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创新的知识

科技创新的知识

时间:2023-04-10 11:0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创新的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创新的知识

第1篇

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文章阐述了科技创新的含义和原则,以及其策略和战略,说明加强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并概括了其发展的趋势。

一、引言

创新一词最早是起源于经济领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创新意识的加强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创新已不再仅仅指经济现象,而扩展到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新概念。大致分类有: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知识创新、政治创新、军事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观念创新、理念创新、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等等。

概括起来,可以对“创新”简单地定义:创新就是将新的观念和方法付诸实施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善现状,只要是新的事物、观念,付诸于实施,并得到认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创新。

二、科技创新的含义与原则

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创新就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总结发明或发现的新知识和发明的新技艺。科技创新也就是:科技知识的创新;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创新;以及人力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创新。

科技以知识为本意味着创新的最终主体是人。知识本质上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成果,人的智能具有汲取原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神奇的功能。尽管信息经济时代的智能机也拥有不断增大的知识生产能力,但它永远不能取代人的高级智能功能,和取代人的智力源(本)的地位与作用。可见,知识为本,知识以人力为本,决定了科技创新首要的是掌握科学与技术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智力劳动群体的培育及其积极性的调动。

科技创新,关键在一个“创”字,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以达到另辟溪径、缩小差距、后来居上的目的。这就是科技创新应遵循的原则。中国的资源有限,事事都创新,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弄清楚为何创新,怎样创新,创什么新,就显得非常必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需要有明确的政策规范。

科技创新也要有风险意识。有没有风险意识取决人们对事物有多少了解。知道风险有多大,风险在何处,才能决定自己敢不敢冒风险。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家少一点书生气,企业家能多一点书香气,情况就会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科技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发掘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我们在进行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时,首先需要了解前人做了哪些工作。科技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对比、不断修正的过程。

三、科技创新的战略与策略

科技创新的源头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脱节不仅导致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而且导致技术不能顺畅、迅速地进入产业领域,要加强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联合体系的建设,将创新服务网络延展到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环境里,围绕全局性的主题,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创新机构要根据条件和需要可以讲对策,但更要讲战略。从科技层面上看,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极为重要。战略的落后或失败,会导致可怕的、难以设想的后果。企业的情况也是类似,受成本和资源约束,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对策。由于资源有限,对策的实施常常排挤战略资源,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企业的创新战略多是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而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的对策型发展方式,不可能使企业在此创新时代获得必要的竞争优势。

科技创新的战略既要遵循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一些创新的逻辑。比如,原创优先问题、常规扩张与突变革命交替发展问题、路径依赖问题、知识的非线性迭加问题,等等。在创新的实践中要有所综合,有所创造,有所集成,有所超越。

未来科技创新战略的基本要点正如有的专家描述的那样将是宽带创新、演进创新、人本创新、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战略应集中注意力,着眼于四个基本点的管理,即新生点管理、切入点管理、临界点管理、制高点管理。进行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中国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其实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将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加强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必须大力推进体制上的创新。创新更需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妄,科技体制的创新和良好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决不能以创新的名义,行主观意志办事之实,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如果说,“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科技创新”则是生产力发展,进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力所在。

加强科技创新是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根本。实行以项目为主的重点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效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政策的促动和导向作用。另外,逐渐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是科技创新的必要保证。实现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要培育和挖掘多种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五、科技创新的十大趋势

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2、传统的生产要素(劳力、土地、资本)已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的战略性首要因素。3、前沿科技成为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攻占这些科技高地的竞争已成为创新的主要焦点。4、科技集成成为创新的常用形式,当前面临的许多科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集成现有的技术加以解决。5、完整的创新过程应包括研究、发展和生产三大环节。6、国际性的技术协调成为重大创新的必要前提。7、可持续发展成为创新的基本使命8、公司并购成为重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9、风险资金成为支撑创新的金融支柱。10、创新战略成为引导国家发展的重要指针。

第2篇

1.1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

海洋科学是指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变化规律,及其与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以及开发、利用、保护海洋有关的知识体,主要由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以及海洋生物学四大分支学科构成。海洋技术是研究海洋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技能和设备的总称。依照功能属性,海洋技术大致可分为海洋环境观测/监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但随着长期的社会发展,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加强,海洋科学成为海洋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海洋技术进步。随着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强化,人们较广泛地使用“海洋科技”概念对这个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表述。

1.2海洋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与运用有它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创新的深化与发展。技术创新是熊彼特于20世纪上半叶提出的经济发展概念。在熊彼特看来,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转化为可获利的商品及其产业[1]。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仅仅提到“技术创新”而非“科技创新”。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科学”与“技术”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所以就产生了“科技创新”这一新概念[2]。多年来,经过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发展,逐渐形成了技术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理论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生产应用、进入市场销售并实现商业利益以及新技术扩散整个过程有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的总和。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因而它不属于单纯的科技范畴,亦不属于单纯的经济范畴,它体现的是科技经济的一体化[3]。国家创新理论的提出,是由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在创新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受到创新活动赖以进行的国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于是,此后的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从社会经济的宏观角度来考察各国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逐步演变成为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而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4]。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海洋科技创新既是与海洋相关的技术创新,又是以海洋为“区域”的区域科技创新。因此,可将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为:是指与海洋新产品、海洋新体制、海洋新文化和海洋新技术的产生、研发、应用相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以及在海洋开发与管理事务过程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体制的实践活动。

1.3海洋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

海洋科技创新由三大要素构成,分别为创新主体、创新中介和创新客体。其中创新主体为海洋相关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技术专家以及科技研发人员和科技的共同体;创新中介为科学观察实验和技术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科学仪器、设备和场所等,即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等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能力的载体;创新客体为一切知识、探索、改造、利用、控制、变革的自然对象及其科技创新的知识成果或理论系统和物化形态的成果。三大要素又分别对应动力机制、能力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包括对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社会需求和市场竞争压力、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能力机制包括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的物质技术装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决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资金和原材料的供给能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依托和支撑点。运行机制则包括海洋科技创新的程序和模式等,主要是指新的科学理论、新的发明创造、新的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从出现到应用并取得效果和效益的过程,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流程和实现点。因此,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的三大机制方面。即:是否具有良好的动力激励机制驱动创新主体进行自主创新、模仿科技创新、引进科技创新和合作创新;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运作机制;是否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充分利用信息与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并产生、应用和扩散新知识、技术和生产方式等要素。

2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海洋科技创新是某个领域里的科技创新,以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它具有科技创新的风险性、突破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领域性和兼容性等海洋特征。(1)风险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很高,一般物品的生产都具有投入与产出对等的特性,但海洋科技创新生产投入巨大,而获得利益一方面是以随机概率的形式获得;另一方面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从而阻碍了企业进行海洋科技创新活动。(2)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的价值和动力就在于它的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即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成本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前沿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中,前沿科技是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高新技术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瞩目的制高点,成为一些国家和跨国公司的主攻方向。(4)领域性。海洋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时又成为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人类对海洋的认知,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较陆地肤浅,加上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海洋开发的难度比陆地开发大很多。因此,海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较陆地产业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同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和深入。(5)兼容性。海洋科技创新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海洋科技创新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随时准确掌握领域外,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科技创新动态,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与水平。因此,它必须是开放的,能广泛利用其他领域内的科技与人才。在改革创新与管理创新上,通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来支撑经济发展,同时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区域内的协调,最终通过管理和服务,把海洋科技全面融入经济和产业。

3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

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有单向线性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3种。单向线性模式是一种简单、理想化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也是技术扩散的标准模式,即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入新产品、新技术等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应用新的原材料来源,实现生产的新的管理和组织等,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事实表明,创新并不一定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出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创新源,所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创新,创新是创新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因此,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成为目前海洋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展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引入了市场的机制,即主体的创新行为不仅仅是主观能动带来的,更多的是由市场的推动。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创新不再是一个单线性技术扩散模式,而是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研发,直至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受到市场(产品或技术的应用效果)的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而不断调整,最终创新不再是某个产品或技术的突破,而是贯穿整个过程。科技创新的网络系统模式由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机构构成科技创新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以引入、扩散知识和技术为目的,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具体来说,就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创新推动网络,主要由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这个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的关注,不再局限在提升科研水平、改善企业技术、改革管理制度等某一方面,而是集中在如何提升整个网络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进而推动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必须以网络系统模式为主,将海洋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海洋科技创新网络系统,以政府推动或市场调节的手段,维持和维护整个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

4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从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以及海洋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和发展模式可以概括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是指涉海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或自然人等在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包括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研发经验、研发经历、科研设备、经济实力、创新精神等7个主要因素。其中专业知识水平是科技创新最基本的条件;知识结构是本单位科技人员具备相互配合所需要的各有所长的专业知识;研发经验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海洋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成功经验和成果;研发经历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海洋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时间和空间;科研设备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需要的硬件设施;经济实力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和相关活动需要的经费来源;创新精神是科技人员本身和集体具备的创造力、创作灵感、奉献精神等思想境界。

第3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一、引言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和逻辑,借助形象和抽象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而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运用先进、科学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及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我国大多本科院校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研能力。但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不断涌现,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如何保持甚至提升大学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达到既定的高校培养目标,带给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人员深刻思考。

