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1:04: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学生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学生;学习心理;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44-01
针对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现状调整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排除音乐学习的心理障碍,以保证音乐欣赏活动的有效开展,以下几方面作了些改进:
1.构建一个由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音乐学习群体,使当今的高中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能向着学校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目标稳定持久的发展。
学生对音乐所拥有的兴趣,虽说兴趣这种心理过程,不象感知、记忆、情感那样,可以直接构成音乐的审美心理,但是,它在推动音乐学习及音乐实践活动开展的环境中,通过小组的合作,争论、质疑交流音乐,使兴趣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内趋力。
在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音乐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们参与教学形式的选择,针对教学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因为他们自身的音乐学习心理与广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有着共同之处,他们提出的想法给大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提供了助燃剂。
例如:在了解音乐作品产生的过程中,关于“改编作品”这一课题,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改编作品也是音乐产生的一条途径,并通过比较式的欣赏,提高对音乐的评价能力。“群体”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漫漫地步入了“学”的行列。此时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通过师生交互的运作,与学生共同寻回一种美的、令人感动的声音。这种自我管理、合作学习的音乐群体,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能自我设计,自身的素质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原来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学习走向了自主自动的学习。也让那些单一的将音乐定格在“流行”的学生懂得了音乐的内涵。
2.通过训练“音乐耳朵”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对音乐的鉴赏水平。
我们说,在人对音乐的感受中,其音乐心理效应就是信号的获得、传输、加工、转换和储存的过程,有人会随着音乐的流动产生愉悦的心境,也有人在欣赏音乐时会进入到诗的意境,这些都是需要通过进入音乐大门的钥匙一一听觉后才会引发的。因此,有没有“音乐的耳朵”就成了音乐欣赏者水平差异、欣赏层次出现差别的重要依据。
1)音乐主题的强化听赏
音乐中的主题,是指乐曲中具有特征的旋律,它能表现一定的音乐思想,是整首乐曲的核心。格式塔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一首音乐主题,不断重复,以不断产生的刺激,使听者能形成条件反射,情感反应与联想会随之产生。对学生而言,这些主题多听而耳熟能详时,或许开始只能反射出作者、曲名等简单的识记,还不能作出更多的反应,但过若干时间后,由于某种巧合,再听此音乐时,一般会突然领悟这部作品所表述的思想情怀,个人的情感在音乐中找到了宣泄地。这种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一一顿悟。这种消遣式的听赏方式,没有太大的压力,只是一种识记,但这是必需的,这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的前提。
2)了解、掌握“音乐语言”的组合和基本的规律
音乐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语言,做着情感世界的宣泄。然而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受到了这些特殊语言的制约,他们对讲述这些内容的“语言”还不甚了解。为此,不断地注意、学习、了解音乐语言的组合与规律,观察和积累生活中形象与相应音乐语言的表现方式,就成为高中生在现有音乐学习心理中如何与音乐作深层交流的突破口。例如:在音乐语言中,那密集地节奏、级进的旋律组合会使人的心情紧张,大调式的音乐多给人以明快、振奋人心和积极向上的感觉,连续不断的旋律下行,则多数引发悲痛、失败的联想,那完美和谐的和声带来情感上的宁静与温馨,而“音色”更给人们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这种了解掌握音乐语言规律的欣赏,能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达到人与物溶、意与境浑的主客观统一的艺术感受。
3)借助各种辅助手段,创设联想听赏的形式
关键词:舞蹈教育;教育学原理;运用意义;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41—01
舞蹈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就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用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探究舞蹈中蕴含的规律,然后将这些规律和动作要领以教育的形式向广大学生传播出去的一门学科。舞蹈教育是培养舞蹈人才必须经历的一个时间环节,只有拥有了先进的舞蹈教育学原理,才能确保舞蹈教育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舞蹈教育只有在先进的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目的。
一、教育学原理在舞蹈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首先,教育学原理为舞蹈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支持。舞蹈教育归根到底也归属于教育教学领域,要想做好舞蹈教育工作就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原理,舞蹈教师在从事舞蹈教育工作之前首先要进行教育学理论学习,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规律。舞蹈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要想确保实践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就要有一定的先进理论的指导,在先进的教育原理的指导下,才能提高舞蹈教育效率。
例如:在教育学理论中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舞蹈教师要把这一先进的教育原理利用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这些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育学原则和原理的指导和带动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舞蹈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其次,舞蹈教育学原理对舞蹈教育的实践指导意义。一门技术或者艺术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做支持,只有拥有了丰厚的理论基础,才能确保做出的每一个动作达到标准要求,学生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实际的动作演练。在某种意义上说,舞蹈教育理论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是再现完美艺术形式的必经阶段,舞蹈教育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舞蹈人才,这些人才源源不断地支持国家文艺事业的发展,所以说舞蹈教育学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舞蹈教育中,科学地运用教育学原理探究舞蹈的规律,再把这些规律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播给学生,学生在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规律的作用下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活灵活现的舞蹈艺术,为人们带来了良好的视觉盛宴,人们的身心得到了陶冶,教育学理论发挥了在舞蹈教育中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如何在舞蹈教育中运用教育学原理
要想实现教育学原理对舞蹈教育的指导作用,首先就要形成科学的教育学原理,在指导下的教育学原理是科学的教育学原理,它为教育学理论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在舞蹈教育中运用教育学原理要以教育学原理为基础,因为它符合教育科学的基本规律。
教育学原理在舞蹈教育中的应用体现为科学的教学法的应用。舞蹈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方法一:课前复习法,在一般的教育学科领域,都有课前复习的涉入,在舞蹈教学课堂上,课前复习表现为课前的热身运动,在每一节新课开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一遍课前的热身运动,让学生充分进入学习的状态,集中注意力。在这样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带动下,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方法二:鼓励激进法。在教育领域,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进步表示赞许,为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朝着一个学习目标积极前进,不断发展,在舞蹈教育教学中也是一样,舞蹈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鼓励学生不断迈向前进,对于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以达到不断的进步。
方法三:实行科学的奖惩制度。一个科学的舞蹈教育学原理离不开科学的奖惩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来约束和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如:对于学习进步较快的学生给予休息的权利,对于学习不认真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惩措施,以此刺激学生不断进步,摆脱掉懒惰的坏习惯。
三、总结
舞蹈教育是舞蹈艺术、教育学、舞蹈学的综合学科,舞蹈教育必须在教育学原理的指导下完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舞蹈教学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教育学理论水平,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为舞蹈教育服务,提高舞蹈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舞蹈人才,这些都离不开舞蹈教育学原理的应用,体现出舞蹈教育中教育学原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学原理;发展需求;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7-006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教育学原理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教育学原理的发展需求和改革途径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教育学原理的发展需求
教育学原理作为教育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目前教育学原理的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学观念过于陈旧。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上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没能得到良好的开发。②评价机制缺乏合理性。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以教学考核为评价标准,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阻碍其对该门课程的学习。
二、教育学原理的改革途径
(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学原理课程的发展,首先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学科的教学效率[1]。首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方法设置教学问题。案例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2]。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所提出的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得出相应的观点和结论,最后再进行总结和补充。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自主地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应根据教育学原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重点进行案例选择,使这些案例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时代性。在案例选择完成以后,还要进行对案例教学设置相应的流程和计划,需要考虑到学科中的重点知识和学生能够想到的问题和容易忽视的问题,以便能够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教师还应当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对于出现的状况要做好解决和处理措施[3]。其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把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的与掌握知识较慢的分到一组,把性格活泼的和性格安静的分到一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组完成以后,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题思路进行有效记录,对问题的偏离要做适当的引导。在最后的总结工作当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引导,以更好地保障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中起到的效果。对于学生本身来说,要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倾听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提出疑问,以更好地找到解题思路。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在朝着现代化教学发展。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直观地、生动地、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要肯定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学原理的发展要求。
(三)制定好全新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评价机制也提出了全新的见解。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好坏只能通过考试的方法来进行检测。这种所谓的公平性虽然能够达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容易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制定出全新的评价机制,以便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全新的评价机制中,除了成绩以外,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认可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结语
根据教育学原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改革途径,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还应当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制定全新的评价机制,以更好地优化教学效果,真正为教育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佳“.教育学原理”三维一体的改革探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9):136-137.
