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1 09:1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大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国到目前还没有一套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各学校教学工作所遵循的大纲都是由各州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所制订的。(本文从略)
二、层级分明的英国大纲
1988年,英国国务秘书在当时读、写、算基本能力教育的广泛争论的基础上,按合法程序建立了英语工作小组,指定该小组将国家英语课程中对5—16岁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内容作一介绍,该报告提出的各种要求都是法定的。英国还根据学生的差异,在制定语文教学大纲时,将听说、阅读与写作三部分内容分别分为八个层级与一个“超常表现”。请看听说达标层级的部分内容。
一级:学生谈论直接感兴趣的事情,听别人讲话并做出恰当的反应。他们向别人表达简单的意思,讲话别人能听得到,并开始在表现观点或讲内容的时候增加一些细节。
二级:学生在听说时表现出自信,尤其在感兴趣的话题上,有时他们意识到听话人需要他人们增加相关的细节,在解释自己的想法时,讲话清晰,用词越来越多。他们通常认真听别人讲话,并做出越来越好的回答,他们开始意识到在一些场合正规的词语和语调的作用。
(三级到七级从略)
八级: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有目地地保持并发展他们的谈话,他们组织语言,表达清晰,使用恰当的词汇、正确的语调和强调,在讨论中他们发言多,表现出他们在认真地听,并十分清楚讨论的进展,他们能够在各种场合自信地使用标准英语,根据需要调整语言的使用。
超常表现:学生在各种情境下正确地选择使用语言的结构和风格,根据不同的目的自信地改变词汇和短语。他们主动展开讨论,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发言使讨论持续下去,在讨论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专心听别人说,并能理解不同的和复杂的讲话内容。他们在各种场合和不同目的下都能够自信和流利地使用标准英语。
三、阶段明晰的法国大纲
法国教育部在1996年修订了《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制定了初中四年(六、五、四、三年级)语言教学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用以指导教学。大纲主要由适应阶段、核心阶段、分流阶段组成。适应阶段:巩固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并逐步向中学教育过渡;该阶段为六年级(初一年级)。核心阶段:深化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可以组织不同的培育模式;该阶段为五年级、四年级(初二、初三年级)。分流阶段:充实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走向普通教育、中等技校或职业高中;该阶段为三年级(初四年级)。法国在1998年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二年级与二年级分别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一年级(高二年级)确定了“中学会考指导”与10门“毕业系列”的学科及其具体要求。
四、要求全面的日本大纲
日本的语文教学大纲是由其文部省统一制定的,是全国编写语言教材和进行语言教学的依据。初中有“中学国文”科教学大纲,高中有必修课“国语1”、准必修课“国语2”、选修课“国语表达”、“现代文”、“现代语”、“古典1”、“古典2”、“咸肉讲读”8科教学大纲。这些大纲所表现的要求比较全面;既重视现代语文的学习,也重视古典语文的学习;既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也重视读写听说语文能力的培养;既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又强调锤炼学生的语感,还强调丰富学生对现代人类、社会、自然的认识;既要引导学生深刻思考生活及人生意义,又要培养学生刚毅的生存意志。
五、“语”、“文”并重的前苏联大纲
目的任务:本课程是全院各专业的自由选修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内在规律和方法,学会运用采访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新闻采集活动.
课程类别:自由选修课.
学时数与学分:36学时,3学分.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讲授
讨论
实践
其他
小计
第一章绪论
6
6
第二章新闻记者
3
1
4
第三章采访与事实
5
1
6
第四章怎样选择新闻事实
5
1
6
第五章的一般程序
6
2
8
第六章的基本技巧
5
1
6
合计(学时数)
30
2
4
36
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新闻与
知识点:新闻的含义,形式,的含义,特点
学的研究对象
知识点:学的一般概念,本学科在我国的历史发展
学习学的目的与方法
知识点:学的特点
第二章新闻记者
记者的历史
知识点:中外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
记者的类型
知识点:记者的不同分类
记者的职责
知识点:明确职责,提高修养
采访与事实
采访的基本任务
知识点:采访基本任务包含的五要素
材料与事实
知识点: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如何区别第一手材料,第二手材料,材料与事实的关系
第四章怎样选择新闻事实
选择事实的主要依据是新闻价值
知识点:新闻价值的构成因素
获得新闻线索是选择新闻事实的必要条件
知识点:新闻线索的含义,特点,获得途径
新闻敏感是选择新闻事实的内在功底
知识点:新闻敏感的含义,作用,如何培养
第五章的一般程序
明确报道思想
知识点:报道目的,内容,范围,报道思想与采访的关系
确定报道选题
知识点:怎样确定报道选题
做好采访准备
知识点:平时准备,临访准备
访问活动
知识点:访问成功的先决条件,两种提问的方式,善问是访问成功的关键
用心思考写作
知识点:反复提炼主题,主题和题材的关系
第六章的基本技巧
点面结合
知识点:面上找题目,点上做文章
两面发掘
知识点:两面发掘技巧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抓取特点
知识点:捕捉有特点的细节,收集有个性特点的语言
考核方法与要求
考核形式:平时考核,本课程结束后完成课程论文
成绩计算:平时考核与本课程结束后完成的课程论文成绩按3:7的比例计算本课程总成绩.
