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1 08:38: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学学生教育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进行,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必须更新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探索新的适合当地实际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由于继续教育培训学分与职称评聘关系的紧密程度还没有高度凸显,致使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主动性不是太高;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大多数为通识培训,专业性不是太强,致使培训的实效性不太强;培训机构人员自身参加更高机构专业培训的机制不太健全,加上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致使知识老化,素质不全面,很不能适应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的新要求,参训教师意见比较大;培训内容没有“自助餐”式的可选择性,只能是我上啥菜你就吃啥菜,致使参训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选择权不大;农村中小学由于编制太紧“,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小规模学校更是一个老师包一个班,身患小病也不能请假,更不用谈丢下学生去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了,即使有参加培训的可能,(由于丢下本班学生委托给他人照看也只是管管纪律不出乱子,受托者还有本班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等他呢),也是身在培训课堂,而心却在学生身上,就怕学生出点问题,至于班上学生教学任务的.耽误等,也只能等培训回来后补课了,很难将全部心思花在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上;正常的节假日他们也希望得到正常休息,以便处理家务,如搞搞卫生、洗洗衣服、干干农活等,这样就造成严重的工学矛盾,何况正常的节假日休息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正常的权力,相对于学期中间的指派性参训活动,他们为了晋升职称不得不选择参加于假期里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虽然从心眼里来说是不得已而选择这个时间段的培训(虽然参训要牺牲许多家庭事务时间,但却没有牺牲自己所带班级孩子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相当部分中学学区没有健全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培训无规划,选人乱指派,哪位教师应该参加培训心中无数,尤其对上面分派的参训人数随口分解,不能照顾即将参加职称评聘的教师;有些学区学校对派出参加培训的教师监督管理不到位,不能配合培训单位实施积极的科学管理,例如,督促参训教师拓展延伸作业的完成,反而委托许多无关的其他事务要求等。结合中小学教师培训本职工作,结合前述现状,特提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对策思考如下。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其应尽的义务,政府部门应切实履行教育行政职能,既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实现,又要加强监督、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探索不断提高培训效率的新方式、新方法。
二、注重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相融合
培训机构及相关人员应经常深入中小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教育实际问题,多听取一线教师意见,然后深入分析,找准原因,再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培训者的人选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大家尤其是一线教师的认同。
三、提高培训者的素质与能力
对培训者进行提高培训,建立培训竞争上岗制度。培训单位应面向社会,从有教育教学经验又愿意为继续教育培训做工作的一线校长及教师队伍中聘请兼职培训教师建立地方培训专家库,适时组织学习参观培训,分解培训专题,平日备课,到时积极上阵。
四、提高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要从现代成人教育理论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教师已有的教育资源,采用参与式、案例式、观摩研讨式等培训方法,让他们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已有观念和经验,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提高与发展。
五、探索和改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采用“培训机构”模式。对此必须不断改进以受训者为本的培训新模式。一些农村地区摸索实践的由学校联合在教学片区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模式值得借鉴。
六、不断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法
根据教师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创设集中培训的学习情境,为教师学习创造和谐环境;创建民主对话的继续教育培训气氛;发挥一线教师的优势,丰富培训资源。
七、充分发挥现代远程网络技术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培训机构应加强网络建设,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服务,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八、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在坚持统一培训的前提下,提倡教师自主选择继续教育学习方式和内容,引导他们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应该立足实际,加强引导和监督,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自主创新之路,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新格局。
1.1当前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亟待提升的需要
中小学教师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还有待提升,表现在:第一,对媒介素养基本概念的认识不清。例如,一些教师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或“技术素养”等同。第二,受制于客观条件或是传统教学方法,制作、使用媒介进行有效教学的方式单一、经验欠缺。第三,解构媒介信息与批判思考的能力不足。第四,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不强或方式不当。联系背景分析,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正式引入我国仅有不足20年的时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尚处于不断深化的阶段,因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步伐整体上还未能与时代步伐相协调。具体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在其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均未能接受到较为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内容框架中也未明确涵盖“媒介素养教育”;我国高校师范生一般可以通过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影视鉴赏等课程提升一些媒介素养,但仍缺乏对“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全面的了解。由此,不难理解我国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亟待提升这一现实问题。中小学教师是处于中小学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只有通过他们的智慧才会在实践中生根开花,而他们的实践反过来又会促进相关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与丰富。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几乎看不到正式的、具有结构体系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这就更需要现阶段各学科的中小学教师拓展能力以协力承担起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责任。例如,运用媒介为课堂教学增添亮点,理解媒介并将媒介理念融入自己的教育实践等。因此,推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1.2当前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许会有观点认为:目前中小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压力,因而其自主选择接触媒介的时间本身有限;加之以家长与教师的影响、监督,导致其所了解的媒介信息的内容看似也是可控的。因此,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可“让位”于具体学科的教育。但在媒介化社会,教育几乎不可能逃离“媒介”的影响。而且无论是从中小学生心理行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还是从近些年发生的中小学生因“媒介问题”而犯罪的案例来看,对这一群体实行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当一些不良信息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影响到中小学生时,以往教师的做法多是在“学生”与“媒介”之间竖起一面冰冷的墙壁以起到“隔离”“、抵制”“、保护”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教育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小学生成长为媒介化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个体。只有通过积极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生才能理解媒介的形式与内容,才能自觉、合理使用媒介而不沉溺其中,也才能成为创造性思考与传播的新力量。当今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体现为适应并超越时代,而不是被时代所束缚。个体媒介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应从中小学开始扎实推进。而推进的关键在于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因此,推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极为迫切。
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路径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准备与启动阶段。而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英国有专门从事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他们的职前培训虽显不足,但是“在职培训的形式多样,比如由媒介素养考试委员会或英语与媒介中心提供的为期一日的工作坊,由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和英国电影研究院提供的课时较长的课程班或硕士课程。”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主要有“教师自学”和“教育培训”两种。即便是“教师自学”,政府与社会媒体机构也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教师培训”则已形成了规模与体系,培训课程丰富且针对性强,培训机构专业化———“以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心为例,它是一个教育组织,设有专业的培训机构,拥有丰富的公众教育资源,致力于促进和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一体化,研究和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球化时代,合理借鉴国外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有助于构建我国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推行路径。
2.1政府———引导者
政府的引导作用首先应体现为提升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等。为推进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我国应在对其概念作出基本界定的基础上,将“教师媒介素养”的培养明确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以及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中;同时,建立适当机制,将“教师媒介素养”的发展与教师行业准入制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等建立关联。政府的引导作用还应体现为提供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框架,具体涉及: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培训机制、评价体系等。
2.2高校———指导者
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深入的教育研究作为支撑。特别是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更需要获得可以指导教育实践的专业知识。因此,需要高校发挥指导作用,即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参与教材编写、进行课程评估、走入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各方共同承担起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此外,高校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突出师范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特色,并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因为在学科间融合、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等背景下,目前高校中的学生均可能是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预备力量。
2.3社会专门机构———协助者
联系国外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情况来看,社会中的媒介机构与专门成立的媒介素养培训机构,例如,加拿大媒介教育协会、艾伯塔媒介认知协会等,均可成为推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协助力量。当前中小学教师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理论,但如果缺乏传播的技能与从媒介生活中提炼教育素材的能力,就仍难以保证所进行的教育贴近学生实际。而社会媒介机构的介入与媒介素养培训机构的建立,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实际的媒介教育素材的同时,也会向其传递出新技术、新方法与新视角,从而避免媒介素养教育流于形式。
2.4中小学学校———统筹者
中小学学校是开展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能力得以体现的园地。中小学学校应立足客观实际,开发“双向”媒介素养校本课程资源———面向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面向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前一课程的实施是后一课程实施的保障,后一课程的实施是对前一课程实施效果的反馈,两者相互促进,以教促学,以学评教。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中小学学校还应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加强与高校、社会相关组织单位等的合作,例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交流会等,丰富校内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2.5中小学教师———主体
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至为关键的是中小学教师自身转变观念、积极行动。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整体的研究与实践还有待深化,在此现实背景下,更需要中小学教师先行树立媒介素养学习与教育意识,努力实践:首先,自觉将自我媒介素养的提升作为自己专业化发展的组成部分,提高自学力与反思力,努力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不断生成教育艺术———适当运用媒介技术打造新课堂,伴以媒介思维启迪新智慧;其次,发掘媒介素养知识与学科知识间的相关性,积极将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巧妙“融合”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实践中。
