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气象观测论文

气象观测论文

时间:2023-03-28 15:18: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气象观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气象观测论文

第1篇

论文导读:《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形成霜的天气条件解释为,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地面温度在0℃以下。对此,本文结合当时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霜,成因,分析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形成霜的天气条件解释为,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地面温度在0℃以下。而笔者在实际观测中多次发现在风速适宜的晴夜相对湿度较小时,个别地物上也有霜形成。免费论文。对此,本文结合当时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1 成霜个例

滑县2005年12月4日和5日夜间有霜存在,日相对湿度在40%以下。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各日夜间相对湿度均偏小,其中4日尤为突出。

表一:夜间(20时-08时)各整点相对湿度

 

20时 21时 22时 23时 24时 1时 2时 3时 4时 5时 6时 7时 8时 夜间平均 4日 22 27 25 29 33 49 42 44 52 43 41 37 31 38 5日 27 29 27 28 47 56 49 61 43 53 55 63 63 46

第2篇

【关键词】观测质量;错情;气象要素

引言

众所周知,民航气象观测的服务对象是预报和飞行等部门,如果一个观测员的技术水平较差,将AS(大于2500米)云看成ST(三百米左右)[1]等,或将场压错报,首先会直接影响到飞机的起降;其次对气象预报的准确率,气象科研,气候志的编制,撰写气象论文等等有很大的影响。三年前的8.24伊春空难就是在大雾天气下发生的。由此看来,提高观测质量,降低错情率是很重要的,它是气象部门永恒的话题。

1 出错类型

经过仔细分析,本人将错情类型大致分为漏发天气现象,漏发近时天气,迟测或迟发报文,错测或错发各种气象要素,天气演变栏记录错误或漏记,各气象要素录入错误等等。

2 出错原因

谈到出错原因,一定有人会说,有些错情是机器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数据突然不连续,不能怨观测员。而我要说,首先是观测员自己责任心不强,没有密切监视机器的运行情况,发报之前没有认真观察数据的变化,观测员本身是有责任的。任何观测错情都与观测员的责任心有关。除所谓的机器原因之外,大概有以下几点:

2.1 理论知识不够

观测员一定要牢固掌握业务知识,懂得各种天气的发展变化规律,天气现象的演变规律,熟记编发报规定,尤其是特殊天气和近时天气的发报规定;会使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图,借助这些手段判断云的类型及其演变;对于新规定、新知识必须及时补充,认真学习。否则容易出现技术性错误。如中和大的降水之间转变,错发近时天气;如碎积云记为高积云、层积云;积雨云错记为层积云;高层云错记为层云;霰、冰粒等的混记;错发、漏发气象要素或错记、漏记天气演变等,这些都属于观测错情。

2.2 经验不足

有的观测员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有的不善于积累经验,简单的天气还可以应付,遇到复杂天气就不够沉着冷静。比如夏季的锋面过境,小雷阵雨特殊报刚刚发完,狂风、暴雨、冰雹接踵而来,发报、记录、接电话,应接不暇,这对观测员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有的观测员在这种天气过程中很容易顾此失彼,发生漏报现象,直接影响观测质量,甚至可能影响到飞行任务的完成。

2.3 责任心不强

(1)对工作质量无所谓,以混事为主,错了也没关系。工作不积极主动,如:不注意机器的提醒以及天气的变化,造成观测质量下降。

(2)自我意识很强,总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干这项工作很轻松,不会出错,于是乎放松了警惕。恕不知恰恰这时最容易出错。

2.4 精力不到位,休息不够

观测工作是比较细致的活,需要注意充分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值班前如果休息不够或两夜班间隔时间太短,容易使人的大脑产生麻痹,纠错能力会有所下降,非常容易错发报文,甚至造成迟、漏、缺测等,导致观测质量下降。

2.5 思想不到位

一个人的思想如何,直接决定他的所作所为。如果不热爱本职工作或不安心工作,他就不会去积极进取,努力钻研,那么,他的技术很难提高,精力也很难到位,这也是造成错情的因素之一。

3 具体措施

分析原因只是必要的过程,杜绝错误才是最终目的。针对以上出错原因,本人提出一些提高工作质量的建议。

(1)加强业务学习,使业务学习工作保质保量,并达到预期效果。可以尝试轮流主持、课堂提问、抽查考试等多种形式。

(2)善于积累经验,经常记录天气笔记,定时写业务总结,把自己在复杂天气的工作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主动与同事进行业务交流。

(3)充分了解各种天气现象出现的季节和编发报的规定。掌握云的特征和各种云之间的区别。掌握云和天气演变规律。牢记特殊观测标准。对于一些很少出现的天气象学,比如飚、沙尘暴、高吹雪、阵雪[1]等,要熟记它们的出现条,并在关键时刻能使之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

(4)组织学习简单的天气图分析,卫星云图的分析。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当日天气趋势,工作中对未来天气作到心中有数。

(5)提高集体观测的质量,必要时依靠飞机测云高等手段来衡量当时的云高。

(6)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值班观测员工作制度,规范化操作规程等。认真检查上一班及本班工作记录,避免错、忘、漏现象的发生。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

(7)合理排班。合理安排个人事宜。值班前要充分休息好。尽量避免因个人事情影响到工作精力。杜绝因疲劳上岗、精力不足而出现的错情。

(8)副班人员真正起到作用。使主班遇到复杂天气时不至于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9)密切监视机器的运行状态,避免死机、乱码、报文不全、数据不连续等情况发生。另外机器上数据的正常变化和提醒,直接联系着天气的变化。比如气压突然升高较多,很有可能是积雨云移来。这尤其在晚上对观测员非常有用。

(10)加强思想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以主人翁的思想和态度对待工作。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

(11)主任严把质量关,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并使制度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惩前毖后,提高整体质量的作用。

4 小结

只要观测员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熟练的操作本领,并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观测质量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3篇

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气象事业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两大主题,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搞好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具有特点的气象服务体系,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防灾减灾水平明显增强

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全市建成195个乡镇气象工作站、2736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197个乡镇电子显示屏,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市气象局与农业、林业、水务、电力、交通、国土资源、卫生、环保等8个部门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市9县区均建立了车载式流动火箭增雨作业点,宕昌县和武都区共修建标准化高炮防雹作业点11个,适时、科学、高效开展了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市县气象灾害防御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正在加紧建设。

