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局工作要点

科技局工作要点

时间:2023-04-10 11:0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局工作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局工作要点

第1篇

2013年,县科技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按照《县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具体要求,结合科技工作实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开制度,丰富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创新公开形式,加强监督检查,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上新台阶。2013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和充实领导小组成员,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到位、责任落实,并保障必要的经费,积极组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责任追究、社会评议、保密审查、工作季报等相关制度,规范公开程序,重视公开流程。做好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举报投诉,完善、规范依申请公开的网上、书面(信函)、当面申请的受理渠道,规范受理流程,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行为。二是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落实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

三、提高公开质量。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继续修订完善《指南》和《目录》,结合科技工作实际,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并及时更新栏目内容,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的科学性、针对性、便民性、主动性,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全面完整。二是加强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充分应用本局网站加强专栏建设,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完善公众参与功能,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桥梁作用,认真了解、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扩大公民参政议政的范围。三是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探索与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的公开形式,不断拓展公开渠道,方便群众及时获取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四、加强宣传培训。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条例》,积极开展《条例》的宣传教育,组织本局有关人员积极参加县府办举办的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训和辅导。以《条例》颁布实施5周年为契机,积极参加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依申请公开办理能力。

五、加强沟通交流。及时与县政府信息公开办对接,学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根据要求及时做好季报报送、年报报送、简报信息、公文备案、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情况上报等,进一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透明有序开展。

六、加强监督检查。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单位绩效考评和干部考核工作,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和社会评议制度,有效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组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检查。同时,加大对办事公开的督促检查力度,实行有效监督,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规范、有序、真实、实效。

第2篇

围绕“三产兴县”战略,按照“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统筹发展”的思路,高标准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此基础上,完善《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实施,着力解决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形成符合我县城市功能要求、体现资源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推动我县服务业经济发展。

二、突出重点,以旅游业为主导统筹发展。

科学规划旅游环线。切实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景区景点的整体打造,推动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向休闲度假、参与体验转型,实现联动发展。大力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加快旅游饭店、特色旅游商业街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整体旅游环境。

三、整合资源,加速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

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传统物流运输产业的改造,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加速推进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县物流园区,推动我县物流产业快速发展,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更新观念,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业发展。

结合“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形态,着力发展电子商务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升全县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五、突出特色,大力推动健康养生业发展。

打造中国竹、文化强县的目标,大力发展竹、文化产业。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发展健康养生、养老、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第3篇

一、总体原则

为贯彻落实州委宣传部对2014年宣传工作的部署,按照我州科技工作要点,组织和动员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各部门联系,突出宣传科学技术在州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科技工作的地位,为完成我州科技工作总体目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宣传重点

2014年科技工作宣传要始终贯彻加快建设灾后美好家园宣传科技服务这条主线,突出宣传科技服务民生工程专项行动和灾后恢复重建科技行动。

1、宣传科技服务民生工程专项行动

加强对人口与健康领域,如大骨节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宣传,加强对生态保护方面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科技项目宣传,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宣传。

2、灾后恢复重建科技行动

通过举办科普讲座、技术培训,编印科普资料、图书、音像资料等,帮助灾区群众树立科学应对金融危机、灾后重建的信心,提高科学生产、科学生活能力。

三、活动内容

1、围绕我州灾后重建和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紧密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开展综合性、群众性、社会性的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2、围绕全州主导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面向农民的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和科技培训活动。加强宣传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和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情况。

四、活动形式及具体安排

(一)开展“三下乡”活动

1、举办时间:2014年1月

2、活动地点:县威州中学、理县薛城乡和茂县大河坝村

3、牵头单位:州委宣传部

4、主要内容:以“温暖过冬”为主题,动员全社会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引导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把先进适用的农牧业技术送到广大农村,为群众发放抗震救灾科普知识手册和科技惠农兴村实用技术普及丛书。

(二)开展灾后产业重建农村实用技术现场培训

1、举办时间:2014年3月11日至3月14日,

2、活动地点:理县朴头乡四南达村,通化乡通化村、甘溪村、卡子村,县克枯乡大寺村、周达村。

3、牵头单位:州科技局

4、主要内容:在重灾区设立了以“发展养兔业和特色水果结合产业重建示范村”科技专项,引进华西生态养殖公司在、理县部分村农户先行示范带动,针对这一专项技术需求,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现场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养殖肉兔、土鸡和栽培甜樱桃、青脆李等技术为主。

(三)开展“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

1、举办时间:2014年3月

2、活动地点:全州

3、牵头单位:州科技局、州委宣传部、州科协

3、主要内容:以“城乡统筹科技行”为主题,以农村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转移,广泛组织动员各级科技人员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在农村大力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依靠科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开展牧民定居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培训

1、举办时间:2014年4月20日

2、活动地点:县贾洛乡

3、牵头单位:州科技局

3、主要内容:以“科技兴牧,改善民生”为主题,为定居点牧民集中提供科普常识、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宣传服务。

(五)州“两会”期间开展科普宣传

1、举办时间:2014年4月23日

2、活动地点:

3、牵头单位:州科技局

4、主要内容:借着“两会”的春风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浓厚氛围,宣传科技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群众“科技促发展”的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积极性,大力宣传疾病预防、食品卫生、应急避险、环境保护、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六)“青少年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

1、举办时间:2014年5月12日

2、活动地点:

3、牵头单位:州科技局

4、主要内容:为纪念“5.12”大地震一周年,以“关注地震灾害,提高防震意识”为主题,联合州防震减灾局组织城区内中小学生进行“青少年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安全教育,加强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

(七)大骨节病区科普宣传

1、举办时间:2014年9月10日

2、活动地点:大骨节重病县

第4篇

一、实施背景与意义

镇级经济既是县级经济的基础和县域财政的主要来源,又是带动农村工业化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在我县经济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着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强县之基在于强镇。*年省科技厅开展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工作以来,我县已有2个镇被列入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有2个镇被列入市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实践证明,这是实现我县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将为全县提升中小企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我县推进专业镇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通过引导、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目标。

我县推进专业镇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前争取创建15个专业镇(其中:省级专业镇7个),专业镇数占全县乡镇总数的70%。通过科学规划,重点扶持,将专业镇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提高专业镇的整体科技应用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通过技术创新,使专业镇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县的平均发展速度;努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名优品牌。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机构。县、镇两级都要成立专业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研究和切实解决在创建专业镇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专业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成伟明县长任组长、邓卓文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发展计划局、经贸局、科技局、财政局、建设局、农业局、扶贫办、乡镇企业局、工商局、质监局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由陈伟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专业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委书记或镇长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镇企业办、农业办或行业协会,并指定专人负责,抓好落实。县、镇两级专业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专业镇技术创新工作,要把发展专业镇经济同实现“三化”并举紧密结合起来,同发展民营经济、培育特色经济、壮大园区经济、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劳力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拓宽发展思路,尽快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基地化、专业化生产,以小产品构建大产业、大市场。