[2]肖庆华.案例教学法在教育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273-274.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案例教学法;程式要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4-0049-02
现代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学课程是中文师范专业学生一门重要课程。在语文教育学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语文教育活动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提高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信心,和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近年来,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使得语文教育学的教学方法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语文教育学中,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程式要诀进行探讨,十分重要。
1对案例法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案例”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案例,就是一个具体的事件,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中,含有详细的问题和教学情境。案例具有的主要条件有:①问题:教学案例中是一定要包含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只是对一个事件的单纯叙述,那么只能称其为事件,而不是案例;②选择事件要具有典型性: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所选择的事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只有利用典型的事件,才能够对某一道理进行反应,进而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③在语文教育学教学工作中,应用案例教学,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真是发生的事件,而不能是老师主管随机捏造的故事,只有真是的案例采具有说服力,才能让他人信服。一个教学案例所包括的三个重要条件如上,那么对这些教学案例进行研读,就是要对案例中的问题和事件进行分析,教师对案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就能在课堂上准确的使用案例,也就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育学老师对案例的掌握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努力掌握案例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能够引出案例中的额问题,进而对案例中的背景及教学观点进行研究,调动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对案例进行整体设计,需要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规划与设计,将案例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常规的课堂设计之间存在不同。案例教学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将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材料,并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笔者在对语文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要对教学案例的类型进行确立。语文教育学的课程教育中,要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评审,教师将案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学生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析与决策,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案例的具体内容,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对教学案例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优势会存在教师无法控制的现象,如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偏离主题,导致教学质量显著下降。故而,在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教师提出了有关案例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种:(1)教学案例中的重要问题种类有哪些?(2)案例中老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有哪些?(3)你又怎样的应对措施?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发挥案例教学的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育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能够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对案例进行研讨,是案例教学法应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研讨作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对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2.1建立高效的学习小组。在语文教育学中,学生要对所选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探讨,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小组件的交流,进而有效保证了小组的学习质量。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随意对小组人员进行安排,保证小组成员中的能力、性格和性别平均,组间能力相当。这样就能够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观点能够充分融合,并让每个小组的观点不断完善和成熟。
2.2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控制。在语文教育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强调,但是如案例阅读时间果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就会使教学节奏变得异常混乱。因此,需要教师准确的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学生阅读案例时间和研讨案例的时间),这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将案例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
2.3重视教师的辅助作用。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语文教育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工作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需要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分析结果和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避免出现个别学生“垄断”发言的局面产生。结语:总而言之,在语文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其中,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语文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案例法教学应用在语文教育学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语文素养,为语文师范专业学生的日后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语文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范蓓蕾.案例法与语文教育学教学方法变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20-122.
[2]范蓓蕾.案例法:语文教育学教学的最佳选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94-95.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
教师要给学生阅读引导,实现课堂内外的统一。教师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和技巧,重视阅读实践,指导学生阅读。
(1)略读。教师要重视快速浏览阅读,教育学生领会大意,仔细读文章后进行跳跃式的阅读,提高阅读要求,减少理解的准确度,重视选择简单的阅读材料,教育学生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束段,了解文章其他段落的主题的句子,教育学生浏览一些与主题有关的信息词语。
(2)寻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从文字材料中找到特定的细节内容,稳、准、狠地进行选择阅读材料,并教育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目标,学会利用主题词语,进行寻读,捕捉关键词语,重视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
(3)预测。教师要重视阅读过程,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体裁以及词汇等进行预测,并借助文章的标题预测框架,重视对下一步的阅读和理解产生理解的铺垫,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关键词语的推测,教育学生轻松跟踪作者的思路。
(4)猜测含义。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猜测含义,扩大词汇量,通过上下文的理解,增加词汇的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并 定义线索猜测词义,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猜测,利用词法结构进行猜测等。
(5)理解指代关系。初中阅读理解的时候要教育学生识别指代关系,作为教师,要能教育学生抓住代词,这样在复杂的句子或段落中失去线索,并识别阅读材料中的代词的真实含义,掌握承上启下的代词,更能理解材料的内容。
二、教育学生正确选择阅读资源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初中教师要在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资源。
(1)扩充课本阅读资源,提升阅读能力。初中教师要充分拓展课外阅读的资源,重视教育学生掌握自然、科学文化、教育、体育、传记、历史等读物,重视抓住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和练习水平,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扩充知识面。所以,教师要有目的、针对性地运用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阅读教学,探索阅读教学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教育学生记录阅读材料的点滴,鼓励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进行引导,写出阅读感想和感悟,并进行评选,实现物质奖励,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调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2)抓住校本资源,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要抓住课本阅读资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重视加快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需求,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外阅读材料,并搜集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特点,具有时代特点,内容丰富有益的阅读资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积累阅读材料,利用文娱、运动节日,根据国家国情内容,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材料来开展阅读教学,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育学生轻松理解阅读资料,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结合校园特色,利用网络搜集学习资料,进行阅读与理解,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教会学生自主评价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产生阅读体验,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评价,给予学生阅读活动,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行为,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实行自我监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运用智慧的阅读策略。教师要教会学生的自主评价有:
(1)运用表格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制作电脑表格,通过网络和教师、学生交流,运用评价表格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能力,运用阅读策略,重视阅读评价,给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保持学生的阅读动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撰写阅读笔记。教师在初中阶段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记录感兴趣的单词,运用一些习惯用法等,讲解英语知识,累积文化基础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写好阅读笔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引领学生进入快乐阅读的境地,支持学生产生持久的阅读动力,保持美好的阅读追求。
(3)重视自主检测。教师要评估自己的阅读水平,教育学生完成阅读目标后,开展技能训练,教育学生学会阅读文章,实现阅读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检测,能帮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自主检测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增长学生的学习智慧。
(4)制作阅读档案。教师可以制作阅读档案,制定学生阅读资料,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指导阅读过程,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展阅读评价。学生可以整理自己的阅读档案,学习档案中的内容,领略阅读状况,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水平,并摸索阅读方法,增长阅读的兴趣,体验阅读的快乐。教师帮助学生制作的阅读档案里,有学生的成长记录,有学生的进步的步伐,有学生的心得感悟,有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总结,起到了好的阅读教学的效果。
构建“五个一”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既必要也可行.综合考量“五个一”教学思想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基本内涵,我们认为,“五个一”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基本价值取向:一是以“反映的实践者”为基本培育目标;二是以“教学共同体”的构建为主体条件;三是以“本真”“原创”等课堂价值为过程特征;四是以每个“一”的适切性为评价参照.