教材与参考教材
申凡.《学纲要》.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刘海贵,尹德刚.《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容
内
本
基
学
教
排
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现实生活;实践活动
教学大纲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指导自身更好地展开教学行为的基本纲要性文件,有利于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任务及目标等进行最合理的安排与分配。鉴于教学大纲在教学行为中的重要性,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其内在的含义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真正实现了紧紧依托教学大纲,显著提升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一、注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积极利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尊重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例如,受到时空、文化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学生很可能无法深刻认识到“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鉴于此,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图片浏览功能向他们展示了关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下人们生活状态的一些真实图片:为了保证农产品的价格,农场主将大量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中,致使密西西比河变成了“银河”;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代替煤炭作为家庭的主要燃料;由于无力承担汽油等燃料的费用,城市中随处可见停放的一辆辆汽车;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等待工作机会的人们排成了一长串看不见头尾的队伍……
如此,通过认真观看这些珍贵的历史图片,学生得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当时美国经济危机下人们的艰难生活状态,如此,既引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此同时又促使他们对“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诱发原因”以及“政府应对政策”都产生了较为浓厚的探究兴趣及积极性,而这些都为详细知识点讲解工作的展开以及教学重难点的轻松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注重历史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
素质教育理念提倡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主张教师竭力发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此相适应,大纲中更是直接指出:“高中历史教学应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和时事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借助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并借助现实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更深刻理解。”
对此,我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大纲的这一要求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章节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的正确认识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考虑到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科学技术成果,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讨论并总结出近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以及这些科学发明、科学创造在现实生活中所带给我们的便利。此课堂讨论任务的设置如同沟通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自身生活实际情况的桥梁,使得他们在小组讨论中深刻体会到了科技之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独特重要作用,而这自然为实现对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更深刻理解与吸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轻松掌握学习重点与难点的同时将这节内容的学习效率提升到了最高层面。
三、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整合
相较于系统的理论知识,现代教育理论更侧重于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水平与能力。这就与大纲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应与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整合,以此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及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切实促进他们自身历史知识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历史研究机会。如在学习了“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之后,我要求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网络、电视、书籍、报纸等各种资源进行资料搜集,并以多媒体表格的形式将王安石变法对于北宋政治、经济状况的有利措施及一些不恰当的政策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对王安石的这次变法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如此,借助这一课外实践活动,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丰富自身历史知识体系并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身独特看法的机会,有利于他们依据已学的历史理论知识对王安石变法这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做出更加客观、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有利于他们历史辩证思维的发展,真正起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紧紧依托教学大纲,以此作为自身运用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及手段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在将大纲指导性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同时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进而切实促进高中历史教育质量的大幅度飞跃。
关键词 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大纲 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学课程是各大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金融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课程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还要掌握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和思维方式,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目前,随着经济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全面的教与学互动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得到发展。但是,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使用缺乏相关的探讨,没有体现或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仅仅依靠改变教学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大纲设计才能最终提高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1 传统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大纲编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由教师负责编制教学大纲,学生很少参与到教学大纲的编制过程中,教师主要基于自身教学的角度设计课程中的活动和任务,而很少说明学生在课程中应达到的目标,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的能力目标阐述不够明确和具体,学生意识不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无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向学生发放大纲的很少,造成学生并不知道或不清楚教学大纲,学习缺乏目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1.2 大纲编制内容涵盖面有限
目前课程教学大纲主要作为教师课程教学的参考和指导,教学大纲主要涵盖的范围包括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地位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考核方法等。对于学生需要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成绩评定标准等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因此学生无法明确教师的具体要求,也无法主动构建知识。
2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应该创造条件,尽可能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三要素:①
(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大纲设计
一份有效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程大纲应达到以下基本的目标:②明确学生的责任;明确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清楚地说明预期的目标和学习成果;建立评价的标准程序;使学生熟悉课程逻辑;建立师生交流的模式;提供学生难以获得的阅读材料。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大纲除了包含传统教学大纲中的课程内容,还应具备以下内容:
3.1 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是我们希望学生由于完成了学业而应该知道、理解和会应用的内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克兰·肯尼迪(Declan Kennedy, 2007)。学习结果应该是具备可操作性的目标,它是可以被测量的。课程学习成果应该比较明确,越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操作性就更强。在学习成果描述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明确的动词来描述(例如理解、解释、比较,评价,分析等),而且课程的学习结果应该与课程的内容、考试和其他评估方式之间具备清晰的联系。
国外学者认为学士学位水平的学习成果可归结为五个因素:③对所学习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和理解;在有逻辑的辩论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应用上述知识;收集和处理数据并指出其中含义的能力;掌握交流技能;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根据以上的描述,可将经济学的学习成果概括为5个方面,如表1所示。
3.2 学生责任和教师责任
在以学习为中心的大纲中,必须明确教师和学生应承担的责任。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提供课程讲义、提供专业术语表,列出学生可以获得有效信息的专业网站和数据库,为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列出不同的补充阅读资料。学生责任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讨论、按时出勤等要求。在大纲中应明确学生课前应该准备的资料,课中需要参与的活动以及课后要完成的作业。
3.3 量化的评价方法
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中,评价方法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评价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以便给学生定级或分类,评价往往在教学之后进行,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做出调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上课不认真,考前突击的现象。而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中,评价是基于日常学生表现和学习过程的,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关注的重点是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技能。这种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和给予鼓励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
(1)评价应与学习成果相关。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指导,并直接与学习成果相关。多元的评价方法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而且应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前者占60%,后者占40%,同时终结性考核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试题应尽量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基于以上要求,对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可以做多元化的设定,如过程学习文件、论文、演讲等。如表2所示。
(2)评价应建立标准。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特别是在评价非客观性的试题或任务时,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没有一套科学的标准,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应用量化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程大纲的设定过程中要将这一点贯彻始终,只有明确了学生和教师的责任,向学习者阐明教学目标和相关的考核方式,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不断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基金项目:北京联合大学教改项目“经济学大类平台课教学改革研究”
注释
① 顾通达.主体教育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J].教学研究,2012(12):299-30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教学大纲;需求分析;个性化
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的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具有很大差异,内地与偏远地区的英语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按照统一要求以及分类指导的原则,将教学要求与内容分为两个等级。这种进行分类教学的方法其好处是保证了教学要求的先进性、灵活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同时各高职高专院校能够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围绕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制定。本文从社会需求、教师需求以及学习者需求三个方面分析如何设计个性化的英语教学大纲。
1 社会需求分析
社会需求包括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客观需求是指学生在毕业后英语是否实际应用在所从事的工作中,主观需求是指一种观念,即高职的学生应该具备何种英语能力。我国正处于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需求变化非常快,如果只按照目前的社会需要学习英语,经过三年的学习毕业后,也许已经跟不上岗位的英语需求了。所以我们还应该参考其他信息,对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进行预测,将这种预测反映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毕业生将会有更多涉外活动甚至是涉外就业的机会,这不仅需要毕业生掌握好听、读英语的能力,还必须要能够用英语表达出来。读、译能力固然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却也不能忽视读、译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全方位的发展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此外,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区、行业、工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不尽相同,相对发达的地区对英语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涉外行业的工作人员同样需要具备较强的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从事操作工作则会要求使用英语阅读技术资料,这就意味着不仅学校对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不同,用人单位也会根据职业的特殊需要对英语技能有不同的要求。以上都是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需要注意的部分,既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也要体现高职院校的特点。
2 学习者的需求分析
学习者对于学习英语的迫切要求体现在他们认为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首先,根据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不同需求,可以分为短期与长期,短期以完成学业为目标,同时满足个人兴趣与获得成就感,长期需求则以社会需求为依托,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涉外企业相对集中,学生为了毕业后进入这些企业工作,就必须要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口语,以便进行交流沟通。
其次,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不同。有的学习者偏爱传统的分析句子结构、总结语法的教学方法,有的学习者则通过影像资料等直观的方式学习英语,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还有的学习者对任务型教学法更加偏爱,其与建构主义中的认识论与学习观相吻合。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个体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互动创建新的知识。学习者在自己已有世界观的认识基础上“过滤”新的知识并进行理解,再将这种理解与之前的有关知识相匹配。若对已有知识的表征选择确认则表示吻合,反之即不吻合。对吻合的知识进行接纳,对不吻合的知识进行修改、过滤或清除。相关心理学家曾经提出过个人建构观,他们认为不同学习者处理学习任务时具有不同的个人建构。在语言教学中应用这种建构理论,能够使学习者自行选择学习方式,教师不能加以干扰,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获得应有的尊重。
最后,大部分学习者希望使用的教材能够兼顾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要求教师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敬业精神,善于学习、反思、总结,能够清楚地解答问题,有幽默感。研究表明,除了学习风格以外,学习方法的学习也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改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现代教育定义为一种“导致学习”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任何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的共同目标。只有符合上述要求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上分析表明,大纲制定者在制定大纲时不仅要注意学习者对语言的需求,还要注意到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其他需求。
3 教师的需求分析
英语教学虽然要以学生为中心,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中就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一是工作量适中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数量上严重短缺,教师课时量明显增多,教学班级过大,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二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教师是课堂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课堂实践来实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决策取决于教师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师对学生需求的认识。教师认知研究表明,理论知识是教师建构与发展教学思想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另外,教师对学生需求的认识也会反映到他们的教学行为中,只有建立在教学经验和语言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认识才能更加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因此如果教学大纲在满足其他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将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双赢的结果。
