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1:0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行政管理工作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办公室 精细化行政管理 策略
不断细化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本文以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为切入点展开论述,分析了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内容,给出了几点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策略,希望对提升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水平有所帮助。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思路
(1)加强协同化、经济化意识。精细化的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不是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需要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相互配合与协同。例如,文件签收这样一件小事,接收文件、处理文件、存档文件,整个完整的流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因此,组织内的各部门及各成员要树立协同化意识。不仅如此,在现代经济社会,还要时刻注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具备经济化意识,做到能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各企业各单位要不断强化成本意识,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在不增加成本投入的前提下,提升精细化管理效率。
(2)管理中融入流程化及标准化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水线作业这一方式开始普及,这是生产领域的重大创举,极大地提高了生产企业的工作效率。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也可以借鉴这种流水线式的管理模式,即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融入流程化管理理念,将各项工作或者任务进行分解,根据工作或者任务的实际情况理顺其先后顺序并做好各环节的衔接。同时,还要在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中融入标准化理念,即在遵循传统管理流程的基础上梳理日常工作,建立合理、科学的工作标准。还要循序渐进地实施流程化、标准化的行政管理工作,这是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基本保障。
(3)对管理科目不断细化与量化。当前,很多企业并未实现办公室管理的延续性及实效性,这是因为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长期处于模糊化状态,管理者凭借以往经验及个人能力开展管理工作,没有重视管理工作的细化与量化。要想真正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需要彻底改变以往模糊化的管理模式,不断细化、量化管理科目,根据行政管理工作、任务特性将其划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于管理者能直观地对该项工作进行细致考虑,对工作或者任务的各步骤及细节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管理工作的不断精细化,更加合理地分配工作及任务,并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实现对管理工作的有效管控,从而提升整体行政管理水平。要想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还需要对管理科目进行量化,即对管理工作或者任务进行工作量测试,根据工作量安排工作任务。
二、办公室精细化行政管理的内容
(1)严格定岗、定责,保证权责制衡。要严格遵循定岗定责的要求,不断健全办公室责任体系,定岗是指根据办公室行政职能及工作流程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定责是指对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衔接程序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在实践中,应将整体管理准则细分到各具体岗位上,形成合理科学的工作规范,同时要给每个工作岗位一定职权,并承担相应责任,保证权责制衡。
(2)优化运作流程。工作流程的科学化、简约化对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与科学化非常关键。要根据现代管理理论不断优化办公室工作流程,各项工作都要依据流程开展。在设计工作流程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同时注重各工作环节之间的配合与衔接。文件管理是办公室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采取精细化管理后,文件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内部文件的管理流程,为“起草文件―审查编号―审批签发―打印―传发―文件存档”。二是外部文件的管理流程,为“外部收文―文件批阅―文件整理―文件存档”。三是文件借阅流程,为“提出申请―办理手续―批准―节约―清退―文件存档”。
(3)绩效考核。开展绩效考核前,要对考核标准与要求予以界定,对于那些易量化的程序性工作,在绩效考核时要科学设计量化指标;对于那些主观性强或非程序性的工作,在绩效考核时要设定相关定性考核指标。还应结合现代行政管理系统及科学合理方法制定考核指标,对量化困难的指标,可以借助人工方式以提高对考核的效率。
(4)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强化保障。要推行外部协调与内部运转相结合的办公室工作行政管理机制,夯实管理基础,避免管理盲区。对重大事项要建立专家咨询与集体决策制度,民主决策与听证制度,评估决策制度等,以提高管理决策质量。还要不断优化现有管理制度,对不合理的制度等要坚决废止,逐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工作流程,这是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有效保障。
三、办公室精细化行政管理的策略
(1)强化人们的精细化行政管理意识。做好细节工作有利于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管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体现了细节的价值。因此,要不断强化人们的精细化行政管理意识,其关键是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与规范意识。在企业管理中,创新需要在相关规范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可以将精细化与创新性及规范性巧妙结合,引导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强化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真正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制度。如摩托罗拉公司在很早就建立了流程化管理体系,形成了企业特有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现了公司的经营原则。这种内部控制标准对公司的采购、制造、销售、财务、融资、薪酬、知识产权等各业务流程都做出了详细规定。要推行精细化行政管理,前提是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规章制度,这是精细化管理的制度保障。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各部门都要严格遵循制度开展工作,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制度的企业是难以实现健康长久发展的。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领导大多对下属非常了解,对其工作中的强项与弱点也了如指掌。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倡导“放大抓小”,“放大”是指企业管理层应该将职工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全部放权,如对业务部门,在不违背企业经营方针的前提下,对于如何开发市场、洽谈业务、市场推广等工作,完全放手给业务部员工,充分调动其能动性,管理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即可。“抓小”是指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要狠抓管理细节,从细节上体现管理绩效,以提高管理效益。
(4)对岗位职责进行细化与明确。正常来讲,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非常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但在实践中,有的办公室岗位是随机或者任意设置的,因此容易使不同岗位产生纵向或者横向上的重叠或者衔接空白,这必然会造成同一事务重复处理,或者某一事务没人处理的现象,引起管理混乱及资源浪费。这种现象造成的最恶劣的影响就是一旦事务处理不当,很难追究具体责任,也会影响到办公室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本来很容易完成的工作相互推诿难以圆满完成,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岗位职责设置不够细化且不明确还容易造成职能分工不清。办公室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比较繁琐,领导交办的临时事务较多,一旦岗位设置不清、职责交叉,在工作分配上就会毫无章法,非常混乱。所以,在进行办公室职位设置时,要全面、充分考虑到办公室行政管理的要求,明确设置并细化岗位职责,最好有专人负责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及针对性,从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率。
(5)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人们一般认为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非常琐碎、零散,并没有太高的专业技能要求,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要想真正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就必须根据工作内容不同安排特定对象来完成。在实际工作中,从事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都没有突出的专业技术,并且专业指向性较差。因此,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开展各种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日益精细化的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办公室行政管理部门是各单位的总后勤部门,其行政管理工作从本质上讲就是为整个公司服务,为全体员工服务,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实现细化后,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服务意识会有所增强,但要想真正使其树立热情服务理念,需要建立健全晋升机制与激励机制,鼓励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服务工作的同时,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以激发其工作激情与服务热情。
四、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要求,它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办公室行政管理存在的有岗无责、有人无管等混乱现象,实现行政管理工作岗位、职责、人员的有效匹配,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要高度重视办公室精细化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作者单位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交大项目部)
参考文献
[1] 陈楠.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4(28).
[2] 王红艳.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3(34).