三、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意义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自身学习或参加有组织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拓展创造能力和补充专业技术水平。对中小学教师来说,继续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更新陈旧的知识和理念,从而扩大视野和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功利性明显,态度不积极。
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从实质上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即使自愿参加,其目的都很明确:要么为了拿文凭,要么为了评职称加分。而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是自身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实际能力。因此,即便是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个别教师也是流于走形式,其实效不尽人意。
2.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单一、培训师资不强。
目培训种类繁多但不系统,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时展的要求。在培训方式上,基本上是单一的讲授式,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学员只能在下边被动接受,根本谈不上参与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是教育学院组织的培训,教学效果相对来说会好的多,因为其自身具备较强的师资队伍。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往往没有专职教师,临时找一些领导或者几个有名气的教师讲课,讲的内容往往是大而全的东西,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全不能满足教师对自己学科新的教育理论接受和现代教育技术掌握。
3.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时间难以保障。
中小学教师很难抽出专门时间来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很多学校无法安排教师外出参加继续教育,一旦教师出去学习没有相应的教师代课。而很多继续教育的时间都安排在工作时间,很多教师只能调课,回来后加班加点,甚至挤占星期天给学生补课。如此,继续教育不仅不能实现初衷,反而给教师增添了负担。即便是有些培训安排在星期天或者假期,部分老师会因为占用了其休息时间而不愿意参加。
4.培训经费由教师本人承担,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
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校无力承担继续教育经费,中小学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的费用主要是本人自己承担。尤其是偏远、薄弱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本来就很低,培训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无疑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些地方的教育培训层次不高但名目繁多,培训的费用较高,如果所需费用绝大部分由自己承担,就大大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三、对继续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很多国家对教师在职进修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然而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没有关于培训时间和经费保障的规定。不过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明确建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2.适当放开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
可以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方法,是一条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与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不同,其培养过程以课程为主,并且较之学术型硕士,其更侧重于实践。同时,教师到大学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理论和最新的教育理念,还可以亲身体验大学校园浓厚的学习与学术氛围,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名师大家,这种耳濡目染的学习,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若能参加教育专业硕士的学习,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同时,学历层次的上升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及社会地位,从而间接积极地影响到其教学的心态,提升教学水平。然而,遗憾的是,从目前的规定来看,教育专业硕士仅在在职中学教师中招生,小学教师尚未成为其招生对象,因此,笔者建议,可以适当放开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使中小学教师均具备参加学习的资格。
3.教育行政部门提升服务意识,带头转变观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根据当地教育发展的情况和教师的实际要求,开办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客观考虑培训的场地和时间,选择距离较近的培训场所,避免占用教师上课的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理论学习的认识,把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当做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并积极为教师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和条件,这样才能把继续教育切实办成为广大教师服务的途径。
4.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教育行业具有典型的分散特征和地域特征,一份来自CuteSEO网络营销管理顾问的教育行业搜索引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表明。这决定了教育行业的广告主着力于网络营销推广的重要意义。据调查,教育行业网站通过搜索引擎自然检索的可见度相对其他行业网站较低,这将更进一步说明了教育行业充分利用付费搜索引擎关键词推广获得潜在用户的必要性。正值暑期,假期经济带动了教育培训市场,本期我选择了教育培训行业,为大家解读教育行业如何开展网络营销。
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目前,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培训业所获投资中涉及领域除了网络教育中的网络高等教育、中小学网络教育、网络语言培训,还有线下的语言培训机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IT职业培训、企业管理培训等。据统计,教育行业获投资细分市场中,语言培训目前获投金额最高,融资总额为1.17亿美元,占教育培训市场融资总额的32.9%其次分别为中小学课外辅导培训、IT职业教育、教育营销、企业培训等。
教育消费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义务教育费用下降明显,非义务教育费用逐步上升。
2、家庭对子女教育培养预期偏高,教育消费支出快速增长。
3、高等教育消费支出偏高,居民家庭负担较重。
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教育培训行业却在产业化过程中陷入了怪圈:学生有学习的需求,老师却找不到学生。目前,对广大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中小培训机构来说,把握生源的择校心理,让目标生源准确地找到学校信息并主动取得联系,正是教育培训机构最渴望获得的推广效果。而搜索引擎营销恰恰架起了学员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成为帮助教育培训行业走出行业怪圈的利器。
在暑期培训市场,主要的培训项目包括外语培训、IT培训、课外辅导等类别。其中,各类英语培训课程及中小学生的暑期培训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一)暑假家教培训市场业务翻番
这一两年,“陪玩”大学生成了家教中的热点。很多年轻孩子的家长并不指望通过暑期家教提高成绩,就希望有人能陪孩子玩,能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杭州的暑期家教市场业务量是平时的几倍!不少家教网站也推出了“家教小班”。一个小班最多收十名学生,由四五位老师轮流辅导。
(二)“暑期经济”全面升温
小学培训:才艺为主。小学生在暑期可以学习一些才艺技能,如:绘画、书法、钢琴、舞蹈等。目前针对暑期的才艺班很多,可以选择一些有知名度的学校学习。
中学培训:补习为主。很多补习培训学校都开设了针对中小学生的奥数班、成绩提高班、精品名师班等,大多数班次都将在暑期开两个时间段的课程班。
职场人士:充电为主。在就业与发展的压力之下,很多职场人士也选择了7、8月对自己进行充电,以适应当前的竞争态势。目前市场中,以外语培训最受职场人士的青睐。
求职者:以学技能为主。职业培训市场中,IT培训占了很大的比重,还有如策划师、理财师、酒店管理师、咖啡师、橱柜设计师、芳疗师、灯具设计师等等,等职业培训项目的不断推出,给求职者提供了很多学习机会。
不同人群、不同培训类别的推广建议:
(一)培训行业关键词架构及核心词
教育培训行业通用的5类检索方式:
(1)区域搜索:如“北京培训学校”、“长沙电脑培训”等,反映的是潜在用户希望了解某个城市的某项培训信息。
(2)精确搜索:
?地区+业务细分,例如:上海电脑培训学校。
?精确的业务名称,例如:“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这些业务不限于某些区域性,可能是网上培训课程,或者其他全国性培训。
(3)机构名称检索:用培训机构、培训学校名称进行检索。例如:北大青鸟。
(4)通用词汇检索:用户用通用词汇检索的目的性可能最不明确,例如“电脑培训”。
(5)其他搜索:少数用户检索目的是为了获取某些资讯或者某项业务相关网站信息。
类别类别核心词举例简要说明及搭配方案
认证类ACCPADOBE说明具体认证项目,捕捉针对性人群+考试类;+课程类;+科目;+考核内容;+地域类;+应用领域类;等……
品牌类北大青鸟新华电脑在培训机构品牌后面组合更多关键词+课程类;+科目;+认证内容;+地域类;等……
地域类北京上海突出地域特点,便于网民找到最适合的培训机构+课程类;+级别类;+考试名称类;+考试类;等……
延伸服务类职业培训+地域类;+培训内容类;+业务内容类;等……
科目、专业类C程序设计+资讯类+考试类;+级别类;+课程类;+组织形式类;+人数类;+地域类;+应用领域类;等……
(二)不同类别的培训课程标题描述建议
针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用户,在保证优质的课程质量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前期的广告以及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试听或购买至关重要。这一阶段广告宣传目的在于向消费者介绍课程内容、宣传课程的优势和培训质量以及优越的时间选择等等,以此激起消费者的初次消费欲望。此外可以用试听课程,报名优惠等方法刺激购买。课程的宣传要突出重点,把握不同消费者的心理。
培训类别受众群体及培训意图建议突出产品特点
升学学生和家长,以升学为目的课程实用性;应试技巧;能够看到学生成绩迅速较高提升;强调师资力量等
成人,以取得学历、提升自身素质为目的培训的应试技巧;课程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课程时间安排灵活等
语言以应试、考证为目的应试技巧;成绩提升;通过率等
以提升语言素质,特别是口语、写作为目的授课方式;课程时间安排;师资力量等
以留学为目的课程内容;留学相关培训介绍及服务等
以兴趣爱好为前提专业性;授课方式;特色个等
IT多为专业人员,以就业、考证、知识扩展为目的,关注质量效果,注重品牌培训课程实践机会、专业性;就业机会;培训机构课程承诺;教学软硬件设施等
以兴趣爱好为前提课程专业性;教学软硬件设施;培训的个性化服务等
职业、执业、职称以就业、升职为目的课程专业性;应试技巧;师资力量;课程时间安排;课程承诺等
文体以考级为目的培训课程专业性;通过率;师资力量等
小以兴趣爱好、休闲娱乐为前提培训的个性化服务;课程娱乐性、时尚性等
管理企业,以提升企业业绩,员工素质等
为目的课程系统性、专业性;课程品牌;师资力量;企业自身提升等
个人,主要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升职为目的课程系统性专业性;课程品牌口碑;课程时间安排;师资力量;通过培训能够得到职业晋升等技能以就业为目的培训课程实用性;就业机会;培训机构课程承诺;配套增值服务等以兴趣爱好为前提课程专业性;培训的个性化服务;时尚性等网站建设建议
(一)产品信息
1.使用简明清晰的公司标志,展示品牌,给用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影响。网站风格应该正式,并且富有学术气息。
2.在网站首页,应该给出热门,推荐,精选的培训课程等简要信息,例如课程名称、时间、价格等信息。方便用户快速定位。
3.页面布局需清晰合理,层次分明。如果课程众多,建议在网站上提供搜索功能,并且提供多种搜索方式,例如,按地点,按类型,按时间,按关键词等。
4.为了提升某些课程的报名情况,可以进行课程推荐,例如,最新课程,即将开课,特价课程等。也可以进行分行业课程推荐。
5.为了帮助用户选择课程,除了在内容分类上进行规正,还可以提供一些向导性的功能,例如:通过能力自测,推荐相关课程,或者给用户展示短期目标,过程和长期目标,以促进用户更好的规划学习进度。
6.如果业务许可,为用户提供可定制课程,并且在网站上突出,以展示公司人性化和服务周到的特性。
7.如果在网站上设置了在线报名,应该明示流程。保证用户能顺利的完成报名,以免在报名途中退出。
8.课程详细信息页内容要丰富翔实,网民特别关注的问题需要逐一列清:如时间、课时、收费、报名方式,同时添加必要的在线咨询链接,可帮助网民更清晰的了解课程,从而达到成为最终用户的目的。
(二)品牌宣传,增值服务
1.对于培训行业,学员除了关心课程设置,对学成后的结果和去向也格外关心。为学员进一步考虑,以促进他们报名的热情和决心。
2.建立自己的资源库,为用户提供部分资料下载,以增加用户对网站的粘性和信任。
3.为了增强学员信任,可以提供资格认证的相关内容,例如:考试认证。还可以在网站首页列出有知名度的合作伙伴,提升公司形象和产品价值。
4.如有人力维护,可以建立教育类新闻或者行业新闻模块,帮助用户随时了解行业现状。
5.为了体现公司文化,可以将公司名师照片、公司文化、发展历程等信息放在网上,给用户一个良好的印象。
6.为了增强学员信任,提升品牌好感,可以把公司承诺放在网页上。
7.为了给用户全方位的体验,在不影响网速的条件下,可以提供部分授课视频,优化推广效果。
8.为了体现公司成长,应保持网站的更新力度,提供公司的最新动态,以展示良好的公司风貌。
(三)用户互动
1.提供清晰明显的联系方式,建议设置咨询电话,并在首页突出显示。在页面底部设置公司的联系信息,保证在每个页面都要有醒目的联系方式,方便用户联系。另外,根据产品分类设置不同的联系方式。这样不但能体现企业专业性,更令客户感觉清晰直观,有利于捕捉潜在客户。
2.网站应该配备有即时通讯工具或者在线沟通工具,如百度留言板或在线QQ等,且最好配有专人处理,对客户的咨询做出尽快的回复。
3.如有专人维护,可以建立用户信息展示和教学成果的展示,例如“高分学员榜”,以起到标志的作用,取得信任,吸引学员报名。
4.如有专人维护,可以建立用户论坛,让用户发表心得等。用户的正面评价对于吸引其他网民的效果非常显著。
竞价小贴士:
引导作用,构建本区域内学校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有效运行机制,这是摆在
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这一课题,重点在干部教
师队伍培养、评价机制改革、办学设施更新和教育形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
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创新型校长和教师
培养一支创新型的校长队伍是推动区域性创新教育有效进行的关键。我们
分期举办了全市中小学校长创新教育培训,请省内外知名的专家介绍全国创新
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态,从政治思想、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
术等方面,提升了中小学校长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定期召开中小学校长创
新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总结经验,交流体会,互相促进。全市校长形成了“
不能创新的校长不是好校长”的共识,校长们的观念得到了彻底的转变。在实
践中,他们逐渐培养起了作为新世纪校长所必须具备的素质。(1)创新意识。
具有勇于破除常规经验限制的意识和勇气,能够创造性地展开工作。(2)学习
能力。养成善于利用网络和阅览室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成功的教育教学管理经
验的习惯,具备善于选择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3)科学管理能力。在实践
中,大胆改革学校管理机制,使其有利于促进和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带头确
立、研究和解决学校中的创新课题,认真听取教师的新观点和富有建设性的意
见,努力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工作和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善于发现学校管理和教
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想方设法给予圆满解决。
创新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
是创新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我们每年举办中小学骨干教师创