三是教学设施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成为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加强硬件环境建设成为教师的一种普遍需求。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教师的努力,因此在大纲制定时教师的需求以及教师对学生的需求认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才能够根据目标设计教学大纲,对高职英语课程进行教学安排,选择课程、分配课时与学分等工作。教学大纲的设计者还要在满足社会需求、教师需求以及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从全局出发,考虑到教学环境、学习者与教师状况、教学和管理状况等,详细分析高职英语的教学条件,制定出个性化的满足不同学习者需求的高职英语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陈国华.重新认识英语和英语教育的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一、本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总 学 时:64(32+32)
学 分:4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开课系(部):电子信息系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起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并在综合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诸方面均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 WindowsXP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了解汉字编码的概念并能熟练输入汉字;具有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掌握Word2003、Excel2003和PowerPoint2003的使用;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邮件和浏览器的使用;了解信息安全和职业道德的有关知识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计算机应用
五、本课程授课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8学时
二、WindowsXP操作系统 8学时
三、Microsoft Office2003办公自动化集成软件中Word、Excel、PowerPoint等组件 36学时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Internet应用 4学时
五、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 4学时
六、复习 4学时
六、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重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中,相应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彼此的联系。
难点:计算机软硬件之间的关系;进位计数制的表示和转换;常用信息编码,字符编码表示。
二、WindowsXP操作系统
重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难点:磁盘文件、目录、路径的基本概念;利用控制面板进行系统设置的方法。
三、中文Word2003
重点:文件操作;文字基本编辑操作;排版基本操作页面设置。
难点:表格操作、样式及模板;图文混排。
四、中文Excel2003
重点:工作表的操作;数据的输入;公式和函数。
难点: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页面设置。
五、中文PowerPoint2003
重点:演示文稿的建立、浏览与编辑、打开及保存;演示文稿的格式化和美化。
难点:动画的设置、超级链接的建立; 放映演示文稿。
六、Internet网络基础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应用;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IP地址及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
七、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
重点: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收发电子邮件。
难点:从网页上下载文件。
七、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实验一 计算机组成 2学时
实验二 键盘操作训练 2学时
实验三 Windows基本操作 4学时
实验四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2学时
实验五 在word中编辑文本 2学时
实验六 制作表格 2学时
实验七 WORD图文混排与打印输出 2学时
实验八 EXCEL基本操作 2学时
实验九 EXCEL图表的格式化 2学时
实验十 EXCEL 数据筛选、分类汇总与合并计算 4学时
实验十一PowerPoint基本操作 2学时
实验十二 PowerPoint 特殊操作 2学时
实验十三计算机网络基础 4学时
八、上机要求
微型计算机、Windows XP系统、Microsoft Office2003办公自动化软件
九、本课程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计算机公共基础》 孔令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参考书: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国红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版
关键词: 教学大纲 范围 强度 顺序
教学大纲是指导课程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计划和大纲是一致的,没有课程计划也就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学大纲就会使课程计划落空。
在正规教育中,教学大纲作为教学的组织管理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过教学大纲作为国家管理教学内容的指导文件,它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结构模式,这开始于19世纪后期各国开始普及义务教育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科书是从观念上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结果和一种努力,这样教学内容就可以由许多教师通过更有效、更连贯的方式加以传授。教学大纲可以使教育当局增强信心,使他们看到知识体系可以由不同的教师连贯地传授给一定数量的学生,控制教学大纲可以看作控制课程的一种方式,并依靠教学大纲作为形式课程的手段”。
既然在中央集中管理课程的国家里,教学大纲是控制课程的一种手段,这样大纲就要对学科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顺序,做出明确的规定。南斯拉夫的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指出:“范围、深度和顺序是教学大纲的三大基本特征,也是教养的三个基本教学规范。”这种概括是很准确的,抓住了教学大纲的本质。
一、教学大纲的范围
教学大纲的范围是指学生在某一年级的学习中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的广度。因此更明确地说,教学大纲的范围是指学生所必须获得和发挥的事实及活动的数量。教学大纲是按学科制定的,每个学科所包括的内容范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教学大纲内容范围的确定,要根据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级内容范围狭小,高年级广泛。学科的内容范围是按年级和目标要求进行调节的。在这里鲍良党还把能力作为大纲的内容范围,这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教学论和教育学研究的新观点。
二、教学大钢的深度和强度
深度是教学大纲的另一个范畴,它决定教学内容的程度,在科学中认识的深度是无止境的,科学正是以不断加深对现象的研究为特征的。深度也是学科与学科之间联系和区别的问题。但是,教学大纲却必须把深度调整在一定的合理的科学的程度上。
此外,规定能力水平的要求,属教学大纲的强度范围。大纲确定的能力必须是学生通过掌握教学内容所达到的。能力要求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可取的。对能力的要求要用强度衡量。学科能力的培养,强弱大小要规定得适度。
大纲规定的知识目标过深,能力目标过高,学生就会感到困难,相反,知识目标过浅,能力目标过低,学生会感到肤浅,二者皆不当。
三、教学大纲的顺序
教学大纲的顺序,是决定一个年级中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按怎样的次序组成,或者这门学科内容在各个年级中的排列次序。
教学大纲的编排次序,有两种方法:圆周式的和直线式的。圆周式的编排法要求把学程中同样的学习内容分两成或三成教完,同时逐步地扩大和加深其程度。即可以把这种大纲设想为几个圆周不等的同心圆。例如数学学科的一些内容,在小学要学,初中要学,高中还要学,不过这种学习是逐步扩大范围和加大深度的,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圆周式编排。圆周式编排方法,高年级和低年级教材内容的不同,表现在同心圆的半径大小不同,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随着教材内容的深化和广大,半径也随之扩大。
直线式编排,即把所选择的教材有序地和均衡地安排在各个年级,于是学程内容好像沿一条直线延伸,成为一个完整链条中的各个环节。这种编排方法,就是把整个学科内容按年级分程度地进行学习,不重复,一次完成。其好处是经济的,节省教学时间,其弊病是教学有难度,学生容易遗忘。
教学大纲的编制方法及其规定的内容,直按关系到教学质量,所以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家都很注重教学大纲的制定和研究。
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的内容、体系、范围和顺序,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一般来说,教学大纲也有一定的基本构成部分:一是说明;二是本文;三是参考材料。
说明扼要地叙述本门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对实现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说明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说明选材依据及教学法建议。
本文列出教材的编章节的标题,内容要点,能力目标,授课时数,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等。教学内容的布局应该体现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前沿性。系统性应使得任课教师在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前沿性应使得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以及自己对相应学科内容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加以发挥,以体现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应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认真、合理地分配教学内容中各条目的学时数,使得任课教师能够在分配的学时内大致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有一定的机动时间。教学内容的布局和学时分配还应该保障教学过程的连续性,不应使得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或知识单元被分割开来。