(二)制订发展规划,分类指导。一是被列入省、市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的单位(如船塘、上莞、新港三镇),要对前一阶段的试点工作进行评估,高起点策划专业镇建设下一步工作要点,重点要充实和完善专业镇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争创“省重点科技示范专业镇”。二是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产业特色的镇[如仙塘高岭土,柳城石英石,涧头石坪茶,康禾梅李(茶叶),黄田蜂蜜(绿竹),蓝口、义合绿竹等],要根据各自的产业优势制订出专业镇建设规划,重点培育;在制定规划后,要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将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对产业特色不明显和没有形成产业聚集的镇,要分析产业基础,明确发展定位,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培植中小企业,抓住一个或几个拳头产品,使之形成规模经济和支柱产业,加快产业聚集,最终成为具有特色的专业镇。

(三)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为特色产业发展在产品开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信息交流、人才引进和培训、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等方面提供服务,各乡镇可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形式:一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网站开展技术咨询、网上营销等服务;二是通过专业协会开展生产技术和产后销售服务;三是依托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四是构建公共创新中心。

(四)实施标准化战略,开发名优产品。专业镇要根据自身的产业特色,实施“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名牌产品”战略,集中力量打造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以此为突破口,向镇内企业或种养专业户进行辐射,带动特色行业迅猛发展。

(五)拓宽发展渠道,促进产学研结合。各乡镇要主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与科研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吸引国内外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参与各种经济技术交流和产品展销会等,扩大镇内企业与国内外的交流;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第5篇

一、突出发展工业,全力组织工业经济新突破

(一)组织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云硫集团、发电厂等省直管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市经贸局负责,市科技局、外经贸局、工商局、质监局、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发改局配合)

(二)抓好项目建设,抓紧发电厂三期和华润电厂等重大项目的立项报批。(市发改局负责,市经贸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供电分公司、发电厂配合)

(三)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帮助各县建立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市经贸局负责,市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农业局、质监局、工商局、林业局、环保局、发改局配合)

(四)抓好市高新科技园区建设。(市科技局负责,市经贸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农业局、质监局、工商局、林业局、环保局、发改局配合)

(五)大力发展镇域工业。(市经贸局负责,市工商局、科技局、质监局、环保局、发改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配合)

(六)扶持温氏生物制药、雅达电子、郁南天宝生物制药等技术型、非资源型工业发展。(市经贸局负责,市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质监局配合)

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新发展

(七)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成省下达我市的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任务;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市农业局负责,市粮食局、财政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配合)

(八)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全市8个石灰岩苦旱镇分别引进一个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市农业局负责,市林业局、工商局、质监局、科技局配合)

(九)发展优势农林产业和畜牧水产业。(市农业局负责,市林业局、畜牧水产发展中心、质监局、工商局、科技局配合)

(十)启动民资,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农林产品批发市场。(市农业局负责,市林业局、工商局、质监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供销联社配合)

(十一)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市农业局负责,市工商局、质监局、供销联社配合)

(十二)切实加强动植物防疫工作。(市农业局负责,市畜牧水产发展中心、林业局、工商局、交通局、卫生局、海关和检验检疫办事处配合)

(十三)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城市防洪工程提前一年完成;继续抓好市区南山河等10宗城乡水利防灾工程和61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达标。(市水务局负责,市农业局、城乡规划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配合)

(十四)搞好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市交通局负责,市公路局、财政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配合)

(十五)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市林业局负责,市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公用事业局配合)

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全市经济总量

(十六)大力发展县域特色工业。(市经贸局负责,市发改局、国土资源局、科技局、质监局配合)

(十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市经贸局负责,市科技局、质监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工商联、供电分公司、自来水公司配合)

(十八)帮助各县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市经贸局负责,市供销联社、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配合)

(十九)帮助各县发展房地产业,继续推进小区开发。(市建设局负责,市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配合)

(二十)帮助各县发展旅游业。(市旅游局负责,市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配合)

四、组织外经贸工作新突破,做大外源型经济

(二十一)努力增加外贸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拓宽对外贸易的渠道和市场,搞好涉外服务工作。(市外经贸局负责,市经贸局、海关、外事侨务局、检验检疫办事处、贸促会配合)

(二十二)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大力整体推介,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加强外商投资成本的调研,进一步发挥好我市驻珠三角招商引资联络机构的作用。(市外经贸局负责,市经贸局、外事侨务局、贸促会、工商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物价局、广播电视局配合)

五、加强财税工作,增强全市财力

(二十三)强化税收征管。(市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市财政局、经贸局、外经贸局、工商局、海关配合)

(二十四)加强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评估;对市直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市财政局负责,市监察局、审计局、国资委、建设局配合)

(二十五)盘活国有资产和加快政府资源的开发经营。(市国资委负责,市财政局、发改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房管局、公用事业局、振云公司配合)

(二十六)盘活市食品集团在市区的连片土地,开发建设大型购物商场。(市经贸局、国资委负责,市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外经贸局、食品企业集团公司配合)

(二十七)加强政府投资工程监管。(市财政局负责,市监察局、审计局、建设局配合)

(二十八)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发展资本市场。(市金管办负责,市经贸局、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工商局配合)

六、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二十九)尽快动工河口至郁南平台和罗定支线高速公路;启动罗定至岑溪、云城(思劳)至新兴、(郁南东坝)至阳江港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市交通局负责,市发改局、公路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财政局配合)

(三十)抓好324线河口至城区段改造工程;抓好省道352、369、280、276线改造建设。(市公路局负责,市交通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水务局、财政局配合)

(三十一)加快港的报批立项和建设步伐。(市交通局负责,市发改局、港务局、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配合)

(三十二)加强中心城区管理。(市公用事业局负责,市公安局、城乡规划局、环保局、卫生局配合)

(三十三)加快市委党校、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金山大道工程建设。(市建设局负责,市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环保局、市委党校、档案局、文化局、公用事业局、房地产开发总公司配合)

(三十四)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建设局负责,市农业局、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环保局配合)

七、统筹推进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三十五)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整顿、规范和发展文化市场,深入挖掘我市历史和人文资源,打造我市民间艺术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市文化局负责,市广播电视局、工商局、公安局配合)

(三十六)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都要有新进步;确保中学高中校区和各县(市)高中学校新建扩建工程按期投入使用和51所老区学校建设通过省的验收;按省的任务要求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推进“一机两语”教育;做好创建教育强镇的基础工作。(市教育局负责,市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配合)

(三十七)加快市技工学校建设。(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市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配合)

(三十八)鼓励和扶持骨干企业组建科研中心;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我市企业生产合作;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市科技局负责,市经贸局、质监局配合)

(三十九)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市人事局负责,市科技局、教育局、卫生局、经贸局配合)

(四十)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和医疗救治三大体系建设,确保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造建设项目在今年10月全面完成;加快创建省农村中医先进市工作步伐,力争年底前通过省的验收。(市卫生局负责,市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财政局、工商局、公用事业局配合)

(四十一)全面启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市卫生局负责,市发改局、经贸局、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交通局、水务局、林业局、文化局、环保局、公用事业局、广播电视局、公路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爱卫办配合)

(四十二)加快全民健身广场建设,组织好省运会的备战、参战。(市体育局负责,市财政局、城乡规划局、建设局、发改局、环保局、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机关事务管理局配合)

(四十三)抓好农村合作医疗扩面和服务工作。(市卫生局负责,市财政局、审计局、农业局配合)

(四十四)抓好全市药品招投标工作。(市卫生局负责,市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纠风办、物价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

