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目前,许多国家都倾向于采用购买法。

1)购买法的特点。第一,被并购企业的净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同时确认商誉。购买法的核心问题就是确认企业的合并成本以及商誉。购买法的合并成本是指购买方为购买股权付出的对价,具体包括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非现金资产、需要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债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第二,合并发生的相关费用根据情况不同,处理也不相同。如果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取得被并购企业,那么与股票相关的发行和登记费用要减少资本溢价;与企业合并有关的咨询费、佣金等直接费用作为企业投资成本的一部分;而其他的间接费用则计入当期的费用。第三,购买日起被并购企业实现的利润都记入合并报表中。

2)选择购买法的理由。第一,企业在进行并购业务中,很多情况下是根据公平自愿的原则进行的,企业并购在实质上就是双方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的购买行为。因此应该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第二,购买法能够反映并购业务的实质,并且对企业并购操纵利润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自从2006年我国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来,与国际趋同的步伐就没有停止。近年来,购买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这主要源于我国对公允价值和购买法在思想上有了客观的认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会越来越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由于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所产生的会计操纵现象。

(2)权益结合法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并购过程中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最终控制并非是暂时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以账面价值为基础的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是指在对企业并购业务进行处理中,对被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照账面价值进行记录,而不确认商誉的一种处理方法。

1)权益结合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并购发生日,合并方应以并购日当天应享有的被合并方的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入账。同时,与购买法不同,被合并企业的利润在合并日前以及合并日后的利润均列入到合并财务报表中,这样就会增加合并当期的利润。此外与并购有关的直接或间接费用,都应记入当期费用。第二,使用权益结合法在物价上涨时将会造成利润的增减变动。例如在企业并购当期正处于物价上涨的时期,并购方很可能将并购资产出售,由于物价上涨,会使得并购方的本年利润增加;如果企业选择继续使用该资产(即不进行出售),则由于并购日是以账面价值入账的,并购方有可能把并购的资产出售,获得本年利润的增加;如果企业继续使用资产,由于被并购的资产是以账面价值入账的,因此,在本期或者以后的年度中,也可以通过降低折旧或摊销费用,来实现各期的利润的增加。

2)选择权益结合法的理由:第一,权益结合法和持续经营假设以及历史成本原则是相一致的并且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虽然较为迅速但仍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公允价值的获得存在一定的困难,采用权益结合法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困难。第二,在购买法下,在企业合并后,并购方仍然以账面价值核算各个事项,而对于被并购却仍以公允价值计价,双方计价不统一,造成了矛盾,而权益结合法则很好的避免了这一问题。

三、欧债危机下企业并购会计处理选择

结合上述的阐述以及结合目前国际国内的相关环境,本文认为保留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二元格局是明智和现实的选择。

从国际环境来看,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受到严重挑战,单纯为了赶时髦取缔权益结合法而一味使用购买法,会存在潜在收益操纵的问题。从国内环境来看,目前我国的企业并购规模虽然说有一定的扩大,但是总体仍偏小,难以与国际大型企业进行抗衡,购买法不利于现阶段我国企业进行规模扩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认为我国应当选择的是允许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二元格局,但由于不同的企业并购会计方法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并购会计信息也因使用不同的会计方法而缺乏可比性,不利于使用者理解并购会计信息,因此,应对权益结合法的适用范围实施严格限制。

参考文献:

[1]朱珺.企业并购会计处理问题探讨[J].财会研究,2011(10).