[3] 王欣.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 (5).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特殊性;考核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加快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的有序发展。行政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该项工作贯穿在企业的发展始终,对企业不同部门的工作具有协调作用,有利于提升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出长足发展。但是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需求比较高,因此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做好人员的考核工作,从而有效保证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
1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三方面的功能,即管理、服务和协调,工作的主干内容在于管理,而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协调,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内容在于服务。事实上,服务就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质。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到认真和细致,帮助领导分担繁重的行政工作内容,促使领导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企业的发展工作的研究,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行政管理部门的设计,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企业的组织架构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从而保证企业的更好发展,同时还会选聘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企业管理工作,从而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极大的提升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行政工作管理的过程中,比较注重的是行政工作的内容和工作实质,对企业的一些管理上的流程和程序尽量简化,企业的其它部门比较看重的是为企业带来较多的社会经济效益,而行政管理部门注重的是时效性,做好服务工作。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需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和简化企业存在缺陷和不足的地方,包括管理制度、流程和行驶等,促使更加的合理和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而灵活性,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是在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相关制度和程度的创新和删减,促使企业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比较强。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比较多,因此工作压力和难度就会比较大,以至于造成领导的工作任务没有及时的完成,这样一来,企业其他部门就会出现反感和排斥的情绪。还有就是企业的规模比较大,行政管理人员没有全面的掌握行政管理工作业务,促使日常的管理工作与企业各部门的实际需求出现偏差,造成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低下的情况。为了使这种现象得到较好的改善,需要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从而使工作职能得到较好的转变,有利于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用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为企业其他部门的协调发展提供良好得服务。
2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们认为,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和素质考评也必须采取先分后合,综合形成被考核者的考核总分的方法。为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积极,引导员工成为积极有为的开拓者而不是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企业考核必须侧重于业绩方面的考核,这有利于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性。考核制度与计划管理的紧密结合,也就是把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用计划管理统一起来,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把非业务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计划管理的原则一是适度从高、从严的原则;二是周密、完备的原则;三是充分量化的可衡量性原则;四是“民主”与“集中”、“自报”与“公议”相结合的原则;五是依法制订、依法执行、依法修订的原则。素质考核必须体现积极的价值导向。在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考评中,应作三个层次的要求:对其廉洁奉公、遵章守纪、尊重同事等素质的考察,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处于基础地位,分数可以占一定比例。应当侧重考察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核心是协调能力,这是对干部的主要要求,居主干地位,分数应占最大比例。能否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则是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占顶峰地位,分数比例虽不大,但体现了公司的价值导向,这是极为重要的。
3改进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主要对策
首先,明晰行政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考核目的。对行政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之前,企业应先让其明晰自己的岗位职责,对其工作予以清晰的界定和说明,用绩效考核来引导行政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中的问题,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企业发展,从而使绩效考核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其次,合理运用考核结果,进行绩效改进。成功的绩效考核一定是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对于绩效考核的结果,企业可将其用于对员工的薪酬调整、职位变动等,以及员工对企业的培训需求确定和员工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行政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企业完善考核机制,保证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元春.对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及体会[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9).
[2]江虹.浅谈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1(19).
[3]文雯.做好新时期的行政管理工作[J].农电管理,2015(7).
一、行政工作和政工课题研究的必然联系
1.企业安全管理定位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定位时,通常会先对企业的各阶级人员进行资格认证,认为只有公司领导、管理人员、员工实现了安全管理,公司就具备了安全管理能力。这种错误的认识,严重限制了公司安全管理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桎梏了企业管理的观念和行为。针对上述问题,企业要想实现高校的安全管理效果,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大力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行政管理人员应结合公司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状态等方面进行系统化改革。在企业中树立“严格监督,强化执行”的管理理念,所以企业日常管理离不开政治思想工作的支持[3]。2.企业文化建设一个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建立企业的自有文化,这种文化包括生产文化、管理文化、政工文化等,在众多文化中,管理文化和政工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大多数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形式各异,思想隐患、管理隐患、监督隐患都属于企业文化建设安全隐患。现阶段,企业普遍存在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脱离发展现象,物质文化建设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文化福利,如企业会奖励对企业运营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这种奖励措施,会为企业带来一股积极工作的热潮,为企业树立物质文化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企业的精神建设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精神文化福利,如企业会对工作和生活有困难的人给予支持和关心,这种精神关怀,不仅可以拉近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距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将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政工课题研究是推动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动力
通过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可知,行政工作应在大量企业生产工作中选题立项,这种政工课题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够增加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还能提升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核心价值。企业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时,经常会出现“半截子工程”,这种“半截子工程”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①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在管理中只强调员工履行公司制度的必要性,而忽视了员工履行公司制度的自愿性;②公司管理制度应具有固定性、统一性、规范性,行政管理人员要想实现自身的管理价值,企业必须为其提供合理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让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③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权威性”,虽然企业和员工之间是雇佣关系,但是企业有义务向员工提供合理的规章制度,僭越的规章制度会让员工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是组织管理工作进行下去的强大阻力;④行政管理人员应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不应过分强调自身行政管理职能的权威性,这种“不知所以”的行政管理行为,不仅会降低企业整个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还会让员工严重质疑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通过上文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过失”进行分析可知,企业要想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的自身价值,必须以政治思想工作作为重要研究课题,行政管理人员应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深刻反思自身的管理问题,在不断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管理素养,使自己在拥有管理职能的同时,具备“与人为善”、“关爱他人”的管理素质,使行政人员能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体现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研究成果。政治思想工作推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助力,是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日常管理行为的重要行为准则。
三、行政工作和政工课题在结合中实现共同提升
1.行政人员应作为政工课题研究人员的中心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是企业运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人员是完成企业日常基层管理的主要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体会是开展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影响非常大。企业应让行政管理人员作为政工课题研究人员的中心,通过深化了解企业日常管理问题、管理漏洞,从根本上找到政治思想工作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主题,行政人员在研究中应善于发现问题,努力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政治思想工作真正落实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在开展政工课题研究时,行政管理人员还应发挥其管理优势和特长,善于把理性的认识具体化,可操作化,并以行政手段大力推动[6]。2.政治思想工作和政工课题相结合政治思想工作是政工课题研究的成果的最终体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日常管理经验,对公司的运行情况、管理状态、管理问题都认识不清。行政管理人员应积极帮助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者了解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的源头,让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研究对象有完整的、全面的认识,这有认识提升了,政工课题研究组才会制定出完善、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改革措施。行政管理人员应在政工课题研究中,不断学习研究,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理论知识,开拓自身管理视野,让自己能够真正拥有管理能力,具备管理素质,不要自顾自的以为公司管理制度只为自己个人而定,更不要将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自身的价值联系在一起。因为公司的管理制度价值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不在一个等级上,更不能相提并论。基于此,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要言之有据,找到管理问题时,应深刻探讨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和价值,针对“值不值得管”、“该不该管”展开深刻讨论,提出的问题应超出一般管理工作层面。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者和企业管理人员应一起系统学习管理知识,一同探讨企业管理人员和政治思想工作者的管理问题,一同审计企业日常管理问题和政治思想工作问题。从问题源头入手,实现了政工课题研究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虚与实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和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增加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核心凝聚力。3.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行政管理人员应虚心向政治思想工作人员学习,学习他们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培养自身的管理素养。同时通过学习他们系统学习和思考的本领、文字综合和善于表达的本领、深人基层调查研究的本领、寓理于情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以提升自身的管理洞察力和管理能力。政工人员在辨析、提炼、总结、归纳以及发现一般规律方面有很强的能力,行政工作者要学会掌握科学理论,不仅只是了解某些观点,而是要善于运用哲学的方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于通过一定的载体和方法营造氛围,去推动实施[4]。4.政工课题研究和推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课题研究在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应实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改革和修复,针对企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进行深入反思。由此可见,企业的政工课题的研究成果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长期实践和讨论,其研究成果也会随着企业实际管理状态的改变而改变。通过对企业政工课题进行定期研讨,可以促进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和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者的工作交流,使其职责更明确,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更充分、更有效。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和政治思想工作者要建立和谐的研讨气氛,注意形成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沟通氛围,提倡相互争论,鼓励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推进认识的深化[5]。5.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课题研究成果应具备人性化企业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时,经常会将政工课题研究成果引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所以要想政工课题研究成果更好的落实到管理中,其研究成果必须具备大众化、通俗化。政治思想工作和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应分层次、有重点的普及到企业每个管理阶层中,用最易懂最生动的语言阐释深刻的道理。同时,还应该将理论认识变成便于执行的操作程序,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人员在政工课题研究与推广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自身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对企业推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所以企业应开展行政管理人员培养战略,让其深入到企业政工课题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深化其管理学习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好“一岗双责”,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一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在企业形成“大政工”格局尽一份力[7]。
