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电设备安装论文

机电设备安装论文

时间:2023-03-29 09:54: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电设备安装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电设备安装论文

第1篇

1.1设备安装中常见问题

(1)噪声与振动建筑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是噪音,常见的噪音源包括各类通风、空调、给排水,管道泵送、大功率电机等助力机电设备。这些设备运行时产生振动,与设备固定件相互摩擦,产生各类噪音向周围环境传递,给建筑施工,设备运行带来极大的环境影响,从而影响到建筑设备的使用。(2)连接固定机电设备安装的连接主要是安装连接和电气连接。安装连接方法通常采用螺栓或者焊接方式固定。当连接过紧时,接头位置由于受内应力的影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导致设备耐疲劳性下降而引起接头失效。连接过松会导致接触位置使用过程中的振动,摩擦而加大接头处的松动,长期使用会导致接头脱离,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电气连接除了考虑其机械效应还需考虑到设备长期使用中的电热效应,电气设备使用中热效应会导致接触位置存在接触面过热氧化,热量无法及时散去会引起连接处的烧熔,从而造成设备接地短路、断线等事故。(3)电气设备问题由于施工操作的不规范或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查而导致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如接触电阻增大,触头过热,电路电压过大甚至电压无法调节设备,内部有异物,封装性能受到破坏等问题,从而影响多电气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而影响到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

1.2人员管理中的问题

作为机电设备管理的主体,由于人员在操作,施工,日常维护保养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导致机电设备不能够正常运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不规范,表现为技术资料不全面,缺少相应的设备档案,设备日常的检查,保养记录不能充分体现当前设备的具体情况。(2)操作不规范,操作人员的技能不足,在具体的施工作业中口口相传,没有注意到设备的具体使用流程和规定的保养,造成设备故障频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加上建筑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低,对机械设备的原理了解少,缺乏主动学习能力,技术操作熟练程度不够,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导致机械设备的磨损。还有一些操作人员的不规范的安装,使机械设备的质量遭到破坏。

2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设备安装

建筑机电安装是要根据各施工阶段各设备的安装工艺和技术要求,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和具体的安装步骤进行安装,以满足工程的技术规格与标准。同时,对整个设备的安装过程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的调配方案。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要对设备的安装进行严格把关,将在安装过程出现的与设计文件和规范不一致的现象或施工过程中现场修改的情况记录下来,作为后期技术管理的资料,为系统整体运行和调试建立充分的技术管理数据档案。

2.2施工人员的素质

设备安装施工人员在安装前需经过与其安装设备相对应的岗前培训,以掌握一般的安装知识和安装标准。对于一些大型专用设备,需要持证上岗,以保证安装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从而保证设备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试运行,以便提前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检修。正式投入使用时,需要再对设备安装的合理性、完整性及安全性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2.3现场安全管理

在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期检查防护装置是否正常,如果对于安全管理没有合理的措施,可能会造成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产生严重后果。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加以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①做好人员安全培训,确保安全施工和安全责任意识;②对突发的安全问题要建立起相应的应急预案,保证安全设施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挥应有作用;③按照国家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预防为主,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3结束语

建筑中机电设备技术安装工程是工序多、系统性强的复杂过程,它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机电安装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规范化、程序化,确保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与安全意识的深化。

作者:李鹰 单位:山西宏厦第一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万军,于祥民.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23-26

第2篇

1、能够有效管理施工人员的工作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不能按照有关规定和施工流程操作,不重视相关规定,忽视了一些重要环节,导致机电设备安装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可以看出,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管理工作,严格要求安装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流程进行安装,这样才能实际有效的提高机电设备安装工作的质量,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施工,有效的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效益。

2、能够有效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和工作,必须加强对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的管理,实际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素质,合理有效的安排机电设备的使用流程和选择,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保证机电设备能够更好的运行和工作,从而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能者上,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换岗甚至清退。

3、能够对项目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带来有效提高

对机电设备安装项目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有效的保证设备的工作质量,调动各种有利因素提高项目工程建设,还能有效的避免一些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事故,减少人力物力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实际有效的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二、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的技术要点探析

1、施工准备工作

在对机电设备进行验收时,应该由专业验收人员按照相关合格保准进行验收,保证设备的质量,对验收后的设备还应进行妥善保管。在施工前,应该准备好充分的材料,这样才能有效的应对一些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保证设备的顺利安装,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工作质量。施工技术人员还应该编制相关的安装流程指导书和安装效果图,制定一套完善的施工流程,做好施工前的所有准备工作。PE挤压造粒机和风送系统,这两个都是成套设备,零配件多,设备安装工作量大,必须进行必要施工准备,例如对外文资料的翻译,熟悉图纸和资料,对设备及零配件要清点、归类,这样才能做到施工心中有数,为正式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机电设备的质量管理

在进行机电设备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应该明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检验标准和规范、促进质量检验更加正规和程序化。还要采取必要的物理化学手段对材料和构件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他们的质量达到标准,有效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因为质量漏洞发生事故。加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发挥监理专业水平,确保工程的质量在可控范围内。最后,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这样才能有效的确保机电设备的质量,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3、机电设备安装的安全管理

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安全管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施工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把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内容落实到机电设备安装过程的所有环节中去,保证施工人员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项目管理和安装部门也要加强对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全面做好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设备安装工作的安全,实际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效益。

4、项目施工的合同管理

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签订合同后,管理人员必须办理好相关的设备开工手续,签订有效的安全协议,妥善解决单位员工的住宿和伙食。确定项目施工时间,制定相关的安全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完成与安装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同时,还应对合同进行合理评审,做好预算工作,确保对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5、组织管理

对相关工作人员和材料进行合理调配。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具备高度责任心,同时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做好自己的每项工作。从而保证机电设备安装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第3篇

【关键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我国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着。但是,我国的工程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制约着我国工程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的更好落实和发展,因此,加强工程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十分紧迫。

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特点

工程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在工程的建设中十分重要,无论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难度、它的重要性、它的综合性这几方面而言,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在工程建筑的建设中都是重中之重。工程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总体上来说,从开工到竣工始终贯穿于整个工程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下面就分析一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牵涉面广、施工周期长

机电设备安装是个大的概念,学科和行业跨度大,一般涵盖了电气工程、电子工程、机械设备工程、自动化、建筑智能化、环保、仪表、消防、电梯、管道、动力工程等,有时还包括照明、供电、通讯等设备。其施工活动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及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以满足其正常运行或使用功能。

2.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高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不断增多,如新技术、新材料等,并且日益扩大的工业规模使得安装工程也逐渐增大,装配、吊装、检测技术的要求在大型工程中也日益增高。

3.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工作多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涉及的专业领域广,因此做好各项专业之间有序衔接、进度安排及工作面交接等方面的协调和配合,相互间创造施工条件,从而使施工质量能得到充分保障。同时,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部门也要处理好与机械设备、公用设施和材料供应等相关检验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他们以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工程。此外,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还需要协调和配合其他相关的工程部门,保证各类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之间的和谐,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

三、机电安装工程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安装机电设备时联接螺栓的问题

建筑机电设备中基本的装配为螺母、螺栓,螺母、螺栓联接的作用为传导建筑电气工程的电流,在安装螺母、螺栓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机械设备所具有的效应,也要注意到机电设备的电热效应。当联接螺母、螺栓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为联接过松、压接不紧。