参考材料是指教学参考书、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这一部分是近几十年来国外大纲新增加的结构内容。
【关键词】 方剂学;教学大纲;分层次教学
教学大纲是课程的主干和灵魂,合理的教学大纲是贯彻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和中心指导思想。由于专业和层次的人才培养的目的的不同,教学内容上应有所区别,这就要求对教学大纲进行分化。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开展了不同专业和层次的方剂学教学大纲的分化工作,兹述如下。
1 方剂学教学大纲分化的必要性
1.1 市场对不同专业和层次人才的需求的变化
由于市场需求在不断的变化,由于社会对中医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规格性,要求方剂学的传统教学体系尤其是教学大纲也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因此教学大纲也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而制定,使其更适合社会的需求。
1.2 方剂学科本身的分化的要求
方剂学科目前已经事实上分化为理论方剂学、临床方剂学和实验方剂学,但是还没有专门的教材出现。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应首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方剂学大纲进行相应分化,在此基础上,编写新教材,突出方剂学理论体系的继承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大纲的具体要求如下。(1)理论方剂学:注重经典方剂的理论探讨与挖掘,达到以点代面,拓宽思路的目的。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继承型人才。(2)实践方剂学:密切结合实践,突出方剂的实用性特点,着重掌握关键药物在方剂组方中的特殊作用或配伍作用。培养能够学以致用,具有较强的临床辨证施治能力的临床型人才。(3)实验方剂学:突出现代医学与方剂学的学科交叉特点,注重方剂现代研究内容的掌握。培养勇于创新开拓的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及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的科研型人才。
2 教学大纲分化的指导原则
总的原则应该是突出各个专业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解决目前方剂学教学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的弊端。
首先,注重专业特点。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特色化是解决单一的中医人才的根本途径[1]。近年来我校除了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传统专业外,还相继开办了中医护理学、医学美容、养生康复、运动等专业,有些新兴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将来并非从事临床诊疗工作,其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都与传统的中医药各专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方剂学》课程学习的要求也必然不同。由于现行各版本《方剂学》教材都是根据传统中医药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设计编写的。这就使得这些新兴专业在开设《方剂学》课程时感到教材的选用存在较大问题。其次,注重层次特点。我校的针灸、美容、康复等专业有本专科层次的差别。专科层次教学更强调技能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良好的专业保证。而本科或更高层次的中医人才培养更注重理论的提升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提供支撑。
3 教学大纲分化具体实施
3.1 中医学专业
(1)七年制:突出中医高级人才培养的目标,临床、基础和实验并重。①临床方剂学:掌握目前临床常用的方剂、古方临床新用和中成药处方用药。②理论方剂学:掌握100首方剂,熟悉50首方剂,了解65首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制方理论③实验方剂学:掌握方剂的现代研究概况、参与方剂药效学实验。(2)五年制:突出基础与临床的临床人才培养目标。①理论方剂学:掌握100首方剂,熟悉40首方剂,了解48首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
3.2 中药学专业
(1)七年制:①理论方剂学:掌握方剂100首方剂,熟悉50首方剂,了解65首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②临床方剂学:尤其是目前临床常用和市场流通领域中常用中成药的处方,对于这些方剂的君臣佐使和禁忌的配伍要着重掌握。③实验方剂学:熟悉方剂的现代药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概况,参与中药方剂药效学实验。(2)五年制①理论方剂学:掌握方剂80首方剂,熟悉50首方剂,了解48首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②临床方剂学:尤其是目前临床常用和市场流通领域中常用中成药的处方,对于这些方剂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和禁忌要着重掌握。(3)大专班①理论方剂学:掌握方剂60首方剂,熟悉50首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②临床方剂学:尤其是目前临床常用和市场流通领域中常用中成药的处方,了解这些方剂的君臣佐使和禁忌的配伍。
3.3 针灸推拿专业
(1)七年制:①理论方剂学:掌握100首方剂,熟悉50首方剂,了解65首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②临床方剂学:掌握目前临床常用的方剂和中成药(尤其是外用药)处方用药。了解古方临床新用概况。(2)五年制:①理论方剂学:掌握80首方剂,熟悉50首方剂,了解48首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②掌握目前临床常用的方剂和中成药(尤其是外用药)处方用药。了解古方临床新用概况。
3.4 运动医学
(1)五年制:①理论方剂学:掌握80首方剂,熟悉50首方剂,了解48首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②临床方剂学:掌握目前临床常用的方剂和中成药(尤其是外用药)处方用药;了解古方临床新用概况。
3.5 非中药医专业(含护理、康复等专业)
护理、康复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可参照其专业的特点,掌握与熟悉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煎煮、服用方法、用药禁忌、药后调护等方面的知识,使之更符合专业的需要。
关键词:岗位技能,工作过程;教学大纲;建议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是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为主线设计编写的教学大纲,它适应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推动课程结构和教学环节的改革,使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更加强调实践的环节,真正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特色。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明确要求“技能素质”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对人才规格及其智能结构的具体规定,把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作为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某一职业领域的生产技术水平、了解该领域劳动组织结构、熟悉该行业就业环境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生产,缩短在企业的岗前培训时间。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更加强调培养目标中“技能”的分量。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并不等同于技能,技能是人们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执行一定生产活动的方式。技巧是一种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的技能,技能和技巧只能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勤学苦练才能形成和发展,因而,岗位(群)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毫无疑问是职业教育的最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是追求培养目标较“完善”的有效途径。普通教育以理论知识为主线,它要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它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为主线,它要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它追求岗位(群)技能的熟练性、完美性,这只有通过相对不完整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相对完整的岗位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技术教育,才能更好地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更能体现培养目标的发展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生产技术工艺不断被企业采用,企业对技术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不断修订、不断完善。基于当地现有的大型企业在岗人员所必备的岗位技能为参考依据而制订出来的技能大纲就能显示出优越性,它能及时消化地区经济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使职业教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地方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更能推动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的改革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束缚,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推进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的改革,能树立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以社会实践衡量人才的职业教育新观念,突破“学的越多越好”、企图以3年职校教育包揽学生终身、以成人高考衡量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思想。