本文从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情况,研究了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的国际竞争往往体现在具有科技创新竞争力和高素质的人才竞争上,作为承担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上进行改革就尤为重要。我国本科生科研活动起步相对较晚,普及率较低,成效不显著,对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尚未形成体系。因此,在高校如何更多更好地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既是学生素质整体提升的要求,又是教师科研队伍水平提高的需要,更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

1.学生素质提升的要求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知识化、信息化要求程度越来越高,对人才要求也变得更高,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已不仅仅是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应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大学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舞台。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在这个舞台上尽量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中科技创新是学生素质提升的很好的一个实践锻炼环节。通过科技创新的实践,学生可以巩固并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可以培养自身的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过程的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有力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2.教师水平提高的需要

在大学里,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两个并行的主体,大学生素质的提升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指导。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需要不断更新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因此,高校教师不单纯以教学为唯一工作,而是教学科研并重。教师把所学和所教的知识在科研中进行实践,同时又从科研中获得新的知识,教给学生。创新是科研中最重要的目标,通过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教师完成科研目标,更有助于教师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3.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社会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纵观人类发展历程,科技创新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社会在科技的带动下飞速发展,而创新又使这个速度不断加速。例如,汽车已成为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仅仅120多年的发展中,汽车已经从少数富人的奢侈品逐步变成了百姓的代步工具,就是因为汽车相关专业人才的不断科技创新成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的强大就没有国力的强大,没有科技的创新就没有国家的发展以及长久生存下去的动力。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如何充分利用高校优势,结合课堂和课外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点措施。

1.创新题目的合理选择

好的科技创新题目是有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如何合理的选择创新题目非常重要。首先,指导老师要认真设计科技创新题目,应根据本专业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及教师本身优势。汽车专业已经发展了120多年,专业知识不断地应用到汽车实体中,社会也不断对汽车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本专业指导老师在设计题目时会认真考虑创新技术对汽车发展的影响以及自身条件的优势。其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及特点。例如有些学生很擅长理论推导,那就应该设计偏重理论创新的题目;而有些学生擅长机械方面或电子方面的动手能力,就需要设计一些偏重试验的科技创新题目。

2.创新过程的互动配合

科技创新是一项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指导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查阅一些新的技术资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有新的想法时,要及时讨论,用自己专业知识去帮助学生完善创新思路,同时也可以从学生的新思路中得到启发,为自己的科研题目及教学积累新的知识点。学生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要积极思考,勤于阅读国内外资料,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并及时与指导老师讨论,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更新完善,形成新的方案和思路。

3.创新成果的积极推广

科技创新不是简单地完成一项作品或大学生完成一次课程设计,更应该重视创新成果的推广。创新作品完成后,指导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学生将成果推向社会,包括写作科技论文,申请发明专利,让同行业人能了解所做的创新成果,以至于应用到企业生产;或指导老师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中,推动行业发展。只有科技创新成果被社会应用,才是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最重要认可,也会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自信心。

四、结论

科技创新是大学生培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结合学生兴趣、教师科研以及社会需求合理选择科技创新题目,认真对待科技创新过程的每个环节,积极推广科技创新的成果,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霖,武军莉,杨静宁等.浅谈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09,(4):32-33.

[2]黄静.对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的指导.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89-91.

[3]辛丽艳.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29(5):66-68.

[4]杨学昭,张五一,王东云.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1):146-148.

[5]徐洪珍,李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294-297.

第4篇

知识配置力,是指一个系统向创新者及时提供知识流动的渠道,并使其获得相关知识储备的能力。它是国家创新系统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是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识配置包括知识在市场内部以及在供应者和使用者之间的配置、知识的再利用和组合、知识在分散的研究开发项目之间的配置与开发。从供方看,是指知识生产机构把成果扩散给潜在用户的能力,即转移能力;从接收方看,是指新知识或创新的潜在用户学着接近、获得和利用知识或技术的能力,即吸收能力。

2科技创新能力与知识配置力的关系

推导目前我国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转型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绩效体现在高技术的含量,通过转向信息、知识、智力等知识性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本的增值性。组织通过构建各种网络设施或信息平台,通过知识信息的传播,引导员工充分利用企业知识及合理使用,在一定时间的培育与发酵,员工在生产过程、技术改造及在组织管理中新知识的应用,内隐的知识价值及技术特性就会凸显出来。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是紧密的,知识资源的储存与增长,企业的价值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创新的理论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不是一个由科学推动的线性过程,它受颇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家的创新意识、组织的管理能力、与创新匹配的制度体系及其实施的环境等,通过促进知识流动、转移、应用以导向引发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过程的实质是组织知识配置力的创造性过程。从资源视角和能力视角对知识配置力与新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分类,横向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企业家通过学习领导、组织、计划、沟通等知识将管理能力向战略、组织整合与创新、统筹与授权的能力转化;技术管理及研发人员是通过学习信息监测、学习生产知识、新产品设计等知识将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营销管理及销售人员通过学习市场预测、营销策略、产品售后信息反馈等知识将市场运作的技能向营销科学策划及执行、优化销售渠道和驾驭的能力转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学习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知识向人力资本优质配置能力转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财务预算能力、资产管理与资本运作能力等知识向优化管理财务资源能力转化[3]。

3模型与假设

3.1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两者的转化过程得出知识配置路径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图1概括了本文的理论模型。

3.2研究假设

3.2.1组织学习意识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知识的本质是无形的,其规则体系由关于组织管理、组合、运营、优化规则等形成,企业领导者以确保组织各项职能的正常运作,一方面协调、管理、分配组织各类资源;另一方面又要匹配组织内部的数据信息及相关情境,保证组织各部门及其各成员的协调工作。因此,企业家及其领导者是创新的主体。变革推动者如价值观水平、创新意识、促进组织系统思考、激励员工创造性思维、自我超越等方面的特性,是影响创新的重要个体变量。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重要职能就是能否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不是单纯的搞经营或者搞管理。组织的创新成功与否,领导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家的学习创新意识越强,越有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组织学习意识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2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是指组织成员从企业内外部获取组织知识和应用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企业增加社会资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的学习过程,如顾客调查、研发活动、绩效评价和竞争对手分析等活动。组织内部除了“干中学”、经验学习、研发沟通等活动充分吸收组织成员的直接和间接经验;从互访学习、创建联盟企业、战略联合、搭建合作网络平台等利用企业外部资源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加强组织学习能力必然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资源的效用,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H2:组织学习能力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3支持学习和创新的设施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知识以数据、文字等形式记载的工作制度、操作说明书、档案、会议纪要、公告等载体进行传播,信息若能在更广的空间和深度被组织成员所捉获,使用该信息或由此信息提出质疑、思考和扩展思维甚至提出新的问题和对策,信息的传播价值大大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支持学习的措施与设施的建设可以使信息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的流动和渗透,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从而在环境的动态变化中迅速抓住环境赋予的创新机会及提升创新的空间提供支撑力量[4]。H3:支持学习和创新的措施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4组织学习气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从知识进化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中的内隐与外显知识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就是创新。如何有效地将员工的专业知识、经验、技能等元素与知识整合在一起,促进员工创意思维的碰触和迸发创新思维与行为的产生,构建有效创造、转换和使用知识的催生容器变得尤其重要。因此组织学习气氛的营造是信息、知识的沟通系统、支持和激励员工创新的催化剂,更是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影响变量[3]。H4:组织学习气氛越浓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4研究数据方法

4.1问卷设计与说明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以企业为对象进行知识配置效果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为调查分析,问题的设计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共发出问卷共约75份,共收回54份问卷,剔出不合格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2份,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

4.2数据分析

4.2.1效度与信度分析首先对各个变量测度量表进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测试,以判定是否适合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从检验结果来看,KMO值有的在0.8以上,有点介于0.7~0.8之间,表示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差别不大,Sig.<0.05表示变量之间独立检验是显著的,也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此外,还运用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sα)进行了问卷的信度分析,以检验问卷或量表测量的一致性。本文中的知识配置力和企业科技创新两组变量样本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1)知识配置力变量组测度0.788、0.775、0.731、0.750和0.764,均在0.700以上,属于高信度;(2)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测度0.822、0.769、0.703、0.787、0.792,均在0.700以上,也属于高信度。

4.2.2结果根据需要分别采用方差最大化和平均正交旋转法考察所用量表是否真正地测量出各变量结构。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主成分结果显示学习的过程、学习激励措施等主要指标的累计方差解释率达78%以上,企业家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主要指标累计方差解释率均在82%以上。结果与原构思吻合。

4.2.3相关分析为探讨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对这两者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出,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种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有正向联系。除组织学习环境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外,知识配置力与企业其他科技创新能力都显著正相关。总体分析说明了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正向相关性。

4.2.4回归分析在分析了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之后,通过回归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各要素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研究各要素对各种能力成长的贡献度,本文采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分析。(1)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项能力贡献度模型总体效果从回归效果看,六个模型均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证明回归效果良好。从总体参数效果来看,DW统计值分别为1.982、1.371、1.818、1.951、1.932、1.897,说明各模型均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其他各项指标也符合要求。(2)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项能力的回归分析(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知识配置力相关要素的回归系数对应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5,说明知识配置力相关要素都会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成长。表2知识配置力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59,略大于0.05,说明知识配置力对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要求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专门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可能对组织创新能力影响不大。

