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时间:2023-04-10 11:0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技术;绿色技术创新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科学技术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在从工业文明时代开始至今短短两百年间,人类征服自然的破坏行为使得人类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传统的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福社之余,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是日益彰显: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源枯竭,环境退化,生态恶化,已严重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人类陷入了严重困境。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面对这个环境威胁?怎样引导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界和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多种方法和手段。要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地球生态,使得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的发展,很多当代学者认为,由技术造成的全球问题还要依靠技术的手段来解决,因此传统的技术也要在可持续发展中找其相应的发展模式来替代,这就是绿色技术。为此,近年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将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国外学者相关理论研究

1962年,美国学者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突出,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家、哲学家等研究人员对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为使人类从已有的技术所导致的生存困境中解脱出来,人们在反思之余开始寻找出路。Kusz曾提出基于传统技术创新先行模型的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随着产品创新过程的连续进行,环境原则被整合进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因此,他的模型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从环境而设计到面向环境的创造再到面向环境的营销,这一绿色经营链。P.Shrivastava提出了将外部制度因素与技术因素对企业创新子过程的影响反映出来的一个VIPO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1]。W.Hopfenbeck从全面环境质量管理的角度,并且融合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思想与实践,提出了一个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框架。此过程模型注重于企业在日常的质量管理与循序渐进的创新与改革,可以改善企业的创新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创新与改革过程中,改善企业的创新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益[2]。

Martin和Jean-Marie通过不可改变性和差异性的复杂相互作用,运用技术动力学阐述了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公共技术政策。技术进步的结果显得有些自相矛盾。一方面现有技术的进步延缓了可供选择方法和基本技术手段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改变又在现有能量供应和终端使用技术系统中产生了多样性,导致大量技术。制定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公共技术政策,除了要考虑单项技术的导入和传播,还要考虑技术相关性、基础设施的要求(infrastructure requirements)、能源投入体系化所导致的技术改变的系统化[3]。

Katsuhiko(1996)指出:绿色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环境技术,是指对生态环境没有负作用的支持。Krbbe“资源增长和资源损耗,一种增长和稳定状态”中说“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手段”[4]。

Ruttan和Vermon运用路径依赖模型和技术诱导模型(Induced innovation and path-dependent models of technical change)解释了在环境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技术是如何克服技术惯性,向新方向发展的。虽然路径依赖工具能引起技术改变方向上令人惊讶的一贯性和持续性,技术的历史发展却很少沿着最初选择的过程发展。当技术进步放慢速度,相关价格方面的转变能引起沿着新方向的技术研究的加强,而这个新方向与现有价格因素更协调一致[5]。

(二)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国外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是在环境保护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方向调整而提出的。目前,在为开发绿色产品,引导绿色消费,开拓未来市场和发展绿色产业创造机遇,并已成为发达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美国、欧盟、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新能源开发的研究,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又一次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面。目前,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技术,积极扶植生态产业的成长。

美国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属于政府全程驱动型模式。美国政府强调:“促进环保技术发展一直是本届政府的一个高度优先的任务”,并制定了促进生态产品的生产技术与出口的战略,以图加强同欧洲和日本在绿色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美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绿色技术市场。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战略规划引导创新组织的方向和重点,并颁布各种法令法规来监督活动及市场秩序,使美国绿色技术创新以最适合美国国情的势态稳步前进。如联邦政府的环境技术政策、财政支持政策,加速商业化政策等,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创造了大量的市场需求。而且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通过了26部环境法律,涉及水环境、大气污染、废物管理等方面,成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强制性动力。此外,在美国,公众的意见往往能左右政府政策的制定。美国政府对生态技术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得益于美国人民强烈的生态意识。有统计表明,73%的美国人都确信自己是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77%的美国消费者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意向;有五分之四的人把环境污染看作最重要的社会问题,这更加促进了美国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无不以“绿色”为追求目标[6]。

欧盟各国也非常重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各国绿色专利在世界绿色专利中,欧盟就占据了48.5%的份额,而美国只占24.5%,日本占10.4%。可见在绿色技术方面,欧盟拥有明显优势。欧盟绿色技术创新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是有迹可寻的。欧盟发达的科学技术保证其拥有相对较新的综合环境数据和信息;有许多发展完善的组织和政府部门成为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高度一体化的体制使欧盟成员国协同行动成为可能,众多已实施和已验证的环境政策可供选择。这一切都为欧盟绿色技术创新飞速发展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

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世界贸易形成绿色壁垒。因此许多国家为避免在环境贸易中形成绿色壁垒都开始实行环境标志制度,对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及绿色产品开发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德国是率先实行环境标志计划的国家,此外美国的污染预防法、日本的环境协调型产品计划、加拿大的“环境优选”等对促进绿色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8]。

三、国内研究综述

生态文明观要求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整体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从人类自我中心转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为中心,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它力图按照人类社会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适当地位,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运动规律来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9]。包庆德教授认为,研讨生态文明时代的技术体系,应该强化研究科学技术生态含量的研究。即通过科技的生态化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到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10]。王健教授从技术哲学的角度说明建设生态文明既离不开技术创新又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寻找出理性化的技术创新路径,即确立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原则、制定激励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机制[11]。李劲松也认为: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是当代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他倡导生态化技术创新,把资源生态效益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从而使技术创新活动能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天然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态化技术创新在实现生产方式转变,谋求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与建立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完全一致[12]。王伯鲁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提出产业绿色技术化的概念,并通过产业技术发展史来分析产业绿色技术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3],以此来说明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生态产业的发展对推动社会发展巨大作用。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大环境中,杨发明、吕燕等从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出发,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决策受囿于特定的选择环境,并指出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不仅涉及绿色技术的层次特性、创新主体的行为特征,而且需要各层次激励工具的组合与协同,得出了组合激励是一个进化过程的结论[14]。所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生态产业文明的发展和建设必然离不开绿色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运用绿色技术创新,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

通过深入到具体的企业技术创新生产过程中去把握绿色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有益的建议。王伟强,盛敏之则通过对江浙五十余家企业的调查,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技术源、资金源、以及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成败的因素。因为是较早进行的研究,研究内容略显庞杂。另外,由于环境压力,绿色技术创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管理研究的新焦点,但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对于企业界与政府部门来说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当前预防性绿色技术创新的选择环境特点恰恰说明了这一点:①社会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以及存在着“免费搭车”的心理,使得社会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对清洁工艺与绿色产品不重视;②预防技术的创新与采用较之末端技术创新更需要组织机构、社会制度、消费文化、价值观念的变更和调整;③“信息缺乏”,很多企业不仅在认知信息上不足,也缺乏必备的环境知识、与主动预防战略有关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信息[15]。

四、小结

绿色技术创新是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引下的一种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要为解决生态危机贡献力量,要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而对资源耗竭型、环境污染型的“黑色”技术坚决予以淘汰,创新开发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的新型绿色技术。因此,绿色技术创新是当代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W.Hopfenbeck.The Green Management Revolution:Lessons in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 [M].NewYork:Prentice Hall,1993:156-158.

[2]Paul Shrivastava.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6):183.

[3]Martin,Jean-Marie.Energy Technologies:Systemic Aspects.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81-95.

[4]J.Krbbe,Willem Heijman.Natural income and nature:externalities growth and steady state [M].USA:The language and science,1992:167.

[5]Ruttan,W.Vermon. Induced Innovation and Path Dependence:A Reassessment with Respects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J].New York: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 41-59.

[6]叶子青,钟书华.美国绿色技术创新现在及趋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2(2):56-57.

[7]叶子青,钟书华.欧盟的绿色技术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03(6):113-115.

[8]叶子青,钟书华.日本绿色技术创新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与管理,2002(4):116-119.

[9]吴立妹.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J].新学术,2008(4):325-326.

[10]包庆德,王金柱.技术与能源:生态文明及其实践构序[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l):25.

[11]王健.论建设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路径[J].理论前沿,2007(24):40.

[12]李劲松.论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建立生态文明社会[J].现代商贸工业,2008(7):14.

[13]王伯鲁.产业绿色技术化及其驱动机制的重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6):52-56.

第2篇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殃及全球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为患、生态环境退化、资源枯竭等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威胁。这些环境问题产生于依赖传统技术的经济增长模式,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技术的支持,需要技术创新的保证,绿色技术创新应运而生。

“所谓绿色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节约资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负效应最小的‘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总称。”绿色技术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绿色工艺创新,包括清洁工艺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二是绿色产品创新,即开发各种能节约能源、原材料,少使用昂贵或稀缺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危害或少危害人体健康、少影响生态环境的产品,以及易于回收利用和再生的产品;三是绿色意识创新,主要是指培养、形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意识的过程,如绿色教育、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等。可见绿色技术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系统相协调的新型的现代技术系统,它在减少企业生产的边际外部费用的同时,一般也能降低企业生产的边际内部费用。可见绿色技术是指根据环境价值并利用现代科技的全部潜力,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与经济双重目标的技术。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符合环境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能提高企业将环境成本内化的能力。现有传统技术应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是最严重的负效应之一。在现有的技术经济范式下,我国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线性和非循环的,消耗、浪费大量资源和能源,同时排放大量的废弃物污染生态环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现有技术系统+末端治理”的模式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局限性,提出了通过创新和扩散发展具有生态正效应的绿色技术的要求,以实现企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严重不足。而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采用使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生态正效应的绿色技术,推行生态化、清洁化的生产方式,能使原材料和废弃物再循环利用,把污染物尽可能地削减在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实现企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应用可以取得巨大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实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导致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然而很多企业对绿色技术创新仍不够重视,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的模式和方向时,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资金投入少,绿色管理不利等往往不会主动选择绿色技术创新,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企业缺乏绿色意识。多数企业对眼前利益看得过重,对绿色技术创新关注较少,没有从战略高度来看待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和应用。由于我国环境保护起步较晚,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都缺乏对绿色消费的全面认识,绿色消费认识模糊使绿色产品市场秩序混乱,无法形成公平竞争局面,很多企业借绿色之名行污染之实。

第二,企业采用绿色技术不足。绿色技术要兼顾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后果,技术性强,复杂程度高,难度大,风险大,其技术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当昂贵,这就使得企业不愿意采用绿色技术。同时,绿色技术与企业现有工艺、技术水平不匹配也是阻碍绿色技术创新与推广的另一个因素。因此使得企业采用绿色技术严重不足。

第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人力、资金缺乏。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然而,“据有关资料显示,企业基建资金中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只有4.5%,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仅有1.3%,排污收费只占应征额的51.4%。另外,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力量薄弱,人才贵乏,资金得不到保障,使一些企业力不从心,延缓了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与应用的速度。