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要求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把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技能作为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的依据,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能力的形成。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使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更加合理。为了使学生掌握岗位(群)工种的操作技能,在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打破学科体系,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以学科为资源,把最必须的知识、必备的技能重新组织加工形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为主线的几门专业(职业)课程,精简课程的门类,压缩理论教学时数,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而实践能力以“必备、会做”为准,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实践教学为技能训练服务,形成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教材体系。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能够促进教学环节的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的实施会更加突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岗位(群)技能纳入课程内容后,在促进课程结构和教材内容改革的同时,必然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学环节的改革,过去那种“先生讲学生听”的机会少了;先生操作,学生模仿的局面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的场面多了,身临其境的机会有了,再也不需要记住复杂的定理和公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会使教师的教学真正实现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变化,实现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职业岗位(群)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业务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进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能克服职业学校教师常常按照大学的方法来培养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做法,同时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提供很好的机会。
如果教师按照技能大纲进行教学,他们就不可能只局限于某一本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他们会经常研究专业(职业)岗位技能,以职业教材为参考,先制定实验或技能训练的课题项目,后确定理论知识的内容。换句话说技能大纲会迫使教师岗位技能发生变化,会迫使他们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根据培养目标及地方经济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为职业学校的教师从事科研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的编写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是:
1,分析职业工作过程。主要是了解和分析该教育职业相应的职业与工作过程之间的关系。2,了解职业教育条件。主要是调查和获得该教育职业在开展职业教育时所需要的条件。3,确定职业行动领域。主要是确定和统计该教育职业所涵盖的职业行动领域的数量和范围。4,描述职业行动领域。主要是描述和界定所确定的各个职业行动领域的功能、所需的资格或能力。5,评价选择职业行动领域。主要是评价所确定的行动领域,以此作为学习领域的初选标准及相应行动领域选择的基础。6,转换配置学习领域。确定学习领域框架。7,扩展描述学习领域。对各个学习领域进行扩展和描述。8,扩展描述学习情境。主要是通过行动领域定向的学习领域具体化来扩展和表述学习情境。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大纲编写的基本思路是:
1,依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准确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定位
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过程中,坚持“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的理念,由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合作完成。为保证课程的准确定位,要组织深入的职业岗位能力调研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充
分发挥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行业技术专家的作用,与劳动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的能力培养任务,并依据毕业生反馈信息,进行动态调整。
2,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
在课程教学大纲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工作过程为能力主线,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双师团队为课程保障”,规划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方法,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1)编写大纲的依据和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依据――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质为依据编写专业(职业)课程大纲;性质――说明本课程的课程类型(即专业或职业技能课);任务――说明本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任务,向学生传授哪些技能、培养哪些能力、发展哪些技巧;要求――说明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其技能、知识、能力上分别要达到什么程度。
(2)课程内容的时间分配。时间分配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列出各课题训练或实验的时数,各课题所含理论知识讲授的时数等。
(3)课程的具体内容。具体教学内容按课题顺序编写,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理论知识点写在相应课题之后,内容的详略要以能表述清楚实验的原理、技训的要领、技能的范围为度。这一部分是教学大纲的主体,要充分反映出专业(职业)岗位的技能,体现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特点。
(4)补充说明。这部分内容可根据课程特点确定具体内容,一般包括课题项目中技能的关键点和难点,可迁移的技能,教学方法的建议,事故多发现象等。
教学大纲概况
俄罗斯小学音乐课总共135课时,其中一年级33课时,二至四年级分别是34课时。以下对《俄罗斯普通教育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的单元、主题及课时情况进行概述。
1.一年级音乐教学大纲(33课时)
第一单元:音乐围绕在我们身边(16课时)。包括:“缪斯永远跟我在一起”、“缪斯的环舞”、“乐声四处飘荡”、“旋律是音乐之魂”、“秋天的音乐”、“音乐基础知识”、“俄罗斯民间壮士歌选曲”、“音乐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圣诞节音乐”、“音乐剧”、“芭蕾舞剧”等内容。
第二单元:音乐与你(17课时)。包括:“生你养你的故乡”、“诗人、画家和作曲家”、“清晨之歌”、“傍晚之歌”、“作曲家人物谱”、“表演俄罗斯民间童话‘凶恶的老妖婆’”、“缪斯不曾沉默”、“各种不同的乐器”、“母亲的节日”、“根据阿尔及利亚童话改编的音画‘神奇的诗琴’”、“马戏团里的音乐”、“音乐童话:歌声荡漾的房屋”、“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期末音乐会”等内容。
2.二年级音乐教学大纲(34课时)
第一单元:我的祖国俄罗斯(3课时)。包括:“旋律”、“我的祖国,我的俄罗斯,你好!”、“俄罗斯国歌”等。
第二单元:充满事件的一天(6课时)。包括:“乐器知识:钢琴”、“漫步观光:大自然与音乐”、“舞蹈:跳起来吧,跳起来……”、“音画练习:几首不同的进行曲”、“童话故事;摇篮曲;妈妈”。
第三单元:“歌唱俄罗斯犹如在圣殿祈祷”(5课时)。包括:“音画练习:洪亮悦耳的教堂钟声”、“神圣的古罗斯”、“祈祷”、“圣诞节快乐!新年之歌”。
第四单元:“燃烧吧,尽情地燃烧,不灭的火焰!”(4课时)。包括:“俄罗斯民间乐器、舞蹈、民歌”、“民间音乐,编写歌谣”、“告别冬天”、“迎接新春”。
第五单元:在音乐剧院(5课时)。包括:“童话故事”、“儿童音乐剧、歌剧、芭蕾舞剧”、“歌剧舞剧院、神奇的指挥棒”、“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场景音乐”。
第六单元:在音乐厅(5课时)。包括:“交响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图画展览会,音乐印象”、“永不衰竭的莫扎特音乐”、“《第40交响曲》序曲”。
第七单元:“为了成为音乐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6课时)。包括:“神奇的七色小花;巴赫的管风琴音乐”、“大家都在运动之中,同路之歌”、“音乐教人们相互理解”、“神话故事,自然与音乐”、“我因忧伤而快乐”、“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旋律最终会枯竭吗?”
3.三年级音乐教学大纲(34课时)
第一单元:我的祖国俄罗斯(5课时)。包括:“旋律是音乐之魂”、“音画练习,自然与音乐(浪漫曲)”、“贺茨坎特《俄罗斯万岁!》”、“康塔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歌剧《伊万·苏萨宁》选段”。
第二单元:充满事件的一天(4课时)。包括:“清晨之歌”、“音乐形象,每种声调里都有一个人物形象”、“‘儿童音乐’,游戏和玩具”。
第三单元:“歌唱俄罗斯犹如在圣殿祈祷”(4课时)。包括:“欢乐吧,玛利亚!欢乐吧,贞洁圣母玛利亚!”、“最古老的母爱之歌”、“柳花之歌,神圣的古罗斯”。
第四单元:“燃烧吧,尽情地燃烧,不灭的火焰!”(4课时)。包括:“古罗斯壮士歌”、“古罗斯歌手(博扬、萨德阔)”、“歌剧《雪姑娘》选曲”、“音画练习:辞冬迎春——欢乐的谢肉节”。
第五单元:在音乐剧院(歌剧、芭蕾舞剧音乐)(6课时)。包括:“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歌剧《俄尔甫斯与欧律狄克》”、“歌剧《雪姑娘》”、“大自然造就的好孩子;大自然蕴含着无数奇迹……林中漫步”、“芭蕾舞剧《睡美人》选段”、“现代音乐剧”。
第六单元:在音乐厅(6课时)。包括:“音乐比赛(音乐会)”、“乐器知识:长笛、小提琴”、“组曲《培尔·金特》选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等。
第七单元:“为了成为音乐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5课时)。包括:“音乐是个奇迹;强烈的节奏——爵士乐”、“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大自然的颂扬者——格里格、柴科夫斯基”、“赞美欢乐”等。
4.四年级音乐教学大纲(34课时)
第一单元:我的祖国俄罗斯(3课时)。包括:“旋律练习”、“音画练习,歌曲是怎样创作的?”、“我踏上茫茫雪原……欢乐的节日气氛充满俄罗斯!”