(四十五)进一步规范土地交易市场。(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市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配合)

(四十六)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市建设局负责,市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配合)

(四十七)继续规划和抓好第二批生态示范村建设。(市建设局负责,市环保局、城乡规划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配合)

(四十八)抓好环境保护,重点抓好城区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西江、新兴江、南山河、南江河的综合整治及重点监控企业的环保监管。(市环保局负责,市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配合)

(四十九)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加强项目建设征地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市城乡规划局配合)

(五十)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控制人口出生率。(市人口和计生局负责,市农业局、经贸局、监察局配合)

(五十一)落实优抚政策,兑现优抚对象的生活待遇。(市民政局负责,市财政局配合)

(五十二)创建双拥模范城市。(市民政局负责,市财政局、卫生局、公用事业局、城乡规划局、工商局、教育局、公安局配合)

(五十三)编写好“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市发改局负责,市府直属各单位配合)

八、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五十四)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各类适用技能培训,组织好劳务输出。(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市财政局、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农业局、扶贫办、质监局配合)

(五十五)进一步加强五保、低保工作。(市民政局负责,市农业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社保基金局、卫生局、教育局、房管局、监察局配合)

(五十六)落实农业税全免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市农业局负责,市监察局、财政局、教育局、物价局、民政局、人口和计生局配合)

(五十七)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尤其是企业早期退休人员的待遇。(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市经贸局、外经贸局、财政局、工商局配合)

(五十八)实施社保全责征收。(市地税局负责,市劳动保障局、社保基金局、财政局、工商局、经贸局、外经贸局配合)

(五十九)争取年内解决18万农民饮上干净水问题。(市水务局负责,市农业局、环保局、卫生局、财政局配合)

(六十)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坚决制止和查处拖欠企业职工工资等违法行为。(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市经贸局、外经贸局、总工会、妇联、工商联配合)

(六十一)按要求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市建设局负责,市财政局、监察局、劳动保障局配合)

(六十二)清欠农民征地拆迁款。(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市财政局、监察局配合)

九、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

(六十三)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继续加大打击“双抢”、黑恶势力、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市公安局负责,市司法局、法制局、综治办配合)

(六十四)加强政府工作,妥善处理,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市局负责,市法制局、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配合)

(六十五)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等事故多发行业的监督管理,遏制各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市安监局负责,市经贸局、交通局、公路局、公安局、消防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农业局、海事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配合)

(六十六)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市经贸局负责,市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配合)

(六十七)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市食品和药品监管局负责,市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农业局配合)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六十八)加强廉政建设工作。(市监察局负责,市纠风办、审计局配合)

(六十九)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市人事局负责,市监察局、审计局配合)

第6篇

(1)全民性

首先,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其对象是包括接受正规教育的在校学生在内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广大公民,因而应满足包括工人、农民、公务员等各行各业就业人员以及家庭主妇、未成年人、老人等在内的教学对象多样化的需求;其次,公民是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的参与主体,实施要充分调动全体人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基础性

首先,它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奠基性工程之一,着眼于培养公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念和习惯,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宽厚底蕴,为整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它强调面向全民的基础性科学教育与培训,而不是学科性的、专业的、体系化科学知识传授。第三,坚持平民化的建设原则。即面向普通老百姓,贴近民众,贴近生活,在内容、形式和实施策略上,都应以亲民为宗旨。

(3)长效性

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是一项长远事业,在宏观规划、设计和制订各项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进行各项相应建设过程中,不仅应努力使当前的基础配置和保障机制能胜任和满足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需要,同时还要着眼长远,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的相对稳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二、三大任务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的意见,我区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主要由三大任务组成:

1.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任务的教师队伍。

措施:

(1)依托现有学校师资资源,建立起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教的过硬志愿者队伍

——广泛招募在校教师,建设骨干志愿者队伍。通过规范的发动、招募、培训程序,向全区中小学招募志愿者,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

——逐步形成一套有助于教师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通过政策导向,积极鼓励在职教师加入志愿者队伍。将志愿者工作纳入教师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在教师评价、评优、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逐步探索教师志愿者队伍的管理方式和办法,使之能适应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的需求。

——以在校教师为主体,以社会各界科学教育人才为补充。积极吸收在校大学生、待业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等加入志愿者队伍,作为有效的补充,增强志愿者队伍的多元性。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支持和鼓励教师从面向成人的、非正规科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结合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全民科学教育教师的针对性培训和继续教育。

——积极推行教学现代化改革。支持有条件的社区积极尝试网上学校、网上信箱、市民科学教育热线,开发科普专题录像、科普情境剧等,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形成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符合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特点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2.教材建设

加强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教材建设,从教学对象构成的异质性,以及公民科学教育与培训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而言的非正规性出发,开发适应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要求的教材。

措施:

(1)提高现有中小学日常教学中的科学教育含量。

把科学教育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思想,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加大科学教育比重。

(2)制定教学计划,规范全民科学教育教材实施程序

加强教材开发与实施的规划性,制定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教学计划,安排公民每年接受科学教育与培训,在校学生不少于每周2课时,以确保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教材的实施和公民科学素质的真正提升。

(3)探索建立教材使用情况的动态反馈机制。

建立教材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跟踪制度,包括定期向公民、教师收取反馈意见;研究和制定公民科学素质测量指标体系,测评教材使用实效;综合多方信息,定期对教材进行修订,实现教材开发的动态管理。

3.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基地,作为承载科学教育的公共平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实施的成效。各级政府应从基地建设对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的规范性、长效性和实效性来认识其重要性,积极探索群众性科普教育的新模式。

措施:

(1)充分盘活现有资源,提高利用率

——鼓励中小学开放教学场所和设施。进行中小学科学教育基地建设试点,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设立学校基地专项资金,对中小学基地按使用率支付成本或作折旧补偿;将开放率作为学校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优秀中小学基地的表彰制度。

——强化社区教育机构、化技术学校的科学教育能力。结合我市城镇社区教育机构和农村化技术学校网点多、覆盖面广、全民尤其是成人教育经验较丰富的特点,支持这些机构积极开展科学教育项目,并鼓励有条件的机构申报科学教育基地。

——充分发挥社会各类教育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支持党校、团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各类高等机构,结合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自身的科学教育功能。

(2)鼓励创新,积极开辟新的全民科学教育基地

——培育一批非传统的全民科学教育基地。鼓励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利用其设施、成果或生产过程与管理优势,开发科学教育与培训项目,建立特色科学教育与培训基地。设立特色科学教育与培训基地启动资金。

——提升市青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等场馆的科普教育含量。支持各类文化场馆进行改革,进行科普活动革新的探索,开发更多的、针对不同群体的娱乐性、教育性并重的科普项目,提高科学教育含量。

——有效利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有效开辟虚拟基地。成立虚拟科学教育基地工作组,并设立专项启动资金,进行空中课堂、科学教育网站建设。

——以“评”促“建”。探索并逐步建立健全基地等级评估、选优评估制度,加大基地建设力度。

三、工作要点

1、指导、协调各级党校、团校等做好科学教育师资培训、教学场地安排等保障工作。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

协作单位:团区委、人劳局。

2、指导、协调新闻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指导开展有关读物编写、音像制品的编写和制作。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