第四,企业的绿色管理不力。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创新组织不力,绿色技术开发中心和服务中心普遍尚未建立,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严重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

三、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

绿色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具有外部性,使许多企业都有了一种“搭便车”的心理,这不利于中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单靠市场机制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要依靠政府制定法律,颁布政策,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等。

第一,政府政策法规的强制管理。这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是直接的,但要真正发挥政策法规的作用,就必须协调环境行政主体之间的利益,必须明确环境执法的具体程序,建立相应的环境行政司法制度,加强环境执法的可操作性,使环境执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政府环境管理的经济刺激手段。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排污收费及税收等,其刺激效果取决于实际收费额及相应法规措施等各种因素。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的相关政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将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珍惜有限的排污权,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使企业成本真实反映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

第三,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客观调节。我们应调整产业政策,适当增加环保投资,提高环保资金的利用率。对污染严重的产业、企业和工艺系统实行生产工艺排污许可证制度,以促进严重污染工艺的改造及老化设备的淘汰。

2.建立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环境。企业要树立绿色理念,形成有意识的、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创新理论。绿色理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对绿色战略的认同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经营者应树立绿色经营理念,认识到实施绿色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绿色教育,使员工逐步认识到绿色战略的实施关系到企业自身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地树立、维护企业的“绿色”形象,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识。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必须加大企业资金投入,这是推进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对策和措施之一。要建立和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以企业为投资主体,加快构建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来源,合理提高折旧率,逐步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比率,建立健全企业融资机制,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风险基金等。最终形成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和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资金支持体系,推进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管理是把绿色理念贯穿于经营管理中,这就要求进行企业管理系统创新,建立一种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管理模式,以提高企业生态综合效益,并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推行现代企业绿色管理,应调整与改革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功能,设立专门机构,建立一套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加强环境审计。还应建立绿色创新保障机制,包括绿色人才激励机制,创新资金筹措机制,“绿色”宣传和培训机制等。

3.建立健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社会配套服务体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体系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连接企业和技术市场,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开放式、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服务网络、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适用性技术、提供咨询与服务的组织较缺乏。因此需要整合环保部门、产业界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成立集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风险投资等职能于一身的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中心,进行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国外先进适用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以及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同时应建立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而的信息,以使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技术创新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准确性,提高创新效率。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外界力量合作创新,如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创新。环保部门不仅要加强法规、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力度,而且要积极起到中介、协调和服务的作用,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能力。

绿色技术创新是保护环境,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一些企业技术水平低下,缺少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人才以及激励措施,严重阻碍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与应用。为了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家应积极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也要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创新,有步骤地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在企业中的推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学秦书生:《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纵横,2003年第6期

[2]彭攀丁丹:《略论绿色技术创新》,学术交流,2005年第12期

[3]刘慧陈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种科学发展观》,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年第8期

第3篇

关键词: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

中图分类号:F3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42X(2015)12-0043-04

作者简介:李杰中(1983-),男,湖南新化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科技服务

一、问题提出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外学者肯定了其重要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特性、影响因素、激励政策等方面。[1-4]国内从环境友好角度研究农业技术创新较少,集中在农户采用行为、产业政策对创新效应的影响、创新绩效评价等方面。[5-7]国内外现有研究微观上多集中于创新过程,宏观上侧重于对农业经济影响的研究,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较少。对于激励创新,多聚焦于对农户采用行为的刺激,缺乏对农业企业的研究。创新获利问题与激励创新关系紧密,以专属制度与互补性资产为核心要素建构了创新获利(profi-tingfrominnovation,PFI)模型[8],从AtulNerkarandScottShane关注技术因素,到Jacobides的产业结构因素,再到Christensen的商业模式因素,研究框架得到拓展。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有:系统介绍PFI理论、专属制度内生演化与PFI模型修正、商业模式与创新获利的关系等。[9-11]目前没有涉及农业企业创新获利问题的研究,但现有成果为本课题研究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学术参考。农业企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明确的市场导向、较高的成果转化率以及高效的市场运作效率使农业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逐渐完善,农业企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动与技术扩散效应日益凸显。农业企业从其创新行为中获取足够的收益是激励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已有创新获利问题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领域,研究多基于封闭式创新情境,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本身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创新主体多元化,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创新环节的相对独立性,农业企业处于开放式创新情境中,经典的创新获利理论面临着农业技术创新的挑战。我国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对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农业依然是“短板”。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科技含量不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食品安全、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新常态下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是创新驱动农业发展的关键抉择。因此,对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影响因素进行专门研究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特性

明确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性是识别创新获利影响因素的基础。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纳入创新过程,注重通过技术革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创新具有诸多独特之处。

(一)正外部性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外部性。正外部性是由于创新的对象和创新的结果形成的,在农业领域,创新关注土地、水等环境的承载力,力图节约集约利用生态资源,综合新品种培育、新型无公害农药化肥和生态化栽培技术等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创新过程中,知识与技术的外溢倾向较为普遍,新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即便先在农业公司形成和应用,但在公司和农户的互动过程中,技术往往最开始在周边农户中得到扩散,客观上导致了创新对外部影响的正效应;从创新结果看,某一创新主体的环境友好型创新行为最终的价值突出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改善,而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属性,社会全体共同享有创新成果,绿色农产品的供给也增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

(二)创新主体多元化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农业企业、农户和农业合作社等多元主体。主体之间为了创享价值通过一定的平台和利益联结方式集合在一起,如“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组合形式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愈发普遍,主体的联结汇聚了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公倍数基础上结成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成果;主体间的竞争和博弈关系也始终存在于创新过程,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既相互交织,又相互区隔,在长期合作的框架下,关注重点不尽相同,利益摩擦在所难免。多元主体意味着创新分工和角色扮演的不同,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新的格局和态势。建立多元主体的利益调节机制和针对性的激励机制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三)高风险性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投入风险较高。第一,创新外部性易导致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分散不确定的技术变革和创新的多元化主体增加了投资风险。一些情境下,创新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创新成果难以独占和独享,市场价值被后来者瓜分。第二,农业领域创新特性决定了创新周期长,创新受经济与自然规律的支配,前期投入较大,沉淀成本高,效果显现延时长,有时甚至投资难以收回,创新成效和投资回报不确定性极高。例如,新品种的培育研发时间跨度大,有时甚至需要一代代科技人员的接替努力,并受自然环境和生物特性的牵制,无形中增大了创新的风险系数。第三,我国制度和市场环境的不成熟易致使创新成果在市场中失灵,特别是绿色农产品检测技术的滞后、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等造成绿色农产品市场出现大量机会主义行为,或创新产品与人们思想认识和消费观念不符,都导致了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

三、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

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创新获利反映农业企业占有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收益的能力,农业企业从创新中获取更多的利益,激发创新的动力就越强。明确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创新获利的影响因素是制定有效激励措施的关键,影响因子既包含创新过程因素,也涉及创新系统外的辅助支撑要素。

(一)利益联结方式

农业企业与相关者的联结方式决定了创新利益的分配,成为影响获利的核心因素。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往往需要依靠土地等农业资源,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土地政策和农业生产环境,农业企业进行产业化运作时需要与广大农户等联合才能获取创新互补性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和实现创新价值。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政府派出机构+基地+农户”等组合形式下,农业企业创新获利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挑战。知识技术的溢出风险与利益联结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司+用户”以契约关系为基础,以定向订单作为主要的交互媒介,订单价格博弈成为关系走向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公司与农户由于某种共同的利益追求结合起来,但在这种松散的合作创新关系中,合同的约束力不强,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难以避免,技术的外溢引致的效益溢出大大削弱了农业企业的获利能力。“公司+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下,基地作为重要的调节力量被引入,是对“公司+农户”实践的升级。

农业公司与农户和基地签订协议,一般情况下,农户进行农产品种植生产,公司加工制造,基地作为中介,在生产资料采购、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司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农业企业将环境友好型创新成果有目的地扩散给农户,最后与农户、基地分享创新效益,在预期的收益蛋糕中,农业企业能占有多少份额,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关系网中地位的确立,是否具有主导控制权影响了其在创新联盟中的议价能力。产业链中农业龙头企业往往能降低创新获利的不确定性,占有更多的收益。“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中,农户不再直接面对公司进行讨价还价,而是组成专业合作社,以集体名义与之协商,改变了利益关系中的力量对比,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缓解,内部监督、合作社的委托权限、各主体关系的紧密程度确定了创新发展的态势,农业企业的创新获利能力既受到了博弈方力量增强的牵制,也因更稳定的利益互惠关系而得到保障。“公司+政府派出机构+基地+农户”利益关系中,政府派出机构如乡镇农技站拥有较为丰厚的资源和广泛的关系网,借由派出机构与农户互动,提供技术推广和指导服务,虽政府派出机构与农户的亲和度可能不如专业合作社,但能大大减少了企业的交易与协调成本,降低了合同违约风险。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因为乡镇农技推广站等的参与,新技术难以由某一主体独自掌控,技术溢出风险加大,并且政府派出机构作为非营利性的组织,政府行为的作用可能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难以完全按市场化模式推进,给农业企业创新获利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

(二)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

以农业企业为依托,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按产权归属可划分为产权独占型和产权共占型,产权归属影响创新获利的独占性机制,创新价值的实现和占有受制于产业发展模式。产权独占型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某一主体独自占有某项新技术的产权,一般该主体就是技术的实际研发和掌握者。一方面,如果农业企业是产权的拥有者,在知识产权制度保障的框架下,企业并不是通过独自占有技术获得收益,而是通过技术扩散转移让农户采用,在可控的利益联结网络中,借助全产业链运作,技术与农户结合,与土地等资源结合,因而产生实际应用价值。在此过程中,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本身的信息编码隐晦和复杂有利于防范利益关系网之外的模仿者,降低体系内创新价值实现机制失灵的风险。另一方面,当技术被企业之外的主体如农业科研院所独占时,农业企业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新技术,并进行产业成果转化,产出创新价值。当然,此时产权归属清晰,管理相对较容易,但如果只是通过交易获得技术,而未有供应方后续技术支持和保障,商业化应用难度重重。产权共占型在协同创新和共同产业化运作中较为多见,农业企业与相关环境友好型技术占有者以各自不同的资源、资本和技术投入商业运营,依据其黏合的程度可分为合作生产、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模式。合作生产模式中,农业企业与技术共占方签订协议,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进行环境友好型农业科技生产运作,按合同约定分配创新收益。农业企业获利占比很大程度上受参与方技术折算为股份多少的影响。如果技术风险较高,投入资金多,创新主体相关方倾向于组建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将共占新技术进行产业转化,共同解决场地、设备、资金和技术层面的问题,基于资本投入和责任分担的农业企业创新获利能力将变得稳定和可持续。股份公司是在进行可行性论证基础上,通过发行股票,将社会资本吸收进创新过程中,撬动系统创新,放大了创新收益,农业企业的实际拥有股份决定了创新收益的占有。