四、结论
政治思想工作对提升企业员工核心凝聚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表现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主要依据。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合理运营必须完善企业政治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思想工作的战略性发展地位,行政管理人员应深刻研究、讨论政工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将政治思想工作结合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去,体现政工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作者:陶小梅 单位: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1.坚持行政管理原则
教育发展新思路与新格局的形成,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基本原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文化发展。它已经成为高校行政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则之一。那么何谓人文化呢?所谓的“人文化”,就是在管理工作中注重人本主义精神,注重管理工作的人文性,这是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原则。
2.提升管理人员人文素质,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从高校行政管理的人文视角出发,管理人员人文素质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具体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于管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意识、基本道德素养两个方面。职业责任意识是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基本道德素质主要包含了基本道德、工作行为习惯等几个方面。有效强化这两个方面,可进一步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对“人文”的认知,带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满足高校发展的切实需要。
3.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强调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的价值主要在于,能够渗透“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立足于“人”的内心需求进行有效关怀,从而实现工作的转变与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能够促进管理者统筹协调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能够突破高校行政管理的难点,形成人性化行政管理新思路。这是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行政管理内在本质进行有效扩充的关键因素,为工作思路的有效转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以理性心理辅导为主体的高校行政管理新思路
1.倡导理性探究与心理引导相结合的全新行政管理工作理念
理性探究作为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客观认识与研究的基本思想,对于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涉及领域的深入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一方面也是造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的根本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应加强管理人员的心理疏导,促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能够得到不断提升,体现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开展思路的创新性。
2.针对行政管理工作特点做出相应的个性化工作要求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表现为涉及范围较广,要求存在差异,这也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心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工作思路逐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应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不同工作心态,及时、有效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对工作特点与发展方向都有更好的认识,以缓解工作压力与思想压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3.立足客观工作规律,强调高校行政管理心理疏导工作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对行政管理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工作压力。对此,在进行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思路的探索中,学校应强调客观工作规律对工作方法的影响,研究客观工作规律,简化工作程序,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减压与疏导,从而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样,心理辅导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
三、结语
Abstract: Running a university not only needs high-quality teachers, but also requires high-quality administrative cadres. However,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in university is facing the plight that they not get attention of college, their occupational status and income is low, career development is lack of space. Aiming at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ncentives.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现状;激励措施
Key words: university administrative staff;the status quo;incentives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60-02
0引言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校为了实现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相对于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度专业性,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并非如此。行政管理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因为行政人员并非只是盖章、打字,他们更多的是进行政策的上传下达、在纷繁复杂的任务链中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运转的保证,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在高校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却一般面临受不到高校的重视、职业地位和收入偏低、职业发展空间不足等困境。
1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困境
1.1 职业地位和收入偏低2003年11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专家公布了一份综合了7次职业声望调查的中国职业声望排行榜,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教师一直稳居职业声望等级的绝对上层,而机关企业的办事人员大致位于职业声望等级的中间位置。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轻视管理工作的现象,认为管理工作“人人都能做,人人都会做”。同样,在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也不高。大家往往把高校管理人员当作学校中的附属者,认为是那些教不了书的人才去搞管理,相对于教学与科研而言,行政人员只是扮演着无足轻重的角色。不仅如此,比起教学、科研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收入相对较低。教学、科研人员除了可以得到职务级别工资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工作量及科研成果获取酬劳,甚至在业余时间获取兼职收入。而行政管理人员只能取得自己职务级别的固定收入。同时,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中,很多都是参加工作不久,低职称导致了收入水平较低,再加上购房等基本经济问题,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
1.2 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职业倦怠是指当人们因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强等工作本身所导致的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的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精力枯竭、筋疲力尽时,而产生的一种对工作敷衍,冷漠,产生厌倦的情况。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相对于高校里的其他工作如教学、科研来说,是比较枯燥且繁琐的。行政管理的日常工作充斥着大量细小的事情,诸如盖章、签字、整理材料、收发文件、文字的录入与校对等,往往千头万绪。这些枯乏的事务性工作使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职业倦怠的心理。高校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留校或是外校引进来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非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所学专业大不相同。专业知识不能得到应用,特长得不到发挥,这就引发很多行政管理人员自我价值感不强的失落情绪。不仅如此,高校教学、科研人员不用遵守坐班制,他们的可控制时间较为宽松、自由,而行政管理人员由于受到坐班制的限制,自由支配时间较少,工作强度大,这就使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产生压抑情绪。
1.3 职业发展空间不足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职业发展方面主要情况是: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努力工作,做出一定的成绩,从而得到领导赏识和肯定,再通过组织考察,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但是,由于当前干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职位“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的现象,使高校行政管理的“领导岗位”有限。除此之外,部门在选择提拔对象时,往往受领导的主观看法影响,而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对于晋升的作用相对较小。这就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普遍缺乏晋升机会,使他们产生了挫折感,影响了工作的能动性。
1.4 考核激励制度不完善考核是实施激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考核,组织可以对其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和工作业绩等方面作出综合的评价,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奖励或处罚的依据。而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年度考核,其结果有四个级别: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合格。考核结果均成正态分布:中间大、两头小。得到优秀的是少数人,而被定为基本称职甚至是不合格的也是少数人,大部分人都被定位于称职这个档次。这些考核结果均为“称职”的人,难道他们的工作表现、对单位所作的贡献都是一样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同时,这种考核结果流于形式,部门只是单纯的把考核结果上报给人事部门,并不进行奖惩,因此这种考核不能发挥考核应有的作用,没有对考核人员产生任何激励作用。
2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措施
2.1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地位和收入水平职业地位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感,从而满足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中人对自我实现的需求。首先,高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加深人们对行政管理岗位重要性的认识,承认广大行政人员在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校实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行政管理管理人员的职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其次,改革现行的分配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缩小教学科研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收入的大幅差距,提高其待遇水平,尽可能使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的经济水平保持在同一个水平。
2.2 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心理调适针对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对其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综合调适。首先,引导行政管理人员发现工作的魅力。行政工作看似简单,但是管理实则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人员有各方面的能力的,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激发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其次,帮助行政管理人员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作为高校的服务部门,作为高校的服务性管理人员,一定要建立为师生服务的理念,不要一味追求自我价值,要以大局为重,有奉献精神。再次,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和价值观,金钱不是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职务高低也不能完全说明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高校行政人员应该把人生价值的标尺放在本职工作上,踏实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出一份力。
2.3 完善用人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因事设岗、按岗聘任、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首先,学校在招聘时应该尽可能考虑到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方向、技术特长以及个人性格爱好等,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对于已在职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实行高校内部各岗位之间的调整,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可以建立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采取职员制度,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有正常的晋升渠道,不用总是担心自己未卜的职业生涯。再次,对于选拔提升人员,一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晋升制度。最后,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让众多没有已在行政管理岗位上但专业不对口的人员能够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的技能和手段,提高其专业化水平,更好地为高校服务。
2.4 完善考核制度,兑现考核结果高校应该改变单一的考核模式,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使其能够如实地反映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状况。比如,可以设计一个评价计分表,把指标量化,根据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打分,确定其年度考核结果。但是不能仅仅让某个领导对其计分,可以让被考评者接受多方评价,比如同事、下属、服务对象等等,这样得到的分数会更加客观。再根据得分确定其考核等级。当然,这就要求在“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合格”四个档次基础上,增设“良好、中等”两个层次,变成“优秀、良好、中等、称职、基本称职、不合格”六个层次,这样便可以拉开考核结果的差距。这样多角度、全方位的选择考评者将使考核信息的来源更全面、更详细,也更客观。
同时,高校需要把考核结果与行政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津贴发放相结合,奖勤罚懒,表彰先进的典型,警示落后的人员,促进行政管理人员为实现高校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营造出一种你追我赶、勇往直前的竞争氛围。
参考文献:
[1]戴显红.适应与超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J].现代教育论丛,2007,(4):61―64.