3、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指导行政院校、干部培训中心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程度和科学水平。

责任单位:区人劳局

4、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培训、教材与教法的改革与创新、教学场地与设施的统一安排、调配等。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5、办好科学教育网站,有关用于科普宣传的音像制品、与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建设。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协作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局、区科协、区总工会、区妇联。

6、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部门协调。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协作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区教体局。

7、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校内外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活动。

责任单位:团区委

协作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区科协

8、组织力量编写一些符合不同行业、企业特点和要求的科学教育读本;进行城镇劳动人口、企业职工的相关培训。

责任单位:区人劳局

协作单位:区总工会

9、农技专业人员的相关培训。

责任单位:区农业局

10、科技场馆的建设指导、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责任单位:区科协

协作单位:区科技局

11、博物馆、图书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开发利用、教学设施的统一调配等。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

协作单位:区文化局、团区委

12、建立科学教育与培训的专家库;提供智力支持。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协作单位:区人劳局、区电大、区科协

四、保障条件

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不仅负有领导和推动的责任,而且更需要切实地承担起实施这一工程的各项保障工作,为工程建设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所在地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的建设工作。从这一工程建设对我区实现“科技强区”、提高我区人民科学素质重要性的高度来认识工程的意义,将它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范围。

——建立全区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教育局、人劳局、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文化局、区农业局、区总工会、区妇联、团区委、区电大、区科协、区社科联等多部门参与,采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商讨、共同解决和协调“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与规划、政策等有关的深层次问题,制定相关制度、出台指导性政策。

——加大科学教育人才奖励、激励力度。对在全民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7篇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为主线,紧紧围绕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县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和市国土资源局确定的年度工作要点,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积极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紫阳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四次会议精神, 围绕县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积极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今年要抓的城镇建设十件实事,及早介入,完成了廉租房和经济实用房、县福利救助管理站的用地规划选址等工作,并协助县城建局完成了县中医院综合门诊楼建设拆迁工作。

二是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优先考虑全县经济建设中重点建设项目和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建设用地需求,支持我县新农村建设和茶叶产业建设用地。为全县新建的10个茶厂做好了用地服务工作,完成了我县重点建设项目灯芯桥水电站、华兴水电站、双桥110变电站的用地预审和报批工作。界岭水电站、许家河水电站、蛇嘴梁水电站、箭竹河水电站、狮子岩水电站、明家河水电站、强祥驾校、全新液化气站、已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正在积极争取市局批准。蒿坪工业园区、八庙梁水电站、下官田水电站已完成土地利用规划调整。

三是按照我县出台的《土地收购储备办法》,编制了土地储备方案。完成了蒿坪工业园区、县农业局、科技局、粮贸小区、钟鼓湾等地段的综合开发土地统征储备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二)耕地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全县耕地保有量达到91万亩,基本农田达到53万亩。一是耕地保护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同各乡镇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状,全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复垦整理等指标全部列入了县政府工作目标责任范围,并分解下达到了各乡镇政府和责任部门,摆上了政府工作议程。县、乡镇、村逐级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状,使耕地保护工作在体制上有了保障。二是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巡查,做到了巡查工作常态化、台帐化,及时查处各类破坏耕地的行为。三是我局组织实施的汉王镇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已完工并通验收。新增耕地98.67公顷,总投资679.56万元的麻柳镇青岩溪、瓦庙镇朱溪河土地复垦项目于10月21日通过省市专家组的验收。新增耕地525亩的广城、焕古、金川土地复垦项目已完工,市国土资源局已组织专家组进行了初验。新增耕地194.2亩的东木乡土地复垦项目和金川土地复垦项目已全部完工。上述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且略有增加,确保了全县53万亩基本农田和91万亩耕地面积不减少。 ·统计系统调查队年度工作总结 ·县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总结 ·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工作总结 ·2012年商务局外资外贸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重点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总结 ·2012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2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2012年度市地方税务研究工作总结

到 单位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三)切实做好矿山企业整合工作,促进矿产资源科学利用。

一是完成了我县完成“十一·五”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为做大做强我县矿业,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三是扎实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成立了“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紫阳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回头看”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开展了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的全面清查,以砖瓦窑、建筑石料等资源开发作为重点,组织安监、公安、环保等部门对矿山企业,进行了拉网式全面清查,关闭了1个不符合规定的砖厂,依法查处非法超占土地7049㎡,收缴罚款9.49万元;及时制止了少数非法开采建筑石料的行为。

(四)完善各项措施,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第8篇

一、年工作情况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按照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及节能、资源与环境技术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领域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注重筛选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大的企业组织申报,敦促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的研发,注重规范财务管理,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有海龙、圆友集团、精工、华铃动力、新材料等5家企业。

(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工艺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年鑫昊木业、双通塑料已被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松柴油机、金石通保温材料已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圆友重工、沃科奇实业已申报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年底有望获批。目前全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6家,省、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精工建立了省国际合作研究中心。4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创智新材料公司与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建立了建筑保温材料研究中心,华铃动力与清华大学建立了双燃料实验室,精工与加拿大Escher-Grad公司共同实施了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机与喷墨数码印刷设备联合研发项目。

(三)科技计划立项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扶持,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坚持把科技项目立项和实施作为中心工作,择优筛选一批整体实力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高、精、尖项目进行了推荐和申报。加强对科技项目的管理,确保科技项目的实施落到实处。年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2项,争取无偿资金423万元。精工的“新型自动数字化印刷制版设备CTP联合研制”被列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计划,争取资金400万元。创智新材料的“年产1000万平方米膨胀玻化微珠建筑防火保温板”和公司的“中药杀菌剂对姜瘟病的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四)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得到转化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年通过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10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创智新材料的“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防火砂浆”项目已列为年国家863计划预备项目(全市仅有2项),列为年技术创新基金储备项目,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实业的“新型智能蒸汽回收机”等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

(五)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深入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举办科技活动周,发放宣传资料,接待咨询,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明显加快,立足当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亚康药业的“黄芪、双黄连浸膏粉在种鸡生产中的应用”、公司的“植物活性苷肽杀菌剂”、沃科奇公司的“阿维菌素免耕肥”等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按照区委、区政府对招商引资的统一部署和分配的任务指标,局内部又研究制订了奖罚措施,充分调动每个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重点引进具有高成长性、强辐射力的高新技术项目,把有限的土地优先用于技术含量高、产业配套强、资源消耗少的高技术、高税收、高就业项目,实现产业化。截至目前,引进了河海水文科技有限公司(已落户高新技术产业园)、农作物病毒防治有限公司,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224%。

全区科技工作的总体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科技新成果转化率及其规模效益仍然较低;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科技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储备不足;科技对外开放的力度还不够等等。所有这些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区科技事业的发展,必须在今后认真加以解决,以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科技进步的新要求。