(三)产业政策的生态化倾向

产业政策是对产业发展作出的规划、引导、扶持和限制等政策的总和,具有生态倾向的产业政策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各阶段施加了持续的影响,从绿色研发到生态生产种植,直至绿色化营销,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不能忽视。有关绿色农业产业政策营造了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情境,能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进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政策的耦合度成为创新能否顺利推进并多大程度上获利的重要影响因子。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良好的关于生态农业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并且农业企业掌握或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属于当地政府所重点支持技术研发和推广范围,那么,农业企业更容易从政策利好或实际资金资助中获得创新的动力,技术的市场化运作和价值的实现阻力减小,特别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约束性措施的出台使得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前景更加光明,获利空间更为可期。而在产业政策不健全,甚至没有引导生态农业发展的地区,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显得冒险而举步维艰,与传统技术相比,创新短期内的收益难有优势,更多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倾向于采取掠夺式的农业生产而牟利,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遭受严重挑战。总之,生态化倾向明显的产业政策对农业企业创新获利能力具有正向提升效应,反之则限制了获利能力的发挥。

(四)市场的绿色化程度

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最终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创新结果是否成功由市场中的消费者说了算,这里的市场有更广泛的意涵,既包括一般的绿色农产品消费市场,也包括农户采用和购买有机肥或缓控释肥等创新成果形成的生产资料消费市场。市场营销作为创新链的末端环节,对农业企业创新获利产生重要影响。通常,市场的绿色化程度越高,农业企业越有可能从创新中获利,市场绿色化程度不高,企业的获利能力会受到严重的制约。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其消费意识和购买认知是否具有绿色化考量,是否了解和接受绿色化农产品并愿意为此支付可能更高的价格,是形成绿色化市场的根本,难以想象一项尚未得到消费者认可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能成为可靠的获利来源。绿色农产品认证是促使市场绿色化的必要之举,通过认证的创新成果以显著的标志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提高了产品的辨识度,乃至使成果脱颖而出并取得竞争优势。当然绿色认证过程中的权利寻租行为也可能侵蚀农业企业的创新利益。市场监管力度对于规范绿色消费市场,规避市场中的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我国特有的制度情境下,强力的市场监管是市场绿色化的稳定器,为农业企业创新获利保驾护航。

四、结论

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有别于制造业领域的创新获利,与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相比也显示出特殊性。由于创新受社会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双重支配,也受互补性资产的牵制,即需与土地等自然资源结合方能实现创新价值,并且环境变量导入创新全过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主体多元化和高风险性特征,使得农业企业的创新获利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农业企业创新获利受到创新过程因素和创新系统辅助要素的多重影响,创新的利益联结方式、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的生态化倾向和市场的绿色化程度成为决定农业企业创新收益占有的关键变量。总之,对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获利影响因素的分析将创新获利问题拓展至了农业领域,有利于完善创新获利的理论体系;为激励农业企业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助于发挥农业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和市场化运作方面的效能,释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红利,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JAFFEAB,PAMLERK.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In-novation:APlaneDataStudy[J].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97,79(4):20-23.

[2]SUSMITAD,CRAIGM,DavidW.IsEnvironmentallyFriendlyAcultureLessProfitableforFarmers?Evidenceon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nBangladesh[J].App1.Econ.Perspec,2007,15(1):106-113.

[3]HAKIP,ERWINB.DoDecentralizedInnovationSystemsPromoteAgriculturalTechnologyAdoption?ExperimentalEvidencefromAfrica[J].FoodPolicy,2013,12(9):3-7.

[4]TRAVISJL,DANIELAS.AgriculturalTechnologiesforClimateChangeinDevelopingCountries:PolicyOptionsforInnovationandTechnologyDiffusion[J].FoodPolicy,2012,37(1):116-118.

[5]褚彩虹,冯淑怡,张蔚文.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3):68-75.

[6]沈宇丹,王艳,王雅鹏.我国化肥产业政策对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的效应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2):195-199.

[7]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0-115.

[8]TEECE,D.J.ProfitingfromTechnologicalInnovation:Im-plicationsforIntegration,Collaboration,LicensingandPub-licPolicy[J].ResearchPolicy,1986,15(6):287-303.

[9]谢伟.如何从创新中获利[J].科学管理研究,2004(3):17-22.

[10]王雎.试论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专属制度内生演化与PFI模型修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12):10-16.

第4篇

[关键词]绿色奥运;绿色物流;重要启发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085-03

中国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在全国人民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兑现了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办成绿色奥运的承诺。北京奥运会坚持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各项工程、物流及所有活动,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有形(物质)和无形(精神)的环境保护遗产,并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强化管理等方面,对我们发展绿色物流予以重要启发。

1解放思想讲求实效

解放思想是北京绿色奥运的成功秘诀,也是我们推动绿色物流更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不外乎:一要把当代先进的环保理论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成为全民族自觉接受的环保意识;二要把发展经济的环保忧虑从追求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中解放出来,成为全民族竞相迸发的环保智慧;三要把普及大众的环保知识从单纯说教中解放出来,成为中华民族造福全人类的环保行动。

1.1努力形成全民环保意识

北京奥运会从申办、筹办到举办,始终将绿色奥运同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联系在一起向全国人民做深入持久的宣传引导,让绿色奥运成为全民意识和共同责任。由此我们联想到,在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将绿色物流像绿色奥运一样逐步化作全民意识,现代物流才有环保根基与美好前程。虽说绿色物流意识的全民化绝非易事,但绝不会可望而不可即,毕竟全民环保意识已有一定基础,尤其通过绿色奥运的实施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助推东风。今后,宣扬绿色物流不仅是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责任,更是各级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直至每位中国公民的义务。北京实施绿色奥运的经验告诉我们,轰轰烈烈的舆论宣传,可用最快速度传播先进的环保理念;扎扎实实的思想引导,可以最大限度唤起全民环保意识。加快绿色物流发展的步伐是否坚实,首先就看全民思想解放和意识形成的宣传引导工作做得是否扎实。

1.2不断会聚全民环保智慧

北京奥运会闭幕之后,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金牌榜排名第一的比赛成绩和现代化体育设施,更重要的是借绿色奥运之风催生的中国人民的环保智慧。2001年7月19日,北京申办奥运会取得成功仅6天后,《中国环境报》就有了“环保志愿者为绿色奥运网上支招”的长篇报道。此后,民间智慧通过多渠道、多媒体不断会聚并升华。其中,清华大学博士为绿色奥运支招的征文中,有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分别围绕北京的空气污染治理、北京的垃圾处理、饮水问题、交通问题、市政建设等问题旁征博引、见解精辟。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如能发动全国的环保志愿者都来为绿色物流支招,在互联网络、多种媒体上出主意、提建议,不断兴起支持绿色物流的热潮,就同样能激发全国人民在家里、在路上、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为现代物流奉献无穷的环保智慧。蕴藏民间的环保智慧正是消除人们因经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环保忧虑,实现当前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利益最佳结合的利器。当然,巨大而深邃的智慧火花,往往要借助政府力量和行政手段进行全方位启发、不间断会聚。

1.3积极开展全民环保行动

我们所说的全民行动是现代特征的行动,除有互联网上闪耀智慧火花的“虚拟行动”,还有现实生活中化作亲身体验的实际行动。例如,为了绿色奥运,小学生“留住一桶水”的节水活动,共青团员绿化环境的植树活动,社区居民防污防病的健康活动,以及企业的节能减排、农村的循环经济等活动,这些都是将环保知识与环保行动统一起来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必将长期开展下去,进而为绿色物流和其他环保事业作贡献。只要我们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过程中善于借鉴举办绿色奥运的经验,并结合新情况、新问题拿出新办法,就一定能够获取新成果、创造新经验。虽然绿色物流暂时不会像绿色奥运那样声势浩大,但绿色奥运为全民族形成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人们将绿色物流的自觉行动悄然融入日常行为之中。

2勇于创新务求先进

勇于创新是北京绿色奥运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推动绿色物流更好发展的基本原则。

勇于创新不仅要有引领世界新潮的理论,还要有运转顺畅的体制机制、运用广泛的先进技术。北京绿色奥运顺利展开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有举国动员全民响应的领导体制和责任落实协调有方的工作机制,还有体现在北京奥运工程、物流、通信、比赛与生活设施等方面的环保科技。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发展绿色物流就应像举办绿色奥运那样,大胆创新理论、机制和技术。

2.1理论创新寻求突破

北京绿色奥运在理论上有许多方面的突破,同样,物流业界也在进行着类似的探索,包括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而倡导的节能环保理论、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理论、能源再生与绿色消费理论等。关键是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尚未出现有自身特色且影响各行各业的重大理论突破。我们不能指望在所有的物流研究领域同时取得重大突破,但我们可以在重点研究领域加强攻关,寻求重大突破,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物流资源节约、低能量消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的物流生态经济学理论;能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净化周围的环境,与环境共生的物流生态伦理学理论;以及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物流绩效评价理论等。创新绿色物流理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人们创造新的物质与文化财富的需求。

2.2机制创新确保顺畅

北京奥运会从申办开始就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使得接下来的筹办和举办工作相当顺畅。我们发展绿色物流,也应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集中全球智慧,消化吸收先进成果,创新管理机制,为绿色物流开一路绿灯、保一路顺畅。检验绿色物流的管理机制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键要看是否优化了物流资源配置,是否形成了鼓励物流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保障,是否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富有生机、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能够增强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配套性、兼容性,也有能力真正解决物流过程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最终将一个比较稚嫩的我国物流行业,塑造成受人欢迎的绿色环保形象,进而在全球经济大舞台上显露身手。

2.3技术创新全面开花

北京奥运会不单是绿色奥运,它还是令人振奋的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可以说,技术创新是绿色奥运的有力支撑与实证。在2008年7月31日举行的“北京奥运工程中的自主创新”新闻会上,发言人向世界宣布:奥运工程的综合建设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创新成果至少有200余项;奥运工程建设自主创新突出表现为: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材料新。除了工程建设,北京奥运会在交通运输中大量采用先进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奥运村采用太阳能热水供给技术、在奥运场馆采用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奥运主办城市采用生态恢复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等,技术创新无处不在。发展绿色物流也要有技术创新的全面支撑,从商品生产、运输、消费直至废弃物处理,每种商品、每个环节都需要有经常升级的技术创新,这样才能不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全新的绿色物流形态。