这些问题容易造成接触电阻的增大及装配的部件出现松动现象,进而使机电设备在通电的情况下容易发热、其接触面也容易被氧化,当接触面被氧化时,电阻又开始增大,引起恶性循环;在一些严重过热的情况下,将会致使联接处被烧熔,引发接地断开、短路等事故。此外,母线及一次设备的T型线夹、并沟线夹及设备线夹都可能受到螺栓连接问题的影响,导致事故的发生。联接螺母、螺栓过紧,则容易使螺栓在长时间的电磁力及机械力作用下出现金属疲劳的状况,导致螺牙滑丝或剪切。

2.出现超电流及振动的问题

电机功率较小、整定过载电流偏小等会导致超电流的发生,此外在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工艺需求量高、粘度高、密度大等现象,致使原有设计能力无法承受,引起超电流。振动问题多是由电机轴承间隙过大及转子气隙没有均匀分布所引起的。

3.机电安装工程管理水平的相对很落后

笔者从相关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理实践中调查得知,我们目前的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理的水平很不科学,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首先就是许多企业的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的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对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理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导致对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合同拟定和相关的管理不到位、有欠缺,这些缺陷的存在,将会最终损害企业的良好形象,损害房屋的总体功能和用途,损害业主的合法权益。

其次就是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企业的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理的理念还是比较的落后,基本上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对现代新型的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理理念进行引进和吸收,从而就会导致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理的信息来源途径减少,对相关信息的分类不是很合理,对相关信息的处理也不是很恰当,这就无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造成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的成本不断提高,机电安装的质量和效益不断的下降。

四、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措施分析

1.楼层走廊之中的各类管线要进行合理地布置

安装工程的施工单位要根据消防喷淋及通风管道、照明、电气线槽的设计图纸来综合布置安装工程中的各类管线。尽量避免将电气线槽、喷淋管道、通风管道布置在居中的位置上,以便留出充足的空间用于灯具的安装,在安装灯具、风口及喷淋头时,需在走廊的两端上部中间的位置拉线安装,位置要与吊顶上安装的机电设备成一条直线。综合布置客房及小走道中的各类阀部件、管线,安装风机盘管的位置要与楼板尽量贴近,安装冷凝水的管道时,要注意使其坡度符合要求,以避免在集水盘发生溢水的情况下,吊顶面板被淋湿,留下影响美观的水痕迹。

2.安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通电调试

一般情况下,刚出厂的机电设备无法完成负荷试验及总装,即使是先前机电设备被使用过,也会因搬运、拆卸及重新安装等引起原有安装状态的改变,所以新安装好的建筑机电设备需要及时进行调试。在初装设备被解体装运后,重新安装好时需进行调试;此外,所有改造、更新、自制、新增的机电设备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也要调试。在调试之前,需要再次认真检查设备安装的渗漏痕迹、安全性、完整性及合理性等,以确保调试工作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调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机电设备的经济性能、可靠性能及工作质量等;还要试验考核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空负荷与负荷,采用正确的检验方式来测试机电设备的性能,确保其可以与工业化的技术要求相符合

3.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在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在项目部门的组织下,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个人安全职责,负责人要做好带头作用,领导各员工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其次,为了确保安全施工的顺利开展,项目部应指定安全管理策划,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机电安装工程安全施工组织总设计以及专项工程或分部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对较重要的场所,入冷冻机房、水泵房、冷却塔室、发电机房和高低压配电室等应编制单项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定时组织各阶层人员参加的安全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的机电设备的安装十分重要,应该不断的加强对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分析,提升其安装施工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程瑜 对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探讨[期刊论文] 《魅力中国》 -2011年10期

[2]许京文 试论机电安装工程中的施工管理[期刊论文] 《科技创业家》 -2012年4期

第4篇

关键词:安装;机电设备;施工;预留(埋);作用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全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大中型城市道路拥阻问题越来越突出,地下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的公共交通工具,以其客运量大、运行速度快、安全准点、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舒适的特点日益显现出来,成为大城市理想的新型公共交通工具,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地铁工程的机电设备安装工作是整个地铁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结合广州地铁三号线及长沙地铁二号线多个站点机电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的工程施工工作,对安装工程中的预留和预埋工程质量进行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通过两个地铁站的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工作实践和总结发现:建筑安装工程预留孔洞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的安装过程中,是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两个车站安装和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工作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漏留孔洞、漏埋套管、预留、预埋工作位置不准确或者预留尺寸不对,出现这些问题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诸多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构成成因、造成的危害、预控方桨和现场控制措施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把好质量关。

2 出现问题的主要成因

造成地铁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专业之间协调不通畅和专业术语不一致。目前设计单位竞争激烈,设计周期相对较短,设计深度不够是施工图纸普通存在的问题;专业之间的协调不通畅、专业术语的含义不一致,导致施工中有些预留和预埋偏差比较大。

(2)土建单位对预留、预埋工作重视不够。不按相关的设计要求、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及工艺标准的规定进行预留、预埋工作,而是凭经验施工,是导致预留、预埋工作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建和安装两个专业对预留或预埋孔洞的精度有很大偏差。

(3)土建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之间存在脱节,缺少必要的沟通、协调和制约。土建和安装施工是两个不同的施工单位,预留和预埋工作由土建单位完成,安装单位是在土建施工完毕之后才介入,即使发现问题为时已晚。

(4)设计又底与图纸会审会议“走过场”。用于设计“又底”和图纸“会审”的时间很短,从会议组织、移又设计说明和设计又底书、各专业分组审图到会议结束,一般就2-3小时,而且往往不能认真对待,导致本该在会审时解决的问题未能得以解决。

3 造成的危害

地铁是一个人员高度集中的特殊建筑工程,工程实体的工程质量必须符合或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设计规范等要求,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给工程实体带来严重的后果。

(1)对工程主体结构的影响。地铁的主体或附属结构大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旦发现漏留孔洞、漏埋套管、预留、预埋位置不准确时,被迫采取钻孔、凿墙甚至拆墙的方法加以弥补,直接造成对结构整体或局部的强度影响;机电设备安装时,预埋件位置不正确或没有预埋时,只能采取重做或植筋等方法弥补,势必造成原结构主体接口处存在质量隐患,甚至影响机电设备将来的正常运行。

(2)给车站的消防工作留下安全隐患。地铁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水消防设施、气体灭火设施和防排烟等设施的重要性,按照《地下铁道设计规范》的要求,所有的预留孔洞等到所有的机电设备和管线施工完毕后,要进行严格的封堵,所有的设备房之间不能有丝毫窜烟现象。通过钻孔、凿墙或拆墙等方法得到的孔洞肯定会对周围结构产生一些细小裂纹,再加之孔洞的大小、形状不规则,势必给孔洞的封堵工作带来麻烦,为日后的消防工作埋下安全隐患。

(3)影响工期,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4 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现场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主动控制措施和被动控制措施:主动控制措施是在预先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及其导致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和程度的基础上,拟订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乃至避免目标偏离;被动控制措施是从计划的实际偷出中发现偏差,通过对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研究制定纠偏措施,以使偏差得以纠正,工程实施恢复到原来的计划状态,或虽然不能恢复到计划状态但可以减少偏差的严重程度;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的关系

主动控制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它可以解决传统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时滞影响,尽最大可能避免偏差已经成为现实的被动局面,降低偏差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使目标得到有效控制。

被动控制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控制和针对当前工作的反馈式的事后的控制。虽然目标偏离已成为客观事实,但通过被动控制措施,仍然可能使工程实施恢复到计划状态,至少可以减少偏差的严重程度。

现场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是进行主动控制,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做好预留、预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工作。监督各安装单位严格执行“三检”制度,通过自检、互检、专检对预留、预埋工程进行隐蔽验收;预埋在回填土、混凝土内的承压管道必须经过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非承压管道应通球、通水或灌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方可隐蔽;按照图纸、规范及验评标准要求认真检查、详细记录隐蔽工程验收情况。