二、年工作要点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强化自主创新、完善支撑体系、加强对外合作、实现重点跨越”为总体思路。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首要任务,以实现优势领域的技术突破和重点领域的技术跨越为重点。着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能力”,健全完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创新服务“三个体系”,完善科技运行机制,培植科技资源,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全面提升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形成经济、科技、社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树立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科技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带动工程,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国家、省发展重点,加快推进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信息产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规模膨胀,打造全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核心力量。重点扶持圆友重工、精工等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一批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组织创智新材料、幸福药业、奥博仪表等企业做好高企认定工作,培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和产学研技术联盟建设,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创新体系,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高新产业发展夯实根基。重点推动创智新材料、亚康药业等企业创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确保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针对我区具有区域优势和特点的产品、技术,广泛吸纳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合作为纽带,以提高全区的产业技术水平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推动力的“产学研技术联盟”。确实发挥参与各方的技术优势和积极性,弥补各自的不足和缺陷,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推动科技为产业化服务。

(四)有效整合科技资源,着力提升成果转化能力。按照上级科技部门科技计划项目的总体安排和具体要求,认真筛选对应的项目,及时申报各级各类专项科技计划。对创智新材料申报的年国家863计划项目和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沃科奇的省科技发展计划、俊清合作社的省星火计划重点项目等集中精力做工作,确保落到实处。做好恒联的“纤维膜套管”项目国家国际合作专项的申报工作。

第9篇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研究技术中心建设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技术中心健康发展。刚才,淑玲主任传达了09年全省技术创新工作要点;举行了20**年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授牌仪式;各级技术中心企业代表分别作了典型发言;科技局罗涛副巡视员做了重要讲话。下面我就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自**年国家开始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来,已走过十六个年头,我市认定市级技术中心也已走过十三个年头,技术中心建设工作也逐步趋于完善。**年**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福胶集团有限公司、**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我市企业技术中心已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

(一)企业技术中心已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企业技术中心队伍强大。截止**年末,全市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64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6家。各级技术中心数量在全省及国内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国总数的1.91%,占全省总数的15.3%。

二是技术中心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多。技术中心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达到40065人,平均每家企业248.9人;省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活动人员数达到23429人,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3593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5841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172人,科技活动人员平均每家中心达到488.1人,远高于规模以上企业。

三是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高。技术中心企业**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达到92.24亿元,平均每家中心达到5729.19万元,支出额同比增长40.31%,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93%,同比提高0.39个百分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达到80.33亿元,平均每家中心达到1.67亿元,支出额同比增长34.67%,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05%,同比提高0.42个百分点。

四是企业技术中心研发设备先进。技术中心企业的研发仪器设备大部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其中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的研发仪器设备大部分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116家市级技术中心研发仪器设备原值达到了71578万元,平均每家中心633.43万元,远高于省级技术中心500万元的标准。

五是企业技术中心已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中心。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纷纷聚集到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仅对研究院所及高等院校的直接支出就达到了2.16亿元,平均每家企业450万元。

(二)企业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它不是简单定义上的企业研究所或开发机构,而是一个能够支撑企业整体发展的具有综合功能的技术创新组织,它在研究企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采用高新技术、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济钢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完善炼焦煤气流调湿与分级一体化工艺技术,使该技术成功日常运行,炼焦装炉煤水分由8-10%降至6%左右,实现了焦化废水的源头消减,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国内外市场在技术、质量、价格和交货期等方面的不同要求,通过高技术嫁接,用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迅速实现了产品更新换代和结构升级。以市场为纽带,联合投标、联合开发设计、联合制造,既满足了用户技术、质量要求,又在实践中加快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增强了自主开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实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在合作生产中实现了“共赢”。

二是把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形成产业链和高技术产业化作为目标,在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上取得明显成效。**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开展了新型电机仿真研究、转子温度场仿真分析等基础研究,以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工作既促进了国产化的进程,同时提升了产业链以及相关产业链水平。济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建的“高端薄板产品研发实验室建设”项目、浪潮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承担的863“容错服务器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项目、**试金集团与清华大学共建强度中试基地等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企业技术中心在我市的技术进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在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随着我市企业技术中心运行体制和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技术中心功能及作用明显增强,技术创新成果和绩效水平大幅提升,在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年技术中心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888.29亿元,占全市总数的75.02%;新产品贡献率达到37.8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87个百分点。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全年鉴定验收新产品达117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近200亿元。济钢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高端产品的新突破。20**年全年中板、中厚板品种比、高专比分别达到90.55%、75.44%;热轧品种比达到90.17%,高端产品比达到了70.49%,一、二类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达到了40%。浪潮集团研制推出的“NX7140D刀片服务器”新品,该款产品以130W的单片最低功耗刷新了业界节能记录,成为目前市场上功耗最低的刀片服务器;浪潮天梭TS30000在全球首批、国内首家完成高性能数据库虚拟化系统可信测试。标志着浪潮在高性能商用领域“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的三维技术布局获得再次突破和验证。

(三)企业技术中心支撑和带动了全市工业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虽然技术中心企业数量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50%,但**年实现销售收入已达到2345.77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63.33%,年开发的新产品数量和新产品实现的效益均占全市总数的3/4以上,**市的企业技术中心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目前,我市已在汽车、烟草、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行业建立了5家行业技术中心,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技术创新的龙头,带动了行业技术的整体发展和创新水平的全面提高。中国重汽、浪潮集团、二机床、力诺集团、齐鲁制药、济钢集团等企业在我市新特优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中心企业已成为全市优势行业发展的排头兵,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回顾去年,我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暨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财政局、市科技局等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更是得益于在座的县(市)区和企业的辛勤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市经委向从事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进一步提高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市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尽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和发达省市企业技术中心相比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部分企业对建立企业技术中心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这个问题在往年的技术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过,在其它各种不同的场合,也提出过,但是至今仍有部分企业对技术中心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91.5%还没有各级部门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甚至一些主营业务收入几十亿元的企业,至今还不是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是企业技术中心整体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我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投入的研发费用相对较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31%,与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4.48%相差了1.17个百分点。目前,仍有部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低于3%;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原值低于300万元;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量低于30人。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承担的省部级以上政府科技项目数仅有243项。这些指标均与国家对技术中心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更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相协调。

三是对国家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优惠政策掌握不到位。国家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非常重视,出台了许多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优惠政策。但我们许多企业对国家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不掌握,导致企业该享受的优惠政策没有享受上。尤其是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执行的不理想。据统计全市技术中心企业中,享受该项政策的仅有40家企业,占技术中心总数的24.4%,就这40家企业享受该项政策也不充分,与企业实际研发投入不成比例。去年我到深圳参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授牌仪式,期间省政府召开了技术中心工作座谈会,在各地市和企业的发言中,我感觉**在政策利用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

四是重认定轻建设的现象还普通存在。在我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中,目前存在的比较普遍而且较为严重的一种现象是,企业重视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一旦被认定后,就放松了对技术中心的建设,突出表现在申请认定时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要求,运转一段时间后,个别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特别是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还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下,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制约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法宝。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好企业技术中心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更是企业自我发展,提高竞争力,打造优势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提高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再接再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在新一轮依靠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热潮中,企业的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抓技术创新,要从我市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的重要性,努力创造条件支持技术中心建设,把企业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做大。

三、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领企业更好地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国家“**”规划把“自主创新”提到了国策的层面上,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上。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以企业为主体,要以企业技术中心为载体,增强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规划的实施,尤其是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既给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机遇,也对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和水平提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住机制创新,切实加强技术中心制度建设