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

全市气象部门切实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了集“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监测预报预警和公共气象信息”为一体的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了气象预警信息专用代码,全市气象服务手机短信用户达45.1万户,占本地手机用户总数的51.9%电视台开通了有主持人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完成了气象》频道在本市的落地和播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90%专业气象服务领域覆盖农业、林业、水务、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等行业。开展了针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气象服务。

三)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明显提高

建立完善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强化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为平台的短中期预报预测业务系统、精细化气象要素城镇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县级综合业务平台等业务系统、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平台等;充实完善了农业气象、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医疗气象、城市环境气象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十一五”期间,精细化要素预报最长时效达到7天,小时预报准确率的温度预报质量提高了31.0%晴雨预报质量提高了11.5%降水预报质量提高了16.8%

四)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服务流程逐步完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57号)和《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33号)成为全市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了全市气象应急响应队伍。应急处置培训、应急服务演练等工作逐年加强。气象应急响应和决策服务内容更加注重敏感性、时效性、针对性,实现了从单纯提供预报向提供预报加决策建议的转变,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年7月17日大暴雨、年8月12日特大暴雨以及历次公共事件应急、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日臻完善

全市共建乡镇自动区域气象观测站85个,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了9县区七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9个气象台站建成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接收系统9套、实景监控系统9套、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9套,建成L波段雷达一部,大气电场仪一部。市县台站全部建成气象视频会商系统。所有发报台站配备了无线通信备份线路,升级改造气象广域网设备,市局到省局由2M升级到4M县到市由64K升级到2M全市高速气象数据通信系统初步形成,传输可靠性大大增加。

六)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市气象局进一步完善了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十一五”期间。加强了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截止年底,全市气象部门有硕士学历2人,本科28人;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人,工程师61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十五”末提高了63%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18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0篇,另有4篇论文入选相关论文集。

七)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台站面貌极大改善

全市气象台站的工作条件和业务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累计投资5027.8万元,十一五”期间。实施市县局部分业务办公用房维修配套设施改造建设项目17个。依托灾后恢复重建开展了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与技术支持保障5大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县气象台站水、电、路、暖、消防、办公条件、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受灾较重的台站通过灾后重建,办公条件、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单位形象全面提升。

八)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为重点,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在加强业务、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强科学管理,气象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不断优化,市政府及办公室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陇政发〔〕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陇政办发〔〕124号)等一系列文件,有效促进了气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依法开展气象行政执法,规范了防雷行政许可服务,防雷装置检测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气象观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十二五”气象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十二五”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和迫切,国家相继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经济社会、关中—天水经济区等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二)气象防灾减灾的客观需要

地处秦巴山区。特殊的地理区域使气象灾害具有多发、重发等特点,位于东南部。全省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冰雹、高温、高温干旱和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呈明显增多和强度增强的趋势,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山体松动,暴雨衍生的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极易发生,强度愈来愈大,灾害造成损失越来越重,增强和提高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气象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继续推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发展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特色农产品;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发展壮大有色冶金、农林产品加工、水电能源、医药化工、建筑材料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打造五大精品景区,提升四大名牌景区,建设“2225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城镇建设、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适应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更高要求

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市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资源丰富多样,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太阳能、风能、空中云水资源、山区气候资源等具有很大的合理开发利用价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气候变化问题研究,揭示地区气候变化事实,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提出气候变化防御对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要求我必须加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监测、详查和开发利用评估,努力把潜在气候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亟待增强

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防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还存在差距;服务信息传播覆盖面有待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二)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单一。多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还不高。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预报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卫星、雷达、区域站等多种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预报准确率、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能满足需求。

三)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基础薄弱

对重大气候事件的演变特征、规律和成因机理的研究不深。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定量评估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不足,气象信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缺乏气候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和系统模型。

四)气象综合观测和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有待提高

不能准确监测中小尺度降水分布;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率仅为70%亟待提高;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装备明显不足;专业气象观测网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气象观测站点分布密度不够。

五)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不强

科技成果向业务转化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与气象业务服务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现代气象业务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亟待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需要加强,气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

第4篇

关键词:地理课外活动 开展实施

在地理教育系统中,地理课外活动是与课内教学相互渗透,各有侧重的子系统。从信息时代对人才需要,从当前教改的高度看,特别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地理课外活动就有其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开展原则

1.学生为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对任何地理课外活动,教师都要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应以学生为主体,大胆让他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要怕出错,不要怕反复,让他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教师要耐心加以启发指导;而不要包办太多,更不能包办代替。在指导过程中多一些耐心、表场和鼓励;少一些急躁、批评和责怪,以免损害学生的积极性。要使活动真正体现学生为主、还必须在组织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好可能出现的问题、方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精心组织与形式多样相结合

组织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应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和可能提供的条件,选择开展适当形式的地理课外活动,按活动范围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

校内活动主要有:气象观测与天气预报、地震观测与预报、天文观测、教具制作、地理课外阅读、地理墙报、地理竞赛、地理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地理游戏等等。

校外活动有野外观测、乡土地理调查(包括自然、经济、人文、环保等)地理旅行、地理参观,测量与地形图绘制采集标本(包括岩矿、动植物,土壤等)。

活动可以是大型的(全校或班级性的),也可以是小型的(课外活动少数人)。可以是长期的如气象观测,地震预报等,也可是短期的如:地理展览、地理调查、地理报告会,主题班会等。

活动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内容的等等。无论那一种形式的活动,都要力求内容丰富多彩,都要求教师做到每一过程步骤方法妥当和所达到的目标明确。这是确保课外活动胜利完成的重要环节。我校开展10多年地理课外活动形式达16种,结合本县实际,小型课外活动常年坚持,如气象小组,教具制作(10~20人),全校大型课外活动如野外考察,各种地理专题报告等吸引了无数学生。

3.内容有趣与富有吸引力相结合

地理课外活动应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这是搞好地理课外活动成败的关键。

选择活动内容时,要力求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三者很好结合起来,活动内容的思想性要寓于知识性之中,要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同时还应考虑中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特征,以及活动内容与课内知识的联系。

内容的选择宜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相适应。经过老师的点拔,或学生动脑后,只要稍为跳一跳就可做到。其中老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示范作用,往往能起到吸引同学全心投入,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是组织好活动、扩大地理课外活动影响,使地理课外活动深深扎根在同学之中的关键。