[2]陈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人事制度现状分析[J].世纪桥,2010,(9):17―21.
[3]崔贵军,王冲,陆娟.关于稳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9,(4):21―23.
[4]刘浩宇,梁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研究[J].管理观察,2009,(15):121.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自身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014-02
高等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好坏切实关系着各项高校工作的进展顺利与否,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素养问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展开为高校人才的储备与培养提供必要的完备基础,那么建立和健全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素养对于高校整体的规范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一、高素质行政管理人员对于高校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时代变化影响下的高校行政管理
对于大时代要求下的高等教育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当主动且积极的适应高校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提升自身对于行政管理的业务素养需求,做到以最好的方式方法状态为学校和学生服务[1]。现如今我国教育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的紧张举行中,那么对于我们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将会有更多更为艰巨的困难需要面对和挑战,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本职工作高效有序的完成的同时,要做到服从、听命于高校领导安排的工作事宜,并服务与广大教师学生,用熟练的工作技能把本职工作认真做细。
主动积极的适应在新教育时代下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要求。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的建立建成规模亦是与日俱增的,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多样化起来,学生对于课外实践的需求越来越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随着这些不定因素也在慢慢变化。那么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自身素质的培养也是必然的,通过提高他们的素质进而保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高效执行。
(二)积极的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高校日常的工作流程中主要有教研、教学以及行政管理工作。各部门之间需通力协调才能保证高校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高等教育的初衷旨在培养和输出高素质的人才,那么我们的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必然要提高自身素质素养以实现和达到“管理育人”的重要责任[2]。
各部门工作的协调进行是确保高校工作顺利进行的唯一路线,在高校日常的工作流转中只有各部门的协同合作才能使得高校工作进行有序。部门之间相互扯皮、互纠是非都是不可取的,不能因为行政的权利大于学术的权力就故意遏制其工作的正常展开,恶循环的工作对于高校而言是决不可产生的。
积极有效的部门之间的协作,不能只求利益的公平均分,还应负起对于高校建设的重要责任,保证高校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不可贪图眼前利益,要有为集体奉献自身弱小力量的积极观念,引导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实现高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的发展进行。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探究
(一)良好完备的基础知识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乱,从容应对每一个困难。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当积极自觉的加强自身的知识理论学习,在思想道德水平、政治理论素养方面做到同步的增强提高,积极参与到高校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行政活动当中。学会应用计算机网络、报纸、书籍并配合学校下发的各种政治学习资料的阅读学习,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用思想约束自己的行动,做到遵纪守法,增强自己的法律知识素养培养。用“敬业乐群”的观念引导自己在工作岗位中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主动的进行岗位专业学习,端正工作态度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科学文化知识的注入和吸收可以影响一个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积极的文化精髓可以帮助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形成较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高效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良好的知识储备使得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高素质素养的前提下完成工作,在不同的工作挑战中刻苦坚持、积极面对、培养自己不具困难、不怕麻烦的精神人格。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创新因素的积极融合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创新就是指个人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转变思维方法,提出有别于旁人的想法看法,结合现有的物质、知识基础在相应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当中,本着理想化的形式满足高校发展需求,所进行的理念或是操作流程中的创新。它是凭借着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明创造以及新的工作内容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新形势的解决办法。因为有创新因素的加入,所以能够展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是推动高校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创新就是要做到解放自身对于自我角色的认知,积极反思、探寻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新思路、新理念、新观点,以自身的精神素养探寻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与时俱进而不是固执保守,敢于运用新的观念方法,敢于为部门新同事提供话语通道,倾听新成员的工作需要。当然,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繁复冗杂,在这工作之中有很多都是日积月累的优秀经验,有经验的、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较久的人员应该帮助和支持新同事了解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
(三)良好的思想道德标准
道德规范标准,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只有明确和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行政方向,那么才能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保持一定的政治敏锐度[3]。平常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清苦和繁重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具备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一定的考量作用。在工作中用心对待、持之以恒,才能保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且高效的运转流动。思想道德同行政管理者自身的精神素养道德追求有着很大的关联,对于思想道德觉悟较高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而言在工作中原则性的失误问题是可以有效的避免或是积极正确的处理的。
(四)对于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长期以来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都是低于教学教研工作的形成了传统高校教育意义上的“重科研,清管理”的历史局面,不管是从经济还是职业发展方面都是如此。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较之其他部门的工作繁琐,那么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应摆好自身的位置,懂得行政管理工作对于高校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内心里接受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心理素质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工作心态,而良好的工作心态正是成功的正确开端,如此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便能积极乐观的面对,这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五)积极的工作态度决定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
1.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求真务实,提升个人工作能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平常的工作环节当中,除却基本的岗位工作还会涉及到一些关乎高校经济、形象效益的事情。行政管理工作,工作内容纷繁复杂,时常让人感到毫无头绪,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所以这就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能力方面有着很高的从业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小事做细,大事踏实。用认真踏实的态度对待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每一项工作,在对重要的紧急事件做出处理的时候要保持足够的冷静、沉稳,对于自己个人不能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定要寻求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支持,积极寻求领导的请教并虚心认真的向同事学习,以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确保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进行,以及高校整体运行的顺利有序开展。以这样的工作标准要求自己,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中,不断总结、提升,尽量做到具体明文规定可以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养成自己的工作习惯和思路方法,促使自己个人工作能力在实际练习中得到提升,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更好地完成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要求。
2.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办公室日常工作求细求稳,力求及时、细致、高效。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注重廉洁自律,认真做事,清白做人。同时,以行知精神要求自己,以自己的满腔热情,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当中去。懂得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运用自身所懂所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素质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明白为人师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方式态度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做人做事、道德养成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圣人尚且如此,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更是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总结,三省吾身,以求自身职业素养的良好养成。那么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优秀的科学文化素养、积极合理的工作处世态度都是需要学习和掌握了解的。在日常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在简单的工作内容、工作环节中实现自身对于高校对于社会的价值。切不可大意妄行,行政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须得步步谨慎方可为高校教育宏图贡献自身力量。
三、结束语
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是建立健全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首善之区”[4]。让万千中华儿女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唯一途径,那么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更好的促进了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行政管理人员发挥自身坚持刻苦、乐观积极、宽容博大的优点为高校的整体规划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冷.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4).