企业技术中心的生命在于有一个好的机制。因此,不断创新技术中心运行机制,是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中心环节。国家、省、市均出台了《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定位、作用及管理都做了全面的规定。我们要按照管理办法提出的要求,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动态管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建立起一个符合企业实际,符合本行业技术创新规律,定位明确、机制灵活、行之有效的技术中心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

一是把继续完善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建设,作为创新机制的基础性工作。企业成立技术中心,要有独立的组织机构、章程制度、固定人员,这是对技术中心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发现,有一些技术中心已被认定好几年了,仍然是一个壳子,在企业组织框架中找不到技术中心。还有一些技术中心虽然有组织机构、牌子,但各项技术创新工作不在技术中心进行,技术中心仍然是虚拟的,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存在的。请各技术中心企业回去检查一下,希望制定措施,坚决杜绝这两种情况在各级技术中心企业发生。技术中心的体制机制及制度建设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不牢固,什么工作都无从谈起。

二是把完善技术中心人才激励制度建设,作为创新机制的根本性工作。企业发展靠产品,产品创新靠技术,技术进步靠人才,没有高水平、一流的技术人才,技术中心的工作要达到高水平是不可能的,吸引、留住、使用好人才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技术中心企业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完善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激励机制,把技术人才激励奖励制度作为技术中心最重要的制度,下大力气制定好、实施好。首先是处理好吸引外部人才与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关系,打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传统观念。在**现有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从外部吸引人才是我们技术中心的一项基本人才政策,但是同时更要重视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能因吸引外部人才而忽视现有人才。其次是处理好物资奖励与精神奖励的关系。物资、资金等是提高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要推行一些企业好的做法,对技术人才在提高待遇的同时,更多地为他们提供事业发展的机遇,提供技术成长的机会,提供才能发挥的舞台,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努力营造“宜于创新”的人才环境。

(二)抓住关键环节,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功能建设

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是技术中心建设的灵魂,是技术中心水平高低的集中体现。要抓住创新能力建设这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是要把企业技术中心作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研究开发的中心,以产品为龙头,带动相关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的研究开发。

二是要把企业技术中心作为产品和技术决策咨询的中心,对本行业及相关的全球技术和市场信息要有较强的获取能力,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建议,供企业决策时参考。参与本企业发展战略和技术进步规划的制定,以及重大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论证工作。

三是要把企业技术中心作为产学研联合和对外合作交流的中心,做好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及国内外同行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四是要把企业技术中心作为技术服务和辐射的中心,对企业内其它技术开发机构的工作提供系统的指导、咨询、评价和服务,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经济评估,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内外的推广应用。

(三)加大创新投入,切实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

目前,我市企业技术中心,尤其是部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设施和手段较为落后,直接制约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因此,我们要把加大创新投入作为突破口,利用好增值税转型的大好机遇,切实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企业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我市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比其他企业高,但与兄弟省市企业技术中心比,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应把研发投入作为优先考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企业技术中心要保证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省认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费用应在继续保持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再逐年有所提升。

二是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引导和支持。国家、省、市每年安排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技术中心建设的资金很多,并逐年增长。国家发改委、省经贸委近年来对我市重点技术中心补助额度已达2100、1100万元,市经委已连续三年对新认定的4家新认定的国家级、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进行补助,累计金额已达2400万元。各县(市)区也应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投入。这方面高新区做得不错,对**-**两年省以上技术中心的扶持资金累计达到300万元,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请各县(市)区向高新区学习,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是要用好用足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用好用足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也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最终都是落在了资金的支持上。但是在执行上,存在很多问题,企业技术中心中真正享受这些政策企业比例不高。这次会上,我们将请税务局的领导对新出台的“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进行培训,希望技术中心企业一定要把学习、掌握好这些优惠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努力把这些政策用好用足。也希望各县(市)区市经委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国家的政策。

第10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一、校企合作的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教育已经备受政府和国民的关注,而新年伊始,教育部门纷纷的2016工作要点中,校企合作为大方向。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由院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特别需要确定培养目标,企业和学校联手共同安排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和企业培训相结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近年来,各级各类高职院校不断丰富和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校企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深,形成了长效机制和多元格局,从而把学校和企业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深入合作,共同发展,创造了校企共赢的社会效益。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此来深化人才培养深度和广度,促进经济发展步伐。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和经济发展的“三赢”。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引进模式

其涵义是指学校与企业通过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引进企业的优秀人才(例如企业培训讲师、优秀骨干等),为与企业技能要求相对应的班级来开课,学校可根据学生课余时间来安排课时,由企业组织课程以及相关的课外培训活动。在校园内就可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无需考虑场地和设备问题,达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的目的,实现多赢。以江苏省南京市三江学院为例,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三江学院目前已开始实施引进模式,其商学院分别与友邦保险公司和中科集团建立合作办学机制,成立友邦保险班和中科启航班。引进两家企业优秀的培训讲师来为相应的班级授课,并带领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让学生得到锻炼,真正提高了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今后快速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得不说这归功于校企合作引进模式。

2.订单模式

企业不直接参与教学模式中,只负责提出人才培养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行业教育最新相关信息、技术支持、师资培训和实习安排,委托学校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学校则根据企业要求来制订培养方案,创设教学环境和条件,组织实施教学,使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这种模式相对单一化,其人才培养多元性相对其他模式有所不足。以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与甲骨文(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泽达学院甲骨文人才产业基地特色班”。该特色班将实行符合公司需求的教育培养模式,定向专业、定向招生、定向培养。预计分为五个阶段的企业教学,由企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学生实习环节相关培训工作,同时配合学校完成学生的毕业设计及少部分课程授课。学生入校后采取零学费入学,同时签订年薪不低于10万元的就业协议。“甲骨文特色班”着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3.基地模式

这种模式指学校与企业根据各自具体培养目标,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目标下进行统筹安排――由学校提供土地,在校内开设实训基地,由企业负责人才培养策划、资金和设备。

根据企业需要及特殊性对学校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试,只有通过企业测试才具有去企业工作的资格。一般学校会建议应届生参加培训,因为此时学生都面临我能做什么工作、什么工作适合我等问题,抉择不定,所以通常作为就业资源提供给学生。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其与江苏扬建集团共同签署《校企共建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确定共建模式。江苏扬建集团下属的扬州华正工程质量检测公司迁至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在2010年1月,依托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经扬州市科技局批准设立扬州建筑新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发平台。2010年10月,以市级建筑新材料研发平台为基础,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江苏省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校企共建土木工程产学研基地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设备总值600万元。

三、校企合作的障碍

1.政府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力度不大

一些地方政府对校企合作认识不足和政策上不配套,往往口头强调的多,而真正重视的不够,有力的财政、税收等配套政策支持少之又少。而企业都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的,没有政府政策引导、税收优惠和其他经济利益,对学校的支持往往就可能成为了“不必要”。短期行为也就在所难免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目前,校企合作只是在《职业教育法》中有部分地方涉及,但该法对校企合作的内容涵盖不全面,并没有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也没有强调否定性后果,不合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法律原则。

2.企业提供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

企业是院校毕业生的主要接纳者和受益者,但企业在校企合作兴趣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

(1)学校追求的社会效益,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有时两者并不能对接。而校企合作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尚未出台。

(2)校企合作会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而培养出来的人才若不能保证一定会在企业工作,则会给企业带来管理风险。