5结语

第5篇

一、综述科技创新

何为科技创新?通俗而言就是技术创新和科学原创的一种总称。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会发现新的知识以及发明出一些器具,这就是科学原创。而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人类发明新的技艺,这些新技艺主要是为了改造自然。科技创新,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是劳动技能和人力素质的创新,以及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科技知识的创新。在科技创新中,也存在着风险意识。在科技创新中,是否有风险意识则主要看人们对这些事物掌握是否多,明白该事物风险发生的地方以及存在的风险有多大。也就是说,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并不是想怎样就怎样。在科技创新中,作为创新人员,必须要明白前人在该领域中所探索的情况,才能够理解自己的创新处于何种阶段中。与此同时,在科技创新中,毕竟是一种科技创新,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故而要在创新中不断地对比和修正自己的创新。

二、当前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差距认识

只有准确地把握住市场的脉搏,同时依赖科技创新,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不断地开发,一个企业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作为企业,要想自己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以及本企业的产业得到不断地升级,单一地依靠制度创新必然是不全面,还需在科技创新上花大力气。中国的产业,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得到了逐步发展。但是也是以前,主要是依赖于引进技术等一些方式获得了成功。不过,中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始终如一地依赖于引进别人的技术,而不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势必会影响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地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企业就必须不断地积极地创新自己的科学技术,坚持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这一重要的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科技创新的主角应当由现代企业来担当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没有科技创新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一个企业在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增长中,就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一个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花大力气对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进行开发,然后拥有知识产权的大量的品牌产品,真正转变企业生产发展的模式———产品组装和技术引进模式向自主制造和自主创新模式转变。我们单从企业自身而言,要想企业能够得到发展,积极树立“科技创新就是生命”的观念,并且在企业中不断地对危机意识给予强化,对企业的科技创新加大投入,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立于时代前列。其一,一个企业中的发展,其动力就是创新。创新也是该企业在市场中能够始终保持竞争力的最坚实的保障力量。而企业家,则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灵魂,关系着企业创新是否得以推动的保障。当前,在我国的创新型的企业家,他们虽然在经历层面不一致,但是这些创新型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具有敢于承担风险和山雨创新、大胆创新的特点。所以,他们在市场拼搏中,能够精准地把握住市场。其二,科技创新在企业的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也关系着企业生产力高低,本质上是企业的竞争力重要体现。我们通过对国内外的众多成功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积极通过对本企业的技术实现技术创新,不断地提升技术水平,有助于对本企业的产品机构调整,有助于企业结构的积极优化。有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在使用新技术后在能耗上得到了降低,有助于原材料、交通、能源上的缓解。其三,当前,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在本企业中加快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想企业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进行企业战略规划中,有必要将科技创新作为本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狠抓不放。为此,积极地加快对后备人才的积极引进和培养,以此满足本企业的发展需要。

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战略和策略

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有本企业发展的策略,但是除了策略之外,还必须具有高远的战略。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够确保一个企业始终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不败之地。而科技创新在企业的发展的战略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企业常常受到资源和成本的制约,故而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常常会过重地看待策略。因为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企业的资源同样有限,企业在看重对策中,且排挤战略资源,故而在创新战略上落不到实处,继而一个企业的发展模式,始终沿着“模仿”“跟踪”“引进”这样的模式发展,这样的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必然失去了强劲的竞争力。当然,科技创新不可能离开技术的积累、坚持和继承,以及离不开借鉴,也更离不开落实。所以,企业在发展不断地继承、坚持、借鉴技术的同时,还要努力将科技创新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6篇

关键词:产学研;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由此,协同创新特别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是什么?其与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区别又是什么呢?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1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

1.1 协同创新

协同一词在英文中有 synergy、collaboration、co-operation、coordination 等多种表述,在《汉语大词典》是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意思。1971 年,德国学者Haken 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

随后管理研究者将这一思想应用到企业新产品开发(NPD)领域,并扩展至企业与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互补企业甚至竞争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的资源共享及协作运营。上世纪80 年代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协同的思想在创新系统理论中得到重视和深化,并以“产学研合作”为主题探索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或中介组织之间如何通过要素的互动形成创新合力。

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等创新理念不同的是,协同创新强调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1.2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内涵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回报率日益减少,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知识增值过程中,相关的活动包括知识的探索和寻找;知识的检索和提取;知识的开发,利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知识的获取、分享和扩散;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活动过程不断循环,通过互动过程,越来越多的知识从知识库中被挖掘出来,转化为资本,并且形成很强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对于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融合与扩散,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协同创新主张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基于协同创新的政产学研合作方式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创新模式,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新进展。合作的绩效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增值的效率和运行模式。

基于此,本文认为所谓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政(政府)、产(企业)、学(高校)、研(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以市场(目标用户)为依托,本着取长补短的原则,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以共赢为目的的科技创新机制,其实质是通过合理配置政产学研各方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2 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

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的转换是更好整合社会创新资源的需要。“政产学研”把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就是要挖掘、整合并再造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目标用户五种力量中的优质创新要素,打造一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有效模式。传统产学研创新模式虽然整合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相对于企业仅凭自身创新力量而言是个进步,但面对新时期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现实而言仍有很多差距。因为,新时期的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科技成果的生产与转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知识生产行为,而是涉及到包括价值评估、融资、信息服务、政策制度环境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复杂系统,是一个多重因素互动的动态过程,所以必须整合包括政府、市场目标用户在内的多元创新资源。或者说,与产学研结合创新中创新主体分散式结合不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将不同创新主体整合为一个“虚拟”主体。在这一“虚拟”主体中,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聚集各种科技创新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各种创新力量予以整合,在创新目标、创新价值、创新机制等方面基本取得共识,将各种创新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各种创新资源相互契合发展的“创新链”。

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的转换更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需要。传统“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是以生产出更多的创新性科技成果为核心,是以产定销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最大的特征是将创新性科技成果的生产放在第一位,而将创新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放在第二位,将创新性科技成果的静态拥有视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实际上,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不仅是拥有大量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现有创新性科技成果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知识产品,从而使创新性科技成果的价值得以实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在传统“产学研”结合创新基础上,不仅重视整合各种创新力量以生产出更多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更重视对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即强调科技成果价值的实现,从而使系统创新的社会目标落到实处,落到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中来。

总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提出是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完善整合创新资源机制的有效路径,也是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国家的新的举措。

3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结合创新的联系与区别

从人类社会创新的组织过程来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结合创新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是人们对创新规律更深认识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是对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改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从“产学研”结合创新中孕育而出的,是为克服“产学研”结合创新缺陷而提出的,因此二者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又存在显著区别。但在总体上看来,二者并非是对立关系而是包容关系。

3.1 二者的联系

首先,二者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目标一致。

无论是产学研相结合还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都是在科技与经济的融合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和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整合创新资源,发挥更大的创新合力。

其次,二者的核心内容一致。

“产学研”结合创新仍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内容(与前后句式一致)。政产学研并非是对产学研的完全否定,而是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上为了整合更多的创新资源所形成的新的创新组织模式。

最后,二者的法律协调机制一致。

二者都是以知识产权机制作为协调各方关系的枢纽。无论产学研还是政产学研都是形成创新科技成果为主要结合目的,所以创新科技成果既是各方形成创新动力的结合点,也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就存在如何有效分配各方对创新科技成果上的利益问题。由于对创新科技成果属于知识产品范畴,因此相关的法律规范主要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因而,产学研结合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协调与保障。

3.2 区别

一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范围不同。与产学研结合创新不同的是,“政产学研”明确将“政”与“用”作为创新的内生要素而不仅仅是外部条件,即将政府与用户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将政府政策制定与目标用户需求视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变量。其中的差异在于,产学研结合创新中虽然也会或者不得不考虑到“政”与“用”的影响,但是这种考虑是被动与服从式的,而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则是将“政”与“用”视为创新的重要环节,从而发挥二者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比“产学研”结合创新整合的科技创新资源范围更广泛。

二是关注科技创新的视角不同。产学研结合创新是以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为中心,强调科技创新成果的生产和拥有量,而忽视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或者说没有将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作为协作创新的首要任务。而政产学研则是立足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为中心,以销定产,并以此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

三是知识产权机制发挥作用的重心不同。在产学研结合创新中由于重视的是创新成果的生产和拥有量,所以知识产权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为界定产权的边界,即各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的价值分割。在政产学研中,则是强调了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流转,因此,知识产权机制的功能就不仅是在产权界定,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价值实现。换句话说,在产学研中,知识产权客体是知识产品,而后者是知识商品。

第7篇

(赤峰学院 团委,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本研究主要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缺失为研究重点,提出由于现实原因致使创新教育开展不力,而科技创新能力对于现实大学生的成长又具有科技创新是时下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科技创新是时下大学生自我能力完善的需要等作用.出现创新教育在高校开展不力的主要原因有: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侧重于学生知识的教育忽视科技创新能力的教育;传统注重学历和证书致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急功近利;高校缺少必要的学术氛围,科技创新环境相对较差;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的科技创新的指导相对较少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很多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对单薄,创新教育开展不力直接制约了高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创新能力出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缺失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56-02

时下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断激烈,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迫切.很多时候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体现于人才的竞争,人才质量的好坏成为决定国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这是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共识,在校期间加快对学生知识的培养,让其掌握建设祖国所需的必要知识,并且具备一定创新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好地展示出所学知识,为国家贡献自身力量.在高校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科研基地,对于国家科技与经济的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高校期间会近距离接触一些高深的科技成果,科研过程这对于今后其更好地进行科技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在《高等教育法》中也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科技创新是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包括工作方法创新、学习创新、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等等,科技创新只是众多创新中的一种,科技创新通常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方法等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赶超发达国家,关键要靠创新.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基层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下面笔者将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分析

市场经济下,对于从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近趋白热化,也对准备阶段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一定要求.作为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出于国家的考虑还是自身日后生活的诉求,均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必要的科技创新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科技创新能力,日后进入社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同行业对手之间的竞争中,才会脱颖而出,才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说在高校期间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的需求更是大学生毕业后自身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竞争的需要.