第二单元:“歌唱俄罗斯犹如在圣殿祈祷”(1课时)。包括:“神圣的古罗斯”、“勇士伊利亚·穆罗梅茨之歌”。
第三单元:充满事件的一天(5课时)。包括:“安宁、劳动和灵感之港湾”、“歌剧《苏丹王》片段”等。
第四单元:“燃烧吧,尽情地燃烧,不灭的火焰!”(2课时)。包括:“俄罗斯民族乐器知识”、“俄罗斯民乐团演奏的《充满魅力的音乐家》”等。
第五单元:在音乐厅(5课时)。包括:“乐器知识:小提琴、大提琴”、“大提琴与乐队《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图画展览会》选段”、“贝多芬《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片段”等。
第六单元:充满事件的一天(1课时)。包括:“冬天的早晨;冬天的傍晚”。
第七单元:在音乐剧院(6课时)。包括:“歌剧《伊万·苏萨宁》选段”、“歌剧《伊万·苏萨宁》林中场景音乐”、“歌剧《霍万斯基之乱》玛尔法唱段”、“芭蕾舞剧《天方夜谭》音乐片段”、“芭蕾舞剧《彼得鲁什卡》音乐片段”、“音乐喜剧”等。
第八单元:专门为小学最后一个学期设置,目的是为了复习和总结(11课时)。包括“为了成为音乐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歌唱俄罗斯犹如在圣殿祈祷”、“燃烧吧,尽情地燃烧,不灭的火焰!”、“为了成为音乐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等几个与前面重复的主题。(具体内容略)
三、音乐教学大纲对各
年级的要求
1.一年级
启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
唤起学生对各种体裁音乐的反应,培养他们对各种音乐的评价能力。
使学生接受内容丰富、表现力强的音乐作品,并判断此类作品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能够通过充满激情的语言、动作、姿势和面部表情说明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看法。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唱歌技巧和技艺(听觉与声带的配合,掌握齐唱、歌唱时的呼吸方法)以及富有表现力的唱歌技能。
培养学生以最简单的动作、优美的发声、改编等方法评价标题音乐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简单乐器演奏乐曲的技能。
使学生掌握领悟音乐语言的工具——音乐基础知识。
2.二年级
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类体裁的民间口传音乐(民谣、歌谣)、宗教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通过旋律和音乐形象,理解内容较为简单的音乐作品(歌曲、舞曲、进行曲)和内容较复杂的作品(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交响曲)。
帮助学生通过反复聆听、对比和改编等形式积累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音乐语言、音乐的自然属性、音乐展开的方法和音乐曲式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合唱(齐唱、无伴奏合唱、合唱、重唱)技巧和技能。
提升学生的演唱技能,以及利用简单的乐器演奏音乐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即兴音乐创作能力(独白、歌唱、节奏、乐器、舞蹈和文艺表演等)。
积累音乐基础知识,关于音乐作品、音乐家和演奏家方面的知识。
3.三年级
丰富学生对世界各民族、各种风格、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的认识;对俄罗斯作曲家与外国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和音乐特点进行对比。
通过了解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结构简单的作品与结构复杂的作品),加深和丰富音乐印象。
培养学生对形象特点较为复杂(与前两年学过的作品相比)的音乐作品的反应和评价能力。
完善学生对音乐活动三统一(作曲家、演唱者或演奏者、听众)的理解。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唱、重唱和独唱技能,使他们能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即兴声乐表演、扩充歌唱曲目,使他们具有举办音乐会和公开演唱的能力。
完善学生对风格特点不同的音乐作品做出反应的技能,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达这种特点(演唱优美的练习曲)的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如指挥”的技能。
通过各种形式的儿童音乐活动,掌握音乐语言和音乐表现手段。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作才能。
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各种音乐艺术现象做出评价的能力。
4.四年级
通过聆听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民族和不同作曲学派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加深音乐印象。
通过对世界各民族音乐进行对比,挖掘俄罗斯音乐(民间音乐与艺术歌曲)的区别性特征。
培养学生在音乐形象基础上理解并接受音乐的能力,对音乐内容、曲式和音乐语言进行分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课堂上和课外听到的音乐作品做出独到的评价,发表个人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观点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经常在校外和家庭聆听音乐的习惯和欣赏艺术的需求。
培养学生在各种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充满激情地演唱或演奏音乐作品的技能。
培养学生进行艺术、音乐和美育方面的自修(唱盘收藏、书籍收藏、音像资料收藏)的习惯和能力,引导他们独立工作、独立完成作业并随时记录个人对某些音乐作品产生的印象。
增强学生对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文学、美术、电影、戏剧)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并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形象思维。
完善学生从事音乐和美育创作活动的素养和技能。
1 课程性质的比较
《大纲》中对于课程的性质没有作详细的说明。只是在教学总目标中提出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以育人为本,配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培养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课标标准》对课程的性质特别强调: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它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和健康素养,是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它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
2 课程结构的变化
从结构上看,《大纲》是由说明和大纲本文两部分组成的结构体系。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直到90年代末期,这一大纲除了在内容上不断完善和充实外,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正如《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一书中所说:“对原苏联的经验过分的肯定,加之我们自己在运用外国经验方面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学术思想形成一个‘框框’,这不利于思想解放,创造我们自己的经验”。
为了满足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标准》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标准结构的优点,大大增加了选修教学的比例,使课程内容弹性化、多样化,为各地区、学校和教师与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更好地结合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 体育课程评价的改变