二、实施的步骤

1.列出计划表

制订学期地理课外活动计划表(活动序列表)。每一次活动前由指导老师布置工作任务,提出目的要求方法。有材料,物品工具的准备工作。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每次活动后要及时加以总结,要找出成功原因及失败的地方。当然有的活动内容应有老师作出必要的示范。因此,无论是短期的或长期的地理课外活动,都必须列出计划表,包括目的、任务、方法及所需的场地材料等等。活动计划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2.组织与确定活动量

地理课外活动组织,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班主任与指导老师商量同意而确定,每周安排1到2课时的活动量。小型活动人数一般10到20人为宜,大型活动可视情况而定,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以后在活动中由各组长实际负责工作。师生共同配合有利活动开展。

3.活动过程中督促与指导

地理课外活动除实施方法得当以外,指导教师为了达到活动目的,完成活动任务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如在调查我县乡镇企业污染源时,强调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在参观天文台和地震站时要做好笔记,要提出疑问,在宣传地震科普知识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科学性、严肃性、不能信口开河,否则适得其反。制作地理剪报汇编应讲究排版、文字书写、图文搭配,既要反映地理特征;又要对资料做一定的加工提炼。凡是活动准备充分,教师督促与指导得当,活动率就高,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就大大提高。

4.成果检阅与归档

要使地理课外活动有蓬勃生机,除了内容具有吸引力,组织得当以外,做好成果检阅和归档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第5篇

【关键词】无线通信 气象数据

气象数据的获得非常重要,因为气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直接影响着铁路、航空、农业、工业、等各个行业的发展。如今,在国内主要根据人工观察收集气象资料不能满足无缝预报服务的要求由于观察衰老缓慢,密度小。在这种人的生存是一个主要的问题的条件下是不现实的建立载人气象站,这些区域是戈壁、沙漠、天山、沼泽和其他偏远地区。自动气象站是根据需要直接或通过制定站观测数据转换成代码的一种形式通过仪器自动观测和发送或记录观测数据,在当前无线电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有线传输因其发展时间长,技术相对成熟而成为相对更为广泛的铺设方式。当然,无线传输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在通信传输领域也迅速的形成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有以下缺点,布线成本高,施工困难和不利的维护和机会是有限,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人烟稀少的缺陷是更重要的。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主要的气象站组成方式大多相同,由传感设备、变换装置、电源组成,结合数据处理功能,资料发送单元等,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无人化信息接收和整合。通过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利用计算机装置或电子装备对其自动进行气象资料收集整理和气象观测。如今国内外有很多制造商自动站、它们传输通过计算机,并且使用卫星通讯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在传输的过程中它们使用计算机,卫星通讯或是一些无线传输方式。有些地区通过无线传输方式来研究工业控制计算,目的是:解决自动站数据的不便直接到工业控制计算机,运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引入到远程计算机。来解决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不方便直接运用到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无线或是有线方式引入到远程计算机。在10年期间,自动气象站不断壮大,并应用在很多方面,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技术因素,它发挥着显赫的的作用,包括微型计算机、通信、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各行各业都可以看到自动气象站的身影,其中它的技术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其包括传感装置,通讯工具,微型计算机等发展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在改善性能的自动气象站技术的方面,特别是微处理器和通信技术,简化了数据传输的日益成熟并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的数据准确,高效的传输同时,实现自动气象站的功能。

2 GPRS的数据传输的特点及基本构架

2.1 GPRS的数据传输特点

GPRS是欧洲通信标准协会定义的一种能够在GSM网络上提供真正的无线分组服务的方法,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过渡技术。

GPRS网络解决了GSM网络低汇率、电路故障和穷人的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的GSM网络资源,来提高传输速率。GSM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低于9.6KBI/S,最大的GPRS网络理论可以提供171.2Kb的传输速度。GPRS网络访问时间是短暂的同时,能提供及时快速的连接,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GPRS网络与四个不同的Qos的不同的服务有不同的优先级和可靠性标准和数据速率,延迟,可以选择根据实际灵活的服务质量参数为用户提供服务,所以最好能支持频繁爆发,少量的数据服务。用户可以随机和移动你的网络点,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

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高效传渝高速或低速数据和信令,优化了对网络资源和无线资源的利用。定义新的GPRS无线信道,并且分配方式十分灵活。

2.2 系统的构成与结构设计

气象自动站采用的网络结构是星型结构,每个站点的资料直接传输到中心站服务器,服务器既接公网,又接气象局内部网络。每个补丁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数据中心服务器或车站计算机,站通过气象局计算机内部网络连接到数据中心服务器。自动气象站网络设备结构图,每个环节通过数据连接或通过气象局计算机内部连接数据如图1数据中心服务器(省级)。

(1)小站数据直接通过网络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服务器小站数据可以由网络数据直接到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处理,其次还可以通过网络到当地的信息管理再通过有线或是无线传输到数据的中心服务器。

(2)GPRS气象数据传输流程。这个系统的设计气象数据采集、气象仪器测量的气象数据,该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气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及通过气象仪器来收集气象数据收集器和气象传感器传递信号,电源提供的太阳能收集器,因此解决远程供电问题,无人区域。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气象数据的系统是第一个收集的气象传感器脉冲或电压和电流信号。定量收集器在模拟数据采样和转换成数字或字符信号。停止接收系统将字符和数字,生成文档,软件显示气象信息的查询。气象信息采集完成气象传感器、数据传输过程图如图3所示。

3 结束语

伴随着极速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它运用在生活各个方面。根据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的新颖优点和自动气象站的发展,提出没有义务自动气象站的偏远地区。这个想法可以应用于很多行业。论文的基本目的是建立自动气象站系统。主题通过分析在结构设计、硬件设计、通信协议的软件设计方面的研究,产品研究,收集一些重要的信息,来实现无人区域的气象的收集和传输,来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解决在无人看守气象收集数据传输中遇到的各种棘手的问题,来提供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对准确预测,报告天气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该论文从初步研究主题到整体设计,每个函数的具体实现和调试经历了艰苦努力,希望对气象信息的收集,整理,预测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刘迎春,叶湘著.传感器原理与设计[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2]王云章编著.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1.5.

[3]陈德池编著.传感器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11.