[2]庄灵灵.浅议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创新素质的提升[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08).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员 劳动价值形态 功能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施政主体的劳动要素不健全和结构搭配不合理而产生的低效、负效情况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对劳动效果评价不准和判断失误而导致施政活动进人无谓重复、恶性循环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形态和效果形态加以深人研究。
一、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形态
人类劳动归纳起来有三种不同的存在形态,即潜在形态的劳动、流动形态的劳动和凝结(物化)形态的劳动。行政弓彗谁里人员的劳动也不外乎这三种形态,只不过共性之外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罢了。
1.潜在形态的劳动。所谓潜在形态的劳动,是指行政管理人员自身所特有的施政劳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观察预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联络能力、疏导渗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参谋咨询能力、开拓进取能力、理论研究能力。
2.流动形态的劳动。行政管理人员在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进行工作时.潜在形态的劳动便转化为流动形态的劳动,具体表现为“读、谈、讲、写、做”五种形式:“读”是一种知识性劳动,既是劳动能力的输出,又是劳动能力的积累,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先学一步,不断更新、拓展、充实自己的知识,在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谈”是一种艺术性工作,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协商对话、家庭访问等形式,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化解各种矛盾,这是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讲”是一种职业性劳动,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宣讲、报告等形式不断地向群众宣传先进意识、科学知识和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措施,取得理想的施政效果;“写”是行政管理人员劳动不可或缺的一种文秘性劳动;“做”是一种事务性劳动,往往展示行政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榜样感召的力量。行政管理人员所进行的流动形态的劳动,虽说纷繁杂乱,但这是他们直接创造价值的重要一面。
3.凝结形态的劳动。流动劳动消耗的结果,便转化为凝结形态的劳动,或叫物化了的劳动。大体表现为人们认识能力的增强,思想觉悟的提高,精神面貌的改善,生产劳动积极性的焕发,政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以及由此派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加等等,这是施政工作的最终产品。衡量施政工作效果的大小,主要以行政管理人员的凝结形态的劳动为标志。行政管理人员的劳动是一种具有特质的社会性劳动,有四个明显的特点,即政策性、抽象性、创造性、忘我性。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一种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忘我性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严以律己,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甘为人民的“儒子牛”精神,是行政管理人员最起码的职业要求。
二、行政管理人员劳动的价值形态
1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从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所影响的范围划分,执政效果可分为宏观效果与微观效果。全社会受益的施政效果,叫宏观效果。某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行业受益的执政效果叫微观效果。宏观施政效果包含微观效果,微观施政效果量的积累构成宏观效果。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微观施政效果的大量积累,形成社会性的宏观效果。在某种情势下,要获得较大的宏观施政效果,往往要牺牲某些单位和部门的既得利益,暂时影响该单位的和部门的微观施政效果。这就要求该单位、该部门的同志顾全大局,努力工作,决不能把谋取本单位的微观施政效果建立在损害全社会的宏观效果之上。
2.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按某一层次行政系统的工作人员付出的一定劳动量,首先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施政效果:一是主体效果,即行政管理人员通过施政实践积累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二是客体效果,即通过有效施政激发了工作对象的生产积极性,给本单位带来了效益,我们把某一层次行政系统所获得主体效果与客体效果之和称为直接施政效果。
随着该系统工作人员更加卓有成效地工作,他们创造的施政经验,还会影响和带动其它系统与部门获得理想的施政效果,这种“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五枝十枝花”的效应,我们把它称作间接施政效果。由于间接施政效果是在波及和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又称为波及效果。这种波及效果连锁反应,再波及到其它行业和层次所产生的效果,可称为扩波及政工效果。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自身的艰苦劳动,创造直接施政效果,加速间接施政效果的波及与扩波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3.隐效果与显效果。按行政管理人员劳动的价值形态划分,可分为隐效果与显效果。行政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但他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从初层次来说,解决了一个或几个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从深层次来说,引起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这些存在于人头脑中新确立的主观精神,直接支配工作对象的行为,这是行政管理人员劳动价值的内在表现形态。由于这种施政效果并未游离出人体之外,故称为隐效果。
人们思想境界的升华和付诸于实践,必然用语言、情绪、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最终表现为群众积极性的提高,物质财富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这种由精神价值形态转化为物质价值形态,称为显效果。
一般说来,行政管理工作的隐效果决定显效果,思想支配行动,行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但显效果对隐效果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实践又可以促进思想理论的升华,使思想认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使施政目标、内容、措施有机融合其中。
4.独创性效果与共存性效果。按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独创性效果与共存性效果。行政管理人员依照自己的工作范围进行工作所产生的施政效果为独创性效果。行政管理人员配合其它社会工作交叉产生的共同效果为共有性效果。行政替理工作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绝对意义上的独立性施政效果是不存在的,它们两者之间是既相互交又、又相对独立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工会;行政管理;效率;措施
一、引言
企业工会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为员工寻求话语权。同时,其也是保障企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企业负责人要认识到企业工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行政管理作用,以高效的管理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企业工会行政管理价值
员工是企业日常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企业工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员工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进而帮助他们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的烦恼,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认可度,应用自身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相关负责人要重视相关企业工会行政管理工作,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提高工会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传统的企业环境背景下,员工处于被动地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缺乏归属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质量和未来发展走向。而企业工会行政管理实现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民主化,使员工的地位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比如,企业工会行政管理使员工福利有所提高,加上定期和不定期的奖励措施,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员工的日常工作积极性。企业工会作作为主要行政管理部门,其根本目的是为员工谋福利,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将员工的心声转化为切实的工作内容,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其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企业工会能够实现员工的权益,让企业员工深刻认识到其与企业的紧密联系,进而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根本上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1]。
三、企业工会行政管理特征分析
1.适应性特征
企业工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与复杂的社会环境相适应,认真积极开展工会工作,使其能够真正适应企业和员工的发展诉求,从而提升自身的服务价值。
2.专业性特征
当前,企业工会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在不断延伸和扩大,工会工作领域逐渐拓宽,需要专业的行政人员从事企业工会行政管理工作。企业工会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要立足于员工的需求,努力提高专业素质,为其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并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2]。
四、企业工会行政管理现状
1.企业劳动关系协调难度加大
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都进行了相关改革,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都不断完善,使我国企业内部员工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当前的政治环境和市场经济背景,使企业劳动纠纷和争议急剧增加,而集体劳动纠纷也越来越多。企业自身在改革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没有结合实际社会环境和市场情况,对各方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导致各种劳务纠纷的出现。加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企业内部的纠纷争议事件也逐渐增加。纵观我国当前企业发展现状,其内部矛盾点主要集中在工龄、劳务合同和裁员等方面。企业工会作为主要的协调部分,并没有对企业内部相关纠纷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劳动关系协调难度和企业工会行政管理难度。
2.企业员工维权难度加大
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加了企业的生存难度。为了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企业逐渐增加对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投入力度。相较于占据企业运营和发展主体的一二线员工,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收入水平普遍很高,导致企业内部工资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经济收入是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不均,造成了很多企业员工的不满,进而使企业内部矛盾逐渐深化和增加。在这样的企业发展背景下,企业工会无法从根本上保护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企业内部管理缺陷,使企业工会行政管理无法辐射到企业日常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无法对企业内部的纠纷进行协调和管理[3]。
五、提高企业工会行政管理效率的措施
1.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
结合我国当前现代企业管理现状,工会管理要立足于员工的利益和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日常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文情怀。工会管理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策略,注重对新型管理方法的应用,同时也要注重管理范围和领域。企业工会行政管理要以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为先,并以此为基础,注重培养员工的技能和专业素养,从根本上推进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企业要将员工作为日常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肯定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并采取相关措施对员工进行激励,使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更加全面和丰富。工会管理人员要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对其需求进行考量,进而对企业员工的相关利益进行保障,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日常工作积极性,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4]。
2.加强员工民主管理工作
民主性是企业工会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诉求。首先,建立民主评选制度。企业工会组织要建立完善的党委推荐制度,由企业员工对工会主席进行推选、评议和罢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领导也要重视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对企业员工的意见进行询问和尊重,提升企业工会行政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工会干部也要具备良好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企业要对工会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从根本上确保企业员工的利益,进而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和企业的凝聚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其次,针对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民族管理原则。企业民主管理工作需要以良好的企业环境和完善科学的企业制度为依托。在日常运营和发展过程中,要将企业员工的利益置于与企业管理层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统一性和公平性原则,进而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归属感。第三,对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企业工会要从服务观念和工作方法上对企业内部民主管理工作进行升级和创新。
3.完善企业相关制度建设
企业工会行政管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职工。企业相关负责人要深入企业职工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对职工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认真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对工会行政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问题进行预防和处理,并制定相关的企业制度机制和策略,最大程度避免企业工会行政管理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企业工会日常行政管理过程中,要结合职工诉求,构建工会法律监督网络体系,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从根本上推进企业劳务标准的规范化,进而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其相互配合,从而最大程度维护职工利益。企业工会行政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也会引发企业日常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状况。企业工会要以相关制度为依据,对企业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相关政策进行宣传和落实,加强他们的形势任务教育、改革教育和市场经济层面教育等,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职工内部矛盾降到最低。企业工会要定期对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使企业职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推进企业的快速建设和发展。
六、结束语
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市场环境和经济体制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工会是我国企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工会日常发展和管理过程中,涵盖的相关管理内容和要素比较多。企业相关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注重企业工会建设,将员工作为企业日常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并从员工的切实利益出发,真正为员工服务,提高企业工会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林婵卿 单位:广东烟草潮州市有限责任公司饶平县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谢娟.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措施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23):68,70.