(2)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筑审批程序。在主体或附属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在“混凝土浇筑审批表”上签字;项目总监应要求各专业施工工程师在“混凝土浇筑令”上签署意见,确保各专业安装工程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

(3)加强现场管理和技术措施管理。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负责,混凝土终凝前应再次校核孔洞位置,以保证预留孔洞不挪位;不得过早拆除模具,破坏孔洞周边的混凝土强度;浇筑好的预埋管道敞口处要临时封堵,以免掉进管内杂物或堵管。

(4)重点部位要进行旁站施工。对于车站站台层和站厅层的机电设备预留孔洞要重点施工,由于设备多、管线复杂,预留、预埋时很容易出现交叉、错埋、漏埋现象,因此,在这些部位要进行旁站施工。

5 结论

结合广州和长沙两个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实践,如果主动控制方案和被动控制措施相结合能落到实处,预留、预埋工作的质量将会得到有力保证,并为提高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远程控制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技术验收

1主要设备安装

1.1远程处理机的安装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可重构处理单元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一般而言,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大量监控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的接口要留出20%~30%为宜。

1.2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

在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通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数据显示通道(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智能建筑中安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

1.3输入设备的安装

输入设备应安装在能正确反映其性能的位置,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应按设计、产品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其位置: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及出风口处。

1.4输出设备的安装

风阀箭头、电动阀门的箭头应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口径不一致时,应采取渐缩管件,但阀门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档次,并应经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电动与电磁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2 机电设备安装中常见几种技术问题

2.1螺栓联接问题。螺栓联接是机电安装中最基本的装配,但操作不当如联接过紧时,螺栓就可能由于电磁力和机械力的长期作用,出现金属疲劳,以至于诱发剪切、螺牙滑丝等部件装配松动的现象,埋下事故隐患。尤其是用于电气工程传导电流的螺栓联接,更应当把握好螺栓、螺母间机械效应与电热效应的处理,要压实压紧,避免因压接不紧造成接触电阻增大,由此引发发热――接触面氧化――电阻增大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导致联接处过热、烧熔,出现接地短路、断开事故。

2.2振动问题。振动问题原因通常包含3方面:①泵,主要是由于轴承间隙大,转子与壳体同心度差或转子和定子磨擦过强烈等因素的影响所造成。②电机,其成因包括轴承间隙大,转子不平衡或与定子间的气隙不均匀。③安装操作,工艺操作参数如偏离额定参数过多,极易造成泵运行稳定性失衡,如出口阀流量控制不稳定导致的震动等,这就要求设备安装工艺应尽可能地接近于额定参数来操作。

2.3超电流问题。出现此种情况,可能存在三种原因:泵轴承损坏,设备内部有异物;电机过载电流整定偏低,线路电阻偏高等;工艺操作所用介质由于密度大或粘度高超出泵的设计能力。

2.4电气设备问题:

2.4.1隔离开关安装操作不当导致动、静触头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足,致使接触面出现电热氧化、电阻增大的情况,最后触头烧蚀酿成事故。

2.4.2断路器弧触指及触头装配不正确,插入行程、接触压力、同期性、分合闸速度达不到要求,将使触头过热、熄弧时间延民,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压力骤增,引发断路器爆炸事故。

2.4.3调压装置装配存在误差或装配时落入杂物卡住机构,如不及时加以处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

2.4.4主变压器绝缘损坏或被击穿。主变吊芯与高压管安装时落入螺帽等杂物、密封装置安装有误差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主变绝缘强度的变化,极可能致使局部绝缘遭损毁或击穿,酿成恶性事故。

2.4.5电流互感器因安装检修不慎,使一次绕组开路,将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人身与设备安全。安装调试人员的组织管理

3 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3.1严格施工组织设计及设备、设施选择施工组织设计和设备、设施选择是经有关科技人员共同研究商定的,通过技术计算和验算,既有其使用价值,又可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要随便更改选用设备,否则会影响基础工作的进展。

3.2按预定计划开展安装工作

每一项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顺序都有其科学性。一个安装工程的计划排队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经过技术论证排出的,是有科学根据并有一定指导性的,不要随便改动,以免造成窝工,工程进度连续不上。

3.3安装工作要有主有次一个工程具备开工条件,首先得有电源,其次要有动力源,有提升装备(包括井架、提升绞车)。要想达到短期开工之目的,安装工作必须有主有次,分轻重缓急。只有对安装变电所、压风机,井架、提升绞车工作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安装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3.4对安装工作要总体布置、统一安排对大型安装工程,由于设备多,安装环节多,因此对每项安装都必须有总体布置,做到统一安排,施工队中必须有一个统一指挥的机电队长(或项目副经理)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处理,集思广益,多征求职工的工作意见。

3.5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每一种设备的安装,都有很严格的技术要求,只有按设计技术要求施工,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流失和材料消耗。

3.6按常规安装方式对设备进行安装每种设备的安装,都有一定的作业方式和工作顺序,不能急于求成,工序颠倒。例如:井架安装,常规作业方法是一层组装起后,进行初操平找正,然后逐层安装。

4 调试阶段

4.1调试过程。大型机电设备在出厂时一般无法进行总装和负荷试验,即使是使用过的设备,由于拆卸、搬运及再次安装,难免改变原始安装状态,所以,对安装好的大型机电设备尽快进行调试就显得非常重要。应该认识到,不仅是解体装运的初次使用的大型筑路设备在安装后需进行调试,实际上所有新增、更新、自制、改造、大(中)修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必须进行调试。调试前,要再次检查设备装配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和渗漏痕迹等,以便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调试时,主要试验其工作质量、操作性能、可靠性能、经济性能等。考核时,应在施工现场进行空负荷和负荷试验,以正确检验其性能是否达到工业化生产技术条件要求。调试过程中,参加调试的机械技术人员和随机操作人员须时时到位,以主动了解设备的现实技术状况、调试程序、操作控制方法等。现场必须有机械技术人员笔录调试过程。因为它是原始记录,是日后操作设备、撰写技术报告、解决遗留问题的重要依据。

4.2撰写安装调试技术报告。撰写安装调试技术报告是大型筑路设备初次安装调试后进行技术、资产及财务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安装调试报告应以读者能再现其安装、调试过程,并得出与文中相符的结果为准。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报告作为一种科技文件,其内容比较专深、具体,有关人员应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撰写时注意与论文的区别,应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不要象流水帐一样,把某年某月做了些什么调试统统写入报告,使人不得要领。在安装调试技术报告的结尾,要向曾给安装调试工作以帮助、支持或指导的人及部门致以谢意。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载明安装、调试过程中有关部门及人员所起作用、工作内容或成绩的一种方式。

5 机电设备调试

机电设备安装好之后,后续工作就是尽快地使设备投入生产。要实现这一目标,调试是必不可免的过程。充分细致的设备装配检查是设备调试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与前提,调试前需要再次对设备装配的完整性、安全性以及安装条件等作好检查工作。设备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设备使用性能、工作质量以及运行是否正常等。调试过程中,相应机械技术人员与辅助人员须按时足员到位,在调试过程中进一步熟悉设备的操作要领、基本程序以及各项功能控制方法。调试过程应有专门人员笔录设备调试的各项步骤,通过对设备安装经验的系统总结,可比较客观的归纳出设备的基本运行状态及特征。也可以为将来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解决提供一手资料,对于设备的升级改造也能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在设备的调试过程中,必须遵循两项基本原则:其一,“五先五后”原则,即先单机后联调;先就地后遥控;先点动后联动;先空载后负载;先手动后自动。其二,“安全第一”为基本准则。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考虑,不能急于投产或轻忽大意而淡化安全调试的重要性。