[4]李金将著.无线通信与网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周金萍,唐伶俐.无线通信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贾世军(1976-),男,河南省临颍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武汉贝斯特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

第6篇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村;探讨;江西乐安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在农村。因此,了解当前乐安县农村气象服务状况,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通过分析当前乐安县农村气象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做好乐安县农村气象服务的对策。

1. 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气象服务产品单一,没有针对农村实际需求的预报产品;农业气象灾害、突发性气象灾害预报农民很需要,但不能及时得到;农民要求低温冻害、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各种气象预测预报产品要更及时、更准确、时效性要更长,并尽可能的定点、定时、定量。

1.2气象服务信息的快速传输渠道还没建立。目前农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有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等。但农民主动从这些媒体获取气象信息仍然是少数,气象知识在农村普及率极其低。目前乐安县在全县16个乡(镇、场)均配备了兼职气象协理员,在各村也配备了兼职气象信息员,但这些人的待遇和地位问题未得到合理的解决,暴雨、寒潮等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很难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农村,更不可在几分钟内传递给每位村民了。

1.3宣传教育缺位,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一方面气象科学知识没有纳入到农民培训的范畴,气象主管机构因为管理体系和人力财力的关系,也没有深入到农村搞宣传教育工作,使得能懂一些气象科学知识的人较少。另一方面是农村人员中文化素质高的人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去,还有经济条件好的能人,不断迁居到城市去了。留守在农村的人员主要是老、幼、妇等。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农民解读不了气象信息,影响了气象信息的科学利用。还有从事气象工作的人员平时到农村调查研究少,不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不了解得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气象服务信息中提出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少,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2.对策

2.1气象部门要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

2.2 建立与完善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加快农村加密自动气象站网建设,以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及局地小气候的监测预警。制定针对特色农业进行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利用多种气象科技手段,建立乡镇短时、短期和中期气象预报业务系统,以乡镇预报业务带动和完善农村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通过完善与发展农村气象气象服务系统,制作更多的符合“三农”气象服务需求种、养业各个环节的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构建现代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2.3 采取多种手段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地方广播电视部门要及时插播农村种养业的关键期预报、突发性的强对流大风、暴雨、雷电等预报。同时气象部门积极建立好高效的信息快速分发流程,实现重要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到达农村,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及防御和减轻农村气象灾害的影响。

在农村建设气象预警专用系统,可采用手机短信、气象警报接收机和无线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相结合的方式,布设24小时待机的受控高音喇叭音频播出设备,确保信息的及时和接收。

利用手机短信和固定电话来传播气象信息是最便捷、服务面是最广的。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手机短信订制用户和固定电话包月用户,同时相关信息产业部门也要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让更多农民能用得起这些信息。

2.4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通过电视、互联网、专题资料、手机短信、电话、现场咨询活动等手段不断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把气象知识编写到中小学校地方教材中,给学生发送气象科普知识,组织气象专家到学校作科普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科普基地、参观气象部门,做到科普宣传从娃娃抓起。

2.5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高度,各级政府要完善管理机制,支持气象部门为农村服务而进行的业务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化装备建设,协调气象、建设、信息产业、广播电视等部门,规范农村防灾减灾防工作。制定农村气象防灾应急预案,投入资金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气象观测网建设,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场所的防雷措施和规范农村防雷减灾管理。要落实各乡镇气象分管领导,真正落实专职兼职气象协理员,建立农村兼职气象服务队伍。确实解决这些人兼职人员的待遇地位问题。

3.结语

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做好这项工作,取决于广大农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自觉程度,取决于气象部门科研开发和服务的主动性,取决于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取决于各级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4.参考文献

[1]鲁金舟; 刘家清. 新农村建设中气象服务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A].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7 年

[2]浙江省气象局调研组.浙江省农村防雷减灾工作调研报告[A].第二届浙江省防雷减灾科技论坛[C],2008年

第7篇

关键词:灌区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前言:灌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为灌溉水利服务的,集水雨情信息、水利工程信息、运行控制、水资源配置与调度、行政事务管理于一体的、完整的、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旨在实现灌区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存储、传输、反馈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其本质是灌区管理的信息化。灌溉管理信息是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和中心内容,合理灌溉、科学用水、提高灌溉效益的一切措施均取决于准确、可靠、及时的灌溉用水管理信息。

1 国外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发达国家灌溉水管理日趋朝着信息化、高效化发展,这种先进的灌溉水管理流程为“信息采集→分析加工→指导实践→信息反馈”,即主要由水信息管理中心、用水信息采集传输系统、用水数据库、灌溉用水管理系统、灌溉渠系自动化监控系统等组成,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灌溉系统的优化调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灌区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存储

西方发达国家灌区管理部门对灌区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比较重视,灌区渠系、闸门、水文站、用水户等的数据一般都由计算机管理,并存储在文件或数据库中。论文格式。

(2)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国外滴灌、管灌等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总的来说比较高。美国垦务局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灌区配水调度,将配水效率由80%提高到96%。以色列的灌溉农田都采用了喷、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灌溉水平均利用率达90%。但对于渠道灌溉的灌区而言,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都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一般的自动化闸门造价过高,且在野外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灌区灌溉管理通用软件系统等的标准化和通用程度

发达国家在灌区灌溉管理所需要的软件的标准化和通用程度方面做的比较好,开发了一批用于灌区灌溉管理的通用软件。国际粮农组织为了推进灌溉计划的管理开发了灌溉计划管理信息系统(SIMIS),该系统是一个通用的、模块化的系统,具有适用性好、多语言(英、法、西等)和简单易用的特点。论文格式。

澳大利亚农业产量研究机构(APSRU)研究开发APSIM系统,该系统通过一系列互相独立的模块(如生物模块、环境模块、管理模块等)来表现被模拟的灌溉系统,这些模块之间通过一个通讯框架(也称为引擎)进行连接。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针对佛罗里达州的农业特点开发了AFSIRS系统,用户可以使用该系统,根据作物类型、土壤情况、灌溉系统、生长季节、气候条件和管理方式等诸多变量,估计出对象区域的灌溉需水量。该系统收集了佛罗里达州9个气象观测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佛罗里达州的气象条件,在佛罗里达州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国内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开始于八十年代,当时称为计算机技术在灌区中的应用。一些水利单位和科研单位开始了研究和试点,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山西夹马口灌区通过建立灌区水费管理系统,在全灌区大力推行“阳光工程”,实行配水“三公开”,即流量公开、时间公开、水价公开。该系统设有水费查询子系统,用水农户随时都可通过触摸屏或电话查询自己或他人的用水及交费情况,加大了群众监督力度。据统计,全灌区水费回收率持续五年达100%。论文格式。农民亩次用水量由72方左右减少到65方左右,亩次成本平均下降1~2元。全灌区农民年减少水费支出60余万元。

黑龙江省水利厅用了两年的时间,建立了覆盖全省322处大中型灌区的'黑龙江省灌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远程数据管理,对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效率作用很大,效果很好。