关键词:
教育学;“五个一”;反映的实践者;教学共同体
“五个一”教学方法较早被李庆霞、姜立红提出并运用于“哲学”的教学中.[1]“五个一”教学方法以讲解一个深刻命题、介绍一著名学者、联系一现实性问题、推荐一具有启思性著作以及留一个有待思索的问题为基本思想内容.结合“教育学”课程性质,考虑到高师院校培养目标和高师生的学习特点,我们以为,“五个一”教学思想具有应用于“教育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鉴于此,我们提出要构建“教育学”教学中“五个一”教学方法,即在“教育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论维度构建并完成教学目标:讲解、探究一个深刻的教育命题或教育理论;介绍并理解一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教育家;引进并联系教学所涉及到的现实问题;推荐并分享一部相关教育著作;提出并设计一个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思考题.我们以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公共课程“教育学”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迫切的改革需求,而“五个一”的方法体系建构将对教育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的放矢的方法论指导.基于此,建构较为完整的“五个一”教学方法体系既具有广泛的教育学教学方法变革的现实需要,也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1“五个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基础
1.1“教育学”课堂教学亟待完成方法论的改革
“教育学”作为培养高师生教育教学素质的重要课程,长期以来并未发挥其应有功能,导致于此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学”课程是以教师能够教什么而组织教学内容,即教师教育学而非学生教育学所致.有别于教师教育学,学生教育学思想侧重生命体验的哲学观,终身教育理念的教育观.[2]基于此,脱离学生所用、所感的“教育学”教学将不能帮助学生确立真实的学习反思,久而久之,也将导致教学本身失去魅力.如果教学不能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差异性需要,不能“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那么教学就可能流于形式,不能达成实际效果.所以,教学应适合全体学生,考虑到不同的学习者需求,教师应杜绝课堂中部分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3]而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引入“五个一”教学方法,将教学着眼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对经典著作的诠释和解读的过程取向,对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追求学以致用的学习成效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五个一”教学引入的著作共赏、问题分析与思考等教学方式既能照顾到大多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个别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无差别”“无对错”的知识建构和观点对话.
1.2高师生作为“准教师”,其素质结构有不断完善和健全的现实诉求
“高师生”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的地方在于其“准教师”身份,而使得这一身份得到充分认可并加以训练,以达成“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教育准备,在于高师生所在的学校环境和相关课程的抉择,让“师范性”得到充分凸显.换句话说,高师生在由“准教师”身份过渡到教师身份这一过程中,其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依托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教育学”为例:教育学如果无视大学生的求知欲,低估他们的判断力,是很难在大学立足的.所以说,“教育学”教学应当以师生间的直接教育过程为重点,并以现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和广义“德育”基本问题为核心加以展开.[4]148-149也就是说,“教育学”课程教学要诉诸于充满启发性思维和对话式交流的课堂改革,这样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力更有可能达到未来作为“教师”的素质要求,高师生毕业以后也更能适应基础教育所提出的教师素质要求.为了促使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发生,改进现有教师教育方式,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学习能力的提高、读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是必要的.[5]
1.3教学主体的“专业”与“准专业”身份有助于“五个一”教学方法的实现
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师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学生构成了“教育学”的教学主体,而学习“教育学”的学生既是今天的“准教师”又是未来的“教师”,因此他们并非“普通人”,而是潜在的“教育者”.他们需要通过系列的专业训练形成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专业化的素质.基于此,高师生应该也能够为了储备“教育者”的专业素养而具备必要的专业学习与发展的愿望.而舍恩的研究表明,一个专业人员在专业的工作中,是以一种“在行动中反思”的方式解决问题,即在面临问题时能够及时形成假设,并决定新的行动.[6]从这点来说,“教育学”教学以“五个一”教学方法作为实施的过程性特点具备教学主体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强化和促进这一主体条件.
1.4富于变化的课堂教学环境符合“五个一”教学思想的环境条件需求
“教育学”作为全体高师生的必修课程,呈现出了一门课程多方专业学生、多样教学环境的特征.是否存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适应变化的学生学习特点、教师教学特点以及课堂环境特点,在传统的“讲授法”作用下,这种模式几乎难以确定.然而,以教育理论、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相关问题等为导向的“五个一”教学思想的顺利实施需要“变化”的实施环境作为条件支撑,如果没有变化的课堂环境难以形成“百家争鸣”的知识建构和思想对话,事实上,也只有基于变化多样的课堂环境的影响,“五个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其对教学主体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激发和促进.
1.5丰富的教育理论、经典的教育文本以及现实的教育问题能为“五个一”教学供应可持续的思想资源
“教育学”教学的展开需要依托人物、事件、问题,“人物”既包括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也包括对所学内容提供理论参考的教育学者们.“事件”特指教育学理论视域中的现实事件.“问题”是指教育理论引发的学理问题,教育理论致力于分析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自我认知建构的新的问题.在“教育学”教学中,既需要着眼于“人物”的基本情况,结合具体“事件”的性质,也需要选择适度的“问题”以供研讨和思考.什么样的人面对什么样的事,要思考和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系列教学事宜离不开对教育理论、教育文本以及教育现实问题的广泛关照和针对性选择.教育学研究历史表明,古今中外业已形成的教育理论或是尚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被奉之为“经典”的教育著作或尚待进一步认定的教育文本,以及各种各样的教育现实问题,都有着较为丰富的甚至是多元的资源储备,这种储备为“五个一”教学方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可持续的资源支持.