新教育培训班,培训教师1000多人次;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课堂听课,与教研
组的教师一起探讨教育改革,及时总结经验,做到信息的快速传递;组织创新
教育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氛围,交流创新教育方法
、理论、成果;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参加相关专业会议,聘请专家指
导,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这些活动和课堂教学的亲身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教
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二、更新办学条件
为适应信息社会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我们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
学条件,为创新教育的高效开展创设了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在全市建起了教育
信息网,基本实现了校校上网、校校联通、校校用网,有效地做到了资源共享
。建立了“莱阳市青少年科技馆”,定期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在全市
各中学和中心小学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和设备齐全、先进的实验室、活
动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和科技室,为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现代化
教育技术装备。保证了创新科研经费,对承担各级课题任务的学校在经费投入
等政策方面适当给予倾斜,对承担实验任务的教师在课时负担和待遇等方面给
予照顾。三、改革学校评估体系
我们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全面改革了对学校的评估体系。一是有针对性
地改革了对乡镇教委和学校的评估细则,新的评价体系中加强了学校和教师创
造性工作成效的权重和奖励,使评估体系直接引导学校和教师在工作中积极开
拓创新教育的新路子。二是改革了对学生的考试制度。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考
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通过考查一定比例的没有标准,可以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自己创见的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
在考试形式上,打破传统教育考核中形式单一化的特点,采取多种考试形式,
如笔试、口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在评价中,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有的中小学按照因材施教、综合评价
的原则,用“等级+特长+评语”的计绩方式代替原有的百分制,真正做到了对
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客观评价。对具有开创精神和成绩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
上的积极强化,建立起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
四、加强学校管理
一是倡导各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给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鼓励教
师为学校献计献策;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二是建立民主、平
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性地发挥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
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
,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不随意批评、否定学生,消除其对批评的顾虑,获得
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三是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在校内
,我们指导学校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各
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校外,引导学生进行社会
调查,让学生把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中发现的社会热点、疑点等现实问题带
回到课堂上,通过深讲、辩论、新闻聚焦等形式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使
学生通过亲自活动获得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等直接经验,促进创造力的发
展。
作为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行创新教育过程中,关键的还是要健全中小
学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体系。对学校和教师成绩的考核,必须改变单纯以升学率
的高低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机制,应该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
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
且要注意发现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
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采取行为观察评价
、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方法,确保考核结果不仅要
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这种改革举措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建设 措施
1.引言
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中重要的资料来源,成为全球各地学习者们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立足于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图书馆应顺应时代要求,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拓宽信息来源,扩展服务项目,而建设基于网络的数字图书馆将是中小学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2.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现状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项目的启动为广大中小学建设数字图书馆提供了平台与保障。2003年3月,《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项目通过了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专家组的鉴定。该项目在数字图书资源内容、体系结构、技术标准、应用形式、版权保护模式等方面为我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学科教学改革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为我国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可是现实的建设情况并不乐观,2008年,北京市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几乎所有中小学校均建有图书馆或阅览室,藏书量及阅览面积也基本能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但建有正规版权数字图书馆的学校数量所占的比重依旧不高;2008年,安徽省中小学校只有部分省级的重点示范中学开通了校园网,建立了数字图书馆,而在一些乡镇及农村中小学校甚至连小规模的图书室都没有。因此,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连传统图书馆都不能得到保证,更不用谈建设数字图书馆;二是一些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城镇中小学,特别是省市重点中学、实验中学,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多数学校还处于“跟着感觉走”的阶段,所谓的数字化建设只是将传统的图书资源,如杂志、报刊加以数字化,或盲目购买各种不同格式、不同浏览平台的电子图书和数字图书资源库,使读者在使用中从不胜其烦到逐渐放弃,或由于资源的格式或平台不一致,只有部分资源得到利用,能够实现跨平台迁移。
3.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困难
3.1资金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一大笔经费。大多数中小学经费比较紧张,无法保证收集尽可能多与新的数字图书,也没有办法配备现代化的软硬件设备。
3.2资源问题。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原有馆藏资料的数字化,二是网络资源,其中如何快速、有效、有序、合法地把各种媒体资源数字化后放入数字图书馆,是涉及技术、管理和法律等诸多方面的难题。中小学图书馆的资金、人员技术力量有限,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一系列的难题。
3.3人员问题。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虽说有众多的学校都加强了对图书馆人员的进修与培训,但是人员的素质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总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用户使用中小数字图书馆也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中小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技术有待进步提高。
3.4观念问题。
部分学校的领导者目前还缺乏在信息社会当中应有的超前意识,观念还有些保守,可能认为,中小学的师生对文献信息需求层次不高,传统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就能满足其需求,因此他们购买数字图书馆阅读的愿望就不迫切,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积极性不高。
4.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具体措施
4.1增加经费投入,调整购书经费比例,有效引进数字文献。
广大中小学要高度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增加图书经费投入,拓宽信息资源供给渠道,完善馆藏信息资源。中小学图书馆传统的方法是将绝大部分经费用于购买纸质文献,但这种传统的馆藏体系已明显滞后于学校学科体系的建设,越来越不适应需要。因此,适当调整经费比例,有效引进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数字文献是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4.2加强中小学图书馆人员的素质建设。
中小学图书馆教师队伍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教师转岗、专业人员调入及其他人员。其中专业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主要是转岗教师,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特别是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让本校专业人员开办图书情报知识培训讲座,也可以通过引进专业人才、举办业务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在职馆员的技术、英语、咨询等方面的素质。学校通过各种办法加强中小学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因为中小学图书馆人员的素质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4.3重点建设具有基础教育特色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
针对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
4.3.1购买数据库,构建资源库。由于中小学的图书馆经费大多有限,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有限,建立自己的数据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鉴于这一点,在建设数字化资源库时,我们建议购买商品化数据库。目前在数字化浪潮的背景下,我国涌现出了一批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产品,基本上适应了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要,中小学图书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各类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产品中选择购买有关资源。
4.3.2加强合作,构建资源库。有些事情,靠一个学校的力量解决不了,我们可以联合一个市县的力量来做,例如在订阅数字资源的问题上,就可以集合整个地区的力量完成,用整个市县的部分图书经费来购买数字资源,然后建设一个连接各个中小学的局域网来实现共享。另外,还可以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小学图书馆协作组织来联合制作除本校使用的教学资源以外的共享资源,建设现有中小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书目数据库。还可以通过Z39.50和联机查询系统把一个地区主要的书目数据形成联合目录,有条件的地区以一个图书中心为主,辐射多个图书馆,实行流动借阅或馆际互查互借。切忌各校各自为战,虎头蛇尾,更不能单兵作战,以免因学习调研少,缺少规范,致使制作出的数据难以共享。
4.3.3自建特色资源。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完全可以将学校最有特色的课程、专业进行资料收集,做成网页,如现在许多教师都用课件上课,完全可以把这些课件收集起来,配以相关文字说明,分门别类,制作成网页。这种制作可以通过协作形式,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每所学校制作一类,各个学校之间可以共享相关资源。
4.3.4建立自己的镜像站点。将相关数据库系统安装到用户单位的网络服务器上,用户可通过访问本单位服务器或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检索全文数据。
4.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中小学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是网上有很多免费教育信息源,可以充分利用全国部分重点中学或名校的教科研或多媒体教学网站,建立相关的网站链接,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有计划地从网上下载信息,加以整理和组织,形成以下各种专题资料库。
4.4.1建立各门学科试题题库。目前,网络上有很多考试资料,根据中小学教育的需求,收集、整理,按照中学功课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形成学科试题题库。
4.4.2建立Web版电子书库。网络上有很多文本格式电子图书,可以收集、整理、组合,按照学科范围分类,形成电子书库。
4.4.3建立中小学学科导航系统。根据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按照中学学科如语文、数学、物理等分类,制作中小学学科导航系统。引导师生到相关地址获取所需信息,共享各种资源。
4.4.4建立中小学考试信息导航系统。收集、整理有关考试信息,建立中小学升学考试信息资源库,为各类考试提供指南,如设立“中考信息资源库”和“高考信息资源库”等。
4.5加强数字图书馆用户的培训。
数字图书馆建设也应重视用户教育培训,中小学校应结合信息技术课对每个学生读者进行教育,逐步改变用户获取、利用信息的传统习惯,向他们介绍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获取技术、讲解数字图书馆检索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图书馆应定期为用户举办上机培训,只有考试合格才允许上机操作。用户的观念跟上了,才可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5.结语
总体而言,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充足的资金投入;(2)丰富的文献资源基础;(3)良好的技术、设备条件;(4)高素质的人才。只有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数字图书馆建设所需的硬环境,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创造数字图书馆建设所需的软环境。但对于中小学图书馆来说,要讲校情、讲馆情、讲实际、讲效果,不能因为要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而放松传统图书馆的建设,而应同时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基于校情、馆情,通过大家共建共享,中小学图书馆才能完全抓住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机遇,使图书馆建设和服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荣艾生.株洲地区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66-67.