江苏渠南灌区在灌区改造的同时,进行了灌区自动化、信息化建设试点,由灌区自动化综合数据采集DCS、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与通讯、计算机及控制等技术组成了一个高可靠性的科学管理系统。

甘肃景泰川灌区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采用了分层、分布、分散的集保护、测量、控制于一体的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建成并开通了景电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并在景电一、二期工程40个支渠口、97个独斗口及二期总干三支渠34个斗渠口安装了自动记录仪和水位变送器,配水计量实现了规范化、科学化。

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与石家庄水电设计院和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合作,成功开发了《石津灌区管理专家系统》,该系统计算中运用了基因算法,实现了灌区灌溉方案的优化,而且能优化灌溉面积和解决各干渠灌溉区域的水量配置。

总之,经过多年的发展,水利信息化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

3.我国灌区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受到管理体制、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制约,灌区灌溉信息化管理水平仍比较低下,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灌区信息采集点少、手段落后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大型灌区平均0.37万hm2有一个水位、流量观测点,单位测点控制渠道长度94km。仅靠如此稀少的观测设施,根本无法对用水户的用水量进行实时监控。其他的观测项目如水质、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作物长势等更少。同时,观测手段也相对落后,现在灌区大部分仍是采用简单的、经验的方法进行观测,测量精度较低。

(2)灌区信息传输手段比较单一、落后

目前大多数灌区的信息传输手段限于传输模拟信号的电话线,监测的水情、墒情和作物长势等信息只能人工通过电话或整编后的纸媒介进行传输,时效性差,难以满足实时调水的需求。

(3)灌区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技术水平亟需提高

部分灌区也尝试进行信息化方面的建设,但由于灌区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差,使得建成的信息系统使用难、管理维护更难,无法充分发挥已建系统的作用,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灌区工作人员的负担。

(4)重硬件、轻软件

在具体工作中还有只重视硬件投入,不重视软件开发的倾向。这不但使得硬件不能充分发挥效力,系统的操作维护困难,而且资料的整理分析等后续工作还需要手工操作,没有真正减轻工作量。

(5)灌区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信息的共享性差

由于灌区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各灌区自己搞自己的,各自为政、各自封闭,使得灌区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也难以与其他相关系统实现联网,共享信息。同时,各灌区重复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很大的浪费。

(6)我国灌区信息化的产品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没有真正形成产品

多年来,我国在灌区信息化研究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但一直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没有真正形成产品。

(7)灌区信息化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差

灌区信息化系统在设计和建设时,雨量采集、灌溉需水分析、水资源监控、供水调控、水费收缴、内部管理、决策咨询等系统各自独立,无法满足灌区日常管理工作的要求。其结果使得硬件资源利用率低,维护费用增加,投入高。而目前水价较低,灌区管理单位经济实力弱,实行自动化往往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1] 许航.关于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7

[2] 刘志强.浅谈水利信息在建设和谐水中的作用.湖南水利水电,2006,(5)

[3] 胡和平 田富强.灌区信息化建设.中国节水灌溉网,2003-8-27

第8篇

[论文摘要]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个不可以缺少的生产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政府的职能,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最重要的组织,既是接受气象信息服务的单位,同时也要承担起为广大农民和生产经营者服务的职责,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气象信息供给上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明确村级财务,保证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把为农民提供包括气象信息在内的各种公共产品服务纳入职责范围加以落实。

一、增强提供农村气象信息的责任意识

政府的职能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政府通过国家气象部门直接为社会提供气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作为提供农村气象信息产品主体的各级气象部门必须坚持以为农业服务为重点,以为农村供给多种多样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为责任,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增加农村气象信息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进一步树立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服务的意识,把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气象信息作为本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好气象部门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 各级气象部门应该本着服务的宗旨,建立常设的农业气象服务机构、配备专职的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强化农业气象服务领域所需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涉农部门的合作关系,保持与农村农民和农业管理者的联系,建立定点和定时的联系走访制度,拓宽农业信息获取和收集的渠道,及时掌握当地最新农业发展的趋向和变化特点。对本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既要研究综合天气对作物和养殖动物的影响,更要分别研究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不同作用。既要开发预报预测产品,也不能偏废气候分析产品。区分种植养殖的比重,区分不同地理区域,针对各类农业生产经营品种和服务对象,挖掘气象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潜力,不断拓展气象为农业服务领域和项目。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拓展农业服务领域所需的装备、所需系统建设的需要。每个季节和年度制定具体的拓展计划、工作任务,以及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保障拓展服务领域工作的规范化和业务化。

二、健全农村气象信息的组织机构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从上到下,各级气象部门都建立了农业气象机构,配备专职的农业气象工作人员,为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重点的转移,面向农村农业生产经营零距离服务的应用型农业气象受到了忽视,基层气象站大都撤掉了专门的农业气象服务机构,从事的技术人员也由专职变成了兼职,没有人员的保证,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处于应付状态,农村需要的气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为此,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深化公共气象事业制度改革,重新进行定机构、定人员,建立气象事业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制度,以保障其充分发挥为社会公众、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保障各个气象站建立必需的农业气象服务机构和配备人员,及时主动提供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与此同时,健全全社会“为农服务”的各项制度,建立以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制度,对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内的信息,采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促使电视、广播、报纸等公众媒体开辟农村气象信息专栏,方便农业生产经营者能随时随地收听收看到最新的气象信息。

三、健全农村气象信息的若干措施

中国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气象部门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完善服务机制,完善气象信息传递渠道;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度、时效和针对性,不断拓展气象服务领域,积极做好以农业为主的综合信息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靠科技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农村气象信息的质量

最近20多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值预报模式分辨率提高,我国的天气预报准确率有明显改善,24小时的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了90%。但日常的降水预报、气象要素预报和台风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定量预报准确率还较低。因此:一是要依靠气象现代化化建设,深入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机理,建立科研业务化和研究型业务的业务体制,开发新一代天气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更精细的可释用数值预报产品。二是加强基层气象台站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各项奖惩制度,提高天气预报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逐步实现由经验预报、定性预报上升到客观预报、定量预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逐步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气象信息产品。三是加强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实时监测天气变化,综合运用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做好0~12小时临近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服务,以补救12小时以上短时天气预报的可能失误。