2“教育学”教学方法变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2.1以“反映的实践者”[7]为培育目标
比较传统的“教育学”教学方法,“五个一”教学致力于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将“准教师”们培育为“反映的实践者”.“反映的实践者”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实践者,而是能够将所“信奉的理论及事情在真实生活是如何发生的这两者之间差异性”的理念付诸教育教学行动之中的实践者.或者说,“反映的实践者”即是在行动中思考的专业工作者.随着教育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棘手的教育问题的出现,我们越发认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其专业性的重要性.教师的专业性证明,不仅仅呈现在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储备、专业能力结构方面,更应该呈现在其所具有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行动力方面.长期以来,“教育学”教学并没有为广大师范生解决“如何将教育学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的忽视导致一些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偏见,即“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久而久之,“教育学”也就成了为了应付考试必须学习的“枯燥”“抽象”的理论.传统的“教育学”教学方法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形成的“偏见”问题和现实困惑,更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让自己形成更迅捷的专业意识和更强大的专业行动力.“五个一”教学方法,既关注理论内容的澄清,也关注教育思想家们对相关问题的“定论”或“争论”,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更为广泛的教育思维视野,同时借鉴经典的文本理解和更为现实的教育问题,将教育理论从“学科”牵引到“现实”中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建构、体验和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过程就是分析问题、应对问题情境的过程.我们以为,以此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和培育高师生们的专业意识,形成系统的专业行为,成为未来的“反映的实践者”.
2.2以“教学共同体”的构建为主体条件
传统的教学形成了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单向”模式.而事实上,教学的过程更应该是“双向”互助、互动、互促的过程.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也是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过程转变要求.[8]26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应该更好地将这种教学互动要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培育“准教师”的教学过程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教学适应性要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地方,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认为,“教育学”教学需要建立师生双向交流互助的“教学共同体”.无论是引进教育理论、介绍教育家思想还是解读教育著作、分析教育现实问题或是思考教育问题,都需要依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如果没有这种互助合作,而使得课堂变成一种类似“压迫”“灌输”的课堂架构,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关系或许会衍生为一种“敌对”“排斥”的关系,互相排斥的主体不利于完成更好的教学内容,无论内容如何丰富多彩.因此,“教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形成教学共同体,即不同于课堂之外的师生互助模式.课堂上既是一种教学体验,更是一种课堂文化的生成与建构,当教师和学生进入到互助与互相监管、激励的关系模式中时,教学共同体的价值也就凸显出来了,这种价值的有效确立对于有效实施“五个一”教学思想实属必要.
2.3以“本真”“原创”等课堂价值为过程特征
无论是围绕教育理论的认识还是对教育家思想的解释,或者对于现实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在“五个一”的课堂教学实施中,尊重本真的教学实践和创造性的观点生成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何谓“本真”,何谓“原创”?本真可以被理解为教学主体遵循了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教学主体在解读教育理论、教育文本,评价教育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以“本真”为基本课堂呈现.“原创”是指教学主体践行“五个一”教学方法过程中语言表达、思维表现不刻意追求“范式”“定型化”模板,而是基于个体的认知经验而实现的生命主体观念的互动和分享.“本真”与“原创”课堂价值的追求意在将“五个一”教学方法践行在主体真实交流的基础之上,没有刻意的“打造”,也没有不能违抗的“权威”,更多是自然的、和谐的、动态的、真实的课堂文化.鉴于此,我们认为,在“五个一”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积极承认课堂中每个参与者个性化的表达,让课堂中每个人的认识和表达在“原创性”中正统化.每一个学生作为意义的主体建构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课堂成为师生展现自我的空间.[9]121
2.4以每个“一”的适切性为评价参照
“五个一”教学方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如何,最终是要作出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的.而我们以为每个“一”的适切性应当成为方法评估的重要参照.因为,如果没有适切的“一”就很难达成和谐的“五个一”,也就是说,每个“一”的选择和实施对于“五个一”方法应用的整体效果起到直接影响.那么,什么样的“一”才是适切的一?首先,无论是一个教育理论还是一个教育思想家,或是一部教育著作、一个教育问题等,都不能脱离开“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架构而进行.也就是不能“为了理论而理论”“为了著作而著作”等.其次,每个“一”的选择和确定不能脱离高师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也要考虑到其成长经历、现实文化背景的既有认识水平等.再次,教师有能力驾驭每个“一”,如果教师没有对相关教育理论的理解能力,其就可能难以做到对理论“深入浅出”的解读,如果教师没有精心地阅读相关的“教育文本”,其就可能做不到对文本精神的本真解释.当然,如果教师没有对相关的现实教育问题作出更好的理论牵引或是专业解读,其面对学生的现实困惑也难以做到“驾轻就熟”的协助,进而可能会失去学生们的专业信任.最后,应该尊重每个“一”自身的性质,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选择和教学设计.例如,现实的教育问题与教育学问题是要区分开来的,前者是拟在对现实问题情境的分析、思考甚至是解决.后者则是就学科认知、专业理论素养提升方面,致力于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的培育.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及时考察和关注每个“一”的适切性问题,适时作出调整,以达到“五个一”教学方法的整体实施效果.
作者:汤颖 杨丽娜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辉南县楼街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庆霞,姜立红.“五个一”教学方法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134-135.
[2]陶志琼.公共教育学的革命:由教师教育学向学生教育学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12-15.
[3]吴支奎,高原,段兆兵.教学适合学生:理想与现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学术委员会“适合学生的教学”学术论坛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2(6):125-127.
[4]陈桂生.中国教育学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5]马爱兵,李忠康.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45-46.