6 设备技术验收阶段

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成功的标志是:设备安装调试完成,生产考核合格,经济和技术性能符合定货合同规定指标,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结束之后,要进行技术验收和总结。经过对安装调试技术报告、设备有关文件、单证、资料的审查及现场的考察,才可决定能否通过技术验收。通过技术验收后,才准予办理资产、财务手续,交付使用。未经技术验收,不得入帐和投入使用,否则会造成责任不清。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出资料评估报告。对一些竣工验收后工程移交前未来得及完成整改的问题,可征得安装单位的同意,做甩项处理,在监理的督促和跟踪下可以在工程移交后继续完善。

第6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调试

0.前言

机电设备安装是一个大概念,其涉及面很广,学科跨度也很大,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其施工活动从设备采购开始、涉及到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竣工验收各个阶段,直至满足使用功能或正常生产为止。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涉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新兴技术。目前工业规模日益扩大,安装工程也越来越大。大型工程对吊装、装配、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

1.安装施工

大型机电设备(安装前通常为解体装运状态)的安装一般包括:安装基座施工、安装前的准备、设备安装等几个过程。

1.1安装基座施工

在进行基座施工放线前,必须合理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及合理布局、配套机械及运输车辆通道、上料台、堆料场等,必要时予以修整。大型机电设备组合件较多, 要想顺利组装并保持安装后工作性能稳定,在测量放线、预制或砌筑基座前期阶段,须严格按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1.2安装之前的准备

设备安装之前应再一次对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如各种螺栓、螺母有无松动;焊接件焊缝处有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燃润油及水、气的储量及管道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泄漏;电路布线是否整齐,绝缘性能如何;所有旋转、往复运动部位的安全保障机件的有效、齐全程度等等。此外,还要进一步查看安装所需的小型机具、材料的准备情况。

1.3安装

安装过程中,应随时对设备主机各总成、部件及附属设备做外观质量检查。安装现场要由专人负责指挥。高空作业安装或吊装笨重装置时,必须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安装人员要全部佩带安全帽。安装工作要按顺序进行。否则,不仅相互难以就位、连接,而且吊装机具也无法摆放。安装要分工协作。安装后,应对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等进行检查。

2.调试方法

2.1调试过程

大型机电设备在出厂时一般无法进行总装和负荷试验,即使是使用过的设备,由于拆卸、搬运及再次安装, 难免改变原始安装状态,所以,对安装好的大型机电设备尽快进行调试就显得非常重要。应该认识到,不仅是解体装运的初次使用的大型筑路设备在安装后需进行调试,实际上所有新增、更新、自制、改造、大(中)修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必须进行调试。调试前,要再次检查设备装配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和渗漏痕迹等,以便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调试时,主要试验其工作质量、操作性能、可靠性能、经济性能等。考核时,应在施工现场进行空负荷和负荷试验,以正确检验其性能是否达到工业化生产技术条件要求。调试过程中,参加调试的机械技术人员和随机操作人员须时时到位,以主动了解设备的现实技术状况、调试程序、操作控制方法等。现场必须有机械技术人员笔录调试过程。因为它是原始记录,是日后操作设备、撰写技术报告、解决遗留问题的重要依据。

2.2撰写安装调试技术报告

撰写安装调试技术报告是大型机电设备初次安装调试后进行技术、资产及财务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安装调试报告应以读者能再现其安装、调试过程,并得出与文中相符的结果为准。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报告作为一种科技文件,其内容比较专深、具体,有关人员应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撰写时注意与论文的区别,应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不要象流水帐一样,把某年某月做了些什么调试统统写入报告,使人不得要领。在安装调试技术报告的结尾,要向曾给安装调试工作以帮助、支持或指导的人及部门致以谢意。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载明安装、调试过程中有关部门及人员所起作用、工作内容或成绩的一种方式。

3.机电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及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按工程总承包合同范围和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全部内容已建成,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验收,检验各分项工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工业建设项目工程的设备能够生产合格产品;民用建设项目能够达到系统的功能正常使用,在检查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3.1机电安装工程验收的依据

机电安装的竣工验收一般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设计及设计变更通知书;设备说明书;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主管部门或业主有关审批、修改、调整的文件;工程总承包合同;建筑安装工程统计规定及主管部门关于工程竣工规定;涉及进口设备或是引进外资的工程应按照合同约定和世界银行的规定按时编制项目完成报告。

3.2机电安装工程验收标准

机电安装工程的验收标准:必须符合合同规定和实际文件要求,符合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工程全部完成,无漏项,主要工艺设备、配套设施经联动负荷调试合格,形成生产使用的能力或功能;交工资料齐全达到归档要求;生产准备工作适应投产的需要,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已按要求建成使用;少数非主要设备虽未按实际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但不影响生产;设备试运转合格,使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数量达到设计预期要求才能进行竣工验收。

4.机电安装工程竣工结算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已完工,并已经过验收签证,交工资料已整理汇总完毕并经有关责任方面签字认可;施工图预算以及应调整的工程造价已编制完毕;设计变更等技术核定单等签证手续已办完。项目经理部即可向工程发包方进行最终的工程价款结算。发包方与承包方按照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工程合同和补充协议以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文件规定和标准等进行竣工决算。

竣工验收阶段由建设单位编制竣工结算报告,以实物数量和货币指标为计量单位,综合反映竣工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设费、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依据资料填写竣工结算报表。

5.人员组织与技术培训

大型机电设备一般精密、昂贵,初次安装调试中的技术工作必须由供应厂商派出的技术人员负责(这也是供应厂商方面完成交货所必须履行的义务)。购置单位在供应厂商调试工程师来之前,进行尽可能周密的工作安排。如选配操作人员,成立安装调试协调组(由有关行政领导、机械技术负责人员组成),调配安装调试所需的辅助作业机具、人员(包括钳工、电工、机械工等)。

选配操作人员时,应注意选择业务熟练、懂机械常识、反应灵活、责任心强的操作者。 在进行安装调试之前,购置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应协助厂商方面的安装调试工程师工作,并选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分工和现场技术培训。岗位分工的目的是明确各操作人员在调试阶段及日后使用设备时的职责。培训的目的是让操作人员了解待调设备的基本结构、技术性能、安装调试操作步骤、运行管理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等,从而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上机。

第7篇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建筑是具有标志性的,这主要体现在建筑物功能的变化上。建筑物的智能化发展,不仅体现随着科学的发展机电技术在不断进步,同时还促进了智能化建筑各项功能的不断完善。机电工程是建筑重点施工项目,它的安全性和节能性直接关乎着建筑功能的完善性和建筑的整体运行。对于建筑机电工程予以控制,这对建筑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本论文着重探究建筑机电工程技术控制。

关键词:

建筑机电;施工技术;技术控制

正文:

建筑机电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和技术高低是衡量建筑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筑机电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功能是多维的,必须要从全项目、全技术、全系统的角度上来判断建筑机电的质量,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来考虑,努力做到未雨绸缪,实现统筹兼顾,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一、建筑机电工程技术及特点

建筑机电技术工程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工程设计、机电安装、调试以及工程竣工验收。建筑机电技术的应用领域之广泛,包括电气工程、通风空调与洁净工程、机械设备工程、电梯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等等。施工范围广、专业技术复杂、时间跨度大是建筑机电工程技术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机电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相关设备工程技术知识,更要了解机电安装规范,综合考虑机电设备和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机电施工中,很多时候要涉及到多个专业,这时候就需要施工单位同时施工,这时候不同专业间的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机电设备对于管线布置有着非常高的高求,并且施工环境复杂,就必须要十分注意协调作业,这有这样才能提高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机电施工之所以时间跨度大,就是因为从机电工程穿插于其中,从建筑施工初期到工程结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机电工程。另外,新技术成分融入到机电工程技术中,一方面提高了机电设备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它极大的节约了施工成本。伴随着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用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机电工程收到了影响。