[2]刘杰.浅议提高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措施及实施效果考评[J].企业技术开发,2013,(21):33-34.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提高效益为目的,法院的行政管理也概莫能外。但鉴于法院工作的特殊性质,对法院行政管理效益的涵义,又需作进一步的界定。一般来说,对法院行政管理工作的评价,包括质的判断与量的判断两个方面。一方面,法院行政工作必须以审判工作为中心,为审判工作服务,这是法院行政管理工作的目的,行政管理工作合乎这一目的程度,称之为管理效果,是对法院行政管理的一种质的判断;另一方面,法院行政管理工作,同样具有投人与产出,其投人与产出比率,称之为管理效率,是对行政管理的一种量的判断。这两种判断各有侧重,但不免存有偏颇。如果把主观与客观、质与量两个方面统一起来进行判断,便是管理效益。所谓效益是效果与效率的统一,是合乎为审判工作服务目的的效率,这应是衡量法院行政管理工作的价值标准。WWW.133229.COM因此,作为法院管理者,要牢固树立效益观念,把追求最大效益放在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要围绕提高效益展开,力求以最小的投人和消耗,多快好省地实现管理的预定目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泰安中院在去年组织开展的“三大管理年”活动中,对法院内部的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保障运行、安全运行、效益运行”的总体要求,并在具体工作中,实行“五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整合管理资源,实行系统化管理
人民法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相当广泛,如果把法院行政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那么其中包含有诸多管理子系统,如司法财物管理、后勤事务管理、司法文秘管理、司法统计管理、司法信息管理、司法档案管理等等,而每一个子系统下面,还会存有若干个子系统。法院行政管理工作之首要,便是要理顺这一系统的内部、外部关系,实现最大整体效益。其一,对外理顺其与审判工作系统的关系。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似审判工作为中心,为实现“公正与效率”主题提供物质保障。一旦偏离了这个中心,司法行政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审判工作与行政工作的关系上,必须予以明确定位,即审判为主、行政为辅,法官为主、行政人员为辅。在制度设计上,要建立更利于行政工作为审判工作服务的工作机制。为此,我们建立了审判部门对行政工作的评议制度,由审判业务部门每月对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综合评议,对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责令行政部门作出说明与解释,给审判工作造成消极影响的,由有关人员承担责任。这一制度保障了法官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监督与制约,维护了法官在法院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促进了行政管理部门努力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其二,优化各管理子系统。法院行政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顺畅运行须以各个子系统的高效运行为前提,根据“木桶原理”,最短的木条将决定木桶的容量,由于各管理子系统总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难免会有某一子系统的发展相对迟滞,这时便要及时发现并予以强化,否则,将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运行。如在前一时期,我们的司法信息管理,在收集信息、编印信息方面均迅速及时,但在信息发送环节,由于仍采取人工书面报送方式,影响信息传递效率,为此,我们及时进行调整,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行无纸化发送,信息传递效率大幅提高。其三,协调各管理子系统。行政管理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有序运行,便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能,反之,如果各子系统之间各自为政,相互抵制,便会造成许多无谓的“内耗”,难以实现整体最佳效益。为此,我们首先对各部门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消除制度规定上的相互抵触及责任不清、职权不明的管理“空白地带”;其次我们建立了行政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一目标,协调工作,消除障碍,形成合力,完成任务。
二、建立工作准则,实行规范化管理
行政管理规范化就是要求行政工作按既定的原则、标准去实施。在抓规范化管理方面,我们遵从司法行政工作的本质和规律,以抓建章立制为重点,努力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一是重点工作制度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是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综合体现,建立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可以使法院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有效地指挥和组织各项工作,从而达到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依制度处罚的目的。为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机关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充实,对重点工作全部实行制度化管理:我们建立了党组会议及院务会议规则,规范了法院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建立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都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使每项工作均有章可循;建立严格的会议审批制度,明确规定一切会议需由办公室安排,提交会议讨论的议题必须由分管院长审批;规范了公文处理制度,从公文的签收、登记、阅批、督办到立卷、归档、销毁都作出严格规定,使公文处理快而不乱;规范了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建立涉案资金流程管理和稽核评查机制,既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又尽最大可能积聚财力,为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加快现代化法院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另外,在司法统计、司法调研、车辆管理、内外接待等方面均制定了成熟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使我市法院行政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步人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二是日常工作程序化。就是把日常行政工作分解成若干步骤并固定下来,工作人员按规定的步骤去做,逐渐形成一种工作程序和习惯。有了这种工作程序,无论工作多忙,环节多复杂,只要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就能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既可避免老同志凭经验办事,在忙乱中出错,又可以使新同志按部就班,不至于因经验不足而缩手缩脚,无所适从。
三、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实行市场化管理
长期以来,同其他国家机关一样,法院的机关后勤服务混合于司法行政管理系列,对外封闭、对内依赖,高投人、低产出,没有经济效益;缺乏动力机制,劳动率低下;服务技能差,服务质量不高;物质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如此种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人,严重阻碍了法院后勤服务工作的发展。走改革之路,建立和完善法院后勤服务新机制,已成为市场经济规律对法院后勤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泰安中院在前年的机构改革中,设立了法官服务中心,并以此为契机,创建了法院后勤服务工作新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结算制度。法官服务中心实行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院机关根据服务中心承担的服务项目,与之签订合同,采取模拟市场交换方式,按照服务合同支付后勤服务费,形成提供服务收费,享受服务消费的核算关系,促进了机关后勤服务从行政型向经营型、效益型转变。二是实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对服务中心的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确定其范围,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并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授予中标者经营权,使其享有占有、使用、管理的权利,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推动机关服务中心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三是改革法官服务中心的人事制度。对于服务中心在编人员执行事业单位职工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其他人员采取管理人员聘任制、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分配制度。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上述制度已很好地发挥了作用,激发了服务中心的整体活力。服务中心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对干警的各项服务职责,而且还能为院机关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使我院后勤服务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精简后勤事务,实行物业化管理
泰安中院新审判办公大楼于2002年5月份正式落成启用。为使新审判办公大楼对内能够为审判工作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服务,为干警创造舒畅、整洁的工作学习环境,对外成为展示司法文明,树立法院良好形象的窗口,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摒弃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紧密结合审判工作和法院改革的新形势,在审判办公大楼的使用、保养、维修中推行物业化管理。鉴于作为审判场所的法院机关,较一般住宅小区具有人口集中、设备多、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我们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并从中挑选出高素质、低价位、比较适合法院办公特点的物业公司。我们与物业公司共同制定了《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标准》、《维修工操作规范》、《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卫生奖励评比制度》和《人员考勤考纪制度》等各项规章,做到行为有规范、服务有标准、考核有指标、奖罚有办法。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情况,行装处每月一小结,每季度一考核,奖罚严明。从实行物业管理近两年来的情况看,服务及时率、处结率、干警满意率均达到了飞00%,受到了干警们广泛的赞誉。
【关键词】行政管理;办公室;工作;对策
当前企业发展中,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支持,新时期,社会各个阶层发展势头迅猛,进步较快,显然对于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中的办公室工作具备了工作量大、繁杂以及点多面广等特征,亟待提高其工作效率,促进其自身职能的更高效发挥,去完善工作机制等等,凸显自己的价值和关键性作用,这对于企业的更快速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办公室工作需处理的三个矛盾分析