高校学习期间,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教育与培养,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即使对于学校也具有积极意义.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会对自身的能力与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这对于高校的学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再就是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也对于提高高校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1.1 科技创新是时下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与经济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则主要是其创新能力的竞争.在现实的高校教育与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出为更多能力出众,创新意识强的学生,则成为时下我国高校教育的主题.在传统的高校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大部分教师盲目追求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分数的高低,并且以学生分数的高低和知识的储备量来衡量学生的优劣.由于教育理念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现实的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数的教师均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知识的传授方面,而忽视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于高校教育已经有精英教育逐渐转化为大众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现实的毕业生的知识方面的优越性则越来越差,而更加凸显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知识,且能够在所在行业内进行必要的创新,这样的人才会更加受到社会和公司的追捧.在现实的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更多的优质建设者和接班人,便需要高校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面进行改革.轻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背诵能力,转而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1.2 科技创新是时下大学生自我能力完善的需要

时下大学生为了能够更好的完善自我,更好进行自我开发,便需要不断对自身所存在的弱点进行弥补,以使自身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完全人才.虚心好学 勤学苦练 别人花一个时间 我们就要花一倍的时间 去付出 去努力 去拼搏 而且要脚踏实地的实践过 积累各方面的经验! 快速提升唯一方法就是改变自我!怎样提高个人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核心问题,个人能力有大小之分,能力越大者,成就也越大,反之,则不值一提,那么,到底如何做才能提高个人的能力呢?笔者认为除进行知识、修养、自身内涵外便是创新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对于现实其知识的掌握、自身的修养及内涵有很好的升华与内部建设作用.因此,在现实的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2.1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侧重于学生知识的教育忽视科技创新能力的教育

当前在我国导致大学生创新能力不高的一大原因主要是,落后的教育观念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增长.当前在我国的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本位,在学习与考核过程中一切都要以知识为核心,在教师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过程的实施均已知识为中间力量,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旨在让学生提高基本的知识能力,忽视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基本素养的培养,致使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独自创新能力更差,普遍的创新素养缺失,从事科技活动急功近利等等.

2.2 传统注重学历和证书致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急功近利

在我国跟多用人单位比较注重于学生在高校的所获取的荣誉,在进行应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提高更多优质的获奖证书以及更好的大学毕业证书,由于社会找工作的需求,致使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学生一窝蜂式的疲于奔命于考核各种证件外语四级证、计算机证、普通话中以及与专业相关的证件,由于证件在找工作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现实中的很多高校大学生在进行创新研究过程中也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不看重科学研究自身的意义,更加注重所获取的证书,使得我国高校学生的创新教育走向畸形.

2.3 高校缺少必要的学术氛围,科技创新环境相对较差

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承担着国家部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现实的我国很多高校没有能够很好地的执行国家所下达给各个高校的具体任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而是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职称的评聘,领导级别的获取等方面,使得高校的学生氛围和学术环境不良,不利于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接受正统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科研素质的提升.

2.4 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的科技创新的指导相对较少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每天的主要工作便是教书、备课、撰写科研论文,再就是忙于必要的人际关系的应付,很少有教师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与教育,从客观角度上讲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过程中,拥有相关领域教师的专业指导,则学生的科技创新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也会为学生节约必要的时间.在高校的学生创新过程中,虽然学生是创新的主体,但也不能缺失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并且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这也是教师的分内工作之一,教师应发挥自身在相关知识的优越性,对学生的创新进行必要的指导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素质精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结束语

创新教育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日后在同行业领域内的竞争意识具有积极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对于现实大学生的成长又具有:科技创新是时下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科技创新是时下大学生自我能力完善的需要等作用.在现实的高校教育中,由于现实原因致使创新教育开展不力,出现创新教育在高校开展不力的主要原因有: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侧重于学生知识的教育忽视科技创新能力的教育;传统注重学历和证书致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急功近利;高校缺少必要的学术氛围,科技创新环境相对较差;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的科技创新的指导相对较少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很多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对单薄,创新教育开展不力直接制约了高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创新能力出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I〕邓春岩,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第8篇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信息共享空间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056-0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创新的作用日益重要,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重要使命,科技创新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大学图书馆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保障。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建设,科研用户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图书馆不再是用户首选或惟一的选择,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科研工作人员获取科技信息的一种基本方式,用户已经要求这种获取及相关服务直接“到桌面、进现场”,有机融入科研过程,随时随地可被利用。科研用户这些新的需求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提出了挑战。

改革传统信息服务思维、探索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和新的核心能力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为适应用户进行研究和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和新的服务模式,它为人们创造和共享信息资源、原创新作品、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和平台[1]。IC的提出正是图书馆转变传统服务理念,强化图书馆核心竞争优势,深化图书馆对科技创新支持作用的难得契机。

1 IC的概念和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IC出现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主要基于两种思想:一种是在大学图书馆中把IC作为一种综合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图书馆IC前负责人Donald Beagle是这种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研究者之一,他在《IC构想》中,通过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方式的对比,界定了IC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①一种独特的在线环境。在该环境下,用户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可以获得多种数字服务,通过安装在网络工作站上的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馆藏以及其它数字资源。此类信息共享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复杂的搜索、帮助和获取搜索结果功能的综合网站;②一种新型的物理设施或空间。能够在整合的数字环境下管理工作空间并提供服务,这种空间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一个楼层或者一个独立的物理设施,它构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并在第一种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图书馆员和新的服务[1];另一种是在开放存取运动的背景下,把IC作为历史意义上的社会共有设施,任何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存取和利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Nancy Kranich是这种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研究者之一,她认为“IC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存取和利用,它以价值、法律、组织、通讯设施和资源等内容为特征,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2]。

此外,Bailey和Tierney[3]在Beagle的基础上,从层次的概念上将IC模式细分为3类:①巨型信息共享空间(macro-commons)即信息世界,尤其是通过网络获得的数字信息;②微型信息共享空间(micro-commons)即计算机/数字技术、外设软件和网络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③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ntegrated-commons)即提供用于研究、教育和学习的特定场所,尤其强调数字信息;

在国内,上海图书馆的吴建中馆长首次将IC介绍给国内的学子,他认为IC是一个动态的服务模式,它为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以及各类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中科院的毛军认为[4]: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将IC定义在不同的范围。最小的IC可以是一个网络教室或电子阅览室,推广开来,配置了WIFI无线上网的图书馆也可称为IC。另外,多个(类型)图书馆加网络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网吧)网络”也可成为广义上的IC。

尽管许多学者或专家对IC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作学习环境,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5]。

2005年3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上,美国图书馆专家罗伯特·希尔(Robert A.Seal)[6]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特征归纳为普遍性(ubiquity)、实用性(utility)、灵活性(flexibility)和群体性(community)4个方面,即每一台计算机都有相同的界面、软件和资源,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各种不同的需求,通过更新设备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进步,并且提供一种适合合作和交流的舒适的场所。

2 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创新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源泉,人类的每一步发展都源于人类的不断创新,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快速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7]。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功能,科技创新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设计面向科技创新的IC,有必要了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这一概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创新就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及具有创造性和新意。创新的理论包括观念创新、理论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体制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它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3种较普遍的创新范畴: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8]。

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创新的简称,是一个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三维结构系统,其实质主要包括知识创新(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两个部分[9],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也包含这两方面内容。知识创新即原始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而技术创新则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和产生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设想的产生、研发、商业化到扩散的一系列的活动。在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上,两者相互促进,彼此联系。知识创新的成果是“发现”,技术创新的成果是“发明”,两者之间彼此互动[10]。科技创新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高度的探索性和创新性;(2)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3)高度的交叉性和渗透性;(4)科技创新的周期明显变短。

3 科技创新与IC的关系

为了满足现代网络环境下用户的数字化、综合化、专业化、集成化、个性化、知识化等信息需求,IC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都有所改变和提高,可以说IC深化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功能,主要表现在:

3.1 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保障 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知识资源,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传播、运用和创新[11]。没有科技知识资源的支撑保障,科技创新只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IC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类纸质资源、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专利、网络资源等信息资源,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定需求,直接参与到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保障。

3.2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基于集成的服务

IC将资源和服务整合在一个无缝的服务环境中,为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知识学习提供一站式服务,即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以及各学科专家在一个平台上联合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允许用户使用各类硬件、软件,获取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并为用户提供物理和虚拟空间支持学习研究和创作等[12]。可以看出,IC从空间布局到服务,都是以用户需求为主导,因需而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和舒适环境,帮助用户进行学习和研究。

3.3 创造科研交流空间,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

知识和信息只有在交流和共享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创新。如果知识和信息只能拥有而不能相互交流和使用,那么就不能派生出新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13]。IC提供的虚拟和实体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它可以使用户与馆员、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交流。这种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的非正式交流方式,迎合了目前网络信息时代用户信息交流的方式的需求,通过分享各自的智慧与经验,激活隐形知识,启迪创新思维,促进了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3.4 营造团队协作的创新学习氛围

当前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活动中科研人员交流程度不够,团队合作的机会也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科研人员担心失去知识所带来的权威,因此不愿意积极参与科研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固有的观念使科研人员封闭在自己的科研活动中,更多的喜欢单兵独干,缺少团队协作意识,也无法体会由知识共享所带来的价值增殖效应,对于隐性知识和经验,他们也不愿意与人共享[13]。

IC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了满足从个人到团体的一站式的团队协作的学习研究和交流的实体和虚拟空间,如团体协作室、虚拟学习社区等,实现了团体成员之间的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营造了开放的团队协作的创新学习氛围。

4 面向科技创新的IC构建

4.1 IC构建的总体框架

目前IC各构成要素的设置没有固定的模式,各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定用户的需求进行动态的规划和调整。国内IC的构建以任树怀的虚拟层、实体层、支持层三层次模式最具代表性,本文将根据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的特点,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服务支持体系这3个方面来构建面向科技创新的IC。面向科技创新的IC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面向科技创新的IC总体框架

4.2 IC实体空间构建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高校建设的IC空间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型大学科研用户需求,把IC实体空间主要划分为信息服务台、学科阅览区、展览导读区、学术研讨室、学习培训室、多功能报告厅以及休闲交流区,如图2所示。

图2 IC实体空间的划分区域

4.2.1 咨询服务台

咨询服务台是用户接触IC的第一环节,与图书馆的其它服务台和各个区域相协调,是整个IC的功能枢纽[14],主要为用户提供有关IC内所有服务项目、功能和资源的基本信息的咨询,也提供有关图书馆、院系的一般信息,并针对用户的需要,指引用户到能满足其需要的功能区域去[15]。可以说,IC各个分部门的工作都要围绕它接收的咨询问题而开展。

4.2.2 学科阅览室

阅览室以学科划分,与学科相关的期刊、图书、工具书等传统纸质资源按照学科集中,并配备有先进的自助设备,为读者提供自助借还书、打印、扫描、复印等服务,方便了不同学科读者的查找和使用。学科阅览室的特色是首先大量增加科技类期刊的收藏比例,特别是核心期刊和外文期刊,其次是大力重视地方文献和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努力为科研用户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更全面更专深的文献资源保障。

4.2.3 展览导读区

展览导读区设置多种类型的展览和导读服务,如临时展览、特色展览、专题展览、各种专题导读服务等,通过主题丰富、不同形式的展览和导读,促进信息交流和优秀文化知识的导航、展示和传播[16]。

4.2.4 学术研讨室

学术研讨室是用户交流学习、协同科研创作的学习研究空间,支持科研创新和交叉研究而特别设计的,主要功能是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创新平台,因此该空间又可以称为团体协作室。

4.2.5 学习培训室

信息素养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指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据此寻检、判断和组织、使用进而创造新的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大学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为科研用户信息素养的提高创造条件和提供场所。学习培训室正是基于这种需求而设立的,在图书馆“一小时讲座”、坐台式的用户信息检索咨询服务的基础上,探讨建立一种面向科研用户的新型信息素质教育方式。

4.2.6 多功能报告厅

多功能报告厅配有大屏幕、投影等设备,供用户开展学术会议、学术沙龙,以及举办讲座等活动。图书馆应作为科研导航,以举办人、倡导人等身份,经常举行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科研用户可以分享各自的智慧与经验,激活隐形知识,启迪创新思维。

4.2.7 休闲交流区

休息和放松的地方,提供沙发、座椅、休闲杂志、餐饮等,在这里有轻松愉快的环境,用户可以放松交流,互相讨论。

从以上划分可以看出,面向科技创新的IC实体空间是在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革新,它更加注重提高科研用户的信息素养和营造支持学术交流和创造的环境。

4.3 IC虚拟空间构建

IC虚拟空间的构建,是以科研用户为中心,在网络环境下营造资源丰富、支持开放存取与协同共享的虚拟学习科研环境。它的主要功能为:一是提供丰富有序的学术信息资源体系;二是融入用户科研过程,提供信息增值的知识服务;三是建立开放平等的交流平台,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只有具备了这些功能,才能让科研用户积极参与贡献,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汲取前人的智慧,才会有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升华,形成一个真正的面向科技创新的学习研究环境。因此,IC虚拟空间的构建主要集中于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内容建设和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3个方面。

4.3.1 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建设中的信息资源,是开展IC服务的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印刷型书籍、数字图书馆资源、知识导航系统和网上资源等[17]。本文将其归纳为:印刷型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

4.3.2 服务内容建设

研究型大学建立面向科技创新的IC应结合本校自身现有的服务内容,以科研用户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积极主动地融入用户的学习、科研过程,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方面扩展,为科研用户提供具有专业化、个性化的知识增值服务,主要的服务内容为:科技查新、文献传递服务、联合咨询服务、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学科导航服务、个性定制推送服务、课题跟踪服务、情报研究服务等。

4.3.3 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

构建虚拟交流平台的目标是以科研用户为中心,以图书馆2.0理念为指导,以Web2.0技术为手段,建立学科馆员和科研用户共同参与、双向交互、开放获取、知识共享和协作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学科的馆员能够在信息检索、采集、聚合、评价、过滤、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提供学科化、个性化服务,使科研人员在研究、创作和发表过程中与学科馆员及时交互协作,并通过集体的智慧建设共享知识库[18]。

目前实现图书馆2.0的技术非常多,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博客、维基、RSS、标签、IM、SNS等,面向科技创新的IC的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可以利用这些技术。IC虚拟平台的构建框架如图3所示,学科馆员与科研用户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在线即时交流,通过博客和维基等工具实现异步交流和共同创作。学科馆员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组织将信息加以标签并进行聚合,并将组织整理的信息以学科博客的形式进行推荐,以维基的形式建立相关学科类目。科研用户可以通过博客和维基发表研究心得并分享他人的研究思想,或与学科馆员进行异步交流,同时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等)存入机构知识库进行管理与共享。最后,通过学科导航系统将以上各种信息进行有序化组织,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图3 IC虚拟交流平台框架图

4.4 IC服务支持体系构建

IC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是直接面向科研用户服务的,要保证面向科技创新的IC良好的运行,需要一整套服务支持体系的驱动和支撑,IC服务支持体系的构建由服务队伍、管理机制、评价体系、文化与精神四大核心驱动力构成,通过四者的有机融合和共同作用来支撑和驱动面向科技创新的IC的运行和发展。

4.4.1 服务队伍

信息服务是IC核心的内容,配备训练有素、爱岗敬业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服务队伍对IC有效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职责不同,IC的服务队伍主要包括:学科馆员、在线的学科专家、计算机技术人员、多媒体工作者、普通馆员、兼职学生助理等人员。

4.4.2 管理机制

IC的服务管理要求改变传统图书馆的多层分散的管理机制,采取“扁平化”管理机制,尽可能的减少用户需求的长时间等待,做到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三级梯队管理模式[19]:梯队管理模式在国外许多IC中被运用,即设置咨询服务台、普通咨询、资深咨询三层服务模式,服务队伍由下至上形成一个梯队。人员结构可采用全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梯队管理模式包含了一部分知识管理的理念,而IC的运作是对图书馆科层化管理现状的变革。

4.4.3 评价机制

IC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其相关理论和实践还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其建设与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引入服务质量评价机制,为IC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更好地构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提供高质量服务的IC环境。IC评估的方法或途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正式的用户反馈:这主要是工作人员对用户在使用IC过程中的意见的收集,有利于对IC的日常工作进行改进,但意见随意性大,只能作为参考。

(2)正式的服务质量评价:常用的正式评价方法有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

(3)基于LibQUAL+的用户满意度评估:LibQUAL+是美国图书馆界利用SERVQUAL基本原理,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而开展的比较成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评价项目。

4.4.4 文化与精神

文化和精神是精神空间的核心的终极体现。IC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沟通及思想交流、保证用户知识与信息的开放获取、支持文化和求知的服务、尊重人们个性差异、尊重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形成和表达个人信念、为科研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通过合作弘扬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等,应该成为职业精神的主要内涵[20]。

参考文献

[1]孙瑾.国外Information Commons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25(4):57-60.