3强化管理追求完美

强化管理是北京绿色奥运的实现手段,也是我们推动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强化管理有着强化规划管理、过程管理、危机管理的三大任务,每一任务如能圆满完成,管理就一定出成果、出效益。北京奥运会之所以环保成果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丰收,正因为它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严格的管理。现代物流要真正成为绿色环保的物流,就必须像举办奥运会那样强化物流发展的规划、过程和危机三大管理,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1强化规划管理的前提是论证科学

我国申奥时响亮地提出了绿色奥运主题理念,说明中国人对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中国政府和北京奥组委依据“环保、节俭、实用”原则,对环境改善、城市建设和场馆工程整体规划,科学论证。规划不科学的,例如通过国际招标确定的“鸟巢”原方案,经科学论证提出了“取消盖子”的建议照样被采纳。我们发展绿色物流同样需要这种尊重科学、保护环境的决心与魄力。在绿色物流的发展规划中,人们受不同视角、利益划分、认识层次的影响,往往会有局限性,稍不留意就忽视了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实力等客观因素,竞相规划同类型“超前发展”、“超大面积”的物流中心。这就需要物流管理部门把各方面的观点和意见统合起来,厘清天下大势与自身实际,邀请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规划进行细化论证和综合研究,提出规划绿色物流的主导意见,使之不断向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合理的方向靠 近。

3.2强化过程管理的保证是工作严谨

任何成功的管理,都是通过无数有效的管理细节实现的,所以有人大声疾呼“细节决定成败”。北京奥组委对那些通过专家论证、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媒体喝彩的热门方案,进行修改甚至是全盘,需要勇气,而勇气来自于具体管理细节中科学严谨的工作。越是重大工程、顶尖科技越要重视细节。绿色物流也不例外,它是必须保护百姓生存环境的经济活动,范围广泛,时间持久,越发需要在具体物流过程中抓好管理细节,让百姓从绿色物流中得到实惠。为此,应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科技力。物流企业要像海尔集团为奥运场馆服务那样细致入微,他们为每台空调建立了24小时的“个人档案”,技术专家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确保空调运转的万无一失。

3.3强化危机管理的基础是预案完备

无数事实证明,危机管理的最佳时机不在危机发生之后,而在之前。为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仅北京市公安局(不包括属下公安分局)的奥运期间应急处置预案就有近千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专为北京奥运会制定的各种预案更是不计其数,而且几乎每一个都经过反复演练,随时随地都能启动、执行。有了如此完备的危机处置预案,才能切实防患于未然。绿色物流的危机管理也必须未雨绸缪且预案完备,如果这一点真正做到并做好了,2008年年初南方出现大面积冰冻灾害、5月12日四川发生强烈地震时,我们完全可以降低一些损失。借鉴北京绿色奥运的经验,从中央到地方的物流管理部门和企业,都应尽早从一切涉及绿色物流的方方面面,制定各种形式的危机处置预案,千方百计在千奇百怪的自然灾害或社会冲突到来之前,防范风险,化解危机;一旦发生危机又能以最快速度、最佳方法处置危机,确保绿色物流的信息、资金、物资、设备通过不易断裂的供应链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李玉梅.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之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7(11):34-35.

[2]赵君田,王磊,邵兵.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7(11):36-38.

[3]畅享网.绿色物流:世界运输业新的增长点[EB/OL].省略/print.aspx?id=512297.2005-11-5/2008-09-15.

[4]严飞飞,赵银德.浅析北京奥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EB/OL].dss.省略/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

276080.-/2008-09-15.

第5篇

【关键词】多元供应链;供应链网络;融合方式

1.引言

近年,随着绿色供应链、服务供应链等管理模式的出现,企业供应链网络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多样的形式。企业供应链网络中已经不仅包含单一的产品供应链网络,而是多种供应链网络叠加与融合的结果。曹丽莉(2009)讨论“多元供应链”是指产业集群中存在的产品供应链、技术供应链与服务供应链整合在一起的供应链。随着企业业务的延伸与扩展、以及与伙伴企业整合度的提升,围绕单一企业如企业也可能形成多元的供应链网络。李怀政和王学军在2004年就讨论过物流管理与集成化供应链的融合。范慧颖(2009)则分析了深港物流供应链融合策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单一企业的多元供应链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在研究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界定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定义与组成结构,对其联结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组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方式,为企业多元供应链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内涵与结构

2.1 多元供应链网络的内涵

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是指以一个企业为核心供应链链主企业,在产品供应链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包含多种供应链的网状结构。在这一网络中,链主企业与其他伙伴企业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供应链关系,如产品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技术供应链等。多元供应链网络实际上构成了链主企业的整个资源环境,企业从网络中的节点企业中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源、技术资源、服务资源等生产要素,生产的功能产品或服务产品也通过这一网络销售给零售商或终端客户,从可支配的有限资源中获得最大化的商业收益。

2.2 多元供应链网络的结构

在多元供应链网络中,围绕链主企业的已不限于传统供应链中的原料供应企业或产品销售企业,还有可能是各类服务供应企业、技术供应企业、产品服务企业等,这些企业与链主企业一起构建成形式多样的供应链。而且,这些企业间也有可能存在供求关系,从而形成链与链之间联结。最终,各个成员企业间供求关系错综复杂的多元供应链网络将建立起来,并形成为一个网络生态环境。

3.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方式

对一个企业而言,其所有上下游伙伴及客户形成的多元供应链网络,涵盖了该企业的各种商业需求及所有业务活动所需的资源。为实现企业全局资源的最优化运作,实现多元供应链之间的联接与融合是必然的要求。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可以分成以下四大类型:精益定制的产品生产融合、绿色集成的技术创新融合、共享创新的知识协同融合及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融合。

3.1 精益定制的产品生产融合

通常,供应链是围绕一个产品制造为主的企业逐步发展形成一个的完整产供销链条,包括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在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过程中,首先就应该实现精益定制的产品生产融合,即在多元供应链网络生态中,主生产企业需要引导伙伴企业共同打造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的精益生产体系。

产品生产融合主要包括三类流程的融合,一是业务流程融合,围绕产品生产制造的主要业务流程,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要素有机地集成为一个跨越企业边界的整体功能过程;二是物流融合,实现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将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回收/废弃物等物资高效率和高效益地从供应企业运送到需求企业,并将物流管理与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深度结合,及时高效地满足生产企业对物流的需求;三是信息流融合,信息流是整个供应链优化运作的依据,借助于网络信息系统,信息流融合可以帮助实现多元供应链之间的整合,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网络的管理效率和整体效能。

3.2 绿色集成的技术创新融合

绿色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集成的技术创新融合就是在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中,倡导绿色生产制造技术与材料的创新开发与运用,逐步将供应链绿化成为绿色供应链网络。

为此,所有企业需要改造现有供应链网络,多元供应链上的伙伴企业需要共同来提高供应链的绿色环保水平,这通常可以从生产技术创新、服务技术创新和管理技术创新三方面来推动绿色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相应的,绿色集成的技术创新融合也包括三个方面的融合,即生产技术创新融合、服务技术创新融合和管理技术创新融合。生产技术创新融合是指多元供应链上的伙伴企业在创新研发新的生产技术或材料时,需要一起研究环保技术或环保材料的应用方案,尽可能寻求全局最优的环保生产方案。同样,在多元供应链上,成员企业的服务技术创新与管理技术创新也需要与其他企业相融合。

3.3 共享创新的知识协同融合

多元供应链上的所有伙伴企业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为此,开展共享创新的知识协同融合可能是最佳策略。从知识管理角度来看,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知识协同作为基于业务活动流程开展的以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为主的知识活动,对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多元供应链上,伙伴企业通过知识协同融合,在伙伴企业间实现跨越企业边界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

为实现共享创新的知识协同融合,需要从知识流程融合、跨产业融合、跨学科融合等方面开展融合活动。所谓知识流程融合就是将多元供应链中成员企业内部的知识流程与其他其他的知识流程相衔接。考虑到现在产品往往是一种功能复合性产品,甚至是功能、服务、文化等要素相叠加的产品,通过跨产业融合、跨学科融合可以让不同产业的企业共同来创造一个产品,而且绿色产品制造过程中也涉及大量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通过跨产业、跨学科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在知识协同过程中实现多元供应链的融合。

3.4 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融合

多元供应链管理的要旨是通过使各个供应链子系统达成一种和谐状态,最终达到整体共赢的目的。在激烈变动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应该依托多元供应链以资源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主要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现产品生产融合、技术创新融合和知识协同融合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多元供应链伙伴企业之间的企业文化融合,具体包括在全球化、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实现融合。

随着企业供应链的延伸与网络拓展,企业的资源有可能来自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每个企业必须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多元供应链对企业间的融合挑战,理解多元供应链网络上不同组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员或企业的企业文化,,逐步构建多元供应链网络的文化生态环境,既保留有各伙伴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生态,又有外部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背景。最终,在日益密切的多元供应链关系互动过程中,各成员企业的价值观逐步兼收并蓄,达成能被所有伙伴企业认可的价值观,为多元供应链的和谐共赢目的提供内在驱动力。

4.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途径

企业供应链已从早期的企业内部供应链,逐渐发展到单一产品供应链和集成生产供应链。随着全球化制造和绿色制造模式的出现,企业供应链已逐渐出现网络化、多元化、复合化的趋势,产品供应链、技术供应链、服务供应链等叠加到一起,形成了企业的多元供应链网络。随着全球化协同制造的进一步加深,联系紧密、互动频繁、相互依赖的全球供应网已逐步显现出来。企业供应链正逐渐由多元供应链向全球供应网过渡。

不同阶段的供应链特点是不同,相应的供应链的融合类型也会有所差异。在企业内部供应链阶段,企业主要关注产品生产流程、物流、信息流等基本活动流程的融合,主要为产品生产融合方式。到了集成供应链阶段,企业已经不满足于现有流程的融合,而是希望通过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技术创新,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并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在多元供应链阶段,不同供应链上的伙伴企业需要实现深层次的协调,知识协同应成为所有成员企业的追求目标。通过知识流程融合、跨产业和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企业间可以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创新合作,在产品、技术、服务、盈利模式等全方位实现协同发展。最后,进入全球供应网阶段,企业的融合重点将转向企业文化的融合,即业务全球化、员工跨文化及企业价值观的融合。

5.结论

本文在分析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内涵与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供应链网络的四种融合方式,并结合供应链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不同供应链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融合方式,依照本文给出的融合途径,企业最终有可能实现全方位的供应链融合。

参考文献:

[1]柴国荣,李振超等.供应链网络下集群企业合作行为的演化分析[J].科研管理,2011,32(5):

129-134.