2000年的大纲,相对于以往的教学大纲,对成绩考核与教学评价都作了重大的改革。这一改革以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程度为标志,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与传统模式都有了很大变化,因此,学习评价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课程标准》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从“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转向了“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评价视角转向注重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评价:淡化评价甄别、选拔的功能,强化其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的功能;改革目前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的状况,提倡运用具有全面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方法多向化、评价过程系统化的新评价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
4 教学方式的变化
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按一个行政班进行教学的模式,在组织教学中,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供学生选择的运动项目范围,然后由学生根据学校确定的范围进行选项学习。一般可以采取三种组织形式:
第一,打破班级界限选项,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按所选项目重新编班。
第二,打破年级界限选项,不同年级的学生按所选项目和水平重新编班。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第三,班内选项教学,同一年级平行班较少或体育教师较少的情况下,可采用班内选项教学的形式。
1.上学期:声乐与器乐中的形象世界(17课时)
专 题:
美妙的音乐形象世界、俄罗斯浪漫曲和歌曲中的形象、外国歌曲中的形象、俄罗斯民歌和宗教音乐中的形象、西欧宗教音乐中的形象、原创歌曲(古典与现代原创歌曲)、20世纪的爵士乐。音乐作品欣赏目录(略)。
学生的活动内容及目的:
区分简单的和复杂的声乐、器乐作品和场景音乐。
描述音乐作品(或片段)。
判断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的形象及内容;区分抒情型形象、史诗型形象和音乐剧中的形象。
跟踪各种音乐形象的发展和变化。
分析各类音乐作品形象相互作用的方法。
掌握举办音乐活动的技能:演唱民歌、古典歌曲和现代歌曲,唱出自己熟悉的歌曲旋律和曲调。
演唱各民族的民歌。
参加集体音乐游戏和音乐剧演出活动。
参加音乐和文学集体创作活动。
改编歌曲、歌剧和戏剧片段。
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创作,再现自己熟悉的文学形象和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说出国内外最杰出的歌唱家、演奏家和音乐团体。
区分声乐作品中的形象,说出作品是否有乐器伴奏。
根据演唱形式,理解并判断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唱团。
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或完成创作性作业,掌握音乐形象内容。
分析同一部音乐作品的各种诠释方案,判断作曲家的创作构思。
在各门类艺术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揭示音乐作品的形象结构特点。
参与创作爵士乐舞曲和声乐作品。
用最简单的方法和电声乐器演奏器乐曲的旋律(或某些乐句)。
展示音乐对人(对学生本人)的作用力;举例说明音乐的感染力。
与同学们一起演唱或演奏古典和现代音乐作品(器乐、声乐、戏剧音乐)。
演奏音乐作品并表现作品的艺术思想。
对自己的音乐创作做出评价和调整。
演唱或演奏本共和国、本边疆区和本地区创作的音乐作品。
选择体裁适合的作品并进行简单伴奏。
演奏爵士乐作品,说出杰出的爵士乐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姓名。
参与组织和表演民间节日、游戏、礼仪等各项民俗活动。
关注国内外最重要的音乐盛事。
为学校和班级举办的娱乐活动选择适当的音乐作品。
撰写音乐会、音乐剧和戏剧观后感,完成音乐练习册上的作业。
2.下学期:室内乐与交响乐中的形象世界(18课时)
专 题:
永恒的艺术和生命主题、室内乐的形象、交响乐中的形象、交响乐形象的发展。音乐作品欣赏目录(略)。
学生的活动内容及目的:
将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的基本形象和情绪特点进行比较。
将民间音乐作品与专业音乐作品进行对比。
发现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的共性渊源。
说出民间音乐作品与职业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的典型特征。
通过亲自表演(歌唱、乐器演奏、舞蹈),再现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分析和总结音乐、文学与造型艺术之间的多种内在联系。
改编流行音乐剧和摇滚乐的片段。
说出俄罗斯和外国杰出作曲家的姓名,分别列举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
根据音乐作品的典型特征,判断每部作品分别属于哪一种体裁(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现代音乐)。
区分各种乐队和每个乐组的组合形式;研究艺术审美活动。
完成自己制定的创作计划,参加集体创作活动。
即兴演唱(或演奏)某一类现代流行音乐,并对自己的演唱(或演奏)做出评价。
对自己的音乐创作活动做出评价。
坚持自我修养(增长自我修养所需要的知识,提高自我修养的技能)。
运用信息和现代通讯技术完善自我修养。
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和完成作业的形式,牢固掌握音乐作品的形象及其内容。
(三)7年级音乐课教学计划(35课时)
1.上学期:戏剧音乐的特点(17课时)
专 题:
古典作品与现代作品、音乐剧院(听歌剧)、宗教音乐的情节和形象、戏剧音乐。音乐作品欣赏目录(略)。
学生的活动内容及目的:
确认音乐在人生中的作用。
提高自己对音乐活动的“三统一”原则的认识。
理解和评价风格不同、体裁各异的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作品。
说明自己选择音乐作品的依据。
发现永恒的艺术与生活主题在风格不同、体裁各异的作品中的特点。
分别说明音乐语言、音乐剧和音乐表现手段的特点。
说出国内外杰出作曲家和演奏家(歌唱家)的姓名,列举他们创作和诠释的最知名的作品。
演唱民歌、现代歌曲以及所学古典音乐作品的旋律。
分析和总结音乐、文学与造型艺术之间的多种内在联系。
运用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和即兴演奏等方法,创造性地诠释音乐作品内容。
参加各种形式的个人演唱会、室内乐和集体音乐创作活动。
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创作任务。
参与音乐研究活动。
揭示音乐与其他艺术相互作用的特点。
分析世界音乐艺术作品的形象特征和语言特点。
通过网络和其他参考文献,获取适合所学专题的音乐教育知识和信息。
独立研究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和演出团体的创作生平。
收藏古典音乐作品。
通过筹备和举办音乐比赛、班级和学校音乐艺术节等活动,体现自己的创作潜力。
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加强音乐修养。
与本小区的小学生、同学、家长和居民一道从事音乐启蒙教育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和完成创作任务等活动,牢固掌握音乐作品内容。
2.下学期:室内乐和交响乐的特点(17课时)
专 题:
音乐剧与音乐发展、室内乐、器乐套曲、交响乐、世界各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与摇滚乐。音乐作品欣赏目录(略)。
学生的活动内容及目的:
比较体裁各异、风格不同的音乐作品,发现不同的作品在曲调和音乐表现手段方面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班级和学校的音乐生活(音乐晚会、音乐招待会、为低年级学生举办的音乐会等)。
通过组织举办娱乐活动、建立家庭音像资料库等,提高自我修养的意识和技能。
说出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中心(歌剧舞剧院、音乐厅和博物馆)。
分析某一部或某几部曲式和体裁不同的音乐作品形象相互作用和发展的方法。
分析和总结音乐作品的体裁与风格特点。
分析和思考现代音乐在体裁方面的变化。
关注并参与集体再现的各种艺术形象的音乐活动(合唱、器乐演奏等)。
独立研究某个最知名的演奏家、某个演出团体的创作经历。
与他人交流自己对当今国内外音乐大事件的印象。
即兴演奏某部现代音乐作品,并对自己的演奏做出评价。
认识爵士乐,说出杰出的爵士乐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名字。
独立研究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
判断国内外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表达自己在流行音乐方面的艺术价值观。
制定并落实音乐项目。
参与学校、城市和国家的音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