[7]唐纳德•A.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夏林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本文探讨了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环境中如何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并研究适合特殊学校学生行为特点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实行“教行合一”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特殊教育教学是我国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保障了生理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权,目的是增强特殊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数学学科是特殊学校教育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能在抽象的时空中分析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具有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基于数学的这些学科特点,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培养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领悟能力,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时空概念。
一、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未贴合学生实际。当前我国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沿用的教学方法与普通学校完全一样,这种无差异的教学方式将认知能力、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都不同的两类学生置于相同的教学背景下,很容易使特殊学校的学生产生压力,从而产生消极心理暗示,削弱了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国设立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是希望这类学生能够接受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其定制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学习强度不宜过大,课程进度应适当放慢,同时给予每位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2.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要求较为宽松,课程压力和作业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许多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学生在完成数学计算题时,对偶尔遗漏的小数点或者运算错误毫不在意;作业字迹潦草,书写混乱;有的学生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就求助教师。这些不良学习习惯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关注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同特殊人群一样,是社会少数弱势群体,它们缺少话语权和执行力,很容易被社会各界所忽视。想要使特殊教育学校优质地开展教学活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政府的支持。同时,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有其独特性,所以只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教师才能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对这一类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市场供不应求,阻碍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如何改变特殊教育数学教学的现状
1.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基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的特点,可以采用以实践为主,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因为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领悟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将整体的教学任务分割成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教学模块,在每个模块设立单独的学习目标,以此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层层深入了解。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不同的三角函数石膏模型加深学生对不同三角形的概念理解,然后,教师可以反复要求学生辨认sin,cos,tan等角的计算过程,使学生在大量的实际操作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自行出题,在同学间相互传阅,相互探讨。这种阶段性明显的教学方式能够防止学生在学习时由于跨度太大而丧失信心。还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
教师可以定期邀请知名特殊学校、儿童康复中心等地的专家进入课堂,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不足设立相应的学习环境,在学生习惯的环境中传授知识。这种教学形式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实施的,能够避免学生在课堂中感到不安,提高学习效率。
2.大力培养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专业人才。我国正大力倡导教育公平,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能够加快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进程。
3.对此,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在师范专业培养计划中增加对专业进行特殊教学的人才培养,使特殊教学教师培养走上轨道,形成完善的体系。
只有教师适应了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的氛围,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形成了专门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够真正感受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
3.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心态,摆正学习态度、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效果。对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学,尽可能打消学生的消极念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和勇于竞争的自信。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特殊人士进入课堂,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经历和成功的方法,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三、总结
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社会各界关注不够,专业教学人才匮乏,资金的短缺及合理教学方法的缺失都阻碍了其发展的脚步。
对此,教育各界应本着关爱特殊人群的理念,加快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使特殊学校的学生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巨大改变。
目前高校教师教育的公共教育学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要求,遭遇的困境主要有目标困境、地位困境、认同困境、教学困境和评价困境[4]。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当
公共教育学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之一,如何定位其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是影响着师范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动机和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但在很多本科院校中,对于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是模糊不清就是不当,如有的学校将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为师的意识和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这个课程目标很容易引起歧义,我们培养的是学生为什么“师”的意识?创新型教师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这些都没有明确界定,不免被教师和学生认为公共教育学主要就是学习教育学理论。不仅不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更不符合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价值理念。
(二)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师的知识分类一般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提倡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虽然教师的理论性知识仍然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被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其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认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判反思知识”[7]。创新型教师培养的三大理念之一就是实践取向,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公共教育学教学内容时应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应注重将教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强化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环节。但现在大多数的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仍然按照传统教育学理论进行编排,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用思辨式理论来解释理论造成学生对于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教条认识,缺乏如何运用相应的教育学理论阐释基础教育中的教育现象和解决基础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型教师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和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培养创新型教师基础课程的公共教育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校课堂已经广泛应用,但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使用的多媒体手段教学仅仅是板书的另一种呈现形式,学生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单一的讲授法虽然具有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的优点,但教师的“满堂灌”很难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影响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最终还是会影响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机械呆板
教学评价是对公共教育学教学是否达到预定教学目标进行检验的重要标准,一般分为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现代教育提倡使用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顺应现代教育潮流发展,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就要求在培养创新型教师过程中应注意课程评价的目的、方式、内容和主体的多元化。现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评价往往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形成性评价,即平时成绩,一般占总分的20%-40%;另一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一般占总分的60%-80%,评价内容往往以笔试为主,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由此可见,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评价方式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而对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不够重视。此外,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往往只是教师自己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而学生没有参与,这就会造成教师教学评价尤其是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会有失偏颇。
二、提高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创新型教师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改变以往的各种教学问题,对公共教育学课程进行以培养创新型教师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探寻提高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使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我们认为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一)树立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教学目标
创新型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因此,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角度,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应改变以往定位不当和模糊不清的弊端,还应明确树立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目标定位,即在公共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创新思维能力,既善于与人合作,又具有独立个性,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只有让师范生体会到公共教育学对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意义、教育意义、自身发展意义和教师职业意义,才能真正摆脱公共教育学教学困境。