[2]程建刚,李从东,汤勇力.论产业融合下的供应链跨产业联结[J].现代管理科学,2008(8):

28-30.

[3]李美云.论服务业的跨产业渗透与融合[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10):25-33.

[4]曹丽莉.多元供应链的构建融合推进产业集群创新升级[J].软科学,2009,23(1):75-79.

[5]李怀政,王学军.论物流管理与集成化供应链的融合[J].江苏商论,2004(8):58-59.

[6]范慧颖,何嫒菲.深港物流供应链融合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0):68-69.

第6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农业;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一、我国农业国际贸易现状

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农业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产品,虽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发展变化,这种竞争优势却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技术壁垒的兴起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的不断深入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等贸易措施正逐步被以技术壁垒所替代。农产品中的技术壁垒也称为“绿色壁垒”。绿色壁垒的实施大多数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和苛刻,而这对于技术比较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说会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门槛。

2.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

从当前国际市场需求结构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知识型和科技型产品已在国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对于农产品贸易而言,也是如此。人们更倾向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绿色环保和安全卫士的农产品。

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低,效益差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能够使一国商品竞争力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从而也使这些国家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以我国农产品出口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248.3亿美元,同比扩大78.2%。这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有着直接的关联。综上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已成为影响和决定一国农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二、技术创新与农业国际贸易的关系

“创新”是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先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他还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转换媒介,把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和发展联系了起来。现在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出现了很多定义,概括起来讲,技术创新就是在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将新的知识和技术引进到经济活动中,并实现其市场价值的过程。其具体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影响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高低的具体因素相当复杂多变,包括技术、FDI、产业集中度、汇率等多种因素。技术创新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产业竞争力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创新能够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进而积极影响国际贸易

技术创新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变革。农业机械化时代已经来临,各种先进技术的使用推进了农业的飞速发展,比如采用智能收割技术研制的收割机,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及应用,使得原来小农业的生产方式向大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变。既提高了国家乃至世界的粮食供给,也促使剩余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和配置,积极影响产业变革,也推进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技术创新积极影响国际贸易农产品结构的升级,进而对国际贸易带来显著影响

技术创新促使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呈现绿色产品贸易的趋势。绿色产品的研究依赖于技术创新,比如环保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节能技术的使用,使得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成为绿色产品的一大特征,因此,技术创新积极影响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改进和更加符合时展的要求。

3.技术创新极大地增强国际贸易农产品的竞争力

产品的竞争力体现在产品是否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和达到消费者重复购买和忠诚的地步。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满足消费者心理和消费习惯的产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另外,当产品定位明确后,在生产环节则表现为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的研发方面。以先进的生产技术来降低生产要素成本,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来降低库存成本,加快周转,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增强竞争力。

4.技术创新的消极作用

技术创新在给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以下消极的作用:化学农药长期、大量和超常的不合理使用,严重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同时致使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问题凸显,进一步引发生态安全危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严重威胁大众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让我国农产品在国外失去认可。

三、以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尽管技术创新有其消极的一面,但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53.5%,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70%-80%。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依赖于技术创新,在每一项科学技术研究都包含非常明确的目的的今天,要用价值理性引导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农业大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战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依据是自然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技术创新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自然在生产能力和经济再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循环经济不是单一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系统集成,既可容纳农业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又可容纳传统优秀技术。通过系统集成创新完全可以也应该成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技术。

2.培育农业科技创新新型主体、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以国家科技机构为先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科技组织为骨干,农业科技专业队伍和农民技术创新示范户为主力的产、研、学结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农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和农业技术创新保障体系。在创新体系中,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队伍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关键。

3.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投入的经济活动,这些投入单靠农业自身的积累是难以支撑的。在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过去农业为其他部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后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加强和壮大,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有关部门也应以“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尝试建立农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农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4.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和应对系统

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跟踪研究我国农产品在重点出口市场上的发展动态和竞争情况,建立有效的信息机制,及时预警和掌握国外针对我国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和。此外,还应建立部门协调、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科技支撑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系统,针对国外贸易壁垒,有目的的开展农业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因此,农业技术创新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改造自然为我存在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维护自然本身的利益及内在价值,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农业国际贸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韶丽.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

[2]程杰,段鑫星.技术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哲学思考[J].农机化研究,2011(2).

第7篇

关键词: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问题;必要性

制浆造纸工业与国民的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同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紧缺,制浆造纸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关键。在当今的潮流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制浆造纸业发展的趋势,追求经济效益的增加与环境的协调相处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1中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原材料的缺口制约着制浆造纸企业的发展

制浆造纸业属于原料密集型产业,不仅对原料的数量需求巨大,同时对原料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目前中国的制浆造纸业发展过程中,纸浆的原料结构十分的不合理。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造纸工业的纸浆消耗情况中废纸浆、非木浆的综合比重占到了80%,其中木浆的所占比重是很低的,仅为22%,并且其中的一多半还要依赖于外国进口,这些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纸浆中非木浆的资源利用率偏低,造成环境的污染较大。根据检测报告分析,其中的主要污染源是进行纸张漂白之后的废液,尤其是在草类纸浆中所含有的草浆黑液,含有元素硅的量超标,而且难以被提取和过滤,造成资源的可重复利用率较低,影响了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的质量和长远的发展。

1.2设备较为落后,技术研发能力差

与造纸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制浆造纸业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整体的制造水平还是偏低。众所周知,造纸业是污染较大的工业之一,需要先进的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提取率,但是从目前我国的造纸业来看,水平较低。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产学研的衔接较差。在现阶段,我国的自主科研和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造纸业发展的需求,也没有办法保证先进的设备在工业中的及时应用,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大型先进制浆造纸设备在国内无法制造,只能依赖于国外的进口,制约了我国制浆造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技术不达标。造纸业的资源消耗较大,但是重复利用率和资源的提取率较低,我国目前在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技术革新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实现造纸业的循环发展,必须要加强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提高设备和科研的能力。

1.3高消耗低效率,环境污染严重

制浆造纸业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因为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排放废气和污水。尤其是在制浆的阶段,需要投入许多的原料和化学药品进行去杂质,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根据数据显示,仅2005年,中国造纸业排放污水量达到36.7亿吨,在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中占到五分之一左右,废气的排放量约为159.7万吨,约占全国企业废气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从数据中就可以反映出制浆造纸工业的排污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巨大,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另外,造纸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产业,对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需求量十分大。虽然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属于可再生的资源,但是对我国来说,资源的总量较少,分布也不均匀,所以造纸业的发展对国家的环境造成重要的影响。另外,森林系统和水系统对环境的维系作用十分重大,因此,大量的砍伐和消耗,对我国的环境系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制浆造纸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绿色技术创新,改善了传统制浆造纸技术的缺点和不足。就绿色技术的本质来说,是一种新型的创新系统,更加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引导技术创新向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去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的保护,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对于制浆造纸企业来说,其行业特点属于生物制品产业,相比于其他的非生物制造业来说,具有更加良好的优势,能够实现原料的可持续利用。但是同时制浆造纸产业又属于高污染的行业,所以在污染控制和预防技术方面,需要加强改进和革新,严格控制废物的排放,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中国制浆造纸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环境保护和增长持续相协调的战略,建立循环的现代化造纸企业。但是在目前看来,原料结构不合理,非木浆和草浆的比重较大;技术设备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等,难以保证制浆造纸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实现节能减排,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一方面,要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技术,以节能降耗为突破口,加快技术的转型,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另一方面,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有效的降低制浆造纸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控制、减轻环境的污染问题,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的文化,增强大众对企业品牌的认可程度,实现经济的大幅度增值。因此,在制浆造纸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是必然的选择。

3绿色创新技术推动制浆造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1有利于提升设备的水平

在目前来看我国的制浆造纸设备与造纸业发达的国家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的许多制浆造纸设备还依赖于国外的进口。通过实行绿色创新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浆造纸设备方面的突破,解决传统技术中消耗过大、运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由此,制浆造纸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设备的水平不断的提高,增加了企业的收益,同时也实现了制浆造纸企业长远的、良好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2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在制浆造纸企业中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不只是在某一个环节中进行改进,也不是在某一个阶段注重技术的革新和应用,而是从全局出发,在全部的过程之中融入绿色技术创新的理念。原材料的选取、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都涉及到绿色技术创新,具体的来说,造纸系统的循环使用要用到技术的创新,浆料的重复利用要用到技术的创新,纸张的漂白工程要用到技术的创新,废弃物的排放也要用到技术的创新等。所以说绿色技术的创新贯穿整个制浆造纸过程的始终,对于提高制浆造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3使得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力

技术的创新,包括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生产技术等,这些都在制浆造纸企业中等到充分的应用,使得企业的竞争不断地加大。在生产中利用绿色技术创新,能够使企业走出高能耗、低效率的困境,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环境的保护,可以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更好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另外,也可以为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品营销的网络,将产品更好的向社会推广,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力的地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阶段的制浆造纸工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并且由于造纸设备的落后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导致在制浆造纸的过程中出现了能耗较大、效率较低的情况,严中的阻碍和制约了我国的制浆造纸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率。因此,加强对制浆造纸业问题的研究,融入绿色技术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制浆造纸业中实施绿色技术创新,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保证造纸业的长久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真正做到绿色生态、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1]吴云波,焦涛,王惠中,黄娟,谢卫平,于涛.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比较及绩效评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08)

[2]胡宗渊.推进我国造纸工业“十一五”持续健康发展《关于我国造纸工业“十一五”发展意见》解读[J].天津造纸.2008(01)

[3]邱晓兰.知识经济时代制浆造纸企业的文化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02)

[4]李杰中.制浆造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8)

[5]秦书生.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J].理论导刊.2010(10)

第8篇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个体绿色创新意愿;个体绿色创新行为 ;知识共享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3.03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3-0009-07

Abstract: By adopting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through analy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is paper aims to figure out 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on researchers green innovative intention. Meanwhile, through applying knowledge sharing hierarchy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endogenous attitude, exogenous attitude, and injunctive norm of green innovative behavior and as well as control ability of green innovation have a remarkably positive impact on green innovative intention; (2)tacit knowledge commons plays the regulating role in the transition of green innovative intention to green innovative behavior.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with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bout the management of researchers innovative behavior.