(一)主动和被动的矛盾。基于其服务性职能的原因,使得办公室工作具备了被动性,但同时,为了完善和做好办公室工作,势必要积极去发挥主动性,转变被动为主动,应当主动着手去解决工作及相应任务,而非消极等待,对于非确定性工作,诸如应急、突发事件,则应当忙而不乱,具备高超的应变能力,想领导之所想,预先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适应领导的工作思路,主动做好超前服务,完善自己的工作。
(二)大局和小局的矛盾。作为新时期企业内部的综合部门,办公室在服务性上体现出了与其他部门的区别,基于此,新时期的办公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成为了服从大局和服务小局,这就需要其灵活协调,使得出现部门工作与企业整体工作发生矛盾时,抑或是对应的大局工作与小局工作矛盾时,应当整合处理,促使小局服从大局和整体,在此前提下,又不忘做好小局工作,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过”与“不过”的矛盾。办公室工作开展中,需要履行出谋划策的职责,为领导出主意当参谋,但同时应当注意细节方面应把握好“度”,掌控一定的界限,特别是在领导决策方面,作为新时期的办公室,应当注意不能缺位,当然也不能越位,应当知晓自己的辅助和从属地位,替领导分忧解难,成为领导的智囊团,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从而帮助其进行决策,积极谏言,但注意不可越俎代庖,体现自己的辅助价值。
二、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对策
综合看来, 新时期的企事业单位发展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办公室的整体功能,体现其关键性作用,积极努力地去提高办公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必不可少,在此前提下,应当结合工作的设施,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工作作风,善于思考和领会领导的意思,做到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等,促进所在企事业单位的更高效发展。
(一)敢于面对问题,增强服务意识。作为当前发展环境下的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对工作认真负责,并确保于繁杂的事物中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能分清主次,对于日常事务应当及时完善地处理好,讲究原则性、规范性,勇于奉献,并能敢于吃苦,保持对工作的认知度和严谨性,去力求所负责工作的尽善尽美,对于自身,更应严格用各种纪律和规章制度进行要求,事无巨细,不论大事小事,都应积极认真地去对待,及时完善,不错办,更不漏办等等,完善负责进行行政管理工作。
(二)完善自身,适应办公室工作需求。事物都具有发展的特征,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基于其工作面广,综合性强等特征,使得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对于日常事务要能高效地处理,在此前提下,应当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积极去做好辅助领导的工作,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去探索做好行政事务工作的新路子,逐渐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素质,于被动服务中寻找主动,积极学习研究新知识和问题,使自身更加能满足新时期的办公室工作需求。
(三)强化团队观念,注重团队建设。企事业单位中,办公室工作虽有分工,职责各异,显然这种情况下仅依靠个人不能够去完善所有的工作,所以在工作的完成方面,需要更多地依靠群体的力量,也就是应当逐渐强化团队建设,保证办公室的整体合力,最大限度地去发挥其潜力,做到工作分工不分家,多进行有益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同时本着共同进步,集思广益的理念,去做好与其他同时的协调衔接,促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四)提高智力服务水平,增强服务主动性。当前发展的大背景下,“服务”贯穿了办公室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始终,基于此,为了更适应所在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提高智力服务水平必不可少。具体实施环节,应当模拟领导想问题,对于其问题能做到辩证分析,更高效地为领导服务,树立时间观念,使得对应工作及服务的展开能有较高的效率,加强工作的系统性和预见性等。此外,应当有效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对于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应当主动了解,督查落实,并完善主动追踪过程,对于问题应及时反映,主动分析等等,规范化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最后,应加强制度建设,促使相应工作被纳入规范化轨道,改进办公条件,向办公信息化方向发展等等,全方位促使办公室行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企事业单位发展中,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复杂且重要,为了完善此方面的工作,应当强化团队观念,注重团队建设的等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自身发展,从而推动所在企业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院级行政管理;职业素质;队伍建设
高等院校二级学院办公室担负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重要职责。二级学院办公室的行政人员是实现二级学院有效组织与高效管理的真正中枢与纽带,他们的基本素质如何将决定着学院整体运转的情况,进而对学校组织整体运行产生影响。如何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显得日益重要,也是高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目前高校院级行政管理的现状
1.1对学院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对院级行政管理工作缺乏重视,一些人认为学院里的行政工作只是跑腿打杂,谁都可以做,不需要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行政管理人员本身处在不受重视的环境中也逐渐习惯了这一思维定式,没有把自己的工作摆在适当的位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整体效率不高、干劲不足是自然的。
1.2忽视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高校里从事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普遍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理念和技能,同时高校中针对管理岗位的行政人员开展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较少,也导致了管理人员每天忙于事务性工作,管理效率不高,无暇顾及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和提高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不能适应学校全面发展的要求。
1.3待遇偏低,上升空间不足
在高校里,相对于做教学科研的教师岗位来说,行政管理岗位更不容易做出成绩。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教学科研岗位的教师不管是从个人待遇还是工作成果方面都与行政管理人员逐渐拉大了差距,这在客观上给管理人员带来无形的心理压力。同时,行政岗位考核标准不尽完善和科学,造成一些人得不到公平晋升的机会,发展空间有限,这也促使其努力寻找机会跳槽,转行到教师岗位,追求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这样一来,行政管理队伍也就变得愈加不稳定,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1.4产生职业倦怠现象
高校从事行政工作的管理人员实行的是坐班制,每天循规蹈矩地工作,重复性事务性工作居多,使得个体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受到抑制,再加上高校制度改革,对校内机构和人员进行精简,也增大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长期超负荷工作带来的疲劳感和来源于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压力,使得行政管理人员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相比较可以自由支配课外时间的教师们来说,在工作中容易产生失落、挫败、迷茫的负面情绪,不能在工作中感受到乐趣,生活失去目标,缺乏奋斗的动力。这在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危及到高校的整个管理体系,同时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也具有极大的危害,不容忽视,亟待解决。
2.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2.1良好的品德修养
良好的品德修养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核心素质,有良好的品德作为基础才能担负起高校里“管理育人”的重任,才能在繁杂的事务性日常工作中明确方向,辨明是非,才能本着公心、善意为学校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在管理工作中,与人为善,处处营造出充满善意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净化校园氛围。
2.2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
行政管理人员为了能够科学高效地完成管理任务,除了应该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外,还要掌握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发展史等相关专业知识,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管理工作,高校里的管理工作面对的是教师学生群体以及各教育学科的发展,不能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对各学科的发展动态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就难以保障学校内各学科的快速发展,难以做到引领学校朝着新的高度进发。
2.3综合工作能力
综合工作能力包括管理能力、业务能力以及综合协调能力。对行政人员来说,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公文写作能力、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力,还需要熟悉教育法规政策、精通行政管理规律,善于沟通协调校内校外、各部门各学院间以及学院内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因此,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日积月累、坚持学习,才能逐渐培养提高自己的这种综合能力。
2.4善于协作勇于创新
高校管理部门众多,院级办公室也同样各有分工,各自担负的工作重点不同,但是同时在工作中又常常会交叉办公,各部门之间需协助才能更好完成任务。这就要求行政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沟通协助。同时,新时期的高校行政工作也不同于以往,从社会大环境到学校新发展,再到学院教师学生的思想行为,都不可能再用老方法处理新问题,所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勇于开拓,不因循守旧,成为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3.提高院级行政管理队伍综合素质的几点思考
3.1规范用人机制,运用激励机制提高团队整体工作效率