[2]戈仁婷.浅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9).
[3]黄琼.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8-149.
[4]丁靖,李艺.中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04,(4):65-67.
[5]张正和.中小学图书馆的自动化与数字图书馆[DB/OL].61.132.94.114/chweb-new/realweb/book/bookl/index.tm.
1. 远程培训受到首肯
2011年暑期开展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我区教师远程教育网上在线学习1314人全部合格,优分率达90%,为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落到实处,我们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通知要求,通过联系中央电教馆增添服务器、规避上网高峰、下校抽查笔记、多次下发简报、及时公布成绩等多种方式,使我区1314名教师培训合格率达100%。项目培训成绩优异,受到省电教馆的高度肯定:一是在全省地市州分管局长、电教馆长会上用8分钟时间表扬xx区远程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在湖北教育网台将《xx教育》远程教育4期简报和专题总结全文登载。三是给我区远程教育培训国家级辅导教师和培训工作给予了奖励。
2、竞赛成绩全市领先
我们组织师生参加了省、市第十届中小学电脑作品竞赛,征集作品385件,推荐202件到市参赛,获市一等奖49件,二等奖68人,三等奖85人,获奖数占全市的26.6%,5名教师获市优秀辅导教师奖,装备站等三个单位获市优秀组织奖。教师作品获市一等奖8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3件。选送教育技术征文30余篇到省、市参评取得优异成绩。组织开展了全区小学英语口语竞赛。69名选手参加全区复赛,推荐15名参加市决赛,教师和学生分别有9人获一等奖。3名选手被推选代表荆门市参加湖北省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总决赛。占全市赴省参赛选手的50%,xx区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2011年荆门市“人防杯”和2011年荆门市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两项竞赛,我区无论是获奖等次、还是获奖人数均名列全市前茅。
3.实验考查顺利圆满
3月份我们组织开展了2011年xx(城区)初中毕业生理科实验技能考查报名、考点资格审查、考前资料准备、仪器采购供应等工作。4月19日开始到4月26日结束,历时8天。涉及市直、厂矿、私立、xx区20多所学校,共5837名考生分别在18个考点参加了考查。
通过周密部署、合理安排、严密组织、严格管理、严肃态度、严明纪律、严谨作风等多项措施,圆满完成了2011年xx(城区)初中毕业生理科实验技能考查工作。我们从组织安排到人员挑选,从报名动员到考务准备,从监考培训到考务管理,都作了精心部署。为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每一个考室由一位定点巡视员负责全程管理,城区和农村监考教师全面调换,进考场不准携带通讯工具,严格要求监考教师认真评分并作好记录。并做好xx(城区)2011年中考理科实验技能考查成绩登统、复核、数据入库、实验考试总结、档案整理等工作;整个考查过程秩序井然,无违规现象,无一例上访,表明和证实了考试的公平、真实、准确。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稳定,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好评。
4、技术支撑服务到位
装备站组织力量对各中小学远教资源接收进行了督查,维护接收设备13套次,确保资源在未接通互联网的学校拷贝存储完整,使用达到最佳效果。对全区2011年参加教育技术装备、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创新大赛积分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评价,下发了通报。全区中小学2011年在教育技术装备、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方面共获各级各类奖2908人次。
为使教育局网络、信息网、办公平台规范、稳定运行,一举完成区教育局、二级单位更换、维修网络交换机、网线打标、模块维修、更换、ip地址分配等技术工作。通过半年时间的运行状况良好。
为促进远程教育、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制定了2011年全区远程教育应用管理综合评估细则,下乡下校对远程教育“班班通”建设进行了调研、拟出了规划方案。3月,我们对2011年11月、12月、2011年元月全区中小学规范网上教研发帖数、回帖数、点击率进行了统计,并下发了通报;督促各中小学开展远程教育网上教研收到了实效。完成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卫星视频会议市、局分会场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协助教师管理科完成教师职称水平能力测试复试命题、制卷、设备检查、监考、阅卷等系列工作,派员参加了it行业教育科技百城行荆门站互动会;通过大量工作为我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辅导教师办理了相关证书。
5、网站建设排名靠前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县(市、区)教育局门户网站绩效评估的通知精神,按照门户网站绩效评估指标和教育政务门户网站整体建设规划要求,装备站设计了《xx区教育局》政务网站。该网站颜色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夹有松柏绿、孔雀蓝,彰显信息化与xx宝塔耸立、山涧映山红遍、库区蜜橘鲜亮、丘陵油菜花海、四季松柏常青、漳河碧水蓝天等地域风光和服务型政府部门的有机融合;网站建设以教育政务公开与便民服务为宗旨,着力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务流程再造,努力提升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阳光、高效、廉洁机关,并最大限度地突出xx教育的地域特色。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为网站上传数据30000多个,图片4000多张,视频文件80多个。由于网站涵盖政务面广、政务公开信息量大,正真成为了展示全区教育的窗口,服务教育均衡的平台,宣传教育公平的阵地、塑造教育形象的载体、办事便捷高效的工具、政务信息的专栏、展现师生风貌的舞台,降低行政成本的手段,共享办公平台的田园。因此由专家组织的评审团对《xx区教育局》政务网站共同给出了85.7的高分,在县(市、区)教育局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列全省99个县(市、区)第二位,目前已送教育部信息化中心参加全国展评。
为迎接区人大评议教育,我们还专门开辟了《xx学校》栏目,展示、宣传xx教育和xx学校的良好形象。全区各级各类50多所学校的风貌通过区教育局政务网站展播,对行业作风建设和迎评工作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6、活动赛事筹备有效
元月份我们下发了第25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通知,五月份组织开展全区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评选,选派幼儿园骨干教师15人参加了市级培训,装备站到幼儿园进行指导,推荐了4件作品参加省、市评选。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能力,激发中小学生的读书热情,根据省教育厅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省教育技术装备处《关于开展“新华崇文杯”2011年度“我读书、我快乐”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鄂教图秘[2011]1号文件精神,5月26日下发了《关于开展2011年度“我读书、我快乐”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完成了全区教育技术装备摸底、统计、汇总工作;参加全市实验教学、实验考查研讨会;完成了全区远程教育、常规教育技术装备年度综合考评、常规教育技术装备达标工程债务上报、教育技术装备全年突破创新办实事工作任务分解等工作;对全区中小学“五小”作品获奖情况进行了通报;拟发了电脑制作、技术导刊征文、全省机器人竞赛培训通知并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参训;完成了全省教育政务网站绩效评估安全制度、管理措施、评估表册等上报工作;开展了多媒体软件大赛和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竞赛评比活动。
7、中心工作完成有序
省、市、区教育部门安排布置的具体工作,装备站克服人数少、负担重、时间紧、头绪多等多重困难,牺牲休息时间,积极想办法完成。如网站每天更新维护、乡镇学校维稳、职评技术支持、开学工作检查、项目学校计算机维修、劳动用人和事业单位年检、教学仪器供应、民办培训机构评估、年度考核、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收费许可证年检年审、学校安全督查、政协提案答复、财务审计、预算决算、固定资产申报、会计建帐网络平台、中考巡视送卷,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2011年下半年,启动全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学校评选工作,评比表彰一批现代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先进单位和个人。做好“xxx”课题结题工作,使参加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的电教课题和远程教育科研课题按时结题,取得预期的效果。开展教育学会电教专业委员会会员的登记、发展、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力争推出1—2所单项达到教育部新课程12配套(理、化、生;体、音、美;劳、健、图;远、医、微)标准的示范校。
一
钟祖荣1984年7月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入职北京教育学院,从事教育学、人才学、学习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早在大学时期,他就对教育专业产生浓厚兴趣,而长期的教学和研究,经常到中小学与一线教师接触的经历,也使他对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热切的关注。
“北京教育学院要成为校长教师培训的人才高地、知识和创新基地,培训要实现科学化、专业化、人文化、信息化”。从教师到校长培训部门主管,再到分管学历教育和教师教育培训的副院长兼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钟祖荣恪守学院的办学宗旨,他以一种朴素的、扎实的风格进行着不懈的追求。
紧跟国际教师教育标准化的趋势,教育部正式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等的研究项目,着手构建教师教育标准体系。钟祖荣很兴奋,这与他在几年前的思考和探索相一致,那时,在学院的支持下,钟祖荣牵头“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确定了“研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课题,这在全国具有前瞻性意义。
2009年,在钟祖荣的带领下,课题组以北京市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为基本依据,开展优秀教师素质形成过程研究和教师成长阶段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历时一年半,完成了78万字的优秀教师访谈分析报告,提出了优秀教师素质特征、教师发展六个阶段理论。
钟祖荣强调:我们的研究必须体现独特性。他提出“力求在两种形式之间互补,分为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两大部分”“注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分学科、分阶段、重指导”的思路。百余人的团队,一年多的再次研究,终于拿出了9本初稿。经过相关领域专家的多次论证审核,获得了通过。据此,钟祖荣和学院李晶教授一道起草标准研究制定说明,成稿过程中,他又一本一本审读、一字一字推敲、一问一问沟通,终于在2012年推出了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9个学科领域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面世,受到上海、广东等省市教师培训机构特别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好评。以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为首的评审专家们指出,该书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指导方面,有着很强的应用意义。
二
如何使教育学院在首都乃至全国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钟祖荣认为,唯有加强研究、加强开发、创新驱动。因此,他对教育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培训的研究开发等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全情的投入。
2008年,他受命研制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针对校长教师培训的需要,他从学院学科建设的特点出发,提出继续教育的学科分为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两个系列,从培训、人才、实践、基础理论四个层面构成学院的重点学科结构布局,设计了20个重点学科,形成了以校长培训学、教师培训学、校长学、教师学、学科教育学、学校管理学等为重点的有特色的学科群。
抓住难点热点,集中团队智慧,深度思考,敢于创新,这是钟祖荣的研究和实践的特点。2008年,钟祖荣受北京市教委委托,开展了对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他借鉴有关理论,提出了教师培训评估的五层次模型,即即时反应、学习效果、工作表现、组织绩效、社会效益,教师培训的评估及质量保障进一步深化,起到了质的促进作用。2011年,钟祖荣提出的教师发展分为“适应期、熟练期、成熟期、骨干期、专家期”的“五阶段”理论以及分岗位、分学科、分学段、分层次的培训体系建议得到采纳,有关观点写进北京市教委《关于“十二五”时期中小学部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2012年,钟祖荣承担北京市教委委托的课改项目《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系统对策研究》,他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大量数据,建立了负担数据模型,其对于学生过重负担来自哪里的解释是独一无二的,据此提出了“系统减负”以及基于对“负担”进行差异性分析的“差异减负”等观点。目前课题成果正在北京市4所小学进行实验研究。
十余年间,由钟祖荣主持的部委、省市级科研项目达10多项。其中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最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科研项目对基础教育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如“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系统对策研究”“特级教师的现状、评选及管理完善的研究”“教育家成长规律研究”“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中小学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等。
三
民盟中央从2007年开始农村教育烛光行动。2008年,民盟中央通过钟祖荣的沟通协调,委托北京教育学院对中西部10个省份的50位培训者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优质的培训教育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辐射。同年,作为民盟中央“烛光行动”专家顾问组成员,他受邀在民盟中央“民盟烛光教育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钟祖荣还多次随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等到甘肃定西、江西新余、湖北恩施等偏僻农村,围绕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及教师培养机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撰写的报告转化为全国政协的提案。
工作成效
1、深入贯彻党的*精神。
今年以来,我县组织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宣传党的*会议精神,在教育系统开展“三个一”宣传活动(一次座谈会、一次讲座、一次调研),成立了教育资源配置和整合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做好全县发展教育课题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征求不同阶层的意见,形成《将乐县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一文,县教育局班子成员深入教育第一线,加强与教师的思想沟通,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和管理创新,推进效能建设和政(校)务公开。
2、深化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
上半年,我局认真抓好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的落实工作,结合“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继续改造和完善农村学校食堂、澡房等有关寄宿生生活的配套设施,着手解决农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问题。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12万元,购买2224床优质军用被,免费发放给全县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出台《关于统一农村中小学寄宿生自理餐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食宿改善工程”财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培训基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通知》等文件,从六月份起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的学校统一收取自理餐费5餐每周每生10元。
3、狠抓控辍保学工作。我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中小学控辍工作,上半年,全县初中入学率达98.82%,小学入学率达99.98%。