二、建筑机电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1)机电设备安装操作不正确

机电设备的安装与机电设备的设计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安装设计的不到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质量,尤其出现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实际,有时候甚至不考虑设备的使用功能,这样会导致机电工程完工后,机电施工功能很难发挥到理想的效果。一旦机电设备设计的不合理,就必然导致安装操作的不准确,机电设备的安装是有严格的程序的,必须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如果技术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擅自进行修改,就很有可能由于安装问题造成设备故障,当建筑投入使用后,其安全隐患就相当大,很容易危及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2)建筑排水系统安装缺乏规范性

在建筑工程安装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技术问题,就会导致墙根、板底等等建筑部位出现渗漏,还会导致局部漏做或者点位之间的错误连接。此时如果地漏安装不够规范,还会出现有害气体外泄;地漏标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还会导致建筑地面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而产生漏水。另外,在建筑施工中,配电箱配线没有按照规范安装,就会导致电气暗配管阻塞或者散热器的支管部位出现渗漏,引发跳闸故障。

三、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1)机电工程技术水平过程中要注重技术经济性

在提高机电工程技术水平的过程中,要一改技术导向而促进技术水平与技术经济性的统一。任何一项技术的实现都是要消耗成本的,当今社会伴随着技术性能的不断实现,成本消耗也在提升。基于这点,在提高机电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寻找技术水平与技术经济之间的平衡点,以维持较低成本运营下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强调技术。作为综合化的体系,机电系统对技术性要求极高,除了要求具备一般性的技术外,还要发挥其独特的技术特点,这些引起了技术人员浓厚的兴趣,技术人员们纷纷开始尝试各种技术,这样无疑使得技术成本提高很大一截,而对于技术体系的平衡没有很好地控制在机电工程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要确保系统内部的平衡,就要协调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对于该项目统筹规划,整体把握,以使机电技术在发挥技术性的同时,还实现了经济性。

(2)提高机电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提高了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建筑市场中稳定长久的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组织机电专业技术培训,以技术规范、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及验收标准等等为重点培训内容,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机电技术人员要想提高操作技能,就必须保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施工企业则要将机电的技术流程和技术指标制定下来,以指导技术人员在工程施工中确保操作流程规范化。此外从工程施工的角度来说,安全质量是一定要严肃对待的问题,机电工程企业要明确质量标准,从而引导机电技术人员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我们知道,建筑的智能化对建筑机电工程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机电工程的技术水平,对于建筑质量的提高和现代建筑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机电企业而言,只有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居安.建筑机电工程的技术控制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09):156.

第8篇

关键词:机电安装;质量控制;技术创新

机电安装是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项目之一,做好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控制,加强机电安装技术创新是机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保障,也是提高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机电安装工程中,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制,加强施工控制,完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安装施工技术,逐步达成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因此,现代施工企业应积极探索机电安装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的措施,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1、机电安装质量控制的三个阶段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应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起,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准备就绪,且没有遗漏。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审查分包单位资质,选择优秀的安装施工人员;其次检查施工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质量检测的装置设备,施工的时间计划、施工的具体方法,做好施工前材料的进场检查与材料的详细备份,以便查询。再者在机电安装施工前应该严格审查施工的图纸,确保图纸符合相关的标准,在图纸上应详细标明器件的电气标准和型号。在技术交底时要严格审查,确保技术交底的质量控制。对于大型机电安装工程,相比而言设备多,必须做好统一的安排,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停工现象。另外,编制好机电安装施工方案,其中主要包括施工组织部署、工期计划、保证措施、工艺流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施工方案是工程作业的指导性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应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调研,编制出符合工程特点的科学施工方案,保障施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进而保障安装质量。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该进行具体的机电安装了,安装过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阶段,因此抓好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其中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具体包括施工工序的控制、安装过程中的调试控制、安装后的检测等。比如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要求更改图纸设计,这时一定要与项目经理或者设计部门协商。还有在机电安装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品比较多,这时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控制要谨慎。同时,控制好机电安装施工进度,安装阶段是对机电主体进行安装作业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质量控制涉及电气、管道、通风等多种专业,需求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通力协作,共同保障安装质量;装饰阶段是对安装主体进行辅助装饰;通电调试阶段是安装完毕对机电设备进行的通电调试,这一阶段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对保证人员安全及机电设备的良性运行意义重大,因此,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调试规范对安装成果进行检测,更好的保证机电安装的可用性与质量。

(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完成后,要保证其有可靠的使用价值。在竣工的时候要做好质量控制,做好自检及、质量检验及交工前的检查。安装工程的文件审核之后,做好文件的建档存储,为今后的维修提供依据,建立群众评价体系,由群众检测评论,帮助安装施工工作的优化与改进。

2、机电安装技术创新措施

(1)成立技术创新小组

在机电安装工程前期策划时,项目经理应负责建立项目技术创新领导小组,一般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并具体负责,成员为项目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员。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设置各专业技术创新小组,由各专业技术负责人担任小组长。对于机电安装工程而言,可以设置机装、电装、管装、和金属结构四个技术创新小组,分别由机械、电气、水暖、钢结构专业工程师任小组长,负责具体的技术创新工作。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①技术创新立项制度

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技术创新项目。例如,针对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可确定3个技术创新项目,即灯泡贯流式机组安装、船闸人字门安装、开放式开关站安装,分别由水机、电气、和金属结构三个技术创新小组负责。

②技术创新立项制度

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技术创新项目。例如,针对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可确定3个技术创新项目,即灯泡贯流式机组安装、船闸人字门安装、开放式开关站安装,分别由水机、电气、和金属结构三个技术创新小组负责。

③建立技术创新责任制

明确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等,并严格抓好落实,以达到各负其责,各司其事,充分调动各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要包括技术创新领导小组、各技术创新小组、各类技术人员的职责。

④确定技术创新目标

组织项目技术创新领导小组成员对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工程项目的技术特点,列出工程项目的技术要点清单,对技术要点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筛选,明确本工程项目的技术创新项目,确定项目的技术创新目标并立项上报上级单位审批。根据上级单位批准的技术创新项目清单,将技术创新项目分配到各专业技术创新小组,明确每个技术创新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参与人员。

(3)技术创新的要求

①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

施工项目技术创新是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施工组织、进度、质量、安全、经营管理中都不同程度涉及到技术创新的内容。抓好技术创新工作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安全、增强队伍的竞争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项口经理应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程序和方法,在技术创新中充分发挥组织和管理作用,负责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制定技术创新制度并检查落实,培养技术人才,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为技术创新创造必要的条件。

②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1)要充分放权和信任,发挥技术人员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2)要尊重他们的劳动,认真组织落实技术创新成果。

(3)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在政治、生活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4)制定激励措施,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对技术部在技术革新、改造、合理化建议重大方案优化等工作中成绩突出,促进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增加经济效益等行为,都应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4)技术创新成果

技术创新成果可以用专利技术、技术创新专题报告、学术论文、施工技术总结、科技成果等各种形式进行总结,并在类似工程项目中推广使用,在类似工程项目中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等方面出效益。技术创新成果可以在工程项口施工过程中进行总结,也可以在工程项口竣工后进行汇总。