(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气象信息的针对性

各级气象部门要重视农业灾害的气象监测预报、预测预警、评估及控制技术,实现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的重大农业灾害的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和减灾控制。一是完善农业气象观测体系,分别建立种植业类和养殖业类各种作物(养殖动物)新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天气气候条件的关系以及各品种生育期最适宜和致害农业气象指标,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当地各主要作物发育期业务预报系统,以提醒农业生产者提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躲避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二是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保鲜、储运等方面与环境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力度,开发特色农产品气象保障服务技术,并形成业务能力。三是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作物(植物和动物)品种引进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根据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对外向型、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开展针对。

(三)采用多种渠道,及时提供农村气象信息

第9篇

偏重书本知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精神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内在体验和感悟。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今,在中学生中开展实践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目前,为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迫切需要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让他们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潜能的开发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1、学生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学生在野外对照地图实地观察具体地区方向时,就对学生理解地图上的方向很有帮助。学生通过学校及周边地区平面图的绘制,对地图比例尺和图例的理解就比纸上谈兵要好的多;学生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实地观察得出的环境问题要比从书本上理解的深刻。学生的实践活动对正确理解地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为课堂上和书本上抽象的孤立的知识提供极为生动形象的例证和解释。比如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实践活动,学生对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来源及使用就十分清楚。

2、学习一切知识的目的都在于应用。

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而看到地理知识的价值。例如,学生对社区环境调查时,会发现社区建设如采暖锅炉的位置设置,社区绿化建设方案等都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再如学生对城市环境的调查,发现问题,并且能够结合课本知识提出有益的改进方案。

3、社会实践有益于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与发展。

例如学生对定向越野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等高线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知识等都有了迁移和发展。再如学生根据对学校的测量,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对陆地与湖面气温的观测与计算、对学校绿地与裸地的对比观测、对学校教室外有无爬墙虎室内的温度的观测等,都是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4、社会实践有益于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的联系。

例如学生对校园环境如污水、废弃物的调查,不但使学生的地理知识与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数学知识、美术知识、语文知识相联系,而且使学生的测量、计算等技能得到发展,撰写论文使语文写作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组织学生的垃圾分类、噪音的测量和水质的化验等都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任何一个实际活动都要有综合的知识,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综合地运用各科知识。

(二)社会实践提供的舞台要比课堂空间广阔的多

失败的经验与成功的经验,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会要丰富的多。比如学生通过对学校周边地区环境的调查,不但可以在社区这个广阔舞台上显露才能,而且亲自体验失败的经验与成功的经验,尝试的机会和探索的机会要丰富的多。例如学生在对如何减少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数量时,一开始只是想到绿化问题,后来认为欠妥,又增加了降尘,认为还不足,又想到汽车的尾气排放问题等。因次,实践活动也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无论是采取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为了履行责任,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例如学生在调查学校节水问题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调查水表的数据、设计表格、记录用水次数、进行计算、向全班宣讲。小组成员全体参与实践活动。

2、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以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要比课堂上充分,即使是个人活动,也需要学生不断同他人进行交流,这些交往是多方面的又是多层次的,学生在其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例如接受别人意见、坚持自己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中合理成分以修正自己的思想,学习与人合作,例如请人帮助、给人帮助、相互帮助与共同合作等,例如学生在学校节水实践活动中,访问学校领导和教师,探讨学校节水工作,就是一例。

3、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在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还没有把它潜在的学习变为可同自己或别人交流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向全班同学宣讲自己的或本组的观点,就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得到发展,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4、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作为领导的经历和体验,可以获得被领导的经历和体验。这种体验和经历的相互补充,将会使学生收益匪浅,使其能力都得到提高。班中可能有班长、组长、班委等干部,他们是班级的领导。但是当他们在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中,他们就有可能成为被领导者。被领导也是一种能力。

5、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 地理实验课程资源 内涵 分类 开发策略

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出了若干建议,这是对地理课程观念的又一次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地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作为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促进新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一线地理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有责任、有条件开发和利用好地理实验课程资源。本文就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及其开发策略作了探讨。

一、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关于课程资源的内涵,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但一般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说与教学资源同义,即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科书、图书资料、网络,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比较典型的有教科书、学科知识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概念。而广义的地理实验既包括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获得和验证所学知识的课堂实验,又包括出现在课外的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地理制作等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认为,地理实验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地理实验教学目标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即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社会及自然中的所有有利于实现地理实验教学目的的教育资源。这既包括物质的,又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又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馆、气象站、博物馆、科技馆、现代信息网络等,又包括非物化的师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社区、家长的支持态度等隐性资源。当前,地理教师应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确保地理实验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地理实验课程资源进行不同的分类,如下表所示:

应该说,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现实中的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并无明显界限,它们是相互交叉的。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地理实验课程资源。

(一)地理教材

地理教材既是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又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主要材料,主要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地理模型、挂图、投影片、实验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其中,地理教科书是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教师把过去的“教书”改为“用书”,围绕教科书设计开发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内容,突出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独特作用。

(二)地理实验室或专用教室

地理实验室或者地理专用教室是地理实验教学最重要的条件性资源,是实施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新课程对地理实验探究活动提出了具体建议,每个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验,亲历实验过程,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合作精神。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和投入,实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三)校外资源

校外地理实验课程资源,是校内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也是过去我们常常忽略的一类教学资源。地理实验教学的校外资源主要包括: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气象站、动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水文站、垃圾填埋场、高等院校、环保机构、地震监测站等。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大千世界为学生学习地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新课程特别强调对校外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所以,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发动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地理调查、地理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此外,请有关专家来校讲课、座谈、分析有关实验教学资料等,也是校外课程资源的重要方式。

(四)隐性的实验课程资源

隐性的实验课程资源是指非物化的实验课程资源。如,教师良好的素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社区与家长对课程开发的支持态度,等等,均属隐性的实验课程资源。在地理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已被关注,教学实践证明,地理教师不仅决定了实验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性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地理实验教学资源的范围、利用和开发的程度及水平的发挥。

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所了解的地理科学信息,如通过对日常自然现象的观察、阅读课外读物、上网等途径所获得知识都是隐性资源,是使地理课程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信息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教师可通过交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从中寻找地理实验教学的切入点。

二、开发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策略

(一)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原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正确行动的依据、尺度和准则。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是随意而行,同样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根据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多样类型,我们认为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因此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应该有目的地开发。首先应该遵循地理新课程标准,然后针对所要达成的地理实验目标开发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保证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2.主体性原则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赋予了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理实验课程资源是地理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线教师应是开发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主体,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建设。