4、扎实做好“留守学生”的关爱工作。各校设立“留守学生”注册处,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及时记录他们家庭、心理和诚信等情况,把关爱“留守学生”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抓。5月28日,三明市召开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会暨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经验交流表彰会,我局代表将乐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5、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后,我县迅速组织广大师生开展“一方有难,八方支持”活动,截止到6月中旬,全县教育系统向灾区捐款达45万元。同时,针对我县部分农村中小学发生流感疫情和各地发生手足口病,我县及时启动预案,认真做好预防春季流行性传染病和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病症)工作。班子成员组织人员深入学校和部分行政村调查疫情,及时召开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会,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使我县校园流感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6、完成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从20*年春季学期开始,免除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标准为中学生每年生均320元,小学生每年生均240元,惠及学生6868人,上半年,共计减免资金184.6万元。
7、认真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低保户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学杂费以及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20*年春季开始,免费提供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教科书(标准为:中学生每年生均156元,小学生每年生均71元),惠及学生9098人,投入资金88.96万元。
8、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4月18日,县委县政府对有关乡镇颁发20*-20*年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改项目责任状。
目前,已完成的项目有安仁中心校实验楼、大源中心校学生宿舍食堂餐厅、黄潭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高唐小学学生宿舍、万安中心校学生宿舍食堂餐厅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二中学生食堂餐厅、安仁中心校学生食堂餐厅已开工,进入基础施工;白莲中学学生食堂已完成图纸送审,即将组织工程招投标;白莲中心校教学综合楼、光明中心校食堂餐厅已完成图纸设计,正进行图纸送审工作。
9、完成将乐一中校园规划及图书馆建设方案工作。做好将乐一中校园规划及图书馆规划,新建4000平方米将一中图书馆。规划费用预算14万元,图书馆预算造价400万元,前期及附属工程约80万元,共需投入资金500万元。目前,已请三明境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设计,设计已基本完成,现已提交县里研究。将乐一中70周年校庆准备工作已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10、实施农村中小学图书配置工作。目前,已完成各校图书配置数量统计及图书援助签约工作,首期县级配套资金已筹措到位。6月底第一批援助图书将配置到位。
11、顺利通过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验收组的检查验收。3月15日,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验收组到我县验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情况,验收组到高唐、黄潭、水南等乡镇学校实地查看了全县37个办学点的光盘播放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及卫星接收室等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安装使用情况,肯定了我县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工作。
12、完成将乐一中高一提前批新生招考工作。1*名符合条件的初三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被将乐一中录取。同时,完成全县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
13、4月18日下午,县委、县政府在县玉华宾馆召开全县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大会,县委副书记、县教育工委书记李永标,县政府副县长王亚珍,各乡镇分管教育领导和县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和全县校级以上领导150多人参加会议。
14、认真做好教育工作自评和迎接市级复查工作。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局机关干部学习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6〕15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年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通知》(闽政教督〔20*〕11号)文件,学习新修订的《福建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和计分方法》,准确把握评估标准内容。已完成20*年全县教育自评报告和基础数据统计报表。
主要措施:
一、贯彻党的*精神,学习宣传《义务教育法》
1、我局把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作为“五五”普法的重点,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作为学校当前重要工作抓紧抓实。20*年开学初,我局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政教处主任、民办幼儿园负责人及局机关全体干部,再次开展《义务教育法》的培训会。春季开学初,全县中小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广泛宣传*会议精神,在教育系统开展“三个一”宣传活动。通过学习宣传,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高,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知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统一思想,树立服务学校的意识。全面实施《福建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和《将乐县“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上半年,我县成立教育资源配置和整合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做好教育课题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征求不同阶层的意见,形成了《全县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一文,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与第一线教师的思想沟通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和管理创新,积极推进效能建设和政(校)务公开。
二、狠抓控辍保学工作,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1、狠抓控辍保学工作。面对今年春季我县中小学生辍学情况较严重的情况,我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中小学控辍工作。一是及时做好《将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意见的通知》(将政办[20*]4号)转发工作,促进各乡镇各司其责,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二是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县教育局机关干部分片分组到各中小学,协助学校这项工作。三是抓住时机做好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乡镇广大教师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的时机,深入到他们家中进行家访。四是做好新生交接手续。各校将春季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组织起来,将学生送到职业学校,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及相关的交接工作。
2、抓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工作。上半年,我县今年继续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已完成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从20*年春季学期开始,免除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标准为中学生每年生均320元,小学生每年生均240元,惠及学生6868人,共计减免资金184.6万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20*年春季开始,免费提供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教科书(标准为:中学生每年生均156元,小学生每年生均71元),惠及学生9098人,投入资金88.96万元。
三、推进均衡发展,深化“食宿改善工程”
结合中央、省、市资助家庭贫困学生的各项政策,健全完善资助家庭贫困生就学制度,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上半年,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12万元,购买2224床优质军用被,免费发放给全县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出台《关于统一农村中小学寄宿生自理餐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食宿改善工程”财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培训基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通知》等文件,从六月份起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的学校统一收取自理餐费5餐每周每生10元。截止到6月底,县财政已投入26.6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落实劳动技能培训基地160亩。同时,加大对劳动基地的管理。4月,黄小晶省长一行在县委书记黄建平、县长林共妙陪同下到将乐三中视察我县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实施情况。4月29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我局赵世锋同志就将乐县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工作作典型发言。5月27日,全县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劳动基地管理现场会在南口中心校举行,县教育工委书记李永标到会,全县16所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的中小学校长和生管教师40多人参加会议,县农业局植保站、农技站技术员专门为到会人员举办讲座。
四、推进危房改造工作,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进一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建设步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宿舍建设工程。继续实施20*—20*年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投入资金949万元,消除危房面积6*4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1430平方米。要配好生管人员,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按照规定标准建设校舍、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目前,已完成的项目有安仁中心校实验楼、大源中心校学生宿舍食堂餐厅、黄潭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高唐小学学生宿舍、万安中心校学生宿舍食堂餐厅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二中学生食堂餐厅、安仁中心校学生食堂餐厅已开工,进入基础施工;白莲中学学生食堂已完成图纸送审,即将组织工程招投标;白莲中心校教学综合楼、光明中心校食堂餐厅已完成图纸设计,正进行图纸送审工作。基本完成全县农村中小学“两证”办理工作,明晰产权,合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
2、各校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等公共资源,主动与当地政府联系,广集思路,采取长期使用、借用、租赁等不同方式,逐步解决好农村教师轮转住房问题。
五、强化安全意识,狠抓责任落实
1、与全县各中小学校签定《20*年将乐县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20*年将乐县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20*年将乐县学校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2、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处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建立起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反应迅速,及时处理的工作机制。
4、强化学校的门卫管理工作。要求各校门卫要严把校门关,对非本校人员入校(园)必须先登记后入校(园),拒绝闲杂人进入学校和幼儿园。
5、重新聘请公安派出所所长担任学校治安、法制副校长,对50人以上的幼儿园选派法制辅导员。
6、狠抓学校综治工作的落实。我局从机构健全、责任落实、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四个方面对各校的综治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并列入年度量化考评文件中,考评分占年度考评总评分的21%。
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促进进素质提高
1、继续在全县教育系统中开展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天职教育,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品质教育,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行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师法律法规和政策读本》和《学校管理手册》有关文件精神,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推进政治坚定,业务精良,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的良好的师风形成,实现“学生爱戴的老师,社会敬重的校长,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目的。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建立和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将师德建设列入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2、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结合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县人才战略发展规划。围绕加快培养骨干教师的步伐;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用人制度;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制度。依据将乐县人民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我局依法履行对教师队伍的管理职能,依法履行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职称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
3、科学核定教职工编制。严格按照《福建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山区教育教学点分散的实际,科学核定教职工编制数。目前全县共有教职工1986人,中小学专任教师1935人,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本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上半年均在春、秋季开学期间做好离岗离职教职工的清理工作。清理离岗待处理教师3名,严肃了工作纪律,规范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4、推进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在全县学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打破职称评聘“终身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逐步提高中小学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比例,并向边远乡镇学校倾斜。目前全县小学专任教师具有中级职务比例达26.9%;初中专任教师具有中级职务比例达27.1%、高级职务比例达9.8%。同时,中高级职数比例向重点中学倾斜。县一中高级职数的比例由16.1%提高到25%,中级职数比例由38.9%提高到45%;水南中学高级职数比例达20%,中级职数达38%;职业中专中级职数比例达38%,高级职数比例达10%。
七、加强继续教育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1、扎实抓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依托省、市、县各级培训机构,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与任务,及时选派中小学校长参加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20*年上半年,共选派5位中小学校长参加省、市级校长任职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校级干部的理论素质和管理水平,为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目前,全县小学校长大专以上学历达80%,初中校长本科及以上学历达45%,高(完)中校长本科及以上学历达83%,在职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率达100%,中小学在职校长全部取得岗位提高培训合格证。