(二)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体系
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关于创新型教师实践取向的教育理念,公共教育学的课程体系应在重视理论性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实践性知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调整和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体系,突出创新型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应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师范生来调整公共教育学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注意与师范生所学专业知识和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融合。另外,还应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能力训练,并可以增加教育见习和教育体验活动,并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经验来反思教育,让学生深入中小学课堂进行教学观摩和教育体验中切实体会基础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
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单向传递,“课堂不再只是传播知识、形成技能的场所,而是一个创造意义的地方,教与学的过程是意义建构、分享与创造的喜悦之旅”。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活动实现公共教育学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对教育学理论的程序化和技术化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转向以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和社会文化属性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教学模式和将教师教育经验和学生学习体验相互融合、基于创新共同体发展的学习模式。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和情境的形式进行教学呈现,学生在对话与体验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对创新型教师培养的意义和对教育意义的整理理解。
(四)实行综合、多元的教学评价手段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理念与精神,公共教育学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的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对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的运用,不仅关注对学生的总结性评价,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前的诊断性评价和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因此,要建立综合、多元的公共教育学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创新素质的掌握程度。首先,明确评价目的,在进行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所教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前期初步了解,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知识基础来调整和组织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评和互评,调动学生的评价积极性;再次,在期末考试时,应以开放性和实践性知识考查为主,帮助学生综合检验自身理论掌握情况;最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改变学生课程总成绩结构,变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结构为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结构,三者的比重为30%、30%和40%,从而将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
(五)提升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的素质
创新型教师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这要求在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理念与精神指导下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一方面高等院校应重视创新型教师教育团队的培育,加强对公共教育学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鼓励教师进行校内外教学经验交流,为任课教师教学素质提升提供系统的支持。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应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创新型的教学理念和学生观。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按照基础创新型教师培养的课程目标组织多种形式教学,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教学反思和素质提升。
三、结语
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为人师表,起到表率作用,要以崇高的师德去影响学生。教师要起到率先垂范作用。什么样的教师育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采取什么方法,在传授知识育人的同时真正做到师德健康。
教师在教育培养中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教育好学生,那就需要有一个德育教育的基本技能。一是不能伤害学生的心灵。积极鼓励学生怎样做人,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杰出人物、身边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在班级经常开展学英雄、学先进活动,用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先进事迹教育学生。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如果让学生在心中树立几个“典范”,让每个学生像“典范”那样生活、学习和做人,那么良好的品德就会形成。二是在学生中起一个有效的教育手段,正像电视科教片陈恒先生所说的那样不可偏爱、偏恶,不可讥笑学生,对学生要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可亲,不能把学生视为敌人。否则失掉了教育意义、丧失学生的自尊心。三是教育学生时,教师要以鼓励表扬为主。用好人好事去教育学生。对表现不好的学生、淘气的学生、学习不好的学生要尽力找出它们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对一贯表现顽皮或较差的学生不要发脾气,要耐心说服教育,和他们讲道理,真正使他们从内心受到教育。如:河北省王春牛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做到的案例,很适应教育学生的方法。有一次一个学生的铅笔丢了,这个老师经过周密细致考虑,想出一个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采用一种有趣而有意义的游戏活动来找丢失的铅笔。这个教师在讲桌上放一个盒子,老师讲清了丢铅笔的原因和让铅笔自己飞回来的游戏,他把全班学生叫到操场上做这个游戏,然后一个个地进教室,让拿铅笔的这个学生主动自觉地把铅笔放在盒子里。其他学生和老师在外边操场上做游戏。最后这支铅笔终到了盒子里。游戏结束了,铅笔找到了。这位老师既没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给这个学生一个改错的机会。这充分说明这位老师既有高尚的师德观念,又有良好的教育方法。暗中又教育了拿铅笔这个学生,使这个学生从内心受到教育。假如说他大发脾气,信口开河,这个学生的心灵就会被伤害。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以后事情闹得更大,然而这位老师却没有这样做。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师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每个教师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在学生中树立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起到表率作用。要时刻加强对学生在德育思想上的培养和管理,不断教育学生树立人生观、道德观,使他们受到教育和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乌兰花小学)
[关键词]公共教育学情趣化路径
如果以1901年《教育世界》第9~11期上连载的日本人立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译的《教育学》为标志,那么教育学作为学科在我国出现已经有一百一十年左右的时间了,在这一百多年里,教育学经过引进、改造、发展,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确立。可以说师范的专业属性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是否学了教育学来决定的。可就是这样一门具有标志性的课程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却饱受批评,人们对其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学缺乏情趣。学者们对教育学发展提出“迷惘”之问,甚至发出教育学可以终结的呼声。本文拟从情趣化角度对公共教育学改革谈个人意见,以就教于行家。
一、公共教育学情趣化含义及作用
情趣,即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情意,指个体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情趣较兴趣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社会性。兴趣较注重个体对某些事物的心理倾向,不受或较少受外界的评价影响,具有较强的个体性。情趣有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有高雅和低俗之分。一个师范生在明白了学习教育学对他将来从事教师工作的价值后,是否对学习教育学产生兴趣,就会受到外界的评价。第二,情感性。情趣的核心词汇是情感和情绪,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如果说兴趣较多地体现为个体的情绪体验,那么情趣则较多地体现为个体的情感体验。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增加开心愉快、充实有效的正向情感体验,减少枯燥无聊、空洞无用的负向情感体验,教育学的情趣性就会大大加强。第三,目的性。情趣的社会性特征使得个体的情趣具有较为明确的价值取向。如学习教育学不单纯属于学生个体是否爱学的兴趣问题,只要你选择了做教师,就必须去学习这门课,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理论修养是成为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
公共教育学情趣化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生动而富有情趣的手段,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元素,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师生互动中全心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过程。教育学的情趣化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育学理论知识、形成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手段或途径,教育学的情趣化不是情趣至上,更不是为情趣而情趣。情趣化改革对公共教育学教学具有重大的作用:第一,定向作用。情趣化的改革是切合学生学习教育学的情趣来展开的,情趣本身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引领作用。当学生对教育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情趣后,就会主动舍弃与学习教育学无关的活动,将学习活动指向学科本身。定向作用还体现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关注,学生面对情趣化的教学,会不由自主舍弃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从而保障学习的效率。第二,动力作用。情趣化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习的潜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除非一个对象或一个观念里面有了兴趣,其中便没有鼓励人去做的原动力。”可见,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兴趣品质。第三,陶冶作用。传统的教育学改革较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养,而当学生对教育学产生情趣时,就会从知识层面扩展到思想层面,因为喜欢有情趣的教育学课程而喜爱教师这个职业,进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二、公共教育学教学缺乏情趣的表现
(一)从教材来看,内容的选择到编排缺乏情趣性
1.教育学教材内容陈旧,理论脱离实际。我国教育学基本上照搬凯洛夫体系,即基本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教育学范式。不少学者指出,这些教材最大的问题是“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几十年不变地空谈目的、意义、地位、作用、任务、内容、原则、方法,“这种陈述方式,同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者对于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2.教育学教材写作方式单一,风格单调。写作方式体现在教育学的编写体例、表达形式、文字风格等方面。教育学的编写体例大都只有正文,没有数据、图表、照片、案例、专栏,有的甚至连复习题、思考题也没有。这种以文字表述为主的教育学教材看起来像一部学术著作,缺乏中小学教材常有的活泼与生动。
3.教育学教材以独白式、理论化的语言为主,隐现语言霸权。教育学学者基本上控制着教育研究领域,已有教材强化着学者型研究的权威性,而使普通教师在与学者对话的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语言霸权表现为教材对知识形象的经典化,而教材知识的这种经典性和权威性使拓展与发展具有同质化的规定性,不同程度地约束了存疑或求异乃至创新的可能性。
(二)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看,缺乏教与学的情趣性
从教师角度看,第一个困难是在我国大部分的公共教育学教师属于教育学科班出身,从学校到学校,很少熟悉中小学一线的教学实践,这种出身决定了他们的课堂教学必然是从理论到理论;第二个困难是当他们面对着不同专业的学生时,以教育理论为主的有限知识往往会显得捉襟见肘;第三个困难是教育学教师本身的示范性,学生会以教师为样本审视教育学理论的价值。