3.经济性原则

在当前地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的背景下,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尽量以较少的费用开支,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精力来实现比较理想的效果。有校内的不求诸校外,本地有的不求诸外地。因此要积极发动师生开展地理园建设,参与校园天文台、地理专用教室管理,组织师生开展利用废弃物自制实验教具等。

4.个性化原则

尽管课程资源类型多样,但是相对于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学生应该开发出切合实际的地理实验资源,突出个性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本身是一项极具创造力的实践活动,没有个性就失去创造力。

(二)开发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途径

1.重视地理实验室(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

地理实验室是实施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地理教学场所,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实验和地理教师进行实验研究的阵地。近年来,虽然各校加快了地理实验室或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但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地理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地理实验室或地理专用教室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重视对地理实验室建设,包括仪器设备和实验用具的足额按时配置,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正常投入。地理教师也应创造条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自制地理实验教具或开设好一些切合校情的地理实验课。

2.利用校园资源开发地理实验资源

地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跟人文科学兼备的综合学科。校园生活里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和素材。不少学校建有天文台、气象观测站和地理园外,还可以借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场地和设备开展地理实验探究等。如校园里利用国旗杆观测一年正午影子变化;观察国旗飘动方向,统计当地盛行风向;观察校内的主要植被类型,等等。

3.注重信息技术对地理实验的作用

中学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一定会在教学中得到体现。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把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组合,促进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利用现代技术促进地理实验资源的开发也成为必然。首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演示实验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特别是比较抽象的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知识和原理有了直观形象的演示后,学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其次,利用网络资源的实验探究除了保留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许多长处,还增加了众多技术内涵,它具有个别化和交互性两个方面的特点,有独特的优势。当然这需要教师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把实验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并附有相关资料,使学生可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也可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

4.关注开发社会实验资源

新课程提倡多种形式的实验活动,包括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等。我们可以积极开发社会实验资源,特别是社区(包括家庭)资源和校园周边的社会资源是我们应优先关注并开发的实验资源。如我校位于繁华的城市主干道边,我在班级开展车流量测算实验,并利用学校在景区边上优势,让学生进行来杭游客对杭州认识度的调查分析,等等。这也从侧面教育了学生地理无处不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程所提倡的重要理念。

5.强化教师在地理实验资源开发中的主动性

当前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不被重视,原因很多。但只要地理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地理实验开发能力,地理实验就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课程对地理实验提出明确要求,地理教师面临压力和困境,要积极开发地理实验资源。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自制实验教具外,教师间还可以合作编写地理实验教材或手册,借鉴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实验教学过程,开发地理实验的系列资源。同时积极鼓励学生一起从实验资源的硬件和软件上合作开发,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修改并完善。

总之,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实验课程资源虽然有先天的不足,但只要遵循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发出内涵丰富的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学生将会更喜欢地理学科,地理学科也会因有更多的地理实验而更具活力。

参考文献:

[1]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学科教育,2002,(02).

[2]王俊娥.磴口一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内蒙师大硕士生毕业论文,2007.6.

[3]姜艳.论如何开发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科教创新,2011,(01).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活动;现状;意义;实施策略

高中地理新课程要求建构高效的活动,活动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和体现。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体验性活动(如地理游戏)、专题研讨(如地理小论文)、实践活动(如乡土调查)等。活动是师生多元互动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主动实践,提高综合能力的过程。

一、意义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走进自然,接触生活,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能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发展他们的个性。地理活动中的许多技能,如地图绘制、计算机操作等能使学生会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乐。乡土地理活动还能密切联系当地的实际,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而且还是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科学的良好途径。学生在活动中也会面临困难。如气象观测,必须坚持不懈;调查人口状况,必须深入社会等,这需要学生具有坚韧的品质。

(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许多地理现象需要运用手段来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如绘制地形图,进行气象观测、环境质量监测,以及地理模型制作等。学生活动时能不断地获得大量的外界信息,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深入观察,丰富感性知识,也能深化理性知识,锻炼地理实践操作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基础。

(三)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活动,涉及的知识量多面广,涉及的一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性思维的现实素材和可能。例如,探究某地区小气候的成因,用教材知识的一般规律难以很好地解释,而必须通过实地考察,联系当地实际来探寻特殊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通过地理活动,开展乡土地理教学,能使学生在了解家乡的过程中萌生热爱乡土之情,并进而延伸到对祖国的热爱,激发他们关心家乡、关心祖国的情感。学生通过调查、考察等实践活动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可强化他们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现状

(一)目的性模糊

有的活动只求形式,内容肤浅,目的性不强。笔者曾观摩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请同学根据课前的预习谈论我国东西部的差异。学生参与性很高,多名学生先后走上讲台,展示介绍旅游时拍摄的照片。教师露出满意之神,并加以渲染我国的大好河山……这一活动耗时过长,主干知识教学却只能一略而过。此活动表面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但能否真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是个未知数,最大败笔在于没有深入触及本堂课的地理智能目标,没有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保证,活动是低效的。

(二)组织性不严

不少活动组织随意,不严谨。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课中,教师喜欢设计如下的活动:请学生站在前面模拟地球的自转运动。学生模拟地球自转,摇头晃脑的动作很易引起哄堂笑声。其实,此活动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地球是个椭球体,其自转又是倾斜的,人身是难以准确模拟的。这类活动,华而不实,没有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实施策略

(一)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活动须通过主体的意识、思维和行动才能完成。在设计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从活动的组织安排、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多方面为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提供有利的时空条件,强化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提高教师指导活动的有效性。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不能否定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差异,开展的地理活动要有层次和弹性,使每位学生都可以自主参与,体验成功。

2.开放性原则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它是一个复杂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系统。当今世界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发展变化更是明显。所以,活动要最大可能地以开放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抛开固有条框的约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3.情感性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地理活动既要让学生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做人、成人。

(二)做法

1.开发活动课程资源

地理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经常要搜集和积累鲜活的地理素材,要鼓励学生多渠道地关注地理事物,从中选择恰当的、符合学生需求的信息作为活动资源。教师要善于创设活动情境,设计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组织和调控,让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活动。