3、结语

机电安装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因此应对其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进行综合的控制,统筹全局,严格把控施工工序。另加,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施工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做好机电安装技术创新工作,通过严格的施工控制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机电安装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曹云柏. 浅议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民营科技,2012(01)

第9篇

【关键字】机电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H-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建筑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带动机电工程的增加,因此,相应的对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在工程建筑的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建筑机电工程的内容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包括电器工程、给排水工程、弱电工程、空调通风工程、防火卷闸、建筑灭火器配置、气体灭火等系统的施工,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决定建筑使用质量的高低。

三.目前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机电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落后

首先就是许多企业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的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对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导致对机电工程施工的合同拟定和相关的管理不到位、有欠缺,这些缺陷的存在,将会最终损害企业的良好形象,损害房屋的总体功能和用途,损害业主的合法权益。

其次就是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企业的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的理念还是比较的落后,基本上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对现代新型的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理念进行引进和吸收,从而就会导致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的信息来源途径减少,对相关信息的分类不是很合理,对相关信息的处理也不是很恰当,这就无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造成机电工程管理的成本不断提高,机电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不断的下降。

2.施工技术水平和素质不高

一些施工单位的内部施工技术水平不高,造价管理部门设置不科学,甚至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违规操作:

(一)签订合同时,故意漏掉一些具体细致的条款,给施工企业留下很多空间,致使工程造价大大超过施工预算。

(二)工程进行决算时候,施工企业有意扩大定额工程量的评定办法,提高子施工的套价,甚至利用定额中的活口;

(三)机电工程全部采用市场价格,施工实施中,施工企业购买很多价格高昂但质量却低下的产品,导致不但增加了工程安装造价,又是工程的质量存在极大隐患。

3.配套管理跟不上

企业合同管理人员思想重视不够,签订合同时不规范、不严格,合同管理人员对专业不够了解,致使签订合同时对具体的条款拟定不合理,使企业经济蒙受损失,损害企业的信誉度。

同时,因企业经营理念比较传统,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没有创新,使工程造价缺少信息化的管理,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处理信息不及时,信息分类不合理,致使所收集的信息不能体现市场的需求,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步伐,使机电工程时工程量增加,工程成本越来越高。

四.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应对措施研究

1.不断提高施工成本管理水平

施工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对施工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有效控制,是施工管理的综合体现,是检验施工管理各项工作的标准。

(一)建立以施工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并成立预算部门专门负责成本控制及索赔管理工作,做好成本的预测、控制和核算。

(二)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施工特点,根据各施工的施工条件对施工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然后制定成本计划针对性得进行成本措施表的编制,并要求落实都岗位负责人。

(三)根据已经制定的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控制原则,在施工实施过程中对资源的投入、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衡量,然后采取措施,加强施工成本的全程控制和动态控制,确保施工成本目标的实现。

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是一个工程目的生命,因此,质量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要通过科学制度、精心设计和优良施工,来保证机电工程的质量。作为机电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施工施工前期,在了解和掌握该施工的特点的基础上,要对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适当调整,把质量目标要求层层分解,制定简明扼要的施工质量计划,按质量计划和实施步骤层层落实,各专业人员各自均应完成自己应负的质量责任,施工质量才能有保证。施工质量经理要带头抓好质量工作,做好质量的监督检查。

(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设计质量,对设计过程进行全程质量跟踪,对设计文件进行定期审核,在审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过分设计和不足设计的情况,以免造成导致施工的经济性差和功能降低,并加强对设计人员的素质教育。

(三)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施工前要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核查,对施工人员素质和人员结构进行监控。

3.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在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在施工部门的组织下,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个人安全职责,负责人要做好带头作用,领导各员工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其次,为了确保安全施工的顺利开展,施工部应指定安全管理策划,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机电工程安全施工组织总设计以及专项工程或分部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对较重要的场所,入冷冻机房、水泵房、冷却塔室、发电机房和高低压配电室等应编制单项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定时组织各阶层人员参加的安全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4.机电工程的竣工验收及管理

(一)机电设备安装的竣工验收的依据

机电设备安装的竣工验收一般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设计及设计变更通知书;设备说明书;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主管部门或业主有关审批、修改、调整的文件;工程总承包合同;建筑安装工程统计规定及主管部门关于工程竣工规定;涉及进口设备或是引进外资的工程应按照合同约定和世界银行的规定按时编制项目完成报告。

(二)机电工程的验收标准

机电工程的验收标准:必须符合合同规定和实际文件要求,符合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工程全部完成,无漏项,主要工艺设备、配套设施经联动负荷调试合格,形成生产使用的能力或功能;交工资料齐全达到归档要求;生产准备工作适应投产的需要,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已按要求建成使用;少数非主要设备虽未按实际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但不影响生产;设备试运转合格,使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数量达到设计预期要求才能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一般由施工单位自检、项目负责人复检和项目竣工验收等组成。

五.结束语

总之,加强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就变得十分的紧迫。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提高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做好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的意义十分重大。故在实践中必须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不断总结,积极创新,不断提升机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使我们的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何结海; 蔡灏 高速公路隧道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与检测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04-10期刊

[2]彭康杰 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安装施工管理措施探讨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7-05期刊

[3]朱伦全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讨现代装饰(理论)2012-06-15期刊

[4]赵杨; 丁宝峰; 杜翠; 赵明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管理的技术要点分析机电信息2011-01-25期刊

第10篇

论文摘要:在认真调研、分析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制造业背景、行业背景和学校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并提出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建立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阶梯式的“多元目标模式”。

一、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培养目标

(一)机电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1、制造业背景

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成为产品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入世以来,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将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我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电工程技术进步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不断开发,从而推动了与此相关的教育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2、行业背景

要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发展装备工业,而装备工业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其核心代表是数控机床产业,要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必须优先发展数控机床产业。

据调查,抚顺挖掘机制造公司、韩国独资企业“双龙公司”、6409厂、三环机械制造总厂、煤矿电机厂、铝轮毂厂、减速机厂、抚顺机械厂、石油机械厂、星阳公司等都引进了机电设备及数控加工没备,需要相当数量高层次的机电设备及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操作、编程、维护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同时生产机电产品的厂家也需要懂机电技术的营销人员。

最近几年,机电专业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据2002至2003年就业统计,机电专业毕业生的供需比为1:3。为此,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关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生产一线机电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也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3、学校背景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有二十多年普通人学专科机械类专业办学历史,现已发展为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数控应用技术”、“机电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一系列专业群。1999年以来,针对制造业对机电及数控人才的迫切需要,我校机械类专业主要围绕数控应用技术及产品安装、调试、维护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并于2000年独立设置了高职机电工程技术专业。

(二)业务规格与专业特点

l、业务规格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学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根据学生能力及爱好的不同,建立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阶梯式的“多元目标模式”。一级:具有熟练的AutoCAD绘图能力,考取AutoCAD认证证书;二级:熟练的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三级:常用传动件的设计及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熟练使用CAXA电子工艺图表;四级:能够熟练掌握手工编程及熟练应用一款CAD,CAM软件(CAXA、Pro/E、MasterCAM)和数控仿真软件,考取数控工艺员证书,五级:熟练操作至少一种数控机床(车铣或加工中心),考取数控车(铣或加工中心)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六级:熟悉机床电气控制、PLC数控技术、机械工程检测技术、微机和单片机控制及接口技术知识,具有简单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的能力,考取机电设备维修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级别,达到其中任意一个即可实现就业。