从学生的角度看,师范类学生的大都存在着浓重的学科情结,尽管教师完整的专业知识应是本体性的、条件性的、背景性的、实践性的知识,但数学专业的学生一定会把“数学”作为他“真正”的专业,而“教师”这个他未来可能真正从事的专业对于学习期间的师范生来讲一直难以扎根于他的内心世界。这种学科情结导致的思维定式一直深入学生的情感层面,使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公共教育学产生“隔阂”,导致教育学在其专业意识中的边缘化。另外一个原因是学生对教育学的期望过高,殊不知教育学理论仅仅是构成教学素养的一个方面,教学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在实践中体会、感悟和提高。
(三)从教学的手段来看,缺乏富有情趣的操作体系
1.教学以讲授法为主,缺乏变化。尽管中小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成百上千种,教育学在介绍教学方法时也告诉学生应该将各种教学方法要素进行组合,形成富有特色的、适合教师自身特点和学科特色的方法。但实际上,相当部分教育学教师采用的仍然是比较单一的讲授法,这种以信息单向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虽然在保证信息量传输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但手段的单一性不可避免地使教学过程变得单调枯燥。
2.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缺乏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教育学内容比较多,或是老师自己主讲较利于控制教学的进程,或是觉得学生不能有效参与教学的研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对话一直比较缺乏,对于一个有着对教学教育独立判断能力的师范生,如果教学过程中将本来可以互相激荡的教学变成教师个人的独角戏,注定了教学走向没有情趣的结局。
3.教学过程缺乏教学目标的引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教育学的情感。新课程实施以来,三维目标早已在中小学深入人心,但是教育学老师对于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与情感目标设计却远没有到位。
4.教学过程中缺少典型生动的案例,难以将教育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作生动的对接。案例教学因为本身的经典性、真实性、情境性、复杂性,其对学习者所产生的效能已经为大家所公认。但许多教育学教师缺乏经典的案例,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大大削弱了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情趣。
三、公共教育学情趣化改革路径
(一)需要改革教材,使教材变得有情趣
1.彰显“学习为本”理念,将教材从“教程式”为主改变为“学程式”为主。“教程式”教材,立足点是教师的专业科目和教授需要,突出的是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内容和逻辑结构,归宿点是最有利于教师完成教授任务。而“学程式”教材,立足点转换到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情趣上,遵循的是学科逻辑结构与学习心理规律的有机结合,归宿点是最有利于学习者在教师组织引导下激发快乐的学习情趣,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
2.体现“对话”原则,将教材从“作者独白式文字阐述”走向丰富的“多维对话式语言表达”。优秀的教材应该是一个提供对话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能够进行民主自由的对话。
按照上述两条思路,教育学教材的情趣化改革可以有以下一些做法:第一种,在不打破现行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学习为本”和“对话”原则改变原有理论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使教材的编排形式活泼起来,实现文字叙述与图像呈现的联系、概念阐述与事实数据的联系,知识理解与实际分析的联系,时代阐释与经典论述的联系。第二种,不改变现行理论教材,在原有的理论教材之外建立与理论教材并重的案例教材。借鉴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做法,将教材一本变为二本,一本叙述教育基本理论,一本提供大量系统的教育实例,教学过程也相应进行改革。第三种,在原来的教育学教材基础上建立起网络“教育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可扩展的无限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师生跨越课堂的对话互动,集文本、音频、视频于一体,使教育学教学在特定的情境中实现认知和情感的交融。
(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要转换视角,改变态度
1.从教师方面看,教育学教师是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的,教育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体现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第一现场。教育学教师应该比一般学科的教师具有更令人信服的教育教学能力,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培养:第一条途径是收集大量案例,教师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消化吸收,选择优秀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第二条途径是教育学教师在执教前到中小学体验,或者是在教学的同时就近挂职中小学。
2.从学生方面看,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教师教育首先是培养教师,其次才是培养某学科的教师。将教育学的课程地位提高到专业的位置,而不是一般的公共课。国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在尝试“3+1”,或者是“2+2”的模式,将教育技能的培养从原来的相关院系中独立出来,而由专门的教育学院来承担,这有助于提升教育学的专业地位,加强学生对它的专业认同度。教育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的第二个方面是学生要获得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必须以学生自身的投入为前提,只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对教育学产生浓厚的情趣才能使教育学课堂活跃起来,真正的好课是需要学生在课前精心准备的。
(三)建立情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生成性和创新性
1.将启发性原则贯穿于教学过程。启发式的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
2.教育学的教学应该体现三维目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不同性质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互动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应该只是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更应该是教育学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要求。
3.教学手段应该体现师生民主自由、平等对话的理念。交流是个体之间以一种共同可理解的方式分享想法、信仰、思想和情感的过程,这种交流使得教学富有情趣。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对话的双方,双方互相合作、共同成长。当前,教学手段情趣化改革比较有效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即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领略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在内容上具有是发生过的事,事件中包含有问题或疑难在内,事件具有典型性,事件是真实发生的特征。案例教学通过真实、典型、疑难的事件情景再现,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达到理论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与教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参与游泳指导实践情况的比较分析,了解其游泳专项学生培养方案、运动水平的差异,对比其游泳专项学生在参与游泳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现状及特点,提高游泳专项教师对游泳专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最终达到提高游泳专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游泳专项 游泳社会指导 游泳教学
一、前言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学习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真实社会,有助于显著改善教学效果。多数高校体育教师逐渐意识到体育专业学生技术动作在日益完善,却出现了学生难以组织教学的现象。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体育院校游泳专项课课堂教学技能是游泳专项学生的基本能力,影响到体育院校培养游泳专业后备工作质量。因此,提高学体育院校游泳专修课课堂教学技能,改善学生游泳专修课课堂教学能力,对提升学生就业率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3、2014级竞技体院与体育教育学院的游泳专项学生的教学实践情况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两学院各60名游泳专项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集与游泳教学实践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2.调查问卷法
(1)效度与信度检验
问卷设计完后采用专家评价法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检验,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院8名游泳专家对问卷效度进行评价,75%的专家表示问卷有效,25%的专家表示问卷基本有效,表明调查问卷的可用。问卷信度采用重测法,选择2013级、2014级竞技体育学员和体育教育学院各20名游泳专项学生进行调查,间隔15天之后进行复测,两次测试的一致性为0.83,信度较高。
(2)问卷发放与回收
选择竞技体院与体育教育学院各60名游泳专项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发放、回收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3.数理统计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统计,提炼出有价值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为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三、结果与分析
(一)游泳专项学生培养方案的分析
1.课程性质与目标
北京体育大学在体育教育学院和竞技体育学院均开设了游泳专项课,但两学院在游泳专项学生培养目标不同。竞技体育学院以提高专项技术能力为重,而体育教育专业中则以对专项的认识和理解为重。通过游泳专项教师了解到,两所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导致学生能力培养、知识讲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2.教学内容与要求
竞技体育学院比教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的训练内容周游量大;在理论授课方面,竞技体育学院比较重视“双语结合专项技术的实践”。此外,两学院的学期目标相比,竞技体育学院的目标实现过程和进度要快于体育教育学院。原因是两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的差异,竞技体育学院侧重于培养高水平竞技游泳选手,而体育教育学院游泳专项教学更加侧重于“教育”。
3.学时分配
竞技体育学院游泳专项教学的总学时比体育教育学院多224个。除考核学时之外课堂讲授与技术训练的学时分配比例,两学院在游泳专项学生培养方面都是以技术训练为主要学时分配,课堂讲授教育学院多3.2%。体育教育学生在游泳专项技能方面仅要求达到一定标准即可,而竞技体育学院对学生专项技术的要求更高。
(二)游泳专项学生专项水平的分析
如表2所示,竞技体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的运动等级高于体育教育学院。教育学院和竞技体育学院的培养方案都是以技术训练为主,教育学院的课堂讲授学时多于竞技体育学院,而在这种培养方案下,教育学院的运动成绩在入校后有大幅度提升,竞技体育学院学生的运动成绩上升不明显。
(三)游泳专项学生参与指导实践的分析
1.实践目的
竞技体院游泳专项学生在实践目的方面排在前两位的是提高实践能力和薪酬,比例分别为46.67%和44.44%;体育教育学院比例皆为44.44%。竞技体院与体育教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在参加实践的目的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存在,但两院校游泳专项学生中以薪酬为目的的比例都比较高。虽然两所学院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不同,但游泳专项学生都认可实践是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教学薪水
由于体育教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的培养目标侧重于教育,而学校、俱乐部等是他们就业的主要方向,竞技体院与体育教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期望的薪水都比较高,与实际薪水存在一定差距,相比之下竞技体院专项学生薪水更高。俱乐部对带课教师的要求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专项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显然体育教育学院专项学生在这方面比竞技体院游泳专项学生有优势。
3.教学频度
本文以每周带课次数作为教学频度的指标,表明竞技体院游泳专项学生教学频度要比体育教育学院学生低。体育教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培养中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竞挤体育学院专项学生更多的时间是用于游泳训练及比赛中,因而教学实践的机会明显少于体育教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竞技体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专项技术能力为重,训练内容周游量大,体育教育专业中则以对专项的认识和理解为重。
2.入学前后竞技体院游泳专项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比体育教育学院游泳专项学生好,但教育学院学生的提升空间大。
3.游泳专项学生的实践目的皆以提高实践能力和薪酬为主;体育教育学院学生期望薪酬水平高于竞技体院游泳专项学生,但竞技体院学生实际带课收入要比体育教育学院学生高;竞技体院学生教学频度低于体育教育学院学生。
(二)建议
1.依据教学目标的设置适当调整培养方案,改革课时分配情况,适当增加实践课时,学校要多方举措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游泳专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高竞技体院游泳专项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2.目前,游泳专项学生在对于实践目的态度方面还不够端正,要明确实践目的,一切实践应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正确引导两学院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爱平,唐画琴,孟宪林.高校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游泳教学改革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04):98-101.