[2]Nancy Kranich Libraries and the information commons:a discussion paper[EB].http:∥/ala/washoff/oitp/icprins.pdf,2007-06-28.

[3]Bailey,Russell and Tierney Barbara.Information Commons Redux:Concept,Evolution and Transcen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2,28(5):277-286.

第9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系统协同;耦合机理

一、引言

随着知识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与科技已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速度的主要因素[1-3]。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使得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4]。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更促进了金融创新耦合体系进一步合理完善[5,6]。近年来,有文献开始探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间的双向协同关系。陈迅等指出金融创新同科技进步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童藤以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为视角,探究了两者互动、协同、匹配、共生关系。陈作章[7]等通过调研苏州市商业银行科技融资,发现在金融和科技创新耦合过程中,需要科技公司、保险、政府、担保等主体参与。王仁祥[10]等以面板数据为基础,以最优化为视角,对金融和科技创新最佳耦合协调进行了论证。这些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和科技创新间的双向关系进行了探讨,给出的结论有启发意义[8]。在国外关于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研究中,公共市场、科技、金融是各自独立的,还没有作为一个整体[9,10]。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知识创新阶段,金融创新投入主要在科技创新进程成果产业化阶段。政府对市场与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割裂了科技创新阶段的完整性与内在联系,对整个过程的科技创新资金需求未全面考虑,市场与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融合难以体现。文章将金融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耦合整体,全面考察了金融、科技、市场、政府创新主体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对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耦合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二、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主体和客体要素

金融创新提供一定的资金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支持,金融创新主体根据科技创新的审查机制,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择优筛选。针对科技创新投资项目,金融创新会全过程对其进行事后监督与管理,这样就保证了投资效果按预期进行而不出现偏差。对于金融创新来说,通过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可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科技创新水平决定金融创新投资获取的绩效,同时提供先进技术手段给金融创新。因此可将两者当做一个耦合协同系统,也就是说,通过耦合协同,形成了属性不同的科技创新子系统及金融创新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三个主体要素组成。根据时间的逻辑顺序对科技创新进行划分,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化三个不同的阶段。知识创新利用科学研究获取新技术及新知识,其中各大科研院所及众多的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对于技术创新而言,其实质是对新产品进行研发,各个行业的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对于产业化而言,其实质是进行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同样企业也是产业化创新的主体。各大科研院所及众多的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力量与源头,通过给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来支持企业。

金融创新子系统由公共金融创新供给主体、市场金融创新供给主体组成。公共金融创新供给主体是科技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市场金融创新供给主体是银行、风险投资机构、资本市场投资者、天使投资者。通过两种方式,即间接调控市场科技的金融主体与直接对科技创新进行资助的主体,政府金融创新投入的目的是将投入的可持续性及效率保持住,而不是以盈利为主;而市场金融创新的供给主体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对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而言,与金融创新主体紧密联系的是资金流。图1为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的主体与客体。科技创新主体诸如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金融创新主体为其提供资金。根据创新项目及创新主体的差异,科技管理部门、政府财政部门选择差异化财政资金拨付方式进行资助,包括事后补助方式、定额分期补助方式、有偿使用方式等;通过可转换债券、股权、债权等投资方式,市场金融创新主体对其自身投资收益进行保障。对于市场金融创新主体、政府公共金融创新主体来说,两者都需要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才能完成资金回流,也就是说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通过知识经济增长的促进,进行资金回流,实现形式为创新税收,这样政府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就保证了其延续性;市场金融创新主体采用科技创新投资完成对资金的回流。

三、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机理及动力学模型

1.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机理

耦合实质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的是在多个系统之间,通过各种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最后进行联合的现象。产业耦合属于一种动态关联关系,它以系统论为依据,在各产业间,进行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依赖。通过将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做为两个最基本的子系统,构成主体的要素则主要包括各行业的企业、各大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等,当产业发展、空间发展出现不平衡时,通过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从无序状态转变有序状态,两个子系统间形成耦合效应。通过科技创新,会使金融创新要素得到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优势,可使金融系统内部信息透明化程度得到提高。通过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及耦合,金融创新能够确保科技创新主体的投资力度,科技创新通过制定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给金融创新的相关活动提供一定的支持。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活动,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样就进一步的完善了投资理念、投资组合方式及相关的金融中介结构。通过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的支持,加上运营监管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可为金融创新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这样在最大程度上可为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并对金融机构创新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使得金融创新在良好环境中进行发展,并协调经济社会资源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两者的耦合作用包含两点:一是金融创新引导资金资源,使其流向高新技术企业,并筛选监督科技创新;二是通过科技创新,给发展金融创新带来技术支撑。科技创新对技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它推动着科研水平及效率的提高,进而使金融机构创新收益空间扩大,金融创新主体投资利润也同样得到提高,进而保证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供给方面看,因为有政府部门、科研管理机构在资金、政策及制度方面的支持,同时还有商业银行为创新主体的市场科技投资,金融创新子系统提供给科技创新子系统良好投资、融资资金支持及完善的监管体系。在金融创新支持下,科技创新主体选择质量高的项目实施研发,使得项目成功率得到提高,同时进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广,通过先进技术在服务及理念上的推动,使得创新步伐加快,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发展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可起到激发作用,同时提供更为合适的投资方式给金融创新主体,使其资本集聚得到进一步扩大。从需求方面看,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额发展。科技创新主体在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时,由金融机构提供相应资金支持,金融创新通过一定政策,支持并监管科技创新活动。金融创新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拉动、相互完善的关系,当它们彼此适应及匹配时,才能实现耦合发展,达到耦合效应。若一个子系统滞后,其他子系统发展速度也会减缓,从而使整个耦合系统的发展受到影响。

2.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动力学模型

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属于一种复杂的创新网络系统,其中众多政府部门、银行、科研院所、高校、投资机构、企业等为网络系统的主体,这些主体围绕创新资金,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该网络系统存在多个反馈环,因此系统是高阶的、动态的、非线性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各主体表现为相互制约及相互依赖。各主体要素间由于相互作用造成时滞的存在,这样导致在时空上出现原因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的分离,因而通过判断及直观了解,很难根据经验对其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因此,文章引入系统动力学,对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要素发展机理、动态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有效揭示各要素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将金融创新主体及科技创新主体行为做主线,对客体要素资金的流向进行跟踪,建立多重反馈回路。以资金为纽带,反映系统主体要素间作用、反作用的关系,图3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动力学模型。

(1)第一条反馈回路图4为第一条反馈回路,此回路反映的主要是政府公共金融创新进一步投入促进科技创新的过程。在政府公共金融创新投入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创新主体的科研资金得到了增加,进而科技创新产出规模也随之得到扩大,这样就形成创新税收收入,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会进一步增加公共金融创新的资本投入,形成良性循环。若要良性运行第一条反馈回路,就要财政部门与科技管理部门要具备较高管理能力,提高金融资本引导效应,同时增加公共金融创新投入,使得科技创新主体经费创新产出得到保证,这就需要科研院、高校、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水平较高,若主体创新水平较低,政府公共金融创新投入再多,增加科技创新产出也很难实现。

(2)第二条反馈回路图5为第二条反馈回路,此回路反映的主要是市场金融创新投资促进科技创新,通过建立科技基金和创业基金,政府金融创新支持市场科技金融,降低市场金融创新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盈利,扩大市场金融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产出。第二条反馈回路和第一条反馈回路相同,通过增长知识经济,提高创新税收,实现了政府对公共金融创新的投入,从而使资金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政府公共金融创新科学的、有效的对该反馈回路进行支持,才能良性运行,从而使其引导效应得到切实发挥,促使市场金融创新主体对科技创新领域进行积极投资。

(3)第三条反馈回路图6为第三条反馈回路,此回路反映的是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风险投资机构及商业银行加大对各行业创新投资,提高科研资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产出,金融创新主体获得较高回报,促使其继续投资。因此科技创新投资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潜在金融资本有向科技创新领域流入的趋势,从而使市场金融创新主体增大资金规模得到实现。

(4)第四条反馈回路图7为第四条反馈回路,该回路与第三条反馈回路相一致,但在内涵上,存在一定不同。第四条回路是企业科技创新产出对金融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产出较高时,以银行及投资机构为主的金融主体获得较高回报,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则有了一定的保证。若要良性运行反馈回路第三条和第四条,必须满足企业创新水平高、市场金融主体管理能力强的要求。

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发展管理模型

1.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发展目标

金融投资绩效与科技创新产出呈现螺旋式上升,持续涌现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业化成果是其最终目的,并使得政府公共科技金融投入所产生的创新税收得到不断增加,同时还要使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投资利润得到不断增加,实现此目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加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二是需要提高科技创新主体科研资金及创新产出。通过进一步分解这两个条件,可分解出四个主要的关键点:一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二是提高金融创新管理水平、三是提金融资金配置水平、四是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2.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理论模型的构建