2、坚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结合农村学校教育实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制定全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依托各级进修学校和本县电大工作站,积极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参加自考、函授、网络、电大等形式的学历提高学习。目前小学专任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达57%;初中专任教师具本科及以上学历达30%;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具本科及以上学历分别达81%、60.9%;幼儿园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达85%。中小学专任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达17.4%,中小学专任教师100%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同时,认真把好教师“入口”关,各类学校在岗教师全部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新聘教师资格比率达100%。4月,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召开全县初中科会议,及时传达省、市20*年中考学科会议精神,全县各校参训教师达150多人。
3、扎实开展校际“结对子”活动。科学制定校际“结对子”活动方案,继续在全县所有学校之间开展校际“结对子、促交流、相推进、共发展”活动,加强对“结对子”教师的管理。上半年对全县124名“结对子”的教师进行专项考评。全面扩大交流面,逐步建立和健全优质学校挂钩扶持薄弱学校和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
八、纠治并举,抓好治理教育收费工作
一是建立规范的局际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定期做好学校收费检查和指导工作。20*年上半年教育局先后4次组织局际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分4个检查组对全县中小学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不按规定收费的学校要求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检查。二是开学前专门召开校长、总务主任、财务人员会议,集中培训收费方面知识,进行收费教育,落实教育收费的“八个严禁”。三是落实收费公示制度,抓住开学初教育收费的敏感时期,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电脑网络、墙报专栏等宣传阵地,加大教育收费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信息网站、有线电视、《教育简讯》、《致家长的一封信》、校务公开栏、收费公示牌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报道收费政策达100期次。四是强化责任意识,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教育局与各校层层签定责任状,进一步落实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据统计,全县学校与班主任、教师签定治理教育收费责任状达1500份。五是进一步规范学校预算外资金管理。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文件精神,学校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设立专用帐户,专款专用,确保了教育经费的正常使用。
九、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教育水平
一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继续落实政务公示制、首问责任制、否定报备制、服务承诺制、投诉举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上下班电脑签到制,明确各岗位工作责任和义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教育宣传工作。重视信息上报工作,上半年以来已向省、市教育网发送信息达30多条,向县里发送信息80多条。同时,加强对教育网站的管理,及时反映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情况,拓展信息渠道,努力实现办公现代化目标。三是狠抓各项工作的督查落实。由教育督导室负责对上级及本局的工作部署进行督查督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答复工作,上半年,共答复人大政协建议、提案16件。认真做好接待、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认真抓好计生、卫生、安全保卫工作。积极抓好挂点村扶贫奔小康工作,多次派车派人出资,协助抓好挂点村生产、计生等工作。认真做好普通、成人高等学校、自学考试、高中会考、初中升学考试等的组织报名、考场设置、考试管理及工作。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安装各股室空调等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局机关的办公条件。
按照区教育局普教科德育工作部署及学校工作安排,德育处继续以“德育 为首、安全为重、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理念为指导,以打造霍元甲 文武学校“以文睿智,以武养德”的思想教育为目标,以秩序校园建设为抓手, 做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不断创设有利于培 养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一.德育处的工作目标
1.加强年级组、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的 “三 有”原则,创设“公正,公开,公平”的“三公”平台,加强年级组的团结协作, 进一步调动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年级组工作的积极性, 落实 “让主动成为一种习惯, 让创新成为一种目标”管理。
2.规范“秩序校园”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发挥班级督查,值勤老 师监督记载的作用,并用活动和实际体验,增强感恩思源、励志意识,逐步营造 “国际精品校”的创建氛围。
3.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增强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安全工作责 任,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确保校园无责任事故发生。
4.加强小学部与家长的联系,争创让家长满意,让学校满意的文明,积极向 上的小学部,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5. 强化少先队工作,努力提高道德培养的实效。
二.德育处工作重点
(一)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1、加强年级组、班主任队伍建设。树立年级组、班级先进典型,引导年级 组、班主任 “比、学、赶、超”,继续落实“爱、靠、严、细、实”五字方针。
继续细化班主任、班级常规工作考核。坚持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的“三有原 则”及“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差”不一样的原则;创设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 “三公”考核平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推动了年级组、班 级各项工作、活动争相开展的良好局面的形成。
采取班主任例会、理论学习、经 验交流等多种形式, 重点做好校内培训的同时,努力为班主任争取走出去学习的 机会,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规范落实主题班会课,继续坚持推 门听课、先周备课制度;根据区教育局普教科工作安排,引领全体教师参与课题 研究,深入研究学生、研究班级管理,营造一种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 下研究的良好育人氛围;做好班主任、学生成长档案管理工作;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使常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
2.加强全员育人工作力度, 提高师德水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推进德育 工作的根本保证。
结合教育局德育工作部署会提出的以科研推动德育教育,全体 老师要让主动成为一种习惯,让创新成为一种目标,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我们 也将通过规范、引导、学习培训和考核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工作实效;引 导全体老师面向每一个学生,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 理上疏导”,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关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生 活等各方面需要,营造 “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创建学生 健康成长的温馨和谐家园。
(二)以养成教育为重点,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1.细化学生习惯要求,抓实秩序校园建设;增强并激发学生感恩励志意识、 责任意识、自主意识。结合学校秩序校园建设,在上学期的基础之上,继续从卫 生、纪律、礼仪、安全、等几个方面细化各项常规要求。
通过细化处室人员、年 级组长和值勤老师监督任务, 发挥更大的督促作用; 引导全体老师树立大局意识, 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使学生例规成习;通过宣传动员周、规范周、强化周、达 标周,逐步强化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在主题活动教育中重言传身教,以爱换爱,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 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 自主意识, 进而把崇尚良好行为习惯、 感恩一切, 善待帮助自己的人, 转化为自我励志行为, 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2.发挥校园小喇叭功效,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每周实时播报,时时播报, 从学生的思想根本出发,鼓励学生多做好事,多做对的事,加强学生思想规范。
3.落实主题班会,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课堂是实施德育课程和完成德 育任务的主阵地、主渠道。一方面要加强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有意识地找准结 合点,在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另一方面要上好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 、 《品德与社会》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在校园内开展“弘扬健康文明、争做阳光学生”的系列实践活动,帮助 学生讲究公共卫生、树立公共道德、规范公共行为。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开展“讲 卫生、讲礼仪、讲道德”教育,通过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爱清洁、讲文明、重礼 仪”的传统美德。要求学生实现“三管住” 。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 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习惯。
三.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大力开展法制安全教育。
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 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 充分利用班会,升旗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 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加强教师值日工作,要求值日教师提高责 任感,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活动。
四.完善三位一体网络体系,建立开放德育新体制
(1)、定期开展好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工作,充分发挥家校通的对学校教育、 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评价作用,推进民主管理的进程。 (2)、积极开展电话回访活动。每位班主任一学期的家访率力争 100%,并做 到“勤、诚、实” ,使电话回访真正起到沟通教师、家长、学生间的桥梁作用。
五.发挥少先队员的主力功效,培养优秀少先队员
1.加强和改进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
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载体,继续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 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在少先队员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少先队员在活 动中产生民族自豪感。要通过板报、班队会、演讲、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开展革 命传统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 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 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法制观念。让未成年人的思想 道德建设之路越走越宽广。
2.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讲文明、懂礼 貌、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发挥少先队作用,加强队员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 教育,严格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文明礼仪常规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等,通过国 旗下讲话、班队会进行教育。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讲究卫生。开展如“使 用礼貌用语” 、 “给老师献上一杯水” 、 “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等活动。适时 举行《守则规范记我心》演讲和班会活动。
3.推进少先队实践活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利用清明节、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 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化 “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 。深化拓展“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 ,开展以学习自护 知识、培养自护能力为主题的体验活动。
4.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以中队为单位,以“我是少先队员” 、 “我生活在少先队组织中” 、 “我为少先队添光彩”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
(2)开展少先队辅导员责任感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以“做少年儿 童人生追求的引领者、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者、良好成长氛围的营造者”为主要内容的责任感教育,全面提高辅导员的思想 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引导他们以自身优势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独特 作用。
【2017德育处工作计划二】
一、工作思路:
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研究意识,加强对学校德育、体育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努力帮助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促进我县中小学德育、体育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二、工作重点:
1、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活动,提高人员素质:德育干部“新学校”岗位培训,读书交流;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素质大赛;体育会课及课标培训;合唱技巧培训等。
2、继续推进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通过 “养成强化月”、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师生对习惯养成重要意义的认识,努力探索中小学生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途径。
3、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创新研究,联系我县实际,初步探索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构建,以新学校行动研究为切入点,逐步推动德育活动课程化,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
4、继续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推进学校社团活动建设,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场地和氛围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艺术节,开展“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5、继续组织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1-2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为师资基础,在全县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协助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