2、专业特,最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强化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为特色,加强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机电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使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形成培养高职人才的新模式一是在培养内容上,做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使学生知识够用,技能过硬。二是从培养方式上,做到“讲授与实训相结合”。三是从培养主体上,做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为辽宁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械制造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岗位人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能结构,重组课程体系: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数控机床单机训练和局域网条件下综合训练相结合,创建具有现代水平的训练教学基地,构建具有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加强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文件,加大教学资源与教学设施投入,改善实验、实习设施。

2、重组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侧重于基本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应用。专业核心课程:AUTOCAD、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原理与编程、CAD/CAM(CAXA、Pro/E或MasterCAM)软件应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等。

3、实践环节突出四个特性

一是基础实践教学环节的普及性。对于金工实习,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立足专业方面,这样在实际操作中,以车工、钳工、铣工、焊接等工种的操作为基础,紧紧围绕机电工程技术专业实施,特别在普通车、铣床与简易数控机床操作上多下功夫。

二是专业基础实训的严格性。专业基础实训学习量大,范围广,学生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对专业的认识。这一环节掌握好,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我们开设AUTOCAD实训、电工电子课程实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

三是专业实训的必备性。我们建设了CAD/CAM实验室和数控实训基地,装备了先进的计算机和正版CAD/CAM软件以及10台先进的数控机床,利用正版的数控加工系统仿真模拟软件实施教学,之后再到机床上真刀实枪的进行操作。把工厂中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常用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的内容整合成“典型零件的工艺制订”、“数控机床编程”等实训项目,保证学生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学会常规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基本了解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四是毕业实习环节的针对性。毕业实习环节教学,主要针对学生面向社会需求,学生尽管是同一专业,但实际工作中会有不同的选择,因而毕业环节就应该体现这一点,以所学专业为主,结合自己情况完成毕业环节,尽量以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为主,但考虑就业导向,有意拓宽,如在企业中流行的CAD/CAM软件的运用(AutoCAD、CAXA制造工程师等)、现代车间及班组的管理、机电设备的营销、机电设备的设计、开发等,做到真题真做。

4、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

加快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有实验室8个、专业机房1个,已建成数控加工实训基地,第一期购置两台生产型数控车床,华中的数控铣和数控车床各三台以及方正系统的电火花、线切割各一台,并已陆续开始使用,使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有了基本保证。

专业机房全天对全系学生开放,通过科学地管理,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展,实际动手能力逐渐增强,自身的务实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本着“先求合作、后求发展”原则,已与沈阳金杯汽车培训中心、市煤矿电机厂、市机械厂、双龙公司等多家不同性质、地域、行业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稳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校内基地打基础,以数控加工操作技能为主,并进行数控设备编程与操作实训,故障诊断与维护实训等。校外实习基地主要针对机电设备、数控机床的装配、调试、验收等环节。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5、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对数控机床的结构、机械设计等内容,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以现场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技能证书与毕业证结合

实行双证书或多证书教育。课程实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完成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考取美国Autodesk公司颁发的AutoCAD二级认证、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数控工艺员证书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等。

7、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双证书”学生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教师“双素质”能力的培养;采用自身培养与送到国家指定的师资培训基地等地相结合的方法,使多数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有3名教师获教育部颁发的“双师素质”证书,有8名教师具备劳动部门认定的考评员资格,有2名教师考取了加工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证书,还有4名教师专程到华中数控接受为期两周的培训;专业教师双师型素质合格率已达到80%,三年内将达到100%;现已基本实现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双证书学生。

8、毕业实践与就业环节相结合

改革毕业设计原有的限于纸面的图纸设计、毕业论文的形式,将毕业环节变为毕业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制作,使其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化、过程多样化,逐步转为对职业技能培训更有促进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或控制器的实体制造与制作。在实体制作与加工中,培养综合运用单片机、PLC控制技术的能力,培养数控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护能力,培养机电产品CAD/CAM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人才提供了双赢的机会,一方面学生获得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缺少现代化人才的企业也招聘到了就了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对学校则初步实现了后期订单教育。

9、教材建设与规划

专业理论课:以教育部规划的高职高专教材为主,自编部分教材,无论选何种教材,都要以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为教学依据。积极参加各类教材编写,其中主编了《机械设计基础》等教材。

实习、实训课:以实习、实训大纲为指导,自编实习、实训指导书,明确实训项目、实习任务,实习、实训方式,实习、实训效果和成绩评定方法。实习、实训内容以操作技能的训练为主,突出训练过程和操作效果。根据新技术出现的实际情况,实习、实训指导书应定期修订。

拟自编教材有:《机械制图》、《机械工程基础》、《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实训教程》、《可编程控制器实训教程》、《数控编程及加工实训教程》、《电火花型腔加工及线切割加工教程》、{(CDA/CAM软件应用实训教程》等。

大力推进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等立体化教材的建设;现已做出机械制图、AutoCDA 2000、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原理与编程、CAXA制造工程师、MsterCMA等课程的多媒体课件。

10、注重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从2000级开始,将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通过学生的演讲、爱国教育等,培养学生勤奋、踏实、朴素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现高职特色

根据学生能力及爱好的不同,建立以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阶梯式“多元目标模式”,坚持多证书毕业。

置受教育者于集机械、电子、信息、系统、和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工程背景下,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数控机床单机训练和局域网条件下综合训练相结合。

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采用交叉培训的方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双素质”教师培养双证书学生。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综掘类专业;煤矿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006-02

中职院校的教育主要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课程的设计就应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应对现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部分学校需根据社会需要及自身情进行相应的调整,选择企业所需人才方向对在校生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培训,以达到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因此,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对于综掘类专业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由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互相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机电一体化设备和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大量应用,这必然需要大量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修、检测和管理工作。为了适应煤矿生产中机电一体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及相关产业的需求,中职院校在综掘类专业就得开设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进行项目实训课程的教学探索。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最大限度的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同时,也是学生完成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变、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变的重要过程,并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综合实训的重要性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应用、营销和技术服务工作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即毕业生要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职业技能。

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缺乏机电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系统性培训。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只经过机械或电气技术的专项实训,无法满足一些需要机电综合技能的设备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岗位的工作要求;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职业素养,缺乏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跳槽频繁。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综合职业能力,令很多高职院校十分头疼。原因在于部分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行业的职业要求.缺乏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机电综合实训模式。因此,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深化,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有必要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强化机电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实训的效果。

三 实训课程的目标和建设理念

综掘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集气压技术、液压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等于一体的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课程必须紧扣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技术环节展开,同时引入最新的网络控制技术。训练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和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实训,使学生既能掌握煤矿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知识,也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中职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想实现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该通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显性实践环节和隐形实践环节完成,具体的建设理念是:①培养职业兴趣;②强化职业能力。因为要想做好工作,仅有兴趣是不够的,训练时既要强调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强化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④引导学生掌握职业情绪。在工作岗位上应当以热情的、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⑤强化现代企业所要求的企业管理。

四 综合实训课程的模式及目标

1.采取类似真实工作氛围的实训教学模式

如本次实训采用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项目。这就相当于给一个班组一个工作任务,让其按照安装图纸和工作要求完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实训结果就是一台真实的设备。由于具备一定的工作量,组与组之间有竞争,相当于形成了劳动竞赛。工作的压力要求本组同学进行分工,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便形成了紧张、进取、互助、团结的工作氛围,让同学们在实训中既锻炼了机电综合职业技能,也切身体会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2.实训课程的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集气压技术、液压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PLC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 课程紧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技术环节,即检测、控制与执行三大技术环节展开.同时引入最新的网络控制技术。训练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和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实训,使学生既能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知识,义能从事机电设备或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安装、调试、维修、维护以及设计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对于我们中职院校的综掘类专业而言,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这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知识性、应用型的技能人才能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今后,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中职院校应不断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总之,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是一项整体性、长期性、必要性的教学环节,应引起学校以及社会、企业等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我们的师生共同关注、努力和打造,想法设法的提高综掘类专业机电一体化的实训效果,把培养学生的技能落到实处,为我们的煤矿生产企业输送优秀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2] 葛雅新.技校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必要性[J].中国教师与教学,2007