Key word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green innovative intention; green innovative behavior; knowledge sharing

技g创新在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生了诸如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网络游戏成瘾、臭氧空洞、沙漠化扩大、雾霾等日益严重的社会与生态问题。在此背景下,以“绿色化”为主导理念的技术创新战略成为21世纪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基础与起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有效执行最终要落实在个体绿色创新行为上,体现于科研人员的工作流程、方法和服务中。因此,如何理解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良好的微观驱动机制,对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贯彻绿色创新战略意义重大。

既往研究从个体层面看,主要集中于科技哲学领域对科研人员科技伦理的阐释,但是由于创新伦理学的研究范式缺乏更具有操作性的创新行为科学的介入,因而难以展现绿色创新的实践机制。从绿色创新理论自身的研究来看,主要着眼于政府、企业等组织层面绿色创新与扩散行为的诸多问题,科研人员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却通常仅被视为组织整体的一部分,研究忽视了对源于个体行为基础的能动性考察,绿色创新主体被实际刻画成无生命力更无偏好显示的躯壳。虽然关于个体层面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几乎涵盖了个体因素、工作

特征、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但基本上是从个体内外因素中的某一方面探讨其与创新行为的关系[2],也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某些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或研究某一因素通过另一因素的中介或调节作用对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3],但鲜有整合个体与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的多层次系统性研究,这就使得对于个体层面创新行为的认知仍处于“碎片化”状态。

更为遗憾的是,个体层面绿色创新活动机理研究一直被学界所忽视。尽管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有关科研人员的职业伦理就成为众多学者解读创新风险并寻求风险控制的重要方面,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对个体层面绿色创新行为机理给予正面的、更具人文科学方法的解答。因此,基于成熟的个体行为理论,构建研究框架模型与路径,系统整合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工作特征等诸多关键因素,探讨他们之间的作用方式及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将有助于揭示组织绿色创新的微观机制。

1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被广泛应用于解读各种个体行为的产生机理,成为个体行为研究的普适性基础理论。从内、外部因素两方面探讨科研人员及相近群体创新行为形成机理,已成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研究路径。绿色创新是创新的一种具体形式,尽管与传统创新相比,绿色创新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与路径,但在个体行为的决策机制上,TPB理论由于遵循了个体行为科学的基本要义,因此依然可以成为阐释个体绿色创新行为规律的适用路径。

基于TPB理论框架,本如下假设:

(1)绿色创新行为态度与绿色创新意愿

态度反映了个体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TPB理论认为,态度变量是通过行为意愿的中介作用决定行为的产生[4]。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见解,影响科研人员创新行为形成的态度因素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种情况[5],内生态度源于个体的内部特质,外生态度来自于外部刺激性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价值观是构成个体行为动机和态度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类型,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态度倾向。就科研人员的绿色创新行为态度而言,尤其如此。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是荷载价值的,是价值变化的动态过程[3],而技术创新活动亦可能对价值创造具有两面性,从价值层面看,绿色技术创新应是技术价值、社会经济价值、自然生态价值和人本价值的有机统一,要实现由传统创新向绿色创新的转变,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创新主体的价值观转变是前提。

诱发个体实施绿色创新活动的外生态度来自于外部的激励刺激。一般而言,对于高风险的绿色创新活动,较高的收益预期是驱动一线员工产生积极绿色创新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潜在的经济回报、创新技术能力获得提高等能够满足个体经济需求和非经济需求。除了物质因素之外,科研人员也非常看重通过自身的专业工作实现个人价值和获取社会认可。绿色技术创新由于其对经济福利诉求的超越,尤其需要给予特定的“意识形态激励”[6]。如果员工参与创新开发的新产品不仅能带来极好的市场效益,而且被社会媒介大力推崇,能够提高工作收入、使其获得领导肯定、得到参与技能培训机会等关于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奖励,就将驱动科技人员产生积极的创新态度,更愿意实施绿色创新。

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个体绿色创新内生态度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H1b:个体绿色创新外生态度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2)绿色创新行为主观规范与绿色创新意愿

根据TPB的观点,外部环境因素会施加行为主体某种可感知的压力以影响个体行为动机,即主观规范。一般认为,可将主观规范划分为示范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两个维度[7],他们对创新意愿具有独立的预测功能[8]。

示范性规范主要关注个体对他人行为的感知,作为组织情境下的个体,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必然会受到组织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主管、身边同事及行业中自己很看重的个体或团队。企业决策者绿色研发、绿色生产的理念,对企业员工绿色创新活动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管理者,会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开发具有绿色效益的创新成果。若身边的同事是组织中积极从事绿色创新的成功典范,在“攀比心理”[9]和“面子观”[3]的作用下,他们的行为会潜在激励其他同事选择绿色创新。因此,科研人员在决定是否执行绿色创新行为之前,会考虑周围人际环境中重要的他人对其执行绿色创新行为的态度,这种态度对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具有导向性影响。另一方面,科研人员的绿色创新意愿也会受到工作组织之外其他重要群体或个人的影响。当各行各业越来越关注客户的绿色消费偏好,研发的产品或服务日益凸显社会责任要求,并备受大众和媒体推崇时,在“标杆效应”的作用下,会激发科研人员绿色创新的意愿。

指令性规范主要关注个体感知到他人或组织赞成或不赞成某一特定行为的期望压力。个体在实施创新行为时所感知到的指令性规范主要来自于社会媒体及公众对绿色创新行为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制度上的允许和禁止、组织中上级领导的“指令”。公众和社会媒介对片面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承担社会责任的创新行为的热议及批判、政府相关环境规制的制定,对科研人员的创新行为都能形成有力的社会环境舆论监督和绿色文化约束。此外,企业为提高自身环境声誉,获得先发优势,也会通过制定相关规则或以“口头指令”形式要求科研人员进行绿色创新,进而占据市场竞争的有利位置。科研人员所感知到的政府及他人对其绿色创新行为的期望压力,通过不断沉淀与积蓄会使科研人员认为“我应该选择绿色创新”,进而转化成内心的绿色创新愿望。

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c:个体绿色创新示范性规范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H1d:体绿色创新指令性规范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3)感知行为控制与绿色创新意愿

感知行为控制可从自我效能和创新控制力两方面理解[10],前者是对某种行为能力的自我感知[11],属于内部控制信念范畴[12];后者是强调个体对促进或抑制行为实施的因素(如资源、时间上的限制)的感知,反映其外部控制信念[13]。

当个体认为自己拥有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能力,面对绿色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技术风险,确信能够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时,其自我效能感就越强,进而会更努力地完成工作。因此,从内部控制信念角度来说,科研人员对于自身选择绿色创新所具有的能力感知和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其绿色创新动机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科研人员是否愿意选择绿色创新,还受到创新资源、时间压力等控制条件的制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创新机会转瞬即逝,创新资源和时间压力成为创新决策的重要约束力。当科研人员能够方便获取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所需的必要条件资源,对研发活动的进度与结果具有较好的控制力时,则会激发其绿色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行为的执行。

综上,提出如下假设:

H1e:个体绿色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H1f:个体人员绿色创新控制力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4)绿色创新意愿与绿色创新行为

绿色创新机会的存在并不直接导致绿色创新行为,因为“实施行为的背后是行为意向”,意向是行为最好的预测工具[14],它表示个体尝试进行某一特定目标行为的动机及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的强度[15]。绿色创新是一个有意识、有计划的行为,科研人员只有先具备绿色创新意愿,并且通过绿色创新主观倾向的不断积累,才能导致实质绿色创新活动的发生[16]。

综上,提出如下假设:

H1g: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其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正向作用。

(5)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

从以上对绿色创新态度、主观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与绿色创新意愿的关系论证来看,作为个体的科研人员表现出对绿色创新的态度越积极,感知到的政府、组织及他人对其绿色创新行为规范的期望压力越大,对完成绿色创新活动的自我效能感和掌控力越强时,越能激发其选择绿色创新的动机,进而促进绿色创新行为的实施。

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2a: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内生态度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H2b: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外生态度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H2c: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示范性规范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H2d: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指令性规范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H2e: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自我效能感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H2f: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控制力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6)知识共享在个体绿色创新意愿转化为实际行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知识分享被认为是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围绕知识的取得和分享的一种沟通[17],按共享内容或形式可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共享。研究表明,组织内部的知识分享机制对组织创新绩效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8]。在这方面,绿色技术创新也呈现出极其相似的特征[19]。究其原因,从微观层面上看,由于绿色创新涉及研发设计、生产、环境等多个复杂环节,要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因而比传统创新模式更加复杂[20],对多样化知识、技术、信息的综合掌握和获取要求更高,这无疑会影响科技人员实施其绿色创新的意图。因此,按照Nelson的解释[21],需要优化技术的选择环境,即在单个科技人员专业知识能力和信息存量都相对有限的条件下,促进知识与信息在成员间的流动、沟通,以克服绿色创新过程中的“信息缺乏”。为此,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以知识分享为核心的绿色创新技术、信息网络与沟通机制[22],使广大科技人员在面对极其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绿色技术创新方案时,能够保持较为乐观的成功预期,以促使其实施绿色创新的行动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并结合前期调查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3a: 隐性知识共享在个体绿色创新意愿转化为实际行为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3b: 显性知识共享在个体绿色创新意愿转化为实际行为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量表设计

(1)因变量:绿色创新行为量表借鉴Zhou和George关于创新行为量表的编制格式[23],内容上突出个体绿色创新活动典型行为特征,共设置4个测量题项。

(2)中介变量:绿色创新意愿量表借鉴Fishbein和Ajzen关于创新意愿量表的编制格式[24];内容上,借鉴Jin Nam Choi针对创新意愿开发的题项[25],突出个体绿色创新意愿的内涵,共设置4个测量题项。

(3)自变量:内生态度量表借鉴罗宾斯《态度调查问示例》以及Phillip H. Phan关于量表的编制格式[15];内容上,综合考虑罗克奇终极价值观分类方法和国内学者陈昌曙技术价值结构理论作为题项中技术多元价值涵义的表述依据,共设置9个测量题项。外生态度量表借鉴Phillip H.Phan的量表编制格式[15];内容上,兼顾经济性与非经济性奖酬对科研人员绿色创新态度刺激效应的考察,共设置16个测量题项。示范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量表借鉴Icek Ajzen关于科技人员创新行为主观规范量表的编制格式[26];内容上,借鉴Ajzen 关于主观规范量表题项设置[27],综合考虑组织及个体层面因素对绿色创新主体的规范作用,示范性规范设置3个测量题项,指令性规范设置4个测量题项。绿色创新自我效能感与绿色创新控制力量表借鉴Taylor、Todd和Carmeli、Schaubroeck的量表编制格式[28],自我效能感设置、绿色创新控制力各设置4个测量题项。