6、定期调研,及时掌握学校体育工作总体情况,继续协同相关股室工作,确保完成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7、承办**市20xx年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8、继续推进落实“校园一小时体育活动”。
(1)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的评价研究。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及学校常规体育工作评
估标准》,通过评估进一步增强体育工作的实效性。
(2)组织优秀体育教师,对体育工作薄弱校、潜力校的进行帮扶,到学校体育课和大课间的现场实地指导。
(3)指导各校开好校级运动会。小学阶段组织和参加校级、乡镇级运动会,中学阶段组织和参加校级、县级运动会。指导各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确定比赛项目,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相结合,尽量扩大学生参与面;趣味性和竞技性相结合,小学阶段适当增强趣味性,中学阶段适当加强竞技性,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指导各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各类小竞赛活动。
(5)组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
德育工作具体安排时间表:
(1)3月初中小学“养成教育强化月”,进行“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调研。
(2)3——7月份:全县中小学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为主题组织开展读书教育活动、艺术节活动、庆 “六一”等系列活动。
通过主题班会、升旗活动、征文>演讲活动、办板报、合唱、文艺汇演等形式,学习榜样人物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理想信念,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复兴梦做出贡献。
(3)4月中旬组织合唱技巧培训。
(4)3—5月份组织并指导首批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教师,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选取个人兴趣点,继续深入学习研究,形成40分钟至3个小时的专题讲座,5月底前上交讲稿和PPT。
(5)暑期进行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发展心理学理论及实践的培训,德育干部和优秀班主任的业务培训。
(6)7—9月份开展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征集活动。
(7)9月份结合中小学“养成教育强化月”活动,进行“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调研;征集德育工作创新案例;选取试点校,在北京专家指导下建设首批学校心理咨询室。
(8)10月下旬举办中小学班主任素质大赛。
(9)12月下旬组织德育工作交流会:专题1---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题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3----德育工作课程化(含社团活动的开展)
体育工作具体时间安排:
(1)3月中旬召开全县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会暨大课间操颁奖总结会,做好**年总结,布置2015年计划。
(2)3月份开展季节性疾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和健康校园创建工作。
(3)3至6月份、9-11月份将不定期对全县中小学大课间操进行质量抽查,并将抽查情况纳入大课间操评估体系。
(4)4-5月份指导各中小学举办学校春季运动会,举办春季运动会的学校及时上报活动时间和方案,并注意留存影像资料备查(照片、视频均可)。
(5)4月上旬举办全县中小学生篮球赛,选派优胜学校参加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
(6)4月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报名工作。5月上旬组织初中升学体育测试工作。
(7)5月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市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
(8)“一校一品牌,一生三爱好”市级示范校申报工作。
(9)7月份组队参加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10)9月上旬召开全县中小学体育工作会。
(11)9月承办**市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12)9月中旬举办中学生异程长跑接力赛,组队参加市中学生异程长跑接力赛。
(13)10月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工作,完成全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
(14)10月举办全县第二届中小学生跳绳比赛,组队参加**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
(15)10月组织全县体育教师参加**市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16)10月-11月份指导各中小学举办学校秋季运动会,举办秋季运动会的学校及时上报活动时间和方案,并注意留存影像资料备查(照片、视频均可)。
(17)11月迎市教育局关于“一校一品牌,一生三爱好”检查督导工作。11月迎市局督导检查各县(市、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18)11月下旬组织中小学大课间操评估活动。
(19)12月中旬举办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20)做好20xx年全县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
中学教师教育向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现有教育体系与未来人才标准产生激烈矛盾的现有形势下,中学教师教育已经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除了教师的职前教育受到重视外,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也备受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旧有的继续教育成功经验不足以解决新世纪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和问题,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探讨并研究相应的解决措施。本课题旨在研究中学物理教师在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们的培训意向。本人通过访谈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太原市的中学物理教师进行了摸排调查,分析总结了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为继续教育培训组织者提供决策参考。太原学院担任太原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等多项培训计划,本人也承担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班主任工作,给本课题的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条件。
一、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1. 受训者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对继续教育参训教师的课堂观察及对大多数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从思想上,教师们非常渴望参加继续教育,并且对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也非常高,但真正参与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却不高。很多教师归纳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由于物理的课程特点及各个学校对物理课的安排比较紧密,大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师工作非常忙碌,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另一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的领导者只注重对教师的使用,却忽视了教师的培养,使得很多教师好不容易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却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批准,也只能对继续教育望而却步,不能将理想付诸于行动。①除了上述课程及学校原因外,还有一些个人原因,比如大部分年长些的老教师,职称评聘完之后就把继续教育视为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来完成,完全没有受教育的主动性,单单只是履行义务的行为。另外,一些年轻的教师由于收入不高,对参加继续教育更多的是考虑培训经费问题个人能否承受,继续教育的结果与经济付出之间的利弊问题,所以在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或个人、工作或家庭的原因,教师们总是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使得真正投入参与继续教育的行为与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态度令人堪忧。当然这种现状与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还不健全有关,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找出各种问题的缘由,为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2. 培训者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瑕疵。
(1)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是培训成效的关键,培训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培训大多安排在节假日,而且往往安排在短期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敷衍性大。另外,节假日是教师正常的休息时间,教师从心理上不情不愿,因此培训时常有不到场、迟到、早退,聊天、打电话、处理私事等不良行为,导致培训成果收效甚微。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选择适当的时机,尽量安排在正常工作日培训,中学学校管理者也应当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工作分担和时间避让,化解培训与本职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使教师无障碍地完成培训。
(2)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现如今,中学的教材、教学方法已经过多次改革,但继续教育的培训者多是教师进修学院或大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他们知识丰富,但与中学教育脱节,对多次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不甚了解,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对实际教学实践没有指导性意义,是继续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很多中小学教师在接受调查时都谈到,大家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以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但尴尬的是教育培训者多采取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忽略了受训教师的真正需求,使教师们感觉落不到实处,无法解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理论与实践不相符,对于大多数问题还是找不到出路,很难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应用,培训过后感觉实际收获与预期差距太大。多次这样的培训下来,消磨掉了参训者的耐心,使参训教师产生厌烦心理,故而也就无法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培训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经过长时间深入的调研、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必须探索一种让新时代教师们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需要根据培训的目的到实地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调研教师们的真正需求,然后确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解决继续教育效率低的问题。
(3)混合培训的问题。大多数的继续教育培训,往往按照教师职称高低或教育阶段分班培训,却把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混合编制,而且培训的地点也多设置在城市,授课内容往往根据城市教师水平来设定,教学观摩也大多在城市的优秀学校举行。对于一些来自农村的教师来说,显然有失公平。城市学校的教学设备完善,实验设施先进,实验效果明显,农村学校完全不能相比较。由于校情、学情甚至师情都差别很大,培训后,对于农村的教师而言,最困惑的问题是如何把培训中学到的优秀的教学案例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但多数情况下,教学条件没办法达到城市水平,生搬硬套的模仿反而使教学效果下降,直接影响了参训教师积极性。
3. 培训费用昂贵,教师无力承担。教师继续教育费用的困难主要体现着在岗教师脱产参加教育硕士、博士的培训过程中。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发现大学期间学习的课程和教学实际没有办法有效结合,希望通过参加教育硕士学习来研究中学的教学模式、方法等,但绝大多数教师工资微薄难以负担昂贵的学费,继续教育还没起航就已经搁浅。另外,对于大多数中年教师,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已有的教学理念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对系统性的学习深造非常渴望。另外,由于没有受到过系统的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较弱,这些教师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以及成果没有办法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希望通过脱产继续教育学习深造来提升自我。但面对昂贵的学费问题时,养家糊口还是继续深造两难抉择,往往退缩。可见,经费问题也是导致我们在岗教师提升空间有限,对很多可争取到的机会望洋兴叹,严重影响继续教育成效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意向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在岗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完善,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身素质完善创造优越条件。访谈中我们也对广大教师们的培训意向,进行了广泛调研,教师们希望继续教育的模式、内容、目标等能更贴合教学实际,现总结如下:
1. 培训机构多样化。作为继续教育实施者的培训机构,在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保障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培训机构实施教学活动的方案和策略直接决定了培训质量的高低和培训成效的好坏。在以往的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组织者多为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局,或各级各类的培训校,培训过程单一,培训内容枯燥。教师们希望有更多的培训渠道,比如大学研究生院、外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一线教育专家协会等。
(1)大学研究生学院。“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进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它职业的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②其次,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需要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也越来越大,教师职前教育所获的知识已无法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另外,面对日趋严重的教师队伍竞争趋势,参加正规的研究生教育,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已势在必行。所以,教师们希望能与大学研究生院的教师们多交流,并希望能有机会攻读教育硕士或专业硕士学位。因为,高学历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获得所学专业更多动态信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的教师还提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也应该提上继续教育日程,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另外,脱产进修可以脱离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琐碎的家庭事物,让自己心无旁顾地静心学习,使继续教育成效更佳。
(2)外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本地区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区域化的,有缺陷的,需要改革进步的,所以引进一些外省市的、适合本土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必不可少。对于太原市的大多数教师来说,很少有机会到外省市的优秀学校进行观摩学习,想了解外省市的办学特色就变的非常困难,所以教师们渴望培训机构能邀请到先进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工作人员等,能介绍一些先进的省市的教育发展状况、教育理念、教育措施,以适当取舍,不至于坐井观天。