[3] 杨用成.高职学生学习动力初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8〕:7-8

[4] 孙艳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J].科技信息,2008〔32〕:288,343

第12篇

关键词: 机电设备;控制系统;控制方式;分析

1 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基本控制方式

1.1 含义

机电控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制造的重要基础技术。那么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呢?“机电一体化控制”(Mechatronics)是各相关技术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其中的“Mechatronics”是Mechanics与Electronics组合而成的英语,是由日本《机械设计》杂志于1971年提出的。但是,对于机电一体化控制至今尚未得到公认和统一的定义。

以运动员练习高尔夫球的击打过程来类比机电设备控制系统在运行时的基本控制方式。高尔夫运动员在练习击打高尔夫球的那一刻,为了能够更为准确和有效地击中高尔夫球且控制球尽量靠近目标地点,球员总是会首先对目标地点的位置以及周边地势进行观察和判断,并把握即时风向和风速等各种干扰因素,然后最终决定挥动高尔夫球杆的力度和触球点并发动相应的挥杆动作。另外,多次练习也是一个不断总结与改进的过程,根据每次完成以上工作内容以后高尔夫球的落点来修正挥杆力度和触球点,也就是说需要完成一个再分析、再判断和再修正的循环过程,直至高尔夫球在运动员击出后准确落至目标地点,即作为一个高尔夫运动员所需完成的一个基本任务。而机电控制系统所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则是在于使得被控制对象的控制值等于目标值。在实际控制过程当中,这种类似于“监察”的基本任务是利用专门的机电传感装置来实现的。其中响应比较分析的任务则是通过系统的控制装置来完成的,执行阶段则有专门的执行装置予以落实。

1.2 控制方式

1)开环式控制方式。一般地,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其系统参与控制的信号主要来自于三条通道,即给定值、干扰变量和受控值。这些量值信号是机电系控制系统的主要依据。而机电控制系统的开环控制方式即是指系统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形成一种只有顺向作用而非方向作用的紧密联系,其中通道内的信号给定值与受控值为单向传递,以这种方式组合的控制系统称为外环控制系统,其系统拥有比较突出的优势在于系统输出量不会对系统的控制作用造成负面影响。需强调一点,这种开环控制系统既可以按照定位操作方式组合,又可以按照干扰补偿控制的方式组合。

2)反馈式控制方式。反馈控制是机电控制系统最基本的一种控制方式,也是目前得到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系统模式。通常,在反馈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装置会对受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完成这一过程的反馈信息则是来自于受控对象的受控值,然后不断地修正受控值的偏差,最终实现对受控对象的基本控制任务,这就是一个完整反馈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通俗地讲,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会体现这样的反馈控制原理,人自身就是一个具有高度控制能力的反馈控制系统,如人可以通过手拿到桌面上的水杯、公交车司机利用方向盘可以操纵驾驶公交车在马路上行驶等这些大家生活中不足为怪的动作都可以渗透在反馈控制这一原理之中的。人在完成这些平凡动作时也会通过事先的信息判断与信息反馈不断修正偏差信号直至偏差为零,完成动作。显然,机电控制系统的反馈控制实质上也是一个按偏差进行控制的过程。因此它也称为按偏差的控制,反馈控制原理就是按偏差控制的原理。

3)复合式控制方式。机电控制系统还有一种控制方式是复合控制方式。反馈控制装置在收到外部因素干扰之后才能够进行相应地修正工作,而在外部干扰未出现影响之前则不能够进行相应地修正工作。基于扰动因素的控制方式相较于以偏差分析的控制方式要简便许多。但是,复合控制方式仅仅适用于干扰因素在可测量的环境中,且拥有一个补偿装置的控制系统也只能补偿单个干扰因素,除此以外的干扰都不能起到具有成效的补偿作用。如此考虑看来,相对更为合理的控制方式则是将偏差控制与扰动控制两方面综合考虑,对于一些主要的干扰因素给予配置适当的补偿装置来实现扰动控制,然后再组建反馈控制系统对其他扰动所产生的偏差进行控制。这样一来,机电控制系统主要受到的干扰均已被补偿,更为便利的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建于设计相对简单。

机电控制系统根据其受控主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两种。手动控制是通过人自身的判断和操作实现控制过程。所谓的自动控制,则是指在无人在岗或没有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外置设备或装置(如计算机)使得下属机械或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以设定参数自动且有规律的运行状态。机电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是当下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与创新所必须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如数控车床切削机械工件的生产加工过程,既需要求生产工件质量达标,又必须在生产数量上满足于供应要求,这一切要求都需以高水平的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作为前提和保障。如此看来,机电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可谓适逢机遇!为了能够在机电行业中实现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组建控制系统的首要工作是将受控对象与系统的控制装置以一定的连接方式予以组合,形成一种有机的联合体,即控制系统。在自动化机电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的物理输出量就是受控值严加控制的物理量,它既可以保持以一种恒定值出现(如液位、压力值等),也可以实现一种具有明显规律性的运行状态(如记录曲线等)。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是作为一个对被控制对象施加以控制作用的机构总体,可以以不同的工作原理与方式对被控制对象进行相应地控制行为。

时至今日,伴随着数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研新与应用,使得机电控制系统的发展重新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计算机数字控制。计算机数字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断续控制,与最初应用的断续控制不同的是,计算机数字控制实际的控制采样周期往往要比受控对象的变化周期要短了许多。因此可以这么讲,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在客观方面可等同于连续控制。究其原因就在于此项技术是将晶闸管技术与计算机、微电子技术有机撮合,从而使得晶体管和晶闸管控制更具可操作的活力。

机电行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步走向更高级阶段是有目标性的。前瞻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这个高级阶段应该是实现设计与加工制造一体化流程,即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如AutoCAD软件)与计算机辅助制造(如CAM软件)共同协作形成的产品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系统。从对产品设计构思阶段到完成设计和制造全过程、全方位自动化控制来提高效率好保证质量。

1.3 基本要求

不论是自动化控制还是传统的手动控制,在已知机电控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设定参数后,我们往往感兴趣的是在系统被输入某一种典型信号之后其受控值变化的整个过程。但是这个受控值变化的过程不论是何种系统组成都需遵循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笔者归纳其基本要求主要是稳、准、狠,即稳定性、高速性和精确性。系统的稳定性是保证机电控制系统正常工作运行的基础条件。稳定性有保障的控制系统会实现受控值偏离期望值的初始偏差随运行时间的增长逐步趋于零值。具体来讲,一个稳定的机电恒值控制系统,受控值后在系统受到干扰后大幅偏离期望值后经过一定过渡时间便会快速回复到原来的期望值状态。相对而言,不稳定的控制系统则在发生相同问题后受控值的变化只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发散。因此可以说,不具备绝对稳定性的机电控制系统是无法实现最基本的预定控制任务的。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阐述机电控制系统的含义和基本要求,并着重就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加以分析与归纳,其核心旨在于加深对一般机电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以及设计原因的认识和掌握。同时,鉴于当今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笔者通过撰写本论文还是希望同行朋友们共同交流借鉴,掌握更为新型、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图进一步促进和提高行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分析[J].煤炭技术,2009(08).

[2]张振,机电设备安装试运行异常现象分析与对策[J].才智,2008(01).

[3]刘福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与发展[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4]王斌,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略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