(4){节变量:知识共享量表借鉴Bock等人关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维度的编制格式[29];内容上,借鉴Cabrera和Collins等人关于知识共享测量题项的编制[30,31],隐性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各设置5个测量题项。

在计分上,采用Likert 5分量表对所有变量的题项进行测量(从1“强烈反对”到5“非常同意”)。

2.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中的研发与设计人员,涵盖加工制造、计算机、产品材料、工程科技等多个产业类别。在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地区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收回272份纸质问卷,124份电子问卷,在剔除无效问卷36份后,本研究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60份,占回收问卷数的90.9%,占总发放问卷数的72%。

3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3.1 信度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 Alpha系数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信度检验 ,结果显示:绿色创新行为态度、绿色创新行为主观规范、绿色创新感知行为控制、绿色创新意愿、绿色创新行为、知识共享各量表与整体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都在0.70以上,可以认为本样本数据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即信度水平较高,说明本研究运用的变量测量量表基本符合科学研究要求。

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为检验本研究测量模型的因子结构是否合理,即各个指标变量间的相关性存在情况,本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37,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1),说明研究样本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适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通过主成分法因子提取,并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根据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大小(保留系数大于0.5)判别逐题剔除未符合测量指标的题项,最终剔除22个题项,得到各量表较佳的因素结构。

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进一步检验本研究各指标变量是否能够作为潜在变量的有效测量变量,本文采用AMOS软件对探索性分析中得到的因子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所设定的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同r借鉴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建议和做法,对测量模型的拟合度进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标准因子载荷系数都在0.500之上,χ2/df=2.154,小于3;RMSEA=0.070,小于0.080;GFI=0.881,IFI=0.858,均大于0.850;AGFI=0.941,NFI=0.935,CFI=0.935,均大于0.90。综合上述情况,可以认为,本研究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4 假设检验

各变量间路径关系。运用AMOS软件对各变量的路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根据研究假设中各变量关系,将全部变量代入,进行假设检验,依据运行结果提示,依次剔除不显著的路径“示范性规范绿色创新意愿”“自我效能感绿色创新意愿”“内生态度绿色创新行为”“外生态度绿色创新行为”“示范性规范绿色创新行为”“指令性规范绿色创新行为”“自我效能感绿色创新行为” ,最终形成图1所示的修正模型。其模型拟合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综上,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内生态度、外生态度、指令性规范、绿色创新控制力对绿色创新意愿正向影响作用显著,假设H1a、H1b、 H1d 、H1f得到验证;而示范性规范、自我效能感对绿色创新意愿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假设H1c、H1e未得到验证;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假设H1g得到验证。绿色创新行为内生态度、外生态度、指令性规范、绿色创新控制力对绿色创新意愿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假设H2a、H2b、H2d、H2f得到验证;而示范性规范和自我效能感对绿色创新意愿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未表现出显著影响作用,假设H2c、H2e未得到验证。

知识共享调节作用检验。为验证前文提出的关于知识共享在绿色创新意愿与绿色创新行为关系影响的调节作用,本文将运用SPSS软件中的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的调节效应。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4、模型5分别检验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假设 H3a 得到验证,H3b未得到验证。

为进一步验证隐性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方向,采用Aiken和West[32]提供的方法,将调节变量隐性知识共享分别按均值加一个标准差和按均值减一个标准差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并计算出两个回归方程:Y1=0.933+0.863X,Y2=0.487+0.401X,比较回归方程图线中高低分两组的斜率大小,判断其调节作用的方向。结果显示,高低分组的斜率均为正数,且高分组斜率略大于低分组斜率,说明当隐性知识共享水平较高时,对绿色创新意愿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强;而当共享水平较低时,正向调节作用较弱。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系统整合决定员工创新行为“绿色”取向的影响因素及驱动其绿色创新行为产生与维持需要具备的内外部要件,深入探讨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形成机理,提出15个研究假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TPB理论能够较好地阐释个体绿色创新行为规律

绿色创新行为态度、指令性规范与绿色创新控制力对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且能通过绿色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绿色创新行为。而绿色创新控制力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可以同行为意愿一起直接预测绿色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示范性规范对绿色创新意愿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周围人际关系规范知觉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更为内隐;另一方面,他人对绿色创新的看法很可能被理解为绿色创新是否具有吸引力,而这一方面不足以激发个体绿色创新的动机。研究结果还发现,自我效能感对绿色创新意愿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开展绿色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因此来自组织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在组织提供良好的硬件资源和软件条件下员工的创新意愿才会表现得更加外显。

(2)知识共享在个体绿色创新意愿转化为实际行为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知识共享对绿色创新意愿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隐性知识共享。这可能是因为显性知识的获取较为容易,获取成本较低;相比之下,隐性知识是属于个人的专业知识或经验,在表达、接收和整合方面都较为困难,是一种复杂知识。由于绿色创新复杂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创新过程中可能遭遇种种未知困境,这使得科研人员对经验技能、绿色知识、创意想法等隐性知识的诉求表现得更加突出。

4.2 管理启示

本研究关于个体层面绿色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结论,为政府在制定推动企业等创新主体实施绿色创新战略、建立健康和谐社会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方面提供了有益帮助,也为企业在制订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激发员工绿色创新行为意愿,进而提升本企业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管理制度方面提供了参考,并体现了社会监督对个体层面创新行为的规范作用。本文从政府、企业及社会角度提出促进实现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的对策或建议。

第9篇

关键词绿色企业绿色技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人类为摆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物。绿色企业体现了循环经济特征,创建绿色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1循环经济的概念及本质

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其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循环经济是一种“三赢”经济增长模式。它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要求纳入统一的框架中,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经济发展从数量型的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减量、再用、循环”(即3R),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其中,减量(Reducing)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用(Reusing)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循环(Recycling)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把终端物质运回到生产厂再带入新的产品之中。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放弃的废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次级资源化也常见,即将废弃物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

2绿色企业的循环经济特征

在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时候,绿色成为人们的向往。于是人们更愿意将“绿色”同“环境保护”连在一起,如“绿色经济”、“绿色企业”、“绿色食品”、“绿色工业”等,全世界正在掀起一场绿色浪潮。21世纪将是“绿色世纪”,21世纪的企业也将是绿色企业。

作为绿色企业,它应该是在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的每个方面的绿色行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它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生产绿色产品。它是指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回收处置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或危害较少,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有利于资源再生的产品。

(2)建立绿色价格体系。企业在生产和营销方面的环保投入增加了产品的绿色成本。因此产品价格应适当上浮,这不能认为是产品涨价,而是合理的价格上浮。它反映了环境和资源的价值,保证了绿色生产的资金供给,有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在绿色价格的制定上,可采用心理定价法。因为人们对绿色价格有一种求新和求异的心理,认为绿色产品应具有更高的价值,他们对稍高的绿色价格从心理上愿意接受,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尤为突出。如,美国绿色食品的价格比一般的食品价格高出70%~200%,在日本绿色食品价格也比一般食品价格高出20%。

(3)建立绿色销售渠道。选择无污染的运输工具,减少运输过程的浪费;选择有环保意识、有良好的用户形象的中间商进行合作,与之共同推出绿色产品。

(4)建立绿色促销。即采用绿色广告、绿色公关、绿色营销推广等手段进行促销。其中,绿色公关活动有三方面内容:一是企业内部公关,加强企业绿色文化的培育、宣传;二是外部公关,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的绿色成就,使企业的绿色形象得到人们认可;三是加强企业与社会的联系,企业必须随时了解社会对绿色的要求,社会也必须了解企业的绿色发展状况。

生态系统原理主要包括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等高效、和谐两个方面的优化原理。高效原理主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内各种复杂的食物链(网)结构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工艺流程,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得到高效利用,并在内部消化废料;和谐原理主要是指通过生态协调使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组分间的关系和谐与融洽,使生态系统正向演替的机会最大而承担的各种风险最小。生态系统高效、和谐原理体现了自然界精巧的运营机制,为人类正确、合理地利用企业内外生态环境资源和组织企业经济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榜样。从理论上讲,应依据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经济活动生态化,以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绿色企业的主要特征是把生态过程的特点引申到企业中来,从生态与经济综合的角度出发,考察工业产品从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到绿色消费的全过程,以其协调企业生态与企业经济之间的关系,主要着眼点和目标不是消除污染造成的后果,而是运用绿色技术从根本上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可见,绿色企业比一般企业能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以较少的物耗、能耗生产出更多的绿色产品,并能使在一般企业中被排出厂外的废弃物和余热等得到回收利用,可大大提高绿色企业的循环经济综合效率,而非单纯的经济效率或生态效率。

绿色企业在经济运行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特点,即其绿色原材料和半成品供应、绿色产品设计、资金来源、绿色技术创新、绿色设备和工艺流程改造、绿色产品销售等方面都要对外开放。但绿色企业在其生态运行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内部封闭性,采取少废和无废料绿色技术,减少各个生产环节上物质和能量的跑、冒、滴、漏,使废物最小化并回收利用,尽可能实现闭路循环。

3创建绿色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完善绿色企业,主要有以下实现途径:

(1)通过企业技术改造创建绿色企业。我国很多企业最初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废料产出环节多、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到后来通过对一系列现有工业技术的生态化技术改造,才使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从不合理逐步趋向合理,即大量的绿色企业是在技术改造中建成的。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利用绿色技术加快改造我国绿色企业现有的工业技术系统,这是建立和完善绿色企业的重要途径。企业技术改造主要包括:在改造落后的工艺流程中建成生态工艺;改造生产流程中的关键性设备,降低废料产出率;改造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系统,使其实现微机控制而使全流程变成无废料工艺;采用使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先进技术等使企业变成绿色企业。

(2)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建成绿色企业。加快以生态原理为主要基础的绿色技术、特别是生态型高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绿色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关键措施和核心问题。这要求企业真正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从宏观(国家政策)和微观(企业机制)两个层次出发,建立起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内部动力机制、自身能力机制、信息传递机制等复合机制体系;针对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外部经济性、社会化及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建立起集多种职能于一身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中介和服务中心,降低创新的学习成本,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绿色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风险基金;加快推广节水、节能、无废、少废和“三废”综合治理等实用绿色技术。上述都是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当务之急。

(3)实施清洁生产建成绿色企业。清洁生产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源消费最小的人类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清洁生产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了在生命周期内对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问题,带来很高的环境效益,同时还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大有所为,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这正与绿色企业所追求的目标(生存、获利与发展)相一致,与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即资源的循环利用相符合。因此实现绿色企业重要途径就是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少投入、低消耗、多产出的集约化方式生产,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进而走上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之路。可见,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是变革以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企业的战略措施和根本途径。