(3)一线教育专家协会。继续教育的目标是解决课堂上所发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新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的眼界大大开阔,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提出的问题也变得千奇百怪,种类繁多。广大的中学教师由于平时教学任务重,没时间系统地充电,再加上外出进修机会少,常常应付乏力。另外,书本上的教学理论空洞乏味,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理解起来困难又无助,诸多问题在实践中积累,解决方案不佳或无效,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所以在岗教师希望能与一线的教学能手或教育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最新方法,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借鉴,有所改变,有所取舍。
2. 培训内容多元化。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成一名专业教师,还得成为有教育成效的好教师,那么对于物理老师而言,仅仅掌握物理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比如,近年来,各大高校大面积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综合能力下降,就业问题严重。但各大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缺少,而是缺少适合岗位的技术型人才。我们教师应当对教育的发展模式准确把握,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在综合类高校和技术技能型高校之间作合适的选择,而不是随大流。另外,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必然是能抓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得到学生配合,善于与学生交往的人。所以,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还有,随着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的参与,并融入学科所学内容,一方面能够加大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紧跟时代潮流,触摸学科脉搏;另一方面能够互通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借鉴先进经验,切实提高教师能力。尤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物理实验通过演示或学生实验,效果不好也不直观,如果通过flash小课件的演示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比如,ppt的使用已相当广泛,但教师们使用ppt的目的不是将板书抄写在ppt中,教师们希望将动画或视屏插入其中并与自己的教学步骤完美结合,小的视屏剪切或动画修改必不可少。但我们的教师是物理专科教师,对计算机模块的掌握必定有限,因此希望得到相关专业教师的辅导,对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模块式的具体培训,使教师实实在在掌握一些技能,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教育发展趋势、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信息技术辅导等方面的内容都应当在继续教育培训中根据教师的需要适当增加,尽量使培训内容多元化。
3. 教师们希望培训方式网络化。“目前,除了少数偏远地区外,网络已逐步进入我国中小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已基本完善。”①网络远程教育也逐渐替代原有的教师培训模式,网络远程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不影响教师正常的工作,一个好的网络培训平台,又可以快速系统地丰富教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简洁和方便。③通过组织者广泛收取基层教师的共同心声,搭建一个长期的、高质量的平台,解决一些具有典型性、吸引性的问题,已成为现代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好的网络培训平台可以极大化的扩展板块,让受训者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的制约,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能实现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有效结合的高效、经济的继续教育模式。④
三、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建议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本是教师应该享受的一项合法权益,却因为种种原因变成了教师望而却步的鸡肋。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投资,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⑤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情绪。建议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培训经费,让教师不再因为经济问题望而却步。因为所有的教师都愿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我的提升上而不是为养家糊口的不停奔波上;建议教育管理部门体现教育公平,使每个有深造需要的教师都能参与进来;建议相关的继续教育部门,加大培训的广度,尽量使大多数教师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只有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才能促进学校自身的健康良性发展。
注释:
①王梅青,探讨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J].中国教师,2010,17:48-51.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142-143.
③周瑞芳,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以国家级贫困县遂川县为利[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6:15-19.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培养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日益取代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利用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可以说,如今的社会信息传播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群体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主流群体,他们接触媒体的数量、方式和程度,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已大幅提升。但是由于青少年群体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探索形成时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在接触媒介和媒介消费方面易受影响,易产生困惑。而网络信息、“微社交”内容的审核标准相对宽泛,缺乏纸媒相对严格的内容审核体系,致使近年来未成年人在网络和媒介使用上容易陷入娱乐性和盲从性的误区,遭受身心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案件呈上升趋势。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新媒体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对青少年群体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均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学校教育中设计了相关课程和训练环节。但是,与这些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尚未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部分教材中虽然包含了一些有关媒介的知识和应用方法,但总体而言,还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指导。这与传媒时代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显然不符,同时也为青少年素质教育埋下了隐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缺乏具有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教师却是关键因素之一。众多周知,高校师范生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对信息的把握和处理能力可以直接对中小学生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养成是提高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切入点和可靠途径,是推动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力量。通过“准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中的努力,可以培养青少年对媒介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对媒介的“控制力”,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辨别真实世界和媒介世界,使他们在避免有害信息侵扰的同时,更好地获取媒介信息,服务于自己的成长。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对媒介知识和媒介理论认知的基础之上,通过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能力。课题组从师范生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师范生所接受的媒介素养教育状况和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水平三个方面展开了调研,尤其是在参考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和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力进行了教育意识和态度、教育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和应用三个层面的调查研究,以期能在媒介素养教育知识的应用、整合设计和教育研究等不同能力维度上对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估和分析。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努力提升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和媒介素养教育水平
师范生作为中小学准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将来都会对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等院校要从提高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意识和媒介素养水平着手,通过提升师范生的媒介素养理论知识水平,为扎实地开展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高师院校应当组织教育和传媒类专业的教师去开发针对师范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应该与中小学教育实际紧密联系,切实帮助师范生提高应对、解决实际教学中有关媒介问题的能力。例如,帮助师范生了解如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缓解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电子产品的现象、如何保护中小学生免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教会中小学生清晰分辨混淆媒介和现实世界等问题。在提升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上,要注重对师范生媒介知识、媒介能力与媒介意识并重培养的原则。在媒介能力上,注重培养师范生养成收集和分析、质疑和表达以及制作媒体产品的能力。有效地收集媒介资料,不仅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好地备课,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媒介素养教学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从而提升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有效地制作媒体产品,能够帮助师范生更为丰富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在媒介意识上,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师范生将媒介素养与自身的发展、公民的意识及教师的身份等结合起来,自觉担当起媒介素养教育的神圣使命。
(二)把教师、教材和教学作为提升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突破口
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养成需要从教师、教材和教学三个方面来实现突破,具体而言,首先要培养和配备有任职资格的媒介素养教育任课教师,这些教师要充分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既要具备新闻与传播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熟悉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才能引导和教育师范生在学校期间具备扎实地媒介素养教育能力;其次,要组织编写针对师范专业学生的、适用性强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除了涵盖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系统外,还应当结合师范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对师范生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进行案例教学和模拟训练;最后,要在课程设置上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引导学生由自发到自觉地学习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媒介素养教育方法,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力。
(三)以高校的附属(周边)中小学为教育试点,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提升
媒介素养教育是关于行动的教育范畴,没有参与就没有媒介素养教育,因此,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力必须在行动中体验、在行动中获得认知。高等院校可以组织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师范类专业和附属(周边)中小学校开展三种方式的交流合作:一是组织由新闻与传播、师范教育专业师生组成的课题调研小组,对附属和周边中小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案策划、讲义及教材的撰写提供现实依据;二是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要主动参与到附属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方案设计、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等具体工作中来,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案设计、教材编写等提供鲜活的素材,确保师范生既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行家,也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开拓者;三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和师范教育专业的师生可以根据调研的情况,对中小学在职教师和中小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形式多样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或开展讲座,为师生们释疑解惑,从而增强师范生在媒介素养教育上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师范生具备丰富的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能力。
(四)建立系统科学的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多是由民间来首先推动,然后在特定的范围和区域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尝试性实践,凭借巨大的成功和卓越的教育效果,获得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认可,最终将媒介素养教育以学校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推广模式在我国也具有显著的示范意义。高等师范院校应当成为教育改革的先锋者,勇于承担起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和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改革重任,组织成立专业团队,在媒介素养教育现有研究成果和各级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国家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好理念、好做法,从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实际状况出发,把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养成作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和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规划的关键一环,从提升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编订和撰写适合中小学教学实际的媒介素养类教材等方面,提升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力,从而切实推动和保障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01):29-33.