合理设置岗位,公开聘用具有管理经验、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在岗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设定科学的考核体系,公正客观地评价其工作成效,并将业绩与晋升机会和津贴奖金挂钩,根据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自然淘汰出不合格的在岗人员,推动优秀管理人员向上流动,形成动态的科学的流通,增加管理人员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激发进取心,以达到整体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
3.2提升职业认同感、增强归属感
随着现代化高校建设的日益发展,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再是学历低、能力差的高校附属品。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在高校的科学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论是高校的专业教师还是行政管理人员本身,都应该逐步意识到,行政管理同样是一门科学,甚至是一门艺术,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教学、科研同等重要,只有这几大方面齐头并进才能平衡学校的发展、使高校发展更加健康、和谐,发展的速度也会更有保证。行政管理人员更要增强自信心,管理工作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一份重要的能证明自己能力的职业,在这职业中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促进自身发展,不断完善自我。
3.3增加培训,促进管理队伍专业化
相比较高校教学科研方面对教师的培训,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还相差甚远。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增强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学校为管理队伍设定科学的培训计划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学历水平、入职年限等特点,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并且把培训作为一项制度科学有效地加以管理,成为促进管理队伍专业化的保证。
3.4形成良好的办公室文化
行政管理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团队协作,而且具有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在行政管理办公室中逐渐形成并创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办公室文化会为管理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功效,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最关键的要素。
目前,我国各高校都已经把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作为总体发展目标。院级管理部门既是连接校内校外的纽带,也是校外各界了解校内的窗口。行政管理人员在这窗口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所以,全面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高校整体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韩柏光.人力资源激励理论在高校行政人员管理中的运用[J].社科纵横,2007,(12).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育人;激励机制;人力资源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探析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公文写作、较高的职业素养保障了高校各项工作与事业的顺利运行与完成。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而言,完善、科学的激励体系与制度,有利于充分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其职业倦怠感,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活幸福指数。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困境分析
(一)职业地位和收入偏低
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与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生活的幸福指数以及职业倦怠感。实践中,不少人有着错误的认识,认为高校行政工作人员是那些学历较低、不能胜任科研与教学任务的人才会从事的,是服务于教学、科研教师的。同时,在收入上与科研、教学教师相比,其收入明显低于教师系列。部分年轻行政管理人员,由于刚进入职场不久,需要学习的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再加之面临着婚姻、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具有了较大的生活与工作压力。[1]
(二)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不停反复、细心、职业素养要求较高的管理工作。涉及到文件的收发、材料的整理、活动与重要会议的宣传报道、文字的校对与录入等各项工作。实践中,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进入高校后,感觉所从事的日常工作与自己的专业研究有一定区别,同时由于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各方面的压力,与从事该项工作之前的期望值存在了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职业的倦怠感,有时影响到了工作的积极性与实效性。高校管理人员由机关党委统一管理,由于其在坐班、职称评审、纪律监督与考核等方面都受到严格的制约与管理,日常的工作中,各种文体活动组织的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压抑感与倦怠感。[2]
(三)激励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服务育人工作有序进行、顺利运转的基础与保障。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完善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实践中,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由于许多高校均重视科研项目的成果,对于科研、教学教师有着完善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而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则存在重管理,轻激励的手段。因为,行政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有时不能像科研成果、教学量等有效的予以量化。对于其工作能力与素养的评价也是通过领导或负责人直接作出,有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同时,对于考评优秀的工作人员缺乏完善的奖励机制与标准,针对在工作中有所懈怠,造成失误、职业倦怠性较低的的工作人员没有科学的激励机制与标准。[3]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措施
(一)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心理调适,增强幸福指数
针对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对其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综合调适。首先,引导行政管理人员发现工作的魅力。行政工作看似简单,但是管理实则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人员有各方面的能力的,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激发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其次,帮助行政管理人员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作为高校的服务部门,作为高校的服务性管理人员,一定要建立为师生服务的理念,不要一味追求自我价值,要以大局为重,有奉献精神。再次,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和价值观,金钱不是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职务高低也不能完全说明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高校行政人员应该把人生价值的标尺放在本职工作上,踏实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出一份力。[4]
(二)建立全面合理的激励制度
通过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两个方面进行高校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构建。内部激励在一定层面上是指行政人员的自我鼓励与激励。高校行政人员首先应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过程中,注意调节心态,及时的总结工作的不足之处与经验,培养对于自己职业的热爱之情,体会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避免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外部机制,是指高校应该制定一套针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从日常工作到年终考核、从重点岗位到一般岗位、新入职人员职业规划的全方位激励机制。根据高校行政人员工作内容与性质的不同制定各异的激励措施与制度,从而充分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积极与能动性。降低职业倦怠感,增强幸福指数。
(三)完善用人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因事设岗、按岗聘任、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首先,学校在招聘时应该尽可能考虑到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方向、技术特长以及个人性格爱好等,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对于已在职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实行高校内部各岗位之间的调整,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可以建立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采取职员制度,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有正常的晋升渠道,不用总是担心自己未卜的职业生涯。再次,对于选拔提升人员,一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晋升制度。[5]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作为高校服务育人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从激励机制构建的角度,分析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具体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作者:沈郁 单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学伍,王平.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自我价值感及其提升策略[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崔贵军,王冲,陆娟.关于稳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9(4):21-23.
[3]许珍花.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创新路径[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07(1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