2.运用案例,学会方法

通过个案活动的分析达到普遍的规律和方法。利用教材的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实践技巧,从个别活动推知一般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主完成活动任务。在开展具体实际的活动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决策、积极解决问题的状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做到高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接受合理的活动任务,要使大多数学生在有限活动时间内有所收获。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教师要善于利用环境、发展等综合性很强、多学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活动。开展这类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整体综合和系统分析,要注意处理好主干知识与辅助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综合时既能考虑得比较全面,又能抓住主导因素,准确地把握重点。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特点和成因等进行多因素、多层面的考虑和多方法、多途径地解决,使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灵活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综合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利用活动中有情感教育价值的素材,设计提问和活动项目,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也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地理图表是传递地理信息和知识的最重要和有效的载体,是地理课堂中不可或缺的直观性教学工具,它能帮助学生感知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拓宽视野,发现新知。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图像教学在地理活动中的作用,不仅要运用好地图和多媒体的作用,更要在深入研究地理活动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活动内容图表化。活动的设计、活动的成果等以“模式图、纲要图、关系图”的形式呈现,学生可以一目了然,记忆深刻,提高地理活动的效果。例如,在绘制地理图标活动中,教师先要把地图和影像图片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认知材料,启发学生对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删选,而后再让学生对地理图表信息进行相互转换的活动。对地理图表信息的相互转换活动,既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在活动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多让学生利用地图和影像信息认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图像信息所反映出来的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地理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地理学充分运用图表的特点,也决定了地理教学需要多媒体作辅助。教师要重视现代化教学媒体在学生活动中的作用,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的需要,选用恰当的教学媒体,精心设计加工,多让学生参与教学媒体的演示和操作,使之成为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作用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活动兴趣的激发,还能促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公路勘察;遥感技术;公路勘察设计;应用

1 遥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1.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例如航空摄影就是一种遥感技术。现代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完成上述功能的全套系统称为遥感系统,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获取信息的遥感器。遥感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等。传输设备用于将遥感信息从远距离平台(如卫星)传回地面站。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彩色合成仪、图像判读仪和数字图像处理机等。航空和航天遥感能从不同高度、大范围、快速和多谱段地进行感测,获取大量信息。航天遥感还能周期性地得到实时地物信息。因此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的很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例如应用于气象观测、资源考察、地图测绘和军事侦察等。遥感技术已被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随着遥感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发展,遥感技术的用途将大大扩展。

1.2 3S技术

3S技术指的是RS(遥感技术)、GR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3S技术融合了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科技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传感技术及空间技术等,具有信息采集、模拟制图及模型分析等多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融合3S技术能够为公路勘察技术功能、数据资源的共享、结合提供有效的支撑。在利用GPS技术与RS技术探测公路实际情况时,可以使用相关资料及时获取地理信息的三维图像,并输出地形的三维模型,有助于了解公路工程地形的实际情况。利用RS技术与GI技术时也可以获得相对精确的勘探设计地形模型,有助于优化选线,这对于提高勘察设计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遥感与3S相结合,经过技术集成和开发,在实现信息分析解译、完成山区、沙漠、黄土沟壑区高速公路方案优化方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遥感技术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遥感图像信息的宏观真实性、实时性和信息丰富性,为资源环境调查及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提供了最方便快捷、准确实用的依据。而3S与3D(三维地模-数字地形模型)技术相结合,可以生成公路设计区真实地貌景观,是全面认识公路交通自然环境,提高公路勘察设计水平的先进技术。

2.1遥感技术与公路测绘

遥感技术在公路测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早期的遥感资料由于受分辨率的限制,近年来,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思路,在大比例尺测绘和地质制图中,遥感与地质测绘的符合程度和可兼容程度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在如何充分发挥遥感地质的认识上仍有待统一,否则遥感地质将无法健康发展下去。遥感在测绘中主要被用来测绘公路地形图、制作正射影像图和经专业判读后编绘各种专题图。而常规的测量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存在一些很难测定的空白点,遥感技术的发展恰恰能够弥补这些不足。

2.2 遥感技术与地质勘察

传统的工程地质调绘(地质测绘)是依靠技术人员的野外作业来实现的,费时费力,效率不高,而且由于人的视野受到地形和植被的遮挡,许多地质问题不易观察搞清。遥感图像信息的丰富性,为工程地质人员提供了最直观调绘依据,可以大大加快工作的速度。我国公路遥感技术应用开始于1990年代中期,主要利用遥感信息调查路线带工程地质及不良地质现象。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强、影像逼真、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均有比较直观的反映,在工程区域地质条件评价、公路走廊带选择、路线方案比选、病害成因及其影响评价方面具有常规手段和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实践的操作当中需要结合地质地貌的特征,运用地形的基本条件,开展路线的平纵勘察以及方案的设计。针对路线的设计,需要适应地形的特征,而不应当刻意的、片面的、过分的追求设计的高标准。一般来讲设计的实际标准不能小于规定的标准,并且加大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力度,对一些有价值的设计方式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勘测。针对不良的地质施工环境,诸如采空区以及岩溶地区等等,还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新型技术,航测数模技术以及航测遥感技术等等,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计算出最佳的地质设计路线,进而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当中合理的避开一些较难进行防治的复杂路段,达到方案优化的目的和效果。

2.3 遥感技术与公路选线

公路选线是公路勘察设计的重要环节,要求设计的路线方案既经济合理,又快速高效,并且安全可靠。因此,对高新技术勘察手段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影像和遥感数据,对公路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地质勘察以及钻探技术,可以帮助地质勘测人员完成对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的分析和判断,提供给路线设计人员进行地质选线。在该工程中,需要首先对公路沿线范围内相关的卫星影像资料、遥感数据资料以及地质资料等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以及多光谱卫星影像等,对公路的地质地貌、构造分布、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全面细致分析,从而为路线方案的选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和建设性意见,确保公路路线的合理性。

2.4 遥感技术与公路隧道选线

高等级公路隧道规模一般比较大,随着长大隧道的出现,投资巨大,选择最优线位往往可以节约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投入,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遥感技术在公路隧道的选线优化工作中具有关键作用。高等级公路施工过程中隧道的占得部分规模较大,随着大隧道的出现,投资金额的增长,如果选择最优线位通常可以节约将近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投资款,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由此可知,遥感技术在公路隧道的设计的选线优化工作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结束语

应用卫星多光谱遥感、微波遥感探测技术对公路规划勘察区进行工程地质环境、隐伏构造信息及不良地质信息分析技术的研究,开展了3D-GEO系统软件开发及其在公路工程深部立体图形图像解析及选线中的应用研究,为优化公路规划设计方案,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和速度提供技术支持。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江红,杨厚波.测绘技术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6(28):17-18.

[2]戴文晗.遥感与3S技术开发及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3]杨长根,陈彦恒.现代测绘技术在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9(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