按照耦合原理,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运动,属于一种自发的、自身存在的无规则的、独立的运动,其他子系统通过共同作用形成。系统在相变点处存在两种内部变量,即慢变量与快变量,根据系统相变进程由慢变量决定快变量,因而慢变量确定整个系统相变特征和规律,即系统序参量。系统通过转变,由无序结构变为有序结构,这是由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与耦合决定的,同时序参量要达到阈值,在序参量未达到阈值前,随着序参量的变化,子系统间的关联性也在不断变化。耦合系统由科技创新子系统、金融创新子系统组成,各参与要素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从无序转变到有序。(1)子系统有序度模型有序度是判断系统有序程度的标准,系统中各状态的分量通过占据不同位置,形成一种有规则排列,称之为有序。技术创新、金融创新耦合系统为S={S1,S2},变量ui(i=1,2,…,m)表示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耦合系统第i个子系统序参量,uij代表第i个序参量第j个指标,它的值采用Xij(i=1,2,…,m)表示,αij代表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限值,βij代表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下限值。

3.耦合系统协同度测算

(1)数据来源文章选取2005-2015年的年度数据做实证分析。金融创新子系统的数据来自《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风险投资利润率的数据来自《中国创业风险发展报告》,科技创新子系统的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表2为2005-2015年的年度数据指标。

(2)实证计算在耦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中,因原始数的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的数据具有量纲不同,因此对原始数据采取均值-标准差法做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

五、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结论及管理策略

1.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结论文章将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耦合整体,在对系统客体及系统主体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发展驱动模式,建立了科技创新及金融创新耦合发展动力学模型,对政府金融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主体、市场金融创新主体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系统耦合发展机理进行详细说明,分析表明实现科技创新产出与金融创新投资绩效耦合发展关键是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系统。确定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发展目标与关键控制节点,提出金融技创及科技创新耦合发展管理策略。并选取2005-2015年的年度数据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2012-2015年,耦合系统协同度一直呈增加趋势,科技创新、金融创新间的耦合逐渐向理想状态发展。尤其是在2015年,金融创新发展平稳,科技创新有序度明显提高,耦合系统协同度大幅上升。

2.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管理策略

要实现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投资利润不断增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加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提高科技创新主体科研资金及创新产出。分解这两个条件得出四个主要的关键点:一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二是提高金融创新管理水平,三是提金融资金配置水平,四是提高投资管理水平。文章据此提出四条管理策略。

(1)加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是有效资金的供给,根据政府公共科技金融投入情况,确保财政科技投入高于财政收入。按照金融创新投入规模,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扩大投资数量;通过鼓励银行进行科技贷款,同时与证券交易所及证监会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2)提高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水平对内部创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通过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搭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有效结合产学研等方式,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创新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鼓励高校、企业、众多的科研院所之间进行合作,整体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3)加强公共金融创新配置及管理水平提高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技能,在整个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发展过程中,相关的专家、技术人员、各行业科研及中介机构全程参与;建立政府公共金融创新资金的管理制度时,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同时将公共金融创新投入结构进行优化,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对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方向进行确定,同时也要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将关于科技资金预算编制、资金使用、绩效评估等进行全面完善。

(4)加强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投资管理水平加强提高金融创新投资管理水平,引进高层次专家与技术人员,同时提升银行对创新项目风险评估能力、控制能力、筛选能力等,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对高新技术公司来说,要加强其诚信监管能力,强化对信息的披露制度,必须给资本市场提供真实投资信息,保障投资决策科学性。

参考文献:

[4]胡慧玲.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耦合机理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6):26-30.

[5]孙兆刚.创新驱动战略与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2):30-35.

[6]张林,李雨田.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系统耦合机理及耦合协调度研究[J].南方金融,2015(11):53-62.

第10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现状 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迫切需要各行业的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中小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解现有中小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现状及科技创新能力,明晰当前中小学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明确今后中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开展的内容和形式。我们采用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有关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技能或方法(个人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实践)、科技创新环境的营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因素等方面展开调查。以期为今后中小学科技活动课的开展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抽取6所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其中男生324人,占46.3%;女生376人,占53.7%;男女生人数基本保持平衡。

2 调查方法

(1)编制问卷:在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小组访谈,并在专家和一线科技教师的指导下编制出初始问卷。然后再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删除或者修改一些不理想的项目后,确定正式问卷。

(2)正式测试:运用编成的《中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抽取重庆北碚地区12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10份,整理后获得有效问卷700份。

(3)统计方法:数据的整理统计运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包完成。

三、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1 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该维度主要从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概念、意义的理解等来考察目前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仅有9.9%的学生同意和基本同意发明创造是大学生、老师及高校专家的事;而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创新能力是中小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同意和基本同意的比例为90.5%),并认为学生时代的创造是有意义的(同意和基本同意的比例为89.4%),说明目前学生的自我科技创新意识较强,但在“创新”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有58.1%的学生反对和不同意创新一定是“高、精、尖”的大项目。对该维度的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解)答案整理后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从科技创新的意义上去理解的,如:创新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方便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等,而很少有学生从科技创新的概念方面去理解,如:创新就是创新性的知识和产品等,即对科技创新的意义很明确,但是对科技创新的概念理解较为模糊。

2 学生科技创新基础

从自信心、兴趣及怀疑精神等方面自评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造力特征,基本情况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有86.9%的学生有自信或很有自信,并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对许多别人视为平常的事,有70.7%的学生却很有兴趣和好奇心;有56.3%的学生,对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时常表示怀疑并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这表明在日常生活中,中小学生有较强的创造力潜质,但是因为教育和文化的影响,也即对权威的崇拜,使得该阶段的学生怀疑精神欠缺,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时常表示怀疑的仅占17.6%。

3 学生科技创新思维

主要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考察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思维。(见表3)

从统计情况来看,在对自然界、身边事物观察或对别人结论质疑的基础上,总是和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仅有9%和23.7%;总是和经常对提出的问题假想答案的学生占42.8%:总是和经常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得出结论的学生有38.3%;而总是和经常根据假象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仅为19.5%。

在科技创新思维能力这一维度上,学生总体得分较低。表明总体上中小学生在发现、提出问题、运用知识做出结论和假想答案,并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能力普遍较低。而这些创新思维能力中,尤以根据假设,制定简单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能力最欠缺。

4 学生科技创新方法

主要考查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主动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分别从依靠自己和依靠他人两种途径。了解学生创新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见表4)

从统计情况来看,总体上学生在科技创造性活动中处于较被动的状态。遇到问题时(总是和经常)依靠自己通过找有关的书(49.8%)、通过网络查找(51.9%)和自己思考(36.8%)寻求答案的学生明显多于(总是和经常)依靠他人,如专家(7.8%)、学校指导老师(23.8%)和区、市少科站老师(8.2%)。说明即使在科技活动中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学生更多的也是依靠自己,而非他人。

5 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

主要从学校家长支持、教师指导及校园文化三个方面考察了影响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环境因素,调研了学校及家长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支持和鼓励、学校科技活动课的开展、教师教学和校园科普活动等情况。(见表5)

从学校家长支持方面来看,学校会举办各种科技活动或比赛(80.3%),并对给予成绩优秀者奖励(78%);开设有科普课(71.0%),并配有科技辅导老师(78.3%);科技活动的开展得到班主任(86.9%)和家长(83.6%)的支持。从校园文化方面来看,不时的科普宣传或竞赛活动均超过80%。从上面两方面来看,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氛围较好。

从教师指导方面来看,经常在课堂上穿插科技知识的占45.1%,进行课外实践教学的占20.1%,会演示趣味实验的占34.6%。总体上各项所占比例少于半数,说明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教师指导力度还待加强,尤其在课外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

在问卷的最后有一道开放性问题:“当我参加科技活动时,我会考虑?”,对问题答案整理后的结果为:①科技活动开展的形式及如何实施;②能从科技活动中学到什么,回报是什么;③是否会耽误学习;④自己的能力和信心;⑤费用问题。从这道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参加科技活动时,考虑较多的是科技活动开展的形式及如何实施,从这些活动中是否能学到知识和能力等。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较强,科技创新

基础较好,但对科技创新本质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不足。科技创新思维能力较弱,怀疑精神欠缺。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较为单一。

(2)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力度不够,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领会不深,尤其在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较为欠缺。

(3)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认识逐渐加深。家长普遍支持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在努力营造浓厚的创新活动氛围。

(4)学校的创新活动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培养途径仍较单一,教学课堂缺乏创新氛围。

2 建议

(1)加强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认识科技创新的本质及内涵,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在这个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①利用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系统的科技创新教学;②开展主题活动教育,如带学生参加科技展馆、举行科技知识竞赛、举办科技摄影展等;③搞好宣传活动,如科普知识讲座。

(2)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怀疑精神

在怀疑精神方面。教育者需要在日常的课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材以及教师授课当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表扬。同时,学校应该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指导家长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

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充分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创新能力与教学方式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人员创造性地教,就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性地练、创造性地利用。

(3)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丰富教学课堂

在师资的配备和教学上主要体现了两点:①聘任专门的科技辅导老师。科普老师的专业性和创造力,在挖掘教材的潜力、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对学生深入的了解,可实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更加直接的作用。②其他学科老师的教学渗透。要想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与思维方法,各科的任课老师需要在日常课程中,结合本学科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另外,鼓励教学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科普教学用具,政府可以有针对性的支持相关企业和高校研发教学器材及教材,从而能够在更为广泛的区域内,更为科学的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营造更为浓厚的科技创新活动氛围,完善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第11篇