(4)建立生态工业园创建绿色企业。生态工业区是在某一地域上,由多个工业企业依据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优化原理,综合运用生态工程手段等建立的有一定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价值增值等内在生态工艺联系的工业企业群体,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新模式。生态工业园具有整体性、集约性和区域性特征,在设计和建立生态工业园时要把能合理利用某一类资源并具有内在生态工艺联系的企业在一定地域逐步聚集,形成较完整的食物链—投入产出链(网),提高整个系统对原料和能量的利用效率,使其组成一个生态工业园有机整体。如丹麦卡伦堡市的若干家企业通过互相连接的管道,建立了废物和热能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庆普,胡运权.我国建立完善生态型企业的主要对策及措施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第10篇

第一,流通中容易被忽略的成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如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物流设施建设费等;在采购中,物流人员存在时间成本;多地点和多仓库存货所形成的巨额资金沉淀。

第二,存在不必要甚至认为的损耗和浪费。库存管理无法主动适应需求积压和缺货频频发生;信息不对称导致对供应商了解困难,会产生很大的成本;

第三,物流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例如,物流中运输工具会导致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大量的无法处置的固体垃圾。

二、我国绿色物流的优劣势

(一)优势分析

1.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资源、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成为国策,绿色工程不断出现。

2.我国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已开始形成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已逐步形成,将生产绿色产品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比如海尔集团就已经建立了环境管理系统,并获得iso14001标准认证。

(二)劣势分析

1.绿色物流的观念还未普及。

很多群众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绿色物流。即使有部分企业已开始注重绿色生产,但绝大部分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保理念,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物流成本,也有些企业认为绿色物流是政府的事情,和企业无关。

2.政府缺乏相关政策引导。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定和颁布了许多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造成了物流法律中环保体系的缺失。另外,物流活动涉及到众多行业和部门,但我国各相关部门间缺乏协调和沟通,政府也未大力进行宏观调控,导致物流资源的浪费,加剧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物流复合型人才匮乏

我国提出绿色物流的概念没有几年,对它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培养出具有绿色物流理念的毕业生几乎没有。同时,研究的内容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强,存在理论与应用实践的脱节的现象。

4.物流技术落后

我国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虽说部分企业已经引入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先进的物流技术,但绝大部分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还很落后。在机械化方面,物流机械化的程度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在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

5.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方面缺乏投入;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因子(如引起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含氮氧化物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仓储设施落后,库容小而分散,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这导致了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的浪费,违背了绿色物流节约资源的原则。

三、

(二)政府应完善绿色物流的管理

政府在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中,必须占据主导地位。具体任务包括:制定并完善有利于环保的物流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标准,如废气排放标准、车辆行驶管制等;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实施绿色物流之路;积极传播绿色理念,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物流氛围。

(三)企业是发展绿色物流的主体

物流绿色化归根结底就是企业营运的绿色化。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投入的节约和原材料的替代、污染控制和预防技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绿色物流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技术创新机制,不断改造现有物流装备,调整物流经营结构,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实现物流现代化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生态化;管理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可以说,中国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能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主要靠能源和原材料等硬资源投入的低技术附加值和低管理附加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的集约化转型已是势在必行。要达成集约化的目标就要促进技术的革新。这里所说的技术革新不仅指的是工艺技术的革新,也包括管理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产业由低端向高端游移,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技术革新可以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所谓经济生态化发展是指通过生态理念的渗透使经济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从而使经济逐步演进为生态型经济的一个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和原料的附加值比重,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管理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有学者曾计算,如果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企业也能按照硅谷半导体技术的跳跃性发展(集成电路发展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速度和集成度提高1倍,价格降低一半)的话,那么汽车将以超音速的速度行驶,而且每一万里耗油将不到1盎司燃料,购买成本将不到25美分。[1]。摩尔定律表明,技术创新可以使产业显现出相对传统低技术产业的生态化特征。同时,技术创新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比如,生产1000吨玻璃纤维所需能源只有生产1吨铜的5%,但后者却能比前者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技术创新节约了资源,加强了产品功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使得单位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破坏程度日益减小,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因此,技术创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能源替代和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处在工业化过程之中的国家。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传统产业的弱化来促进经济的生态化发展,而必须走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道路。这一点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在重视程度上,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对工艺技术创新青睐有加,而忽视了管理技术创新对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大作用。

管理手段技术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现代信息手段对管理方式的重构。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在各产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的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虚拟制造”,通过系统整和可以大量节约包括能源、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源,实现运营成本的下降,促进经济生态化的进程。农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品种培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降低沟通成本,增加产业附加值。

管理结构技术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和生态技术的运用来实现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改变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来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生态最优化。

从产业生态学的角度看,在人类构筑的经济系统中,三次产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总称),特别是工业,扮演着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作为生产者主体的工业企业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但同时也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直接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威胁了人类的生存。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究其根本原因是产业系统中的分解者的缺失。因此,大力培育“产业分解者”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我国来说,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是一件需要实实在在去做并且需要做好的事情。在消费层面上,国家应加大环境宣传的力度,培养公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提高公民的环保素养;在产品制造层面上,要用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全程绿色生产,对绿色生产行为给予奖励,对黑色生产行为给予惩罚。国家要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优化制造技术,建立更科学的运销体系,减少产品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促进报废产品的再循环。[3]

管理结构技术生态化创新的进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对经济产业全面变革的过程。在工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副产品再循环。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化的主要途径。生态工业园的企业以企业间的工业化代谢和共生关系为纽带,以掌握关键资源的企业核心,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建立产业链。这样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企业来说,企业的治污费用降低了,也就是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自然也可以相应的提高。对社会来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变小了;在农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发展以节地节水、再生能源、良种推广、提高单产为核心的农业发展体系。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就是要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化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可以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为出口时规避“绿色贸易壁垒”作好准备;规模化经营则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大面积应用和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推广;在第三产业领域,生态化创新主要表现在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加强绿色服务上。深入推行商品的绿色标识制度,激发公民的绿色消费热情;宣传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适度消费理念,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重视消费品的回收、交换,对第三产业产生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是第三产业管理生态化创新的主要途径。

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产业的融合,而产业的融合将带动新兴的交叉产业的发展,交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我国就业人口的增长。尤其是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的产业。近年来,生态环保企业在世界上已经得到高度发展,已有数百万人为此工作,大量的环保产品进入国际贸易,据估计目前每年起码有5000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额,而中国的环保产品,估计年生产不过40-60亿美元。与国外比较,我国在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尚有很大差距,在环保工业技术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环保生产的种类和规模很不令人满意。大力扶植生态环保产业,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集团,规范环保产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对经济的生态化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同制造业比较,第三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是一种比较环保的产业。第三产业充分发展可以改善经济生态化的状况。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第三产业是作为一个服务和配套的行业而发展的,对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第三产业开始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

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上讲,一国工业化进程,一般有一个先“重工业化”,再“高加工度化”,再“技术集约化”,最后“经济服务化”的“由硬到软”的趋势。这意味着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发展第三产业要受到本国所处的工业化进程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只能顺应其自然发展进程,对我国来说尤其如此。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很不充分。比如拿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印度比较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据统计,2004年工业在印度GDP中所占比重只在27%左右,而服务业已占到52%。而同期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2.9%,第三产业只占31.9%。这样的数据导致了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高于印度,为印度的1.3倍左右。

第12篇

关键词:绿色持续创新;中原经济区;AHP-FUZZY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30-02

引言

为寻找到中原崛起的突破口,河南省制定了“大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包括安徽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东菏泽、聊城,河北邯郸、邢台,山西晋城、长治、运城等周边省份约12个地级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第五章第三节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并提出,中部地区要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当前对中原经济区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原经济区的规划进行,而在创新视角下,从微观角度对中原经济区企业实际发展中的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估机制研究尚未形成。

一、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

(一)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是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不断地推出、实施新的基于某一系统或某系统的核心,从而把若干要素(参照熊彼特的理论并作一定扩展,含产品、工艺、市场、组织、管理等创新及其内部扩散)创造性地集成组合在一起,使系统或产品达到新水平和实现新功能,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商业化,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的过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具有持续性、内核性、系统性等基本特征。

(二)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是基于一定内核的创造性的持续集成,包括绿色持续创新的资源持续投入能力、R&D能力、绿色持续创新管理能力、绿色持续生产能力、绿色创新营销能力和绿色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

二、中原经济区中小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在对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时,首先需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才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

(一)构建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基于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评判指标体系才能反映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在设计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按照下列原则:(1)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2)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3)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4)完备性与简明性原则。

(二)构建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包括绿色持续创新的资源持续投入能力、R&D能力、绿色持续创新管理能力、绿色持续生产能力、绿色创新营销能力和绿色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因为绿色持续创新几乎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和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因此,绿色持续创新能力是种综合能力。参照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基于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建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估模型

(一)建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由于评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中存在较多的定性、定量指标及其外延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就决定了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1.确定评价因素集A

根据表1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因素集。一级评价指标(主因素集)A={B1 B2 B3 B4 B5 B6}={绿色创新资源持续投入能力、R&D能力、产品生产能力、绿色市场营销能力、绿色持续创新管理能力、绿色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二级评价指标(子因素集)Bi={Bi1、Bi2、……Bin},n为一级指标Bi含有的指标数。

2.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反映了评价指标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同状态,是由若干专家对各种指标作出评判结果的集合,其大小可根据实际细化程度和计算量大小而确定。我们根据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的目的,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语集{强、较强、一般、弱},即V={V1(强),V2(较强),V3(一般),V4 (弱)}。

3.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4.模糊综合评价

主因素指标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值

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所属等级。

(二)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估

在评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过程中提供给评价者的信息是模糊的。为正确地评价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下面采用上节构建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估根据表1建立的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聘请专家采用1~9标度法确定权重,经过数据处理后确定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如下:

由此可知,对该公司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模糊评价结果为:认为该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强”的占67.9%;认为“较强”的占14.2%;认为“一般”的占8.7%;认为“差”的占9.2%。所以,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可以判定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属于强的程度。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真实水平,对评估中原经济区企业评估绿色持续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Lansiti,M .Technology Integration-Making Critical Choices in a dynamic World HBS Press Boston Massachusetts,1998.

[2] 李宝山.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17.

[3] Zhang ZhengYi.On Knowledge-based Economy&Integrating Innovation ISMOT’98.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 .606-611.

[4] 向刚.企业持续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9-32.

[5] 李文博,郑文哲.现代企业的集成创新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