[2]杜晓.油公司上游油气业务并购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12篇

关键词:联动机制 Granger 风险因果检验 行为金融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股市间的联动趋势日趋明显,美国“次贷危机”期间全球主要股指同时暴跌即是例证之一。我国证券市场经过20余年的发展,正逐步迈向国际化之路,与市场的关联性也随之逐步增强。研究我国A股与美股、港股之间的跨市场联动机制,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危机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以及投资者分散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假说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提出了关于美国、香港、中国股市关联性的两个假说。利用2001年至2010年标准普尔指数、香港恒生指数以及上证综指的收盘数据,按照股指走势将整体样本划分为5个阶段,对三地股市之间影响力的变化做出检验。

假说1: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互相影响,中国A股与美股、港股联动性也在上升。

假说2:不同形态下,股市间联动性表现强弱不一,股市的危机与繁荣导致联动性的变化。

三、分阶段实证检验

分阶段的长期数据相关性能清晰刻画出我国A股与美股、港股之间的联动机制。2000-2010年,三地股市分别经历了各自的衰退期和繁荣期。根据行为金融理论,投资者在牛市会过度自信,频繁交易;而在熊市各国股市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重新显现。因此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三地股市间的联动性会发生变化。

第一阶段( -2001年):

我国股市初期处于摸索阶段,A股与世界其他股市相比走势相对独立。从早期研究论文如俞世典(2001),朱宏泉(2001),韩非(2005)等学者的文献中可以发现当时A股市场与市场几乎没有相关性。

第二阶段(2001-2005年):

21世纪初互联网的崛起使得我国不少IT企业赴美上市,股市互联网泡沫把一次短暂的牛市从美国带到了大陆;同时,QFII的出现使得A股与港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联动性,尤其是随着大陆企业赴港上市数量的增加,A股与H股之间的联动性加强,从表1: 2001-200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大趋势上恒生指数与上证综指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

第三阶段(2005-2007年):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对价并轨的改革思路,加快了A股“市场化”的脚步;此外,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中国股市与国际金融市场开始交融,恰逢国际市场泡沫繁荣,全球股市一片欣欣向荣。从表1:2005-2007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三地股票市场已出现明显的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开始的这一波全球性的牛市中,由于各个市场内部刺激因素不同导致市场涨势不一,如标普500指数最大涨幅为38.7%左右,恒生指数上涨高达140%,上证综指则是令人吃惊的513%的涨幅。从如上表现来看,虽然大范围的牛市具有传导性,但由于各地政策、法规、投资者偏好等因素,各地市场表现会有较大不同。

第四阶段(2007-2009年):

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以雷曼兄弟的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拖累了全球金融市场,从表1:2007-2009年的数据中不难发现三地市场的联动性依然存在。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性的熊市到来时,由于恐慌情绪极易在投资者中蔓延,每个利空消息不仅影响本地市场,也易影响到市场,所以虽然在之前的牛市中三地市场表现不尽相同,但本次危机过后,A股、恒生与标普指数均下跌60%左右。

第五阶段(2009年- ):

2008年下半年全球政府都出台了各自的救市行动,救市行动持续一年之后,各国表现各不相同,中国由于经济依然持续较为稳定的发展使得股市在2008年大底的上方60%-100%的区间内震荡徘徊,而欧美市场则由于各自债务危机的蔓延而显得不容乐观,因此这段时期内大陆A股走势与世界格局出现了一定的脱离,但是否持续依然需要关注。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中国大陆股市国际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中国大陆股市与国际证券市场日益融合;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资本市场关联性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中国大陆股市和中国香港、美国股市具有联动性。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美国股市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协整关系,因此可以认为三地股市具有长期共同趋势。三地出现联动性的原因在于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

同时,三地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表现在不同的市场形态下(繁荣期与危机期)会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牛市来临时各地市场会有较大的强弱区分,而在危机来临时三地市场相互影响,联动性增强

2.政策建议

(1)对于投资者而言,应具有国际投思维

个人或机构投资者,都应该认识到中国股市是一个不断国际化的股市。因此,投资者应该利用中国A股市场与股市的联动性进行套利活动,获取投资收益最大化。例如中国大陆投资者可以通过QDII和银行代客理财等方式投资美国市场。

(2)对于监管者而言,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监管层应通过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止国际资本市场传导引起的系统性风险殃及我国资本市场,防止国际资本利用股指期货操纵中国大陆股市,并通过国际合作降低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天宇,王卓君.不同市场态势下美国、香港、中国大陆股市之间的联动性研究[A].2009

[2]吴刘杰,乔桂明.后危机时代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股市的联动性研究[J].金融观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