(3)目前中国企业以低端制造为主,依靠廉价的劳动成本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岗位准入标准低,只要工人会操作,不需要刻意培养大学生。

3.院校提供校企办学能力不强

很多院校本身教学实力并不强,教育水平不高,师资力量也比较匮乏,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直接来自高校本身,他们并没有实践的工作经验。在给学生进行教学培养时,并不能够了解学生在毕业后所要面临实际岗位的工作需求。高校过度重视教师学历的培训,忽视对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学院的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滞后于企业的需求,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生源的素质也很难保证,无法吸引优秀的企业与院校合作。加上大学生就业观的改变,跳槽频繁,与院校合作很难得到实际的利益,而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一直是企业的目标。

4.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以及调查了解,很多学生对于校企合作的兴趣不大,甚至完全不了解。大多数的学生过着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将时间花费在了游戏,逛街,商场上,对于自己的未来也很迷茫,很少有学生主动接触企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了校企合作的中心。

四、应对措施

1.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要从战略的层面规划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发展,统筹校企的合作办学,将校企合作当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手段。首先政府应以立法的形式制定有关校企合作办学的相关条例,明确学校与企业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对校企合作进行保障;其次政府应积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一定特色、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进行激励,以此来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最后要对校企合作进行评价,提供指导意见,及时有效的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2.企业的融入与推动

校企合作能否成功在于企业是否积极主动地融入与推动。没有企业的主动融入与推动,校企合作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校企合作必须注重构建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不仅仅体现在一时的经济利益上,还包括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等,主要体现在:一是选择职业院校优秀的人才加入企业员工队伍,利用学校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继续教育;二是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所以校企合作应大力构建能够调动企业积极参与的利益分配机制,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利益的满足与观念文化的沟通来促进其更有效的发展。

第11篇

危机中孕育机遇。经过精心运畴和策划下,公司终于顺利渡过危机。

“非典”时期是对和佳公司直销体系完整性的检验,针对非常时期的变化,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非典型”策略,也就演变成为一次“救市”行动。 和佳直销遭遇“非典”危机

珠海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采取直销模式,虽然经过十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已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设立办事处,建立起了集市场销售、技术支持、产品维护、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完善的复合性市场网络,遍布全国各地200多名销售人员和服务队伍,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已在各医院中获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但由于“非典”危机的突发性,进入4月份后,产品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0%。

直销受阻。

“非典”时期,人们对“上门推销”这种直销方式产生排斥,业务员的工作方式开始遭遇严重挑战。与此同时,医院出于安全考虑,更是规定了严禁业务人员进医院推销产品。

和佳的客户就是医院,如同当头一棒。

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取缔一切公共场所大型活动,公司精心准备的新品推广活动不得不无限期推迟。而这对于二次创业的第一年的和佳来说,年初制定的一系列的市场行动计划,都因此而打乱。

对于和佳公司来说,这种紧急的状态也是第一次遇到,而“非典”对公司的市场的影响可谓是方方面面的,如广告、出差、物流、促销等,甚至影响到公司的渠道模式的变化。

危机降临。

遭遇“非典”危机,任何想大展宏图的想法和做法都很难取得很好效果。因为客观环境使你无法按计划行事。

和佳公司业务员被医院拒之门外。

和佳公司业务人员纷纷返回办事处,公司的市场活动几乎全部取消。

同时,公司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50%。

寻找对策。

应该说,“非典”疫情的爆发使医疗器械企业面临极大的商机,但由于对这种突发性的大面积疫情反应不足,造成营销手段的滞后,市场机会也悄悄从身边溜过。

遭遇“非典”,和佳公司的品牌形象在经受考验,企业的运营能力受到挑战,更重要性的是企业的营销体系遇到冲击——“非典”考验企业的不仅仅是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不仅仅是市场机会的把握或者流失,“非典”给企业带来的,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决策力在非常时期的表现。

通过分析当前国内一些企业在非常时期的营销对策,虽然市场的恐怖营销活动如群魔乱舞,但毕竟有违企业的社会道德,这种方式只能得逞一时,而若一味利用“非典”事件营销获得短期利益,而若产品本质上和“非典”无甚必然联系,这种营销长久会对整个品牌形成巨大的伤害。因为你营销的越多,离开你产品的原有定位就越远。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根本不符合和佳公司“和容天下,科技更佳”的企业理念。众所周知,从古至今,发国难财的人始终是万人唾弃的对象。

另一方面,全国上下都在为“非典”出钱出力、出谋划策。一时间,捐钱捐物等公益事件不断涌现。

为何如此多企业会热衷慷慨解囊?因为在这样千年难遇的突发事件中,企业若慷慨捐助,也是企业开展提升品牌形象的良好机会。况且,这种公益活动远比那些硬广告效果好得多,且花的钱可能比广告费用还要少。

公司决定向国家卫生部捐赠亚低温治疗仪。和佳公司的亚低温治疗仪主要应用患者的高热降温,治疗各种中枢性高热及感染引起得的高热、惊厥有显著疗效。

市场环境的转变总是孕育商机。 启动“新闻营销”策略

这是任何一个营销人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非典”的肆虐改变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方式,也在无形之中改写了营销业界多年积淀下来的游戏规则。

要在突发事件中抢占先机,一要速度,二要方法。“非典”危机时期,企业反应要迅速,出手要快;既要借助“非典”这个机会但又不要过于炒作,太过张扬反而不好,那样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在具体操作上一是要有好的切合点,不做作,不牵强附会;二是要注意以树立企业形象为主、产品营销为辅,通过树立企业形象来带动非典时期的产品营销。

时势分析。

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人们对发热现象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产生了不小的恐慌,迅速成为医疗界乃至媒体高度关注的热点。5月初,珠海和佳亚低温治疗仪相继装备在北京、广东、山东、广西等省市各大医院。由于该设备对人体降温有明显的疗效,因此受到了使用该设备的各医院ICU(重症监护室)、发热门诊、传染病区的好评。

和佳公司迅速作出决定,向国家卫生部捐赠一批亚低温治疗仪产品,利用自身优势,支援国家抗击“非典”工作。

此次捐赠活动,就是尽一家民营企业之社会责任。和佳公司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经过十几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佳公司已成为国内医疗器行业的龙头企业。饮水思源,现在国家处在危难关头,人民处在危难之中,和佳公司以捐助公益活动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报答人民,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非典”战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新闻营销”计划案(提纲)。

在这种危机关头,考验的将是企业的社会良知和商业道德,诚信将是这场事件营销之战能否胜利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根据当时时势发展变化,和佳公司迅速制定了行动计划:

时间:2003年5月9日——30日

活动内容:珠海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向国家卫生部捐赠价值102万元的亚低温治疗仪系列产品,并以此作为当前开展“新闻营销”活动的契机。

活动目标:

1、为社会献爱心;

2、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

3、促进产品销售。 活动准备:主要是获得政府层面及媒体等社会资源的配合。

1、与国家卫生部落实捐赠工作要点;

2、与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联系,争取为我公司“行业倡议书”提供支持;

3、与珠海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联系并邀请参加设备出发仪式;