[2] 张李强.体育院校游泳专修课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公共教育学 课堂冷漠现象 原因 对策
教育学作为师范院校的标志性课程,是师范类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又是培养师范生教师素养的专业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能力及职业道德素养等多重任务,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是高师院校的特色课程,所以教育学对师范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该受到师范生重视的教育学课程,却在实践中遭遇课堂冷漠。
一、课堂冷漠的表现
课堂冷漠现象,即上课时间学生逃课、旷课,在课堂上不听课,甚至课堂出勤率低于50%的现象。课堂冷漠可归结为两类: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显性逃课,即学生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的旷课行为。我结合从教经历及与其他公共教育学任课教师的交流发现,大约一半的学生有过显性逃课的经历。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去上课,但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专业书、听音乐、玩手机、看闲书或者睡觉等,从我从事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的经历来看,隐性逃课涉及的人数更多,有时甚至涉及全体学生。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堂往往出现教师一个人表演的尴尬局面。任课老师在讲课,只有很少的学生在认真听讲,大部分学生低头做自己的事情。教师希望得到学生的回应时,无人应答;有时教师提问,无人回答,点名叫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却不知提的问题是什么。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学生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而且对任课老师来说,付出劳动却遭遇课堂冷漠,感受不到学生的尊重,难以体会教师职业的内在欢乐,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自我认同感,易产生挫败感和无能感,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长此以往,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造成教学和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现象的原因分析
导致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但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其中学生方面是主观原因,而教师和学校方面则是客观原因。
1.主观方面。
(1)学生对公共教育学课程认识不到位
很多学生角色意识淡薄,不清楚公共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最重要,公共教育学只要考试过关就可以了,意识不到将来从事的教师职业对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就认识不到公共教育学课程对自己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学生根本不想当教师,也就不愿学教育学。学生对教育学没有兴趣,是教育学课堂冷漠的重要原因。
学生对课程的功利化追求也是教育学课堂冷漠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觉得教育学听不听课都可以,用的时候现学也是可以的。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考几个证,已便将来找工作时多个筹码或者逃课去自习室多看专业书,为了将来考研成功。
(2)逆反和从众心理明显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注重个性表达,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学校和教师的某些管理制度会让一些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比如,某些公共教育学任课老师为保证教学效果,每节课都通过点名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出勤率,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就算来上课也不听课,出现隐性逃课的现象。同时大学生从众心理明显,看到周围有的同学经常旷课,并没有受到处罚,反正自己对教育学不感兴趣,也就不去听课了,或者去听课,但看到周围的大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听课,自己不认真听课也是可以的。不管是显性还是隐性逃课,从众心理都成为学生教育学课堂冷漠的主要原因。
2.客观方面。
(1)教师方面
教师是教学行为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态度、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等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据我的观察和了解,很多教育学任课老师在讲授教育基本理论时,只是纯粹地就理论讲理论,脱离教育实际,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背景。任课老师讲授的内容与教育的对象——学生,以及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公共教育学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学生硬着头皮听却听不进去的现象。由于教师讲授教育理论时内容干瘪空洞,一些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感兴趣,便有了逃课的想法。有些同学没有逃课,但在课堂上看专业书、英语或者玩手机等,出现不同程度的课堂冷漠现象。
同时公共教育学多为大班授课,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学生人数众多,客观上限制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讲授法,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很少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加上教学内容脱离现实,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导致课堂冷漠现象。
公共教育学课程评价方式不完善,课程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成绩,而少了形成性评价,即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且考试内容多为死记硬背的知识,所以学生认为平时可以不听课,只要考试前突击一下就可以及格了。所以教育学课堂冷漠现象与课程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2)学校方面
有些高师院校对自身的办学方向不明确,师范性是高师院校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本质特征,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立足点,高师院校应在兼顾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同时突出师范性但很多高师院校盲目追求学术性,希望能发展为综合性大学,忽略师范性的发展。忽略师范性的直接表现便是忽视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实施,教学课时偏少,任课老师队伍素质不过硬,等等。我校公共教育学教学每周只有两课时,总课时36。在课时量如此少、教育学内容偏多的情况下,既要把教育理论知识讲得清楚透彻,又要给学生提供理论实践的机会培养教学技能,谈何容易?往往理论讲授点到即止,广度和深度难以顾及;实践机会如走过场,教师没有足够时间给予全面精心指导,所以学生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反馈,教学技能也就难以提高。由于高师院校注重学术性,因此素质过硬的教师大都去教专业课,而公共教育学往往是随便打发教师去上,公共教育学任课老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课时偏少,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导致课堂实施效果不理想,是教育学遭遇课堂冷漠的客观原因。
三、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的对策
要改变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的现状,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生要强化角色意识。
教学的效果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如果学生根本不想从事教师职业,对教育学毫无兴趣,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现象。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教师职业,强化角色意识,只有热爱教师职业,才能意识到公共教育学课程对教师职前培训的重要性,也就不会轻易逃课,隐性逃课现象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针对学生逆反和从众心理明显的现状,应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观、价值观的教育,防止出现跟风现象。
2.教师要充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完善课程评价方式。
教师在讲授公共教育学理论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育学看似是一门理论课程,却有着丰富的实践背景,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为使自己更好地贯彻这一原则,任课老师必须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使教学过程更具实践性。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的,所以教学的起点一定是学生的经验,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教育的热点问题讲解理论知识或者搜集全国优秀教师教育教学录像资料,给学生呈现真实的基础教育的情境,等等。通过这样的努力,激发学生对公共教育学学习的兴趣,为改变课堂冷漠现象打下基础。
在充实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实施对话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沉闷的教育学课堂变为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还应该多采用案例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所学教育理论分析现实的教育问题,学以致用。通过这样的课堂,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教学技能和教育情感。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东西,才能真正改变课堂冷漠的现象。
还要完善教育学课程评价方式,不仅要有终结性评价,还要有形成性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课堂表现有一定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学生才会注重课堂学习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减少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的发生率,有效改善公共教育学课堂冷漠现象。
3.高师院校必须重视公共教育学课程。
高师院校的办学思想必须体现师范性,加强师范精神的建设,就必须调整课程结构,加强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投入。首先要配备一批具备专业精神、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任课老师重视这门课程,向学生讲明这门课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生认识到公共教育学课程的重要性,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应增加课时量,以保证学生既能较好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又能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培养专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尹海燕.大学生逃课和隐性逃课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2]谭璇.高校“课堂冷漠”现象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