1.科技创新思维的内涵

(1)科技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1]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作为人类高级的思维活动,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体现,它分为三个层面:日常生活创新思维(也称常识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和哲学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

(2)科技创新思维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它与保守思维相对应,独创性和求异性是科技创新思维的根本特质。创新思维是指主体通过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而产生的一种具有独创性和求异性的思维方式。“不难看出,创新只能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具体活动结果与原认识、原事物的比较中来判定。……凡是在具体思维活动中能够产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东西的思维方式,都可视为创新思维。或者说,任何一种思维方式,在具体思维活动中都可以归之于创新思维或保守思维”。

(3)科技创新思维是特指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包括科学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思维,判断科技创新思维的标准是要看它的成果要物化在科学技术当中,具体表现在发明了新的定理和定律、了前人的定理和定律,或将科学领域中发现的成果应用于技术领域,发现新产品、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运用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科技创新思维”界定为人类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以独创性和求异性为根本特质的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

2.科技创新思维的类型

(1)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它试图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收敛性思维是指主体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围绕既定核心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运用比较、排除、综合、概括等方法,最终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思维方式。

(2)求异性思维与求同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或超越,通过对事物共同本质的探究,找出事物特殊的运行规律与过程。求同性思维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接受和认同,通过对已经认识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从而类推到认识事物一般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科技创新思维是在求异性思维和求同性思维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3)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经验思维人运用生活的亲身感受、活动的直接体验以及习惯传统观念而进行的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思维活动。其功能主要是认识和把握具体的事物、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理论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理论把握事物的整体、本质和发展态势,它可以透过现象把看本质,能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预测未来,显示出科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经验思维是理论思维的基础,经验思维有待于上升为理论思维,“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

(4)逻辑性思维与非逻辑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按着严格的逻辑规则进行,具有单一过程的严密性、不可逆性、确定性。非逻辑思维是指用通常的逻辑程序无法说明和解释的那部分思维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直觉、灵感、想象等。这里要注意,所谓非逻辑思维并不是没规律的或不符合逻辑的,而是指它不能用传统的形式逻辑来解释和说明,非逻辑性并非“不逻辑”,它渗透着逻辑性,可以用以辩证法为基础的辩证逻辑来解释。科技创新思维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实在思维与虚拟思维、还原思维与生成思维、后馈思维与超前思维等。

3.科技创新思维的特征

科技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独创性、求异性、怀疑性、批判性和超前性。

(1)独创性。所谓的独创性,含义有二:“一是独立于他人,二是,不论方法还是结果,没有雷同”。[4]科技创新思维就是人的个性在科技活动中的体现,是人的自主性、创造性的标志。只有具有首创精神,才能在科技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求异性。求异性就是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它是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法国哲学家艾米•查提尔说:“当你只有一个点子时,这个点子再危险不过了”。[5]求异求变,从别人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问题,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干扰,以开放的心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人,坚持独立思考,才可能发掘新事物,发现新规律,提出新见解。

(3)怀疑性。怀疑不是对前人的成果简单地说“不”,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而是为了确信而怀疑,即把前人发现的真理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以便为人们继续探索真理寻找“阿基米德之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怀疑性又是批判性的必要条件。

(4)批判性。坚持批判性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对现状的不满、否定和超出,不受框框条条的惯性束缚大大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从而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批判的头脑是科技工作人员的一个主要仪器。正是他们这种敢于批判的精神,使他们在科技领域有了一个又一个创新。

(5)超前性。超前性是指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趋势的大致情形进行的推断和估计,是对未来的一种瞻望。它可以对创新前景进行前瞻性思考。其特点是在科技实际变化之前,就考察其未来可能出现的主要趋势,状态和结果。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探析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指出:“科学的跃进往往取决于方法上的成就,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也仿佛升高一层,从那高处,我们就可以望见广阔的远景,望见许多先前望不见的事物。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他还说:“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

1.融合文理知识,拓展创新思维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是拓展创新思堆的基础。我国大学里的文理专业人为分科已经成为制约创新思堆的瓶颈因素,因此,要打破文理科人为设置的藩篱,融合文理知识,拓展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同时具备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力争做一个文理兼备的“通才”。具体来说,理工类的大学生要主动加强人文科学素养,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发展他们的想象、直觉、感悟等形象思维能力,以便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博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文科类的大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发展他们的定性、定量、推理、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以提高他们思维的精致性。这里要注意,兼备文理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机械的拼凑,或者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知识板块的机械组合,而应当理解为对各种不同知识的一种整合能力,内化能力,表现为知识的融合性、渗透性。必须明确,学生知识整合、内化能力的培养,不是传统的“专业”叠加,即“专业+专业”,也不是狭义的专业再加局部的综合,即“专业+综合”。

2.更新教育理念,推行创新教育应试教育即使在大学教育中还大有市场,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考试疲于应付。由于这些传统教育的惰性思想存在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及社会方方面面的人的头脑之中,从而成为应试教育能够存在的社会基础,而从本质上看应试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死敌,应试教育占据支配地位,便没有创新教育的立足之地。创造性教育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只有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学生创造性思维才能有适于萌发、产生的土壤。“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继承为中心、以发展智力为中心、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必将被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做人与做事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思想所替代,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终身化、个性化的趋势已成定局”。

3.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各种环境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学校教育环境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全社会的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要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努力营造一个适于创新人才涌现的良好氛围。而在大学里,对创新思维培养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以各种智力竞赛为代表):以知识为载体,以创新为主导,以思想为导向,以娱乐互动为媒介的校园社团文化。这些社团不仅能活跃学术气氛、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诸多培养和提高,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9]令人感到可喜的是,当前在大多数高校,第二课堂被提到较高的位置,成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发挥着潜在的教育功能;但尚需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打破科技竞赛往往成为少数拔尖大学生的“专利”,力争让每一个立志于科技创新的学生享受到创新带来的乐趣。

第12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国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自主创新成了企业生存与发展壮唯一路径,也关系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有政府各级单门的大力支持,那么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如何根据市场的发展态势以及国情和地情的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科技政策,促进地方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为此,前不久晋江市委常委扩大会原则通过《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结合晋江科技发展的实际和需求,从大力鼓励科技进步、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拓展产学研联合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相信晋江企业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自主创新,定能实现“智造名城”的目标。

二、完善科技政策引导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政府是企业发展的强而有力的后盾,政府的科技政策与企业自主创新有着较显著的相关性,因此为更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笔者从晋江的实际出发,对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出几点拙见。

1.采用多种税收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自主创新

税优政策一直被认为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市政府积极地研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比如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在采购中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加大了对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特别是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产品的采购力度。设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专项扶持资金,帮助区域产业链企业优先采用本土产品和技术。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制定了减免服务外包企业有关税收费用政策,在同等条件下,政府优先采用服务外包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为了更为有效地发挥出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大了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奖励力度,对于企业创新类项目的实行等同返还或是减免企业所交税收。

2.完善市场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促进自主创新

人们的需求就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目标和市场,把市场的需求作为引导企业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的方向。在时展的大河中,人类需求的增加导致市场潜在需求不断扩大,而在科技日新月异、人们追求产品差异化的今天,企业的所创新产品不一定就是人们想要的,也许不是市场所需求的。所以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使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并且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如果企业的创新不是以人们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为导向,那么企业就无法实现以科技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反而会造成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制约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企业的创新成果及其相关产品才能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同,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在这样动力的驱使下,企业将会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和强度,从而将科技创新带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3.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解决自主创新的资金难题

据统计,晋江市政府加大本级财政科技的投入,财政支出比例每年以0.2%-0.5%的增幅递增,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创新力度。优化配置政府与市场各方资源,积极营造资本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不同企业的发展特点,建立健全综合配套机制和融资体系,不断完善科学、有效的资本市场制度,充分发挥出科技金融政策的最大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自主创新的资金难题。根据本地的实际制订落实科技型贷款政策,组织银行、金融专家、学者等开展研讨会,研究和制定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的推荐程序与标准,放宽对发展前景良好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企业的贷款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的融资给予最大的政策支持。这样既能使银行金融机构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又能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实现“双赢”。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利益

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企业自主创新的最终产品不被他人侵犯,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步伐,而技术、知识的创新需要有确实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从根本上保护好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如技术专利、商标等,还可以有效制止不正当的市场竞争,维护创新企业的利益,规范市场的秩序,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动力。因此,尽快建立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政府要不断加强创新专利的管理能力,从点到面,再由面到整体,不断提高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进而有效规范企业和市场的行为的秩序,促使企业按照知识产权法规开展科技创新,营造出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

5.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部门都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这就使得个别部门利用职务的权力,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索要“好处费”,没有好处不予办事,既破坏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也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政府要尽快转变观念,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的进程,真正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全面转型,全力服务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要尽快建立与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加快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使企业能够获得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了解市场的需求,加快技术的研发速度,以及让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公布自己的创新成果,并迅速转变为市场产品,从而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极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