4、落实媒体。

实施情况。

5月8日,卫生部致函珠海市和佳公司,同意接受捐赠,并作出指示捐献给北京小汤山医院、宣武医院、地坛医院、304医院等四家抗“非典”重点医院。

5月14日,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在公司总部召开了向国家卫生部捐赠总价值102万元亚低温治疗仪的出发仪式。

出席此次仪式活动的有珠海市政府、市政协、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市经贸局及市各大医院领导。

同时,光明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粤港信息日报、香港商报、珠海特区报、珠海特区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记者到会。 搭乘“新闻快车”。

价值102万元人民币用于捐赠,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然而,珠海和佳公司做到了,充分向公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当然,在以捐赠公益事件为新闻诉求非常泛化和运作手法极度同质化的情况下,将比的是“新闻造势”的手段和效果,谁能够牢牢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抢占消费者心理占位,谁将会在这场充满商机的战役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5月12日和16日,四川《经理日报》、广东《医药经济报》分别整版刊登由公司企划部撰写的《跨国医疗器械巨头完成布阵,国产品牌路在何方》的产经报道,文章中以珠海和佳公司作为国产品牌的代表,毅然抗起民族大旗,与跨国巨头抢争市场。

同时,公司购买5000份《经理日报》,发送客户手中。一时间,珠海和佳医疗设备公司的名声在全国各大医院广为传播。

如此大规模地宣传,也基本上完成了新闻“蓄势”工作,并且将和佳公司的一些信息传递给目标公众。应该说,和佳公司的新闻造势策略的起势点较高。

在这时候,新闻运势策略需要加强――必须将公众的注意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很快地第二轮新闻冲击波轰轰烈烈地出笼了。

5月15日,《珠海特区报》、特区电视台、《珠江晚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刊播了和佳公司公益捐赠的消息。

随后一个星期里,《香港商报》、《光明日报》、《粤港信息日报》等媒体纷纷刊登和佳公司的公益捐赠新闻事件。

5月23日,和佳公司派员到北京向四所医院赠送亚低温治疗仪,再度引起有关媒体的关注。

5月26日,《北京晚报》刊登和佳公司捐赠消息。

6月2日,《中国经营报》刊登了“珠海和佳捐赠价值102万元亚低温治疗仪”的新闻报道。

同时,《跨国医疗器械巨头完成布阵,国产品牌路在何方》文章的有关内容被《中国企业报》、新浪网、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产经网、医药经济快讯网等有关媒体转载。

此次“新闻造势”活动就是借助高频率的诉求提及,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了公司及产品的知名度。 发倡议,媒体再度推波助澜

在所有的企业中都热衷捐赠的同时,必须要注重一个问题——唯有第一个捐赠企业才能博得头彩,引起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而后来跟风捐赠者,或者是因捐赠物资不多,或者是跟风手法太疲软,均难以博得头筹,引起媒体关注。而若一味跟其他企业攀比捐赠数额,又偏离了捐赠本身的意义,结果可能导致出钱不菲市场无甚反应。

如何在捐赠的大潮中抢夺眼球?关键应是多管齐下,捐赠辅之以其它的必要手段。

抗击“非典”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珠海和佳公司以身作责,同时向社会各界发出抗击“非典”倡议。

5月19日,在全国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珠海特区报》刊登了和佳公司向全市民营企业发出“讲大局、讲科学、讲奉献,做诚信经营者;尽企业之社会责任,筑抗‘非典’之钢铁长城”的倡议。

5月28日,《经理日报》再度为和佳公司摇旗呐喊,刊登了和佳公司向全国医疗器械同行发出“讲大局、讲科学、讲奉献,做诚信经营者;尽企业之社会责任,筑抗‘非典’之钢铁长城”的倡议。

“非典”毫无顾忌地侵蚀着生命。人命关天,珠海和佳公司在全国同行中首先站了出来,它力量的源泉来自“和容天下,科技更佳”企业理念所蕴含的能量,还有那份社会的责任感。在这场人与天的抗争中,珠海和佳靠信誉赢得了广大客户和同行的信任和尊重。 非接触性策略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全体业务员面前的战场一下子变成了两个:一个是危险的“非典”,一个是激烈竞争的商场。要打赢这两场艰苦的战役,不但需要全体市场一线员工保持顽强的斗志,还要时刻提防遭受病毒的侵袭。

患难之中见真情。和佳公司认识到,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员工忠诚和负责。这样,完全有可能把这场危机转化为契机,为开拓市场打造一个安全的氛围,使业务员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

情感关怀。

在“非典”疫情的冲击下,企业的员工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站在一线的业务人员。公司采取了一系关怀员工的措施。

1、把员工的健康看作高于一切。如果漠视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显然会导致反感和矛盾。和佳公司要求办公区域和员工生活区域进行消毒,取消大型会议和集体性商务活动,并为员工采取切实的防病措施。“非典”发生后,公司取消了一切常规的出差任务,而对于急需到省外解决的事情,由公司安排专车,以避免乘坐飞机、火车或其它交通工具而带来的感染机会。同时公司组织学习了“非典”的防治方法,并为每位员工发放了三副中药,要求其煎服。

2、向员工家属报平安。对远离家乡的员工,公司应要求其主动加强和家里人联系,也可由公司定期向员工家属电话慰问或寄送卡片,感谢他们的支持,让他们放心。

3、组织一些集体运动。由于适度的运动能防“非典”,公司要求各地办事处组织如爬山、拔河等既可煅炼身体又可强化团队精神的室外活动。

非接触性策略。

业务订单取消或推迟、各种会议停办、业务人员无法出差……突如其来的“非典”,使公司的市场推广计划、出差计划纷纷搁置。面对这场危机,和佳公司没有悲观失望,而是目光敏锐、动作敏捷,早早把目光盯在了电子商务、邮寄资料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非接触策略”上。

1、增加业务员的通讯费。各地办事处的业务员给客户打电话、发传真的多了。

2、向客户邮寄公司宣传资料。由于和佳公司的捐赠公益活动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宣传,通过整理成册,不断地向客户寄送各种公开媒体对公司的大量报道。

3 、做好客户慰问服务工作。通过分析此时客户的需要,主动联系客户,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媒体等形式服务慰问、关心、关注客户,给客户送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同时,通过联系调查客户,总结分析发现客户未来的需要。 借助新闻力量,和佳亚低温治疗仪捷报频传

和佳公司紧扣公益捐赠这张牌,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信任。继5月5日和佳在广西梧州红十字医院签单20多万元后,各地市场均有了不同的起色。特别是在全国上下媒体进行大量的宣传报道后,短短几天之内,和佳公司亚低温治疗仪捷报频传。

5月7日,和佳贵州办事处同一家医院签单亚低温治疗仪6台。

5月15、16日,湖南、江苏、湖北、陕西等地办事处都有数目不等的订单。

5月23日,各地办事处掀起了签单。四川、山东、湖南、福建、北京、河北等地的签单如雪片飞往公司总部。

在全国各地,和佳亚低温治疗仪已呈现火爆场面。仅在5月份,和佳亚低温治疗仪就签订595台,总价值1500多万元。年前制订的年度销售1000台,占领30%的市场份额的目标已是指日可待。

同时,也真正拉开了国内亚低温治疗仪产品市场大战的序幕。

“非典”时期营销的意义就在于在“非典事件”之后,你的品牌是否已深入人心,这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